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

2023-09-17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會計信息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作為教學的重要理念,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必須結合會計本身的教學理念以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識相關聯來進行教學。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只有真正的讓會計和信息化的發展的現代趨勢相互結合,才能夠使得會計信息化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突破點。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注重的社會現實。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教學;新型理念

引言: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的社會現實以及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密切相關的聯系,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教學的新型理念,一方面要結合教育理論以及會計信息化的理論實踐,另一方面也要密切關注社會現實。使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與社會現實具有密切相關的聯系,這是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應當十分注重的方面。只有真正的讓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與社會現實相互促進,才能夠使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能夠真正的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教育教學的基本理念。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會計信息化的教學,也是一種教育理論和教育理念相互展示和相互促進的過程,應當把二者真正的放到社會的層面上來認識,才能夠真正的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與社會現實之間的關聯,應當充分的把會計信息化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相互促進,在這樣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之下,才能夠真正的促進會計信息化教學的實效的產生,并能夠真正的把會計信息化的特點充分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

一、會計信息化的特點

(一)企業高層豐富信息來源的重要渠道

在網絡環境之下,企業領導層應當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長久的戰略決策,網絡環境之下,會計信息化加速了領導層獲取企業信息的能力,也使得領導層能夠真正的了解企業發展的真實現狀,這是企業領導層在會計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所得到的必然結果。會計信息化使得企業領導層,獲取企業會計信息,能夠更加便捷,也更加全面和迅速。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理念與信息化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在會計信息化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應當充分地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一方面有其現實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些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在網絡環境之下,我們應當充分地認識到企業的發展與企業領導層的管理和領導具有密切相關的聯系。

(二)提升企業決策的正確性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一個企業真正的把自己的會計決策能力提升,才能夠真正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并達到與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的地步,在市場經濟競爭者來看,必須要讓市場經濟競爭者能夠真正的擁有,高速的以及高質量的會計決策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使得企業的發展能夠真正達到一定的程度,并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形勢。在會計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特別的注重會計信息化與社會發展相互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讓會計信息化與企業的快速發展相互促進,并達到與企業的相互發展與會計信息化之間,相互促進和相互溝通的地步,這是會計信息化在當今社會中重要性的典型體現。

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一個企業能否真正的在市場上立足,往往取決于這個企業的會計決策能力,能否真正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應當認識到會計信息化有利于企業的會計決策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企業的會計決策能力,真正的提升到與社會相適應的層面之上,這是企業會計決策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礎。

(三)會計信息化有助于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提升

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必須提升其綜合能力,會計信息化是會計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體現的一種社會現實和社會發展趨勢,在這樣的社會現實面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有助于企業能夠提升其綜合能力,并真正的把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會計信息化相互關聯。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一個企業的綜合能力提升的過程,恰恰體現在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之中,真正的讓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與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相互促進,才能夠真正的讓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體現出其競爭特點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也會穩步提升,這是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必須體現的一方面。從當前市場競爭形勢來看,真正的讓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體現出其特點來,必須要讓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處于競爭的優勢地位。

二、會計信息化教學的新型理念的特點

(一)以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為支撐

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的認識的會計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應當以教育理論為基本的內涵,同時在這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充分的認識到,以教育教學理論為基本內涵的教學方法的變革,才能夠使得教育教學的基本理念與實踐相互促進,這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注意到的,也是教育理論發揮教育實效的重要方面。會計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也是一種教育理論不斷的展示出其實踐功用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會計信息化教學必須以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為支撐,真正的讓會計信息化的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展示出其理論魅力來,才能夠實現其實踐的功能,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地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就是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不斷的實踐化的過程。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展示出其魅力來。

(二)是會計理論與信息化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很多學科在信息化技術的影響之下,不斷的發展和促進,不斷的展現出其學科的優勢,這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理論,是會計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展現的基本趨勢,也是我們認識會計信息化方面應當具備的基本理論,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會計理論從其產生開始一直發展到現在,具有悠久的歷史。會計理論的發展具有深厚的理論淵源,但是會計理論在發展的過程中與信息化技術相互結合的時間還較短。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會計理論發展的過程中,恰逢信息化技術蓬勃發展,在當今社會,任何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過程,每一個人都被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相互裹挾。

(三)教師必須綜合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在會計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展示出其對教育教學能力的駕馭高度。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會計信息化的教學不同于一般教學,要求教師既懂得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理念也要懂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尤其對信息技術有一定的掌握。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就是會計與信息化技術相互結合,并不斷緊密聯系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講,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把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與信息技術和會計理論相互結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綜合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得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教學理念更加徹底,在這教學的過程中,把各種教學方法綜合的運用到會計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來,才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三、會計信息化教學的新型理念舉例

(一)多維度的理念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真正的讓學生不同的天賦,得到不同的發揮,這樣才能夠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教學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培養學生不同天賦得到最大程度發揮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所有所成,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天賦和不同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發展能夠更加的達到自己的天賦所要求的范圍之內,這是會計信息化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任何教育教學理念的當然內涵。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地尊重多樣化,尊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天賦,在會計信息化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把學生的多樣化以及學生天賦的多樣性展示出來,特別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價值理念和不同的學習習慣所展示出的學習優點。

(二)全面發展的理念

會計理論和信息化基礎相互結合的過程,本身就是在信息化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趨勢。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在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當真正能讓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認識到知識和知識之間是相互貫通和連結的,真正能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讓會計信息化的教學具有實效性,在會計信息化技術不斷的展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的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就是會計理論和信息化技術不斷結合,并展示其旺盛的生命理論的過程。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任何階段,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過程,信息化技術是一個社會發展的迅速與否的基本標志,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真正的讓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相互促進,必須要使得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學生知識面的擴大,真正的提上日程上來,在會計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

(三)以生為本的理念

教師應當充分的把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天賦銘記于心,并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地把學生學習的特點與學習的知識相互結合起來,這樣二者才能夠真正的達到相互促進和相互發展的目的,這是會計信息化教學理念以及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必備的基本素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把學生的學習的根本特點展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夠實現會計信息化教學的實效性和會計信息化教學的目的性相互結合的程度。任何社會的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的認識到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育人,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作為手段來對待。在會計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應當真正的以人為根本的對象來對待,在會計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以及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都始終是把人作為目的的。

結語:在會計信息化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尊重會計理論和信息化技術相互緊密結合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也應當以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作為支撐,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不斷的使得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把會計信息化的教學提高到實效性的基礎上來,也才能夠真正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使得學生不斷的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和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偉偉.高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J].財會學習,2018,(2).

[2]張晉.基于“互聯網+”時代會計信息化教學研究[J].山西農經,2018,(1).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數據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它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會計工作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云會計模式的出現,對傳統會計模式帶來了顛覆式的變革。文章從云會計概述入手,針對云會計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特征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針對大數據背景下云會計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優化路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大數據;云會計;會計信息化;會計平臺建設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2.185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當前企業會計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傳統的會計模式越來越無法滿足現代各行業的財務核算要求,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在這種新形勢下,借助于云計算技術的“云會計”應運而生,其對資源高度共享的實現和財務決策的科學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當前會計工作中廣泛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1 云會計概述

云會計是借助于云計算平臺來完成具體的會計工作,即借助于互聯網來進行虛擬會計信息體系的搭建,全面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優化會計服務外包模式。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云會計凸顯出更多的優勢,而且也越來越受到認可。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實施的云會計,能夠為各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概括性。作為建立在云計算上的新技術,云會計還能夠為各行業的發展提供戰略依據,實現管理成本的降低,促進經營效益的提高。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云會計模式具有較強的優勢,在運用云會計模式后,會計管理工作不會有額外費用發生,能夠實現對單位運營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云會計能夠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全面提升單位會計管理水平,為自身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 云會計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云會計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日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且成為會計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在云會計模式推廣過程中,會計信息安全、實務中的運用及云會計主體的推廣等都備受關注,而且針對會計信息存儲和一些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以此來推動云會計的發展步伐。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安全性問題需要加以重視,一旦云會計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必然會對云會計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制約。因此在當前云會計模式發展過程中,需要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高效控制,并以此為基礎來確保數據的安全。在云會計的運用和推廣過程中,由于其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在起步發展階段各行業和人員對于云會計缺乏深入的認識,因此還需要與各行業的發展情況相結合,加快延伸和拓展云會計的內容,為云會計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支持。

3 大數據背景下云會計的發展特征

3.1 資源的高度共享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為數據資源共享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大數據背景下云會計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會計信息化的進程,將云會計與會計信息化相結合,實現對會計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資源高度共享的平臺。在云會計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將云計算技術與計算機硬件相結合,可以使單位各業務環節的信息集中于一個平臺內,各部門可以實時進行交流和無縫銜接,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而且基于云會計模式下,各單位能夠與相關聯的組織之間借助于會計信息化系統進行銜接,提高信息的暢通交流,促進信息共享的實現。

3.2 會計信息化成本降低

云會計模式下,各單位通過與云會計服務商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并運用云會計軟件實現對會計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實現人力和物力的節約,而且各單位只需要支付軟件費用即能夠獲取到完整的數據分析,并享受到相應的配套服務。特別是在云會計模式下,各單位不需要進行軟件開發和維護,也不需要進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這可以節省下一大筆的費用支出。而且云會計應用過程中還能夠為各單位提供長期有效的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信息化成本的降低。

3.3 為財務決策提供基礎

大數據環境下能夠為各行業經營管理提供龐大的數據支持,這也使各行業大數據獲得、處理、分析和應用等方面的能力會對財務決策的成敗帶來直接的影響。而云會計平臺能夠為各行業獲取、處理財務數據和進行財務分析提供重要的基礎,其強化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了財務決策分析的便捷性和準確性,使用戶能夠獲取更全面的信息數據,并運用技術手段來分析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深入挖掘數據信息的深層價值,從而為財務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4 大數據背景下云會計面臨的挑戰

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云會計都是當前較為先進的理念,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環境下,會計學科與網絡實現了有效的結合,會計信息化系統得以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有效地促進了財務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由于當前大數據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技術還不成熟,這也使云會計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嚴峻的挑戰。大致可以將面臨的挑戰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4.1 會計數據安全性

當前很大一部分單位由于對云會計認識不足,因此在應用云會計模式過程中,往往不愿意將自身的會計數據信息在云會計的云端進行存儲,對于網絡安全缺乏認可。其實在當前云會計發展過程中,云端會計數據的存儲確實面臨較多的挑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儲于云端的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需要防范云會計后臺服務人員可能對會計數據進行惡意篡改和造假,同時還要做好會計數據和用戶隱私的保護工作。對于網絡黑客也要進行有效防范,避免其針對會計數據的惡意破壞和惡意利用。特別是當前網絡安全技術還不完善的情況下,網絡黑客對于信息的竊取難度不大,同時會計信息在存儲和處理過程中,也容易被病毒入侵或是監聽設備截獲,導致信息泄露。一旦存儲的核心財務信息數據出現泄露,必然會對用戶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在當前云會計發展過程中,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面臨嚴峻的挑戰。

4.2 云會計平臺發展

目前云會計平臺發展速度相對緩慢,這也使云會計平臺建設成為云會計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又一重大挑戰。在云會計平臺建設過程中,對于技術和資金具有較高的要求,而且研發周期相對較長,存在較大的風險,我國云計算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這也使大部分云計算平臺都來自其他國家,因此用戶在使用云會計服務過程中,往往對經濟數據和會計數據存在云端感覺不放心。而且當前云會計平臺發展的滯后也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優化和完善帶來了較大的制約。

4.3 云會計推廣

目前在會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受傳統會計理念影響較大,這也使各行業的管理者對于云計算及云會計等的優勢缺乏了解和認知,再加之對互聯網的網絡安全性存在質疑,因此對于云計算技術和云會計的應用存有抵觸心理。再加之當前各行業會計軟件的普遍應用,更換云會計服務必然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部分成本也為云會計的推廣應用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在當前云會計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促進各行業管理者積極轉變會計管理觀念,從而使更多用戶認可和接受云會計,為云會計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 大數據背景下云會計的優化路徑

5.1 完善云會計實務應用中的理論體系

近年來云會計發展速度較快,這也使各行業對云會計的認知不斷增強,而且云會計服務供應商的運營能力提升速度也較快,云會計服務供應商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素養的提升也使用戶對其認可度增強。但云會計在實務應用中還存在 理論體系不完善的問題,因此需要加快完善云會計實務應用中的理論體系,加快促進云會計在實務中的有效應用。特別是當前云會計應用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更為豐富的理論為其提供技術指導,而且通過不斷完善云會計理論,還能夠積極調整會計規則,并對會計規范中不足之處進行修訂,以此來提高云會計應用的實效性。

5.2 建立健全相關數據標準

在當前云會計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快構建完善的數據標準。目前針對大數據的云計算相關技術加大了研究力度,這也為云計算領域數據標準的確立提供了可能性。在具體制定云會計相關數據標準時,需要通過制定基礎標準,再構建完善的技術標準和產品的平臺標準,使云會計平臺在針對會計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和分析等方面有明確的規范,還需要制定數據安全標準,強調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使其成為數據標準體系的重要支撐,有效的保障信息使用者的數據安全。另外,還需要建立數據應用及服務標準,使云會計平臺提供的各項服務更具規范性。

5.3 保證會計數據安全

云會計發展需要以會計數據的安全作為前提和基礎,因此需要云會計服務商和用戶的共同努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云會計服務平臺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并重視對工作人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保障云會計后臺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概率。同時還要引導云會計用戶使用數據加密技術,實現對會計數據和用戶隱私的有效保護。對于云會計用戶,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要強化內控機制建設,嚴格內部審批,實現對會計數據安全的有效保護,有效地避免會計信息泄露問題的發生。另外,相關部門也需要不斷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努力維護好會計數據的安全性,從法律和制度等層面進一步保障云會計的健康發展。

5.4 加強云會計平臺建設

在當前云會計平臺建設過程中,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建設周期較長,存在較高的風險,因此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引導和資源整合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并通過建立云會計平臺開發的專項項目,集合資源優勢,積極推動云會計平臺的建設。在云會計平臺建設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不斷完善,促使其與其他信息系統之間實現有效的融合,全面提高各行業財務決策分析的水平,為各行業發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據。

6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為了實現對海量數據信息的有效處理,促使會計加快信息化的發展進程。特別是云會計的出現,為各行業會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專業化的技術支持,并成為現代會計工作的重要發展趨勢。目前我國云會計還處于摸索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較多的挑戰,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入對云會計的認識,并積極采取有效的途徑來推進云會計的發展,發揮出云會計的優勢,實現其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良亮.基于大數據下的云會計特征及應用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5(10).

[2]張芳兵,徐麗軍.大數據下的云會計發展特征及優化路徑研究[J].遼寧經濟,2019(10).

[3]李穎,朱久霞.大數據背景下的云會計研究[J].商業會計,2017(8).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基于SSCE教學模型構建管理會計教學內容,開展以典型業務為載體、業務場景感知強、學習工作成果可評可測的項目化教學,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會計職業工作問題的思考能力及綜合職業素養的養成。

關鍵詞:SSCE模型;任務驅動;問題導向;場景化教學

近年來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人工智能+”各領域應用成為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就會計領域而言,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使會計工作由以“事后”為主的傳統會計核算,向以“事前”為主的管理決策會計轉型。2014年10月27日,財政部以財會〔2014〕27號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加快管理會計發展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需求。發展中國特色管理會計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是企業面對新形勢新環境順利發展的要求。就會計專業建設來說,如何做好管理會計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成為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命題之一。

1 問題的提出

“管理會計”一詞顧名思義來源于企業管理,屬于管理學范疇的名詞,是從傳統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的,與財務會計不同,其重點主要關注企業最優化決策、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管理會計從業人員需要針對企業經營狀況,科學合理編制計劃、記錄和分析經濟業務、“捕捉”和呈報管理信息,并直接參與決策控制過程。對照管理會計崗位職能要求,結合會計專業學生認知規律及既有教學組織經驗來看,開發和組織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學習者缺乏行業認知,學習動機不能有效激發

專業選擇時,大部分學生是在父母的要求或者隨大流的心態下選擇了會計專業,因此入學前,這部分學生從未自主調研過會計專業所處的行業背景。對專業背景不夠了解,加上非自己的愛好興趣所在,學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對專業學習缺乏興趣、學習動力不足。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碧K格拉底也曾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币虼?,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激發其自主學習的動機,成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大難題。

1.2 學習者主體認同不足,學習行為不能有效形成

建構主義教學認為學習是一個協同、交互的過程,學習過程中應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起到的更多是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其參與甚至掌控學習過程,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學習行為。

傳統的管理會計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的時間占據了課堂教學大部分時間,學生很少參與其中,導致其學習主體意識不足,學習行為不能有效形成。此外,與財務會計業務內容不同,管理會計業務具有多元性、復雜性及不確定性的特點,這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認同感降低,不利于有效學習行為的形成。

1.3 學習評價反饋不及時,學習轉化不能有效內化

管理會計課程與財務會計課程不一樣,受準則、制度的約束少,課程含有大量的隱性知識,這些隱性知識主要表現為管理會計各種方法的具體運用。隱性知識多和規范化程度低,給管理課程學習成效評價設置了重重障礙。傳統以講授為主的管理會計教學模式,往往對學生的學習反饋不夠及時,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轉化效果。

2 教學設計思路

管理會計課程內容的專業性與學生認知結構單一的矛盾、管理會計課程業務處理的不確定性與學生學習主體認同不足的矛盾、管理會計應用成效的內隱性與學習成果反饋不及時的矛盾,都給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谝陨厦軉栴},課程教學一方面必須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另一方面,更需要通過激發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強化學生對工作問題的思考能力以及綜合職業素養的訓練與養成。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要改變傳統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開展包含豐富學與教活動、以典型業務為載體,業務資源約束條件清晰、業務場景可感知、學習工作成果可評可測的項目化教學。課程堅持實施“做學一體”的教學,讓學生不僅通過“做”強化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更強調通過“做”發展學生具有綜合性質的職業能力,包括實際操作能力、運營資源完成操作任務的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對工作問題的思考能力以及相關職業素養。

2.1 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型

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應圍繞管理會計課程內容,構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型。該教學模型設計時,需要充分依托各種教學資源,如ARE虛擬仿真企業運營平臺、藍墨云班課程平臺、KAHOOT游戲平臺等,設計較多能讓學生參與學習的教學活動與教學模塊,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強化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真正體現“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2.2 以任務為中心,構建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組織方式

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時,每一個教學項目都應分成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維度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每一個維度又可以通過分解成具體任務,并將這些具體任務有效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任務活動實施流程。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扮演“引導員”的角色,引導學生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及活動,最終促使學生掌握相關技能。

2.3 以問題為中心,構建以典型問題為主線的場景化教學

如前所述,管理會計課程相對財務會計課程而言,課程內容內隱知識比較多,受法規、準則制約較少。這就導致學生在課程教學任務實施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突出表現在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學習自信心差、方法運用刻板導致單一化、實踐經驗缺乏導致場景代入感差。因此,教師應該事先充分預計學生在任務實施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針對問題細化教學場景,在場景中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方案,才能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3 SSCE項目化教學模型設計

項目化教學組織的難點不在于“做”,而在于“學”,“做”了一定要“學”。項目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習行為發生的重要前提是學與教活動的設計,按照項目教學實施步驟來說,在項目的引入階段、項目實施階段、項目總結階段,必須在“完成任務”這一基礎操作性學習活動基礎上,著重在“展示”、“組織”、“評價”等教學活動環節,突出學生“理解”、“觀察”、“應用”的深度認知學習活動的展開。本文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思想,選取的SSCE模型,較好的把項目實施過程與學習過程主動結合起來,實現了“老師操作流程、學生建構內容”的基本原則。

3.1 SSCE模型介紹

SSCE模型,又稱學生訓練模式,這個模型主要針對能力技能要求較高的課程,管理會計課程內容中包含大量技能操作,因此適用于這一模型。

SSCE模型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S—Setting,設置。即教師提出某個問題、要求、案例。

第二步:S—Study,學習。學生繞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案例、要求進行自主討論學習和交流。教師在旁起到輔助引導作用。

第三步:C—Construct,建構。這是學生建構內容環節。建構可以學生對案例的見解、對問題提供的解決方案、展示技能練習成果等多種方式體現。

第四步:E—Evauation,評估。這是對第三步學生構建內容所進行的考核與評估,是一個師生雙向溝通并固化學習成果的過程。

3.2 課程SSCE模型應用

下面以全面預算編制項目為例來說明SSCE教學模型在管理會計課程中的應用,見圖1。

全面預算的編制項目 SSCE模型應用時,以一個情境貫通項目教學前后課時,兩大平臺實現“做學一體”,并基于SSCE模式的五類活動合力推動學習進程。依托ARE虛擬仿真企業運營平臺,創設啟明星童車公司情境,從概念流程到具體預算編制,前后課時之間以同一情境貫通,保持學生思維連貫性。利用藍墨云班課程平臺,打破學習的時空限制,加強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促進學生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自建管理會計題庫系統平臺,做學結合的同時有效反饋形成性評價結果,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側重與進度。針對性運用問題討論、技能演練、案例分析、成果展示及項目競爭五類學習活動組織方式,輔助以游戲環節,微課視頻等,真正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SSCE(設置-學習-建構-評估)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4 課程實施結果及思考

4.1 課程實施效果

管理會計課程SSCE模型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管理會計課程SSCE模型運用實施前,每一個教學項目都基于學情分析,分設了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素養目標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三類教學目標都能夠依托信息化手段,進行量化評價,一定程度上直觀反映了課程教學實施后的學生學習效果。

從知識目標達成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就任務場景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對理論知識有了一個較為清晰及深入的框架概念。從技能目標達成情況看:利用自建題庫系統錯誤率統計及報紅自主糾錯功能,檢測到學生學前與學后技能操作的各關鍵點錯誤率明顯呈下降趨勢。從素養目標達成情況看:通過課程實施前后詞云圖統計、Kahoot平臺游戲結果統計等手段,發現學生已經形成一定的管理會計職業素養。

4.2 項目化教學反思

學生在課程平臺上的活躍參與度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對于如E-chart基礎上數據可視化的運用等選看視頻,觀看人數比例未達20%,還要思考新方法,鼓勵更多學生主動參與知識拓展,做到灌輸性與啟發性相統一。

在課程思政教育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好地實現政治性與學理性、價值性與知識性、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與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段曄.學習設計與課程開發[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會計的演進發展本身就有文明的需要。通過會計發展歷史的梳理和研究發現,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有著緊密的共生共融關系和規律,即會計演進中總存在著高度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現象與訴求;會計發展演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整個社會發展和文明程度提高的過程。

[關鍵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共生共融

在西方,拉丁文中很早就有“文明”一詞,后來,諾亞·韋伯斯特在《韋氏大詞典》中,把文明界定為“教化的行為”。我國很早就開始使用“文明”,比如《易經·乾卦》中就已經有“天下文明”之句;在《新華字典》(2004)中被解釋為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劉振鐸主編的《現代漢語辭?!?2002)中將“文明”解釋成(1)(名)文化;(2)(形)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的。會計是一定環境下的會計,環境存在和變革的需要才產生會計并發展會計;只不過作為會計發展的這種環境不會是單一或單純的,應是一種萬事萬物共生共存的和合狀態、條件等,是一種處于與生物體適應性互動的生態;這種需要的產生或緣由則在于人類社會從未開化向文雅轉變或進化的狀態、方式和階段。由此可理解:作為社會重要現象的會計,其發展本身就有文化或文明的需要,本身就在關系、適應、導向的生態運動中訴求著會計文化與會計文明。[1]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會計發展都不能脫離其文化環境的氛圍,任何一個國家的會計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以其特有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形成會計思想、會計理論,以特有的語言文字描述和傳播會計信息,按照其道德規范及習慣進行會計處理,從而形成符合這個社會發展要求的會計文化;會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并且與其他形式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依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其產生、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并發揮著自己特殊的作用(朱曉,2008)。

關于會計有無文明、或者說會計有無文明的訴求,以及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之間的關系如何等問題,國內外學者雖有所提及或研究;但都不是很翔實、全面,至少沒有從文明的實際內容,或者說其所有的物質化、精神化、政治化和生態化等特征來論述會計與生俱來所具有的高度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訴求,沒有真正說明會計演進與各種文明形式之間的共生共融關系。為此,本文通過對會計產生發展歷史的動態梳理和認知后認為,會計發展有著天然和必然的文明現象與訴求;并以文明按實際內容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為根據,有著強烈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現象和訴求,它們之間存在和發生著一種共生共融的緊密關系和客觀規律;明確這點,對我們夯實會計基礎、理順會計關系、強化會計管理、和合會計生態等很是必要和重要,為我們正進行的會計深化改革、會計國際趨同、會計特色建設有著重大意義和作用。一、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的共生共融關系

1.會計演進與物質文明發展

(1)會計演進結果或成果的基本表現就是物質文明。

物質文明就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時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物質生產條件的改善和物質生活的進步;它也體現出人類在改造自然過程中所處理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起點,對政治、思想等其他活動具有決定作用.會計發展演進中所表現的物質文明,就是會計信息成果及其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有關理論、制度、手段等的物質表現,以及其中所涉及、觸及的物質性事物等;它們之間的共生共融關系就是:會計在其不斷的演進發展中,始終會以確認、記錄、計量、報告與披露等方式和相應的介質來形成和表現出健全規范的“工藝設計規程”、“生產管理制度”以及優良的內外環境,[2]少瑕疵、障礙和冗雜的流通信息,公開合法、性價比合理、質效合度的消費信息等物質及其文明產物與成果??梢哉f,會計物質文明的集中體現實為一系列有形制度與無形制度、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它們都有一個從習慣到習俗、從習俗到慣例、從慣例到制度化的動態的邏輯行程(馬圓,2007)),會在主體期望獲取最大潛在利潤的基本假定下得到一個從制度不均衡到均衡的變遷(魏國憲,2006)。

(2)會計物質文明記錄和反映著會計變遷或演進的歷史?;艚?1988)說:“自從文明開始,人們就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集中于制度的會計物質文明在“集體行動控制個人行動”、集體行動控制個人交易,使之由利益沖突達到合理的“程序”形成合法的程序(葛家澍,2005)的過程中,會盡量通過會計制度的修復來克服由于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人的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動機、信息不對稱等因素造成的會計信息生產、傳輸、儲存、分配、利用等環節上的失真、失效問題,[3]自然自動或被動他動地進行著會計制度修正、恢復,修補、興復,從而記錄和反映出一定時期的會計現象和內容。

(3)會計演進與會計物質文明的共生共融離不開會計生態各主體不斷實踐探索和總結、積極參與和推動的。會計生態各主體包括會計生態需求主體、供給主體、管理主體和媒介主體等,他們在會計信息的生成、提供或供給、需要或滿足,以及會計服務的供需、管理等各環節、全過程都起著極大的積極參與性、自覺主動性和能動創造性。比如,作為會計生態管理主體的政府,在會計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制度變遷推進的次序與時機的權衡中就起著決定性作用,扮演著“制度決定者”的角色。再如,會計準則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在其產生后就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存量的變化和意識形態演變等因素的變化面臨著變遷問題,雖在其中政府之外的利益相關者持有“理智的冷漠”態度,[4]但他們或多或少有時機或有能力參與會計準則的制定或實施;雖在其中會有一些主體不按標準或規則執行而屢屢實施盈余管理和會計舞弊等違規行為,但在任何國家或地區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或多個主導因素形塑會計準則執行的階段性特征,都會在完善的威懾機制和激勵相容的替代性監管機制等作用下強化其有效制定和執行。[5]這就形成了包括規范經濟(市場運行)的慣例、行業公會的集體規則、法庭判決(含解釋),以至政府、國度的法律法規在內的所有會計制度成果表現,既形成一種滿足和適應于當時會計環境的物質文明(有些還會影響和作用于其后很長時間),又促進和推動了會計的又好又快發展和演進。

2.會計演進與精神文明發展

精神文明就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而改造主觀世界時所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社會精神產品的豐富和精神生活的進步;體現了一種人類在改造主觀世界過程中所處理的主觀與客觀、他人與自我的關系。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精神文明從不同角度理解就有不同形式和內容的精神文明,會計精神文明內涵的界定,也可針對會計是表明一種工作、或從事某一工作的人,以及表明一種事物、一門學科或學科專業[3]等方面而進行不同的規定。本文綜合各方面,總體上從三個方面來說明會計演進與精神文明之間的共生共融關系。

(1)會計理論研究演進中的會計精神文明。對于什么是會計理論,有著各種認識,但它應該是圍繞人類活動而反復實踐和反復檢驗的過程中所得出的結論;應是對會計實踐的理性認識——來自會計實踐、高于會計實踐、指導會計實踐,它不可能在會計實踐基礎上自動生成、往往需要人們經過一定的過程并用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才能將人們對會計的感性(表象)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它已是對會計這一事物規律性的反映,已著重回答了會計的本原、本質和本相等問題。[3]會計理論的不斷研究、完善和成型,既取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工作的發展、會計科學的研究、會計學術的交流、會計規范的建立、會計改革的進展等自身條件;又依賴于會計生態需求主體對滿意會計信息和服務的需要和滿足、會計供給主體對有用會計信息的供給和受托責任的履行、會計媒介主體對各種會計信息和服務的及時交換、會計管理主體對其他主體實施有效監管等主觀因素;一句話,會計理論及其研究的發展史表明,新會計理論不斷代替舊會計理論的過程實質上是在會計環境變遷影響下,科學研究方法和方法論、先進研究系統和系統論等不斷完善和更替的過程,也是各會計生態主體不斷地對會計進行再認識和提出新認識的過程,更是會計精神文明不斷成型和豐富的過程。因為我們的會計實踐在很多領域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同時情況還在不斷變化,它也需要新的會計理論的誕生,也需要人們在“探索未知、設計未來”的過程中對會計理論進行“道前人所未道”或“做前人所未做”,[3]以此有更多的會計文明成果和財富來豐富和發展著會計理論。

(2)會計意識覺醒中的會計精神文明。會計意識從會計秩序體系角度分,有國家會計意識、專家會計意識、公眾會計意識和個人會計意識;從會計法制化角度分,有會計法治意識、理治意識和德治意識。這些意識的培養、樹立和作用,是隨著會計服務范圍的廣泛化、會計人才的專家化、會計組織機構的靈活化、會計手段的信息化等得到逐步覺醒和強化的。因此,不論是一國政府、會計專家,還是社會公眾,都應在這些意識的強化上努力,以對他人高度負責的品質、對他物有效利用的態度、對人事相互協調的作為等會計精神文明來保證國家會計法律的法治權威、專家會計理論的理治合理、公眾會計行為的德治暢順。從近年來國際國內會計市場所揭露的“會計丑聞”、所開展的“打假風暴”,既反映出各國國民和組織對會計的重視、對會計質量的依賴、對會計生態和諧與平衡的呵護,也表明了會計意識的覺醒與凸顯的當然和必然、必要和重要;更暴露出在會計管理質量、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專業素質、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市場管理和會計市場競爭等方面有著嚴重的生態失衡問題和不文明問題??梢哉f,會計生態各主體存在和作用的非理性、會計生態各客體儲運和應用的失范性、會計生態環境變革和推進的污染性,都要求不斷強化既已覺醒了的會計意識,促使會計市場乃至整個會計生態不斷走向文明;以此促進會計演進的健康持續發展。

(3)會計觀念創新中的會計精神文明。世界在變,會計在變,人也應該變。特別是會計作為一個人造的信息系統,其信息是由會計人員生成的或提供的,其研究和服務是由會計工作者進行的。會計要發展、要進步,就必須進行包括觀念在內的系列創新。因此,作為變化了的會計,其觀念的轉變和創新最終就落腳和落實于會計執業者的觀念轉變和創新;一是職業化與法規化、統一性與彈性、穩健主義與樂觀主義、保密與透明的會計價值觀塑造與應用,[6]二是“以誠實守信為榮、以作假助假為恥”的榮辱觀(王軍,2008)的樹立和強化,三是全面核算與理財觀、正確收益觀、官閑民樂觀、為民執政觀、通才觀等素質觀的求變求新,[3]四是以思維方式和過程創新的創新觀的培育和推進。[7]這種觀念轉變和創新就包括職業化與法規化、統一性與彈性、穩健主義與樂觀主義、保密與透明的會計價值觀塑造與應用,[6]思維方式、思考方法和行動過程創新的會計思想觀培育和推進,誠實守信、堅持操守、不做假帳的會計榮辱觀樹立和強化等;這種蘊含于會計精神文明中的觀念及其創新,對會計的演進推動作用是巨大的、無窮的。

3.會計演進與政治文明發展

政治進步是歷史進步的一個方面,政治文明是整個社會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人們在政治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良化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政治文明在社會中處于主導地位,與國家政權直接相連,決定著物質文明的發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質;它體現了人類在改造社會過程中所處理的人與人的關系,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密切聯系、互為作用、相輔相成。政治文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水平之上,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穩定、協調地向前發展。

會計演進與政治文明的共生共融關系,既指會計在其歷史演進中要為其主體(包括國家)提供相應的各類政治性服務,滿足其政治上的要求,適應或改變政治的愿望與需求,創造成型一定的政治文明;又指其在不被政治認同的情況下所作出的反應跟進與調整適應。比如,在會計準則方面:美國公認會計原則雖是由民間制定,并不是法律條文,但美國政府以證券交易法等立法形式維護公認會計原則的權威性和強制性;英國有可能逐步走向由政府進行干預,或使其法令化、制度化的軌道;法國會計總計劃的制定是官方性的,并有法令化的趨勢;日本會計原則的制定直接由國家進行,以大藏省名義頒布。[7]比如,在內部會計控制方面,美國政府的推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從1933年和1934年的《證券法》、《證券交易法》,1977年的《反國外賄賂法》、到1991年的《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修正法案》,2002年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無不反映出管理與立法之間的良性互動;根據美國的歷史經驗,推行內部控制,既要有政府強制規范和引導,也要有社會團體推動和宣傳,還要學術界的研究和培訓。[8]諸如此類針對會計人、會計事、會計物的一些做法,都說明在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的條件下,“政府”(廣義的)的各種行為和各種法規,實際上就是一種規范會計域秩序、協調會計內外關系、維護會計生態平衡、實現會計政治文明的必要選擇和重大舉措;是會計服務經濟、服從政治的文明化發展。

4.會計演進與生態文明發展

(1)會計生態文明源于會計的演進。人們所熟知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唯有生態文明是現代工業高度發展階段的產物,是有別于任何一種文明的嶄新文明形態,是圍繞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經濟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協調、發展平衡、良性循環而開展的偉大理論和實踐。[9]會計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在其活動或運作過程中,就可能因為一些主觀或客觀的原因而造成會計生態失衡、失和、失調的問題;而要矯正這些問題就需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以及會計特有的科學與技術規律,使其形成會計人、會計事、會計物與會計生態主體、會計生態客體、會計生態環境和合發展,會計法、會計理、會計情和諧的文明態勢。

生態文明自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是我們探討生態環境、研究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有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兩種理論視角及文明發展歷史形態與文明構成成分兩種文明維度;[10]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員”的哲學觀點,在生產和生活中遵循生態學原理,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申曙光,2007)。由此理解,在會計產生發展和演進過程中的會計生態文明,就是會計、生態、文明三方面的有機構成,是會計生態與文明的緊密結合以及會計與生態文明、會計生態與生態文明的合理架構。

(2)會計演進內含會計生態文明發展。會計發展的歷史演進,實際上就是會計生態文明的彰顯或凸顯過程。不論是從古代、近代和現代的會計發展中,還是貫穿以“四個里程碑”為紅線的會計和會計理論發展史中,我們都不難看出和得知:人類在會計實踐活動中,一方面要用既定的、現存的會計方法、會計組織、會計制度和會計理論等對實際發生或完成的客觀經濟業務或事項進行連續、系統和全面的有用性、有效性反映,形成以會計信息為主體的各類財富或成果;另一方面又需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創造和發展出更多的新財富、新成果,以跟進適應和及時滿足變動著的社會經濟實踐和會計實踐。會計的演進歷史都是立足生態的平臺來操演和寫就,都是圍繞生態文明的視角來解讀和評判。

(3)會計演進與會計生態文明依存共進。對會計不論是側重于功能還是側重于工作程序,不論是從會計管理活動論、會計信息系統論角度還是會計控制系統論角度去理解,如果都能活性地看待和對待它的話,它就應具有生態的特性和特質,有密切和維護其系統內外相互間環環相扣關系的正常訴求和需求;它就需保持和堅持從未開化到開化、從較低級向較高級發展的“文明”行動和作為;它應是“會計”這種人性化的“生物”伴隨人類、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其各影響因子和構成要素按其所特有的內在邏輯安排、所遵循的發展變化規律運行于市場時既保持又打破固有關系而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文明動態;是處于不同時空的、人性化的會計生態主體、會計生態客體與會計生態環境等,在會計產生發展過程中所固有的生存狀態及它們之間相互依存關系的各種成果表現;是為著追求和實現從自然、自由、自發到自主、自動、自為,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從未開化到逐步開化再到完全開化的不斷演進的目標和結果而動態性地呈現出的各種成果和財富總稱。

二、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的共生共融規律

從上述分析可見,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總是有關聯的,在兩者共生共融的歷史中,可以抽象出一些基本規律。

1.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決定會計演進階段和文明發展程度

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直接決定著會計演進的階段,根本導向著會計文明的發展發達程度。

(1)生產力發展水平和速度決定會計演進與會計文明發展情況。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歷了狩獵游牧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發展,會計也與之適應而同樣經歷了原始計量記錄、單式簿記到復式簿記的方法發展過程;以及簡單刻畫記事和結繩記事、手工簿記習題、機器穿孔卡片系統到現代電子數據處理與集成系統的技術手段發展過程等。這些過程中所揭示、呈現、保留和續用的會計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會計的發展情況,體現了人類在會計實踐和演進中的會計作用發揮和會計職能運用程度??梢哉f,只有這種過程中所蘊含的會計演進與會計文明共生共融關系,才會讓我們及后來者得知諸如“10—3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最初的會計計量記錄行為”之類的會計文明,才會形成會計演進與會計文明發展較快較好或較慢較差的時期區分。(2)社會分工和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決定會計及其文明的地位和作用。一部會計發展史告訴我們:會計是基于人類管理生活、生產的需要而產生,并隨著經濟關系和生產管理活動的日趨復雜而得以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的(吳水澎,2007)。伴隨經濟關系和生產管理活動日益復雜的情況,更需要細化社會分工,多從職業化和專業化角度考慮提高會計工作和會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等問題。而傳統社會分工下的會計較單一、單向,無法適應和滿足社會經濟工業化、信息化和規?;l展的需要。因此,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作為經濟管理重要組成的會計將越來越重要,亦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尊重和維護,其地位將不斷提高、作用將不斷增大;會計文明發展,莫不如是。隨著社會分工對某種需要的特別要求而出現,并與經濟關系和生產管理活動的日趨復雜而相應發展進步;經濟關系和生產管理活動的紛繁多變,更需要細化社會分工,強化分工中的職業化和專業化,以此提高會計工作和會計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等。因此,伴隨社會經濟工業化、信息化和規?;l展的需要,既要求會計不斷克服過去社會分工下較單一、單向的不足,又強調會計必須隨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斷提高其地位、放大其作用、優化其功能。會計文明發展,莫不如是。

2.會計演進和會計文明發展情況受到多種因素綜合影響或作用

會計演進、會計文明的發展,以及兩者間的共生共融關系,在一定時間和空間會不同程度地受到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管理、法制和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或作用。比如,從原始計量記錄時代到封建社會中葉,中國的會計一直位于世界先進行列,但在15世紀后卻為什么落后于西方?這個“謎思”就包含有當時之中國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不足,在思想觀念上的落伍;西方國家已開始從自然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重農抑商走向興工活商、從自給自足走向資本市場活躍之際,我們卻還在閉關鎖國、封建帝制、路徑依賴下從事簡單的經濟活動、維持簡單的經濟關系,其會計發展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會計具有經濟后果,這一經濟后果和前述單個或多個因素的存在,都會對會計的對象、內容、重點、組織和實施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作用或影響,都可能使得會計呈現出不平衡的存在態勢和發展趨勢,從而促使或推動了相應的會計演進及其相伴而存的會計文明。

3.會計演進和會計文明是社會全面進步與文明的重要有機構件

從會計演進與會計文明的共生共融關系分析中,帶給我們重要的啟示就是,會計的演進變遷本身就是社會全面進步的有機組成部分,會計文明是社會文明的有機構成內容;只有會計發展與社會進步全面協調和持續發展,只有會計文明與社會文明緊密聯系和互動適應,才能切實提高國家整體的經濟實力和文明程度,真正發揮和凸顯會計是生產力、文明是競爭力的作用;會計的演進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謀求變革發展和文明程度提高的過程。因此,我們應站在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高度來認真對待會計的演進過程與結果,來積極保持和創新會計演進中的文明之風、文明之果。

4.會計演進和會計文明發展維系于一種關系、適應和導向

一部會計發展史揭示了這樣一條真理:先進的未必永遠先進,落后的未必永遠落后;無論哪個民族,都必須勇于創新、抓住機會、迎接挑戰,與社會合拍、與未來大同?!拔拿魃鷳B史觀”也強調,文明需要交流傳送,文明之間是互動互融的;一種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須積極吸收各種外流文明,并加以改良;一種文明的成長、發展并不是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的,它總是在與各種外流文明的沖突中來調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1]只有將會計演進和會計文明發展置于關系、適應和導向的生態系統中,我們才會明白“會計的發展是反應性的”;才會清楚會計發展史上的任一突破或貢獻都“凝結了無數人的經驗與智慧”。

從孔子做倉庫主管會計——委吏一語道破會計工作的要害系于“當”字、帕喬利著述《數學大全》留下歷時500多年的“帕喬利密碼”、到斯內爾臨危受命簽發“南海公司”審計意見書、謝霖成為我國第一位注冊會計師(當時稱為會計師)和起草制定第一部注冊會計師法,會計的發展已經歷了農耕文明時代、貿易文明時代、工業革命時代和實業救國時代,不難就會得出“文明造就會計審計,會計審計輝映文明”的結論;也就可依照會計史學家沃爾夫所說“有什么樣的會計,便有什么樣的經濟,而有什么樣的經濟,就必然有什么樣的會計”得出“會計乃文明之孫”的論斷。[12]

三、初步結論

充分認識和把握好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之間的共生共融關系及規律,還需要我們圍繞下述幾點來認清會計演進發展中如何建設高度發展的會計文明,又如何以優秀的會計文明培育去推動會計各項工作和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與特色建設。

1.會計演進中的文明發展有其必然和必需

對文明的訴求和發展推動著會計和會計生態不斷變遷發展,作為會計系統那份“大文明”的形成考慮、作為會計生態那種“很文明”的追逐要求、作為會計發展那個“好文明”的創造實現,人類就需要在會計生態各主體、客體和環境的共同“文明行動與作為”下不斷發展會計。因為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政治體制、法律類型、文化特性等會產生不同的會計規范形式、會計文化、會計傳統和會計特色(李奇鳳,薛祖云,2007)類文明現象和成果。同時,從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系統生態管理旨在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優化系統功能,將單一的生物環節、物理環節、經濟環節和社會環節組裝成一個強生命力的生命系統去反觀和逆推,我們也不難得知,會計不斷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就在于對會計文明的訴求,就取決于人類在會計演進活動中的不斷開化和進步。我們必須時刻注重和加強會計演進中的文明因子培育和文明成果珍藏,發揚光大會計文明。

2.會計演進中的文明發展和表現有進退高低

這主要緣于:文明和文化的主體都是人,但在漢語語境中,一般把文明理解為文化發展的歷史形態、用以表達人類生活世界積淀起來的積極成果(不包括那些背離價值取向的消極東西),因而在發展序列上會表現出進退高低。[13]會計演進發展中的文明也會由于社會經濟和會計發展的自然性與人為性、會計理論和制度演進的客觀性與主觀性、會計意識作用的反叛性與和合性等而導致會計系統不可能一貫生就成熟至大文明、會計生態不可能一直安然成很文明。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味強求會計演進的順暢和會計文明發展的無恙;也不能固守落后陳舊的會計及其文明范式;更不能在會計演進中不知所措、不知所從、不知所為,讓會計文明之花早謝凋零或曇花一現。

3.會計演進中的各種文明發展關系緊密

與整個人類社會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樣,會計物質文明是基礎,會計精神文明是主導,會計政治文明是保障;它們的關系表現為會計精神文明既是會計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發展的結晶和產物,又是會計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內在的精神動力,它導源于會計物質文明并受政治文明的支配、又能動地作用于會計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14]。而會計生態文明在人類與會計實踐方面所創造的會計生態環境,為會計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態基礎,而后者則是在會計生態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或者說是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成果;會計生態文明體現了會計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升華,是后者的落腳點。[15]四種文明共同成為社會或國家文明體系之要件,是需要在全面協調中保持著可持續發展的。

4.會計演進與文明發展離不開人類的會計實踐

會計實踐是實踐中具有專業特點的一種實踐,是會計執業者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會計工作的活動。會計執業者帶著特定的目的朝向既定的目標作用于會計實踐活動中時,既可反映和揭示會計客觀現象,形成以有形和無形會計信息為代表的會計成果,或者會計文明;也可創造符合會計存在與發展規律的會計理論、理念,使得會計不斷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文以明之;更可通過會計實踐,形成條件、顯露新素、造就原型、驗證誤弊、修復變遷,完善、發展與協調會計的各種文明形態。這就需要會計實踐活動必須以人為本,形成會計實踐要素的最優組合,增強會計執業者的會計執業質素和實踐能力,以更好更快地演進會計、發展文明。5.會計演進中的文明發展具有高度的時空維度和主客觀因素

會計對各種文明及其發展的訴求和依存,既要隨著會計自身的發展變遷而呈現出不同的樣式或模式;又要在人類的會計實踐下得到不斷的滿足和適應??梢哉f,會計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在不同時空有不同文明需要、不同文明愿景的奮斗史和創造史,就是一部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辯證史、唯物史。

參考文獻:

[1] 李爽,宋學鋒,曹慶仁.人力資源管理生態的形成與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縱橫,2008,(1):118.

[2] 趙士琛.從會計信息的產生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A].廬翔.中國會計理論與實務前沿[C].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252-255.

[3] 吳水澎.會計理論(第1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310-312.166-167.6-13.6-19.330-334.

[4] 李寧.基于游說的會計準則變遷研究[J].經濟管理,2007,(20):39-43.

[5] 劉彗鳳.企業會計準則執行機制系統框架的構建[J].經濟管理,2007,(15):76-80.

[6] 王松年.國際會計前沿(第2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30-33.

[7] 于玉林,李端生.會計基礎理論研究(第1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355-359.

[7] 梁萊歆等.現代財務會計理論(第1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6-83.

[8] 龔杰,方時雄.企業內部控制——理論、方法與案例(第1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26(序3).

[9] 春雨.跨入生態文明新時代——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J].新華文摘,2008,(19):24.

[10] 趙成.生態文明的內涵釋義及其研究價值[J].思想理論教育,2008,(5):46.

[11] 陳恒.文明的匯聚與傳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J].學術月刊,2007,(9):117-123.

[12] 張連起.譜寫中國會計新篇章[J].財務與會計,2007,(12):4-6.

[13] 阮紀正.文明的歷史形態[J].廣東社會科學,2004,(2):82-88.

[14] 左亞文.論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辨證互動[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6):73.

[15] 陳家剛.生態文明與社會公平[J].新華文摘,2008,(2):117.

(責任編輯:楊全山)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率與匯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企業面臨的金融風險不斷積聚,急需進行研究和采取化解措施。企業司庫是經營和管理企業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其主要職能是資產配置、風險控制、流動性管理和融通資金。建設中國特色的司庫體系,應充分發揮財政部門的主導作用、發揮國有企業的主力軍作用、發揮財務共享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支撐性作用和發揮財務管理人員的創新性作用。

【關鍵詞】 現代企業; 司庫; 中國特色; 司庫體系

司庫之意[1],司為主管、操作和經營之意,庫即庫房。司庫望文生義,就是管理庫房,其肩負著財產安全的重要職責?,F代意義上的企業司庫,主要是指管理企業的金融資產,也包括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即管理企業的所有財富。

現代司庫作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高級形式,最終目的是通過企業集團內資源的整合和風險管控,實現生產經營、投融資決策、業務協同、風險管理的一體化應用,以更好地為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服務。

一、司庫的發展與主要職能

司庫的產生和發展是基于企業的內在需要和外部環境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西方國家一些企業集團加強了現金管理,有的企業集團在財務部門之下設立專司現金管理的部門。7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金融市場監管開始放寬,企業集團的現金管理職能從簡單的核算拓展到了“獲取資金(Obtain of Funding),管理現金收支(Management of Payments and Collections),保持賬戶頭寸水平(Maintenance of Bank Balance Positions)”等職能。進入80年代,現金管理職能接近財務資金管理(Financial Cash Management)和流動性管理(Liquidity Management),使之成為企業的綜合管理部門。為此,一些企業集團將專司現金管理的部門從財務部分離出來,成為與財務部并重的司庫,從事為企業戰略管理服務的職能部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步伐,很多跨國公司加快全球化戰略布局,控制匯率風險、稅務風險等業務,使司庫的內容不斷豐富。與此同時,互聯網、無線通訊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為司庫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司庫在為跨國公司全球化戰略的順利發展,為跨國公司價值最大化服務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BP(英國石油公司)、SHELL(美國殼牌石油公司)、DELL(戴爾集團)、GE集團都建立了集團司庫體系。

企業司庫的職能,是隨著企業內部管理、控制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外部金融環境的不斷完善而逐漸豐富起來的,目前主要有四大職能:

1.服務企業發展戰略,實施資產配置職能。企業司庫應服務于企業發展戰略,綜合企業各種資源,進行科學、合理配置,支持企業的發展戰略??茖W、合理配置企業資產就是要做好資金的預算、計劃和歸集管理,這是提高資金管理能力的核心和關鍵。

2.經營企業金融資產,實施控制風險職能。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大中型企業擁有的各種金融資產越來越多,需要有專職的機構和人員進行管理和控制風險。對金融資產的風險管理,需要司庫能夠對企業金融資產的期限、收益與融資進行結構配比,及時采用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的對沖。

3.收集企業各類信息,實施流動性管理職能。對現代金融資產管控的最重要的途徑是信息,所有的資金活動都依靠信息,實現了信息的歸集就能夠實現資金的歸集,甚至是金融市場共享信息服務,并對企業的資金流動性進行預測、配置、管控和補充。

4.確保企業發展需要,實施融通資金職能。資金是企業的血液[2],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做支撐。司庫應為企業的發展和運營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而資金的集中管理是其主要職能,包括資金預算與計劃的集中管理、現金的集中管理、融資的集中管理。

目前,隨著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全球化,各種外幣的匯率、利率波動不斷加劇,國際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創新的金融工具不斷增加,司庫的業務管理內容已經超越了對資金流和流動性的控制,司庫更加重視預測功能,加強對短期投資、司庫赤字的定性和定量管理,側重對利率、匯率等各種金融風險進行企業集團外部的政策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的研究。司庫是企業資產負債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企業的全部資金及其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的管理。企業集團的司庫和金融機構的司庫正好是交易對手。

二、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司庫體系

近年來,盡管我國的金融體系已經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在開放范圍和完善程度上都與國外發達的金融市場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各國監管政策的不同,我國的企業集團至今還在了解國際司庫的理論和方法體系。企業司庫[3](Corporate Treasurers)在國內還比較陌生,需要加強宣傳和推廣。

伴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利率與匯率的市場化不斷推進,金融產品的日益豐富成熟,企業國際化程度日益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資金管理、流動性管理和風險管理,近年來興起的財務公司和資金集中管理中心是企業司庫業務的重要內容。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的司庫制度,有其客觀必然趨勢。

建設中國特色的司庫體系[4],應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企業司庫的成功經驗,但不應照搬照抄,應根據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社會制度的不同,并考慮科技進步和先進技術方法的采用,實施跨越式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的司庫制度。

(一)充分發揮財政部門在推進司庫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西方國家企業集團的司庫建設是根據其自身需要發展起來的,而我國全面推進司庫建設,除了企業自身需要實現管理升級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外,我國政府積極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強制性的要求。司庫建設是推進中國財務管理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涉及到企業、財政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系統工程,是各方的共同使命?!吨腥A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明確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財務會計工作”,司庫建設是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財政部的法定職責所在。因此,我國財政部門是推動司庫建設的牽頭部門,財政部門應明確自己的職責,切實履行主導職責,從加強宏觀指導、提高司庫建設水平等考慮出發,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宣傳鼓勵、措施推動等作用,立足行業管理職能,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多方聯動,共同推動我國司庫建設的發展。

(二)全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推進司庫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建設司庫制度的首要任務是用司庫知識去解決我國企業的實際問題,但是由于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制度、環境的特殊性,因此,推動企業司庫建設的思路和方法應有中國特色,而我國的國有企業普遍是大中型企業,且信息化基礎、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較高,應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進司庫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當前,國有集團企業,特別是國資委管理的骨干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實行了資金集中管理,其中有的是通過財務公司,有的是采用資金結算中心等方式[5],通過集團內資金的合理配置和統一調配,探索建立符合市場原則、高效安全的資金集中結算和業務集中管理模式,提高資金集約化管理水平,實現集團內資金業務的集中管控,并都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企業的司庫建設實踐也必須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如資金結算中心和財務公司),然后逐步深入。司庫建設實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企業切不可急功近利。我國企業司庫建設,應在現有信息化基礎上推進,可以少走彎路,實現跨越式發展,大大加快司庫建設的進程。

(三)注意發揮財務共享在推動司庫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

全面推進我國企業司庫建設,對于提升我國企業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全面推進管理會計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司庫建設應以現代化的財務信息平臺為基礎[6],而我國企業集團已經或正在建設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能較好滿足這一要求。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是順應財務管理的職能拓展,以信息技術為重要手段,是我國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資源、信息集合平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通過統一的標準化的財務規范、財務會計人員集中辦公、建立管控能力較強且成本較低的財務管理運作流程等三大措施,使集團公司的多數財務會計人員從單純的記賬、算賬、報賬等繁瑣的經常性事務中解脫出來,將主要精力投入到集團公司的戰略服務、經營風險管控、業績考評等領域,從而實現集團公司財務管控從財務領域向業務領域的拓展,促進集團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推動我國企業司庫建設,可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基礎平臺,采用新技術方法,實現高起點、高標準和高目標。

(四)積極發揮互聯網等在推進司庫建設中的支撐性作用

互聯網、大數據為司庫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和信息通道,從內部到外部實行互通互聯,集聚集團公司內外部的各種數據資源,這是司庫建設的強大技術保障。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集團公司的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正在促進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新技術與管理創新融合,為司庫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充實了新的內容與形式。云計算技術為財務管理轉型提供了技術手段,促進財務數據的再造和深入挖掘分析,為財務信息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大數據技術為司庫管控范圍的擴展提供了可能,過去集團公司只能集中使用分支公司的內部數據,而現在則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對集團公司外部的各種數據進行采集處理,由此形成“數據湖”,集團公司所涉及的外幣匯率與利率升降、發展趨勢預測等變得更加可行?;诨ヂ摼W、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和新業務模式,也使得司庫對業務活動管控和決策更加及時、精準,使集團公司業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真正成為可能,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服務,充分發揮司庫的作用。

(五)重點發揮財務會計人員在推進司庫中的創新性作用

司庫的作用發揮需要財務會計人員開拓創新來實現,財務會計人員是司庫建設和運用的主體,因此財務會計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力對于司庫建設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財務會計人員的能力是指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應變技能、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總和?,F階段,我國財務會計人員的總體能力不高,主要表現在專業知識陳舊、吸收新知識不夠、溝通能力不強等方面。同時,我國財務會計人員的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他們習慣于按要求、規定去執行,結合集團公司自身的特性創新性開展工作的能力不夠。上述因素會制約集團公司司庫建設的進程和發展,因此,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能力是推進司庫建設的當務之急。要使司庫建設在我國集團公司中推廣并發揮應有的作用,需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提高集團公司領導和財務會計人員對司庫重要性的認識,促使董事會、經理層和財務會計人員重視司庫的應用,發揮財務會計人員的創新性作用;二是建設一支強大的司庫人員隊伍,可以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經驗來組建中國司庫協會,推進司庫人員的職業化,規范和提高司庫人員的職業道德,約束司庫人員的行為,增強司庫信息的可信度,推動司庫的發展?!?/p>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215-216.

[2] 陳旭,李井娟.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分析 [J].現代商貿工業,2011(15):49-52.

[3] 張瑞君,于濤.中國企業集團司庫體系構建的戰略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0(7):17-19.

[4] 徐瑩.企業司庫體系建設探析[J].財會通訊,2012(9):34-37.

[5] 李越川.基于產融結合視角下的企業司庫研究 [J].北京金融評論,2013(2):79-83.

[6] 林建勇,張夏瑋.探究中石油集團司庫革新之路 [J].中國總會計師,2014(8):42-46.

會計發展史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也出現了變化。從影響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因素出發,在對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應對策略。對我國的成本會計的研究與應用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成本會計;發展趨勢;應對策略

文獻標識碼:A

1 影響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因素

成本會計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涉及到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方方面面。但從影響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因素來看,包括以下內容:

(1)成本會計的范疇對成本會計發展的影響。

成本會計范疇的確定對成本會計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若將成本會計和成本管理兩者進行混合,就不能突出成本會計在管理中所產生的作用。如果將與成本有關的諸多價值問題都包含在成本會計的范疇中就會導致成本會計、管理會計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諸多內容的重復。簡而言之,成本會計范疇的確定對成本會計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2)知識經濟對成本會計發展的影響。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所具有的作用已經超越了資本和勞動力兩大生產要素,知識已經發展成本經濟發展中的第一要素。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的技術等知識資源消耗的存在對成本會計的發展帶來的影響,尤其是計算機的先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劇了知識經濟對成本會計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3)經濟全球化對成本會計發展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國外跨國企業與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成本核算的關注力度也越來越高。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傳統的成本會計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導致了企業產品成本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問題,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決策。簡而言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成本會計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

2 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分析

從我國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來看,首先成本會計的核算呈統一化與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規模經濟已經發展成為諸多的跨地區、跨行業以及跨國的企業集團,因而在成本核算上呈統一化與國際化的特點。其次,成本會計在應用的范圍上也呈擴大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傳統的成本會計應用較少的醫院以及航空公司等組織在管理經營中也開始越來越關注成本會計的應用,成本會計控制已經成了這些組織日常經營管理的組成要素。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決定了社會中的各行業都應加強對其應用的重視,不斷的擴大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從而在自身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促進成本會計的發展。除此以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及成本會計理論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也使得成本會計在發展趨勢上的技術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對成本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傊?,成本會計的發展是多方面促進的結果,其發展趨勢也呈多元化且復雜化的特點。

3 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應對策略

(1)提高我國成本會計的理論研究水平。

針對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我國應不斷加強在成本會計理論方面的研究水平。逐漸建立起來符合我國國情要求的成本會計研究的方法體系,在理論研究中應打破原有的傳統會計理論的束縛,從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需求出發不斷完善成本會計的理論。

(2)更新理念學習先進的經驗與方法。

在成本會計的發展策略中還應不斷更新自身的理念,打破傳統理念給成本會計應用與發展帶來的負面作用。通過更新理念,不斷的學習國內外一切的關于成本會計的先進的經驗與方法,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樹立企業成本效益的思想,真正的發揮出成本會計在管理中所具有的作用。

(3)計算機等技術的充分利用。

計算機等應用技術的發展,給成本會計的實際應用帶來了極大的飛躍發展。企業有必要利用以計算應用技術為中心的一切信息管理手段來支撐企業成本會計的發展。不斷的加強自身在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效率。

(4)成本會計方法的完善與推廣。

成本會計應用效果的好壞與成本會計方法有著密不可分地聯系。因而有必要不斷的創新成本會計方法,同時對有效的成本會計應用經驗應加大完善與推廣的力度,從而促進我國整體在成本會計應用方面能力的提升。

(5)成本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

對于成本會計的發展來說,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離不開成本會計從業人員。成本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水平的高低,對成本會計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而有必要通過學校教育和工作后再培訓等多種措施促進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總之,從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出發,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對前人的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確定適合企業自身的成本會計應用策略,不斷促進成本會計的發展與進步。通過對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不斷研究與應用形成一套具有我國特色的成本會計應用體系。

參考文獻

[1]徐祖越. 淺析成本會計發展的趨勢及對策[J]. 商場現代化, 2011, (3):130 .

[2]肖寧,郭明曦. 對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的思考[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 (9): 206.

[3] 袁喆. 影響成本會計發展的幾點因素及對成本管理推動的分析[J]. 科技咨詢導報, 2007, (11):151.

上一篇:施工安全論文范文下一篇:票據融資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