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

2023-11-29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第1篇

1、物流系統規劃方案的設計步驟:

1)調查分析階段2)需求預測階段

3)規劃設計階段4)方案評價階段

5)實施階段6)時效評估階段

2、物流績效評價指標的內容:

1)成本評價指標2)資產評價指標

3)生產率評價指標4)質量評價指標

5)反應時間評價指標6)供應鏈密切度指標

3、系統規劃常用方法:1)戰略目標集合轉移法(SST)

2)關鍵成功因素法(CST)

3)企業系統規劃法(BSP)

4)企業信息分析與集成技術法(BIAIT)

5)投資回收法(ROI)

6)產出/方法分析(E/M)

7)零線預算法

8)階石法

4、物流系統仿真:就是借助計算機仿真技術,對物流系統建模并進行實驗,得到各種動態活動及其過程的瞬間仿效記錄,進而研究物流系統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類型: 按配送組織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倉庫配送

④生產企業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變產品數量組成形態而不改變產品本身的物理、化學形態的,與干線運輸相配合的一種配送方式。

7、銷售-供應一體化配送:對于基本固定的用戶和基本確定的配送產品,銷售企業可以在自己銷售的同時,承擔用戶有計劃供應者的職能,既是銷售者同時又成為用戶的供應代理人,起到用戶供應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戶將屬于自己的貨物委托給配送企業代存、代供,有時還委托代訂,然后組織對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現形式:1)經營觀念不合理2)資源籌措不合理

3)庫存決策不合理4)配上與直達的決策不合理

5)價格不合理6)送貨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綜合程度的專業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實行送取配合

4)推行即時配送

5)推行準時配送系統

11、配送系統的構成:1.配送的主體2.配送的客體

3.配送的環境4.配送的設備

12、配送系統的目標:1.快速2.及時3.可靠4.節約

13、物流配送系統規劃和設計:是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選擇最佳的配送路線,結合內部環境的變化配置適宜的車輛并提高單位裝載率,防止交錯運輸,盡可能降低配送差錯率,不斷改善流通加工、驗貨、包裝等功能,是其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并制定出各自發績效考核指標等

14、裝卸搬運系統設計方法:是對搬運系統進行設計時的方案制定,包括確定搬運路線系統、確定裝卸搬運設備和確定運輸裝卸單元,最后用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15、托盤作業法:是用托盤系列集裝工具將貨物形成成組貨物單元,以便于采取叉車等設備實現裝卸作業機械化的裝卸作業法。

16、裝卸搬運合理化:1)防止無效裝卸2)進行少消耗的裝卸

3)充分利用機械,實現“規模裝卸”

4)提高“物”的裝卸搬運活性

17、倉儲系統的主要構成:儲存空間、貨品、人員及設備等要素

18、自動倉儲系統:是指能自動存儲和取出物料的系統

19、自動倉儲系統發展趨勢:1)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

2)與工藝流程結合更為緊密

3)儲存貨物品種多樣化

4)提高倉庫出入庫周轉率

5)提高倉庫運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聲

20、倉儲空間評價要素:1.倉儲成本2.空間效率

3.作業時間4.貨品流量

5.作用感覺

21、貨位優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貨位優化2)銷售量的貨位優化

3)單位體積的貨位優化4)分揀密度的貨位優化

22、庫存管理模式(論):1)傳統庫存管理模式

2)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式

3)聯合庫存管理模式

4)協同式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

23、倉庫布局合理化:1)提高倉儲密度,提高倉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儲定位系統

3)采用有效的檢測清點方式

4)采用現代存儲保養技術,利用現代化技術是存儲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裝箱、集裝袋、托盤等運輸裝備一體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樞紐:是指在公路主骨架與水路主通道、鐵路和航空干線交匯處的全國綜合運輸網重要節點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會的具有運輸組織、中轉和裝卸儲運、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輔助服務等基本功能的公路運輸站場服務系統

25、物流網絡:即物流系統的空間網絡結構,是指物流系統(物流企業或組織)構造和組織的與經營有關的物流節點、物流線路的空間網絡結構。

26、物流節點:是物流系統中貨物運往最終消費者過程中臨時??康牡胤?,如制造商、供應商、倉庫、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節點功能:1)物流處理功能2)銜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倉庫不同之處:1)倉庫的位置不同2)倉庫相對的吞吐能力不同

3)倉庫內部構造及機械裝備不同

29流通性節點包括:1)流通倉庫2)集貨中心

3)分貨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園區

30、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的主要內容:

1)物流網絡規劃:?物流設施選址規劃

?物流線路規劃

2)物流設施平面布局規劃

3)物流設備選擇與布置設計

4)物流信息系統規劃

5)物流運作系統規劃

31、物流系統合理化:是指物流過程中各系統、各要素之間的優化組合、協調運行,能適應和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從而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準則

32、(物流設施設備的)布置設計:就是通過對系統物流、人流、信息流進行分析,對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通道和場地做出有機的組合與合理配置,達到系統內部配置的最優化

二、圖題:197-199頁

1.自營型配送模式:企業(集團)通過獨立組建配送中心,實現內部各部門、廠、店的物品供應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業之間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實現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種功能互補的配送聯合體。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幾個企業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達成某種協議,互用對方配送系統而進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雙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業務委托給第三方來完成的一種配送運作模式。

圖8-3矩陣圖決策法加199頁文字

三、計算題:127頁定量訂貨法

定期訂貨法

四、單選、判斷:

1.期中試卷

2.80頁----4.3運輸決策--1)成本比較法

3.90頁----5.2物流設施與設備的構成

4.107頁---5.3物流設施設備規劃設計

5.110頁---5.4物流設施設備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6.138頁---7.1.3--1)物料分類

2)移動

7.146頁---7.3現代裝卸搬運的作業方式

8.154頁--7.5裝卸搬運設備的分類、選擇與運用

9.160頁--7.6物流裝卸搬運系統的設計方法 10.192頁--(5)數據分析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第2篇

[摘 要] 專業實踐教學協同是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關鍵要素,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協同,體現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在課程方面。通過文獻分析,并結合多年專業教學經驗,對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入探究,在創建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研究中,構建了“234”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同時提出了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的評價方法;最后,以南寧師范大學相關專業為例進行分析,為其他院校相關專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實踐教學;協同創新;物流管理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雙萬計劃’背景下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協同創新研究”(2020JGA240);2018年度廣西高等學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育計劃項目;2021年度南寧師范大學首批校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面向新工科人才培養的物流工程專業實踐創新教學平臺建設”

[作者簡介] 劉新全(1979—),男,河北衡水人,博士,南寧師范大學物流管理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對于本科高等教育來說,這一體現主要落實到一流本科專業和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是當前適應時代需求快速發展起來的專業類別,目前包含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專業,本專業類人才的培養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滿足了各行業和產業對流通人才的基本需求。在教育部“雙萬計劃”背景下,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以辦好一流專業和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加快專業教學改革,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目前,從全國各本科院校對該專業類的設置情況來看,開設最多的專業是物流管理,其次為物流工程專業,部分院校同時開設兩個專業。本文通過多年對物流人才培養的調研和分析,梳理了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以南寧師范大學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為例,從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構建和評價兩方面,深入研究了專業實踐教學協同如何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一、文獻研究現狀

現有文獻對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協同創新進行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國內學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深入探析。

(一)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出臺的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了物流管理與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目標的提出對指導現有專業教學提供了方向和標準,現有文獻也從不同的角度并結合教學實際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有學者從物流行業近年來的發展特點入手,通過分析認為改革實踐教學體系對物流類專業來說勢在必行,從整體研究如何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并在實踐教學中進行了應用[1]。通過對現有實踐教學體系存在問題的研究,有學者構建了“四位一體、協同融合”的物流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對該體系進行應用,認為可以提高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2]。

其次,在研究過程中,相關學者也有針對性地融合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專業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和實踐教學課程考核體系等方面,以專業類為基礎打造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3,4]。實踐教學體系科學合理的設計有助于加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改善校內實踐設施不足的問題,因此,有學者以此為出發點,通過以融合企業為抓手,加強與能夠體現物流專業應用特色的企業進行協同育人,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設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同時,有學者也提出了物流管理專業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從制度保障、實踐師資和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議[6]。

(二)實踐教學內容研究

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在以往高等本科院校中重視程度不夠,往往會忽視實踐教學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對此有的學者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當前實踐課程設計為基礎進行改革,以達到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的目的[7];實踐教學內容的實施依賴高校教師,實施的效果需要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因此研究本科高校物流類專業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顯得很有必要[8,9];相關學者也對具體的專業進行了研究,比如通過探索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提出了基于工程素質的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10]。在實踐教學內容研究方面,部分學者基于實踐教學改革目的是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創新創業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從實踐教學內容和創新創業目標要求出發,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物流人才[11,12]。

(三)實踐教學評價研究

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首先需要考慮從哪些指標去評價,有文獻認為從實踐教學成果、實踐教學環節和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等因素去分析實踐教學評價效果[13];有的學者也提出了類似的指標,但是更加強調了創新與創業及管理機制等方面構成的教學指標體系對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影響[14,15];實踐教學評價效果的研究,需要借助現有的方法進行分析,因此,相關文獻基于CIPP模式等[16,17]對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的監控和評價,通過此方法可以改善實踐教學評價效果。

二、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研究

(一)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構建

通過梳理現有文獻發現,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在實踐教學協同方面,體現在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在課程方面。根據本文對南寧師范大學及廣西區內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和物流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際調研,提出了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全程多元實踐教學系統協同創新模式,該模式從2個實踐平臺、3種實踐能力、4類實踐課程進行多元協同,為指導本專業類學生提高實踐學習效果、拓展實踐學習能力、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等方面提供了依據。

“2個平臺”即線下實踐平臺和線上實踐平臺,成立由省內外高校學者、物流行業和企業專家、學院骨干教師共同組成的“物流管理與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對人才培養改革中有關實踐教學方案制訂和修訂、實踐課程體系協同建設、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等重大問題進行指導和協調;同時,與企業共同開發相關實踐操作軟件,打造適合學生實踐學習的線上實踐平臺,協同不同專業優勢,重構實踐課程體系,提升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線下實踐平臺方面,建立了13個線下專業實驗室,同時與廣西現代物流集團等10多家物流企業建立了校外線下實踐基地,滿足了學生線下實踐需求;線上實踐平臺方面,一方面以實驗室為基礎,打造了線上虛擬仿真實踐平臺,學生通過虛擬仿真軟件完成實踐學習,另一方面打造了《物流管理》虛擬仿真省級一流課程及學院教師與企業共同開發的線上快遞實訓平臺等,滿足學生線上實踐需求。

“3種能力”即專業實踐能力、專業研究能力、專業創新能力,3種能力培養都以實踐教學協同為基礎,構建以專業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項目教學、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理論學習—實驗操作—項目研究—專業比賽—大創申報“五位一體”能力提升模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以“五位一體”能力培養推動學生專業素質提升,獲得了良好的培養效果,近5年參加各類專業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金獎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29項,考研人數增加了5倍。

“4類實踐課程”即協同專業類課程實踐環節,基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的關聯性,實踐課程設置從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實習實踐課程、創新創業特色課程四個方面進行協同,既做到了同一類專業內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有效銜接,又協同了不同專業的實踐課程知識,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水平。在課程設置時,考慮兩個專業實踐需求,基于線下和線上實踐平臺設置課程實踐環節和獨立實踐課程,例如專業基礎課“供應鏈管理”,兩個專業實踐學時設置均為16課時,考慮兩個專業學生文理基礎的不同,在實踐教學過程可以協同教學,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得到能力提升;同一專業培養方案中課程實踐環節設置,充分考慮不同課程特點,協同課程實踐內容,避免出現同一實踐內容重復出現在不同課程中,既提高了培養效果,也提升了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全程多元實踐教學系統創新模式,如圖1所示。

(二)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評價

實踐教學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專業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也是評價實踐教學協同效果的重要指標。結合物流專業類人才培養實踐,構建基于多維環狀實踐教學評價模型,評價包括決策、執行、監控和信息反饋系統,從多層面進行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改變以往僅僅由任課教師給出教學評價的模式。評價主體包括學院管理層評價、教師教學層評價、學生學習層評價、行業專家層評價、企業指導教師層評價,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建立嚴格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模式,如圖2所示。

多年來,學院注重行業專家和企業對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通過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效的溝通和聯系機制,掌握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從實際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企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都表示肯定;南寧云鷗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用人單位對人才質量給予高度評價,普遍反映我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強、素質高,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掌握較好,團隊協作精神較強,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通過添加企業評價和行業專家評價,使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評價結果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高校和相關學者的重視,為了打造符合行業和企業需求的現代物流人才,需要從實踐教學協同角度進行研究。本文通過梳理現有文獻,對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在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研究中,構建了“234”多元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同時對實踐教學協同創新模式如何評價進行了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結合南寧師范大學物流類專業人才培養實際進行分析。本研究為進一步提升物流類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參考依據,對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支撐。

參考文獻

[1]賀可太,王振輝,郭德俠.物流類專業本科生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0(6):92-97.

[2]楊桂麗,李發宗.“四位一體、協同融合”物流實踐教學體系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20(1):52-53.

[3]孫家慶,丁瑤,韓美玲.“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航海教育研究,2020,37(3):73-77.

[4]王慧娟,宋宏偉,臧愛軍.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0,22(3):35-39.

[5]李虹.基于產教融合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6(4):104-108.

[6]劉肇民,柴天姿.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實證研究:階梯式教學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6):42-44.

[7]許婧.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物流專業實踐教學優化研究[J].科技視界,2020(10):156-158.

[8]黃韌.探討新形勢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問題[J].營銷界,2020(12):70-71.

[9]董紹增,張得銀.物流管理專業“三跨”融合實踐教學探索[J].黑龍江教學(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11):35-36.

[10]郭秋霞,安永東,張安寧.基于工程素質的物流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1(10):70-71.

[11]林秋平,閆妍.雙創導向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及實踐探索[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4):181-184.

[12]焦玉玲,徐彬杰,袁澤瑩.以大學生創新項目為導向的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探究[J].教育現代化,2020(14):70-72.

[13]李輝,陳艷,尚猛.基于因子分析的應用型本科物流專業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7):190-192.

[14]鄒浩,胡文.基于模糊評價模型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20,39(3):145-148.

[15]宋萬杰,趙愛平,李芳.河北省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研究[J].科技風,2019(2):53-54.

[16]張雅蕊,馬俊,毛雪黎.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評價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30):38-39.

[17]馬松艷,趙東江.基于CIPP模式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9,39(6):132-134.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Major: Taking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Xin-quan, WEN Ju-tao, TAN Miao

(School of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China)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第3篇

一、研究背景

各高校為了滿足物流信息技術專業實訓和技能訓練的需要采購了與這個專業相關的實訓軟件, 這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與物流業務相關的系統操作、系統開放、系統維護等技能, 為學生后續的就業奠定了扎實的信息化運維的技能基礎。但由于院校經費預算、技術更新和崗位需求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 院校所建立的實訓環境與企業真實的運營環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實訓環境不能滿足物流信息技術專業實訓對接真實生產運營的需要。所以, 采用功能服務集成的方案也就是面向服務的架構 (SOA, 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 應運而生。這種方案采用松散耦合的集成方式, 利用了系統總線 (ESB) 、網頁服務、組件服務和標準化報文服務等技術。

二、關鍵技術

采用松散耦合方式的功能服務集成方案是利用面向對象的開發思想, 將功能接口設計成一個個的服務對象, 并采用總線方式將其集成, 服務對象可以是獨立的完成相應的數據采集、數據查詢、數據統計等功能, 也可以根據需要、根據相應的規則或業務流程進行組合, 服務對象間可以相互進行數據通信、數據傳送, 也可以組合去完成某項功能。而這項服務對象的集成是松散耦合的, 很容易拆分和組裝, 這樣的集成架構被定義為面向服務的架構SOA。

三、集成平臺應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 數據格式、數據類型不統一的問題

通過對多業務系統的研發和分析, 制定了基于XML格式的數據交換標準方案, 標準的制定為不同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提供了參照, 它使數據在收集、整理、傳送和使用等環節中有了科學、規范的定義方法, 為多種異構系統的集成提供了標準依據。信息標準包括數據標準 (元數據規范、數據代碼集、數據集和數據交換規范等) 、代碼編碼標準、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等。

(二) 用戶對接問題

用戶對接指的是物流信息實訓系統的用戶與物流信息平臺的用戶可以在兩個不同的系統中相互認證。入校的學生和教師在開通的物流信息實訓系統帳號的同時也會成為物流信息平臺的會員。物流信息平臺全面對接現代物流職院學生用戶、教師用戶, 并研發了用戶注冊接口, 登錄物流信息實訓系統的用戶可以通過該接口直接注冊為物流信息平臺會員。

教師通過用戶認證后, 可將教學資料、教輔資料、教學研究資料等上傳到物流信息實訓系統的空間用以輔助自己的教學;同樣也可以登錄物流信息平臺獲取最新的物流業務信息、物流發展動態、物流實際應用案例等資料, 還能為自己的研究課題提供良好的研究和驗證空間。學生通過用戶認證后, 學生可以通過物流信息實訓系統中教師提供的教學課件、教學案例、學習參考資料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并通過物流信息實訓系統的答疑通道實時與教師交流自己的學習疑問、學習心得等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樣也可以登錄物流信息平臺將所學的知識放到物流信息平臺相應的系統, 如電子商務平臺、綜合配貨系統、倉儲系統、GPS系統等模塊上進行實訓驗證, 這樣能獲得更多實際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當學生畢業后, 學生在物流信息平臺的帳號也會同時轉為正式的會員帳號, 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使用物流信息平臺, 為其工作服務。此外, 在物流信息平臺為物流職院教師用戶開辟了職教新干線個人空間的展示的模塊, 分享其熱點鏈接。

(三) 基于實際數據的物流信息平臺的教學資源管理問題

為了能夠利用物流信息平臺的實際的物流業務信息而同時又不影響物流信息平臺的運營, 必須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面向物流職業教育的子平臺, 并在該子平臺上建設基于實際數據的教學資源管理模塊。

為此, 我院在物流信息平臺上建設面向物流職業教育的子平臺以及物流業務運營實際教學資源管理模塊, 以便通過物流信息實訓系統與物流信息平臺對接后, 物流信息平臺將能為物流信息實訓系統的教學資源庫提供大量的實際教學資源, 包括基礎物流業務運營案例、新物流業務運營案例、物流企業管理案例、倉儲管理案例、綜合配貨管理案例、物流園區信息化建設案例等。

通過解決上述問題建設好的實訓集成平臺, 能使學生在不走出校門的前提下把學到的知識在校內進行演練, 能模擬真實的物流業務, 接觸真實的物流數據, 解決真實的物流運營問題, 最終實現學生到員工的“無縫對接”。

摘要:本文提出了功能服務集成的方案搭建物流信息技術專業教學實訓系統集成平臺的設計方案。文中說明了面向服務架構 (SOA) 的理論, 分析了各大高職院校物流實訓系統的弊端和搭建實訓集成平臺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并說明了搭建實訓平臺的最終目的, 真正實現學生學習畢業后到工作崗位任職的“無縫對接”。

關鍵詞:SOA,系統集成,物流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 鄧子云.基于Struts2+Hibernate3+Spring2的物流數據交換平臺[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09, 26 (10) :88-90.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第4篇

課程名稱:物流系統工程

英文名稱: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學分:3

總學時:54

內容簡介:《物流系統工程》課程是物流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及相關專業的選修課?!段锪飨到y工程》以物流系統為邏輯起點,作為專業核心課是以物流類專業三年級本科生為講授對象,是集理論性與應用性為一體的課程。內容應包括物流系統工程產生和發展的背景和現狀,物流系統要素及集成、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系統建模、物流市場調查和預測、物流戰略規劃、物流網絡規劃、物流系統仿真、物流系統綜合評價、物流系統決策、物流系統案例分析、物流系統工程未來等。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物流系統工程的基本原理,在定性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的基礎上,著重運用系統思想、定量方法、技術工具、經濟手段分析物流活動,具備初步開展物流系統的要素集成分析、規劃設計、具體實施的能力,了解物流系統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針對物流系統工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的特點,聯系物流一般原理、具體物流活動各個環節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方法、技能,通過預習、聽課、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參觀考察、社會調查、案例分析、設計方案、上機實踐及其組合等一種或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從事物流系統工程活動的能力。

選用教材:王長瓊.物流系統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張慶英,物流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案例分析[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年 傅衛平,原大寧.現代物流系統工程與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齊二石,方慶琯.物流工程[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第5篇

過去單一企業間的競爭已轉變為企業供應鏈間的競爭。供應鏈管理強調的是一種網絡式的管理,即從原物料供應開始、經過產品制造到銷售網路的將供應商、制造商、配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體的功能網路結構進行計劃、協調與控制的管理模式,確保在正確的時間內,將正確的產品送到正確地點的正確客戶手中。供應鏈原理使原來流通網絡上企業的物流、資訊流、價值流、技術流的對應走向共生。由于從供應商取得的原物料或服務對企業滿足顧客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選擇供應商在供應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

產品要經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路線,才能進入消費者和用戶手中。分銷便是企業使其產品由生產地點向銷售地點運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企業要進行一系列策劃。

銷售渠道策劃是怎樣合理選擇、設計和管理銷售渠道。即指怎樣合理選擇、設計和管理產品從生產者轉移到消費者或用戶所經過的路線和通道(簡稱“通路”)。

渠道結構

銷售渠道策劃首先就是要對銷售渠道的結構進行策劃。這是合理設計與管理銷售渠道的前提條件。銷售渠道的結構策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銷售渠道的程度結構?,F代營銷過程中,商品銷售渠道的模式很多,一般按渠道中是否有中間環節和中間環節的多少的不同來劃分為不同位數的銷售渠道。

在消費者市場,企業面對的最終顧客是家庭和個人,即是最終消費者。一般策劃有以下幾種長度不同的銷售渠道可供選擇:

——生產者-消費者。即企業自己派人推銷,或以郵購、電話購貨等形式銷售本企業的產品。這種類型的渠道由生產者把產品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沒有任何中間商的介入,是最直接、最簡單和最短的銷售渠道。

——生產者-零售者-消費者。即由企業直接向零售商供貨,零售商再把商品轉賣給消費者。這種模式被消費品和選購品的企業所采用。

——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這種模式是消費品分銷渠道中的傳統模式。

——生產者-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許多企業為了大批量銷售產品,通常通過代理商,由他們把產品轉賣給零售商,再由零售商出售給消費者。

——生產者-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一些大企業為了銷售特定產品或進入特定的市場,常需經代理商、批發商賣給零售商,最后到消費者手中。

銷售渠道的寬度結構。銷售渠道除了長度問題外,還有寬度問題,即根據企業在同一層次上并列使用的中間商的多少,企業的銷售分寬渠道和窄渠道。

寬渠道是指企業使用的同類中間商很多,分銷面很廣,一般日用品都通過寬渠道銷售,

由多家批發商轉售給更多的零售商進行分售。這種分銷渠道能夠大量的銷售產品,與消費者接觸面廣。

窄渠道是指企業使用同類的中間商很少,分銷面窄.甚至一個地區只由一家中間商經銷。窄渠道一般適用于專業性較強的產品或較貴重的耐用消費品。

寬渠道的寬度的選擇及策劃,與企業的營銷目標和分銷戰略有關。通常有三種可供選擇的策略:

——密集型分銷。即盡可能通過較多的中間商銷售產品,以擴大市場覆蓋面或快速進入新市場,使眾多的消費者和用戶隨時隨地能夠買到這些產品。

——選擇型分銷。即在同一目標市場上,依據一定的標準選擇少數中間商經銷其產品,而不是允許所有合作意向的中間商都參與經銷。這種戰略的重心是維護企業、產品的形象和聲譽,建立和鞏固市場地位。

——獨家型分銷。即企業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區,只選擇一家批發商或零售商經銷其產品。通常雙方訂有協議,中間商不得經營其競爭者的產品,企業也不得向其他中間商供應其產品。這一策略的目的是控制市場,彼此得到對方更積極的配合,強化產品形象并獲得較高的毛利。

現代銷售渠道的系統結構。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復雜化和企業對銷售渠道認識的加深,銷售渠道模式出現了如下特點及類型:

——銷售渠道的縱向聯合。又稱垂直銷售系統.是指用一定的方式將分銷渠道中的各個環節的成員聯合起來.尋取共同目標下的協調行動,以促進分銷活動整體效益的提高。這種縱向聯合的分銷渠道大致有三種形式:

第一,公司式。即由一家公司擁有和統一管理若干工廠,批發機構和零售機構,控制銷售渠道的若干層次,甚至整個銷售渠道,綜合經營生產。批發、零售業務。

第二,管理式。即通過渠道中一個規模和實力較大的成員來協調整個產銷通路的渠道系統,品牌產品的制造商較能取得批發商的合作與支持。例如柯達、吉利、寶潔等公司可能博得其中間商在產品陳列、展示、促銷和價格政策方面的異乎尋常的合作。

第三,合作式。即不同層次的獨立的制造商和中間商,以合同為基礎建立的聯營形式。包括:批發商自愿連鎖店:零售商合作社;特許專賣機構,如制造商組織的零售商特許專賣系統,制造商組織的批發商特許專賣系統,服務公司組織的零售商特許專賣機構。

——銷售渠道的橫向聯合。又稱水平式渠道系統,是由兩家公司聯合開發共同的渠道系統。這些公司或因資本、生產技術,營銷資源不足,無力單獨開拓市場機會,或因不愿意承擔風險,或因看到和其他公司聯合可實現最佳協同效益,而組成水平渠道系統。他們可以暫時或永久地合作也可以組成一家新公司,如皮爾斯堡公司和克拉夫特食品公司簽訂一項協議,由前者制造冷凍生面團產品并負責廣告宣傳業務,后者則應用其專門技術組織營銷,將這些產品分銷到商店。

——多渠道銷售系統。即對同一或不同的分市場,采用多條渠道的分銷體系。隨著顧客分市場和可能產生的渠道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多渠道分銷方式。如通用電氣公司不但經由獨立零售商。而且還直接向建筑承包商銷售大型家電產品。又如近幾年國內的軟飲料行業,同一品牌的產品罐裝和瓶裝的通過傳統的營銷渠道銷售,而桶裝的則通過使用專用的飲料分裝機在大街小巷銷售,更好地滿足了不同顧客的需求。

——網絡銷售系統,這是一種新興的銷售渠道系統,也是對傳統商業銷售運作的一次革命。企業通過國際互聯網絡,發布商品及服務信息,接受消費者或用戶的網上訂單,然后由自己的配送中心或直接由制造商通過上門或郵寄,例如網絡書店,網絡花店,網絡藥店等。

在實際策劃中應多角度考慮銷售渠道的模式結構,根據產品與企業情況,選擇最佳的渠道。

設計銷售渠道的中心問題是確定達到目標市場的最佳途徑。因此它是企業銷售渠道策劃的重中之重。在策劃中首先必須分析影響銷售渠道設計的因素,其次是建立實際銷售渠道的目標和程序,然后確定相應的銷售渠道策略。

不少生產廠商已經發現聯合分銷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分銷商有不同類型,企業形象、聲譽和市場影響力也有很大差別,而且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標和采購政策,要找到合適的分銷商并不容易。分銷渠道拓展,成為企業經營上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問題的關鍵在于,聯合分銷商不是為了一筆買賣,而是要“結親”——商品分銷的戰略伙伴或合作者,在分銷渠道中形成相對應的社會分工或引起分銷渠道結構的重組。這種分銷渠道結構通常能夠影響到分銷成本,影響到消費者需要的商品能否及時、準確地轉移到消費者手上。也影響到消費者和最終用戶心目中的產品定位。選擇分銷商的重要性使不少企業感到壓力。那么如何選擇分銷商呢?

許多成功企業的經驗說明了這樣一個基本道理,明確選擇分銷商的目標和原則,并且做好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每一個將被選擇的分銷商的情況,是選擇分銷商的起點和前提條件。明確目標是選擇分銷商的前提之一。這里有兩個層次的目標要加以區分:第一個層次為基本目標,即選擇中間商。建立分銷渠道要達到什么分銷效果;第二個層次為手段目標,即要建立怎樣的分銷渠道,它在實現第一層次目標的過程中應當發揮什么作用。建立分銷渠道的目標明確之后,這些目標就被轉換成選擇分銷商的原則,成為指導分銷商選擇工作的綱領。一般來說,應遵循的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把分銷渠道延伸至目標市場原則。這是建立分銷渠道的基本目標,也是選擇分銷商的基本原則。企業選擇分銷商.建立分銷渠道,就是要把自己的產品打入目標市場.讓那些需要企業產品的最終用戶或消費者能夠就近、方便地購買.隨意消費。根據這個原則,分銷管理人員應當注意所選擇的分銷商是否在目標市場擁有其分銷通路(如是否有分店、子公司。會員單位或忠誠的二級分銷商),是否在那里擁有銷售場所(如店鋪、營業機構)。

分工合作原則。即所選擇的中間商應當在經營方向和專業能力方面符合所建立的分銷渠道功能的要求。尤其在建立短分銷渠道時,需要對中間商的經營特點及其能夠承擔的分銷功能嚴格掌握。一般來說,專業性的連鎖銷售公司對于那些價值高、技術性強、品牌吸引力大、售后服務較多的商品,具有較強的分銷能力。各種中小百貨商店、雜貨商店在經營便利品、中低檔次的選購品方面力量很強。只有那些在經營方向和專業能力方面符合所建分銷渠道要求的分銷商,才能承擔相應的分銷功能,組成一條完整的分銷通路。

樹立形象的原則。在一個具體的局部市場上,顯然應當選擇那些目標消費者或二級分銷商愿意光顧甚至愿意在那里出較高價格購買商品的分銷商。這樣的分銷商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具有較好的形象,能夠烘托并幫助建立品牌形象。

共同愿望和共同抱負原則。聯合分銷商進行商品分銷,不單是對生產廠商、對消費者有利,對分銷商也有利。分銷渠道作為一個整體,每個成員的利益來自于成員之間的彼此合作和共同的利益創造活動:從這個角度上講聯合分銷進行商品分銷就是把彼此之間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只有所有成員具有共同愿望、共同抱負,具有合作精神,才有可能真正建立一個有效運轉的分銷渠道,在選擇分銷商時,要注意分析有關分銷商分銷合作的意愿、與其它渠道成員的合作關系,以便選擇到良好的合作者。

上述原則是從實現建立分銷渠道的目標來提出的。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反映著建立商品分銷系統、廠商共同合作。共享繁榮的要求。按照這些原則來選擇分銷商,將可以保證所建立的分銷渠道成員的素質和合作質量,提高分銷渠道的運行效率。這些原則也是分銷渠道成員達成合作協議的基礎。

在具體選擇分銷商之前,要根據上述原則對各個可選擇的分銷商進行全面調查和認真分析。大量的資料應當來自于企業的市場調查而不是對方的自我介紹。尤其是對于長期合作伙伴,必須徹底弄清楚他是誰、他是如何經營的、發展潛力究竟有多大。不了解分銷商,就談不上選擇。

物流增效

產品由企業到達顧客手中,不僅要通過所有權的轉移,而且要經過運輸。儲存、裝卸。配送、信息處理、包裝、流通加工等活動,構成了企業銷售系統的物流系統。當今,物流已成為第三利潤源。因此,物流系統的策劃,對于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實力,提供優質服務.提高企業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物流的職能,就是將產品由其生產地轉移到消費地,從而創造地點效用。物流作為市場營銷的一部分,不僅包括產品的運輸。保管、裝卸、包裝,而且還包括在開展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所伴隨的信息的傳播。它以企業銷售預測為開端,在此基礎上來制定生產計劃和存貨水平。生產計劃規定采購部門必須訂購的原料,并作為原材料存人倉庫。原料再轉變成制成品。而制成品存貨是顧客訂購與企業制造活動的連接點。顧客訂購使制成品的存貨水平降低,而制造活動則使之上升。產品經過裝配線、包裝、廠內倉儲、裝運處理。出廠運輸、廠外倉儲.最終送到顧客手中。

物流系統是通過運輸、存貨倉儲、網絡、信息等的協調以及材料搬運和包裝等活動來實現的。

包裝。分銷包裝和運輸。這里指的是運輸包裝,其目的是保護商品,便于運輸儲存。實體分銷中,商品的包裝材料、包裝形式要與分銷過程中運輸。倉儲、裝卸等環節相應。

運輸。是指生產企業向商品購買者發運商品的活動過程。運輸決策包括兩方面:其一,根據所運商品對運輸時間與運輸條件的具體要求,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等。其二,決定發運的批量、時間以及最經濟的運輸路線等。

倉儲。是指生產企業利用倉庫儲存產品,倉儲決策包括是否使用倉庫;若使用倉庫,則決定自建還是租賃;若自建倉庫,則須考慮選址。設計倉庫的類型、結構、規模等問題。

搬運裝卸。商品要運輸,倉儲就必然要搬運裝卸。其內容包括商品的裝上卸下,移動、分類、堆碼,搬運操作中要動用各種機械設備及相應的人力。在商品實體分銷過程中,搬運裝卸的次數、質量,都會影響到產品成品。

存貨控制。存活控制包括決定和記錄商品的存放地點、儲存結構、合理儲存量和顧客需要的發貨量及發貨時間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儲存量的大小。企業一方面要力求減少庫存,節省費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足夠的庫存水平以保證在顧客需要時能及時組織發貨。

訂單處理。訂單處理包括接收、查核、記錄、整理、匯集訂單和準備發運等工作。生產企業收到顧客訂單后.應先檢查訂單是否正確,然后按訂單要求的品種。規格、數量、準確發貨給顧

上述六方面的作業結合起來形成“物流系統組合”,從而成為分銷策劃的一個需要組織部分。

策劃物流系統設計時,必須有效地利用數據。具體說,策劃物流系統化時,要把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的貨物量作為一貫流動的物流量來看待,依靠縮短其間路線,作業的合理化、現代化等手段,謀求降低總成本。

倉庫系統的設計。倉庫設計包括倉庫選址、數量和類型。

(1)倉庫選址。選擇倉庫地址時主要考慮倉庫位置與每個顧客的間距,及其所需運輸總量。既要方便,及時給每個顧客運送貨物,又要設法使運費降到最低。

(2)倉庫數量。生產企業的倉庫數量多,分散于各地,可更好地滿足顧客的供貨要求,可降低運輸費用。但倉庫多,支付的租賃費、倉庫設施的投資費用也大。所以,決定倉庫數量時,應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考慮。

(3)倉庫類型。首先考慮是自建還是租賃。自建倉庫可更適合本企業的特點需要,但建庫投資較大。租賃倉庫不需投資,支付租金,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增減,較為靈活,但不一定完全適合企業的特點需要。其次考慮倉庫的類型、規模。單層倉庫可降低搬運費,但地基面積大,土地投資費較高。多層倉庫的搬運費較高,但土地投資較低。

生產企業在進行企業倉儲決策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由計算機控制的簡捷而自動化的倉儲系統將逐漸代替以人工操作和半自動化為主的倉儲形式。目前西方發達國家許多大公司已實現了倉儲自動化。

運輸系統的設計。在運輸系統的設計中,必須根據產品和市場情況將產品及時、準確、安全地運往目的地。

在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以最低的成本目前所使用的運輸方式,一般可以分為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種,各種運輸方式在運輸速度、成本。便利性、運載能力等方面的比較見表2。

由于各種不同運輸方式受各自所要求的條件的限制,所以,一般只靠一種運輸方式很難完成產品的運輸任務。因此,在實際的運輸方式選擇中,多采取兩種或多種運輸方式結合使用。如使用鐵路和公路聯運,水路和公路聯運.或水路、鐵路。公路聯運等。集裝箱技術的發展,也為不同運輸方式的聯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庫存系統設計。企業在庫存設計中,一般是從增加存貨造成的成本增加和因存貨增加可能增加的銷售額和利潤額兩方面綜合考慮。企業的庫存設計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訂貨點,二是確定訂貨量的大小。

訂貨點是指重新開始訂貨時的存貨水平。即當庫存量減少到這一水平時,就必須重新訂貨,以補充庫存。在決定訂貨點時,還應考慮其他不可預見的因素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因此,通常實際訂貨點比理論訂貨點要稍高些,以保證有一個安全庫存量,保證不因庫存量的不足而造成交貨延誤。但是,也不能為追求安全庫存量而無限制地提高訂貨點。因為提高訂貨點,就意味著提高存貨成本。因此,訂貨點的確定仍是從成本和收益兩方面權衡來決定的。

在訂貨點的確定中,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從訂貨到交貨的時間的長短,二是市場需求及其變化。對于訂貨到交貨的時間,一般是比較容易確定的,而對于市場需求及其變化,則需要認真進行市場研究才能確定。

配送系統的設計。配送系統,也稱配送中心、購物中心,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現代化經營設施。策劃配送系統的設計,應該注意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配送模式的定位。目前情況,中國大致有4種模式:第一,企業(集團)內自營型配送模式。即企業(集團)通過獨立組建配送中心,實現內部各部門、廠、店的物品供應——配送。它在滿足企業(集團)內部生產材料供應、產品外銷、零售場。店供貨和區域外市場拓展等企業自身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較典型的就是連鎖企業的配送。第二.單項服務外包型配送模式。主要是由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實施設備(庫存、站臺、車輛等)及專業經驗,技能的批發,儲運或其他物流業務經營企業,利用自身業務優勢,承擔其他生產性企業在該區域內市場開拓、產品營銷而開展的純服務性的配送。第三,社會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即通過與上家(生產、加工企業)建立廣泛的代理或買斷關系,與下家(零售店鋪)形成較穩定的契約關系,從而將生產、加工企業的商品或信息進行統一組合、處理后,將客戶訂單的要求,配送到店鋪。第四,共同配送模式。即配送經營企業間為實現整體的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為原則,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務的協議關系。美國的“沃爾瑪”。日本的“7—11”等公司的商品配送業務大多都是委托社會物流企業承擔,或與專業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社會物流企業合作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例如,麥當勞公司所擁有的當今零售市場中最復雜。最先進的配銷系統也是由專業化配銷公司代理的。麥當勞所用的東西,從可口可樂到洗手液.從薯條到牛肉都由配送中心負責,是麥當勞公司與供應商、配送代理商真正建立了共存共榮的關系。

配送中心的設置。配送中心主要有采購、配送和其他輔助功能。下面以典型的商業系統配送中心——連鎖店配送中心——為例,闡述策劃配送中心的設計及流程。

第一,首先考慮的是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和配置數量。日本家庭連鎖店的物流半徑確定為30千米,也就是說,各連鎖分店可在30千米以內的配送中心進貨。在半徑30千米的圈內,設70個店鋪,一個配送中心。每個配送中心有4-5輛車根據總部的送貨單送貨,一輛車一次可為10-15個店鋪送貨,若裝車合理.送貨則更方便,經濟效益可得以充分體現。

第二,必須配備必要的現代化設施。配送中心和各分店都應具有總店提供的計算機終端,實現電腦網絡化。通過現代化電腦網絡的POS、EOS等系統、不但可提高訂貨與收貨的精確性.提高銷售能力,降低庫存,節省人力,還可以及時收集、掌握各方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做出正確決策。

第三,為實現配貨的自動化,配送中心還必須普遍建立條形碼自動掃描系統。運用條形碼,就可利用電腦控制、進行配貨、檢驗等工作。配送中心一般設有采購部、儲運部、開發部、計劃部等專門組織協調和管理,全權組織進貨,負責商品的統一定價,辦理發貨業務,組織店內資金的合理使用,制定并實施職工培訓計劃,組織各項業務指標的落實,負責發展主營店的前期準備工作等。

當今中國外部經營環境的迅速變化使得分銷商原有的利益格局和地位受到了挑戰,在這種狀況下,只有通過合理、有效的供應鏈管理變革才能獲得相應的發展,而這種變革應當注意如下兩點:一是傳統的分銷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把自身定位在商品分銷和獲取買賣差價的分銷商很難在未來的競爭中生存,要想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取得發展,必須實現對生產商的經營支持,幫助他們提高經營業績,并且有效地管理整個分銷供應鏈,即向綜合物流與服務集成商方向發展,才能有分銷商的未來,這種綜合性的服務集成主要表現在促進產品有效、低成本的分銷;有效地溝通和反映及時的市場信息;提供全面的物流職能(包括庫存、分揀、配送、流通加工、訂單處理等)以及能為生產商柔性化經營提供全面的分銷解決方案;二是分銷物流與供應鏈建設和發展不僅僅是一種硬件的建設,更是軟件和流程的建設。目前,有很多的企業認為建立“現代化”的物流和供應鏈,必然需要大規模地投資于先進的物流設施,似乎沒有現代化、世界一流的設備和硬件就不能成為現代化的物流。對此.我們的研究表明這是有失偏頗的,一個現代化分銷物流的根本特點應表現在高度現代化的流程設計、流程管理,以及運作活動的有效設計上,這種軟性的建設往往要比硬件的建設更為重要,此外,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物流如何與外部企業中的相關環節有機相連、做到相互協調,以促進協調供應鏈發展也決定了分銷物流的效率,所有這些是目前中國發展分銷物流過程中應當充分關注的問題。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西安交通大學)

物流系統工程教學大綱范文第6篇

1.物流數據自動識別技術

物流治理中最主要的就是數據的收集工作,條碼技術、和射頻技術是實現信息自動采集和輸入的主要技術。

(1)條碼技術。(可擴充) (2)射頻技術。(可擴充) 2.物流自動跟蹤技術 (1)GPS技術。(可擴充) (2)GIS地理信息技術。(可擴充) 3.物流EDI技術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即EDI技術,指一種通過電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貿易伙伴之間傳播標準化的商務貿易元素方法和標準。EDI系統一般由硬件設備、增值通訊網絡及網絡軟件、報文格局尺度、應用系統界面與尺度報文格局之間相互轉換的軟件和用戶的應用系統所組成。

二、物流信息分類編碼的基本原則、內容和相關標準?

物流信息分類編碼的基本原則:(1)唯一性:代碼結構必須保證每一個編碼對象僅有一個唯一賦予它的代碼;(2)可擴充性:代碼結構必須能適應同類編碼對象不斷增加的需要。 (3)簡短性:在不影響代碼系統的容量和可擴性的情況下,代碼位數應盡可能少;(4)格式一致性:無論是機器處理還是手工處理信息都應用規范化的代碼,以提高代碼的可靠性;(5)適應性:適應性是指代碼應便于修改,以適應分類編碼對象的特征或屬性以及其相互關系可能出現的變化;(6)含義性:代碼應盡量有最大可能限度的含義;(7)穩定性:代碼不宜頻繁變動,否則將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8)識別性:代碼應盡可能反映分類編碼對象的特點,以助記憶,并便于各類用戶了解和使用;(9)可操作性:代碼應盡可能方便事務員和操作員的工作,減少機器處理時間。

物流信息分類編碼的內容:(1)物流對象,指物流過程中的物資及物流單元,應對物資所處的不同狀態、不同環節、不同類別進行分類編碼;(2)物流設施設備,設施、設備分別指物流運作中的不動產和動產,應按功能特征進行分類編碼;(3)物流作業節點和作業主體, 節點:物流作業的場所和地點;作業主體即物流服務的提供方和操作者;(4)物流單證,是物流信息的載體,產生于具體的物流作業環節;(5)物流信息屬性,指與實物相關的物流信息描述。

物流信息分類編碼的相關標準:(1)基礎標準:標準化工作基礎標準;(2)業務標準:物品分類編碼標準,參與方分類標準,位置分類標準,運輸分類編碼標準,單證分類編碼標準,時間和計量分類編碼標準;(3)相關標準:EDI相關代碼標準, GPS相關代碼標準,其它標準。

三、簡述二維條碼技術應用。

(1)二維條碼門禁應用。(可擴充) (2)食品與藥品安全應用。(可擴充) (3)身份識別卡的應用。(可擴充)

(4)運輸行業的應用。(可擴充) (5)文件和表格應用。 (可擴充) (6)資產跟蹤。

四、射頻識別技術的特點是什么?

(1)非接觸式識別;(2)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3)抗惡劣環境;(4)保密性強;(5)可同時識別多個物體;(6)具有可讀寫能力。

五、EDI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EDI是指貨主、承運業主以及其他相關的單位之間,通過EDI系統進行物流數據交換,并以此為基礎實施物流作業活動的方法。物流EDI參與單位有發送貨物業主(如生產廠家、貿易商、批發商、零售商等)、承運業主(如獨立的物流承運企業等)、實際運送貨物的交通運輸企業(鐵路企業、水運企業、航空企業、公路運輸企業等)、協助單位(政府有關部門、金融企業等)和其他的物流相關單位(如倉庫業者、專業報送業者等)。其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可以簡述如下:

(1)發送貨物業主(如生產廠家)在接到訂貨后制定貨物運送計劃,并把運送貨物的清單及運送時間安排等信息通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收貨物業主(如零售商),以便物流運輸業主預先制定車輛調配計劃和接收貨物業主制定貨物接收計劃。

(2)發送貨物業主依據顧客訂貨的要求和貨物運送計劃下達發貨指令、分揀配貨、打印出物流條形碼的貨物標簽(即SCM標簽,Shipping Carton Marking)并貼在貨物包裝箱上,同時把運送貨物品種、數量、包裝等信息通過EDI發送給物流運輸業主和接收貨物業主依據請示下達車輛調配指令。

(3)物流運輸業主在向發貨貨物業主取運貨物時,利用車載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流條形碼,并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進行核對,確認運送貨物。

(4)物流運輸業主在物流中心對貨物進行整理、集裝、作成送貨清單并通過EDI向收貨業主發送發貨信息。在貨物運送的同時進行貨物跟蹤管理,并在貨物交納給收貨業主之后,通過EDI向發貨物業主發送完成運送業務信息和運費請示信息。

(5)收貨業主在貨物到達時,利用掃描讀數儀讀取貨物標簽的物漢條形,并與先前收到的貨物運輸數據進行核對確認,開出收貨發票,貨物入庫。同時通過EDI向物流運輸業主和發送貨物業主發送收貨確認信息。

六、國際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在物流領域有何作用?

在物流領域中實現全球范圍內無縫隙的移動目標定位通信與監控管理,一方面保證運輸車隊與公司之間的聯系,幫助駕駛人員進行定位、了解導航信息;另一方面相關方面也可以通過定時或隨時提取車隊的位置及行車軌跡,檢測車船隊情況,向車船對發出警報或控制車輛,保證車輛安全,也可以向客戶提供貨物情況信息查詢服務,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七、地理信息系統在物流系統中有哪些應用領域?

物流的實質是物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位移,對地理空間具有較大的依賴性,具有空間尺度和空間特征。GIS 不僅具有對空間和屬性數據采集、輸入、編輯、存儲、管理、空間分析、查詢、輸出和顯示功能,而且可為系統用戶進行預測、監測、規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設施定位:用于確定一個或多個設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統中,倉庫和運輸路線共同組成了物流網絡,倉庫處于網絡的節點上,節點決定著線路,如何根據供求的實際需要并結合經濟效益等原則,在既定區域內設立多少個倉庫,每個倉庫的位置,每個倉庫的規模,以及倉庫之間的物流關系等,運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決。

2.車輛路線:用于解決一個起始點、多個終點的貨物運輸中,如何降低物流作業費用,并保證服務質量的問題。 3.網絡物流:用于解決尋求最有效的分配貨物路徑問題,也就是物流網點布局問題。如將貨物從N 個倉庫運往M 個商店,每個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確定由哪個倉庫提貨送給那個商店,所耗的運輸代價最小。還包括決定使用多少輛車,每輛車的路線等。

4.配送區域劃分:根據各個要素的相似點把同一層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為幾個組,用以解決確定服務范圍和銷售市場范圍等問題。如某一公司要設立X 個分銷點,要求這些分銷點要覆蓋某一地區,而且要使每個分銷點的顧客數目大致相等。

5.空間查詢:查詢以某一商業網點為圓心某半徑內配送點的數目,以此判斷哪一個配送中心距離最近,為安排配送做準備。

八、U/C矩陣工具的主要目的

U/C矩陣的作用:劃分子系統。U/C矩陣是用來表達過程與數據兩者之間的關系,矩陣中的行表示過程,列表示數據類,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來表示過程對數據類的使用和產生。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四個方面:

(1)通過對u/c矩陣的正確性檢驗,及時發現前段分析和調查工作中的疏漏和錯誤。 (2)通過對u/c矩陣的正確性檢驗,分析數據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3)通過對u/c矩陣的求解過程, 最終得到子系統的劃分。 (4)通過系統之間的聯系可以確定子系統之間的共享數據。

九、請分析結構化的開發工具方法和原型化開發方法的異同

1、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基本思想在系統建立之前信息就能被充分理解。它要求嚴格劃分開發階段,用規范的方法與圖表工具有步驟地來完成各階段的工作,每個階段都以規范的文檔資料作為其成果,最終得到滿足用戶需要的系統。

優點:(1)邏輯設計與物理設計分開;(2)開發過程中形成一套規范化的文檔,便于后期的修改和維護缺點。

缺點:(1)開發周期長;(2)系統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3)開發過程復雜繁瑣適用范圍該方法適用于一些組織相對穩定、業務處理過程規范、需求明確且在一定時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的大型復雜系統的開發。

2、原型法基本思想開發人員對用戶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就系統的主要需求取得一致意見后,開發一個原型(原型是由開發人員與用戶合作,共同確定系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較短時間內開發的一個實驗性的、簡單易用的小型系統。原型應該是可以運行的,可以修改的。)并運行之,然后反復對原型進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直到用戶對系統完全滿意為止。優點:(1)需求表示清楚,用戶滿意度較高;(2)降低開始風險和開發成本缺點缺點:(1)原型法不適用于開發大型的信息系統;(2)系統難于維護;(3)如果用戶合作不好,盲目糾錯,會拖延開發進程適用范圍。適用情況:(1)用戶需求不清,管理及業務不穩定,需求經常變化;(2)規模小,不太復雜;(3)開發信息系統的最終用戶界面。

十、簡要說明物流信息系統實施階段的主要工作。

上一篇:物流管理概論考試大綱范文下一篇:外貿單證實務實訓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