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

2023-09-21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第1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2.通過對九一八事變或西安事變經過的講述,培養學生講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探討蔣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通過討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學會利用教材、視頻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如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經過,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強感性認識。

3.通過分組討論,共同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歷史探究活動的親身參與中逐步加深對歷史與現實關系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九一八事變,使學生認識到九一八事變使中華民族陷入嚴重危機,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從而激發起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絕對不抵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 2.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向學生進行熱愛共產黨的教育,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歷史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

難點:分析西安事變的性質及其和平解決。

用心

愛心

專心 1

三、教學方法 1.情景引導法。 2.討論法。 3.材料提煉法。 4.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新編“九一八小調”,然后指出:九月十八日是一個讓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時至今日,每年的9月18在東北的沈陽、長春、吉林等城市都會拉響防空警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到底歷史上的9月18日發生了什么事?讓我們中國人沒齒難忘,痛心疾首呢? 新課學習 (一) 九一八事變 [視頻] 九一八事變。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學生提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引導補充。 引導一:日本為何制造“柳條湖事件”?

引導二:日本打到我們家門口,作為中國人,正常反映應該如何?而事實呢? 引導三:引導學生判定蔣介石的態度,教師可以出示材料。

引導四:蔣介石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呢?有什么理論依據嗎?出示材料。 引導五:東北三省淪陷后,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鐵蹄下,過著亡國奴的生活??梢酝ㄟ^日軍大量的屠殺、迫害中國人的圖片配上插曲《松花江上》將日軍在東北的種種罪行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對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義憤。得出九一八事變的第一個結果──東北三省淪亡。

引導六:面對日本殘暴的侵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反映又是如何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提供一些圖片、視頻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東北抗日聯軍在“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的艱苦歲月里,以頑強的意志,堅持與日寇

用心

愛心

專心 2

進行斗爭。許多中華兒女為抗日救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得出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個結果──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了。

(過渡):從九一八事變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不僅是東三省,而是要獨占中國。它占領東北后還步步進逼,又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華北)而且策動華北五省自治,企圖把華北變為第二個偽滿洲國。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人民一致要求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播放《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它是我國偉大的音樂家聶耳在(1935年)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步步進逼中國,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歷史背景下創作的。這首歌成為激勵人民進行抗日救亡運動的戰斗號角,成為一首不朽的民族戰歌。在全國人民反日運動推動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二) 西安事變

[視頻]西安事變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學生提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引導補充。

引導一:張學良、楊虎城作為蔣介石的部將為何敢以下犯上發動“兵諫”?

引導二: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那么,該如何處置蔣介石呢?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從西安事變發生時的復雜形勢進行分析。

面對復雜的形勢,張、楊兩位將軍也感到局面難以處理,于是他們誠意邀請他們信任的中國共產黨幫助解決西安事變。

那么,西安事變到底是怎樣解決的呢?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最后一段內容,了解西安事變解決的真相及意義。[學生看書]„„

[教師提問]西安事變最后是如何解決的?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誰在中間起到了關鍵作用?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在十年內戰中,蔣介石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西安事變捉

用心

愛心

專心 3

住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不僅主張不殺他,反而主張和平解決,釋放他。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提問]共產黨為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了哪些努力?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從共產黨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件事看,我們從中能看到什么?請大家想一想,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我們不僅看到了共產黨人和各階層人士的高瞻遠矚和博大胸襟;而且看到張學良、楊虎城能以民族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利益得失,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功臣,偉大的愛國者。

引導三:強調西安事變的意義。 課堂小結

“九·一八”正好諧音“就要發”,所以有些人選在這天開張營業、結婚;可見他們是多么的愚昧!

歷史不容忘卻,面對歷史,相信大多數人的心情難于平靜,對于抗日烈士們!我們應深深地緬懷他們。如果沒有他們的前仆后繼,沒有他們付出的鮮血,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祥和的生活。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死者的血,生者的淚,提醒每一位中國人銘記歷史的屈辱,并在銘記中奮進!在奮進中崛起!

五、板書設計 (一) 九一八事變

1.時間:19

31、

9、18 2.地點:沈陽 3.借口:柳條湖事件

4.結果:(1)東北三省淪亡 (2)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了 (二) 西安事變

1.時間:19

36、

12、12 2.地點:西安

用心

愛心

專心

3.人物:張學良 楊虎城 4.目的:逼蔣抗日

5.原因:(1)直接原因:蔣介石不愿意抗日

(2)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6.性質:一次愛國性質的“兵諫”

7.結果: 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六、隨堂練習 (一) 選擇題

1.西安事變爆發的時間是( )

A.1935年12月9日 B.1935年12月12日 C.1936年12月12日 D.1937年7月7日 2.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歷史事件是( ) A.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七七事變爆發 D.1935年“一二.九運動的爆發

3.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派到西安參加談判,逼將抗日的是(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張聞天 D.朱德 4.九一八事變爆發于( ) A.南京 B.上海 C.沈陽 D.長春 (二) 材料題

“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 請回答:1.這是誰在什么事變后發給誰的命令? 2.這個命令造成什么惡果?

用心

愛心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第2篇

韓慧玲

【教學用時】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

(2)掌握我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生產生活情況等;

(3)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知道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并從中總結規律;

(2)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2)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北京人

2、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學方法】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加故事:人類是怎樣產生的?

(1)神創論:西方:上帝造人;中國:女媧造人 (2)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

二、教學活動

(一)自學教材 (閱讀教材,把知識要點圈點、勾畫在教材上。)

(1)北京人生活的時間及地點。在《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圖》上找到“北京人”生活的地點)

(2)探究北京人的體質特征?(圖片對比:古猿、北京人、現代人的頭部有什么區別?)

(3) 北京人的生活情況如何?(從生產工具、食物來源、用火情況、生活方式去認識)

(二)小組合作 (1)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北京人頭部復原像》與現代人的頭部從前額、眉骨、顴骨、嘴巴、前伸、沒有明顯下頜,說明北京人還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說明北京人已經是人而不是動物。

結論:北京人為一種正在進化過程中的遠古人類,可稱為北京猿人。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展示北京人使用的工具說明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結論:是否會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展示灰燼層遺物,灰燼層最厚處達6m) A.說明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種。北京人住在山洞里,當自然界出現野火時,他們拾回火種,小心保存起來,不讓它熄滅。北京人用火燒烤獵取的動物,吃上了熟食,減少了疾病,從而使身體素質得到了質的提升。

B.想一想,學會了用火,對北京人來說有什么好處? 請同學們結合現實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結論:學會用火,明顯地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C.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

通過課本第4頁的閱讀,我們想象一下: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之下,他們的食物來源有哪些,他們又是如何獲得食物的? 師生共同歸納:環境險惡、野獸出沒、工具簡單粗糙,靠采集狩獵為生。僅憑個體力量是很難生存下來,依靠集體的力量生存下來,過著群居生活。 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小結本課知識點,背記重點。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北京人最具代表性。就是這些遠古人類,他們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客服重重困難,戰勝惡劣的環境,頑強的生存下來,進而發展成為我們今天的中華民族。 三.拓展延伸

搜集元謀人和山頂洞人的一些料,和北京人進行對比,找出他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四.板書設計

第一課 中華大地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北京人的發現:北京房山周口店。距今約70——20萬年。 北京人的體質特征:已能直立行走,手腳分工明顯。勞動在人體進化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北京人的生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生活。 五.課堂檢測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2.北京人距今約——年,生活在————,使用——石器。 3.北京人使用——火,山頂洞人已會————火。

4.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5.————————————,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人體進化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第3篇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突出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的設計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生肖聯想,理解生肖聯想的概念和方法,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識,利用生活用品進行聯想和創作。讓學生有具體的體驗,有共鳴,有需求,這樣他們才會有興趣參與本課的學習中。

教學目標:

1、 掌握聯想的技巧和方法。

2、 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識和特點,并進行聯想和創作。

3、 增強學生對創作的意識和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行生肖聯想的創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 難點:根據不同材料的特點,靈活創作生肖造型。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日常用品。

教學過程:

1、 導入。

(1)通過多幅“云”的造型展開聯想,激發學生興趣。

(2)讓同學們試試把一些東西、物體聯想成十二生肖,引出課題《生肖的聯想》。

2、引導回憶。

(1)引導學回憶十二生肖的造型特點,并對十二生肖進行排序。

(2)利用“長方形”進行簡單的聯想訓練,試著用這個長方形聯想出生肖的形象。

3、觀察思考。

(1)展示一些水果蔬菜的圖片,試著用這些水果聯想十二生肖,看誰聯想的最多最好。 (2)請學生上臺進行講解,介紹自己聯想到的生肖。

4、展示作品。

(1)展示一些日常用品,讓學生進行聯系,如:放在桌子上的眼鏡能讓我們聯想到哪一個生肖?

(2)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并組織大家討論交流。

5、學生練習。

(1)讓學生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自己或者一組動手做一些生肖的圖案。 (2)教師進行巡視,并提供知道和幫助。

(3)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對優秀作品進行表揚,對較差的作品進行鼓勵。

6、拓展。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第4篇

韓慧玲

【教學用時】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

(2)掌握我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生產生活情況等;

(3)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知道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并從中總結規律;

(2)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2)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北京人

2、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學方法】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加故事:人類是怎樣產生的?

(1)神創論:西方:上帝造人;中國:女媧造人 (2)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

二、教學活動

(一)自學教材 (閱讀教材,把知識要點圈點、勾畫在教材上。)

(1)北京人生活的時間及地點。在《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圖》上找到“北京人”生活的地點)

(2)探究北京人的體質特征?(圖片對比:古猿、北京人、現代人的頭部有什么區別?)

(3) 北京人的生活情況如何?(從生產工具、食物來源、用火情況、生活方式去認識)

(二)小組合作 (1)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北京人頭部復原像》與現代人的頭部從前額、眉骨、顴骨、嘴巴、前伸、沒有明顯下頜,說明北京人還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說明北京人已經是人而不是動物。

結論:北京人為一種正在進化過程中的遠古人類,可稱為北京猿人。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展示北京人使用的工具說明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 結論:是否會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展示灰燼層遺物,灰燼層最厚處達6m) A.說明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種。北京人住在山洞里,當自然界出現野火時,他們拾回火種,小心保存起來,不讓它熄滅。北京人用火燒烤獵取的動物,吃上了熟食,減少了疾病,從而使身體素質得到了質的提升。

B.想一想,學會了用火,對北京人來說有什么好處? 請同學們結合現實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結論:學會用火,明顯地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C.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

通過課本第4頁的閱讀,我們想象一下: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之下,他們的食物來源有哪些,他們又是如何獲得食物的? 師生共同歸納:環境險惡、野獸出沒、工具簡單粗糙,靠采集狩獵為生。僅憑個體力量是很難生存下來,依靠集體的力量生存下來,過著群居生活。 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小結本課知識點,背記重點。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北京人最具代表性。就是這些遠古人類,他們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客服重重困難,戰勝惡劣的環境,頑強的生存下來,進而發展成為我們今天的中華民族。 三.拓展延伸

搜集元謀人和山頂洞人的一些料,和北京人進行對比,找出他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四.板書設計

第一課 中華大地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北京人的發現:北京房山周口店。距今約70——20萬年。 北京人的體質特征:已能直立行走,手腳分工明顯。勞動在人體進化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北京人的生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生活。 五.課堂檢測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2.北京人距今約——年,生活在————,使用——石器。 3.北京人使用——火,山頂洞人已會————火。

4.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5.————————————,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人體進化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第5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2.通過對九一八事變或西安事變經過的講述,培養學生講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探討蔣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通過討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學會利用教材、視頻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如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經過,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強感性認識。

3.通過分組討論,共同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歷史探究活動的親身參與中逐步加深對歷史與現實關系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九一八事變,使學生認識到九一八事變使中華民族陷入嚴重危機,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從而激發起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絕對不抵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 2.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向學生進行熱愛共產黨的教育,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歷史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

難點:分析西安事變的性質及其和平解決。

用心

愛心

專心 1

三、教學方法 1.情景引導法。 2.討論法。 3.材料提煉法。 4.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新編“九一八小調”,然后指出:九月十八日是一個讓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時至今日,每年的9月18在東北的沈陽、長春、吉林等城市都會拉響防空警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到底歷史上的9月18日發生了什么事?讓我們中國人沒齒難忘,痛心疾首呢? 新課學習 (一) 九一八事變 [視頻] 九一八事變。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學生提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引導補充。 引導一:日本為何制造“柳條湖事件”?

引導二:日本打到我們家門口,作為中國人,正常反映應該如何?而事實呢? 引導三:引導學生判定蔣介石的態度,教師可以出示材料。

引導四:蔣介石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呢?有什么理論依據嗎?出示材料。 引導五:東北三省淪陷后,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鐵蹄下,過著亡國奴的生活??梢酝ㄟ^日軍大量的屠殺、迫害中國人的圖片配上插曲《松花江上》將日軍在東北的種種罪行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對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義憤。得出九一八事變的第一個結果──東北三省淪亡。

引導六:面對日本殘暴的侵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反映又是如何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提供一些圖片、視頻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東北抗日聯軍在“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的艱苦歲月里,以頑強的意志,堅持與日寇

用心

愛心

專心 2

進行斗爭。許多中華兒女為抗日救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得出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個結果──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了。

(過渡):從九一八事變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不僅是東三省,而是要獨占中國。它占領東北后還步步進逼,又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華北)而且策動華北五省自治,企圖把華北變為第二個偽滿洲國。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人民一致要求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播放《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它是我國偉大的音樂家聶耳在(1935年)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步步進逼中國,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歷史背景下創作的。這首歌成為激勵人民進行抗日救亡運動的戰斗號角,成為一首不朽的民族戰歌。在全國人民反日運動推動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二) 西安事變

[視頻]西安事變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學生提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引導補充。

引導一:張學良、楊虎城作為蔣介石的部將為何敢以下犯上發動“兵諫”?

引導二: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那么,該如何處置蔣介石呢?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從西安事變發生時的復雜形勢進行分析。

面對復雜的形勢,張、楊兩位將軍也感到局面難以處理,于是他們誠意邀請他們信任的中國共產黨幫助解決西安事變。

那么,西安事變到底是怎樣解決的呢?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最后一段內容,了解西安事變解決的真相及意義。[學生看書]„„

[教師提問]西安事變最后是如何解決的?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誰在中間起到了關鍵作用?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在十年內戰中,蔣介石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西安事變捉

用心

愛心

專心 3

住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不僅主張不殺他,反而主張和平解決,釋放他。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提問]共產黨為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了哪些努力?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從共產黨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件事看,我們從中能看到什么?請大家想一想,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我們不僅看到了共產黨人和各階層人士的高瞻遠矚和博大胸襟;而且看到張學良、楊虎城能以民族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利益得失,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功臣,偉大的愛國者。

引導三:強調西安事變的意義。 課堂小結

“九·一八”正好諧音“就要發”,所以有些人選在這天開張營業、結婚;可見他們是多么的愚昧!

歷史不容忘卻,面對歷史,相信大多數人的心情難于平靜,對于抗日烈士們!我們應深深地緬懷他們。如果沒有他們的前仆后繼,沒有他們付出的鮮血,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祥和的生活。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死者的血,生者的淚,提醒每一位中國人銘記歷史的屈辱,并在銘記中奮進!在奮進中崛起!

五、板書設計 (一) 九一八事變

1.時間:19

31、

9、18 2.地點:沈陽 3.借口:柳條湖事件

4.結果:(1)東北三省淪亡 (2)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了 (二) 西安事變

1.時間:19

36、

12、12 2.地點:西安

用心

愛心

專心

3.人物:張學良 楊虎城 4.目的:逼蔣抗日

5.原因:(1)直接原因:蔣介石不愿意抗日

(2)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6.性質:一次愛國性質的“兵諫”

7.結果: 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六、隨堂練習 (一) 選擇題

1.西安事變爆發的時間是( )

A.1935年12月9日 B.1935年12月12日 C.1936年12月12日 D.1937年7月7日 2.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歷史事件是( ) A.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七七事變爆發 D.1935年“一二.九運動的爆發

3.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派到西安參加談判,逼將抗日的是(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張聞天 D.朱德 4.九一八事變爆發于( ) A.南京 B.上海 C.沈陽 D.長春 (二) 材料題

“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 請回答:1.這是誰在什么事變后發給誰的命令? 2.這個命令造成什么惡果?

用心

愛心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范文第6篇

導課

師:同學們好。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國民革命的洪流,國民黨制造了兩次反革命政變,分別是四一二政變,七一五政變。面對國民黨斬盡殺絕的屠殺政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到、征服,而是擦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繼續戰斗,在各地興起了一次次起義,最終形成了燎原之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第15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75頁,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新課。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本上第一部分的內容。(約2分鐘)

一、八一南昌起義

師:好,時間差不多了,同學們瀏覽完了嗎?好,請同學們想這樣一個問題,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共為什么要發動武裝起義? 生:面對國民黨反動派要將革命者斬盡殺絕的屠殺政策,中國共產黨只剩下唯一的選擇,那就是高舉起革命的大旗,進行武裝抵抗。(書)

師:這位同學回答的真不錯,這說明當時進行武裝起義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八一南昌起義的概況。

師:同學們,南昌起義是什么時候爆發的呢? 生:1927.8.1 師:很好,請同學們在書上劃一下南昌起義爆發的時間,那地點在哪里呢? 生:江西南昌。

師:非常好,那南昌起義領導人又有哪些呢? 生: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 師:說的很對,那么南昌起義的結果怎么樣?勝利了?還是失敗了?請同學們翻到課本76頁,看書上第二段怎么說的,我們同學說對了,起義軍在轉戰中失敗了。所以說南昌起義的結果就是勝利轉向失敗。

師:同學們,南昌起義勝利之后,南昌起義這支部隊又到哪去了呢?

生:廣東。保存下來的部隊一部轉移到廣東海陸豐地區,另一部由朱德、陳毅率領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斗。(書)

師:同學們想一想,起義部隊為什么要撤離南昌,南下廣東。為什么又在南下廣東中受到嚴重損失?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一下,之后老師找同學來回答。(2分鐘) 生:

1、敵人兵力強大、裝備精良;

2、革命隊伍少、力量小。 師:那么,要想革命成功,應該具備什么素質呢?

生:

1、壯大革命隊伍;

2、有正確的革命理論和戰略思想做基礎;

3、有先進的武器。。。。

師:那么怎么壯大革命隊伍呢? 生:到邊遠的山區去壯大。

師:說得好。國民黨的軍隊占領著大城市,力量又非常強大;革命隊伍少,不能在大城市里打敗國民黨,只能到農村去。雖然這次起義由勝利轉為失敗,但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誰來說一說,南昌起義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生:南昌起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開辟了新的篇章。(書)

師:答對了。我們看一下書上76頁右上角的想一想:為什么以“八一”作為人民解放軍建軍節?這是因為通過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創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隊伍。同學們要記住八一建軍節的來歷,它與我們今天學的南昌起義緊密聯系。南昌起義之后,中共又發動了一次起義-------秋收起義。

二、 革命搖籃井岡山 師:我們來看一下秋收起義的概況。秋收起義是哪一年爆發的呢?

生:1927.9 師:那么秋收起義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攻占長沙。

師:結果如何呢?對,失敗了。那么失敗之后,作為領導人的毛澤東做出了一個什么決定呢?他決定向井岡山進軍。這也就是我們這節課的第二個大的內容------革命搖籃井岡山。

師:那同學們想想,秋收起義的部隊為什么要向井岡山進軍?

生:因為井岡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群眾基礎好;遠離大城市,安全。

師:我們都知道,秋收起義之后,開始創建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輾轉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兩支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書)

師:同學們看一下課本左下角的想一想:毛澤東為什么要到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

生:因為城市力量強大,農村可以保存革命力量,積蓄發展革命力量。

師:好,我們現在看一下76頁中間的這幅圖片,紅軍井岡山會師地全景。從這幅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井岡山整齊、美觀、綠樹成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實當年的井岡山很貧困、落后。革命很艱苦,革命領導人和人民群眾都過著艱苦的生活。同學們知道“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嗎?

工農紅軍第4軍,在井岡山冬季訓練時,由于敵軍封鎖,井岡山根據地同國民黨統治區幾乎斷絕了一切貿易往來。根據地生活十分困難。一日三餐大多都是糙米飯,南瓜湯,有時還吃野菜,根本吃不飽,穿不暖。為了解決眼前問題,紅4軍司令部發起下山挑糧的運動。作為軍長的朱德也隨隊伍去挑糧,一天往返50公里。他的兩只籮筐裝的滿滿的,走起路來十分穩健利落。40開外的人了,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大家心疼他,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他沒了扁擔,心里很著急啊,于是連夜做了一個扁擔為了防止再次丟失,他在上面刻了三個字“朱德記”。 師:我們從朱德身上能學到他什么優秀品質呢?

生:無私奉獻、平易近人、以身作則、艱苦奮斗、吃苦耐勞。。。。

師:很好,希望同學們把學到的這些品質用到我們以后的學習當中。中國農村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那么,當時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書)

師:繼井岡山根據地之后,1928-1930年,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各地武裝起義的基礎上,創建了一批農村革命根據地。

師:由于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和紅軍的壯大使國民黨不安。于是,國民黨向中央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了五次圍剿。請同學們看書,圍剿和反圍剿結果怎樣? 生:前4次反圍剿成功,第5次失敗。 師:為什么前4次成功了,第5次失敗了? 生:前4次反圍剿成功-----中央領導的正確領導;第5次失敗----由于毛澤東已被迫離開紅軍領導崗位,中共臨時中央放棄了紅軍前四次反圍剿勝利的經驗。硬拼、打陣地戰、消耗戰、結果遭受重大損失。(書)

三、紅軍不怕遠征難

師: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共進行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好,我們接著看本課第三個內容------紅軍不怕遠征難。在講第三個內容之前,老師要播放一首歌,它是電視劇《長征》的主題曲,《十送紅軍》,同學們先來感受一下人民群眾對紅軍戰士的深厚情誼。(3分鐘)

師:好,時間差不多了,從歌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群眾對紅軍戰士的那種深厚情誼。聽完長征的主題曲,我們一起來看長征的概況。

師:長征具體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生:1934.10-1936.10 師:同學把書翻到第79頁,我們一起看一下長征的路線圖,從途中我們可以看出,長征是從江西瑞金出發的,到達遵義,然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穿過毛兒蓋的大草地,最后經過六盤山到陜北的吳起鎮。此時長征還未結束,到1936.10,紅軍

二、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師:有誰給老師說一下長征勝利有什么意義?

生: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師:很好。在長征過程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誰可以舉出事例呢?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戰士,名叫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戰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那母子三人,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饑。最終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個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他對人民群眾對戰友的那種深厚情誼,深深感動著我們,在長征過程中,像謝益先這樣感人的事例很多。讓我們看到了值得我們銘記在心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團結互助。。。。。。 在我們校園中,這些紅軍精神值得我們發揚。

師:在長征途中有一次重要的會議----遵義會議。我們一起來看遵義會議的概況。 師:遵義會議哪一年召開的?

生:1935.1 師:遵義會議的內容是什么?

生: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師:很好,那么遵義會議有什么最要的歷史意義呢? 生: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師:很好,同學們在書上把遵義會議的內容、意義劃出來。 師:同學們,毛澤東有一首詩是反映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你們知道嗎?對,就是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你們集體朗讀一遍。

上一篇:春季運動會加油稿30字范文下一篇:周立波30大段經典語錄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