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

2023-11-18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第1篇

上冊教案

海底世界 數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海底世界情境圖。 教學目標:

1、經歷自然有趣的看圖數數的活動過程,展示已有的經驗,引導學生初步知道正確的數數方法。

2、聯系實際生活初步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具準備:

海底世界掛圖,數數用的表格,各種動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去過“海底世界”嗎?看來大家對“海底世界”非常感興趣,那我們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掛圖或有關海底世界的錄像資料。)

二、探索新知

1、觀察情景圖,師生共同數數。

(1)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先獨立觀察圖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說一說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誰想談一談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鯨魚)教師在黑板上貼出1只鯨魚的圖片。

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在黑板上依次貼出水母、條紋魚、蝦等的圖片。 (4)你最喜歡海底世界里的哪種動物?數一數有幾只? 找幾名學生到黑板上指著掛圖數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數量。在學生數的過程中,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有順序地數,并且滲透有關位置的知識,讓學生不但數清數量還要講清楚在圖鐘地位置。

2、學生獨立數數。 師:同學們都很喜歡數數,下面老師給每個同學數數的機會,并把數的情況記下來,好不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數數)

師: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數的是什么,怎樣數的,數了多少?

師:剛才我們都數了什么?各有幾個?(學生回答時,教師把黑板上圖片貼完,并對應寫上數字。)

三、聯系生活,練習數數

師:有這么多的同學喜歡數數,那么現請同學們數數我們的教室里的東西?

師:誰來說說你數的是什么?有多少個?你是怎樣數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美麗的海底世界里認識了許多朋友,還學會了數數,回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數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五、課后反思

第一單元 快樂的校園

——單元分析

一、教學內容:

數10以內的數;讀、寫10以內各數;10以內數的順序;區分幾個和第幾個;以及認識“=”、“〉”、“〈”,并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重點是理解1—10各數的意義,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難點是寫1-10各數。

二、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品正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通過操作活動,能理解10以內數的具體含義,會讀、寫0—10各數;在具體情境中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結合具體實例,認識“=”、“〉”、“〈”的含義,并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經歷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最基礎的知識之一,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本單元是學習“數與代數”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建立初步的數感、符號感以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根據剛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機會,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充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本單元教材編寫特點是選取以兒童將開始的校園生活為素材,通過“科技小組活動”、“老鷹捉小雞”、“拔河比賽”、“快樂的課堂”四個學生感興趣的綜合信息圖組成“情境串”,讓學生在一連串現實的、有挑戰性的解決問題過程中,系統學習10以內數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初步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本單元設有四個信息窗。第一個信息窗是“科技小組活動”,通過提出“天上有幾架飛機”的問題,引起學生數數的興趣,圖中提供的信息還可以數一共有幾架飛機、有幾個小朋友在參觀等,教材只選取了其中一個問題做引導,通過數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并借助自主練習中數“天上大約有幾只小鳥”滲透初步的估計意識。第二個信息窗是借助學生熟悉的“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在數扎小辮女孩“排第幾”的過程中感知自然數的另外一個含義——序數的含義;同時通過理解穿紅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序數的含義。在自主練習中,借助“飯前準備”的畫面,學習2個2個數的方法,初步滲透按群計數的方法。在“貼一貼”練習中培養學生簡單找規律的意識。第三個信息窗是學生喜愛的“拔河比賽”,借助學生已有的游戲經驗,引起學生的爭論。兩邊人數不相等不能開始比賽,同時這幅圖有動態變化的特點,跑過來的小朋友的加入使兩邊人數相等可以進行比賽,從而學習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第四個信息窗是“快樂課堂”,以兩幅連環畫的形式呈現,借助樹上蘋果數量減少到一個也沒有來認識有關0的問題。同時圖中借助直尺、溫度計上的0,進一步體會0不僅可以表示一個數,也可以表示起點和分界線。自主練習中又設計了“按順序連線”的內容,進一步熟悉0—10各數的順序。

四、教學措施:

1、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活動產生親切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

2、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3、充分利用自主練習,擴大學習空間。

4、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感

5、發揮評價的作用,激勵學生的學習。

五、本單元建議課時數:8課時。 第一課時

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頁信息窗1,自主練習第

1、

3、6題。 教學目標:

1、能借助主題圖和實物正確地數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抽象和理解數字的意義。

3、培養初步的問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來到新學校,你覺得這個學校怎么樣?(學生自由談對學校的印象。)

2、現在我們一起到操場上看看科技小組的活動吧!(出示情境圖)

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上都有什么?(“太陽”、“樹”、“飛機”、“小朋友”„„引導學生學會有序觀察圖)

4、你能根據圖上的內容提一個問題嗎? 如:“天上有幾架飛機„„”(學生提不出可進行引導,指導學生掌握看圖方法)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要想知道“天上有幾架飛機?”用什么辦法?(數一數)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大家想出的辦法數一數天上有幾架飛機吧,注意有順序的數數,對于能有順序數數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天上有5架飛機,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3、你還能提出這樣的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后,再讓全班同學或同桌解決解決。注意盡可能多的找圖中的信息。

4、

1、

2、3„„除了表示1個太陽、2個火箭、3個小朋友還可以表示什么?

5、對于學生提出的這節課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收集在“問題口袋”中,做好記錄。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學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來數一數。

2、自主練習第1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說一說要我們干什么(把每組物體與對應的數量連起來)。明白題意后,再來解決。

3、自主練習第3題,給熊貓畫五官。

4、自主練習第6題,給學生3秒鐘的時間看第六題的小鳥,學生估一估天上有幾只小鳥?看誰估的最準。 估過之后,數一數驗證一下。再讓學生觀察圖上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數一數。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本節課你表現的怎么樣?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

五、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快樂的校園

1—5的寫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1—5數字的寫法,“自主練習”第

2、

4、5題。 教學目的:

1、會寫1-5各數。

2、鞏固對1-10各數的認識。

3、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4、使學生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點子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我們學會了數數,初步認識了1-5這些數。今天就來和它們做好朋友,學會寫這些數,好嗎?

二、觀察字型,學習書寫

1、先讓學生觀察數字,說一說像生活中的什么東西。

2、觀察各數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書空,記筆順。

4、描紅,并嘗試書寫

“1”這個數字讓學生自己來寫一寫就行了。“2”和“3”先讓學生觀察觀察數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師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學生描紅。最后在空格中再書寫兩個。“4”、“5”這兩個數字先讓學生觀察,再書空練習,最后讓學生寫一寫、比一比,同位互相糾正。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2題,按照題目設計,先讓學生用手指表示數,再動手擺一擺或畫一畫點子圖,最后進行1-5寫數練習。

2、自主練習第4題,初步滲透統計思想,先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旁邊的表格要我們干什么?學生能填對數就可,不做過多要求。

3、自主練習第5題,學生觀察,讓學生把題意先看清楚,說一說這道題讓我們干什么。(根據給定的數涂出對應的圓圈個數,只要涂的個數與數字對應就可)再引導學生找出排列規律,初步認識單數和雙數。

四、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頁的信息窗2及自主練習

1、

2、

3、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序數表示的意義,理解第幾的含義。

2、能正確區分幾個和第幾。

3、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在課間你們都喜歡做什么游戲?

2、我們的操場上經常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咱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圖)

二、提出問題

1、 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1) 獨立看圖 (2) 匯報觀察結果

2、 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 獨立思考 (2) 組內交流 (3) 組間交流

三、解決問題

1、注意從學生的問題中篩選出這節課要學的序數問題,如“扎辮子的小女孩排第幾?” (教師隨機板書問題)

2、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進一步解決學生剛才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如:穿白衣、黃鞋的男孩排第幾„„ 全面解決圖中的問題,使學生深入理解第幾的含義。

四、拓展應用

1、同學們,我們很快要開家長會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紹給爸爸媽媽,怎么說能讓他們聽清楚呢?學生介紹,如“在第幾排,從前面數第幾個?或從后面數是第幾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說得對不對。

2、自主練習第1題 謎語導入:你猜猜謎底是什么?讓我們來看看這條彩虹,根據題目中的要求區分顏色和給彩虹涂顏色。

3、自主練習第2題

按數序連線,連后說說象什么?

4、自主練習第3題

先讓學生把圖意說清楚,解決黃色的小鳥有幾只?綠色的小鳥排第幾?然后比較兩個4表示的意義。

5、自主練習第8題

按題目要求數一數說一說小動物的只數和順序,再填一填。滲透有關位置的初步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本節課你表現的怎么樣?

五、課后反思:

第四課時

快樂的校園

6—10的寫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頁6—10的寫法及自主練習

2、

4、5題。 教學目標:

1、學寫6—10各數。

2、初步滲透數的組成、按群計數和簡單的找規律。

3、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師:數學王國今天可熱鬧了,原來數字娃娃在開會,

6、

7、

8、

9、10 五個數字有意見,因為1-5五個數早和小朋友們認識了,大家都會寫這五個數了,可6-10 還沒機會和大家作好朋友,它們都等不及了,你看它們來了。(板書:

6、

7、

8、

9、10)

二、合作學習,探究方法

1、師:今天,如果你仔細觀察,學會寫這些數字,把它們寫得很美,它們就會和你成為好朋友。

2、學習6的寫法

(1)看字型:你看小6先來了,出示6(在田字格中的寫法)。 看看它象什么?(生說,表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寫法:看一看、說一說它在格中的位置和布局(讓學生充分觀察,充分說)。 (3)寫一寫,自己試書空,師指導書寫。

3、學習

7、

8、

9、10的寫法

(1)師:

7、

8、

9、10也等不及了,它們在書上第9頁等著你哪。

(2)看書自學:學生自己觀察字型,他們分別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狀?先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充分交流。

(3)自己學習各數的寫法。先書空練習,再嘗試書寫。

4、你學會了嗎?有問題嗎?你覺得哪個數字最難寫?請學生當先生進一步指導書寫。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自主練習第4題

寫數練習。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別要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寫,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必要的指導,弄明白后然后再正確地寫數。

2、自主練習第5題

借助碗和帽子圖,滲透數的組成。練習時,可以利用學生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分一分,來理解數的分與合。在此基礎上,擴大練習量,教師再自行設計其他數的分與合的練習。

3、自主練習第6題

飯前準備筷子的情境圖。主要讓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兩個兩個的數,滲透按群計數。練習時,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填空“準備了( )根筷子”??梢砸桓桓財?,也可以一雙一雙地數,還可以根據碗的個數來確定。此題可利用學具幫助數數。數完后,注意引導學生交流不同的數數方法。

4、自主練習第7題

這是一道簡單的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放手讓學生觀察圖中有什么,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再到附頁中找到對應的圖來貼一貼,然后同位互相交流排列的規律。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本節課你表現的怎么樣?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

五、課后反思: 第五課時

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練習

1、2題。 教學目標: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數量之間的大、小以及相等的關系。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操

作學具來比較數的大小。

2、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會用這三種符號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并正確讀出關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數感,學會觀察、操作學具。

4、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1、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進行一場拔河比賽好嗎?(左邊隊選10人,右邊隊選9人,教師當裁判,比賽開始。)

2、你觀察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問些什么?

(不能開始,兩邊的人不一樣,這樣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師:是呀,為什么比賽不能開始?

學生你說我講,自由發表見解,最終發現兩邊人數不一樣多。討論過程中,解決如何知道左邊的人數少?右邊的人數多?

3、 探究方法:怎樣能夠讓別人一下子就看出哪邊拔河的人多? (1)數一數 (2)排一排

(3)用學具擺一擺。

同桌研究探討擺圓片的方法。在操作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終目的是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的大小。通過操作和思考,學生能夠明白左邊比賽的人數有9人比右邊比賽的人數10人少,由人數的多少引出數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認識>、<

(1)師:同學們像這兩個隊人數不一樣多,在數學中我們可以用兩個符號來表示。今天老師就把他們介紹給大家,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長的可像了,先請他們來和大家打個招呼吧。介紹兩個符號(出示符號后學生能介紹由學生完成) 人數不一樣多可以寫成9<10,10>9(介紹讀法和寫法)

(2)手指游戲:用中指和食指表示兩種符號,表示四組數的大小。

7○4

8○6

5○8

7○10

5、(1)師:讓我們再回到拔河的場地看一看,怎樣才可以開始比賽哪?(左隊減1人或右隊加1人。)現在可以開始比賽了嗎?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說說嗎?

(2)像剛才那樣用圓片來擺一擺,怎樣能讓別人很容易的看出兩邊的人數同樣多?(一一對應擺)

(3)認識=,學習9=9或10=10讀法和寫法。

6、比較拉拉隊的人數

師:小朋友們都非常的愛自己的集體,不參加比賽的同學都當拉拉隊員,哪邊的人數多?你能用大于號或是小于號來表示哪邊的人多嗎?(自己嘗試解決)

7、說一說:這節課你認識了誰?它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在本節課上的收獲。

8、問題口袋:你還想知道些什么?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解決不了的,把它放進問題口袋里。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自主練習第1題

利用學具操作鞏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數的大小。

2、自主練習第2題

學生講題意,再獨立完成。

四、課后反思: 第六課時

快樂的校園

比較大小自主練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14—15頁自主練習第3-6題及聰明小屋。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于數的大小關系的認識,能夠正確的使用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

2、初步建立數感和逐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在數學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回顧

還記得前一節課我們認識的三兄弟嗎?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二、練習

1、自主練習第3題

學生先獨立數葉片,然后說說后面的幾大于幾和幾小于幾,可以怎樣填。

2、自主練習第4題

涂一涂,比一比??梢杂山處熞龑W生共同完成第一個,然后學生獨立完成后兩個。注意引導學生分清比較的是什么,誰多誰少。前兩道具有開放性,鼓勵學生填出不同的答案。

3、自主練習第5題

找規律畫一畫。引導學生找規律時,要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可以讓學生說說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幾。

4、自主練習第6題

玩一玩,比一比。開放性的游戲(剪子、包袱、錘游戲)。練習時,教師先要介紹游戲的規則,同位之間先試一試,再開始正式做游戲。每次贏的同學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學具代替),每十次作為一輪。比完一輪,按照提供的方式記錄比賽的結果,比較數的大小。為了讓學生玩得開心,要給學生較充分的時間和自由。

三、聰明小屋

想一想,怎樣能讓兩塊草地上的小雞只數同樣多?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教學隨筆 第七課時

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頁的信息窗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義,會讀、寫數字0了。

2、能比較0和其他數的大小。

3、經歷創造符號的過程。 教學重點:0的含義。 教具準備:蘋果樹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現在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摘蘋果好不好?

2、教師出示蘋果樹模型(蘋果樹上結滿蘋果,蘋果上有1——10的數字),

教師提問:“樹上有幾個蘋果?用數幾表示?”學生回答后,教師將數板書在黑板上。

3、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摘蘋果的游戲,老師說要求,你來摘蘋果,看誰聽得仔細,摘的正確。”

“誰能摘下數最大的蘋果?” “誰能摘下數最小的蘋果?”

“誰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蘋果?”

“現在樹上有幾個蘋果?用數幾表示?”教師板書。 “哪位同學能像老師這樣提要求來摘蘋果?” 指名讓學生提要求摘蘋果,直到摘完為止。

4、教師:“現在樹上一個蘋果也沒有了,該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種情況:如果有部分學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讓他想一想:你喜歡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們想出的符號與0比較,發現0是最方便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全部學生都說用0表示,就肯定學生的想法,并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

2、0的其他含義 (1)、教師:“樹上一個蘋果也沒有了用0表示,還有什么情況也是用0來表示?”“你在哪兒看到過0?”(尺子、溫度計、車牌號、電話號„„) (2)、它們各表示什么意思?

3、0與其他數的比較。

“0與1,2,3„„等數相比,是大還是小?”怎樣排隊?

4、0的寫法 (1)教師:“既然已經認識了0,那么,你會寫0嗎?”

如果有的學生說會寫,就讓他到黑板上寫一個,大家一起來評論一下他寫的怎樣。 (2)0的形狀像什么?

(3)教師在田字格上教學0的寫法。學生在練習本上練寫。

5、做游戲:進一步理解0和其他數的含義。 教師說數,學生拍手、舉小棒、伸手指。 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自主練習第1題。

這個題主要是鞏固0——10的數序。先按順序連線,再看像什么。

2、補充按順序填數。進一步鞏固0——10的數序。 (

)1(

)(

)(

)5(

)(

) (

)( )8 7( )( )( )( )

3、自主練習第2題。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沒有統一的答案,只要學生說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確的。

4、自主練習的第3題。

這是一道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題。在明確題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認為本節課你表現的怎么樣?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

五、教學隨筆 第八課時

綜合練習課

我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回顧整理“快樂的校園”這一單元所學的全部知識,并加以鞏固。 教學過程:

一、回顧整理

1、教師:同學們請想一想,在“快樂的校園”這一單元中,我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學生回憶本單元所學過的知識,不完整或遺漏的地方教師補充。

二、鞏固練習

結合教科書第18頁的情境圖,說說自己在快樂的校園這一單元都學會哪些知識。

1、會數、讀、寫10以內的數,0的認識。 教師:“你能從圖中找出有關數數的知識嗎?”(圖中有什么?各有多少?)數數的時候,注意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

數完后,將結果統計在圖下的統計圖中。(圖中沒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數是0只。)

2、比較數的大小 教師:“剛才我們已經數了圖中各種東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重點解決比較大小的問題。

(1) 統計圖中任選兩個數比較大小,每人至少寫出5組。 (2) 補充練習:

5( )6

8(

)5

0(

)1

3、基數和序數 (1)教師:“你能從圖中找出幾個和第幾方面的知識嗎?”

學生從圖中任意尋找有關基數和序數的知識,對于合適的和能解釋得通的教師都應予以肯定。最后引到圖中的一排小花上來。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的兩個問題,然后,要求學生提出類似的問題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 (2)練習:

請第一列第五個同學站起來。請第三列的前四個同學站起來。 學生提類似的問題進行練習。

三、豐收園

1、教師:通過“快樂的校園”這一單元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是否積極發言了?在小組和同位合作學習的時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在課堂上你提出過問題嗎?對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你認真思考了嗎?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嗎?

2、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回憶自己的表現,教師指導學生把相應的蘋果涂上顏色。

四、教學隨筆

第二單元 媽媽的小幫手

——單元分析

一、教學內容

1、指定標準和自定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比較事物的大小、多少、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自己按指定標準和自定標準對物品進行分類,會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輕重等關系。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數學問題,并能初步匯報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經歷分類、比較的過程,通過對事物進行分類、比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養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三、教材分析

分類和比較都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也是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在今后的認數與計算、認識圖形、簡單的統計等學習活動中,經常會用到分類的思想和方法,學生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比較數的大小,具備了初步的比較意識,為本單元進一步學習比較高矮、長短、粗細等打下了基礎。

本單元設有兩個信息窗,第一個信息窗是“幫媽媽整理衣服”,通過母子對話引出“怎樣整理”的問題,感受分類的必要性。借助體會分類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借助自主練習的第3題,提出“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第二個信息窗是“幫媽媽放衣服”,通過媽媽與小明的對話,啟發學生利用經驗或其他方法,學習比較“厚薄”、“長短”,同時根據圖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馬等物品還可以比較“長短、多少、大小、輕重、粗細、高矮”等。在“我學會了嗎?”欄目中比較“遠近”和“寬窄”,達到擴展鞏固的目的。

四、本單元建議課時數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媽媽的小幫手

分類

教學內容:青島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第19頁,第一課時“幫媽媽整理衣服”——分類。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生活體驗分類的意義,通過動手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實踐活動感知不同的標準下,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3、在操作中提高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

4、滲透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平時應多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自主練習”第2題的掛圖。學生準備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整理觀察,體會生活的需要——按標準分類。 師:“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回家幫媽媽整理衣服,并觀察你們家里的衣服是怎樣擺

放的。你們做了嗎?(生:做了)你們能幫媽媽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現在讓我們想一想,通過整理和觀察,你都發現了什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獨立思考。) 學生同位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現在,誰想把你的發現聲音響亮的告訴全班同學?” 生:“我發現我們家的衣服疊得很整齊,我爸爸的放在一個櫥里,媽媽的放在一個櫥里,我的放在一個櫥里。” 師:“這是把每個人的衣服分別放在一起。” 生:“我發現我們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褲子放在一起。” 師:“也就是說上衣、下衣分開來放。” 生:“我發現我們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師:“你們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節分開來放。” „„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板書: 爸爸

媽媽

我 上衣

褲子 冬季

夏季 „„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說得也棒極了??磥砟銈兊膵寢尪际前瓷钚枰岩路珠_來放的。(指著板書)其實這些都是你們家分衣服的標準,而你的媽媽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開來放的做法,就叫做分類。”(揭示課題)

二、嘗試分類,體會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說了你們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類的,現在我們來給我們班集體這個大家分分類,好嗎?”

“你打算怎樣給全班同學分類呢?”(學生獨立思考)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學女同學來分” (師板書:男

女) 師:“現在我們就按這個同學的想法來分分看。注意:請男同學站起來?,F在,全班同學被分成了兩類,站著的是男同學,坐著的是女同學。請坐下。”“誰還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生:“按東西路隊來分。”

(師板書:東路隊

西路隊) 師:“現在我們再來按這個同學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請東路隊的同學站起來?,F在,全班同學又被分成了兩類,站著的是東路隊的同學,坐著的是西路隊的同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兩次站起來的人是同一批人嗎?(不是)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體會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生:“因為兩次站的標準不一樣,所以站起來的不是同一批人。” 師:“說得太好了。你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師板書) 生:“按長頭發和短頭發來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沒穿校服的來分” „„

三、聯系生活,體會分類的好處 師:“同學們剛才想出了那么多種分法來分咱班的同學,現在我想請教同學們,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類呢?”

(學生獨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師可這樣引導:哪里用到分類——具體是怎么分的——這樣分有什么好處? 同時要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四、自主練習,應用分類,明確為什么這樣分。

1、自主練習第一題: 師:“看到剛才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有一群小動物也忍不住過來聽課了,它們到哪去了呢?原來它們藏在你的數學書第21頁上了,看誰能最快找到它們?” “請同學們看書,都有哪些小動物來聽課了?” (學生看圖說一說)

教師讀要求:哪些是鳥類?用圓圈圈出來。 學生獨立做。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鳥類和昆蟲的區別。

2、自主練習第二題:

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自主練習第三題 師:“同學們,你們去沙灘玩過嗎?你們是怎么去的?(坐汽車去的)除了汽車,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在我們的學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請你把它們拿出來。你能給這些交通工具分分類嗎?”

學生動手操作,分完后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教學隨筆

第二課時

媽媽的小幫手

比較 教學內容 :

教科書第22—24頁的信息窗2及自主練習的

1、

2、3題。 教學目標 :

1、通過觀察、操作,按指定標準或自定標準,會比較事物的大小、多少、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

2、在比較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3、使學生經歷具體比較活動的過程,學會比較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明確目的。

1、談話引入:同學們,我們已經幫媽媽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該放在哪兒呢?(學生獨立回答)現在咱們一起去看一下小明和媽媽是怎樣放的。

2、觀察信息窗2,并提出問題。 (1)小明和媽媽是怎樣放衣服的?

(2)圖中還有什么?你想對大家說什么?

二、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1、教師引導提問:看看這些衣服,你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生獨立思考。(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多少,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長短)

(2)小組討論交流 。

(3)全班交流討論結果,引出對多少、厚薄的比較,引出課題。

在交流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用“誰比誰„„”的形式表達比較的結果:媽媽的衣服比小明的長,媽媽的衣服比爸爸的短„„(滲透比較的相對性。)

2、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說結果,并說一說理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2)補充練習:伸出各自的手觀察 ,你發現了什么?(第幾根手指比第幾根„„ 誰最長,誰最短?) (3)、比較:除了衣服,再看看其他的東西,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自由發言,交流想法。)

3、鞏固

(1)自主練習第2題:先向學生介紹天平,再讓學生獨立做,

教師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看到的三個紅蘿卜的重量與一個青蘿卜的重量相等,判斷出一個紅蘿卜的重量比一個青蘿卜的重量輕,讓學生說出判斷的理由,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 (2)自主練習第3題:

① 讓學生先觀察,再獨立做,并說一說理由。 ② 說一說,你還能比什么?

4、拓展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任何兩個物體都可以進行比較,想一想都可以比什么? (1) 小組討論,指名發言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找一找,我們周圍有沒有可以比較的東西,你能提出一些關于比較方面的問題嗎?(小組合作,采用比賽的形式,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多,提的問題好。)

5、引導學生獨立總結:

誰能說一下通過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才能更好?

三、教學隨筆 第三課時

綜合練習課——我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的“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按指定標準或自定標準對物品進行分類,會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

2、通過對事物進行分類、比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養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能對事物進行分類、比較。 教具學具:

投影、進行分類與比較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這一單元的內容我們已經學完了,開動小腦筋想一想,主要學習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師說:同學們學會得可真不少! 想不想做一些問題考考自己 ?

二、鞏固練習

1、分一分(投影出示)

紅蘋果

綠桃子

綠蘿卜 綠蘋果

紅蘿卜

紅桃子

學生獨立分類,同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有以下分法:

(1)按水果、蔬菜分成兩類 (2)按顏色分成兩類

(3)按樹上、地下分成兩類

2、投影出示25頁圖

(1)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你能為大家講個故事嗎?

(2)仔細看一下大樹的表情,你想說點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小朋友重猴子輕)小朋友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對學生進行愛護樹木的教育) (3)涂一涂:

把高的樹涂上綠色,把矮的樹涂上淡綠色。

涂完后問:我們剛才是把樹的什么涂上了顏色?(葉子)現在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 你能提出比一比的問題嗎?

學生可能回答:①高樹葉子多,矮樹葉子少; ②高樹葉子顏色深,矮樹葉子顏色淺。 還能比什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三、解決問題 師:我們學的分類與比較的知識在生活中到處都能用到, 說說你在什么時候用過這些知識?

1、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我整理書包時,擺積木時,整理玩具時„„)

2、匯報

3、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評價,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能用我們學的知識繼續幫爸爸媽媽干一些事情嗎?下一節課再來交流。

五、教學隨筆

第三單元 走進花果山

——單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的內容是:10以內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內的減法;0的減法;10以內的連加、連減;1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探索規律”等內容。

本單元是在認識了10以內的數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它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更復雜計算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識基礎,結合教材創設的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組織豐富、有效的數學活動,促使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知識、提高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

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數的加減法,會口算10以內的兩步加減式題。

2、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在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體會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有利于發現并提出問題的學習情境。

2、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初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通過有關的操作練習進一步體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從而加深對加減法意義的認識。

3、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倡導方法多樣化。

4、充分利用多樣化的練習方式,提高口算能力。

5、注意培養學生的初步的應用意識。

6、對本單元的知識技能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能否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數的加減法,還要考察學生是否能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四、本單元建議課時數:16課時。

第一課時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信息窗一。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學會加法算式的讀法,會進行1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初步學會思考問題。

3、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4、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西游記》的故事嗎?你最喜歡《西游記》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師:有那么多的同學喜歡孫悟空,孫悟空的花果山對小朋友來說一定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 提出問題

1、出示《來到花果山》的情景圖,讓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中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你說我講”紅點中所示內容。 (1) 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①先讓學生獨立思考。

②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交流想法。教師巡視指導。 ③ 全班交流。

估計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數一數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樹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樹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數一數一共有幾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幾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來 „„

(2) 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學生通過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3) 認識加號。 (4) 理解算法。

結合圖意或利用學具擺一擺,讓學生理解“5+3”的算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口算,只要結果正確就可以。

三、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

結合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

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在“問題口袋”中,待學到相關知識時再解決。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這樣把兩部分合起來就用加法計算。

五、走進生活。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決的問題,你來說一說好嗎?

六、談收獲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自己學會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七、教學隨筆 第二課時

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加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8——29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 2、在觀察、操作中積極地思考。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游覽花果山,我們學會了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今天我們進行比賽,看誰的本領大。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自己觀察課本上的圖,說說圖意,并列出算式。通過交流進一步體驗加法的意義。

2、自主練習第2題

口算練習,練習時除了讓學生口算結果外,還可以制成口算卡片,經常性地進行口算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

3、自主練習第3題

分類說算式的練習活動,通過變換練習的形式,引起學生口算的興趣??勺寣W生在小組中說自己想要說的一組加法算式,由其它學生判斷結果是否正確。

4、自主練習4題

算式與數的大小比較??梢韵茸寣W生獨立地去做,然后說說是怎樣比較的。

5、自主練習第5題 小老鼠找鼠標的情境,根據得數連算式。練習時先讓學生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并弄清圖意,再做題。根據屏幕上顯示的“3+4=7”,找出得數是7的鼠標與電腦連起來。也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連其他的鼠標,屏幕上可以怎樣更改?

6、自主練習第6題

學生看圖,講一個數學故事。既要關注學生所講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視故事中體現的“數學味”。教學時可先引導學生認真看圖,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結合畫面自編故事,然后從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進行解決。

三、課堂小結

四、教學隨筆 第三課時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頁的信息窗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學習有關“0”的加法,并能正確計算。

2、數學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情感與態度目標: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圖

師:花果山里熱鬧極了,小朋友也來這里野餐,和小猴們成了朋友,請同學們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講給大家聽一聽嗎?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見圖上左邊樹上有5只小猴,右邊的樹上有3只小猴;左邊樹上有5個桃子,右邊樹上沒有桃子„„(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二、提出問題

師:根據我們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一共需要幾根火腿腸? 一共有幾個桃子? 一共有幾個同學? 一共有幾朵花? 一共有幾個書包? „„

三、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解決: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腸,需要幾根?該怎樣想?

1、學生獨立思考,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師引導學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腸轉化成算有多少個同學就知道需要幾根火腿腸。

3、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教師板書:

3+4=7

4+3=7

4、觀察,比較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教師不必要求學生準確敘述,只要說清楚意思就行)

5、鞏固練習

4+1=

5+4=

6+2=

7+3=

1+4=

4+5=

2+6=

3+7=

6、你還能解決哪些數學問題?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剛才提出的問題,獨立解決。

四、走進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教學隨筆

第四課時

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加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33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加法的意義,訓練10以內數的加法。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3、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小朋友,數學王國的國王聽說咱班小朋友那么聰明,為大家準備了好多小禮物,還帶來了問題考考大家,你們愿意嗎?

二、自主探索

1、教師以《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導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著走著,突然迷路了,這怎么辦呢?(討論)它給媽媽打電話:“媽媽,我迷路了,怎么辦才好呀?”媽媽聽了點了點頭說:“孩子,你長大了,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去做,只要你按得數是9,就一定能回家了。”于是,聰明的小白兔按媽媽的話去做,終于回家了。小白兔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知道嗎?

2、獨立思考后,集體交流小白兔回家的路線(教師可提供如下的算式,也可以適當補充算式)。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2+6=

4+3=

三、 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自己看圖,并寫出算式。并讓學生講一講,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

2、自主練習第4題:我踢哪些球?

練習時,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6號和8號球員分別應踢哪些球,再讓學生畫線連球。

3、自主練習第5題

看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解答?

4、自主練習第6題

看圖編一個數學故事,并提出問題?你打算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師:數學國王對小朋友的表現很滿意。下面,請小朋友接受國王的禮物吧!

五、教學隨筆

第五課時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 頁信息窗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初步體會減法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得數是10以內數的減法。

2、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體會減法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

水簾洞掛圖、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在花果山看到我們喜歡的小猴子,還進行了一次快樂的野餐,今天,我們再到孫悟空的水連洞參觀,好嗎?

出示水簾洞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都從圖上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問題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剛才洞口有8只猴子,現在有3只了,有幾只鉆進洞里去了?

猴子從樹上摘下2個桃子吃,現在樹上有7個桃子,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子? 樹上原來有9個桃子,猴子從樹上摘下2個桃子吃,樹上還剩多少個桃子? „„

學生提出的問題會有加法的,也會有減法的,加法問題隨時解決,減法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2、獨立思考,探索問題

以學生提出的某一個問題為例,如:還剩幾個香蕉?。 你能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3、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好嗎?

4、組間交流,解決問題

(1)師: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想法說全班同學聽嗎?

教師適時總結:從7里面去掉4,用減法計算。7個香蕉,給小猴子吃掉4個,還剩幾個?就可以列減法算式: 7 – 4 = 3(個)

(2)認識減號。教師演示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學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來的數不容易看到,因此寫減法算式時,要著重使學生弄清是從哪個數里去掉的,就要把這個數寫在減號的前面。

三、鞏固發展,應用問題

1、學生自己其他的減法問題,并把想法說給其他同學聽。

2、把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裝進問題口袋。

四、教學隨筆

第六課時

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減法的練習

教學內容:

10以內數的減法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初步培養與同學共同學習的習慣。

2、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初步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看懂圖意,正確列式解答;逐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游覽了孫悟空的水簾洞,在游覽的過程中,我們學習了很重要的本領,認識了減法,今天我們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

1、2題

讓學生先仔細觀察圖,說清題意后,再列式計算。具體指導語言:

你看圖之后,講一個故事;獨立列式;集體交流:學生說圖的意思,學生連線,同桌看看對不對。

2、自主練習第3題

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學生寫得數,后請小博士交流

教師讀題,學生說得數。

3、自主練習第4題

小雞回家,連線找得數。六所房子中有的住了一只或兩只,有的沒住小雞。練習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認真口算,爭取全算對。

三、走進生活

1、自主練習第5題

小猴分桃圖,教學時,讓學生借助學具分一分。把分得過程用等式表達出來,然后通過匯報交流感受方法的多樣化,同時,體會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以及問題結論的不確定性。具體過程如下:

(1) 學生看圖說圖的意思 (2) 師生一起擺學具 (3) 看學具列算式 (4) 同位交流

(5) 師生一起把算式分類找規律

2、自主練習第6題

這是一幅包含多信息的情景圖。其中有小雞吃蟲子、兔子吃蘿卜、小鳥飛走了等信息,是加減綜合練習,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在充分觀察畫面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加減法獨立提出問題,進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

3、課外延伸

聰明小屋,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拿實物或學具擺擺看。

四、教學隨筆

第七課時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信息窗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0的減法的意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問題,了解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2、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3、在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問題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減法的意義,理解并掌握關于零的減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故事導入,一只調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后讓學生觀察圖。

二、發現問題

出示信息窗4,讓學生觀察畫面上的內容。

1、編一個小故事給同學們聽。

2、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討論:為什么這只小猴子最后一個桃子都沒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據故事內容,提出數學問題。

三、探究問題

1、小猴子摘了幾個桃子?

學生自己觀察畫面,列出算式。

2、籃子里還剩幾個桃子?

可以給學生一個不完整的算式給予提示:3 - ()=()個

四、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解決提出的其他問題。如:岸上還有幾只青蛙?花兒上還有幾只蝴蝶?

2、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在問題口袋中。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教學隨筆 第八課時

走進花果山

10 以內加減法的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41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學生掌握上面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法,進行自己練習。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數的加減法,并長了很多本領,今天,我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好嗎?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讓學生觀察彩圖,說說圖意,列出算式。

2、自主練習第2題

主要讓學生自己進行口算,如有個別的學生教師應進行輔導(可用卡片)

3、自主練習第3題

學生自己看圖,邊說圖意,邊列算式。

4、自主練習第4題

看圖講一個數學的故事。

根據樹上的七星瓢蟲或樹上的葉子等內容來編;分合作小組討論提出問題列式計算。

三、拓展延伸

教師講一個數字娃娃的故事。你能自己編一個數學小故事嗎?

四、教學隨筆 第九課時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頁、42頁。 教學目標:

1、知道連加的含義,能夠正確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計算。

2、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分析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在學習探索中積極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第41頁信息窗5掛圖)

1、師:一些小朋友觀看一群頑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戲,可愛的小猴子不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還引起小青蛙,小魚的注意,我們也看一下好嗎?

2、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問題。

根據畫面上提供給我們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根據圖意,可能會提出下列問題: ①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學? ② 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條魚? ③ 河岸上還剩下多少只青蛙? ④ 樹上還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⑤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2、獨立思考, 探索問題。

師:同學們的問題提的好極了!那么第一個問題誰來解決?該怎樣列式?請同學們利用學具試著自己解決一下好嗎?

3、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小組長組織好小組成員的發言順序,并做好總結。

4、組間交流,解決問題。

(1)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說相應的算式。 (2)這幾個小組的想法又對又準確。那么這道題等于幾?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4個坐在地上的同學,加上站著看小猴跳水的3個同學是7個同學。再加上跑來的2個同學,就是9個同學。(學生列的算式不同,說法也可以不同)那么這道題也就是幾加幾再加幾?(指名學生:4加3再加2)

(3)今天我們學的這個算式和以前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師在適當時機總結:把三個數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連加。并板書:連加。

(4)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在這幅圖里,還有哪幾道題可以用連加的方法來計算?學生自己試做,并和同學們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走進生活

你能用今天學到的連加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提出生活中的問題自主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先把它放到問題口袋里,以后再來解決。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計算連加、連減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教學隨筆: 第十課時

走進花果山

10以內的連加、連減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2——44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觀看猴子跳水的情境圖中,我們又學習了哪些知識?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12題。

練習時要強調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練習過程中,可以從中抽出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強對口算方法的具體指導。

2、自主練習第2題。

提供了學生用彩紙做紙花的情景,進一步鞏固連加的意義及計算方法。學生可以算“三個小朋友一共做了多少朵紙花?”也可以算“三個小朋友一共用了多少張彩紙?”只要列出正確的算式就行。

3、自主練習第3題。

根據直尺上提供的數據,學生自主列出算式。

4、自主練習第4題。

以統計表的形式引導學生填數,鞏固連加。應先引導學生數清楚西紅柿、辣椒、茄子的數量,然后計算三種蔬菜的總個數。

5、自主練習第5題。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貓?”是對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的綜合練習。練習時,鼓勵學生借助圖中的信息,盡可能地提出多種有關連加、連減的問題,獨立解決后,交流共享。

6、自主練習第6題。

練習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理解,獨立解答,發揮想象。在交流中弄清楚“2+2+2+2”和“8-2-2-2-2”的含義,并嘗試口算出結果。

三、課堂小結

四、教學隨筆: 第十一課時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信息窗6。 教學目標:

1、結合“小猴子學釣魚”的具體情景,體會10以內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能正確口算10以內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鼓勵用多種算法去解決問題,初步學會有條理思考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3、在交流算法過程中,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通過解決問題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簾洞,看了小猴子

跳水,還美美地野餐了一頓,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猴子是怎樣釣魚的呢?好,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二、提出問題。

1、指導學生觀察情境圖。

圖上都有什么?它們都在干什么?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情境圖編一個數學故事,并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獨立編出后,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內的同學聽,并思考提出的問題。

組內交流完后,教師指名一至兩名同學講一講他們編的數學故事,(組織學生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組織全班解決提出的問題。

2、解決問題

(1)現在有幾只猴子學釣魚?讓學生結合圖中的說明獨立思考:怎樣才能求出有幾只猴子學釣魚?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見解,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匯報本組的意見。 (2)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分別列出各種算式。

5-1+2

5-3+1 讓學生看算式,每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解決,讓學生來當小老師講解。

三、鞏固拓展,應用問題。

1、自主練習第2題。

(1)觀察此圖:你想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提出:湖里有幾只天鵝? (3)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 8-2+3

8+3-2 (4)結合算式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你是怎樣想的?并說一說運算順序。

2、自主練習第1題。

觀察圖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是什么?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式。關鍵是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教學隨筆: 第十二課時

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7—48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羊過河”、“運算卡片”、“小貓釣魚”、“講故事”、“做公交車”等多種練習形式,達到對加減混合運算的正確、熟練計算。

2、理解情境圖的思維方式是開放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樣化的。

3、通過具體情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上節課,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研究了“小猴子學釣魚”的故事,又解決了一些問題,同學們很棒!今天老師帶同學們走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好嗎?

二、自主練習

1、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讀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斷,錯誤的改正。

2、出示“小羊過河”圖片,引導學生理解圖意。

(1)引出解決的問題:小羊要踩什么樣的石頭過河? (2)“媽媽告訴我,從得數是3的石頭上過河最安全。” 算一算哪些石頭上的算式得數是3?在石頭旁標得數。

(3)說一說:石頭上的得數有哪些? (4)畫一畫:小羊過河的路線?

3、同學們,你們做過公交車嗎?出示53頁圖: (1)引導學生觀察:看到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引導提出問題:3路車上一共有多少乘客? (2)合作解決:車上一共有幾人? (3)匯報結果。

適當滲透思品教育:坐公交車一定要注意安全??空就\嚂r先下車后上車,尊老愛幼等。

4、出示小貓釣魚圖片。 (1)、引導觀察圖片:畫了什么?小貓做什么?能釣哪條魚? (2)、引導理解圖意:看桶上有什么?魚上有什么?看第一只小貓和它釣的魚。魚背上算式10-5-3的結果是2,這條魚就釣到了。另外兩只小貓能釣到自己想要的魚嗎? 講一個數學小故事。

5、出示48頁圖片。

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編一個故事。要求:有意思、有趣味、有數學問題。

三、課堂小結

四、教學隨筆:

第十三課時

走進花果山

探索規律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頁探索規律。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信息,獨立思考,發現隱含的規律,初步的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習慣。

2、合作交流說明自己發現的規律,注意傾聽、欣賞他人的想法,共享探索成果,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3、培養學生對探索的規律用自己的話表達,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10以內的加減法。今天的知識更有趣,比比看,誰學的最好,發現的規律最多。

二、自主探索

1、出示49頁第1題

(1)3+2=5,那么2+3=幾?

再出示幾個類似的例子,學生解答后,讓學生觀察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總結規律: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是不變的。

利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出示幾個類似的但數很大的題,讓學生利用學習的規律解決。 (2)教師出示蘑菇+蘋果=9,根據剛才學習的知識,你能想到什么?為什么?讓學生說說發現的規律。

2、出示49頁第2題 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規律?下面的瓜應該是什么顏色?下面呢?下面呢?最后一個呢?讓學生按要求完成題。

3、出示49頁第3題

觀察:這些數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什么?應該填幾?為什么?

4、出示49頁第4題

引導學生觀察,并說說發現了什么?花是按怎樣的順序排列的?籬笆呢?再涂上顏色。

三、聰明小屋

請同學們走進“聰明小屋”,看你能發現什么?明天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四、教學隨筆: 第十四課時

走進花果山

回顧與整理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53頁回顧整理。 教學目的:

1、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提高學生10以內加法、加減混合口算的能力。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讓學生經歷系統整理和復習所學數學知識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似內容之間的差異。

3、引導學生進一步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提高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創新意識,讓學生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觀察加法算式分類。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教師準備:

未完成的加減法表格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去領略一下海底世界的奇特風光! (電腦播放海底世界錄象)

【說明:形象逼真、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動態畫面,思維易被激活。這種情境在學生頭腦留下的不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對大海無限喜愛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感受,這一切即將促進學生積極進行思維活動?!?/p>

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

1、算一算:你看,來了一群小魚,身上還寫著算式,自己會不會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說一說:在計算的時候,你都發現了什么?

3、排一排(得數是8的所有算式):你再仔細看一看,這些魚身上的算式排的是亂七八糟的,你能按照一定的規律給它們排排隊嗎?

自己先看一看,想一想,你愿意怎樣排?同位交流

4、全班交流。

誰愿意說一說,你是怎么排的?誰還有不同的排法?

5、觀察再發現。

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會發現些什么?

6、讀一讀:那么我們把這些算式讀一下,好嗎?男女同學比比賽,聽誰的聲音即洪亮又干脆!

7、整理其它得數的加法算式

過渡語:同學們,再看又來了一群小魚,你喜歡寫得數是幾的加法算式 (1)選一選

生:喜歡得數是9的加法算式 師:還有誰喜歡寫得數是9的加法算式?這么多同學都喜歡,這樣吧,咱們來抓鬮,怎么樣?哪個小組抓到哪個,小組的同學就按照一定的規律寫一寫,好嗎? (2)小組分工。

在寫之前,小組先分好工,比比哪個小組合作的好? (3)欣賞各個小組整理情況 貼一貼:寫完的小組請小組長把你們組的紙條帖在黑板相應的位置上。其它同學幫老師看一看,哪個小組帖的又快又好?

講一講:誰愿意代表你們組,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列的? (4)觀察討論、發現規律

師:你看,老師把各個小組整理的情況,也匯總成了這樣的一個表,請你仔 細觀察,你會發現什么數學問題?自己先看看,看誰觀察的有順序,發現的問題多? (5)匯報交流。

輕輕的跟你同位說一說。

誰愿意把你的發現說給全班同學聽一聽?

誰還有不同的發現?還有沒有了?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誰還想說說你的發現?„„ 讓學生暢所欲言。

(6)激勵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也可以生生評價、自我評價、師生評價。

針對剛才這個同學說的,有沒有補充?有沒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見解?誰想評評?

【說明: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探

討,完善探究規律的方法。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作了適當的點撥和指導,充分明確了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p>

三、模擬情境、在玩中鞏固

1、游戲——猜一猜

師:剛才大家橫著、豎著、斜著看,發現了許多規律。有幾條小魚也過來湊熱鬧。哦,怎么把我們的算式擋住了?那么大家能猜出這些魚擋住的是什么樣的算式嗎? 學生根據規律大膽的猜測。

你是怎么想的?誰還有不同的看法?

2、游戲——比比誰最先走過橋

過渡語: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全猜對了!為了獎勵大家,這些小魚邀請大家到它們的海底龍宮玩一玩,想不想去?可是我們必須通過這兩座橋,才能到達!要想順利通過,就要把其它的算式補充完整。大家有信心嗎? 男女同學再比比賽,看誰最先走過橋? 誰想幫張老師走過橋,誰想試一試?

3、游戲——補階梯算式,暢游海底龍宮

師:海底龍宮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可是要想打開海底龍宮的大門,必須把通往大門的階梯算式補充完整,大家還有自信嗎

(1)下面小組的同學先討論,再去寫一寫。 (2)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會發現什么? 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再跟臨近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其它小組的同學跟你們組想的一樣嗎?

(3)小組匯報交流評價

為什么這樣填?你是怎樣想的? 【說明:教師注重組織豐富的練習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過程。采用猜一猜、比一比、補一補等游戲形式,使學生的知識構建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達到了預定目的?!?/p>

四、活動欣賞

同學們表現的不錯!海底世界的大門終于向你們敞開了!(課件播放錄象欣賞)

【說明:活動的欣賞,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達到了高潮,課的結尾讓學生意猶未盡,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p>

七、教學隨筆:

第十五課時

走進花果山

我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5頁“我學會了嗎”及豐收園。 教學目標:

1、通過課件展示小鳥、小朋友、花、蝴蝶、蘋果等從數到加減法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

2、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體味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數學樂趣。

課件出示秋游圖示,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找數和列式計算的機會,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

考,會問、會說、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觀察討論

1、自主觀察

(1)說說從畫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注意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組內互相傾聽別人意見的好習慣,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直接提問組內比較優秀的同學予以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全班解決。

(2)組間交流,各小組派代表一組提問題,另一組解答,下一個小組說解答方法,多種方法提問并解答。

(3)全班整理,以加減法為主線,進行多種練習,列式,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根據同學們提的問題,加上自己提的問題,列式計算,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為什么? 看你能列多少道算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探索能力。

2、知識延伸

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你喜歡的事,算你喜歡的題,寫你喜歡的數,列你喜歡的算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

每提一個問題,列一道算式,你就得到一個五角星。

四、教學隨筆: 第十六課時

走進花果山

找找周圍的數 教學內容: 找找周圍的數 教學目標:

1、通過尋找周圍數的實際活動,深化對10以內數的意義的認識,進一步體驗在現實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數感。

2、經歷尋找周圍數的過程,體會找數的方法,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

3、養成與同伴合作的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難點:建立數感,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引導學生回顧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數嗎?在我們周圍哪兒有數?請你找出來。今天,我們就來找找周圍的數。板書:找找周圍的數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找找身體上的數。

找找自己身體上有哪些數?(如:1個頭,1個鼻子,1個嘴巴,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兩只手,兩條胳膊,兩條腿,兩只腳,10個腳趾等。)

2、找找教室中的數。

教室中有數嗎?請你找一找,再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3、你還在哪兒看見過數?

公共場所、體育廠、電視上等。讓學生說說在不同地點,找到的數都表示什么意思。

三、鞏固拓展,體驗生活

1、你能用今天學習的方法從你熟悉的環境中找出哪些數?

2、你打算怎樣去找你周圍所熟悉的數?讓學生討論,制定出課外找找周圍的數的活動計劃。

3、我們每個同學回家后都找一找周圍有哪些你熟悉的數,回家后跟爸爸、媽媽交流。

四、教學隨筆:

第四單元 誰的手兒巧

——單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起始單元。小學生在入學前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逐步將他們已有的感性經驗進行抽象,這對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級,加強對各種形體的直觀感知,積累大量感性認識將對今后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單元內容是通過實物和模型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強調讓學生動手操作,在生動活潑、主動參與的具體活動中,獲得直接感受。

本單元安排了一個信息窗。以真實的照片呈現了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塑料球,飲料桶等實物進行有趣的拼搭活動的情境。通過小朋友對話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幾種形狀的物體?”的問題,引入學生對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在認識過程中,先把一個小朋友擺 “火車”用的物品進行分類,然后初步抽象出標準的幾何形體讓學生認識,在學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況下,讓學生知道這些形狀分別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使學生能直觀地分清這幾種形體,初步記住它們的樣子。自主練習中,通過“連一連”、“涂一涂”、“圈一圈”等動手活動的練習,進一步讓學生以體驗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和模型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形體。

2、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對身邊與立體圖形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拼搭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直觀認識幾何形體。

2、注意引導學生經歷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3、對于本單元的評價,既要注重了解學生初步掌握幾何形體的情況,如是否能正確的辨認與區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還要注意評價學生初步的操作、觀察、比較能力的發展情況,以及主動與同伴合作的情況。

四、本單元建議課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誰的手兒巧

認識圖形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7頁的信息窗。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操作,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形體有初步的認識,能分辨它們的形狀。

2、在觀察和觸摸中,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初步空間觀念。

3、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簡單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準備各種各樣的紙盒、易拉罐、球,鼓勵學生收集的這樣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

教師為每組學生準備一袋裝有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學過程:

一、自由活動

師生談話:同學們,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盒子、積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帶來什么東西,是嗎?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一段時間,自由活動,可以看看自己小組的同學帶來什么,也可以到別的小組去看看,好嗎?

二、搭積木 師:同學們,我讓大家帶來的東西帶來了嗎?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學都帶了什么東西?同位兩個同學先互相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 生:„„

師:你想用這些東西干什么?

師: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誰的手兒巧?(出示課題:誰的手兒巧) 學生活動

1、分小組合作搭積木,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

2、各小組反饋搭積木的情況。

3、教師組織大家來欣賞每個小組的作品。

三、看一看,分一分

1、師:剛才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發揮想象力,你們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師?,F在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你們都用了哪幾種形狀的積木?

2、師:你能把用的積木按他們的形狀分分嗎?

(1) 以小組為單位活動。

(2) 小組匯報分類情況。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分。 (3) 教師小結,統一意見 (4) 起名字。 根據大家分類的情況,鼓勵學生給他們起個名字。學生有可能在幼兒園已經認識他們的名字,教師要給予鼓勵。

四、猜一猜 教師:“我們認識的這四種不同形狀的物體,猜一猜哪種形狀的物體滾得最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驗證。小組匯報結果。

五、找朋友

教師出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模型。提出問題“你能從教室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他們的朋友嗎?

六、課后作業:

請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并說給爸爸媽媽聽。

七、教學隨筆

第二課時

誰的手兒巧

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60頁的自主練習以及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

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從中培養學生的

觀察和比較能力。 教學過程:

一、做游戲:我摸你說與我說你摸。

1、教師課前把各種形狀的物體裝進口袋,從口袋摸出物體,讓學生說出是什么形狀的。

2、教師說出一種形體的名稱,讓學生從口袋里摸出相應的實物。也可以由學生說名稱,學生摸實物。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4題

利用學具動手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仔細觀察從中找出規律,然后獨立畫在書上。

2、自主練習第5題

先讓學生觀察第一組為什么圈出“白菜”,再按照這一提示依次把下面三組圈出來。圈完之后,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自主練習第6題

先讓學生照著練習中提供的形狀想一想,再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擺出其他的形狀,然后想象著數出方塊的個數,并交流各自的數法。本題可以訓練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4、自主練習第2題

先讓學生觀察每一副圖,能看到幾個面,分別說出是那幾個面,再讓學生涂上不同的顏色。然后,接著訓練學生涂右面、上面、前面的顏色。

5、猜一猜

出示一個實物模型的一部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看到的猜猜這是一個什么模型?并說說為什么?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三、全課總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在生活中什么時候可以用到我們所學的知識?”

四、教學隨筆:

第五單元 海鷗回來了

——單元分析

一、教學內容: 11-20的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的大小比較以及十幾加幾(不進位)、十幾減幾(不退位)的計算。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認識11-20各數,并能正確地讀、寫。

2、在數物體個數的過程中,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了解2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結合具體實例,能正確計算十幾加幾(不進位)、十幾減幾(不退位)的加減法,知道加減法各部分名稱。

4、經歷用20以內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三、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11—20各數。它是認數的繼續和發展,對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數感有重要的意義。學生掌握好本單元知識也為后面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多位數的認識打下基礎。因此,指導學生加強學具操作,深入理解

數的意義,切實掌握好本單元的知識是打基礎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為了初步建立數的概念,教材強調學生手、腦、口并用,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二是倡導計算方法多樣化。在計算教學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學生的多種想法,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答案。 本單元安排了一個信息窗。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實的素材,是一幅小學生在給海鷗喂食的場面。通過觀察,數“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展開對11—20各數的認識。在認識11-20各數時,結合擺弄學具和計數器,先學11,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掌握基本的內容,再認識11-20各數。借助從畫面提出的“現在有多少個小朋友”和“巖石上現在有多少只海鷗”的問題,引出計算十幾加幾(不進位)、十幾減幾(不退位)的學習。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有些內容有意識安排在練習中學習和擴展。如在自主練習中,設計有“按順序寫數”,進一步學習數的順序;“填<、>或=”讓學生學會比較數的大小;“估一估兩堆共有多少塊糖”滲透估算,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引導學生全面掌握本單元內容。

四、教學建議:

1、注重實際操作,讓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2、提倡算法多樣化。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3、要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和估計的意識。

4、本單元的評價除考察知識技能外,還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熱情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

五、本單元建議課時數:6課時。

第一課時

海鷗回來了

數11—20各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2頁信息窗。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會數20以內的數。

2、進一步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數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介紹背景:市南區發起“挽留海鷗”的活動,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鷗回來了”,讓我們去看看現在海邊的美景,怎么樣?

2、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讓學生把圖上的內容說完整。)

3、你們看圖能提出什么問題?(讓學生充分提問。)

二、操作探索,解決問題

1、數11-20各數

(1)根據提出的問題,數出自己喜歡物體的個數。(學生說說數的辦法。)學生數出并回答,師隨機板書此數

(2)繼續解決其它關于數數的問題,學習11-20各數的數法。讓學生把圖中的數數全,把圖中提到的各種信息展示完整。

2、動手操作,認識數位

(1)怎樣才能把數數的更準確呢?我們可以借助學具——擺小棒學習數“沙灘上有幾只海鷗?”(用小棒表示海鷗)

(2)引導學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強調10個一是一個十,讓學生初步體會十進制,體會十幾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一捆加兩根就是12,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接著讓學生按這種方法擺出11-20各數,知道2個十是20。

(4)在計數器上表示數,教師說明: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個位上的珠子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幾個十。 11怎樣在計數器上撥呢?指學生試撥。

(5)教師在計數器上撥數,學生讀。教師說數,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來。并說一說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三、暢所欲言,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你能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數嗎?”

四、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1、教科書第65頁的第1題:寫一寫,畫一畫

這是一道鞏固數位知識的練習題,弄懂題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提問:你為什么這樣寫?為什么這樣畫?完成后進行擴充練習。

2、教科書第65頁第2題:按順序寫數。

引導學生以各種形式對20以內數的排序練習: (1) 從小到大 (2) 從大到小

(3)奇數排列、偶數排列

3、教科書第65頁第3題:數學游戲

先給學生解釋清楚幾個名詞: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講清楚規則后,讓學生同位合作游戲。

五、教學隨筆: 第二課時

海鷗回來了

十幾加幾不進位加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頁例3十幾加幾的題及加法名稱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學會十幾加幾(不進位加)的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和估計的意識。

3、讓學生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初步的數感。

4、注重實際操作,讓學生經歷數概念的過程。

5、使學生養成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樹立優化思想。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或者方塊。教師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

1、師:“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海鷗圖,同學們根據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沒解決的我們暫存再問題口袋內,我們今天繼續解決。

2、小黑板展示問題口袋內容,篩選出“現在有幾個小朋友?怎樣列式?(12+3)

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出示算式:12+3 (1)你想怎么算?

(2)小組內交流(選出小組長,安排好發言的順序,使學生學會傾聽) (3)全班交流(每組推選出一名發言的人,口述算法及優點) (4)比較方法,自我優化。

以上那種方法,更簡便一些,適合你,閉上眼睛想一想操作過程。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你就用哪種。

2、算一算:3+12= (1)這道題與上題有什么不同?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組里說思路. (3)口算這樣的題要注意什么?

3、你還能提出哪些類似的問題?并解決。

三、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到這些知識,例如:小明的姐姐今年12歲,三年之后,姐姐是幾歲?

學生獨立思考,最后集體交流。

你能試著舉出這樣的生活中的例子嗎?

四、鞏固練習

1、同桌出題,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練習的6題中的加法題,并請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說說算法。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也可以談談這節課學習的感受。

六、教學隨筆

第三課時

海鷗還來了

十幾加幾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課本65頁

5、

7、及補充練習 教學目的:

鞏固練習十幾加幾的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 教學過程:

1、課本65頁第5題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5頁,快速的看一眼,馬上合上書,你看到了什么?(糖) 幾堆?估一估兩堆共有多少塊糖? (2)學生集體交流估計的數目, 師:“究竟誰估的更接近一些呢?我們應該怎么辦?”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要想比一比誰估的更接近,必須先算出一共有幾塊糖。 (3)學生解答“一共有幾塊糖?” (4)比較誰估的對,請他談談心得。

2、教師出示兩堆小棒

(1)學生先估計一共有幾根小棒?

(2)請學生數出兩對小棒各有幾根? (3)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

還可以讓學生估計“一盒沒有用過的粉筆有幾枝?全班有女生幾人?男生幾人?”

3、課本66頁7題

(1)學生看圖,理解圖意。 (2)學生集體交流圖意,“說說通過看圖你都明白了什么?”

(3)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表格提出的問題?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梢詳狄粩?,算一算。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選比較簡便的方法, 小組 一 二 三 男生 11 8 12

4、出示小黑板: 女生 5 10 7 (1)通過看統計圖,你能知道些什么? (2)一組有幾人?

(3)你根據上述情況,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教師選出有關加法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4)學生獨立解決。

5、先計算,后找規律。

10+1

11+2

12+3

13+4

14+5 觀察算式及得數,你發現了什么? 6、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搶答。

7、教學隨筆 第四課時

海鷗回來了

十幾減幾不退位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4頁例4十幾減幾及減法算式的名稱. 教學目的:

1、結合現實情境,學會十幾減幾不退位減的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和估計的意識。

3、注重實際操作,讓學生經歷數概念的過程。

4、使學生養成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樹立優化思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你看圖提出減法問題嗎?”

(原來有幾只海鷗?飛走了幾只?還剩幾只?怎么列式?引出今天要解答的問題。)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篩選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巖石上現有幾只海鷗?”(17-4) (1)你想怎么算?

(2)小組內交流(選出小組長,安排好發言的順序,使學生學會傾聽。) (3)全班交流(每組推選出一名發言的人,口述算法及優點) (4)比較方法,自我優化。

以上那種方法,更簡便一些,適合你,閉上眼睛想一想操作過程。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你就用哪種。

2、算一算:19-8

(1)學生獨立解答。 (2)同桌交流做法。

3、你還能提出哪些類似的問題?并解決。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類似的情景?學生說說,教師鼓勵學生要自己解答,對于難以回答的問題可以先放進問題口袋。

4、學習減法算式各個部分的名稱,嘗試讓學生自己說,說不出的老師可以講解。 學生隨便說一個減法算式,其他同學指明各個部分的名稱。

三、鞏固練習 口算比賽。

教師出示口算題目,比一比再限定的時間內誰做的既快又對。

四、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教學隨筆

第五課時

海鷗回來了

十幾減幾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自主練習第

4、

6、

8、9,聰明的小屋及根據三個數寫四個算式及找規律。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十幾減幾的知識。

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合作能力、操作觀察能力。 教學過程::

一、擺一擺

1、先擺小棒,再計算。

(1)師生一起擺小棒先擺16根,再從中去掉5根

(2)學生說說怎么去的?

(3)學生獨立解答 。

2、根據算式:19-2 (1)學生自己擺小棒解答。 (2)同桌交流算法。

二、自主練習:

1、看圖寫算式:教師出示蘋果圖。

先讓學生說說圖的意思,然后自己解答。

2、給學生三個數字,

15、

2、17寫出四個算式。

3、先做題,后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19-9= 19-8= 19-7= 19-6= 19-5= 19-4=

在教學此題時,要引導學生用被減數,減數,差這樣的數學術語來講述規律問題。

4、請你寫出得數是15的減法算式 19-4

18-3 17-2 16-1

15-0 在教學時,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怎樣寫既不遺漏,又不麻煩。

5、課本66頁第8題 (1)學生看圖講故事 (2)根據故事列算式

(3)集體交流意見。

6、課本66頁第9題,綜合練習。以組為單位由一人任選數字卡片,其它人分別說出這個數的組成和得數是這個數的算式。依次輪流進行。

三、走進聰明小屋

找出與其它數不同的數,先獨立完成,再組內交流。只要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第2組答案不唯一。

四、教學隨筆

第六課時

我學會了嗎

豐收園

教學內容:

第67頁我學會了嗎及豐收園。 教學目標:

1、考察學生能否正確地數、讀、寫11-20各數;

2、考察是否掌握了數的順序,會不會比較大小;

3、考察能否正確地計算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等。

4、注意觀察學生是否熱情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全面回顧,歸納整理

1、同學們,學習數學真是一件快樂的事,一轉眼我們已學了這么多的知識,回憶一下這我們主要都學了哪些知識? 讓學生自我整理,暢所欲言。

2、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整理出幾大項:數數、估計、加減法„„

二、創設情景、具體考察 (出示情景圖)

1、整理復習,考察估算能力

(1)仔細觀察圖上是什么場景?你能根據此圖提一個關于估算的問題嗎?

(2)不看圖,請學生估出所提問的事物數量,再一起數一數檢查自己的能力。

(3)你還能根據此圖提一個關于估算的問題嗎?請學生估計事物數量,再一起數一數。 (4)小組同學組內考察。

2、整理復習其他內容

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1)天上有幾只海鷗?有幾艘船?幾個小朋友„„

(2)左邊與右邊一共有幾只海鷗?紅帆船、黃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 (3)左邊的小朋友比右邊的多幾個„„

根據學生提問的情況決定加法、減法、數數的復習順序,進行歸類復習。

三、互相交流,自我評價——豐收園

1、師: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自己學的怎樣?做的怎樣?學生回答,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你這樣就做到積極了„„)

2、照樣子,組長組織小組內評價。

3、自己根據各種表現,涂紅不同個數的蘋果。

四、教學隨筆

第六單元 有趣的游戲

——單元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辨別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學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初步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經歷用前后、上下、左右認識和描述物體相對位置及從不同方向辨認物體形狀的過程,并通過與同伴相互交流,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

4、在現實、有趣的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積累有關方位和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的直觀經驗,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學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切實組織好動手操作和主動觀察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知識。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初步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前一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其中在相對面判斷左右,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知識。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重視親身體驗。教材利用學生熟悉的游戲和身邊常遇到的一些現象,啟發學生借助已有經驗學習有關方位和視圖的初步知識。

本單元設有兩個信息窗。信息窗一,是借助學生熟悉的兩個小朋友“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戲畫面,引起學生對左、右方位的討論。在自主練習中,借助“二人聽口令擊掌”的游戲畫面,擴展到對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的學習。信息窗二,是利用幾個小朋友一起看照片的現實情境,引起學生對汽車和小兔拍攝位置的討論,開展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形狀知識的學習。在自主練習中利用小鳥和小貓從不同位置看房子,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體驗和鞏固。

三、教學建議

1、充分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以原有經驗為基礎,開展學習活動,辨認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分辨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形狀。學生在家庭、在學校、在商店„„多種場合都接觸過這些事情,只是沒把這部分內容作為系統知識來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很好的經驗基礎,因此在教學中除利用課本中的素材外,還可以設計多種情景,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學習本課的內容。這樣做,可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興趣,樂于參與活動;另一方面可以擴大學習的空間,便于學生聯想和交流。

2、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知識。初步建立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學會用簡單的方位知識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形狀等內容,單靠教師認真講解和學生記憶是學不好的,重要的學習方式是引導學生親自參與現實活動,使其身臨其境,在解決具體問題中,用親身體驗喚起對經驗的聯想,從而學會本課有關內容。學生在親身感受中學習知識,掌握方法,學到的知識才能扎實、靈活,學到有用的知識。由于是初步學習這些知識,只是積累直觀經驗,不宜作過高要求。

3、注意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主動與身邊的生活相聯系,在應用中逐步鞏固。有關方位和從不同方向辨認物體形狀的初步知識是現實經驗的系統化,處處可以找到它們的“影子”。另外,此類知識很難通過幾節課,幾個例子,一下子學會,只有通過不斷地辨認,不斷地觀察,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變為得心應手的知識。為此,教師除重視課堂中的體驗學習外,

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應用,學生能經常用簡單的方位知識和辨認物體形狀的知識解釋和描述一些周圍的事物,在應用中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間感,才能真切地體驗到數學好玩,數學有用。

4、除教材提供的游戲外,教師還可聯系當地學生實際,設計結合本課內容的其他游戲,進行教學,達到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目的。

5、對本單元中知識與技能的評價,要重點考察學生是否學會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否正確地從上面、側面辨認簡單物體的形狀。同時,還要了解學生與小伙伴合作,主動運用知識的情況。

四、本單元建議課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圖形與位置

信息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的信息窗1,及第69頁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能辨別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學會用前

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經歷用前后、上下、左右認識和描述物體相對位置,并通過與同伴相互交流,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

3、現實、有趣的操作活動中,初步積累有關方位知識,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設想:

通過游戲展開活動,將學習內容寓于活動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既自主探求,獨立思考又相互結合,參與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經歷和體會由知識結構轉化為認識結構的建構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好!(師用右手向同學們揮手問好)請同學們也揮一揮你的右手向老師問好,好嗎?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喜歡玩游戲。這節課我們就來玩有趣的游戲。(師可貼示板書)同學們想玩嗎?

二、合作活動,理解知識。

(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戲:

師:誰玩過“指鼻子、眼”的游戲?(有,請兩位同學演示一下;如沒有,師可課件演示或者請一位同學幫助演示,并講清游戲規則。)

2、同桌合作,做游戲。 師:現在知道怎么玩了嗎?你想玩嗎?下面就請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咱們還要比一比誰指的又對又快。

(給學生大約10分鐘的時間玩,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感知左、右)

3、巧學方法,辨認左右。

師:同學們,咱們先玩到這兒。剛才在玩的時候,誰贏了?(學生會爭先恐后的說是自己)請幾個學生說說為什么會指的又對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學生可能會舉生

活實例,例:用右手寫字、刷牙;走馬路,靠右走„„)

4、反饋練習。

師: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請舉起你的左手。再舉起你的右手。再舉起你的左手、右手。(強化訓練)

師: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團結起來力量特別大,其實在我們身上也有這樣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學互相看看,你還能找出幾對這樣的好朋友?找找看。

5、相對左右。

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請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師:剛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師: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嘗試解答)

師:這是因為你和同位是面對面,方向是相對的。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對的。這也說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這就是左右的相對性。

6、做游戲。

師:咱們再來一起做個游戲好嗎?

聽老師發口令,同學們做動作,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①伸出左手、右手、左腳、右腳、摸右耳、指左眼、指右眼。

②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向上跳兩跳、向下蹲兩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前走兩步。(再讓幾個學生發發指令)

(二)自主探究,上下前后。 師:我們剛剛學習了左右這兩個方位,那么從剛才的游戲中,你又發現了哪幾個方位呢?(讓學生說,師板書。) 反饋練習。

師:那你能說說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 、下面分別是什么嗎? (多讓幾個學生說說)

誰還能結合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說說他們的前、后、上、下的位置關系?(給予鼓勵) 師:誰想介紹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學?

誰想介紹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讓大家猜一猜他是誰?

三、課間休息: 聽音樂,做動作。

“拍拍左肩膀,拍拍右肩膀,左腳跺一跺,右腳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擺一擺,右手擺一擺,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師可先演示,然后和學生一起做。

四、鞏固練習。

1、游戲,比拍手。

教科書第69頁的第1題。教師可請一位學生幫助演示活動過程。 (1)學生自由練習。給學生2——3分鐘的時間練習。 (2)師生比賽。 (3)生生比賽。

2、找朋友。(可小組合作)

師:同學們,老師剛剛收到一個電子郵件,內容是大樹爺爺讓我們幫它找朋友。(課件展示)它的朋友就在每個小組同學的其中一個桌洞里,用信封裝著,請大家趕快幫它找一找,并把它們貼上,讓他們重新回到大樹的身邊,好嗎?

要求是:大樹左邊有4只小燕子;右邊有3只小雞;上面有2只蝴蝶;下面有5朵小花。

每個小組發一張大樹圖畫。 (1)小組合作找,教師巡視指導。

(2)展評作品。先請學生說說喜歡哪幅?為什么?教師再給予評價。(以鼓勵為主) (3)課件展示。

四、談體會: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有趣的游戲

左、右 、上、下、前、后

六、教學隨筆:

第二課時

圖形與位置

信息窗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信息窗2及71頁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在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在現實、有趣的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積累有關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的直觀經驗,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結合實際,積累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的直觀經驗,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間感。 教具準備:

信息窗2掛圖,學生準備:小汽車、積本、小兔子、小狗等玩具和各種各樣的圖片及照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同學們,你們都是天真、活潑、可愛的好孩子,為了留下這個美好的回憶,你的爸爸媽媽是不是領你照過好多像呢?

(學生回答)

2、其實啊,照相也很有學問的,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如:學生證、身份證、畢業證上的像要從正面拍,有的想為了美觀,具有藝術性就要從側面拍,你沒想到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吧?現在誰想當一名小小攝影家呀?(學生回答)

3、師:那么老師首先要考考你的辨別能力,你可一定要先過老師這一關呀!

二、探索新知

(一)提出問題

1、出示掛圖:

師:你從圖上都看到了些什么?(學生回答)

師:你能說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包括照片的位置)

師:仔細觀察,誰能從圖上發現點什么?(有的學生可能回答:“我發現小男孩左手和右手舉起的兩張照片不一樣)

師:為什么兩張照片不一樣呢?其實啊!那是因為拍攝的方向不同。(這個問題先讓學生回答,若答不出教師再說明)。師:你能辨別出它們各是從哪個方向拍的嗎?

(二)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

分小組討論上面的問題,方法是通過從不同方向辨認課前準備好的小汽車、積木、小兔子、

小狗、等玩具形狀,不斷積累經驗,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最后統一意見,得出結論。(這個過程既是學生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方面知識的交流,又是學生經驗的交流,使學生能互相取長補短)。

2、小組匯報

小組代表匯報結果,教師有效點評,重點是小汽車掛圖。

3、操作練習

分小組合作,把每人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圖片和照片和起來一起分類。(從前面拍的一類,從上面拍的一類,從側面拍的一類)教師參加各小組活動,及時指導。 同學們再看這兩幅畫,你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在已有的基礎上學生能解決得讓學生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放在問題的口袋)。

三、自主練習

誰看到的?

學生自己讀圖,照圖講一個小故事,教師做簡單充實,從而引出要解決的問題。(師要引導學生把圖中小鳥、小貓和兩個小屋子的位置關系說清楚,比如小貓在屋子的里面,小鳥在屋子的上面。從而為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四、板書設計 圖形與位置

上面

側面

前面

后面

五、教學隨筆:

第三課時

圖形位置——我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1頁我學會了嗎?及豐收園。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的回顧,使學生學會用前后、上下、左右認識和描述物體相對位置及從不同方向辨認物體形狀的過程。

2、加深與同伴的相互交流體驗,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第六單元尤其是在游戲中,我們都學會了些什么?

二、展示“我學會了嗎?”

1、可以借助掛圖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學會了嗎?”

2、學生自己觀察圖,說說圖中有什么?可以編一個小故事(如:龜兔賽跑),并用學過的知識說說圖意。教師要及時點評,說明個別答案不唯一。

3、完成“我學會了嗎?”下面的3道題目。

(1)第1小題,用彩筆涂色,獨立完成后,小組相互檢查。

(2)第2小題,把小螞蟻前面第2只涂上紅色,小螞蟻后面的第3只涂上黃色。第二小題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關練習,如把從左邊起第4只螞蟻圈起來,把右邊的4只螞蟻圈起來等等。

(3)第3小題,烏龜是誰看到的?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可能是小鳥,也有學生回答是太陽,都合理。

三、豐收園

豐收園里談收獲。

現在學完了,你想跟老師說點什么? (1) 長本領了嗎?你長哪些本領了? (2) 習了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隨筆

第七單元 小小運動會

——單元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選取了學生熟悉的低年級學生運動會中的“報名”、“領飲料”、“投沙包比賽”、“賽跑分組”、“領獎”等為素材,提供豐富的直觀信息,引導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并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現實問題。

二、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在10以內的加減法及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學習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數學知識必須具備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單元內容既是全冊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在教材編寫上選取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為素材,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在知識編排上打破了傳統的編排方式,而是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分別放在兩個信息窗內,教材只安排了9+

6、6+9和16-

9、11-3進行合作,探索學習基本的口算方法,把其余內容安排在自主練習中,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本的口算方法完成全部內容。教材由解決現實情景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多種算法。 本單元設有五個信息窗,信息窗1和3是學習20以內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信息窗2和4分別運用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問題,信息窗5又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第一個信息窗是“參加運動會報名”,通過提出“需要寫多少碼?”的問題,引出對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口算方法的探索,并通過自主練習進行鞏固。第二個信息窗是“領材料”,通過解決“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鞏固加法的口算方法。第三個信息窗是“投沙包比賽”,借助“誰贏了?”的問題,探索20以內數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在自主練習中加強鞏固。第四個信息窗解決“賽跑分組”情景中引出的“怎樣分組?”等有關問題,加強20以內退位減法知識的應用,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鞏固算法。第五個信息窗是“領獎”,借助成績統計和分發獎品,引導學生提出多少個問題,綜合應用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體驗本單元的應用價值。

三、教材編寫特點

1、密切主題素材之間的聯系構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 本單元選取了學生熟悉的低年級學生運動會中的“報名”、“領飲料”、“投沙包比賽”、“賽跑分組”、“領獎”五個主題情境,構成了具有橫向聯系的“情境串”。由情境引發一系列有聯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

2、教材的編排為學生學習本單元內容留有較大空間,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

本單元在知識的編排上不再采取傳統的編排方式,加法不再分9加幾、8加幾------

4、

3、2加幾,即大數加小數,小數加大數;減法中也不再分十幾減

9、十幾減

8、-------十幾減

4、

3、2,即先減大數,再減小數等瑣碎的知識點,而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分別放在兩個信息窗內,只安排了9+

6、6+9和16-

9、11-3進行合作,探索學習基本的口算方

法,其余的內容全安排在自主練習中,由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本口算方法完成全部內容。

3、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教材把算式從實際問題里抽出后,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多種算法,在尊重創造、尊重個性的原則下,提倡學生在共享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4、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 教材由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把學習新知識又作為解決新情境中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與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之中,形成以解決問題為線索的體系框架。信息窗1和3是學習20以內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信息窗2和4分別運用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問題,信息窗5又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

5、練習題滲透函數思想。

教材在加、減法的練習題中,多處有意識地把有關的口算題按規律排列,讓學生在算出得數的同時,從中體驗到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與和的變化關系;感受到減數不變,被減數與差的變化,以此滲透函數思想。

6、回顧整理的創意形式新穎。

回顧整理這部分教材的編排采取“營地式”的呈現方式。把全單元的內容相聚于“大本營”內,大本營共分為六個營區,以不同顏色的小旗為營區的標志。藍、黃營區復習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綠、深藍營區復習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黃、綠、深藍營區分別對加減算式進行分類整理,為紅、紫營區填寫加法表和減法表作好了準備。

通過各個營區設計的不同活動,完成對整單元所學內容的整理與復習。

四、具體的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掌握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2、經歷探索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聯系,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過算法多樣化初步學會有個性地學習。

3、能利用所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五、教學建議

1、活用情境圖,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知識。 教材中的五幅情境圖,展現了“小小運動會”的種種情境。教學時,教師不要靜止的“觀察”,機械的“問答”,要活用情境圖。有的情境圖如“運動會報名”、“投沙包比賽”、“賽跑分組”可組織學生模擬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有的情境圖如“領飲料”、“領獎和公布成績”,可通過看圖講故事,啟發學生學習。學生們有了經歷和體驗,解決問題、學習知識就會親切而有積極性。

2、注意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尊重學生有個性的選擇計算方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以及愛說、愛動的特性,注意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想、動口說等學習活動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個性不同,思維特點不同,經驗基礎不同,同一道題目會提出許多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師要注意鼓勵、尊重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不要統一限定一種口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反思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培養學生有個性的學習。

3、構建開放的課堂,激活學生問題欲、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材在“你說我講”欄目中,雖然設計了一些指導性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用這些“問題”和“方法”限制學生提問的方向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應創設開放、

民主的氛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提問,展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探索,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加強高效率的練習,切實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學生應練好的數學基本功之一。按《課程標準》評價建議中提出的相關目標,到學期末學生應做到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絕大多數學生應達到每分鐘做8-10題。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練習題要精選,不搞機械重復;練習形式要豐富多彩吸引學生;練習過程中要承認差別,逐步提高要求。開始只要求掌握口算方法,能夠正確口算;在正確的基礎上再要求迅速。練習方法,開始可看卡片,逐步到聽題口算,最后開火車或口算搶答。練習一定要強調高效率。

5、對本單元知識技能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能否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還應考察學生是否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情況,同時還要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和積極性表現情況。

六、本單元建議課時數:14課時 第一課時

小小運動會

信息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的信息窗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口算。

2、經歷探索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過算法多樣化初步學會有個性地學習。

3、能利用所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掌握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口算。

2、通過算法多樣化讓學生初步學會有個性地學習,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向學生明確運動員的選拔要求,讓學生課前分組選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運動會就要來臨了。開展運動會需要我們做很多的準備工作,這節課我們首先來進行運動會的報名。(出示課題:運動會報名)

師:下面請每組選出的運動員上臺。(每組的運動員上臺。) 小組的同學能夠選你們當我們班參賽的運動員,說明大家是非常信任你們的,老師也相信你們。

二、提出問題

師:凡是參賽的運動員每人都要佩帶一個菜牛上號碼,大家想一想,我們班需要多少個號碼?

生:只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個運動員就知道了。

師:那么,怎樣才能知道運動員的人數呢?

生甲:可以計算賽跑的和投沙包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9+6=

生乙:剛才這個問題也可以列式:6+9= 生丙:其實,要算一共有多少人,還可以算一算男女運動員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決問題

1、探索9+6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提示學生可以借助學具演示來進行。

(2)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算法。 (3)組間交流:

生甲:我用數一數的方法...... 生乙:我先把6分成1和5,9+1得10,10+5得15。 生丙:我把9看成10,10+6=16,16-1=15。 ...... 師:剛才這些同學說的都不錯,說明同學們都動腦筋了,這值得表揚.請同學們自己想一想,這些方法中哪種方法最簡便,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學生獨立思考一分鐘) 師:你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嗎?

2、探索6+9的算法。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法技術2一下6+9得多少。

(1)讓學生獨立思考。

(2)分組討論,交流自己的算法。

(3)組間交流,教師對于由9+6=15想出6+9=15的同學要大加表揚和鼓勵,向學生進一步滲透加法交換律的數學思想,并提高學生探索數學奧妙的積極性。

3、探索8+

7、7+8的算法。

師:剛才有個同學提出了要求“需要寫多少個號碼”,還可以算算男女運動員一共有多少個。用這種方法又該怎樣列式呢?(指生回答,并且說說算法。)

4、小結與回顧:過剛才我們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計算了“需要多少個號碼,并研究9+

6、6+

9、8+

7、7+8的算法。這也是課本第72頁、第73頁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一邊看書,一邊回顧剛才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并將書上的方框、括號填完整。

四、練習與應用

1、自主練習第1題

先讓學生用完整的

一、兩句話說明圖意,然后讓學生解決問題“一共摘了多少根”把正確的列式填在書上,同位說一說算法。

2、算一算,并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得數。師計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訂正時,引導學生看板書尋找規律。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下課鈴聲就要響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教學隨筆:

第二課時

小小運動會

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4——75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繼續探索20以內進位加法的算法。

2、通過合作交流,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上一節課中,為了解決運動會報名的問題,我們學會了計算進位加法,今天,我們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二、鞏固應用

1、說出下面幾道題的得數。

8+5 5+8 7+4 4+7 3+9 6+8 7+9 8+9 5+7 6+6 3+8 7+7 4+8 5+9 6+5 7+6

2、自主練習第2題。

小組合作,教師首先要說明要求??梢砸耘e例的方式講清規則,如一人說得數是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數是13的算式有條理地按次序說出來,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13。

小組內的同學要互相傾聽,互相幫助,盡可能地把20以內的進位加法都說一說。

3、自主練習第3題。 找朋友。先讓學生觀察圖中有哪些動物?為什么把小貓和袋鼠連在一起?你還能找出這樣的好朋友嗎?

4、自主練習第5題

一共有多少蘿卜?學生自己看圖,列算式。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列?

5、自主練習第6題。

讓學生看圖編個小故事,聯系學生的已有經驗,喚起學生對美好往事的回憶, 讓學生盡情地提出數學問題,并獨立解答。交流時,先組內交流,再組間交流。

三、課堂小結

四、教學隨筆:

第三課時

小小運動會

信息窗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信息窗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運用20以內進位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2、借助“運動會分飲料”這種現實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在解題過程中,體驗數學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看圖講故事并提出問題

出示76頁信息窗2,組織學生“看圖講故事”,讓學生理清情境圖中所包含的種種信息,通過研究書中提出“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為引線,引導學生根據情境圖中的其它信息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梳理,順勢過渡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

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與交流。對于當前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寫在問題口袋里,留待以后解決。

三、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是引導學生寫算式的練習。

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次序寫算式。為了擴大練習量,可靈活增加8加幾、9加幾、5加幾„„的算式。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2、自主練習第2題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我們玩“找朋友”的游戲好嗎?每個學生手里拿一張算式卡片。出示貼有得數是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的小椅子。每個同學手里卡片

上算式的得數是幾就找幾號小椅子。得數10是多余信息,沒有對應的卡片。你能幫它找到朋友嗎?指名說。

四、走進生活

你能運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嗎?老師領同學們到商店去看看好嗎?出示準備好的標有價錢的物品,引導學生說出每樣物品的價錢。你需要哪兩樣東西選好后,算一算需要多少錢?需要幫助的同學請舉手或找同學幫助。教師參與到活動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五、課堂小結

這節數學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六、教學隨筆:

第四課時

小小運動會

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78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0以內的進位的加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口算比賽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現在,我們先來比賽,好嗎?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看誰算得快。

二、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4題。

投影學生課間活動的游戲圖。給學生幾秒鐘的時間,看一看畫面。然后,拿走投影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上大約有幾個小朋友?再數一數,看看誰估計的最準確。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打算怎樣解決?可完全放手,訓練學生從情境中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主練習第5題

兩隊少先隊員進行交流活動的情境圖。練習時,組織學生看圖講故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獨立解答。然后進行交流補充,互相學習。

三、課堂小結

四、教學隨筆:

第五課時

小小運動會

信息窗三

教學內容: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第2篇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2、 通過學生對螞蟻的觀察,嘗試讓學生解決觀察中碰到的問題,培養探究能力。

3、 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觀察螞蟻方法的探究指導,觀察螞蟻方法的探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今天我請大家猜個謎語,聽我說一說吧:“遠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驢運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進熱鍋里。”(提示:小動物)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猜猜是什么?(螞蟻)

2、 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螞蟻,看它有那些特點。板書:螞蟻

二、探究新知。

1、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自己帶來的螞蟻,并把它們的身體結構特點記錄下來。如果你喜歡畫畫也可以把螞蟻的樣子畫下來。 分組觀察,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1)可以透過飲料瓶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2)讓螞蟻爬到羽毛上進行觀察,要邊觀察邊記錄。

2、 請大家交流自己的觀察記錄,選手匯報。

(根據學生的匯報有選擇的板書)

3、 同學們不僅觀察的仔細,說得也好。老師還有一個謎語,大家來聽:“一粒米,打三截,又沒骨頭又沒血,上樹不怕高,下樹不怕跌。”

同學們這是什么?(螞蟻) 。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螞蟻知識嗎?看看自己收集的資料,小組交流說說螞蟻的特點。(頭、胸、腹)

4、 通過觀察和回報,看來同學們對螞蟻的身體特點印象很深了,那么你們還知道那些小動物和螞蟻類似呢?螞蚱、小蜜蜂,它們的頭、胸、腹和螞蟻一樣嗎?

5、 師生共同總結昆蟲的共同特征:身體分頭、胸、腹。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三、鞏固訓練

1、 老師請同學們幫一下忙,本課中的插圖我辨別不清,你們說一下吧?

2、 同學們對昆蟲了解的很清楚了,現在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昆蟲的模型吧,看誰做得好。教師巡回指導。

四、活動拓展

你們對昆蟲很感興趣,課下可養一種小昆蟲繼續來研究。 板書設計:

螞蟻(昆蟲)

身體分頭、胸、腹

頭部有一對觸角

胸部有三對足 當堂檢測題:

一、下列動物那些是昆蟲。(對的打對號,錯的打錯號)

1、蝴蝶(

)

2、蚜蟲(

)

3、青蛙(

)

4、蝗蟲(

二、填空

像螞蟻、蟋蟀、蝴蝶這樣的動物,它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凡是具有這些共同特征的動物都屬于(

)。

5、蟬(

)、(

)

)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第3篇

第三單元 和植物握個手 桃花紅,梨花白,春天一來百花開。 頁有形,莖多態,要把植物辨明白。

8 我們周圍的植物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活動中,能夠調動各種感官識別常見植物,描述常見植物的特征,會依據不同標準對不同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比較;

2、 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字。

3、 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顏色、氣味、外形等內容。 教學準備:

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周圍的植物

1. 任務的布置階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教師直接說出活動 名稱,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情境設計下明白活動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準備充分了,接下來的活動才有意義。 “樹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辣椒的果實有紅的、青的”說明要觀察植物的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覺、眼睛獲得的信息;“香”是鼻子感覺到的信息;“紅青”等顏色信息則是眼睛獲得。手、眼、鼻都是感覺器官,這里是教學生學習用感覺器官認識物體。教師操作時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給予的是哪一種植物,反倒要主動把本地的常見植物結合到教學中。如:沒有桂花,可用其他有氣的植物。

2.活動是以實驗組為單位進行還是自由組合,教師要有規定,建議以實驗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有利于組內同學的感情交流,還能促進組內學生之間形成合作意識。當學生組內無法得到答案時,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把發言權留給其他組的同學。

3.教材提供的學生的活動記錄表只是一個記錄方式的案例,表格這樣設計是考慮到學生的寫字速度和識字量,讓學生直接記錄在書上的方式能避免這樣的麻煩,使教學環節更緊湊。這個記錄表的設計是開放式的,下面的空間是特意留給需要的學生和老師的,只要你認為需要紀錄的都可以補充在下面。

二、學生自由活動,交流認識的植物

三、拓展活動

到野外里看一看,認識更多的植物。

9 看花認植物

一、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觀察、比較植物花的異同,了解認識某些植物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仔細比較的能力、表達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觀察周圍植物的花。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花是一株植物最美麗的部分,它是植物發育成熟的標志。關于花,你想知道什么問題?

生舉手發言,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 (板書課題:看花認植物。

(二)、學習新課

1、認一認植物的花

出示幾種花

學生觀察,交流是什么植物的花。

2、這些花有什么不同/ 師將各組的研究結果投影出來,同時加以補充說明。 3 、師:自然界中花的種類是不一樣的,你們認識哪些植物的花?

學生互相交流

三、拓展活動

1、 看 起來大家都很喜歡花,花是美麗的,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調節人們的心情。你打算怎樣贊美花呢? 學生討論匯報,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花吧。

四、總結:

今天時間有限,我們可以在下次的活動中來交流我們知道的一些其他的有關于花的知識。好嗎?

五、拓展活動

認一認多種多樣的菊花。

10 看花認植物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教學重、難點

開展觀察植物的葉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 教學準備

觀察周圍常見植物的葉。 教學過程 課件出示:

溫馨提示 1. 上課認真聽講,身體坐端正,手放平;

2.積極發言,聲音洪亮;

3.小組合作活動時手腦并用,要保持安靜。

一、輔助環節: 課件出示:各種植物的葉

師:欣賞完這些植物的葉,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它們呢? 引導學生說出植物的葉多種多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植物多種多樣的葉吧。 出示并板書課題:10. 看花認植物

(一)統計學生收集到的葉

師: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大樹下、校園里,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葉。

師:課前老師要求大家收集一些落葉,誰來說說,你撿到了幾片葉?請把你認為最美的一片葉展示給大家。

(二)觀察植物的葉 1.擺一擺,說一說

師:老師知道大家都很喜歡植物的葉,所以給每小組帶來了一些葉子(出示課件),看大屏幕,先仔細觀察葉子,想一想哪些葉子是同一種植物的?為什么?

溫馨提示:小組同學合作要保持安靜。

2.比一比,看一看(學生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樹葉。) (三)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1、 我們可以根據葉的形狀、顏色等來認識植物。

2、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義務。

二、小結: 師:學習了這節課,以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身邊的植物呢? 生:愛護它,不破壞它。

師:植物是我們有生命的朋友,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不要隨意摘樹葉。

三、拓展活動

不同種類的牽?;ㄈ~子有什么不一樣?

11 看莖認植物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驗證實驗——獲得結論——表達與交流”的過程,自行探究莖的作用。

2、尊重證據,體驗到合作與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認知。 教學重點; 掌握并了解莖的作用 活動準備:

觀察周圍植物的枝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學生課前的準備活動狀況,進行恰當的評價。 開展探究活動

1、你們看見過哪幾種形狀的莖?(學生自由活動)

引導學生討論:

看到這些植物的莖你有什么發現?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回答) (植物的莖內有“導管”,它起著運輸水分的作用。展示示意圖,讓學生觀看體會。)

2、自由活動,互相交流了解的內容。

二、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回答,然后教師小結。

(我們可以通過莖的形狀、顏色等來認識植物。)

三、學生描述認識的莖

四、拓展活動

注意觀察了解,認識更多的植物。 板書設計:

植物的莖(莖內有導管)各種各樣

形態各異

體會與反思:

一、提出研究的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良好開端

二、合理的猜測是科學探究的原動力

三、設計實驗方案是科學探究的保障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第4篇

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乘法,重點是乘法的意義。在前面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法中,比較熟悉兩個數相加和三個不相同的一位數相加,對于幾個相同的數連加,顯得比較薄弱。為此,教材在教學乘法前加強幾個相同數連加,提高學生計算幾個相同的一位數連加的能力,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稱,注意了知識的前后聯系,為學生乘法掃除障礙,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通過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初步學會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

能根據具體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還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除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式的積。

使學生在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根據數學問題列乘法算式的活動中,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注意算式與實物、圖形的對應。 課時分配:8課時

課時1 看魔術

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1—— 變花

案序: 1 教學內容 :信息窗1“你問我說”

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計算的學習過程,對后面學習乘法的認識打好基礎。?使學生在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囵B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

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計算的學習過程,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看奇幻魔術團表演的“魔術三部曲”中的第一場。(出示掛圖)

二、新課

(一)組織學生看圖提問,培養觀察能力(個性設計)

1、觀察圖畫,教師引導: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團都表演了什么節目?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提問: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組進行提問:

4、全班進行交流:我想問小魚有幾條?我想問花兒有幾朵?我想知道小女孩托著的盤子里有什么?

1

5、教師進行評價:同學們問的問題都不錯,下面我們一起去解決們的問題,你們有信心解決好嗎?

(二)帶領學生解決問題

1、解決第一個問題:魔術師一共變出了幾朵花?你有什么辦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請你來數一數,好嗎?誰有和他不一樣的辦法?怎樣列算式呢?

2、教師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為什么要用2+2+2呢?

教師對學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說得很好,仔細觀察才能找出規律。

3、解決第二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個燈籠?

3+3+3+3+3=15(個)

提示學生說想法:一串燈籠有三個,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4、問題口袋,要計算這樣的20個燈籠的個數,怎樣列算式呢?

5、解決第三個問題:魚缸里一共有多少條魚?

4+4+4+4=16(條)

說算式的意義:一個魚缸里有四條魚,有四個魚缸。

(三)體驗相同加數連加

1、教師指著算式:2+2+2=6,加數都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

2、同位互相說說起他算式的加數有幾個

三、鞏固練習

(一)練習一:下棋

1、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圖畫中有什么

2、根據圖意列算式

3、找學生說算法:為什么你要這樣列算式呢?

(二)練習二:擺擺算算

1、讓學生擺學具,小手動一動,請同學們拿出學具來擺一擺。

2、根據小組內擺的學具列算式

3、鼓勵算法多樣化

你還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業設計:練習100以內的加法;思考老師最后留下的問題。 板書設計:

變花——乘法的初步認識

花:2+2+2=6(朵) 燈籠:3+3+3+3+3=15(個) 魚:4+4+4+4=16(條)

課時2

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1—— 變花

案序:2 教學內容:信息窗1,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計算的學習過程,對后面學習乘法的認識打好基礎。使學生在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的學習態度。

2

教學準備: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教師出示教具模塊,分三組擺好。提問:想知道一共有幾塊模塊怎樣列算式?

2、學生回答:3+3+3=9(塊)

3、說說算法:一共有三組,每組有三個。

二、自主練習

(一)練習第三題:數一數,算一算

1、讓學生數數圖中水果的個數

2、列出相應算式

3、找學生說說算法

(二)練習第四題:小雞種禾苗

1、先讓學生觀察圖,自己說說圖意

2、小組交流圖意,獨立列出算式

3、集體交流

4、教師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幾種算法?

5、提示算法多樣化: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三)練習第五題:洗照片(講解法)

1、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圖意,教師加以指導

3、獨立列出算式

4、集體交流

5、教師講解:一共有三張照片,每張照片上有三個人,每人洗一張照片。

(四)練習第六題:找規律、涂顏色

1、先讓學生鞏固復習單數、雙數

2、讓學生觀察圖,自己說說圖意

3、獨立列出算式

4、集體交流

三、補充練習

1、利用投影出示電腦圖,讓學生仔細看圖,

2、小組討論交流:一共有多少臺電腦?

3、列出加法算式。2+2+2+2=8(臺)

4、組織學生說算法

作業設計:練習100以內的加法;給爸爸媽媽講小雞種稻子的故事 板書設計:

自主練習

4+4+4=12(個)

3+3+3+3=12(個)

課時3 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2——變葫蘆

案序: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7頁,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白乘法的意義、寫法、讀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體會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明白乘法的意義、寫法、讀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體會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電腦、掛圖、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看奇幻魔術團表演的“魔術三部曲”中的第二場。(出示掛圖)

二、新課

(一)組織學生看圖提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1、觀察圖畫:幻魔表演團都表演了什么節目?仔細觀察,你還看到了什么?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提問: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組進行提問:

4、全班進行交流:我想問小鳥有幾只?我想問葫蘆有幾個?我想知道舞臺燈的燈孔有幾個?

5、教師進行評價:同學們問的問題都不錯,下面我們一起去解決們的問題,你們有信心解決好嗎?

(二)帶領學生解決問題

1、解決第一個問題:魔術師一共變出了幾個寶葫蘆?

教師提問:你有什么辦法?葫蘆那么多,數有些麻煩,有沒有簡單的辦法?

提示:你可以用我們學過的辦法?

怎樣列算式呢?有沒有更簡單的辦法?

2、教師進行講解。

在這個算式中有幾個加數?8個,加數是幾呀?5

8個5相加,寫成乘法算式比較簡便。

教師板書:8×5=40

讀作:8乘5等于40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滲透:這個算式也可以寫作:5×8=40 讀作:5乘8等于40。講解各部分名稱:

3、解決第二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只小鳥?

4+4+4=12(只)

提示學生說想法:一個鳥籠有4只小鳥,一共有3個籠子,

所以要用4+4+4=12

教師提問:怎樣列乘法算式?為什么這樣列?

學生說算法,教師訂正。

4、問題口袋,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可以記錄在問題口袋里

5、解決第三個問題?舞臺燈一共有幾個燈孔?

3+3+3+3+3+3+3+3=24(個)

說算式的意義:一行燈孔有3個,有8行。

你能列乘法算式嗎?

三、鞏固練習

(一)練習一:乒乓球賽

1、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圖畫中有什么

4

2、根據圖意列算式

3、找學生說算法:為什么你要這樣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會嗎?引導學生說算理:2個8相加,寫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二)練習二:填一填

1、讓學生擺學具,小手動一動,請同學們拿出學具來擺一擺。

2、根據小組內擺的學具列算式

3、鼓勵算法多樣化:你還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業設計:初步認識乘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考考你。 板書設計:

變葫蘆——乘法的初步認識 5+5+5+5+5+5+5+5=40(個) 8個5相加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8 × 5 = 4 0 讀作:8乘5等于4 0 也可以寫作:5 × 8 = 4 0 讀作:5乘8等于4 0 課后反思:

課時4

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2——變葫蘆

案序: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7頁,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使學生明白乘法的意義、寫法、讀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明白乘法的意義、寫法、讀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電腦、掛圖、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出示鋼筆掛圖,教師問:同學們仔細看圖,一共有幾個兩枝?誰會列加法算式?2+2+2=6(個)

小組討論交流:根據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2、匯報學習成果3 x 2 =6或2 x 3 =6分別說明理由。

3、出示小花圖,教師問:同學們仔細看圖,一共有幾個5朵?下面小組討論交流加法算式合成發算式怎么列。匯報學習結果。

二、補充練習

(一)動手操作題:

1、每堆擺2個,擺4堆。

2、小組討論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匯報學習結果。

(二)動手擺一擺

5

1、每堆擺4個,擺2堆。

2、小組討論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教師和全班學生討論結果。

三、自主練習

(一)練習第三題: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1、讓學生觀察題意

2、全班進行交流

3、教師提示:題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細審題。

4、學生完成

5、全班交流

(二)練習第四題:找朋友

1、先讓學生觀察圖,自己說說圖意

2、小組交流圖意

3、集體交流

4、教師提示;秋天到了,楓樹上的葉子掉了下來,要仔細幫他們找到家。

5、學生做題

(三)練習第五題:大手小手秀一秀

1、同學們把手拿出來,擺一擺,你看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圖意,教師加以指導

3、獨立列出算式

4、集體交流

5、教師講解:注意觀察好圖片

(四)練習第六題:找規律、畫一畫。

1、先讓學生鞏固復習乘法算式的意義

2、讓學生觀察圖,自己說說圖意

3、獨立畫一畫

4、集體交流

四、補充練習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5+5+5+5 3+3+3

2+2+2

(5x4 或 4x5 2x3 或 3x2 2x3 或3x2 )

2、練習第一題,

出示投影,學生做練習:

每對有幾個胡蘿卜,有幾堆,一共有幾個。

每盤有幾個草莓,有幾盤,一共有幾個。

同桌討論后,把答案填到數上。

3、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

)個( )相加以及乘法算式,進一步理解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2個3相加

2x3=6

或3x2=6

3個4相加

3x4=12

或4x3=12 作業設計: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 課后反思:

課時5

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3——變鴿子

案序: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9頁,乘法的初步認識(0的認識)

教學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中0與生活的聯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中0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準備: 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說一說乘法算式的意義)

2、寫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4 ×

3 = 12

(

)(

)

( )

(說一說乘法算式的意義)

二、談話:神奇的魔術家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節目,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魔術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家的表演吧!語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授:出示掛圖:第一幅圖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魔術師在變什么魔術?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幾個數學問題考考大家?老師引導學生提問:第一幅共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

板書:原來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誰來解決他的問題?(指定5名以上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列式板書)。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掛圖:第二幅圖

思考:魔術師現在在變什么新花樣?誰看懂了?老師引導學生第二幅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老師想問問大家現在三頂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鴿子?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答出0只。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7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師在黑板上列式板書)。

老師補充大量的練習(小黑板),如:

1+1=()×()=()

1+1+1=()×()=()

1+1+1+1=()×()=()

1+1+1+1+1=()×()=()

1+1+1+1+1+1=()×()=()

1+1+1+1+1+1+1=()×()=()

0+0=()×()=()

0+0+0=()×()=()

0+0+0+0=()×()=()

0+0+0+0+0=()×()=()

0+0+0+0+0+0=()×()=()

0+0+0+0+0+0+0=()×()=()

出示書中的思考題: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數分別有什么規律?然后通過小組的合作,實踐、體驗,最后總結要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結論:1乘任意一個數,得數就是這個數。

0乘任意一個數,得數都是0。

四、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1:提問:

(1)圖中一共有幾棵樹?你是怎么知道的?誰能列出加法算式?說的對嗎?為什么他說得對?誰能列出乘法算式?你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樹上一共結了多少個果子?你是用什么辦法算出來的?什么方法數得快、算得快?請你在書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讓學生比較數數的方法、連加的方法、乘法哪種方法最快)

2、自主練習2:根據插圖,按順序回答。

(1)吊椅上現在坐了幾個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減法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只要學生的問題符合題目內容,都要給予肯定。

五、小結:說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體會乘法的意義,熟練有0的乘法的列式計算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現在三頂帽子中共有幾只鴿子?

0+0+0=?

0×3=?

課時6

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3——變鴿子

案序: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9頁,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中0與生活的聯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

8

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中0與生活的聯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出示小黑板)

1、先填空,在寫乘法算式。

圖(4盤檸檬,每盤3個)

提問:每盤有()個?有這樣( )盤?一共有( )個?

引導學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一人板書,其他學生在書上第9頁第3題上填寫。 (多個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看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2+2+2=8

()×()=()

6+6+6=18

()×()=()

5+5+5+5=20

()×()=()

二、練習題:

1、數學同步第7頁

2、數一數:老師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數一數共有幾支筆?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數一數共有幾盒筆?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3、寫一寫

共有兩組。

第一組數珠子。

仔細看左右兩組珠子,有什么規律?左邊這一串每幾個珠子是一組,有這樣幾組?是幾個幾相加?列出乘法算式。右邊的題方法同上。學生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全班集體交流訂正)

第二組數蝸牛

提問:每堆有()個,有()堆,一共有()個。

學生列式,在書上填寫。全班集體交流訂正

4、畫一畫,在()里畫合適的Δ

4×3

(

)(

)(

)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將圖形和算式進行逆向轉換) 5×2

(

)(

)

(學生畫出后全班訂正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畫)

1×6

()()()()()()

5、連一連(找朋友)。

先讓學生自己連連試一試。

然后訂正答案。(學生畫出后全班訂正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畫)

6、買一買

(1)我買8個大蝦需要多少錢?學生口頭列式、在書上列式。 (2)買5個海螺需要多少錢?學生口頭列式、在書上列式。

9

(3)我們小組4個人,。每個買2個海螺,一共要多少個?學生口頭列式、在書上列式。 (4)我要8個扇貝,需要多少錢?學生口頭列式、在書上列式。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7、趣味探索題:

找歸律填數。老師引導學生按一定方向觀察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橫行、斜行)

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算出來的?

答案:12 10 20

25

8、課本第9頁第4題

一共有多少面旗?看誰算得又快有對。

方法1:1×4=4

2×4=8

4+8=12(提示學生:

1、用加法怎樣列式

2、用乘法怎樣列式)

方法2:3×4=12

三、教師總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乘法,你們表現的非常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能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在生活中我們要利用所學,活學活用。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作業設計: 熟練“0”,“1”的乘法運算;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考考你。 板書設計:

大變鴿子——乘法的初步認識(自主練習)

1×2=

4×0= 1×0=

0×2= 課后反思:

課時7

乘法的初步認識

案序: 7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中0與生活的聯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囵B、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中0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準備: 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口算練習)

3+3+3+3=()×( )

4+4+4+4+ 4=( )×( )

5+5+5=()×( )

6+6+6+6=()×()

7+7+7+7+7 =( )×( )

8+8+8=()×( )

1×5=

8×0=

10

1×9=

0×7=

二、鞏固練習:

1、同學們喜歡上美術課嗎?今天我們一起回想你們是怎么上美術課的。(讓學生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并獨立完成: (1)2個小朋友一起剪紙,有3組,一共多少人? (2)小朋友畫畫排成5排,每一排是4人,一共多少人? (3)3個小朋友為一組折紙,有4組,一共多少人?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想怎樣列算式,還有別的方法嗎? (2)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呢? (3)指名回答。

三、你對乘法了解多少呢?在小組內說一說,看誰掌握的最好,最多!

四、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又學到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說給同學聽一聽。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作業設計:初步認識乘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3+3+3+3=( )×( )

4+4+4+4+4=( )×( )

1×5=

8×0= 5+5+5=( )×( )

6+6+6+6=()×()

1×9=

0×7=

7+7+7+7+7=()×()

8+8+8=( )×( ) 課后反思:

課題8

我學會了嗎?(實踐活動)

案序:8 教學內容:對前面所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進行實踐,檢查自己是否學會了。

教學目標:通過出示掛圖,使學生觀察圖畫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通過豐收園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教學重難點:觀察圖畫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準備:掛圖、投影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

本單元在數學課你有哪些收獲?背1-3的口訣。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決幾個數學問題,你們有信心嗎?

二、解決實際問題:

11

1、投影儀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看圖,你看到了什么?虛線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虛線表示把不同的活動分開組)圖上共有幾組學生在活動?他們在做哪些體育活動?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幾個數學問題考考大家?

2、生質疑,師板書: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環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搖繩的有多少人?

踢鍵的有多少人?

3、分小組討論,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選代表說算式。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環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搖繩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鍵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只要學生所說符合圖意就可以評價為好)

三、數學小知識:

1、投影出示:課本第10頁“小知識”

乘法符號是根據加法符號變化來的。乘法運算是一種特殊的加法運算,所以將加法符號“+”稍作變動,變為“×”,英國的奧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為乘號。

2、同桌一起讀一讀這段話,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師提問:你記住了什么?

四、基礎知識練習

1、數學同步第1題。

(引導學生看圖:有幾組?每組有幾個?)學生看圖自己完成。指名訂正答案。

答案:3+3+3+3+3=15

3×5=15

5×3=15

(引導學生看圖:有幾組?每組有幾個?)學生看圖自己完成。

答案:4+4+4=12

4×3=12

3×4=12

2、數學同步第2題。

老師指導學生完成。(老師邊讀題邊讓學生填空)先做左面的題,逐題訂正。

如:6×3讀作(6乘3)

5乘7寫作(5×7)

5+5+5=(5×3)或(3×5)

8+8+8+8=(8×4)或(4×8)

12

7+7+7=(7×3)或(3×7)

學生獨立完成右面的題。指名宣讀答案。

如:2×4讀作(

)

4與3 相乘寫作(

)

6+6=(

)×(

)

9+9+9+9+9=(

)×(

)

4+4+4+4=(

)×(

)

3、數學同步第3題。畫一畫學生可獨立完成。(結合書上作過的這種類型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根據算式畫圖)

4、數學同步第4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內容?

第一題:每個魚缸有( )條金魚,有( )個魚缸,一共有( )條金魚。

(

)×(

)=(

)(條)

或()×(

)=(

)(條)

在書上做出來。

(2)第二題說說圖上畫了幾雙拖鞋,一共有(

)只。

口頭列式

在書上列式,

答案:2+2+2+2=8(只)

2×4=8(只)

(3)第三題,提問吹奏樂器的同學有幾組?每組有幾個同學?一共有幾個同學?

在書上列式,訂正答案。

如:5+5+5=15(人)

5×3=15(人)

5、走進生活。

引導學生看清圖上畫了哪些內容?

讀一讀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書上的題目。

集體訂正答案。

五、小檢測、學習名人名言。

1、小檢測

同桌說一說本單元你有什么收獲?在書上畫一畫,涂一涂。

2、學習名人名言

自己先讀一讀。

小組內齊讀。

練習背誦

六、總結: 同學們,通過練習,老師看得出你們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很好,繼續努力,把以后的知識學的更好,你們有決心嗎?

作業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練習;觀察周圍事物進行乘法練習 板書設計:

我學會了嗎?(實踐活動) 加數相同時,可以寫成乘法算式 我學會了與同學合作;我發言積極了

13

我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第二單元

看雜技——表內乘法

(一)

教學內容: 看雜技 ——表內乘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百以內的加減法計算、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乘法口訣的起始學習階段,是進一步學習乘法計算的基礎。教材以“看雜技”為主線索,展現了“自行車表演”、“晃板與頂碗表演”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很容易使學生投入到有趣的學習中。

口訣的設計與編排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本單元口訣的編排有自己的特色,與傳統的乘法口訣有所不同,傳統的“小九九”

2、

3、4的乘法口訣句數太少,不利于學生探索口訣的編排規律。“大九九”則句數太多,對于剛剛接觸乘法口訣的學生來說,九句口訣記憶起來有困難,所以本單元的乘法口訣都是5句。同時把5的乘法口訣作為學習口訣的開始,便于學生發現規律,掌握口訣的編制方法,這是乘法口訣教學的一個創新。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的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2~5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兩個數相乘;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每句口訣的實際意義,掌握編制5的口訣的方法,發現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注意引導學生發現數據的特征,給學生自己探索乘法口訣的時間和空間。

課時1 看雜技

信息窗1——觀看自行車表演

案序:9 教學內容:信息窗1 你問我說

教學目標: 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探索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方法,并會利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意識。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探索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方法,并會利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學具盒、實物投影、掛圖 教與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欣賞一場精彩的雜技表演(出示課件:伴隨音樂出示課本主題圖)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二、小組合作填寫沒編完的兒歌。

師:咱們編首兒歌來找答案吧。

1輛小車2個輪,上面共有5個人;2輛小車4個輪,上面共有10個人;3輛小車(

)個輪,上面共有(

)個人„„

你能接著往下編嗎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乘法算式)

師:為了計算更方便,人們總結出了乘法口訣,比如,第一句一輛小車5個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訣

14

一五得五來概括。

你能根據兒歌或者乘法算式試著往下編嗎?

師:同學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嗎?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你們組的成果?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5的乘法口訣,看你能發現什么?

師:誰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發現的規律?

三、口訣的應用

師:應用5的乘法口訣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讓我們回到雜技表演現場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哪些問題?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你們組發現的問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四、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總結學到的知識,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作業設計: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板書設計:

觀看自行車表演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課時2 看雜技

信息窗1——觀看自行車表演

案序: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2的口訣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運用5的口訣學習2的口訣并會利用2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意識。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運用5的口訣學習2的口訣 并會利用2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學具盒、電腦、正方形紙、彩筆、剪刀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集體背誦口訣)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信息窗1:

師:你能編出2的乘法口訣嗎?(小組合作)

(由兒歌中“1輛小車2個輪„„”的車輪個數問題直接切入到2的口訣的編制。因為有編制5的乘法口訣作基礎,學生借助兒歌編制口訣已經不再困難)

生:我這樣編。

1輛小車2個輪

1×2=2

一二得二

2輛小車4個輪

2×2=4

二二得四

3輛小車6個輪

3×2=6

________

4輛小車__個輪

______

________

5輛小車__個輪

______

________

三、教師可引導學生獨立應用2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15

臺上一共有多少個紅燈籠?

2×4=

口訣:二四得____

四、記憶口訣

這么多口訣,怎么記呢?

三五(

),想二五一十,再加上一個五是十五

5的口訣是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五、編1的口訣

板書1×1,啟發學生編出1的乘法口訣,并進行交流。

六、總結

作業設計:復習學過的口訣 板書設計:

1輛小車2個輪

1×2=2

一二得二

2輛小車4個輪

2×2=4

二二得四

3輛小車6個輪

3×2=6

________

4輛小車__個輪

______

________

5輛小車__個輪

______

________

課時3 信息窗1——觀看自行車表演

案序: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4-15頁,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解決乘法問題。在探索、尋找口訣記憶規律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解決乘法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 學生學習過程:

一、第3題

看口訣說算式

練習時,借助一句口訣可說出兩個得數相同、因數位置不同的乘法

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體會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結果不變的規律。

二、第4題

是借助口訣進行計算的練習。

學生獨立地寫出得數外,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訣進行計算的。

三、第7題

估一估,數一數

這是運用口訣解決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學生可能用3×5=15,15+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1=21的方法;還可能用5+5+5+6=21等方法。

四、第8題

是一道綜合應用題。在數數量的時候,學生可能一一對應著數,也可能根據圖中物品的擺放規律用

16

口訣計算。在畫三角的時候,因為一個紅三角表示2個物品的數量,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代換的數學思想。練習時,要注意照顧學生的差異,對思考方法靈活的學生可讓其獨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用符號代換

圖上共有()塊滑板

圖上共有()輛腳踏車

圖上共有()雙旱冰鞋

?表示2,你會畫嗎? 作業設計:自主練習

5、6題 板書設計:

信息窗1——觀看自行車表演

課時4

信息窗2——觀看頂碗表演

案序:12 教學內容:教科書17-18頁,4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鞏固3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經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及探索、尋找口訣記憶規律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鞏固3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激趣,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觀看雜技小丑的表演,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現在我們去觀看雜技小丑的表演吧,看,這里有首兒歌,你能接著說下去嗎?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說一說。

咱們借助兒歌一起編3的乘法口訣吧!試著在小組里說一說,填一填。全班進行交流。

2、應用3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應用哪一句口訣的?

3、你能不能借助兒歌來編4的乘法口訣呢?有能力的同學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組同學合作完成。

全班進行匯報和總結,形成4的乘法口訣。

4、應用4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有多少個黃燈籠?應用哪句乘法口訣解決這個問題?說說你的想法。

5、想想看,我們都學習了哪些乘法口訣?這么多的口訣,怎么記?

我們可以把它們整理一下,重復的口訣只要一句就可以了,我們一起來填一填這個表格。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橫著看有什么特點?豎著看有什么特點?

想一想,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記口訣?

三、鞏固練習:

游戲:

17

看算式說口訣

看口訣說算

四、全課小結:你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獲呀?

作業設計: 用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看口訣說算式”的游戲。 板書設計:

信息窗2——觀看雜技

小丑頂碗

5以內的乘法口訣表

課時5

信息窗2——觀看頂碗表演

案序:13 教學內容:教科書19-20頁,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在具體情境中,鞏固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尋找口訣記憶規律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鞏固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七巧板 學生學習過程:

1、完成自主練習1:

請你把口訣填完整,看一看,想一想,怎樣填才會又對又快。

2、完成自主練習2

美麗的貝殼上有很多的算式,請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用了哪一句口訣,再找一找其中的規律,和同學交流一下。

3、完成自主練習3

你能根據圖意,寫出相應的算式和口訣嗎?自己獨立試一試。

4、完成自主練習4

天空中飛來了這么多的小鳥,誰能讀一讀這個兒歌,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鳥兒飛?把相應的口訣寫出來。

5、完成自主練習5

兩個小朋友在比賽說兒歌呢,他們是怎樣說的?你們能像他們這樣也來說一說嗎?好,現在就在小組里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說得又多又好又清楚。

6、完成自主練習6

請學生填出答案,然后再進行比較。

7、完成自主練習7

學生從情境圖中觀察相應的信息分析15個人能同時玩嗎? 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8、完成自主練習8

學生從情境圖中觀察相應的信息分析這箱燈泡夠嗎? 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9、完成自主練習9

請學生先觀察,積木是怎么擺的?然后再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塊積木?在全班交流方法。

全課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作業設計:綜合練習

2、

3、4題

18

板書設計:

觀看雜技小丑頂碗 3×4=12(只)口訣:三四十二

第三單元

角的認識

教學內容:角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

本單元是對角的初步認識(角的圖形與各部分名稱),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以及對直角、鈍角和銳角的初步認識,較好的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材中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教室內的活動作為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教材又適時地將其中的數學信息抽取出來,讓學生觀察、分析,理解知識,努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強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容易理解。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借助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觀認識,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注重學生的操作活動,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體會角的基本特征。

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通過豐富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直角的正確表象。與直角比大小是辨認銳角、鈍角的基本方法。 課時分配:共5課時:

課時1

小制作——角的初步認識

案序:14 教學內容:認識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稱,并能從具體抽象的事物中認識角,認識直角。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情景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角的大小。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三角尺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看,他是誰。

學習小伙伴介紹自己,并介紹所帶來的禮物——與角相關的實物圖例。

教師出示三角尺,找一找角。你能找找教室里的角嗎?

19

二、觀察了這么多的角,說明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角。同學們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導學生用頂點接觸皮膚,用

手試試角的兩條邊。通過我們的觀察、接觸,誰能說說什么是角? 例如:角是尖尖的,角有兩條直邊。

教師總結角的各部分的名稱。用數學語言這樣介紹角:頂點、邊。課件出示。角的尖尖的部分我們叫做頂點,兩條直邊我們叫做邊。學生說另一個角各部分的名稱。

三、小靈通想帶著大家去動物樂園參觀,可是必須有開鎖密碼才能把門打開。大家一起去幫幫他們吧!

課件出示練習題。

說說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四、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們順利地來到了動物樂園。你能從動物們的家中發現角嗎?

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角有什么特點?

這就是直角,找找教室中的直角。

五、你能從這些廣告上標志中找出直角嗎?

課件出示。

六、回憶乘法口訣。

兒歌的形式,使學生起身活動一下。完成角與乘法的練習。

七、課后思考

一張正方形的紙,剪去一刀,還剩幾個角?引導學生明白,思考問題要考慮全面,把事物的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到。

八、教師總結。與小靈通再見。

作業設計:自己制作一個角;找生活中的角

課時2

小制作——角的初步認識

案序:15 教學內容:

認識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稱,并能從具體抽象的事物中認識角,認識直角。 教學目標:

認識角的特征與角各部分的名稱。充分利用運用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展開學習。經歷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教學重難點:

認識角的特征與角各部分的名稱。充分利用運用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展開學習。 教學準備:學具盒、實物投影、正方形紙、彩筆、剪刀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觀察到角了么?誰能說說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角?

二、完成自主練習

1.第一題是一道判斷是否是角的題目

請學生獨立作出選擇,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說一說為什么有的圖形不是角。 2.第二題是一道找直角的題目

在找角時,有的圖形包含多個直角。

20

請學生仔細觀察,并借助三角板的直角來驗證。然后在相應的位置畫上直角符號。養成用符號表示直角的好習慣。

3.第三題:小組討論“你在生活中都見過哪些角?它們和你學到的角一不一樣?” 4.第四題是一道畫直角的題目,

先請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直角的畫法。并自己動手試著畫一畫。然后請畫的最好的同學上臺展示,并請全班評議。然后請同學自己動手用三角板來驗證畫的直角是否準確。

5.請同學上臺來做一做:

????

■■■■■

1個?有()個角

1個■有()個角

4個?有()個角

5個■有()個角

□○□=□

□○□=□ 作業設計: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板書設計:

????

■■■■■

1個?有()個角

1個■有( )個角 4個?有()個角

5個■有( )個角 □○□=□

□○□=□

課時3

信息窗2——玩調皮猴

案序:1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6頁,玩調皮猴——角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觀察、比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學習。通過揀一揀、擺一擺的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大小,建立角的空間概念。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揀一揀、擺一擺的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大小,建立角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學具盒、正方形紙、彩筆、剪刀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用學具做一個角。同位互相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較角的大小。

二、出示信息圖

1.師:為什么兩個調皮猴不一樣高呢? 2.請大家量一量哪個角大哪個角小。

你能不能證明一下自己的猜想

3.討論一下:怎樣比較角的大小?用三角板比一比,把兩個角重疊下來,描一描,比一比。折出一個角的大小,放到另一個上面比一比。在學生探索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角正確的方法:先把兩個教的頂點對齊,使一條邊重合,然后看兩條邊落到什么位置。 4.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5.請大家分一分不同的角。

師: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

小組同學互相比一比,你們組誰做的角最大,誰的最小。

四、銳角、鈍角的教學通過與直角的對比引出來。先出示直角,讓學生辨認,再出示銳角和鈍角,引發

21

學生思考:這兩種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啟發學生把這兩個角和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叫銳角,比直角大的叫鈍角。然后引導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感知銳角、鈍角,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表象。

五、教師總結本節課所學。

作業設計:自己動手做一個鈍角,做一個銳角;找一找生活中的銳角和鈍角

課時4

信息窗2——玩調皮猴

案序:17 教學內容:教科書26-27頁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觀察、比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學習。通過揀一揀、擺一擺的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大小,建立角的空間概念。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揀一揀、擺一擺的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大小,建立角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學具盒、實物投影、正方形紙、彩筆、剪刀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知識。

二、完成自主練習

第四題是比較兩個角大小的題目??梢宰寣W生先估計,在實際操作,通過比較看看有什么發現。

準備兩個長短不同的活動角,讓學生們進行比較

說一說自己發現了什么?(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第五題是數角個數的題目對圖形中的角,只要學生數出個數就可以,

不要過多擴展,增加人為難度。

第六題是一個按指定要求做出角的活動,利用圖中呈現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歡的其他方法。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突出動手操作意圖。

第七題是一道開放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尋求符合條件的多個答案。

“我學會了嗎?”呈現了一幅用各種圖形拼成的風景圖。該圖圖文并茂,用小詩增加了題目的詩情畫意。練習時,可通過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導學生用本單元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完成練習后,組織好交流活動,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注意能力的培養和數學美的教育。

作業設計:尋找生活中的角;做一個銳角,做一個鈍角,并比較一下

課時5

實踐活動——我們身上的小秘密

案序:18 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合作測量,記錄和了解人身體的有關數據,感受人體上的數學。形成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意識。

教學目標:活動是在第二冊已經認識米和厘米的基礎上開展的,旨在通過測量身體各部分的長度,以及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感受人體上的數學。主動參與小組學習,初步學會與伙伴交流合作,培養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測量身體各部分的長度,以及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感受人體上的數學。 教學準備:學具盒

22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記不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厘米和米?誰能說一說它們之間的聯系?

二、實踐活動

1.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身上的哪些小秘密?

2.其實,除了這些小秘密,我們身上還有其它的秘密,你們了解嗎? 3.指導學生測量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長度。

明確測量的要求和方法。

活動時,要讓學生知道需要測量什么,怎樣測量,測量時應該注意什么,怎樣準確讀出測量結果,如何記錄等。

4.師:有哪個小組能把自己的測量方法在全班展示一下?

教師跟著指導。教師要深入學生中間,關注小組活動的進展情況。指導學生先給一名學生測量出所有數據,在測量其他同學的,使實踐活動有序進行。

三、拓展

通過測量,你發現了什么?

注意對數據的分析比較,從而發現發現規律。人拳頭一周長度與腳長基本一致;身高與一庹的長度基本一致。

作業設計:量量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長度;和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身上的小秘密。

第四單元

凱蒂學藝

教學內容:表內乘法

(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對乘法的繼續學習。通過對1-9乘法口訣的系統整理,為進一步學習乘法計算奠定基礎。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素材的選取有時代特色。本單元以獨特的視角,選取了一個外國兒童“凱蒂”向中國孩子學習中國特有的手工制作為素材,引出對6-9單元的乘法口訣的學習。編排合理。本單元,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這樣便于學生更好地探索規律,形成結構。練習形式多樣化。豐富多彩的練習內容,能增強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愿望。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6-9的乘法口訣。能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

重點:6的乘法口訣、7的乘法口訣、8的乘法口訣和9的乘法口訣以及乘法口訣的系統整理。由于學生對編口訣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與自編口訣。

難點:尋找規律,記憶口訣。 課時分配:共11課時:

課時1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19 教學內容:

23

信息窗1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的意義,熟練掌握6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6——9的口訣。能正確運用口訣解決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體會乘法的意義,熟練掌握6的口訣。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6——9的口訣。能正確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今天我們的身邊來一位外國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手工制作。大家歡迎嗎?

師:做6個沙包用了多少塊布?

對學生的算式引出問題“6*6=?”

引導學生為了回答問題,說出一個沙包6塊布,2個沙包12塊布,3個沙包„„一直說到6個沙包36塊布。

二、茶幾上放了多少個紙杯?

□○□=□(個)

口訣:_________________

4×6=24(個)

口訣:四六二十四

三、出示6的乘法口訣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展開小組研究,根據一次加6的計算過程,寫出關于6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再通過全班交流,系統整理6的口訣。引導學生尋求好的記憶方法。

四、教師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6的乘法口訣,在以后的生活中學會用6的口訣解決問題。 作業設計:背誦6的口訣。 板書設計:

□○□=□(個) 口訣:_________________

4×6=24(個) 口訣:四六二十四

課時2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0 教學內容:

信息窗1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的意義,熟練掌握6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6——9的口訣。能正確運用口訣解決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

24

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體會乘法的意義,熟練掌握6的口訣。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6——9的口訣。能正確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帶領學生集體回顧6的乘法口訣。并在練習中用口訣解決問題。

二、自主練習

1.請學生把兒歌補充完整。并寫上相應的乘法口訣。

一只螞蟻6條腿,2只螞蟻(

)條腿,

3只螞蟻(

)條腿,4只螞蟻(

)條腿

……

2.第二題是鞏固6的口訣的基本練習。練習時,可先用比較活潑的對口令的方式,師生對練,同伴對練,男女生對練等,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初步流暢后,再讓學生進行獨立書面練習。 3.請學生自主計算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4.第四題是根據一句口訣寫出兩道乘法算式的題目,使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的基礎性練習,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題目只提供練習的形式,教師要適時擴大練習的數量。 5.出示第五題

請學生認真觀察根據提供的數學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在小組中討論。并解決。然后說說為什么,以及依據的口訣是什么。

6.第六題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題目。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懂圖意,明白說的是一件什么事,再進行計算,然后再小組內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總結:通過學習6的乘法口訣,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實際生活中運用6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課時3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1 教學內容:

信息窗2,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以及熟練掌握7的口訣。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6——9的口訣。能正確運用口訣解決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體會乘法的意義,熟練掌握7的口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乘法的意義,熟練掌握7的口訣 教學準備:

學具盒、正方形紙、彩筆、剪刀 學生學習過程:

25

一、導課

今天我們一起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今天凱蒂在和小伙伴們干什么呢?

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二、新授

1.老師看到凱蒂學會疊紙啪,非常高興。

他們每人疊了7個紙啪,兩個人共疊了幾個紙啪?

看看誰算的又準又快?

你是怎樣算的?有什么小竅門?

你能不能來編一下7的乘法口訣? 2.出示7的乘法口訣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3.請你看一看信息窗中還提供哪些信息,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玩老鷹捉小雞的人有兩組,每組7人,一共有多少人?

2×7=14或7×2=14 口訣:二七十四

(2)玩編花籃的有4組,每組7人,一共多少人?

4×7=28或7×4=28 口訣:四七二十八

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三、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我們應該養成及時回顧的習慣,把1——7的口訣整理背誦。作業設計: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7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板書設計: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課時4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2 教學內容:教科書19-20頁,自主練習

26

教學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鞏固4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在經歷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及探索、尋找口訣記憶規律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在具體情境中,鞏固4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七巧板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帶領學生回顧7的乘法口訣。并作相關練習檢查掌握情況。

二、自主練習

1.第一題:請同學續編兒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及口訣

一個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訣:_____

兩個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訣:_____

三個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訣:_____

……

2.開火車把口訣補充完整。

三()二十一

(

)十四

()七四十九

六七(

)

(

)三十五

四( )二十八 3.你能全算對嗎?

7×3=

0×7=

7×1=

6×6=

7×2=

7×4=

7×5=

6×5=

4×5=

6×7=

4×6=

3×6= 4.第五題提供的是一種練習形式,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記憶7的乘法口訣。練習時,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活動,合理分工,努力提高練習效率。

5.第6題是填寫1——7的乘法口訣練習表。練習時,可向引導學生觀察表格,通過討論、明白表中數與書之間的聯系,在尋找規律,獨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訂正

6.第七題是7的乘法口訣的實際應用,練習時,先弄清說的是什么事,再想數與書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在計算。

7.第八題時一個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觀察表中的數的排列規律,然后再小組討論,交流。在練習的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教師總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用學過的口訣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板書設計:

一個星期有( )天 算式:_____ 口訣:_____ 兩個星期有( )天 算式:_____ 口訣:_____ 三個星期有( )天 算式:_____ 口訣:_____

27

課時5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3 教學內容:8的乘法口訣,教科書第37—40頁。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8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8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編制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8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8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同學們,猜一猜,這次,凱蒂又跟小朋友們學習什么手藝?

二、新授

1、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凱蒂究竟又來學習什么手藝。(學生仔細觀察教材37頁的圖)

師: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編兒歌

師:老師看到凱蒂學會了做中國結,感到非常高興。于是,編了一首兒歌:

小小少年手兒巧,

編起結來水平高。

中國結兒真奇妙,

咱們一起瞧一瞧。

一個結上8個環。

師:你能結著編下去嗎?2個結上怎么樣?試試看。(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1.以小組為單位,編兒歌。 2.全班交流。

師:你們算得又快又準,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竅門? 3.你們能編出8的乘法口訣嗎?試一試。編好后在小組交流。

4.你們都會編口訣,真了不起,誰能很快將這些口訣記下來呢?(學生獨自記口訣,運用自己的方法體驗記憶的過程。)

5.小組之間交流記口訣的方法。 6運用8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三、小結: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總結自己的收獲。) 作業設計:在生活中練習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課時6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4 教學內容:教科書39-40頁,自主練習

28

教學目標:熟練掌握8的乘法口訣。能運用8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8的乘法口訣。能運用8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帶領學生回顧8的乘法口訣。并作相關練習檢查掌握情況。

二、自主練習

1.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進行對口令練習。 2.第2題“對卡片、說口訣”的游戲。 3.請學生自主計算。

8×3

1×8

8×4

6×8

7×8

8×2

8×8

5×8 4.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些錢,你能幫老師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訣:_____

老師手里還有一些5元的錢,你能幫老師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嗎?

□○□=□(元)口訣:_____ 5.第5題是綜合運用

6、

7、8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

同學們,爸爸媽媽每天在單位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你們知道他們每天工作多少小時么?

爸爸每天工作8小時,你能算一算爸爸每周工作多少小時么?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訣:__________

媽媽每天工作7小時,你能算一算媽媽每周工作多少小時么?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訣:__________

我們小朋友每天在學校6小時,你能算一算每周在校學習多少小時么?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訣:__________ 6.第7題是填乘法算式中未知因數的問題。這些題目是用乘法口訣進行逆向思考。

7.第8題是一道乘法綜合應用的題目。要求學生根據情景圖提供的素材來解決多個實際問題,練習內容有乘法、有加法、有開放性問題,第(1)(2)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第(3)小題要靈活處理,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答案。

二、總結。通過這堂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在生活中練習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些錢,你能幫老師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訣:_____ 老師手里還有一些5元的錢,你能幫老師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嗎?

□○□=□(元)口訣:_____

課時7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5 教學內容: 9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29

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9的乘法口訣。正確運用9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編制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9的乘法口訣。 教學準備:多媒體、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同學們,猜一猜,這次凱蒂又跟小朋友們學習什么手藝?(學生盡情猜想,自由回答。)

二、新授

1、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凱蒂究竟又來學習什么手藝。(學生仔細觀察教材40頁的圖)

師: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圖畫內容編兒歌。

3、全班交流。

師:你們算得又快又準,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竅門?

4、你們能編出9的乘法口訣嗎?試一試。編好后在小組交流。

5、你們都會編口訣,真了不起,誰能很快將這些口訣記下來呢?(學生獨自記口訣,運用自己的方法體驗記憶的過程。)

6、小組之間交流記口訣的方法。

7、用8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三、小結。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總結自己的收獲。) 作業設計:

在生活中練習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課時8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6 教學內容:自主練

教學目標:熟練掌握9的乘法口訣。能運用9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9的乘法口訣。能運用9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凱蒂又來跟同學們學藝了。她在學什么呀?

學生觀察信息窗4,說說自己觀察到的圖畫的內容。

二、新課

1、師:哎呀,小朋友的剪紙可真漂亮呀。一個小朋友想考考我們,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同學們找一找,他給我們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學生觀察圖畫,找出圖畫中的問題:一共可以剪出多少個紅燈籠?

30

2、師:老師覺得這個問題有點難度,同學們能自己解決嗎?獨立思考,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可能直接列出算式,有的學生可

能推算出得數,如1串有9個燈籠,2串有18個燈籠„)

3、教師根據學生的推想列一個表,讓學生自己填表。

4、師:你們能根據求出的得數編出9的乘法口訣?

獨立編9的乘法口訣。并且熟記口訣。

5、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1)學生根據圖畫內容提出其他問題。(學生可能提出:桌上有多少個泥制小動物?墻上有多少個幸運星?)

(2)獨立列出算式。小組討論:用哪一句口訣。

6、師:同學們提出那么多問題,真是太棒了。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桌上一共有多少個泥制小動物?(獨立思考,集體交流。)

師:還有哪個算式可以用“六九五十四”這句口訣?

7、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乘法也可以列豎式計算。

你們能猜想出乘法豎式怎樣列嗎?

(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猜想乘法的豎式的寫法。 (2)討論完后,集體交流。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介紹乘法的豎式及各部分名稱。

(4)同學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可以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讓教師給予解答。

三、總結: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 作業設計:背誦有關九的乘法口訣

課時9

凱蒂學藝——表內乘法

(二)

案序:27 教學內容: 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熟練掌握9的乘法口訣。能運用9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9的乘法口訣。能運用9的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師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直接口算

開火車口算。

二、自主練習

1、完成自主練習的第一題:把口訣填完整。用卡片出示題目。

學生用搶答的形式完成此題,對回答問題積極的小組要給予表揚鼓勵。

2、完成自主練習的第2題。出示題目。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每組算式有什么特點,并用乘法意義解釋。然后進行計算。

3、完成自主練習第4題。

(1)師:9的口訣怎樣記憶?教師要做適當的引導。

(2)學生探索自己的記憶方法,并在小組內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要一邊動手演示,一邊敘述口訣。

31

最后總結出自己最喜歡的記憶口訣的方法。

4、完成自主練習的第6題。教師課前在教室布置一個購物角。 (1)學生拿出10分鐘的時間,進行購物活動。 (2)購完物后,先獨立解決第1小題,列出算式。 (3)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第2小題。

“聰明小屋”是一道運用組合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用連線的形式,找出搭配方法,最后通過交流加深體驗合理的思維方法。 作業設計:

整理一至九的口訣;在生活中練習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背1——9的乘法口訣

回顧與整理

案序:28

教學內容: 回顧整理乘法口訣表。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情境,引導學生回顧1-9的乘法口訣,并進行系統的整理。能夠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在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通過整理1——9的乘法口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能夠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小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個新游戲:對口訣。仔細看好了,老師拿的是什么數字,它們可以組成什么口訣?(教師出示兩張數字卡片。)

1、學生搶答這兩個數字組成的口訣;

2、師生游戲進行4-5輪

3、同桌玩游戲。

二、回顧整理

1、整理口訣表

師:讓我們來整理一下學過的口訣吧!(出示小黑板) (1)學生獨立完成口訣表。

(2)班級內交流:指名將口訣貼到合適的表格當中,進行整理。 (3)檢查整理正誤。 (4)齊讀口訣表。

2、尋找規律

師:仔細觀察口訣表,你發現了什么?

(1)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參與。

(2)班級內交流。學生可能發現:幾的口訣就有幾句;9的每一句口訣,積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加都得9„„

3、記憶口訣

師:這么多的口訣,你想怎樣記憶?學生交流記憶口訣的方法。

32

三、鞏固練習

1、數學兒歌

(1)1個

6個角,2個

個()個角,3個„„ (2)1只螃蟹8條腿,2只螃蟹( )條腿,3只„„ 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內交流;班級內進行成果匯報。

四、教師小結

作業設計: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及以1——9的乘法口訣

我學會了嗎

案序:29 教學內容: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結合現實情境,引導學生回顧1-9的乘法口訣,并進行系統的整理。能夠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在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通過整理1——9的乘法口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能夠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小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

學生開火車口算。

二、綜合練習

1、綜合練習第1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踢足球嗎?你們知道這些球分別該往哪個球門踢嗎? (1)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2)班級集體校對。

(3)讓學生說說這些球還可以踢進哪些球門?

2、綜合練習第2題。

(1)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填寫統計表。 (2)在小組內交流。 (3)說說用的是哪句口訣。

3、綜合練習第3題。

(1)先讓學生認真觀察,看懂圖意。 (2)根據圖中的信息解決問題。 (3)小組交流,說說解題的過程。

4、綜合練習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弄清題意,再填表;小組交流,從表中發現了什么規律;班級內進行成果匯報。

5、綜合練習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2人板演;集體糾正。

三、我學會了嗎

1、師:仔細觀察圖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貨架上有多少支中性筆?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3

3、指名回答,說說計算過程。

4、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

5、班級內進行交流。

四、豐收園: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

作業設計:用多種方法背1——9乘法口訣

第五單元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本單元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教學除法,重點是讓學生在平均分的活動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全單元內容包括分一分和認識除法兩部分。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體過程;第二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在認識平均分的基礎上了解除法的含義。

教材加強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動,為認識除法積累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在教學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體每幾個分一份,分成幾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分幾個——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過程。教材結合例題和“自主練習”所提供的實例,以及一些分物體的具體過程,出現相應的除法算式,讓學生體會除法算式的含義,從而從整體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實際意義。 教學目標:

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學生能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并能夠根據數學問題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初步認識除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參與具體、直觀的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與同學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讓學生在平均分的活動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能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11課時

課時1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認識

案序:30 教學內容: 認識平均分,教科書48—50頁

教學目標: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能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能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小動物們要在美麗的大森林里舉行一次有趣的聚會,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34

新授

1 師:好熱鬧的聚會啊!在剛才的畫中你發現了什么?

2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信息。請同學們猜猜看,接下來小動物要干什么?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

3 師:現在我們就來幫助小動物們解決這些問題吧!猜猜看這兩只大熊貓會怎樣分這10個竹筍呢?為什么會這樣分?

4 師:同學們能想出這么多分法,真不簡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其中的一種分法---平均分。

板書:平均分

5 師:你能用學具分一分,試一試嗎?(教師巡視,指導) 6 師:哪位同學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樣分的?

7、師:同學們想了這么多方法,有1個1個分的,有2個2個分的,還有3個3個分的,4個4個分的,5個5個分的,都是分完為止。在同學們的分法中,你能發現什么?

師:每份分的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

8、師:剛才我們幫熊貓解決了問題,瞧,小猴子正著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嗎? 三

鞏固練習

師:通過分一分我們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現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其它小動物分一分他們喜歡的食物嗎?

四 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你都有什么收獲呀? 作業設計:

你是怎樣進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們哪些地方能夠用到平均分? 板書設計:

認識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

課時2

認識平均分練習

案序:31 教學內容:

自主練習50頁

教學目標: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平均分的含義。在平均分的過程中,初步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練習進一步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昨天學習的知識,誰能說一說昨天我們都學習了什么? 二

自主練習

(1)觀察題圖,說說兩幅畫,哪幅圖是平均分?(指生交流) (2)6條魚,平均分給2只小貓,每只分得幾條? (3)學生小組討論(可以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4)指名回答。

35

(5)評析。(強調“平均分”)

2、第二題

(1)將石榴平均放在兩個盤子里怎樣分? (2)先數數有幾個石榴,說說怎樣分。 (3)自己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結活動結果。

3、第3題

(1)指導學生看懂題意

(2)以同桌為單位運用學具分一分。 (3)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4)強調平均分。

4、第4題

(1)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分2個,能分給幾人? (2)運用學具動手擺一擺。 (3)全班交流。

(4)每人分3個,能分給幾人? (5)全班交流。

(6)引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題意。

(7)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圈一圈的方法理解平均分

三、補充練習。

1、練習一

6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小猴,每只分得幾個?

評析。(強調“平均分”)

2、練習二

將自己手中的花片或絹花平均分成幾份,你想怎樣分就怎樣分。

教師巡視指導,小結活動結果。

3、練習三

6人,每組3人,分成了( )組?6人,平均分成2組,每組( )人?

四、總結

作業設計:把你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時3

認識除法算式

案序:3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1頁,第52頁,除法的意義

教學目標:初步認識除法,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根據平均分的過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個數的運算是除法。通過學習,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有所提高。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除法,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根據平均分的過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個數的運算是除法。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36

一、復習。

1、什么是“平均分”,誰能出“平均分”的題目?

2、總結復習情況。

二、新授。

1、結合課件“森林聚會”

2、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提出各種有關數學的問題教師小結各種方法,潛移默化的認可形象思維法。

3、這道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有同學會嗎?

1)指名一優秀生上黑板列式子。

2)詢問各部分的名稱,教師及時做好指導工作。

4、你知道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嗎?

教師總結(30代表總數,6代表相同加數,5代表相同加數的個數)

三、練習。

1、2個蘋果,每只小熊分3個,可以分給幾個小熊?

12÷□=□

2、老師手里拿著6支鉛筆要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支?

你是怎樣算的?

要想知道每人分得幾支,可以用6除以3。

寫成:6÷3=2

3、10塊磚,每人搬2塊,幾人能搬完?

9個南瓜,平均放在3個筐里,每個筐里放幾個?

4、寫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數是20,除數是5,商是4。

(2)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

三、小結:誰能說一說這幾天你都學習了關于除法的哪些知識? 作業設計:

出幾道除法算式考考你周圍的伙伴們 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

30÷6=

5 30÷5=6 讀作:30除以6

被除數 除數 商

課時4

自主練習

案序:33 教學內容:52—53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鞏固對除法的認識,通過練習體會乘、除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鞏固對除法的認識,通過練習體會乘、除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你能根據圖片寫出算式嗎?

2、每個花壇栽6朵花,3個花壇共栽幾棵花?每個花壇栽6朵花,18棵花栽了幾個花壇?

37

3、3個花壇載了18朵花,平均每個花壇載了幾棵?

4、每盤4個蘋果,2盤有多少個?

有8個蘋果,每盤放4個,放了幾盤?

把8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幾個?

5、開放題:你能說出哪幾道算式?

小組比賽,看哪一組說出的最多。

三、自主練習

1、看圖列算。

讓學生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

2、圈一圈,填一填

讓學生體會“若干個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幾份”的問題,可以用出發來計算。

3、分一分,記錄下來

4、觀察圖畫,再填

5、擺一擺

6、計算

6×2=

12÷6=

12÷2=

4×4=

16÷4=

6×3=

8÷6=

18÷3=

四、總結:

作業設計: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書設計:

練習一

6×2=12 12÷6=2 12÷2=6

4×4=16 16÷4=4 6×3=18 18÷6=3 18÷3=6

課時5

認識除法練習

案序:34 教學內容:復習除法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會進行平均分。會用兩種分法進行平均分。能區別兩種平均分的分法及含義。正確讀出除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教學重難點: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會進行平均分。會用兩種分法進行平均分。能區別兩種平均分的分法及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與學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把4粒糖果分給2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分?每個小朋友每次分得糖一樣多嗎?

2、用小棒擺一擺,看10里面包含著幾個2?

想一想:10里面有幾個5?

二、練習

38

1、出示

???

??

???

???

???

??

???

???

你能說出下面的分法哪種是平均分,為什么?

2、先分一分,再填空。

6個桃,每個小朋友2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3、把10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想出多少種分法?分分看。

如果要把這10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幾種分法?你能畫圖表示你想的這些分法嗎?試一試。

4、把8枝鉛筆平均分,可以怎樣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根。

10根小棒,每5根1份,可以分(

)份。

以上兩題的分法相同嗎?說給同組的同學聽聽。

5、根據圖意列算式,你能列出幾種算式?

6、 ?

??

??

??

作業設計: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練習

2×4=8 4×2=8 8÷2=4 8÷4=2

課時6

有關0的除法

案序:35 教學內容:54頁信息窗3 教學目標:使學生熟練掌握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并在實際生活中熟練運用。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熟練掌握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法的初步認識,會用除法算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誰能說一說你能用出發來解決哪些問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問題: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幾個月亮?

你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小組討論學習: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幾個月亮?

教師板書: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

三、想想做做。

1、自主練習一:1-3

39

2、先讓學生看圖自己列式計算,然后引導學生套用規律進行計算。

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

3、第三題只給出了條件,讓學生在自己題問題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列式計算。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先講解再讓學生完成。

4、口算比賽。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作業設計:在生活中我們哪些地方能夠用到0的除法?寫數學日記 板書設計: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幾個月亮?

0÷5=0(個)

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

課時7

水中救

案序:36 教學內容:56頁信息窗4及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學生熟練運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除法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愿望 教學重難點: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快看動物朋友被困在小島上了,我們快去救救他們吧!

讓我們一起到現場去看看,好嗎?

仔細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誰來說說?(指導學生有順序的說)

二、活動一

1、根據畫面,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誰來說說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

師引導:先用小棒擺一擺,可以怎樣平均分?

然后仔細觀察我們的計算成果,看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三、活動二

1、其他小動物該怎樣營救呢?

2、看誰能想出好辦法?

教師提示:山羊和小鹿的體重差不多,每條船能坐3只。

四、活動三

你能說出幾道這樣的題來考考你的同位嗎?

五、游戲“看誰說得又對又快”

教師出題,學生動腦思考并搶答,說的對的快的可以得到一顆智慧星。

8個同學平均分成2組做游戲,每個組有幾人?

16根粉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幾根?還剩幾根?

40

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相似數學問題嗎?

六、總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法的有關知識,會用除法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了除法的局限性,認識了有余數除法。 作業設計:做數學口算。 板書設計:

救小鹿需要幾條船? 15÷3=5(條) 救援隊員平均每組幾只? 10÷3=3 „„1(只)

課時8

水中救援

案序:37 教學內容58—59頁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意義,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了解有關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意義,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了解有關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活動一

回憶整理:上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二、活動二

1、自主練習1

老師有首兒歌,排排坐吃果果,現在請你們幫他們分果子吧,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水果,你能幫老師把它們裝到盤子里嗎?

2、擺一擺,填一填:

讓我們用學具擺一擺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先自己動手擺一擺,然后小組內列算式

3、自主練習3

看,美麗的花園里盛開了鮮艷的花朵,你能把它們插到花瓶里嗎?

4、自主練習4

出示情境圖

看,大卡車正在忙碌的工作。你能幫助司機叔叔把集裝箱裝到車上嗎?

5、自主練習5

出示情境圖

小朋友們認識圖上的人嗎?沒錯。他們就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他們正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呢!誰愿意給大家講講現在發生了什么故事?

解決故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動中準備怎樣用它?

41

作業設計: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跟你一起解決故事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設計:

10÷3=3„„1(枝) 9÷4=2 „„1(只)

課時9

除法練習

案序:38

教學內容:本單元的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借助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通過數學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熟練運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除法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愿望。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熟練運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電腦,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學習了除法,你們掌握的怎么樣?

二、練習

1、有15個小圓片,你能不能擺一擺,每5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教師板書算式。

2、師問:你能不能把這15個小圓片,平均擺成3行,每行應該擺幾個?擺好后,相鄰兩個同學說一說除法算式。[教師板書算式。]

仔細看,誰來說一說,這道題有什么要求?(仔細觀察圖)說題意(擺小棒。)

3、自己根據要求擺一擺。

4、第1題:擺2個三角形。

第2題:擺3個正方形。

5、師問:第1題,擺兩個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誰能列一道乘法算式?你能看圖列兩道除法算式嗎?

第2題方法同第一題。

三、出示信息窗5的掛圖

師:看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想請誰進行列式解答

提問完畢后,待學生稍加思考指名列式解答。

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數學問題,并且列算式?

學生小組進行學習、交流。

指名進行集體交流。

指名進行交流結果匯報。

四、鞏固練習

1、10個○每5個一份,分成了()份

2、10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個。

3、1)12個棉桃,每三個一份,分成了()份。 2)把12個棉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個。 作業設計:和家長進行除法的口算題比賽。 板書設計:

42

10個○每5個一份,分成了()份 10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個。

課時10

自主練習

案序:39

教學內容:本單元的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借助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通過數學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借助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二、 練習

1、同學們你們課外活動課,都搞過哪些活動?今天的課外活動又開始了。瞧!“10個小同學來到乒乓室進行活動,他們每2人一組,能分成幾組?”

2、一組兩人,求分成了幾組,怎樣列式計算?

10÷2=?(讓學生充分談看法)

也可以這樣想:5個2人是10人,分成了組。

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訣算。

想:二

(五)一十,商是十。

10÷2=5

分成了5組。

三、鞏固練習

1、“練習” “幫鴿子回家”。

2、讓學生分析題意,并完成此題。

問:有6個窩,12只鴿子要回家,每個窩是幾只鴿子的家?

3、兔媽媽帶領一群小兔子拔了一堆蘿卜,她要分給小兔們吃,現在遇到了困難,你能幫她解決嗎?

引導學生分蘿卜,出示課題。

引導觀察,本題的兩個條件,

20個蘿卜,每只兔子吃5個,可以分給幾只兔子吃?

20個蘿卜,平均4只兔子吃,每只兔子吃多少個?

(小組內討論解答)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動中準備怎樣用它? 作業設計:

和家長進行口算題比賽。

第六單元

小橋流水人家

教學內容:認識方位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要運用有關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例如:學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學生家的門牌號等。教材盡可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這些知識經驗系

43

統化、數學化。以實踐活動為主開展學習活動,并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夠的空間。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因而教材注意創設真實的情景,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問題,先嘗試解決問題,再組織同學間的討論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描述物體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使學生能區分東、南、西、北的方位,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位確定其它三個方位。使學生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知道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并能在平面圖上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使學生體會生活里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并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描述物體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使學生能區分東、南、西、北的方位,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位確定其它三個方位。使學生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知道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并能在平面圖上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 課時分配:共4課時:

課時1 信息窗1一探訪桃花村

案序:40 教學內容:教科書P63-P66 辨認方向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情境,學會根據指定的東 西 南 北中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重難點:

經歷辨別方向與確定位置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樂園

6×3

27+9

7×8

24÷8

9×2

49÷7

5×4

24-8

2、情景鋪陳

今天我們導游班培訓開始上課了。我是一名合格導游(戴上導游帽)。

二、探究新知:

作為一名優秀的導游,必須具備兩項素質:

1、認識方向

2、會看地圖

(一)認識方向

1、誰認識方向,你是怎樣辨別方向?指一指教室里的方向。

2、請大家面向北方站好,你能說出你的左邊、右邊和后邊分別是什么方向嗎?面向北,大家能夠很快地說出其它的三個方向.面向其它的方向,你能很快地說出你前后左右分別是什么方向嗎?

44

三、新授:

校園的北邊是什么?南邊是什么?東邊是什么?西邊是什么?現在我們要做一張學校的平面圖,需要將學校的四個建筑物貼在這張圖上,你認為貼在哪兒合適?示貼的結果,并說明你的理由。

四、練習鞏固。

剛才,我們學會了辨認地圖上的方向,增長了本領.下面讓我們一起幫助圖上的小朋友判斷一下到桃花村怎么走,好嗎?

你能說一說到桃花村要怎么走嗎?

如果從杏花村到竹林,應該怎樣走?

學校大致在你家的哪個方向?說說從你家到學校的路線,和老師一起表示在圖上。

五、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作業設計: 畫一張你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游覽一次杏花村。 板書設計:

方向與位置

西

課時2

信息窗1一探訪桃花村

案序:41 教學內容:65—66頁的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學會根據指定的東 西 南 北中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重難點:

經歷辨別方向與確定位置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口算樂園

8×3

53+8

6×5

54÷9

7×3

36÷6

6×4

35-9

2、復習: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位

說一說

1)面對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2)面對東面,后面是(

),右面是(

)

3)面對北面,左面是(

),右面是(

)

問一問

1)誰來說一說教學樓在操場的哪一面?

2)誰還能像老師一樣問問你的朋友?

45

二、練習:

1、自主練習第一題:讓學生面向給定的方向站好,再說出其他三個方向。如面向東方,說出左、右、后面分別是什么方向;再讓學生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向,鞏固辨認方向.

2、自主練習第二三四題:

我說你做.

根據提示,按給出的方向及步數行進. 1)交通工具總動員.

小轎車頭朝東.請小轎車向南走,大客車向北走,火車向東走,飛機向西飛.根據圖,說出交通工具的行駛方向. 2)說一說.

說一說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目的地的過程.

3、自主練習第五題:

他們的家各在哪里?

本題是根據描述在圖上找位置的題目,是一個看路線圖的變式練習.

4、自主練習第六題:

綜合題

本題是一個相對綜合并且且有開放性的題目,可供選擇的方法很多。 作業設計:和父母說一說你站隊時的位置。 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

西

北(給定一個方向

確定其他三個方向)

課時3 信息窗2—小橋流水人家

案序:42 教學內容:教科書P67-P70 觀察物體形狀

教學目標:結合具體物體,辨認從正面 上面 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物體,辨認從正面 上面 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課。

給桌上的小熊拍照。

出示拍好的照片,誰來說一說拍到了小熊的哪一面?

小熊遇到了一個難題: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攝的?

一只小熊,為什么會拍出不同的照片?

揭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美景,你們想看嗎?(出示掛圖)誰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圖上的三個小朋友同時看到了這只小船,他們看到的船的形狀一樣嗎?

是不是這樣的呢?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只船模,你來試一試,從不同的方向來看它,看到的形狀一樣嗎?

46

剛才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判斷得也很正確。再來判斷一下這幾幅小船圖畫分別是誰看到的好嗎?(出示畫面上的情境圖及從正面側圖上面觀察到的小船的形狀)咱們一起來判斷一下,這三幅圖分別是從哪個位置看到的?說說你的理由。

對,從不同的方向觀看物體所得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們不僅可以根據觀察的方向來辨認物體的形狀,而且也可以根據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所得到的形狀來確定觀察的方向。

例如(出示圖),這兩個圖形你能判斷出是誰看到的嗎?

想想做做。

照下面的樣子看茶壺,說說你看到的是右面的哪一幅圖。

一個熱水瓶和一個杯子擺在桌子上看一看,每人說說杯子在熱水瓶的哪邊?

出示教學樓圖,說說下面的圖各是從樓房的哪一面看到的。 作業設計:

回家從不同方向觀察一下電視機,看看有什么不同。

在家中挑選你喜歡的物體從不同方向進行觀察,看看觀察到的形狀分別為什么樣子. 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

辨認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形狀

課時4

觀察物體形

案序:43 教學內容:教科書上自主練習及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使學生明白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幾何形體知識的需要,也是提高認識平面圖的能力的需要。問題時要使學生意識到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而言的。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分析與綜合。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明白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幾何形體知識的需要,也是提高認識平面圖的能力的需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盒 教與學活動過程:

一、復習。(游戲法)

指定4名學生在玩具車四周站好,其他學生猜:誰看到了汽車的哪一面?然后4人變動位置,其他學生舉起相應的照片。

自主練習第一題:

連一連.

本題是讓學生辨認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到的鐘表的形狀,

自主練習第二三題:

1.

下面的電腦圖分別是在電腦的哪個位置看到的?

2.

觀察下列各圖,說說各是誰看到的.

二、想想做做。

1、(1)、請學生觀察鋼琴實物。

(2)、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畫線連一連。

(3)、出示鋼琴正上方俯視的圖像,問:你知道這是從哪里看到的嗎?

47

2、出示掛圖,下面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用線

連一連。

3、(1)、出示

(2)、出示

b.要看到

應該站在哪里?

4、從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的上面看,各看到什么圖形?你能用線連一連嗎? 作業設計: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在咱們學校其他班緊急疏散時應該走哪條路線? 板書設計:

正面和側面

第七單元

制作標本—表內除法

教學內容:制作標本—表內除法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初步認識了除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以后繼續學習除法相關知識的基礎。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倍的意義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用口訣求商的方法,比較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初步認識“倍”,了解“倍”的意義。在實際情境中,體會乘初法之間的關系;能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解決相關的現實問題。結合現實生活提出簡單的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用乘法口訣求商,教學難點是理解倍的意義 課時分配:共12課時:

課時1 表內除法

信息窗1——采集動植物標本

案序:4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2—73頁,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用2-5的口訣求商,經歷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用2-5的口訣求商,經歷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郊游嗎?帶郊外去玩都參加什么活動?(出示掛圖)

二、引導學生看圖,并提出、解決問題。

1、引導看圖,提出問題。

請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根據畫面可能提出: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平均每人采了幾朵花?平均每人采了幾種葉子?)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1)師:15÷3=?你怎樣計算?

48

2)同學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嗎? 3)交流:

用小棒擺;用乘法口訣

師:你喜歡用哪中方法來計算?(學生獨立解答,強調這樣計算的簡便性)

3、平均每人采了幾朵花?

師:8÷2 =?怎樣計算?

8-2-2-2-2=0;用乘法口訣

啟發: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討論再交流

討論:還可以寫成豎式: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先觀察圖畫,討論交流后說說圖意,再進行涂顏色,最后指名說說為什么這樣做。

2、自主練習第6題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幅漂亮的圖畫,想不想看看? 2)出示課本自主練習第2題圖。(學生觀察畫面)

3)師:兩人和打一把傘,夠嗎?(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做,再小組內討論交流)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紛紛上臺展示自己的風采。

3、第2題。先完成填空,再寫乘法算式。

4、第4題。引導學生說說意思再計算。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說給同學聽一聽。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作業設計: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

課時2 表內除法

信息窗1——采集動植物標本(練習)

案序:45

教學內容:教科書74—75頁,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經歷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的基礎上,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經歷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的基礎上,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掌握了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學的最好,題做的又對又快。

二、課堂練習。

二()得六

()四十二

四()二十

()五十五

四()十六

()五二十五

(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三、鞏固練習。

49

1、請學生說自己有幾支鉛筆,并和你們小組同學的比一比,再說說你們一共有幾支鉛筆,平均每人幾支鉛筆。(同位互相說說,再指名回答)

強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能說出自己的道理

2、分組練習

引導學生4人一組(一名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計算,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注意商的位置)

3、完成自主練習。 1)出示第3題。

學生獨立解答,交流時說明自己為什么這樣列式,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 2)出示第4題。

學生獨立口算,同位互相說說自己的算法。并說說被除數、除數和商各是什么

學生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筆算,算完后,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對的進行表揚,錯的及時糾正。) 4)出示第7題

(開放題,畫面呈現的是學生住旅館的情境。)

練習時引導學生充分了解畫面的信息,再想辦法解決問題 5)出示第5題(變魔術)

練習時讓學生先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規律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6)出示第8題

(數學小故事)練習時引導學生自己先編故事,再發現并提出問題:一個足球 15元,小明想買足球,三個月才能攢夠錢。平決每個月需要積攢多少錢?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表現的非常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能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作業設計:熟練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考考你。

課時3

表內除法

信息窗2——觀賞蝴蝶標本

案序:4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6—77頁,用一句口訣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對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用一句口訣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對應的除法算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學習用一句口訣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對應的除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蝴蝶標本嗎?制作過蝴蝶標本嗎?(出示掛圖)

二、引導學生看圖,并提出、解決問題。

1、引導看圖,提出問題。

請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根據畫面可能提出:一共用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第5篇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2、 通過學生對螞蟻的觀察,嘗試讓學生解決觀察中碰到的問題,培養探究能力。

3、 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觀察螞蟻方法的探究指導,觀察螞蟻方法的探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今天我請大家猜個謎語,聽我說一說吧:“遠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驢運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進熱鍋里。”(提示:小動物)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猜猜是什么?(螞蟻)

2、 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螞蟻,看它有那些特點。板書:螞蟻

二、探究新知。

1、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自己帶來的螞蟻,并把它們的身體結構特點記錄下來。如果你喜歡畫畫也可以把螞蟻的樣子畫下來。 分組觀察,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1)可以透過飲料瓶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2)讓螞蟻爬到羽毛上進行觀察,要邊觀察邊記錄。

2、 請大家交流自己的觀察記錄,選手匯報。

(根據學生的匯報有選擇的板書)

3、 同學們不僅觀察的仔細,說得也好。老師還有一個謎語,大家來聽:“一粒米,打三截,又沒骨頭又沒血,上樹不怕高,下樹不怕跌。”

同學們這是什么?(螞蟻) 。你們還知道哪些關于螞蟻知識嗎?看看自己收集的資料,小組交流說說螞蟻的特點。(頭、胸、腹)

4、 通過觀察和回報,看來同學們對螞蟻的身體特點印象很深了,那么你們還知道那些小動物和螞蟻類似呢?螞蚱、小蜜蜂,它們的頭、胸、腹和螞蟻一樣嗎?

5、 師生共同總結昆蟲的共同特征:身體分頭、胸、腹。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三、鞏固訓練

1、 老師請同學們幫一下忙,本課中的插圖我辨別不清,你們說一下吧?

2、 同學們對昆蟲了解的很清楚了,現在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昆蟲的模型吧,看誰做得好。教師巡回指導。

四、活動拓展

你們對昆蟲很感興趣,課下可養一種小昆蟲繼續來研究。 板書設計:

螞蟻(昆蟲)

身體分頭、胸、腹

頭部有一對觸角

胸部有三對足 當堂檢測題:

一、下列動物那些是昆蟲。(對的打對號,錯的打錯號)

1、蝴蝶(

)

2、蚜蟲(

)

3、青蛙(

)

4、蝗蟲(

二、填空

像螞蟻、蟋蟀、蝴蝶這樣的動物,它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凡是具有這些共同特征的動物都屬于(

)。

5、蟬(

)、(

)

)

一年級科學教案青島版范文第6篇

課題:看一看 教學目標:

1、 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了解觀察的方法不同,結果可能會不同。

2、 能通過觀察認識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

3、 能對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樹、花生等物體的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

4、 意識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注意衛生保健。

教學重點: 能通過觀察認識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 教學難點:能通過觀察認識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 教學準備:七巧板、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出示課件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板書:看一看 講授新課:

一、 看一看我們的眼睛。

1、 學生自主觀察,和同伴一起互相觀察對方的眼睛。

2、 匯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二、 我們的眼睛有什么本領?

三、 引導學生先觀察課本給出的圖片,再觀察自己的物體。

1、學生對七巧板顏色進行描述。

2、板的顏色有紅色的,七巧板的有黃色,有藍色等等。

3、生對七巧板形狀和大小進行描述。

黃色的七巧板是正方形,綠色的七巧板是三角板,紅色的七巧板是三角形,綠色的七巧板比紅色的大„„

3、 觀察順序指導:觀察要按一定的順序,如由遠到近、由外到內等。

四、 用不同的方法觀察,有哪些發現?

1、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觀察和討論,指導學生真正的觀察體驗。 預設

1、從遠處看,松樹像三角形;從近處看,我發現松針非常細。 預設

2、花生仁的外皮是紅色的,里面是白色的。

2、 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并得出:觀察的方法不同,結果可能不同。

五、 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

1、 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保護眼睛的辦法。

2、 師生一起總結保護眼睛的方法:

例如:不玩手機,看電視不要距離太近、不在光線過強或者過暗的環境中讀書等等。

六、 拓展活動; 找一找,圖中有哪幾種動物?

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例如: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等。

圖中共有15種動物,引導學生重點認識大象、海豚、魚、烏龜、雞、馬、狗、貓、老鼠、蛇等10種易于辨別的動物。

七、 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題:聽一聽

教學目標:

1、指導耳朵使我們的聽覺器官,耳朵可以辨別聲音。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通過觀察認識耳朵的外部特征。

3、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能對生活中的多種聲音表現出探究興趣。 教學準備:手電筒、瓶子、沙子、石子等物品,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1、 教師播放雷電的聲音,讓學生猜測是什么聲音。

2、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并板書:聽一聽

二、 教學過程:

1、 觀察我們的耳朵。

教師指導學生由外到內觀察耳朵的內部結構,引導學生思考要借助什么工具來觀察耳朵的內部結構。

學生思考后學生借助手電筒觀察其他學生的耳朵。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展示優秀作品。

2、 敲一敲,聽一聽它們的聲音是不是相同。

教師展示不同材質制成的輩子并敲打不同的杯子,讓學生聽杯子敲擊后發出不同聲音。學生根據聽到的聲音判斷杯子的材質,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判斷的理由。

3、 猜一猜,塑料瓶里有什么。

4、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事先已經放入物體的不透明塑料瓶,告知學生要通過聽晃動瓶子產生的聲音來判斷瓶子內的物體。教師晃動瓶子,瓶子產生聲音,學生進行判斷。

三、 拓展活動

四、 聽聽,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五、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教材中的插圖,學生用語言描述圖片中的聲音。教師引導學生模仿身邊經常聽到的聲音如模仿動物的叫聲等。 教師總結:用耳朵辨別聲音,也是在觀察。

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傳話游戲”,提醒學生思考怎樣才能取得勝利,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耳朵的重要作用,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題:摸一摸 教學目標:

1、 知道皮膚可以感覺到物體的薄與厚、粗糙與光滑、干與濕、冷與熱等。

2、 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認識皮膚這一感覺器官。

3、 通過交流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4、 了解學過的觀察物體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知道皮膚可以感覺到物體的薄與厚、粗糙與光滑、干與濕、冷與熱等。

教學難點:知道皮膚可以感覺到物體的薄與厚、粗糙與光滑、干與濕、冷與熱等。

教學準備:水彩筆、兩條相同的毛巾、復印紙、紙板、砂板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蒙住眼睛,摸一摸老師手中的東西,說一說是什么,并解釋是怎么猜出來的,在摸的過程中利用了哪種器官。

二、 活動探究

(一) 觀察我們的皮膚。

1、 教師讓學生先觀察自己的皮膚,待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后,再在小組內和學生相互觀察面部皮膚。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其他部位的皮膚,如脖子、耳朵、手臂等部分。

2、 教師引導學生說皮膚的功能,讓學生知道:皮膚可以感覺到物體的干與濕、冷與熱、粗糙與光滑等。

(二)、說一說,找到的是什么。

1、教師出示不透明的紙箱,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猜箱子里面可能有什么,注意指導學生要有依據第猜測。

2、教師讓學生到講臺上實際摸一摸。當學生說出某一物體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物體的特征進行描述和判斷。

(三)、摸一摸,有什么發現?

教師提供材料:復印紙、紙板、干濕不同的毛巾兩塊、光滑的彩紙1張、粗糙的砂紙1張、分別盛有涼水和溫水的玻璃杯兩只。

學生活動,摸一摸紙的厚薄、毛巾的干濕、冷與熱。用皮膚認識物體的特點,也是在觀察。

三、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 作業布置:

回家后,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和媽媽?;顒忧?,要有禮貌整的爸爸和媽媽的同意和配合,還要洗干凈手,要細心觀察,用心感受。 課題:聞一聞、嘗一嘗 教學目標:

1、 知道鼻子是我們的嗅覺器官,舌頭是我們的味覺器官;鼻子可以分辨多種氣味,舌頭可以嘗出多種味道。

2、 能利用多種感覺器官觀察水果的形態特征并能用語言初步描述這些特征。

3、 能圍繞“觀察水果”這一主題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水果。

4、 意識到保護鼻子、舌頭的重要性,注意衛生保健。

教學重點:能利用多種感覺器官觀察水果的形態特征并能用語言初步描述這些特征。

教學難點: 能利用多種感覺器官觀察水果的形態特征并能用語言初步描述這些特征。

教學準備:筷子、鏡子、蘋果、橘子等實物圖,旨在提示學生利用身邊的工具來觀察,增強學生勤于觀察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視頻導入

教師播放視頻,指導學生觀察鼻子、嘴、舌頭,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可以利用鼻子和舌頭做什么,導出本節課的課題------聞和嘗。

二、 活動探究

(一) 觀察我們的鼻子和舌頭。

1、 教師讓學生用鏡子觀察自己的鼻子和舌頭,看一看它們有什么特征并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2、 教師班內交流:介紹自己的鼻子和舌頭。

3、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鼻子和舌頭的功能,讓學生知道:鼻子可以聞到氣味,舌頭可以嘗到味道。

(二)、聞一聞它們的氣味。

1、聞蘋果的氣味。

教師演示如何聞蘋果的氣味,強調聞水果的正確方法:把水果放到鼻子前方,鼻子不能靠得太近也不呢靠得太遠。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聞蘋果氣味的方法并描述聞到蘋果的氣味。

3、 聞液體的方法。教師演示聞白醋氣味的方法:先把杯子放到鼻子前方,注意不要離著太近;再用手輕輕往鼻孔里扇一扇就能聞到氣味了。這樣做可以減輕強烈氣味或者有毒氣味對著鼻子的刺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聞白醋的味道并描述聞到的氣味。 教師強調:對不知道氣味的物體不要隨便聞。

(三)、嘗一嘗它們的味道。

教師先讓學生說一說如何嘗。然后強調:品嘗的時候要把水果洗干凈,小口咬慢慢嚼;品嘗液體時要小口喝仔細品;用筷子蘸著嘗的時候,筷子伸進液體不要太深,手拿著的一端要高于蘸有液體的一端。 學生嘗一嘗橘子和白醋的味道并描述。

教師強調:對不了解的物體不要隨便嘗。為了更準確地辨別味道,嘗完一種物體后要漱口。

(四)、利用多種器官觀察水果,說一說它們的特征。

1、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水果: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手摸、用鼻子聞和舌頭嘗。

2、小組活動:用眼睛看多種水果的顏色、形狀、大小、并描述;用手敲西瓜,判斷西瓜成熟程度;摸多種水果感受表面的粗糙程度并進行描述。 教師總結:

想全面、準確地認識一個物體,要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

上一篇:醫療行風建設工作總結范文下一篇: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學校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