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

2023-09-16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運用行為經濟學相關理論,探究會計舞弊產生的原因、作用機理和形成機制,基于一定的經濟環境下行為主體的認知偏差、框架效應和錨定心理等行為特質,分析行為主體的會計舞弊決策過程,并從行為主體心理視角探討會計舞弊行為的管控策略,基于行為主體自身、企業制度安排和會計監管機構的監督等方面構建會計舞弊監管的理論框架,通過構建“硬”機制和“軟”約束,更好地發揮會計舞弊監管的有效性。

關鍵詞:會計舞弊;行為經濟學;行為主體;認知偏差

一、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真實可靠、內容完整、披露及時的會計信息是資本市場發展和運作的前提。近年來,綠大地、勝景山河、東方電子、欣泰電氣、萬福生科和方正集團等上市公司不斷被曝光,會計舞弊(Accounting Fraud)案件層出不窮,案件撲朔迷離,舞弊手段多樣,會計舞弊再次受到廣泛關注。自從2002年開始,美國注冊舞弊審查師協會(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Fraud Examiners , ACFE)就一直跟蹤調查會計舞弊數據,在ACFE統計的會計舞弊案例中,僅有16%的案例基本全額追討回舞弊損失,49%的案例未能追討回任何損失。僅2016年,中國證監會就對證券市場違規上市公司下達行政處罰公告次數達到139起。

會計舞弊是一種經濟犯罪行為,是指企業管理當局(管理層、治理層和個別關鍵員工)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背離商業倫理和會計職業道德,違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舞弊行為。如何預防會計舞弊案件發生,監管上市公司的會計舞弊行為就成為世界各國理論界和實務界一直關注的重要領域。

以往多數文獻基于理性經濟人假設來研究會計舞弊行為,假定行為主體都是遵循貝葉斯法則(Bayes Theorem),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決策者,行為主體決策都是完全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的,這種假設忽視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假設中行為主體決策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美國決策專家Hastie[1]認為行為主體決策是根據自己的效用和信念選擇行動的過程。行為經濟學表明,行為主體具有的個體特質在不同的內、外部環境下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征,由于受到認知能力局限性的影響,行為主體有時所產生的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會使得成本收益偏離完全理性下的結果。鑒于此,本文試圖從行為主體的有限理性假設出發,運用行為經濟學中的相關概念和相關理論,探究會計舞弊產生的原因、作用機理和形成機制,基于一定的經濟環境下行為主體的認知偏差、框架效應和錨定心理等行為特質,分析行為主體的會計舞弊決策過程,為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制定決策提供參考。

二、會計舞弊成因的理論述評

通過梳理和總結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會計舞弊的動機主要有以下四種:精神病動機,為了舞弊而舞弊;利己性動機,為了追求地位和聲望;思想性動機,為了報復他人;經濟性動機,為了錢財資產。

Albrecht等[2]首次將舞弊三角理論(Fraud Triangle)中關于舞弊預防、舞弊檢查和舞弊調查等方法引入到會計學領域。該理論認為,會計舞弊發生需要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被感知的經濟社會壓力(Pressure);二是舞弊存在合適的機會(Opportunity);三是舞弊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借口。他還指出舞弊有兩種情形:偶然舞弊者和掠奪者。偶然舞弊者比較保守,只有當經濟社會壓力、存在合適的機會和合理化借口三個要素同時滿足時,才會產生舞弊行為;掠奪者過于激進,一旦存在舞弊機會,就會實施舞弊行為。

Bologna等[3]提出GONE理論。該理論認為,舞弊由貪婪(Greed)、機會(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四個因子組成。根據組織行為學的觀點,貪婪(Greed)對會計舞弊行為主體而言是一種心理特征因素,需要(Need)實際上構成了行為主體會計舞弊的動機,不良的行為動機在外界環境因素的刺激下會產生不正當的會計舞弊行為,上述四個因子實質上構成了滋生舞弊的四個條件。

Bologna和Lindquist [4]在GONE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舞弊風險因子理論。該理論認為,舞弊風險因子由個別風險因子和一般風險因子兩個方面組成:個別風險因子包括會計舞弊動機(壓力)、情緒情感、道德品質;一般風險因子包括會計舞弊的機會、會計舞弊被發現的概率、會計舞弊發現后舞弊者被懲罰的性質和程度。

Bologna和Lindquist[5]提出了冰山理論。該理論認為,舞弊好比大海中的一座冰山,在這座冰山中,分表象特征和根本特征。表象特征指的是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部分,包括組織目標、效率衡量、等級制度、技術狀況和財務資源,是舞弊結構考慮的基本因素;根本特征指的是隱藏在海平面以下未露出水面的冰山部分,包括認知道德、情緒情感、文化價值、觀點態度和思想素質,這是會計舞弊行為產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從實質上看,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應由顯性因素和隱性因素兩方面因素組成。

舞弊三角理論、GONE理論、舞弊風險因子理論以及冰山理論等有關會計舞弊的動因理論雖各具特征,但多是“因素—結果”型的理論分析框架,建立在理性經濟人假設基礎之上,即以完全理性來分析會計舞弊行為主體發生舞弊的行為決策過程。然而,行為主體往往很難做到完全理性,有時會表現出有限理性行為,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也是行為主體心理因素與外部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經濟行為。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不斷改變以及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日趨形成,行為主體認知能力也不斷發生著深刻變化,以程式化特征為代表的會計舞弊成因理論在解釋會計舞弊成因方面顯現出一定的局限性。

三、會計舞弊的行為經濟學分析及決策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創新之處是依據傳統經濟學的分析框架,綜合經濟學、行為分析理論、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相關理論知識,通過進行廣泛實地觀察、社會調查及行為實驗的方法,搜集一手研究數據,側重于研究個體行為認知及其行為決策,據此分析和解釋經濟運行規律。賀京同和汪丁丁[6]認為,行為經濟學是對傳統經濟學的歷史順承和邏輯體系演進,主要基于有限理性假設來思考問題。

近年來,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基于“有限理性”假設來研究會計舞弊問題,通過運用心理實驗測試、調查問卷以及數量檢驗等方法,將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會計舞弊問題結合起來,深究會計舞弊行為發生的本質。主流觀點認為,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風險偏好(Risk Appetite)和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等心理因素是行為主體具體行為發生的內因,對行為主體的決策產生路徑依賴和重要影響。Shiller [7]認為,行為主體的過度自信和過度樂觀等行為特質會使得他們過于夸大自己的才華,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產生控制幻覺。Foster等[8]也認為行為主體過度自信膨脹的自我概念使其往往傾向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權力欲和成就動機的強烈驅使下,其行為決策具有明顯的風險尋求傾向。Dennis和Chen[9]提出文化、道德和人情關系等因素對于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具有影響,上市公司管理層或關鍵財務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同流合污客觀上對會計舞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Donald和Phyllis[10]提出高層梯隊理論(Upper Echelons Theory),指出企業是高層管理者團隊特征的反映,公司的道德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管的行為。行為主體的認知風格和人格類型與發生會計舞弊有一定的關聯性,行為主體認知偏差是行為偏差的根本內因。陳艷和田文靜[11]運用前景理論和心理賬戶理論,從程序理性的角度,強調行為主體行為過程的存在,探究了行為主體會計舞弊的判斷、識別和選擇過程??壮亢陀诤殍b [12]也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檢驗了行為主體時間偏好程度、過度自信程度和風險偏好程度與會計舞弊傾向的相關關系及影響程度。人們的行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在決策時常常伴隨著啟發式問題導向,行為主體對信息掌握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帶來一定的判斷認知偏差,這是一種不確定性情況下的判斷。另外,行為主體的選擇行為也不是傳統經濟學所描述的那樣理性:一種無差異曲線,而是一種不確定情況下的選擇。事實上,人們的行為偏好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跨期決策中面臨多種選擇時容易出現“短視”(Short-Sighted)認知偏差,行為主體往往追求眼前效用的最大化,忽視長期利益。行為經濟學視角下的會計舞弊行為分析,從行為主體的有限理性假設出發,基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間的有限理性,從行為主體自身個體特質和心理因素去探尋會計舞弊行為發生及其作用機理,通過開展情景模擬實驗或調查問卷等方式,探討了會計舞弊行為的形成機理及其行為個體決策過程,回歸現實思考和理性決策,為會計舞弊行為問題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思維,豐富了會計舞弊的研究理論和方法。

四、會計舞弊的行為心理學分析及決策

行為心理學(Physical Psychology)主要研究行為主體的社會行為及其社會心理現象,通過分析行為主體的行為思想、情感怎樣受社會他人影響的過程,揭示行為主體所表現出的社會行為的依存條件。會計舞弊的行為心理學分析,主要從社會心理學理論出發,將會計舞弊行為的產生與自我人格特征、心理特質以及獨特文化背景、人口統計特征等因素結合起來,解釋會計舞弊行為產生的動因。雖然會計舞弊行為可以用經濟學理論與模型來支撐,但畢竟實施會計舞弊的主體是人,而研究人的會計舞弊行為離不開其所處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價值觀念以及人的心理特質等方面。文化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惰性力量,在特定條件下傳統文化會影響會計舞弊的發生強度,有時會縱容、強化會計舞弊行為的動機及經濟后果。Dennis和Chen[9]通過實施問卷調查,對美國、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等地區會計舞弊行為成因進行深刻剖析,提出了人際關系這個核心變量在會計舞弊過程中的影響,同時指出了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差異會影響到行為主體會計舞弊行為的產生。張玉明和陳前前[13]研究認為,良好的會計價值觀、行為觀和道德觀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企業績效。行為主體心理活動會對會計舞弊產生影響,動機不良的心理行為活動會導致會計舞弊的發生。陳艷和田文靜[11]從人性的復雜性出發,借助心理學的理論分析方法,分析了會計信息舞弊的動機和形成機理,認為能否獲得物質層面或精神層面的滿足是行為主體進行會計舞弊的直接動機。Beasley[14]也實證檢驗了消極的心理動機是誘發會計舞弊的直接因素,提出防范和治理會計舞弊行為應當從消除消極的心理動機入手。此外,對風險預期的不同心理反應,也會影響到會計舞弊發生的程度,行為主體的性格是喜歡冒險型,還是風險中立型、逃避風險型,導致產生會計舞弊的強度不同。高層梯隊理論指出,行為主體的人口統計特征可以有效預測行為主體的心理因素,會影響到會計舞弊的合理化過程。Zahra等[15]發現上市公司CEO的年齡、學歷學位、工作經驗和處世風格等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行為主體會計舞弊合理化過程的產生。Davis和Pesch[16]發現CEO任期、工作職務經歷和閱歷影響著會計舞弊行為,經歷、閱歷越豐富的CEO考慮問題會比較充分,合理化其會計舞弊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也指出行為主體的會計舞弊行為往往受到群體一致性行為的影響。從理論上講,羊群行為可分為“真羊群行為”(Intentional Herding)和“偽羊群行為”(Spurious Herding),但由于行為主體的行為決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在研究中往往難以真正區分。行為主體容易受到群體情緒情感的影響,往往放棄自己的信念與偏好,產生與群體相同或相近的行為。

行為心理學視角下的會計舞弊行為分析,結合了社會心理學理論、行為分析理論,將會計舞弊行為與之有機融合,促進了會計舞弊行為的研究,從另一個嶄新視角來分析會計舞弊問題。

五、會計舞弊行為的管控策略

基于行為經濟學分析,

行為主體在進行會計舞弊行為決策時,不僅會受到宏觀環境因素、政策及市場因素、信息獲取因素、會計舞弊成本和會計舞弊收益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到心理決策權重的影響。在特定的環境下,行為主體具有的一些個人特征如過度自信、風險偏好、時間偏好、政策依賴、錨定心理和框架效應等因素會其使產生扭曲的認知偏差,從而影響到行為主體會計舞弊的行為決策。

(一)基于行為主體自身的管控策略

1.掌握行為主體自身的會計舞弊心理傾向

行為主體在判斷信息時往往出現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自戀(Narcissism)偏差,會高估自己所擁有知識的精確性而低估外在信息的精確性、低估相關的風險、高估自己掌握情況的能力,從而導致信息的不確定性。借鑒Pulford和Colman [17]的做法,我們可以測量行為主體過度自信的程度,即Overconfidence=S-R。其中,S表示主觀正確率,R表示客觀正確率。

行為主體的世界觀、價值觀會影響到會計舞弊行為的心理傾向,行為主體通過了解自身的會計舞弊心理傾向從而更加控制自己,避免做出不理智或放縱自我的行為。如果會計舞弊監管機制失衡,行為主體極易將會計舞弊動機轉化為會計舞弊行為,獲得的短期收益將會影響到內外部鎖定(Fixation)功能,激發會計行為主體“短視”認知偏差心理,從而偏好采取會計舞弊行為。如果行為主體具有明顯的風險偏好,那么他在實施會計舞弊行為決策時應當綜合考慮預期收益與成本,權衡利弊得失,思考一下自己的會計舞弊心理傾向。如果行為主體具有沖動的會計舞弊心理傾向,在他自身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身邊的人可以適時進行必要的、善意的提醒,盡可能地避免不正常行為的發生。

2.提高行為主體自身的認知能力

會計行為是多方博弈綜合的結果,會計舞弊行為更是如此。因此,不應該把會計舞弊行為完全歸因于行為主體本身,而是需要努力提高行為主體自身的認知能力,代表性偏誤(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框架相依(Framing Dependence)和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等帶來的影響,減少自身的主觀認知偏差和短視心理行為。行為主體之所以會出現會計舞弊行為,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存在短期認知偏差。因此,需要不斷矯正行為主體的認知偏差,讓會計舞弊行為被非程序性力量阻止,從根源上弱化會計舞弊動機。

加強對有關人員的認知風格和人格類型心理測試,關注并監督有問題的特殊群體,正確地權衡會計舞弊行為的利弊得失,可以降低和抑制會計舞弊行為發生的概率。提高由于非理性的心理行為和人的本性所形成的認知能力,不僅對行為主體會計舞弊行為的預期效用產生影響,而且會降低由于錨定效應所帶來的認知偏差,除了依靠自身經驗的積累外,還可以通過后續學習、實踐等方式來實現,如多關注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網站,從而引導個人做出更正確的行為決策。

3.消除行為主體自身存在的僥幸心理

僥幸心理是每個行為主體都具有的一種心態,往往是一種對事情良好發展的心理預期。在一定的內外部環境下,這種心理預期可能會給行為主體帶來樂觀態度。有學者認為,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主要由于行為主體心存僥幸心理。僥幸心理的存在降低了會計舞弊行為的預期成本以及被發現的概率,提高了會計舞弊行為的預期效用和會計舞弊行為發生的概率,減少了會計舞弊監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行為主體應當極力消除自身存在的僥幸心理,增強風險意識,不要把個別現象當成是普遍真理,不能按照心理預期去進行會計舞弊的決策,不要存有偶爾一次的會計舞弊行為是不會被發現的錯誤心理,通過建立內部鎖定措施來破解會計舞弊行為主體的僥幸心理,增強會計監管的有效性。

(二)基于企業的管控策略

1.營造優秀的組織文化,增強內部鎖定的管控功能

文化是一種倫理約束,也是一種合約安排。Farber[18]提出文化差異會影響到會計行為偏好,要大力弘揚積極向上的會計文化,發揮文化在會計準則制定權、會計制度執行權以及會計價值觀塑造等方面的約束功能。組織文化與行為主體道德品質塑造密切相關,特別是企業高管的目標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影響到組織的文化形成。

據一項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者50%以上都對會計舞弊行為習以為常,每家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會計舞弊行為。改善組織文化,制定道德行為規范,重建企業道德形象,這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遏制會計舞弊行為非常重要。因此,營造開放民主、風清氣正的組織文化和會計文化有利于約束行為主體的會計行為,從而在企業內部建立起有效的內部鎖定技術防線。Tirole[19]認為鎖定技術包括外部鎖定(政策法規、經濟合約和組織紀律等)以及內部鎖定(理想、信仰、目標、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等)兩種。政策的鎖定技術主要指政策法規中包含了許多讓會計行為主體感到受到約束的規定,讓其回歸理性,就像被“捆綁”起來一樣,無形地約束不良會計行為發生,鼓勵員工參與到企業的會計監管中去,使其不敢舞弊、不想舞弊,這樣會大大降低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概率。

2.提高員工商業倫理道德,積極消除負面的錨定效應

在實施行為決策的過程中,行為主體往往以初始的錨定值(Anchoring Value,信息數據)作為參考點(Reference Point,參考系數)來估計事件的發生,往往忽略新信息、新數據的影響,難以接受新事物,不能遵循貝葉斯法則及時修正自己的信念,過于保守,由此引發認知偏差。因此,會計舞弊行為主體在決策行為過程中難免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但是行為主體的認知偏差是非系統性的,應該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有效糾正和規避此種偏差。因此,應營造優秀的企業組織文化及氛圍,提升員工的商業倫理道德,建立企業文化以及員工道德規范手冊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員工積極向上、作風端正,運用錨定效應避免消極心態、從眾心理和短視行為的發生,轉變保守主義和反應不足。同時,員工道德規范手冊和職業道德教育起到良好的束縛和錨定效應,引導員工積極端正工作作風,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

3.預測行為主體框架效應,制定獎懲、舉報和激勵制度

一般來講,發現舞弊的手段主要有內外部舉報、管理層審查和內外部審計。據一項調查顯示,43.3%的會計舞弊案件都是公眾舉報發現的,因此,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群眾舉報制度,進行有效激勵可以提高發現上市公司發生會計舞弊的概率。所以,應在發揮專業機構、人員作用的同時,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建立和完善群眾舉報制度,對于舉報屬實者應給予重獎,積極補償其舉報的風險損失,并給予完全保密。同時還應增強群眾的舉報意識和動力,增強群眾監督的主動性,使會計舞弊者處于群眾的監督之中,不敢輕舉妄動。獎懲制度的合理與否影響到員工對工作任務的認識及積極心理,負面的獎懲制度則使員工產生消極心理,在制定獎懲制度時,充分考慮降低認知主體框架效應所產生的決策差異影響,更多地從積極的一面來表述一項獎懲制度,由于管理者比普通員工對獎懲制度更具有敏感性,對管理者的獎懲制度應當更注重表述的態度與方式。

4.構建商業倫理道德評價體系,提高組織自身的免疫力

對于企業來說,構建會計商業倫理道德評價指標體系是有效預防和控制會計舞弊行為發生的長效機制,應當建立會計誠信等級評價系統,并向全社會公開,供社會人員查詢使用。加大對會計舞弊行為的曝光率,提高會計舞弊的成本和失信成本,增強會計舞弊行為的懲處力度,通過構建一套反會計舞弊免疫系統來提高會計舞弊行為的免疫力。同時,建立一套明確的管理規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發揮企業內外部監督職能,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會計信息披露透明、內容完整。另外,強化會計舞弊監管中的德治方面,建立和完善商業倫理職業道德標準,將商業倫理職業道德與行為主體價值觀、個人行為觀融合為一體。

(三)基于會計監管機構的管控策略

1.構建會計監管政策法規,降低會計舞弊需求值的錨定效應

我國資本市場的政策法規、監管制度以及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都會影響到會計行為主體的心理預期,在決策的過程中,由于認知偏差、錨定心理和框架效應的影響,行為主體的完全理性發生了扭曲,行為主體往往以目標收益為錨定值,將會計舞弊預期收益看做是自己擁有的價值,在“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作用下,會計舞弊產生的預期收益對于行為主體的心理效用大于其實際效用,這也導致行為主體對會計舞弊預期收益賦予較高的權重系數。多數會計舞弊行為主體在做出行為決策時往往過度自信、過度樂觀和過度自戀,從而誘發會計舞弊動機。

由于會計舞弊監管最終以上市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數據為依據,因此,會計信息數據成為會計行為主體是否進行會計舞弊判斷預期收益或損失的參考值。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有關上市企業暫停上市和退市的制度,政府及監管部門在制定政策法規時,應當考慮行為主體可能產生的錨定效應。因為人們可能僅僅為了滿足指標的要求,而做出違背政策法規的行為,監管部門在對指標進行考察時,更多地關注企業實際的績效考評,所以,需要降低政策法規的錨定效應,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制度。

2.增強政策法規的外部鎖定技術,實施有效“捆綁”

會計舞弊行為的成本與收益以及被發現的概率決定了會計舞弊行為的預期效用,因此,可以通過降低收益、提高成本和提高被發現的概率來降低會計舞弊行為預期效用。監管機構可以通過增強政策的外部鎖定技術,改變行為主體的心理預期和判斷,提高會計舞弊行為的潛在成本,加大力度提高會計舞弊行為被曝光的概率。

第一,提高會計舞弊行為的懲罰力度。主要是通過降低被認定為會計舞弊行為的懲罰界限,增大行為主體會計舞弊的預期成本和舞弊行為被曝光懲罰的概率。第二,增強上市企業人員(尤其是高管)的責任感。主要是通過道德宣誓的方式,使得會計舞弊成本前置,提高會計行為主體的會計舞弊成本。第三,設立簽字制度。簽字制度使得會計舞弊責任更容易追溯,強化了對行為主體的外部鎖定,有效破除會計舞弊的僥幸心理?!端_班斯法案》(SOX法案)第3類措施要求企業高管人員實施簽字宣誓制度。我國政府部門對會計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相對偏輕,會計監管機構應當借鑒SOX法案中的相關規定,完善證券監管政策,完善對會計舞弊的民事、刑事處罰制度,制定和完善嚴格的企業上市和違規退市的政策,增加會計中介機構的獨立性,加強政府管制,增強政策法規中的外部鎖定效應。同時,加大對涉案注冊會計師行為的監管,創新監管機構監管行政問責管理體制,建立全面的內外部行政問責生態系統,信息及時公開,填補政府會計機構職能空白。

3.強化反會計舞弊宣傳教育,提高會計舞弊成本

舞弊三角理論考慮了行為主體實施會計舞弊行為的成本和收益,會計舞弊決策中認知偏差的主要影響體現在使行為主體低估會計舞弊的識別率,同時也低估了會計舞弊的懲罰后果和發生會計舞弊懲罰帶來的聲譽成本。因此,要對認知偏差進行合理的糾正或改善,應當從會計舞弊的識別與懲罰力度入手,提升內部審計部門的地位,減輕會計舞弊決策過程中認知偏差的影響,減輕行為主體決策過程中認知偏差和過度自信所做出的錯誤判斷。

根據Kahneman 和Tversky[20]提出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和“成本—收益”模型(Cost-Benefit Model),在認知偏差的作用下,會計行為主體選擇是否實施會計舞弊存在以下函數關系:假設會計行為主體選擇實施會計舞弊后獲得的期望收益值xi的概率為αi,同時帶來的預期成本yi的概率為βi,會計行為主體實施會計舞弊的條件是會計舞弊獲得的期望收益值減去會計舞弊所發生的預期成本大于零,即:∑∏(αi)∨(Δxi)-∑∏(βi)∨(Δyi)>0(其中,Δxi=xi-x0,表示期望收益值xi相對于參考值x0的變化差值;Δyi=yi-y0,表示預期成本yi相對于參考值y0的變化差值),則行為主體將會做出實施會計舞弊的行為決策。

監管機構可通過推進反舞弊宣傳教育的方式改變舞弊行為預期效用,反舞弊宣傳教育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提高會計舞弊信息公開的透明度,通過網絡、現場培訓等途徑加強反舞弊教育,強化社會輿論的正面效應。二是持續推進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抑制代理問題的不良影響,強調“軟控制”,進一步實施會計舞弊行為的懲罰措施,提高其違規的預期成本。

除此之外,企業咨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簽字的注冊會計師是遏制會計舞弊行為的最后一道防線,但其自身也容易受到認知偏差的消極影響。因此,降低注冊會計師的認知偏差也非常重要。應積極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經濟警察”的獨特功能和外部鎖定技術效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實現多維度、立體化的會計舞弊監管機制。另外,會計信息是否透明可靠是市場參與者和監管者共同關注的焦點,應加大制定對會計舞弊行為的信息披露機制,使行為主體因提供不真實、不可靠的會計信息而受到的懲罰超過其會計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同時,加快我國法務會計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制定和完善有關會計舞弊監管的專門法律,為確定會計舞弊以及會計舞弊監管的法律責任提供充分的依據和證據,建立健全會計舞弊監管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Hastie,R. Content Effects on Decision Mak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1, 85(2): 336-359.

[2] Albrecht,W.S., Wernz,G.W., Williams,T.L. Fraud: Bring the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M]. New York: Irwin Inc.,1995.

[3] Bologna,G.J., Lindquist,R.J., Wells,J.T. The Accountants Handbook of Fraud and Commercial Crime[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3.

[4] Bologna,G.J., Lindquist,R.J. Fraud Auditing and Forensic Accounting: New Tools and Techniques[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5.

[5] Bologna,G.J., Lindquist,R.J.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y Trai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Accounting Horizons, 1999,68(4):237-255.

[6] 賀京同,汪丁丁.實驗方法:經濟學家入門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7] Shiller,R.J.Measuring Bubble Expectations and Investor Confidence [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Financial Markets,2000, 1(1):49-60.

[8] Foster,J.D., Reidy,D.E., Misra,T.A. Narcissism and Stock Market Investing: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cksure Investing[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 50(6):816-821.

[9] Dennis,H., Chen,Y. Guanxi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onfucian Society Today: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9, 89(2):235-250.

[10] Donald,C.H., Phyllis,A.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 9(2):193-206.

[11] 陳艷,田文靜.基于行為經濟學的會計舞弊行為研究[J].會計師,2011,(6):4-9.

[12] 孔晨,于洪鑒.會計舞弊形成機理:研究視角及未來展望[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5,(1):18-25.

[13] 張玉明,陳前前.會計文化與中小上市公司成長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5,(3):20-25.

[14] Beasley, M.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71(4):443-465.

[15] Zahra,S.A., Priem,R.L., Rasheed,A.A.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Fraud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5, 31(6):803-828.

[16] Davis, J.S., Pesch,H.L. Fraud Dynamics and Controls in Organization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13 ,38 (7):469-483.

[17] Pulford,B.D.,Colman,A.M. Overconfidence,Base Rates and Outcome Positivity/Negativity of Predicted Event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6, 87(3):431-445.

[18] Farber, D. B. Restoring Trust After Fraud: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Matter?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80(2):539-561.

[19] Tirole, J. Rational Irrational: Some Economics of Self-Manage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2, 46(2):633-655.

[20] Kahneman,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 1979, 47(2):263-292.

[21] 馮巧根.論管理會計范式的形成規律[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6,(1):15-23.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會計舞弊一直是困擾經濟發展的全球性問題。從具體舞弊手法看,盡管各有不同,然而從其內在特征分析,所有的會計舞弊手法均是不同程度的利用會計不確定性。本文簡單談了會計不確定性的認識,通過國內外典型案例從會計舞弊不確定性的視角對會計舞弊的手法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會計舞弊與不確定性之間的關系。關鍵詞:會計舞弊 不確定性 會計舞弊手法 關聯

一、對會計不確定性的認識

“不確定”的概念正式進入各門學科的研究領域,是在上個世紀初“量子革命”興起之后。在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指測量物理量的不確定性。具體而言,如果要更準確地測量質點的位置,那么測得的動量就更不準確,即不可能同時準確地測得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因而也就不能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這就是微觀物理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也稱為測不準原理。在經濟學中,奈特是系統論述不確定性的第一位經濟學家,他將不確定性定義為:“在任何一瞬間個人能夠創造的那些可被意識到的可能狀態之數量”,并將無充分把握的未來事項分為風險和不確定性,前者為可以用概率統計等方法測度的不確定性,后者為難以測度的不確定性。在會計領域,對不確定性的定義基本是沿用經濟學中的定義,即由于人的主觀認識的不確定性,對同一會計對象,會計確認、計量、披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多種認識狀態。

在會計系統內外,引起會計不確定性的因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環境的不確定性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受會計環境的影響,會計環境的不確定性會帶來會計信息處理的不確定性。會計環境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經濟制度環境、科學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教育環境等。其中,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會計核算對象的復雜程度增加,會計核算的難度增加;而金融環境的瞬息萬變、金融產品的層出不窮,使會計核算和信息報送的難度增加;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等方面政策的變化引起會計核算制度和方法的變化;教育和文化環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以及行為觀念均產生深遠影響,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會計人員具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行為觀念。

(二)會計對象的復雜性

會計反映的對象是特定主體的資金運動,即價值運動。價值運動往往具有抽象性,其價值損耗的多少難以從實物形態上辨別,如無形資產的攤銷、固定資產的折舊。而且企業的經濟活動是連續的,很多經濟業務從時間上要向未來延伸,如或有事項、衍生金融工具等。經濟業務在時間上的未來延伸性導致其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由此,會計在對很多經濟業務進行反映時需要對其未來的發展做出估計和判斷。

(三)會計方法的局限性

會計應用賬戶對經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通過匯總賬戶分類核算的信息生成會計報表。然而資金運動的抽象性、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及其在時間上的連續性,使得分類須建立在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之上。受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價值觀念、風險取向及個性的影響,對同一經濟業務,不同的會計人員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尤其是性質模糊的業務事項,其分類的結果更是無法確定。

(四)會計準則的彈性和不完全性

會計準則的彈性體現在會計政策的多樣性和會計準則規定的模糊性。會計準則對于實質相同或相似的經濟業務規定了可以選擇的不同的處理方法,使得相同的業務因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核算結果。如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其計提方法有余額百分比法和賬齡分析法,其計提比例企業可以視情況而定。由此,即便是同一家公司拖欠的貨款,不同的公司可以計提不同金額的壞賬準備。會計準則的不完全性源自會計準則是人主觀意志的產物,人的有限理性使得會計準則總是滯后于經濟發展。某些新型會計業務因沒有合適的準則指引成為會計人員自由發揮的結果甚至被排除在會計信息系統之外。如人力資源這一關乎當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資源仍被排除在資產負債表之外。

(五)會計人員的不確定性

由于會計環境、會計方法、會計準則的不確定性以及會計所反映的對象的復雜性,會計信息的生成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貫穿于會計工作全過程,收入的確認及計量、資產減值的計提、或有事項的反映、建造合同結果的估計等都要依賴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因此,會計人員主觀認識的差異性使會計處理過程和結果因人而異。

二、國內外典型會計舞弊手法的不確定性視角分析

會計不確定性的廣泛存在使會計信息實質是會計人員依據會計準則結合自身的主觀判斷和估計生成的結果。對同一會計對象,不同會計人員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前提下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會計的這一內在特性使會計舞弊成為可能。

(一)國外會計舞弊手法的分析——以安然、世通舞弊案為例

1.安然公司財務舞弊案。根據安然公司向SEC提交的報告以及新聞媒體披露的資料,安然公司會計舞弊主要借助特別目的實體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安然公司利用 “特別目的實體”實質是借助會計準則的不完全性。即根據美國會計慣例,如果非關聯方(可以是公司或個人)在一個“特別目的實體”權益性資本的投資中超過3%,即使該“特別目的實體”的風險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擔,上市公司也可不將該“特別目的實體”納入合并報表的編制范圍。3%的明確界限使得企業可以通過設計“形式重于實質”的經濟交易,達到“合法”誤報會計信息的目的。安然公司通過設立數量繁多的“特別目的實體”隱瞞負債、掩蓋損失。

2.世通公司財務舞弊案。2002年6月,世通公司的財務欺詐公諸于世。世通的財務舞弊手法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類型:(1)濫用準備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計提的各種準備如壞賬準備、預提費用等沖銷本應納入期間費用的營業成本。(2)將期間費用轉入固定資產,錯誤的進行會計分類。(3)分攤收購成本,低估商譽。(4)隨意計提固定資產減值,虛增未來期間經營業績。(5)借會計準則變化,利用商譽減值準備調整利潤。壞賬準備、預提費用、資產減值等準備金科目,其計提與否、計提多少均需要依賴會計人員主觀判斷,因此,不確定性不可避免;將期間費用計入固定資產是利用會計分類方法的局限性,會計分類的精確性與會計本身的不確定性勢必造成分類核算的結果可以因人而異;商譽本身是高度不確定的會計對象,要對其合理估值很難,以至于現行會計只能對外購的商譽進行反映。

(二)國內會計舞弊手法的分析

國內企業會計舞弊錯綜復雜,以上市公司為例,其會計舞弊根據舞弊手法的特點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0年之前,上市公司的會計舞弊手法集中在虛增或虛構銷售收入,低估期間費用,虛增資產以及利用應收、應付款項調節利潤等方面。2000年之后至新會計準則實施之前,上市公司的報表粉飾通過八項準備、關聯交易、資產重組和會計調整調節報表數字。新會計準則實施之后,會計舞弊手法集中表現為,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從而在不同年度間調節利潤;隨意增減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調節折舊費用;對同一交易事項采用不同的計量模式確定公允價值,非法轉回以前年度確認的減值損失等;利用關聯方交易轉移利潤;通過虛構經濟業務進行系統造假等。

三、會計舞弊與會計不確定性的關聯性分析

綜觀上述的會計舞弊手法,會計舞弊與會計不確定性之間至少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會計不確定性的存在為會計舞弊提供了空間和可能。雖然,各公司從具體舞弊手法上有所差異,但從根本而言,都是在不同程度的利用會計的不確定性。經濟活動的復雜性與會計準則的不確定性,使會計信息的生成依賴會計人員的判斷和估計,于是,企業有了操縱會計數字和設計交易的可能。而信息不對稱大大降低了會計舞弊的風險,會計舞弊不容易被發現??梢?,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不確定性的存在使得會計舞弊成為可能,也使會計舞弊的收益與風險發生了質的變化。

第二,會計的不確定性為會計舞弊提供合法的外衣。會計準則的彈性和滯后性,以及會計估計的廣泛存在,使企業完全可以在準則允許的范圍內有目的的調節利潤,即進行盈余管理。當這種有目的的調節超出了會計準則的范圍就構成了舞弊。而會計職業判斷和會計估計的影響因素往往是復雜的,信息使用人無從判斷這種調節是否在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之內。因此,很多時候會計舞弊和盈余管理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第三,在眾多的會計事項中,越是復雜的、不確定性強的業務,越容易成為會計舞弊的載體。在絕大部分公司的舞弊案例中,減值準備、商譽的確認、無形資產的攤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都是會計舞弊的重要載體。究其原因就在于這些事項都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對于確定性業務,由于其業務的性質和交易結果的確定性,會計準則容易做出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企業彈性操作的空間不大,比如現金銷售。而對于復雜的業務,其業務性質和交易結果往往具有不確定性,于是,準則只能規定一些處理原則,并且越是復雜的業務,企業彈性操作的空間越大??梢?,不確定性業務才是企業隨意調整賬面數字的主要載體。Z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1595)參考文獻:

1.趙凱華.量子物理北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富蘭克·H·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葛家澍,黃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對安然公司會計審計問題的剖析[J],會計研究,2002,(2).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第3篇

一、會計舞弊的概念

會計舞弊是在會計工作中,在計量、確認、記錄、報告等方面故意違反國家會計制度和準則,人為地調整收入、費用,進而調節經營成果,從而人為實現調節資產、負債和財務狀況的行為。它與一般的會計錯誤存在本質區別:會計錯誤的當事人并沒有不良的動機和企圖,它是指會計人員或有關會計當事人在計算、記錄、整理、制訂和編制報表的過程中,由于客觀原因所造成的行為過失;而會計舞弊的當事人卻是抱著惡意、不良的企圖,并采用偽造、涂改、銷毀等違法手段所造成的不良結果。

二、我國企業會計舞弊的現狀與危害性

(一)會計舞弊的現狀。

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初的深圳原野公司案揭開了會計舞弊案件的序幕,之后又發生了如銀廣廈、中捷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件。這些舞弊案件的手段之高明、性質之惡劣、范圍之廣泛不僅使會計的誠信基礎受到了嚴重挑戰,而且也嚴重損害投資者的投資信心。雖然我國近年來已經強化了對于會計舞弊行為的監督與管理,但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僅2013年以來,已經有方向光電、鴻基公司等多家公司受到中國證監會調查與處罰。

(二)會計舞弊的危害性。

具體而言,會計舞弊會對國民經濟的運行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危害:

1.會計舞弊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能力。

會計舞弊會導致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使統計上報給政府的相關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它將導致政府宏觀調控失誤,影響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如果依據虛假的會計信息制訂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和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就會起到誤導作用,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

2.會計舞弊嚴重損害了有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會計舞弊所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是直接與市場經濟規則嚴重背離的行為。它不但會嚴重削弱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危害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使社會公眾對會計誠信基礎產生懷疑,也會從根本上動搖市場經濟的信用基礎,危害宏觀經濟的正常運行。

3.會計舞弊嚴重損害了社會風氣和職業道德規范。

通過會計舞弊,有關當事人可以利用職務之便,侵吞、盜竊、騙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有款項和公有物品,也可以比較方便地將單位賬簿中已作記錄的財產或應作記錄但未作記錄的財產轉作賬外處理,以及將本單位財產以捐贈、低價轉讓、無償租用等方式轉出以獲得個人利益。從而導致一些單位和個人謀求不正當利益,將會計職業道德置之腦后,滋生腐敗導致墮落,敗壞社會風氣。

三、我國企業會計舞弊原因

分析會計舞弊現象在我國廣泛存在的成因時,應該看到有兩個方面對其產生的施加影響:

(一)內部原因。

1.會計信息的生產者與會計信息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是產生企業會計舞弊的內在動因。

在與會計相關的利益中,處在首位的是企業利益。譬如,享受稅收優惠和免稅的企業,在免稅年份利用各種手段將銷售收入和利潤提前,將各種成本費用推后,將銷售成本推移到以后納稅年度結轉,偷逃所得稅。其次,是個人利益。企業負責人有能力也有條件影響企業會計人員,通過編制舞弊會計信息,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而會計人員作為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必然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另外,還有一些是直接利益,即相關人員可以直接編造虛假會計信息獲得利益,比如通過隱瞞銷售收入或虛增銷售成本、費用達到少繳稅款而獲得利益。最后,也有一些是間接利益,比如企業負責人為謀取非法私利,會計人員按其授意制造舞弊的會計信息。

2.會計工作的特殊性,為會計人員編制舞弊的會計信息提供了方便。

會計核算工作就其內容而言,具有客觀性,但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核算程序的選擇以及財產價值的評估等,又需要會計人員主觀判斷,這也會為編造舞弊的會計信息提供便利。

(二)外部原因。

1.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是產生企業會計舞弊的重要條件。

我國當前的法制建設尚不健全,經濟管理工作還必須依靠各種行政手段,而國家又缺乏強有力的宏觀經濟調控機制,經濟監督系統不完善。比如:目前審計監督與財政、銀行、稅務等經濟監督形式存在諸多不協調、不一致的問題;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內部控制系統不健全,會計工作無法發揮其應有職能,會計舞弊自然不可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對企業領導干部業務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的考核側重于其任期內的會計利潤指標,一些企業負責人一味從數字上做文章,采用報喜不報憂手段虛報利潤,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個別管理部門嚴重失職,對會計舞弊現象更是不聞不問,從而使會計舞弊越來越嚴重。

2.法律責任的缺陷是產生企業會計舞弊的重要因素。

會計舞弊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定時期法律環境。當前,法律環境對會計舞弊形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責任太輕,執法力度不夠。二是部分企業法制意識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會計法》與國家稅法于不顧。為了享受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和取得銀行貸款,或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考核指標,往往采取各種手段,隨心所欲地編造虛假會計數字,達到維護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四、會計舞弊的治理對策與相關建議

(一)加強全民教育。

要治理好舞弊就必須先從根本抓起,從人抓起,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或消除舞弊。因此必須加強誠信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所謂舞弊就是缺少誠信意識。要防止舞弊就必須使人們強化誠信意識。要使人們誠信,必須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要做到人人講誠信,人人都誠信。誠信教育可以擴展到各個層面,它不僅要求在學校里學習誠信,在社會上我們同樣要學習誠信,講究誠信。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亡。加強教育,樹立意識,刻不容緩。作為會計舞弊的直接制造者,會計人員對會計舞弊的產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國家和會計工作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技能的培訓和職業道德素質的教育。加大對會計法規和《企業會計準則》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切實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守準則,不做假賬”,使其能自覺抵制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杜絕偽造、變造會計信息的現象發生,以提高我國會計信息的可靠程度。另外對于舞弊行為的防范,在企業內部,最高領導者應堅持以身作則,不弄虛作假;明確會計人員的責任及道德規范。

(二)完善外部監督體制。

1.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實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法制化。

首先,通過法規制度,賦予公司董事會、證監會、司法部門、媒體和市場參與者以市場監管權,并充分保證這些組織有效行使監督權。其次,規范中介機構特別是外部審計機構的執業行為,實行審計“分業經營”(審計業務和咨詢服務業務分離),不斷提高審計的獨立性。最后,就是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度建設,建規章補漏洞,不斷加強現行法規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2.轉變政府職能,實行公司治理結構的市場化。

一般認為,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形成的。市場經濟要求政府轉變職能,實現政企分開。通過政府職能的轉變與分解,使資產所有權、行政管理權、宏觀調控權相分離,從而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公司治理環境。

3.改革現行會計管理體制,強化會計的行政監督。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相對于國家審計來講,現行的會計管理體制有明顯弊端:權威性不強、會計人員的主要管理權在各單位,極易受單位負責人影響。因此務必改革現行的會計管理體制,考慮實行會計委派制。會計委派制,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或政府會計主管部門統一向企業派遣會計人員的制度,被派會計人員的考核、調整、任免和管理由委派機關負責,使會計人員從企業中完全獨立出來,不受企業負責人的制約,保障會計人員的基本利益。經過幾年的實踐,一些地方的會計委派制已形成規模,有效的遏制了會計舞弊,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加強內部監督管理。

1.建立領導連帶責任制,努力提高領導監督管理的積極性。

相關領導缺乏積極性會對公司治理產生負面影響。在很多時候相關領導及其上級部門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積極的做好監督工作,這就給造假行為以可乘之機。因此舞弊治理必須加強相關領導和上級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建立領導連帶責任制則可以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能主動的把監管工作做好。領導必須勤勉盡職,努力改變以往“老好人”的角色,真正履行其職責。此外,政府要對這些領導和上級部門的資格進行審查監督,防止他們上下串通,內外勾結等。

2.完善內部制衡機制和監督機制。

股東大會、董事會、獨立董事、監事會要各司其職、有效制衡,確保公司治理結構依法有效運行。在公司治理中,董事會處于內部控制的核心地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減少內部董事的比例,防止董事會被內部董事控制。監事的聘用應得到股東大會的批準,真正發揮監事會對董事、管理層的監督作用,有效監督公司重大財務活動和會計信息質量。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要起到對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的制衡監督作用。建立由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和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負責對公司的各項經營業務和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并擁有選擇聘用注冊會計師的權力。

3.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相對于上市公司而言)。

首先,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可以有效彌補董事會的“功能缺陷”。其次,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可以增強對內部人員的控制;再次,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可以幫助董事履行其在財務報告方面的責任,增強社會公眾對公開財務信息的信心;最后,建立審計委員會制度,也可以改變內部審計地位低下的現狀,提高內審工作的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四)強化審計工作,加強事后監督。

1.強化法紀審計,加大揭露重大違紀違法行為的力度。

強化法紀審計是由國家審計目標決定的。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比較普遍,違反財經紀律現象比較嚴重。國家審計的目標明確要求,要以真實性審計為基礎,合法性審計為重點,加大揭露嚴重違法違紀問題力度,充分發揮審計在反對腐敗中的作用。

2.強化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加大對權力的約束。

審計的防護性作用是指通過完成審計任務,對社會主義財產和經濟建設起到維護、保護、保證和保障作用。審計的防護性作用是由審計職能所決定的。審計人員在履行審計的監督、鑒證、評價職能的過程中,通過檢查履行經濟責任情況,揭露違紀違法,驗證會計報表和經濟資料的公允性、合法性,來體現審計的防護性作用??茖W運用審計計劃的連續性,審計內容全面性,審計手段的多樣性,及時對舞弊高發的重點地區、重點部門、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開展審計,及時揭露、查處會計舞弊的人和事,以達到保護國家財產完整、維護經濟安全運行、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目的。

(五)繼續加強會計舞弊理論及預防理論的研究。

在深化會計改革和治理會計舞弊過程中,極其需要會計理論的支持。在今后的會計舞弊理論研究中應突出以下幾個重點:首先,加強對會計舞弊理論的研究,應著重研究各國常見的會計舞弊手段、會計舞弊的識別與防治方法、文化背景對會計舞弊者的影響、舞弊與非舞弊的劃分界限等的研究。其次,加強對會計預防理論的研究,通過對會計理論的學習,使各位會計從業人員都能理解各項會計制度,意識到會計舞弊一定會受到懲罰,塑造一個不利于會計舞弊產生的正面環境。最后,加強與會計舞弊有關法規的研究與建設,充分考慮舞弊主體與相關利益人對舞弊的共同影響。只有這兩方面共同發揮作用,才能抑制會計舞弊的產生,以便制定相應對策。

(作者單位:九江市潯陽區審計局)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在現有的經濟形勢下,建筑施工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企業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與其資金的確定、資格的預審以及企業的投標預算等緊密結合在一起??梢哉f,企業會計處理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直接關系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而隨著近年來會計舞弊及會計造假案件的不斷曝光,加強企業會計管理,通過會計監督體系的審計監督職能規范企業會計處理行為成為施工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取得長足發展的基本前提。因而,本文將以施工企業會計監督為核心,對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我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現狀進行簡單介紹的基礎上,探討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有效構建。

[關鍵詞] 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必要性;現狀;思路

1 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分析

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隨著全球范圍內各種會計舞弊及會計造假案件的不斷曝光,施工企業會計工作的缺陷與不足逐漸顯露,加強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已是企業發展的基本前提。而結合實踐來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1)會計監督體系構建是企業強化內在管理的基本需求。要保證企業經營方針的制定與經營決策的有效落實,確保各個責任中心都可在實踐中履行自己的職責,避免各種舞弊及浪費問題的發生,并在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有效推進企業運營目標的實現,則必須通過專門且獨立的機構和人員對企業的會計處理工作進行系統性的監督與評價;

(2)會計監督體系構建是規范企業會計處理的必然要求。企業會計處理過程中,只有保證會計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和傳遞的及時性,才能保證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及時對企業的運營現狀進行系統了解和掌握;同時,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機制需要監督機制對企業經營者的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另外,要切實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規范性、制約性、程序性及責任性,也必須借助于會計監督體系的約束和制約作用;

(3)會計監督體系構建是維持市場經濟秩序的立本之基。資本市場中,科學、完善且有效的會計監督體系能夠對會計行為進行規范,切實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繼而推動資本市場競爭的有序性和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使資本市場的經濟秩序得到維護,因此,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能夠輔助其克服經營的薄弱環節,在充分發揮不同崗位人員基本職能的基礎上,通過監督規范管理,再以良好的管理提升企業效益,不僅維持了市場的基本秩序,同時也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經營效益;

(4)會計監督體系構建是加強行業反腐建設的重要環節。施工企業貪污腐化與挪用公款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使國家和企業都承受較大的經濟損失,而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則可以通過會計監督工作從源頭上遏制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在保證企業及國家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還能夠為我國日益高漲的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保障。

由此看來,作為一項重要的審計監督工作,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運營與發展,同時還能夠在穩定市場秩序和完善市場機制等方面發揮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那么,立足于實踐來看,目前我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現狀影響著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

2 簡述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現狀

結合目前我國多數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現狀及其會計監督體系的建設情況來看,隨著近幾年國內外會計舞弊案件的相繼發生,我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在實踐中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整體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從整體上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現狀并不可觀:

(1)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對工程成本的開支情況缺乏有效監督,不同項目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成本開支監督管理沒有落實到位,企業工程成本的開支范圍相對隨意,開支的金額也比較大,會計部門的基本職能僅僅停留于會計核算的層面;

(2)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對物資采購的監督不到位,這使企業債務訴訟案件的數量增多;與此同時,基于物資采購監督的不當,項目經理常常以企業的名義向相關供應商賒欠建筑材料,并將債務留給企業,造成企業財務工作的不順暢;

(3)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對企業資金流動的監督不當,項目點沒有及時地進行借款的歸還,企業資金鏈因此而變得緊張,財務資金的整體使用計劃因此而被打亂;

(4)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部門往往受制于企業的管理層及項目管理部門,因此,在權利的牽制下,企業會計監督部門不能按照企業財務制度以及相關的法律規范等對會計處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督,企業會計監督工作流于形式,不具備實際價值。

基于以上4點問題的影響,目前我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的整體水平并不是很高,不管是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上來看,還是從市場經濟體制的穩定性方面考慮,企業都必須在企業發展的進程中加快對會計監督體系進一步的優化與改善。

3 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與途徑

結合現有的經濟環境以及我國多數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現狀來看,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與途徑主要包含以下4點內容。

3.1 從整體上構建會計監督的完整體系

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理論與實務,要在企業會計實踐中將會計工作有效地組織在一起,施工企業必須結合現行的相關法規及其他的規定,在充分結合自身經營及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內部會計機構的設定進行合理規劃,并對企業內部會計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并在強化企業會計團隊建設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構建起企業會計監督的完整體系。

3.2 加強企業法人結構的有效治理

當然,在完成會計監督體系構建與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施工企業還必須從企業運營及管理體系的角度上,考慮企業管理體制對會計監督工作的影響,通過對企業法人結構的調整,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為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以及會計監督工作的落實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法人結構條件。在進行法人結構治理的過程中,施工企業需要按照經營權、決策權及監督權相互分離的基本原則,完成企業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的構建,并通過與企業項目作業和經濟活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的建設,為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創造條件。

3.3 合理運用現代會計委派制度

通常情況下,施工企業往往會包含十幾個分公司或者是項目部門,企業通過資質的提供,為工程質量、安全及業主投訴等負責,依靠向分公司及項目部門收取管理費用來維持企業的運營、發展。這種情況下,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開展也往往存在較大難度。如此條件下要推動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則必須通過對會計委派制度的合理運用,對分公司或者是項目部門的資金使用狀況進行管理和控制,進而在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基礎上,解決會計監督工作中的不足與缺陷。

3.4 完善企業工程造價會計的監督與約束體制

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工程造價不僅僅是一個經濟性的問題,而是一項集經濟、技術及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的學科。要對企業會計監督體系進行有效優化與完善,則應當積極推行工程投資估算、造價概算、造價預算、承包合同價、結算價以及竣工決算價格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強化企業工程造價的監督和約束機制,在維護各方利益的同時,通過對投招標行為的規范,來促進微觀及宏觀效益的有效統一。使企業標書的編審工作、合同管理工作、投標單位判斷等工作得到有效的監督,在做出準確決策的基礎上使監督體系發揮其應用的管理和約束效力。

4 結 論

在現有的經濟形勢下,加強施工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對于施工企業的穩定發展、市場機制的穩定運行以及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等,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谖覈┕て髽I會計監督工作的基本現狀及其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情況來看,施工企業必須在全面剖析自身發展狀況的基礎上,結合現有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加強對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已經成為其未來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工作任務。

主要參考文獻

[1]譚嵐蘭.建筑企業會計委派制存在的問題與管理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

[2]湯毓峰.對建筑施工企業會計監督的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3).

[3]盛嵐.強化會計監督 杜絕會計造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28).

[4]陳必霞.小議建筑企業的會計存在的問題及防范措施[J].中國外資,2011(2).

[5]邢月杰.論施工企業會計監督[J].經營管理者,2011(11).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第5篇

科技進步和發展, 為會計電算化奠定了技術基礎, 從根本上突破了傳統會計工作存在的弊端。但事物具有兩面性, 會計電算化使得舞弊手段更多多樣、隱蔽, 部分人員受到個人目的, 不擇手段惡意修改、破壞會計系統, 導致會計實務處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不利于會計工作有序開展。故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舞弊行為的防范非常必要。

2 會計舞弊概念及表現

當下, 會計電算化環境中, 會計舞弊是以計算機設備為基礎, 違背真實性原則, 違反國家法律制度, 換取不正當利益, 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舞弊涉及人員較多, 如審計、財會等人員及股東, 計算機等設備成為舞弊工具, 成為舞弊對象及目標, 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中極難被發現。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 會計舞弊行為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如篡改程序, 采用技術手段改動程序, 在薪資業務系統, 將同事個人所得稅免稅額納入個人名下, 以達到增加免稅額度的目的, 他人不易察覺。修改數據庫文件, 對數據庫內文件進行更改, 能夠擾亂系統, 竊取核心信息, 獲取不正當利益[1]。再者, 系統操作人員在實踐中, 非法輸出企業財務報表等信息, 競爭對手獲得重要信息, 對企業經濟產生極大的損失。此外, 財務人員對原始數據進行篡改, 以增加企業存款數, 潤色財務報表, 上述行為都是會計舞弊的具體表現形式, 導致會計信息失去原有價值, 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 甚至對國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3 會計電算化環境中應對會計舞弊策略

3.1 科學選擇軟件

會計電算化將成為未來企業財務管理的必然趨勢, 企業在軟件選擇過程中, 要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 結合國家法律法規, 關注軟件系統保密性、權限設備等, 購買能夠對會計信息加密的軟件。一般來說, 加密方式有很多中, 如不對稱型、對稱型及不可逆等, 企業可以根據自己需求予以針對性選擇[2]。如若企業自主研發系統, 要嚴格遵循國家開發的程序, 合理設計功能模塊、流程圖等, 并定期對軟件系統進行病毒檢測, 做到專機專用, 賦予有關人員特定權限, 最大限度上避免違規操作行為的發生。

3.2 完善內控制度

如今, 傳統手工會計核算體系已經無法滿足工作要求, 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中, 數據極易被篡改和刪除, 引發舞弊行為的發生。為此, 企業要盡快制定完善內控制度, 如制定操作管理制度, 規范操作人員行為, 讓人員明確自身工作職責, 什么可做什么不能做, 同時強化職能人員之間權限制約, 確保內控能夠落實到實處, 發揮積極作用。企業還可以明確分離用戶與電算化部門之間的職責, 如業務授權與保管、執行及記錄等工作保持分離。通過實施內控制度, 采取合理方法, 能夠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牽制的關系, 有效防范舞弊行為的發生, 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

3.3 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為了從根本上避免會計舞弊行為的出現, 國家要加快電算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設進程。詳細來說, 財政部門可將現有的工作規范、管理辦法等進行統一處理, 明確制定出舞弊行為的懲罰方法, 提高不法分子違規操作成本, 在制度壓力下能夠主動規范自我行為, 端正工作態度, 認真處理會計信息。有關部門還要結合《會計法》, 頒布與電算化相匹配的法律, 提高電算化操作規范性。各行業、各地區之間也要加強溝通和聯系, 使得電算化能夠在實踐中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體現, 避免各種舞弊行為出現,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3]??傮w而言, 法律自身具有的威嚴性對于避免會計舞弊行為有利, 逐步規范會計工作過程中, 減少會計舞弊行為的出現。

3.4 提高人員素質

除了上述措施, 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綜合能力也是避免舞弊行為的重要途徑。企業可從自身具體情況出發, 積極與軟件公司、科研院校進行合作, 制定科學、完善的培訓體系, 對人才進行再教育, 及時更新人員陳舊的知識儲備, 積累更多既懂得計算機技術, 又熟練掌握會計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為企業奠定堅實的智力基礎。隨著社會發展新形勢的發展, 還要引導財務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能夠使會計人員做好自我約束, 適當提高人員待遇, 使其能夠抵御外界的誘惑, 杜絕務必思想的出現, 為企業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 從而幫助決策者制定科學決策。

4 結語

會計電算化環境下, 會計工作發生了深刻變化, 朝著開放性、復雜性方向轉變, 但受到軟件問題、內控不足等因素的影響, 會計舞弊行為屢次出現, 產生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對此, 有關部門要加快制度建設進程, 規范會計工作, 科學、合理選擇財務軟件, 落實內控工作, 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 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從源頭上避免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 從而推動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進程。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發展, 會計電算化普及度也隨之提升, 各行業陸續引進會計電算化, 提高財務處理效率, 會計工作管理、核算及決策整合到一起, 步入會計信息化階段。但受到網絡共享性、開放性等因素的影響, 在大環境中人們更容易獲取信息, 難以及時發現會計舞弊行為, 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不能有效避免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 勢必會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 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文章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中, 對會計舞弊行為概念及表現進行分析, 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舞弊,應對

參考文獻

[1] 陳丹, 庹寒冰.會計舞弊行為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基于會計電算化環境[J].對外經貿, 2017 (6) .

[2] 張雯.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舞弊分析及其應對策略要求[J].中國商論, 2017 (2) .

會計舞弊論文范文第6篇

1.1 會計舞弊概念概述

管理者為了獲取自身和企業的巨額利益選擇隱瞞不良資產或巨額債務、做假賬等能夠迅速獲得大量錢財的方法, 故意公布虛假性的會計報表來欺騙投資者、債權人等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行為。

1.2 會計舞弊危害概述

宏觀上, 擾亂市場秩序, 使國家稅收減少;微觀上, 一旦上市公司會計造假被發現, 公司將遭受更大經濟和聲譽損失, 相關人員有可能丟掉工作甚至會有牢獄之災, 此外, 也損害了中小股東權益, 從而對公司失去信心, 撤出投資, 造假得不償失。

2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原因

2.1 上市公司內部結構單一

上市公司當中往往是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兼任獨立董事, 并且公司股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幾個人就能夠決定公司的一切大小事務, 這種股權過于集中的情況, 削弱了對公司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監事會組員的工資薪金都是由公司決定, 這也使得監事會不能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因此, 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單一, 客觀上給造假提供了便利條件。

2.2 內外部監管薄弱

從內部來說, 內部結構的單一, 造成了內部監管形同虛設。由于缺乏有效的獨立監督體系, 一旦出現問題, 公司高管會干涉會計業務, 更改會計財務報表。上市公司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 為了逃避收稅, 修改財務數據, 達到減少繳稅的目的。從外部來說, 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 違法成本低, 同時注冊會計師也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腐蝕, 幫助其造假。

2.3 上市公司根本利益導向影響

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為了占領市場達到贏利的目的, 一部分上市公司為了實現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發展, 不得不采用違法手段, 遮蓋公司真實的運行情況, 欺瞞中小股東, 防止他們撤資, 這種做法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也違犯了經濟法律。

3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對策淺析

3.1 優化企業內部結構

為了防止上市公司內部出現會計數據造假、財務對外報表不真實的情況, 需要加強內部的監督管控、優化內部監督結構。上市公司內部組織結構不同于一般的非上市企業, 會設有董事會, 其目的是管理和監督企業的日常運行以及做出重大決策, 為了更好地監督上市公司的財務運行情況, 降低會計舞弊出現的概率, 應當在董事會當中提高獨立董事比例, 在獨立董事的選拔上, 選取職工代表或者股權占比少的小股東, 目的是保證決策的公正性, 確保督的有效性, 不至于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3.2 增強內部審計獨立性

首先, 為了確保市公司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需要從公司的財務部門當中, 選拔業務精湛、工作能力突出的財會人員, 成立獨立審計部門, 受公司獨立董事的直接管轄。為防止數據造假和舞弊情況的發生, 上市公司內部審計部門除了重點抽查總分公司發生的經濟業務之外, 增加對重要管理人員工作事項的審計, 同時增加審計的頻次和提高審計效率, 保證審計人員由公司獨立董事支持, 且不受其他人員干擾的情況下完成工作任務, 防止公司舞弊窩案的發生。

其次, 在上市公司的內部引入審計委員會制度, 由獨立董事擔任委員會組員, 同時給予成員一定的權限, 保證其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部門, 抽取數據和相關憑證, 獨立調查詢問公司內部人員。在監督和檢查時, 不會受到公司管理層和財務部門的干擾, 將稅務風險和法律風險降到最低。

3.3 健全外部監管機制、優化處罰方式

對上市公司的外部監督和檢查, 是防止其會計舞弊情況發生的最有效, 也是最后的方式。由于上市公司內部監管方式對企業本身的約束能力較弱, 公司決策層仍然可以干擾獨立的監督部門, 修改會計相關報表, 報送數據仍然可能不真實。因此, 健全外部監督管理機制, 是實現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真實的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首先, 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機制, 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對外審計制度, 提高審計質量。由審計委員會尋找會計師事務所, 聘用業務精湛、審計經驗豐富的注冊會計師, 獨立審計上市公司的經濟業務往來。同時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加強監管, 運用法律手段, 提高違法成本, 約束會計師行為, 使整體行業增強自律意識。

其次,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發生會計數據造假情況以后, 法律制度對相關責任人的懲罰力度較小, 易于發生違規事件, 因此, 需要優化處罰方式, 提高違法成本, 若是發生舞弊案件, 則對公司直接負責人、參與造假的財會人員和在審計報告中簽寫無保留意見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屬會計師事務所一并進行處罰, 在經濟上提高罰款金額, 在行業中通報相關人員的違法事件, 使造假舞弊之人受到經濟和職業上的雙重處罰, 從而從根本上抑制公司會計數據造假情況的發生。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上市公司的數量也隨之增多。在市場經濟中, 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為了占領市場份額, 達到營利的目的, 一部分上市公司會采用會計舞弊的違法形式, 遮蓋其真實的經濟情況。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成因及其危害, 針對原因提出了相關對策, 最終營造一個真實、透明的市場環境。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審計監督,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 郭照蕊, 黃俊.投資者能夠提前感知公司舞弊嗎?——基于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視角的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7 (12) .

[2] 張俊民, 林野萌, 劉彬.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識別及治理理論研究現狀與展望——“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識別及治理”專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 2010 (9) .

上一篇:康復心理學論文范文下一篇:生態產業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