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

2023-09-24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第1篇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專業】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招生網站-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分數線

四、錄取規則:

1、外語語種要求:我校“英語”專業只招收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其它專業外語只開設英語課程

2、男女比例:無要求

3、身體健康要求:按教育部、衛生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4、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藝術類專業以河南省美術類統考成績為準;其他:無

5、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無級差要求

6、對加分或降分投檔考生的處理:以加分或降分后成績排隊

7、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方法:專業清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重點專業: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全景地圖: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歷年分數線: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報考指南: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招生計劃: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人氣校友: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第2篇

研究者經過實地考察位于新鄉市牧野區的河南師范大學校園內的體育設施的建造現狀、以及對學校部分專家學者、體育教師、學生的走訪和問卷調查, 得到一系列詳實的數據并通過綜合分析, 指出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以后的東校園區體育設施的建設提供理論參考。同時也為校方更有效的利用現有體育設施提供理論與實踐上的參考, 使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文化走上更光輝的道路。

河南師范大學現有綜合體育館一座 (內含網球館、體操房、舞蹈房、武術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游泳館) , 露天塑膠網球場六塊, 塑膠排球場六塊, 塑膠籃球場五塊, 塑膠田徑場兩個, 土田徑場一個, 水泥籃球場三十塊, 土排球場五塊, 露天乒乓球臺三十六張, 球類館一個 (內含籃球場、排球場) 。

綜合體育館設施齊全, 運動器械都非常專業且有專人定期進行維護, 但該體育場館主要面向教職工和體育學院的學生開放, 絕大多數非體育專業的在校生無法享受到如此專業的運動場地和器械。

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設施整體表現為某些設施的缺口和部分現有設施的陳舊。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諸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因為場館的建設不完善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此外, 由于近些年來學校的擴招, 使得體育場地和設施沒有太大變化的前提下使用的人數劇增, 學生人數增長較快, 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的速度相較于學校的擴招進度已遠遠落后。學生對于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的滿意度普遍較低。然而女生喜愛的羽毛球場, 網球場, 乒乓球場, 舞蹈房等相關場地設施遠遠無法滿足女大學生的健身娛樂需要。

1、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運作管理相對滯后

專職管理人員和體育指導人員配備上的不完善導致了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場館設施在日常運作過程中的滯后性。學校的體育場館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大都是由體育教學單位的后勤人員或者臨時工進行的, 然而這些管理人員中的大多數人沒有受過專門的理論培訓和相關管理、維護知識的學習, 這些人員在工作中難免會缺乏工作積極性, 在管理體育場館時會表現出渙散, 這就造成了體育場館的管理較為混亂。

1.2、河南師范大學的室內體育場館資源利用不合理

室內體育場館相對于室外體育設施而言能為體育參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設施。為學生的教學課程和日常運動訓練提供場地和服務是我們國家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目的主要目的。不過從目前來看, 各個高校的體育場館綜合利用率普遍較低。河南師范大學的室內體育場館同樣存在利用率低的問題。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場館除了用于體育教學外, 其它時間基本上都處于空閑狀態, 室內體育場館的利用率普遍較低, 造成學校體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1.3、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設施分布不合理

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設施基本集中在西校區, 東校區僅有一塊塑膠田徑場。居住在東校區的學生如果想要進行球類運動的話必須要到西校區。東校區還有大片的空地有待開發規劃。如果這些閑置土地能夠得到合理利用的話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校體育場館使用的壓力。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從整體來看,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學校相關領導對學校場館資源配置不夠重視, 投入的建設資金不足;場館管理條例不完善, 相關管理人員不夠專業;露天運動器材設施缺乏定期的維護保養, 部分器材損壞較為嚴重;體育設施的分布不合理;體育場地資源設施有待進一步開發。

2.2、建議

(1) 拓展學校對外運營的能力。

在不影響學校正常的體育工作的情況下高校體育場館的有償開放, 為化解社會體育場館短缺的矛盾, 滿足廣大社會大眾的體育需求, 同時也為沖抵體育經費不足而采用的一種收費開放體育場館的行為, 并且該行為已作為一項明確的任務納入高校體育工作當中。

河南師范大學應該整合一下校內的體育場館資源。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大約有四個月, 而且學校的課程安排又較為輕松, 學校的體育設施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閑置時間。因此, 完全可以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訓練計劃的情況下向社會公眾開放學校的體育設施, 這樣就可以同時兼顧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學校體育設施采取市場化管理, 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這將會大幅度緩解社會體育設施不足的難題, 同時, 這對國民體質的增強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增加對露天體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高校室內體育場館在管理和維護方面做得比較到位, 但露天體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存在盲點。高校應該加強對露天體育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派專人定期對露天健身器材進行檢修和維護。

(3) 提高體育場館空間的利用率。

依據河南師范大學的體育設施建設現狀來看, 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體育場館空間的高效利用。

一方面就是對體育場館的多功能設計。在體育場館多功能的設計與實現上, 應當把主要的場館進行合理布局同時將附屬的空間實現多功能的利用, 將有限的場地變形為多種運動項目的競賽和訓練場所。例如武術館的空間較大, 而且地面覆蓋有軟地毯, 可以同時用作體操和健美操比賽或訓練的場地。

另一方面就是提高體育配套設施的靈活性, 這也是提高場館空間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游泳館由于天氣原因導致閑置時間較長, 在游泳館閑置期間可以將泳池里的水放干凈后在泳池底部鋪上地毯, 泳池就可以變成“舞池”、“武術演練場”, 這樣游泳館就得到綜合利用。

(4) 加強體育經營管理隊伍建設, 提高管理水平。

體育場館要提高使用效率, 體育場館的領導和各個層次的管理者就必須樹立科學的管理思想, 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熟練地履行科學管理所要求的基本職能。目前學習體育場館的管理人才匱乏以及管理人員素質水平較低, 導致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不善引發種種社會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革和完善現行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機制。管理人員的聘用要實行外部引進制和內部提拔制相結合的方式。并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

摘要:本文采用訪談、邏輯分析、實地考察等研究方法, 對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建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通過比對研究指出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制約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改革發展的因素, 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見解和建議。對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改革和發展可資借鑒。

關鍵詞:河南師范大學,體育設施建設,現狀分析,對策

參考文獻

[1]任一帆, 朱越.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場地與設施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湘潮, 2007, 2.

[2]雷厲.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2002.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第3篇

國家助學貸款是利用金融手段對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采取的一項重大資助政策。2004~2014年十年間, 河南師范大學高度重視助學貸款資助工作, 并結合學校自身特點, 在完善貸款機制、拓寬宣傳渠道、推動本息回收、健全考評方法、加強人文關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一、完善體制機制, 把握資助脈搏

成熟的工作體制是做好貸款工作的前提, 學校狠抓體制機制建設, 切實做到“三個到位”。

首先, 成立資助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工作到位。學校成立了以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為組長, 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 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河南師范大學資助工作領導小組, 指導和協調全校學生資助工作。

其次, 成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人員配備到位。根據上級文件要求, 學校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現有專職工作人員5人, 專門負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

再次, 完善機制, 制度建設到位。學校制定了《河南師范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管理細則》《河南師范大學國家助學貸款貸后管理辦法 (試行) 》《河南師范大學國家助學貸款畢業生管理辦法 (試行) 》等管理制度, 使助學貸款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二、拓寬多元渠道, 力闊宣傳之路

學校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 進一步創新形式, 變革服務手段, 開通了“河南師大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新浪微博, 率先開發使用學生資助信息APP應用平臺。這些平臺集政策宣傳、問題解答、勵志教育等功能于一體, 學校組織專人管理運營這些新媒體資助信息平臺, 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相關資助問題。學生資助信息平臺的建立, 契合新時代特點, 滿足“90后”大學生需求, 使學校資助服務與學生如影隨形, 及時有效地將貼心服務送到學生的心坎上, 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助學貸款的相關信息。該平臺的建成有利于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規范化, 是一項緊跟時代步伐的創新實踐, 對學生資助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同時, 為使新生及時、充分了解國家和學校的相關資助政策, 在新生入學之前, 學校將《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和《河南師范大學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彩頁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到新生手中, 把“綠色通道”和資助服務延伸到新生收到錄取通知的第一時間;開通家庭經濟困難新生資助熱線, 安排專人及時耐心地為新生和家長提供咨詢、解答問題;在迎新現場, 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和內涵深刻的條幅, 溫暖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心靈。

三、推動本息回收, 敢亮催收之劍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 信息不對稱是貸款回收難的一個關鍵因素。于是, 學校針對貸款回收工作的復雜狀況, 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 多管齊下, 推動貸款本息全額回收;采用信件“點對點”提示、上門走訪“一對一”催收等多種方式, 提示學生按時還款。通過以上措施, 建立了覆蓋貸款學生的風險防控網絡, 為助學貸款業務的健康持續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 送去人文關懷

助學貸款在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 是否能按時還本付息是貸款工作最重要的環節。針對這個問題, 每年在畢業生離校前, 學校都會通過學校網站發布《致貸款畢業生的一封信》, 通過人性化的溫馨提示, 讓貸款學生不要忘記曾經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的助學貸款, 并向他們詳細介紹償還助學貸款的有關事項;針對已經畢業的學生, 設計了還款溫馨提示、催款通知書文本, 將其印制成統一格式信件, 在每年固定時間逐一寄到貸款到期學生家中;對當年應還本息學生進行還款提示, 在提醒學生還款的同時, 對違約后果進行委婉警示, 為全年貸款順利回收打好基礎。

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貸款學生, 學校每年都開展“暑期國家助學貸款畢業學生家訪聯系活動”。受訪對象為助學貸款未還款畢業生, 重點偏向拖欠本息和貸款到期未還款的畢業生。家訪前各學院先聯系畢業生, 督促其盡早還款。針對聯系未果的學生, 學校派人深入學生家庭了解情況, 把慰問信送到家長手中, 并告知國家和學校的相關政策, 了解受訪學生及家庭情況并拍照、填寫《家訪調查表》、撰寫《家訪調查報告》, 通過家訪探索更加實際有效的工作方式。

(二) 鼓勵提前還款

為鼓勵畢業生在校期間提前還款, 降低貸款違約率, 確保助學貸款工作能夠持續健康開展, 從2008年開始, 學校對畢業前能夠一次性還清貸款的學生獎勵100元。此項措施調動了學生的還款積極性, 每年約有80%的畢業生離校前都能還清貸款。

四、發揮示范作用, 精造評比之林

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 十年來學校助學貸款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截至2013年, 全校共成功申請21771筆助學貸款, 金額8576.18萬元, 貸款違約率下降至3%。

為進一步鞏固助學貸款工作成果, 使助學貸款風險防控工作學有標桿、做有榜樣, 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學校每年都在各學院開展助學貸款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不斷加強監督考核機制建設, 學校先后出臺了《河南師范大學學院學生工作綜合考評辦法》《河南師范大學國家助學貸款管理工作考評辦法》《河南師范大學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獎勵資金使用辦法》, 把助學貸款工作納入學生工作的綜合考核體系之中。

助學貸款先進評選工作充分調動了各學院的工作積極性, 使助學貸款工作質量得到了保證。與此同時, 對先進典型在全校開展廣泛宣傳, 充分發揮了模范學院的帶頭作用, 深入推進了助學貸款工作健康開展。

五、加強關愛教育, 勇添夢想之翼

學校學生主要來自本省農村地區,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30%左右。面對這樣的群體, 學校在開展資助工作的過程中始終貫徹“經濟資助是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是重點”的工作理念, 努力將經濟資助、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 積極構建“資助+教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 拓寬思想政治工作領域, 力爭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無“盲區”。

(一) 感恩教育

學校將感恩教育融入每個受資助大學生的生活中, 開展感恩主題班會、座談會、看感恩電影、寫感恩征文、實現感恩愿望、召開座談會、給好心人寫一封感謝信等活動;組織四川籍學生收看國家資助晚會, 向四川籍家庭受災學生捐款;邀請學校、學生處領導與春節不回家的學生一起吃年夜飯, 并發放春節大禮包;每年對新生家庭經濟情況進行摸底, 由學校出資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捐助棉衣、棉被;由教師捐款, 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讓受資助的大學生真心感受社會、學校、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關愛, 讓他們在點滴生活中學會理解、心懷感恩。

(二) 勵志教育

學校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自立自強教育, 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強成人成才, 更好地發揮助學體系的育人功能。通過網絡、廣播、畫報、舉辦交流會等形式, 廣泛宣傳學生資助工作, 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通過年度學生資助工作評比、表彰活動, 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主題教育;每年組織“超越自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通過人際交往情景模擬、求職面試模擬、團體心理輔導等形式, 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會交往, 體驗幸福”, “學會生存, 獲得成就”, “學會成長, 超越自我”, “快樂生活, 健康成長”;樹立“帶爺爺上學的好姑娘”吳葉、“身殘志不殘”的邵玉彩等典型, 帶動其他大學生學習他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樂觀向上、奮發圖強的精神。

(三) 誠信教育

學校每年都積極響應教育廳的號召, 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誠信教育活動。以“誠信校園行”為主題, 通過開展短劇大賽、演講賽、知識競賽、標語口號大賽、辯論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宣傳自強理念, 進行誠信教育。在活動影響下, 全校貸款學生從自身行為規范抓起, 逐步形成習慣, 進而內化為素質, 在全校范圍內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第4篇

(一) 研究對象

河南師范大學排球隊隊員, 包括體育學院2010級、2011級、2012級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的排球隊的隊員, 以及三個年級教科院的高級排球運動員。

(二)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各方面與比賽心理相關的文獻, 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萬方信息數據庫等數據庫搜集相關資料。

2、問卷調查法

在河南師范大學研究對象中的排球運動員發送問卷200份, 有效收回193份, 有效回收率為96.5%, 剔除無效問卷, 有效問卷為184份, 有效率為92%。

3、訪談法

對河南師范大學排球隊教練教2名, 教授1名、副教授3名、講師1名進行了訪談, 著重探討他們對運動員賽中緊張和焦慮心理的影響因為以及他們對心理素質訓練的認識進行了訪談。

二、結果與分析

(一) 影響運動員賽時緊張和焦慮的因素

1、對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的重視度不夠

在平時訓練中, 教練員往往只偏重于技術的訓練, 忽視了心理訓練, 其中只有40%的教練員將心理素質訓練置于正確的位置。在日常訓練中, 隨著現代排球技術的不斷發展, 心理素質訓練成為了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內容, 必須加以重視。

2、運動員日常訓練和比賽時周圍環境變化較大

日常的訓練中, 運動員在訓練時周圍的觀眾很少, 氣氛也很單調、很安靜, 受外界干擾較小。但在比賽時, 場外觀眾的起哄、比賽場上的氣氛、比賽激烈的程度、比賽規模的大小等都會加深賽前運動員心理因素朝不良的方向發展, 這些外部的因素, 對運動員賽時的心理影響較大, 與日常訓練時的周遭環境有強烈的反差。

3、運動員自身心理素質不夠穩定

在排球場上, 比賽的形勢瞬息萬變, 運動員需具備高度的心理穩定能力, 才能臨危不亂, 不驕不餒, 以其穩定的心理素質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場上情況, 并自行的進行調節。

(二) 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具體培養

1、加強心理素質訓練比重, 模擬比賽氛圍

在日常訓練中對心理素質訓練加以重視, 將其置于正確的戰略地位, 加強對其的訓練比重, 并在訓練時采用干擾適應法, 模擬實戰演練, 營造熱烈的場外氛圍, 使運動員能夠不斷地適應賽場氣氛, 從而訓練心理素質, 以使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在各種敵我形式中保持穩定的心理素質。

2、教練員與運動員加強溝通交流, 緩解場上的緊張和焦慮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鼓勵會讓彼此敞開心扉, 放下戒備, 身心放松, 達到最后的比賽狀態。教練員應該經常與運動員談心, 及時的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性格、以及習慣, 時刻進行關心、教育、和幫助, 增進相互理解。這樣在比賽中, 運動員才能以愉快放松的心情接受教練的指導和建議, 進而克服臨場不良情續的產生和發展。

3、運動員進行自我的調節

運動員在比賽時出現賽場緊張和焦慮時, 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和意志力調節法, 努力的調整注意, 改變呼吸節奏進行放松, 另外可以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言語, 如“我必須冷靜、沉著”“我要努力保持狀態”等, 以默念的方式進行暗示, 穩定自己情緒, 努力驅散周圍環境對自己心理上的不良刺激。

三、結語

(一) 隨著新技術、新戰術的不斷創新和健全, 以及運動員之間在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 一場運動比賽的最后勝負, 往往不單純取決于技術和身體素質方面的差距,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于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同樣, 在一場激烈的比賽中, 兩個勢均力敵的運動隊勝負的因素不是技術和身體素質上的差距, 而是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對一支球隊的影響也已經日趨凸顯。

(二) 運動實踐已經不斷表明, 心理因素已經成為現代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重要內因, 培養運動員穩定、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心理素質成為提高運動成績、爭取比賽勝利的關鍵條件之一??梢? 在排球比賽和運動員的訓練中, 心理因素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環節, 它在比賽和訓練中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袁書美.影響籃球運動員比賽的不良心理因素[J].中國教練員, 2004 (02) :88-90葉奕乾, 祝蓓里.《心理學》[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7.

[2]王橋.淺析排球比賽種運動員的心理特征[J].中國排球, 2008, 3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第5篇

東北師范大學校長 劉益春

●師范大學之所以依然要在開放多元的教師教育體系中占據主體地位, 是因為教師教育既是師范大學的辦學特色, 也是師范大學應該承擔的社會職責和使命。與通過其他途徑培養的教師相比, 師范大學所培養的教師在師范大學的文化氛圍熏陶下所展現出的不僅僅是自己執教學科的知識和能力, 更具有為人師表的意識和氣質。師范大學的綜合化辦學并不是什么壞事, 而是當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師范大學的綜合化辦學并非僅僅指學科構成的大而全, 從某種意義上講, “高水平”才是其潛臺詞。而“高水平”在越來越重視科研的氛圍下又主要體現在科學研究水平上。所以, 強調科學研究才是師范大學綜合化辦學的真正旨趣所在。在綜合化辦學的過程中, 在確立辦學定位時, 要處理好師范性與綜合性的平衡問題, 更要實現綜合性對師范性的促進和提升。

《大學》:劉校長, 您好!師范院校獨攬教師教育的局面已被打破, 您認為, 在開放多元的培養體系中, 師范大學舉辦教師教育的獨特性和優勢何在?

劉益春校長 (以下簡稱劉校長)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 我國的教師教育開始由傳統的獨立、定向的師范教育體系, 轉向以師范院校為主體、其它院校積極參與的多元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

國家構建這種多元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 目的是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中小學教師教育, 一是可以改變師范院校培養師資的單一性和局限性, 實現中小學教師來源的多樣化, 優化基礎教育師資隊伍的結構;二是可以發揮和借鑒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研究優勢, 激發師范院校的發展斗志, 提高師范院校的學術水平和研究水平, 從而提高中小學教師培養的質量;三是可以順應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需要, 實現中小學教師補充與人才市場的接軌。

但是正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 》所提出的那樣, 我國要構建的是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的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師范大學之所以依然要在開放多元的教師教育體系中占據主體地位, 至少有兩個理由。

第一, 中國的基礎教育規模龐大, 需要相對穩定的教師教育機構, 以便國家可以根據教師供求關系對教師培養規模進行調節。在這方面, 戰后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戰后日本的教師教育雖然走上了開放化的道路, 但是卻在每個都道府縣至少設立一所以培養教師為主的教育大學或學部。這一做法一方面保證了基礎教育師資有更廣泛的來源和更大的選擇空間, 另一方面又能確?;A教育師資特別是小學、幼兒園和特殊學校有穩定的師資供給——由于幼兒園、小學和特殊學校教師培養相比于中學師資培養更為復雜, 投入會更大, 所以綜合性大學特別是私立大學不太愿意涉及這些領域。正是這種既堅持開放又開展一定的定向培養的教師教育體系為戰后日本的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 進而為戰后日本經濟的恢復和快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二, 在多元開放的中小學教師培養體系中, 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積極參與確實可以為教師教育帶來生機和活力, 但師范大學在舉辦教師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師范大學有著多年培養中小學教師的歷史, 積累了豐富的教師教育經驗, 這是新時期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與質量提升必須繼承和深入挖掘的寶貴財富。

(2) 在多年的教師教育過程中, 師范大學不僅培養和建立了一支專業化的教師教育師資隊伍, 而且對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基礎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以及對教師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模式等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這是現代專業化教師教育的人才基礎、科學基礎和實踐基礎。

(3) 師范大學具有舉全校之力辦教師教育的基礎。雖然很多師范大學都在走綜合化辦學之路, 但為中小學培養師資仍是師范大學的最重要任務和使命, 也是師范大學彰顯辦學特色的關鍵所在, 舉全校之力辦好教師教育在師范大學比在綜合性大學更有基礎。如東北師范大學所確立的發展思路是: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 積極踐行“尊重的教育”理念, 充分彰顯辦學特色, 走強校之路、走開放之路、走和諧之路, 努力使教師教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這種舉全校之力來辦教師教育的認識和做法, 在沒有教師教育傳統的綜合性大學是很難做到的。從美國、英國等典型的由綜合性大學來培養中小學教師的歷史與現實來看, 教師教育在綜合性大學中的地位普遍不高, 甚至處于被邊緣化的尷尬地位。我國也有部分師范院校合并到綜合性大學中的案例, 在這些合并或轉型的大學中, 教師教育僅僅是眾多學科專業中的一個分支, 是一個下屬學院或幾個學院的事務, 不僅難以成為重點發展的學科專業,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被弱化了。

(4) 師范大學能夠有效實施教師養成教育。從國內外教師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來看, 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的培養不是僅僅通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就能實現的, 還需要專業精神、專業理想以及專業理念的培養, 需要各項專業素質的協同發展與融合, 而模塊式的課程學習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教師的養成教育被實踐證明是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就像著名學者許美德曾經指出的那樣, 師范大學 (學院) 的學術氣質與綜合性大學明顯不同。師范院校極其注重整體的道德養成, 以整合的方式對待知識體系, 并且按照一項職業的要求集中發展其職業技能。獨立設置的師范大學無論是從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的確定、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教師教育的過程與模式選擇, 還是從校園文化與教師教育氛圍的塑造, 以及對教師教育的研究與關注等諸多方面, 都有綜合性大學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勢, 可以為教師的養成教育提供有力的條件和保障。

(5) 師范大學具備與基礎教育實踐有效銜接的優勢和條件。教師教育不是大學自身就能獨立完成的事業, 而是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與中小學的積極參與, 需要與基礎教育形成有機的銜接, 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循環往復和有機融合。師范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 已經建立起一支以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以及教育學與心理學教師為主體的教師教育隊伍。他們研究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研究基礎教育的課程與教學, 研究基礎教育中學生成長與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這都為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銜接、為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奠定了基礎和條件。與此同時, 師范大學在研究基礎教育和為基礎教育服務的過程中, 與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廣大的中小學建立起互助共贏的合作關系與合作方式, 這為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有效的條件和基礎。如東北師范大學自2007年開始, 在教師教育體制、機制和模式的改革中, 探索與政府、中小學、研究機構和國際機構的合作與協同機制, 與遼寧省教育廳、吉林省教育廳、黑龍江省教育廳以及東北地區23個縣 (市) 的115所中小學校組建協同創新體, 形成高素質教師培養培訓的“U-G-S”模式 (即師范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合作的教師教育模式) , 不僅有效解決了師范生教育實踐基地與指導問題, 而且通過對基礎教育問題的合作研究, 提高了教師教育的學術水平和質量。

《大學》:那么, 師范大學培養的教師與其他途徑培養的教師有不同嗎?

劉校長:盡管目前尚無研究證據足以證明師范大學培養的教師與其他途徑培養的教師之間的區別,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 師范大學所培養的教師在師范大學的文化氛圍熏陶下所展現出的不僅僅是自己執教學科的知識和能力, 更具有為人師表的意識和氣質。而這種意識和氣質對其將來從事教師職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信受過教育的人會有共識,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可及終生。曾經有過這方面的研究, 讓受訪者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巨大的教師。從他們的回憶中可以發現, 讓他們刻骨銘心或耿耿于懷的往往不是教師的學識高低或教學好壞, 更多地是教師的人格和道德對自己的情感或心靈方面的正面或負面影響??梢?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絕不僅僅是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而是包括知識、能力、道德在內的整體人格。因此, 要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必須有全人教育的意識和修養, 而這種意識和修養更容易在師范大學得到熏陶和培養。

《大學》:您如何看待師范大學的綜合化辦學?

劉校長:在中國的語境下, 師范大學綜合化辦學至少蘊含這樣兩個含義:第一, 學科構成多樣化。雖然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 我國師范大學培養教師的學科覆蓋語文、數學、物理等不同領域, 但是正如當時的師范專業均帶有“教育”字樣 (如漢語言文學教育、數學教育、物理教育等) 所表明的那樣, 基本上仍然屬于教育學科范疇。所以, 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師范大學綜合化進程的首要含義是在師范專業 (教育學科) 之外, 開辦非師范專業, 使學科專業在教育學科之外拓展到其他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第二, 教學與科研并重, 強調科學研究工作走在教學的前面, 并為教學工作提供基礎和支持。不可否認的是,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 師范大學基本上是教學型大學, 所從事的研究也基本上停留在如何傳授知識, 包括如何更好地向師范生傳授知識以及師范生如何向中小學生傳授知識方面, 屬于教育教學研究的范疇, 遠離科學研究。師范大學綜合化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強調師范大學不僅要重視教學和教育教學研究, 更要加強科學研究。

師范大學的綜合化辦學并非僅僅指學科構成的大而全, 從某種意義上講, “高水平”才是其潛臺詞。而“高水平”在越來越重視科研的氛圍下又主要體現在科學研究水平上。所以說, 強調科學研究才是師范大學綜合化辦學的真正旨趣所在。

師范大學之所以逐漸都成為了綜合性大學,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 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 師范大學的辦學自主權得到很大提升, 為師范大學的綜合辦學提供了可能。

第二, 以科研作為衡量大學水平主要指標的氛圍迫使師范大學不得不走上綜合化辦學的道路。因為, 不重視科學研究會使得大學在獲取外部資源和爭取好的生源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通過綜合辦學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招收更高質量的學生, 提高大學的聲譽和競爭力。

第三,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要求師范大學進行綜合化辦學。伴隨著當今知識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社會對高水平中小學教師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高水平教師的培養, 需要有高水平的學科為基礎和依托, 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和促進, 因此, 師范大學拓寬專業領域, 提高學術研究水平, 培養創新型教師, 是21世紀教師教育發展的不二選擇。

師范大學辦學綜合化有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一是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構成和交叉融合有助于為師范生提供多學科的教育, 而多學科教育則有助于養成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是批判能力的基礎, 是創新精神的重要保障。二是綜合性大學對科學研究的推崇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即研究意識和能力, 而它們是創新精神的重要體現。

由此可見, 師范大學的綜合化辦學并不是什么壞事, 而是當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不過在綜合化辦學的過程中, 師范大學不僅要處理好師范性與綜合性的平衡問題, 更要實現綜合性對師范性的促進和提升。由于各師范大學的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和環境以及辦學定位等都不盡相同, 師范大學在綜合辦學的目標、路徑等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點, 確立師范性與綜合性的平衡點也會有一定差異, 但我認為要堅持的原則或評判標準應該是:綜合化辦學是否有助于師范大學的發展, 是否有助于教師教育特色的發揮和彰顯, 是否有助于教師教育培養質量的提升。

《大學》:具有“綜合化”性質的師范大學應該有怎樣的辦學目標定位?

劉校長:隨著我國教師教育由封閉向多元開放的體系轉變, 師范大學一方面需要在教師教育上與綜合性大學進行競爭, 另一方面又需要在高校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確立自己新的發展領域和目標, 拓展新的生存空間, 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我認為, 教師教育既是師范大學的辦學特色, 也是師范大學應該承擔的社會職責和使命, 屬于綜合性質的師范大學在確定辦學目標和定位時, 要充分思考師范性與綜合性的平衡, 在保持和彰顯教師教育特色、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前提下, 系統規劃大學的發展目標和定位, 確立發展的重點和主要途徑。如東北師范大學的發展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師范大學, 其內涵首先是教師教育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其基本保障條件則是若干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具有研究型、綜合性、國際化的顯著特征, 從而在彰顯教師教育特色的前提下, 實現大學的整體協同發展。

●師范大學面臨兩大挑戰:一是辦學經費不足, 使得教師教育的開展, 尤其是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受到很大限制;二是科學研究與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師范大學要成為高水平大學, 要做到提高綜合實力和發揮特色兼顧, 國際視野與本土關懷兼顧。在辦學資源的分配上, 一要按需分配, 滿足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辦學的基本需求;二要突出辦學特色, 對影響師范大學整體發展水平的專業和環節給予重點支持;三要促進相互協同與融合, 以資源分配為抓手, 促進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的協同創新。師范大學的發展最需要兩方面的政策支持, 一是在政策和資源上落實教師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二是在“2011計劃”中給予教師教育以實質性的支持。

《大學》:您認為, 師范大學在今天受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困難與機遇是什么?

劉校長:雖然我國的師范大學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 但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

第一, 師范大學的辦學經費不足, 使得教師教育的開展, 尤其是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受到很大限制。教師教育是專業性與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項事業, 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銜接和融合是保障教師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 但由于教育經費不足, 一些師范大學在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和教育實踐指導上投入嚴重不足, 只能有限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這是當前影響教師教育質量的一個重大問題。

第二, 師范大學的科學研究與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由于長期封閉的師范教育體制的影響, 與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相比, 師范大學的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水平還不夠高, 不僅影響師范大學的教育教學水平、學術聲望, 也影響生源的質量。

當然, 師范大學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一是國家確立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方針, 這為師范大學的快速發展確立了方向和動力;二是伴隨著高等教育與教師教育體系的變革與發展, 師范大學的辦學自主權有了很大提升, 自我創新與發展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教師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探索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與經驗, 這都為教師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三是伴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 師范大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了長足發展, 在學習與借鑒發達國家教師教育經驗以及提高師范大學自身教師素質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 這將有助于師范大學的后續發展。

《大學》:師范大學要成為高水平大學, 需要形成怎樣的發展思路?

劉校長:師范大學要成為高水平大學, 要做到“兩個兼顧”。第一, 提高綜合實力和發揮特色兼顧, 增強自身生存發展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大學需要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 在社會上乃至國際上有競爭力。師范大學也不能例外, 需要不斷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這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也是教師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其中特別要發展與提高師范大學的創新能力。高水平大學建設不能僅僅依靠外在的支持和推動, 更需要自身的創新與自主發展, 形成自我創新與發展的機制和體制, 這是師范大學自身建設的關鍵所在。而要提高大學的創新能力, 就需要學校圍繞學科建設這個核心,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在提高綜合實力的同時, 師范大學應當以培養大批高質量的中小學教師為己任, 在轉型中, 不能因為辦學功能的拓展而丟失了教師教育的傳統優勢, 當然也不能在學校拓展辦學功能的過程中總依賴這種優勢, 用培養師范生的教學理念的模式去培養非師范生。

第二, 國際視野與本土關懷兼顧, 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研究。研究既要緊瞄國際前沿, 更要密切關注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 研究中國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通過本土化、高水平的教育研究, 提高師范大學的教師教育水平和競爭力。

《大學》:如何處理好辦學資源在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之間的分配?

劉校長:師范大學的發展需要平衡好師范性與綜合性的矛盾, 需要以綜合性的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 在辦學資源的分配上也要堅持這一指導思想。一要按需分配, 滿足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辦學的基本需求;二要突出辦學特色, 對重點發展的學科和專業給予優先支持, 對影響師范大學整體發展水平的專業和環節給予重點支持;三要促進相互協同與融合, 以資源分配為抓手, 促進資源的共享與合作, 促進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的協同創新。

《大學》:您認為, 師范大學的發展最需要什么樣的政策支持?

劉校長:師范大學的發展最需要以下兩方面的政策支持。

一是要切實落實教師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 在各項政策與資源上對師范大學的發展給予優先支持和重點幫助。師范大學要實現高水平的辦學目標, 最重要的支持性條件就是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但對很多師范大學而言, 其在國內大學中的知名度、學科建設水平和一些綜合性大學相比較, 沒有什么優勢。如果沒有特殊的政策, 很難吸引到頂尖的學科帶頭人和優秀的生源。目前很多師范大學通過集中資源的方式, 加大基礎條件建設, 大力建設重點學科、重點基地, 提升學校辦學層次,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通過這些工作的突破增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但是, 由于師范大學的經費有限, 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依然有限, 需要國家在政策和資源上給予一定的傾斜。

二是在“2011計劃”中給予教師教育以實質性的支持。教師教育需要師范大學之間、師范大學與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師范大學與中小學之間的合作與協同, 這種協同被實踐證明非常有效, 不僅提高了職前教師的培養質量, 促進了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學校改進, 也促進了教師教育者的專業發展, 但是這種協同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資源的保障。

河南師范大學范文第6篇

一、河南大學與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歷史交集

如果考證歷史, 具有現代意義的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起點應該是1905年依照清王朝《奏定學堂章程》創辦于開封的“河南優級師范學堂”。這個學堂創立之初就設置了音樂專業和美術專業, 1912年改名為“河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保留了音樂專業和美術專業, 學制四年, 主要培養中小學藝術教師, 這些都與現代意義上的高師音樂教育相關概念相符。

河南的音樂教育在解放前基本上是以私立辦學的形式在民間發展, 與河南大學有真正交集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新中國成立前的民間辦學為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師資力量, 而于1912年肇始的河南大學更為河南高等音樂教育準備了豐厚的人文滋養環境。1949年, 中共河南省委文化廳黨組主持創辦了“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 設置一年制音樂、美術專修科和研究室, 開始培養高等藝術人才。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的成立是新中國成立后河南高等音樂教師培養的開始。1951年, 由劉誠甫創辦的“私立大華高級藝術職業學校”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改名為“河南省立漯河大華藝術師范學校”, 1953年合并重組為“開封藝術師范學校”。1953年冬, “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師范學校”音樂專業和美術專業調整到“河南師范??茖W校”, 成立體育藝術科;1956年, 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 河南師范??茖W校實行文、理分科, 文科部分由開封遷入鄭州, 成立“鄭州師范??茖W校”, 設有音樂科;1958年, 音樂科和圖畫科脫離“鄭州師專”組建“河南藝術學院”, 并于1959年更名為“鄭州藝術學院”, 設音樂系、美術系、師資科、舞蹈班、導演班和文藝干部培訓班;1962年, 省政府決定停辦“鄭州藝術學院”, 將部分師生及原有設備、資料調配入“開封師范學院”即河南大學前身, 成立“開封師范學院藝術系”, 設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兩個專業。

至此, 河南大學與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真正有了交集, 截至1978年,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完成地就只在“開封師范學院”內, 即便是在“文革”期間的艱難困境中, 這里也仍然在1972年至1976年間招收了“工農兵大學生”, 為“文革”之后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恢復和發展準備了一定的人才。河南高等音樂教育在河南大學有了歸結和收獲, 并且依托河南大學這塊豐厚的人文土壤變得富有生命力和日益茁壯起來。

二、“一本五專”與“鐵塔效應”

自恢復高考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 由于全國高校大調整等歷史原因,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基本上是封閉式的,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在較長的時期內形成了以河南大學一所本科院校和另外五所??圃盒橹鞯?ldquo;一本五專”培養結構, 并在這種結構中保持了穩中有升的發展。

1962年后,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以河南大學為主要依托, 堅持以發展高師教育為主體的路線。這期間, 河南大學的名稱經歷了幾次變更:從1956年的“開封師范學院”到1979年的“河南師范大學”, 再到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的校名。此間, 河南大學也對本校的音樂教育資源進行了調整和重組:1984年, 河南大學藝術系分為音樂系和美術系。1986年, 音樂系分為音樂一系和音樂二系, 音樂一系招收音樂教育4年制本科學生, 以高師音樂教育為主;音樂二系招收民族歌劇三年制??? 以民族歌劇的專業人才培養為主, 系主任是河南省著名聲樂教育家武秀芝??梢钥隙ǖ氖? 河南大學音樂二系民族歌劇專業的設置開啟了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先河, 自此之后,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兼及專業音樂教育培養的結構。

恢復高考后, “開封師范學院”即恢復招收音樂類本科生。為了彌補“文革”對高等音樂教育的破壞, 滿足當時社會對音樂師資的需求, 河南幾所老牌師范院校隨后也陸續招收音樂類??粕?1980年1月, 安陽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科成立并于同年招生;1982年6月, 周口高等師范??茖W校音樂系成立并于同年招生;1982年, 洛陽師范高等??茖W校藝術系成立并于次年招收音樂專業學生;1983年, 南陽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系成立并于同年招生;1984年, 開封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系成立并于次年招生。河南大學于1986年獲準招收民族聲樂和民族器樂兩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這更加強了河南大學在全省高等音樂教育中的“領頭羊”地位, 提升了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培養層次。

“一本五專”的格局形成后, 河南省各領域的音樂人才大多來自這幾所院校。因開封鐵塔公園與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北面毗鄰, 站在河南大學校園朝北望去, 總能望到那屹立千年的“鐵塔”守望著這所百年名校, 故河南大學畢業生多自稱為“鐵塔牌”。在這種格局中, 河南大學培養的“鐵塔牌”音樂專業畢業生更是河南省音樂人才中層次最高、水平最高的代表, 他們或留校任教, 或分配到其他院校, 很多都成為各院校專業院系的業務領導。據不完全統計, 河南省現有的高等音樂教育培養機構 (學校、院系) 的專業教師中, 河南大學畢業生占三分之一, 如果算上曾在河南大學接受過培訓的, 則可占到二分之一, 由此可見河南大學在河南高等音樂教師培養體系中的突出地位。無論是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思路、辦學模式還是培養方向, “鐵塔牌”都形成了一種歷史力量和效應, 這種品牌式的力量在一定時期內對于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快速恢復和穩定發展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但是, 一省之內校友式的師資鏈接, 又造成了河南高等音樂教育視閾狹窄、辦學模式重復、辦學思維單一的不足。當然, 這種不足不能歸咎于河南大學的“鐵塔效應”, 而應放到我國高師教育封閉化模式的歷史大環境中去考量, 在這種環境中, 生源和分配制度的區域限制都是造成河南高等音樂教育師資來源單一化的原因。而河南大學作為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老大哥”, 又不得不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承擔這種師資輸出的重任。今天, 當我們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鐵塔牌”的影響時, 應該肯定河南大學在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發展中的建設性貢獻, 客觀看待“鐵塔效應”形成的局限性。

三、河南大學與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新環境

1995年, 信陽師范學院藝術系成立, 并于1997年開始招收音樂專業本科生, 這是河南省第二所培養本科層次音樂人才的院校, 它的成立結束了維系十多年的“一本五專”的格局, 推動了河南高等音樂教育本科層次教育的發展。1999年, 高校開始擴招,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顯得嚴重不足。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河南高等教育自“九五”期間開始在規模和結構上進行明顯的調整和改善,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優化高等教育布局, 改變條塊分割、封閉辦學的局面;二是實行以部委和省級統籌為主的管理體制, 促進辦學規模的擴大和本科學校結構的進一步改善;三是進行重點高校及“211”工程建設。

在政策引導下,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師資引進尤其注重對專業音樂院校畢業生的傾斜, 這種傾斜為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注入了力量。同時, 河南高校在“共建、調整、合作、合并”方針的指導下也積極進行了一系列重組和升格, 提升了河南高等教育的整體層次和培養能力。2000年2月, 教育部和河南省將洛陽師專、南陽師專、安陽師專和商丘師專與當地教育學院合并, 升格為本科師范學院, 其音樂系也分別于次年開始招收音樂專業本科生。這四所老牌師范院校的升本極大地提高了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整體教育實力和層次。鄭州大學是國家“211院校”, 該校在鞏固自然科學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積極開拓人文學科, 努力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發展, 2001年創立的音樂系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音樂系自200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在鄭州大學的帶動下, 其他理工科院校也加強了人文學科的建設, 紛紛成立了音樂院系。例如, 2007年7月, 河南理工大學 (原焦作工學院) 成立了音樂系, 招收4年制音樂表演本科生。

在高等音樂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方面, 2005年, 河南師范大學音樂系獲批準成為音樂學碩士授予單位, 成為河南省高層次音樂教師培養新的生力軍;2011年, 鄭州大學音樂系的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申報成功, 將于201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至此, 河南高等音樂教育“鐵塔牌”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河南大學作為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領頭羊”, 在新的歷史時期也進行了一定的重組和改革。1996年, 河南藝術學院在河南大學原有的藝術專業的基礎上成立, 隸屬河南大學;1998年年初,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重組, 將原有的四個學院實質性合并, 設立音樂教育、音樂表演、作曲編導、美術、藝術設計4個系, 2001年又增設戲劇系。在研究生教育方面, 1995年, 河南大學音樂學碩士點獲國家學位辦審批通過, 分別招收聲樂、鋼琴、作曲理論、中國音樂史等多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已畢業碩士研究生有數百人;同時, 河南大學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單位獲批, 已取得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課程結業證的學生300多人, 其中通過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的有160人;2010年河南大學獲批準招收藝術學碩士 (MFA) 研究生, 成為河南省目前唯一具有“藝碩”培養資格的院校。由于多年的積累和豐厚的辦學經驗, 河南大學無論是在教育層次、師資力量還是在科研能力上, 都在河南高等音樂教育中處于領頭位置。但是, 在新的時代環境中, 河南大學的高等音樂教育不再有絕對的優勢地位, 這就需要河南大學增強危機意識。首先, 河南大學沒有絕對的地緣優勢。地處開封使河南大學失去了對省會鄭州的第一依托優勢。其次, 河南省目前唯一的“211院校”是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的高等音樂教育如何在這種狀況下保持多年的優勢是應當引起思考的。河南大學應當重新自我定位, 相關決策部門更應該充分認識和肯定河南大學對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貢獻和影響, 并在新時期的發展政策中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研究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必然不能避開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領航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已經半個多世紀, 這個歷史的積累必然會成為影響河南高等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仡櫄v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 研究河南高等音樂教育與河南大學的關系則是這其中必不能缺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劉問岫.中國師范教育簡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2]孫繼南.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史紀年 (1840—1989) [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2000.

[3]居其宏.新中國音樂史 (1949—2000) [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2.

[4]姚思源.中國當代學校音樂教育文獻 (1949—1995)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5]馬達.音樂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5.

[6]劉衛東, 王興業.河南省高等教育史[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洪澇災害安全范文下一篇:紀昌學射課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