<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書籍設計論文范文

2024-01-10

書籍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教學設計并非孤立的教育活動,它具有社會性。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教學設計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演變階段。從農業社會“經驗性”的教學設計觀,到工業社會“結構性”的教學設計觀,再到后工業社會“建構性”的教學設計觀,社會變遷的歷史在教育教學中折射出的正是教學設計變化的光譜。

關鍵詞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觀 社會變遷

教育是傳遞社會生活經驗并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因此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子系統。按照功能主義的觀點,教育有五個主要的社會功能:社會化、社會控制、篩選和分配、對外來人員的同化作用、社會革新和變遷。教學則是實現教育社會功能的核心活動,因此教學應該是有計劃的“系統”設計出來的,教學是一種社會性活動!

盡管“教學設計”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但自有教育存在,就有教學設計的思想萌生。從口耳相傳到文字的出現,從印刷術的誕生到視聽技術的運用,從計算機輔助教學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育工作者們都在為教育功能的更好實現,不斷設計、改進教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學設計思想的生成與發展,都依賴于相應的社會背景,反映了與社會變遷相應的社會需求。反過來說,教學設計思想的變化所折射出的恰恰是社會變遷的軌跡。

一、農業社會:“經驗性”的教學設計觀

農業社會是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形態,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私有制及階級分化使得社會資源(主要是物質資源)為少數人擁有,因此,農業社會的教育主要是統治階級的教育。目的是培養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治人之人,并對廣大勞動人民進行教化;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傳遞統治階級的“價值——規范”文化;其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只能是單向傳遞式的,教學規模較小,其教學組織形式以個別化教學為主,沒有嚴格的班級及學年區分。

農業社會的教學設計有兩大特點:

1.關注學習者分析,已經注意到學習共同體的設計在中外教育思想家的教學實踐中,很多人都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學習者分析的重要性:孔子總結提出的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的思想是基于對其眾多學生的分析的基礎上的,因此也才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的說法。鄭玄也主張因材施教,認為要像大自然滋生萬物那樣順應青少年年齡特點而施教,他采用“問答法”進行教學,反對注入式教學,只有“言少而解藏”的教學才能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2.發現了媒體的功用,形成了初步的直觀教學設計思想

教學媒體的概念雖然是現代語境下的詞語,但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農業社會里,使用教學媒體提高教學效果的設計思想確已存在,并也早已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直到17—18世紀。西方一些著名的教學論專家,如夸美紐斯、裴斯泰洛齊等人,提倡采用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來輔助教學,直觀教學思想才真正形成。

早期農業社會的教學媒體使用,除了文字、書籍等之外,還產生了實物教學以及掛圖教學。據史料記載,在先秦時代,當時為了進行禮樂教學,就讓學生親自去接觸禮器、樂器等實物。但由于實物數量有限,而且大多藏于官府,能接觸它們的人不多,所以用實物進行直觀教學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丁寶書輯《安定言行錄》中有這樣的記載,“郡學成,先少獨以《三禮》儀物黜其于古無考而益其未見者,圖之講堂。于是人人得窺三代文物之懿,朝夕對之,皆若素習?!敝v的是北宋的胡瑗在湖州任教時。把“三禮”中所記載的禮儀器物繪制成圖形、圖表,掛在講堂上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古代禮制的內容,大大地加強了教學效果的事情??梢?。胡瑗把這些禮儀器物繪成圖用于教學,克服了實物直觀教學的不足,使直觀教學法得以更廣泛的運用。

二、工業社會:“結構性”的教學設計觀

工業社會是以機器大工業的出現為主要標志,科學技術的進步成為工業生產的基本動力。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急需大批掌握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的各行各業的人才,教育必將承擔這一時代和社會使命。工業社會的教育專注于對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或改變,以制度化教育、分科教學、班級集體授課及認知優先為特征。教學設計逐步沖破純經驗的束縛,轉向客觀科學的設計。運用系統科學理論為指導,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是自上而下的“結構性的”設計,注重設計過程的程序和步驟,注重總結性評價的作用。其主要特征表現為:

1.從媒體觀、心理觀到系統觀:奠定了教學設計的科學理論基礎

教學設計的“媒體觀”產生于軍事教育進而推向民間教育:二戰中美國視聽媒體(主要是電影和幻燈媒體)在軍需人員培訓中的成功應用,使得戰后視聽媒體被遷移到學校教學中。視聽教學理論中最初影響最大的是戴爾的“經驗之塔”,20世紀50年代,拉斯韋爾的“五W”傳播理論、香農的通訊傳播理論等多種傳播模式誕生。使得學界人士開始把注意力轉向了傳播理論模式。

教學設計的“心理觀”在其科學化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美國教學設計專家瑞澤(Robert Reiser)所說“從歷史的角度看,教學設計是從教育心理學中成長起來的,然后逐步與教育技術融合到一塊的”。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60年代建立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斯金納程序教學運動促進了教學設計過程和理論的誕生和早期發展。

教學設計的“系統觀”是29世紀50年代前后由貝塔朗菲首先醞釀并正式提出來的,20世紀40年代末和20世紀50年代,由于傳播理論和系統理論的滲透,拓寬了視聽領域的視野,學者們的關注點由單純的視聽媒體的研究,逐漸轉向關注整體教學傳播過程以及教學系統的宏觀層面。

2.從程序教學到計算機輔助教學:追求普適性的教學模式

工業社會的教學模式設計以20世紀50年代“程序教學運動”開始。至20世紀90年代的“計算機輔助教學”達到高峰。20世紀60年代后期,以巴納錫(B.H.Banathy)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將以往人們對教學過程分散的、割裂的研究在系統思想的指導下有機地結合到一個過程論的框架中,利用系統方法對教學要素作整體性探索,創造了許多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型。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運用系統方法構建教學設計模式的研究,如迪克和凱里(Dick & Carey)模式、加涅和布里格斯(Gagne & Briggs)模式、格拉奇和埃利(Gerlach & Ely)模式等。

工業社會的教學設計模式繁多,尋求的是類似標準的程式,試圖為教學提供一系列的基本步驟,即強調程式化、尋求“確定性”的設計。其基本理論假設是,知識是有“結構”的,剛性的、精確不可質疑的;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也是有一定“結構”的,教學是知識結構與認知結構相連接的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學效果是可預測性的。工業社會的教學設計是自上而下的專家型設計,所追求的是“一般性和普適性”的設計模式,其教學過程是一種理想化的假定,把學習者、教師、教學內容等系統要素均放在靜態的閉合回路中追求教學系統功能的最優化。但是未考慮和關注作為教學對象和教學情境的獨特性,以及教學過程的復雜性。因此,教學設計和教學活

動是分離的,教學活動是教師對教學設計模式的程序性執行,是有一定的機械性的。

三、后工業社會:“建構性”的教學設計觀

后工業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廣泛滲透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工作等各個領域;物質上的能源和資源,已不再是社會的決定力量,取代而之的是信息和知識。后工業社會的教育已擺脫了工業化的羈絆,打破了傳統教育對知識、知識標準以及教育資源的壟斷。人們對教育的自主性、選擇性要求日益強烈,個性化的、互動的、終生的學習成為必要和可能。因此,教育不再只是對學習者進行外在的規范,而是學習者內在的反思與體驗。教師的角色也悄然改變,加之教育資源的廣泛且易得性,以及教育環境的改善,使得傳統的以教為主、為教服務的教學設計思路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和終身發展的需要。

1.教學設計理論基礎的重建——理論的多元化發展

20世紀90年代后,各種相關理論,如建構主義理論、活動理論、情境認知理論、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等的研究不斷地向教學設計領域滲透與移植,切實動搖了傳統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對教學設計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使得教學設計的理論研究呈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教學設計模式的重構——建構性教學模式

后工業社會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手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堅實的外部支撐。成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诙嘣碚撝笇Ъ凹夹g背景下的教學設計模式也是層出不窮,如活動教學設計、情境教學設計、主題學習設計,以及基于項目的教學模式、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基于網絡的探究學習、基于網絡的協作學習、基于電子學檔的教學等眾多的教學新模式。各種教學設計模式的切入點及特色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其一,以“建構性”教學為核心,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學習者內在的反思與體驗,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其二,以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注重情境的創設及教學過程的動態發展變化,體現“數字化、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其三,強調培養學生多元智能,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和實現每一個體的全面發展。后工業社會的教學設計關注教學系統的復雜性、關注“人”的復雜性,真正實現教學設計為教學服務,為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服務。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遷中,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育也隨之發展演變,教學設計歷經了不同的與時代相契合的發展過程。農業社會發展緩慢,教育主要傳授人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個體性經驗,作為社會生產方式在教育過程中的一種折射的教學設計也僅僅是“經驗性”的;工業社會生產節奏加快,教育選擇了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滿足社會現實需要,教學設計追求的是程式化的客觀科學范型,形成“結構性”教學設計;后工業社會的教學要面向未來,學習內容除了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外,更需要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所以其教學設計必定走向多元化、開放化,形成“建構性”教學設計。正如社會變遷的過程是個演進的光譜,教學設計的發展也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學設計也將在這個光譜上不斷發展。分析該光譜的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是教學設計研究、教育技術學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內容。

書籍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書籍是人類文明體現的一個重要的窗口,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書籍與人類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書籍在不同的階段和時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狀況及意識形態,是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的。而且,書籍的裝幀形態也是千變萬化的。稍加注意就會發現,書籍是經過繩子、樹皮、甲骨、綢緞,最終演變到紙的過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發展,概念書成了時尚并且熱衷的設計課題,概念書籍準確地說是一種藝術品,是在傳統意義的書籍基礎上,采用現代設計理念和創新思維,借助形象的藝術元素表達抽象的文字,使之更為生動鮮明。

關鍵字:概念書籍;創新思維;審美教育

一提到書,都會想到書店里一排排整齊的印刷品,它是記錄知識、傳遞信息的印刷品或出版物。而書籍裝幀的形式,也是隨著歷史的推移,逐漸演變過來的,期間經歷了結繩記事--刻畫(甲骨文)--手抄--印刷等,在當代的信息化時代,我們還可以利用先進的數碼影像技術記錄。

然而現階段人們感興趣的所謂“概念書籍設計”,則是一門培養我們將書籍藝術形態轉換成有效表現思想創造性設計啟迪教育的課程。強調視覺藝術的概念書籍設計,目的是啟發積極的創新性思想、思維意識的習慣。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識概念書籍:

一、概念設計的含義

概念設計是由分析用戶需求到生成概念產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組織的、有目標的設計活動,它表現為一個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的不斷進化的過程。概念設計即是利用設計概念并以其為主線貫穿全部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概念設計是完整而全面的設計過程,它通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復的感性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

以某種“概念”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可謂是有紫紅名副其實的概念設計,如同人們能夠普遍接受的“概念車”、“時裝表演”那樣。概念性的設計是向人們展示設計人員新穎、獨特的構思,更多地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思維模式,盡情甚至夸張地展示自己的獨特魅力。

二、什么是概念書籍

概念書秉承了概念設計的含義,運用嶄新的思維和表現形態體現書籍與眾不同的內涵,令人耳目一新,是獨具個性特征的新形態書籍,概念書籍的設計,不僅要體現現代社會發展的現狀,更要體現生活觀念和意識形態的變化,要有先進的設計理念,也要在創意中表現一定的哲理,對文化或設計的切身感受。形態可以不拘一格,可以運用游戲的方式演繹為視覺化形態或閱讀方式,也可以在視覺語法中延展意義,運用圖片表達而不是文字,將書籍真正變為“圖書”。圖像可以為卡通、漫畫、時裝、汽車、家居以及旅游等,在視覺的盛宴和享受中讓讀者忘卻文字的必需。但這些插圖卻不同于傳統的連環畫,連環畫是根據文本的內容對文字的注解和描述,而概念書籍的主角是“插圖”,文字大多是插進去的配角。

因此,概念書籍的設計,不僅僅是書籍的封面設計,而是一個多側面、多因素、多層次、動態的系統工程??ǚ蚩ㄔf過:“藝術家試圖給人以另一副眼光,以便通過這種辦法改變現實?!彼袁F代概念書籍設計師要將思維打開,吸收傳統的良性因素,大膽地學習和采納現代設計理念,用新的視角、新的觀念,新的設計方式來不斷提升書籍設計的審美功能與文化品位。

三、教育學院的概念書籍課題研究

現代學院教育及課題研究講述的概念演繹為要概念的書,將書的理念各異化,利用獨特的視角,多樣的形式和手法,不再以具體的知識傳播為主要目的,而是讓人們從書中得到與一般傳統書籍現象相反的閱讀體驗,得到更多的是視覺信息,從而達到視覺的享受和翻閱的快感。當形式有了姿態,它就立刻鮮活起來,一本普普通通的書,會因之活潑生動,使人愛不釋手。當形式有了姿態,它也就有了生命。它會和讀者交融,也能發出情感的信息,同時也就使書籍產生了主動的態勢,伸出了它靈敏的觸角。書籍設計中同樣蘊涵著藝術的各種概念。

概念書籍設計課程的進行建立在探索性、未來性、實驗性基礎上,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與掌握書籍設計的概念性表現,針對書籍設計專業的同學,注重前瞻性與觀念性的思考與創造,在書籍設計的概念之上,探索設計的創新性表現以及形態與神態的完美關系、 閱讀行為與設計技巧的關系、書籍設計與藝術觀念表達的關系。設計的思想和行為應當指向未來,概念書籍設計也不例外。針對學生盡力引導全方位釋放自我能力,于是探索、思考和進步,于是有了意想不到的創意點和嶄新的視覺表現。去用心體會什么是設計?什么是傳達?什么是觀念?什么是設計要指向未來?于是同學們試著把自己放進書籍的每一個角落,尋找自己的方式,去創造。讓靈感釋放,創想,成長。

概念書設計是書籍設計中的一種探索性行為。從表現形式、材料工藝上進行前所未有的嘗試,并且在人們對書籍藝術的審美和對書籍的閱讀習慣以及接受程度上尋求未來書籍的設計方向。它的意義就在于擴大大眾接受信息模式的范圍,提供人們接受知識、信息的多元化方法,更好地表現作者的思想內涵,它是設計師傳達信息的最新載體。

設計必須創新。創新思維就是不受線程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例如德國的教育思想體現了這個民族的一種創新精神,他們注重藝術本質-即個性化和“創新”研究,學生們相當注重表現,而忌諱被人說成類同。因此對于現代教育學院的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這種創新意識,具有時代感,在自己的作品中盡量體現時代文化的視覺質感。

總而言之,概念是隨著人的時間和認識的發展,處于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而概念書籍的設計向讀者傳達著迎合時代潮流的、獨特的、新穎的構思理念,一個好的設計就像一個人,會記憶、會呼吸并寫滿故事,而好的概念設計,是在說“文字未說完的故事”。

在現代教育中,以概念書籍課題研究中應指導學生運用時代特有的藝術敏感,用開拓性的形象思維,辯證地、靈活地運用邏輯概念,去探討書籍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捕捉閃耀在思想中的火花,繼承與創新書籍設計的概念,塑造未來概念書籍設計的新形態,追求設計的最高境界。

書籍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色彩是書籍設計中引人往目的重要藝術語言, 與構圖等其他藝術語言相比較更具有視覺沖擊力和抽象性的特征,也更能發揮其誘人的魅力。同時它又能美化書籍, 使書籍帶有某種色彩情感。作為書籍設計工作者, 不僅要系統地掌握色彩基本理論知識, 還要深入研究書籍設計的色彩特性, 熟知各類人群的色彩習慣和愛好, 以滿足千變萬化的消費市場。下面就來分析色彩在書籍內頁設計中所具有的特性。

一、 色彩的注目性

書籍內頁的功能較多,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傳遞書籍內容信息, 但色彩對視覺沖擊力最大, 人們的情感與色彩有著密切的聯系。書籍內頁設計是在有限的面積與空間中去做文章, 又因為讀者要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來吸取書籍內容, 是在長時間內連續感受與理解設計對象, 這種時間與空間的復雜性, 決定書籍內頁設計色彩的視覺傳遞信息要清晰, 激起視覺的愉悅性, 引起讀者對知識吸取的積極活動, 通過長時間連續印象, 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 為加強書籍內頁色彩的愉悅性, 在設計中應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 書籍內頁用色要簡潔。書籍內頁設計的用色一般屬于輔助色彩的范疇, 主要是研究色彩與大量文字信息的并置關系, 給讀者一種美的感受。用色種類并不一定要多, 多種顏色的堆砌效果會削減文字信息量, 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 會減弱文字信息在一定空間距離的視覺強度。要懂得惜色如金、以少勝多的道理。按心理學的原理, 單套色比多套色的傳遞迅速, 它們之間的關系成反比。用色少、層次清晰、主次分明, 能給人簡潔的整體效果。從審美的角度分析, 色彩應做到簡練、概括和具有象征性, 從經濟利益的角看, 用色少可以降低成本, 有利于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

其次, 要注重色彩的對比。在色彩的運用上, 明亮的色彩常見, 暖色和高純度的色彩也比較易見, 但最能引人注目的色彩卻不多見,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對比。書籍封面的用色與底色的對比有著密切的聯系, 如色相上的冷與暖,彩度上的艷與灰, 明度上的黑與白、濃與淡, 面積上的大與小、寬與窄, 運動上的動與靜、曲與直、平與斜, 方向上的左與右、上與下的對比等諸多因素都能加強對比效果。除此以外, 還要在底色與圖片的邊緣處理上運用對比色來產生注目性效果。另外, 就要考慮在同一個消費市場中和同一類書籍的貨架上, 你設計的書籍封面的色調和其他書籍的色彩所產生的對比關系, 這也是引起注目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 色彩的從屬性

書籍封面設計藝術與其他文學藝術形式一樣, 它的根本法則是內容決定形式, 形式為內容服務。因此, 它除了受到書籍內容的制約外, 還受到立意、構圖、形象等形式因素的制約, 同時封面設計的色彩是在特定的條件下, 要求設計者在一個固定空間里作顏色的選擇, 去進行各種各樣的“形色統一”。因此, 書籍封面設計色彩的確定不能只依靠設計者憑空想象, 必須從屬于書籍的題材、類別、檔次、銷售對象與銷售的地區。設計者首先要了解銷售市場同類書籍的設計特點, 在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加上對書籍內容的理解才能確定設計的定位, 否則設計將是盲目的。在色彩運用中必須根據不同書籍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一般來說設計幼兒刊物的色彩, 要針對幼兒嬌嫩、單純、天真、可愛的特點, 色調往往處理成高調, 減弱各種對比的力度, 強調柔和的感覺; 女性書刊的色調可以根據女性特征, 選擇溫柔、嫵媚、典雅的色彩系列; 體育雜志的色彩則強調刺激、對比、追求色彩的沖擊力; 而藝術類雜志的色彩就要求具有豐富的內涵, 要有深度, 切忌輕浮、媚俗;科普書刊的色彩可以強調神秘感; 時裝雜志的色彩要新潮,富有個性; 專業性學術雜志的色彩要端莊、嚴肅、高雅,體現權威感, 不宜強調高純度的色相對比。只有設計用色與設計內容協調統一, 才能使書籍的信息正確迅速地傳遞,達到消費者即使不依靠圖像、文字, 只看色彩也能領會是哪類書籍的效果。

三、 色彩的科學性

隨著科學的發展, 今天對色彩的研究已包括色彩物理、色彩生理、色彩心理等多種領域。我國近年來, 對色彩的功能及其應用越來越重視, 也越來越科學。色彩的功能,目前已經應用到人們的生活、生產中。特別在設計領域,正把色彩的科學性、功能性和實用設計的目的性有機結合起來。色彩的生理作用如長時間接觸大面積紅色刺激, 容易使人心跳加快, 增加血液循環速度, 使人視疲勞。色彩的心理作用表現在人對色彩有冷暖、輕重、軟硬、進退、興奮與寧靜, 歡樂與憂愁等感覺。將這些色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運用到書籍封面設計中去, 是今后著重研究的方向。當然, 色彩的心理作用及聯想會因國度、民族、年齡、性別的不同, 及社會制度、氣候條件、文化素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職業等差異, 而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設計者也只有了解讀者對象, “投其所好” 才能使色彩設計具有生命力。此外, 應注意色彩的心理作用和書籍作為商品性能的關系是復雜的, 并非一成不變, 色彩功能與形象功能有著互相依存的關系, 它們之間有時統一, 有時相互影響和削弱。色彩的心理和象征性也不是絕對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對色彩的好惡也會有變化。書籍封面設計的色彩表現涉及多學科的綜合課題, 設計者只有在不斷地摸索中, 才能使封面設計的色彩語言更準確, 更具科學性。

四、 色彩的個性

“個性” 就是特異, 就是與眾不同, “個性” 的開發就是開拓精神的體現。因為書籍封面設計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 需要百花齊放, 各種風格并存。書籍封面設計屬于創作, 它是科學和藝術的的有機結合。優秀封面設計貴在創新, 必須別開生面有獨到之處。有“個性” 的書籍封面設計具有競爭力, 它是同類書籍競爭的重要手段, 也是書籍銷售的策略。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人都有本質的求異心理, “個性” 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欲望, 那么創造書籍封面設計色彩的“個性” 就是設計者的使命。如何創造出好的“個性” 色彩, 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 要向傳統觀念挑戰。設計者由于生活經驗和長期從事專業設計的原因, 設計每一類書籍往往都有一種習慣, 就會出現雷同。因此, 要使書籍封面的用色出奇制勝,就要在用色上跳出同類書籍的框框模式, 用多種色彩表現相同的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其次, 要向新的色彩領域開發。要辯證地全面理解每種色彩的性質和功能, 以及給人心理帶來的影響。例如, “黑色” 在我國傳統觀念上被視為不好的顏色, 給人以悲哀、憂郁之感, 但是它又有莊重、神秘、沉穩的內涵?!昂谏饷妗?在現代的國內外市場已被讀者接受。另外, 設計者要隨時掌握現代市場的信息, 研究讀者的審美心理, 密切注意國度、地區不斷變化的流行色, 依靠敏銳的觀察力, 及時發現契機, 使設計色彩誘導讀者消費, 體現超潮流、超時代的意識。設計者還要有本專業所涉及的各色學科知識, 要廣開思路, 在姊妹藝術中尋找靈感, 開發色彩的源泉, 擴大色彩設計領域, 如陶瓷、剪紙、建筑彩繪、戲曲臉譜等等, 從中尋找設計色彩的氣氛、意境和情調。綜上所述, 色彩是人類生活中美的給予者, 隨著物質生活現代化的高度發展, 人們對書籍色彩的審美品味越來越高。因此, 設計者應該掌握書籍封面色彩發展規律, 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書籍封面。

【參考文獻】

[1] 鄧中和. 書籍裝幀創意設計[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4(1).

[2] 潘等生. 設計藝術美學[M].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2(9) .

書籍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原地區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是華夏文明重要的傳承區。文章著眼于中原文化的基本內容與特點,分析了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論述了中原文化的特性,提出了中原文化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傳承應從根源性與基礎性上加強對中原文化傳統的認識,從包容性與開放性上注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從原創性上指導設計創新應用。

[關鍵詞]中原文化 藝術設計專業 傳承

[作者簡介]張怡(1976- ),女,河南鄭州人,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河南 鄭州 450006)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中原文化在河南省高等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32400410659)

一、中原文化的內涵及特點

1.中原文化的含義。文化是一個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中原廣義上講是指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人們往往把當今的河南省稱之為狹義上的“中原”。中原文化是河南人民的靈魂歸宿和精神主宰。

2.中原文化的特點。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體系的開端,作為農耕文明為核心的文化,它對中華民族精神個性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說,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定都于中原。中原文化包羅萬象,史前文化中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都表明中原是中國文明起步最早的地域之一。由于中原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居于正統主流地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

中原文化兼容并收,不斷地發展、擴充、完善,并與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它不僅成為中華文化之根源,而且對構建整個華夏文明發揮了基礎性作用。其廣泛而包容的文化特點,造就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特色。開封古都的歷史文化,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藝術文化,以老子為代表的圣賢文化,嵩山少林的宗教文化,尋根問祖的姓氏文化,豫劇的戲曲文化,淮陽太昊廟會的民俗文化,享譽海外的鈞瓷藝術,特色小吃的飲食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都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域特色。

中原文化歷史悠久,延續著幾千年的中華精神和文明。根植于中原地區的地域文化擁有著鮮明的識別性和認同感,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如中國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這是源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和人類始祖黃帝均在中原地區統一各大部落后將龍作為信奉的圖騰。而龍的形象古往今來都是藝術設計創作中百用不厭的素材。依托中原文化脈絡的走向,針對現代藝術設計行業的具體需求,將傳統中原文化的語匯與現代設計技法相融合,更好地在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傳承中原文化,無疑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

中原文化中蘊含了許多可供藝術設計專業學習和使用的知識。但長期以來,河南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主要著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對于人文知識的教育不夠重視,與中原文化相關的知識傳播與教育非常匱乏。

1.缺少與中原文化相關的教學內容。河南藝術專業院校中,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主要是一些如工藝美術史等理論課程,或者是一些涉及民間藝術品的賞析課程,割裂了中原文化與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涉及中原文化中與藝術專業相關的內容,常常被歸到色彩、圖案等基礎課程中,忽略了其文化內涵對藝術設計的廣泛影響,錯失了中原文化中可為藝術設計類各專業使用的豐富設計資源。況且,現有的教材中系統體現中原文化的內容較少,沒有適合高校層次的教材和相關教具,在教學環節中不能較好地將中原文化通過藝術專業特色體現出來,導致課程體系不完備。

2.與中原文化相關知識的教學模式單一。在少數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多是單一地講授,或是引經據典,與實際沒有聯系。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與藝術專業相關的知識,其內涵與深度遠遠不止于此。在河南省高校的教育教學中,缺乏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缺失對本土文化的講解與普及。由于中原文化教學資源的缺乏和教學模式單一,使很多學生只能通過課堂被動地了解或個人查詢網絡、閱讀相關書籍等方法對其進行表面化的了解,而無法主動去探究更深層的知識。

3.教師對中原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目前,一些河南高校教師對于中原文化的價值認識不足,缺少對中原文化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甚至認為中原文化是一種過時的理論知識,與藝術專業教學毫無聯系。因而,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中原文化的教育與傳播。與此同時,教師在課題項目研究、學術論文選題等方面往往限制在各自專業領域中,忽視對中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優秀課程、精品課程的申報更是很少有人以中原文化為課題去研究。

4.對中原文化題材的應用缺乏創新。從設計作品來看,對于中原文化題材的運用,學生僅僅在網上查找一些文字,簡單地將一些元素照搬到設計中,或是圍繞一些著名的民間文化內容進行設計,認為可供設計應用的內容選擇面較窄。這樣一來,設計中既不能表現出文化的內涵與神韻,同時也造成重復設計,缺失創新,破壞了設計的整體性。

5.從高校校園環境設計角度看,體現中原文化特色的規劃和景觀文化參差不齊。校園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特色的固化,所塑造的外部環境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校園環境建設千篇一律,在規劃設計中缺乏創新和文化特色,只是按照集中式的規劃布局和單一的環境美化來設計,在建筑外觀上缺乏文化特色,景觀中缺少彰顯中原特色的設計,無法營造屬于中原文化的環境氛圍。

三、中原文化在河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傳承

1.從根源性與基礎性上加強對中原文化的認識。高校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基地,也是孕育新思想和培養新觀點的搖籃。課程是高校教育活動的基礎,也是中原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介質。以中原文化的根源性和基礎性為出發點,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優勢,針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合理的設計,加強對中原文化的傳統認識。

首先,拓展藝術設計專業學科的維度,開設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課程,將文化滲透到藝術設計專業中去。例如,將傳統國學、年畫藝術、民俗文化等列入藝術設計專業選修課程,拓展學生對中原文化的認知度。其次,開辦中原文化專題講座。中原地域特色的文化根植于民間與鄉土,開封汴繡、淮陽泥泥狗、布老虎等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工藝體現了藝人們的精湛技藝。邀請藝人們到高校學生中間舉辦講座,加深學生對中原文化的認識,提升學生運用中原文化語匯進行再創造的能力。再次,注重實踐課程,讓學生實地體驗龍門石窟的精美、開封古都的厚重、禹州鈞瓷的雅致、嵩山少林的禪宗武學等??疾旌?,要求學生根據考察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設計實踐。最后,中原文化為藝術類各專業提供了豐富的設計資源。例如,仰韶文化中彩陶形態、色彩、圖案可以用在建筑外觀、裝飾紋樣、包裝容器中表現;中原文化中的工藝美術品可以作為景觀小品的設計元素等。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中原文化的應用環節,讓學生對中原文化元素進行描摹、分解、重構,讓學生對于設計中的文化應用有更深的體悟。

2.從包容性與開放性上注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中原文化內涵豐富,其包容性與開放性為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方向。以傳承與探索中原文化為目的,首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皩σ粋€社會,一個群體或一個人來說,文化是一種維持、一種認同的連續過程?!庇删裆献灾鳟a生的對于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中原文化的積極性,由熟悉的文化資源引導,將被動灌輸轉變為主動的文化探索。教師可制定與中原文化相關的設計題目,引導學生主動選擇興趣點,自主搜集整理資料,主動提出問題與教師交流。讓學生在設計中學習中原文化,深化認識,應用于實踐。

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教師首先要自覺學習中原文化,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實地采風,通過拍攝照片、視頻等方法親身體驗中原文化的無限魅力。建設中原文化資源庫,拓寬以網絡學習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原文化。通過科研項目、課題研究的方法,進行資料搜集、整理,開發、撰寫一部分優秀的教材。通過教師教學科研深入挖掘中原歷史文化的精髓,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承中原歷史文化。

3.從原創性上指導設計創新應用。從中原文化原創性的特點出發,利用中原文化資源為設計靈感來源,加強學生設計實踐能力?;谖幕脑O計創新,首先是思維觀念的創新。思維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驅動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規律的一種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這種反應最先是建立在已有記憶經驗基礎上進行想象解構,通過實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所以知識資源的積累是設計的源泉。中原文化承載的意義為設計賦予了深刻的內涵。在設計實踐中,引導學生從構成中原文化的器物層、組織層、觀念層三個層次進行設計分析,作為設計靈感來源,從深層次中指導學生對于中原文化的理解。例如:嵩山少林的塔林、寺院等特色建筑形式構成了嵩山地區文化的物質基礎;少林功夫和宗教文化代表了組織和觀念的基礎。開封的古城樓建筑、汴繡工藝、汴京燈籠張等,通過各個文化層面的元素的分析,為設計創新提供豐富的資源。在對中原文化設計元素的提煉和再設計的過程中,打破原有的形式,進行設計解構,這需要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創意思維模式,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審美進行創新設計。

文化通過設計語言進行傳播的同時,也影響著設計者和設計風格。從原創性上指導設計創新應用,傳承與探索中原文化。除了在設計過程中把握方法,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聯系實際,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例如,在畢業設計中設置以中原文化為主題內容的設計題目,要求學生利用較長的時間進行設計實踐,在反復修改方案中不斷調整設計方法,找到合適的設計切入點,從表面的元素應用深入到抽象的意境營造。鼓勵學生參加設計比賽,在參賽作品中應用中原文化,通過大賽的形式檢驗學生的設計應用,通過設計語言弘揚中原文化。定期在校園中進行優秀設計作品的展示,鼓勵學生將中原文化應用在設計中,并通過展示的方法擴大影響,讓非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也能領略到中原文化之美。

除此之外,在整個校園環境規劃設計中也要滲透中原文化內涵,從整體建筑空間布局到局部景觀設計,力圖體現中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使校園從整體環境中體現出清晰的中原文化脈絡。通過文化影響環境,通過校園環境彰顯河南高校文化特色的同時,創造出寬松的學術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創新,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中切身體會中原文化的魅力,從而提高自身文化的認同感。

總之,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根,也是藝術設計之本。中原文化在河南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傳承與探索,關鍵在于提高對中原文化傳統的認識,注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應在把握課程教學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中原文化豐富資源進行設計創新應用,不斷提高藝術設計中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孫小玲.現代漢語多功能詞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2]徐光春.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星光,賈兵強.中原歷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4]張新斌.中原文化解讀[M].鄭州:文心出版社,2007.

[5]樓膽群,黃鴻鵬.發揮高校在文化強省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觀察與思考,2012(1).

[6]韓曉明.培育文化認同,推進中原文化對外傳播[J].天中學刊,2013(6).

書籍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當今經濟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發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幸運的是倪傳婧的插畫作品在此背景下脫穎而出,在變幻無窮的世界中有其視覺構成的規律可循。本文從構圖、造型、色彩、用線等視覺語言的角度出發論述了倪傳婧筆下,不同的插畫作品中所體現的不同形態的設計語言和所表達出的文化和特色,針對倪傳婧插畫作品的分析去探究其插畫成功的重要原因,為新時代插畫創作者探索更加具有內涵的發展方向并引發相應思考。

關鍵詞:倪傳婧;視覺語言;形態;中國元素

倪傳婧,英文名Victo Nagi,知名插畫師,2014年,年僅25歲的她登上美國福布斯“30 Under”30(30及30歲以下)藝術榜榜單上最年輕的得主之一。作品領域涉及商業雜志宣傳、廣告設計、影視海報、書籍封面等,2017年受邀為美國大熱奇幻劇《權利的游戲》最終季作畫。倪傳婧出生于廣東,在香港長大,高中畢業后就讀于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插畫系。在大量中西文化、經濟、政治的差異沖擊下,并不是美術生出身的她用更廣闊的眼界和精藝的形態語言表達并汲取著東西方文化的營養,將其兩者融會貫通,將東西方文化和藝術傳統交融在一起,達到了嘆為觀止的境界。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執著,通過一系列優秀的作品證實了自己的實力,彰顯了自己的藝術才華。倪傳婧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藝術風味和文化特質已逐漸升華為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和視覺語言。

一、視覺語言的應用

視覺語言主要由構圖、造型、用線、色彩四大部分組成。藝術作品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抑或是建筑作品等,從開端就離不開視覺語言,視覺語言的應用會直接影響到一幅作品的成功與否。畫者從創作作品起始就在腦中勾勒出作品大致的內容和最能直抒胸臆的視覺語言。

(一)構圖

倪傳婧在網絡社交平臺上透露道“一個好的作品的基礎是構圖(Composition)和灰階(Contrast),沒有打好基礎的話,在上面覆蓋再華麗的顏色和線條,畫面還是會崩塌的”。構圖和灰階是畫面跟大腦溝通背后的主力,它們構造了閱讀畫面的路線圖,讓我們可以快速識別其中的形狀和規律。構圖和灰階解放了顏色,讓不以常規自由自在的用色也能通俗易懂。

(二)色彩

作為插畫藝術中最具有表現張力的視覺語言之一的色彩,可最直截了當地表現畫面氣氛。倪傳婧的插畫作品中色彩特別又豐盈:一方面,其色彩以表意為主,并不強調自然顏色的原始度,并拉伸裝飾的效果;另一方面,色彩視覺感受是重點,用色大膽與飽滿。其中,依據主體來敲定作品基調,隨之摸索出符合新時代特征的插畫色彩表現語言。其近期為Apple春節年畫而創作的作品《時光流逝(Timelaspe-1)》,與早期的作品相比,倪傳婧對色彩的把握更加嫻熟,并與新時代與時俱進創造出新特征。

(三)造型

造型更多是由線線成面,畫者在筆下生輝,有直線型和曲線型。直線型可以傳達出力量、踏實、穩重、厚實的視覺感受;曲線型可以傳達柔軟、自由、優雅、親近、有活力的視覺感受。更有特殊材料或不同的技法立體型面,富于變化,造型百變,富有創意和哲理性[1]。

(四)線條

藝術家克利曾說過他要帶著一根線去散步,這充分說明了線的本質是運動,具有時間性。在線的運動軌跡下,進行反復排列的操作,可以賦予其節奏性。線有著多樣性且豐富并變化無窮,富有張力的形態特征可以游離在畫面空間中。

中國傳統工筆畫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以線表達語言是中國畫的主要特點,也是工筆畫的主要構成之一,線在畫面空間上的使用可以帶領觀者進入創作者的思想維度中。出生東方的倪傳婧受到中國傳統工筆畫的熏陶,其對傳統工筆畫法進行了改良并運用到插畫作品中,以“線”來鍛造作品中的“型”,物象的形體結構和空間關系又通過線形態特征的運用來表現。

倪傳婧的插畫作品中運用彩色來勾勒線條,并多以深色表達輪廓,有時使用白色和黑色,這是倪傳婧眾多作品中的一個共同特征。以至于觀者欣賞作品時有一種舒適的感官體驗。倪傳婧那幅《但愿人長久》中,最重要的表現形態為線。頭發的曲線運用富有靈動和柔美的形態特征,賦予了畫面空間中女子頭發一種溫柔平和的視覺力量。畫面空間中女子頭發的粗線條擁有分量感,屢屢發絲和月球的細線條具有輕盈感和裝飾性,其中,月球上的線條不僅只起到裝飾作用,其與整幅畫面空間的線條成為一個呼應,傳遞給觀者具有生命力的感官反應。

插畫作品《但愿人長久》中的內容表達有著極強的中國味道。貢布里希在《秩序感》一書中說道:“有一種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現在所有設計風格中,而且,我們相信它的根在人類的生物遺傳之中[2]。作品中女子整齊又不失柔美的頭發以及衣服上圖案的排列組合就是其秩序感的表現,不僅在畫面空間中相互呼應,形成統一,并帶給觀者有韻律的、有生命氣息的視覺感受,扣入主題,生長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故事表達融入之精髓,此插畫美的讓人心生溫暖。

二、倪傳婧插畫設計中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藝術是文化的載體,任何民族的藝術特征都根植于一定環境下人類群體的歷史、生活、文化系統中,并集中體現著哲學思維。東西方繪畫由于各自的哲學與美學理念的不同,因此呈現出明顯的特征差異[3]。

倪傳婧插畫作品的色彩綜合了敦煌壁畫和浮世繪色彩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在其作品《一只受傷的仙鶴》中就可以看出,其運用了西方抽象與裝飾的色彩語言,從而作品中用色細致并淡雅,活潑又不失穩重,現代又不丟傳統,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中國味道。整幅畫面色彩運用了頗有中國風純度不高的墨綠和黃,以及些許紅色,這種規整色彩邊界的手法和低純度的色彩搭配以及深色輪廓線來分割畫面,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緩解了對比色彩下互相撞擊的沖擊感。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其在時間的穿梭中承載著一代又一代的悠久歷史,并在不同角度下反映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倪傳婧在其插畫作品中便植入了中國傳統元素,即以敦煌壁畫中千手觀音作為創作主題。集合觀音、蓮花、蓮蓬等元素來做基調,將獨特的民族魅力染進作品中,東方傳統文化的內涵從而流露出來,在現代審美觀念下加入傳統元素,具有強烈的民族親和力。其中有一幅插畫作品中的男性人物是以西方人特征來刻畫,身后的黑色豹子又是一個權利的象征,這其中的隱喻和文化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擦出中西方文化的火花,使得作品更加光彩奪目和生機勃勃,獨特的創作風格隨之生成。在特定傳播程度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在倪傳婧的作品中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作為獨特的文化載體而生存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其極為廣泛的內涵是經數千年時代變遷和傳承而形成的,具有獨樹一幟的地域性、時代性、藝術性,這也是最為顯著的特點。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經歷了長期歷史積淀并凝聚后形成了中國傳統節日,節日種類和形式多姿多彩,具有深刻含義并淳樸濃重,承載著中華人民的獨特情感,倪傳婧在其插畫作品《時光流逝(Timelaspe-3)》中就深刻表達了對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應用。用中國結、放鞭炮、貼福字、包餃子、走街串巷等傳統節日中特有的元素去營造一種喜氣洋洋過大年、其樂融融的過年氛圍,充滿了對新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其作品中的中國結突破了原來單板的造型和色彩,用更加大膽并富有趣味性的表現手法使畫面更具閱讀趣味,畫面整體色調對比和諧統一,畫面中卡通化的人物造型不同于傳統的構圖角度,有著統一而有性格的陰影設計,倪傳婧采用既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又用大膽的西方思維去構想,使得作品不失現代設計感。

三、現代插畫設計的啟示

誕生和發展一種藝術,會留下其起源與生長的痕跡,其藝術生命力也會綿延不絕。傳統文化元素的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象征意義深遠悠長,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意蘊也隨之蔓延開來。在插畫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不僅僅只是簡單隨意地對傳統文化元素直接應用或者轉接,而需學習掌握主題的理解、內涵簡化、元素提煉以及風格創新。改變創作手法和色彩,產生新的視覺效果和用戶體驗,并應具有大局意識去做一些大膽夸張或者不可能的設想,生成新的設計元素,在此基礎上,可相對有效地規避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下現代大眾審美所表現出的違和感。藝術無國界,在當下多元的時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與碰撞,對于全球讀者而言,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不同國家文化的魅力和璀璨,又可以用更為廣闊深遠的眼界去包容整個世界。東方優秀的文化底蘊與西方藝術精華結合,傳統與創新的碰撞,可以使創造者找到新的突破點和時代特征,倪傳婧的作品恰恰詮釋了這一點。

四、結 語

在現如今人們審美水平和知識眼界日益提高的節奏下,倪傳婧在插畫作品中運用視覺語言和中西方文化融合和借鑒,為觀者設計出一幅又一幅絕美的視覺盛宴,無論是《一只受箭傷的仙鶴》《但愿人長久》《時光流逝(Timelaspe)》等一系列上文所具體分析的,還是沒有分析的其他作品,無論是視覺還是畫面內涵,都帶給觀者豐富而飽滿的聯想和感悟。

從倪傳婧的插畫作品中不難看出其作品帶有夸張、意外和神秘的色彩。從視覺語言角度看倪傳婧的插畫作品,倪傳婧插畫作品的成功不僅在于其扎實的技藝功底和能夠塑造畫面空間調性的能力,更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下的中國工筆畫和特有色彩與西方藝術精華理念的碰撞與融合,恰當并大膽地運用文化元素使其作品成功邁出世界。

參考文獻:

[1] 張婷婷.點線面在平面造型中的形態語言解讀[D].武漢紡織大學,2017.

[2] (英)EH.貢布里希著.楊思梁,徐一維,范景中譯.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

[3] 劉春靜.西方繪畫中的東方元素 [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4] 黃盧健.平面構成[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3.

[5] 鄭惠芝,羅曉歡.東方韻味與西式技藝的碰撞與融合:淺析倪傳婧插畫藝術[J].設計藝術研究,2018(8).

[6] 畢波.繪畫作品中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的分析:點線面在繪畫作品中的運用[J].書畫世界,2018(8).

[7] 李遇忻.“中國風”在插畫設計中的創新應用:以倪傳婧插畫為例[J].西部皮革,2019(4).

[8] 陳瀾.插圖的世界[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艾涓]

上一篇:人文環境論文下一篇:通信電源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