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

2024-01-02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現代遠程教育對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于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合作型行動研究是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合作型行動研究使外語教師的信息意識、交流合作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與專業發展密切結合,使教師專業素質得到均衡、全面、協調的發展,同時又加強了教師集體的專業研究和行動中協調合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關鍵詞:合作型行動研究;專業化發展;網絡信息技術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推動了經濟的全球化及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大量的信息潮水般地涌入各個領域。外語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外語教師的個人素質及其相關因素就直接影響著遠程外語教育的實施進程、實施效果和整體教學質量,因此探討遠程教育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新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合作型行動研究是促進遠程教育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遠程教育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分析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這個職業從一個普通職業發展成為專門職業的建設過程,是指教師個體內在專業素質的提高和專業實踐智慧的改進?!敖處煱l展”主要指的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僅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他們理解學習者的言行、掌握關于學習的知識、了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新技術,并培養教師對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技能。對教育實踐的分析和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較高水平的標志。

近年來我國遠程教育得到迅速發展,各類普通高校都開辦了遠程高等教育。各類遠程教育外語教師隊伍的結構不合理,專職教師職務結構比例中,高級職稱教師偏少,學術帶頭人缺乏。承擔遠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本校從事普通高等教育教學的教師;另一部分是從其地方聘任的兼職教師。因受社會對遠程教育的偏見影響,遠程教育的地位不高,對于第一部分教師,學校很少有專門的激勵措施鼓勵其承擔成人教育的教學工作,往往是通過行政手段進行任務分配。而外聘教師的激勵措施僅僅局限于工資獎金和教學效果評估等方面。由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學任務繁重,教師僅僅是滿足于完成任務,對自身專業化發展思想上不夠重視。而遠程教育所需要的外語教師應該是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能深入淺出、聯系實際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的理論型教師。

合作型行動研究是促進遠程教育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實踐而去尋找、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通過不斷嘗試、反思和行動三結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實踐者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者的參與意識。教育行動研究又被稱為“教師的研究”,是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成長的一種主要方式。合作型行動研究是改進和改善教師自身的教學和管理行為,有助于教師養成反思的良好習慣,提高專業敏感性和合作精神,更加有效地工作。合作型行動研究可以獲得教師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避免孤立感,增強責任心和自信心。同時,共同研究的課題也將更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結果也將更具有推廣的價值。計算機、網絡信息平臺為合作型行動研究提供了先進且高效的支持手段。

1.建立網絡教學專業論壇,合作型行動研究可以加強遠程外語教師集體的專業研究在行動中協調合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合作型行動研究是由教師和其他有關人員組成研究小組,通過協同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務的一種行動研究,它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突破個人的狹隘范圍,開放研究,積極與其他教師或專家進行切磋,交流合作,通過研討,共同制訂和實施行動方案,互相評價、反思行動的過程和效果,從而獲得對問題的有效解決。反思、合作伙伴互助、專業引領是合作型行動研究的三大要素。各院校遠程教育都有完備的網絡,網絡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面對學員,是師生互動的主要空間。各院校的教師教學交流空間相對較少,建立網絡教學專業論壇,可為教師的教學交流提供一個不受時間限制、跨地域的有效合作空間。教學專業論壇可促使新教師與新教師之間以及新教師與老教師之間進行交流。

2.開展網絡集體備課,合作型行動研究可增強遠程外語教師專業化學習與發展的自覺性,激發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強烈動機

教師要成為行動研究者,針對某些實際問題改變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學方式,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監控、評價,從而修正、改進和提高自己的理論。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是團隊協作精神,是遠程外語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防止和克服遠程外語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利用網絡集體備課使傳統的備課改成立體備課,以教學設計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綜合性備課,它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辦法。它強調教師集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成功的經驗。它為教師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和專題研討提供操作平臺,倡導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營造求真、務實、嚴謹的教研氛圍。教師還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向專業人士和成功人士學習,不斷接受先進理論、技術、方法和經驗等方面的專業引領。

二、合作型行動研究的必備要素為遠程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保障

為使遠程外語教師的合作型行動研究得以持續、有效地進行,應具備以下三要素:(1)合作成員穩定且相互認同;(2)研究教學中共有實際問題;(3)明確共同的行動目標。

在具備了這些要素后,合作型行動研究多采用任務性合作形式,具體操作過程是:(1)定期進行合作學習的專業討論;(2)共同規劃與設計方案;(3)個別或集體執行方案,比較與總結成果;(4)相互評價合作項目;遠程外語教師通過網絡在同樣主題下組合起來,共同進行課程設計,協作實施,反思并交流,合作的成果不僅是開發出新課程,還有教師的自我發展,教師在團隊中獲得新的信息、新的思路、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虎.高校教師專業化的任務、缺失與發展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06-107.

[2]鄧書蕾,謝碧榮.對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8(11):49-50.

[3]楊小微.教育研究與原理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8):71-73.

[4]行動研究互助網ARIS http://ci-lab.ied.edu.hk/aris/index.htm.

[5]朱曉東,王登文.行動研究: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8(5):35-3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廣播電視大學外語系)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因素,指出只有相應地做出調控,才能使得課堂教學真正發揮其作用,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課堂教學 調控 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大學英語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社會迫切需要熟練掌握英語各種技能的大學畢業生。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語言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comprehensive ability)和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因此學會一種語言不僅要掌握其語言形式和使用規則(usage),還要學會具體運用(use)。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堂教學的效果極大地影響著我們英語教學的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調控,以達到語言教學的目的。

一、教師課堂教學調控問題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又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主要場所。那么,教師對課堂語言教學如何調控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外語水平的最終目的呢?如何貫徹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呢?如何體現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充當指導者(instructor)、促進者(facilitator)、活動設計者(designer)和組織者(organizer)的角色呢?這些問題都和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相互關聯,實際上也就涉及了教師對語言教學的課堂調控問題。

二、影響課堂教學調控的幾個因素

課堂語言教學是一種極為復雜的語言實踐活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包括學生的興趣、個性、學習態度,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風格、課堂設計等。教師針對語言教學的個體——學生如何構思整個教學過程呢?教師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保證語言實踐活動的順利展開呢?我們有必要把下面幾個因素的影響考慮在內去設計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

1.語言環境

語言學習離不開環境,語言環境缺乏,將嚴重影響語言輸入量的攝取,并制約英語學習活動和效果。為了努力創造適應語言習得的教學環境,培養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獲得語言習得的效應,教師必須為他們營造一種環境,形成一個學習外語的氛圍,讓學生融入到語言實踐活動的環境中去體驗去領悟。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對教學稍加修飾:寫幾個英文單詞習語,或是給出幾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和討論話題,或是播放一首英文歌曲、一段電影對白,讓學生置身于一個視覺上聽覺上都是外語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和興趣,盡量擴大學生接觸外語和使用外語的機會,并且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外語知識來幫助自己正確地使用外語。在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地采用英語口語或是雙語教學,設計一些富于想象力創造力的活動,鼓勵學生使用外語交談,加強口語交際能力。

2.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直接影響到他們對于教學實踐活動的參與和課堂表現。教師針對這一問題如何來協調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活動的展開和實施效果。

(1)性格因素

外傾性性格的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性強,喜歡與人交流合作,學習氣氛濃烈。而內傾性性格的學生,比較沉默,喜歡獨自思考,獨立學習,往往有獨到的見解,但是不善于表達。針對這兩種性格的學生,教師應充分考慮雙方的性格特點,協調它們之間的性格差異,使他們在學習中互相補充,取長補短。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宜總是采取自由發言的形式,而要兼顧到每一個學生,使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尤其是針對內傾性性格的學生,要不斷地鼓勵他們,讓他們逐漸克服心理障礙。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小組活動(group work)的形式更為實用,不僅可以促進語言的學習和交流,而且可以增加互相學習的機會,發揮集體協作精神。

(2)學生外語水平參差不齊

學生的外語水平也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客觀條件,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設計才能滿足極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要求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上能兼顧到外語水平較高、基礎較好的學生及外語水平較低、基礎較差的學生,考慮到學習者雙方的特點,協調他們性格上的差異,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能互相補充、互相配合,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內容,教師可以精講,重點內容要詳細分析,個別地方可以讓水平較高的學生進行嘗試分析,對于水平有限的學生可以采取讓他們重復的方式或是舉出類似的例子來分析掌握教學難點,讓他們在重復記憶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這樣既可以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又會打消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傳統英語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精”字,陳述性知識講授過多,教師占用的時間過多,過多地把外語當作語言形式和語言知識體系來傳授,而不是把它作為培養學生外語綜合技能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完全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與交流;現有教材閱讀量和知識量有限,課堂教學多以講解課文及課文配套練習為主,聽力訓練﹑口頭表達及翻譯內容欠缺;文化背景及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方面的知識輸入量太少,學生知識面狹窄;考試形式單一,使學生過分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忽視了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現有教材與國家級考試內容有些方面脫節,導致學生學習目的偏差;教學手段單一,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也不利于有效的語言環境的創造。這就是為什么總有學生認為所學知識不僅不利于學??荚嚭蛧疫^級考試,而且不利于現有形勢對于高校畢業生專業知識﹑技能的更高要求。

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課堂教學的轉型需要教師把英語教學更多地看作是一個學生主動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的過程,因此英語教師應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僅是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的轉變,而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

4.教師外語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

影響課堂教學調控的因素中不可忽視教師的作用,我們提倡以學生為中心,但是也不能忽視教師的關鍵作用,這是衡量外語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外語教師不僅要具有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外語語言交際的能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和語言教學能力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教師要能夠極大程度地調動、組織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習者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充分發揮自身作為課堂活動設計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忽視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師要能夠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先進的教學手段,努力學習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的使用技術,因為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而且會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節省教學時間,提高外語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應盡可能考慮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師還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夠把更新的教學手段和設備、更新的教學觀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三、結語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直接影響到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基地,教學實踐活動的設計對于我們的課堂教學尤為重要,也是對于如何培養出高水準高素質畢業生的必要條件。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必須對“什么是理想的英語課堂教學”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把握,從而相應地做出調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質量的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奇民.制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及對策[J].外語界,2002,(4).

[2]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盡管成人教育的專業地位確立已近百年,成人學習也成為了該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但是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和特征在教師教育領域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其獨特的需要在職后教師培訓項目中沒有得到充分的回應。融合成人學習理論與社會文化理論進行項目設計與實施是提高職后教師培訓項目質量的保證。

【關鍵詞】成人學習理論;社會文化理論;職后教師培訓;融合

成人教育的專業地位在上世紀20年代已經確立,成人學習也成為了成人教育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在職后教師培訓項目中,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國培”)的分量舉足輕重,為我國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帶來了明顯的國家公共價值、社會價值和教師專業發展價值。[1]

然而,在“國培”項目實施過程中,上述一些價值并未能得到有效地體現,參訓教師對項目評價不一。在影響項目成效的眾多原因當中,以下兩條值得引起重視:一是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和特征在教師教育領域沒有得到應有重視。[2]“國培”項目參訓教師具有豐富的生活和教學經驗,對自身專業發展和個人事業抱負有著強烈的追求,然而,他們的獨特需求在“國培”項目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回應。二是一些培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理念落后,依舊采用傳統的補償式課程體系,課程的“預設”特征過于明顯,[3]多半停留在如何教育教師上,而不是如何促進教師主動學習上。[4]受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影響的習得觀把教師學習視作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往往是培訓組織者提供一份既定的“學習菜單”給學員。雖然認知建構理論下的認知觀強調了個體的能動性,但卻忽視了教師學習的社會情境性和交互性。

受維果斯基理論的影響,教師教育的理論取向已實現了從行為主義理論到建構理論到社會文化理論的轉向。社會文化理論視角下的教師學習不再是知識的線性累計,而是發生在個人與群體互動中的一種明顯中介作用下的實踐活動。[5]這種新的知識觀、學習觀對“國培”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產生重要的影響。

筆者擔任“國培”示范性項目廣州大學初中英語項目的執行人及學科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設計并實施了2012—2016年共五期培訓項目。團隊將成人學習理論與社會文化理論融入項目設計和實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本文介紹成人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和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思想,分析了兩者的契合點,并以廣州大學“國培”項目為案例,闡述了職后教師培訓項目設計和實施的策略。

一、成人學習者的特征

成人學習之父馬爾科姆·諾爾斯(Malcolm S. Knowles)提出了成人學習理論,認為具有以下區別于兒童學習的顯著特征:

第一,成人學習者具有明確的自我導向性,擁有獨立的自我概念并能夠運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學習。[6—8]成人學習者的自我導向是自我指導型而非依賴型,是內部趨動的,他們能對自己的決策負責。當學習與其獨立的自我概念發生沖突時,成人會抵觸甚至反抗。因此,他們對教師提供的菜單式的培訓內容有一定的反感,也不認同強加于自己的觀念與行為。

第二,成人學習者具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工作經驗。[9—11]一方面,成人新知識的建構依賴原有的經驗,這些經歷和經驗可以成為他們自己和他人的豐富學習資源;另一方面,這些經歷和經驗塑造出成人學習者的鮮明個性,構成了成人自我身份的源泉,因此他們非??释玫阶鹬睾唾p識。經驗性特征也使得這個群體在學習動機、學習需要、學習興趣和學習目標方面的異質性非常明顯。

第三,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以解決問題為目的。[12—13]成人學習者期望所學能夠解決他們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實用傾向,并能夠為達成預先設定的目標付出努力。

第四,成人學習以成人教師為依托。[14]這意味著在學習關系中,成人教師的角色更多地表現為成人學習者的引導者、促進者,是他們的引路人,二者構成一個關系平等的學習共同體。

二、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思想

源自維果斯基思想的社會文化理論強調個體心智發展的社會來源及文化中介的作用,認為人的心理機能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由文化產品、活動和概念充當中介并受中介調節的過程,其核心思想體現在中介、最近發展區、內化、活動理論等核心概念中。

中介。這是社會文化理論最為關鍵的概念,認為人類所有的高級精神活動都依賴物質中介(如書、筆、電腦等)和符號中介(如圖表、圖式、語言等)。中介可通過自己或他人調節,例如教師、同伴,學習過程從他人控制中介到自我控制形成一個連續體。

最近發展區。社會文化理論認為學習者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現有水平,指其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可能的發展水平,即在能力強于該學習者的他人,如教師、同伴等的協助和引導下達到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能力較強的教師、同伴等充當腳手架作用,幫助學習者邁向更高的水平。

內化。內化是個體從社會交流平臺轉換到個體內心理活動平臺的必要環節,是實現高一級認知功能的必經之路。模仿是促進內化的重要機制之一。社會文化理論下的模仿不是行為主義的“鸚鵡學舌”,它是學習者在自選目標的驅動下,持續進行的認知活動。

活動理論。列昂節夫的活動理論認為人的發展應該是個體與集體(共同體)互動的過程,強調以活動為中介?;顒酉到y被提出作為心智發展的分析框架,包括了以下要素:主體,即參與社會活動、尋求發展的個體,其中主體的能動性(如動機、意志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客體,即活動的對象物、目標;中介工具,即幫助主體操控客體的物理和心理工具;共同體,即具有共同目標的實踐群體、各活動主體間的合作關系;分工,即活動群體成員各自的職責與任務;規則,即活動群體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規范。[15]

三、成人學習特征與社會文化理論的契合點 成人學習的特征與社會文化理論的主張有許多契合點,對職后教師培訓項目設計與實施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第一,成人學習的自我導向性特征反映的是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這是與社會文化活動理論對認知主體重要性的強調非常契合。認知主體,即職后教師的學習動機、意志和選擇等對學習成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創造理想的物理和心理環境,激發參訓教師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他們持續參與到群體學習活動中。同時,成人的自我概念也對職后教師培訓具有實踐指導意義。一方面,在項目設計時,教師培訓者要幫助職后教師自己診斷學習目標,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另一方面,在項目實施時,要創造一種使成人教師感到放松的物理環境以及感到被尊重、被激勵的心理氣氛,這些物質和心理環境是促進成人學習的重要中介物。

第二,成人學習的經驗性特征與社會文化理論的腳手架、中介、內化等概念密切相關。成人教師本身既可作為學習的內容,專家、成人教師、同伴的經驗,又可以在參訓教師新的知識建構中充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職后教師培訓中,成人教師模仿授課專家、一線教師和教研員以及學習伙伴的教學理念、行為和模式。但是,這種模仿不是機械重復,它既是他人經驗的借鑒又是教師學習者在自選目標的驅動下持續進行的認知活動,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知識的內化。因此,一個成功的職后教師培訓項目在培訓內容設計時要充分吸納成人教師的經驗,讓他們參與內容的設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培訓者必須滿足成人分享經驗的心理需求,引導參訓教師互學,多采用能讓成人教師發表自身經驗的培訓方式,例如小組討論、交流分享、磨課研課等。這些活動方式指向社會文化理論提出的同伴腳手架功能。

第三,成人學習以解決問題為取向這個特征與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要求“以問題為核心,案例為載體”相契合,也與社會文化活動理論主張學習是一個不斷重構實踐模型的過程這一觀點不謀而合。毛齊明認為,最近發展區體現的是兩種能力的差距,而這種能力是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習者要跨越這個距離的過程,其實是主體不斷提高理解情境和回應問題情境的能力的過程。[16]

第四,成人學習者以成人教師為依托這一特征與社會文化理論的最近發展區、腳手架、共同體等概念密不可分。盡管成人是具有獨立自我概念的學習者,但是仍然需要依托成人教師來跨越最近發展區。這意味著在學習關系中,成人教師的角色更多地表現為成人學習者的引導者、促進者,是他們的引路人,二者構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使他們在共同體的文化語境下通過各種中介達成最終的學習目標。

四、成人學習理論和社會文化融合的“國培”項目設計與實施實踐 諾爾斯的成人學習理論對職后教師培訓的實踐意義在于,要“關心個體的感情,把他們看作獨立的人,形成成人氣氛;學習者參與診斷學習需要;教師是促進員、領路人;采取利用成人學習者經驗的方法;課程應當與成人的發展任務相一致;學習者分組;學習活動以問題為中心”。[17]而“國培”項目是符合諾爾斯成人學習理論的一種成人教育活動,項目設計與實施均要充分考慮成人學習的特征,并將成人教師學習置于社會文化語境中。我校五期“國培”項目的設計與實施融合了成人教師學習的特征,圍繞社會文化活動系統的六個要素展開(如圖1所示)。

如上圖所示,培訓者作為項目組織者,要最大程度上滿足活動主體——成人學員的培訓需求,尊重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意志,引導他們設置和選擇清晰、合理的學習目標,構建起具有學員、同伴和專家等多方參與的學習共同體,充分利用課室環境、教師語言、課件、培訓方法、培訓資源、反思表、培訓簡報等物質和符號中介作為工具條件學習,建立學習活動制度和規范,明確培訓者和參訓者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分工,以達成各種的學習成果。

在我校2016年實施的“示范性培訓團隊專項研修——一線優秀教師培訓技能提升研修項目”中,教育部對參訓對象選拔的要求是“已入選或擬入選省級及以上教師培訓專家庫的小學、初中和高中一線優秀骨干教師,教學工作業績突出,具有較豐富的培訓經驗,承擔過地市級以上教師培訓任務,具有高級職務(職稱)”。因此,如何利用這些成人優秀教師的特點和經驗,采用社會活動系統組織富有成效的培訓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的實踐操作如下:

第一,以教育部頒布的《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為綱、根據學員的需求設置培訓主題、目標和課程。我們圍繞《英語教師培訓團隊研修課程標準》的要求設置了培訓政策與理念、學科教學前沿和學科教師培訓三個維度,各維度下的內容則根據學員需求設定。在接到參訓名單后,我們立刻組建起QQ群,通過QQ群交流、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等多種渠道精心做好學員的參訓需求分析,參照學員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短板,引導學員參與生成他們需要的培訓內容。例如,絕大部分學員反映對近幾年改革的熱點“核心素養”缺乏系統的了解,于是我們便確立了“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參與式培訓能力提升”為研修主題。學員從一開始的介入將培訓課程的“預設”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學員自發的學習需求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第二,根據優秀職后教師的特點設計培訓方法和活動。我們為每一個培訓主題制定了一一對應的培訓方式方法,確保培訓方法和活動的設計服務于學員對培訓內容的領悟和培訓目標的達成。例如,學科教學前沿模塊設計了幾個與核心素養相關的專家講座;又如,訓前問卷調查顯示71.5%的學員希望得到培訓方法和技巧的培訓,且81.4%的學員沒有接受過工作坊的培訓,因此我們設計了凸顯交互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能最大程度滿足學員發表經驗的心理需求的最近發展區活動,包括工作坊、同課異構、個人課前分享、小組磨課研課、小組合作教學、小組問題研討等。例如,在小組問題研討活動中,我們根據學員的困惑梳理出最為突出的若干問題,要求每個研修小組采用“十字線”法圍繞一個問題進行研討探究,步驟如下:①在如圖2所示的一張大卡紙上畫一個十字;②在上下左右四個格子里分別列出問題、成因、后果和方法;③一起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并討論此問題可能帶來的后果,然后針對不同的原因,通過消除原因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④小組集體走到課室前面向全班展示研討的成果;⑤其它小組學員補充新的想法(詳見吳衛東[18])?!笆志€”法使學員學會對一個問題作全方位的分析,而同伴經驗的碰撞能助推這個目標達成。

第三,創設符合成人教師的良好學習環境。這個環境包括了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崔琳琳指出:中國的外語教師教育領域主要關注教師對外語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的掌握,而對教師心理、教師情感等個人內心發展重視不夠。[19]筆者帶領的團隊在過去四年的“國培”實施過程中,努力打造并踐行“專業培訓”、“人文培訓”、“幸福培訓”的理念。首先,培訓課室的環境布置明快、舒適、積極向上,桌椅以小組圍坐形式擺放,全體學員在第一天破冰活動中生成的簽到樹、自畫像、“十字線法”問題解決方案等不斷補充到課室每個角落。除學員的專業需求外,我們關注學員的個人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并設計了系列活動加以滿足,包括:每組代表輪流負責主持每個研修主題,主持人介紹專家、組織專家答問互動環節并對講座進行點評;課前10分鐘由每個組推舉學員分享教學經驗;在“我想說”觀點園,學員可以隨時在告示貼上寫下感言和反思與伙伴交流;組織班級聯歡活動滿足學員的情感交流需求等等。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情境中,每一位學員的經歷、經驗、知識、情感和追求得到最大的尊重和實現,“國培”研修之旅成為了學員追求實現國家價值、社會價值以及個人專業發展的幸福之旅。 五、結束語

過去五年,筆者的團隊以成人學習理論和社會文化理論為指導設計和實施“國培”項目,培訓效果獲得了學員的高度認可,項目在教育部2014年和2015年對全國示范性項目的學員匿名質量評估中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第一名。

“國培”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一個具有國家形象的品牌。社會文化理論為現代教師培訓奠定了理論基礎,融合社會文化理論和成人學習理論的 “國培”項目設計與實施能有效幫助參訓教師建構起新形勢下所具備的教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培訓理論和技能,促進外語教師多維的、動態的、可持續的發展,使這些種子教師回到當地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發揮示范、輻射和引領的作用。

【參考文獻】

[1][3]朱旭東.論“國培計劃”的價值[J].教師教育研究,2010(6):3—8.

[2]蘇紅.教師學習與專業發展的新審視:成人學習的視域[J].當代教育科學,2013(3):26—29.

[4]毛齊明.教師有效學習的機制研究:基于“社會文化—活動”理論的視角[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19]崔琳琳.外語教師學習研究述評:理論、主題與方法[J].中國外語,2013(6):103—109.

[6][9][12]趙紅亞.試論諾爾斯的成人教育思想[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2):41—42.

[7][10][13][14]蔡俊.諾爾斯成人學習思想及其對教師培訓的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1(10):172—173.

[8][11][17]孫長龍.基于諾爾斯“成人教育學理論”的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構建[J].成人教育,2016(11):82—84.

[15]劉學惠.社會文化理論視角下的外語課堂與語言學習[J].課程·教材·教法,2011(7):46—51.

[16][18]吳衛東.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訓[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Key words】adult learning theory; sociocultural theory; post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integration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既包括“技術”的進步,也涉及到“技術”背后文化環境的構建,任何要素的缺位都會影響專業發展的速度、效果和最終狀態?;谖幕鷳B學的視角,本文調研了部分地區中學外語教師的文化生態環境現狀,并對構建積極的教師文化生態環境、推動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中學外語教師 專業發展 文化生態環境 現狀與對策

近年來,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受到廣泛關注,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動了中學外語教師的專業化進程。然而學界對外語教師的文化生態現狀以及文化生態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方式尚未有深入、系統的研究。因此,本文擬對中學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生態環境現狀進行系統的探究,以期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從文化生態學的視角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生態視角

文化生態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交叉學科,主要關注文化生態因子對環境的作用和反作用[1]。按照文化生態學理論,人的總生命網由多個層次構成,生物層上存在一個文化層,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共生關系,這種共生關系不僅影響人的一般生存和發展,也影響文化的產生和形成,使二者總是處于交織影響的關系中[2]。文化生態學視域下,教師工作是一個生態整體,教師的職業價值觀、身份認同、精神追求、工作氛圍、伙伴關系均為影響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為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提供了更寬泛的視域。在這些文化要素中,身份認同與職業價值觀是教師精神世界的核心,構成專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此外,工作氛圍、伙伴關系也影響著教師的態度傾向與行為模式?;诮處煂I生態整體的考慮,專業發展并非簡單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生成,而是一個由文化生態所支撐的知識、能力進步的生態系統。因此,忽視生態的特點,單純注重“技術”的發展就破壞了教師專業生態的平衡,阻礙了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外語教師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生態群體,外語教師的文化生態不僅包括學校的整體文化氛圍,也包括與專業直接相關的教研話語氛圍、同伴關系、競爭與合作以及教師對外語教學的定位、專業意識和專業追求。教師對語言、語法和交際任務、測試和評價等的看法都會影響自己以及其他教師的意識與行為。此外,教師對競爭與合作的認知和態度也影響著專業活動的實際走向。這意味著,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必須走出唯“技術”的視角,將技術、文化與教師實踐整合起來,走生態發展的道路。

二、中學外語教師的文化生態現狀分析

本文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66位中學外語教師的文化生態現狀進行了調研。發放問卷66份,收回66份,回收率100%,調研數據由SPSS19.0統計得出。問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主要涉及教師對當前學校的文化生態現狀的認知,包括對學校文化環境、教研文化、生態關系,以及專業精神等方面的問題。具體統計結果如下。

1.教師的基本信息

參與問卷調研的教師共有66人,其中初中教師36人,占55%,高中教師30人,占45%;城市教師占53%,農村教師占47%。從性別來看,女教師占多數,為59%,男教師少于女教師,為41%,這亦是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師構成的一大特點。從年齡來看,30~40歲的教師居多,占47%,其次是40歲以上的教師,30歲以下的教師較少,占21%;從職稱看,中初級職稱居多,占88%,高級職稱8人,占12%。

2.對學校文化生態整體的認知

外語教學處于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中,而教師文化又構成了影響外語教學和發展的文化生態環境。有關教師對學校、教研組的整體生態認知方面,要求教師回答三個問題,即“您對當前學校的文化生態環境滿意嗎?”“您對所在教研組的工作氛圍滿意嗎?”“您對外語教師之間的關系滿意嗎?”問題1屬于學校文化生態整體,問題2涉及具體工作文化生態,問題3涉及同事交互關系。以下是三個問題的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

表1 教師對學校文化生態整體的認知

(P<0.05)

問卷發現,教師對學校文化生態的認知介于中等水平,平均值為3.033,對教研組文化的認同高于對學校文化的認知,為3.335,對同事關系的認知處于較高水平,平均4.013分。以上統計表明,不同性別的教師對學校文化的認知具有顯著差異,(T=3.051,P=0.005<0.05);初高中教師對學校文化的認同不具差異(T=1.795,P=0.083>0.05);城市與農村教師的認知存在差異(T=4.353,P=0.000<0.05)。對于教研組文化生態而言,男女教師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T=1.412,P=0.17>0.05),而在初高中、城市與農村學校之間,則存在顯著差異,顯著性分別為0.012和0.017,均小于P=0.05的水平。對同事關系的認知上,三個層面均不存在差異,顯著性都大于臨界值(P=0.05)。因此,從整體上看,參與調研的教師對教研組的文化、同事關系較為認同,但對整個學校的文化生態則認同度不夠,這需要引起學校管理者的重視。

3.對教研文化生態的認知

教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形式,不僅涉及教學設計、教學評估、教學研究的實踐,也需要文化因素的滲透、支持和維系。本研究主要覆蓋教研文化氛圍、同事交互影響程度、教研實施方式以及教研活動的效果,在四個維度上探討了教師對教研文化的認知與態度,統計結果如圖1。

在教研氛圍維度上,全體教師的平均分為3.33,選擇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占53%,選擇不確定的占28.8%,選擇不滿意或不太滿意的占23%。這說明教師對教研文化基本持肯定態度,但仍然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或不滿意。在“您所在教研組教師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您的專業進步嗎?”的回答中,完全同意的教師占17%,比較同意的占27.3%,不能確定的占42.4%,而不太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占15.1%。這說明教師對當前教研組內的交互影響理解并不充分,或者相互之間的積極影響不夠。在教研效果方面,回答肯定的占27.2%,不確定的占24.3%,不認可的人數超過了32人,達48.5%,對于教研方式,也僅有37%的教師持肯定態度。統計表明,教師教研活動還存在流于形式或尚未深入實質的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專業發展中予以重視。

4.教師壓力及競爭合作關系

就教師工作的現實來看,教師壓力以及教師的競爭、合作關系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問卷表明,多數教師感到工作壓力較大,平均值為4.021,37人選擇了壓力很大和比較大,占總數的56%。其中,城市教師的壓力高于農村教師,平均值為4.285>3.757,(T=2.701,P=0.012<0.05),高中教師的壓力高于初中教師(T=2.267,P=0.026<0.05)。男教師職業壓力均值大于女教師(均值差為0.146),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66>0.05)。對幾所學校外語教師的訪談發現,受訪教師多表示“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學生越來越難教”,“意義不大的活動多,影響精力”。有的教師表示“高考改革,外語教師地位也會受到影響”,有的認為“收入低,經濟壓力大,看不到希望”。這說明,當前中學外語教師的壓力指數普遍偏高,高中教師壓力最大,城市教師的壓力高于農村教師,學校應采取積極的措施,緩解教師壓力,改進教師工作的狀態。

在競爭方面,有18.1%的教師認為很強,31.8%的教師認為較強。從實際訪談來看,初中教師的職稱晉升競爭尤其激烈。在這些學校中,中青年教師居多,需要評職稱的人數眾多,但每年分下來的指標卻十分有限,農村中學更少,競爭激烈,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教學業績,還需要上公開課,發表論文等。不少超過40歲的教師認為“就這樣了,或不報希望了”,失去了動力。在教師合作方面,對“您的學校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是怎樣的?”的回答中,19.7%的教師認為完全沒有合作,34.8%的教師認為有一些合作,25%的教師認為基本沒有合作,選擇有合作的教師比例僅占21.2%。這說明,當前中學外語教師的專業工作仍然以個人實踐為主,深入的合作氛圍尚未形成。

5.教師專業精神的狀況

專業精神是文化生態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基礎,決定著教師是否愿意投入時間、精力追求更大的進步,反思和改進教學。本文對“您覺得自己有專業方面的追求嗎?”和“您認為有必要在工作之余投入精力提升自我嗎?”兩個問題進行了調查,并采用了配對樣本T檢驗對初高中、農村與城市教師之間進行了比較,統計結果如下。

表2表明,在專業追求方面,初高中教師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T=1.176,P=0.063>0.05),農村與城市學校之間也不存在顯著差異(T=1.153,P=0.057>0.05)。在專業意識方面,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然而,從整體分值情況來看,專業追求方面的平均得分為3.631,專業意識的平均分值為3.295。這說明,教師在專業精神方面還須繼續提高。實際訪談表明,很多教師都認為“教學是自己的工作,會認真做好”,但如果需要在工作外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費用,則“不太情愿”。受訪教師也表示,“提高學生成績是主要目標”,“認真上好課”是基本追求,對于外語教學的人文功能等不感興趣。同時也發現,工作外的家庭、娛樂方式等也會對教師職業觀、精神追求產生一定影響。教師對外語教學意義理解的關鍵詞主要包括“工作”、“職業”、“良心”、“壓力”等。教齡較低的教師期待更大,希望通過努力獲得事業的回報,但關于專業追求應當是什么,最終需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如何實現專業化等,教師的認識還較模糊,沒有明確的觀念,須有效地引導。

三、中學外語教師文化生態環境構建的對策

1.形成支持性的學校文化氛圍

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外生態環境,優秀的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立校根基。教師文化是對教師職業的隱性詮釋,也是教師精神的重要來源,因而影響著教育發展和教師工作的內部動力?;谏鐣幕撘暯?,教師的認知源于所參與的社會活動,其知識、信念都源于文化、歷史特性的日常思維、交談和行動[3]。因此,把握常態下的教師文化對教師的思維方式、專業動向的影響以及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管理者必須反思學校的總體文化氛圍是什么?是否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工作和專業發展?是否融入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對包括外語教師在內的所有教師的文化生態總體框架的考慮。傳統教師文化中的消極因素,比如對外語教學、語言習得的規律以及學生特點的片面認識容易導致教師工作松散,缺乏熱情,這不僅影響教師個體的工作,也會在教師之間潛移默化地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學校領導、外語教研組要考慮教師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教師認同學校、教學和專業發展,形成積極的自我認同感、價值認同感、伙伴認同感以及組織認同感[4],進而從正面影響外語教師的職業價值觀,形成專業學習、培訓的意愿。學校應積極營造有利于教師發展的和諧的文化環境、規章制度,把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專業幸福感、成就感結合起來,讓教師感受到職業的幸福和自我效能,并把積極的動力傳遞到教學與改革當中。因此,初高中學校以及外語教研組應當積極行動,共同努力,形成積極的校內文化生態環境,從而為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注入持續、穩定的動力。

2.構建共同發展的教研組文化

教研組文化是外語教師文化生態的中間層次,也是教師專業工作的核心生態。教研組由多個教師個體構成,不同的個性特點、交流形式、工作傾向、人際關系等構成了外語教師的教研生態環境。教研活動如何開展,例如聽課、評課、教學研討等活動的實際效果都受上述因素的影響。因此,要從宏觀上整體推動外語教師的專業進步,就必須從兩方面來處理好教研組的文化生態關系,即發展積極的教研整體文化,處理好教師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從而保證教研文化對專業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首先,要以群體文化氛圍影響教師的個體意識與行為。如果群體都是積極向上的,那么個體也會呈現這一特點。整體文化生態可以是正面、積極的,也可能是負面、消極的,因此有必要通過談心交流、文娛沙龍、項目合作等方式,形成組內積極的交互關系。一方面,推動同事之間相互理解、支持,如積極支持同事參與教學競賽,通過教研活動感受彼此的關注、善意。由此,教師才能放下“戒心”,敞開心扉。另一方面,領導者要注意引導教師形成積極發展的追求,克服安于現狀,滿足日復一日“教書”的惰性心理,走向教學變革、創新和探索。教研組內應當形成樂教、善思、善學和追求進步的專業理想,并通過構建理解、支持、合作的文化氛圍,選擇有效的教研方式來開展專業活動吸引教師參與,提高專業發展活動的實效。

其次,要處理好教師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由于實際利益的影響,教師之間存在哈格里夫斯所謂的“馬賽克”文化現象,即表面的“合”與實際的“離”[5]。因競爭而導致的孤立、封閉的文化生態不僅影響學校教育改革的整體,也極大地妨礙了教師的發展。作為矛盾的一面,競爭是無法避免的,并且適當的競爭也會推動教師調整教學觀念、教學技能,向群體靠攏,從而實現共同發展。因此,要推動教師的發展,就必須打破隔膜,形成對話,既發揮競爭的積極作用,又盡可能將競爭的“消耗”降至最低。學校、教研組應大力宣傳合作文化,引導教師克服固步自封、各自為政的思想,在教研、培訓、學習中形成平等的對話、溝通和合作。通過互相學習與合作,降低因孤立而導致的低效行為,加快知識的融合與更新。學校管理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既要形成合作的文化環境,又要引導適度、合理的競爭,發揮競爭和合作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推動外語教師群體的共同進步。

3.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與專業精神

很多教師的專業發展停滯或進展緩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自我身份的認同不夠,專業精神和主體意識缺失。就外語教師文化生態的整體來說,教師的主體意識、專業精神涉及到教師對自我的認知,對外語教學、二語習得的理念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發展意識和專業精神。只有當教師具有對自我的專業身份和角色形成科學、客觀的認知,才能有專業工作和發展的主體意識,以及由此而來的追求發展的精神。毫無疑問,當前的外語教學培訓、校本研修等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專業知識、能力背后的專業意識和精神卻十分匱乏,這導致很多專業活動流于形式或難以持久。身份的構建和角色的明晰決定了外語教師行為和專業的身心投入情況,也決定了教師能否最終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教師角色關乎“我是誰”的問題,是討論“教師如何成為教師”的前提[6]。因此,在常規教學以及專業活動中,教師應理解自我的身份,理解外語教育的實質,了解外語教師的職業價值,從而形成追求進步的動力。同時,學校也應為教師提供發展的制度保障,給予教師充分的發展機會,并使教師感受到專業努力的回報和事業的成就。反過來,這也將進一步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機,形成積極的專業追求,從而實現教師作為教育主體的生命價值。

近年來,中學外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應當承認,各種專業發展模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純粹“工具理性”的專業活動無法避免時效和長效的限制,“技術”的發展往往只能存在于“即時”、“應景”的場域。盡管關注“技術”本身是毋庸置疑的,但割裂專業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系,凸顯“技術”而忽視文化生態要素,雖然能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效果甚至是直接效果,從長遠來看卻是非常有限的。純粹“技術”的發展往往不能帶來根本性的改變,更何況由于精神文化土壤的缺位,“技術”的發展很可能會流于形式,難以獲得長久的效果。事實上,外語教師專業本身就處于一個由技術、文化與其他因素所構成的復雜的語篇或生態系統中。因此,管理者必須跳出工具理性和唯技術的思維,以宏觀的生態視角看待、處理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在實施教師培訓、校本教研等專業活動時,必須把握好教師個體及環境中的文化要素,構建積極的教師文化生態,推動文化與技術的和諧滲透,以獲得專業精神、專業動力和外在環境對專業發展的支持和維系,從而實現外語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Sutton,M.,Q.,et al.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M].New York:Altamira Press,2004.

[2] 朱利安·史徒華.文化變遷的理論[M].張恭啟,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3] 朱旭東.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模型建構[J].教育研究,2014(6).

[4] 曹海.教研組須要強調認同感[J].教學與管理,2015(2).

[5] Harg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Wellington House,1998.

[6] 周燕.外語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探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1).

【責任編輯 王 穎】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一、 “十一五”以來我區教師教育和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回顧

(一) 改革和完善教師教育體系,教師培養質量逐步得到提高

第一,基本完成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教師教育層次結構重心提升。199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查的幾點意見》后,我區加快了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步伐。2007年,全區基本完成三級師范向兩級師范的過渡,教師職前培養層次結構重心上移,辦學層次和規模效益得到提高。目前,全區高師本科院校由2所發展到3所,參與教師培養的綜合性本科院校由3所發展到7所;師范??茖W校通過合并、重組,由7所調整到3所;過大的中師辦學規模合理收縮,學校數由29所減少到3所;教育學院由1999年的7所減少到現在的1所;縣教師進修學校由70所增加到79所。

第二,重新明確教師教育基地,初步構建了教師教育與教師資格制度相銜接的新機制。2007年,我區根據布局需要,經學校申報及評估、考察,確定了一批教師培訓基地,使教師資源得到優化及整合,充分調動了培養院校對教師培養及非師范生教師資格培訓的積極性。

第三,教師教育專業建設不斷加強,教師培養質量逐步提高。根據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各級師范院校積極探索出了“三二分段制”、“五年一貫制”以及高中起點三年制小學教育??频冉處熃逃囵B模式,并組織開展了“三品三重一名師”工程、教師教育信息化工程以及學分制、主輔修制、第二學位制試點等工作。同時,還組織開展了高年級師范生頂崗實習活動。高年級師范生經過強化培訓后,到農村學校進行為期不少于2個月的頂崗實習,其中獨立任教1個月;被頂崗的農村教師則到相應的院校進行為期不少于1個月的脫產培訓。這樣的互動,既提高了師范生的教學技能,解決了農村教師脫產學習難的矛盾,同時又加強了教師培養院校與基層學校的密切聯系。

(二) 以提高質量為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教師培訓工作

第一,大力加強師德教育,逐步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通過師德全員培訓、師德論壇、師德征文、師德先進事跡巡回報告等形式,組織開展每年一個主題的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將師德教育列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計劃的首要任務和必修內容。同時,制定相應政策,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獎懲、培訓、聘任、辭退以及教師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晉級的重要依據。在教師資格、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評聘等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切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的重要考核內容。

第二,啟動廣西區域性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初步構建“人網”、“天網”、“地網”三網合一的教師教育網絡體系,其作用已初見成效。2007年底,我們正式啟動了廣西區域性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以廣西教師培訓中心為組織協調機構,整合自治區優質教師教育資源,構建上掛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下連各市和縣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教師繼續教育新機制。

第三,實施基礎教育名師工程,加強學科骨干教師培養。一方面,繼續實施以“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為載體的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第二期“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培訓分四批,共培訓自治區骨干教師2950名,其中專門培訓中小學音樂、美術骨干教師100名,幼兒骨干教師50名,使骨干教師學科分布更為合理。另一方面,啟動特級教師培訓工程,力求通過集中培訓、分散研修、導師指導、課例、課題研究,開設博客、開展論壇及巡講,建立特級教師工作坊等形式,培養一批中小學名師,并發揮特級教師輻射作用,帶動學科骨干教師培養,形成中小學骨干教師梯隊。

第四,加大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力度,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在原有計算機培訓的基礎上,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培訓,有力推動我區的信息技術教育和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的工作。

第五,認真組織實施國際國內合作師資培訓項目,加強農村地區師資培訓。一是認真組織實施國際合作師資培訓,其成效顯著。2006年以來,我區共組織實施國際合作師資培訓項目5個,培訓中小學教師26550名。二是積極開展國內師資培訓交流合作。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2008年組織實施了廣東省(廣州市)對口支援我區農村教師專項培訓計劃,在南寧市集中培訓了中小學農村骨干教師1300名。

第六,創新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提高中小學校長管理水平。一是2006年, 面向全區開展以“提高校長素質、加強學校管理、促進教育發展”為主題的校長建設年活動,為中小學校長隊伍“十一五”建設奠定了良好開局,對我區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二是組織開展各種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骨干培訓。三是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2006年以來,我區啟動并實施了“中國移動西部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共培訓農村地區中小學骨干校長327名。2008年啟動“清華偉新遠程教育扶貧中小學在線項目校長培訓”項目,選派我區2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260名農村中小學校長赴清華大學免費參加培訓。

第七,加強教師學歷培訓,提高教師學歷水平。2006年以來,全區2萬多名中小學教師通過函授、自學考試、脫產進修和現代遠程教育等形式積極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學歷水平逐年提高。

(三) 加強和完善教師隊伍管理制度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管理水平

第一,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隊伍“入口關”。主要表現在:努力加快教師資格工作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教師資格培訓課程建設、嚴格執行教師持證上崗制度等方面。

第二,創新農村師資的補充機制,認真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以下簡稱“特崗計劃”)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疤貚徲媱潯钡膶嵤?為我區農村師資隊伍注入了一批新生力量,有利于解決我區部分縣(區)財政困難、農村師資隊伍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等問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區中小學教師高層次人才緊缺問題。

第三,充分發揮并完善教師激勵機制,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為加強農村教師及班主任隊伍建設,從2006年起,利用廣州助學基金,啟動自治區優秀鄉村教師和優秀中小學班主任評選表彰工作,對在農村學校任教15年以上的優秀鄉村教師、有5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經歷并表現突出的中小學班主任給予表彰,鼓勵廣大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長期從教,激發廣大教師擔任班主任職位的積極性。

(四) 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科學有序地開展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工作

第一,開展中職師資隊伍調研,啟動中職師資培養培訓課題研究,進一步摸清家底,明確方向。組織區內有關院校開展中職師資培養培訓的課題研究,逐步構建適合我區中職特點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

第二,組織制定中職師資培養培訓規劃和初步方案,為職教攻堅期間開展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工作奠定基礎。

第三,確定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加強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力量。積極發揮職教師資專業技能培訓基地的主體作用,廣泛調動有條件的實訓基地和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斷優化培訓資源配置,引入競爭機制,以公開招標的形式,確立培訓機構和培訓項目,構建由本科院校、高職院校、中職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培養培訓機構體系。

第四,創新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培訓工作。一是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組織遴選我區289名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7人赴德國、奧地利進修。二是組織完成涵蓋中職轉崗教師基礎技能培訓、專業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公共基礎課外語培訓、骨干班主任培訓、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等多個學科項目的自治區級培訓。三是開展面向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項培訓。

第五,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新加坡、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先進職教資源。一是簽署了由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無償資助“廣西—新加坡中等職業教育培訓項目”協議,并分批次派遣教師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進行學習培訓。二是聘請加拿大職業教育管理專家來我區講學,學習國際先進職教理念和教學方法。三是做好中德職教師資培訓合作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四是加強對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培訓者的培訓。

第六,做好中等職業學校緊缺專業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指導35所中等職業學校面向社會聘請40個專業方向的特聘兼職教師40名。

二、 2009年及后2年教師教育和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工作

(一) 始終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扎實開展師德教育工作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新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堅定不移地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

第一,要建立健全師德建設制度,完善師德考核監督機制。首先,結合我區實際,逐步建立健全師德建設學習培訓制度、師德建設考核制度、師德建設激勵和監督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獎懲、培訓、聘任、辭退以及教師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晉級、教師資格再注冊的重要依據。其次,加大社會對教師師德建設的監督力度,形成教育行政、學校領導齊抓共管與社會輿論監督配套的工作格局,預防和減少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

第二,要加強師德教育、宣傳,建設高素質的德育教育工作隊伍。首先,在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中,要把教師職業道德作為必備條件和重要考察內容;其次,加強教師崗前和職后師德教育,把師德教育作為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教師職后培訓的必修課程和重點學習內容;再次,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等德育工作者的師德教育專題培訓,開展自治區、市、縣三級骨干班主任隊伍建設和班主任全員培訓,建立包括中小學班主任進崗制度、繼續教育制度和管理規范等中小學班主任崗位培訓制度,形成長效機制,使凡新進入班主任隊伍的教師,在上崗前或上崗后半年時間內均應接受不少于30學時的專題培訓。

(二) 加大中小學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第一,創新教師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基地建設,支持教師教育基地改革教師培養模式;支持中學及中職教師培養基地探索創新本科和本科后的多種教師培養模式;支持小學幼兒園教師培養基地探索創新“3+2”、??萍氨究频榷喾N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確定廣西幼兒師范學校升格后我區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模式及布局;支持各地政府與教師培養院校聯合探索教師訂單培養模式,建立開放靈活的教師培養體系。

第二,加強教師教育專業及學科建設。繼續抓好教師教育精品課程建設和教師教育學科專家團隊建設;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帶頭人的培養,計劃培養高校中青年教師教育課程骨干教師100-150名,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50-100名。

第三,深化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首先,改革傳統師范專業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老三門”課程,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制定教師資格教育課程要求,并以此為杠桿,調整教師教育課程結構,優化教師教育課程內容,加強教育實踐環節,增加教育實踐課時比例,改進教育實踐內容和方法,構建新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其次,加強教學管理,全面實行學分制和主輔修制。再次,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教育教學技能。

第四,提高教師教育生源質量。首先,積極開展地方師范生免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探索實施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制度,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報考教師教育專業,為農村學校培養合格師資。其次,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加強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特別是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面試工作,明顯提高教師教育專業生源質量。

(三) 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骨干、傾斜欠發達地區”的原則,大力推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第一,認真組織學歷提高培訓。各地要按照“學用一致、學以致用”的原則,根據本地本校教師專業結構情況,有計劃地選派和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學歷提高培訓必須將知識的系統傳授與解決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有機結合,提高教師知識水平和實際教育教學能力;必須堅持以在職進修為主,鼓勵教師采用現代遠程教育、函授、自學考試等形式參與學歷提高培訓,并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互貫通;必須解決教師選擇培訓專業時避難就簡、專業不對口、學非所用等影響學歷提高培訓效果的突出問題。

第二,開展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對全區廣大教師進行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使每位進入新課程教學的教師接受不低于40學時的崗前培訓,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使全區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教師接受不低于50學時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廣大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能力。

第三,繼續實施以“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為載體的骨干教師培訓。以“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為載體,分別按中小學教師總數1%、10%、20%、30%的比例,建立自治區、市、縣(市、區)、校四級中小學骨干教師梯隊。繼續實施“基礎教育名師工程”,對全體特級教師實施全員提高培訓,對二期A類園丁工程學員進行遴選,重點培養300名優秀學員成為骨干,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培養30名左右在全區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中小學名師。

第四,結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推進校本研修。首先,充分發揮特級教師、園丁工程A類教師及學科教育專家在校本研修中作為引領專家的作用,提高引領專家的理論水平和指導能力。其次,各級教師教育(培訓)機構要積極參與和指導中小學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并形成制度,長期堅持。再次,要加快完善中小學校本研修運行機制、指導機制和管理機制。

第五,著力抓好對培訓者的培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整合教師教育機構專家學者、中小學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建立相對穩定、高度開放的專兼結合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者隊伍。

第六,加強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建設。通過組織專家編寫、遴選、引進等多種途徑,開發文本、光盤和網絡等多種媒體的教師教育課程。

第七,繼續開展校長素質提高工程。2009年,組織實施促進農村鄉鎮中心學校管理改進計劃,使全區中心學校正職校長至少接受自治區統一培訓一次,并通過自治區統一集中培訓、專家實地跟蹤指導等形式,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校長素質及管理能力,使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再上臺階。

(四) 繼續實施廣西區域性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構建現代高效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

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構建中小學教師終身學習體系是教育部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教師教育創新發展的一項宏偉事業。目前,我區已經研究制定了《廣西區域性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試行方案》及相關配套文件,我們要認真落實開展,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構建省級區域性教師教育網絡聯盟體系。以廣西教師培訓中心為組織協調機構,以廣西教師教育網為基礎,創建廣西教師網聯門戶網站。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大學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結合“校校通”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搭建上掛下連、立體交叉的廣西區域性教師教育網絡技術平臺,建立標準化、開放式的公共服務體系。

第二,加強課程資源建設。在省級專家課程建設團隊的引領下,優化和整合網絡聯盟各成員單位的學科、師資、專業、設施和學校區位優勢等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的互補與共享,形成一批教師教育優質課程資源,建立我區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庫。

第三,發揮網絡聯盟靈活多樣的學習模式。積極建立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溝通以及各種教育形式有效結合的機制,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之間,學校教育、衛星電視教育、網絡教育、函授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教育形式之間課程、學分互認,突出教師專業化特色。

第四,積極推進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改革與建設。著重促進縣級教師進修學校、電大工作站、教研室、電教站等機構的整合,使全區基本形成適應現代教師繼續教育需要的縣級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網絡,利用覆蓋全區城鄉、開放高效的教師教育體系,大規模、高效益地開展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提升中小學教師素質。

(五) 進一步規范制度,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

第一,進一步完善和從嚴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格執行教師持證上崗制度,積極推行并嚴格施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建立教師資格證書定期注冊制度,實行教師資格證書與教師繼續教育和考核的聯動管理。

第二,進一步完善教師考核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及教師職業特點的考核辦法,指導中小學校開展教師績效考核及師德考核,重點考核教師的師德修養、專業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工作實績。在考核過程中,發現有悖教師職業道德的,要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

第三,切實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各項工作。首先,由于績效工資實施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社會關注程度高、情況復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按照自治區的要求,結合本地情況認真組織實施。其次,切實做好地方政府的參謀,把實施績效工資同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強隊伍建設緊密結合,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和經費管理緊密結合。最后,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妥善處理各方面關系,確保實施工作平穩推進,確保教師隊伍穩定。

第四,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的統籌管理。各地要認真落實“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將教職工工資發放和人事管理的權限上收到縣。

(六) 實施“農村教師支持計劃”,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第一,繼續組織實施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2009年我區“特設崗位計劃”的實施范圍將擴大至全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學校,擬設崗位5000個。各地要從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抓住機遇,積極申報和組織實施。同時,各地要積極參與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利用中央政策,加大對本地中小學高層次學科教師的培養力度。

第二,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組織城鎮中小學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組織特級教師、優秀教師講學團到農村學校巡回講學、培訓教師。同時,積極探索轄區內“校對?!苯處熃涣?并逐步形成制度,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第三,進一步加大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力度。通過遠程教育、集中培訓、掛職鍛煉、跟班學習、對口交流等途徑,增加農村教師培訓機會,擴大農村教師培訓受益面。

(七) 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第一,落實中職教師編制,規范中職教師編制管理,逐步實現編制的動態管理和定期調整,建立和完善適應中等職業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中職教師編制管理制度。

第二,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管理及激勵制度。一是鼓勵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再取得第二專業技術資格或職業資格證書,成為“雙證型教師”。二是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按照一崗一聘的原則,逐步實現教職工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三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校長任職資格、選拔、考核、任免、交流、培養培訓和激勵機制等制度,提高中職校長隊伍的整體素質。

第三,加強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推動中職教師資培養。一是加強中職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二是創新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模式。三是改革傳統職教師資教育課程。

第四,完善中職師資補充機制。一是加強新師資的培養和補充。二是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普通高等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到中等職業學校任教。三是制定相應制度,多渠道吸引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到中等職業學校兼職任教。

第五,加大中職師資培養培訓力度,提高培養培訓能力。一是加大公共財政對中職教師培養培訓經費投入,加強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建設,完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二是廣泛實施以骨干教師和校長為重點的師資培養培訓計劃。

(責編林劍)

外語教師教學論文范文第6篇

我作為一名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教師,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應當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1 傳道, 授業, 亦要解惑

韓愈說:“師者, 所謂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因而成功的英語教師必須首先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 對所教的科目有著豐富的理解。其次應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 他能預知可能出現的問題, 并且能在問題出現后具備這樣一種能力與素質:要不厭其煩的, 循循善誘, 把學生的疑難困惑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解決。一個只“傳道”不“解惑”的老師決不是好老師。

2 善于管理, 組織學生學習, 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學管理者

(1) 教學態度要端正。

優秀的教師要為人師表, 對教學認真負責, 備課要充分, 講課時要做到脫稿講授, 精神飽滿有激情, 這樣的課堂才能吸引學生。

(2) 使用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要靈活多樣。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決定該教師教學是否有成果的重要因素。教學方法若是靈活多樣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 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楊周翰教授在他《飲水思源, 我學習外語和外國文學的經歷》中回憶到他的一位老師邵可侶先生教他們法語時, 常帶實物上課。有一次竟帶了夫人來作“教具”, 教有關“夫人”、“妻”等詞匯。雖說這種做法在今天來看有過之嫌, 但也同時反映了邵可侶先生備課之充分, 教學之認真, 教法之新穎, 讓楊教授多年后仍記憶猶新。

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不完全按照教學大綱或教案照搬照套的。譬如教閱讀時, 可以在課外選一些生動有趣的英語短文, 讓學生把所能閱讀的故事編成小劇本, 學生自己擔任角色在課堂上演。這既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又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最重要的是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也會陡增。

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語言環境。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會努力在課堂上創設語言氛圍, 加強英語會話練習, 盡量使每個人都有練口語的機會。這種方法會促使每個學生都得作準備, 以便到時有話可說。長期下來, 學生不是躲閃而會是常常搶著回答。

優秀英語教師不僅會注重課內教學, 還會用英語開展課外活動, 開辟英語學習興趣小組, 組織學生看英語電影等。在現代化的當今, 多媒體已能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發揮其極致作用。一個好教師要具備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當然在條件不容許的貧困地區, 這不能作為評定教師是否優秀的標準。

總體來說, 無論教學方法怎樣靈活, 怎樣新穎, 都要遵從一個原則, 那就是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可接受能力, 通俗地說教學方法要對學生的口味, 要根據所在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不同的方法。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必須鉆研教學方法與技能, 并能把這些方法與技能堅持并不斷改進地運用在教學上。

(3) 教學管理上要注意“度”。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要和藹可親, 平易近人, 但并不是要教師與學生過分親熱, 過于隨便。有些教師為了取得學生好感, 一味放縱學生, 致使課堂秩序混亂, 無法進行正常教學。好的課堂紀律才是好的教學的保障。一個優秀教師是懂得如何把握對學生的“度”, 既不失教師尊嚴, 又不讓學生懼怕, 因為懼怕老師進而懼怕老師所教的課。

(4) 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增強教學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 令人愉悅, 充滿快樂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教學過程中如果長時間接受抽象的說教, 學生很容易滋生倦怠, 緊張的課堂氛圍, 也會讓學生心生畏懼, 無法創造性思維, 倘若能適時地插入一些恰當的幽默, 不僅能拉近師生的距離, 營造一種寬松融洽的學習氛圍, 還能在輕松的笑聲中獲得教益, 增添學習興趣。

3 注重情感教育, 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1) 現代教育提倡教學過程中要輔之以情感教育, 而情感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便是鼓勵教育。

對學生實施鼓勵教育, 善于發現并及時抓住學生閃現的優點進行適時適度的夸獎, 這種夸獎對別人來說似乎是件不足為其的小事, 但有時可以決定受鼓勵的學生一生發展的方向。

(2) 教師在課余與學生交流的過程其實也是個情感教育過程。

教師課后要經常主動積極的找學生交流。不僅要在學習上, 也在生活上關心幫助學生, 通過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來了解學生的個性, 并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 因材施教。在課后輔導時, 學生與教師直接交流, 會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感受到老師在關注他, 這無形中也是一種信任和鼓勵。

(3) 教師的人格魅力, 自身的修養, 治學的態度會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 對學生的一生會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位教師既便所教的知識未必能讓學生學得很精, 也未必有很多學生在他所教的學科上有所建樹。但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忘我的精神以及對學生平易近人的態度, 也會給學生很大的教誨, 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性格, 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讓學生“親其師, 信其道”而終身難忘。

4 具備科研能力, 成為現代化教師, 終身學習者

教育的三個“面向”要求每個人都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尤其是知識的傳輸者教師更應繼續學習, 不斷充電, 方能更好地承擔時代賦予的重任。因而要練好基本功, 擴大知識面, 才能更好的教學。一個優秀的外語教師只有博學多才, 才能交給學生更多的外語知識。也即平常所說的, 你要交給學生一碗水, 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而在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 “一桶水”恐怕也遠遠不夠用了。外語教師必須繼續學習外語, 這就是“教學相長”, 好的英語教師既要教好學也要搞好科研。教學和科研是一種工作的兩個方面, 是相輔相成的。很多語言上的問題通過研究才能逐漸把握。

古人說:“學然后知不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對自己有個清醒和清楚的認識, 明了自己的不足。英語教師更要明白在這樣一個國際化的環境, 語言所起到的作用。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地學習, 精心地教學。得到學生的認可, 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 這也許就是優秀教師的基本標準。

摘要:作為一名優秀外語教師, 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筆者作為一名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教師,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談具體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上一篇:家居課程設計論文范文下一篇:城市設計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