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言虛詞趣味小故事范文

2024-03-25

文言虛詞趣味小故事范文第1篇

第一部分 :要求掌握虛詞

之、其、而、以、則、乃、于、乎、焉、然、也、者、且

1、【之】

(一)代詞初中文言文常見虛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作“他(她)(他們)”“它(它們)”。格式:動詞+之。“之”作為前面動詞的賓語。如: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②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忽啼求之。借旁近與之。(《傷仲永》)

2.代事,可譯作“這件事”。 ①子墨子聞之。(《公輸》) ②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3.這,此。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義項指后一個“之”) (《愚公移山》)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③忠之屬也。(《曹劌論戰》) ④為楚造云梯之械。(《公輸》)

(二)助詞

1.結構助詞,譯為“的”,有的可不譯。格式:定語+之+名詞/名詞性短語。如: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③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

2.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格式:主語+謂語+名詞+之+動詞(形容詞)。如: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3.音節助詞。用來調整音節,無義,一般不翻譯。如: ①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一)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譯作“他(她)”“他(她)的”“他們”“他們的”“它”“它們”“它們的”。如: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敵。(《狼》)

有時也譯作第一人稱代詞“我”。

2.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②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③其喜洋洋者也。(《醉翁亭記》)

也可譯作“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③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

(三)作動詞,可譯為“到”、“往”。格式:之+地點名詞。“(某人)去某地”。如: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2、【其】

5.結構助詞,是定語后置的標志。格式:名詞+之+形容詞。如: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②馬之千里者(《馬說》)

4.結構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格式:名詞+之+謂語動詞/介詞。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②宋何罪之有?(《公輸》)

(二)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度、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等,或省去。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一個“其”可譯作“難道”,后一個“其”可譯為“恐怕”。

③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譯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④其恕乎。(大概,也許)(《論語》)

(三)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如果”。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爾。(《送東陽馬生序》)

3、【而】

主要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以下關系:

l.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 ③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④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論語》)

2.承接關系,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 ①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③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鄒忌諷齊王納諫》)

3.轉折關系,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①夫漢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③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隆中對》) ④環而攻之而不勝。后一個“而”字表示轉折關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修飾關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傭者笑而應曰。(《陳涉世家》)

③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魚我所欲也》)

2.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

(二)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來”如: 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④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后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

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④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后一個“以”) (《唐雎不辱使命》)

⑤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 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懼,投以骨。(《狼》)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③全石以為底。(《小石潭記》)

④寡人欲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⑤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 ④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⑤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輸》)

5.遞進關系,譯作“而且”“并且”或不譯。如: 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4、【以】

2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有時相當于連詞“而”。如: 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 ②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肚H》

(三)“以”還可作動詞(屬于實詞)用,可譯為“認為”。如:

4.用于判斷動中,相當于“是”“就是”。如: 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譯作“竟”“竟然”。如: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送東陽馬生序》) ②見漁人,乃大驚。(《送東陽馬生序》)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公輸》) ③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5、【則】

(一)連詞

1.連詞,表示因果。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就”“便”“那么”“于是”

①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②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核舟記》)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三峽》) ④俟其欣悅,則又請焉。(《送東陽馬生序》)

2.可是、卻(表轉折)

①余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3.連詞,表示假設,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設)

①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

(二)副詞,

1.表示肯定,相當于 “是”“就是”。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副詞,立即

6、【乃】

(一)作副詞。有三種情況。

1.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譯作“才”。如: ①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狼》)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說新語〉三則》)

2.表示動作在時間上的承接,譯作“就”。如: ①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二)作連詞,表示前后的銜接或轉折,可譯為“于是”。如:

①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②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三)作代詞,譯為“你、你的”。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7、【于】

1.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如: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②子墨子聞之,起于魯。(《公輸》)

2.表示動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③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④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五柳先生傳》) ⑥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3.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可譯為“被”。如: ①受于人者不至也。(《傷仲永》) ②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格式:于+動詞。如:

①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魚我所欲也》) ②皆以我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5.表原因,可譯為“由于”“因為”。如: 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二章》)

8、【乎】

3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如: ①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②然,胡不己乎?(《公輸》)

③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兩小兒辯日》) 4.兼詞,用于動詞、形容詞之后,即兼有介詞和代詞的作用,相當于“從這里”“在那里”。如:

①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②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共工怒觸不周山》)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如: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③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相當于“嗎”“吧”。如: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②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4.表示感嘆語氣,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相當于“啊”、“呀”等。

①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②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9、【焉】

1.疑問代詞,可譯為“哪里”。如: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2.句末疑問語氣助詞,可譯為“呢”。如: 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3.代詞,相當于“之”。如: ①忽啼求之,父異焉。(《傷仲永》)

4③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判論戰》) 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10、【然】

①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②謂為信然。(《隆中對》)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②然志猶未已。(《隆中對》)

1.用在形容詞之后,作為詞尾,譯作“„„地”。如: ①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2.用于詞尾,譯作“„„的樣子”。如: ①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墨池記》)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3.用于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 然”

①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11、【也】

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的,如: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②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 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⑤茍政猛于虎也!

2.用在句末,與“何”等詞相應,表示疑問語氣的,如: ①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 ②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若„„然”格式,相當于“„„的樣子”“好像„„似的”。如:

(三)語氣助詞,分三種情況:

(二)連詞,表轉折關系,譯作“然而”“但是”等。如:

(一)代詞,起指示作用,譯作“這樣”“如此”。如:

3.表示感嘆語氣的,如: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莊暴見孟子》)

“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

4.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引起下文或舒緩語氣。如: ①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②余聞之也久。(《傷仲永》)

12、【者】

1.結構助詞,譯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的原因”等,相當于名詞性短語。如:

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④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語氣助詞,用在主語之后表示停頓,謂語部分一般用“也”字結尾,起判斷作用。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諸葛孔明者,臥龍也。(《隆中對》) ③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④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核舟記》)

13、【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并且;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秦滅韓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④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2.讓步關系,(有時相當于"尚且",先讓步,后推進一層。)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快要。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將近。)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第二部分 :增補詞匯虛詞

或、雖、為、所

1、【或】

1.用作代詞。有時分指它前面已經出現過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時泛指某人、

某物或某種情況,可譯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①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記》) ③或曰此鸛鶴也。(《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譯為"或許"、"也許"、"可能"等。例如: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3.用作連詞。表示兩種(或以上)情況可供選擇或者動作行為的交替發生,可譯

為"或者""有時"。例如:

2、【雖】

(一)"雖"作連詞,在文言中有兩種用法。

1.用在假設關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認一種假設,然后轉入正意,可譯為"即

使"。例如:

①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2.用在轉折關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認一事實,下面再轉入正意??勺g為"雖

然"。例如:

①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赤壁之戰》)

5

(二).復音虛詞"雖然"。

現在漢語用"雖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個"雖"字。文言的"雖然","雖"是轉折連

詞,"然"是指示代詞,結合在一起,有承上轉下的作用,相當于"雖然如此"或" 話縱然這么講"。例如:

①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3、【為】

"為"在文言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

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于實詞范圍。下文介紹作虛詞用的幾種用法。

(一)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

(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勺g為"向""對"等。例如: ①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勺g為"替""給"等。例如: ①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②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勺g為"當""等到"等。例如: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勺g為"為著"、"為了"。例如:

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勺g為"因為""由于"。例如: ①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

(6)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

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例如:

①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③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一)用作助詞。

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

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 ①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③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后序》)

"所"和動詞結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如:

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后序》)

②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

(二) 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①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后序》) ②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三)復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

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

師表》)

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二)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

可譯為"呢"?例如: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4、【所】

6

初中文言文虛詞考綱

第一部分 :要求掌握虛詞

1、【之】

1.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2.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6.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7.何陋之有?(《陋室銘》)

8.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9.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2、【其】

1.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敵。(《狼》) 2.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4.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5.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爾。(《送東陽馬生序》)

3、【而】

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 3.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4.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鄒忌諷齊王納諫》)

6.全石以為底。(《小石潭記》) 6.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 7.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8.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9.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11.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12.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14.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5、【則】

1.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2.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核舟記》) 3.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三峽》) 4.俟其欣悅,則又請焉。(《送東陽馬生序》) 5.余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6.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 7.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6、【乃】

1.斷其喉,盡其肉,乃去。(《黔之驢》)

2.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送東陽馬生序》) 4.見漁人,乃大驚。(《送東陽馬生序》) 5.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6.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7.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7、【于】

1.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5.環而攻之而不勝。后一個“而”字表示轉折關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傭者笑而應曰。(《陳涉世家》)

7.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魚我所欲也》) 8.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

9.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1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4、【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2.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后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

3.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4.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2.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3.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4.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5.受制于人。

6.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魚我所欲也》) 7.皆以我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二章》)

7

8、【乎】

1.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兩小兒辯日》)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4.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5.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6.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8.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

9、【焉】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3.忽啼求之,父異焉。(《傷仲永》) 4.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5.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判論戰》)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10、【然】

1.吳廣以為然。(《陳涉世家》) 2.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3.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5.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11、【也】

1.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 3.茍政猛于虎也!

3.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2、【雖】

1.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3.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為】

1.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為天下倡,宜多應者。(《陳涉世家》)

3.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4.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5.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魚,我所欲也》) 6.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魚,我所欲也》)

12、【者】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愚公移山》) 2.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

4、【所】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4.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5.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核舟記》)

13、【且】

1.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將近。)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第二部分 :增補詞匯虛詞

1、【或】

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2.而或長煙一空。(《岳陽樓記記》)

4.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

文言虛詞趣味小故事范文第2篇

1.而

兵者,詭道也,須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也,而況(2)戰乎?故馮婉貞曰:“

諸君而(3)有意,瞻予馬首可也。”婉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藍而(5)青于藍。婉貞博學而(6)日參省乎己,非特效書生終日而(5)思也。眾應之。既而(8),婉貞率諸少年結束而(9)出,果大捷。眾皆嘆:婉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幗英杰而(11)。

解析:(1)連詞,表并列。(2)復音詞,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3)連詞,表假設。(4)代詞,通“爾”。你,你的。(5)連詞,表轉折。(6)連詞,表遞進。(7)連詞,表修飾。(8)復音詞,不久,一會兒。(9)連詞,表承接。(10)復音詞,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11)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

譯文:兵法,(是一門講究)變幻莫測的學問,(并且)需要齊心協力。螃蟹有六條腿和兩個鉗子,(但是)(它是)(一種)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法藏身的動物,更何況是兵法呢?所以馮宛貞說:“大家如果有抗敵的想法,看我的馬頭(就)可以了。”宛貞,你的父親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從蘭草中提取卻比蘭草的顏色更深。宛貞博學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讀書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大家回應她。不久,宛貞率領眾少年穿戴好服裝出來,果然大獲全勝。眾人都贊嘆:宛貞,(只是)小女子罷了:她的行為,卻是巾幗豪杰啊。

2.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據何(3)為?原其理,乃愛之深也。嗟乎,情之誤,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解析:(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問,怎么。(2)疑問代詞,表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于“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詞,做賓語,什么。(4)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于“多么”。(5)代詞,做定語,相當于“什么”。(6)即“以何”,介賓短語,用在疑問句中作狀語,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于“怎么樣”、“怎么辦”。

譯文: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這樣說)本來是錯誤的,但他的妻子這樣說,為什么呢?她依據什么(才這樣說)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愛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謬誤多么大啊!但是什么人能夠忘情呢?拿什么消除這種弊端,希望您能教給我(一個)好辦法,怎么樣?

3.乎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1)。然吾曾見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業不輟,問其故,曰:“可塞賦斂也。”嗟乎(3),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為乎(5)好樂甚?若王專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則王之所為其勝乎(7)好樂者也。臣之駑頓,所言者謬,王能諒之乎(8)?

解析:(1)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于“吧”。(2)介詞,相當于“于”,“在”。(3)(4)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于“啊”“呀”。(5)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6)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的樣子”、“……地”。(7)介詞,表比較,相當于“比”。(8)句末語氣

助詞,表疑問。

譯文:大王喜歡音樂太投入了,那么齊國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經看到一個人,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這件事上,卻仍然做這件事不停下來,問他原因,(他)說:“(捕蛇)可以應付賦稅啊。”哎,賦稅的危害真是比毒蛇還厲害啊!然而大王您為什么還如此沉溺于音樂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國事上專心致志,一定會游刃有余的,(這樣的話)大王的作為真是比耽溺于音樂強百倍啊。為臣愚鈍,所說的話難免有誤,大王能原諒我嗎?

4.乃

嘗聞放翁志節,畢現《示兒》,乃(1)讀之。至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2)翁”一句,大為感佩,乃(3)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4)曰:“此徒沽名耳。”眾人質之以理,其辭窮,乃(5)不得已而謝。原其言,炒作乃爾(6),無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詞,表承接,于是。(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3)副詞,表判斷,相當于“為”、“是”、“就是”。(4)副詞,表轉折,相當于“竟然”、“卻”。(5)副詞,表條件,相當于“才”。(6)復音虛詞,相當于“樣子”。(7)復音虛詞,表猜測,相當于“恐怕……吧”。

譯文:曾經聽說陸放翁的節操氣節,全都表現在《示兒》這首詩里,于是讀了讀它。讀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句,深深地受到感動并佩服他,(陸放翁)(真是)忠誠正直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說;“這只是沽名釣譽罷了。”大家向他詢問道理,他無話可說,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說的話,恐怕是炒作來抬高自己(的名氣)吧。

5.其

狐謂狼曰:“羊肉其(1)鮮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飽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間于犬曰:“羊數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其(7)無聞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為一雪其(10)恥。君其(11)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無辭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遠矣,護羊愈謹。狐與狼遂去。

解析:(1)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虮砀袊@語氣,多么,真。(2)連詞,表假設,如果。(3)指示代詞,其中的。(4)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5)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又。(6)第三人稱代詞,他的。(7)(8)連詞,連用,表選擇,是……還是……。(9)第三人稱代詞,它們。(10)指示代詞,那種。(11)副詞,加強祈使語氣,表希望、要求,相當于“一定”、“還是”。(12)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怎么。(13)音節助詞,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譯文:狐貍對狼說:“羊肉真鮮美啊!”您如果想嘗一嘗,叼來其中的一只吃掉它,就能夠一飽自己的口福了。狼說:“那如何對付猛犬呢?”狐貍就到猛犬那里離間說:“羊好多次說你壞話,他們說的話不堪入耳,您卻一點不生氣,是沒聽到呢,還是害怕主人呢?等到他們嬉戲打鬧的時候,我想為您把這恥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應我!”猛犬笑著說:“想要給他加上罪名,難道還怕沒有借口嗎?”猛犬于是明白了狐貍的野心,知道守護羊群的道路很漫長,守護羊群更加謹慎。狐貍與狼就離開了。

6.且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盡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奸佞之人,則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漣矣,于斯世則無進身之途??v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氣,無用武之地,亦何用?

解析:(1)副詞,暫且、姑且。(2)連詞,表遞進,而且、并且。(3)副詞,將要。(4)復音詞,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進一步議論,況且,再說。(5)復音詞,就像。(6)連詞,表并列關系,又。(7)連詞,表讓步關系,尚且、還。

譯文:“活著的人姑且茍活著吧,死去的人就永遠逝去了。”這難道只是石壕一個地方的現象嗎?中晚唐王朝全都這樣啊。(國家治理得都)像這個樣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樂,而且把朝政委托給奸佞的人,因此李唐將要滅亡,(是)一定的了。再說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樣清澈見底,在這樣的世道上就沒有入仕做官報效國家的道路了??v使他有“連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絕”的勇氣,(卻)沒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

7.若

“若(1)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治彷叺盀槠漪~之一鱗,若(5)龍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鄉,常望月懷遠,登高作賦,若(7)柳子厚則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

解析:(1)連詞,表假設,如果。(2)指示代詞,此,這個。(3)副詞,表推測,好像。(4)第二人稱代詞,你。(5)連詞,相當于“或”。(6)和“夫”連用,構成復音虛詞。句首語氣詞,用在一段或一層意思開頭,表示轉換,有“在說”、“至于”的意思。(7)連詞,表示另提一件事,相當于“至”、“至于”。

譯文:“如果能夠化身為千億個自我,那就散到那無數的山峰上眺望故鄉。”(真是)奇妙啊!這個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驚,鐵樹開花一樣,并不是你們這些平常的人能夠趕得上的。我也是這樣??峙挛覀冞@些人只能夠作魚的一片鱗龍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鄉,常常是眺望明月懷念遠方,(或者)登上高處吟詩作賦,至于柳子厚就不這樣,(他)憑借超過一般人的思路,抒發難以抑制的感情,絕了。

8.所

“吾所以(1)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所(2)欽。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釣譽矣。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5)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1)助詞,與“以”構成固定復音虛詞“所以”,表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2)助詞,與“為”構成固定結構“為……所……”,表被動。(3)(5)助詞,“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況)等”。(4)(6)助詞,與“以”構成固定復音虛詞“所以”,可譯為用來……,……的方法(途徑、手段)。

譯文:“我這樣做的緣故,(是)把國家的危機放在前面而把一己的私怨放在后面。”藺相如的這句話,值得使他被天下人欽佩。憑借他所居的官位,能夠這樣說這樣做,難道是別人能比得上的嗎?仔細研究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憑此沽名釣譽了。與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廣眾之間,不應該有過訪(朋友)的事情的時候,前去拜訪朱亥,(而信陵君始終面不更色),這氣度難道是一般人嗎?這兩個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樣啊。

9.為

“天行有常,不為(1)堯存,不為(2)桀亡。”此為(3)至理,當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為(5)巫所惑。巫者,以詭為(6)業,其所為(7)皆為(8)利也。故為(9)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為(10)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11)?

解析:(1)(2)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于“因為”。(3)非虛詞用法,動詞,是。(4)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于“對”。(5)介詞,與“所”構成固定結構“為……所……”,表被動,相當于“被”。(6)(7)動詞,作為,做。(8)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于“為了”。(9)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相當于“當”、“等到”。(10)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相當于“給”、“替”。(11)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相當于“呢”。

譯文:“上天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不會因為圣君堯就存在,也不會因為暴君桀就滅亡了。”這是真理,應當對世人說說它,千萬不要讓他們被巫師迷惑。巫師,拿騙人當職業,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利益。所以當他來到的時候,就用這個道理斥責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會清除壞的風氣習俗,(這是)我們的分內之事,為何推辭拒絕呢?

10.焉

秦軍過崤山間,見峭峭焉(1),狹狹焉(2),未料有伏焉(3),將士雖全力以搏,無奈進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盡,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焉(5),驕而輕敵若此,焉(6)能不敗?萬軍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則必無顏世上矣。

解析:(1)(2)形容詞詞尾,約同于“然”,相當于“……的樣子”。(3)兼詞,相當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語氣助詞,表示停頓。(5)語氣助詞,不譯。(6)疑問代詞,怎么,哪里。(7句末語氣助詞,相當于“呢”。(8)代詞,相當于“之”,他們。

譯文:秦軍路過崤山,看到那里山勢陡峭狹窄,沒有料到晉國在那里設有埋伏,將士們雖然全力拼搏,無奈進退兩難,不久,差不多都戰死了,所以導致大敗。對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驕傲輕敵,怎么能不打敗仗?(即使)千軍萬馬對他們又有什么益處呢?就因為他們驕傲,斥責他們,他們一定沒臉在世上活著了。

11.也

“師道之不傳也(1)久矣,汝何以能復之也(2)?”“吾將勸勉督責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輩何能及也哉(5)!”

解析:(1)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2)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或反詰語氣。(3)句末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4)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

(5)句末語氣助詞,與“哉”連用,表感嘆語氣

譯文:

“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你憑什么能恢復它呢?”“我將勸勉并監督(大家和我一起)來踐行它。”“你的話,如同金玉;你的心胸,我們怎么能比得上啊!”

12.以

“秉燭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則出無傷;否則,以(3)吾之容現于當衢,則恐驚人。故自當以(4)書卷為伴,棄險以(5)遠則不敢至之怯,慕“擁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暢游書海以(8)極夫天地之樂,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棄之也,

豈以(10)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吾雖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13)權貴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以(15)”之嘆。

解析:(1)名詞,原因。(2)動詞,認為。(3)介詞,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依據的工具、方法及其他,憑借。(4)介詞,把。(5)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6)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關系。(7)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8)連詞,表目的關系,可譯為“來”。(9)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10)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11)連詞,表原因,可譯為“因為”。(12)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可譯為“在”。(13)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跟”、“和”。(14)助詞,與“上”組合,表界限或范圍。(15)動詞,可譯為“用”。

譯文:“古代的人秉燭夜游,的確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認為自己比潘安還英俊瀟灑,那么出來走走也沒什么妨礙;否則,憑借我這幅面容出現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嚇到人了。所以我自己應當把書卷作為伙伴,消除掉因為危險而遙遠就不敢到達的怯懦,仰慕“拿著火把進入深穴(探險)”的勇氣,陶醉在“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的美景之中……暢游于書海之中來窮極那天地之間的快樂,像這樣,(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給我,我也會棄之不顧的,難道(我會)因為一頂皇冠的緣故就拋棄精神的悠然閑逸嗎?(正)因為我有這樣的志向,所以才能夠長久地享受閑逸和快樂。我雖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終沒有跟權貴交往。以上就是我內心的表白,希望你能體察,因此沒必要有“忠臣賢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嘆。

13.因

因(1)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因(2)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之因(3)。其常因(4)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因(5)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許攸之力而得。途經紹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

解析:(1)介詞,根據,依靠,憑借。(2)

動詞,沿襲。(3)名詞,原因。(4)介詞,趁著,趁此。(5)副,于是,就。(6)介詞,憑借(7)介詞,經由,通過。(8)介詞,因為。(9)連詞,連接分句,用于因果關系復句的前一個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

譯文:根據才能授予官職,不依據出身高低錄用人才,而且不沿襲舊制度,這就是曹操成就大業的原因。他常常趁敵人沒有準備,突襲擊敗他們,例如烏巢火燒糧草。這一次戰役,動搖了袁紹的軍心,于是就趁著有理的時機打敗了袁紹,取得官渡一戰的大勝。這一戰的勝利也是憑借許攸的幫助而取得的。后來曹操路過袁紹的墳墓,通過守墓人來到墳前拜祭他。這氣量難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為這些他得到大家的擁戴,從而統一天下。因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懷氣量,所以他能夠成就非凡的事業。

14.于

“黃鳥于(1)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于(3)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漸復,黃鳥復見,其鳴之美則倍于(4)昔,吾鄉之美譽于(5)四方。世人皆欲老于(6)吾鄉,此乃多人言于(7)我也,非吾杜撰耳。于(8)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于(9)是,

不亦樂乎?

解析:(1)助詞,動詞詞頭,不譯。(2)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于。(3)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相關的時間,到。(4)介詞,引進比較的對象,表程度的比較,。(5)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被。(6)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地點,在。(7)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向。(8)與“是”構成復音虛詞“于是”,相當于“對此”。(9)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相關的處所,在。

譯文:“黃雀緩緩地飛,美麗的翅膀參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對于我們來說,是長久沒有看到的了。自從十年前偶而見過一次,到如今已經十年,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造林還草,生態漸漸恢復,黃鳥又可以見到了,它的鳴叫比以前美一倍。我們鄉的美已經聞名于四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們這里養老,這是好多人對我說的,不是我杜撰的。在這時候我們暢飲幾杯酒來抒發情懷,陶醉在這里,不是很好嗎?

15.與

朝過夕改,君子與(1)之,吾亦贊同。然今人與(2)古人孰智,廟堂與(3)坊間之識,相去甚遠。為國者,與(4)清

廉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身體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獨何與(5)?吾等與(6)君建言,又恐君自與(7)吾復算耳。

解析:(1)動詞,贊許。(2)與“孰”組成文言固結構“與……孰……”,相當于“跟……比較,哪一個……”。(3)連詞,表并列,和,跟,同。(4)動詞,結交,親附。(5)通“歟”,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呢。(6)介詞,表施動者發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于“為”。(7)介詞,和,跟,同。

譯文:(一個人如果)在早上犯了過錯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會贊許他,我也贊同。但是,現代人與古人誰更有智慧,(對此)朝廷與百姓的認識,相差很大。治理國家的人,親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遠離奸邪而善于諂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則親身實踐,事業才會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卻不能到達本國百姓那里,(這)唯獨是為什么呢?我們給您提建議,又害怕您跟我們算賬啊。

16.則

“此則(1)岳陽樓之大觀也”,道出岳陽樓之美,然岳陽樓之聞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則(2)天下如岳陽樓者多矣,何獨顯其名?范希文若不應邀作賦,文播寰宇,則(3)岳陽樓能名揚天下與?當世之風,位卑則(4)足羞,官盛則(5)近諛,范氏則(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調。友人被貶,未別離去,眾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趕至河邊,則(7)已在舟中矣,足見其性情之篤。

解析:(1)副詞,表示肯定,起強調、確認作用,可譯為“就是”,“是”。(2

)連詞,表讓步轉折關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倒是”。(3)連詞,表示條件、假設關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敘述的事、理中是一種假設或推斷,可譯為“那么”“那就”“就”。(4)(5)連詞,并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譯為“就”,或不譯。(6)連詞,轉折,可譯為“卻”(7)連詞,表承接,第一件事不發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發生第二件事,譯為“原來是”“原來已經”。

譯文:

“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觀啊”,(這句話)說出了岳陽樓的壯美,但是岳陽樓名滿天下,并非只憑借這個;如果這樣,那么普天之下像岳陽樓的(建筑)多了,為什么只有岳陽樓天下聞名呢?范希文如果不應邀作賦,文章散布天下,岳陽樓能名聞天下嗎?當今的風氣,與地位低的人交往就認為這是值得羞恥的事情,遇到官職高的就追隨著阿諛奉承。范希文卻不是這樣,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調子。(他的)朋友被貶官,大家躲避他都恐怕來不及。等到(他)知道了,急忙追趕到河邊,朋友已經在船上了,可見他性情的忠厚。

17.者

李白者(1),詩仙也。為當國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與幽人對酌,乃一澆其心中塊壘也。力士脫靴,國忠捧墨,詩諷楊妃,此數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個性之抒揚,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輟偉志,發之于詩,其詩傳于后世者(5)不可勝計,遂就其萬世英名。

解析:(1)助詞,用在判斷句主語的后邊,起提頓作用,不譯。(2)助詞,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稱上文所說的人、事、物,譯為“的人”“的事”“的東西”“的想法”“的做法”。(3)助詞,放在時間詞之后,起語氣助詞作用,不譯。(4)助詞,放在數詞之后,可譯為“……方面”“……樣東西”“個”“樣”之類。(5)助詞,定語后置標志。

譯文:李白,是詩仙啊。被統治者拒之門外,就在這座山中游賞。如今,(他)在山中與遠離塵囂的人對飲,是(為了)抒發心中的郁結之情啊。讓高力士為他脫靴,讓楊國忠為他捧墨,寫詩諷刺楊貴妃,這幾件事是他得罪統治者的根源,也是他個性張揚的表現。所以他雖然仕途上不如意,卻仍然不放棄偉大的志向,(并)在詩歌里抒發出來,他流傳后世的詩篇不可計數,于是成就了他萬世英名。

18.之

一僧欲之(1)南海,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應。其獨往,其待也與?均之(4)二策,僧以簞食瓢飲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難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之(8)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之(9)乎?”

解析:(1)動詞,可譯為“到”、“往”。(2)助詞,調節音節,用在時間詞后,不譯。(3)代詞,可譯為“他”。(4)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5)代詞,可譯為“這件事”。(6)助詞,賓語前置標志,不譯。(7)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8)結構助詞,可譯為“的”。(9)人稱代詞,表第一人稱,可譯為“我”。

文言虛詞趣味小故事范文第3篇

初中語文教本中的文言虛詞用法靈活多變,兼類的現象較多,一個虛詞往往有多個義項,例如:“之”字在古漢語中是常見的一詞多義的,在《辭源》中有7個義項,分別為:1往;2至;3代詞;4介詞;5連詞;6助詞;7姓;但是,在著名的學者楊伯峻所著《古漢語虛詞》一書中, 經過楊教授的多年研究總結,“之”的用法卻達到了16種之多。由此 ,我們可以看到 ,在漢語中一個詞語的意義不是單一的,往往是多義的,在一篇文章中,在不同的段落,在一定的語境中只使用一個義項,也就是說語境能夠使詞義單一化。所以,我們在解釋詞義時要根據該詞所出現的語境。又如:“之”字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個語境當中,“之”的意義為助詞“的”。而在《論語》中,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語境中,“之”的意義為代詞,意思為“它”,代指一切可以習得的知識。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一個文言虛詞的抽象意義可能會有很多, 但是在某一個具體的語境中,只使用一個義項。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文言虛詞教學中,對其講解當中要根據上下文的語境也就是要結合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而不是隨意的認為,這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這個方法要求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相關知識有較好的掌握,這也是進行語境分析的基礎和前提。根據語境對文言虛詞進行釋義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辦法,但是在對文言虛詞進行釋義的過程中,有必要對虛詞進行區分,這是指要注意區分有意義的文言虛詞和無意義的文言虛詞。

2依據文言虛詞的外在的形體結構破字法

所謂“形體結構破字法”,就是通過分析一個漢字的字形,來解說這個漢字的形、音或者義,這也是講解文言文破解漢字的一種基本的方法和常用的方法。在進行文言文的講解中,對文言文字詞的講解是極其重要的,利用“形體結構破字法”對一部分文言文的字詞進行講解有十分好的效果。因為通過對漢字字形的分析不僅能獲得對字的含義的理解,而且能對字形結構進行深入了解,對漢字讀音進行理性的把握等。這在里,我們舉“為”字為例 ,“為”字的甲骨文形體是一只手牽一頭大象。大象是上古時期人們用以勞作的動物之一,至今泰國、緬甸等地仍用大象勞作,因此“為”的本義是手牽大象勞作,所以古人把從事農業生產叫“為田”,把治理河流叫“為川”,把做飯叫“為食”。引申之,便把從事某種行為或活動都叫“為”,如“為官”、“為學”等。例如:在《〈論語〉十則》這篇課文中,“為人謀而不忠乎? ”中的“為”就是從事“出主意、做事情”這種活動。類似的還有《孫權勸學》中的“孤豈欲治經為博士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等等。 從這個角度對“為”這個文言虛詞進行講解不僅可以讓學生明了該詞的本義 ,而且還能進一步理解其常見的用法和意義。語文教師在對文言虛詞以及文言實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采用這一方法對一部分字詞進行講解,這種講解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又能使學生保持對該知識點的長久記憶, 減輕學習的負擔。

3在教學中針對文言虛詞的教學,多采用古今比較法

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具有繼承性, 而我們現在所處的語境是現代漢語語境,對現代漢語的學習和理解比較容易,因此,我們在學習文言文時, 可以將一些文言虛詞與現代漢語中相對的詞語進行對譯,來說明它的用法和意義。但是,在對二者進行對譯時要明確區分虛詞古今含義的差異, 既不能將一個虛詞連帶在句意解釋中含混地解說, 也不能盲目地按一個文言虛詞的現代含義去理解它的文言文語句, 也就是我們所強調的不能將古代漢語虛詞與現代漢語虛詞機械地對照。例如,文言副詞“但”,它在現代漢語中一般用為連詞,表示轉折關系,是“但是”的意思,可是在古漢語中,它卻經常用為副詞,而且是個表示限制范圍的副詞,應理解為“只”、“僅僅”等。例如,《木蘭詩》:“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和《口技》:“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中的“但聞”是“只聽到、僅僅能聽到”的意思,不能理解為“但是能聽到”。針對古今虛詞的差異,我們可以通過以上方法對二者進行比較,突出文言虛詞的特點,明晰二者的差異,從而加強學生對文言虛詞的掌握,鞏固文言虛詞部分的知識。

4在復習文言虛詞時,可以側重選用分期復習法

分期復習法是學習各門學科知識都會用到的方法, 它同樣也適用于文言虛詞學習,隔一段時間,教師要帶領學生對高頻的虛詞集中復習,防止遺忘。文言虛詞復雜多樣的用法是我們所共知的,為了更好地掌握文言虛詞本文做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常用的還有一種“重點記憶法”,這種方法本文就不多闡述了, 本文已經分析了應該重點掌握的虛詞的常見用法和應該適當掌握的特殊用法。在這些工作和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帶領學生進行定期的復習, 因為遺忘是肯定會發生的也是有規律的。因此,在對文言虛詞進行學習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適時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復習,以達到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的目的。例如,虛詞“以”字,它在六冊書中總共出現了103次,其中七年級上冊10次,七年級下冊10次,八年級上冊6次,八年級下冊18次 ,九年級上冊41次 ,九年級下冊18次 ,所以可以在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下冊、九年級上冊和九年級下冊的期中或期末對這個虛詞進行集中復習。對出現次數較少的文言虛詞應該把它們集中到一起,并且窮舉它們在課文當中出現的地方,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集中復習,并且在不同的學段進行適當的補充??傊?語文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進度和教學的需要對文言虛詞進行及時復習,可以采用分散復習和集中復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提高學生對文言虛詞知識的學習效果。

摘要:語文課本中選編的文言文蘊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學習文言文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此,本文對文言虛詞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和總結。主要提出:語境分析法、形體結構破字法、古今比較法等教學方法,提高初中文言虛詞教學的針對性定當有所幫助。

上一篇:小班安全公開課教案范文下一篇:我與祖國共成長征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