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

2024-05-02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當前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比較嚴重。本文就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會計監督對策問題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會計監督;會計信息;失真

所謂的會計信息是會計通過對特定經濟活動的確認、對其涉及財務狀況的計量、全面系統的記錄以及根據經營效果編制出的報告,來提供相關的會計信息。

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表現出多樣性、復雜性、隱蔽性及其更大危害性,因而引起政府、投資者、企業、經營者以及其他各種會計信息使用者們的廣泛關注。因此,會計信息失真的產生原因、制定有效遏制對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急迫任務。

一、改革會計管理體制是重點

當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比較嚴重。本文就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會計監督對策問題進行簡要論述。在會計信息管理工作中,憑證審核、賬務處理、報表編制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全是會計人員的直接職責。在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管理上,除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外,管理體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二者必須雙管齊下。加強會計管理體制是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治本之策。

另一種辦法是,實行會計委派制,即由政府部門或產權管理部門以所有者的身份,通過任命的方式,直接向所屬單位派遣會計人員。委派會計人員隸屬上級委派單位,不受企業經營者的制約,可專心地為所有者服務,更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性,加強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監督控制。委派會計制從九十年代初在我國試點,但對用于企業尚屬進一步研究的新課題。這是對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嘗試,需要建立相應的其他配套機制。目前要解決(1)如何防止企業經營者與委派會計人員之間的矛盾,保證企業的組織效能(2)委派會計人員和企業內部會計人員是一套班子還是兩套班子,企業既有自主權,對此應如何協調(3)在尚未完全解決對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的情況下,又要研究如何解決好對委派會計人員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否則,對委派會計管理不好,同樣有可能作弊,甚至與經營者合謀,更為嚴重。

二、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是核心

從國家與企業的關系看,國家是企業的所有者,國家對國有企業擁有產權;國家是宏觀經濟調控者,代表全民的利益,有責任使企業目標與國家目標一致;國家又是社會管理者,代表全社會的利益,有權力監督管理企業的會計信息。這種責任和權力與企業法人的權力、正當的經營權并不矛盾。

從企業與職工的關系看,企業職工與企業利害相關企業職工的專業化技能也是一種人力資本,理應是構成企業產權制度的一部分,因此強調群眾監督的重要性是很正常的。企業在改制過程中,絕不能削弱而且必須加強工會、職代會在監督會計信息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健全監管機制是保證

近年來,我國會計法規體系逐步與國際接軌,并不斷走向完善?,F實地說,如果我們能夠切實加強對會計法的貫徹執行,切實建立健全嚴格的執法檢查制度,切實建立健全科學的監管機制,我們就完全有條件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一)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的監控制度是整個監管機制的基礎。它能有效而及時地糾正會計工作中的問題。在這項基礎工作中,要強調制定好日常監督、臨時監督、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跟蹤監督的具體內容、要求、銜接,要做到經?;?、規范化、制度化。

(二)其次,在完善國家監督體系方面,建立健全科學的實施機制的重點應放在統一與效能上。財政、審計、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在各自的監督范圍和監督內容上應有統籌、合理的分工,搞好部門間的協作配合,處理好檢查的交叉,避免執法上的重復、疏漏與撞車,加強統一領導和界定。

(三)要完善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社會監督體系,加強管理,使之與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有機結合,發揮其應有作用。

(四)加強監管另一重要方面是處罰力度。顯而易見,造假被查處的機率越大,會計信息主體選擇造假的也越少;同樣,被查處后處罰力度越大,選擇造假的越少;會計法規對處罰力度考慮越周密,越會使有造假動機者懸崖勒馬。

四、建立健全教育機制是關鍵

宣傳和教育歷來是最重要的問題,也是問題的關鍵:會計法明確規定,企業法人代表和會計人員“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边@是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黨和政府從來都要求我們的工作人員恪盡職責,絕不玩忽職守;實事求是,絕不弄虛作假;遵循準則,絕不違法亂紀。如果每個單位的領導人員,都能做到這些起碼的要求,虛假會計信息就不會產生。如果每個會計人員都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和業務素質,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恪守執業理念和職業精神,自覺維護自己的客觀性、公正性,做到不屈從、不迎合來自各方的壓力,不以職業之便謀取私利,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就不會發生。

對會計人員教育以及后續培訓,始終應把會計職業道德放在第一位。會計的職業道德是最基本的“會計原理”,是會計行業的生命底線。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經濟活動。過分強調業務水平而忽視思想道德建設就會給社會的健康發展帶來潛在的危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陶冶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基礎上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

要經常不斷地提供正反典型案例、正反典型人物進行生動的宣傳教育,使其能自覺抵制和消除負面影響、提高辨別能力和抗腐防變的能力;使個人的正確行為不僅是出于外在的強制,而是出于自我的選擇,出于對規范的理解、認同和出自內心的接受。這應成為會計人員的職業精神、首要品質及其存在價值的所在。這是建立健全會計教育機制的唯一正確的方針。

作者單位:吉林市市政設施管理處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大面積、持續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已經了成為一個嚴重社會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以會計造假為突出表現的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實折射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嚴重滑坡。面對我國目前的這一狀況,作者試圖應用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相關內容,對會計人員造假行為動機進行深刻的分析,以尋求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動機分析;對策研究

近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大面積、持續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1999年我國新《會計法》的頒布及國家會計學院的成立代表著黨和政府對會計造假問題治理的決心。對于這一問題,眾多的會計學者、專家、會計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各種角度的分析和探究。歸納起來,既有制度層面的,如:企業產權不明晰、會計制度不完善、會計準則存在漏洞等;也有執行層面的,如:會計監督不力、違規懲處力度小等,以及人員素質方面等等。其中吳聯生(2003)提出會計信息失真“三分法”,認為其治理有顯著差異:規則性失真的治理在于會計規則制定者要準確把握會計域秩序,違規性失真的治理關鍵在于設計一個合理的責任合約安排,行為性失真的治理措施則主要在于加強會計教育。

筆者認為,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在于“人”。會計人員的各方面因素包括業務素質和職業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心理和行為特征等在會計信息失真中具有重要的能動的決定作用。

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是否由主觀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分為會計信息的無意失真和有意造假;根據會計人員造假的動機,有意造假可分為會計人員主動造假和被動造假。下面,將分會計信息的無意失真、會計人員主動造假、會計人員被動造假這三種形式,對會計信息失真中會計人員影響因素予以分析。

一、 會計信息無意失真

在會計信息失真中,有一種情況是會計信息無意失真,它包括可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和不可避免會計信息失真??杀苊鈺嬓畔o意失真主要是指由于會計人員主觀判斷失誤引起的失真,即會計人員在遵守會計制度的前提下,由于個人業務素質不高、會計方法使用不當、對會計事項主觀判斷失誤、經驗不足等,使會計信息未能如實或準確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的內容。不可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又叫合法會計信息失真,是指因為客觀因素以及一些合理的主觀因素而引起的不違反會計法律法規的會計信息失真。在一定程度上,這種信息失真也和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有關。盡管這種信息失真是合法的、允許存在的,但可以通過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判斷能力、認識能力等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程度和精確性。具體說來,影響會計信息無意失真的因素包括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術水平、實踐經驗和能力、對國家財經政策和會計法規制度的熟練程度以及職業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等。

二、 會計人員主動造假

會計人員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經濟人,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會鋌而走險、違規、違法操作,有意造假,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主動造假就是指會計人員為了個人私利,事前經過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詐、舞弊等手段,使會計信息歪曲反映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

“行為之后必有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人行為的動機。分析會計造假動機常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法”。究其造假行為動機,主要是他們以身試法所獲取的利益遠大于付出的代價,代價越小,謀利越高,造假行為發生的概率就越大。會計法規、法律確定的處罰成本過低,查處力度較弱,就會導致會計行為主體較為普遍的非法律安排。同時,我國產權改革未完成,沒有大量的合格的交易主體,就不可能形成正常交易秩序,國有企業產權模糊,國有資本所有者虛擬或缺位引起了交易行為的扭曲,表現為個人的效用的最大化,其可能導致集體、國家的非效用最大化行為。由于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時間較短,反舞弊的立法水平不高。具體表現在立法的滯后性、法律法規的非系統性;同樣,會計準則與審計準則也具有相當的滯后性。因此,法律法規與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的不協調成為一種必然。加強法制建設,加大打假力度,盡快建立市場經濟新秩序,使得造假成本升高,從而遏制造假行為的產生和發展。

會計舞弊行為泛濫,最主要根源在于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驅動。會計人員為了私利進行的會計舞弊包括:貪污公款、貪污公物,私自挪用等。導致會計人員有意造假的直接原因在于會計人員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淡漠,不遵守職業紀律和職業道德。因此,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是預防會計人員有意造假的關鍵所在。

三、 會計人員被動造假

會計人員被動造假就是指會計人員在其同事、下屬、上司、上級管理部門或其他單位個人進行會計違規行為時不抵制、不檢舉,甚至在各種內外部壓力下被迫協同造假,導致會計信息歪曲反映經濟活動事實。從客觀上看,會計人員是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財務資料的直接制造者,假賬必然出于他們之手。應該說,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失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現實情況中,很多情況下會計人員并不具備會計造假的直接動機,而是出于種種顧慮和現實壓力不得己而為之。

分析會計人員被動造假中其心理因素和行為特征,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擔心抵制造假會遭致日后的打擊報復;和主動造假的同事、上司、下屬或其他部門、個人關系良好,不愿傷害他們;擔心抵制行為失敗后被單位或周圍人孤立或蔑視等等。這些心理因素會嚴重制約會計人員抵制或檢舉會計造假行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會計人員被動造假。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懼怕報復的心理。會計人員抵制或檢舉會計造假行為,一般只給他們帶來成本,不能帶來收益。因為很少有人為會計人員抵制或檢舉造假行為后遇到的麻煩支付報酬、進行補償或獲得職業水平的承認,而且會計人員可能會付出極高的成本或代價。即使會計人員非常小心地、用較巧妙的方式抵制或揭發會計造假行為,也可能使融洽的人際關系緊張起來,特別是造假者處于高層或擁有很高的威望或權力時,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復雜了。

第二,從眾的心理。從眾心理也是造成會計人員被動造假的重要原因。由于在很多單位都存在會計造假行為,會計人員在面對造假行為時可能會感到很正常,沒必要小題大做去抵制、去揭發;或者周圍的其他同事、上級對造假行為是認可或默認的,由此產生從眾心理,認為自己不參與造假就吃虧了或落后了。如果感覺到具有高道德品質的其他人違反了法律,那么一個人的行為標準將會改變。這是因為他人的行為可能影響自己的內在道德標準。IRS委員會成員Charles Rossotti最近聲明“如果會計人員開始相信別人正在舞弊,會計造假的誘惑可能變得不可抵抗?!保╓eisman 2001,AL)。會計造假行為的普遍性和“法不責眾”心理的存在使會計人員沒有動力和勇氣去抵制或檢舉會計造假行為,由此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第三,僥幸的心理。會計人員知道參與造假是要冒險的,是有可能要付出代價的。但這種冒險心理很可能會被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所撫平。會計法規的空白區和會計行為的自身特點使得會計造假行為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為會計人員對會計造假行為的解釋、判斷或辯解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和余地,從而更加助長會計人員的僥幸心理和冒險心理。

四、 預防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研究

如前面所述,會計人員的各方面因素對于會計信息失真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預防或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就必須關注會計人員這一能動的主觀因素。因此,研究會計人員本身,是進行預防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研究的重要前提和關鍵環節。對于造假現象,我們只能通過考察個人的行為、愿望、信仰來解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行為科學”。但同時,個人并不等于把每個人視為獨立的、抽象的個人。個人的偏好要受到其他人或他所屬集體或階級的影響,而且還要受到與此有關的制度環境的約束。會計人員自身在會計人員塑造中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而制度因素、環境因素則是會計人員塑造的重要保障和外部條件,這些也是預防會計信息失真的關鍵因素。

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對策:(1)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建立和完善會計法規體系,以盡早形成與國際會計慣例協調并體現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特點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同時,為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權提供保障,此外還應加強對會計法貫徹執行的檢查建立執法檢查制度,切實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對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實行委派制,同時要加強對則會人員的培養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嚴于克己自律,堅定會計意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倫理及職業道德體系。(3)適當加大對實施會計舞弊者的處罰,并以法規的形式指定適當的獎勵,充分調動監管者的積極性,促使監管者積極實施嚴監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會計舞弊機會,控制會計舞弊現象蔓延。我國許多重大經濟犯罪案件都是由舉報人舉報并得以查處的。因此,應在建立重獎舉報人制度的同時,嚴懲打擊報復舉報人的行為。并使該項制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子以規定,使舉報人應有的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傊?,會計舞弊的治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在道德自律機制與他律機制作用的同時,大力推行法制制度,進一步規范經濟秩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會計環境。

參考文獻:

1.吳聯生.會計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論框架與證據.會計研究,2003,(1).

2.葉陳剛.會計倫理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8,62-83.

3.Weisman,J.IRS audits at record low:Officials cite decade——long staff decrease,old computers,law defending taxpayers.USA Today(February 16):A1.,2001.

4.秦江萍.企業會計舞弊及其控制:基于博弈理論的分析.財經論叢,2005,(4).

5.謝雯.試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4).

作者簡介:陳玉清,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肖峰、王琳,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專業碩士生。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會計信息失真是會計行業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會計信息所涉及的利益主體較多,其中的利益關系極為復雜,要完全根除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是十分困難的。特別是在部分中小企業當中,由于其會計管理質量不高,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頻繁出現,給企業運營及市場秩序均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保證企業財務工作順利實施,并創建良好的市場秩序,必然要針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采取一定手段進行控制?;诖?,本文對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會計信息 失真 治理

一、會計信息失真概述

會計信息失真主要是指會計信息輸入與輸出不一致而產生的信息虛假,即財務報告反映的狀況與原始憑證存在出入。會計信息失真表現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會計信息披露失真。會計信息披露失真是會計信息失真典型的表現之一。通常情況下,企業會計信息主要是以會計報表或財務報告作為載體。然而,在會計報表或財務報告編制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主觀或客觀上的錯誤,從而導致會計信息披露失真。(2)會計核算失真。企業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當中的重中之中。會計核算是會計結合企業實際經濟業務情況進行相應的確認、記錄、劑量及報告等一系列的經濟性管理工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虛假或錯誤會計信息,均會造成會計核算失真,也就無法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企業實際經濟狀況。(3)賬外設賬。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在行業或市場當中體現出自身優勢,或為了應付管理部門檢查,會采取分別建賬的行為。通過編制虛假會計報表或財務報告來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這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及客觀性產生嚴重影響,對企業及市場公平競爭均是不利的。

二、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虛假的會計信息不僅會對企業健康發展產生影響,還會對整個市場乃至國家經濟造成危害,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對投資者決策產生誤導。從投資者的立場來看,會計信息失真會使其做出錯誤判斷或決策。部分企業利用虛假的會計信息引誘投資者將資源投入到效益低、風險高的項目當中,一旦出現風險事件,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頻繁出現,也會讓投資環境持續惡化,會造成投資資金收縮或資源浪費,對市場發展產生嚴重阻礙。(2)對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產生影響。對于整個市場而言,政府的宏觀政策調控極為重要。政府往往會結合市場整體發展態勢采取一定政策性的策略來穩定市場發展。但會計信息失真會讓政府無法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對于市場經濟協調會產生負面引導,導致經濟資源使用率下降。(3)對審計行業發展產生一定沖擊?,F今審計行業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立性的企業類型,在經濟市場當中發揮著重要的監督管理作用。但由于會計信息失真愈來愈嚴重,會讓大眾對企業市場作業抱有疑慮,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審計行業的發展。

三、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會計信息失真影響因素較多,既包括主觀因素,又包括客觀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幾點:(1)企業會計人員業務水準不高。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直接影響。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當中,一些會計人員并不是專業出生,業務能力及基礎知識積累較為薄弱。再加上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對會計行為約束力不夠,導致一些會計人員工作不夠細致,容易出現會計信息錯誤。還有一些會計人員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專業能力,但實踐經驗不足,相關法律意識不強,職業素養不高,甚至出現主動做假賬、編制虛假信息的情況,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產生了嚴重影響。(2)非法謀取不正當利益。通常情況下,企業會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設置會計部門,并配備一定的會計人員完成日常會計工作。會計信息生產全過程幾乎置于企業內部,并由企業全權控制。部分企業經營者為了實現個人利益,利用上述條件進行違規操作,以不正當的方式制造各類虛假會計信息或財務信息,以謀取不正當利益。(3)會計監督有待完善。目前,受法律制度、市場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會計監督體系尚不建全。財務管理部門人才缺口加大,無法對各企業會計信息進行充分監督。工商、銀行等部門主要從自身角度進行會計監督,彼此之間合作程度不夠,導致會計監督管理形式單一,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四、治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有效策略

1.提升法律監督效力。通過加強相關法律建設,以法律的強制約束力來規范會計行為,盡可能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出現。會計信息失真涉及法律主體較多,涵蓋了企業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從業人員等。若出現主體之間的合謀,會讓會計信息管理陷入困境。因此,需要借助法律手段來促進會計監督管理工作實施。目前,我國會計法律體系涵蓋了三個層次,依次為《會計法》、《會計職稱條例》以及《企業會計準則》。這些法律法規對企業會計行為具有明確規定,但配套細則有待進一步完善,這樣才能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除了法律法規支持外,相關部門還要加強法律監督執行力,做到嚴格執法。對于部分政府機構,可引導社會輿論力量來約束其行為,促進規范執法。企業內部也需要構建相應的制度作為支持,鼓勵員工舉報會計違規、違法行為,這樣不僅能夠提早發現會計管理漏洞,還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發現違規行為的成本。另外,對于會計違規、違法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加強違規企業民事責任,完善民事補償制度,進一步增強法律監管效力。

2.優化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企業董事會作用。在企業治理當中,董事會是十分活躍的主體,它能夠與執行層與經理人形成制衡。企業內部可設立外部獨立董事,并合理規定外部獨立董事數量,同時設立審計委員會、報酬委員會等,以此來提升董事會專業水準,對企業會計行為進行約束。另一方面,要強化監事會職能。監事會成員設置應避免“內部人監督內部人、下級監督上級、同級監督同級”,并適當增加外部監事,保證監事的獨立性,防止監事會成員的利益由管理層控制。部分監事受限于自身知識積累及專業水平,可適當聘請外部機構對經營人進行監督約束,以提升監督效力,避免經營人“以權謀私”。

3.不斷提升會計從業人員道德素質。會計從業人員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與制造者,對會計信息失真負有一定責任。會計人員要從自我出發,不斷提升職業道德操守水平。同時,企業管理者也應當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及思想教育,督促其抵制會計信息虛假行為。

當然,財會人員也要懂得保護自身合法利益,對于非自身因素導致的信息失真要懂得如何規避相關責任。這就要求財會人員要不斷加強會計行業法律、法規學習,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在日常會計信息處理過程中,要做到細致認真,并做好備份,以作為憑據。同時,要不斷增強專業技能,提升崗位勝任力。即便出現問題時,財會人員也有能力協調、解決好,保證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五、結語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為了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相關部門要加快會計法律建設步伐,提升法律監督效力。企業自身也要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形成良好的內部監督環境。會計從業人員則要不斷增強自身法律意識及業務技能,將會計工作落實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

參考文獻:

[1]李曉爽.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對策[J].商業經濟,2017(02):134-136.

[2]朱亭璇.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防范——基于《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環境[J].新會計,2014(08):26-28.

[3]童昊鏡,彭凌.關于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04):73-74.

[4]曹燕.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研究[J].農場經濟管理,2015(07):18-20.

[5]王翠霞.淺議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20):41.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和積極完善,為社會的進步帶來了全新的態勢,但同時,財務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其中,財會信息的失真問題也日漸凸顯,財會領域的專業人員應該針對這種情況制定新型的治理措施,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這樣才能夠幫助企業的管理人員準確認清社會發展態勢,本文對當前財務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詳盡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旨在幫助財會人員利用審計工作來提升會計信息真實性。

關鍵詞:內部審計;會計信息失真。治理措施

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之下,財務工作也在變得日益繁雜。財務人員每天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是巨大的,會計科目也在逐年增加,這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性和嚴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阻礙財務工作順利進展的關鍵原因就是信息失真的問題。為此,各個單位及企業應該增強審計部門的監管力度,定期對內部賬務進行調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一、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對賬務信息進行全方位的管控,管理人員能夠通過財務報表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并制定出相應的方案解決問題,提升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財務報表的權威性。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能夠有效幫助每個員工擺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以更加嚴謹的姿態去執行自己的工作。這樣,企業的管理者才能夠對自身發展狀況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知曉運營過程之中的薄弱環節,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所以,眾多企業一定要注重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在新的時代態勢之下,積極變換自身的工作形式,提高業務水平,為企業的順利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二、現代社會審計工作的發展態勢

現代的審計工作中還是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導致審計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對企業造成相應的損失。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首先,國家還沒有制定出財務信息失真問題的有關法律條款,處罰措施也不夠明確。有些企業甚至會為了逃避稅金繳納而故意讓財務人員將賬目進行調整。其次,眾多企業在日常運營當中并沒有將審計部門放置在主要的位置,導致很多財會工作沒有辦法順利進行,提供的財務數據也會失去權威性。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并參照國外先進的制度,結合自身情況來制定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的內部管控制度。最后,由于時代的變遷,有些審計人員沒有辦法適應發展趨勢,無法適應更為繁雜的財務工作。針對這種現象,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及時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內部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促使企業發展壯大。

三、審計工作增強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有效途徑

(一)優化內部審計工作的環境

一個企業享有擁有良好的發展態勢,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將內部的工作環境進行有效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這樣,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才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各項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利于企業的順利發展。尤其是審計部門,其工作更是需要其他部門大力支持的,比如報銷票據的整理或者是某些合同的歸納都是需要其他部門的人員積極提供的。所以,企業一定注重每個部門的發展態勢,及時發現員工之間存在的矛盾,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整改。這樣,企業內部潛在的風險才能夠被有效排除,促進企業整體的發展,企業內部也能夠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每個員工團結向上,奮力工作。企業管理者若發現蓄意破壞工作和諧氛圍的員工,也要給予嚴肅處理,以警示他人。

(二)設立專門的審計委員會

很多企業并沒為審計部門設立專門的委員會,導致審計工作中的很多環節并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日常工作的監督,審計工作需要具有新的進展時也沒有具體的人員進行新型工作制度的確立,導致審計工作沒有辦法順應時代的潮流而穩步前行。因此,眾多的企業應該將自己的經營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積極為審計部門設立專門的委員會,這樣,審計工作在進展的過程之中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的潛在風險,有效保護各位股東的根本利益。有了專門的委員后,審計工作的監管力度將會增強,財務人員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也會更具有權威性和真實性,在根本上環節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

(三)強調會計信息透明化

企業內部應該注重視會計信息的透明化,這是保障會計數據真實性的有效措施。信息透明化以后,每位員工都能夠成為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監管者,財務報表也會更急具有說服力。不僅如此,企業的全體員工還能夠清楚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態勢以及涉及到的項目。員工可以據此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自己的寶貴意見,員工對于企業的信任程度也會大大提升。也能夠意識到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了審計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審計工作也能因此更加順利的進行,有效保證財會信息的真實性,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四)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及綜合素質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日益明顯,我們國家也順應時代潮流的需要積極加入了國際貿易組織,在進行業務交往方面也更加注重和外企之間的聯系。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之下,企業的審計工作也在發生著翻天地覆的變化,這就需要審計人員也能夠積極適應新的發展趨勢,變換自身的工作模式,需要更加高的專業素養及業務能力。內部審計人員首先要具備的就是誠實守信的品質,遵守職業操守,在工作過程中不做違法亂紀的行為,發現賬目方面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上級領導,不能夠有包庇的心理,公平對待企業中的每個人員,無論層級高低均要一視同仁。另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清楚了解相關的法律制度,這樣才能夠對企業內部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切實排除潛在風險,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不能夠只注重實現利益的最大化,要重視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財務報表的分析以及社會潮流的發展趨勢制定出符合企業進展方向的工作計劃。這就需要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要切實發揮自身的職能特點,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排除企業內部的潛在風險。面對日益繁雜的財務賬目和緊張的工作氛圍,審計人員需要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積極變換自身的工作方式,更好地為企業把好財務領域的每一關,促進企業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寧玲.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的內部審計作用分析[J].當代會計,2017(07):43.

[2]安娜.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6(31):119-120.

[3]王煥芝.內部審計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7(S1):13.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制度在產權不清淅或產權虛位條件下會產生“公地的悲劇”;在委托-代理問題由于信息不對稱會產生道德風險;在激勵機制不足的條件下可能產生“逆向選擇”。本文從制度經濟學出發,對由上述問題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要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制度經濟學 會計信息失真 制度建設

會計信息失真會削弱政府宏觀調控的效力和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導致投資決策失誤從而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和國有資產流失。長久以來會計界對如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國在研究會計信息失真的時候有了會計理論界和會計實務界之間不同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方面和側重點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了研究。主要有吳聯生的會計信息失真“三分法”;譚勁松的會計信息失真分為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和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劉峰通過“紅光實業”的案例從合約角度研究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也有些學者從道德倫理角度去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等。本文從制度經濟學角度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一、會計信息及質量特征

(一)會計信息的界定 會計信息是通過會計核算獲得的反映主體價值運動狀況的經濟信息,可以客觀地反映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果,同時又是相關使用者進行預測、分析、決策的可靠依據。會計信息主要是通過提供財務報告,從財務報告中取得有用的經濟信息,為決策者進行經營決策和從事經營管理提供依據。財務報告要符合用戶的需要,方能發揮作用。

( 二 )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 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一般包括:決策有用性、相關性、可靠性、合法性、可比性決策有用性是會計信息最核心最根本的質量要求。企業會計之所以要提供財務報告,是因為企業內部和外部決策對財務報告使用價值的需要。決策從本質上看是一種選擇,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進行決斷。這種選擇的基礎就是會計提供的信息。因此,是否有利于決策人進行決策,就成為評價會計信息的最根本的質量標準。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必須與使用者的決策相關,要對使用者有用,能夠影響其決策。我國《企業會計制度》指出:“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笨煽康臅嬓畔⒅挥信c決策相關才會有用,信息的價格在于與決策相關、有助于決策。會計信息提供后如未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或對使用者的決策沒有什么用,信息就不具有相關性。相關的會計信息必須能夠幫助使用者做出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盈利趨勢等某些預測;必須能夠證實或證偽使用者的某些預測、幫助其評價過去所做的決策,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據之提出改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措施;必須具有及時性或時效性。信息如果提供提不及時,盡管曾經相關,但時過境遷,就會喪失其相關性。不相關的會計信息就不應提供,以免增加無效的信息成本。在會計核算中堅持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就要在收集、加工、處理和提供會計信息過程中,充分考慮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煽啃?,是指會計記錄應當以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依據,所反映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要內容屬實、數字準確、項目完整、手續齊備和資料可靠,使會計信息足以令人信賴??煽啃赃€要求會計信息應當如實表達、衡量、敘述所要反映的事項,并在這過程中不滲雜個人的偏見。我國企業的會計信息均以“合法”作為其先決條件。這一點是與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分不開的。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財務會計較之以往有較大的獨立性,但會計核算的很多內容仍然要受到國家財政、財務、稅收等制度和法規的制約。至于企業會計核算,還要受到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如投資法、企業法等等的約束,是很顯然的??杀刃允侵附洕闆r相同時,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同;如果經濟情況不同,會計信息應能反映其差異??杀刃园y一性和一貫性兩個方面的內容。從橫的方面看,各企業的會計核算均應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以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口徑一致、能夠相互可比,這是統一性方面。從縱的方面來看,會計信息應該具有時間上的一貫性。企業按照制度的規定可以選擇確定一種會計處理方法,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損益計算方法等。這些方法一旦確定,便不得隨便變動。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含義及其主要表現

( 一 )會計信息失真的含義會計信息失真就是指會計信息對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實客觀性。從產生過程看,將會計信息失真分為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和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事項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事項未能真實反映客觀經濟活動,會計事項本身就不真實,從而引起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處理失真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指雖然會計事項真實地反映了客觀的經濟活動,但由于會計處理過程中的錯誤引起會計信息失真。根據是否由主觀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可分為會計信息的有意造假和會計信息的無意失實。會計信息的有意造假是指會計活動中當事人為了個人利益,事前經過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詐、舞弊等手段,使會計信息歪曲反映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會計信息的無意失實是指會計人員在遵循會計規范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由于主觀判斷失誤、經驗不足和會計系統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會計信息未能如實或準確反映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的內容。判斷會計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還是無意失實,其標準應是當事人是否有故意使信息失真的動機。

( 二 )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 在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中,會計信息失真是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現,概括起來有兩種情況:一是經濟業務失真,即會計所記錄的經濟業務不符合客觀事實,違背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原則;二是經濟業務的處理失真,即對符合事實的經濟業務沒有按照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會計處理?!督洕請蟆?006年12月23日報道了財政部抽審百戶國有企業2005年會計報表情況,多數企業主要會計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其中,81%的企業存在資產不實問題,共虛列資產37.61億元;83%的企業存在所有者權益不實問題,共虛列所有者權益26.12億元;89%的企業存在損益不實問題,共虛列利潤27.47億元;27%的企業明顯存在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不真實、不合規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誠信缺失不僅僅是一般企業,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如瓊民源、紅光實業、大慶聯誼、東方鍋爐等;不僅是國內企業,更包括眾多的國外公司,如安然、寶麗萊、伯利恒鋼鐵等知名企業,其宣告破產均與會計嚴重造假有關。虛假或嚴重失真的會計信息會嚴重影響了我國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虛假或失真的財務信息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同時也誤導政府監管部門,使監管部門不能及時發現、防范和化解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這樣也為貪污腐敗、行賄受賄等違法行為和經濟生活中不良風氣提供了溫床。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經濟學分析

( 一 )產權理論的觀點產權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產權明晰是決定企業績效的關鍵,通過產權變動可以生成、啟動企業內部利益激勵機制,從而有可能提高企業經營者的努力水平與企業績效。從學理方面看,企業的績效具有非常復雜的背景和歸因。其可察變量如資本利潤率、企業成長和增長速度、市場份額、全員勞動生產量、產值、成本、技術進步和生產率等,其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維而是多維的。企業的績效除了與經營者的努力程度、能力、風險態度等密切相關外,還受到不少非經營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響。在混合體制條件下,由于企業目標多元化,會導致激勵不準確、不規范、不公平以及證券市場的投機行為等。企業經濟關系主要是由產權派生的有關企業資產的權、責、利關系。產權經濟學大師阿爾欽認為:“產權是一個社會所強制實施的選擇一種經濟物品的使用的權利?!痹谙嗷ソ煌娜祟惿鐣?,人們必須相互尊重產權。產權的明晰為會計信息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兩個重要條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資產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存在經濟上的契約關系,經營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時也不降低所有者的效用,這也為會計規范提供了激勵、約束、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但從現在的國有企業的產權來看,國有企業的財產所有權虛位使得國有企業很難形成有效的內部約束機制?!袄硇缘摹睂嶋H控制人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用財務來反映的企業經營效果容易產生與國家長遠利益不一致的短期行為,會計核算容易產生以實際控制人的利益為核心,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從代表國有資產所有權的管理機構來看,國資委等也不是國有資產的實際所有者,其自身又缺乏根本的利益動力機制,對企業的監督缺乏有效激勵。在其它非公有制企業中,企業產權中可以有政府、債權人、所有者、經營者等相關主體,還有其它潛在的進入者,他們具有不同的行為目標和經濟特征,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驅動,不可避免地出現利益沖突。如政府最關心稅收的征繳;債權人最關注其是否能按時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關心的是自已投入的資產能否保值和增值;經營者關心業績的增加是否給自已帶來額外的經濟收益;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關心股票的價值和公司的業績,某些產權主體可能存在的對不真實會計信息的內在需求,產權不清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重要原因。

( 二 )激勵與約束機制不配套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一個社會的經濟績效如何最終取決于產權安排對個人行為所提供的激勵,產權交易中包含的內容影響物品的交換價值,但實質上是一套激勵與約束機制,影響和激勵行為,因而企業要從所有權、經營權,剩余索取權等權能形成合理的安排。但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效果并沒有這么理想。如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如年薪制的固定的工資激勵早已顯現明顯的不足,最容易形成高級管理人員在工資之外尋求額外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這些收入的獲得必須要有財務方面的配合,由此帶來會計信息失真。而浮動的激勵機制(如高管持股或期權)也容易產生經營者的短期行為的逆向選擇,雖然《公司法》、《證券法》對高管所持股份有限售的嚴格規定,也很難制止高管的頻繁離職套現,目前創業板市場可見一斑。頻繁套現結合財務造假是高級管理人員常用的手段,在企業沒有有效的內控機制和完善的外部監督條件下,約束機制的缺乏給經營者過多的權力且缺乏有效監督,經營者為了自己的私利會實施違規行為,從而使經營者違規的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損失,助長其違規行為。個體實施違規行為的風險很小,預期收益很大而預期成本很低,違反制度所得的好處大于受到懲罰導致的損失,這就使得個體有了實施違規行為的沖動,因而促成了個體(甚至集體)的違規和違法行為,會計信息失真隨之而現。

( 三 )委托——代理關系問題 科斯奠基 “契約理論”是一個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產要素所有者達成的書面或非書面的契約。契約的一方當事人為資產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契約的另一方為資產的使用者,即代理人。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代理人以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獨立自主地對企業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由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代理人以企業管理人的身份相對獨立地對企業資產等進行經營管理活動,代理人成為了解企業的信息優勢方;而股東、債權人、國家和普通員工則相對成為了信息劣勢方,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因存在信息不對稱。由于其利益目標也不盡相同,經營者完全可能利用各種會計處理手段制造虛假的財務信息,以欺騙所有者、債權人、國家和普通員工,獲得自身的最大利益。會計人員與經營者之間也可能有著不同經濟利益,加上二者之間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這就可能造成會計人員為了自己的利益,編報虛假的財務報告,隱瞞真實情況。此外,從會計監督機制來看,目前,企業內部監督控制有著局限性,內部監督不到位,會計人員不獨立,受單位領導指使被迫做假賬。社會監督仍處于起步階段,會計事務所雖然脫鉤改制,但仍缺少標準的執業制度,政府監督大于社會監督力度,職責交叉,經常重復檢查,使檢查與被檢查藕斷絲連。企業領導同時管理會計與審計,內部審計不是處于董事會領導下。由于經濟體制的不健全,廠長或法人的職權太大,由他們直接安排上任的會計人員素質低下,對會計法規、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做出錯賬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另外有些企業負責人出于某種目的指使會計人員人為造假,而這些會計大多是廠長(經理)的親屬或心腹,往往對上級惟命是從,他們或虛增利潤騙取貸款,或隱瞞利潤逃稅,甚或虛列數據來掩蓋貪污受賄,從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四、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 一 )明晰產權關系,減少各行為主體的利益沖突發揮產權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范和界定功能。只有產權的明晰界定,才會使市場主體根據會計行為規范開展會計管理交易活動。對于國有企業,要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型國有企業引入非國有的戰略投資者。同時,還要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機制,理順國家、地方、企業及職工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兼顧各方利益。對于其它形式的所有制企業,也應當將競爭機制引入企業經營者的任命,建立專業經理人才市場,同時所有者應當根據經濟行為的結果為經營者確定一個報酬方案,即在這個方案下,經營者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考慮所有者的利益。這樣,所有者和經營者有了經濟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礎,致使利益關系清楚,減少利益沖突,從而減少由于利益沖突原因而產生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 二 )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一般看來,經營者的干擾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大根源,要想經營者自覺遵紀守法、不干擾會計人員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構建一套以經濟獎懲為主要內容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一方面要讓經營者為企業付出的努力和貢獻獲得合理的報酬;另一方面,從制度和程序等方面對經營者的“機會主義行為”采取懲罰性措施,同時要把利益一致的激勵措施形成長期化趨向,減少短期套利行為,防止經營者短期行為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 三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企業管理的子系統,還受到內部企業管理狀況的環境影響,公司治理結構作為重要的制度環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將產生重要影響。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要求,積極推行規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內部分配、人事、勞動制度改革,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善公司內部監控機制,以加強監控者對公司管理層行為的了解,提高其信息收集、評價能力,以及增加其監控手段。按照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原則,對內部組織機構,形成嚴格、科學的現代管理制度。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強化財務約束,從而保證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提高會計工作質量,根治會計信息失真的弊端。

( 四 )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能夠降低會計信息失真產生幾率。對于會計的監督可以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其中外部監督包括了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它們與單位內部監督構成了《會計法》中“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但這里面存在了許多問題。有效的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可直接使契約各方受到約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從而防范不實會計信息的形成。因此就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強化公司內部監督機制,發揮公司監事會的監督作用。盡管公司法及全民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已對監事會人員、職責等做了規定,但絕大多數企業的監事會有名無實,監事會只有真正獨立了,才能發揮其監督企業會計部門對外提供和披露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的作用,保證委托人的權益。會計社會監督的重要形式是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不斷強化社會監督的機制。逐步依靠注冊會計師對所有企業會計信息進行驗證檢查,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和可靠:嚴格注冊會計師執業標準,強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注冊會計師社會地位,強調其獨立性,真正將事務所辦成具有獨立性的民間組織。另外還應該大力發展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督,加強國家行政干預。財政部門、審計部門、證監會等政府機關應加強對不實會計信息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同時應建立不實信息查詢網,讓企業和社會公眾可隨時查詢提供不實會計信息的企業及責任人員,增加企業、經營者及會計人員的違規名譽風險和違規成本,通過政府的綜合管制來改善會計信息失真的狀況。

( 五 )健全會計規范體系 對于我國會計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博弈主體不到位,是由于在會計改革之初,為了減少會計制度變遷的阻力,以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會計實務,即由政府直接參照國際會計準則來制定中國的會計準則,這是無可厚非的。與此同時,每個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和修訂都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見,進行反復討論與論證,最終使準則能為各博弈方所接受。政府機構要維護該機構制定的準則的權威性,對違反準則的行為要進行處罰。目的是使違反準則而提供失真會計信息者得不償失,其私人成本接近或等于社會成本,從而消除會計信息失真的外部不經濟現象。會計規范體系為會計行為提出了約束條件,但具體執行過程中,會計行為的主體即會計人是否能自覺遵守,還要取決于其職業道德素質?,F實中的會計人員,由于受到來自環境的各種壓力,可能持有不同的立場。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具體內容包括: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經理人員道德規范、社會中介機構及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以及相配套的具體操作方法、評價標準、處罰規定、專門教育等。針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從各角度認真分析其來源,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把因為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應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加以重視,只有這樣,會計工作才能步入正軌,讓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吳易風、劉鳳良、吳漢洪:《西方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薛祖云:《會計信息市場與市場管制》,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盧現祥、朱巧玲:《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編輯 聶慧麗)

會計信息失真思考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近年來,資本市場接連出現一系列會計造假事件,信息失真的現象非常嚴重,這不僅嚴重擾亂國家經濟秩序,而且也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給國家經濟造成傷害,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問題??梢哉f,會計信息失真已成為困擾我國會計界的一大頑癥,因此,全面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其綜合治理的對策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本文站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角度,透過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對會計信息失真產生的影響加以分析,找出相關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 會計信息失真;危害;治理

會計信息主要用來處理企業經營過程中價值運動所產生的數據,按照規定的會計制度、法規、方法和程序,把他們加工成有助于決策的財務信息和其他經濟信息。具體地說,會計信息是指會計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后產生的,為會計管理和企業管理所需要的經濟信息。會計通過信息的提供與使用來反映過去的經濟活動,控制目前的經濟活動,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

目前,我國官方文件并未規范“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定義。只在2007年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二章第十二條到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即真實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等八項特征。理論界也未形成適應性強、公認度高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

1 會計信息失真的基本界定

對于什么是會計信息失真,目前會計界尚無統一的認識??陀^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企業故意作弊、會計人員素質低下以及監管不力等原因會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屬于人為因素,人們已經形成了共識,是非治理不可的。然而,對于上述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失真,是否屬于失真,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只要是遵循了會計準則和相關的信息披露規則,該會計信息就是真實的,而不管其與企業實際的情況是否相符。因此,所謂會計信息失真就是其沒有依照會計準則和相關的規則提供。有的人認為,會計信息失真就是會計信息沒有反映經濟事實。很多人提到會計信息失真往往只承認人為原因造成的失真,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失真就是指與客觀事實相違背,無論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失真,都是使會計信息與客觀事實相違背,都應當稱之為失真。

2 國內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危害

2.1 國內會計信息失真現狀

在處于轉型時期的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狀況極為嚴重。尤其是近幾年,部分上市公司編制虛假會計報表的事件屢屢曝光:96年瓊民源利用關聯方關系,偽造合同、粉飾利潤;97年以來紅光公司人為調整財務數據,欺詐上市,上市后又連續虧損;2000年銀廣夏偽造購銷合同、文件,虛開發票,虛盈實虧;2002年藍田股份也報出ST生態,揭示99-2001年凈利潤和每股收益調整前后的“乾坤大挪移”。2001 年9 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聯合舉行了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問卷調查。調查表明,個人投資者認為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完全可信的占8.45 %,基本可信的占26.98 % ,部分可信的占45.17 %;認為基本不可信的占16.10 %,完全不可信的占3.14 %。對100 家左右機構投資者的調查也表明,沒有一家機構認為財務數據完全可信,認為基本可信的有41 家,占41.4 %;認為部分可信的有54 家,占54.54 %;認為基本不可信的有3 家,占3. 03 %;認為完全不可信的有1 家,占1. 01 %。國家會計學院《會計誠信教育》課題組2002 年對23 個地區216家企業總會計師進行問卷調查,對于目前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139 人認為大部分不可信( 占69. 85 %),16 人認為完全不可信(8. 04 %),僅有5人認為可信(2. 51 %),另有39 人回答難說。由此可見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可信度之低!

2.2 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會計信息失真, 對社會各階層、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危害巨大。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直接后果,在微觀上掩蓋了單位經濟活動的真相,使企業主無法掌握實際情況,造成決策失誤,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潛在的危機;在宏觀上掩蓋了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隱患,惡化了國民經濟發展及運行環境,扭曲了社會利益的分配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削弱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市場經濟是依賴信號進行資源配置的,是以真實與公允的信息為前提的。而失真的信息給市場以誤導,其結果是不該流出資源的企業卻流出資源,不該流入資源的企業卻流入資源,增量資源卻注入不該注入資源的企業。它不僅危害一個單位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而且使企業出現大量虧空,嚴重危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干擾了市場經濟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擾亂了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②破壞投資環境,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益

首先失真的會計信息會誤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進而在深層次上影響資源的優化配置,制約了真正業績優良、成長性強的企業迅速地發展與擴充。對投資者而言,由于失真的會計信息通常表現為企業利潤的虛增或虛減,這就往往對投資者的決策造成誤導,導致投資者投資失敗或者是可能的投資沒有發生,從而嚴重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造成社會信任危機,進而阻礙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進程,影響股份制經濟的深化和發展。其次會計信息失真會誤導市場的投資理念,一個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投資理念的市場必然是無序的、停滯的、沒有出路的。建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是引領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精神動力。所以后者造成的危害是更深層次的,它的破壞力甚至是我們無法預知的。

③削弱政府宏觀調控的效力

對政府有關管理部門而言,由于企業會計信息是其據以做出政策決策,行使社會管理職能和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因而失真的信息將影響關于國民經濟的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等統計資料,對憑以制定的國家長、短期發展計劃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宏觀調控措施起誤導作用,從而引起財富分配政策的失效,影響經濟預測和決策,弱化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能力。

3 會計信息失真的防治對策

提供真實、合法、完整的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為經濟服務的基本任務,也是《會計法》的基本要求,為了加大會計行業的發展,適應改革的要求和配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3.1完善相關會計法規制度

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應借鑒發達國家成熟的經驗,參考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我國的未來經濟發展及會計環境做出科學的分析與預測,使會計政策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相對穩定,避免由于會計政策頻繁變更為會計工作帶來的混亂與不便,促進會計工作的發展。我們已經走了十多年的路程,我們對中國會計準則應當有一個通盤考慮,應當有一個長、短期結合的時間進度表,應當有一個成熟的整體框架,不能老是處于“消防隊”的地位。

對于完善我國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①避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下的會計信息失真

我國正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給予企業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所以我們不能通過限制企業的選擇權來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在目前情況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應通過內部審計或一定的監督機構來制止企業鉆會計政策可選擇性的空子。另外,對于同一行業相類似的不同企業,其會計政策的選擇范圍應有所限制。

避免會計政策選擇下的會計信息失真應該從兩個環節著手。一個是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制定環節,另一個是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下的會計政策選擇環節。在制定環節,首先,應建立有多方利益關系人參加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制定機構,以便使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所確定的會計空間盡量與利益空間相吻合。制定出具有普遍認同的準則、制度,盡量消除對同一事項選擇不同會計處理方法產生差異過大現象。其次,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制定程序,草案頒布應經過反復討論,征求意見應擴大范圍,審批條件應慎重嚴格。在選擇環節,企業會計部門應盡量考慮各利益關系人的利益,以便使會計政策的選擇符合利益協同的“一致”。

②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內容

我國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中的內容需要不斷改善,尤其是對于一些實際中遇到的新問題,如對一些重要表外信息、無形資產及一些重要的非經濟信息的批露。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信息對決策者越來越重要,準則中必須對之作出明確的規定。當然也不能急于邁大步子,要求一下子制定十分完美的準則。我認為目前可以先借鑒國外已有的對于這方面信息處理的規定,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規定,以后再根據實際應用的反饋信息作進一步的修訂。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修訂和完善相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來遏制某些“會計報表重組”現象:一是完善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二是在資產交換市場尚未有效建立的情況下,縮小公允價值的使用范圍,防止公允價值被濫用;三是改變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的確認方法;四是在會計報表中充分披露關聯方交易。

3.2 提高人員素質,加快會計電算化和信息披露進程

①大力提高會計行業人員素質

會計工作的誠信問題關系到經營者和會計人員兩者的道德素質。大力加強經營者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弘揚正氣,懲治腐敗,對于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顯得尤為急需和迫切。

首先要提高經營者的素質。應加大對企業經營者素質的培養,提高企業負責人的財會知識和法制意識,使其切實履行起《會計法》所賦予的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的責任。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增強了,才能有效避免會計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才能督促會計人員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實踐證明,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同單位負責人的誠信意識、法制意識以及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

其次是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加強會計隊伍的廉政建設,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根本所在,也是強化會計管理,提高會計信息的長遠之計。

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處于放縱階段,應該下大力氣狠抓落實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國家和會計工作管理部門,應不斷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和業務素質的檢查,促進會計人員思想水平不斷提高,使其能自覺抵制會計信息造假行為的發生。在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還應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及時了解會計職業道德的新動向,對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真實公正,“責業、廉業、精業、勤業、敬業、愛(樂)業”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并且要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如自我評價方法、社會輿論與傳統習俗評價。對道德評價結果應使用獎罰手段、示范道德榜樣、大眾傳播媒介等方式,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始終置于各單位內部和社會公眾的督導之下。這樣,“道德法庭”才會顯示出強大的威力。對于有會計職業違紀違法行為的會計人員暫?;蚪菇K身從事會計工作,增強會計人員的職業榮辱感。只有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了,才能防治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觀非故意性”。

提高會計人員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是開展會計在職教育,教育內容應包括新技術、經營管理的學習、財經法紀的學習、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的教育三方面。財務人員的培養要從知識培訓,上崗考核等方面入手,通過對現有的會計從業人員定期培訓與考核,優勝劣汰,不搞會計人員執業終身制,切實注重后續教育的質量和效果,防止走過場;強化提高會計人員的理論水平,通過企業內部會計崗位的輪換,促進企業間、不同行業間會計人員的交流與學習,使會計人員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鍛煉會計人員面對新業務、新情況的獨立操作能力,提高會計人員愛崗敬業、自強自信的精神。另外,應適當提高對新從業會計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品德素質、從業資格等方面的要求,,為會計事業選拔高起點的人才。

②加快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步伐

我國計算機會計核算起步比較晚,但經過十幾年發展,會計核算軟件已經發展成為財務管理軟件,有些軟件開發公司已經推出了適合整個集團的管理軟件。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這類新型管理軟件使財務人員與其他部門之間保持相對的獨立。它降低了其他部門負責人對財務人員進行約束和控制的可能性,隔斷了財務人員于其他部門的經濟利益關系,有利于財務人員依法獨立履行職責,增強會計約束力,保護廣大財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從會計信息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系統通常采用后臺數據庫統一管理方式,既可以使一般人員輕而易舉地訪問和使用大型數據庫,又不利于各個部門僅僅為了滿足自身利益,在需要的時候隨意更改會計信息,從而使各部門之間在數據傳遞和交換時,既能實現數據共享,又可以相互制約,達到有效防止在會計信息形成過程中出現信息失真問題的目的,使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盡可能地被消滅在形成過程中。

3.3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預防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既是形成真實、合法會計資料的基礎,又是企業各項資產安全、完整的保障。通過適當授權和職責劃分,確保經濟業務合規合法; 加強會計的基礎工作,使其規范化、標準化;制定合理的會計處理程序,會計機構的設置,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的設置及使用方法,憑證資料的簽署、傳遞、匯集流程,財務報告的編制及報送程序。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稽核制度,對原始憑證的審核主要關注原始憑證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對記賬憑證的審核主要是關注記賬憑證的填制是否齊全完備、是否連號、是否與附有的原始憑證相對應;對會計賬簿的審核應特別關注其設置是否符合國家的會計制度、各賬簿之間是否存在正確的勾稽關系;對會計報表的審核主要關注各會計報表的勾稽關系是否正確,內容是否真實、合規且完整等。通過這些措施來預防、發現并糾正會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誤,減少會計信息失真。

3.4 加大對故意失真的處罰力度

控制造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造假風險與成本,使造假不劃算。通過對會計造假者和審計護假者的嚴厲處罰,形成社會震動效應和對造假分子的震懾作用,以有效治理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問題。

在當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通過建立審計部門、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的聯席會議制度,通報審計過程中發現的會計信息失真情況和會計舞弊行為。對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或者不按照規定組織會計核算、編報財務會計報告以及所有做假賬的企業和有關責任人,要依法追究其會計責任。對審計把關不嚴導致經審會計后會計信息仍嚴重失真的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追究其審計責任。對于其中已經構成違法違紀的嚴重會計舞弊行為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處理。不僅要對法人處罰,還要加大對有關直接責任人的處罰,同時有關審查部門也要承擔連帶責任,嚴格對社會監督部門的處罰力度。同時社會處罰也是打擊和制約造假的重要手段,西方某些國家對造假者在網上留下“案底”始終跟蹤其人,不法分子一次造假的損失,影響和后果央及終生,造假是得不償失的。

通過大力加強對現行法規的貫徹力度,讓企業負責人真正明白,他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重要責任,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他們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真正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只有這樣才能使法律得到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我們堅信,只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會計舞弊行為就將會越來越少,會計信息質量將會越來越高。

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也是一個長期都存在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會計信息失真的案子從來都沒有消滅過。會計信息失真,虛假會計信息產生,其具體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極為復雜,要治理,就不能單純靠一種措施,而必須注意對多種治理措施的綜合運用。淺析之后,本文得出了以下結論和建議:(1)對于會計信息失真,我們既不必驚惶失措,也不能掉以輕心。虛假會計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相互協調。

(2)在研究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時,要充分考慮會計行為規范本身的弊端,相關法律規范如何完善,公司內部和外部監管體制的有效性、會計執業人員素質的提高以及有效信息需求主體的培育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

(3)在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上,應以會計法制建設為核心,輔以深入細致的行政管理,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規范經濟秩序,結合加強懲治腐敗,以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好轉。

總之,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一個較長時期的任務,不能希望一蹴而就。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這是眾望所歸,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毅力,一定能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

 參考文獻:

朱錦余,會計信息失真綜合分析及對策,《當代會計前沿問題探索》,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莊恩岳主編,《會計信息失真與風險防范叢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震,會計信息失真原因中的會計準則因素分析,《四川會計》,2003/01.

張勤,淺析我國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及其對策,《經濟師》,2004/01.

鄒臘年,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應對策略,《國外建材科技》,2004/01.

上一篇:技工院校藥物化學論文范文下一篇:電氣安裝工程質量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