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

2023-12-17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從新會計準則要求出發,結合實際情況,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了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合并會計報表  合并范圍  合并方法  復雜持股

1 合并會計報表概述

1.1 合并會計報表

1.1.1 合并會計報表的概念

合并會計報表又稱合并報表和合并財務報表,是指以產權關系為基礎,綜合反映企業集團在某一階段整體財務狀況、資金流轉情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與母公司和子公司單獨編制的財務報表相比,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主體是母公司,具有一定的概括性、階段性和流動性。在進行報表編制時,母公司必須合理調整報表程序,并選擇科學的計算方法。合并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合并現金流量表、合并利潤表、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附注幾部分內容。

1.1.2 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企業合并會計報表涉及內容較多,既包括企業收購和兼并過程中的的資產和負債,也包括一系列相關會計要素的變化。因此,在進行合并會計報表編制時,企業必須妥善處理好合并編制中的會計問題,提高其編制效率和質量。

1.2 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確定

合并會計報表是由企業集團中處于控制地位的母公司編制的,必須納入合并范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對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作出了明確規定:

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①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②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③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④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占多數表決

權。

1.3 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程序

1.3.1 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規定可知,企業在進行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前,必須由母公司制定統一規范的會計政策,并積極推行實施,使母子公司的會計政策基本一致。此外,在對子公司進行會計統一時,子公司必須要嚴格按照母公司的會計要求進行財務管理活動。

1.3.2 編制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手續相當復雜,為了使編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在編制時,通常采用先編制合并工作底稿作為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基礎。

1.3.3 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

在進行合并會計報編制時,企業必須保證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并合理調整和抵消分錄,以保證合并會計報表各項目合并數的有用性。

1.3.4 計算合并會計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

在母子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各項目金額相加、抵消、分錄調整的基礎上,依次計算出各資產項目、負債項目、所有者權益項目和費用項目等的合并金額,以備會計工作人員查找使用。

1.4 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注意事項

1.4.1 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原則

①一體性原則

納入合并報表體系的成員企業為一個會計主體,并以此為基礎處理各會計事項。

②個別會計報表原則

合并會計報表必須以個別會計報表為基礎編制。

③重要性原則

即對于一些不影響大局的非重要事項適當取舍,而對于一些重要的經濟業務,則要單獨反映和處理。

1.4.2 復雜持股下合并范圍的確定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對復雜持股下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進行了明確規定,其控制權的判斷標準為數量標準。當投資企業在被投資企業的表決權超過505時,則被投資企業可以納入投資企業的合并范圍。此外,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的直接持股可以直接獲取,而間接持股與間接和直接持股則應通過計算取得。

1.4.3 編制調整分錄、抵銷分錄的具體事項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的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借記或貸記的均為會計報表項目,而不是具體的會計科目。

2 合并會計報表案例分析——XX企業

2.1 企業的基本信息

XX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最初成立于1964年4月,系全民所有制企業,注冊資金14813萬元。2008年整體改制成為一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12,596,125.91元。

2.2 企業合并報表的范圍確定

于2008年-2013年直接或間接擁有16家公司的表決權比例均大于50%。這16家公司在2014年均應被母公司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

2.3 企業合并報表的編制

XX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編制方法采用:順序法編制合并會計報表。順序法即先編制子公司的合并報表,再編制母公司的合并報表。

2.4 分析XX企業合并報表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4.1 母子公司會計政策不一致

①固定資產的分類、計價方法及折舊方法的不同。

母子公司同類折舊年限都有所不同。

②存貨取得和發出的計價方法不同。

母公司:加權平均法;子公司:先進先出法、個別認定法。

③采用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不同。

母子公司賬齡相同的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有所不同。

2.4.2 復雜持股時出現的問題

圖1  本公司復雜持股情況圖

如圖1:二級子公司(A)和二級(B)同時對三級子公司(C)擁有股權。期末母公司編制將A公司、B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的會計報表,存在的問題是:A公司在對C公司進行合并時,持股比例為51%,其余49%作為少數股東權益。但實際上這49%之中有30%是屬于B公司所擁有的,在B公司會計報表中也有核算。即:這30%的股權被計量了兩次,并未完全抵銷,應從少數股東權益中剔除。

3 問題提出、建議及措施

通過對XX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的案例研究分析,該企業存在兩個問題。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并且考慮到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和措施。

3.1 母子公司會計政策不一致

《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規定了編制合并報表前,母子公司應統一會計政策。不一致時,應調整子公司會計報表或者重新編制。本案例中,母子公司會計政策有出現不一致的地方,但是母公司并沒有對子公司會計報表進行調整或者重新編制,違反了《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建議母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對子公司采用的與母公司不同的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所產生的收益、資產、負債進行調整。調整子公司會計報表,并不對子公司賬目進行調整。不推薦對子公司的會計報表進行重新編制這個方法,否則會使得子公司編制報表的成本增加。同時為了該企業以后年度編制合并報表的簡便性,建議母子公司在保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可比性的前提下,盡量統一其會計政策。這樣可以使得母公司因為統一會計政策對子公司報表的調整內容盡量最小化,減少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編制合并報表的效率。

3.2 復雜持股的情況下對少數股東權益的影響

A、B公司同為母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持有C公司51%的股權,對其實施控制。B公司持有C公司30%股權,對其有重大影響。A公司對C公司進行合并時,持股比例為51%,其余49%作為少數股東權益。但實際上這49%之中有30%是屬于B公司所擁有的,在B公司會計報表中也有所顯示。也就是說,這30%的股權被重復計量了。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過程中,該企業并沒有將重復計量的30%股權進行抵銷。在此,建議這30%股權應該從少數股東權益中剔除,編制抵銷分錄進行抵銷:借:少數股東權益、貸:長期股權投資;編制合并利潤表時做如下抵銷分錄:借:投資收益、貸:少數股東損益。

參考文獻:

[1]周顯文,譚漢榮.關于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的探討[J].商業時代,2007(15).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4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403-493.

[3]孫顯松.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實務的若干問題探討[J].企業研究,2013(18):91-92.

[4]任玉杰.會計報表合并的方法及選擇[J].財稅金融,2011(7):47-48.

[5]陳麗君.淺談合并會計報表相關問題研究[J].企業管理,2011(7):57-59.

[6]劉曉英.關于合并會計報表合并問題研究[J].新準則解讀,2011(9):34-36.

作者簡介:董行(1993-),女,山西河津人,大連財經學院財會系。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第2篇

我國于1995年公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合并會計報表的征求意見稿,至今尚未修訂完成。該征求意見稿包括十個部分,其名稱及所包括的內容分別是:

(1)引言,指出了準則所涉及的范圍,即涉及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

(2)定義,在這里準則的征求意見稿給出了11個術語的定義。其中包括合并會計報表、企業集團、母公司、子公司、控制權、權益性資本、少數股東權益、少數股東損益、內部交易、合并價差、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

(3)編報單位,限定了合并合計報表的編報主體即母公司,并指出了母公司可以不編合并報表的兩種特殊情況。

(4)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指出應當編進合并報表的子公司范圍和可以不編入合并報表的特殊情況。

(5)合并會計報表的種類,包括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損益表、合并利潤分配表和合并現金流量表。

(6)合并會計報表會計期間與會計政策,提出應當以母公司的會計期間為合并資產負債表日。并指出子公司的會計資產負債表日原則上應當與母公司會計期日和資產負債表日保持一致,并提出了可以不一致的情況和處理方法。在會計政策的選擇上也基本要求子公司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和不便一致的處理等。

(7)合并會計報表程序,給出了編制合并報表的依據即母、子公司各處的會計報表,在相互抵銷內部交易對母、子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影響的基礎上,合并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各項目編制。

(8)內部交易的抵銷,主要規范了五項內容:

第一,母公司對子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的數額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母公司所擁有的份額抵銷。

第二,企業集團內部債權與債務項目,包括應付、應收、預收及預付等項目應當相互抵銷。

第三,內部交易所形成的銷售收入、費用和投資收益應當予以抵銷。

第四,內部交易所形成的存貨中,由于內部交易所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應當全部予以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失,除其成本不可能收回者外,也應予以抵銷。[!--empirenews.page--] 第五,內部交易取得的固有定資產及其他們資產中,由于內部交易所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應當全部予以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失,除其成本不可能收回者外,也應予以抵銷。

(9)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損益,指出予公司所有者權益中少數股東權益的列示、擁有份額的確定,以及少數股東損益在報表中的列示等內容。

(10)合并會計報的附注,規定除包括個別會計報表應附注的事項外,還應包括納入合并的子公司一些情況及原因等。

二、比較

不同國家在合并合計報表的理論和實務領域里存在著巨大差異在以上的關于合并會計報表準則的簡介中已經介紹了各國在采用合并財務報表時間先后上的差異。下面就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合并會計報表的征求意見稿與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并財務報表和對附屬公司投資的會計”以及英、法、德、美、日本及其他國家的相關內容進行比較。

(一)關于定義

合并財務報表是在把企業集團視為一個單獨的會計主體的基礎上編制的。國際上基于對合并報表的信息向誰提供該信息的目的這兩點的不同認識,形成了對合并集團三種不同的概念。(1)“母公司”集團概念。這種概念認為合并財務報表主要是為現有的和可能的普通股東編制的。對于部分控股的子公司,則片面強調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東權益,而忽視甚至不惜犧牲少數股東的利益。(2)“主體”集團概念。這種概念強調的是集團中的所有企業這一經濟主體,并對所有股東,不論是多數股東還是少數股東,一律同等對待、一視同仁。(3)“所有權”概念。這種概念用來概括這種情況,即一個企業隸屬于一個集團,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單一的母公司,也沒有少數股東,既不存在法定支配權,也不存在單一的經濟主體。按照“所有權”概念,既不能強調法定控制,也不強調經濟要體,而是強調能對經濟和財務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可能性的所有權。在這種概念下,當年的損益及資產與負債均可以按比例列入報表。

英國的法律和慣例主要以“母公司”概念為基礎。但以“所有權”概念為基礎的權益法也被視為標準的慣例;而且“主體”概念也常被使用。英國第14號標準會計慣例公告(1978年)將集團定義為“一家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1985年的公司法對子公司下了定義,并認為如果其它公司是它的子公司,這家公司才是另一家控股公司。其標準是:

(a)董事會的成員資格及控制權;

(b)持有超過半數的股權資本名義價值。對于不屬于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聯營公司”和“聯屬公司”,公司法也給予明確的界定。

美國的慣例也是以“母公司”概念為基礎,并結合運用權益法,而且還廣泛應用“權益結合法”。權益結合法是以“主體”概念為基礎的,難以與“母公司”概念相協調。德國的法律和慣例與英、美相去甚運,主要是以“主體”概念為基礎的。與其它國家不同,企業集團是以法律主體的形式存在,通常稱為“康采恩”。法國的法律和慣例是同時以母公司和所有權概念為基礎的。荷蘭的慣例與英國十分相近。企業集團史是會計上的概念,并非法律主體。從我國的《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和《企業會計準則第×號-企業合并(征求意見稿)》的要求與實務中的操作來看,我國主要以“母公司”概念為基礎,并結合運用“購買法”(參考本書第九章第三節)[!--empirenews.page--]

(二)關于編報單位

在編報主體的規定上,各國基本一致。即合并會計報表由企業集團中的母公司編制。但當母公司本身完全被其他企業擁有時,則不需要呈報合并財務報表。并指出當母公司本身是被另一母公司幾乎完全擁有的子公司時,在少數股東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不單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但在這種情況下,這類母公司應當在其單獨編報的會計報表中說明未編合并會計報表的理由,公開合并會計報表的母公司的名稱和注冊地。

(三)關于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征求意見稿在這方面的規定較詳細,與國際會計準則和日本會計法規相比,從大的方面來說是一致的,都規定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母公司應當將其所有的子公司,包括境內和境外從事各種經營業務的子公司,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除此之外,我國準則和國際準則都規定并列舉了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但其基本條件存在著差異,我國子公司的范圍包括母公司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間接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樓益資本的被投資企業;直接和間接擁有其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國際會計準則指出合并財務報表應包括由母公司控制的所有企業,如母公司直接或通過附屬公司間接控制一個企業過半數的表決數,即可認為[1][2][3]下一頁 存在控制。日本會計法規中規定原則上所有的子公司都作為合并的對象,母公司和子公司是根據有無義決權超過一半的實質上擁有來定義。從以上表述可知,我國是根據是否擁有子公司過半數以上的權益性資本作為標準,而國際會計準則和日本會計法規則是依照是否擁有子公司過半數以上的表決權和議決權。

另外,我國和國際準則都給出了除了上述控制其半數以上的權益性資本或表決權的被投資單位被納入子公司的范圍之外,若不滿足上述條件但與母公司之間存在著下列情況之一的,該被投資企業應當作為子公司:

(1)根據與其他投資者的協議,擁有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2)根據法規或協議,擁有統馭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的能力;

(3)有權任免董事會或類似管理機構的大部分成員;

(4)在董事會或類似管理機構的會議上,有權投多數票。

而日本會計法規對不應包括在合并范圍內的被投資企業做出了界定,包括:

(1)因不存在有效支配從屬關系,被認為缺乏組織一體化的公司;

(2)不被認為是繼續經營的公司(破產公司、清算公司等);

(3)被認為母公司只一時性擁有其議決權超過一半的公司;

(4)通過合并,恐怕會使利害關系者的判斷失誤的公司,應從合并范圍內排除。進而,對于缺乏重要性的小規模子公司亦可以從合并范圍內排除。

我國準則也列出了與此相類似的不應包括在合并報表的子公司范圍,但與日本準則相比,沒有上面的第(4)條,而多了另外兩條,即:

(1)非持續經營的,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不應包括在合并會計報表的范圍內。[!--empirenews.page--] (2)受所在國外匯管制及其管制,資金調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四)關于合并會計報表的種類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應編報的合并會計報表有:

(1)合并資產負債表;

(2)合并損益表;

(3)合并利潤分配表;

(4)合并現金流量表。

日本會計準則中規定的登工財務報表包括合并借貸對照表或稱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損益計算書即合并損益表、合并留存收益計算書,與我國的合并利潤分配表相似。

關于合并報表的公布要求,中西各國對應予公布的合并報表的要求各具特點:

(1)在美國。美國的合并慣例受證券產易委員會(SEC)的規定及有關會計準則的約束,在證券交易委員會管轄范圍內的所有公司都必須提交合并報表。此外,還必須提高母公司本身的報表。證券交易委員會還對合并報表和匯總財務報表的形式和內容作出了若干規定,它要求合并報表應明確地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2)在英國。根據1985年公司法的要求,當一家公司在財務終了時擁有一家子公司,而它本身又不是另一家在英國注冊的全資子公司時,就必須提供“集團報表”,不過,集團報表不一定是合并報表。它是反映一家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業務及損益情況的報表。集團報表必須真實并公允地反映母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的業務情況及損益。

(3)中國在《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是明確指出:凡設立在我國境內,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母公司,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以綜合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形成的企業集團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同時,母公司除單獨報送合并報表外,還應當按原渠道報送本公司的會計報表和匯總會計報表。

(五)關于合并報表會計期間與會計政策

中外會計準則對合并會計報表的會計期間一般都規定以母公司的會計期間為準,并要求子公司的會計期間和資產負債表日應與母公司的保持一致。而且我國準則指出,當子公司會計期和資產負債表日與母公司會計期間和資產負債表日不致時,應當按照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日和會計期間重新編制子公司會計報表,以重編的子公司會計報表作為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基礎。另外,我國準則和國際準則都提出如果子公司資產負債表日與母公司資產負債表日相差在三個月以內時,也可以以三個月以內子公司編制的會計報表為基礎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同時,應對子公司資產負債表日與母公司資產負債表日之間發生的重大內部交易或其他事項在其會計報表中作必要的調整。并根據一致性原則的要求,報告期的長短和報告日的差距,在各期之間應當相同。

一般地,各國會計準則都要求子公司與母公司相同的會計政策。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合并會計報表中還指出當子公司不便于與母公司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時,也可直接利用該會計報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但應當在合并會計報表中作必要的說明。國際會計準則與我國準則在這方面幾乎相同,但多了一項應說明的內容即應說明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采用不同會計政策的項目的比例。[!--empirenews.page--]

(六)關于合并會計報表程序

我國準則提出合并會計報表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編制的會計報表為依據,在相互抵消內部交易對母公司及其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影響的基礎上,合并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各項目編制。對于合并報表的合并程序,我國與其他國家相同,在實務中都是通過作調賬分錄,將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財務報表逐項相加后的結果進行調整,抵消內部交易的影響,從而得出合并會計報表。

(七)關于內部交易的抵消

各國在內部交易的抵消的程序上可能存在某些順序上的差異,但基本方法和抵消內容卻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母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數額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母公司所擁有的份額抵消。其中,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母公司所擁有的份額應根據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扣除子公司中少數股東所擁有的份額確定,而該份額與母公司權益性資本投資的差額在合并報表中應當作為合并價差處理。子公司與子公司相互投資的也應相應地抵消。

(2)企業集團內部債權與債務項目應當相互抵消。其中,內部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抵消后,其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也應相應抵消;內部債券進行抵消時,內部債券投資數額與內部應付債券之間如果發生抵消差額,其差額應當作為合并價差處理,并與前述抵消權益性資本投資時發生的合并價差合并列示。

(3)內部交易形成的銷售收入、費用和投資收益應予以抵消。

(4)內部交易所形成的存貨中,由于內部交易民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應當全部予以抵消;未實現內部銷售損失,除其成本不可能收回者外,也應予以抵消。

(5)內部交易取得的固定資產及其他資產中,由于內部交易所產生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應當全部予在抵消;未實現內部銷售損失,除其成本不可能收回者外,也應予以抵消。同時,對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固定資產中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當期計入或少計入折舊的數額應予抵消。而且,固定資產中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中計入或少計入等計提折舊的數額也應當予以抵消。

其中關于合并差異,各國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在英國和美國,標準的做法是在買收日按現價對凈資產進行計量,把買得金額與凈資產的現行價值之間的差額稱為“合并商譽”。在美國,合并商譽須在不超過40年的期限內攤銷。在英國,要求把商譽立即從準備金中注銷,或在不超過其經濟壽命的期限內分期注銷。在荷蘭,合并商譽應在不超過五年的期限內攤銷。在德國,合并差異必須在每一資產負債表日期加以計算,被投資公司的賬面價值被定義為:包括股本和各項準備以及尚未扣除股利的當年損益。因此,合并差異的數額每年都會發生變動。法國的大多數公司采用類似于德國的做法,但也并非完全相同。合并差異是在每個資產負債表的日期計算的;被投資公司的賬面價值包括股本、準備及前期結轉利潤,但不包括當年的損益。我國目前的合并會計報表的規定只適用于國家國有資產管上一頁&nb [!--empirenews.page--] sp;[1][2][3]下一頁 理局授權試點的企業集團、股票上市公司和需要編報合并會計報表的外貿企業。按要求,不確認合并中出現的商譽,而作為“合并價差”處理,并逐年攤銷。

(八)關于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收益

中外準則對少數股東權益的列示要求幾乎是相同的,即少數股東權益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應與負債和母公司的股東權益分開列示。集團收益內的少數股東權益也應分別列示。我國會計準則還規定在子公司發行有優先股的情況下,計算少數股東損益時應當以扣除優先股股利后的凈利潤為計算依據。我國準則對少數股東損益的界定是將之作為企業集團總利潤的減項,在合并損益表中單獨列示。少數股東損益根據少數股東持有權益性資本的比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以及子公司本期凈損益計算確定。并規定少數股東增加對子公司的投資應當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作為融資活動家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處理;少數股東本期損益,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作為營業活動所在地的現金流量處理;子公司將利潤分配給少數股東,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作為融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處理。

與我國準則相比,日本準則指出子公司的資本賬戶中不屬于母公司權益的部分,應作為少數股東權益表示。但是子公司的虧損等的分擔額超過少數股東權益金額的場合,其超過額應由母公司的權益負擔,不使少數股東權益的金額為負數。與此相對應,國際會計準則中還規定在予以合并的附屬公司中,少數股東應占的虧損可能超過少數股東在附屬公司的權益。超過的部分以及應歸屬少數股東的虧損,除了少數股東有約定義務并能夠彌補的虧損外,應沖減多數權益。如附屬公司以后報告利潤,所有這些利潤均應分配給多數股東,直至以前由多數股東承擔的少數股東的虧損額全部收回為止。

(九)關于合并報表的附注(披露)

我國準則指出合并會計報表附注中除包括個別會計報表應附注的事項外,還應當包括如下事項:

(1)納入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的重要子公司名稱、業務性質、注冊地、母公司所持有的各類股權的比例;

(2)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子公司增減變化情況;

(3)擁有其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未納入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的原因;

(4)未擁有過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其他被投資企業納入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的原因;

(5)納入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的子公司與母公司會計政策不一致時,未進行調整的情況;

(6)納入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經營業務與母公司經營業務相差很大的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等有關資料。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第3篇

一、合并財務會計報表概述

合并財務會計報表主要反應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集團公司整體財務情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偣揪褪菗碛幸粋€或者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 子公司就是被總公司控制的企業。合并財務會計報表內容如下所示: (1) 資產負債報表的合并; (2) 利潤報表的合并; (3) 現金流量表的合并; (4) 所有者權益的合并。

二、公司財務會計報表合并存在的問題

(一) 合并范圍不夠明確

合并范圍就是企業對報表相應項目做出較為準確判斷過程中的重點。結合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相應內容, 子公司需要具備一定可控性, 這一情況下, 將其納入到合并范圍當中, 但是針對合并過程中的股權比例, 企業缺乏考慮。

(二) 缺乏相關性

多數集團類企業均采用無形資產方式, 子公司資產和總公司相反情況下, 會導致財務會計報表合并很難對總體財務情況、經營情況進行準確反映。在進行財務會計報表信息應用期間, 報表相關性不夠明確, 報表信息很難真正為管理層決策工作帶來有力依據[3]。

(三) 總公司和子公司財務會計基礎政策存在差異

進行財務會計報表的合并過程中, 子公司會計政策下信息有可能被修改, 這就可能促使報表信息出現錯誤判斷。有些子公司財務人員為了掩飾經營不當問題, 對報表進行造假, 從而對整個集團帶來不利影響。

三、公司財務會計報表管理策略

(一) 細化報表內容

結合新會計準則需求, 總公司需要將全部有可能控制的子公司列入會計報表當中。這樣做說明了總公司對于子公司的實際控制權是會計報表合并工作當中的重要內容。企業對財務會計報表進行細化期間, 要求將總公司實際控制權作為標準, 對報表進行合并。對于分部財務會計報表需要進行科學編制, 采取財務會計報表合并的重要措施。對于總公司而言, 其和子公司之間盈利能力以及機構設置之間存在一定差異, 對會計報表進行具體細化和合并期間, 需要對部分財務會計報表進行編輯, 從而在會計報表合并之后將報表存在的局限性打破。這一工作過程中, 企業需要對一些關聯方關聯信息以及部分和關聯方存在較高聯系的信息做出適當披露。關聯方以及相應交易信息一般情況下, 可能被添加在報表的結尾部分, 針對這些信息的披露, 在一般情況下, 關聯方以及相應交易信息可能被添加在報表的結尾部分。

(二) 強化總公司和子公司財務會計基層政策監管力度

相應會計報表合并工作在具體開展過程中, 相關部門需要對集團公司當中, 總公司、子公司財務會計基礎政策外部監督審計工作做出進一步強化。同時還需要針對財務會計報表合并工作當中的有效性、公允價值和并購重組機制虧損操作方式進行嚴格審查, 這樣做可以加強對財務會計監督機制的強化方式[2]。建立監管體系期間, 相關部門需要和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等之間進行合作, 從而進一步強化監管機制。

(三) 子公司上交公司財務會計報表和數據信息

全球化市場經濟背景下, 建立多元化經營方式, 企業可以借助合并后的財務會計報表信息做出公示,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滿足社會不同行業的需求, 促使公司報表具有較高準確性和真實性, 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完整性, 企業在合并會計報表信息過程中, 要對基層企業經營情況以及財務管理情況有一個相對充分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 子公司要對沒有經過調整的不同報表和經營活動報告進行及時提交, 方便集團管理層進行綜合數據分析過程中, 獲得原始數據信息, 最終為企業今后發展方向的制定奠定基礎。對于子公司來說, 針對其經營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這樣能夠為集團公司綜合財務分析工作帶來較大幫助, 并且能夠對財務會計報表合并期間存在的問題有效避免和解決。

(四) 協調會計科目和會計政策

一個企業中, 總公司和子公司在行業之間存在一定差異, 同時會計政策和會計制度方面也會有所不同, 這就可能導致財務會計合并中出現一定問題。在一些跨國企業中, 總公司和子公司之間可能制定不同的會計政策。這種情況下, 促使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也不同, 總公司與子公司會計進行參考的基礎上, 針對個別財務會計報表做出編制。去除會計之間和會計制度當中存在的不同之處之外, 總公司和子公司對會計報表進行處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這就增大了財務會計報表的合并難度。相應部門對會計政策和會計科目做出協調, 也就是對彈性化會計政策中存在的會計信息差異進行科學處理[3]。會計科目和會計政策的科學協調,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會計報表當中的會計信息真實性與可靠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 財務會計報表合并工作, 因為總公司和子公司之間在制度方面、處理方面均存在不同之處, 因此合并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 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問題, 對合并財務會計報表進行科學管理。

摘要:本文針對公司財務會計報表中合并問題進行分析, 闡述了合并財務會計報表內容, 同時還分析了合并財務會計報表存在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 總結如何對合并財務會計報表進行管理。希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 能夠為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合并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財務會計報表,合并,相關性,合并范圍

參考文獻

[1] 林鋼, 武雷.政府會計改革難點問題探討 (下) ——會計信息生成模式及綜合財務報告編制問題[J].財務與會計, 2015 (10) .

[2] 李云芳.投融資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方法、內容分析與研究[J].財經界 (學術版) , 2014 (22) .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第4篇

1 我國關于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新會計準則的變更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 我國的財務報表編制的合并工作發生了一些列變化, 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理論基礎、編制范圍、編制內容及編制方法等方面。下面就這幾方面的變化的詳細內容進行闡述。

1.1 我國財務報表編制合并的理論基礎變更

理論的更新是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實際工作的前提, 能夠為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提供指導。新會計準則主要對實體法的理論方面進行了更新。它擯棄了傳統的比例合并法, 要求采用權益法對合營公司的財務進行處理;認為少數股東的權益不是負債, 而只是股東權益合并中的一環, 而少數股東損益不是費用, 而只是凈利潤合并中的一部分;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本質目標是服務于提供資源給企業的人員。

1.2 我國財務報表編制合并的具體內容變更

舊的會計準則要求將對原來的資產負債表的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進行合并, 新的會計準則新增了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部分, 使其更加完整;新增了附注披露部分的內容, 包括子公司的表決權比例, 當期不納入合并范圍原子公司的名稱、業務屬性、注冊地、母公司持股和表決權的比例等;在所有者權益中新增部分股東權益, 舊的會計準則僅對子公司少數股東權益不在母公司范圍中的份額進行反映, 而新準則在資產負債表合并時對少數股東權益單獨列為“少數股東權益”一項, 使公司權益的所有者歸類更為完整。

1.3 我國財務報表編制合并的涵蓋范圍變更

舊的會計準則未將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和當期凈利潤小于母公司12%的規模較小的子公司列入財務報表編制的合并范圍內, 一些特殊行業如金融及保險業等的子公司也被排除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范圍內, 新的會計準則將這二者都納入合并范圍中;由于一些合營公司同時受多方控制, 而母公司不一定能控制其資產、負債等內容, 取消按比例合并法控制范圍, 所以新會計準則將這種多主題聯合控制的公司進行剖析, 了解掌握實質控制權的主體, 規定子公司增加處理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范圍。

1.4 我國財務報表編制合并的編制方法變更

對于合并公司的長期股權處理, 在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和母公司會計政策一致, 而不在母公司控制內的子公司應將其報表按照公允價值的標準進行調整;舊的會計準則主要采取成本法, 新準則要求調整后的子公司的會計報表抵消分錄以其個別哦財務報表的編制為標準;新準則強調子公司和母公司合并的資產負債要以賬面價值作為公允價值的反映, 不能人為地以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為準, 而非同一控制的合并要采取購買法。

2 我國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改進和完善建議

2.1 對特殊行業的合并提出具體的規定

參照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SPE條例, 根據我國國情制定出詳細的操作規范。對其合并報表范圍應根據其主要風險的承擔方和收益方進行判斷, 并給予其獨立主體的身份。

2.2 對于多方持股的合并詳細規定其價值計量方法

我國市場關系具有復雜性, 其股權的間接持有、直接和間接共同持有、多層持有及交叉持股等現象較為常見, 應該對其各種情況進行本質分析, 尋找實質控股方或實質受益方, 確定哪些主體可以作為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納入范圍。

2.3 對其企業內部債權交易抵消差額合理處理

在實際計算中將內部債權劃分為投資收益, 實質上它就是企業內部的資金調撥, 在債權贖回時其收益已經抵消。但在我國的債權贖回計算中忽略這一部分收益的抵消, 直接將其合并在凈利潤中, 國際上一般將其納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以確定其歸屬。

3 落實新會計準則下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對策

3.1 采用新科技, 開發新會計準則下的財務報表編制軟件

目前, 我國的財務報表編制工作都是計算機操作, 會計電算化已經應用于大部分企業中。為了能夠及時將新會計準則的要求付諸實踐, 政府應該在新準則出臺的同時, 應該通過軟件開發人才和專業的軟件開發公司, 為其提供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開發出于新準則同步的財務報表編制軟件。

3.2 加強培訓, 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和素質

對與新會計準則密切相關的從業人員如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等進行業務培訓, 及時更新專業知識, 而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也要進行適當的新會計準則普及, 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3.3 出臺證券監督的法律法規, 規范公司合并的證券市場

為規范市場監管工作, 維持合理的證券市價, 保證證券和股票市場的秩序, 證券監督委員會應該根據新會計準則出臺相關法規和條例, 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投資者權益的保護等方面做出相關的規定。

4 結語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 舊的會計準則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新的市場經濟形勢對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新準則雖然有了一定的更進, 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需要在今后不斷的實踐工作中進行部分修訂, 以使其更為完善, 存進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摘要:新會計準則對合并財務報表編制進行了調整, 本文在探討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方面新會計準則內容變更的基礎上, 探討了在目前新會計準則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 并對如何各個主體在新會計準則中做好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更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申屠, 新飛.合并報表編制思路解析[J].財會通訊, 2008 (3) :60~61.

[2] 曲明, 余善聚.新合并財務報表準則的突破及缺陷剖析[J].科技信息, 2007 (31) :619~620.

[3] 鄒玉桃.淺析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調整事項[N].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 2007 (110) :61~63.

[4]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中國經政經濟出版社, 2006.

[5] 盧靜.新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特點分析[J].會計之友, 2008 (10) :57~58.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第5篇

一、成本法直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可行性及程序

(一)成本法直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可行性分析 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對子公司投資,日常會計實務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調整為權益法。但同時準則又允許母公司在采用成本法的基礎上直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只要所生成的合并財務報表符合準則的相關規定。

2011年5月12日IA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合并財務報表》應用指南中,規定了“合并財務報表應將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用、現金流量的相同項目加以合并,抵銷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的賬面金額與其在各子公司中所占的權益份額”??梢妵H財務報告準則并未規定必須將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才能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其實根據美國會計研究公告第51號《合并財務報表》和FASB第94號準則《全資控股子公司的合并》,母公司甚至可以在其個別賬簿中自由選擇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核算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的投資。因為母公司的投資賬戶余額、母公司來自子公司的收益和其他內容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都可以抵銷,編制的合并財務報表是一致的。

(二)成本法直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程序 成本法直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程序可分為以下步驟:(1)將子公司的資產、負債由賬面價值調整為股權投資日的公允價值,并按該公允價值持續計量,對凈利潤進行調整。(2)將股權投資日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與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抵銷,并確認少數股東權益金額。 (3)將股權投資日后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變動的金額,按照少數股東持股比例分配給少數股東,追加確認少數股東權益。(4)抵銷子公司的利潤分配。(5)抵銷母子公司內部債權債務以及內部購銷業務。上述步驟中第1步和第5步與成本法調整成權益法(下文簡稱為權益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處理相同。第3步是整個編制程序的關鍵。

由于引起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主要有:盈利、虧損、分配股利以及發生的其他權益變動等。因此少數股東權益=股權投資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少數股權+基于股權投資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計算子公司凈利潤(凈虧損)×少數股權-子公司分配的股利×少數股權+/-子公司其他權益的變動×少數股權。只要正確確定了少數股東權益,采用成本法直接編制的合并財務報表一定等于采用權益法編制的合并財務報表。

二、合并報表編制方法探討

(一)案例概述 [例]2012年1月1日,A公司用銀行存款6000萬元購得B公司80%的股份(假定A公司與B公司的合并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B公司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1400萬元,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額,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無殘值。其他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

2012年1月1日,B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7000萬元,其中股本4000萬元,資本公積3000萬元,盈余公積0元,未分配利潤0元。2012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2000萬元,提取法定公積金200萬元,分派現金股利12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600萬元。B公司因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資本公積的金額為200萬元。

A公司按照成本法進行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0

貸:銀行存款 6000

借:銀行存款 960

貸:投資收益 960

由于股權投資日編制的合并財務報表尚不涉及兩種方法的差異,因此本文不作涉及。

(二)按權益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1)首先將B公司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調整成股權投資日的公允價值,并按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對折舊進行調整。

借:固定資產 200

貸:資本公積 200

借:管理費用(200÷20) 10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10

(2)其次將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

以B公司2012年1月1日各項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重新確定B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為1990萬元(2000-10)。

借:長期股權投資(1990×80%) 1592

貸:投資收益 1592

借:投資收益 (1200×80%) 960

貸:長期股權投資 960

借:長期股權投資(200×80%) 160

貸:資本公積 160

(3)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以及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子公司的利潤分配進行抵銷。

借:股本 4000

資本公積 (3000+200+200) 3400

盈余公積 200

未分配利潤——年末(2000-200-1200-10) 590

商譽 (6000-7200×80%) 240

貸:長期股權投資(6000+1592-960+160) 6792

少數股東權益 1638

借:投資收益(1990×80%) 1592

少數股東損益(1990×20%) 398

未分配利潤——年初 0

貸:提取盈余公積 200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12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590

(三)按成本法直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1)對子公司固定資產的原價及折舊按照股權投資日公允價值進行調整。

借:固定資產 200

貸:資本公積 200

借:管理費用(200÷20) 10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10

(2)對股權投資日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與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抵銷。

借:股本 4000

資本公積 3200

盈余公積 0

未分配利潤——年初 0

商譽 24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000

少數股東權益(4000+3200)×0.2 1440

(3)將A公司的投資收益與B公司股利分配抵銷。

借:投資收益 960

貸: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960

(4)將調整后的凈利潤分配給少數股東,并抵銷子公司利潤分配中屬于少數股東的部分。

借:少數股東損益(1990×0.2) 398

貸: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1200×0.2) 240

少數股東權益 158

(5)將B公司的其他權益變動分配給少數股東。

借:資本公積 (200×0.2) 40

貸:少數股東權益 40

(6)抵銷B公司利潤分配中提取的盈余公積。

借:盈余公積 2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200

經過上述調整抵銷分錄的編制,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完全相同。具體見表1:

(四)成本法下合并財務報表的連續編制 承前例,假設2013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2400萬元,提取法定公積金24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則直接由成本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需要編制下列調整抵銷分錄。

(1)連續調整子公司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

借:固定資產 200

貸:資本公積 200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10

管理費用 10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20

(2)依然對股權投資日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與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抵銷。

借:股本 4000

資本公積 3200

盈余公積 0

未分配利潤——年初 0

商譽 24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000

少數股東權益 1440

(3)確認累計凈利潤中歸屬于少數股東的權益,本年的金額為478萬[(2400-10)×20%],去年的158萬通過“未分配利潤——年初”調整。

借:少數股東損益 478

未分配利潤——年初 158

貸:少數股東權益 636

(4)調整累計資本公積變動歸屬于少數股東的權益。

借:資本公積 40

貸:少數股東權益 40

(5)連續抵銷子公司利潤分配中提取的盈余公積,當年的通過提取盈余公積來抵銷,去年的通過“未分配利潤——年初”來抵銷。

借:盈余公積 440

貸:提取盈余公積 240

未分配利潤——年初 200

通過例析可知,股權投資日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分錄,不管是股權投資日還是日后連續編制的情況下,編制的分錄始終是相同的,每年只需要簡單復制即可,省卻了每年按照子公司年末的所有者權益進行抵銷的過程。在按照權益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年末”在抵銷分錄中通過一借一貸的處理,相當于沒有對其進行抵銷,只是為了平衡分錄而出現,沒有實際意義。其實在實體理論下,子公司的年末未分配利潤本身就不應該被抵銷。而在采用成本法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完全不出現該項目,反而有利于把握抵銷的實質。

綜上所述,由權益法編制下的“兩調一抵”(即對子公司報表由賬面價值到公允價值的調整,對母公司股權投資由成本法到權益法的調整,以及對母子公司之間的抵銷),變為成本法編制下的“一調一抵”, 更加直觀,并且大大簡化了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過程,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2]理查德·貝克等著,趙小鹿譯:《高級財務會計(第7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版。

(編輯 園 ?。?

會計報表合并方法特點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以2007年至2009年深滬上市并進行了反向購買的17家上市公司年報數據作為樣本,對反向購買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反向購買能夠提升公司價值,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更能提升公司價值,反向購買對企業績效影響顯著性超過了對公司價值的影響,通過研究找出我國目前反向購買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企業能按經濟實質進行會計處理,從而保障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關鍵詞:反向購買 價值 績效 相關性

反向購買——借殼上市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長期以來在國外資本市場上不絕以耳。我國2007年首次出現了反向購買的案例,隨后許多公司相繼進行了反向購買。反向購買被許多企業視為救命稻草,為什么有那么多公司進行反向購買呢?本文就從這個問題出發,來探討企業進行反向購買的動因。盡管反向購買案例已不再罕見,由于我國出現的較晚,直接涉及到反向購買的規定也較為寬泛,加之在實務中,企業實際情況良莠不齊,對反向購買相關規定的理解存在偏差,特別是對“是否構成業務”在實務中沒有更為明確的標準,導致情況類似的公司會計處理差別很大,許多公司反向購買實質上是構成業務的,但是在年報中卻按不構成反向購買的原則進行處理,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公司追崇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呢,本文也從這個角度運用數據來分析。

一、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 Jensen和Ruback(1983)研究發現,目標公司通過并購行為獲取了4%的超常收益率,而且這種收益完全是由并購行為引起的,而不是其他的市場力量所致。Mei和Sun(2008)針對美國林產業進行研究發現,當時間窗為3天時,被收購企業的平均超額收益率為3%。此外Franks與Broyles(1977)、Firth(1980)、Bradley、Desai和Kim(1988)研究結果也都支持此結論。Asquith 和Kim(1983)用1960至1978年間的21 個并購樣本進行研究后得出,并購公司的累積超常收益率為-2.9%。而Franks 和Harris(1989)選取英國1990年到1998 年的299 家目標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發現,收購公司的股東獲得了平均25%的超額收益,與之對應的被并購方股東未能獲得任何超額收益。Limmack(1991)運用英國1977年至1986年的并購案例進行研究后發現,并購前為正收益的公司發生并購后績效明顯下降。Agrawal(1992)用1955年至198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發生的共1164 起并購事件進行實證分析后得出,在并購發生后的 5 年里并購公司的股東遭受了超過10%的顯著性損失。Agrawal 和Jaffe(2001)運用美國的937 起兼并交易事件和227 起要約收購交易事件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在并購完成后的5年時間里,并購方的股東損失了超過10%的財富。Bruner(2003)將國際學術界中知名的且常被引用的并購績效類論文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后,發現基于事件研究法文獻的實證結果顯示,目標公司股東的平均收益率為10%-30%,要遠高于并購方股東的收益率。Langetieg (1978)、Agrawal和Jaffe (1995)、Franks和Mayer (1996)的研究成果都支持這一說法。Langetieg分析了1929年至1969年間近150多起并購案例,發現并購行為與企業績效并不顯著。Agrawal和Jaffe(1995)對1941年至1961年間在NYSE發生的132 起并購事件進行研究,發現并購方的累積異常收益率不顯著。此外,Franks和Mayer(1996)對英國在1985和1986兩年間共計33起惡意收購案件進行了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二)國內文獻 余光、楊榮(2000)研究了1993年至1995 年間在滬深兩市發生的所有并購事件,發現目標公司可以在并購中獲得超額收益,而并購公司的股東卻很難獲得。李善民等(2004)以 1998年至2002 年發生于滬、深股市上的40起上市公司之間的并購進行研究,發現并購后收購方績效逐年下降,而被收購方的績效得到提升。李善明、陳玉罡(2002)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得出收購方存在正的超額收益率。同時王謙(2006)基于財務指標法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對于反向購買,研究者大都集中于反向購買的會計處理問題,對于反向購買的經濟價值以及適用性問題,目前還沒有研究。因此,本文以此為出發點研究反向購買與公司價值相關性的問題。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2007年我國出現了第一起反向購買的案例,隨后的2008年、2009年掀起了反向購買的高潮。僅在2009年就有12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明確提到本年度存在反向購買,有2家構成業務,10家不構成業務,這8家不構成業務的公司在年報中僅指出是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采用權益性交易的原則進行處理。但對于是否構成業務這樣一個關鍵問題,僅有少數公司給出了浮于表面的原因,多數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不詳、一筆帶過或未提及。這些公司在反向購買前業績低迷,有的甚至被冠上了ST的帽子,然而在反向購買后業績大幅提升,保持了公司的上市地位。故此提出:

H1:反向購買能夠提升公司價值,即反向購買對公司價值的影響顯著

企業并購能給目標公司帶來超額收益,顯著提升公司業績,反向購買屬于并購的一種,亦會提升目標公司業績,故此提出:

H2:反向購買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

在對這些企業并購協同效應的長期研究中,橫向并購的部分企業在交易完成的三年后出現了不太顯著的正績效,能否推斷反向購買在短期內會提升企業績效,而長期內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不大,故此提出:

H3:反向購買對企業短期績效的影響比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影響更顯著

進行反向購買的上市公司都希望按照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原則(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這是否可以推斷出: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對公司價值的影響更大。故此提出:

H4: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更能提升公司價值

H5: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更能提升企業績效,且此顯著性高于對公司價值的影響

(二)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了從2007年至今進行過反向購買的17家公司,為了使反向購買前后數據具有比較性,所以選取了各公司反向購買前后幾年的數據,又由于反向購買多在2007、2008、2009年進行,只選取了前后三年的數據(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和新浪財經網)。為了減少一些外部因素對有效性造成影響,本文選取了一組對照樣本,這些公司沒有進行過反向購買,而且在進行反向購買的當年,二者產業性質和公司規模及經營業績沒有顯著差異。

(三)變量定義 本文通過控制以下變量,來減小其他因素對研究的影響。(1)資產負債率。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企業的融資需求不斷上漲。但由于融資途徑有限,融資條件限制等因素,導致了一部分企業選擇了借殼上市,以達到融資目的。因此,進行反向購買后的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會對本文研究結論有影響,故控制資產負債率所造成的研究偏差。(2)總資產周轉率。由于反向購買可以分為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和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二者所帶來的資產是數量、種類不同的,且具有不同的生產能力。因此,總資產周轉率也應在控制變量中。(3)公司規模。不同的公司規模會對企業的價值和績效產生影響,公司價值的變動有時不是由于反向購買引起的,而是由于其他因素比如公司規模等造成的。因此,應控制規模產生的影響。(4)成長能力與成立時間。成長機會不同的公司所創造的企業價值是不同的。比如企業在成長階段和成熟階段所創造的企業價值比在起步階段創造的價值多。因此,成長機會也屬于控制的范疇。表(1)為控制變量說明。

(四)模型設計 (1)企業價值的衡量。用于衡量公司價值通??梢圆捎猛匈eQ值。托賓Q值是指企業的市場價值與企業總資本的重置成本(即企業總資產) 之間的比率。能夠反映企業未來價值及其長期成長能力。比率越高,意味著投資者對公司快速成長很有信心,有意愿向公司投資,相反,比率越低,則說明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沒有足夠的信心。(2)企業績效的衡量。一般用企業當期的營業利潤來進行表示經營績效??梢杂肦OE來衡量。ROE:凈資產收益率,ROE=企業凈利潤/平均凈資產,一般表示企業的短期績效。(3)模型選擇。本文主要研究反向購買前后公司價值及績效有無變化,因此,本文的變量均為以上所列變量的變化值。

三、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描述性統計見表(2)。由表(2)可知,研究組在托賓Q值和凈資產收益率方面較控制組低,研究組托賓Q值均值1.55小于控制組1.61,研究組ROE均值0.13小于0.16??梢酝茢嘤捎谘芯繕颖竟矩攧丈铣霈F困難,所以進行反向購買,以此提升公司價值,但還需具體的實證分析。其他控制變量間也沒有顯著性的差異,能夠較好的起到控制由于其他變量引起的研究結果誤差。從表(3)可以看出,進行反向購買的公司的在反向購買后公司的價值和績效顯著高于未進行反向購買的公司(Q值均值1.89大于1.68,ROE0.31大于0.15)。結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進行反向購買的公司在反向購買后托賓Q值和ROE顯著高于反向購買之前。從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粗略驗證假設。

(二)回歸分析 從表(4)分析結果可知,TYPE的P值為0.02,說明反向購買與企業價值是顯著相關的,且為正相關,驗證了H1。這與現實中的案例是一致的。因為有部分公司通過反向購買成功上市,融得資金,擴大了規模,實現規模經濟,提升了企業價值。從表(5)可知,TYPE的P值為0.01,說明反向購買與企業績效是顯著正相關的,驗證了H2。這同樣與現在案例一致,非上市公司通過反向購買間接上市,獲得了資本與資產,同時還取得了管理、經營、財務等協同效應,提高了企業績效。綜合以上兩表,可以看出,TYPE中的P值在表(4)中比表(3)中更小,說明反向購買對企業短期績效的影響比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更顯著,一定程度上驗證了H3。這與實際也是相符的。因為反向購買所能帶來的協同效應及各種資源在短期內對企業的影響更大,但是由于目前的數據只有3年,所以檢驗的不夠充分。(2)H4、H5檢驗。 從表(6)中可以看出TYPE的P值為0.01,說明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更能提升公司價值,驗證了H4。這也解釋了進行反向購買的公司都希望按照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原則(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從表(7)中可以看出TYPE的P值為0.00,說明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更能提升企業績效,且p值(0.00)小于表五中的p值(0.01),表明對企業績效影響顯著性超過了對公司價值的影響,驗證了H5。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結論: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比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更能提升企業的價值,因此會有企業不遵循業務的經濟實質而用權益結合法進行處理。由于相關規范對是否構成業務的內容較為寬泛,對其判斷有很大操作空間的,我國不少上市公司在保留原來全部業務的情況下,以業務無法創造收益甚至負收益,不構成業務的反向購買為借口,據以達到回避反向購買法。為使以后會計期間的合并財務報表符合雙方的業績需求,購買方與被購買方有可能串通采用不公允或不符合獨立性交易的原則采用權益性交易法,以規避采用購買法下給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比如購買方對被購買方的業績作出承諾。本文提出以下建議:(1)進一步細化對反向購買的定義。因為通過“權益互換”實現反向購買中“權益互換”的具體形式未界定清楚。有些企業可能會利用這個盲區,對本來不構成反向購買的合并使用反向購買的會計處理原則,濫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管理。(2)明確列舉構成業務,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利用業務定義盲區主觀進行會計處理。(3)加強審計監管。反向購買理論在我國還不完全成熟,因此在實務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漏洞,為了給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實的財務信息,必須加強審計監管,以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本文系天津哲學社科基金項目“國企高管薪酬評價體系設計及實證研究”(項目編號:TJGL10-882)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余光、楊容:《企業并購股價效應的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當代財經》2000年第7期。

[2]李善民等:《中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長期績效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9期。

[3]張新:《并購重組是否創造價值》,《經濟研究》2003年第6期。

[4]李善民、陳玉罡:《上市公司兼并與收購的財富效應》,《經濟研究》2002年第11期。

[5]陳祖英、劉銀國、朱龍:《公司治理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技術經濟》2010年第3期。

[6]Firth, M. Takeovers. Shareholder Return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

[7]Bradley, M., A. Desai, E. H. Kim. Synergistic Gains from Corporate Acquisitions and their Division between the Shareholder of Target and Acquiring Firms,ForestPolicy and Economics, 1988.

[8]Frank, J.R., Harris, R.S. Shareholder Wealth Effect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TheU.K. Experience 1955-1985,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1989.

[9]Agrawal, A., Jeffrey F.J & Gershon N.M., The Post-Merger Performance ofAcquiring Firms: a Re-Examination of an Anomaly, Journal of Finance, 1992.

[10]Barber, B. M., and J. D. Lyon. Detecting Abnormal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Empirical Power And Specification of Test Statistic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 (編輯 梁 恒)

上一篇:無線溫度采集倉儲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中國藝術歌曲發展趨勢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