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必修政治知識點總結范文

2023-04-14

必修政治知識點總結范文第1篇

《生活與哲學》易錯易混知識點匯總

【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

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

(注意:哲學可能是科學的,也可能是非科學的)

2、哲學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

(注意:正確的哲學才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

3、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注意:哲學有正確的哲學也有錯誤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4、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注意:哲學不是具體科學的簡單相加。類似的錯誤提法有“科學的科學”、“科學之母”等)

5、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注意: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6、哲學是關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質與規律的科學。

(注意:哲學是關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的科學)

7、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思考和追問。

(注意: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智慧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思考)

8、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學可以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颍赫_的哲學或科學的哲學才能使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

9、世界觀是關于世界具體問題的觀點。

(注意:世界觀是關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問題的看法和觀點)

10、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決定、相互體現。

(注意:不是相互決定,只能是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不能是方法論決定世界觀。也不是相互體現,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11、哲學的發展就是用新觀點代替舊觀點。 (注意:哲學的發展是對舊觀點的揚棄)

12、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具體科學指導哲學。

(注意: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具體科學的指導)

13、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注意: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眾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14、只有哲學才是使人聰明的學問。

(注意:學習哲學可以使人聰明,但使人聰明的學問除了哲學還有具體科學)

15、科學的世界觀決定了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了哲學。

(注意:哲學不一定是由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構成的。錯誤的世界觀經過系統化和理論化也構成哲學,只不過這種哲學是錯誤的哲學)

16、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

17、舊哲學是唯心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論。

(注意:舊哲學既有唯物論也有唯心論,既有辯證法也有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18、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發點是群眾路線。

(注意: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發點是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觀點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19、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注意: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20、哲學直接作用于社會制度,引起社會形態的變化。

(注意:哲學通過人民的社會實踐間接作用于社會制度,引起社會形態的變化。)

21、不可知論完全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注意:不可知論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2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哲學的基本問題展開的。

(注意: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開的)

23、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

(注意:唯物主義中的具體形態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義也有局部可以借鑒之處。)

24、哲學的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

(注意:哲學的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25、哲學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注意:真正的哲學才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26、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直接吸收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而形成的。

1 高考圈-讓高考沒有難報的志愿

(注意:馬哲對上述兩者不是簡單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繼承和發展。)

27、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往哲學(舊哲學)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注意: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舊哲學的根本區別在于它的階級性和實踐性)

【唯物論部分】

1、唯物主義是世界觀,辯證法是方法論。

(注意: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從不同角度對世界的認識,也都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意義。)

2、物質是標志客觀存在的范疇。 (注意:“客觀存在”應為“客觀是在”。)

3、物質是萬事萬物的總和。

(注意:物質概括了萬事萬物的共同本質)

4、作為客觀實在的物質是獨立存在著的。

(注意:作為客觀實在的物質存在于物質的具體形態中,并通過具體形態表現出來)

5、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注意: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因此,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是正確的。但物質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約不正確。類似的錯誤提法還有“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相互制約”、“實踐和認識相互制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相互制約”)

6、意識離不開物質,物質也離不開意識,兩者相互依存。 (注意: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7、意識的本質是客觀實在在大腦中的反應 (注意:“客觀實在”應為“客觀存在”,“大腦”應為“人腦”,“反應”應為“反映”)

8、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

(注意:意識的內容是對物質的反映,所以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但在形式上,這種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鏡子等機械過程,具有能動性,所以,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9、、意識的反映就是“想”,意識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識的反作用是指意識在實踐過程中的指導作用,而不同于實踐過程本身。)

10、所有正確意識都是相同的。

(注意:認識角度、知識構成等差異決定形成的正確意識不盡相同。)

11、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

(注意:唯物主義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12、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在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 (注意:“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應為“意識能反映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強調物質決定意識。)

13、意識促進事物發展。

(注意: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發展)

14、自然界及其規律是客觀的,社會發展規律與人的思維規律是主觀的。 (注意:任何規律就其內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觀的。)

15、離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能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否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辦事情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注意:離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能認識和利用規律,就不能按規律辦事;是否尊重客觀規律才是取得成功的決定因素或關鍵)

16、規律是永恒不變的。

(注意:規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具體地把握規律。)

17、規律有好壞之分。

(注意:規律本身是客觀的,無所謂好壞,人們可以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18、正確的規律起積極作用,錯誤的規律起消極作用。

(注意:規律本身是客觀的,無所謂正誤之別,其本身也沒有好壞之分)

19、只要實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夠成功。

(注意:實事求是有利于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還要看各種主客觀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20、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 (注意:人可以認識規律,但不能改造規律)

21、規律對客觀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注意:規律起積極作用還是消極作用,關鍵是看人們如何利用規律)

22、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界的規律。

(注意:這不是規律,這是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

23、絕大多數國家的汽車靠右行,極少數國家的汽車靠左行,說明規律是可以改變的。 (注意:這里講的是規則,規則不同于規律)

24、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使客觀符合主觀。 (注意:應為“使主觀符合客觀”)

2 高考圈-讓高考沒有難報的志愿

【辯證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中,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又是有條件的,聯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2、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因而人們無法改變事物之間的聯系。

(注意:人們可以改變事物之間聯系存在的條件,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3、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4、原因和結果可以任意轉化。

(注意:轉化是有條件的,原因與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5、只要是先行后續關系就一定是因果聯系。

(注意:因果關系不僅具有先行后續的特點,而且具有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6、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是有條件的,條件是可以改變的,改變條件是無條件的。 (注意:改變條件也是有條件的)

7、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這是無條件的。 (該說法正確)

8、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注意:“一定意義上”才是)

9、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發展是運動變化,運動變化就是發展。

(注意:只有前進行上升性的運動變化才是發展)

11、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注意: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唯一特性,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2、夸大相對靜止,否認絕對運動是相對主義和詭辯論思想。 (注意:夸大相對靜止,否認絕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靜止觀)

13、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質變就是發展。

(注意:前對后錯。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但只有前進性的量變引起質變才是發展)

14、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注意:前兩句對后一句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

15、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徹底否定。

(注意: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盤否定)

16、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這意味著事物發展的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是前進的,每一步的發展方向是前進的。 (注意: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

17、聯系、發展、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注意:聯系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18、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

(注意:具體事物之間的矛盾是有條件的,必須處于統一體中。)

19、哲學上的斗爭和日常生活中的斗爭是整體和部分關系。

(注意:二者是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0、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發展。 (注意:矛盾是客觀的,不能制造,人為制造的矛盾只會阻礙事物的發展)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而不能理解為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

(注意:說反了,類似的錯誤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3、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 (注意:前對后錯)

24、一分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注意:矛盾的雙方是具體的、多樣的,不能簡單理解為好與不好兩個方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6、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一切從實際出發都是要實現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二者沒有區別。 (注意:前對后錯。后者是有區別的:世界觀依據有別,具體內涵有別)

27、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

(注意: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28、解決了主要矛盾,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 高考圈-讓高考沒有難報的志愿

(注意:解決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29、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沒有影響。

(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影響,而且矛盾的主次雙方在一定條件可以相互轉化) 3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注意:這是知識的混淆)

31、堅持重點論,就是抓主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注意:縮小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內涵)

32、新事物不可戰勝是因為舊事物總是比較弱小,處于被支配地位。

(注意:新事物不可戰勝是因為新事物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

【認識論部分】

1、認識既源于直接經驗,也源于間接經驗。

(注意: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是認識,都源于實踐)

2、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指導實踐。

(注意:實踐是認識的根本目的,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是認識的根本任務)

3、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注意: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4、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注意:實踐是檢驗人們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5、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注意: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6、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注意:真理才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7、物質是認識的來源。

(注意: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物質是意識的來源)

8、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對事物的發展起作用。

(注意:正確的認識起積極作用,錯誤的認識起消極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為它對事物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注意:顛倒因果關系)

10、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正確的認識可能不止一個。 (注意:對同一確定的對象,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

11、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所以真理是客觀的。

(注意:真理的客觀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內容是客觀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

12、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現象的正確認識。

(注意: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

13、認識的反復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注意:認識的無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注意反復性和無限性的區別。)

14、人們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客觀世界。

(注意:改造客觀世界是改造主觀世界的基礎,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主觀世界。)

15、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要在尊重客觀規律、正視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正確而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16、現象屬于感性認識,本質和規律屬于理性認識。 (注意:現象、本質是客觀的,認識屬于主觀的。)

17、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現象的正確認識。

(注意: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

18、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

(注意: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來源于實踐。)

19、把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意味著認識過程的結束。

(注意:一次完整的認識過程結束了,并不等于人類的認識到此結束了,人類認識還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深化、發展。)

20、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就是打破一切常規,敢想敢做。

(注意:合理想象和創造性思維是敢于打破常規,在已有的基礎上創新。)

21、矛盾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觀點。 (注意: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觀點。)

22、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注意: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4 高考圈-讓高考沒有難報的志愿

【歷史唯物主義部分】

1、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因而社會意識能夠決定社會存在。

(注意:社會意識的作用始終是第二位的,主張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是歷史唯心主義觀點。)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說明社會意識有時取決于社會存在,有時不取決于社會存在。 (注意:社會意識歸根結底都取決于社會存在)

3、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注意:適應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4、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首先看他在物質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注意: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看物質貢獻,也看精神貢獻,把二者區分開來是錯誤的。)

5、價值觀是對社會存在的正確反映,是科學的社會意識。 (注意:價值觀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6、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和促進作用。 (注意:所有的價值觀都起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才起促進作用)

7、價值觀(理想)對人生與社會起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注意:科學的價值觀、崇高的理想才對人生與社會起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8、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利益立場上是衡量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正確否的兩個標準。 (注意: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互相結合,共同構成正確價值觀的評價標準。)

9、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價值觀正確否的兩個標準。

(注意: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互相結合,共同構成正確價值觀的評價標準。)

1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利益關系和矛盾,都只能運用集體主義進行調節。 (注意:還有經濟、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11、集體主義和市場經濟根本上是一致的。

(注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2、人的本質屬性是人的自然屬性。 (注意: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

13、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作用的人們。

(注意:只有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才是人民群眾。)

14、人們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客觀世界。

(注意:改造客觀世界是改造主觀世界的基礎,改造主觀世界又影響改造客觀世界。)

《生活與哲學》重點知識點解析

第一單元

一、哲學、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科學

1、哲學與世界觀 聯系:(1)二者對象相同,即都是整個世界及人與世界的關系。(2)二者屬于意識范疇,都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分,都對人們的行動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區別:世界觀人人都有,人們自發形成的世界觀往往是零散的、樸素的,缺乏理論論證。而只有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才是哲學。

2、世界觀與方法論

聯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區別:世界觀主要說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論則是從我們應該怎么辦的角度思考問題。

3、哲學與具體科學

哲學要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發展要以哲學為指導。

二、物質的具體形態和物質

區別:二者具有物質共同特性──客觀實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個別特性

聯系:物質只能存在于物質具體形態之中,沒有物質的具體形態,就沒有物質,所以二者是共性和個性關系,一般和特殊的關系。

三、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

區別:客觀實在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存在著,相對于意識來講它是第一性的東西,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而客觀存在相對于主觀而言,它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也就是說客觀存在的東西除了物質現象之外,還有精神、意識現象。

聯系:“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

四、意識能動作用、意識反作用

五、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1、具體的統一是指:主觀認識要符合當地(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的實際。

2、歷史的統一是指:主觀認識要符合當時的實際(或者叫變化了的實際)

5 高考圈-讓高考沒有難報的志愿

3、總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時空中運動著的事物,運動著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間和時間。因而,任何客觀實際都是當時當地的實際,是具體的歷史變化著的實際。因而,從實際出發就只能從具體的歷史變化著的實際出發。

六、“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與哲學基本問題所說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注:對問題(1)的不同回答可以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對問題(2)的不同回答可以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七、唯物主義的發展階段

(一)古希臘、羅馬的樸素唯物主義:它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但把物質只歸結為某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金、木、水、火、土等)。

(二)16至18世紀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或機械唯物主義

1、機械性──把一切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

2、形而上學性──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事物

3、唯心史觀──用唯心主義觀點觀察和解釋社會歷史現象

(三)19世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

第二單元

一、聯系的地位,特點

聯系是唯物辯證法的起點。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多樣性、因果性。

二、聯系是客觀的與人們可以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是否矛盾

(1)所謂人們可以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只是改變事物聯系的具體形式。

(2)當人們試圖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時,只有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內容(包括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才能辦得到。否則,任何建立新的具體聯系的嘗試都是失敗。

三、物質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與根本屬性

(1)物質的根本特性是就物質相對于意識現象而言所獨有的性質──客觀實在性

(2)物質的根本屬性是指物質存在狀態是怎樣的或者說客觀實在本身有哪些屬性。物質除了運動這一屬性外,還有可知性、永恒性、無限性等屬性。在物質所具有的一切屬性當中,運動屬性是關于物質存在的屬性,也是物質其他屬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運動是物質最主要最根本屬性占有重要地位。

四、運動、變化、發展關系

聯系: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構成了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動力源泉。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絕對靜止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

區別:(1)定義不同:運動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變化指運動中所發生的狀態乃至性質的變化。發展就是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滅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2)側重點不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表示事物在活動著,它同靜止觀點相對立。變化反映事物運動的多樣性、成都和狀態,表示事物由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它與凝固觀點相對立。發展側重指事物上升的前進的運動和變化,反映著事物由低向高、由簡單向復雜的不斷更替過程。

(3)范圍、深刻程度不同:運動、變化比發展范圍廣泛,而發展比運動、變化更深刻,它表明事物運動變化的總方向和總趨勢。

五、具體科學規律與哲學規律關系

區別:(1)具體科學的規律是揭示某一領域事物內部本質的聯系。(2)而哲學規律是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領域的共同規律,是揭示各種具體規律共性的規律。

聯系:研究哲學規律是以具體科學的規律為基礎。研究具體科學的規律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

六、實事求是的哲學依據

一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二是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三是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都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七、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

聯系:(1)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統一的,二者都要求主觀符合客觀,從實際出發去發現規律、按照規律辦事。 (2)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是達到實事求是的重要條件;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目的,二者是統一的,沒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不解放思想,思想就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情況,也談不上實事求是。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二者都是我們的黨永葆生機的法寶。 區別:(1)二者含義不同

(2)二者強調的側重點不同,解放思想側重于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事求是側重于強調尊重規律性,按規律辦事。

第三單元

一、聯系、發展與矛盾的關系

三者有密切的聯系:聯系的本質內容是矛盾,發展是由聯系引起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事物的內部聯系即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聯系,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聯系即事物的外部矛盾雙方的聯系,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就是聯系的、發展的、矛盾的觀點。

6 高考圈-讓高考沒有難報的志愿

二、哲學上講的矛盾與邏輯矛盾區別

(1)概念不同。哲學上講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邏輯矛盾是指在敘述或回答問題時出現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現象。

(2)存在的范圍不同。哲學上講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而邏輯矛盾只存在于思維領域,且在思維領域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存在邏輯矛盾。

(3)反映的角度不同。哲學上講的矛盾是從動態方面來反映事物,是從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側面來講的;而邏輯矛盾是從動態方面反映問題,是在同一時間、同一關系下,對同一對象作出不同斷定。

(4)存在的性質不同。哲學上講的矛盾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邏輯矛盾是主觀的。

三、矛盾分析的方法

1、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2、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3、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四、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的內在聯系

1、從空間上看,普遍性──事事有矛盾(各個事物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樣嗎?)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2、從時間上看,普遍性──時時有矛盾(每個事物矛盾自始至終都一樣嗎?) 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3、從空間上看,即使把每一個事物內部不同的矛盾方面相比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事事、時時都要分析矛盾特殊性。

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一切從實際出發

相同點:二者都要求了解實際情況,認識符合客觀實際。二者都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不同點:(1)從實際出發屬于唯物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屬于辯證法。

(2)從實際出發的原理依據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理依據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二者的具體內容不同。從實際出發強調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強調矛盾各有其特點,反對一刀切。

六、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都是錯誤的

事物的特殊性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的,而普遍性則拋開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個性,只是概括出了他們的共同本質。因此,不能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所以,二者既不是多數和少數的關系,也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而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區別:(1)兩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復雜事物所包含的諸多矛盾相互比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則是就同一矛盾的雙方比較而言,主要矛盾有一個,次要矛盾有多個,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一個,矛盾的次要方面有一個。

(2)兩者的內涵不同。主、次矛盾講的是矛盾體可以稱為一個或一種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講的則是矛盾側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體,其內容都包含著矛盾的雙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兩者作用不同: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進程,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性質。

(4)二者方法論要求不同:主次矛盾關系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點、抓關鍵、抓中心,但不可忽視一般。主次方面關系原理要求看問題要把握主流和本質,但又不可忽視支流。

聯系:(1)二者都是關于矛盾的不平衡性問題,都是屬于矛盾的特殊性問題。 (2)二者都要求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

(3)主要矛盾中包含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兩者之間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而復雜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八、“兩點論兩分法”和“與重點相統一中的兩點論”的比較

區別:(1)含義不同,“兩點論兩分法”是全面地看問題的方法,既看事物的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而“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兩點論”是指認識復雜事物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依據不同。前者哲學依據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后者哲學依據是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屬于矛盾特殊性。

(3)二者強調的內容不同。前者只強調兩點,強調全面;后者強調的是帶有重點的兩點。 聯系:(1)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的“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兩點論”中的兩點,實質上與普遍性原理要求的“兩點論”中的兩點論是相同的。

必修政治知識點總結范文第2篇

1、生活處處有哲學 1 、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 、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 思考。

3 、哲學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地影響著我們 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學?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 化的世界觀;哲學又是關于方法論的學問 . 一句話,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3、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 區別: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 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 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聯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反映世界 觀。

4、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區別: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 某一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是對個別規律 和特性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整個世 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聯系:1 . 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 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2 . 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 指導。

5、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意識和物質的關 系問題 。 它有兩個方面內容: 1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2思維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問題?

6、什么是唯物主義?什么是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本原,物質第一 性 ,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 物質的派生。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第 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依 賴意識。

7、什么是辯證法?什么是形而上學? 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 題。

形而上學主張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 問題。

8、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1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舊制度、舊思 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 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

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 社會的巨大的物質力量。

9、馬克思主義哲學: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是無產階 級和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 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偉大的 變革。 第四課 探索世界的本質

1、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 是物質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 際出發,使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符合。

2、什么是物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 識 , 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 (它 概 括了 宇 宙 間 一切 事 物 和現 象 的 共 同本 質,而不是指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

3、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1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 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2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 擔者(主體 。 (3 離開運動談物質和離開物質談運動, 都是錯誤的。

4、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1區別: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 現象的變化和過程。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永恒的。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相對的、 有條件的、暫時的。 (2聯系: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是 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3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 的不變論;只承認運動而否認靜止,則導致 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5、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

l 規律的含義: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 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l 規律的客觀性: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 移的,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l 規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 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 方法論: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 罰。

6、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4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證關系原 理: (1區別:一個矛盾有兩個方面,其力量 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處于支配地 位、起著主導作用,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 面。另一方處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 方面。

(2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要方面決定的。

(3聯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 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 轉化。

(4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 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

(1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哲學依 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證關系原理;矛 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證關系原理。

(2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含義。

(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聯系:兩點之中有 重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4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 方法,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8、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論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依據:矛盾 的特殊性。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地位:是馬克思 主義的活的靈魂。

(4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 1具體 問 題具 體 分 析 是我 們 正 確認 識 事 物 的基 礎?!?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 問題的關鍵。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主 要是: (1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 兩分法。

(2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 重點論相統一。 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1、 辨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 (1什么是辨證的否定? ○1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 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2辨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是實 現新事物產生、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 徑。

○3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的環節。 (新事 物產生于舊事物之中,它總是汲取、保留、 改造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 發展的基礎。

○4辨證否定的實質,是 “ 揚棄 ” 。 (辨證的否 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 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 舊事物中的過時、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 事物中的積極、合理的因素。

(2 、辨證否定觀的要求(方法論 : ○1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 惟書、不惟上,只惟實。 (即要求我們,不 僅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更要立足實踐,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 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這是我們事業不 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2要求我們,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 (既不 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 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密切相連 的。 (1要創新,就必須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 思維。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必然要求我 們樹立創新意識。 (即要求我們,關注變化 發展的實際,敢于突破成規陳說;注重研究 新情況,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立新 觀念,開拓新境界。

(3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 創新的。

3、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因為: (1 創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原因:創新更新了人們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

術,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開辟出更廣闊的 勞動對象,進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例如:技術創新。

(2 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 革。 (例如: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 導。

(3 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和文化的發 展。

? 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的變革。原因:理 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使得人類的認識對象和 范圍日趨廣闊 使得人類思維的性質和水平 不斷更新和發展。

? 創新推動文化的發展。 (了解 “ 當代中國先 進文化 ” 的內涵

必修政治知識點總結范文第3篇

易混易錯知識點小結】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1.哲學的來源 哲學來源于社會實踐生活不是憑空產生的。常見錯誤說法“哲學是哲學家頭腦里自發產生的”。 2.哲學的定義 ①本意角度愛智慧。注意愛智慧≠智慧本身。哲學給人以智慧使人變聰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觀角度哲學是系統理論化的世界觀。注意從主體角度看——世界觀人人都有而哲學是哲學家并非人人從特點角度看——世界觀是零散的、不系統的、樸素的、不自覺的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 ③方法論角度哲學是也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的統一而不是僅包含其中的某一個方面。 ④具體科學角度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注意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常見錯誤說法 第一種情況顛倒二者的順序如哲學是具體的基礎或是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基礎 第二種情況亂加定語如“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能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直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從性質上來看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非科學的哲學不能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故而簡單的說哲學能促進社會或是人的發展的說法都是錯誤的。 第三種情況混淆關系誤認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實際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不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此外常見錯誤說法還有夸大哲學的作用如哲學=科學、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哲學與具體科學互為前提、沒有哲學就沒有具體的產生或發展等等。 ⑤時代精神角度哲學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注意不是任何哲學都是時代的精神只有正確反映時代任務和要求、牢牢把握時代脈搏、正確總結和概括時代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的哲學才是真正的哲學。但是任何哲學都是對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的反映。此外還要注意真正的哲學≠馬哲在不同的時代真正的哲學是不同的而在當下馬哲就是真正的哲學所以說“真正的哲學就是馬哲”說法錯誤說“馬哲是真正的哲學”說法正確。 3.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常見錯誤將二者的位置顛倒注意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世界觀也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所起的作用也是雙重的正確的促進、錯誤的阻礙即正促錯阻。 4.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思維——存在、物質——意識這兩組詞語是固定搭配不能混著用如“思維——物質、存在——意識”。 5.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觀點

哲學的基本問題包含兩個方面一思維和存在何為本原問題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第一方面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標準第二方面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哲學的基本觀點就是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即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觀點。 6.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關系問題包含思維和存在何為本原問題以及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而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屬于馬哲的范疇其內容為存在決定思維思維對存在具有能動作用。 7.不能簡單的認為凡是唯物主義的都是正確的凡是唯心主義的都是錯誤的。 唯物主義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將世界本原復雜問題簡單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具體的物質形態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但本質是正確的堅持了唯物主義這個大方向。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半截子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自然學科意義上的原子在歷史觀上犯了唯心主義錯誤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總體來說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缺點。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自然觀賞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在歷史觀上堅持實踐的觀點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綜上所述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本質正確同時也有缺陷不足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進行簡單定性。 唯心主義分為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

必修政治知識點總結范文第4篇

1、區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2、區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線、區域內部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互聯系、整體性。

3、區域的空間結構:區域中各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農業通常表現為面狀,交通運輸線路表現為線狀和網絡狀,城市和工業表現為點狀,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島狀。 影響區域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4、區域的產業結構:傳統的農業區域和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比較大;工業區域或加速推進工業化的區域,第二產業所占比重較大。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第三產業比重較大,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呈現出“

三、

二、一”的格局。

1.2 區域的發展階段

1、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標志:常用的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標如人文發展指數(預期壽命、教育程度和國內生產總值)

2、區域各發展階段的特征

區域發展階段 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階段 工業化階段 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經濟發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少 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推進 水平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

產業結構 傳統農業占有較大比重,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 第二產業比重迅速上升,第三產業加速發展 第三產業發展超過第二產業,以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

對外開放程度 低,對外貿易規模小,表現出自給自足特征 對外開放程度逐步提高 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大幅度增強

交通運輸 現代化交通線路少而稀疏 交通運輸建設顯著加快 現代化交通、信息網絡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發展速度高于區域平均 水平高,區域內部差異小

發展狀態 低水平的均衡狀態 不平衡增長 高水平的均衡狀態

1.3 區域發展差異

1、我國東、中、西部差異

①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東部:沿海12省區(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桂)(注:未包括港、澳、臺地區);中部9個省區(黑、吉、內蒙古、晉、豫、皖、鄂、贛、湘);西部10個省區(陜、甘、寧、青、新、云、貴、川、渝、藏)

②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差異:

東部:社會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較高,發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對外開放時間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工業結構以輕型和輕重混合型為主。

中、西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總體發展水平明顯落后于西部。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工業結構西部以重型傳統工業為主,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征。 ③ 改革開放的時空差異(見課本P19圖)

2、南北差異(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區域特征 跨越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平原高原為主;森林、煤炭、石油、鐵礦等資源豐富 多山地丘陵,熱量豐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屬礦產、生物資源、水力資源等相當豐富 限制因素 水資源不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旱澇災害、環境污染、山地丘陵區地形破碎 發展方向 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對外開放、改善生態環境 產業升級,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開發

范圍:10+2+3(西部地帶10個省區、內蒙古、廣西兩個自治區。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邊3個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條件:礦產、油氣、水能、土地資源等有突出優勢,發展潛力大。但西部基礎設施落后,人才、技術、資金匱乏。

措施: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加快優勢資源開發,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科技教育,擴大對外開放。

意義: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小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與邊疆安全;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4 區域經濟聯系

1、當今世界經濟的兩大發展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歐盟、東盟、APEC等)

2、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①意義: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②南水北調:規劃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連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

東線 中線 西線

調水源地 長江下游揚州附近 漢江上的丹江口水庫 長江上游通天河、雅礱江和大渡河 調水線路 沿京杭大運河提水北上到山東半島和天津 開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開鑿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

調水量 較大 較小 大

水質 差 較好 最好

③西氣東輸:主體工程從新疆塔里木盆地輪南鋪設輸氣管道到上海,將塔里木盆地、陜甘寧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長三角地區。還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氣輸送到湖北湖南。該工程的建設,有利于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緊張狀況,改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環境污染。

④西電東送:開發青海、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等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水電和煤電),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分北、中、南三條線路。意義:保證東部地區能源供應,加快西部資源開發,拉動相關產業。 ⑤資源跨區域調配對環境的影響。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對調入和調出區及沿線地區都會產生一些生態環境問題。

3、產業轉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價格、工資和地價水平、公用事業費用等方面的區域差異,導致產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②開拓市場③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影響: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區域差異。同時也會帶來環境污染加重等問題。

2.1 生態問題

1、水土流失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黃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松黃土高原)。

(2)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治理的措施:壓縮農業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植樹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

治理的意義: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立良性生態系統;建立生態農業模式,有利于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2、荒漠化問題: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導致的土地退化。按動力分為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和土壤鹽堿化等類型。

(1)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氣候干旱,大風頻繁,植被稀疏,風蝕作用強烈。

人為原因:人口增長過快,環境生態壓力過大;不合理的生產活動:濫墾濫伐、過度放牧、過度樵采、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劇了荒漠化趨勢。

(2)危害:土地退化,農牧業減產甚至絕收;生態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破壞基礎設施建設;加劇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3)治理措施:①營造防護林(三北防護林)②退耕還林還草③保護和恢復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態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長。

2.2 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1、濕地: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為淺水覆蓋的土地,屬于陸地與水體之間的過渡帶。類型:河流、湖泊、沼澤、灘涂、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紅樹林、珊瑚礁、水庫、稻田等。

2、濕地的功能:涵養水源、提供水資源、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凈化水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航運、旅游觀光、提供農副產品及礦產、能源等。有“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鳥類的樂園”等美稱。

3、濕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突出問題 治理措施

由于過度圍墾、泥沙淤積導致濕地減少,功能退化 退田還湖、退田還沼澤,恢復和重建濕地;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水質污染問題突出防治水污染

濫捕濫獵、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濕地生物多樣性銳減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濫捕濫獵;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濕地的法規,增強保護濕地意識。

2.3 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

1、田納西河流域的地理環境:田納西河發源于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流域內上中游為山地丘陵,下游為沖積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沛,冬春季降水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納西河流域的開發治理措施:以水資源綜合開發為核心,對全流域河道進行梯級開發,發揮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以電力工業為龍頭,建立起以高耗能工業為骨干的完整工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大力發展林業;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發展旅游業。

3、治理經驗:①設置全流域專門的開發機構,健全法規,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選擇開發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③不斷加大開發力度④提高流域的開放度。

2.4 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① 氣候條件:氣候是區域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

② 地形、土壤條件: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

黑土、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農業生產。

③ 社會、經濟條件:工業: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牧興工、共促農牧

交通: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發展外向型農業。

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有利于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三山脈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小興安嶺、大興安嶺、長白山 農業布局特點

耕作農業區: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區。

林業和特產區: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藥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畜牧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東北商品糧基地生產特點

①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地區專業化生產

農業發展方向

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

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

山區農業: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并舉的轉變。

2.5 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

1、魯爾區興起的主要區位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②水陸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場廣闊等。

2、魯爾區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術革命的沖擊③環境污染嚴重④工業結構單一。

3、魯爾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②對原有企業進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環境污染④完善基礎設施建設⑤發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

珠三角的工業化與城市化

1、珠江三角洲發展的區位因素:①優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②水陸交通便利③對外開放政策④海外僑胞眾多,便于引進資金和技術⑤地勢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

階段 城市化進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進程特點

改革開放初期以發展小城鎮為主導,工業企業發展迅速,分布具有廣泛性,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導城鄉融合,農業與非農產業相混雜的城鄉一體化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區域中心城市(廣州、深圳)的輻射帶動作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廣州)為中心的城市群體系

3、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動作用:工業化加速了非農產業向城市的集中;工業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業化加速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4、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與對策

問題:①產業結構層次偏低,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比重不高,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都處于劣勢②城市建設相對落后③城鎮和工業過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對策:①推動產業的整合和升級,加強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鎮體系,優化城鄉空間結構③推動區域基礎設施網絡化發展④加強生態建設,改善城鄉環境⑤加強區域間經濟聯系與合作,發展泛珠三角經濟區。

江蘇省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

存在問題

1 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

2 工業發展產生環境問題。

3 鄉鎮工業發展分散所產生的問題。

4 城市規模相對在縮小

5城市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不利于輻射和帶動周邊發展。

6缺少特大型城市。

城市化建設的思路

1 加快實現“城市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

2 打破舊制度下的行政區劃。

3 適當發展特大城市,加快發展大城市,積極合理發展中小城市,重點培育中心城鎮。 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1 行政區劃調整。

2 發展城市群,建設3大“城市圈”。

3 工業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

4 進城農民的利益得到體制和政策保護。

3.1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1、地理信息系統(GIS):以采集、存儲、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個部分組成:硬件、GIS軟件、地理數據、GIS人員、應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數據輸入、存儲(數字化過程)→地理數據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輸出。(地理數據分為屬性數據和圖形數據。數據存儲采用“分層”技術,不同的圖層儲存不同的地圖要素。)

2、地理信息系統與城市管理(略)

3.2 遙感(RS):一種探測技術,借助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遙感技術系統由遙感平臺、傳感器、信息傳輸接收裝置、數字或圖像處理設備等組成。根據運載工具的不同,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近地遙感。工作流程: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波譜特征)→傳感器收集→傳輸與接收→信息處理、信息分析→應用成果?,F代遙感優點:

視域廣闊、監測范圍大,能夠瞬時成像、實時傳輸、快速處理,迅速獲取信息和實施動態監測。用途:用于資源普查、環境監測、災害預警、軍事偵察及其他地物變化的分析等。 類型 概念 優點

航天遙感利用衛星、航天飛機、宇宙飛船、航天空間站等攜帶遙感儀器的遙感覆蓋范圍大,不受領空限制,

可進行重復不定期觀測等

航空遙感利用飛機攜帶遙感儀器的遙感。機動性強,分辨率較高

近地遙感距地面高度在幾十米以內的遙感分辨率高、范圍小

3.3 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的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GPS衛星星座、地面監控系統、用戶系統(接收設備)。GPS信號接收機主要有三種:導航型接收機、測地型接收機、授時接收機。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應用領域:軍事、交通、郵電、地礦、建筑、農業、氣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殼運動監測、工程管理、旅游探險等等。

必修政治知識點總結范文第5篇

一、漢朝 1.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習稱三公。 2.為加強皇權,漢武帝任用身邊的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為尚書令、侍中等,讓他們參與軍國大事,形成“中朝”決策機構。以丞相為首,由三公九卿組

成的機構,演化為執行機構,稱為“外朝”。 3.漢光帝進一步剝奪三公的權限,擴大尚書令的權利,使尚書臺成為決策和發號施令的中樞機構。

二、魏晉南北朝 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后有中書省、門下省,形成三省體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是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

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是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長官都為宰相。 具體分工為: 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尚書省執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 影響: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 2.隋唐時期,在尚書省又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此后歷史朝代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是最高的軍政機構,長官是樞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兩個機構和稱為“二府”。為制約宰相,增設參政知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三司管理財政,分割宰相財權。 作用:削弱宰相的職權,以總攬皇權。

六、元朝 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領六部,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 意義: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強皇權方面又有了新的發展。 漢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習稱“三公” 魏晉南北朝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隋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 唐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尚書省下置:吏、戶、禮、兵、工 稱為六部 宋 中書省、門下省、樞密院 元 中書省、樞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漢朝 1.漢初在地方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各國,郡國二制并行。 2.漢武帝后期,分全國為13州。州設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監察百官),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 3.東漢時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 4.東漢末年,州逐漸變為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由郡縣兩級變為州、郡、縣三級。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機構重疊,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勢,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逐漸變為州之上的行政實體。 2.唐朝中后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權力越來越大,發展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消減地方節度使權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據局面的重現。 2.宋朝地方政權分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縣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地方設行中書省。省的最高長官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貴族擔任。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 漢初 郡國二制并行 東漢末年 州、郡、縣 隋初 州、縣 唐 道、州、縣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為路、府、州、縣 意義: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評價:(1-5積極作用,6局限性) 從漢至元,中國政治制度屢經變化,不斷發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中央嚴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 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權的基礎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監督和考核。 這種高度的中央集權,造成地方官對中央和郡主的絕對依賴,難免人浮于事。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也難以實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4.1宰相制度的廢除 背景: 明初沿襲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設置中書省,由左右丞相統轄六部,管理全國行政事務。明太祖認為,這種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蕩。 內容1.1376年,明太祖廢除行中書省,設立部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漢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合稱“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試圖造反,被明太祖誅殺,同時廢除中書省和丞相,設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 影響: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4.2內閣的創立 內容:丞相廢除后,全國重大事務由明太祖親自處理,深感處理全國事務的疲憊,于是設殿閣大學士,作侍從顧問。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的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又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后來內閣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別是萬歷初

年,張居正當權時,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了。但是內閣只是顧問,票擬的采納最終取決于皇帝的批紅。 意義:內閣時郡主專制的強化產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4.3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 內容: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貴族共同議事的傳統,由八國旗主“共治國事”?;侍珮O極為后,為銷弱旗主的 力,增加議政的人數?;侍珮O改國號為清后,將原來的旗主全部封王,議政會議稱為“議政王大臣會議”,同時還仿照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內閣負責奏章票擬,軍國機要,由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由于會議的權力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會議決定的事,皇帝難以更改,皇權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親政后,為擴大皇權,在宮內設南書房,挑選翰林院學士入值,參與機務,替皇上起草諭旨。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ハ嘀萍s,最后集權于皇帝。 雍正帝時,又在宮內設置軍機處,挑選親信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实勖咳照僖娷姍C大臣,商議軍國大事,寫成文,經過皇帝審批后,傳達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員執行。于是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內閣相繼撤銷。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第二單元 列強武裝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 第一課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一、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四大侵略時間、名稱、條約、影響)

1、1840年至1842年鴉片戰爭 迫使中國簽定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內容影響自己整理

2、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迫使中國簽定第二批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內容影響自己整理

3、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馬關條約》內容影響自己整理

4、1900年6月1901年9月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內容影響自己整理

二、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

1、鴉片戰爭前,林則徐領導廣州禁煙運動。

2、廣州鴉片戰爭時期,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3、1859年6月守衛大沽口炮臺的愛國將士英勇抵抗,直隸提督史榮椿等多名將士壯烈犧牲。

4、甲午戰爭后,臺灣軍民進行反割臺斗爭,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

5、浙江定海戰役中總兵葛云飛短戰肉搏中炮犧牲,大量愛國官兵英勇戰斗獻身疆場見P24。

6、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三、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中國愛國軍民不屈不撓地堅持反抗外國侵略,付出了巨大犧牲,表現出堅強的民族氣節,留下了愛國主義的寶貴精神財富。 第二課 抗日戰爭(課標)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一、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三省;1937年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月12月,南京大屠殺30萬人以上;1941年在河北潘家峪制造慘案屠殺1200多人;在中國成立細菌戰部隊,如七三一部隊,用活人做試驗。

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國共兩黨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國軍民奮起抗戰。國民黨:正面戰場:組織四大會戰(淞滬會戰<寶山戰役、上海四行倉庫堅守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緬甸遠征軍。共產黨:敵后抗戰,制定全面抗戰路線,新四軍八路軍挺進敵后,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

三、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取得最后勝利的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四、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從國內來說是中國人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從國際來看,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的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第一課 太平天國運動 ①理論來源:基督教教義、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理論準備:創拜上帝教 ②理論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 革命的準備 ③理論特點:將平等自由思想通過宗教理論表達出來 組織準備:形成六人領導核心。 4建立基地:馮云山等深入廣西紫金山區活動建立革命基地。 5勝利進軍路線: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權)→全州(馮云山戰死)→長沙(蕭朝貴戰死)→武漢三鎮→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6定都天京后的措

施:政治上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軍事上組織了北伐、東征、西征。 7天京變亂:由勝而衰的轉折點(1856年) 8重建領導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戰:(1856——1861):再破江北大營—三河鎮大捷—再破江南大營—受挫上海—安慶失守失敗標志:天京淪陷(1864)

二、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1、民主革命作用:幾千年來農民革命戰爭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探索,對后來民主革命有重大影響。

2、局限性:經濟上,農民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革命綱領;思想上,不能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組織上,難形成統一堅強的領導核心。 第二課 辛亥革命 ① 歷史背景:民族、階級矛盾激化,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末新政、憲政失敗,民族資本發展及保路運動的促進 ② 傳播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創立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③ 創立中國同盟會,(領袖、綱領、組織) ④ 發動武裝起義,積累軍事經驗 ⑤ 武昌起義打響第一槍,成立湖北軍政府 ⑥ 各省獨立,南北和談 ⑦ 創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 ⑧ 袁世凱強迫清帝退位,篡奪辛亥革命果實。

二、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① 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② 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共和國 ③ 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④ 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 沖擊了幾千年的陳規陋俗,推動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識 ⑥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影響了亞洲革命和表現了亞洲的覺醒 ⑦ 開始了比較完整意義上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中國20世紀三次巨變之一。第三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① 五四運動背景:經濟基礎:辛亥革命后,中國近代工業迅速發展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政治基礎:北洋軍閥的封建專制統治促使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礎: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② 五四運動的過程:5月4日~6月初:運動的中心在北京,學生為先鋒;6月5日后:運動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為主力;結果:取得初步勝利(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簽和約)。 ③ 五四運動的意義: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特點(各階層作用):青年學生—先鋒,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看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工人中辦學校、建工會;影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①中共誕生的條件:經濟基礎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并登上歷史舞臺;思想基礎和干部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組織基礎是各地共產黨組織的成立。 ② 中共一大:時間:1921年7月23日;地點:上海(最后一天在嘉興南湖);主要內容:確立黨的名稱;制定黨的綱領;明確中心任務;選舉領導機構。 ③ 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時間:中共二大(1922年7月);條件:對于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的正確分析;最高綱領: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民主革命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意義: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方向。 ④ 誕生的意義:性質:新型工人階級政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進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的政黨;特點: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也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影響: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二、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五四運動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在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從此工人階級開始領導中國革命;青年學生起到了先鋒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了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開始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共誕生的影響:中共是新型工人階級政黨,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

新了。 第四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一、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中共誕生后,確立了中國革命首先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然后實現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革命戰略。 1924年,中共與國民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吸取失敗教訓,走上武裝革命道路,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對抗。

二、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期盼的獨立、統一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即將誕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勝利。它改變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第四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一課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課標)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人民政協召開和新中國的誕生:

1、政協會議籌備會議:成立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全面展開籌建新中國政權的工作:起草共同綱領、擬定政府方案。

2、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 選舉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會(主席)、通過《共同綱領》(臨時憲法)通過《政府組織法》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確定首都、國旗、國歌和紀元法、宣布國家領導人就職。

3、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確定《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4、開國大典: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意義 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封建專制、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人民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統

一、獨立,進入新時期、是十月革命與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的世界歷史大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

1、背景:建國后經濟建設大規模展開,民主政治成為迫切需要,人民當家作主需要一個具體形式;

2、過程:一屆人大召開(1954):制定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二屆人大召開(1959):劉少奇當選國家主席、三屆人大召開(1964):提出四個現代化目標

三、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多黨合作政協制度:原因: ①在民主革命時期,民主黨派最后選擇了與中共并肩戰斗,在中共領導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務,共同創建了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 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團結各階級、各階層力量,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實現社會主義改造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性質: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職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會作用,1954年后起政協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

2、“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提出(1956年): 背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民主黨派已變成代表一部分勞動者的政黨; 目的: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團結各民主黨派共同建設社會主義; 意義:標志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特點:我國民主政治特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政治制度”。

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確立完善: (1)1949年《共同綱領》確立、 (2)1954年憲法使之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五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1965年;

4、意義:是各民族平等聯合,團結、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最恰當的的制度,它滿足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愿望,對實現民族平等,保證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調動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2課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

1、文革發動背景: ①左傾錯誤發展 ②毛澤東錯誤判斷 ③野心家利用

2、民主法制破壞 ①文革初無政府主義思潮泛濫(沖擊、批斗、抄家) ②劉少奇冤案 ③民主法制的空前踐踏(奪權武斗)

二、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

1、歷史條件: ①黨和人民接受文革教訓是社會基礎 ②十一屆三

中全會召開提供政治基礎;

2、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 a.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法制建設的方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②平反全國各種冤假錯案 ③1979年通過《刑法》 ④1982年修訂《憲法》形成法律體系。 b.民主制度的建設完善: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的加強《1998年村委會組織法》 ②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協制度完善“1982年中共與民主黨派方針”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1984年民族域自治法”

3、以憲法為核心形成體系:我國立法特點:體現保障公民人身權利原則;

4、依法治國基本方針的確立與實施:1999年九屆人大把依法治國寫進憲法,中國法治建設里程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

一。

5、近年來我國依法治國新進展:加強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質觀念形成法制共識;依法打擊犯罪查處腐敗打擊偽劣產品加強執法監督。 依法治國意義:“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無視國家法律,肆意沖擊和破壞民主法制,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的民主權利被肆意踐踏,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遭受巨大挫折。因此,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將黨和國家的決策納入正確的法制軌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為必須遵守法律的各項規定,做到“有法必依”。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證,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 第3課 祖國統一大業

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1、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方針(1979年)

2、鄧小平針對臺灣問題解決提出“一國兩制”(20世紀80年代初)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

1、中英談判和香港回歸:英國:主權換治權;中國:主權不容談判。1982年談判;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權。

2、中葡談判和澳門回歸:1987年中萄聯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恢復行使主權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 1.背景:歷史發展的大一統趨勢,人民的意愿;

2.表現: 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來真正?;?; ②八七開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臺灣政府允許探親、經濟文化交流,歷史性變化); ③兩會成立(1990年臺灣成立“?;鶗?rdquo;1991年大陸成立“海協會”); ④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⑤汪辜會談(歷史性突破); ⑥八項主張;

上一篇:六年級文知識點總結下一篇:歷史八知識點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