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

2023-09-23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人性化護理;心理護理;護理體會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種類繁多,病因復雜。其中有些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與營養因素關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為防治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越來越多,用藥和治療所需時間較長,使患者不僅遭受生理上的折磨,也同時增加了心理的負擔。國內外研究發現,冠心病、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情緒障礙,而合理的實施人性化護理不僅可以有針對性的緩解心血管內科患者的心理問題,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因此加強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谱o理工作相當重要。本文就對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再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和人性化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科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28例,男83例,女45例;年齡42~76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65例,風濕性心臟病33例,高血壓病21例,肺源性心臟病9例。

2 護理方法

2.1 常規護理

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好皮膚護理,防治壓瘡的發生;病房內空氣要新鮮,溫度、濕度適宜,做好口腔護理,預防交叉感染;密切觀察患者進食情況,避免攝入高鈉、高脂飲食及暴飲暴食,也應避免攝入太少,以免引起水、電解質失衡;根據??朴盟幪攸c,做好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應加強夜間巡視,如患者常出現呼吸困難,及時通知值班醫生,并立即讓患者取坐位或坐臥位,必要時兩下肢下垂,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部瘀血。

2.2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應督促患者按時檢查,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原因、病情發展、對身體的危害、病情的轉歸及其預防措施等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克服麻痹心理,求得患者及家屬對觀察治療及緊急處理的配合。對于患者家庭及工作方面引起的心理狀態變化,要做好耐心的勸導,以解脫心理上的壓力。對于出現緊張、焦慮的患者,應先耐心、仔細、規范進行產前檢查、指導,把病情發展情況及時反饋,使患者明白心血管疾病并不可怕,用嫻熟的技術,沉著、穩重的舉止消除患者的心理焦慮,給患者以安全感、信任感。

2.3 人性化護理

2.3.1 注重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 與患者的交流溝通是整體護理的基本行為,貫穿于臨床護理的全過程和延伸服務過程中。溝通是理解的橋梁,與患者溝通交流往往能較好地發現和解決患者的各種問題,拉近護患距離,減少護理糾紛,使護患雙方都處在較好的人文環境中工作和治療[4]。護士應當掌握與不同患者交流的技巧,合理使用語言和非語言兩種交流方式,特別是對一些語言溝通障礙的患者,就顯的尤為重要了。選擇合適的溝通契機,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建立護患關系的信任感,尊重患者,有利于護患關系的穩定和發展。

2.3.2 人性化護理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 根據馬斯洛的基本層次需要理論,人的需要是時刻都存在的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人性化護理必須連續但也應當跟隨著患者需要的改變而變化,這樣才能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目的。例如,晨間護理時,護士都應禮貌的詢問患者睡眠情況,若體會患者當時很難受或者很痛苦,我們可以將這一問候語省略,可采用撫摸等非語言性溝通的方式給予關心或者使用專業性接觸。

2.3.3 人性化護理需要創新 人性化護理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從一般意義上來講主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但方法卻有很多種。我們應該根據心血管內科患者本身的特點來實施人性化護理,而不能千篇一律的使用一種方法。例如,對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我們一般采用卡片的形式,告訴患者冠心病的誘發因素、飲食及休息等的注意事項;而對于高血壓的患者,我們則可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定期將患者集合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討論,不僅可以放松患者的心情,同時進行了健康教育。人性化護理并不是單單是指護理工作者內心的一種向往,而是要用這種向往指導護理實踐,從護理工作的每個小細節中用心體會患者的需要,根據實際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的身心都處在接受治療和護理的最佳狀態。在識別和滿足患者需要的同時,護士的專業素質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實現了自身的專業價值。

3 結果

通過以上護理,128例患者治愈87例,治愈率69.97%;好轉39例,好轉率30.47%,轉院2例。

4 討論

對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觀察直接關系到迅速作出正確的診斷與緊急處理,這就要求心血管病房的護士能及早發現、分析與處理關鍵性的變化,減少或避免病情加重,可見心血管病房護士連續細致的觀察病情所起的作用是單純應用先進儀器所無法代替的。因此,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4.1 醫護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

隨著現代護理工作的縱深發展,重視情商培養、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勢在必行。護士長可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具體情況,制訂出全年業務學習計劃,每月指定人員講課,并結合實際,示范操作,有計劃地組織護理人員更新操作技術,使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力求做到學以致用,更好地做好與醫生之間的配合,使用新設備和新儀器前請專人講課,心血管科護士參加術前討論,以掌握手術步驟和方法,更好地配合新手術的開展。

4.2 心理方面的護理

心內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問題最為常見,疾病本身和外界環境的改變都會嚴重影響其情緒變化。我們通過溝通交流,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原因、病情發展、對身體的危害、病情的轉歸及其預防措施等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用耐心的解釋、熱情的安慰、適當的保證鼓勵和開導患者,誠懇與患者交談,用對軀體癥狀進行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解釋,并避免不良語言刺激,使患者心情舒暢,對治療信心充足,從而及時做好健康教育指導,爭取多方面的社會支持。

4.3 出院后的護理建議

出院后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宣傳有關疾病的防治與急救知識,教育患者出院后應當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合理膳食、少量多餐、忌煙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各種誘因對疾病的影響;同時囑患者要遵醫囑,按時、按劑量規律服藥,不能隨意減量、加量或停藥;搞好定期復查工作,囑咐患者不適隨診。

參考文獻:

[1] 汪小華,惠杰.心血管護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52.

[2] 姜麗,艾莉莉.醫院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實用醫學,2007(7):124-125.

[3] 黃遠騰.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心理因素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0,2(4):41,43.

[4] 趙純武,翁劍平,舒永珍.住院患者對病房環境的適度感評價[J].中國醫院管理,2007,27(11):33-35.

[5] 董艷麗 朱莉 劉滌 心血管內科患者的護理及質量管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36).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內科學》是臨床醫學中的一門核心課程,其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的臨床知識掌握以及臨床實踐能力的掌握具有直接的作用。而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基于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下所產生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通過網絡來建立圖片與視頻聲音的課件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可以擁有一個更加輕松的學習環境。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教學效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主要對于微課在臨床《內科學》的實踐操作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內科學》  微課  實踐操作

在臨床《內科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微課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占據課堂的主體。而《內科學》是一門理論聯系實踐的課程,同時也是臨床各科的一個基礎?!秲瓤茖W》相較于其他的醫學課程一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并且許多內容無法使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而微課的教學優勢在于不需要固定的教學場所與實踐,學生可以自主使用電子設備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教師在使用微課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進行邊講邊做等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需僅依靠教師的講解,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實現隨時隨地的教學。

1  微課的含義

微課是當前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基于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下所產生的一種教學方式。而微課的時長通常在7到10分鐘之內,具有時間短、針對性強以及快速學習的特點,可以滿足學生對各種知識內容的學習需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是綜合了圖像、聲音等各種形式的教學視頻,主要圍繞教學內容的某一知識點,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和計算機都可以進行在線播放觀看[1]。因此,可以說微課主要是以圖片或視頻形式記錄下來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某項重難點進行詳細教學的全部過程。

2  《內科學》實施微課教學的重要性

醫學教育強調的是以身心發展為基礎的人體生命健康教育。而我國醫學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性的專業型醫學人才。而微課的優勢在《內科學》的實踐教學中體現為,微課不會受到時間、場所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電子工具隨時進行學習。即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微課的教學視頻來源不同,所以還具有資源共享的效果,所以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2]。

3  微課在《內科學》實踐操作中的應用

3.1 微課選題

微課選題可以說是制作微課作為關鍵的環節,選擇的題材決定了后期的教學效果。而微課的時間通常為5~10min,所以教師需要在10min的時間內,講解一個完整的知識點與操作過程,并且還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微課是以視頻的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的,所以,在設計內容方面就需要適合多媒體特性[3]。微課這一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制作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如果選擇的題材只需要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上,那么明顯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微課選題必須要適合多媒體表達,同時還需要將微課的實踐教學優勢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因為《內科學》中的知識點非常多,就像一顆大樹,一個主干上會有許多的細致末節,如果將其全部放在微課中,將會導致講解過于寬泛、嚴重超時等,從而導致講解停留于問題表面,無法體現微課的優勢。所以,在應用微課時,要考慮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是否可以講解清楚,如果不能的話,可以將內容進行拆分。微課的特點在于短小精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但是其不足之處為必須要將教學內容割裂開來。因此,在對于《內科學》開展微課的教學時,必須要選擇一個獨立的知識點[4]。

3.2 微課平臺建設

在平臺建設方面,需要基于《內科學》建立為學習平臺,并設計開發一系列的微課練習題、測驗卷等資源,將《內科學》課程的微課學習教材與資源在網絡平臺上共享,在延伸教學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范圍以及知識面。

3.3 微課內容的建設

《內科學》課程的微課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可以分為微試驗、微視頻、微原理以及微討論。其中,微試驗主要是對于必須要進行實踐操作的內容進行實驗教學,而實驗過程則需要保證清晰與直觀的特點;微視頻是以視頻的方式介紹概念;微原理會在具有原理性知識點的地方出現,例如在開展《內科學》實踐操作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講解治療原理時可以采用;而微討論則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或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線上交流的方式進行,同時還包括在線答疑、在線調查等。

3.4 明確教學背景與教學目標

首先在開展《內科學》的微課實踐操作教學之前,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學生。教師不僅需要備課,同時還需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實現因人施教的目的,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微課中開展《內科學》的實踐操作教學前,該課程作為理論練習臨床實踐的課程,《內科學》的教學設計需要立足于臨床實際,同時也需聯系理論知識,切實的指導臨床實踐。

其次明確教學目標?!秲瓤茖W》開展臨床實踐操作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使學生擁有技能來處理病情。所以,在《內科學》的臨床實踐操作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需要采取各種教學方法來實現這一目的。

3.5 微課教學模式的實踐

建立《內科學》課程的微課實踐操作教學模式,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確認授課方式。微課教學與傳統的實踐操作教學不同,因此,教師需要將傳統的自己動手實踐操作的傳統教學模式換成以知識點為主的微課教學模式。其次,強化教學內容。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強化可以提高學生掌握、接受知識的能力,因此,在開展《內科學》實踐操作教學的過程中,既需要做到課程知識點的完整性與系統性的結合,同時還需在微課中加強重點與難點操作的側重[5]。另外,還需要增設練習以及測驗的方式,在播放完微課視頻之后,需要學生及時開展課后練習、章節練習等聯系方式,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4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是當前教育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輔助,而微課的出現滿足了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對于開展《內科學》課程的時間教學具有十分積極的效果,因此,《內科學》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微課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有對于《內科學》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為《內科學》課程的實踐操作教學提供了促進作用,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

參考文獻

[1] 杜麗娟,羅建江,王玲.淺談《中醫內科學》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改革及探討[J].新疆中醫藥,2017,35(4):64-66.

[2] 王軻,武曉慧,嚴琴琴.內科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與設計方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8):252-253.

[3] 陳曦,王鈴,馮長卓,等.微課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9,9(3):52-55.

[4] 包揚,戴惠,王秀閣,等.微課概念辨析及其在中醫內科學臨床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7):9-11.

[5] 榮震,張因彪,莫春梅,等.微課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在中醫內科學的應用[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2(1):124-127.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內科是一門涉及面廣且整體性強的學科,在內科教學過程中,需讓學生掌握內科常見疾病的病因分析、疾病診斷及治療等方法,為學生今后步入醫院內科臨床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內科臨床教學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比如教學方法滯后,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必要加快內科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注重在教學改革中采取現代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內科臨床教學質量。以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為切入點,進一步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內科臨床教學改革要點及實踐策略進行分析,以期提高內科臨床教學的整體質量水平。

[關    鍵   詞]  內科;臨床教學改革;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實踐策略

內科臨床教學過程中涉及各個系統,內容較多,如:心臟血管、肝膽腸胃、腎臟、血液、胸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均屬于內科臨床教學的內容。在以往的內科臨床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即由教師采取“灌輸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授課,學生則扮演聽學者的角色[1]。這種教學方法相對滯后,未能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未能充分發揮教師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出現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教學效果的問題??紤]到內科臨床教學工作效率及質量的提升,鑒于此本課題圍繞“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內科臨床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分析研究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一、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工作持續推進及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特別重視各學科教學工作的改革。而對內科臨床教學工作來說,涉及的課程內容較多,并且內科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強、內容廣泛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單需要提高學生的內科理論知識能力水平,還有必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這樣才能為將來步入內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結合內科臨床教學工作現狀來看,存在教學方法滯后,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問題,從而使內科臨床教學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高[2]。針對這些問題,便有必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進一步做好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偨Y起來,進行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

在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有效教學方法,比如基于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便可以讓學生借助問題,躍躍欲試,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然后自主將問題解決,從而達到掌握內科知識的效果。與此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還能夠使實踐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比如開展情境模擬教學,進行角色扮演,由學生扮演心內科患者,另一名學生扮演臨床診斷醫務人員的角色,進行模擬診斷、宣教,從而達到實踐學習的目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學習平臺上發布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內科臨床教學質量,滿足高校人才培養要求

一方面,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通過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可達到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效果,同時可提高學生在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參與度及積極性,進而提高內科臨床教學質量[3]。另一方面,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門注重“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方案”的實施,側重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而開展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正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這一要求,能夠為培養內科綜合素質能力水平高的人才奠定有效基礎。

二、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內科臨床教學改革要點及策略

在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必要注重改革要點及策略的把控??偨Y起來,具體教學改革要點及策略如下。

(一)改革要點

在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實現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明確學生四個維度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自學能力的培養

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關鍵要點之一。臨床內科涉及的知識面廣,如果學生僅通過教師教學進行學習,不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則很難掌握系統的臨床內科學科的系統知識。所以,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需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自學,掌握更多的內科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及學科素養。

2.目標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需具備一定的目標性,因此在內科臨床教學改革過程中,需注重學生目標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進一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明確學習目標,進而自主完成內科學習內容目標,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4]?,F有的學習平臺使用,更加能夠很好地驗證這一點。

3.問題學習能力的培養

“問題”具有導向性的作用,通過問題的提出,能夠誘發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進一步根據自身掌握的學科知識,將問題迎刃而解。因此,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需注重學生問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平臺上發布的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的探索,解決問題。

4.元認知自我調節策略的利用能力培養

為了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還有必要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自我調節策略的利用能力,即由學生認清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及時調整改進,使學習方法更加高效、正確,從而實現高效學習。

(二)改革策略

以上從多個層面分析了內科臨床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需從哪幾個方面做好。根據實踐教學經驗,在內科臨床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必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明確改革策略,掌握教學方法??偨Y起來,具體的改革策略如下。

1.以傳統教學不足為切入點,明確改革方向及方法

任何改革工作的開展均需有據可依。而在臨床內科教學過程中,其改革可以參照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然后針對不足提出改革的建議與方法,然后加以實施。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在改革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需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改革的核心內容。以臨床內科教學中的呼吸內科臨床教學工作來看,傳統教學模式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同時教師采取常規的教學方法難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較少,從而難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水平[5]。另外,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可以明確改革的方向:(1)明確教學目標,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2)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注重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操作能力。明確改進方向之后,在臨床呼吸內科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可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由教師在課堂開展之前搜集相關典型案例資料,比如針對呼吸內科小兒肺炎患兒,某典型病例采取喜炎平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偏低,通過多媒體展示患兒的基本資料、診治過程及方法,分析喜炎平和阿奇霉素藥物的藥效及安全性等,可以使學生通過多媒體直觀地了解典型病例的臨床特征、有效治療方法等,從而提高理論知識能力水平。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開展情境模擬教學,由兩名學生自成一組,一名學生扮演內科病人的角色,另一名學生扮演內科醫生的角色,通過情境模擬進行病情的診斷、分析、治療以及呼吸操的指導練習,這樣學生參與整個實踐過程,既能夠提高實踐能力水平,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利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臨床路徑”來說,指的是針對某一疾病構建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屬于關于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將循證醫學證據及指南作為指導,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利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方法,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并結合自身所需專業知識,進一步將臨床醫學問題順利解決的效果。為了在內科臨床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便可以利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法的應用。以心內科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作為教學的對象,首先教師需對學生普及臨床路徑式教學方法應用的意義及價值作用,提高學生認知。然后由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可通過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提問:(1)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進行全身檢查,檢查的重點在哪?(2)導致患者發病的誘因是什么?(3)病人發病時臨床癥狀和心絞痛等疾病存在什么區別?(4)如何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療效優良,安全性高的治療和護理方案?針對這些問題,由學生通過臨床路徑方法,采取相關文獻資料查閱、結合教材的策略,逐一將問題解決,此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6]。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可開展模擬查房教學,通過查房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及診治過程中的主要應對措施,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總之,內科臨床教學涉及的內容較多,為了順應臨床教學改革工作的發展,在內科臨床教學改革工作中,需認清傳統教學工作的不足,明確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的改革路徑,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目標學習能力、問題學習能力以及元認知自我調節策略的利用能力培養。進一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情境模擬教學法、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學習平臺導入式以及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使內科臨床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最終促進內科臨床教學整體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管程齊.PBL聯合CBL在消化內科臨床見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9):1446-1448.

[2]崔莉,代文潔,張倩倩.消化內科臨床教學中建立及應用內鏡影像庫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2):289-290.

[3]張茜,王宇星,鐘久昌.培養性講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9,20(4):75-77.

[4]李丹,林兵,吳昳.案例教學法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9,28(4):298-299.

[5]韓云雪.CBL聯合PBL教學模式在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4):102-103.

[6]吳金濤.PBL教學法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9,31(1):115-116.

◎編輯 馬燕萍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討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點及臨床護理。方法:選取65例內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據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進行心理護理、臨床護理和用藥護理。結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結論:在臨床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可產生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內科;老年患者;臨床護理

老年醫學已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老年患者的護理尤為重要,作為臨床醫務工作者,必須有豐富的臨床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術,對工作一絲不茍,熟悉老年病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科學的、正確的、有效的進行臨床治療與護理。因此,對老年病人要及早發現異常變化,早診斷、早治療,防止潛伏疾病癥狀的加重。診斷老年內科疾病可采用先進儀器如同位素、CT、B型超聲波及態心電圖等檢查,提高疾病的診斷率。用先進儀器進行檢查,不但要求醫務人員熟練掌握其操作方法,還應根據老年人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特點,需要護理人員簡明扼要地把檢查中的注意事項耐心、詳細、反復的交待清楚;檢查中注意觀察不良反應,使老年人能合作、準備地配合檢查,及早得出明確診斷。積極治療、精心護理,使老年人早日康復。如何在了解內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是需要不斷深入探討的課題?,F對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住的65例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護理體會,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65例中男40例,女25例,其中62~69歲33例,70~74歲22例,75歲以上10例。病因依次有心血管疾病30例(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腦血管疾病15例(腦梗死、腦出血)、呼吸系統疾病12例(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臟?。?、糖尿病6例、其他2例。其中合并2種以上疾病者22例(占33.8%)。

2 護理措施

2.1臨床護理。老年人患病后臥床時間長,抵抗力低,極易發生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泌尿道感染、壓瘡等,在病情允許時,應適當地進行鍛煉,通過適當運動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因病程長,體質弱,消耗蛋白質及熱量多,加之牙齒脫落或殘缺不全,應給予適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軟質飲食,少食多餐。由于老年患者睡眠時易受環境、情緒等因素干擾,造成入睡困難,長期的睡眠不良,病人性情煩躁,從而加重原發病,影響治療效果,故應做好睡前護理,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休養環境,保證患者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種慢性病,病情易出現變化,在臨床護理中,做到預見性護理,對減少并發癥,保證患者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如血壓波動是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療時要緩慢降壓,盡量穩定在正常范圍。由于夜間心肌供血減少,易發生心律失常、心絞痛,甚至出現心跳驟停。夜班護士要對每位患者做到熟悉病情,提高責任感和警覺性,進行預見性護理,及時為醫生提供準確可靠的病情信息,以便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2.2心理護理。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由于病程長、治療效果不明顯,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悲觀等負面情緒,導致緊張感或危急感,不配合治療,這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而治療效果不明顯反過來又作用于負面情緒,造成惡性循環。同時,患者由于對自身疾病的不了解,容易產生恐懼和憂慮,這時會對自身疾病有強烈的求知欲。這要求護理人員有問必答,百問不厭。使其樹立信心,主動配合治療??傊?,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心理,給予關懷同情,細心護理,促其配合,以爭取最好的醫療效果。

3護理要點

病情觀察、正確執行醫囑、指導適量運動、飲食護理等是貫穿內科老年住院患者始終的,只有在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為患者減輕病痛,進而贏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與尊重。

3.1 病情觀察。對藥物作用的觀察,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發展及變化過程。對治療中的患者,要掌握其藥物的療效及副作應以便觀察治療效果或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內科老年住院患者,通常病情變化不確定、身體素質差或病程長,易致并發癥。因此針對病情發展向患者及時交待、強調危害性或意外情況很重要。

3.2 正確執行醫囑。強化查對意識,層層把關,保證安全。按醫囑執行是護士的職責,對醫囑質疑和把關是護士的義務和人道本職。由于工作繁忙、重復性強等特點可導致思維的暈輪效應及定勢作用,醫生不易發現自己的缺陷或失誤,尤其是關鍵字、用藥量,遇有質疑護士須經醫生核實后執行。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避免盲目執行醫囑。遇特殊、貴重藥換批號,若與醫囑劑量不符,及時通知醫生,供調整用量之參考,為一些患者保證用量節約開支??陬^醫囑除急救、手術時外不予執行。執行時須復述強化或反問一遍以提醒查對、避免口誤。

3.3 指導適量運動。老年患者運動較少或長期臥床,造成肌肉萎縮,需要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適量運動。同時老年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這需要在運動過程中尤其注意安全問題。做到行走、運動前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如幫助其按摩下肢肌肉或鼓勵自行按摩;盡量減少可能障礙物,加用防護欄,防跌交及墜床,鼓勵使用拐杖。以避免意外傷害。幫助并指導患者其學會輕揉按摩面部、四肢、腹部肌肉及足底,手掌穴位;鍛煉呼吸肌,如每日練習深呼吸4~6次,每次5 min;提肛法鍛煉會陰部肌肉等。

3.4 飲食護理?;颊呖赡艹霈F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內分泌紊亂,整個機體處于營養失調狀態等狀況。因此,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尤為重要。宜食種類:蛋白質類的攝入宜選用優質低蛋白包含,應以高生物效價的動物蛋白質為主,如蛋類、奶類、淡水魚、瘦肉等補充各咱必需氨基酸;補充足夠的維生素;補充膳食纖維,防止因缺少運動或長期臥床造成的便秘。

4結論

依據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進行心理護理、臨床護理和用藥護理并用,我院對收住的65例患者的精心護理,均得到了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率達97.0%。

參考文獻

[1]姚景鵬.內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

[2]劉金華. 內科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0,(27).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間采用內科治療方法的40例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按照隨機方法,將40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全部患者都與相符,愿意接受該研究的治療方法,患者都不存在嚴重的內臟器官及精神系統疾病。對照組有12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35~81歲,平均年齡(58.2±5.1)歲,病程在1~13年之間,平均病程(7.2±1.8)年。治療組有13例男患者,7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32~83歲,平均年齡(58.1±4.5)歲,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6.5±1.6)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方面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吡格列酮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對全部患者都采取常規治療方法,主要對水電解質紊亂進行糾正、控制飲食、宣教健康知識等措施。對照組患者每天服用兩次,500 mg二甲雙胍藥物,進行兩個月的療程治療。治療組患者每天服用1次,每次30 mg吡格列酮藥物,進行一個月的療程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的變化及臨床治療效果[1] 。

1.3 患者的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采取靜脈抽血方法在治療前后的有關指標進行檢測,采用葡糖糖氧化酶法對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2 h血糖指標進行檢測,對治療前后患者的體質量、血脂等指標進行嚴格記錄。

1.4 判定患者療效的標準

患者完全消失臨床癥狀,控制血糖及尿糖指標達到正常范圍之間的為顯效;患者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控制血糖指標保持在8.0 mmol/L左右,尿糖指標明顯改善的為有效;患者沒有改善臨床癥狀,還加重臨床癥狀表現的為無效[2] 。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研究患者的有關數據,采用(±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方法,百分數形式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臨床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

兩組患者在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指標方面,治療前治療組患者分別為(18.04±1.95)、(9.15±1.25)mmol/L,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分別為(10.56±1.53)、(7.25±1.35)mmol/L,相對于治療前,治療后降低比較明顯,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7.87±2.21)、(9.38±1.45)mmol/L;治療后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5.71±1.75)、(8.12±1.21)mmol/L,降低比較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組患者有19例有效,有效率高達95%;對照組患者有15例有效,有效率為75%。在治療有效率方面,治療組患者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5%,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血脂情況的改善比較傲顯著,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的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6.15±10.39)kg,(2.12±0.86)mmol/L;對照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7.19±13.02)kg,(2.01±0.72)mmol/L。在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5.82±11.36)kg,(1.95±0.81)mmol/L;對照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8.51±11.98)kg,(1.81±0.88)mmol/L。

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血脂情況的改善比較傲顯著,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我國糖尿病患者近年來逐漸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在臨床中糖尿病屬于因異常內分泌而引起的一種常見代謝性疾病,通常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血清游離脂肪酸水平在患者血液中逐漸升高,將引起患者體內脂肪正常存儲能力的運行處于超負荷狀態,進而造成患者產生胰島素抵抗的癥狀表現。在臨床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分別對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對于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指標的作用十分明顯[3] 。

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在臨床中應用吡格列酮與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的效果不存在明顯的區別,其中二甲雙胍屬于雙胍型降血糖藥物,其藥理作用主要是對細胞提高葡萄糖利用率具有促進作用,據此抑制肝糖原產生的異常情況,針對抑制腸道攝取葡萄糖情況的主要也十分明顯,進而達到良好的降血糖效果[4] 。在一定程度上,二甲雙胍利用對患者減少肝糖輸出量實現降低患者空腹時的血糖指標,使患者明顯降低餐后血糖指標及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5] 。而吡格列酮藥物在患者肝細胞及骨骼肌的共同作用影響下,增殖活化受體采用過氧化物酶的激活作用,可實現對胰島素的應答基因產生的轉錄過程進行有效調節,同時提升并使患者不斷提高胰島素受外組織及肝臟的敏感性,進而對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標具有促進作用[6] 。該研究病例中,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方面,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在體質量、血脂情況方面,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改善得比較明顯,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4 結語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中采用西醫內科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不只是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所以,該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中進行廣泛推廣。

摘要:目的 針對臨床內科糖尿病患者采取治療的效果進行較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探討有效的內科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間采用內科治療方法的40例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按照隨機方法,將40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吡格列酮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標等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治療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及復發患者數量等方面,治療組患者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有效率方面,治療組患者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5%,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血脂情況的改善比較傲顯著,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中采用西醫內科治療方法,不只是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所以,該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中進行廣泛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成劍,劉東方,梅希,等.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單純內科治療與聯合介入治療5年預后比較的回顧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3,5(11):89-93.

[2] 沈迪建,王躍東.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J].中華外科雜志,2013,7(10):52-57.

[3] 陳靜,祝之明.內科主導的代謝手術治療糖尿病的初步實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3(7):102-106.

[4] 虞希祥,孟慶建,喬彬彬,等.糖尿病性膝下動脈閉塞癥Deep球囊與內科治療對照研究[J].中國醫師雜志,2013,9(11):77-81.

[5] 陳靜,祝之明.內科主導的代謝手術治療糖尿病的初步實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2(10):69-73.

呼吸內科臨床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1 加強人文教育的迫切性

醫院是各種矛盾沖突最激烈的地方。醫院每天都在上演著生與死的抉擇。當前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現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醫學人文精神缺失造成的。

醫學被稱為“人學”, 醫術被稱為“仁術”, 醫生被譽為“仁愛之士”。“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2]。醫學中的人文內涵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別是伴隨現代醫學的發展和人文醫學的提出, 人文科學作為醫學的靈魂, 已經成為醫學和職業醫師的精神支柱。在現代醫學教育中, 必須重視對臨床實習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培養。醫學模式的轉換呼吁醫師從“只懂病, 不懂人”向“既懂病, 又懂人”轉變, 現代醫學需要醫師有更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由于醫療資源的緊缺, 我們的現狀是醫生 “惜語”, 不愿做出必要的解釋, 不愿多與病人進行語言溝通;病人到了醫院后, 醫生沒有時間和病人交談, 病人面對的只是一串數字代碼、一堆檢查單等冷冰冰的東西。例如血液科由于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比較兇險, 治療費用昂貴, 患者治療周期較長, 情緒容易出現波動, 這些情況都凸顯我們加強人文教育的緊迫性。

2 實習期間加強人文教育的多種措施

2.1 培養醫患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顯示: 90%以上的醫療糾紛是由于醫患溝通不當或不夠而導致[3]。醫生是個孤獨而脆弱的群體, 絕大多數時間都分配給了工作和學習, 背負著越來越多病人及其家庭的痛苦與不幸, 整日說著只有圈子里才能理解的術語和感興趣的話題, 這些導致醫生在社會其他群體看來都是難以理解的傲慢和冷漠。所以正確認識醫患溝通、交流的必要性是直接關系到保證醫療質量、防范和降低醫患糾紛的一項重要內容。醫學實踐、診療活動離不開醫師與患者之間的思想交流。醫學實習生剛從學生角色進入臨床醫師角色, 往往急于把理論知識運用在臨床患者身上, 忽視了與患者的溝通, 甚至羞于與患者交流。這時候就要抓緊時機對實習醫師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帶他們深入病房, 與患者進行深度交流, 了解患者的疾苦和需求, 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病情。比如血液病病房有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合并肛周膿腫、敗血癥合并感染性休克, 實習醫生看到嚴重的肛周感染使患者的肛門口能伸進一只拳頭, 患者軀體的痛苦加上精神恐懼喪失了治療疾病信心, 這時讓正在血液科輪轉的實習醫師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 深刻理解患者的痛苦, 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換藥、治療, 滿足患者需要, 不僅要解除患者疾病痛苦, 同時還要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焦慮, 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最后患者成功治愈。通過這樣的實習后, 實習醫師可能會終身難忘。

2.2 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醫生是極富“階級性”的工作。不僅手術臺上的主刀、一助、二助位置在哪里, 做什么事, 甚至說什么話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和劃分, 甚至在內科, 各種查房, 什么位置站主任和主治醫師, 什么位置站住院醫師, 也都有著不成文的規定。但是許多醫療工作不是一個人能夠單獨完成的, 外科手術、緊急搶救等工作都需要醫師與醫師之間以及醫師與護士之間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這就要求我們醫學生必須具備團隊協作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實際上是各個成員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緊密協作的一種精神。作為團隊一員的實習醫生希望自己可以被當作一名真正的住院醫師來看待, 希望盡可能避免因病人不信任而導致見習、實習中的種種麻煩。在教學中開設一些講座, 介紹實習醫生將為患者做詳細的病史收集和體格檢查, 他們的工作將為其上級醫師提供非常有價值的診療信息, 而他們的任何醫療決策都將在其上級醫師監督指導下進行。每次查房, 醫學生都會像一名住院醫師一樣向主治醫師匯報其主管病人的病歷。即使是剛進病房的見習醫師, 所報病歷毫無重點, 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也會認真聽完, 并提出如何改進的方案。通過醫療查房、手術、搶救等需要合作的醫療實踐活動, 逐漸培養起團隊協作精神, 而這些素質僅僅通過課堂的說教是無法完成的[4]。

2.3 規范醫療文書書寫

由于醫院工作繁忙, 臨床醫師忙于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且隨著電子病歷的普及, 往往忽略了對實習醫師醫療文書規范化書寫的教育。醫學生整體文字修養呈下降趨勢,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5] 。醫學文書有別于一般文章的書寫, 關系到對疾病的描述與記錄的準確度, 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字要求。修改學生書寫的病歷要逐字逐句修改, 使其病案文書書寫更客觀、準確、系統。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規范應用文字語言的習慣, 以便他們今后工作中能較好駕馭語言, 避免誤診誤治, 甚至引起醫療糾紛。

2.4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醫學的端口連接著人的生命, 因而醫學是最應具有人文精神的學科, 醫生應該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職業。在臨床醫學教育階段既是醫學生醫德萌芽的培養期, 也是醫德醫風建設的關鍵期。在這一關鍵時期, 要把醫德修養作為醫學生素質教育的首要內容, 以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為核心, 以世界觀、人生觀和倫理關懷為主要內容, 通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醫德教育, 強化醫學生對醫德規范的認知。教育醫學生立志從醫, 就要有足夠的奉獻精神。為了患者的利益, 醫師常會加班工作, 影響個人安排和家庭生活, 金錢和名譽更不能成為追逐的目的。醫生應該自問能否永葆奉獻精神, 否則會充滿矛盾、懊惱和不悅[6]。在臨床教學中, 根據授課內容介紹一些德藝雙馨的老專家, 采用講故事的方法講述我國王振義院士發現ATRA的醫學軼聞趣事, 用栩栩如生的語言講述王院士待患者似親人的故事。引導實習醫生確立正確的醫德觀念, 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情感和職業態度, 逐漸養成高尚的醫德品質。

2.5 隱私保護和保護性醫療措施

在對病人醫療的同時采取維護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有利于疾病恢復的措施。這主要表現為醫護人員的語言、表情、行為等方面, 以及為病人營造舒適、溫馨的環境, 實行保護性醫療, 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真正關心病人的病痛, 為其選擇最合理、經濟的檢查方法和治療手段以簡化就醫流程及節省費用。在詢問病史時以尊重患者的態度, 向患者表明醫生理解其痛苦, 并通過言語和恰當的軀體語言給患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培養實習醫生將自覺尊重患者隱私的意識轉變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使患者就醫時不感到尷尬, 不感到人格尊嚴不被尊重。

3 小結

總之, 臨床教師在醫學實踐活動中應該逐步培養學生尊重患者情感體驗、尊重患者意愿的醫學人文精神, 使其最終成為一種職業習慣。“以前在醫學院, 教師們大多都是教給我們醫學知識與技能, 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名好醫生, 就必須要掌握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墒? 來到醫院實習, 真正接觸病人之后, 才了解到作為一名醫生, 僅僅擁有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醫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 更是一門藝術。醫學不僅是對疾病的治療, 更是對病人的真誠尊重和細致的關懷照料”。這是參加醫學人文教育后學生的深切體會。

參考文獻

[1]何彩云, 何柳云, 左小航, 等.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現狀[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0, 27 (1) :45-46.

[2]希波克拉底, 趙洪鈞, 武鵬譯.希波克拉底文集[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148-149.

[3]殷大奎.人文醫學精神與醫師職業責任[J].中國醫學倫理學, 2009, 22 (2) :3-6.

[4]周少博, 胡群英.注重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人文醫學素質培養[J].實用全科醫學, 2007, 5 (5) :423-424.

[5]黃丹華, 徐學虎, 戎安平.關于加強教學醫院臨床醫學實習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實驗室科學, 2007, 5:63-65.

上一篇:私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論文范文下一篇:全職就業指導教育理念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