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

2023-09-17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萬有引力,公式,疑難問題

一、萬有引力題目常用公式1.開普勒行星運動第三定律。

2.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在地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情況下的公式:mg=,可推得:g=,它可用于題目中隱含重力加速度的問題;GM=gR2可用于題目中G、M未知時代換未知量。

二、萬有引力疑難問題

1.萬有引力與向心力、重力之間的關系。

(1)物體在地面上

物體在地球表面上時受地球的萬有引力。重力和物體隨地球運動的向心力都是萬有引力的分力。

一般認為地球是一個均勻球體,則F引→大小不變,隨緯度的升高,向心力減小,重力增大;在極點處,向心力變為零,萬有引力等于重力;在赤道處向心力達到最大。

例1.在赤道上有一物體,質量為100kg。分別求此物體的萬有引力、向心力與重力。(地球質量M=6×1024kg,萬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地球周期24h,地球半徑6370km)

可見物體在地球表面所受向心力遠小于重力,如題目中特別強調極地與赤道上重力大小的差別,此時要考慮到向心力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題目如無特別強調,則認為地面上和地表附近物體的重力等于萬有引力。

例2.一物體在地球表面重16N,它在以5m/s2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視重為9N,則此火箭離地球表面的距離為地球半徑的(%%)。

A.2倍B.3倍C.4倍D.一半

答案:B

(2)物體在太空中繞地球運動時

物體在太空中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作為向心力。此時已不存在重力,故人造衛星中的物體處于完成失重狀態,其視重為0。

例3.行星A和行星B都是均勻球體,A與B的質量比為2∶1, A與B的半徑比為1∶2,行星A的衛星a沿圓軌道運行的周期為Ta,行星B的衛星b沿圓軌道運行的周期為Tb,兩衛星軌道都非常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則它們運動周期比Ta∶Tb為(%%)。

A.1∶4 B.1∶2 C.2∶1 D.4∶1

答案:A

(3)特殊情況

(1) 天體自轉很快時的情況(我們主要研究赤道上物體的受力情況)

天體自轉很快時(可以是角速度較快,也可以是因為天體半徑較大而引起的線速度較快),赤道上物體隨天體一起運動所需的向心力也較大。因為F引→=→G+F向→,萬有引力大小不變,而向心力較大,則重力相對變小。當天體自轉達到一定速度時,重力減為零,萬有引力全部用來提供向心力,赤道上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如果天體自轉速度再加快,則萬有引力無法提供這么大向心力,天體表面物體會被甩出去,天體就會崩潰。

例4.設想有一宇航員在某行星的極地上著陸時,發現在物體在當地的重力是同一物體在地球上重力的0.01倍,而該行星一晝夜的時間與地球相同,物體在它赤道上時恰好完全失重,若存在這樣的星球,它半徑R應為多大?

解:設該星球的質量為M,半徑為R,則有GMm/R2=mg星=0.01mg (1)

物體在星球的赤道上完全失重,則萬有引力恰好提供隨其自轉的向心力,即有GMm/R2=m·4π2·R/T2 (2)

由 (1) (2) 得R=0.01gT2/4π2,

將g=9.8m/s2, T=24h代入解得:R=1.9×107m。

(2) 近地面衛星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種計算方法

當衛星在很靠近地面運行時,萬有引力充當向心力。但因為衛星離地面很近,而且萬有引力與重力的計算值相差很小,可近似認為向心力等于mg。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第2篇

一、抓住初末狀態

【例1】兩名質量同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 其中一人向另一人拋出一個籃球, 另一人接住球后再拋回。如此發福進行n次后, 甲和乙最后速率關系是 (%%)

A.若甲最先接球, 則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 則一定是v甲>v乙

C.只有甲先接球, 乙最后接球, 才有v甲>v乙

D.無論怎樣拋球, 都是v甲>v乙

解析:甲、乙、球三者可以視為一個系統, 由于水平面光滑, 因此該系統動量守恒。初態:甲、乙、球三者構成系統初動量為0;末態:最終誰接到籃球, 籃球就與該人擁有相同的速度, 若甲先拋出手, 所以最后接到籃球的人由傳球次數n決定。

當n為偶數時, 球最終在甲的手中: (m+m0) v甲=mv乙, 解得:

當n為奇數時, 球最終在乙的手中:mv甲= (m+m0) v乙, 解得:

可見, 誰最后接球, 誰的速度小。故本題選擇B項。

點評:本題為多物體多過程問題, 對于由兩個以上物體組成的系統, 由于物體較多, 相互作用的情況及作用過程較為復雜, 但不要過多交纏于復雜傳遞過程, 在可以利用系統動量守恒定律求解的前提下, 只要明確初末系統的狀態, 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歸納演繹總結

【例2】AOB是光滑的水平固定軌道, BC是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軌道, 兩軌道剛好相切, 如圖所示, 質量為M=9m的小木塊靜止在O點, 一質量為m的子彈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入木塊內未穿出, 木塊恰好滑到圓弧的最高點C處 (子彈、木塊均可視為質點) , 此后若每當木塊回到O點, 立即有相同的子彈以相同的速度射入木塊, 且留在其中, 當第n顆子彈射入木塊后, 木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多少?

解析:第一顆子彈擊中木塊:mv= (M+m) v1

第二顆子彈擊中木塊:mv- (M+m) v1= (2m+M) v2

第三顆子彈擊中木塊:mv- (M+2m) v2= (3m+M) v3

第四顆子彈擊中木塊:mv- (M+3m) v3= (4m+M) v4

第五顆子彈擊中木塊:mv- (M+4m) v4= (5m+M) v5

……

由此可知:

n為偶數時, vn=0, 則h=0

n為奇數時, , 由得:

點評:本進行分析不難發現, 題目的難點在于不能利用整個過程的動量守恒進行求解。盡管子彈每次射入木塊動量都守恒, 但要列式n次, 題目不可能如此單一反復, 必定存在一定規律, 因此當列出子彈第5次射入的式子時, 經過觀察歸納, 結果就已經顯而易見了。在實際做題過程中, 這種類型的題目很容易辨析, 重點在于列出少量算式后, 要善于通過歸納演繹得出相應結論。

三、“n”次碰撞只是“偽裝”

【例3】滑塊A的質量m=0.01kg, 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 用細線懸掛的小球質量均為m=0.01kg, 沿x軸排列, A與第1只小球及相鄰兩小球間距離均為s=2m, 線長分別為L1, L2, L3…… (圖中只畫出三只小球, 且小球可視為質點) , 開始時, 滑塊以速度v0=10m/s沿x軸正方向運動, 設滑塊與小球碰撞時不損失機械能, 碰撞后小球均恰能在豎直平面內完成完整的圓周運動并再次與滑塊正碰, g取10m/s2,

求: (1) 滑塊能與幾個小球碰撞?

(2) 求出碰撞中第n個小球懸線長Ln的表達式。

解析: (1) 滑塊與小球質量相等且碰撞中機械能守恒, 滑塊與小球相碰撞會互換速度, 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 機械能守恒。

設滑塊滑行總距離為S, 由動能定理, 解得:S=25m,

(2) 滑塊與第n個小球碰撞, 設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速度為v′n

由動能定理得:

小球恰好通過最高點:

對滑塊由動能定理得:

聯立解得

點評:本題經過審題發現, 滑塊與每個小球發生兩次彈性碰撞, 經過兩次速度互換, 碰撞對滑塊整體運動并沒有實質性影響, 在作答題目第一問時, 可認為滑塊一直在進行勻減速直線運動;第二問在第一問分析的基礎上, 利用功能關系聯立便可求解??梢? 有些題目雖然涉及“n”次碰撞, 但其實“n”次碰撞只是題目的“偽裝”, 而經過思考和分析, 題目過程清晰、并不像想象中那樣難以解決。

結語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第3篇

分析:本題考察點為開普勒第三定律 (周期定律) , 運用 的變形式: 代入相關數據即可求得, 屬于簡單題.但由于高考中不允許使用計算器處理數據, 從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角度出發, 解這類題是對計算能力很好的訓練.

說明:首先, 由于運用萬有引力處理問題時涉及的數量級較大, 故往往先進行數量級的預處理, 如步驟 (2) ;其次, 本題中需對數據開三次方, 故努力將數據化成三次方的形式, 如步驟 (3) 中, 27=33, 、24×3.6=0.4×6×62=0.4×63;步驟 (4) (5) 則對數據做了進一步處理;再次, 對 筆者估算1.13=1.331、1.23=1.728, 故取;最終得結果.

方法二:對數量級進行預處理后

說明:對數量級預處理后對數據進行必要的縮放, 以便進一步處理, 如步驟 (7) , 1.01縮小1%當做1, 24放大4%當做25, 進而化為0.25即1/4 (縮放過程中容易引起較大的估算誤差, 本例中:兩個相乘的因子, 一個縮小1%, 另個放大0.16%, 引起的誤差為0.84%左右, 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對 筆者估算43=64, 53=125, 故取;最終得結果.本題通過計算器算得的數據為3.8×108m, 通過兩種方法算得的數據均可接受.從上述兩種對同一組數據的不同計算過程可以看出, 估算類問題對數據的處理較靈活, 可以根據數據及公式的特點及解題者的習慣不同, 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但一些原則確是必須遵守的:

1.代入數據后先進行數據的初步化簡———數量級計算;

2.在對數據進一步簡化過程中, 縮放數據是估算的重要方法.為了簡化計算過程, 像π2≈10、24≈25、365≈360……這些常用數據的近似處理還是要掌握的;

3.對難以通過筆算求出精確數值的開方計算, 可先通過嘗試, 確定其值的大致區間, 再根據之前對數據的“縮”、“放”合理選取估計值.

例2天文學家觀察到哈雷彗星的轉動周期是75年, 離太陽最近的距離是8.9×1010m, 離太陽最遠的距離不能被測出, 試根據開普勒定律估算這個最遠距離, 太陽系的開普勒常數k=3.354×1018m3/s2.

分析:本題關鍵仍是估算出哈雷彗星橢圓軌道的半長軸.

其余解略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第4篇

教師資格證初中物理教案模板:歐姆定律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歐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義務教育八年級下冊第六章“歐姆定律”的第四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電流、電壓、電阻與電壓和電壓的關系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 “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所以歐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適合于學生探究學習,同時也適合讓學生閱讀自學。

2、說教材目標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識能力,確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http://jiaoshi.wendu.com

通過對歐姆定律的認識,體會物理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增強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阻和電壓的關系,體驗控制變量法在實驗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重點:對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二、說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一年多來的實施新課程的經驗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大膽設計了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實驗,突出物理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體現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 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以及創新意識。二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提高法、講授法、觀摩法、閱讀法、分析、歸納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引導——啟發的教 學狀態之中,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三是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 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刺激和反應關系,而是個人借助某種“認知橋梁”或者“同化和異化”不斷組織和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 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重視學情,突出自主學習。本屆初二學生一年半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學習,已基本領會了科學探究的各主要環節,也具有 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閱讀等方法獲取物理知識。本節課通過閱讀三道例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模仿分析、推理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http://jiaoshi.wendu.com

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真正掌握控制變量實驗這種科學方法。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而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則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己摸索,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新”的物理規律。如讓學生從實驗得到的兩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試電筆是檢修電路時必備的工具,使用它來檢查電路時手指必須接觸到筆尾的金屬體,讓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

讓一位學生當場檢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線和零線,并說說有沒有不良的感覺。

引導學生分析、提問:通過人體的電流有多小?它與電路的電壓和電阻有什么關系? 通過演示,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探究心向,引導學生提問問題。本節課從試電筆的使用引入新課,試電筆是家庭常備工具,同學大多有使用過,用這個例子引入, 目的要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發現 提出問題:

師: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還知道加在它兩端的電壓,能不能計算通過它的電流呢?

2、猜想或假設

允許同桌進行討論。請學生發言,老師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對學生的回答加以篩選,如:

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http://jiaoshi.wendu.com

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乘等于第三個?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除等于第三個。

3、設計實驗

學生實驗桌上擺著的器材:定值電阻若干個、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學生電源、開頭、導線若干。讓學生根據以下電路圖進行實驗:在電路中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電流I,研究電流I與電阻R和電壓U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4、進行實驗

按圖連接電路,測量并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電阻R/Ω 電壓U/V 電流I/A

換接另一個電阻,再次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5、分析和論證

結論:電流I、電阻R、電壓U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6、評估與交流

遷移拓展 例題分析:我們已經,試電筆內必須有一支很大的電阻,用來限制通過人體的電流?,F有一支試電筆,其中的電阻為880KΩ,氖管的電阻和人體的電阻都比這個數值小得多,可以不計。使用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多少?

教師啟發指導:

要求學生讀題;

http://jiaoshi.wendu.com

讓學根據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標出已知量的符號及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找學生回答根據的公式。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第5篇

關鍵詞:楞次定律實驗探究創造性思維

職業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筆者認為,應在教學中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設計實驗,并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體驗整個科學研究的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合作性。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從學會變為會學。筆者在楞次定律教學中進行了如下嘗試。

一、教學設計說明

楞次定律的傳統模式教學是: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教師總結出定律內容→講解例題→課堂訓練→課后練習。從效果上看,多半學生也能應用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方向,但是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只能說是學會,而不是主動去學,對楞次定律的記憶不深刻。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法的課堂設計是這樣的:趣味實驗引題→分組實驗探究→教師分析總結→揭示定律本質→定律靈活運用。教師主要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引導他們自己得出楞次定律。學生活動時間約占課堂時間的1/2,課堂氣氛活躍,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教學過程

1.趣味入題

教師讓學生分組做磁鐵振動的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實驗記錄。學生發現當線圈斷開與閉合時,磁體振動時間有長短之分,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線圈閉合磁鐵振動時間會變短,再引導學生發現原因是有感應電流的產生,原磁場與感應磁場相互作用產生力,使磁鐵盡快停下來,從而引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指南針――楞次定律。

2.分組實驗探究

學生已經掌握電磁感應產生的必要條件,已能用安培定則判斷線圈電流產生的磁通的方向,教師為學生提供線圈、導線、檢流計、任務頁等實驗資料。學生兩人一組,分別使用磁鐵不同的極性插入、拔出線圈,觀察檢流計的變化,并運用安培定則判斷出不同狀態下感應磁通的方向。對實驗過程進行記錄,完成任務頁的填寫。各小組要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分工。教師巡視時要注意學生的動作是否正確、儀器使用是否合理,在學生遇到問題時不急于解答,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自己戰勝困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形成了一種和諧、親密、積極參與的學習氣氛,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

3.教師分析總結

根據學生實驗任務頁的填寫情況,教師進行分析評價,并總結得出楞次定律的內容: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概括為“增反減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教學難點。

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電路,讓學生按圖接線,實驗時注意觀察電鍵閉合和斷開時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用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方向的一般步驟:判斷原磁場方向,判斷磁通變化情況,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生磁通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判定感生電流的方向。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動機,又使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狀態。

4.揭示定律本質

教師解釋引題實驗磁鐵振動時間變短的原因:從力學角度分析,磁體振動時間變短,是因為感應電流所形成的磁場將排斥外來磁鐵的運動,條形磁鐵受排斥力的作用運動速度降低,即動能減少,磁鐵快速停止振動。從而揭示楞次定律的本質是能量守恒。

5.靈活運用定律

教師用多媒體顯示練習題。習題1:讓學生用楞次定律判斷直導體AB由上向下的勻強磁場中向右運動時,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尋找簡單解題方法,最后教師講解右手定則,說明其適用范圍:直導體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

習題2:把一條形磁鐵從閉合螺線管的右端插入,由左端拔出,在整個過程中,螺線管產生的感應電流是怎樣變化的?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組解題,教師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講評,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三、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實驗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貫穿了學生的自主探究,通過趣味實驗引題、分組實驗探究、教師分析總結、揭示定律本質、定律靈活運用等環節,從“引→探→評→伸→踐”五個方面層層遞進,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使學生做到活學活用,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金雨.物理[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5.

[2]邵展圖.電工基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歐姆定律問題范文第6篇

【關鍵詞】 物理教學;歐姆定律實驗;意義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觀察和發現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象,探究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引起變化的條件,歸納總結物理規律。物理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和學生科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理性思維能力、學習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重視實驗教學,就是重視學生科學素質和科學精神的培養。中學物理中歐姆定律的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意義十分突出。

一、歐姆定律實驗中,影響電流大小因素的實驗猜想的邏輯推理及意義

實驗猜想是探究實驗的重要方面。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通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猜想物理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物理變量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茖W的猜想是探究實驗的動力,它是基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應用思維遞推其中各因素存在的邏輯關聯,從而得出的假設結果。歐姆定律的實驗邏輯性非常嚴密,而實驗猜想是邏輯遞推的結果。因此,教學中應通過復習電壓、電阻的物理意義,啟發學生得出影響電路中電流的因素,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猜想。舉例如下:

1. 復習電壓和電阻的物理意義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它使導體中的自由電荷進行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

電阻:是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 問題的提出與猜想

問題:電流與電壓有什么關系?猜想: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問題:電流與電阻有什么關系?

猜想: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遞推: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有關。

二、 歐姆定律實驗中的變量關系及數學模型的邏輯關系

在研究物理規律時,我們要確定主要變量之間的關系,就要排除其他變量的影響。在等同條件下研究一個變量與另一個變量的數理關系,從而建立對應的數學模型,使物理問題變得簡潔而明了,這就是物理公式的意義。

在歐姆定理的實驗教學中,要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就必須令電阻(R)不變。根據猜想,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應該適合數模 y=f(x)=kx的形式;要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必令電壓(U)為常數,根據猜想,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應適合數模 y=f(x)=k/x的形式,所以在教學中明白應變量與自變量的關系是建立歐姆定律I=U/R的關鍵。

三、 通過歐姆定律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思維能力

通過實驗取得實驗數據,建立數據間的函數模型及圖象對于理解物理規律十分明確,也十分直觀。歐姆定律實驗對數據的處理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義??梢杂谩氨嚷省钡膶嶒炦M行分析。如,測量密度實驗,研究影響壓強因素的實驗等等。在實驗分析中,利用數模邏輯建立系統分析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

四、歐姆定律實驗對中學物理實驗的典型示范意義

歐姆定律是一個實驗定律,它的成立應在一定的條件約束之內。歐姆定律只適應于最簡單的純電阻電路,且要盡量是溫度對電阻的影響足夠小,在穩恒低壓的條件下歐姆定理的電流(I)與電壓(U)的線性關系才能成立。這是因為導體的電阻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而電流流過導體會產生熱效應。

任何科學實驗中變量的控制都有一定的范圍和條件,作為教師應該了解這一點。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點明定律成立的條件。

歐姆定律實驗的典型示范意義在于它的探究過程的完整性。從問題的提出到猜想的邏輯推理。從實驗設計、實驗過程、數據處理以及自主探索,環環相扣,體現了知識的關聯性和啟發性。因此,對中學實驗教學具有典型的指導意義。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靈魂?,F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應付實驗的現象,把物理實驗“白板化”、“課件化”。許多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回放實驗課件替代學生做實驗,或者有的教師讓學生依照課件的步驟重復實驗的過程。這樣教學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自主思考的過程,慢慢失去了對實驗探究的興趣,當然也就失去了科學實驗的本來意義。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

編輯:謝穎麗

上一篇:勞動教育的成效范文下一篇:招商工作展望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