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兒童舞蹈范文

2023-09-20

兒童舞蹈范文第1篇

摘要:舞蹈是幼兒的必修課,也是幼兒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是為了使學生們能在未來學前兒童教學中運用所學的舞蹈知識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從而全面培養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技能,這對他們今后從事幼兒教育事業,創造性地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必要的。本文針對如何提高學前兒童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展開論述,并從幾方面剖析了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提升途徑,希望進一步提高幼兒舞蹈教師的創編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兒童舞蹈;創編教學;能力培養

舞蹈不僅能夠發展幼兒的體能,鍛煉幼兒的協調性和韻律感,更有利于幼兒心靈的開發和審美熏陶、集體主義觀念的培養,有著其他任何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和價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把所學的各種舞蹈知識、技能轉化為一種能通過舞蹈對兒童身心進行美的耕耘、美的培養、美的熏陶的能力。作為一名未來的幼兒教師,不僅要掌握相當程度的幼兒舞蹈的創、編的知識和技能,還應有豐富的舞蹈專業語匯,同時具有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過程中,從培養目標和教學實際出發,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應以基礎形體訓練、民族民間舞蹈為主線,幼兒舞蹈組合、創編為主體,即分階段、多方式、有重點地進行教育、引導、實踐,注重理論與技能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

一、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定義

何為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就是教師在原有的舞蹈基礎知識及技巧之外,廣泛的涉獵諸如音樂、美術、文學及心理學等一系列與舞蹈相關的知識,汲取創編幼兒舞蹈的基礎材料,不斷提高創造力增強舞蹈內涵,編創出有自己特色、有深刻內涵和教育意義的幼兒舞蹈的能力。編舞老師需要有舞蹈基礎素養,通過對生活、生命的深入感知,將感受通過一個個舞蹈動作進行體現,使得舞蹈教師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來吸引兒童,讓兒童樂于學習舞蹈,這才稱得上創編出一個優秀的幼兒舞蹈作品。幼兒舞蹈創編教師在掌握一班舞蹈創編的基礎模式之外,更要深刻體悟幼兒舞蹈的特質,才能使得舞蹈作品適合幼兒這一年齡段學生。由此可見,幼兒舞蹈創編只有真正源于兒童生活,才能切實符合吸引兒童。

二、怎樣才能具備幼兒舞蹈編創能力

要想具有幼兒舞蹈編創能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該在具備較好舞蹈功底的同時,深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多多觀察、體驗生活的點點滴滴,從而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創造出更多的舞蹈動作來塑造更多的舞蹈形象。表演者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吸引幼兒,感染幼兒,才能夠創造出優質的幼兒舞蹈。此外,要創造出優質的幼兒舞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還要了解舞蹈藝術創造的普遍規律,更要了解幼兒舞蹈的特點。只有具備了對這兩點的了解,并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出發,才能是編創的舞蹈具有童心童趣的特點。因此,在編創舞蹈的過程中要多多實踐。

三、學前兒童的體形和心理特征分析

任何一個階段的舞蹈創編教學都要根據當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具體設置,因此,在對舞蹈動作進行創編之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體形和心理進行分析。按照國內外現行的醫學和心理學的分類,通常將學前兒童的年齡定義在0歲至6歲之間,也就是說,在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學習之間的兒童都視為學前兒童。就目前學前兒童的體形特點來看,普遍存在著腦袋大、四肢短,且腹部特別突出的特點,這種特點導致了學前兒童的平衡感和控制能力較差,對于一些舞蹈動作做起來存在一些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舞蹈創編的時候,一定要將此項因素充分考慮,盡可能編制出一些適合兒童的舞蹈動作,避免出現對平衡性和控制能力要求較高的動作。

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提升途徑

(一)抓住兒童的身心特點

幼兒舞蹈最突出的特點充滿童真童趣,編創幼兒舞蹈時要抓住兒童的身心特點,以兒童的視角觀察社會和生活,關注兒童的感受,展現出他們內心的赤誠和純樸,不要生搬硬套將成人舞蹈的表現方式嫁接在孩子身上。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并掌握幼兒舞蹈的審美特色,懂得如何利用舞蹈促進幼兒身體生理機能的健康發育和內心世界的良好發展。為激發學生對舞蹈編創的興趣,可以帶領學生鑒賞一些優秀兒童舞蹈作品的視頻,加深對理論概念和舞蹈元素的理解。

(二)選好舞蹈背景音樂

幼兒舞蹈教師在進行音樂的選擇時,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篩選,要選擇學生喜愛的類型,并且還要朗朗上口,節奏歡快,最重要的是幼兒能夠快速理解。幼兒舞蹈教師在播放相關音樂時,幼兒可以跟著音樂節奏自發舞動,幼兒如果能夠充分理解音樂內涵和情感表達,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學好舞蹈,并且還可以增加學習興趣。例如:幼兒舞蹈教師借助音樂《小手小腳動起來》,進行舞蹈創編,由于音樂本身節奏明快,并且形象鮮明,幼兒理解起來相對容易。因而幼兒可以一邊唱歌,一邊跳舞,這樣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巧選擇題材與主題

題材和主題的選擇要符合兒童年齡的特點,有一定的啟迪和教育作用,除了動作和音樂外,優秀的舞蹈作品往往主題鮮明,題材充滿童趣,構思巧妙獨特。幼兒舞蹈題材主要有:現實題材,直接反映少兒的精神風貌和思想道德;寓言題材,以擬人、夸張的手段表現動植物等事物的外形和性格特點,以闡明某個道理;歷史題材,對歷史人物和事件加以概括表現,有啟迪和教育意義。怎樣為最佳選材,需要創編者必須從“童心”出發,并以舞蹈的方式去觀察生活、體驗日常生活的事件,時刻汲取生活的“營養”,找準最具表現力的題材,提煉深化主題,創編思路就會不斷涌現出來。

(四)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創編課程教學

首先,要加強學前兒童舞蹈基礎的訓練;舞蹈基礎是任何一種舞蹈的基本功,是一項最基本的訓練課程,經過長期的舞蹈基礎訓練,不僅能夠鍛煉兒童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而且還能夠發展兒童自身的協調能力。其次,要壓縮民族民間舞課程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兒童的接受能力將各個民族的舞蹈壓縮、整合、編排,突出各個民族舞的特點表現出來,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不同類型舞蹈的表達能力。最后,要注重兒童舞蹈與創編能力的學習與培養,此項內容是學前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探索兒童舞蹈的編舞規律,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兒童“技能開發”到“智力開發”的轉換。

(五)教學方式多樣化,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理論先行,理論指導教學,精確講授,以練習突出理論的實踐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舞蹈的創編能力。為了能夠更好的將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師可以以小組教學的學習方式來進行,首先要學生們按照相同的人數分為幾個小組,將所要學習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并對其中的舞蹈動作進行分析、總結,最后將所學到內容做出來,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舞蹈的創編能力。在學生進行實際創編的過程中,教師要在一旁進行必要的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一次次實踐中,掌握舞蹈創編的規律和技巧,從而不斷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廖海云.論幼師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6(08).

[2]劉寬宏.淺議如何指導幼師學生進行幼兒舞蹈創編[J].學前教育研究,2016(09).

[3]喻力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舞蹈研究,2015(04).

[4]黃娟莉.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強化實用性能力的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兒童舞蹈范文第2篇

早期藝術教育,不僅能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陶冶兒童的美好性情,更能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啟迪兒童的聰明才智。因而,它始終受到廣大教師及家長的重視。作為兒童藝術之一的兒童舞蹈,在早期藝術教育中占據著不容忽視的位置。而作為兒童藝術的教育工作者,要搞好兒童舞蹈這項工作,關鍵在于搞好兒童舞蹈編導。何為兒童編導呢?兒童舞蹈編導,即一個兒童舞蹈作品的創編和導演。那么,怎樣進行兒童舞蹈編導呢?

一、深入生活。

兒童舞蹈的創作與藝術一樣,也離不開生活。它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當然,這里指的是兒童生活。

我們要張開全身的感覺器官,投入到兒童生活里去,和他們共同生活、學習、游戲等,和他們建立起平等、友好、親密的感情。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體驗、研究孩子美麗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動作、姿勢等,從中選擇具有兒童特點的有代表性的動作,進行提煉、加工和美化,采用童話、幻想、游戲等形式,利用短小精煉、形象鮮明、生動活潑等特點進行構思,這便能創編出豐富多彩的兒童舞蹈來。

二、精心構思。

構思是編舞者還沒有進入舞蹈動作編排之前,對大量生活素材進行藝術地、科學地高度概括的過程。

編舞者如果被兒童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游戲,某些具體形象、動作所激發感染,或從某一幅兒童畫、某一首歌曲中受到啟發,產生了對編舞的濃厚興趣,或者產生了對主題情節、結構的一些具體設想,這時就可通過這些設想進行文學構思了。有一次,我從一幅裝飾畫中受到啟發,創作了舞蹈《喇叭花》。那是一幅很簡單的畫,只有一些牽?;八鼈兣矢街男』h笆,然而它們互相映襯,卻使我聯想到一幅幅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充滿動感和清新氣息的圖畫,我被深深吸引了,產生了創作沖動,于是便嘗試編了舞蹈《喇叭花》。后來,這舞蹈的演出收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這就說明,構思是作品成敗的關鍵。但構思要有新意,要抓住兒童的興奮點。這樣,才能把孩子吸引住。

三、譜選歌曲。

有了文學構思后,便需要找音樂了。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兒童舞蹈音樂也同樣很重要。一個舞蹈創作是否成功,音樂占有很大的比重。一首好的兒童舞蹈音樂,其旋律流暢、形象生動具體、樂句整齊、節奏鮮明強烈,將有利于兒童對舞蹈形象情感的表達與抒發。因此編舞時選曲一定要選擇能從音樂中獲得感受和啟發的曲子。

在一次舞蹈作品點評座談會上,我的靈感突發,想編個有關不倒翁的兒童舞,有了一定的構思后,花一番功夫找音樂,最后,終于找到一首頗為滿意的曲子——《不倒翁詼諧曲》,這曲子的音樂形象非常鮮明、生動,把不倒翁的身體晃動、搖擺走路、任推不倒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在排練過程中孩子們根據這音樂,很快掌握了動作要領。

當然,也有人先把舞蹈結構大致搞出來后,再根據舞蹈的內容、情節、節奏、段落來譜曲的,這樣做也可以,但難度較大。我搞舞蹈《分果果》便是采用這種方法。然而,鑒于作曲、演奏、錄音等條件都受到主客觀因素的限制,雖然花了很多功夫,效果卻不盡人意。實踐證明,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四、編排舞蹈。

可以說,前面幾方面皆屬于準備階段,而編排舞蹈則既是最后一個又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著力抓好這個環節,才會有成功的作品誕生。

1、安排好結構。結構是作品內部的組織形式,舞蹈作品可以沒有情節,但不可以沒有結構。兒童舞蹈的結構形式主要有:A、B式(即由快而慢,或由慢而快的兩段式)。A、B、A式(即由慢而快再轉慢,或由快而慢再轉快)。還有童話戲劇式等等。

無論怎樣的結構,都必須精心安排好開頭、發展、結尾幾個部分。 一個好的開頭,能把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舞蹈的情景中來;發展部分是兒童舞蹈的精華,主題的展現、人物矛盾的沖突、故事的敘述都在這部分;結尾部分也很重要,一個好的結尾往往給孩子們留下難忘的印象,能喚起他們的種種聯想。

2、設計和組織好動作。舞蹈動作是構成舞蹈藝術的基本元素。兒童舞蹈的動作,應該是從兒童生活中來,是表達兒童情感的語言。而動作的風格要統一,不能太多、太雜,要捕捉一個生動有趣的形象動作,使其成為主題動作,然后在主題動作上通過變換節奏、舞姿等,進行變形,再把變形的主題動作組成舞句,最后把舞句變成舞段。

3、注意隊形和畫面的變化。舞蹈的隊形和畫面在創作舞蹈的環節中稱為構圖。好的舞蹈作品,它的隊形、畫面的變化就象一幅活動的繪畫,給人以高度的美感。作為兒童舞蹈的構圖,隊形的變化不宜太復雜,力求簡單明了,易學易記,但又不能單調、死板,而應該顯得生動、形象。如我創作的舞蹈《雞公仔》中便有這樣一個畫面:“小朋友”坐成一斜排,而“小公雞”則在“小朋友”旁邊踮腳尖行走,至隊形中間時用它的“爪”抓“小朋友”的頭,雖然是非常簡單的一個畫面變化,卻把“小公雞”的淘氣表現得妙趣橫生。

4、 排好舞蹈。編得再好的舞蹈,如果不排練出來,這個作品都算不上已經誕生。那么怎樣才能把一個編好的兒童舞蹈較好地排練出來呢? 首先在學習舞蹈前,把舞蹈的內容及情節編成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利用有關的圖片、照片讓他們看,編成游戲或利用玩具讓他們玩,讓他們在聽、看、玩中熟悉舞蹈的內容及情節,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

然后讓他們聽音樂,并且講解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的變化,再把動作配合著音樂示范給孩子看,當他們對舞蹈情節、內容、動作有了初步印象后,便可以教動作了。動作的示范一定要慢,稍難的或復雜的動作一定要解剖并按分解的順序來教,從而使動作模仿達到準確和完整。動作會了,就可以進行一小段一小段舞蹈片段排練了,待他們學會了片段以后,再配上造型、隊形、道具等來完成整個舞蹈作品的排練。

最后,在排練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這是正?,F象。一個成功的作品就是在排練中和演出中經過無數次的修改來完成的。在排練過程中,感到不滿意的就改,有了新點子又改,別人提了中肯的意見則更要改??傊?排練過程實際上含有一個不斷修改再創造的過程,只有在舞臺上進行最后的檢驗,這個舞蹈才算創作出來了。并非演出一次一個舞蹈便定格了,其實每演出完一次我們都還可以不斷地加工、提煉,每修改一次便會提高一次,所謂藝術無止境在這里便可體現幼兒舞蹈創編學問大

幼兒舞蹈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較強,藝術性較高,又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一塊好的舞蹈作品,能夠使幼兒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還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與教育,從而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而目前,不顧實際,生搬硬套成人舞蹈的現象越來越多,使幼兒舞蹈園地這片沃土受到一定的污染。我雖不是一個專業的幼兒舞蹈創編人員,但近些年的工作實踐告訴我:凡是一位熱愛幼兒,熱愛幼教事業的教育者,均有能力創編出幼兒愛看愿演且具有自己的特點的舞蹈作品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究竟從哪里著手呢?下面以幾個典型的例子談談我的創編體會。

一、題材的選擇。

首先從確定主題入手,即選擇題材。孩子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任何一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都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成為我們構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幼兒舞蹈的選材應始終追尋幼兒思維的奇特性,從孩子們所喜聞樂見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謂的“求童心,喚童趣”,同時必須追求主題的新穎性及教育性。這就要求教師在編舞前先“童化”自己。

(1)最常見的是直接通過幼兒本身的形象或借助幼兒本身的生活片段,經提煉、加工成反映幼兒愛勞動、助人為樂或尊老愛幼等主題作品。如《洗手絹》、《一分錢》、《讓座》等;或者通過擬人化的形象來體現人的思想形象。如:《可愛的企鵝》,借“企鵝”表現出可愛、笨拙、滑稽;《喵嗚》借“小貓”歌頌勤勞、機智等。幼兒易理解,愛模仿,也喜歡表演。

(2)從孩子們所喜愛的文藝、文學作品中取材。動畫片《宇宙衛士—奧特曼》是孩子們很喜歡的節目,“奧特曼”的形象、動作人人愛模仿,歌曲幾乎人人會唱,我由此編排的由清一色男孩表演的《小小奧特曼》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3)可根據時代的發展及當前的形式來確定主題。我們威海市幾年前曾獲“全國第一衛生城”的光榮稱號,在對幼兒進行愛家鄉、美化家鄉,增強環保教育的同時,我成功地編排了舞蹈《花滿小城》;想當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對我駐南大使館進行轟炸,舉國上下義憤填膺。“中國人民不可欺,中華民族不可辱”的吶喊在幼兒園響起,在使孩子們懂得“國家強大,別人才不敢侵犯”的道理的同時,我創編的反映古代、近代與現代的中國娃娃發奮圖強,從小立志“勤學苦練,興我中華”的大型舞蹈《中國娃》應運而生。

(4)可結合本地的季節及民俗選材。我們這里是北方,冬天街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即是老幼皆愛品嘗著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藥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蘆(又名糖球)。我從中受到啟示,編出了反映兩群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嘗、嬉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糖球樂》;此外根據夏季人人愛搖把扇子在街頭巷尾閑談納涼而創編出舞蹈《妞妞嬉扇》。

二、音樂的選取。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幼兒舞蹈的音樂首先要注意曲調明朗、簡單、形象化且節奏感強,歌詞也應順口、押韻,富有感染力,讓孩子們聽后能展開想象,有想跳、愛跳的欲望。在我確定要編排《中國娃》的舞蹈后,有偏偏沒有找到合適的音樂,屠洪剛一曲響徹云霄的《中國功夫》恰倒好處地體現出中華民族以武強身,頑強不屈的精神。由于是成人歌曲,我擔心孩子們理解不了,但實際表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當在孩子們面前播放幾遍后,孩子們便自己拉開架勢操練起功夫來,并且一招一式挺帶味兒。并且歌詞通俗押韻,瑯瑯上口,孩子們學得很快。97年的“

六、一”前期,孩子們帶的磁帶中有一首曲子活潑歡快,節奏感很強,孩子們一聽“就想扭、想跳”可已有同事用此曲編排了節目,既然孩子們喜歡,何不一曲多用,此曲就成了我編排的反映幼兒慶“

六、一”,迎“香港回歸”的舞蹈《喜迎歸》的主題音樂。 主題和音樂確定后,則應考慮舞蹈的結構。怎樣開始?情節如何發展?怎樣推向高潮,又如何結束?幼兒都喜歡有情節的舞蹈,有了情節還要考慮細節。在舞蹈《糖球樂》中我這樣設計:開始交代時間、地點及干些什么,中間發展即兩群孩子高舉糖球向對方炫耀、比試,突然出現一男孩手拿特大糖球,眾人羨慕不已。男孩炫耀之后并沒有獨自吃,而是讓每人都品嘗一口,將情節推向高潮。孩子們你讓我一口,我嘗你一口,在一起高高興興品嘗,以動作與感情的交流抒發內心情感,從而表達出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主題。

三、動作的創編。

幼兒舞蹈的動作應從幼兒心理、生理及年齡特點出發,不應過于繁瑣,過于復雜,應適合孩子們的接受能力。

(1)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加工、美化動作。如:《糖球樂》和《妞妞嬉扇》中的動作全取之于孩子們的日常動作。象你一下,我一下炫耀以及品嘗到又酸又甜的滋味而發自內心的表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

(2)從民族、民間舞中提取動作。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其豐富的舞蹈藝術寶庫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舞蹈《喜迎歸》則選擇綜合了漢族東北秧歌、陜北秧歌以及云南花燈里的一些動作。

(3)借鑒中國古典舞或其他與舞蹈藝術有共同之處門類的一些動作。在舞蹈《中國娃》中,對于古代娃們,我借鑒了中國古老戲劇中的圓場步及一些手位、腳位及眼神來亮相;近代娃則以京劇中踱方步為基本動作;現代娃主要運用了一些藝術體操動作,整個舞蹈以武術操來貫穿。

四、服裝與道具。

在服裝與道具上應有新穎的藝術處理,體現舞蹈的特點。還如舞蹈《中國娃》,我是這樣處理的:古代娃身著斜襟束腰束袖長袍,手持馬鞭威風凜凜馳騁于疆場,當馬鞭展開,卻成了一面面寫有“趙”、“錢”、“孫”、“李”等百家姓的古代戰旗;近代娃則身穿馬褂,頭戴有長辮的瓜皮帽,手持寫有“儒”、“道”、“法”、“墨”等各學派名的紙扇踱步而出,儒雅書生氣十足;現代娃著輕便練武短裝,赤手空拳一躍而上,整個場面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花滿小城》,考慮孩子們使用手絹花不方便,片不起花來,便將八角手絹中見去掉一塊,穿進橡皮筋后套在腕上,這樣僅靠手腕的轉動便可將手絹舞成一片花海,取得可喜效果。

兒童舞蹈范文第3篇

[摘           要]  詳細闡述了1+X證書制度的基本內涵和框架?;诟呗毥逃奶匦?,以創新的視角提出了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建構的思路和方法,并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設計“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之上,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細致展示了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體系建構過程。

[關    鍵   詞]  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課證融通”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1+X證書制度,此項制度意在完善當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為突破職業教育發展瓶頸提供了可能性。1+X是新的高職教育學業證書制度,由高職教育傳統證書制度向1+X證書制度的過渡,使得教學成果評價由單一維度轉變為包含學校教育的普遍性和不同行業、企業要求的特殊性在內的多重維度。此次證書制度的迭代升級必將對高職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1+X證書制度實施至今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如何在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如何實現專業與證書的融通等?;趯Υ祟悊栴}的思考,本次研究將高職院校作為研究對象,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探究1+X證書制度下“課證融通”的建構方案。

一、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的內涵與框架

探討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建構問題,首要任務便是明確1+X證書制度的基本內涵以及梳理“1”與“X”要素間的相互關系。

(一)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的內涵

高職教育教學過程具有顯著的學校與社會的跨界特征,其具體表現在“產教”“校企”“工學”等方面,雙方要素以對立統一的方式呈現?!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1+X證書制度是“學歷證書+若干技能等級證書”的制度,該制度將學歷教育與社會用人需求相結合,不僅服務于高職院校教育,也是企業行業的用人標準,因此1+X證書制度不僅是高職教育制度,也是就業導向制度。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1+X”并不是一張證書,“1”與“X”的存在既相互獨立又密切聯系。獨立之處在于“1”與“X”的發證主體不同,“1”即學歷證書,由學校授予,證明學生完成在校期間的專業課程學習,具備專業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能;“X”即技能等級證書,由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認證,其精準體現行業的人才標準和訴求,兩者培養原則、標準與規范有所不同,證書所具備的社會公信力也各有差異。聯系之處則在于,在校內推廣“X”,在體現行業技術標準的同時,還應緊緊圍繞“1”,滿足高職院校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不能脫離學校教育。

(二)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的框架

構建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的框架,首先應當對制度中的“1”和“X”兩個要素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充分剖析。

首先橫向分析,“1”和“X”的區別在于:含義不同,“1”代指學歷證書,“X”代指技能等級證書;維度不同,“1”代表一個行業,“X”則代表行業所需要的某種技能;定、變量不同,針對某一行業,學生在校期間只能具備一個“1”,卻可以同時獲得多個“X”。其次縱向分析,國家教委師范教育司1993年編制的《教育法導讀》中明確指出,學歷證書是院校對完成一定階段性學習任務的受教育者所頒發的文憑,其中包括畢業證書、結業證書、肄業證書三類。與此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定,技能等級證書屬于培訓證書,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構建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的框架,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發現,1+X證書制度使高職院校教育因素多元化?!?”與“X”的結合,可以為同一級別不同類型的技能等級證書組合,也可以是同一類型不同級別的技能等級證書組合。豐富多樣的組合方式,使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職業規劃和發展需求合理安排和自由組合在校學習。

二、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改革思路

本次研究在德國雙元制和加拿大CBE的基礎上,參考現有學術研究成果和改革經驗,從課程結構與人才培養兩個層面提出了關于高職教育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建構的思路。

(一)課程結構

職業教育課程一般設有: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專業綜合技能課程。高職院校原有課程結構體系一般呈現“單進程”學習順序,具體表現為:“(公共/專業)基礎課程”到“專業綜合技能課程”。本次研究借鑒劉煒杰關于1+X證書制度的研究成果,建構“多層次”的課程結構體系。如圖2所示。

學生在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后,搭配若干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專業綜合技能課程。GGJC代表職業教育中的公共基礎課程;ZY1、ZY2是指以所學專業中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1、2為例;ZY1Z1、ZY1Z2、ZY1Z3分別為專業基礎理論課程1中的專業綜合技能1、2、3;ZY2Z1、ZY2Z2、ZY2Z3則分別代表專業基礎理論課程2中的專業綜合技能1、2、3。其中,專業基礎理論課程與專業綜合技能課程中相對應的某部分課程,可以組成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內容。

課程結構體系的“多進程”性體現在,例如:學生通過GGJC、ZY1、ZY1Z1便可組合獲得“學歷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如若獲得ZY1Z2便可獲得第二張技能等級證書,以此類推便形成了多元化、組合式的課程結構,同時將理論教學與職業技能相滲透。

(二)人才培養

借鑒姚文斌關于浙江技術職業學院課程變革的研究,分析職業教育特性,把握人才培養目的,建立“課證融通”的人才培養。如圖3所示。

1.基礎:工作過程分析

依照實際工作過程設計學習內容。建立理論知識、技能與未來職業的聯系,以具有代表性、凸顯職業特色的工作崗位承載教學活動,增強學習的情景帶入體驗,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未來職業的向往。崗位選取要兼具代表性、通用性和時代性,既凸顯行業特色,又符合學校實際與地區經濟發展。

2.主線:遞進的職業能力

課程體系的設置必須緊扣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技能培訓融入理論學習應當貫徹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由基礎能力、專項能力到綜合能力的職業能力體系框架。

3.手段:職業標準融通

職業標準是指依據不同職業類型的特性,根據不同活動內容的特點,對從業人員提出規范性的能力要求,是評價、獲取職業資格的主要依據。認真分析現有職業資格證書的能力要求,將其滲透至教學內容之中,將職業標準與課程評價體系相結合。在整體課程中,樹立職業道德意識、安全意識、從業意識,切實貫徹職業標準。

4.途徑:產學結合

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最終面向行業、企業,落實于具體的崗位工作之中。因此,1+X證書制度的“課證融通”課程設置應由學校與企業合作完成,在行業、企業專家密切參與下進行課程體系建構和課程設計,使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與方案滿足企業崗位的真實需求。

三、學前教育學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建構

通過對1+X證書制度、高等職業教育及院校等因素的全面分析,我們旨在建立以1+X證書制度為背景的,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實情的學前教育課程體系。

(一)學前教育的特點分析

學前教育專業作為我國教育體系框架的基石,在具有教育普遍特性的同時,因其受教育人群的特殊性,賦予了學前教育獨特的屬性。

1.保教結合特性

學齡前兒童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和意識建構的初始階段。生長發育包括生理和心理發育兩部分。生理上,學齡前兒童骨骼硬化并未完成,骨骼堅固性差,易受損、變形。同時,肌肉力量、耐力遠低于其他成長時期,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的機能仍處于發育成熟和完善的時期。心理上,由于他們年齡小,生活經驗匱乏,自我控制、生活自理、獨立活動能力不足,致使其心理呈現依賴性,需要依托成年人進一步體會、感悟生活與社會。因此,學前教育需要從保育、教育雙重角度開展。

2.啟蒙特性

學前教育的啟蒙特性主要表現為教育作用的啟蒙性和教育內容的啟蒙性。教育作用方面,這個階段的兒童其生理、心智、個性仍然處于萌芽階段,學前教育作用的啟蒙性便是誘發、引導、放大兒童對于外界事物的好奇、疑惑。教學內容方面,學前教育不以傳授系統知識為主要目標,要求學前教育要與兒童的現實發展相聯系,激發其主動探索身邊事物的欲望,突出啟蒙特性。學前教育要適時而教、因勢利導,促使其茁壯成長。

3.直接經驗特性

學齡前兒童認知發展呈現水平較低、知識匱乏等特點,因此其認識事物主要是通過感官和動作等途徑,與周圍生活環境中的事物建立直接聯系,獲取直接經驗。同時,兒童思維方式為具體形象思維,只有切實接觸到事物,進行感知和操作,兒童才能理解它們。所以,學前教育階段要幫助兒童獲得直接經驗,呈現直接經驗特點。

(二)學前教育學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建構方法

1.物化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開發培訓教材和訓練題庫

系統分析學前教育專業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統計所涉及的主要崗位特性和行業職業能力要求,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現有的課程科目和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將學前教育專業劃分為專業藝術能力和基礎理論能力。開發相關能力的訓練題庫、培訓教材和計劃,對應能力發展需求搭建更為專業的舞蹈室、畫室、琴房、實訓室、活動室和多媒體教室等基礎平臺,夯實學生專業基本功,為全面實現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建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分解學前教育專業能力結構,確定課程體系建構目標

(1)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分解

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能力結構進行分解,明確將幼兒教師資格證書、初級保育員/育嬰員等級證書、母嬰護理/幼兒照護等應知內容作為知識學習目標;鋼琴等級證書、舞蹈等級證書、繪畫等級證書等應知內容作為能力培養目標。將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劃分為專業藝術能力和基礎理論能力,并保證高職院校學生在校三年期間,能力呈現層層遞進的趨勢。如表1所示。

在能力培養方面?;A理論能力要求具備扎實的學前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妥善安排兒童在園一日活動的能力;開展順應兒童身心發展,符合兒童年齡特征的游戲活動的能力;參與教育機構民主管理和評估兒童發展的能力。專業藝術能力要求具備繪畫與執教繪畫的能力;鋼琴彈奏、舞蹈編排的能力;引導兒童實現伴唱的能力。

在實施時間、途徑和課程方面。第一學年,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和制定就業規劃的初級階段。此階段,學生主要依托院校建立的體驗式課堂進行工學結合的體驗式實習。通過基礎學習與訓練課程,實現對專業藝術能力和基礎理論能力的掌握。第一學年是畢業學生勝任首崗工作的必要時期。第二學年,是學生深化理論知識與技能,將所學所知初步付諸實際,建立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拓展自我理論、技能體系,完善自身職業規劃的中級階段。此階段,學生通過校企合作間的頂崗實習和安排在第二學年的專業課程、拓展課程,增強就業競爭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多工作崗位和多工作任務。第三學年,是學生強化崗位勝任能力的主要時期。以就業實習為途徑,依托校企合作的綜合實習和學校的畢業論文(設計),將學生專業理論與技能進一步升華,從而達到學前教育行業、企業的用人要求。

(2)確定課程體系建構目標

為更好地了解目前行業的發展需求,研究者實地走訪具有代表性的幼兒園、托兒所和早教機構,真實了解用人單位對于學前教育從業者的專業訴求,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教育教學情況,整理出不同職業崗位所需的技能等級證書,如表2所示。

以學前教育專業能力分解和職業崗位所需的技能等級證書,確立本次研究的課程體系目標。

3.建立學前教育專業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

登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江蘇省教育廳門戶網站以及中國舞蹈家協會網站。分析幼兒照護等級證書(初級)、保育員/育嬰員(初級)、鋼琴/繪畫/舞蹈(三級)等相關證書的相關政策、考評內容和考評辦法,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和學前教育專業各個科目教學大綱內容,將技能等級證書考核與專業課程按照內容交叉程度進行逐一配對,力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完成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以“課證融通”的方式,建立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如文末圖4所示。

4.構建1+X證書制度課程體系的評價機制

參考技能等級證書考評要求,調整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評價的傳統方式,建構支持1+X證書制度的評價機制,具體內容如下:(1)明確幼兒園、托兒所、早教機構等對于學前教育教師的能力需求,以保育員、育嬰員等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辦法為準則,評價課堂教學過程性學習效果和結果性成績。(2)以“課證融通”為基礎,促使以證代考。建立以理論知識結果性考試為輔,實踐動手能力的過程性考核為主的考評體系。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特性,強化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3)建立課程考試與行業認證相融合的評價機制。引入學前教育機構的優秀從業人員和行業專家,使其直接參與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加大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力度,將具體崗位的從業標準引入教學評價過程中。

四、結語

1+X證書制度將學歷證書與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建構起學校教育與企業、行業的溝通橋梁,是推動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建立復合型、技能型、專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全新舉措。精準分析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要求,進而通過“課證融通”的課程建構,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職業資格要求,從而反映崗位要求,最終落實于行業企業要求,實現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1”與“X”的課程建構。

參考文獻:

[1]來建良,屠立,杜紅文,等.高職教育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實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23-126.

[2]劉煒杰.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研究[J].課程教學,2019(7):47-53.

[3]杜怡萍,李海東,詹斌.從課證共生共長談1+X證書制度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4):9-14.

[4]劉根.高職會計專業“課證融通”模式研究[J].商業會計,2019(3):121-122.

[5]韓緒鵬,李道霖.論構建課證融通高職課程標準之必要性[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36-37.

[6]彭元.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36-49.

[7]楊秀英,李兵.我國高職教育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8(35):8-11.

編輯 郭小琴

兒童舞蹈范文第4篇

美育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舞蹈教學和訓練是一種有效方式。舞蹈藝術以富有魅力的動態藝術形象使人賞心悅目,陶冶性情,美化心靈,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實踐證明,少年兒童學習舞蹈特別是民族舞蹈,對于優化審美情趣,豐富內心世界,增強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

1 在學習民族文化藝術中陶冶審美情操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又是藝術活動豐富多彩的國家。我國的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獲及其他一些喜慶節日,往往都要舉行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這些舞蹈活動表現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征,是各個民族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傳統的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等生活舞蹈中,蘊含著豐厚的民族文化藝術和豐富的社會化內容。

如流傳于湖南的《伴嫁舞》是新娘出嫁前,女伴們陪伴新娘的惜別活動。土家族的《跳喪舞》是湖南、湖北土家族喪葬儀式中的對舞形式。流傳于廣東、廣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跳春?!?,多在每年“立春”期間活動,一般由兩人披牛形道具,表演耕牛的各種動作,另一人扮演農夫,表現犁田、耕地、播種等勞動,邊舞邊唱,歌詞中多為迎春勸耕、祈望五谷豐登等內容。在我國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聚居的朝鮮族,每到秋天獲得豐收后,人們便在街頭廣場跳起《農牛舞》。湖南、貴州聚居的苗族的《四面鼓舞》亦是在豐收時節跳的一種舞蹈。另外還有各個民族的社交舞蹈,如彝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蘆笙節”,黎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哈尼族的“苦扎扎”節,傣族的“潑水節”等節目中所進行的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互相交往、自由選擇愛情的社會活動,表現了豐富的社會化內涵。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著悠久絢麗的民族文化,少年兒童在學習民族舞蹈時,可以了解我國的文明史,學習到豐富的民族文化,對陶冶情操、提高審美鑒賞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兒童民族舞蹈《比繡球》就是以黔東苗族地區民間舞蹈為素材,描寫了一群兒童在火把節時,腳腕上系著各種繡球,跟隨父母親來到廣場上歡歌起舞的場面。舞蹈風格:感情奔放、歡快、灑脫。動作特點:膝蓋松馳,有自然的曲伸運動,胯隨腳步自然擺,下肢動作靈活。

又如兒童舞蹈《慶豐收》是根據朝鮮族民間舞提煉而成,描寫了朝鮮族兒童慶豐收的愉快場面。舞蹈風格:歡快、跳躍、具有獨特的鮮明風格。動作特點:收腹、收臂、含胸、垂肩,高興時不停地拍腿、拍手、動肩。

如蒙古族舞蹈《快樂的小牧民》,則通過“騎馬舞”、“擠奶舞”、“摔跤舞”等蒙古民間舞蹈素材,表現了勤勞勇敢的蒙古族后代在遼闊草原上愉快游牧生活以及熱愛家鄉的精神面貌。舞蹈風格:熱情奔放、粗獷、彪悍、穩健有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動作特點:腳底扎實、剛柔結合,在表現肩的動作時,有節奏鮮明的硬肩,內在韌勁的柔肩,喜悅的笑肩、聳肩。

以上三個兒童民族舞蹈,教師在教授時,對各民族的文化藝術作為背景資料加以介紹,少年兒童學習時,從中獲得了一定的民族文化藝術知識,陶冶情操。

2 在了解風俗民情增強愛國主義情愫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所謂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文化認同的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體。這就自然形成了此一民族區別于彼一民族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質和精神風貌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審美差異。就我國各民族來看,由于漢民族自宋元以后,受到封建禮教的長期桎梏,歌舞活動被視為“非禮之舉”,歌舞藝人被看作“下九流”,社會地位低下。反映在舞蹈形態上,表現為內在、儲蓄、收縮、低曲的情感態勢居多。而地處邊疆的兄弟民族由于受封建禮教束縛較少,舞姿開明,明快、奔放、熱情、絕少扭擺作態、壓抑屈辱之感。各兄弟民族也因主客觀條件不同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審美心理和舞蹈形態。如我國西南邊疆的傣族普遍流傳象腳鼓舞,其產生發展就與他們具體的生活條件與地理環境密切有關。古時西南邊陲森林繁密,居民盛行養象,以象代步,馴象耕作,久而久之,象在傣人心中產生了特殊的感情。這種肯定性的情感自然而然滲透進音樂舞蹈之中,于是有了象腳鼓舞的創造。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族,居住在“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上,他們以放牧為生,尤其愛馬,因為馬能代步,馬能征戰。當他們放牧在千里沃野之上時,藍天上的大雁也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感聯系,因此在他們的舞蹈里能看見駿馬般的剛勁豪邁,大雁般的灑脫自由。

對同一舞蹈樣式、舞蹈內容,各民族也有各不同相同的風格,例如:

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傳統節日,在節日中盡管舞蹈都是不可缺少的活動內容,但是活動方式及情感內涵均大異其趣。景頗族的“目瑙縱”,那莊嚴的場地,古老的布置,奇特的隊形,沉重的舞步,仿佛在追憶祖先走過的艱難歷程,是民族內力的聚合;而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蘆笙節”則沉浸在歡樂之中,是青年男女擇偶的佳期;再如各民族都有祭祀和驅鬼消災的舞蹈活動,漢族的儺舞頭戴面具,蒙族的安代手舞紅巾,黎族的跳娘,壯族的師公,滿族的薩滿……各自都以各不相同的情節內容和舞動方式,驅除各自心中的“魔鬼”,祈求各自心中的“上帝”。

少年兒童在學習民族民間舞蹈時,由于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民族和地區的舞蹈由于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及至地理環境的影響而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少年兒童可以從中了解豐富的民俗民情,了解到各民族文化藝術瑰寶,增強愛國主義情懷。

3 在舞蹈活動中增強集體主義觀念

舞蹈是一種生命形式的躍動。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躍動,就有歡悅的舞蹈。嬰兒一出生就手舞足蹈,宣告自己作為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大千世界。幼兒最喜歡舞蹈。幼兒園里,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跳舞唱歌。所以跳舞唱歌成了幼兒園里老師們對少兒進行啟蒙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少年兒童在從“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的過程中是需要一定社會交往關系的。人除了物質生活的需求外,還需要友情、信賴、協調和合作,這些對于培養孩子的品質、性格和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今天的時代是競爭合作的時代?,F代教育的目標是,努力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要求孩子會學習、會動手、會合作。毋須諱言,現在的少年兒童多數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弱點是:任性、孤僻、懶惰、懦弱。所有這些都應該引起教育者的警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智力因素之外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心理、品格等等,許多教育的盲點已越來越被人所關注。而容教育性、娛樂性、審美性于一爐的少兒舞蹈對于學生培養愛心,增強自信心,樹立集體主義的觀點無疑是大有成效的?,F在編排的少兒舞蹈大都是群體舞蹈,一個舞蹈的成功,必須經過每個小演員的刻苦努力,集體合作才能完成。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時時刻刻存在著競賽和挑戰,互動和協調,不容許任何消極、懶惰、散漫和唯我。例如藏族民間舞蹈《放學路上》,選用了藏族的“踢踏”和“弦子”為素材,再現了一群小朋友在放學路上突然遇雨的情景,小朋友們以純樸、奔放、舞蹈風格體現了互助友愛的精神。又如噪聲鄂倫春地區常見的民間舞為素材,以“舞步”、“藏貓”、“悠臂”、“甩臂”等動作為動律,表現了小獵手在巡視、捕獵以及勞動之余的歡快情緒。又如安徽的民間舞蹈《賽花燈》以安徽花鼓燈為素材,以輕松、俏皮的風格刻劃了一群兒童在正月里的嬉戲鬧燈,競相爭艷的情景。以上這幾種舞蹈都是群體性的舞蹈。這種群體性的協作無疑是治療“任性、孤僻、懶惰、懦弱”的一大良方。作為獨立智慧的個體,兒童在這種群體性活動中受到集體主義教育逐漸學會了寬容,配合,和諧共處、互助互愛等良好習慣。

舞蹈創造了形體美和藝術美,也創造了心靈美和生活美。舞蹈之美體現出蓬勃生機和生命的活力,在藝術樣式中功能獨具。教育培養少年兒童,美育不可或缺;美育可以有多種手段,舞蹈教學不可或缺。

摘要:在對少年兒童的美育教育中, 舞蹈不可或缺。民族舞蹈是民族優秀文化的形象體現, 引導少年兒童學習舞蹈特別是民族舞蹈, 對于陶冶審美情操、增強愛國主義情愫、提升集體主義觀念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兒童舞蹈范文第5篇

【北京舞蹈學院排名】北京舞蹈學院特色專業-北京舞蹈學院錄取分數

北京舞蹈學院,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學制式專業舞蹈院校。學院前身“北京舞蹈學校”,始建于1954年。文化部于1978年正式批準學校為北京舞蹈學院,并直屬文化部。1999年,獲得舞蹈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藝術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北京舞蹈學院由直屬文化部轉為“中央和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為主”。同年被北京市評為“文明校園”,同時獲文化部、人事部頒發的“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14人,其中高級職稱75人。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總數1804人,其中本科生1175 人,研究生138 人,繼續教育學院在校生 491 人。另外,附中還有學生近千人。學 院現設有表演、舞蹈編導、舞蹈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公共事業管理五個專業,有九系(中國古典舞系、中國民族民間舞系、芭蕾舞系、編導系、舞蹈學系、社會舞蹈系、音樂劇系、藝術傳播系、藝術設計系)、兩部(公共基礎部、音樂部)十一個教學單位,共十八個專業方向。還有繼續教育學院、舞蹈考級教育管理中心、青年舞團和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中專的附屬中等舞蹈學校。學院擁有舞蹈學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36個研究方向,擁有藝術碩

士(MFA)的培養資格。

兒童舞蹈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教學模式由傳統的課堂授課形式向多形式教學轉變,在互聯網的大眾化和手機綜合征的影響下,智慧教學模式結合手機短視頻教學和課堂教學的眾多優勢日益凸顯。文章分析了疫情后線上教育存在的問題,通過線上線下智慧教學的方法,討論了智慧教學的應用效果,以期為日后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羊生產學;智慧教學;短視頻;教學效果

作為高等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羊生產學”是該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之一,按照動物科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的要求,主要包括養羊業概況,養羊業的主要產品,綿、山羊品種,羊的遺傳育種,羊的繁殖技術,羊的營養需要與日糧配制,羊的飼養管理,羊的育肥技術等方面的學習。課程對動物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1]。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教育部大力推進在各個學科形成“互聯網+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2],結合傳統課堂教育優勢的線上教育應運而生,雨課堂、超新、釘釘、騰訊視頻等線上教學出現在各個學科教師的教學工作中。綜合2020年線上教學成果發現,“羊生產學”是一門生產實踐極為重要的專業課程[3],完全的線上教學,學生無法對專業術語或生產實踐相結合,導致學生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內容,只能是應付考試,死記硬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被控制以及線上教學應用的逐漸成熟,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使傳統的PPT教學模式過渡為把手機或互聯網短視頻特點更好地融入教學中,是當前教學形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因此,本文結合線上線下教育的實踐體會,針對手機及互聯網對“羊生產學”的課程特點,梳理教學時存在的問題,分析課程的優勢,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探討和研究該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當前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氛圍的缺失

課堂講授是課程教學最基本的方法,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學生在家里通過電腦或手機上課。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可以看到教師的畫面,聽見教師的授課聲音,教師卻無法獲悉學生的聽課狀態。對學生來說,在教室聽課的氣氛缺失,沒有教師現場監督及提醒學生學習,學生很容易受到家庭及外部的干擾,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出現電腦放著課程而不聽課、零參與的現象;對教師來說,也會因為上課氛圍的缺失導致無法準確判斷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多、學時少,學生壓力大

早期設定的教學學時,大量的教學內容壓縮到有限的學時中,采用在線教學后,進一步縮短了課堂的授課時間,這對教師如何更好地組織在線教學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說,雖然可在課余時間通過反復學習視頻來緩解矛盾,但過多在線學習的課程,勢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且學生的自律性不高,如果不是硬性要求,而是選擇性的學習選項,學生課下的學習率是非常低的。從老師的角度來說,為了增加線上教學的吸引力,日常的課堂備課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相對于年輕教師而言,老教授的線上授課遇到了更大的阻礙,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

(三)實踐能力培養難以開展

“羊生產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突出的課程。培養學生實習時的實踐能力是這門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4]。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密切聯系且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重點是強化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難以在線上開展。這為理論課的在線教學帶來了不利影響。學生又很少接觸生產實踐方面的內容,教師只是單一的理論教學無法使學生形象生動地了解實踐,導致實習階段無法學以致用。

二、智慧教學課程設計

(一)研究目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局勢下,教學模式將由傳統的課堂授課形式向多形式教學轉變,在互聯網的大眾化和手機綜合征的影響下,智慧教學模式結合手機教學和課堂教學的眾多優勢應運而生。通過線上教學,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想象力,激發了創造力。智慧模式教學最關鍵的是可以結合學校最新安裝的多媒體教室,最大化地利用線上資源和多媒體工具,使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結合手機共同連接區域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集中,提高了教學效果[5]。

(二)研究方法

1. 課前準備

無論是線上還是智慧教學,在課程開始前,任課老師應準備一個清晰、完整的教學大綱,規劃整體課程的流程,并進行學校多媒體教室使用的培訓,下載并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室中的軟件。應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內容,利用網絡上的短視頻,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所學的內容,如通過短視頻,使學生了解綿、山羊品種的識別、種羊的鑒定、飼料配方的配制、重大疾病的防控及羊生產實踐中常用的剪毛、生產性能測定、藥浴等知識點的小視頻,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制作成案例教學視頻,讓學生從被動的聽課轉變為主動地積極參與,享受上課的樂趣[6]。

2. 智慧模式授課

由于疫情原因,新疆農業大學秉承停學不停課的原則,啟動線上授課,等學生避開開學高峰期后返校進行線下教學,實現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在前20天的線上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在釘釘或雨課堂的線上教軟件上準備教學內容外,學校還會培訓教師應用學校新準備好的智慧教室,以備學生返校時使用。

利用新疆農業大學創建的智慧教室中多媒體及希沃軟件,在PPT上課的同時,通過短視頻向學生展示“羊生產學”中品種鑒定、營養配方、繁殖技術以及疫病防控等中心內容,結合網絡視頻案例教學,讓學生能在課堂上了解生產實踐的知識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手機與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討論進行互動,降低學生課堂上分心看手機的頻率,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 課后管理

課后教師會通過釘釘軟件在線布置作業,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上傳。根據平時的筆記檢查及課堂的交流,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重點答疑,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重點。

(三)效果評價

通過對線上教學效果的調查發現,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不如現場教學效果,尤其是對生產實踐結合非常密切的“羊生產學”課程。依據“羊生產學”的課程特點,借助視頻等方式進行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能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生產實踐的知識。

從成績方面評價,最終期末考試結果表明,智慧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教學,成績在90分以上1人;在80—89分的人數為56人,占總人數的65.88%,相對于2020年3月的只線上教學班級人數增加41人,大幅度增加;在70—79分的人數為27人,占總人數的31.76%,較去年減少24人。從實踐方面評價,通過視頻和案例教學的學生,在課堂上很活躍,學習積極性高,能主動學習和討論;在生產實踐中能很好地鑒定品種和掌握生產實習現場技能。

三、智慧教學實踐創新思考

(一)線上教育,勢在必行

“羊生產學”是動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作為動物科學專業大三學生實習前學習的專業必修課,為了進行后續的實習勞動,學生都是抱著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去學習的。但“羊生產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性很強的課程,其知識點多,結合前期專業基礎課“家畜育種學”“動物遺傳學”的知識點,極易使得學生因遺忘基礎內容而在學習過程中受挫。羊生產學的傳統授課形式是以教師傳授為主,通過新舊知識點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溫故而知新,將所學的知識點很好地運用到羊生產中。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停課不停學”的背景下,線上教學成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課、慕課等在線教學方式一躍成為居家教育的首選方式[7]。全國各高校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推出各具特色的在線教學方案,以保證大學生的課程學習可以如期進行。新疆農業大學在“停課不停學”的背景下,首先積極組織全體教職工和學生進行網絡授課培訓,雨課堂、釘釘、騰訊會議等線上軟件開始被學習、被使用,以使得教師能在線開展教學工作,學生在線學習完成度較高,綜合成績平均分達到合格。通過在發布網絡通知、簽到等督促方式,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及時完成教師設置在授課軟件上的作業、答題以及測驗考試,說明通過學校的培訓和教學,線上教學使得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獨立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說明在線教學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但是從答疑討論的參與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度不一,部分學生沒有在討論區提出疑問或回答問題,說明在答疑討論環節中,學生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吸引學生注意力是保障智慧教學質量的基礎

通過前期的線上教學經驗發現,相對于其他教學形式,利用網絡及短視頻結合授課知識點,學生的參與度相對較高,說明短視頻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在提高學生預習及學習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存在學習惰性的原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在線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在線教學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較高要求。因此,在進行教學改革及線上課程打造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線上教學改革的關鍵。

(三)完善充實線上教學模式是提高智慧教學效果的關鍵

本課程的線上教學模式主要以在智慧教室采取網絡及小視頻的教學形式為主,討論答疑為重要輔助教學手段,保證在線教學過程中的知識強化及師生互動。首先,從教學效果來看,小視頻可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點的認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互動性,但小視頻的觀看效果和視頻內容還需要不斷提升和加強。因此,在羊生產學今后的智慧教學改革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如采用二維碼掃描來介紹綿、山羊品種、羊各個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營養配方、繁殖技術以及疫病防控等中心內容,使學生可通過二維碼的方式隨時隨地學習和了解知識,從而真正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其次,通過網絡采取更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及時調研學生學習情況,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提高學習效率作為課程設計及考核的重點。

四、結論

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教學必將會慢慢普及,傳統的線下教學也會因為逐漸豐富的網絡資源而變得更加充實和有趣。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而言,線上教學都還不是一個很成熟的教學方式,仍處在探索、學習的階段。運用線上的直觀和生動,結合線下的互動和溝通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曾獻存,李志遠,蔣松,等. 《羊生產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探索[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17,38(10):70-72.

[2] 李林,劉媛媛. 教師在線教學適應性及教學效果研究——基于322份樣本的問卷調查數據[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03):157-160.

[3] 楊雨鑫,楊朝霞,陳玉林. 《羊生產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 家畜生態學報,2011,32(02):106-109.

[4] 曾獻存. 動物科學專業《羊生產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 考試周刊,2015(08):5-6.

[5] 劉喜生,張春香,張建新,等. 《羊生產學》課程本科教學改革探討[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03):28-29+33.

[6] 馬友記. 《羊生產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 家畜生態學報,2013,34(09):90-92.

[7] 孟夢. MOOC:高等舞蹈教育的又一個機遇:由“停課不停學”現象所引發的思考[J]. 舞蹈,2020(03):05-12.

(責任編輯:汪旦旦)

上一篇:簡述市場細分的概念范文下一篇:員工激勵制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