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必修五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2023-04-12

必修五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1篇

高中地理必修知識點1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南水北調為例

一、我國水資源的區域分布

1.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①數量上:總量多,人均少;②時間上:夏多冬少,年際變化大;③空間上: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較少

2.南水北調的原因: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3.長江作為水源區的地理條件

(1)我國第一大河:流域面積廣,水量大,是我國豐水區

(2)流量穩定:①年徑流量較穩定 ②季節分配較均衡

(3)貫穿東西:①流經三大經濟地帶 ②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③中下游與最缺水的華北平原相鄰

二、南水北調的工程方案

1.東線工程(路線:從揚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運河輸水到華北地區;)

優點:水量大,可利用京杭運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資少,工期短;

缺點:黃河以南地區地勢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經地區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中線工程(路線:從長江三峽水庫引水,出丹江口水庫,再沿伏牛山、太行山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

優點:可自流供水;

缺點: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3.西線工程(從長江上游引水到黃河上游等西北地區)

優點:青藏高原地勢高于華北、西北,可自流供水;

缺點: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中上游的西北和華北部分地區供水,工程量大。

三、南水北調的深遠影響

1.積極意義:

(1)社會效益:①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資金;②緩解爭水的矛盾,利于社會安定

(2)經濟效益:大大促進調入區的經濟發展

(3)生態效益:①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②改善北方工農業用水、生活用水,控制地面沉降;③促進生態環境良性發展

2.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以東線調水區為例):

(1)長江徑流量減少,特別是枯水期,海水將會上溯,引起河口地區鹽度升高,影響下游水質

(2)還可能引起長江泥沙淤積加重使航道淤塞

(3)對江淮沿線地區的水生物帶來不利影響

(4)由于東線工程范圍內地勢低洼,地下水位較高,天然排水條件較差,調水后土壤容易發生鹽漬化

(5)由于東線工程位于長江下游,沿江工業園區眾多,輸水沿線有油田、煤礦及工業發達的城鎮,大量的污水排放會降低水質。

附1:西氣東輸

路線:一線:輪南—上海。二線:霍爾果斯到廣州、上海

對西部地區發展的影響:①推動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并強力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②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使之成為當地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東部地區發展的影響:①優化能源的消費結構,有利于改善大氣質量。 ②促進經濟發展。

③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東、西部的協調發展。

附2: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1.概念: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

2.影響因素:重要因素: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

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污染嚴重等

3.對區域發展的影響:a.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b.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c.改變區域地理環境:如導致產業移入區環境污染加劇d.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廠”的經濟合作模式也屬于產業轉移

高中地理必修知識點2

第四單元 區域綜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流域綜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以長江流域為例(30°N)

一、長江流域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自然條件)

1.自然環境:①地貌類型齊全,千姿百態(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②大多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溫和濕潤;

③長江水量居我國首位,流域面積廣,干支流橫貫我國東西,支流呈南北輻射狀

2.自然資源:①水資源居全國首位(全流域);②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大(中游);③水能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上游);④旅游資源豐富(全流域)

二、長江流域社會經濟概況(社會經濟條件)

3.城市與人口:城市化水平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鎮較少外,宜賓以下河流兩岸的城鎮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區的城鎮密度遠高于上游地區

4.交通:宜賓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譽為“黃金水道”

5.經濟發展:上游以重慶為中心的經濟區;中游以武漢為中心的經濟區;下游以上海為中心經濟區

三、長江流域的開發與整治

1.上游地區

(1)優勢:地勢懸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開發重點:水能資源(三峽工程:防洪、發電、航運、供水、養殖);三峽主要任務為:防洪

(3)存在問題:①自然災害頻繁(崩塌、滑坡、泥石流)②森林植被破壞嚴重,引發水土流失。主要問題為水土流失。

(4)治理重點:搞好生態環境建設

(5)措施:①加強長江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建設;②實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護政策;③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

2.中游地區

(1)優勢:①平原面積廣,土地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農作物基地;②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金屬礦產豐富,成為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以發展商品農業和制造業為重點。

(2)問題:洪水

①自然原因:中游多曲流和湖泊,地勢低平,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排水不暢,且降水集中在春夏兩季。

②人為原因:A.過度砍伐林木,陡坡開荒,植被減少;B.圍湖造田,調蓄洪峰能力降低

(3)整治重點:防治長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4)措施:①嚴禁沿湖圍墾,退耕還湖,疏浚琥珀;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強和完善荊江分洪工程;

③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營造防水林 ④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峽水庫),洪水季節蓄水

3.下游地區

(1)優勢:①發展農業條件優越:平原地形為主,河湖密布,氣候溫暖濕潤

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國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以發展農村經濟和綜合性工業基地為重點。

(2)問題:水體和大氣質量普遍下降

(3)整治重點:綜合治理環境污染

(4)措施:①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②治理污染,美化環境,營造綠色空間

高中地理必修知識點3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

一、自然環境(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1.范圍: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2.東北地區氣候條件:(1)大部分為溫帶季風氣候 (2)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3)南北溫差大

南部為暖溫帶可種植冬小麥、棉花、暖溫帶水果等;中部屬中溫帶可種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亞麻等;北部屬寒溫帶以春小麥、大豆、馬鈴薯為主。

3.土地資源豐富:(1)耕地面積廣,人均耕地多

(2)宜農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鈣土分布,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生產力高

小結:東北地區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

1.自然條件

①土地資源豐富,平原廣闊,適合大規模機械作業 ②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鈣土廣布,利于農業發展 ③宜農荒地多,后備耕地資源充足 ④氣候溫和濕潤⑤山地多可以發展多種經營 ⑥草場資源:草場面積廣,利于發展畜牧業 ⑦海岸線長,灘涂面積廣,多淡水湖,利于漁業發展 ⑧林地面積廣,既保護生態又可發展林業。

2.社會經濟條件: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②農業機械化程度高;③農場經營,便于管理 ④工業部門齊全,是我國重要工業基地,為現代化農業奠定基礎

二、農業生產與布局

1.全國重要的農林基地

(1)農業結構比較完整,耕作業占主導地位。

(2)地位:①全國重要的商品糧 ②全國最大的甜菜生產基地

③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集中分布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三大林區

2.農業布局:A:特點: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

B:具體表現:①東北地區農業自東向西的變化體現的地域性是: 以林為主的林農交錯地

帶,以農為主的農林、農耕、農牧地帶和牧業地帶;②東北地區農業自南向北的變化體現的地域性是:海洋漁業地帶、農耕地帶和農林牧地帶

三、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1.黑土的開發

A.存在問題:①生產潛力尚未充分發揮;②荒地開墾后植被破壞,表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使農作物單產和品質逐年下降

B.①改良耕作制度,實行“少耕深松、耕松結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強黑土培肥,增施有機肥,尤其是秸稈還田;③植樹造林,加強對坡面、溝壑的治理,減少水土流失

2.林業的發展:

A.存在問題:①重采輕育,采伐量超過生長量②森林火災③濫砍亂伐和毀林開荒現象比較嚴重

B.措施:①堅持以營林為主,發展以落葉松和楊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

②合理采伐,堅持以蓄積量定采伐量,以促進珍稀樹種的更新,特別是紅松的更新

③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保護生態環境,防治生態環境惡化

3.濕地的保護

A.存在問題:①濕地生態系統被破壞 ②濕地面積逐年減少 ③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動物的棲息環境日益惡化

B.措施:①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好現存的天然濕地② 對已經圍墾的濕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復已退化的濕地

高中地理必修知識點4

經濟發達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

一、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

1.發展條件

(1)地理區位條件:位于廣東省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相鄰

(2)自然條件優越:①地形:面積廣大,平原廣闊 ②氣候:熱量豐富,降水豐沛 ③水源:河流交錯縱橫

(3)社會經濟條件優勢:

①人口與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②歷史因素:資本主義萌芽早,歷史經濟基礎好

③改革開放政策: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地帶,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區。 ④主要的僑鄉分布地區

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第二產業占主導地位

3、工業體系:以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較為發達

4、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經濟發展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重要輕工業基地、外貿出口基地、商品農業基地。

工業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的主要動力

二、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城市化發展

2.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a:問題:生態環境的形勢嚴峻;

措施: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b:問題:人地矛盾加劇;

措施: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c:問題:重復建設突出;

措施:加強城鎮和區域的規劃,避免重復建設

高中地理必修知識點5

第一節 認識區域

1.含義:指具有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是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

2..特點①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和界線

②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③內部某些特征相對一致,與其他區域有所區別

3.類型:①均質區: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性的區域,如:自然區、農業區、方言區等

②功能區:某些方面具有相關性或內在聯系的區域,如:城市經濟區、工業基地、浦東新區等

4.特征:①整體性:區域內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②差異性:區域之間普遍存在差異性;但區域內部 “求大同,存小異”。

③開放性:區域之間相互聯系,如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

第二節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日本英國的區域差異:

1.自然環境比較

(1)相似形:島國、面積、北溫帶,溫暖濕潤

(2)差異性

2.經濟發展方面

(1)相似形:工業發達,均發揮島國優勢

(2)差異性

3. 我國的區域差異

①.劃分依據:地形、氣候

②名稱:A.西北干旱半干旱區,B.青藏高寒區,C.東部季風區

③界線:西北干旱半干旱區與東部季風區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青藏高寒區的范圍與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吻合,大致以橫斷山脈、祁連山、阿爾金山和昆侖山為界。

必修五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2篇

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發達的古代農業

1、中國原始農業的創始人:神農氏“制耒耜,教民耕作”。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耕作方法的發展:

①原始社會:刀耕火種;

②春秋戰國:鐵犁牛耕是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戰國時期農用動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現。西漢趙過推廣耦犁,東漢推廣到珠江流域,隋唐江東出現曲轅犁。

3、耕作技術:春秋戰國:壟作法;西漢:代田法;魏晉南北朝:耕耙耱技術。

4、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宋以后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宋朝我國經濟重心移到江南地區。

5、水利的興修:戰國時秦國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曹魏翻車,唐朝創制筒車;宋朝出現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明清出現風力水車。

6、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①鐵犁牛耕是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②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7、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

原始社會: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

春秋:私田出現,井田制破壞;公元前594年,魯國初稅畝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戰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明朝:丈量全國土地,按人丁和田畝多寡收取賦稅。

二、古代中國手工業

1、成就:高超的冶金技術,享譽世界的制瓷業,異彩紛程的絲織業。

(1)冶金業

①商周時期:是青銅時代的繁榮時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

②春秋時期:鐵器時代的到來(兩漢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的灌鋼法)。

(2)陶瓷業

商朝已燒制原始瓷器,東漢青瓷,北朝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宋代五大名窯:定窯、汝窯、哥窯、官窯和鈞窯。景德鎮是著名“瓷都”。明青花瓷。清代:粉彩瓷器。

(3)絲織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

漢代:絲織品經絲綢之路遠銷歐洲、中國被稱為“絲國”。

明清:明朝的花樓機能制造精細的絲織品,在絲織業發達的江南首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雇傭關系)。

【元朝棉紡織能手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

2、特點:歷史悠久,素稱發達;三種經營形態(官營、私營、家庭手工業)并存;長期領先于世界;明清時期手工業生產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三、古代中國商業

1、商業的發展

①唐:出現邸店、柜坊(最早的銀行)、飛錢,促進了商業繁榮。

②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③明清:商幫和會館的出現(晉商和徽商勢力最為強大)。

2、城市與“市”的發展

(1)唐代長安:

①布局整齊,經營商業的“市”嚴格規定在東西兩“市”, “市”與“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商業交易受到官府的嚴格控制。

(2)宋代東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打破坊市界限、出現夜市、早市和草市)。

②四大商業名鎮: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

(3)古代城市:長安、洛陽、開封、臨安、大都等(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商業中心)。“揚一益二”。

3、古代商業的特點:

①商業興起較早并不斷發展繁榮。

②柜坊、飛錢、紙幣很早就出現。

③商業受政府控制色彩濃厚,受重農抑商政策的制約。

④對外貿易“厚往薄來”,并日益萎縮。

四、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

①實質:維護封建經濟基礎。

②評價:在封建社會初期,重農抑商對當時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明清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不利于社會進步。

2、“海禁”與閉關鎖國:禁止國人出海貿易;限制外商來華貿易。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妨礙了中外的交流,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

3、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礙(根本原因);自然經濟的阻礙;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等。

單元二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一、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

1、原因: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根本原因);對黃金、白銀的追求(根本動力);奧斯曼土耳其的興起阻斷商路;傳播天主教;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客觀條件: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發展、羅盤針西傳、地圓學說等。

2、過程:

時間

航海家

籍貫

開辟的新航線

所經大洋

扶持國家

方向

1487 迪亞士

葡萄牙

抵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東

1492 哥倫布

意大利

開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 達·伽馬

葡萄牙

開辟從海上直通印度新航路

大西洋

印度洋

葡萄牙

向東

1519-1522 麥哲倫等

葡萄牙

環球航行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影響:新航路開辟后,結束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日益聯系為一個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葡萄牙和西班牙獲得大量財富,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到大西洋沿岸(商業革命);由于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導致物價上漲,資產階級實力上升(價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

1、荷蘭的殖民擴張活動——“海上馬車夫”(17世紀)

①1581年贏得國家獨立,17世紀成為歐洲資本主義國家。

②荷蘭造船業非常發達,憑借一支強大的商船隊,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 “海上馬車夫”。

③殖民地:奪取好望角、馬六甲、錫蘭、臺灣和新阿姆斯特丹。

2、英國的殖民擴張活動

(1)英國成為最大殖民帝國的原因:政治:較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制度。軍事: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海軍優勢。三次英荷戰爭和英法戰爭先后打敗荷蘭和法國。

經濟:新航路開辟后,英國處在大西洋航運中心,成立東印度公司,頒布《航海條例》,發動商業戰爭奪取貿易優勢和殖民地。

(2)英國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義的罪惡:掠奪財富,實行種族滅絕政策,販賣黑奴等。

4、資本主義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是殖民擴張和掠奪:

殖民擴張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之中,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

三、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概念: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1.時間: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蒸汽時代

2、前提和條件:

(1)政治前提: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2)經濟條件:資本——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奴隸貿易

勞動力——圈地運動

技術——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

市場——英國是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國家

3、進程:

①首先開始的部門:棉紡織業。

②瓦特改良蒸汽機,“蒸汽時代”到來。

③交通運輸業(蒸汽機車和輪船)。

4、影響:①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生產力,人類歷史逐漸由農業文明走進工業文明。

②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殖民擴張使世界各地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③開始了城市化進程。

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四、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起)——電氣時代

1、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2、主要國家:德國和美國。

3、主要成就:

①電力的廣泛使用,直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發電機、電動機、電燈、電影、電車、電話等)。

②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飛機)。

③化工技術的發展。

④傳統工業的進步如鋼鐵工業的發展等。

⑤電訊技術發展迅速,使人們聯系更加方便和緊密。

4、影響:

生產力的迅速提高,出現了壟斷;誕生了電力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新興工業部門;促進工業生產機構的巨大變化,重工業代替輕紡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分;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大大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五、小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1、新航路開辟后,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

2、資本主義殖民擴張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專題

三、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1、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原因:資本主義入侵是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國內市場的擴大是自然經濟解體的前提條件。影響:剌激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使中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曲折發展。

3、官僚資本主義的產生和膨脹。

4、外資企業的發展。

5、洋務運動時期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民用工業。

二、洋務運動

1、背景:內憂外患。

2、目的:在不改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的統治。

3、代表:奕訢 (中央);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4、時間:19世紀60一一90年代

5、口號:“師夷長技以自強”,旗號:"自強""求富"

6、實踐(內容):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建立海軍;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7、軍事工業:旗號:自強,性質:封建性質的企業,企業有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制造總局(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機器制造局(崇厚)。

8、民用工業:旗號:求富;性質: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目的:輔助軍事工業。

民用企業:李鴻章: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張之洞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9、籌劃海防:19世紀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只海軍。

10、辦新式學堂:如京師同文館等,開近代教育的先河。

11、破產標志: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

12、失敗的根本原因:沒有從根本上變革封建制度。

13、影響:① 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②培養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術人才;③客觀上剌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④對外國經濟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5)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6)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1、歷史背景:外商企業利潤的剌激;洋務運動的誘導作用;自然經濟趨于解體;中國的地主、官僚、商人樂于投資近代企業。

2、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分布地點:東南沿海地區。

3、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房。

4、 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特點: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地區分布不平衡,只限于東南沿海地區。

5、 影響:對西方列強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四、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原因:甲午戰后,列強紛紛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瓦解中國的自然經濟;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目的: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主要原因)。

2、影響: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革命派發動了辛亥革命,從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開始轉變到學習西方的先進的制度。資產階級上層倡導“實業救國”。

五、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

1、時間:一戰期間。

2、原因:辛亥革命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主要原因)。

3、特點: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特征;時間短暫,曇花一現;輕工業發展較快(面粉業和紡織業) ,地區分布不平衡。

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宗敬,榮德生。

六、小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歷程

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2、19世紀末(甲午戰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3、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

4、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1927一1936)民族工業較快發展。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

5、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工業受到打擊。

6、抗日戰爭結束后,民族工業遭到萎縮。蔣介石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出賣國家主權,民族工業受到官僚資本和帝國主義雙重打擊。

七 、小結:影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

① 阻礙發展的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是根本原因;先天不足(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后天畸形(主要在輕工業領域,分布地區不平衡,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

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蕩,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

②有利于發展的因素:A、西方列強的侵略沖擊了中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分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B、清末民初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C、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的椎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D、 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八、小結: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有利于社會進步。

2、它是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的重要經濟前提,也是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的前提之一。

3、民族資本主義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專題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

1、一五計劃(1953—1957):

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初步基礎。

成就:鞍山鋼鐵公司、長春第一汽車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

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內容:①農業(農業生產合作社)。

②手工業(手工業合作社)。

③資本主義工商業(全行業公私合營)。

(2)意義: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質),標志著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在中國基本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1956年)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建立。

(2)內容:提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落后的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3)意義: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一次成功探索。

4、新中國探索中的失誤:

(1)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2)大躍進: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大躍進的核心是大煉鋼鐵,導致農輕重比例關系嚴重失調。

(3)人民公社化運動:生產關系嚴重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1966-1976):左傾錯誤發展到頂峰。

5、失誤中的糾正錯誤的措施:

(1)中共中央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1962年經濟逐步復蘇和發展。

(2)1971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國民經濟出現復蘇。

(3)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國民經濟迅速回升。

6、50-7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

①實事求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生產力的矛盾;

②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④發展經濟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產關系的調整要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

背景:文革結束;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內容: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確定黨和國家的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意義:是新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轉折,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

2、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到城市

(1)根本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實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展和完善。

(4)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原因:① 農業的基礎地位,是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條件。②人民公社體制的弊端:經營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義,農民經營沒用自主權,嚴重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

最先試點:安徽和四川。

前提——堅持土地公有制;

特點——包產到戶;

地區:安徽、四川率先進行;

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建立村民委員會。

(5)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

管理體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所有制結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十五大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20世紀初,我國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

4、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我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浦東)——沿海開放城市(1984年開放天津、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延邊開放城鎮——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專題

五、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1、近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背景與原因:

①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③政治變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動;

④一些傳統習俗不適合近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2、物質生活的變化(衣食住的變化)

①衣:鴉片戰爭后,西式服飾傳入中國。中國出現服飾改良產生中西合璧的產物——中山裝和旗袍。

②食:鴉片戰爭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時尚。

③?。罕本┧暮显簽橹袊鴤鹘y住宅,鴉片戰爭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區出現,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買辦、資本家和達官顯貴紛紛仿造花園式洋房。

3、社會習俗的變化:辛亥革命對禮儀的革新意義重大,體現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際禮儀的變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禮節,用同志、先生等稱呼代替大人、

老爺等稱呼,顯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禮儀的變化——倡導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內容;但這一習俗的變化主要發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識層及官宦人家。

4、新中國社會生活新風尚

20世紀50—70年代,勤儉節約、無私奉獻是中國社會風尚的主流。

改革開放后,服裝顏色從灰藍色調為主變為五彩繽紛,從單一款到多樣化。

注重環保、講究衛生、賑濟災區的社會風尚,在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1、通訊工具變遷:19世紀70年代,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了中國近代第一條電報線。20世紀初,清政府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

2、近代交通: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新中國后建成寶成、蘭新等鐵路。

近代中國出現新式交通工具:火車、輪船、汽車、飛機、電車等。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等大城市,1909年馮如制成中國第一架飛機,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1920中國首條空中航線開通,中國民航拉開了序幕。

3、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①加強了各地的聯系;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③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⑤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⑥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⑦使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歷史進程。

4、近代交通和通訊起步的原因:工業革命成果的擴展,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國人外改變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三、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

1、報紙:

①從維新運動時起,報紙成為宣傳政治綱領和開展政治斗爭的武器。戊戌變法期間的《時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新青年》等發揮著喚起民眾的重大啟蒙

作用。

20世紀前期,中國共產黨先后創辦《共產黨》、《紅色中華》、《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新中國成立后,創辦《人民日報》、《紅旗》、《光明日報》、《文匯報》等。

②報刊業發展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報道時事信息,傳播知識,宣傳教育,開啟民智,輿論監督,宣傳政治綱領,推動社會政治運動發展,提供休閑和娛樂,促進科學知識普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對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電影:①19世紀末,電影傳入中國。1905年中國人攝制的電影《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開始;②1931年攝制的《歌女紅牡丹》是中國第一部有聲影片。

3、電視:1958年,北京電視臺開始試播,這是中國第一家電視臺。電視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增加了信息量,對社會產生很大影響。

4、互聯網:互聯網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它同報紙、廣播、電視等并稱為“四大媒介”。中國1994年正式接入互聯網。

專題

六、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激化。

2、爆發:1929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

3、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劇增、生產下降。

4、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

二、羅斯福新政

1、歷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打擊美國;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無法解決危機;

③羅斯福1933年就任美國總統。

2、內容:

①整頓銀行業,恢復銀行信用,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等。

②加強工業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防止盲目競爭。

③調整農業政策和農產品結構,穩定農產品價格。

④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穩定社會。(以工代賑)

⑤保護勞工權利,頒布《全國勞工關系法》,成立全國勞工關系委員會。

3、特點: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出現。

4、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因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計劃危機。

②新政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做法,緩解了經濟危機,使得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二戰后,其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凱恩斯主義),使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三、二戰后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表現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二戰后美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變化:政府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產和消費,干預資本主義的再生產。

②表現:①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凱恩斯主義的運用

②社會再分配的調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福利國家”的實質是國家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和社會服務開支,來保障個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經濟安全,并保證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較好的社會服務。其作用:使不少窮人受惠,對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弊端是:導致國家財政不堪重負。

③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二戰后,第三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增長最快的部門。促進了經濟發展,拓展了經濟活動領域,增加了就業,擴大了市場,改善了資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使經濟發展產生質的變化。

2、新經濟: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新經濟概念。“新經濟”是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專題

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一、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扼殺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

(2)措施:①農業——實行余糧收集制;②工業——大中小工業全部實行國有化;③商業——取消自由貿易;④分配——實行普通義務勞動制。

(3)評價: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使蘇維埃政權在嚴酷的戰爭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國的人財物力,保障了軍事上的勝利;②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2、新經濟政策

(1)實施的必要性: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日益顯現,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2)主要內容:農業上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允許私人開辦小企業;對國家無力經營的礦產、森林、油田等以租讓的方式讓外國資本家經營;恢復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換;廢除實物分配制。

(3)目的:平息農民不滿,解決危機,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

(4)意義:①新經濟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有利于穩定政治形勢,鞏固了蘇維埃政權。②它探索了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二、“斯大林模式”

1、蘇聯成立:1922年,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組成蘇聯。

2、斯大林模式確立標志: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斯大林模式的表現:

①所有制形式:單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

③發展方針:優先發展重工業;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和輕工業比例失調;國家從農民那里取走太多,農民積極性不高;計劃經濟壓制了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阻礙了蘇聯經濟的持續發展;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4、經驗教訓:

①遵循經濟發展規律; ②要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 ③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④國民經濟應按比例直協調發展; ⑤應注意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蘇聯改革

1、赫魯曉夫改革

(1)內容:選擇農業作為改革的突破口,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開展大規模墾荒種植玉米運動等。工業方面,部分管理權力下放。

(2)評價:

①赫魯曉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沖擊了斯大林模式,打開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

②但在理論上沒有突破,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③脫離實際,盲目性大;個人作風急躁,反復無常,造成混亂。

2、博列日涅夫改革

改革重點是工業,注重發展重工業,軍事勢力與美相當,經濟發展進入停滯時期。

3、戈爾巴喬夫改革

①上臺之初,首先改革經濟體制,實施“加速戰略”,結果失敗;

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轉向政治領域,國內局勢逐漸失控。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4、蘇聯解體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體制下的問題長期沒有得到糾正;

2、歷史原因:長期以來的民族高壓政策導致的民族分離運動;

3、外因: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4、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

專題

八、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一、“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1、背景:二戰后,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國經濟實力空前膨脹;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難以維系。

2、確立:1944年,美、英、中等44國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

3、內容:

①確立國際貨幣制度:具體指雙掛鉤——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②建立國際金融機構: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宗旨是穩定國際貨幣體系,主要任務是穩定國際匯率,在貨幣問題上對在國際收支出現暫時困難的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和世界銀行(IB,為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

4、意義: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為世界經濟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命脈。

二、WTO和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1、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

①1947年,美國、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其宗旨是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實施國際貿易自由化。

②世界貿易組織是由關貿總協定發展而來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形成。

2、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促進各國市場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國是關貿總協定的創始成員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復關申請;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4、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

①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的一個契機,標志著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

②中國經濟融入世界,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繁榮與發展。

③機遇和挑戰并存:我們應該積極面對,趨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利用好世貿規則等,才能在世界中贏得市場。

三、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3、關貿總協定

以上三大經濟支柱共同組成戰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

四、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趨勢

(一)歐盟(EU)

1.歐洲聯合原因:①歐洲各國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②吸取戰爭的教訓;③二戰后歐洲國際地位下降;④來自蘇聯和美國的威脅與控制;⑤馬歇爾計劃的推動。

2.過程:

①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建立——西歐國家經濟一體化的開始。

②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

③1967年三個共同體正式合并為歐洲共同體。

④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⑤歐元(EURO):歐盟單一貨幣,2001年1月1日正式啟用。這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個歐洲經濟的穩定發展,有利于加深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

3、歐洲統一進程的特征:由經濟聯合發展到政治聯盟,從經濟一體化到經濟、政治一體化。

4、歐盟的性質: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聯盟組織。

5、影響:

①經濟:促進了歐洲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沖擊了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世界經濟格局

②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了世界多極化,在資本主義世界里形成了西歐、日本和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成立:1992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3國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開始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

2、特點: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經濟貿易集團。

(三)亞太經合組織(APEC)

1.成立和發展:①1989年在澳大利亞成立。②1991年,中國和中國臺北、香港加入該組織。

4、特點: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四、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認識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環境問題

1、含義: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歷史過程。

2、過程:①新航路開辟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開始。②兩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經濟朝著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③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3、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迅速提高,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和根本動力;

②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術手段;

③兩極格局結束,提供有利國際環境;

④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實行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問題與對策

存在的問題:①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增大;②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污染、環境污染和科技落后、發展差距拉大等問題。

必修五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3篇

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1. 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社會實踐是文化的源泉)

(3)一個人文化素養的形成: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 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4)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這種影響(注意:影響有好有壞),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3. 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4.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5.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6.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如今,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7. 中國如何應對文化發展上面臨的嚴峻挑戰?(從文化角度分析)

答: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

1. 來源: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 影響: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 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

(1)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結果。因此,要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2)深遠持久的影響: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4.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5. 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 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

6.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新 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1. 文化的多樣性:相對于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樣性):

(1)民族節日: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地位和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所以要保護文化遺產。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5.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樣,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也屬于整個世界??傊?,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6. 堅持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堅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永恒主題。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共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反對盲目自大、貶低、排斥異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異文化的錯誤傾向。

7. 應該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答:尊重文化多樣性。(第

4、

5、6點組合)

8. 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9. 文化傳播的途徑:

(1)商業活動。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涵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2)人口遷徙。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

(3)教育: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文化傳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4)大眾傳媒: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10.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們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1. 傳統文化的繼承

(1) 傳統習俗的繼承: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傳統建筑的繼承:建筑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一個民族的建筑無不體現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傳統文藝的繼承: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4)傳統思想的繼承:中國傳統思想 ,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

2. 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容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維系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3. 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所以,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4.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

(1)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2)從個人角度來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5. 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6. 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1)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2)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7. 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社會制度的更替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

(3)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不同思想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蕩,不但催生著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4)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第五課 文化創新

1. 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

2. 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決定作用: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3. 文化創新的作用和意義: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3)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4. 文化創新的途徑

(1)根本途徑(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基本途徑之一(古今):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3)基本途徑之二(中外):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采眾長。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今)與傳統文化(古)、民族文化(中)與外來文化(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1.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1)漢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為中 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罕有。

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還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4. 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斗密切相關。

(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3)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在繼續更加壯麗的篇章。

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第

6、

7、8點組合)

6. 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 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7. 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 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8. 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 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系: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4)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

1. 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 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 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靈魂。

5.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弘揚民精神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并確保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西方敵對勢力不愿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4)啟示與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四單元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

1. 當代文化生活的特點及原因

(1)特點:

①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斑斕色彩;

②人們在文化生活中面對著多種選擇。

(2)原因:

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2. 了解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對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文化生活帶來許多可喜的變化。(表現)滿足文化需求,充實精神生活;靈活表現方式,傳播文化知識;接受正確觀念,提高道德素質;引導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發展。

(2)文化市場的自發性與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也引發了令人的憂慮現象。

(表現)低俗趣味、新聞炒作、緋聞逸事;(態度)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3. 當代人民大眾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出什么特點及原因?這對文化建設提出什么要求?

(1)當前我國文化需求的基本特點:多層次、多樣化。

(2)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經歷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

(3)措施和要求: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應該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但無論什么類型、風格的文化產品或文化活動,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都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應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

6.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作用: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表現形式,都發揮著強有力的導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眾文化生活中占據著主導作用。

7. 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我們應該怎么樣做?

(1)(國家角度)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2)(公民角度)作為中學生,在文化中選擇,需要提高辨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第九課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內涵: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意義: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把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吸收人類文化優秀成果結合起來,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

3.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

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社會主義文化是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4. 為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1)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

(2)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

(3)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愿決定。

(4)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

5. 如何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6.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1)原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必須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奮,各項事業才會全面興盛,否則相反。

(2)根本任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即: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3)措施:

①發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業(重要途徑);

②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根本途徑)。

第十課 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

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1. 思想道德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

2.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3. 為什么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根本標識。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4. 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聯系是怎樣的?

(1)良好的知識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

必修五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4篇

1.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體,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是運動、發展和變化的物質世界。

2.天體:宇宙間物質存在形式的統稱。包括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其中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體、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號”飛船、航天飛機是天體,而飛機、隕星(隕石和隕鐵)、以及發射前的“神州七號”飛船不是天體。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距離地球最近的衛星(自然天體)是月球,這兩種天體也是對地球影響最大的天體。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天體系統: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構成的系統。 4.天體系統的層次:

5.太陽系:中心天體是太陽,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彗星的軌道扁長。

6.八大行星運動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圓性。類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遠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 7.日地平均距離為1.5億千米(叫1個天文單位)。

8.太陽:是一顆熾熱的氣體球,太陽大氣從里向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其中肉眼可見的是光球層。

9.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直接為地表提供光能和熱能,維持地表溫度,為生物繁衍生長、大氣和水體運動等提供能量。太陽能可再生、穩定、廉價、無污染。

10.太陽活動:光球層的太陽黑子(暗黑斑點——因為溫度低于周圍地區、周期11年,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色球層的耀斑(與光球層的黑子具有相關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強烈釋放導致突然的增亮現象,也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11.太陽活動的影響:⑴對無線電短波通信的影響:干擾電離層,導致無線電短波通信出現暫時中斷;⑵磁暴現象:干擾地球磁場,使指南針搖擺不定;⑶對氣候的影響:太陽黑子相對數與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關性,有的地方是正相關,有的地方是負相關,有的地方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 12.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地位——地球既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主要是指:從運動特征來看,它與其它7大行星具有三個共性特征;從結構特征來看,它與類地行星有許多共同之處。其特殊性主要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2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3、經線的特點:半圓;長度都相等;所有經線都相交于兩極;指示南北方

向。

14、緯線的特點:圓圈;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所有緯線都平行;指示東西方向。

15、經度:國際上規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的180°為東經(E),自西向東度數由小變大;向西的180°為西經(W),自西向東度數由大變小。

16、緯度: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為0°緯線,從赤道向北的90°為北緯(N),自南向北度數由小變大;向南的90°為南緯(S),自北向南度數由小變大。

17、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18、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的經線圈劃分東半球和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以東經度為主,為東半球;160°E以東、20°W以西以西經度為主,為西半球。

19、高、中、低緯度的劃分: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20.地球的自轉:周期(1個恒星日,為23時56分4秒),方向為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角速度和線速度的變化規律:角速度除了兩個極點為0以外,其余各地相等,為15°/h;線速度是赤道最大,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點為0(緯度60°為赤道的一半)。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

21.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產生晝夜交替、產生時差和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發生偏轉。

22.晝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任何時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3、晝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的周期為1個太陽日,時間為24小時。

24.晨昏線:晨昏線是指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總是平分地球并垂直于太陽光。晨昏線分為晨線和昏線,判斷方法:按照地球自轉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晝半球的線為晨線,由晝半球到夜半球的線為昏線。

25、晨昏線上的信息:①根據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方法,可知晨線、昏線與地球自轉方向、晝半球和夜半球、南北極。②晨線與昏線(晨昏線)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與經線(經線圈)重合(即經過極點),但晨昏圈總是平分赤道。③晨線上各地正在日出,昏線上各地正在日落,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及其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是6:00,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及其在的經線)的地方時是18:00。④晨昏線上各點的太陽高度都是0°。 ⑤晨昏線如果與極圈相切,說明極晝或極夜的范圍達到最大,也即是夏至或冬至。⑥根據晨昏線判斷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太陽直射點的緯度=90°-與晨昏線相切的緯度。 26.地方時: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刻,較東的地方時刻較早。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經度每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每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

27地方時的計算: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鐘(東加西減)。

28.區時:一般采取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該時區的區時,如: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地方時,而是東八區的區時,即東經120°的地方時。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

29.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轉,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運動方向)。

1.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30.地球的公轉:周期為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方向自西向東;軌道為黃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在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黃赤交角是地球公轉軌道面與赤道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3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周期是365日5時48分46秒,叫做1回歸年。移動規律如圖所示

3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同一時刻,自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同一地點①夏至日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的各地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時,除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32.晝夜長短:有極晝、晝長夜短、晝夜平分、晝短夜長、極夜等5種情況。同一地點晝夜長短隨著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而變化的,只有赤道上晝夜終年等長,其他地點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晝夜等長。根據晝長可以計算出日出和日落時刻:日出時刻=12:00-晝長×1/2,日落時刻=12:00+晝長×1/2。同一緯線上各點當日的晝長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緯度相同的兩條緯線,晝夜長短是相反的關系,即北半球的晝長=南半球的夜長。

3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陽直射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

極晝范圍也達最大(整個北極圈以內)。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夜范圍也達最大(整個北極圈以內)。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34.四季的更替:氣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節,春、秋二季溫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間。

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

35.地圖上辨別方向:①一般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示北;③有經緯網的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6.使用羅盤的步驟:照準——保持儀器水平——讀數,如果記作NW則表示西北方向、NE則表示東北方向、SE則表示東南方向、SW則表示西南方向。

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點刻度線之間所成較小夾角的角平分線方向為南方(要注意時針應是指的當地的地方時時間)。

38.利用北極星定方向:北極星位于正北方。北極星屬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來找出北極星。

2.1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

39.地球的圈層結構:自外向里依次為:外部圈層(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內部圈層(地殼、地幔、地核)。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包括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

40.地殼: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厚度不均(大陸地殼比大洋地殼厚,高山地區比平原地殼厚)。

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間,其上部有一個由塑性物質組成的軟流層,一般認為是巖漿的發源地。

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一下的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大。 43.巖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巖石組成的圈層,包括地殼的全部和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頂部(不含軟流層)。巖石圈中的巖石有三類:巖漿巖(又叫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

44.巖漿巖:巖漿上升或噴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巖石,包括侵入巖(花崗巖)和噴出巖(玄武巖)。

45.沉積巖:巖石經過外力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形成。如石灰巖。沉積巖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遺體和遺跡),被稱為記錄地球歷史的“文字”。

46.變質巖:巖石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如:石灰巖→大理巖。 47.地殼內部物質循環:從巖漿到各類巖石,再從各類巖石到新的巖漿的物質循環過程。如右圖。根據右圖判斷各類巖石和巖漿的方法是:先判斷巖漿 巖,即來向只有一個箭頭的是巖漿巖,因為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冷凝而成;而沉積巖可以由巖漿巖和變質巖轉化而來,變質巖可以由巖漿巖和沉積巖轉化而來,巖漿可以由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轉化而來。

48.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內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內力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

49、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溫度、流水、風化、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現為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巖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趨于平坦。

50.地質構造:地殼運動引起巖層的變形和變位。主要有褶皺和斷層。 51.褶皺:是因為巖層受到水平擠壓力而形成一系列彎曲變形,分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嶺、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裂隙發育,易被侵蝕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擠壓,巖層緊實,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52.斷層:巖層受到壓力或者張力作用,使巖層發生斷裂,出現斷裂面,并且在斷裂面兩側的巖層有錯動和位移。巖層下降會形成谷地(如我國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巖層上升則會形成斷塊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國的華山、廬山和泰山)。

53.研究地質構造對找礦、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設的指導意義:石油和天然氣多儲存于背斜構造中,地下水往往儲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庫、鐵路等工程建設應盡量避開斷層,隧道還要避免建在向斜內部,應選在背斜構造中部。

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v型)、瀑布和峽谷;流水堆積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現為侵蝕和搬運,在下游表現為堆積)。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洼地;風力堆積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風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區表現顯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歐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蝕地貌常有海蝕崖、海蝕穴、海蝕柱、海蝕平臺和海蝕拱橋。(特別注意:黃土高原的形成是風力堆積作用,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是流水侵蝕作用)。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也很大影響。

2.2 大氣圈與天氣、氣候

55.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氧原子――吸收紫外線)、水汽和固體雜質。

56、大氣的垂直分層:根據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溫度、密度及運動狀況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特點:對流層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對流層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平流層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線保護生物)、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天氣晴朗(適于飛機高空飛行)。高層大氣空氣密度很小,其中的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對無線電短波通信有主要意義。

57.太陽輻射: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熱源。包括紫外線(波長小于0.4um)、可見光(波長0.4—0.76um)和紅外線(波長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部分,屬于短波輻射。

58.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到達地球大氣層后,高層大氣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紅外線,對能量集中的可見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增溫,通過地面輻射(紅外線)向外放射能量,絕大部分被大氣吸收。因而,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

59.大氣逆輻射:大氣受熱后以大氣輻射(紅外線)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釋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

60.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儲存能量;二是大氣逆輻射將能量傳給地面,對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起到補償作用。

61.溫室效應原理: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可以絕大部分透過玻璃或塑料薄膜到達溫室地面,使溫室地面增溫,而溫室地面產生的長波輻射很少能透過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熱量保留在溫室內。 62.大氣的運動:分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運動(對流運動)和水平運動(風)。 63.氣壓:單位面積空氣柱的質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氣壓越低。近地面,氣溫越高氣壓越低、氣溫越低氣壓越高(冷高壓、熱低壓),高空相反。 64.等壓線和等壓面:氣壓相同各點的連線叫等壓線。氣壓相同各點連成的面叫等壓面。在氣溫相同的情況下,等壓面與地面平行。

65.熱力環流:大氣運動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熱,氣流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高空氣壓升高;地面受冷,氣流下沉,近地面氣壓升高,高空氣壓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氣壓差異,引起大氣從高壓向低壓的水平運動,從而形成熱力環流。

66.常見局部地區的熱力環流:①城市熱島效應:城區人口集中、工廠林立、車流密集,氣溫高,氣流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郊區氣溫低,氣流下沉,近地面氣壓升高;近地面吹郊區風。②海陸風:海水的熱容量大、升溫降溫慢,陸地的熱容量小、升溫降溫快。白天,陸地氣溫高,氣流上升,氣壓降低;海洋氣溫低,氣流下沉,氣壓升高;近地面吹海風。夜間,陸地氣溫低,氣流下沉,氣壓升高;海洋氣溫高,氣流上升,氣壓降低;近地面吹陸風。湖岸風(河岸風)與之相似,白天吹湖風(河風),夜間吹岸風。

67.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面上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水平氣壓梯度力,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原動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壓線從高壓指向低壓。

68.地轉偏向力:地球自轉引起地表水平運動偏向的力。方向始終垂直于風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69.摩擦力:風與地面摩擦產生的反作用力。方向與風向相反。

70、風向:高空,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壓線。近地面,風向受到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共同作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風向判斷: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0°-50°

71.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赤道地區受熱多,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極地地區受冷,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極地高氣壓帶; 高空氣流由赤道上空流向兩極,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緯度30°上空偏轉成與等壓線(緯線)平行, 不斷堆積,產生下沉氣流,在緯度30°附近的近地 面形成了副熱帶高氣壓帶,近地面的氣流從副熱帶 高氣壓帶向赤道和極地流動,流向赤道的氣流補償 赤道上升氣流形成低緯環流。流向極地的氣流在緯度60°附近與從極地流過來的較冷氣流相遇抬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對的低氣壓帶,即副極地低氣 壓帶,在緯度60°附近的高空,氣壓相對較高,氣流流向極地和30°上空,形成高緯環流和中緯環流, 這樣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個環流圈,即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個氣壓帶和三個風帶。如右圖。

7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幅度沒有太陽直射點移動幅度大。

73.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北半球的海陸對比顯著,1月,亞洲高壓(蒙古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副極地低氣壓帶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壓);

7月,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使副熱帶高壓帶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壓)。南半球海洋占絕對優勢,氣壓帶基本保持帶狀分布。

74.季風: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風向相反。

75.氣團的分類:按照氣團溫度與到達地區的溫度對比分冷氣團和暖氣團。冷氣團性質是冷干,通常從高緯地區吹向低緯地區;暖氣團性質是暖濕,通常是從低緯地區吹向高緯地區。

76.鋒面系統:鋒面是冷暖氣團交界的面,有冷鋒、暖鋒、準靜止鋒。 77.氣旋與反氣旋:

78.鋒面氣旋:鋒面與氣旋一般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鋒面出現在氣旋的低壓槽線上。

2.3 水圈和水循環

79.水圈的組成:地球表面大約71%被水覆蓋,有“水的行星”之稱;水圈的主體是海洋水(占)。淡水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淡水,比重很小。 80.水循環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層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按發生的領域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 81.水循環的環節:蒸發(含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徑流(含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只有海陸間循環環節齊全。

82、水循環的意義:聯系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四大圈層;對全球的熱量傳輸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促進地球上各種水體的更新(特別是海陸間循環使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流水侵蝕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態,使巖石圈的化學物質發生遷移。

83.河流的補給方式: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對河流徑流有調節作用。

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對穩定的方向作大規模運動的現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

85.洋流的類型:根據洋流的水溫與流經海區水溫的對比把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寒流通常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根據成因把洋流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水平補償流和垂直補償流,其中垂直補償流又可以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

86.洋流的分布規律: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逆時針);南緯400附近海域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

87.洋流的地理意義: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寒流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實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秘魯寒流使秘魯沿岸荒漠帶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寒暖流交匯的海域形成著名漁場(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漁場(秘魯漁場)。對海洋污染的影響——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凈化,擴大了污染范圍。對海洋運輸的影響——順流快,逆流慢。

單元活動:分析判斷氣候類型

88.分析氣候類型成因的方法:對比不同緯度的不同氣候類型,差異主要是氣溫,得出太陽輻射是形成氣候的基本因素;對比同一緯度的不同氣候類型,差異主要是降水量和季節分配,得出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移動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對比同一緯度、同一氣壓帶和風帶的不同地區,氣溫和降水都有差異,得出下墊面狀況也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 89.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移動對氣候的影響: (1)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

(2)在兩種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下的氣候類型 90.根據氣候資料判斷氣候類型:(1)根據氣溫判斷氣候帶:最冷月平均氣溫>15℃為熱帶、>0℃為亞熱帶(含溫帶海洋性氣候)、<0℃且最熱月平均氣溫>15℃為溫帶。(2)根據降水量的季節分配判斷雨型: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冬雨型――地中海氣候,夏雨型――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3)綜合考慮氣溫和降水→氣候類型。

3.1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91.自然帶:是地理環境各要素及其組合的差異形成的呈帶狀分布的景觀。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熱狀況及其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觀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較明顯地體現自然環境特征,因而用植被類型命名自然帶。

92.氣候類型與自然帶的對應關系: 9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9

4、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帶譜的主要因素:山體的緯度位置—垂直地域分異與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非常相似,緯度越低,自然帶越多。山體的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越多。山體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應足夠高才會導致水熱差異足夠大,從而形成地域分異。

3.2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95.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各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96.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圣誕節前后發生于秘魯太平洋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在厄爾尼諾年,來自赤道附近海區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導致表層海水溫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層營養物質減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進而造成海鳥饑餓致死。同時,沿岸荒漠洪水泛濫,全球各地氣候異常。 97.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①地理環境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征的協調一致;

②“牽一發而動全身”,即某一個要素發生改變,將會導致其它要素的改變;

③全球地理環境也是一個整體,某一區域的環境發生改變,也會影響到其它區域的環境。

98.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以海洋水與大氣之間為例):①海洋水與大氣之間在一刻不停地進行熱能和動能的交換,海洋水把熱能輸送給大氣引起大氣運動,大氣運動帶動海洋水運動;②大氣和海洋水之間還存在著勢能的傳輸與交換,在高壓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壓控制下海平面升高

99.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在水圈、巖石圈和大氣圈間的碳循環、氧循環和水循環。

100.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過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環)促使物質和能量在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間遷移和流動,聯系無機界和有機界。改變地球原始大氣的成分:CO

2、CH

4、H

2、NH

3、H2O→N

2、O2。改變陸地水的化學成分,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改善陸地的水分狀況。參與沉積巖的形成,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3 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01.喀斯特作用的實質: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即 溶蝕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積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

102.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分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叢、孤峰,以及溶蝕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學溶蝕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蝕),溶洞內有石鐘乳、石筍和石柱(淀積作用)。

103.桂林“山水”的原因:

單元活動3 學會應用地形圖

104.等高線:海拔相同各點的連線。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線不能相交,在陡崖處可以重合。 105.等高線地形圖: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緩。一組等高線彎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

106.地形剖面圖:直觀顯示地貌的起伏情況。橫軸為地面上的點,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地形圖一致;縱軸為海拔,要根據高差選擇適當的垂直比例尺。 107.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步驟:①繪剖面圖的水平基線,一般將等高線圖上的剖面線平移。②確定適當的垂直比例尺,畫出縱坐標,規定剖面基線所代表的高程。③從等高線圖上的剖面線與等高線相交的點分別向水平基線作垂線,根據各點對應的高度對照剖面圖的縱坐標,標出各點的高程。④將這些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108.地表形態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山區的聚落規模小、密度小,多呈條帶狀散布在河谷、山前沖積扇;平原地區聚落規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較密的地區沿河分布,在河流較少的地區多呈團塊狀。

109.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山區地表起伏大,鐵路、公路等多選建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或河谷地帶,且要迂回前進,彎曲度較平原地區大。山區交通線路的密度較平原地區小。

4.1 自然資源與人類

110.自然資源的概念: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它具備兩個屬性,即自然性(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得)和經濟性(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用)。常見種類有: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和氣候資源。

111.自然資源的性質分類: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長的地質時期,相對于人類的歷史來說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類對它的消耗速度遠遠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均是可再生資源,它們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環。 112.自然資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資源的分布存在著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著數量和質量的不平衡性。通??稍偕Y源受水熱影響明顯;而不可再生資源受地質作用的制約,例如金、銀、銅、鐵等內生礦多分布于巖漿巖地區,煤、石油等外生礦多分布于沉積巖地區。②資源間的聯系性:各種可再生資源之間往往是相互聯系的。因此我們在資源開發利用中要注意資源的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③數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內,資源的數量總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因為它們的再生、更新或循環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數量在一定時間和地區內也是有限的。不能認為可再生資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在開發利用中要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和循環利用。④利用的發展性: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人類對資源的利用范圍和途徑將進一步拓展、對資源的利用率也不斷提高。因此,在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對那些還沒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開發利用途徑的不可再生資源,最好不要開發,以免造成浪費或為今后開發利用帶來困難。

113.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114.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途徑:適度開發—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能超過資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顧—兼顧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保護環境—實現科學利用和保護的統一;公眾參與—充分調動廣大公眾的積極性主動性。

4.2 自然災害與人類

115.自然災害的概念:在自然界發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氣象災害--臺風、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屬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災害性(對人類構成危害)。

116.洪水:河流水位超過河灘地面出現的溢流現象。原因有:①徑流量陡增,如強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壩潰決,如自然或人為因素;④流域的匯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匯水速度取決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蓋率;排水速度取決于河谷順直程度、通暢程度和縱向坡度。人類的不合理活動會誘發或加劇洪水:植被破壞不僅加快了流域的匯水速度,而且還加劇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積,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減小,導致排水速度變慢。圍湖造田使湖泊對洪水的調節作用減弱。占據河道的物體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區的占用給分洪帶來困難。

117.洪災的形成:包括兩個基本環節,即洪水的形成和對人類造成損害。如果洪水發生在無人區,不會給人類帶來損害,就不會形成洪災。洪水發生的區域,人口越密集,致災的可能性越大;經濟越發達,損失就可能越嚴重。 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損害—沖毀房屋、道路和橋梁,淹沒農田、村鎮和工廠,造成人畜傷亡,甚至引起瘟疫和傳染病等,間接損害—造成水、電力、交通、能源等供應中斷及城鄉商業活動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亂等。

119.洪災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興建水庫,退耕還湖;修筑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對洪水的監測和預報;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嚴控亂砍濫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建立統一的減災防災管理體制,將減災防災納入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發展計劃;建立統一的抗洪搶險指揮管理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設置防洪保險基金和加強洪泛區土地管理;加強災前水利建設投入與減災科研投入等。

4.3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120.全球氣候變化:從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看,當前正處在溫暖的間冰期;從人類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看,當前正處在溫暖時期;從儀器觀測時期的氣候變化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氣溫又逐步回升,并呈現加速態勢。 121.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排放溫室氣體(CO2和CH4),另一方面,亂砍濫伐導致森林面積銳減,吸收CO2的能力大減,使大氣中CO2濃度逐年增加。 121.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①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種的滅絕。②導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導致干旱、洪澇、暴雨等災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122.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①減少燃燒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積植樹造林,降低CO2濃度;③開發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④發展技術,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⑤加強國際合作,全球共同行動。

單元活動4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123.地理信息技術:是對地理信息進行獲取。分析和應用的一門綜合性技術。其核心技術包括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

124.遙感:在離地球較遠的飛機、飛船、衛星上,使用光學儀器和電子儀器,接收地面物體發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信號,以圖像膠片或數據磁帶形式記錄下來,傳送到地面,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征。最重要的儀器設備是傳感器,它接收并記錄電磁波信號。

125.遙感的優點:探測范圍大、獲取資料快、受地面條件限制少、獲取信息量多。

126.遙感影像的判讀:直接解譯標志--湖泊的邊界圓滑,人工建筑工程的邊界棱角明顯;道路的寬度不變,河流的寬度從上游到下游逐漸變寬。間接解譯標志—與湖泊相連的線狀地物多為河流、河渠,與村莊相連的線狀地物則多為道路。

必修五數學知識點總結范文第5篇

1.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體,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是運動、發展和變化的物質世界。

2.天體:宇宙間物質存在形式的統稱。包括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其中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彗星、流星體、太空中遨游的“神州七號”飛船、航天飛機是天體,而飛機、隕星(隕石和隕鐵)、以及發射前的“神州七號”飛船不是天體。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距離地球最近的衛星(自然天體)是月球,這兩種天體也是對地球影響最大的天體。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天體系統: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構成的系統。 4.天體系統的層次:

5.太陽系:中心天體是太陽,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彗星的軌道扁長。

6.八大行星運動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圓性。類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遠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 7.日地平均距離為1.5億千米(叫1個天文單位)。

8.太陽:是一顆熾熱的氣體球,太陽大氣從里向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其中肉眼可見的是光球層。

9.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直接為地表提供光能和熱能,維持地表溫度,為生物繁衍生長、大氣和水體運動等提供能量。太陽能可再生、穩定、廉價、無污染。

10.太陽活動:光球層的太陽黑子(暗黑斑點——因為溫度低于周圍地區、周期11年,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色球層的耀斑(與光球層的黑子具有相關性,周期也是11年,能量的強烈釋放導致突然的增亮現象,也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11.太陽活動的影響:⑴對無線電短波通信的影響:干擾電離層,導致無線電短波通信出現暫時中斷;⑵磁暴現象:干擾地球磁場,使指南針搖擺不定;⑶對氣候的影響:太陽黑子相對數與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關性,有的地方是正相關,有的地方是負相關,有的地方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 12.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地位——地球既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主要是指:從運動特征來看,它與其它7大行星具有三個共性特征;從結構特征來看,它與類地行星有許多共同之處。其特殊性主要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2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3、經線的特點:半圓;長度都相等;所有經線都相交于兩極;指示南北方

向。

14、緯線的特點:圓圈;長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所有緯線都平行;指示東西方向。

15、經度:國際上規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的180°為東經(E),自西向東度數由小變大;向西的180°為西經(W),自西向東度數由大變小。

16、緯度: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為0°緯線,從赤道向北的90°為北緯(N),自南向北度數由小變大;向南的90°為南緯(S),自北向南度數由小變大。

17、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18、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的經線圈劃分東半球和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以東經度為主,為東半球;160°E以東、20°W以西以西經度為主,為西半球。

19、高、中、低緯度的劃分: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20.地球的自轉:周期(1個恒星日,為23時56分4秒),方向為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角速度和線速度的變化規律:角速度除了兩個極點為0以外,其余各地相等,為15°/h;線速度是赤道最大,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點為0(緯度60°為赤道的一半)。同緯度地區,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

21.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產生晝夜交替、產生時差和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發生偏轉。

22.晝夜的形成原因: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任何時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3、晝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的周期為1個太陽日,時間為24小時。

24.晨昏線:晨昏線是指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總是平分地球并垂直于太陽光。晨昏線分為晨線和昏線,判斷方法:按照地球自轉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晝半球的線為晨線,由晝半球到夜半球的線為昏線。

25、晨昏線上的信息:①根據晨線和昏線的判斷方法,可知晨線、昏線與地球自轉方向、晝半球和夜半球、南北極。②晨線與昏線(晨昏線)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與經線(經線圈)重合(即經過極點),但晨昏圈總是平分赤道。③晨線上各地正在日出,昏線上各地正在日落,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及其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是6:00,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及其在的經線)的地方時是18:00。④晨昏線上各點的太陽高度都是0°。 ⑤晨昏線如果與極圈相切,說明極晝或極夜的范圍達到最大,也即是夏至或冬至。⑥根據晨昏線判斷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太陽直射點的緯度=90°-與晨昏線相切的緯度。 26.地方時: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刻,較東的地方時刻較早。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經度每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每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

27地方時的計算: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鐘(東加西減)。

28.區時:一般采取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該時區的區時,如: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地方時,而是東八區的區時,即東經120°的地方時。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

29.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赤道上不偏轉,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面向運動方向)。

1.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30.地球的公轉:周期為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方向自西向東;軌道為黃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地球1月初在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在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黃赤交角是地球公轉軌道面與赤道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3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周期是365日5時48分46秒,叫做1回歸年。移動規律如圖所示

3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同一時刻,自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同一地點①夏至日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的各地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②冬至日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的各地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時,除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32.晝夜長短:有極晝、晝長夜短、晝夜平分、晝短夜長、極夜等5種情況。同一地點晝夜長短隨著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而變化的,只有赤道上晝夜終年等長,其他地點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晝夜等長。根據晝長可以計算出日出和日落時刻:日出時刻=12:00-晝長×1/2,日落時刻=12:00+晝長×1/2。同一緯線上各點當日的晝長是相等的。南北半球緯度相同的兩條緯線,晝夜長短是相反的關系,即北半球的晝長=南半球的夜長。

33.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北半球在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即太陽直射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

極晝范圍也達最大(整個北極圈以內)。北半球在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北極附近出現極夜。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夜范圍也達最大(整個北極圈以內)。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34.四季的更替:氣候上,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

季節,春、秋二季溫暖宜人。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二季介于冬夏之間。

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

35.地圖上辨別方向:①一般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示北;③有經緯網的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6.使用羅盤的步驟:照準——保持儀器水平——讀數,如果記作NW則表示西北方向、NE則表示東北方向、SE則表示東南方向、SW則表示西南方向。

37.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點刻度線之間所成較小夾角的角平分線方向為南方(要注意時針應是指的當地的地方時時間)。

38.利用北極星定方向:北極星位于正北方。北極星屬于小熊座,可以利用大熊座(北斗七星——勺子形)或者仙后座(W形)來找出北極星。

2.1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

39.地球的圈層結構:自外向里依次為:外部圈層(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內部圈層(地殼、地幔、地核)。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包括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

40.地殼:是地球表面莫霍面(平均深度17Km)以上、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厚度不均(大陸地殼比大洋地殼厚,高山地區比平原地殼厚)。

41.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下2900Km)之間,其上部有一個由塑性物質組成的軟流層,一般認為是巖漿的發源地。

42.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一下的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大。 43.巖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巖石組成的圈層,包括地殼的全部和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頂部(不含軟流層)。巖石圈中的巖石有三類:巖漿巖(又叫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

44.巖漿巖:巖漿上升或噴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巖石,包括侵入巖(花崗巖)和噴出巖(玄武巖)。

45.沉積巖:巖石經過外力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形成。如石灰巖。沉積巖中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遺體和遺跡),被稱為記錄地球歷史的“文字”。

46.變質巖:巖石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如:石灰巖→大理巖。 47.地殼內部物質循環:從巖漿到各類巖石,再從各類巖石到新的巖漿的物質循環過程。如右圖。根據右圖判斷各類巖石和巖漿的方法是:先判斷巖漿 巖,即來向只有一個箭頭的是巖漿巖,因為巖漿巖只能由巖漿冷凝而成;而沉積巖可以由巖漿巖和變質巖轉化而來,變質巖可以由巖漿巖和沉積巖轉化而來,巖漿可以由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轉化而來。

48.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內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內力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

49、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溫度、流水、風化、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現為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巖作用。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趨于平坦。

50.地質構造:地殼運動引起巖層的變形和變位。主要有褶皺和斷層。 51.褶皺:是因為巖層受到水平擠壓力而形成一系列彎曲變形,分為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前期背斜形成山嶺、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裂隙發育,易被侵蝕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擠壓,巖層緊實,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52.斷層:巖層受到壓力或者張力作用,使巖層發生斷裂,出現斷裂面,并且在斷裂面兩側的巖層有錯動和位移。巖層下降會形成谷地(如我國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巖層上升則會形成斷塊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國的華山、廬山和泰山)。

53.研究地質構造對找礦、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設的指導意義:石油和天然氣多儲存于背斜構造中,地下水往往儲藏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庫、鐵路等工程建設應盡量避開斷層,隧道還要避免建在向斜內部,應選在背斜構造中部。

54.重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v型)、瀑布和峽谷;流水堆積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現為侵蝕和搬運,在下游表現為堆積)。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洼地;風力堆積作用形成沙丘和沙垅(風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區表現顯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谷(U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歐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蝕地貌常有海蝕崖、海蝕穴、海蝕柱、海蝕平臺和海蝕拱橋。(特別注意:黃土高原的形成是風力堆積作用,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是流水侵蝕作用)。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也很大影響。

2.2 大氣圈與天氣、氣候

55.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氧原子――吸收紫外線)、水汽和固體雜質。

56、大氣的垂直分層:根據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溫度、密度及運動狀況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特點:對流層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對流層依靠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平流層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吸收紫外線保護生物)、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天氣晴朗(適于飛機高空飛行)。高層大氣空氣密度很小,其中的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對無線電短波通信有主要意義。

57.太陽輻射: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熱源。包括紫外線(波長小于0.4um)、可見光(波長0.4—0.76um)和紅外線(波長大于0.76um),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部分,屬于短波輻射。

58.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到達地球大氣層后,高層大氣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紅外線,對能量集中的可見光吸收很少;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增溫,通過地面輻射(紅外線)向外放射能量,絕大部分被大氣吸收。因而,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

59.大氣逆輻射:大氣受熱后以大氣輻射(紅外線)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釋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

60.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儲存能量;二是大氣逆輻射將能量傳給地面,對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起到補償作用。

61.溫室效應原理: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可以絕大部分透過玻璃或塑料薄膜到達溫室地面,使溫室地面增溫,而溫室地面產生的長波輻射很少能透過玻璃或塑料薄膜,使大部分的熱量保留在溫室內。 62.大氣的運動:分為上升和下沉的垂直運動(對流運動)和水平運動(風)。 63.氣壓:單位面積空氣柱的質量。同一地方,海拔越高氣壓越低。近地面,氣溫越高氣壓越低、氣溫越低氣壓越高(冷高壓、熱低壓),高空相反。 64.等壓線和等壓面:氣壓相同各點的連線叫等壓線。氣壓相同各點連成的面叫等壓面。在氣溫相同的情況下,等壓面與地面平行。

65.熱力環流:大氣運動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地面受熱,氣流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高空氣壓升高;地面受冷,氣流下沉,近地面氣壓升高,高空氣壓降低。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氣壓差異,引起大氣從高壓向低壓的水平運動,從而形成熱力環流。

66.常見局部地區的熱力環流:①城市熱島效應:城區人口集中、工廠林立、車流密集,氣溫高,氣流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郊區氣溫低,氣流下沉,近地面氣壓升高;近地面吹郊區風。②海陸風:海水的熱容量大、升溫降溫慢,陸地的熱容量小、升溫降溫快。白天,陸地氣溫高,氣流上升,氣壓降低;海洋氣溫低,氣流下沉,氣壓升高;近地面吹海風。夜間,陸地氣溫低,氣流下沉,氣壓升高;海洋氣溫高,氣流上升,氣壓降低;近地面吹陸風。湖岸風(河岸風)與之相似,白天吹湖風(河風),夜間吹岸風。

67.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面上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水平氣壓梯度力,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原動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壓線從高壓指向低壓。

68.地轉偏向力:地球自轉引起地表水平運動偏向的力。方向始終垂直于風向,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69.摩擦力:風與地面摩擦產生的反作用力。方向與風向相反。

70、風向:高空,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平行于等壓線。近地面,風向受到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共同作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風向判斷: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偏90°,近地面偏40°-50°

71.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赤道地區受熱多,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極地地區受冷,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極地高氣壓帶; 高空氣流由赤道上空流向兩極,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在緯度30°上空偏轉成與等壓線(緯線)平行, 不斷堆積,產生下沉氣流,在緯度30°附近的近地 面形成了副熱帶高氣壓帶,近地面的氣流從副熱帶 高氣壓帶向赤道和極地流動,流向赤道的氣流補償 赤道上升氣流形成低緯環流。流向極地的氣流在緯度60°附近與從極地流過來的較冷氣流相遇抬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相對的低氣壓帶,即副極地低氣 壓帶,在緯度60°附近的高空,氣壓相對較高,氣流流向極地和30°上空,形成高緯環流和中緯環流, 這樣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個環流圈,即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在近地面各形成四個氣壓帶和三個風帶。如右圖。

7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但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幅度沒有太陽直射點移動幅度大。

73.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北半球的海陸對比顯著,1月,亞洲高壓(蒙古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副極地低氣壓帶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壓);

7月,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使副熱帶高壓帶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壓)。南半球海洋占絕對優勢,氣壓帶基本保持帶狀分布。

74.季風: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的共同作用下冬夏風向相反。

75.氣團的分類:按照氣團溫度與到達地區的溫度對比分冷氣團和暖氣團。冷氣團性質是冷干,通常從高緯地區吹向低緯地區;暖氣團性質是暖濕,通常是從低緯地區吹向高緯地區。

76.鋒面系統:鋒面是冷暖氣團交界的面,有冷鋒、暖鋒、準靜止鋒。 77.氣旋與反氣旋:

78.鋒面氣旋:鋒面與氣旋一般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鋒面出現在氣旋的低壓槽線上。

2.3 水圈和水循環

79.水圈的組成:地球表面大約71%被水覆蓋,有“水的行星”之稱;水圈的主體是海洋水(占)。淡水僅占2.526%,其中冰川占68.72%,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淡水,比重很小。 80.水循環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層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按發生的領域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 81.水循環的環節:蒸發(含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徑流(含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只有海陸間循環環節齊全。

82、水循環的意義:聯系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四大圈層;對全球的熱量傳輸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促進地球上各種水體的更新(特別是海陸間循環使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流水侵蝕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態,使巖石圈的化學物質發生遷移。

83.河流的補給方式: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對河流徑流有調節作用。

84.洋流的概念:海洋水沿相對穩定的方向作大規模運動的現象。潮汐、海浪不是洋流。

85.洋流的類型:根據洋流的水溫與流經海區水溫的對比把洋流分為暖流和寒流。暖流一般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寒流通常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根據成因把洋流分為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水平補償流和垂直補償流,其中垂直補償流又可以分為上升流和下降流)。

86.洋流的分布規律: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逆時針);南緯400附近海域形成環球性西風漂流。

87.洋流的地理意義: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寒流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實例: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秘魯寒流使秘魯沿岸荒漠帶直逼海岸并向赤道延伸)。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寒暖流交匯的海域形成著名漁場(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上升流海域也形成著名漁場(秘魯漁場)。對海洋污染的影響——加快了污染海域的凈化,擴大了污染范圍。對海洋運輸的影響——順流快,逆流慢。

單元活動:分析判斷氣候類型

88.分析氣候類型成因的方法:對比不同緯度的不同氣候類型,差異主要是氣溫,得出太陽輻射是形成氣候的基本因素;對比同一緯度的不同氣候類型,差異主要是降水量和季節分配,得出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移動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對比同一緯度、同一氣壓帶和風帶的不同地區,氣溫和降水都有差異,得出下墊面狀況也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 89.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移動對氣候的影響: (1)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

(2)在兩種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下的氣候類型 90.根據氣候資料判斷氣候類型:(1)根據氣溫判斷氣候帶:最冷月平均氣溫>15℃為熱帶、>0℃為亞熱帶(含溫帶海洋性氣候)、<0℃且最熱月平均氣溫>15℃為溫帶。(2)根據降水量的季節分配判斷雨型: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冬雨型――地中海氣候,夏雨型――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3)綜合考慮氣溫和降水→氣候類型。

3.1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91.自然帶:是地理環境各要素及其組合的差異形成的呈帶狀分布的景觀。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海拔位置不同→水熱狀況及其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不同→景觀不同。其中,自然植被能較明顯地體現自然環境特征,因而用植被類型命名自然帶。

92.氣候類型與自然帶的對應關系: 93.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9

4、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帶譜的主要因素:山體的緯度位置—垂直地域分異與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非常相似,緯度越低,自然帶越多。山體的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越多。山體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應足夠高才會導致水熱差異足夠大,從而形成地域分異。

3.2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95.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各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96.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圣誕節前后發生于秘魯太平洋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在厄爾尼諾年,來自赤道附近海區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抑制了上升流,導致表層海水溫度升高,造成海洋表層營養物質減少,致使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進而造成海鳥饑餓致死。同時,沿岸荒漠洪水泛濫,全球各地氣候異常。 97.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①地理環境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征的協調一致;

②“牽一發而動全身”,即某一個要素發生改變,將會導致其它要素的改變;

③全球地理環境也是一個整體,某一區域的環境發生改變,也會影響到其它區域的環境。

98.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以海洋水與大氣之間為例):①海洋水與大氣之間在一刻不停地進行熱能和動能的交換,海洋水把熱能輸送給大氣引起大氣運動,大氣運動帶動海洋水運動;②大氣和海洋水之間還存在著勢能的傳輸與交換,在高壓控制下海平面降低、在低壓控制下海平面升高

99.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在水圈、巖石圈和大氣圈間的碳循環、氧循環和水循環。

100.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過程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循環)促使物質和能量在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間遷移和流動,聯系無機界和有機界。改變地球原始大氣的成分:CO

2、CH

4、H

2、NH

3、H2O→N

2、O2。改變陸地水的化學成分,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改善陸地的水分狀況。參與沉積巖的形成,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3 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01.喀斯特作用的實質: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即 溶蝕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積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

102.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分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叢、孤峰,以及溶蝕洼地和落水洞(主要是化學溶蝕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地下河和溶洞(溶蝕),溶洞內有石鐘乳、石筍和石柱(淀積作用)。

103.桂林“山水”的原因:

單元活動3 學會應用地形圖

104.等高線:海拔相同各點的連線。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海拔相同。不同的等高線不能相交,在陡崖處可以重合。 105.等高線地形圖: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海拔差(等高距)相等。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緩。一組等高線彎曲突出表示山脊或山谷。

106.地形剖面圖:直觀顯示地貌的起伏情況。橫軸為地面上的點,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地形圖一致;縱軸為海拔,要根據高差選擇適當的垂直比例尺。 107.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步驟:①繪剖面圖的水平基線,一般將等高線圖上的剖面線平移。②確定適當的垂直比例尺,畫出縱坐標,規定剖面基線所代表的高程。③從等高線圖上的剖面線與等高線相交的點分別向水平基線作垂線,根據各點對應的高度對照剖面圖的縱坐標,標出各點的高程。④將這些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108.地表形態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山區的聚落規模小、密度小,多呈條帶狀散布在河谷、山前沖積扇;平原地區聚落規模大、密度大,在河流較密的地區沿河分布,在河流較少的地區多呈團塊狀。

109.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山區地表起伏大,鐵路、公路等多選建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或河谷地帶,且要迂回前進,彎曲度較平原地區大。山區交通線路的密度較平原地區小。

4.1 自然資源與人類

110.自然資源的概念: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它具備兩個屬性,即自然性(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得)和經濟性(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用)。常見種類有: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和氣候資源。

111.自然資源的性質分類: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性是指其形成需要漫長的地質時期,相對于人類的歷史來說是不可更新的,也即人類對它的消耗速度遠遠大于其更新速度。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均是可再生資源,它們或可再生、或可更新、或可循環。 112.自然資源的共性特征:①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資源的分布存在著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平衡性,也存在著數量和質量的不平衡性。通??稍偕Y源受水熱影響明顯;而不可再生資源受地質作用的制約,例如金、銀、銅、鐵等內生礦多分布于巖漿巖地區,煤、石油等外生礦多分布于沉積巖地區。②資源間的聯系性:各種可再生資源之間往往是相互聯系的。因此我們在資源開發利用中要注意資源的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③數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內,資源的數量總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因為它們的再生、更新或循環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數量在一定時間和地區內也是有限的。不能認為可再生資源就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在開發利用中要合理規劃、適度開發和循環利用。④利用的發展性: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人類對資源的利用范圍和途徑將進一步拓展、對資源的利用率也不斷提高。因此,在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對那些還沒有完全清楚其用途和開發利用途徑的不可再生資源,最好不要開發,以免造成浪費或為今后開發利用帶來困難。

113.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114.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途徑:適度開發—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能超過資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顧—兼顧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保護環境—實現科學利用和保護的統一;公眾參與—充分調動廣大公眾的積極性主動性。

4.2 自然災害與人類

115.自然災害的概念:在自然界發生的,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氣象災害--臺風、寒潮、洪水、干旱等,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屬性:自然性(自然界的事件)和災害性(對人類構成危害)。

116.洪水:河流水位超過河灘地面出現的溢流現象。原因有:①徑流量陡增,如強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②河道堵塞,如冰凌、滑坡、泥石流;③堤壩潰決,如自然或人為因素;④流域的匯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流域匯水速度取決于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和植被的覆蓋率;排水速度取決于河谷順直程度、通暢程度和縱向坡度。人類的不合理活動會誘發或加劇洪水:植被破壞不僅加快了流域的匯水速度,而且還加劇了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積,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減小,導致排水速度變慢。圍湖造田使湖泊對洪水的調節作用減弱。占據河道的物體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區的占用給分洪帶來困難。

117.洪災的形成:包括兩個基本環節,即洪水的形成和對人類造成損害。如果洪水發生在無人區,不會給人類帶來損害,就不會形成洪災。洪水發生的區域,人口越密集,致災的可能性越大;經濟越發達,損失就可能越嚴重。 118.洪水的危害:直接損害—沖毀房屋、道路和橋梁,淹沒農田、村鎮和工廠,造成人畜傷亡,甚至引起瘟疫和傳染病等,間接損害—造成水、電力、交通、能源等供應中斷及城鄉商業活動停止和生活秩序紊亂等。

119.洪災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興建水庫,退耕還湖;修筑堤壩,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對洪水的監測和預報;增強防災減災的意識;嚴控亂砍濫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建立統一的減災防災管理體制,將減災防災納入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發展計劃;建立統一的抗洪搶險指揮管理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設置防洪保險基金和加強洪泛區土地管理;加強災前水利建設投入與減災科研投入等。

4.3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

120.全球氣候變化:從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看,當前正處在溫暖的間冰期;從人類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看,當前正處在溫暖時期;從儀器觀測時期的氣候變化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氣溫又逐步回升,并呈現加速態勢。 121.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一方面,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排放溫室氣體(CO2和CH4),另一方面,亂砍濫伐導致森林面積銳減,吸收CO2的能力大減,使大氣中CO2濃度逐年增加。 121.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①導致生態系統的調整和某些脆弱性物種的滅絕。②導致海平面的上升,造成沿海低地被淹。③可能導致干旱、洪澇、暴雨等災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122.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①減少燃燒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②大面積植樹造林,降低CO2濃度;③開發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④發展技術,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⑤加強國際合作,全球共同行動。

單元活動4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123.地理信息技術:是對地理信息進行獲取。分析和應用的一門綜合性技術。其核心技術包括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

124.遙感:在離地球較遠的飛機、飛船、衛星上,使用光學儀器和電子儀器,接收地面物體發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信號,以圖像膠片或數據磁帶形式記錄下來,傳送到地面,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征。最重要的儀器設備是傳感器,它接收并記錄電磁波信號。

125.遙感的優點:探測范圍大、獲取資料快、受地面條件限制少、獲取信息量多。

126.遙感影像的判讀:直接解譯標志--湖泊的邊界圓滑,人工建筑工程的邊界棱角明顯;道路的寬度不變,河流的寬度從上游到下游逐漸變寬。間接解譯標志—與湖泊相連的線狀地物多為河流、河渠,與村莊相連的線狀地物則多為道路。

上一篇:工廠員工個人工作總結下一篇:必修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