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校論文范文

2023-09-17

高校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音樂劇專業猶如雨后春筍般在國內各大高校陸續開設起來,如何更加科學地設置該專業的課程,成為各大高校隨之而來的問題之一。高校育人,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是開辦好本專業的有利手段。本文通過筆者自身任教高校的音樂劇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作出歸納總結,拋磚引玉,希望更多高校對此引起重視,更加合理安排該專業的課程。

關鍵詞:音樂??;課程設置

音樂劇專業的整體課程設置,以中央戲劇學院為例,基本分為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包括:表演、臺詞、形體、聲樂、藝術概論、化妝、中國話劇史、中國戲曲史、外國戲劇史、舞臺技能、芭蕾、爵士舞、踢踏舞、外國代表性舞蹈與禮儀、中國代表性舞蹈與禮儀。選修課有:朗誦、話筒語言表現技巧、中國民間舞戲曲身段、獨唱、國際標準舞、導演基礎、曲藝、音樂欣賞、音樂劇欣賞、名劇欣賞③③劉思思:《高校音樂劇專業培養模式探索》,大舞臺,2001年02期,第208-209頁;。這樣的課程也是根據音樂劇獨有的特點,如很強的綜合性、藝術元素的多元性、時代化等特點來設置的,目的在于培養出個性鮮明、基本功扎實、能力全面、思維活躍的音樂劇創作人才④④劉思思:《高校音樂劇專業培養模式探索》,大舞臺,2001年02期,第208-209頁。。

中央戲劇學院的音樂劇專業課程設置,是在長期的教學實施過程中不斷優化得來的,只有不斷探索和調整,才能達到最科學、兼顧最全面、與時俱進的一種設置方式。國內其他高校因為地域環境、教學資源、招生規模、考生專業素質等方面的差異,在音樂劇專業課程的設置上也各有不同特點。

該系一年級學生每周的課程設置為:信息檢索2節、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4節、舞蹈基本功訓練6節、大學英語4節、視唱練耳4節、表演技巧4節、體育2節、戲劇語言4節、計算機基礎4節、鋼琴課2節、伴奏課0.5節、聲樂0.5節(2人共上一節),一共是37節課,其中公共文化課程16節,占43%,專業課程21節,占57%,而相當重要的聲樂課只有0.5節,占0.013%。一周五天,平均每天7、8節課,學生能否將所學的知識加以復習再創新?他們能否消化掉這一周接近四十節課的內容?有很多學生每次上聲樂課時都是疲憊不堪的狀態,面對一周0.5節的聲樂課,雖然倍感珍惜,但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學一年級是打好專業理論基礎的重要學習階段,然而一些與專業密切相關的課程,如《音樂劇概論》就是一門對于音樂劇的學生來講十分重要的理論基礎,曾經在不同的年級開設過,后來卻被取消?!兑獯罄Z音》課程開設后,聲樂教師在給學生上小課時,尤其是演唱意大利語發音的歌曲時,在認識歌詞上節約了很多時間,然而也被取消。學生應當在公共課堂上掌握的這些歌唱語言、理論基礎等,卻放在時間原本就很有限的聲樂課堂里,由聲樂老師在小課上完成這部分教學是十分不妥的。筆者認為,除了基本的素質教育所要求設置的課程之外,不必要的課程課時量太多,應該酌情減少或者適當調整。

該系二年級的課程設置為:舞蹈基本功訓練4節、戲劇語言4節、大學英語4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4節、樂理與視唱練耳4節、體育2節、表演技巧4節、聲樂0.5節。三年級為:現代舞4節、戲劇小品創編與表演4節、劇目排練6節、聲樂0.5節。四年級為:現代舞4節、劇目排練12節、聲樂課上學期每人0.5節,下學期沒有設置聲樂課。雖然聲樂課從二年級開始采取了培優的方式,即每學期期末考試中排名在前10%的學生,將他們的聲樂課增加至每周每人一節,但從以上的課程設置比例中可以看出,聲樂課的課時量仍然十分少。二年級占總課時的0.019%,三年級占0.034%,四年級上學期占0.03%,四年級下學期沒有聲樂課,在如此繁重的教學任務下要想培養出優秀的聲樂人才是很困難的。

從各門課程間的相互關系來看,我們必須提出“整合式教學”的方式,根據以上的課程設置特點,各門專業課幾乎是分別獨立完成的,沒有形成交叉,而對于音樂劇這門藝術綜合性很強的專業來講,實際是要求學生將學到的所有本領集于一身再表演出來,因此必須提出“整合式教學”的教學方式,將相互間聯系緊密的多門專業課程進行整合。比如《戲劇語言》這門課,除了學習一些經典的劇中臺詞以外,還可以增加很多音樂劇選段里重唱、合唱等部分歌詞的教學。演唱部分交由聲樂教師來排練,劇目課教師與聲樂教師一同進課堂,甚至可以與舞蹈教師一同,從不同的專業角度共同指導學生邊演、邊唱、邊跳,打破傳統的劇目排練只有一位教師上課的方式。根據排練的需要,安排舞蹈教師、聲樂教師也進入《劇目排練》的課堂中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為了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完全可以根據專業特點的需要,將相互間聯系緊密的多門專業課程進行整合式教學這是非??尚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音樂劇專業綜合性的藝術特征。

作者簡介:

譚潔,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講師。

高校論文范文第2篇

高校后勤管理中對于學生公寓的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學校的體制改革之后,對于公寓的管理也成了社會化改革中的一項重點內容。人和高校都應更加注重后勤管理,如此,對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管理質量也有著重要意義。我國在近年來針對強化學生公寓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學生公寓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強化。這就促使學校在新形勢下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學生公寓管理中,如何強化學生公寓的管理也是目前我國高校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

1.現如今,大學校園生活相對以往也更加開放,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受到其他思想的影響,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更加復雜化。社會環境影響的過程中,大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模式開始產生,很多思想觀念都更加社會化。目前社會上的諸多商家也把大學校園當成了有利可圖的重要市場,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能夠找到商業消費場所,這也說明以大學為中心的商圈開始逐步形成。與此同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也深入到了校園生活中,學生們對于物質利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學生們本來的思想意識相對較為薄弱,因此,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受到沖擊。

2.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在工作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了更高難度。大學生在中學階段,應試化教育對于道德教育的影響也相對較大,這樣很多大學生的素質也相對不高。擴招的過程中,很多低素質的學生也普遍存在,學校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意識教育,往往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然而存在的負擔也越來越重,這也是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之一。

3.學校在針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管理體制作為影響因素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我國高校中與學生管理相關的制度改革也在不斷地發展推進,招生制度也與就業制度聯系在了一起。在后勤管理上,大學生活的社會化也讓學生與社會進一步融合,對于學生的思想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接受了新環境、新思想后,平等獨立的意識也會有所加強,學生們在依賴心理上就會相對減弱,因此與學校生活相分離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更加追求個人思想中的自由化和獨立化。

4.在公寓管理體制改革后,公寓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并沒有能夠及時調整,管理服務意識水平不夠高,導致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漸增多。后期社會化改革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從管理者的身份向服務者的身份進行轉換,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變成服務關系,而如果不及時加以轉變,那么學生對于公寓的管理者也會產生不滿的情緒,兩者形成對立,互相不理解不包容,勢必影響到公寓的整體管理質量。

總之,后期社會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較為普遍,絕不僅僅局限于某些高校。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進程始終存在一定阻礙,我國很多地區的高校也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此前提下,一些高校也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方法,并且在應用過程中也取得實效。個人認為,高校的后勤管理要以為學生服務為基本原則,很多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家庭條件困難,在學校時也并不能夠愉快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而學生是家長的希望,如果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標準,那么也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們未來的發展,對于學生家長和社會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學校的后期管理工作不僅要以服務為基本原則,還要繼續深化改革,從以往的工作中總結經驗,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來把學生公寓的管理建設成為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更加滿意的管理模式,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學校盡心,才能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才能真正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強化后勤管理舉措,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1.建立科學的后勤服務定額管理體系,規范成本管理。高校后勤近年積極探索后勤社會化的路子,學校與后勤實體的關系由行政隸屬關系轉為合同制約關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務項目任務實施過程中,如何解決服務項目任務經費的問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關鍵;而科學合理地確定項目定額,則是學校后勤管理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是正確反映后勤服務中各項資源消耗之間的客觀規律、合理規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徑。以節約后勤服務消耗,為學校合理確定服務收費價格提供依據,成為學校評定后勤實體服務成果及業績評價的尺度,從而實現后勤服務市場的公平競爭。

2.建立與績效考評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激勵機制。后勤服務部門與學校形成的契約關系,必然要求甲乙雙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細算、嚴格履行雙方協議,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場。這既是甲乙雙方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過甲乙雙方從不同角度進行不同努力共同實現的,其衡量目標實現的滿意程度與質量標準,只能以績效考評為依據。將績效考評引入成本管理,是本著“堅持服務優先,質量為本”的服務理念,通過績效考評的激勵機制,極大地提高后勤服務實體加強成本管理的動力和熱情。

在確定績效考評指標時,應把財務績效指標與管理績效指標結合在一起,同時根據管理服務與經營服務的成本管理目標的不同,其績效考評指標應有區分;同時還應與過程監督相結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勵機制。例如:對后勤水電服務項目的績效考評,既要對水電成本的計量及成本費用率等財務績效指標進行評價,又要把握學校各方面對水電服務的認可程度等指標進行考評,以此激勵后勤服務實體加強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

3.發揮經濟責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經濟責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的準則,也是規范服務成本管理的依據,更是考核后勤服務保障能力的依據。因此后勤各實體都應根據本單位的服務范圍、服務項目制定相應的經濟責任制及細則,并按全面經濟責任制的要求實施成本控制,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訂、完善和充實。如:學生公寓的服務成本,在確定服務成本范圍的同時,必須制定相應的在學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經濟責任制,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綜上所述,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解決當前高校后勤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的根本出路,在于進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改革求發展的思想觀念,搶抓機遇,扎實進取,促進高校后勤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為高校實現又好又快的新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波.淺論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J].現代經濟,2007,(6).

[2]杜紅霞.淺析高校后勤社會化面臨的困境及出路[N].長沙大學學報,2007,(7).

作者單位: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化程度的加深,預算管理作為高校整體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的有效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2012年4月頒布實施的新《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2013年1月開始實施的《高校財務制度》為高校預算管理改革指引了新方向,同時對高校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針對目前高校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更好地實現高??冃ьA算管理的科學化、提高預算的績效管理和建立績效預算管理指標體系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校預算 績效管理 指標體系

一、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高校預算管理意識相對淡薄

高校的辦學經費基本上靠國家財政撥款,學校只是按照上級批準的撥款計劃編制預算,簡單地按開支標準管理支出,學校的教學、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門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預算編制,未能充分調動各部門理財的積極性,部分領導對財務預算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預算管理作為單位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抓緊抓好。

(二)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

目前大多數高校實行的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預算的編制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的要求,盡量做到收支平衡。預算下發后,學校通過各種指標把預算下達到二級單位或基層單位,但由于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缺乏與各教學及行政部門的有效溝通,下達的資金預算經常無法滿足教學及行政部門的需要,并且缺乏嚴格的控制支出措施。同時,很多高校當前預算的編制方法實質上仍然采用“基數加因素”法,并未真正采用“零基預算”和“績效預算”等先進的預算編制方法。

(三)預算執行力度不夠

目前許多高校的預算管理還不是很完善,執行的隨意性很大,缺乏嚴格的監督制度,經常出現預算經費指標的串用,使得預算執行出現赤字,造成許多資金得不到監控。同時,資金的收支隨意性大,缺乏統一的籌劃和控制,事前監督不嚴,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審計監督不及時,導致資金使用混亂,資金的流向與控制完全脫節,不利于考核預算執行情況。

(四)預算考核評價弱化

大多數高校沒有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考核、評價功能,財政資金績效審計也主要監督各預算單位編制和執行預算的規范性,對資金使用的效益性和社會效果的關注不夠,各高校部門預算編制方法仍是“投入型預算”,重心放在爭取預算撥款,年度支出預算并沒有圍繞績效評價,也沒有結合高校各層次、各環節、各部門的責任主體對高校預算進行全過程監督,對績效的評價、獎懲、全部資源的配置以及預算管理也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預算管理工作績效與高校內部各學院的考核和獎懲脫節。

二、高??冃ьA算管理實施的必要性

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人才、從事科學研究和為社會提供服務,這些需要通過創新性活動對高校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所有這些都需要充裕的資金支持,這就決定了高校需要考慮資金使用效益,合理有效地使用資金,合理使用不僅體現的是效率,更要體現其有效性,這就是績效。我國高校預算管理實施了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預算外資金等一系列預算制度改革措施后,實現了預算內、外資金的統一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預算的透明度和規范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從根本上改變“投入式”預算管理體制,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因此,高??冃ьA算必須結合績效來確定預算資金分配,將各部門本年度的預算資金與其上年度資金使用效益相比較,績效考核的結果可以作為預算部門增減預算的主要依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將總體目標進行細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門的具體目標,實行目標管理,這就促使高校必須實施精細化預算管理,并且保證科學合理,增強預算管理的水平。

三、高??冃ьA算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高??冃ьA算管理體系的思路

為了改變傳統高校預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就必須加強對預算的約束力,積極推行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實現績效與預算的有機結合,即建立以資金效益為理論基礎,組建績效預算管理組織機構,通過詳細的績效預算評價指標體系,對高校進行部門預算和目標管理,對預算執行過程的全程監控,通過暢通的信息反饋機制,構建績效評價體系的預算管理運行模式(如圖1)。

(二)高??冃ьA算管理體系的基本模式

1.實施具體步驟。首先,根據學校的長遠規劃目標,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確定學校當年預算管理的總體目標,這項工作可由預算委員會完成。其次。把總體目標進行細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門的具體目標,再根據部門目標編制出部門預算。隨著高校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提出,預算的編制可以采用滾動預算。再次,建立完善的績效指標體系,制定確實有效的績效目標。高校戰略規劃中的長期宏觀目標可分解細化為短期微觀的績效目標,而預算就是實現績效目標的資源配置工具。預算和績效目標之間由績效指標建立聯系,預算通過績效指標的計算衡量是否達到目標,績效目標通過績效指標的計算對預算方案的執行結果進行反饋。具體的績效反饋可根據中期和年度的績效評估結果,由教學及行政等各部門以正式的書面報告向預算管理層反饋。

2.完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應該運用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通過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分兩個層面確立預算績效指標。一是用貨幣計量的確認績效;二是反映具體事務消耗的資源。效率、效果、成績如何,是高校任務、戰略計劃和工作內容的應達目標。

3.建立管理系統。首先,建立科學、完整、有效的績效預算管理系統,可通過建立預算委員會來實現。該委員會可由主管財務的副校長、財務處、審計、紀委、教務等各部門的人員組成,把預算與高校的發展戰略很好的結合起來,并對每個部門的權責進行有效控制和分配。其次,通過預算執行將預算目標變成現實,通過預算監督來了解預算執行的進度和結果,從而分析其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信息分析主要是分析績效情況,確定和分析差異,找出差異形成的原因;監督評價則是通過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以保證績效預算管理體系中傳遞的數據真實完整。最后,管理系統還應保障預算信息處理的及時、完整、正確和提供便于解讀和利用的預算信息(如圖2)。

(三)高??冃ьA算管理指標體系設計

由于高??冃ьA算管理的重點在于績效預算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因此,按照評價指標的確定原則,所構建的績效預算評價指標應該涵蓋教學、科研、財務、社會等內容,形成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諸多因素構成的集合系統。具體包括:第一,業務績效預算評價指標。由教學工作情況、科研工作情況和學生工作情況組成。第二,財務績效預算評價指標。由財務管理情況、預算執行情況、事業支出結構、組織創收能力和償債能力組成。第三,社會績效預算評價指標。由學校聲譽、畢業生就業情況、社會捐贈和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情況組成。該集合系統反映了績效的各種單一指標納入到一個有機的相互制約的系統之中,全方位分層次對績效進行比較分析;該體系根據指標性質和要達到的目標,將目標評價指標又分為若干較小的觀測點,并按各觀測點間的相互關聯影響及隸屬關系,將各觀測點按不同層次聚集集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模型,最終把系統分析歸結為最低層(具體觀測點)相對于最高層(總指標)的相對重要權值的確定和排序上。

四、總結

績效預算就是把資源分配的增加與績效的提高緊密結合,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預算為主線、部門為基礎、績效為核心的績效預算管理模式。最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高校財務制度》要求明確績效預算管理并進行績效評價。在高校實施績效預算能否成功,關鍵是能否建立以事業發展目標為導向、以項目成本為衡量、以業績評估為核心的績效預算體制和績效考評機制,結合業務績效預算評價、財務績效預算評價和社會績效預算評價,形成“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績效預算”相結合的預算績效管理新機制,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高校預算決策、配置、使用水平等做出綜合的評價。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高??冃ьA算管理體系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GL12)

參考文獻:

申凱,雷芳.高??冃ьA算管理模式的探討[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高校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民辦高校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唯有創建符合民辦高校特色和條件的企業文化,才能提高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使民辦高校不斷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之下,高等教育是高投入、高負債、高資本運行、長期收益的特殊產業,盈利與否主要依賴規模的“臨界點”,主要依靠規模擴張的經營發展模式,受當前經濟水平制約,我國的高等教育還處于粗放經營的階段,收費不高,而我國民辦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使其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更加突顯。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生源的總量限制了學校規模的持續增長,要實現利潤增長并符合教育監管的要求,原來那種只靠硬件設施與老板個人意志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大力拓展核心競爭力才應當是當今民辦高校當前及以后發展的重中之重,而企業文化正成為其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1 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

1.1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1990年的《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最先提出的。他們將核心競爭力定義為“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別利益的一類獨有的技能和技術?!辈⒅赋?組織內的集體知識和集體學習,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術和整合多種多樣技術流的能力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有三個標準:

(1)核心競爭力必須為市場所認可,即能夠提供進入相關潛在市場的機會;

(2)核心競爭力必須給客戶帶來特別利益。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應當能夠提高企業的效率,幫助企業通過降低成本或創造價值來擴大客戶的利益;

(3)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得以持續。

1.2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在長期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和積淀而成,并是共同遵守的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企業文化是企業戰略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經營創新的理念基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推動員工理念和思路不斷創新,促進員工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推動企業戰略、制度、技術和經營等不斷創新,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民辦學校已成為教育領域最活躍、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組織,在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殘酷的現實也在時時提醒著搏擊者市場無情。民辦學校經營成功與否,取決于很多因素,如決策、市場、文化、管理、資金、人才等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不適當或不健康的企業文化往往會扼殺了民辦學校,導致了民辦學校的沒落,以致倒閉。大凡成功的民辦學校根源都在于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且是企業文化抓建設好的民辦學校如新東方、巨人集團等。

2 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2.1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基是企業文化

美國著名企業文化專家沙因在《企業文化與生存指南》一書中指出:大量案例證明,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源動力,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從更深層次上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中的企業理念和核心價值觀。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最直接體現,圍繞產品競爭力做文章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產品競爭力是由技術競爭力所決定的。而技術競爭力是由制度競爭力所決定的,制度高于技術。但是制度無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沒有正確的理念就沒有科學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競爭力??傊砟顩Q定制度,制度決定技術,技術決定產品。擁有正確的、不斷創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強的競爭力。國際上眾多知名大公司的實例證明,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和基礎。

2.2 企業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企業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業之中,一個人離開企業,可以帶走規章制度、辦法措施,但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體人員所信奉的價值觀卻不可以輕易地照搬過去。人們可以重新塑造或者變革企業文化,但絕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業的文化。因此企業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個企業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才能形成企業持久的競爭力。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包括人、財、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須受企業文化的指導,因此企業持久的核心競爭力只能起因于先進的企業文化。

2.3 企業文化有利于培育團隊精神,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在現實的競爭中,任何企業都很難憑個人的力量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團隊是企業贏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團隊也在現代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功的創造一種團隊文化的企業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向心力,能夠吸引、培養和挽留一些優秀的員工,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為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資源,團隊也可以對團隊內個體的行為產生約束和影響,逐漸形成自身的行為規范,使每個個體的期望值與團隊所要達成的目標保持高度一致,并通過增強企業內部的溝通和協調,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從而能夠加速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速度。

2.4 企業文化決定著核心競爭力的更新

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是與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的特點相一致的。然而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企業本身也需要不斷調整戰略,這就需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相應調整。但是,核心競爭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這種惰性產生的原因首先來自企業文化。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的硬件資源容易更新,而軟件資源包括企業文化則很難改變。當內外環境需要核心競爭力做出改變時,企業文化能否順利轉型決定著這種改變能否取得成功。積極向上、不斷追求創新的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激勵員工不斷創新,最終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 用企業文化打造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

3.1 轉變觀念,增強核心競爭力意識

要培育民辦高校的企業文化,增強核心競爭力,首先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接受核心競爭力的思想導向,充分認識到只有保持持久的核心競爭力,才可以使民辦高校面對激烈的教育競爭,從容面對公立高校的不斷擴招和其他民辦高校的不斷涌現。其次,必須樹立危機意識,把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危機意識結合起來,號召高校師生積極投入到學校文化建設的行動中去,把提高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同具體的工作結合起來。

3.2 樹立健康積極的辦學理念,取得學校聲譽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各地掀起了一股興辦民辦學校熱。只要租一兩棟樓,然后掛上個牌子,便成了一所“大學”。導致我民辦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相當部分的所謂“民辦高?!奔兇庖再嶅X目的,管理混亂,負面報道屢見報端,嚴重影響了我國民辦高校的聲譽,削弱了我國民辦高校的競爭力,因此,在民辦學校熱潮持續一段時間后,一些所謂的高校便相繼銷聲匿跡了。

隨著高等教育的全面“大眾化”,高等教育競爭已經越來越多地和自身的品牌、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聯系在一起,辦學理念是根基和根本保證,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器。健康積極的辦學理念才能催化出更高的辦學質量,取得更高的社會認同度和聲譽,孕育出具有特色的民辦高校企業文化,贏得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3.3 樹立品牌意識,強化民辦高校的辦學個性

目前我國各高校的系部搭配、專業設置、管理方式大致相同,跟風、模仿現象極其普遍。民辦高校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擁有創新思維,突出辦學特色,強化個性,樹立品牌意識,適應市場經濟轉化的需要,在教育方式方法、在學生管理上都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品牌是民辦高校無形資產的最主要表現形式,品牌對于民辦高校極為重要,甚至可以說,民辦高校有無品牌是競爭力強弱,以及高校優勢的重要標志。品牌是民辦高校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價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場競爭的焦點之一是品牌的競爭,而品牌的競爭將越來越多地依靠有個性的企業文化來取勝。由此看來,民辦高校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堅持品牌文化創新,強化企業個性。

3.4 重視民辦高校領導管理者因素,發揮領導層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當今民辦高校辦學模式的一個趨勢,民辦高校本身的管理也需要學校管理層的身體力行,民辦高校的管理者不僅要在高校領導者更替過程中使企業文化保持穩定,更重要的警于捕捉發展基于,準確進行決策,優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構成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高校領導者應注重自我修煉、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張揚企業個性,并進行恰當的形象塑造和傳播,適時調整自己的領導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導和影響高校師生進入“有信心、有能力”狀態進行創新,迎接挑戰。

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全體員工參與的、主動的、積極的和創造的“學習型組織”來塑造、維持、調整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民辦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并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光明.企業文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美]埃德加·H·沙因. 赫繼濤譯.企業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吳劍平,張德.企業文化與CI策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高校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以來,國家對高校財務工作較為關注,主要是因高校財務工作是高校未來較快發展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對會計制度進行優化以后,使高校財務工作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模式,但是在此過程中財務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融資困難以及管理結構性較低等問題,這在較大程度上使高校財務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為此需要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財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為高校財務工作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高校;財務工作

我國素質教育普及以來,高校在此過程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高校財務工作在其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對高校財務質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高校財務工作的過程中,新會計制度得到較大范圍的推廣,使高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這在較大程度上使高校財務工作很難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在新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構建高校財務工作,以此為高校財務工作質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1 高校新會計制度的優點

1.1 標的完成

新會計制度在制定的過程中,對全球化政府改革現狀以及政府部門運用新公共管理理念進行分析,政府管理部門對高??冃Э己藘热葺^為重視。所以,權責發生制核算方法是各部門進行考核以及財務收支較為重要的部分,此外高校會計制度在改革過程中不但續費要考慮到預算過程的完善性,還應對會計核算進行有效地兼顧。

1.2 高校新會計制度的創新

高校新會計制度在創新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一是在進行會計科目設置的過程中,將企業會計制度相關內容進行有效地引入,比如短期投資、長期投資以及存貨等科目,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高校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與完善;二是根據跨級核算方法對資產實施有效的計提與攤銷,一般情況下采用歷史成本入賬方法,對一些資產價值進行真實地反映,將計提的折舊費用根據會計制度核算方法進行有效地核算。此外,計提的折舊與攤銷不能計入核算成本,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適應高校的實際發展。

1.3 新舊會計制度之間的銜接

高校新會計制度在原有制度基礎上進行了有效的調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會計制度會計科目設置。高校新會計制度中會計科目的設置具有較高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在高校實際的發展中,應以會計制度為基礎,根據科目按照時間順序對資產負債類賬戶進行有效的排序;二是核算差異。新舊會計制度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但是較多內容較為一致,其中收入科目沒有變化,新增了會計方面部分會計科目,但是與企業會計科目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三是承繼與銜接。高校新舊會計制度是高校會計制度設計理念中的一種承繼,也能夠在較大程度上確保制度的有效性與連續性。

2 高校財務工作特點

2.1 高校財務工作特殊性

高校發展本質是一個承擔較多社會職能的機構,因此在財政工作中主要是偏重社會經濟效益,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高校在辦學期間逐漸對多元化資金結構較為重視,不只是教育部門的財政投入,較多情況下主要來源于社會資源的有效扶持。所以,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在進行資金收付與經濟業務發展的基礎上,還應對資金使用效益與收入成本進行有效的重點分析[2]。

2.2 財務核算的特殊性

高校不但包含行政管理機構,并且還包含了教學管理結構以及后勤保障系統等組織,此外高校在進行財務管理模式方面也相對較為復雜,在會計制度應用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不但會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較大關系,而且與國有單位企業制度也有較大關系。從財務核算角度來看,還與一般公共預算有較大的關系,同時也涉及政府性基金項目預算。因此,高校在進行財務工作的過程中,極易產生數據采集與統計差異,加大了財務管理難度。

3 新會計體制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

3.1 高校資產總體情況的反映

高校新會計體制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是融合了無形資產管理內容,這在較大程度上使高校財務工作有效健全,以此實現對高校內部總資產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與調查。在對高校內部庫存情況進行核算的過程中,能夠將閑置資產與資源實施優化處理,以此最大限度上使高校資源的處理更加合理化。此外,高校新會計體制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使高校對內部資產結構進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對資產偏差問題實施深入分析,以此有效提高資產管理過程中的安全性。

3.2 新會計體制執行力的提升

目前,我國高校財務正處于逐步改革階段,一般情況下是以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為標準,并且在此基礎上還與政府財務進行有效地結合,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明確高校財務收支體系。新會計體制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對高校財務的改革需求給予滿足,在新體制標準中,增加了財務管理指標項目,比如對高效財務資金余額進行有效的管理,可在較大程度上使高校領導層對資金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最大限度上使資金配置與使用得到有效的完善,使高校處于穩定發展狀態[3]。

3.3 高校資金的增加

新跨級體制較大程度上會對高校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特別是資金來源統計與拓展方面,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其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財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新會計體制標準,并且在此基礎上對資金來源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對資金實現分類與管理,以此最大限度上提高資金的安全性;二是新會計體制能夠有效擴大資金渠道。在進行財務工作的過程中,高校與銀行進行有效地資金借貸,能夠對資產進行有效的評估,從而使借貸操作更具合理性。

3.4 高校財務報表體系的完善

高校在舊會計制度下,會計報表項目在一定程度上不夠具體,并且信息披露不夠成分,同時內容科學性不高等問題,在較大程度上無法提升高校財務工作質量。新會計體制實施以后,對高校會計報表體系進行了有效的完善與規范,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報表標志基礎與種類實施了整理規范,同時還對財務報表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此外,在高校新會計體制下,會計報表體系完全符合權責發生制相關要求,并且還符合相關原則,能夠較好地對高校財務信息進行有效的反映。

4 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工作現狀

4.1 融資困難

我國高校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政府資助,但是市場經濟環境在變化的基礎上,高校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一些高校還通過科研項目進行資金的收入。但是,較多高校資金來源穩定性相對較差,一些收入很難對高校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4.2 內控機制不完善

因高校內部管理控制機制不完善,導致一些金額較大的經濟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極易產生嚴重問題,此外一些高校構建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很難根據規章制度進行有效操作。[4]

4.3 財務管理結構性差

我國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把教學與科研同時實施,一些高校將重點放在了教學方面,忽略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導致財務工作缺乏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以此使高校財務工作質量無法提升。

5 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創新方案

5.1 財務預算管理體系的完善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財務工作內容出現混亂的情況,主要是因高校財務管理預算體系不完善,很難發揮財務工作自身的作用。[5]為此,高校在新會計體制發展的基礎上,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體系實施有效的創新,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提升財務管理中資金安排能力的提高。此外,還應進行高校財務管理預算項目與內容有效制定,以此使辦學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使財務風險有效降低。

5.2 構建財務監管系統

高校財務工作人員在新會計體制的基礎上,為了實現財務工作的有效創新,需要對財務工作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體系的有效構建。比如,提升高校財務工作中的透明度,并在校內進行公布,讓師生對其進行共同監督。此外,進行財務監管體系的構建,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以此確保校內資源與資金的使用率。

5.3 提升工作人員素質

在新會計制度下,高校應通過提升財務工作人員素質來提高財務工作質量,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有效地完善,比如在對高校內部財務工作創新期間,對相關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有效地提高。[6]此外,還應通過培訓的方式來提升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與技能,同時還應進行掛職進修培養方案,不但能夠有效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結構,而且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5.4 增設相關會計科目

新跨級制度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相關會計科目的有效設置,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反映高校財務預算工作,對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調整,所以對項目會計科目進行有效的增設是完善新會計制度的重要內容,也能夠促進高校未來發展。

6 結 語

綜上所述,我國新會計制度構建以來,各高校傳統財務工作體制需要推動自身創新發展,使之符合我國新時期會計工作制度要求。為此,高校財務工作人員需要對財務預算管理系統進行有效地完善,并且在此基礎上還應進行高校財務監管系統的有效構建,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使高校財務工作適應現代化發展需求。此外,還應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以此最大限度上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更加符合財務工作要求,以此為高校財務工作質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珺. 新會計制度實行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 經濟研究導刊, 2017(9):82-83.

[2]鄧奕. 新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7(10):150.

[3]段世芳. 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 企業經濟, 2013(3):181-184.

[4]顧芳, 彭偉. 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的探討——以高校為例[J]. 中國集體經濟, 2011(33):145-147.

[5]劉歡. 高校新會計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7(5):5-8.

[6]張騰. 新高校會計制度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對策思考[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8(7):274-275.

高校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當今復雜的網絡環境下,傳統的高校班級管理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本文將班級網絡社區、社會性軟件等合理地融入高校班級管理當中,構建了高校班級管理新模式,使信息技術更好地促進高校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班級社區;網絡平臺;高校班級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天之驕子的當代大學生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網絡已經和教室、寢室、運動場一起構成了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四大公共環境。網絡虛擬空間使傳統的以班級教室為基礎開展集體活動的班級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目前,在高校管理中采用各種管理系統、網站、短信平臺、QQ群、微信群等一系列方式,途徑多樣,但存在著各自為政、重復推送的現象,如何充分利用網絡并有效整合進行高校班級管理便成了亟待研究的問題。

一、網絡環境下高校班級管理的變化我國教育管理模式從小學開始就以班級為單位,班集體是其他任何組織無法代替的。高校班級是高校學生學習、生活及各種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進行思想活動和交流所依賴的場所。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班級管理工作由于學生來源的廣泛、學生住宿的分散、教室上課的不固定等因素增加了難度。傳統班級管理理念下,高校班級觀念有所淡化,措施有所弱化,功能有所退化。網絡及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使當代大學生對網絡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性。網絡開闊了大學生們的視野,為其帶來了學習、生活上的便利和樂趣。但同時,受以網絡文化為代表的多元化思想的沖擊,當代大學生中的一些人消極、悲觀,沉迷于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對于網絡虛擬的滿足從形式上脫離了現實,帶來了不關心集體、孤僻等現象,從而造成大學生人際關系疏遠,學生班級、集體觀念的淡化。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網絡文化的發展,傳統的高校班級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信息時代下的大學生的管理需求,高校的班級管理面臨新的挑戰,管理模式亟須變革。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須正視網絡發展帶來的種種機遇,主動出擊,在班集體的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網絡的正面功效來彌補傳統班級管理的不足,使高校班級管理工作朝著民主、開放、平等的方向邁進。

目前,探討網絡環境下的高校班級管理主要還是體現在利用網絡的交互性,把它當作一種交流工具,如QQ群、MSN、電子信箱等來輔助管理,這些為班級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但缺乏對高校班級管理的系統性整合和研究。本研究依據學校、大學生、家長等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基于網絡環境的有效整合構建,實現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有效的溝通,就利用網絡開展高校班級管理新模式做出了新的思考。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班級管理的策略(一)基于網絡的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

1高校班級網絡社區平臺

高校班級網絡社區平臺可以在現有平臺的基礎上建構,也可以單獨開發,主要是要充分利用網絡新載體,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使之成為家校溝通和師生、生生學習交流的平臺。學校信息、高校職能部門信息以及教育方式、教育活動等均可融入平臺中,并以新聞、通知、報道、專題等形式體現。大學生則可以及時在網上查詢、下載資料及辦理手續等,使班級網絡社區成為其學習知識、獲取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信息及各類應用的通道。

班級管理應用是社區平臺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網絡化高校班級管理的主陣地,主要是記錄班級活動、班級學生的發展軌跡,是班級成員展現風采的虛擬化班級新舞臺,主要包含網絡課堂、班級博客、個人博客、班級社區、班級論壇、SNS 社區、家?;悠脚_等互聯網應用。除了這些互聯網應用外,根據師生需求,也可集成大量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可以引入體現班級特色的個性化應用,根據班級各自需求開發各類插件,體現班級成員的特點、優勢,為大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開放平臺,積極營造健康、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讓大學生在網絡上充分實現思想表達、情感交流、知識獲取,在開闊視野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班級管理系統除了是班級文化展現的窗口外,也是教師、管理人員、家長及學生間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管理人員應發揮主導作用,引領輿論導向,利用學生對網絡的喜愛之情,建立班級社區、網上家長園地、論壇、視頻會議等類似的交流欄目,逐步形成家長、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互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的開放式的全員互動的虛擬班級管理環境。

網絡高校班級的管理離不開學校管理者、班級管理者和其他教師的支持,同時也需要家長在校外的監督配合以及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服務。網絡作為先進的現代科技手段,可以使班級管理者從煩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基于網絡的高校班級管理模式多的時間為班級管理服務。教師、管理人員可通過微博等有意識地塑造自身網絡形象,增強自身魅力和吸引力,參與管理。網絡高校班級的管理更需要全體學生特別是班委的分擔和配合,應充分發揮班委在網絡化班級管理中的強大力量,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借助網絡平臺,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創造全員參與的環境,從而實現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統一。

2社會性軟件:個別化

社會性軟件(Social software)是構建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之上的應用軟件,在功能上能夠反映與促進真實的社會關系的發展和交往活動的形成,使人的活動與軟件的功能融為一體。充分發揮其功能,可以使它成為一種簡單有效的網絡教學手段及與家校溝通的工具,是對傳統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一種非常有益的補充。常見的社會性軟件有博客、論壇、微博、QQ、微信等。老師、家長和學生之間通過QQ等即時通訊軟件進行交流時,不僅可以利用文字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音頻和視頻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一對一進行交流,還可以進行一對多、多對多的交流。特別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手機聊天軟件——微信,它功能多樣,可將教務管理、專業知識、教學圖片、視頻等內容用基于手機的主動推送方式發布,形成教師、學生、家長之間點對點、點對面的三維時空教學模式。因此,高校班級管理者可以充分發揮微信的作用,促進信息的互動,提升管理效率。

網絡環境下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利用網絡技術,通過職能部門信息管理、班級信息管理、社會性軟件三種通道,實現家庭、社會和學校之間的有機結合,促進高校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構建如下圖所示。

網絡高校班級管理需要內外合力,全員參與,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網絡化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基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在高校新生入學時直接推出并應用,使其在新生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形成應用系統的“首因效應”。同時,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應以平臺為唯一的途徑發布重要信息,使同學們對平臺產生“路徑依賴”,切實推進其應用。當然,我們也應正視網絡環境下班級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如網絡道德、人際交往情感冷漠及其他負面影響,批判性地沿用傳統的班級管理原則,規范技術使用行為,充分發揮網絡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基于網絡的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優勢

1建立平等交互新型的師生關系

網絡時代的學生、管理人員、教師的心理特性和溝通交流方式都發生了變遷,而作為教育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也勢必發生了一些變化。與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相比,網絡環境下的高校班級管理更關注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管理活動。網絡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主體?;诰W絡交流的便利和多渠道構建的師生交流平臺,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彼此溝通、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構建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2構建線上線下和諧的人文環境

傳統班級管理主要以面對面為主,具有許多優點,如活動組織化程度高、統一安排、教育管理嚴格、評價機制完備等,但由于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封閉性,教師占有絕對的權威地位,不利于學生發揮其自主性。而在網絡環境下的高校班級管理不僅可以利用傳統班級管理的這些優勢,更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彌補傳統班級管理的不足。網絡的虛擬性符合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基于網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建立一個內容充實、交互性強的高校班級社區,形成網上班級。傳統班級的優勢和網絡的虛擬性相結合,有利于實現班級人文環境線下與線上的和諧。

3營造家校合作的社會環境

家庭環境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環節。網絡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建立,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聯系了起來,提供了家?;ヂ摰男峦緩?。家庭、社會、學校各方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用多元化的溝通方式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營造家校合作的新型社會環境。

三、結論社會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給高校班級管理提出了挑戰,也為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新的契機。高校班級網絡管理模式可以實現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同步互動,是對傳統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補充??傊?,基于網絡技術的高校班級管理的新模式不僅順應了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文化發展和個性化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易立峰.論網絡環境下高校的班級管理工作〖=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7).

〖=2〗張立新,張麗霞.論生態學視角下的虛擬學習班級及其管理〖=J〗.現代教育技術,2011(04).

〖=3〗何伏剛,楊文婷.基于生態學視角的“一對一”網絡班級管理的問題和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0(11).

〖=4〗鳳啟龍,劉璟潔.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1(07).

上一篇:金融文化論文范文下一篇:權益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