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

2024-03-16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成熟,各行各業的生產方式都深刻的發生著變革。在2015年的人大與政協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更是提出了\"互聯網+\"發展報告,將其上升到了發展戰略層面。 在高職會計專業的教育中,為了適應會計行業的變化就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從教學觀念到具體方法都應該積極求變契合當代發展的需求。在文章中,筆者首先簡要的說明了\"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行業的若干變化;其次,闡述了\"互聯網+\"技術應用給會計教育帶來的機遇;再次,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揭示了高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最后,對\"互聯網+\"高職會計教育模式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高職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職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因此在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中,就應該將教學內容與用人單位的訴求相結合。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ヂ摼W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極大的簡化了以往會計事物中的信息處理過程,也使得會計工作更加標準化?!盎ヂ摼W+”是新時代的發展方向,高職會計教育應該立足當下時代的潮流,培養用人單位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行業的變化

(一)職能的轉變

會計在企業中通常是對資金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同時通過對資金流向數據的搜集處理,對企業的發展決策做出相應的指導。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會計師往往只是初步的整理數據然后提供給客戶,沒有充分的發揮自身的職能。在“互聯網”背景下,借助一些技術手段使資金核算更加精細化,從而深入的挖掘出信息中的價值,給企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在具體表現上,會計師需要利用大數據和先進的分析方法,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做出預先的規劃,確保其合理性。由此可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會計師的工作重心逐漸由資金核算轉變為資金管理,從產業鏈的下游逐漸向上游延伸。

(二)業務的拓展

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結算方式與支付手段也比以往更多,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以往的會計工作中,會計師的工作僅限于賬目的計算與財務的處理,工作內容比較單一。而在“互聯網+”模式下,會計行業依托于現代化的手段對數據信息的處理更加有效,也使得會計師在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借助于會計信息的核算,能夠將企業的經營狀況直觀的反映出來。通過對報表的分析,明確在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企業就可以及時的調整方案,尋求更大的經濟效益。此外,準確可靠的核算結果能夠幫助企業評估項目。借助于這個優勢,會計師的工作也逐漸涉及到企業的發展決策,給投資與融資提供了數據支持。

(三)發展的需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企業和用人單位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為了謀求進一步發展,現代企業已經意識的必須借助“互聯網+”思維,以新技術為依托不斷的優化產業結構,完成企業的轉型與升級?!盎ヂ摼W+”背景下,財會部門需要精簡人員,在控制企業運作成本的前提下,不斷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我國已先后多次舉辦互聯網大會,互聯網技術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已經是大勢所趨。會計行業要想在新時代不斷的發揮作用,也就必須積極的應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手段。

二、“互聯網+”背景下會計教育的機遇

(一)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需要師生面對面的進行交流,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部分會計培訓機構的課程又價值不菲,給會計教育教學帶來了嚴重的阻礙?!盎ヂ摼W+”背景下,有效的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教學資源得到了豐富。比如近幾年相繼出現的會計學習平臺,通過視頻授課的模式極大的便利了學生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會計課程的學時有限,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存在著趕進度的現象。這樣一來,部分接受能力稍弱的同學就可能落下進度,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將導致成績一落千丈,給教學帶來困擾。而互聯網上,有著豐富的課程資源,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進行下載觀看,提供了更加開放的教學環境。

(二)教學內容個性化

會計專業是近幾年比較火熱的專業,在高職院校教學中也多以大班階梯教室授課為主。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難以顧及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水平,在教學上存在“一刀切”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是出于教師對大多數同學的照顧,但無疑打擊了專業知識薄弱或者拔尖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就會令會計教學課堂陷入僵局?!盎ヂ摼W+”教學模式的出現,正好化解了這一尷尬處境,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個性化。以往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將知識點單向的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接收別無他選;在互聯網上則不然,學生與視頻課程之間具有雙向的互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學習進度挑選相應的課程。這樣一來,就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促進了會計教育的長效發展。

(三)實訓機會更加充足

前文也曾提到過,高職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會計專業的學生將來在崗位上必須要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實訓對他們而言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會計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的工作內容可能會涉及到企業的商業核心機密,也涵蓋了企業的資金流向及客戶信息。因此,企業的財會隊伍通常趨于穩定,很少會對高職院校提供實訓崗位。除此之外,在用人單位中財會部門所占用的辦公資源與設備都比較少。隨著會計專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辦公資源顯然已經滿足不了院校實訓的需求。而互聯網+模式的出現,則利用互聯網數據傳輸的便利實現了企業與院校之間的溝通,以一種全新的模式進行合作。

三、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有待改進

在當代社會,互聯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高職院校中卻沒有開展關于互聯網專業的課程?!盎ヂ摼W+”背景下的會計教學也是近幾年才提出的設想,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用還尚淺。不成熟的理論體系,難以給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師提供借鑒,因此在教學中仍然延續了傳統的模式。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師工作比較繁重,除了教學任務之外,還需要進行理論研究以提升自己的職稱。這就導致部分教師在走上教學崗位后,沒有時間學習行業內最新的知識,也屬于培訓教育。這樣一來,會計教師的專業素質就稍顯不足,在教學中照本宣科的現象十分普遍。雖然也有院校進行了“互聯網+”模式的授課,但是由于受到教學模式的限制,往往停留在對PPT的應用上,沒能充分的發揮技術的優勢。

(二)缺乏“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需要將會計教學實際與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然而,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認為網絡和多媒體會對課堂教學秩序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部分古板守舊的教師對“互聯網+”一直是敬而遠之。近些年,隨著師資隊伍中新鮮血液的補充,青年教師將“互聯網+”授課模式引入了課堂。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認識不充分,教師缺乏“互聯網+”思維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些教師將“互聯網+”理解為教學輔助手段,在教學中總是淺嘗輒止,沒有與教學內容形成互動。

四、“互聯網+”高職會計教育的建議

(一)構建“互聯網+”培養方案

隨著結算模式和企業發展方向的轉變,為了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高職院校首先要構建“互聯網+”會計專業培養方案。在目前的會計核算業務中,經常會運用到云技術,借助互聯網平臺的搭建來進行數據的歸檔和管理,同時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計算也更加快捷準確。筆者建議,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的教學中,應該設置互聯網基礎課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針對學生實訓不足的問題,也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高職院校積極的尋求企業合作,企業將部分業務通過互聯網發布給學生,而學生也得到實際的案例進行聯系。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使企業極大的節省了勞務支出,達成了雙贏的效果。最后,院校還應該將專業考核與互聯網進行融合。在會計行業中,職稱和資格證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理念的真題進行搜集,通過大數據的方式來預測命題的趨勢,而學生也能在網絡上練習,極大的方便了學習過程。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執行者和組織者,教師的“互聯網+”應用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此,高職院校應該不斷的提升師資力量,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教學隊伍。對在崗的教師,院校應該組織定期的培訓,邀請相關的專家來進行教學的演示及說明。同時,教師還必須深入到會計工作第一線,真正的了解崗位職責和企業的需求。教師將在工作中的得到的啟發,用于教學中,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競爭力,促進他們日后在職場的發展?;ヂ摼W技術是近些年才發展的新技術,也造成了教學隊伍青黃不接的現象。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缺乏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而深受互聯網影響的青年教師在實際應用上又顯得不成熟。高職院校就可以直接聘請會計行業內的骨干來擔任教學工作,給同學們帶來更加優質的課堂。

(三)豐富“互聯網+”教學模式

“互聯網+”教學模式要打破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以更加多層次多元化的課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以往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淺顯的利用PPT和多媒體文件對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方式上仍然沒能改變單向的傳授的問題,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較差,學習效果自然也受到了影響。筆者建議,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創新,利用時下流行的微課、慕課等方式給學生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制作成流媒體文件,上傳到學校的論壇網站,學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展開學習。此外,教師還應該建立起線上線下溝通的渠道。線下課堂的教學始終是基礎,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上傳相應的教學內容,并搭配習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龔玲.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會計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時空,2015(06):116-118.

[2]孫玲,趙建梅.“互聯網+”時代下改進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5(12).

[3]王新玉,李曉輝.淺析“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大眾理財顧問,2016(04):180.

[4]張利.淺談“互聯網+”時代下職業院校財會教學應聲而變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5(18).

作者簡介:

杜希杰(1976.1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實踐教學。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校也在不斷的建設和完善自身發展體系,從各方面促進學校的整體教學工作。學校的財務管理盡管不與學校的教學工作存在直接的關聯,然而卻是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的發展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學校沒有良好的會計制度的保證,就不利于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將會直接妨礙到學校的具體教學工作。當前的高等學校的會計制度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就具體結合這些問題,探究高等學校的會計制度改革。

【關鍵詞】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 發展模式探究

一、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對于高等學校而言,一般工作的重點都會放在學校的教學工作,只有提升了教學質量,學校才會得到外界的認可在。這樣一來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就會存在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導致各種財務管理的問題,因此應該及時的進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改革。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盡管不與學校的教學工作直接相關,然而卻在促進高等學校又好又快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不同于一般的盈利性組織,其費用來源較為特殊,因此在學校的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方面會更加容易出現懈怠的地方。為了促進學習的不斷發展,就應該做好學習的財務管理工作,其中最應該做的就是轉變傳統觀念,高度重視學校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只有對學校財務管理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采取正確的手段與方式,促進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學校觀念的轉變,就能夠給予財務管理以足夠的認識,有了端正的態度才能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二、提升學校內部財務管理的相關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對于高校而言,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都是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因此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情況,將直接的影響到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為了保證校方財務管理工作的準確性,應該著力于提高學校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的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關于工作人員的專業技巧的提高。對于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相關的從業人員應該擁有過硬的專業技巧。只有專門的會計專業的人才,才能夠很好的完成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學校在進行財務工作管理人員招聘的時候,應該注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關于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就是工作人員本身,工作人員能不能認真的對待財務工作,在工作中是否會出現徇私舞弊的狀況等等。因此,應該定期的進行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培訓,不斷的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建立和完善學校內部財務管理體系促進學校各方面工作進行

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就應該做好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針對當前不同的學校,校方應該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針,根據自身學校不同的特點以及發展情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出適合與本校發展的財務管理政策措施。這就涉及到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學校的財務管理體系,以促進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在學校財務管理體系已經建立的情況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的管理體系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這就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對當前學校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更新,這樣才能促進學習的財務管理工作。同理而言,對于學校的內部控制體制,也是為了促進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對于學校內部控制體系的發展也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就是根絕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建立適合本校的內部控制體系,另一反面就是不斷的改革和已有的內部控制體系,以適應新時期學校財務管理的需求。

四、多方面入手,建設節約型校園

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已經成為的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對于學校的發展而言,應該積極的順應這個時代大潮,積極的打造節約型的社會。在學校會計管理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更加應該注重節約問題,和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工作。對于高校節約型校園的建設而言,主要從開源,節流,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在學校的公共設施方面,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滿足教學計劃和學生們學習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能源資源的浪費,比如在一些教室內,應該人走關燈,并注意學校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同時在學校而言,應該積極的科研工作,盡可能的承接國家項目,在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完成國家交給的項目,同時可以獲得項目的資金支持以及項目完成后的獎勵,這對學校的財務而言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學校的財務來源較為特殊,應該更應該注重會計制度改革中的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工作。

五、結束語

校園財務管理對于高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做好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才能夠更好的促進高校的長遠發展。通過調查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的高校會計管理中存在者較為嚴重的問題,因此,應該積極的進行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學校的財務來源不同于一般的盈利性企業,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促進財務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更加應該實事求是,以促進高校的整體發展。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會計制度的分析,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對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探討。首先應該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這是做好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礎。同時要不斷的提升學校內部財務管理的相關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并建立和完善學校內部財務管理體系,以促進學校各方面工作進行。當然還應該注重節約型校園的建設,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參考文獻

[1]酈解放,饒寶紅.美國大學的財務報告公開制度與啟示——以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09(01).

[2]梁芳.我國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變遷及改革路徑[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3]朱愛華.修改和完善高校會計制度的探討[J].教育財會研究,2006(01).

[4]朱小平,宗文龍,張百強.美國高校會計的特征及其啟示[J].稅務與經濟(長春稅務學院學報),2004(04).

作者簡介:邢莉莉(1985-),女,漢族,山西平遙縣人,本科,就職于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工學校財務科。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一方面,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中國的教育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專業性和綜合性的人才,所以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嶄新的21世紀不僅是機遇,更多的是挑戰。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高?;A會計的教學現狀,并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嘗試提出了基礎會計教育改革的方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高職高?!』A會計 實踐教學

有史以來,會計對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會計知識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國的各大高校尤其是文科類的高校都設有會計學這門課程,在高校開設會計課程主要是為了能夠培養更多專業性的會計人才,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本文探討了各大高校開設基礎會計課程的積極作用,分析了高?;A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案。

1 當前高職高?;A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

1.1 陳舊的教學理念

雖然中國的教育發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起步較晚,一些相關的制度和理念還很落后。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講,我國的基礎會計教育尚存在很多不足。第一,基礎會計教育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傳統的基礎會計的教學理念更加注重理論性而忽略了實用性。學生學習會計科目是為了掌握專業的會計技能,畢業以后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是,工作要求學生要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大多數教師往往更注重理論的教學,這就會使學生在就業時不知所措。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不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1.2 實踐教學的資源不足

第二,基礎會計教育實踐教學的資源不足。傳統的基礎會計的課堂教學方式單一,由于實踐教學的資源不足,教師只能通過課本教學,課堂沉悶,很容易使學生感到課程乏味枯燥。造成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編寫過程中,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教學模擬訓練;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有效利用和開發實踐教學的資源,往往更注重理論性的教學。

1.3 沒有實現工學結合

第三,基礎會計教育沒有實現工學結合。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應堅持的重要原則是工學結合。所謂的工學結合是指教學和實踐要相輔相成,緊密相聯。而在實際的基礎會計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僅僅注重了理論教學,使教學與實踐脫離,這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是不利的。所以學校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更多的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認知能力。

1.4 教學方法的落后

第四,基礎會計教育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近些年來,基礎會計教學引進了多媒體教學,增加了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的單一教學方法而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了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方法避免了傳統教學課堂的沉悶枯燥,使學生能夠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識,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發展。

2 高職高?;A會計教育改革

2.1 “教、學、做”一體化

我國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是在不斷進行中的,對于高職高專的基礎會計教育改革,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結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獨立地去思考問題,并在教學實踐中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做到“教、學、做”一體化。因為會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所以教師要積極開發實踐教學資源,給學生更多的鍛煉的空間,教師還要通過指出學生操作過程中的錯誤,也可以是手把手地教學生具體的操作,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

2.2 有效利用網絡教學資源

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學?;ヂ摼W這樣一個平臺,及時的提供和傳遞各種實踐教學活動,任課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作答。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了解到學生實踐后的收獲和意見,方便教師下一次能夠提供更好更優質的實踐活動。

2.3 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

既然基礎會計教學引入了多媒體設備,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教師可以使用投影儀、顯示器等設備,運用圖片和視頻結合的方式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課程的內容,便于學生接受枯燥的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具有重要的作用。

2.4 將項目教學化作真實工作任務

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要將項目教學化作真實工作任務。我們將會計基礎課程整合到實際工作中后劃分了9個項目,包括建立會計科目、編制會計報表等等9個模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這九個模塊項目的教學,爭取在每一個模塊教學中,都能夠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實踐工作,讓學生全面細致地學習每一個模塊知識,這樣可以將項目教學融合到真實工作中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會計工作的整個流程,這為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5 以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選取課程內容,組織教學

在基礎會計教學工作中,以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選取課程內容,并進行組織教學。從選取課程內容的角度講,要做到一切圍繞著會計實際工作進行,并根據實際工作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和安排教學組織?;A會計課程的內容主要有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等,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會計工作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實踐性增強,有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

綜上所述,基礎會計的教育改革之路還任重道遠,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還不融洽,所以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社會要提供更多的教學實踐資源給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學生要積極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培養自己的實踐認知能力,只有大家通力協作,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竇亞芹.高職院?;A會計實訓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12).

[2] 吳寶宏,孫成彥.關于基礎會計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

[3] 羅明喜,楊珊.工學結合下基礎會計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及應用[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2(3).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第4篇

1 高校會計運行環境呈現新變化

1.1 高等學校管理自主化

隨著高校擴招, 高校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確保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是當前大多數高校不得不面對的首要問題。當前, 政府部門對高校辦學的干預和直接投入越來越少, 高校作為獨立法人的辦學自主權日益擴大。高等學校在專業設置、課程改革、招生計劃、機構設置、管理體制、人事工資、資金分配等諸多方面已經擁有相當多的自主權力。所有這些業務活動的價值方面都應該通過會計信息得到綜合反映, 以使高等學校管理當局通過對這些價值信息的分析, 實現科學決策、有效管理。為此, 高校必須改進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1]。

1.2 高等學校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推進, 政府撥款占高等學校全部資金的比重逐步下降, 學生學費已經成為高等學校經費的重要來源。此外, 高等學校還不斷謀求企業贊助、社會捐贈、校企合作、科研開發、社會服務等多種渠道的資金資助。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 高校也大量利用銀行信貸資金、接受投資機構的投資基金等現代融資手段, 從而涉及長短期貸款、接受外部投資等非事業單位會計業務?;I措資金的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 各方經濟利益關系日趨復雜化、多樣化[2]。

1.3 高校投資意識不斷增強, 投資活動多元化

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和知識產權專利化, 高校出資創辦實體、公司、實驗基地, 以及為企業提供研究、開發勞務等經濟活動十分活躍, 由此給高校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帶來了新的考驗:如何對這些高校投資活動進行日常核算, 與之相關的股東投資、投資收益分配、合并會計報表等諸多具體業務又該如何處理。實際工作中, 高校財務人員按照自己對財務制度的理解進行操作, 會計處理方式不盡統一, 形成的會計信息的內涵也不一致, 容易產生投資誤導。

1.4 高等學校辦學趨勢國際化

隨著我國的進一步開放, 中外合作辦學、合資辦學將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將越來越多, 高等學校辦學呈現出國際化趨勢, 這就要求我國高等學校會計與國際接軌。

2 現行高校財務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高校會計運行環境出現較大變化, 現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已經不能滿足高校財務管理的需要。具體表現如下。

2.1 會計報表體系不完善, 信息披露不全面

現行高校財務制度對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比較籠統, 大部分高校披露的會計信息也很粗淺, 有些甚至沒有披露, 不利于會計信息的閱讀、理解, 也會影響管理層的決策。如高校財務制度要求報送的財務報告中未要求編制現金流量表, 而實質上高校采用的收付實現制恰恰是以現金流入和流出來確認本期收入和支出, 未編制現金流量表, 無法及時掌握高校某個時期內現金的流向、變化狀況等信息[3]。

2.2 會計主體多元

現在高校都有兩本賬, 一本是財務賬, 核算基本收支和專項情況;一本是基建賬, 核算基本建設投資情況?;ㄙ~游離于財務賬之外, 造成一個會計主體有兩套賬務, 兩套報表?;ㄙ~游離于財務賬之外, 教育經費的主體與基建經費的主體分別核算, 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財務狀況。上級主管部門和國家相關職能部門不能完整、準確地掌握高校財務信息。另外, 由于我國高校會計制度中沒有在建工程這個科目, 所以只有當工程竣工決算后才能反映到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中。有的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但未辦理竣工決算手續, 不作為高校的固定資產核算, 這樣導致高校會計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經濟資源。

2.3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價值體現不準確

現行高校財務制度規定, 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而是以提取“修購基金”的方式來解決維修與更新資金。然而, 修購基金是以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進行提取。修購基金不是固定資產的價值轉移, 而固定資產科目本身以原值入賬導致資產的實際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背離, 造成了資產信息的嚴重失真, 不能真實反映高校的資產狀況, 不能根據高校辦學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地對資產進行更新或重置, 并且一旦需要更新或報廢, 由于缺乏可靠的依據, 往往憑主觀判斷, 要么提前報廢造成資產浪費, 要么因經費緊張遲遲得不到重置, 隨意性較大。此外, 無形資產是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 由于不具有實物形態, 其價值確認尺度更加難以把握, 加之不進行攤銷或重估, 隨著社會變遷和技術革新, 其賬面價值保持一成不變顯然有失公允[4]。

2.4 未進行成本核算, 投入和產出無法相匹配

目前, 高校的會計科目仍按照政府收支分類設置, 支出分為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基本建設支出等12類, 沒有成本類科目。而當今高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和巨大的資金壓力, 與企業有著越來越多的相似點, 同樣需要開源節流, 注重管理。高校要想在競爭中取勝, 就必須同企業一樣重視經濟效益, 要采取既經濟又有效的辦法培養出高質量人才。落實到財務方面, 就是一個人才成本核算的問題, 現行高校財務制度未要求對其進行成本核算, 就無法將經濟資源投入與相關的產出相匹配, 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

2.5 無法提供高等學校資金安全指數信息

高等學校擴張發展中的融資行為, 使金融機構自始至終關心高等學校的資產、負債類別、質量和結構, 并通過這些指標分析高等學校的資金安全狀況, 評價高等學校的長短期償債能力。而由于高等學校會計核算所提供的各會計要素的內涵和質量, 使這些必要指標的測算變得遙不可及。

3 對現行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3.1 完善會計報表體系, 強化對會計信息的披露

進一步完善會計報表體系, 對具有重大影響的隱性債權債務、高校向金融機構借貸款情況、接受外界投資和對外投資以及未決訴訟等信息, 均要及時予以披露、說明, 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和透明度, 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要編制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會計期間內有關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由于目前高校會計制度的約束, 高校編制的收入支出表不可能反映現金收支的實際情況和資金運動狀態, 因此, 編制現金流量表必不可少。

3.2 兩個會計主體合并, 將基建賬并入財務賬

從高校會計變化的趨勢來看, 目前的高校會計趨向于反映整個主體的經濟資源。應將兩個會計核算主體合并為一個主體, 在資產負債表中設立在建工程科目, 在建工程科目下設若干明細科目, 歸集應計入基建工程成本的費用。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基建項目, 雖然未辦理竣工決算, 如不影響其功能正常使用, 建議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轉入固定資產核算, 待竣工決算手續辦理完畢, 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其原值, 有利于固定資產價值的真實體現和加強集中管理。

3.3 設立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 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對現行高校會計制度的固定資產核算進行改進, 增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 固定資產以計提折舊方式替代原提取修購基金的做法, 規定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 在固定資產預計可使用年限中合理的分攤固定資產費用。這樣不僅是與國際通用的慣例接軌, 而且可以提高財務報告信息的質量, 有助于加強高校的資產管理和成本管理。無形資產則增加累計攤銷科目, 按照受益年限平均攤銷。折舊額或攤銷額計入相關事業支出和教育成本當中, 使二者的價值體現更為準確、合理, 為固定資產更新和無形資產轉讓提供科學依據。

3.4 核算高等學校學生的培養成本

要確定納入成本核算范圍的支出項目, 包括:教師的工資福利、儀器設備和圖書的購置費、師資培訓費、房屋折舊費、水電費等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直接支出, 對納入成本核算范圍的支出項目進行歸集, 增加培養成本科目, 用來計算和歸集人才培養成本, 從而核算出學生平均教育成本。這樣, 高校的“成本—效益”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有章可循。

摘要:本文以高校會計運行環境呈現的新變化為起點, 分析當前高校財務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對現行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

參考文獻

[1] 廖忠友.高等學校財會管理改革認識與實踐[M].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5.

[2] 陳華亭.中國教育籌資問題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6.

[3] 劉健民.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 2004 (5) :47~49.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第5篇

目前, 國內純知識性的教育使會計教師和學生陷入知識的無底洞中而不能自拔。經濟的發展, 使會計學科的知識變化很快, 而在傳統教育目標導向下, 盡管老師忙得暈頭轉向, 會計學生學得精疲力竭, 然而幾年學習的知識仍然有限。更何況, 職業會計學生畢業后還會遇到更多的新知識和新變化。傳統目標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會計職業發展變化的需要。

針對這種情況, 我們只有必須盡快改變目前會計教育現狀, 我認為中職會計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培養品牌意識, 變“應試”為“應市”

市場機制下企業要創名牌、名品, 樹立好形象, 學校也要創名牌。學校要創名牌, 就要有名牌教師、名牌專業, 并培養出名牌學生。名牌學生來自實踐的檢驗和篩選, 來自用人單位的認可和贊賞。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沒有人用, 不適合人家用, 何談學校的名牌和形象?所以要想打造品牌, 樹立起你的名牌, 就要從思想上高度認識, 要有大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的產品——學生。會計課教學必須改革, 變“應試”為“應市”。畢業生的就業走向是學校育人的方向, 用人市場的需要就是學校培養的目標。

2 建立新的課程體系, 使課程設置更加合理

課程設置方面??捎蓪W校教學部門來進行, 也可由校企合作來進行。后者的課程設計, 既有利于調動企業助學的積極性, 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培養目標脫離實際的現象。除了會計的主干課程和輔助課程之外, 《會計英語》也應在該體系中占一席之地。

課程內容的安排以必需、夠用、實用、培養能力為本位。“必需”是指, 由于會計學科的專業特性, 如會計的六大要素, 一個都不能少講, 少一個會計要素, 將會打破整個核算體系, 會計就不能成其為會計了。“夠用”是指, 在專業會計各章節中較難、較少接觸到的業務可少講甚至不講授, 并簡化可講授內容, 在一定量的情況下保質, 避免“貪多嚼不爛”。“實用”是指理論教學應以實際應用為杠桿。將課程內容按崗位劃分為若干單元, 比如《財務會計》課程, 其理論內容對應著出納核算、材料核算、往來核算、工資核算等各會計崗位的工作, 則可按崗位分單元來進行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的形式不必完全與實踐教學“涇渭分明”, 即不一定等理論教學完全結束后再實訓。就某一門課的教學來說, 可以嘗試先讓學生動手干一干, 然后歸納總結, 再開展理論教學。比如前文所述《財務會計》課程, 概念、方法與應用是財務會計學習與應用的核心要素。就目前學生的素質來說, 對于課程中隱含的會計情境缺乏一個感性的認識, 無法將教師強調的重要會計概念的理論基礎和概念的內涵與會計總結的交易和總結過程相聯系起來。那么, 我們可以就某一崗位先讓學生動手實踐一下, 如出納崗位的驗鈔、點鈔、開支票、登賬等工作, 然后進行歸納總結, 再來講授“貨幣資金”這一章節的規章制度、核算等內容, 學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并可以自覺糾正前一階段實踐環節的問題。

學習的單元 (或崗位) 的多少, 可由學生根據個人條件, 自由選擇, 畢竟, 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動力是不同的。當然學習的單元越多, 就業的條件就越好, 由此可解決, 有能力的同學可多學, 而程度較差的同學至少也可學一技之長, 避免了“一刀切”, 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分層次

3 加大實踐課程的比重,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目前大多數中職生文化基礎課知識不扎實, 學習自信心不足, 當學習中遇到困難, 而教師不及時采取措施幫助, 相信一部分學生會放棄該課程的學習。這就必須改革當前的教學模式, 設立以學科課程模式和職業能力為本的活動課程模式相結合的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改革的首要工作是明確實踐課程, 保證實踐課時, 這必然引發課程改革。

財會專業的學生實踐課程一般采用校內模擬實作和校外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現有的校內模擬實作一般會集中在學完《基礎會計》以后, 學習《財務會計》的過程中開設。我認為開設實踐課程不僅要考慮專業課與專業課之間的系統性、邏輯性, 更要重視學生的興趣、特長和能力的培養。如在開設基礎會計課時, 由于初中畢業生缺乏有關經濟, 會計方面的感性知識, 學習上有難度。目前大多數中職生文化基礎課知識不扎實, 學習自信心不足, 當學習中碰到困難, 而教師不及時采取措施幫助, 相當一部分學生會逐步放棄該課程的學習。針對這種現狀, 應組織學生了解社會經濟現象, 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及生產過程??傻狡髽I參觀, 在電視新聞及經濟半小時節目中了解到。在基礎會計中可插入分段模擬實習, 如填制憑證, 登記賬簿, 編制會計報表等;以此來提高學生處理經濟業務的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興趣。這樣, 也便于將模擬實作與理論進行合理的結合, 使學生在學習理論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通過學習有關會計知識, 再進行會計模擬實習, 學生通過動手將會計知識轉化為自身處理經濟業務的技能, 既鞏固了會計理論知識, 又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

同時, 一些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學科, 如:珠算、點鈔、財會書法、收銀等會計實務等課程不能弱化, 應加強學生對這些學科的練習, 可將這四門實際操作性學科合為一門學科, 《會計基礎操作技能》。

另外,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 企業對會計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然而, 通過對我校財會專業學生的調查, 有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缺乏, 少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的知識僅僅停留在聊Q Q, 聽音樂等等這樣一些內容之上。因此, 在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要加大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安排。近年來, 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率不斷升高, 在發達城市達到了7 0%以上, 大中型企業更是高達9 0%以上。所以加強中職財會專業學生會計電算化知識, 迫在眉捷, 對于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專業課程設置時, 這應作為一個重點。

雖然綜合模擬實習是畢業實習的主要內容, 但模擬始終不能代替實際, 讓學生走向社會十分必要。學生認識社會的同時也讓社會認識了學生, 社會實踐能夠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4 改革常規卷面考試內容, 加大對技能的考核

考試內容的變化, 可以引起教學導向的作用, 促進在一般課堂教學貫徹實踐性教學的思想, 重視了技能教學, 改進了教學模式和方法。例如在《基礎會計》考試, 引入憑證填制、賬薄登記和報表編制等操作題, 分數占5 0%以上, 并要求嚴格按規范操作, 通過多年實踐, 師生喜歡這種實操考試, 成績顯著提高。側重于操作技能的考核, 主要以快和準為標準, 應重結果的考核和評價, 在操作上也比較簡單易行, 其評價也多采取等級制, 如珠算的定級考試。但財會專業中存在大量集操作智力技能于一體的實踐教學, 而且多數側重于智力技能, 例如:算賬、記賬, 涉及面廣, 對于它們的考核不能只重結果, 更應重過程考核。規范性的準確性是其評價主要內容。除此以外, 還必須評價學生在實訓中的態度, 如:出勤情況, 及時性等。因此, 對于模擬實訓的考評, 可采取層層量化, 最后等級化的評價方式。

對于一個大型的模擬實訓作業, 僅數據就有成千上萬, 人工評改既費時又費力, 還不一定準確, 計算機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且會計電算又為運用計算機進行評價創造了條件, 所以, 可以通過手工與會計電算的結合, 以計算機為手段來查找錯誤評定成績。

5 師資隊伍的建設

財會專業要發展, 就必須具備一支具有較高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 這就要求中職財會專業教師要加強自身培訓, 通過到高等財經大學進行培訓、下企業鍛煉、專題課題研究等, 以此來提高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 是教學真正融入市場, 實現以產促教、以教興產、產教結合的育人模式。教育部出臺的 (教職成[2004]13號) 文件規定: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實踐。這一政策支持了職業教育師資的培訓, 為培養“雙師型”教師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6 超前思維, 不斷創新, 提高學校教學品位

辦學、教學法責在創新, 走實踐之路, 走市場之路, 因人施教, 因課施法, 才能提高應變能力, 在竟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在教學內容、方法改革的同時, 還要相應地改進教學技術手段與教學環境, 即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 去裝備整個教學過程。當前會計教學仍沿用著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手段, 極大地阻礙著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進程。進行會計教學改革, 不能走僵化的模式, 要以發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維, 來認識會計課教學, 形成流動的教學內容和新穎的教學形式。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活動,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制作出形象、直觀的幻燈片、多媒體課件, 來輔助會計教學, 突破一塊黑板、一盒粉筆的傳統模式, 提升學校教學的現代化品位。以快捷、靈活的技術處理方式及時收集畢業生信息、專業學術活動信息、業務內容及所需知識結構, 緊跟實踐發展的要求, 努力學習, 開拓進取, 不斷創新。

以上是筆者經過幾年的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工作以后的一點拙見, 當今社會對會計人員實際動手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是當前會計人員中層次較低的行列, 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人才需求, 必須有較好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傊? 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會計專業高級人才, 中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且任重而道遠。

摘要:目前傳統會計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運用能力是非常匱乏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多元化改革, 傳統的會計教育方法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中職會計教育要有新的發展和突破,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漢東.中等會計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與教學構想[J].職教論壇, 2004 (7) :40~41.

[2] 許長華.會計專業綜合課程設置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3 (11) :39~40.

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分析闡釋會計信息化是大數據與財務數據的結合,提出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下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應采取構建模式化、信息化、案例化的實訓課程體系,重視會計管理課程的設置,增設相應的技術課程,培養“互聯網+會計”復合型師資隊伍等策略。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會計實訓 教學改革

一、會計信息化引領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

首先,會計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強調實踐性。作為高職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綜合會計實訓課主要以手工模擬實訓為主,輔助會計電算化操作,一直以來以企業典型業務為背景進行建賬,完成從業務單據處理、記賬憑證編制和審核、記賬、結賬到會計報表編制和財務分析一個完整的會計工作過程,特別強調會計主管、稽核、出納、會計核算之間的業務傳遞及內部控制關系。但是,僅有這些操作技能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不斷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其次,會計手工核算實訓主要體現會計工作過程特征、符合行動導向教學,包括情景引例、工作任務、操作指導和展示評價。過去會計的主要精力放在會計核算工作上,未來會計的精力集中在信息分析、業績評價、財務預測等有助于企業效益提升方面,基礎的核算工作交由信息化系統自動完成,最終將導致基層會計人員大幅減少。

最后,會計人員過去用算盤,后來用電腦計算,現在開始用云計算。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會計人員正在受到來自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方面的巨大挑戰。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會計研究、會計管理、會計實務、會計教育等會計工作的方方面面。當下對會計影響程度最高的10項技術依次為:大數據、電子發票、云計算、數據挖掘、移動支付、機器學習、移動互聯、圖像識別、區塊鏈和數據安全技術。其中,大數據高居榜首,占比重為88.68%。在技術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會計人員需要轉型升級已成為普遍共識,而轉型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充分掌握相關的工具使用和技術手段的操作。

信息化時代就是企業財務組織變革邁入財務共享中心時代,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會計教學要發生變革。在可預見的未來,影響會計從業人員的信息技術又會發生哪些變化?這些問題都需要會計從業人員持續地關注和思考。

二、會計信息化是大數據與財務數據的結合

第一,目前包括中小型企業、小微型企業在內,都在實行企業信息化管理,EFP、SAP等管理軟件系統不斷應用,在供應鏈管理等層面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系統顛覆了傳統經營中采購、銷售、倉儲等模式,將“物流”轉化為“信息流”,制訂出更精細、周密的企業生產計劃。如果企業財務會計存在核算信息滯后的現象,就意味著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失靈,導致因為信息流所產生的作用最終會匯總到“資金流”方面,會計核算業務無法保持同步,嚴重地阻礙信息系統功能的有效發揮。

第二,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之一,是從原始憑證到會計憑證,到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再到財務分析報告這一處理過程全部實現現代化。一些企業可能會由于強調財務部門會計核算工作的獨立性,加上短期內可能會因為隱私性、安全性、數據主權等方面的考慮而緩慢發展。當前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會計報表到財務分析報告自動化尚未較好實現。

第三,企業財務領域數字化轉型與變革的核心是“互聯網+管理會計”,最有效的功能是財務與大數據的融合,財務共享將拉動業、財一體化,并向大數據中心轉變,是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環節。管理會計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是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并幫助決策者作出各種專門決策的一個會計分支。管理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正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會計的核心理念中,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最為重要的兩點?;I劃未來,預測與決策是主要形式,現代管理會計在這方面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豐富資料,嚴密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客觀地掌握情況,從而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诖?,管理會計是企業的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最有效的工具。而現代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從財務會計單純的核算擴展到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性的職能。

第四,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會計的變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手段。會計信息化、網絡財務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等技術的發展,為提高財務管理和決策水平提供了技術保障。新數據技術層出不窮,比如用XBRL標記底層交易技術,能豐富數據維度,挖掘數據關系,能克服以前的數據沒有標記、分析維度少、更多屬于平面數據問題,利用XBRL對底層交易流水數據打上標簽,每一個數據都擁有一個二維碼,平面數據變成立體數據,最主要創新就是通過多維度的數據關聯,可以靈活實時地分析,發現更多數據背后的故事。

三、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下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構建模式化、信息化、案例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會計專業知識是一個知識體系,包含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或者說財資管理)、稅務管理這四方面的內容,是企業初、中級財務人員應具備的知識,各部門應盡快設置好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實訓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按照會計工作總體過程關聯化、順序化,避免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建設“會計+信息技術”相關特色課程,在原有多門課的基礎上,不斷構建模式化、信息化、案例化的實訓課程體系。對一些新的會計制度要求、一些新信息技術,教師還需要對知識點的教學過程進行重新設計,并借助相關的視頻剪輯軟件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新形勢下會計職業能力培養的知識遞進銜接,為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體系。

(二)重視會計管理課程的設置。目前會計專業實訓課程一般開設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實訓(或稱中小企業會計實訓)、會計綜合實訓、會計分崗位實訓等必修課程;出納實務、納稅籌劃等選修課程。這些實訓課程,分別模擬工、商企業的典型業務,以文字與流程圖相配合的形式進行業務介紹,有利于學習者系統地了解工商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模擬有助于學習者比較全面地掌握現代企業的會計實務。但是,如上所述,管理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正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上,長期以來管理會計課程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此應加以改變。如果不專設管理會計課程,在財務會計課程的相關內容講授中,可注意將一些重要的管理會計知識和財務會計知識融合一體,比如講授會計目標同時講授投機決策方法等。

(三)增設相應的技術課程。數字化時代,智能財務對職商和情商的培養都有了更多的需求。要充分掌握相關的工具和技術,必須增設相應的技術課程。近兩年我們開設了“互聯網+會計”專業以及相關課程,還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的財務共享沙盤模擬訓練,這既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項實訓改革,也是對學生專業能力的一項挑戰。通過對一個模擬的企業,在各個需要規劃和計算以及宏觀管理的環節上,都充分運用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在課程上老師講授的各個復雜以抽象的步驟和方法在訓練中得到充分的使用和嘗試。在訓練的過程中,讓學生站在會計人的角度而不是學生的角度思考,認識到即將面臨會計生涯的未來走向,體會到實踐的重要性,思考如何去“學以致用”。

(四)培養“互聯網+會計”復合型師資隊伍。會計信息化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應注意培養“互聯網+會計”復合型師資隊伍。近年來,各學校引進不少數字化教學設備,實現了校園內Wifi全面覆蓋;智能手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很多高科技的手段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了解最新的信息技術,并掌握其應用方法,把它們融入教學中去。學校也應加強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建設“互聯網+會計”實訓、實踐基地。

基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建議壓縮或取消一些手工實訓課程,構建模式化、信息化、案例化的實訓課程體系,重視管理會計課程的設置,增設相關的技術課程,培養“互聯網+會計”復合型師資隊伍。這是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和實務變革和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影響中國會計從業人員的十大信息技術[EB/OL].(2018-01-26)[2018-02-10].http://www.sohu.com/a/219124428_99965288

[2]黃健.會計綜合模擬實訓[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7

[3]沈亞香.新編會計模擬實訓[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林 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責編 蘇 洋)

上一篇:英語寫作因素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滑模技術水利施工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