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

2023-12-12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第1篇

復習案

(一)名句默寫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

2.葉子出水很高,

。層層的葉子中間, , ,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 4.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 。

5.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6. ;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7.雖然是滿月, ,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 ,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8.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 ,峭楞楞如鬼一般; ,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9.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 。

10.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 ,是渴睡人的眼。 11. ,抱布貿絲。 ,來即我謀。 12. ,子無良媒。 ,秋以為期。 13. ,以望復關。不見復關, 。 14.既見復關, 。 ,體無咎言。 15.桑之未落, 。 ,無食桑葚! 16.桑之落矣, 。 ,三歲食貧。 17.淇水湯湯, 。 ,士貳其行。

18. ,二三其德。

19.三歲為婦, ; ,靡有朝矣。 20.兄弟不知, 。靜言思之, 。 21. ,老使我怨。淇則有岸, 。 22.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3. 駕彼四牡, 。君子所依, 。 24.四牡翼翼, 。豈不日戒, 。 25. ,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 26. ,載渴載饑。 ,莫知我哀。 27. ,哀民生之多艱。 28. 亦余心之所善兮, 。 29. ,終不察夫民心。 30. ,偭規矩而改錯。 31. ,余不忍為此態也。 32.屈心而抑志兮, 。 33. ,固前圣之所厚。 34. ,集芙蓉以為裳。 35.高余冠之岌岌兮, 。 36.民生各有所樂兮, 。 37. ,豈余心之可懲。 38. 孔雀東南飛, 。 39. 結發同枕席, 。

40. ,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 。 41. ,口如含朱丹。 ,精妙世無雙。 42.磐石方且厚, ,蒲葦一時紉, 。 43.生人作死別, ?念與世間辭, 。 43. ,自掛東南枝。

44.東西植松柏, 。枝枝相覆蓋, 。 45. ?所思在遠道。 46.還顧望舊鄉 , 。 47. ,憂傷以終老。 48. ,人生幾何? 49. 慨當以慷, 。 50. ?唯有杜康。 51. ,悠悠我心。 52. 我有嘉賓, 。 53. ,枉用相存。 54. ,心念舊恩。 55.山不厭高, 。 56。 ,天下歸心。 57. ,性本愛丘山。 58. ,一去十三年。 59.羈鳥戀舊林, 。 60.開荒南野際, 。 61. ,桃李羅堂前。 62. ,依依墟里煙. 63.狗吠深巷中, 。 64. ,虛室有余閑。 65. ,復得返自然。

66.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列坐其次。

67.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68. ,俯察品類之盛, ,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69. 或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托, 。

70.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71. ,齊彭殤為妄作。 72. 月出于東山之上, 。 73. ,凌萬頃之茫然。

74.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75. 其聲嗚嗚然, ,如泣如訴, ,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 。 76. ,渺滄海之一粟。 77. ,羨長江之無窮。

78. 挾飛仙以遨游, 。

79.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 。

80. ,與山間之明月。

81.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旌旗蔽空, ,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 83.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84. ,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85.

,常在于險遠,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86.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亦不能至也。

班 級 : 班級小組: 學生姓名: 使用時間 備課教師: 學科組長: 年級組長 : 教師評價

復習案

(二)成語積累

(2011年安徽卷)1.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從人們早就耳濡目染的傳統曲目《天仙配》、《女駙馬》,到讓人耳目一新的現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這一發展歷程表現出黃梅戲藝術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就環境保護問題發表講話,旨在加大環境監督的執法力度,強化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因為環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休戚與共。

C.作為中國高溫合金的奠基人,師昌緒先生多次領導攻關會戰,運籌帷幄,斬關奪隘,在我國航空發動機材料的研究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勛。

D.近年來,人們購買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熱情蔚然成風,主要是因為國產品牌質量不斷提高,同時也可能與某些國際品牌多次發生因質量問題被召回的事件有關。

(2011年北京卷)2.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位明星曾帶給觀眾很多快樂,不少“粉絲”競相模仿他的表演,但這次他因醉酒駕車而觸犯法律的行為卻不足為訓。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場春雨不期而遇,雖然沒有電視臺預報的降水量大,但還是讓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了一些。

C. 伴著落日的余暉,詩人緩步登上了江邊的這座歷史名樓,極目遠眺,曉霞盡染,鴻雁南飛,江河日下,詩意油然而上。

D. 這本應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比賽,然而北京國安足球隊經過90分鐘與對手的激戰,卻兵不血刃,最終以3:0取得勝利。

(2011年遼寧卷)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應廣大讀者的要求,他為那本很受歡迎的獲獎小說寫了續篇,但遺憾的是。續篇相形見絀,不能讓人滿意。

B.由于有關部門的嚴肅查處,摩托車非法運營現象暫時消失,但要避免其東山再起,必

須有制度化的舉措。

C.觀眾期盼已久的歌劇<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劇院上演,其音樂大氣磅礴,跌宕起伏,讓人贊嘆不已。

D.在我父親的記憶里,那是一段極為特殊、不堪回首的歲月,人事的變遷如白云蒼狗,誰也無法預料。

(2011年山東卷)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對于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專家們希望能從漫無邊際的史料中找到一些關于它的蛛絲馬跡。

B. 從長輩們的閑言碎語中,他了解到父親喬明志曾經是一位屢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記者生涯中,他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新聞作品,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D. 市場調查發現,國內一些商家銷售的紅木家具質量良莠不齊,有關部門提醒消費者選購時要謹慎。

(2011四川卷)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 我刊以介紹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為主,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融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于一爐,歡迎廣大讀者到各地郵局征訂本刊。

B. 官府的橫暴和百姓的苦難,深深刺激著杜甫的心靈,他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寫下的“三吏”、“三別”,至今仍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C. 在崗位技術培訓之后,小李成為了生產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過規定指標的百分之四十,獲得了所在企業的嘉獎。

D. 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霧,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斕,如夢如幻,不由得不讓人驚嘆太自然的巧奪天工。

(2011年湖南卷)6.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

A. 山浪慢轉,曲徑輕搖,柳色乍染,黃鶯初啼,幾間茅屋在白云深處若隱若現,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鄉的槐樹,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亂,卻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卻又各具情致。

C.滿耳的陣陣蛙鼓,激昂亢奮地噪鬧著,將靜夜和曠野喧囂得如同這季候一般,熱情洋溢,生機勃勃。

D.野花肆意開放,花叢間??梢娨魂犼犘∶媪胬穆楹稚巴?,在那里追逐嬉戲,天真爛漫,活靈活現。

(2011重慶卷)7.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去鳳凰,是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鳳凰的美便彌漫在這煙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這煙雨迷蒙中蕩漾開來。

B.網絡熱詞不僅以獨特的方式即時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而且還表現了人們思想觀念的 變化。

C.當今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數字閱讀、網絡閱讀方興未艾,圖書館的傳統職能正逐漸發生變化。

D. 他上學那會兒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那種人。按照規定,他可以申請貧困生助學貸款,但他卻硬撐著不肯申請。

(全國Ⅱ卷)8.加點的成語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我讀過弗萊的著作,很喜歡他那高屋建瓴的氣勢和包羅萬象的體系,更欣賞他努力擺脫主觀印象式品評的文學批評方法。

B.吳羽先生知道弟子寫論文時強調,學術論文要有的放矢,論證嚴密,語言準確而簡潔,不能模棱兩可,也不能繁文縟節。

C.這是一家國家級出版社,近幾年來,出版了很多深受讀者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喜愛的精品圖書,不少作家都對他趨之若鶩。

D.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候車大廳里依然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大喇叭的廣播聲、商販的叫賣聲、孩子的哭泣聲不絕如縷。

高考語文??汲烧Z分類

(一)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人心。

1 耿耿于懷:心事縈繞,不能忘懷。

33、始作傭者: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

2、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風氣的創始者。

誠。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3、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形容法紀嚴明,嚴格執行。

4、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

35、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5、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

(二)褒貶易誤用的成語

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準則或典范。

9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 時。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黃花:多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22、師心自用: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24、洛陽紙貴:形容好的著作,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26、每況愈下:指情況越來越壞,越來越糟糕。

27、窮兵黷武: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3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鉆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

【貶義詞】 1彈冠相慶:指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2、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臺。

5、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勢大。

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做。

7、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8 。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相追逐、趨附。

9、處心積慮:存著某種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盡心思的謀劃。

10、評頭品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11、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而內容、實質不變。

12、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合在一起。

四)使用對象易誤用的成語

1、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高超。(人工的東西)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而眾多。(建筑物)

3、汗牛充棟:形容藏書或著作極多。(書籍)

4、浩如煙海:形容事物數量繁多,極其豐富。(書籍、文獻)

5、相敬如賓:比喻夫妻之間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馬:多指男女間幼時的親密感情。(男女)

7、兩小無猜:指男女兒時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時的青春年華。(十三四歲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幫助。(用于患難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原來不認識的人)

班 級 : 班級小組: 學生姓名: 使用時間 備課教師: 學科組長: 年級組長 : 教師評價

復習案

(六)詩歌鑒賞

一、閱讀下列詩歌,完成小題。(8分)

野步 清•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 本詩第一句“峭寒催換木棉裘”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詩中“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兩句歷來為人稱道,結合你的理解作簡要賞析。(6分)

二、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10分)

少年游•早行 [宋]林仰

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

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

(1)詞的題目為“早行”,詞人時通過哪些景象表現“早”的?請作具體說明。(4分

(2)詞人寫“啼鳥兩三聲”,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2分)

21

(3)詞的下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詞句簡要賞析。(4分)

三、閱讀下列詩歌,完成小題。(11分)

途中見杏花 吳 融

一枝紅艷出墻頭, 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 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 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①,澹煙籠日暗神州。

【注】①帝鄉,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

1.請說明這首詩的首聯有怎樣的表達特色。(5分) 答:

2.這首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四、閱讀下列詩歌,完成小題。(11分)

歲暮① [唐]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5分) 答:

22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 (6分) 答:

五.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秋風無形,何以用"見"?談談你的理解。(5分)

2.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6分)

六.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

邯鄲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

23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5分)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 (6分)

七.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10分)

晚次鄂州 [唐]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2]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注】①估客:販貨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帶,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

(1) 請簡要分析首聯中“遠見”、“猶是”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變化。(2)

(2)頷聯描繪入微,試簡述其描述的情景,并說說該聯運用了何種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本詩頸聯和尾聯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說明。(4分)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學目標】

1、概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2、通過"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系"圖分析,能夠說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

3、描述植物頂端優勢的現象、原因、解除方法及應用。

4、舉例說明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生長素在發揮生理作用時的特點--兩重性。

2、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難點:

1、頂端優勢產生的原因以及在生產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分析。

2、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及應用問題。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與自主探究式教學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

回憶"向光性"的原因?是不是生長素濃度越高越能促進植物生長呢?

【新授】

師:生長素對植物的生長進行調節的過程中,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這就是生長素的兩重性。

一、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兩重性

師:兩重性與那些因素有關呢?

自主學習一:

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于同一器官的生長有沒有影響呢?怎樣的影響?

2、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芽、莖的作用是一樣的嗎?

3、能使根、芽、莖長得最好的生長素濃度各是多少呢?

學生自學、交流、回答:

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得出結論:

一般來說,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而高濃度的生長素則抑制植物的生長,甚至殺死植物。

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不同

對根來說,生長素的最適濃度是10-11mol/L左右;對于芽來說,最適濃度是10-8mol/L左右;對于莖來說,最適濃度是10-4mol/L左右,即對生長素的敏感性:根>芽>莖。

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幼嫩細胞>衰老細胞

師:生長素的這種作用特點的在實際生活中具體表現?

出示圖片:松樹的寶塔型樹冠圖

師:引導學生分析寶塔型結構形成原因、頂端優勢的概念

自主學習二:

頂端優勢的原因?解除方法?應用?

師生共同總結:

植物產生頂端優勢現象的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如果摘掉頂芽,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了,側芽所受到的抑制作用就會解除,不久,側芽就可以發育成枝條。果樹和行道樹的修剪、棉花的摘心等這些都是去除頂端優勢。

二、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師:生長素在農業上的應用很廣泛,但是它在植物體內的量卻是非常少,而且提取也相當的困難,經過大量科學家的研究和實踐,發現了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如:萘乙酸(NAA)、2,4一D,同樣具有生長素的生理效應。這些化學物質,被稱為生長素類似物。

歸納:

1、 生長素類似物的概念:

自主學習三:生長素類似物的應用?

師生共同歸納:

它們可用于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可用-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浸泡插枝下端,然后栽插下去。插枝下端長出大量的根便容易成活。

促進結實,獲得無籽果實。實驗證明,雌蕊受粉后,胚珠發育成種子的過程中,發育的種子里合成了大量的生長素。這些生長素能促使子房發育成果實。在生產上,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沒有受精的雌蕊柱頭,子房同樣能夠發育成果實,只是由于胚珠內的卵細胞沒有經過受精,所以果實里沒有種子,從而獲得無籽果實。農業生產上利用這種方法可培育無籽番茄、黃瓜等等。

此外還可以防止果實和葉片脫落,人們可以用-定濃度的植物生長素以防止落花落果。 【課堂小結】

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

二、生長素及類似物在農業上的應用 【例題】 【課堂鞏固】

1、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一般地說

A、高濃度和低濃度都促進生長

B、高濃度和低濃度都抑制生長

C、高濃度抑制生長,低濃度促進生長

D、高濃度促進生長,低濃度抑制生長

2、下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不能得出的的結論是

A、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B、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

C、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都具促進作用

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靈敏,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不靈敏

3、果樹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能提高產量,根據的原理是

A.減少其蒸騰,保持水分,使其代謝旺盛

B.減少營養器官的生長,促進生殖器官的生長

C.破壞頂端優勢,供其多產生側枝,從而提高產量

D.避免生枝過多,出現落花落果,從而減低產量

4、一只正在發育的桃子被蟲蛀了,結果桃子停止了生長,這說明蟲蛀的部位是

A、種子

B、外果皮

C、中果皮

D、內果皮

5、下列生產措施中與植物激素無關的一組是

①培育無籽番茄 ②培育無籽西瓜 ③果樹整枝修剪 ④帶芽的枝條扦插 ⑤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葉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6、要得到番茄無籽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抹在該花的柱頭上。處理該花的時期和條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開花后,不去雄蕊

D、開花后,去掉雄蕊

7、對生長素生理作用概括不準確的是

A、生長素能促進果實成熟

B、生長素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C、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育

D、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

8、在農業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兩類植物生長的影響,則A、B曲線分別表示何類植物,以及應當選用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是

A.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c點濃度

B.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a點濃度

C.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b點濃度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第3篇

一、教學目標要求

1.識記文中的通假字、成語

2.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賦、比和興的寫作手法,并能結合原文分析 3.引導同學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賦、比和興的具體內含和寫作手法 2.文中三次出現“淇水”的不同作用 3.引導同學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舒婷的《致橡樹》來導入。

(二)回顧復習,讀文章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和成語。

(三)通假字 “說”通“脫”,擺脫,脫身。例如: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于”通“吁”,嘆息。 “無”通“毋”,不要。例如: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泮”通“畔”,邊岸。例如: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四)成語

夙興夜寐、白頭偕老、信誓旦旦、總角之宴、二三其德。

(五)敘事結構和感情基調 戀愛——熱情、幸福 婚變——怨恨、沉痛 決絕——清醒、剛烈

(六)心路歷程

甜蜜、期盼、依戀、幸福

痛苦、追悔、怨恨、傷心

無助、委屈、憤恨、決絕„„

(七)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婚前 ——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純真癡情,熱情活潑 婚后 ——勤勞善良,任勞任怨,受盡凌辱,安靜隱忍 婚變 ——冷靜理智,失望決絕,堅強果斷 ,

不變的:勤勞、溫柔、堅強

(八)氓的性格特征

婚前——貌似憨厚,頗有心計,性情暴躁,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始亂終棄,家庭暴力,不負責任

不變的:性情暴躁

(九)淇水出現幾次?在這場愛情悲劇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它在詩歌中出現三次。

它是婚姻悲劇的見證者,當初情意綿綿的淇水送別,后來歡歡喜喜披著紅蓋頭嫁過淇水,而今帶著受傷的痛苦再次回到淇水邊。它見證了這一場由美麗愛情開始最后以悲劇收場的失敗婚姻。

(十)如果女子心中的淇水是有顏色的,她曾有過哪些顏色? 第一次:送子涉淇一片粉紅 第二次:淇水湯湯一片濃黑 第三次:淇則有岸一片深藍

(十一)回顧詩經基本表現手法。并結合文章中的句子,分析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十二)體驗拓展:

《氓》一詩中這位如此溫柔、多情、勤勞、淳樸的女子為何遭棄?

同學各自發言后師評:女主人公溫柔、多情、勤勞、淳樸,具有多種美德,最丈

夫虐待以至拋棄。這個棄婦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她的悲

劇在兩千多年的社會具有普遍的意義。

聯系實際,請同學們談談對男女主人公愛情觀的看法,最后老師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十三)課堂作業:

設想這名女子回家之后的命運如何?

五、板書設計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第4篇

“人的性別遺傳”教學案例設計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以學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數和拋硬幣入手導入新課,這樣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學生的分析討論及各抒己見獲得新的知識。

教學目標:

1、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

2、解釋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學的態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分析男女染色體圖片,闡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教學難點:

通過模擬隨機受精活動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 教學指導思想:

從生活實際經驗出發,力求在觀察、探究分析、操作、嘗試、交流合作等的過程中,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中學到一些思考問題的方法。 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為主,輔以導學、討論等以體現研究性學習。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班一共有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男女生比例為29:27≈1:1?,F在我把這枚硬幣拋出來,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有兩種可能性,或者是國徽面向上,或者是字面向上。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老師拋的硬幣出現國徽面和字面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生:各占二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十。

師:對了。如果我們聽說某某人生了小孩,大家很想知道的一個問題是這個嬰兒是男孩還是女孩,那么生男孩、女孩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生:也各是二分之一,各是百分之五十。

師:那生男孩生女孩是由什么決定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有關男女染色體的情況。

板書

一、男、女染色體的差異。 生:閱讀課本P37的觀察與思考。

師:通過閱讀、觀察、大家看出男女染色體的不同之處嗎?

生:第1-22對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號染色體的差異較大,通過閱讀,我們知道第23號染色體確實與人的性別的決定有關,把這對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分別表示為男性:xy,女性:xx。 師:那么根據孟德爾遺傳規律,我們得出 xy (男性) xx(女性) x.y (精子) x(卵細胞)

1 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xx(女孩) xy(男孩)

也就是說,當男性提供含x染色體的精子時,它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xx,發育為女孩;當男性提供含y染色體的精子時,它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xy,發育成男孩,因為女性只能提供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而男性可提供含x染色體或含y染色體的精子。由此我們知道,生男生女主要由誰決定? 生:男性。

師:回答正確。但不僅是在古時候,就是在現在邊遠的農村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并且把生不到男孩都怪罪到女性身上。有些長輩還煽動一些過激行為:離婚、把老婆趕出家門、把女嬰拋棄、把女胎打掉,照此下去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生:思考、交流、勇躍舉手回答。(略) 師:多么可怕呀!但是現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不斷提高,基本能認可生男生女都一樣了,加之現在規定胎檢性別要保密,據統計,大范圍的男女比例接近1:1。 所以

板書

二、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生:進一步理解生男生女圖解,從理論上得出男女比例接近1:1的道理。

師:開動你們的腦筋,運用你們的聰明才智,自已設計方案,模擬隨機受精的過程,驗證生男生女的機會是相等的。

生:思考、討論、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案。(略) 師:課后大家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1、有些人想生個男孩或女孩,去求神拜佛,吃所謂的“轉胎藥”,他們能如愿嗎?

2、我們平時知道的通過動手術而成的“變性人”或“人妖”,他們體內的性染色體改變了嗎?

3、男同學以后生不到自己想要的男孩或女孩,能怪自己的老婆嗎?

三、教師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體內的染色體有23對,人的性別是由其中的那對性染色體決定的,并且是可以遺傳的,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

四、課下作業:課本P39

1、

2、

3、4 學習指導:P32-35 教學后記:

1、設計意圖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是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具有環保意識,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以學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數和拋硬幣入手導入新課,這樣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學生的分析討論及各抒己見獲得新的知識。

2、成功之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性決定的,并且性別是可以遺傳的,破除他們自身可能存留的封建思想,了解重男輕女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不但培養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又進行了集體主義教育,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我認為這是這節課的閃光點。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第5篇

第一單元 走進經濟

單元要求:

1.了解調查問卷的設計及報告的寫法。

2.培養透過現象發現本質的能力。

3.關注經濟發展,關注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消費觀,道德觀的變化。 單元內容:

1.《錢》——王其柯;

2.《規則和信用:市場經濟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關于青少年消費觀念的調查報告》——沈杰 單元重點:學寫調查報告

一、單元設計:

第一課時:閱讀《錢》和《規則和信用:市場經濟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討論相關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問題,談談自己最感興趣的經濟問題。

第二課時:閱讀《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以及本單元點擊鏈接的內容,學習調查問卷的設計和調查報告撰寫的方法。

第三課時:總結交流本次活動,評價各組學習成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語:讀文

1.認真閱讀《錢》和《規》兩篇課文,完成課后思考題; (1).課文為什么說“‘錢’變為‘紙’,表面上輕了,實際上重了”? (2).錢是如何推動歷史的發展的?

(3).對錢和財富的追求帶來了哪些社會價值觀念的變異?

二、調查問卷的設計和調查報告的寫作指導 指導學習“點擊鏈接”短文:《調查問卷的設計》和《調查的開展和報告的寫作》。結合學生設計的問卷和寫作的調查報告進行分析。

寫一篇調查報告 調查項目:

家庭經濟收入來源及開支

第二課時

一.閱讀《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以及本單元點擊鏈接《調查問卷的設計》和《調查的開展和報告的寫作》,推斷此調查報告的調查問卷是如何設計問題的。

二.熟悉調查報告的格式: (1)標題 (2)前言 (3)主體 (4)結尾

三.歸納設計調查問卷的要點:

第三課時

一,設計問卷調查

(一).問卷形式:開放式、封閉式、半開放式

(二)調查問卷設計具體步驟:

1.定問卷名稱,形式。一般由“調查課題+問卷調查”組成。

1 2.定調查對象。 3. 精心提出問題。

(三)具體設計選項要講究技巧,設計選項要注意: 1.問題的表述要具體明確 2.問題的表述要通俗易懂 3.問題提出要單一

二、以第三課為例子,請每個四人小組討論寫出此調查問卷的設計輪廓,并展示出來。

第二單元 新聞

4、東方風來滿眼春

一、教學要求:

1、了解鄧小平同志這次深圳談話的核心觀點和相關的重要信息,理解小平同志這次南方談話的重要意義。

2、體會這篇通訊報道的標題特點以及文章開頭的特色。

3、探究課文作者是怎樣選擇與安排材料的。

二、教學重難點:(要求中的

2、3點)

三、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理清線索,把握重要信息,認識鄧小平的性格特點。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二)學生速讀文章,理清本文的線索,概括各節內容。

(三)理解課文。

1、從全文中理出小平同志這次深圳談話的核心觀點和相關的重要信息。

2、聯系《春天的故事》歌詞暢談這次談話的重要意義。

3、本通訊用了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形式,報道了考察時的重要談話,說說這些談話體現了哪些性格。

(四)課文總結,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了解本文選材及安排材料的特點,體會標題及開頭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了解本文選材及安排材料的特點。

(三)體會標題及開頭的特色。

(四)課外拓展。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6、喜看稻菽千重浪

目標預設

①把握人物通訊的寫作特點,體會并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

②以分析探究引導寫作。

③了解本文的通訊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點和高尚的品格,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 2 的貢獻,并學習他在科學上的執著精神。

表達交流:新聞播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走近人物——袁隆平

三、走入文本

1、這篇人物通訊“寫了什么”?

2、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聞類文章,它要在第一時間傳達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請分析本文題目的特點。

四、活學活用(寫作練習)(10分鐘) 問:人物通訊的寫作選取人物時有什么要求? 問:是不是只有國家主席、航天英雄、科學家才能作為報道對象?

第三單元 戲劇

9、雷雨(節選)

教學重點

1、認識尖銳的戲劇沖突和個性化的戲劇語言。

2、了解具有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兩重特點的周樸園在家庭和社會上的罪惡。 教學方法

以誦讀、點撥為主,輔以討論和練習。 學法指導

掌握戲劇文學的特點:戲劇沖突的尖銳性;人物、事件、活動場所的集中性;戲劇語言的個性化。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曹禺和《雷雨》

二、戲劇常識

三、《雷雨》的標題和情節

四、文本深入研讀及網絡實時討論

A、 這場戲的戲劇沖突是什么?這場沖突最引人入勝的戲是哪一段。

B、 分析人物性格。

五、寫作特點

對話個性化是這個劇本的突出特點。

緊湊集中的戲劇結構是又一特色。

10、哈姆雷特(節選)

教學要求

讀懂課文的字面意義和深層含義,體會課文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曲折的故事情節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戲劇人物、戲劇語言的分析。

3 教學難點:個性化的語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法和練習思考法。

一、作者簡介:

二、社會背景

三、悲劇的情節

四、研習課文

1、節選的這場戲在情節結構上可分為哪三部分?各部分主要寫的什么內容?

2、課文節選部分是劇本的第三幕第一場。這是展示哈姆萊特性格的重要場次。哈姆萊特被看作是什么樣的典型?(哈姆萊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憂郁的典型。)

3、在這場戲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體味到哈姆萊特的什么性格特征?

4、戲中國王和奧菲利婭的父親設下圈套,讓奧菲利婭探問哈姆萊特內心的秘密,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愛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裝瘋賣傻,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5、我們根據背景和情節的介紹知道哈姆萊特具有哪些個性?

6、分析整個劇本,歸結起來看,全劇展示的沖突主要是圍繞什么的沖突進行的?

7、這些沖突的作用是什么?

【教學后記】以介紹基本常識為主。

11、城南舊事(節選)

教學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風格特點。

2、領略本文以舒緩的節奏,象征、含蓄、對比、重復等藝術手法創造出的一種近乎中國水墨畫般的寧靜、淡泊、簡約的意境。

3、品味課文流暢、樸素、簡約的個性話的語言。 教學設想:

1、閱讀時要注意劇本所反映的時代特征,設身處地地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

2、安排二課時。

一、導入

二、林海音介紹

三、關于小說《城南舊事》

四、研究課文

(一)簡析課文。

(二)講析課文:

五、試分析音樂描寫在劇本中的作用。

六、布置作業

第四單元 文言文

14.鴻門宴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詞語 2.了解劉邦、項羽楚漢相爭的基本史實 3.嘗試評析劉邦、項羽等歷史人物 教學重點: 1.文言基礎知識 2.歷史人物評價 教學安排:四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學生自讀課文,不少于五遍。時間不足時,可在課后擠時間。 1.讀通句子,初識文意 2.標注重要的實詞虛詞 3.對疑難問題作上記號

第二課時

一、齊背《大風歌》進入本課

二、強調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強化理解課文的重要實詞、虛詞和句式。 1.通假字

距——拒

內——納

倍——背

蚤——早

坐——座

不者——否則 郤——隙

2.重要實詞 3.重要虛詞:

于;之;為;乃;以;因。 4.句式

使人言于項羽曰 具告以事 大王來何操? 因擊沛公于坐

第三課時

一、引入:

二、根據問題串講文意。

1.曹無傷為什么會派人向項羽告密?這說明什么?

2.項羽得到密報后,第一反應時什么?這能看出項羽當時是怎樣一種心理狀態? 3.關鍵時刻,項伯向張良泄漏了項羽的機密。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項伯其人? 4.面對危急,劉邦采取了哪幾項應對措施?

第四課時

一、讓學生嘗試評析劉邦、項羽為人

二、問題:對劉邦、項羽二人,你更欣賞、肯定誰?

三、教師結合史料評價劉邦的善于用人

四、作業 1.課后練習三 2.課外閱讀:《高祖還鄉》

15、陳情表

教學目標: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時數: 3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二、釋題:

陳:陳述。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正音

2.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是誰陳情?

(2)向誰陳情?

(3)陳什么情?

4.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三、分析課文

(一)

1 .齊讀第一段。

2 .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 .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四、結束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齊誦第一段。

二、導入

三、分析課文

(二)

1 .學生齊讀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

3 .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

4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

(1)默讀并口頭通譯第三段;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區區不能廢遠)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指代“但以劉日薄

6 西山„„更相為命”)

四、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五、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分組背誦全文。

二、分析藝術特色:

1 .感情真摯,融情于事;

2 .文脈暢達,照應聯通;

3 .駢散結合,音韻和諧;(簡介駢體文特點)

4 .陳辭委婉,屈伸適宜。

三、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四、討論:

結合課后練習五,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17、段太尉逸事狀

第一課時

一、導入:以提問“唐宋八大家”進入作者介紹,提及本單元有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

二、學習目標

了解柳宗元以及本文相關背景。

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歸納本文相關的古文知識。

理解作者對太尉品質的贊美,體會作者的寫作技法。

三、作者簡介

四、題解 學生齊讀書本注釋,并按照教師在屏幕顯示的內容增補。

五、檢查預習

六、課文分析

學習1-4自然段

1、學生分小組研讀,一個小組負責一個自然段,先齊讀,然后該小組的同學逐一翻譯每句話,點出重點字詞、此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點評,串講句意。

3、每一個自然段串講完字詞以后,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本段講述的事情,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為每段擬一個小標題,并板書在黑板上。

第二課時

一、小測

復習第一課時所學內容。

二、學習第5-9自然段

1、學生齊讀,教師正音。

2、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復述課文。

3、學生復述以后,教師點評重點字詞此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體屏幕顯示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的歸納。

板書:

二、愛民如子,賣馬償租,仁愧焦令諶。

第三課時

一、歸納總結第

二、三件逸事的內容。并總結每件事所表現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介紹韓愈當時的身份,以詳細解釋及柳宗元作狀的因由,是為了駁斥有些人誣陷太尉激于一時義憤反對朱泚的言論,以太尉逸事來表明太尉的高尚節操。

三、總結文章的寫作特色

1、多種多樣的描寫方法

2、人物個性化的言行

3、“春秋筆法”

4、巧妙鋪排、引人入勝

必修二離騷教案范文第6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從而培養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反復誦讀,抓住關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評價古詩文的能力。 鎖定重難點 重點: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辭》的一般特點。 2鑒賞重要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難點:

1關鍵詞語的疏通理解。

2欣賞詩中的比喻手法,了解《離騷》的浪漫主義特色。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使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影片《屈原》的幾組鏡頭: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澤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題歌曲。

提問你們知道屏幕上這位歷經坎坷,依然忠君愛國的詩人是誰嗎?(學生答:屈原)端午節時民間有一個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放出粽子,賽龍舟圖畫)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讓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及有關工具書介紹屈原,教師予以補充,多媒體出示有關屈原的鏡頭及生平簡介。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賢相的政治,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輔佐懷王,參與議論國事及應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因受小人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羅江而死,以明忠貞愛國之懷。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代表作《離騷》。 本文選自《楚辭》。(投影)

“楚辭”是戰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因此后人又把“楚辭”的體裁稱為“騷體”?!峨x騷》與《詩經》在文學史上并稱“風騷”,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2.整體感知 (1)誦讀課文

①放錄音或教師范讀

第一遍: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的節奏。第二遍:讓學生輕聲跟讀。第三遍:讓學生大聲朗讀。

②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指正讀音及節奏。

上一篇:爆破員崗位職責范文下一篇:船舶服務檢查表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