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

2023-09-16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內部審計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對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極為重要,它能夠有效地監督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規范業務操作行為,是加強內部經營管理,完善內控機制的最有效手段,還可以避免出現經濟犯罪和業務經營風險,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管理層不可或缺的參考依據。本文首先分析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其次,深入探討了強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相應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監督職能

一、前言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力量之一,在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實現資產的穩定增長和利潤的最大化。但是,由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運營中存在著一定風險,再加上金融風險所具有的長期性、滯后性和隱蔽性的特點,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金融風險管控,才能形成利潤。因此,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了其利潤價值的大小。內部審計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對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極為重要,本文就如何強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監督進行分析。

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內部審計理念仍顯落后

隨著審計技術和內部審計理論的日益發展完善,各大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工作重點都放在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不再是過去的查錯糾弊,以便能夠為自身增加價值,從而實現發展目標。但是很多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理念仍顯落后,仍然將合規性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的重心,很少涉及到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與此同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管理者認為內部審計部門只是屬于事后監督,而不能夠為組織直接創造利潤,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2.內部審計管理制度不健全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修訂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時,通常都會存在著不及時、不完善的情況,不符合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具體情況,也沒有和國家新頒布的審計制度或者法律法規進行有效地銜接。少數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也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雖然建立起了內部審計管理相關制度,但沒有落實到實處,只是徒于應付,流于形式,這樣必然會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造成直接損害。

3.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有待加強

隨著農村合作金融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得不大力創新金融產品來吸引客戶,但是創新金融產品,那么必然會進一步加大各類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確保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持續向好發展,就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具備先進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為新興金融產品提供相應的增值服務。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都存在著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使得很多業務仍處于內部審計的“盲點”。

三、如何強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監督職能

1.培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企業文化,樹立特色審計服務理念

建立起優良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企業文化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長期以來所追求的核心值觀和價值理念,優良的企業文化會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各種措施、決策和政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將內部審計融入到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企業文化中,才能夠為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出貢獻,才能夠將內部審計的特色優勢充分顯示出來。

2.健全內部審計相關制度,加強監督力度

眾所周知,嚴格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是確保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高效、有序運轉的關鍵。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該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制定內部審計管理制度,不斷健全內部審計崗位的權限和職責,確保內部審計部門能夠有序、合法地開展審計工作。同時,加強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內部監督,設置專人專崗來負責,一旦發現不合理的經營行為,應該在第一時間內予以制止或者提出限期整改建議。此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還應接受來自紀檢、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的外部審計監督,以此來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必要時還可以聘請信譽相對較好、執業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影響力和規模相對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來指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

3.提高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領導是否支持、是否重視的影響?;凇吨腥A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來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一把手”是內部審計的主要負責人,既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所賦予的義務、職責予以及時的了解、掌握,還要支持內部審計人員按制度、按政策辦事,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展開創造良好的操作環境。與此同時,還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增強依法經營和財務管理的能力,提高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此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領導還應該從多種途徑入手來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堅持依法經營、依法辦事、堅守職業道德,促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不斷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的新需求。

4.強化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有相當一部分的內部審計人員都是從財務相關專業領域出來的人員,對于其他方面不是很熟悉,而內部審計工作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項實踐性、經濟性、技術性、政策性都很強的工作,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成果,務必要對要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審計、計算機等方面的能力培養,促使他們熟悉精通更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很好的實施內部審計。對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人員的品質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審計人員的,審計人員品質要好,作風要嚴謹,這樣才能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性。同時,要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價值實現為目標,積極調整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人員的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內部審計人員的激勵機制。

5.改進內部審計方式、方法

第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部門應該要合理利用專門的審計軟件作為輔助工具。第二,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審計風險控制技術、計算機審計技術方法、經營風險識別方法、內部控制評價方法體系,動態實時地檢測審計對象經營全過程。第三,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當做到事后審計與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相結合,微觀審計與宏觀審計并行使用,克服以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審計中習慣性的事后審計,將控制前移,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糾正,盡量做到未雨綢繆。第四,要強化職業道德教育。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一方面應該定期組織內部審計人員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到警示教育基地參觀,觀看警示教育片,以剖析反面敲響警鐘;另一方面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專家進行法律知識的講解,進一步筑牢思想防線,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拒腐防變能力。

四、結語

總之,強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監督職能,能夠有效地監督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規范業務操作行為,避免出現經濟犯罪和業務經營風險,是加強內部經營管理,完善內控機制的最有效手段,作為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管理層不可或缺的參考依據,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高立.論提高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有效性的途徑[J]. 企業家天地,2011,18(07):109-113.

[2]呂亞茹.統計抽樣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中的應用[J]. 中國集體經濟,2010,18(25):143-145.

[3]潘正彥.金融審計功能拓展:加強社會監督和控制金融風險[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17(01):100-104.

[4]葛雷.淺析舞弊審計在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中的運用[J]. 時代經貿(下旬刊),2013,21(03)

[5]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課題組.內部審計在金融機構治理風險與控制中的模式分析[J].新疆金融,2007,18(07):167-170.

[6]張國英.對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功能的思考[J]. 福建金融,2012,23(03):181-183.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來,高校逐漸成為了權力腐敗的高發區,腐敗事件常有發生,為了規范可行的制度,約束權力運行,構建切實有效的權力運行內部監督機制。本文先指出當前高校權力監督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學院實際情況來分析權力運行監督,重點從審計角度來研究高校權力運行內部監督機制,指出內部審計對高校權力運行監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再次加強高校內部財務監督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內部監督 創收資金 內部審計

近年來,隨著辦學的不斷深入,高校規模越來越大,國家相關部門對其投入越來越大,涉及的資金數額也越來越大,高校各部門的權力也越來越大,為此高校內部監督機制的有效運行就顯得尤為重要。

十八屆六中全會又重新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黨內監督條例》與《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相銜接。銜接之后,將形成完整的黨內監督體系和問責制度,不僅將堅持從嚴治黨、依規治黨、權責一致等原則,也將體現紀法分開、紀在法前和正確運用監督執紀問責“四種形態”的要求。高校作為一個獨特的權力集中區,其運行有著特殊性,學校的制度一般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學校工作的最高負責人,權力相對集中。與此同時,學校的行政部門大多是兼具行政和學術雙重身份的,因此過度集中的權力需要被分權制衡。

一、當前高校權力監督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成為了權力腐敗的高發區,腐敗事件常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和2015年兩年全國就有56所高校的83人被查,從已經被通報的案例來看,招生、基建、科研經費使用已經成為高校腐敗的重災區。鑒于此,我們學院為加強監督制約,規范權力運行,開展了廉政風險排查工作,加強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對干部選拔任用、人才引進、職稱評聘、招生錄取、學生獎助評優、財務管理、招投標及零星物資采購、基建及零星維修、資產管理、科研管理等10個重點領域的關鍵環節進行了深入排查,共查找出41個廉政風險點,制定39條風險防控措施,以規范可行的制度約束權力運行,構建切實有效的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

加強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工作。對選人用人、基建修繕、物資采購、招生考試、評優獎助等工作開展過程監督和專項檢查,確保程序規范,公平公正、信息公開。督促指導二級單位抓好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做好校內招投標、工程項目、資產驗收與處置等監督工作。

二、學院監督機構的設置情況

就目前學院情況來看,學院的監察室、審計處是合署部門,合署部門難免出現職責交叉,人員混用的情況。為此,學院應該設立單獨的紀檢監察室,紀檢監察處處長列席學院的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及時了解學院的各項重大事務,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項要做到全面的過程監督。2017年為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適應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擴大內部監督網絡的覆蓋面,學院決定在各院系(部)設立紀檢監察員。院系(部)的監察員要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監督本單位貫徹落實上級和學院的決策決定和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的有關情況,了解反映本單位廉政勤政、師德師風等情況。(2)協助開展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工作和師生的廉潔教育活動。(3)列席院系(部)黨政聯席會議,對本單位領導班子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情況進行監督。注意發現和及時制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發現違法違紀行為的,要及時報告學院紀檢監察部門。紀檢監察處要保持獨立性,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另一方面,學院的內審部門也應充分發揮其職能,除了一些日常的審計工作,還要配合外部審計部門做好工作。一些金額較大,工序復雜的項目應該交由外部審計,以保證其客觀、公正及準確性。

三、從內審角度分析高校權力運行內部監督的必要性

下面將從審計角度來談談高校權力運行內部監督機制的重要性。近兩年來,本人已相繼審計了學院三年(2014年-2016年)的二級單位創收經費。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現代化的程度在不斷提高,二級單位的自主權日益擴大,他們在辦班辦學、人才培養、自主招生、社會培訓、校企合作、合作開發技術咨詢等方面都擁有充分的自主權,經濟活動日益增多,二級單位的經費也快速增長??芍浣涃M的快速增長勢必加大腐敗違紀的風險,當前的監督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形勢。為此根據學院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對學院各二級單位創收經費的監管,學院審計處開展了二級單位創收經費審計。

學院審計部門在2016年5月-10月審計了學院2014-2015年的二級單位創收經費情況,認真查閱了兩年的憑證及原始記錄,最后匯總發現了十個問題,為此學院專門召開了作風建設專項督查暨部門創收資金審計反饋工作會議,在會上領導向各部門負責人指出了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和廉政風險點。另外從嚴格執行學院制度、規范創收資金管理、防控廉政風險等方面,對2014-2015年度部門創收資金審計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會后,各創收單位認真總結,對照學院相關制度規定,按期提交了審計整改意見。在這次審計中,我們審計組發現創收單位在一些事項上沒有按照相關規定,但是學院與此相關的文件也存在嚴重的滯后,與創收相關的文件是在2009年和2010年出臺的,至今已超過5年,許多項目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學院沒能及時更新文件,致使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的事項。為此,審計組向學院有關部門提出了這個情況,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于當年參與修訂了《二級單位創收經費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學院行政管理部門有關管理和服務收入不屬于創收經費范圍,其形成的收入必須及時全額上交學院,統一收支管理,促進學院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和創收資金管理的規范性。

2017年上半年,審計部門繼續對學院2016年的二級單位創收經費進行了審計,此次審計,相比去年,今年發現的審計問題已明顯減少,一共只有三個,另外審計項目組也相應地提出了整改建議。根據新的《二級單位創收經費管理辦法》,在今年的審計報告中,我們明確提出了清理不符合相關創收經費概念的部門,進一步規范了學院的創收資金。

四、連續兩年二級單位創收資金審計取得的成效

通過這兩年的審計,我們項目組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在對學院二級單位的創收經費經過審計監督之后,發現原則性的錯誤問題已基本沒有,涉及的問題部門也有了大幅度的減少(去年有14個創收部門有審計問題,今年只有5個),可以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我們還需繼續不斷地發展財務內審工作,這樣能進一步地從源頭減少財務問題,從而規范學院的制度建設。

五、加強高校內部財務監督的重要意義

加強高校內部財務監督,有利于學院治理結構的完善,全面提高學院內部資源配置,減少資源的浪費,實現學院的健康快速發展,減少學院腐敗現象,提升學院的社會聲譽與美譽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到我院就讀,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健全的內審制度,可以從源頭解決學院的財務弊端,減少高校內部健全建設與財務問題的矛盾。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監審人員自覺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頭執行作風建設相關精神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遵守學院規章制度,恪守廉潔底線,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內部審計的管理水平,扎實理論基礎,同時聯系實際問題,充分發揮內審的作用,審計人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審計監督是高校權力運行內部監督的重要環節,只有紀檢監察與審計同時發揮作用,才能真正監督好權力運行,使權為民所用,而不是為利所用。相關部門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監督氛圍,建立一個風清氣正的校園。

參考文獻:

[1]曲雁. 高校權力運行的內部監督機制研究[J]. 學術交流,2014,(01):198-201.

[2]張曉冬. 高等學校內部權力制約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

※基金項目:高校權力運行內部監督機制研究(Djsz201705)2017年無錫工藝職業學院黨建與思政研究校級課題.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當前,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運營模式,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各行各業。內部審計也不例外會受到其影響。傳統內部審計和電子商務相結合,催生出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內部審計應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上乘質量為處于高速推進的信息化進程和競爭激烈時代中的企業服務。文章闡明了電子商務及內部審計的概念,并由電子商務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入手,分析電子商務下企業內部審計所遇瓶頸,并對癥下藥,由降低風險、完善法律法規、提高內審獨立性、增強內審人員素質等方面給出相應對策,以期望能夠改善內部審計面臨瓶頸的狀況。

關鍵詞:電子商務;內部審計;瓶頸

一、電子商務及內部審計的概念

1. 電子商務的概念。電子商務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通過互聯網進行各類商業貿易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雙方不加謀面而完成個人或商貿單位線上交易、電子線上支付等各種商務活動、貿易活動、金融活動的一種新型商業運營模式。

2. 內部審計的概念。它是組織內部的監督和評價活動的一種,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它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審查并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合法性、適當性和有效性來完成組織目標的實現。

二、電子商務對內部審計的影響

1. 對審計風險的影響。電子商務下,傳統的審計軌跡近乎完全消失,與此同時,代替紙質賬簿、憑證、報表的是充分電磁化的會計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數據高度集中于電子商務系統,在脫離了簽字、蓋章等證據化的操作后,難以留下充分的審計線索,導致認定困難、責任界定不清。此外,電子系統容易被攻擊、信息容易被盜取也從某種程度上加大了審計風險。

2. 對審計規范的影響。電子證據的無形性和易篡改性、電子簽名不同于手書而難以進行認定、電子合同完成的瞬時性導致生效時間存在爭議等無法可依的局面不斷出現,共同加大了內部審計規范化的難度。此外,在新形勢下,以往的準則也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亟需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規范出現,對現今電子商務下的內部審計進行實際而有效的指導。

3. 對審計內容的影響。在網絡世界里,存在著虛擬企業這一新的經營主體,它沒有明確的空間范圍,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運營不穩定,可能隨時就會解散,所以內部審計工作必須隨時隨地進行,以及時提供有效的審計信息,確保內部審計順利進行;同時,電子商務活動以網絡通信通暢運營為基礎,十分依賴計算機系統,因此,審計人員不僅要對電子商務產生的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審計,還要對整個電子商務系統的安全性等方面進行審計,任務內容增多。

4. 對審計人員的影響。審計人員需要利用對計算機管理與控制功能進行審計,此外,對于人類肉眼無法分辨的磁性介質存儲的信息,審計人員只能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審查;電子商務下的內部審計對于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技能、網絡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表1所示,在當前計算機技術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的潮流下,內部審計人員中超八成的人重視會計學的同時,重視計算機知識的人員也占63.64%,此數字甚至超過了對財政學及經濟學的重視程度。因此,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電子商務下內部審計面臨的瓶頸

1. 審計風險日益復雜。以前傳統的會計信息記錄幾乎全部存在于紙質介質,會計信息易于追溯,審計線索也十分清晰,因此審計進行相對容易。而在當前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下,審計系統正在逐步實現數據化、無紙化,與此同時,相應的風險防范功能卻沒有同步發展。原始憑證的收集處理到報表的生成幾乎全部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而計算機系統大都難以做出數據真實性、合法合理性分析,從而造成初始數據的內容存在錯漏的可能性,同時,磁盤、光盤等數據存儲介質由于自身屬性,極易被破壞或修改,留下難以識別、追蹤的痕跡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跡。于是,傳統的內部監控體系面臨挑戰,對內部的監管、檢查也大大增加了難度。

2. 相關配套法律不完善。首先,相關會計法規不健全。在傳統商務活動過程中,從最初的簽約到合同訂立,再到款項支付,大多都會付諸書面并由經辦人簽名確認,形成會計核算制度、會計結算制度和審計制度所依賴的原始資料。電子商務造就了無紙化的商務運營環境,簽字不再需要在紙面上完成,如此重大的變化而在立法領域仍然存在空白和漏洞。其次,內部審計標準和形式尚且不完善,某些準則已經不適應現實需求情況。200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及實施條例、2003年通過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及2007年編訂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等法律或規范的最近修訂時間都止步于十余年前,顯然不適應當前商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

3. 傳統審計程序不適應電子商務環境。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收集審計信息的以及發現相關線索都體現出了對于計算機的依賴。且由于網絡系統的實時性,內部審計人員難以同時放下手中工作接受全面的系統測試。此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被弱化,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跟不上電子商務環境的要求,計算機操作等技術缺失,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時,越來越依賴于軟件開發者等輔助人員,其次,為了確保系統的適用性,系統的開發階段需要內部審計人員的參與,這也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造成威脅。

4. 內部審計人員對計算機掌握不足,難以勝任電子商務下內部審計工作。電子商務環境下,只有同時精通電子商務知識、內部審計理論的復合型人才可以足夠適應當前的工作需求。但目前在我國,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所學專業局限于財會審計等知識,分布面狹窄、知識陳舊、理論已經無法指導實踐等現象也屢見不鮮,而對于日益重要的計算機、互聯網以及系統控制方面的知識欠缺嚴重。多種因素使得內部審計工作效率逐步降低,當前知識結構單一的內審人員素質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電子商務下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

四、對策及建議

1. 降低審計風險。企業在開發內部審計系統時,可采用最新的加密算法,通過建立安全級別高、相對開放的專用局域網,加強身份認定系統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從而加強企業信息的總體安全性,降低數據被濫用和篡改的風險;其次,在開發和完善會計信息系統時,合理化設計運行方式和材料儲存、讀取方式,以便留下相對清晰的審計線索,從而在責任認定、過程追溯等過程中,能夠清晰地劃分有關人員責任,保留相應可查的證據,以便內部人員及時跟蹤,在較低的審計風險下順利完成內部審計工作。

2. 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應通過立法建立一個有序的電子商務環境。我國立法機關應該著重解決電子商務中出現的各類綜合問題,并盡快順應時代發展,通過立法及時規范可靠的內部審計準則和電子商務內部控制審計準則等,同時不斷根據新需求、新變化更新相應法律法規,以適應電子商務下內部審計的需要。同時也應確保企業內部審計規范不斷創新,因地制宜,因時而變,建立最適合本企業運營狀況的審計制度和規范,以不斷推動企業內部審計規范化、效率化。

3. 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內部審計人員在參與會計系統開發的過程中,要把握好一種平衡:既要與開發者保持融洽的關系,為開發者提供必要的專業知識參考,又必須明確參與的目的和限度,不參與任何具體的決策的行為。此外,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努力學習計算機知識、熟悉系統使用方法,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以便在后期使用過程中,盡量做到獨立處理問題,依靠自身扎實的計算機知識解決使用過程中的疑難情況,減少對外部門、外單位技術人員的求助,提高內部審計獨立性。

4. 更新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積極培養復合型人才。使其在掌握審計知識外,也具備計算機系統處理、控制能力。內部審計人員要努力掌握相關技術,利用計算機軟件更加有效地進行審計,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為企業服務。此外,可以設立專項基金并定期開展內部審計人員培訓會,拓寬培訓渠道,在講授的同時鼓勵內部審計人員自學、互學,更新其知識結構并細化內容,使之的實際工作及時調整、適應規范要求。此外,可設立內部審計人員考核激勵機制,敦促其及時進步、主動學習,適應工作需要,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參考文獻:

[1]胡爽爽.論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與舞弊控制[J].知識經濟,2017(01).

[2]畢秀玲,劉昂.我國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勝任能力框架設計[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03).

[3]章振東.信息化條件下的內部審計問題探討[J].財會研究,2007(12).

[4]林艷,張玉忠.論電子商務對內部審計的影響[J].中州審計,2004(06).

[5]潘華,林大龐.拓寬電子商務下的內部審計瓶頸[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4(05).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需要.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負責,側重于企業基層單位的經營活動和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所面臨的現狀,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內部審計的現狀 企業內部審計 經濟目標 解決目標

在19世紀下葉,我國按照西方企業管理模式建立的銀行、造船廠、礦山與工廠等大型企業中,曾設立“稽核”職務,負責對企業的財務收支與經營活動實行審計和評價。但就整個國家而言,內部審計起步很晚。1985年,《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要求人民政府各部門和大中型企事業組織建立內部審計監督制度,設立審計機構。這是我國內部審計制度建立的開始。

一、現狀

當前,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據審計署組織對國務院確定的78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建立情況進行的調查顯示:設立獨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僅31家,不到40%,設立非獨立內部審計機構的39家,未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8家。試點企業規模大、實力強、管理水平高,其內部審計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情況更令人擔憂了。據筆者對上海和深圳兩地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現狀進行的粗略調查來看,內部審計的范圍主要局限于財務活動,遠沒有涉及到經營管理活動的所有重要方面。審計的重點是合法、合規性,雖然也開展了一些經濟效益審計,但仍沒有把它作為重點內容,且多局限于有關財務指標的分析評價,較少涉及管理決策和控制領域的深層次問題,并未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建設性作用。所以從總體上看,我國內部審計還停留在最基本的財務審計階段。

例如:安然、世通等財務舞弊和會計造假案件的產生,嚴重沖擊了美國乃至國際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研究結果表明,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導致企業經營失敗并最終鋌而走險、欺騙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原因分析

我國內部審計的落后現狀不能僅僅理解成是內部審計本身的問題,而應該將其置于宏觀的經濟體制與機制背景之下來考慮。在市場中,內部審計服務也是一種商品,也必須有需求和供給兩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場流通,從而實現內部審計的大發展。

(一)需求方面

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真正關心和利用內部審計結果的所有者。在我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及其國家所有制的形式決定了大量的國有資本的存在。國家,作為全體人民的代表,行使國有資本的所有權。而在國家與企業之間又存在著代替國家行使所有者職能的人格化代表——國有資本經營管理機構,這就形成了很長的委托代理鏈條。一旦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將失敗?,F實中,國有企業的終級所有者與國有資本經營管理機構之間的委托代理權責未能很好的界定。首先,所有者本身是虛置的;同時,作為代理人的國有資本經營管理機構并不擁有國有資本的剩余索取權,缺乏促進國有資本增殖保值的真正動力??梢?,國有資本的所有者缺位和其人格化代表與國有資本缺乏產權聯系的特點決定了該委托代理環節的有效性難以確保。

(二)供給方面

缺乏有效的市場需求是我國內部審計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而需求不足又直接影響到我國內部審計服務的供給質量。

首先,由于缺乏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重視,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這必然使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受到各方面的牽制,審計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F實中,有些企業的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無權亦無責,成為安排養老和富余人員的理想場所。

其次,內部審計人員不安心本職,專業素質較低。在企業擴大自主權時,許多企業往往以機構設置權為由將內部審計機構合并甚至撤銷,使內部審計人員對前途缺乏信心。同時,缺乏外界對工作成果的承認,也使許多內部審計人員感到價值實現困難。所以,許多內部審計僅僅將內部審計工作作為一種暫時的過度而不是事業的歸宿,也就不會致力于提高業務水平。這是內部審計質量難以提高的直接原因。

同時,我國內部審計是在國家審計的直接推動和干預下設立的,并未形成反映內部審計工作特點和要求的統一的準則和規范,也影響了內部審計水平的提高。

由以上需求原因所導致的內部審計服務質量不高的現狀,反過來更加抑制了需求的增長。從成本效益方面講,內部審計只有在其所帶來的收益大于成本,從而能為企業增加價值時,才能被接受。

三、改善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思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響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水平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方面。即由于產權沒有很好地劃分,導致所有者缺位,經營者受托經濟責任意識淡薄,并影響到后續委托代理環節,從而使內部審計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促進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當務之急是必須強化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機構的人格化代表的本質,以從實質上塑造出第一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的主體,使第二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中的所有者真正到位。

當前,雖然我國的產權制度的改革已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它涉及面廣,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夠完成,因此內部審計行業不能無所作為地等待,而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改善服務的供給,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創造對內部審計信息的需求。

首先,我國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的現狀急待解決。目前,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可以從擴大業務交流,加強人員培訓等方面著手,積極吸收國外內部審計的先進經驗。在這方面,我國已經有了比較良好的開端。我國內部審計與國際內部審計的交流與合作速度的加快,將有利于我國專業人員知識和技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國內部審計曾一度作為國家審計的基礎和延伸,用于指導實踐的規范也主要是《審計法》及依此而制定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并未形成專門的準則體系和實務規范,這使內部審計人員在實踐中常因缺乏理論依據和指導而無所適從。所以,行業規范的制定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是提高我國內部審計整體質量所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同時,在此基礎上,為了激勵內部審計人員提高業務素質,進行統一的職業技術資格考試和實行注冊認證制度,對促進行業發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當前,我國在機構改革中堅持政企分開,撤消了審計管理司,并將中國內部審計學會改建成為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實行行業自律管理,這些措施明確了內部審計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方向。新成立的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作為內部審計行業自律管理的組織,必將在業務指導、人員培訓、促進交流、行業規范和維護權益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當今國際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一體化程度加劇的現實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正在不斷加劇,這要求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內涵式發展的能力,也就是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改善管理、防范風險的有效途徑,對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于金樹.完善與發展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思索[J].審計研究.2002.(10)

[2]王新峰.加強我國企業內部審計[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4)

作者簡介:張秀葉,(1974-),女,漢族,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人,任職于山東省環境保護學校會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企業集團內部審計不同于單個企業的內部審計,更不是成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簡單疊加,而應是更高層次、更高視野、為集團整體利益服務的內部審計,能夠充分發揮“免疫系統”的職能,保障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通過提升內部審計獨立性水平、準確把握集團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樹立先進的內部審計理念、創新內部審計工作等途徑,提升內部審計服務企業集團發展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價值。

關鍵詞: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科學體系

企業集團是以產權安排、人事控制、商務契約為紐帶形成的層級經濟組織,與單體企業相比具有組織層級多、產權關系復雜、業務多元化、地域分散化的特點,在發展過程中面臨更大的內部和外部風險。這需要在堅持內部審計批判性作用的同時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建設性作用,為企業集團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服務。

一、對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職能再認識

2002年,美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404條款要求管理層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進行自我評價,并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使公司治理層認識到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美國COSO委員會發布的《內部控制體系監督指南》,要求內部審計將有限的審計資源集中于對企業目標構成重大風險控制上面,審計人員關注的重點不再是控制的充分性,而是風險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將審計事后的監督向風險過程管控轉變。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提出探索建立以風險為導向、以控制為主線、以增值為目的內部審計新模式,成為推進內部審計由財務審計向現代風險管理審計轉型的重要推手。

企業集團對內部審計具有越來越強的內在需求,內部審計成為集團實現風險管控的重要手段。除了滿足集團對成員單位的經濟業務監督、評價職能外,內部審計還承擔起更多的管理職能,為集團的健康發展提供全面的風險防范服務。

一是內部審計的管控職能。內部審計擁有集團內部橫向和縱向的信息獲取渠道,并具備鑒別信息真偽的特有手段,通過審計實現優化內控的流程,保證各成員單位遵循整體利益。內部審計以出資者的角度,通過對內部成員單位的經營目標、決策程序、運轉過程和最終結果等環節進行持續的監督評價,消除組織內部信息不對稱問題,減少信息失真,有助于提高集團整體管控水平。

二是內部審計的風險防范職能。內部審計具有建設性的功能,是企業的“免疫系統”,通過審計關口前移,主動性開展工作,發現并預防潛在風險。通過全面參與企業重大決策、內控設計、業務流程再造等風險管控環節,不斷推動內部控制自我完善,保證各項作業和管理時間和空間范圍的可控。通過審計建議和整改措施實現組織的自我約束、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防范風險。

三是內部審計的公司治理職能。內部審計是規范管理層認真履行受托經濟責任的一種制度安排,公司的治理框架中的審計管理委員會,在服務于治理主體——董事會的同時也服務于治理對象——經營管理層,使得內部審計成為“透視公司的信息窗口”,客觀真實的審計信息為企業集團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也有利于集團內部信息的傳遞,達到集團上下目標一致、行動一致的協同管理效應,使公司治理更加順暢。

二、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體系的重構

在集團內部各成員單位獨立設置內部審計部門來履行對本單位經濟業務監督的內部審計模式弊端逐步顯現,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企業集團快速發展的需要,企業集團應從多方面改進內部審計工作,使內部審計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集團的發展。

(一)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集團通過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關系聯系起來,股東作為委托人將財產交由董事會代理,董事會將擁有的法人財產權委托經理層進行經營管理,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縱向授權的層級公司結構。在多級法人治理結構下,資源控制權與使用權由各成員單位單獨行使,同一層級的內部監督無法充分開展工作,不能客觀、真實、公正、深入地開展工作,依靠單個企業自身的內部監督難以滿足上一級委托人的要求,導致內部審計缺少內部動力,無法有效化解集團系統性風險。只有合理安排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才能更加有效地發揮審計職能。在股東會、董事會及經理層之下分別設立監事會、審計委員會及內部審計部門,建立三者之間由上而下業務指導關系,形成獨立的內部審計體系,使內部審計能夠對集團的決策過程、,戰略目標和整體情況進行審計,使審計成果能夠得到運用,從而有利于內部審計更高層次、更加主動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二)企業集團對內部審計職能的重新定位

集團管理層應正確定位內部審計,將內部審計從查錯防弊為主要目標的評價和監督職能轉向提高集團風險管控的“免疫系統”職能,建立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制衡的治理機制,工作重心從具體業務活動的事后監督層面轉向業務的過程控制層面,提高審計層次,規避內部審計風險。內部審計是集團利益維護部門,對信息的獲取更加客觀、謹慎,對經濟決策信息更為敏感,具有全局性視角,內部審計應為集團總體戰略和長遠目標的實現提供信息服務。借鑒證監會關于在上市公司設置獨立董事的做法,由具有會計、財經專業知識的獨立董事擔任審計委員會主席,審計委員會負責制定內部審計方針,決定內部審計項目,審核批準內部審計報告,協調企業各部門關系,向董事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樹立內部審計的權威性。改變對職能部門和成員單位的管控過分倚重行政手段、計劃和預算、業績考核等直接管控方式,通過內部審計的鑒證、評價作用實現對成員單位的管控。

(三)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機制

一是探索建立集團內部審計中心。將下屬審計部門從所屬單位中獨立出來,由審計中心統一管理,各審計分部領導的任命由集團總部統一管理,各下屬層級的審計分部在總部核定的編制內配備人員。中心實行統一審計任務與計劃,并負責對各審計分部的業績考核,實行審計工作垂直報告體制,明確審計中心對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的報告關系,保證審計信息交流的完整和暢達。這樣一方面可以集中審計資源,確定內審人員職業發展規劃,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為集團整合資源開展專題審計創造組織和人才條件。另一方面審計中心可以實現對重大業務事項的縱向管控,建立上下聯動的審計資源共享模式,全面地把握審計重點,形成內部審計的合力,樹立審計的權威。內部審計中心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能夠有效避免審計資源的資源浪費。

二是發揮內部審計的主動性。內部審計接受國家審計的業務指導,為維護國家經濟秩序服務,又要在企業管理當局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維護本企業的經濟利益,雙向的責任導向決定內部審計與管理層之間是監督與引導的關系。內部審計自身要轉變思想觀念,積極向企業領導者宣傳企業與國家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取得企業領導的理解與信任,使企業領導者真正認識到只有在守法經營、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提升企業的社會信譽,更好地維護企業利益,建立內部審計的主動權。

三是形成內部審計檢查、反饋、整改和提升的閉環管理。憑借監督檢查的手段促進集團管理水平的提高,憑借督促整改的職能實現集團風險的管控。閉環的管理方式向下傳達貫徹決策層的意志,向上反饋基層經營管理的真實信息,內部審計扮演了信息鑒別和傳遞者的角色,推動集團的科學決策并實現對成員單位的管控。

(四)利用信息手段改造內部審計工作

企業集團內部審計信息化程度未能實現與信息管理系統同步發展,審計人員還不具備對數據分析提取的能力和素質,審計人員審計信息化知識儲備不足,計算機審計的前瞻性不強,無法為企業日常工作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撐。企業集團可以通過加大審計信息化投入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改進內部審計的工作,實現內部審計跨越式發展。首先是開展內部信息系統的審計,消除信息系統的風險隱患。其次利用計算機進行審計,實現與財務核算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信息共享,有效地提高審計效率、擴大審計范圍、提高審計質量。三是積極嘗試非現場審計樣本的篩選、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遠程非現場審計,提高審計的精度和廣度,逐步實現對企業實時數據的監控,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撐。

(五)加快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業務創新

一是適時開展戰略審計。內部審計委員會歸屬董事會領導,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建議,擁有較高的信息知情權,具備了開展全方位審計監督的條件。通過對企業集團重大戰略的制定、實施和結果進行全過程監督,識別關系企業發展的重大風險,在更高層次發揮審計的作用。通過對集團戰略實施過程動態的、連續的監督,為企業集團實現戰略目標提供決策支撐。

二是內部審計要有更廣闊的視角,開拓內部審計的新領域,將審計監督融于企業管理。內部審計要通過綜合的、系統的、獨立的核查改進公司管理效果,為完善企業集團治理和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供專業服務。從決策、生產、流通等環節著手,按資金運動軌跡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持續跟蹤審查,分析各種資源和資金的投入與產出、所費與所得的對比關系,開展人力資源審計、能力審計、生產技術準備審計、顧客滿意度審計和人力資源管理審計等審計,實施差別化的審計策略,提供專業化、多樣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孫敬華.在企業集團中 ERP財務系統內部審計研究[J].企業導報,2012,(17).

[2] 王慧明.企業集團垂直內部審計管理體制的探討[J].會計師,2012,(9).

[3] 齊宗弟.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理論創新與實務分析[D].天津:天津大學,2008.

[4]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5] 任志宏.完善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模式 提高企業戰略決策經營能力[J].審計研究,2005,(3).

[6] 張金霞.試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J].企業與經濟管理,2007,(25).

[責任編輯 王玉妹]

內部審計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審計特別是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通過本文的分析發現,雖然如今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很多人類的活動,但是還不能取代審計中的職業判斷。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就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來看,人工智能想要全面取代審計職業判斷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人工智能需要在創造方面做出很大的提升。本文建議雖然目前人工智能還不能取代審計,然而審計人員應保持應有的危機感,不斷提升自我,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審計質量。

【關鍵詞】人工智能 審計職業判斷 建議

一、引言

十九大代表李希貴校長認為將來20年6成職業將會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現而消失,這就引起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再一次思索。人工智能是一種新的科學技術,是用來模仿和擴大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是運用系統的研討和發展。那么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對審計職業判斷產生什么影響呢,它是否能夠實現審計中的職業判斷,并且取代審計職業呢?這都有待于討論,因此本文將從這幾方面思考人工智能對審計的影響,這對現有的研究將是很好的補充。

二、審計職業判斷的內涵、特征、方法

審計職業判斷是以審計實踐和理性認知為基礎,依照相關標準實現審計目標的過程。特別是在具體的運營項目中,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可循,只能依附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做出判斷。審計人員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審核,在此過程中做出重要的決策,從審計計劃的制定,確定審計重點,設計與樣本的選擇,抽樣結果的評價,選取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及判斷審計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并通過對證據的審核結論形成的綜合采集,他們都需要運用審計職業判斷。

審計職業判斷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主觀性。主觀判斷是審計人員通過審核相關的審計證據,參照行業集體經驗的主觀判斷和經驗,而不僅僅是對這一數據的判斷。二是全面性。審計的全面性是一個復雜的識別過程。在這項活動中,審計人員應不斷了解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然后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更正作出判斷。綜合運用知識和審計人員的許多能力,包括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職業判斷和敏銳的目光來進行審計職業判斷,否則會影響審計意見的準確性。三是經驗性。專業的審計職業判斷需要豐富的職業經驗,如果積累的經驗少了,審計職業判斷的質量也會變得不好。四是風險性。審計職業判斷人員的素質和收集到的審計信息都會引起審計職業判斷產生誤差,導致給出的審計結論錯誤,形成審計風險。五是可驗證性。如果審計職業判斷不具有可驗證性,那么審計判斷結果就沒有說服力,也無法評判審計人員的審計質量了。六是均衡性。審計職業判斷就是一個信息不完全對稱的博弈過程,最終達到一定的均衡。七是受制約性。審計職業判斷受審計法規、法律的約束,也受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的制約。

審計職業判斷的方法沒有具體的操作指南,本文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十種:成竹在胸、身臨其境、換位思考、反證推定、追蹤溯源、邏輯推理、公式推導、實盤復驗、關聯關系、痕跡甄別。

三、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實現審計中的職業判斷

審計職業判斷運用于審計工作的每一個階段。從審計的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到報告階段都需要審計人員利用職業判斷作出選擇。人工智能可以充分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大量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幫助審計人員識別主要的風險領域,確定審計重點,提高審計效率,但這只是審計工作中最基礎的部分,審計工作中最關鍵的部分還是利用審計職業判斷形成審計意見,幫助管理層作出決策,這部分我認為人工智能還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不只是需要審計專業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需要審計人員在不斷地實踐中對審計經驗的積累,雖然人工智能可以對這些經驗進行學習模擬,但是它的前提還是需要審計人員把這些經驗事先輸入,所以人工智能的這個學習模擬過程還是建立在審計人員平時的實踐總結積累上的,人工智能只能實現學習的過程,而不能實現人腦的創造,因此人工智能要想取代審計中的職業判斷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四、人工智能下對審計人員的建議

人工智能對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會造成一些巨大的改變,雖然人工智能目前還取代不了審計這個職業,但是科學技術在如此高速的發展,以后能否取代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審計人員應保持應有的危機感,在合理運用人工智能的同時,應不斷提升自我,不斷努力學習新的知識、技術,擴充自我,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審計很好的結合起來,提高審計效率,不斷積累審計經驗,提高審計能力,降低審計風險。審計人員應主動面對挑戰,迎難而上,努力克服困難,做新學科的帶頭人。

參考文獻

[1]大數據時代的會計、審計發展趨勢[J].秦榮生.會計之友.2014.

[2]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審計的研究[J].張鳳元,皮雨鑫,劉美佳.財稅審計.2016.

[3]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審計中的職業判斷[J].俞志燁.審計廣角.2017.

[4]審計職業判斷、審計風險與審計責任[J].謝志華.審計研究.2000.

[5]淺析審計職業判斷[J].邱海輝.審計月刊.2006.

上一篇:現代遠程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化工企業安全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