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必修三會考知識總結

2022-08-22

時間過得很快,四季輪回的過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時間結束。在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過工作,可學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識,也留下了眾多的學習回憶。為記錄這一年的成長,可編寫一份年終總結。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必修三會考知識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必修三會考知識總結

思想政治會考必修三文化生活

政治-----《文化生活》會考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1、“文化”的內涵與形式

“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文化也是人的一種素養。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包括知識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文化有著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等。這些屬于人類的精神產品。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這些屬于人類的精神活動。

2、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即文化影響、反作用于經濟和政治):①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能夠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②發展文化產業,有利于促進文化生產力發展,充分發揮其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③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有利于人們更好地參與政治生活,推動民主和法制建設。④弘揚和培育民族文化,有利于抵制西方少數國家借助文化滲透的方式,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的文化霸權主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保證。

3、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文化是綜合國力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

1、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人們交往方式的差異,見諸交往時使用的語言、符號、器物等,也見諸交際過程中的行為舉止。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環境、知識素養、價值觀念。

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的影響即使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的,也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過程。

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是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3、優秀文化對塑造人生的作用★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

優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新

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1、 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這里的文化多樣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文化多樣性集中表現為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民族節日、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多樣性。

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保存文化遺產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沒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五彩繽紛的景象。

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和基本原則★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就是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原則就是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4、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

文化傳播的途徑有商人進行貿易活動、人口遷徙、教育等等。

5、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

文化傳播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

作為現代文化傳播主要手段的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6、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化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外域文化也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1、傳統文化的特點

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傳統文化包括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等內容。

傳統文化的特點: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2、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3、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即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即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

4、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在這一文化傳承過程中,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這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5、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每當社會制度更替時,代表新的政治、經濟力量的新文化,通過反對代表舊的政治、經濟力量的舊文化的斗爭,有力地促進文化的進步。

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蕩,催生著社會變革,也促進文化的發展。

6、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文化內容、傳遞文化成果、創造新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動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都能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第五課 文化創新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離開社會實踐,文化就成為無源之水、無土之木。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社會實踐不斷出現新情況,提出新問題,需要文化不斷創新,以適應新情況,回答新問題;社會實踐的發展,為文化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準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2、 文化創新的意義★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文化創新不斷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源于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3、文化創新的途徑★

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

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是:①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同時又要使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4、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

在處理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關系時,既要反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守舊主義”的錯誤傾向,又要反對拒絕接受當代新文化的“封閉主義”的錯誤傾向。

在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時,既要反對根本否定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又要反對一味推崇外來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之所以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因為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中華文化的強大包容性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使得中華文化不至于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或異化,保持自身文化的源遠流長。

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

中華文化曾長期居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列。如古代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風格獨特的特點??茖W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中華民族擁有各具風采的地域文化。受歷史、地理、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不同地域的文化既漸趨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中華民族擁有異采紛呈的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4、中華各民族的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在五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

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3、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戰略,我們要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需要振奮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5、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注意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和分化的圖謀。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既使民族精神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又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第四單元 發展先進文化

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對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

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我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它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傳播了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質;推動了生產的發展等。

文化市場的盲目性和大眾傳媒的商業性,也引發了令人憂慮的現象。有些部門和單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顧社會效益,肆意生產、銷售品位低下的文化產品;有的文化產品借消遣娛樂的名義,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級趣味;有些傳媒單位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于捕風捉影的“新聞”炒作,不負責任地傳播“緋聞軼事”等等。

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對人們文化生活的雙重影響要求我們對文化生活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2、發展人民大眾文化的基本要求★

人民大眾文化是指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發展人民大眾文化的基本要求:遵循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義、危害及存在原因

落后文化,是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落后文化危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毒害了人們的心靈,敗壞了社會風氣,使人們喪失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對落后文化需要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即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LUN功”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腐朽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對腐朽文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我國曾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封建思想的殘余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也加劇了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對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沖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致不同社會群體價值取向、文化選擇的多樣化。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誘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圖、權錢交易、損人利己等現象。

第九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的內涵★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的內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指導思想),以培育“四有”公民為目標(根本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基本特征)。

2、發展先進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弘揚主旋律★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因為:

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類進步、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

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文化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在多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環境中,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健康發展。

3、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既要弘揚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樣化

沒有內容和形式上的多樣性,社會主義文化就會單調、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但是,思想文化越是多樣化,越是需要主心骨。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文化建設就會混亂、失誤、受挫,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和生命力,社會就會失去共同的思想準則。

4、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

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5、發展先進文化,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發展教育事業的原因: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發展教育事業的要求: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發展科學技術的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力量。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發展科學技術的要求:①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②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③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④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原因:①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②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才能推動科技進步、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③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才能實現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崛起,通過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進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④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才能提高我國公民的民主素養,使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抵御資本主義腐朽文化的滲透,反對文化霸權主義。

第二篇:高中歷史會考復習必修二知識點

高中歷史必修二

2.1.1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A 原始社會:刀耕火種

春秋戰國:鐵犁牛耕,此后一直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中國農業主要生產方式——小農經濟(自然經濟) 古代中國農業主要生產特點——精耕細作

2.1.2 古代中國主要土地制度

A 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 商周時期——井田制

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 土地兼并是地主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

2.1.3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B 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點: 第一,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南稻北粟,我國是最早培植稻和粟的國家

五谷:黍、稷、麥、稻、麻

第二,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斷改良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使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1.生產工具的進步:

①農具材質的更新:

原始社會、商周時期:耒、耜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鐵農具使用 ②耕作工具的發展:

西漢中期:發明了犁壁。推動了牛耕的推廣。 唐代:曲轅犁發明,在長江下游出現(水田)。標志著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發展

曹魏:翻車

唐代:筒車 2.生產技術的進步:

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之一。春秋后期,牛耕開始出現,是我國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重要水利工程:戰國時期的都江堰;西漢的漕渠、白渠 第三,“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為主要生產方式。

1.自耕農經濟

①原因: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進步,使個體農耕有了技術的支持;私有土地的出現又使個體農耕有了物質基礎。

②產生:產生于春秋時期,并成為我國古代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 ③評價:

優點:自耕農經濟的特點是自給自足,因此生活穩定;農民是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

弊端:a.小農經濟規模小,“男耕女織”的簡單性別分工,使它很難擴大再生產,而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對手工業發展和商品經濟的需要有限,也會逐漸阻礙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 b.自耕農經濟承受風險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第四,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2.1.4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和特征

B 手工業發展基本史實:

1.冶金業

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是主要手工業部門 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2.紡織業

漢代:絲綢遠銷歐洲,獲“絲國”稱號。 元代:黃道婆全面推廣先進技術 3.陶瓷業

①東漢晚期:燒出成熟的青瓷。

②南北朝:成功燒制出白瓷

③隋唐時期:瓷器大量出口,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新的象征。 ④宋代:景德鎮成為“瓷都”

⑤元代:開始進入彩瓷生產時期。燒成青花和釉里紅。

⑥明清時期:出現了聞名中外的粉彩和琺瑯彩。 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1.官營手工業

從西周到明代前期,官營手工業一直占據著最主要的地位。 2.私營手工業

(1)興起:春秋戰國時期

(2)發展:明代中葉以后,在制瓷、紡織、礦冶等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 3.出現新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明朝中后期,蘇州等地出現以絲織為業的“機戶”,開設機房,雇傭機工進行生產。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就是早期的雇傭工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種雇傭關系就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2.1.5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和特點

B 商業發展的概貌

1.商代:產生了專門的職業商人

2. 宋代: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集鎮、夜市興盛

3. 明代:區域性的商人群體實力雄厚,叫做“商幫” 商業發展的特點

城市逐步增多,發展繁榮

嚴格限制階段:從周至唐,坊市分開放松限制階段:宋至明清,坊市界限打破, 唐宋時,沿海上陶瓷之路,出現一些沿海港口城市如泉州、明州、揚州

2.1.6 “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C 重農抑商政策:我國古代最基本的經濟政策。產生于戰國時代,貫穿于封建社會始終

內容: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即保證經濟政策向有利于農業發展的方面傾斜。

評價:①封建社會前期,主要為積極作用——促進了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了地主階級的政權。 ②封建社會后期,主要為消極作用——嚴重阻礙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違反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導致中國社會發展滯后。

海禁和閉關政策

評價:

①積極作用:作為一種消極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時期內對西方殖民主義侵略有一定的自衛作用,維護了國家主權。

②消極作用:中國出口商品數量少,對外貿易在整個經濟中的份額極小,難以促進工商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由于長期與世隔絕,中國逐漸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落后挨打。

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嚴重阻礙

a.國內市場狹?。恨r民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極端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品; b.資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將賺來的錢大量買房置地,嚴重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 c.政策限制:封建國家設立眾多關卡,對商品征收重稅,并嚴格限制手工業生產規模。 d.國際市場喪失: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貿易。

2.2.1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A 傳統的小農經濟(即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影響:不平等條約沖擊小農經濟;中國依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淪為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改變中國傳統社會經濟,改變社會結構

2.2.2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A 民族工業的興起:

19世紀70年代在外資企業和洋務企業的刺激下民族工業產生(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房)

初步發展:甲午戰爭后,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社會上興起實業救國熱潮(張謇、榮宗敬、榮德生)

2.2.3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B 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前提;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誘導;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辦廠。

2.2.4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A

1、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時間:一戰期間

原因:①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忙于戰爭,對華資本和商品輸出減少;②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位,激發振興實業的熱情。③政府倡導使用國貨。④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

概況:輕工業發展迅速,化學工業有發展。

2、一戰后,外國資本卷土重來。

3、日偽政權對淪陷區經濟的破壞:

適地適產主義:意在將占領區經濟完全納入日本經濟體系

方式:軍事管理和委托經營 處境:三座大山重壓:

4、抗戰前,形成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實行經濟統治政策,對民族工業予以排擠、打擊。

2.2.5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C 帝國主義

封建主義

官僚資本主義

2.2.6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C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主要表現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辛亥革命,使中國的近代化由器物層面開始提升到制度層面。

2.3.1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

A

1、社會主義工業化: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

(1)背景:經過建國初期的經濟調整,1952年底國民經濟基本好轉。

(2)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

(3)影響:新建了飛機制造、汽車制造、重型機械等工業部門,社會主義工業化由此全面展開。

2、三大改造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1953——1956底) 方式:農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道路

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影響: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中國基本確立。

3、經濟建設的成就與教訓(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 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意義: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蓬勃發展起來。 (2)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1958年)

在中共八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了解一下:“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

影響:片面追求經濟建設中的高速度,輕率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影響: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左”傾錯誤迅速發展;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 (4)1959——1961年,我國出現經濟嚴重困難時期。 (5)八字方針:(1960年)

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1962年底國民經濟形勢開始好轉。 (6)文革十年(1966——1976年)

“左”傾錯誤惡性膨脹,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國民經濟建設。

2.3.2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經驗教訓 B 經驗:經濟的計劃性有助于經濟的穩步的發展,如“一五”計劃的制定為經濟建設確定了目標;穩步推進社會變革,如三大改造;及時糾正經濟建設中的錯誤政策,如20世紀60年代的調整;合理處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關系;依據國情制定政策方針,實事求是,如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一五”計劃、中共八大等。

教訓:要從實際出發,依據我國國情制定經濟政策,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如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錯誤;生產關系不能超越生產力的發展,否則會挫傷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如人民公社化;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如十年“文革”;國民經濟各部門必須協調發展,否則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水平,如“大躍進”等。

2.3.3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

B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

內容:確立了改革開放、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面來的方針。

意義: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2、經濟體制改革:

前提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目的是解放生產力;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農村重點是普遍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

2.3.4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C 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思想的束縛,揭開了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序幕,成為建國以來黨的歷史和共和國歷史的偉大轉折,成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2.3.5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

A 開始地點:安徽、四川

主要特點:包產到戶。 前提:土地公有制。 產品分配:“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影響: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2.3.6

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

A 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

結果: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實力,增強了企業活力,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2.3.7

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B

改革的目的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改革那些 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以改革總攬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進社會發展,隨社會發展不斷深化改革。

2.3.8 我國創辦經濟特區、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和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史實

A ① 1980年我國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② 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

③ 1985年以后,國務院又先后決定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并逐步從南到北連成片,形成沿海經濟開放地帶

④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各地出現了一大批不同級別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科技園區、保稅區等,對外開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樣

⑤ 1990年中央做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決定,成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志 2.3.9

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

B 特點:我國已經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3.10 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

A ①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并把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內容。

2.3.1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C ①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城市,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企業的活力得到了增強。

②政治體制改革:促進了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對團結全國人民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起了重要作用。

③對外開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并在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2.4.1

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的變化 A 1.服飾:出現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裝和旗袍 2.飲食:西餐成為一種時尚

3.建筑:出現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2.4.2

近代以來社會習俗的變化 A 1.辛亥革命后,結辮習俗結束,頒布廢止纏足的法令。

2.大城市里,婚喪禮儀由繁入簡,由愚昧到文明,農村變化不大。

2.4.3

影響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因素 B 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

政府政策的推動(例:清政府、民國政府)

民主革命的發展(例: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國民革命)傳統習俗不合乎時代潮流等

2.4.4

近代以來交通工具的進步 A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 近代第一家輪船航運公司——輪船招商局;

2.4.5

近代以來通訊工具的進步 A 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 2.4.6

近代以來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B 促進了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信息的傳遞更加便捷,深刻的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等。

2.4.7

近代以來報刊的發展 A 維新運動中,國人辦報增多,報紙成為宣傳政治主張的武器。

2.4.8

近代以來影視的發展 A 中國人第一次嘗試自攝影片《定軍山》

2.4.9

互聯網在中國的逐漸普及 A 自從1995年以來,因全面開展因特網業務,網民數量劇增。

特點:打破了常規的時間、空間界限,超越了空間、國界、種族的束縛,更方便、快捷、廉價,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娛樂方式。

影響:通過全球范圍的最大限度的信息傳遞,全方位的徹底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的出現將人類推向新的生存空間,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2.4.10 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

B ① 報刊:最主要任務是通過新聞事業影響人們政治生活,其次是影響人們經濟生活和文化娛樂生活。

② 影視:最主要任務是滿足大眾文化娛樂生活,其次是影響人們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 ③ 互聯網:通過全球范圍的最大限度的信息傳遞,全方位的徹底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2.5.1迪亞士的航?;顒雍桶l現好望角A 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亞士抵達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1487年

2.5.2哥倫布開辟新航路A 西班牙王室支持,哥倫布抵到達美洲新大陸

1492年

2.5.3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B 使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建立了直接商業聯系,初步形成廣闊的市場。形成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經濟體系,人類從分散走向整體,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5.4荷蘭的殖民擴張A 海上馬車夫

時間:16世紀時,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17世紀上半葉是其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 手段:組建大型商業公司,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 國際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

2.5.5英國的殖民擴張A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確立海上霸主地位:18世紀下半葉(殖民商業活動和掠奪,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 進行奴隸貿易:三角貿易

影響:對英國——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對美洲——提供廉價勞動力

對非洲——破壞不可估量

2.5.6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B 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形成以歐洲為中心、遍及亞非拉的殖民體系,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2.5.7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A 開始:棉紡織業——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水力織布機 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工廠制度最為普遍。使用機器大規模生產,并成為機器的附屬品。企業主既是資本所有者,又是企業管理者。

2.5.8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本事實A 電氣時代:標志:冶金、內燃機技術、發電機、電動機、合成化工

特點:科學成了技術進步的主要動力

表現:電的發明和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大企業時代到來

生產規模: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大企業控制生產經營,甚至掌握國家命脈和國家機器。 經營模式:高級人才管理,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提高生產效率。 發展趨勢:國際化,出現國際聯合公司、跨國公司等組織形式。

2.5.9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C 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6.1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A 股票投機過渡;供需矛盾;生產過剩——直接原因

2.6.2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特點和影響A 特點: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強

影響:經濟破壞嚴重,國際關系日趨惡化;資本主義面臨嚴重政治危機

2.6.3 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A 經濟危機打擊下,資本主義面臨嚴重政治危機,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搖搖欲墜。美國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挽救危機

2.6.4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

A 整頓財政金融——重建人們對銀行的信心

調整工業生產——《全國工業復興法》和“藍鷹運動” 調節農業生產——減少耕地面積和產量以提高價格

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振——興辦公共工程提供就業機會

2.6.5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B 政府大規模的干預經濟

2.6.6羅斯福新政對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B 用國家力量擴大消費,調整供給與需求矛盾。開辟國家干預經濟時代。

2.6.7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變化B (1)第二次大戰后美國等國經濟發展

20世紀50-60年代,發達國家進入經濟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1973年,發達國家出現經濟“滯漲”現象。 (2)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

戰后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放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利用國家權力對經濟進行大力干預的政策。

戰后各國進行福利改革。

2.7.1 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

A 內憂外患:外有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內有國內戰爭爆發

2.7.2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轉向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B 蘇維埃經濟破壞嚴重;農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 國家沒能力直接領導和組織所有企業的生產。1921年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

2.7.3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

A 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 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的計劃經濟

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2.7.4“斯大林模式”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B 經驗:集中國家力量發展經濟,有利于經濟發展。

教訓:片面發展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和農業;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國家從農民身上拿走太多,影響農民積極性;長期執行計劃指令,壓抑地方和企業積極性。

2.7.5赫魯曉夫的改革

A 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

評價: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沒有改變原有經濟體制

2.7.6勃列日涅夫改革

A 內容:重點重工業

評價:改革沒有突破原有體制的弊端;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拖跨了蘇聯經濟

2.7.7戈爾巴喬夫改革

A 背景:1985年,蘇聯社會陷入危機邊緣

內容:對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經濟改革失敗后轉向政治改革,最后導致蘇聯解體。

2.7.8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B 社會主義改革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8.1“布雷頓森林體系” A 1.背景:二戰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西歐實力大為削弱,美國經濟實力膨脹企圖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2.過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國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會議按照美國的方案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后議定書》及附件,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這兩個國際貨幣金融組織,總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3.構成:制度+機構

①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各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并保持固定的匯率和比價;

②國際金融機構的建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 ①積極:標志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4.作用:

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消極:它確立了美國在“二戰”后相當長時間內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滿足了美國對外擴張的需要。

2.8.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B 二戰后,西歐國家普遍衰落,而美國經濟實力膨脹,美國企圖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主要經過了如下步驟:

①1944年夏,美、英、中等戰時盟國的代表召開了布雷頓森林會議,美國憑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確定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其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成為戰后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兩大支柱。

②1947年簽署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從而成為戰后支撐世界經貿的又一大支柱。

③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成為支撐世界經貿關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礎上,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2.8.3歐洲聯盟

A 1.歐洲共同體出現

(1)原因:①歐洲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

②近代歐洲各國的沖突和戰爭不斷,激起人們對歐洲統一的愿望。 (2)過程:①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②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在布魯塞爾成立 ③1967年,三個共同體正式合并為歐共體

2.歐洲聯盟成立:

①1992年歐共體成員國正式簽訂了《歐洲聯盟條約》。 ②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標志著歐共體由經濟實體轉變為一個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區域經濟集團組織。

③2002年1月1日年歐盟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用。

3.影響:歐洲一體化也改變了世界格局,極大地提高了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

2.8.4北美自由貿易區

A 1.背景:在全球化和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下,美國經濟面臨挑戰

2.標志:1992年,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 3.性質:單一的區域經濟組織

2.8.5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A 1.背景:經濟區域化的推動

2.過程:1989年,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12國外長會議,宣告亞太經合組織正式成立 3.擴大:1991年,中國、中國臺北和香港加入該組織

4.影響:亞太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地位與作用大大提高;開創了新的合作模式(APEC方式)。

2.8.6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趨勢

C 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這些區域經濟集團的建立,說明歐、美、亞三足鼎立的世界經濟格局正在逐漸形成,也說明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隨著世界經濟區域化的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多極化趨勢。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北美、西歐和東亞三大經濟力量相互競爭的局面,影響了世界格局。

2.8.7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 A

建立過程:

① 1944年,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與會國建議建立貿易的國際組織。 ②1947年,美國、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其目的是通過談判削減關稅,消除貿易壁壘,實現貿易自由化,促進經濟發展。

③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目的:促進各國市場的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2.8.8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和作用

B 1.過程:

① 中國是關貿總協定的創始國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國民黨竊據等歷史原因,中止了在關貿總協定中的活動。

②1986年7月,中國正式申請恢復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國地位。

③經過長達15年的艱難談判,中國終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影響:

對世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世貿組織本身的需要,中國融入世界,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貿易體系。

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實現全面接軌的一個契機,標志著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

2.8.9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B

世界貿易組織不僅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它本身作用的擴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首先,世界貿易組織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規則,為全球貿易的發展規定了方向。 其次,世界貿易組織內容的擴大,將其自由貿易原則拓展到更多領域。隨著國際間經濟交往的擴大,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經濟爭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就會演變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戰,嚴重阻礙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總之,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一系列協議與規范,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這一歷史性潮流,具有較強的不可逆性。

2.8.10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

B 1.過程:①新航路開辟,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增多;

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③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2.原因:①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根本推動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 ③兩極格局的結束為全球化發展消除了政治障礙; ④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①對全球經濟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3.影響:

利益失衡;發達國家是最大受益者。

②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有利于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但由于科技和實力的差距,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5.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無法阻擋。

②發展中國家應抓住機遇,結合國情,制定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經濟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求發展;

③還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活動,努力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秩序。 ④中國當前正進行的對外開放,實質上就是在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的這一機遇,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服務。 6.存在問題:

①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

② 在世界市場上,發達國家經濟實力占優勢,往往是獲利者;而發展中國家經常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

③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擴展到全球,經濟危機一旦爆發,其傳染性和破壞性都空前增強。

④一些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轉移、資源開采等,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并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威脅著人類生存。

第三篇: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1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區域界線有的是明確的,有的具有過渡性質。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2、區域特征: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異同:(1)同:都是平原地區,并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2)異:①位臵差異:長江三角洲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松嫩平原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也是雨熱同期,但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江三角洲。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4、長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兩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長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布較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6、長江三角洲位于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對外聯系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依托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松嫩平原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7、區域不同發展階段中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長江三角洲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2)農業社會: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③隨著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人口越來越稠密。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3)農業社會后期:①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2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地理信息技術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等。

2、遙感:(RS) 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收集→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目標物→傳感器(關鍵裝臵)→遙感地面系統→成果

特點和優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和財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統:(GPS) 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系統。

(1)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2)特點: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具有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4、地理信息系統:(GIS) 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于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信息源→數據處理→數據庫→空間分析→表達

優點: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強大;③動態監測(GIS與RS相結合)

5、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即互為獨立又相互促進。遙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對地理信息進行管理、查詢、更新、空間分析和應用評價。

6、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后,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將各種地理信息按地理坐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并進行的立體、動態的顯示。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1、荒漠化指發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哪饕憩F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2、西北地區范圍: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西北地區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和中部(內蒙古境內)是遼闊坦蕩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內)是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荒漠、草原景觀為主,其成因: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3、由于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西北地區自東向西降水量逐漸遞減,因此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產出和載畜量逐漸減少;賀蘭山以東的內蒙古高原主要屬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帶;賀蘭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聳的山地迎風坡地帶,降水稍多。山地迎風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為綠洲農牧業生產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為荒漠化創造條件:①基本條件→氣候干旱少雨;②物質條件→地面疏松,為沙質沉積物;③動力條件→大風日數多且集中;④氣候異常也可以影響到荒漠化的進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加劇荒漠化進程(起決定性作用)

(1)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A.來自于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B.由于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主要表現:①過度樵采;②過度放牧;③過度開墾。

6、西北地區的次生鹽漬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綠洲地區。原因是由于耕作技術落后,灌溉措施不當,另外由于干旱的氣候條件下蒸發旺盛,鹽分極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7、我國不同歷史時期荒漠化的演化:

時代

原因

影響范圍

古代

盲目墾耕,戰爭、瘟疫

塔里木盆地沙漠邊緣、河西走廊

近代

移民實邊、開放蒙禁

內蒙古南部農牧過渡地帶

現代

人口壓力,管理失誤

草原牧區和旱作地區

8、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內容:A.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已經發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產力。(2)荒漠化的防治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堿(鹽堿)、治沙相結合的原則。(3)防治荒漠化要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以防為主,保護并有計劃地恢復荒漠植被;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進行綜合整治。(4)荒漠化具體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資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林體系;③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④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⑤控制人口增長。(5)我國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經驗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綜合治理等。

9、我國政府在西北地區的生態建沒和荒漠化防治中,先后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多項生態環境治理工程。

§2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具有眾多生態作用和環保功效,如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固沙、吸煙除塵、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被稱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2、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它們或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較晚,才免遭大規模破壞。其中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但現在世界森林面積減小的趨勢仍在加劇,尤其熱帶原始林是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

3、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到南北緯15-25度。熱帶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區是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東南亞地區。

4、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①地球之肺:影響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調節全球氣候;②地球的儲水庫: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寶庫:地球生物進化史中繁衍物種最多、保存時間最長的場所。

5、熱帶雨林系統的優勢: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群落生產力高。

6、雨林生態的脆弱性;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土壤貧瘠。

7、亞馬孫雨林開發:①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開發規模小,沒有太大的影響;②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③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遷都巴西利亞、移民亞馬孫平原、借助外資并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8、在當前背景下,面對雨林破壞嚴重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1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1、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儲量豐富、分布范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②市場廣闊;③位臵適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策略: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③加強煤炭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4、加強能源綜合利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①加強三條產業鏈: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②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采掘工業而占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5、山西省環境的保護與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調整產業結構;③工業三廢的治理。

§2 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1、流域:又稱供水區,是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區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區的總稱。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接組成的龐大系統,又稱河系。

2、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組成,一般將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級支流,流入一級支流的叫二級支流,依次類推。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稱為分水嶺。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分水界)。

3、田納西河位于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發源于阿巴拉契亞山脈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4、河流開發要考慮流域內不同區域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開發:

組成部分

重要性

保護重點

山地

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

植被生態保護

河流

是流域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

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河谷平原

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

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

5、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②氣候: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③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但是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④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6、田納西河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①18世紀下半葉: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②19世紀后期: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③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已經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7、美國成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簡稱TVA,負責田納西河流域的統一開發和管理,將河流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發揮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游、土地利用等綜合效益。

8、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1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1、東北地區地理條件:

(1)范圍:黑、吉、遼三省和內蒙古東部。

(2)地位: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林業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

(3)地理條件分析:

A.氣候-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①氣候條件制約著一個區域農業的生產品種、耕作制度和生產季節等;②東北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熱量和水分條件基本上可滿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農作物生長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

B.地形、土壤條件:①地形條件往往影響區域農業生產的類型;②一般來說,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而山地丘陵地區適宜發展林牧業,(東北西部高原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是優質草原牧場,中部和東北部平原廣闊,周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③土壤肥沃,黑土和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

C.社會、經濟條件:①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牧興工、工促農牧;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發展外向型農業;③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農業經營規模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另外較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有利于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2、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①耕作農業區:主要分布在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地區;水稻多種植在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以及東部山區的河谷盆地;小麥(以春小麥為主)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吉林省北部地區,這里已經形成了我國最著名的“玉米帶”。②林業和特產區: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藥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③畜牧業區: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如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的三河牛和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的東北紅牛。

3、東北平原是全國最大的、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國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東北商品糧基地生產特點:①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②地區專業化生產。

4、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向:①平原區:以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能力為重點,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推進農業向規?;?、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②西部草原區: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草業經濟,推動退耕、退牧和圍欄限牧工程,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③山區農業:以森林保育為核心,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并舉的轉變。

§2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

1、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區域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工業化。一般發展中國家通過優惠政策,鼓勵少數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以帶動相鄰區域以至全國其他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

2、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條件: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②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③良好的區位條件;④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3、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推進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1990年,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這一階段的主導產業;主要優勢:①勞動力資源豐富、②政策優勢、③僑鄉優勢、④正處于發達國家與地區第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主要特點: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相對較慢。原因:①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外商出于風險考慮,投資規模相對較小,②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附加值相對較低。

第二階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主要優勢:①工業實力大為增強,②恰逢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蓬勃發展和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主要特點: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相對較快,原因:①外商不再擔心風險,投資規模擴大,②高新技術產業的附加值相對較高。

4、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為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一方面,許多鄉村迅速變成城鎮,使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的景觀,另一方面,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5、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中的問題及對策:①產業升級面臨困境,對策: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原料工業、裝備制造業等重工業及機械制造業;②城市建設相對落后,如“城中村”現象,即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是外來人口的主要居住區,設施簡陋,治安狀況差,成為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隱患,對策:加強城市分工合作,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如大氣污染、水污染(水質性缺水)、噪聲污染、耕地銳減、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劇等,對策:制定城市發展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加強外來人口的管理。

第五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1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1、我國主要的大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北煤南運等。

2、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1)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是很不均勻的,存在著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且自然資源在區域之間一般不具有流動性;(2)區域間的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氣東輸工程:(1)基礎:新疆天然氣資源;(2)目標市場:長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向東經過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最終到達上海。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結合、配套建設進行。

4、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1)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①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對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對貧乏;②西部能源豐富,但因經濟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開發利用。(2)我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主導能源,帶來眾多的環境問題,還因為北煤南運對我國的交通運輸造成了巨大的壓力;②天然氣具有清潔以及燃燒效率高等突出優勢。(3)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我國天然氣分布總體特征是西多東少、北多南少,陸地天然氣(四大氣區)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陜甘寧鄂爾多斯地區。我國東北、華北等地區的油氣田開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則成為戰略接替區,因此我國采取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油氣發展戰略。

5、西氣東輸的影響:(1)對西部地區的影響:推動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推動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2)對東部地區的影響: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張狀況;優化東部地區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改善大氣環境,緩解交通壓力。(3)加強區際聯系,合理配臵西部的資源優勢和東部的經濟、技術優勢,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東、西部的協調發展。(4)對環境的影響:改善東部地區的大氣質量,沿線農村地區通過天然氣的推廣,減少植被破壞。

§2 產業轉移-以東亞為例

1、產業轉移是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主要包括區域產業轉移和國際產業轉移兩種類型。

2、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擴大銷售市場從而達到追求更高利潤。產業轉移最主要、最常見的方式是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設立工廠。

3、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①勞動力因素:由于處于不斷變化中,因此具有數量充足、高素質且價格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②內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業生產與其他相關企業和地方服務行業(包括政府)打交道、進行生產組織、職工培訓等過程的投入。發達國家費用較高,而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發達國家的投資,首先要改善投資環境以減少企業生產的內部交易成本。③市場因素: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當達到飽和或滿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時,而且為了避開貿易壁壘,通常采用在新地區直接投資建廠的方式,開辟新的市場。④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土地規模和價格、環境污染……

4、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轉移國)原主導產業轉移后,可將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發展中國家(轉移對象國)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還可以通過企業將轉移國和轉移對象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系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③改變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可以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另一方面導致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使轉移國的環境污染得到緩解,而使轉移對象國的環境污染加劇。④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轉移國就業機會減少;轉移對象國就業機會增加。

第四篇: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單元一中國古代思想寶庫

第1課孔子與老子

課標要求

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落實課標

一、孔子(前551——前479年)

1、“仁”的思想:

①含義:“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最根本的含義是“愛人”,即體貼別人、關心別人、尊重別人,是美德的總合。②實現方法: “忠恕”之道。“恕”是低的要求,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高的要求,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忠恕”的關鍵是自我修養。③對統治階級來講,“愛人”就要“為政以德”, 反對苛政嚴刑,實行仁政,體貼民情,愛惜民力。對普通人來講,要做君子,不當小人,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目標。而修仁的標準是“禮”。

2、“禮”的思想

①含義:孔子所講的禮是周禮,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制和等級制度為核心的各種典章制度。從廣義上可以理解為社會準則和政治制度。②實踐方法:一是“正名”:面對春秋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各階層要貴賤有序,各守其份,以此恢復社會秩序。其二是“克己復禮”:每個人都要克制自己,不能為所欲為,這實際上還是講自我修養。③仁與禮的關系:仁是美好的道德,禮是社會的規范;仁是內在自覺和自律,禮是外在約束和他律??鬃釉噲D以仁愛為根本,借助倫理道德的作用,化解個人與他人、與家庭、與社會的種種矛盾,按照禮制,重新建立起充滿人情味的倫理關系,最終治國安民,使社會由亂變治。而把握仁與禮兩者關系的方法論就是“中庸”。

3、“中庸”的思想:

“中庸”是“執其兩端而用乎中”,既不過分,也不走極端,不偏不倚,謙和持中,恰到好處。中庸既是為人處事的方法論,也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4、天命思想:

孔子主張理性,反對迷信,把探討和解決實際問題放到首位,而對“鬼神”則“敬而遠之”,這奠定了中國知識分子非宗教、非迷信的文化傳統。

5、孔子思想不被統治者重視的原因:

①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分裂割據,缺乏一個實行禮制的強有力的中央政權;②當時各諸侯國熱衷于兼并戰爭和改革古制,以圖自強,對孔子恢復周禮和仁政愛民的主張不符合他們的需要。

6、教育思想:①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等;②學習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③教學對象:有教無類;④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舉一反

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等。

7、孔子的教育地位:

①孔子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教育家,被后世稱為“第一位老師”、“萬世師表”;②創辦私學,廣收門徒:有教無類,打破學在官府的壟斷局面,擴大教育范圍,使學術下移等;③總結出一套很好的教學方法;④整理六經,保存了典籍,傳播了文化。

8、孔子的歷史地位

①孔子的思想在當時雖未受到重視,但經歷代學者發揚和統治者的改造,逐漸成為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對我國的政治、倫理、文化和民族性格產生深淵遠影響;②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產生重要影響;③孔子本人被推崇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二、老子

1、“道”的思想:“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道”既是自然的規律,又是世界的本原。在天命論盛行的春秋時期,這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2、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世界是運動和變化的,事物都會向著它的對立面轉化:比如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生和死、貴和賤等等。

3、政治思想:①他認為世間萬物的發展都有規律,人們遵道而行,順其自然。所以主張“無為而治”、“無事取天下”、“治大國如烹小鮮”等;②面對春秋亂世,老子消極避世,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4、老子的歷史地位:

①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②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對中國的哲學、論理學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孔子與老子思想的主要區別

1、孔子的思想是積極入世,甚至“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體現的是一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執著精神;而

老子是“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避世思想,是一種看破規律、尊重規律的超脫精神;

2、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會人際關系,對“天道”避而不談;而老子思想則研究“天道”,用“道”來解釋宇宙的起源和演變;對現實社會則恰恰消極避之。

第2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課標要求

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第1課相同)

落實課標

一、百家爭鳴出現的歷史條件

1、社會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面臨劇烈的社會大變革,舊的思想觀念受到沖擊,帶來思想的大解放,

2、物質基礎:鐵器和牛耕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起;

3、階級條件:社會變革導致階級關系變動,不同階級的思想家分別對各種社會問題發表見解;

4、政治條件,王室衰微,諸侯紛爭,沒有一統的思想形態,各國基于爭霸戰爭和政治需要,紛紛網絡人才,養士成風,寬松的局面為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創造了環境;

5、文化條件:私學興起,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局面,培養出大批知識分子,士人階層壯大、活躍。

6、科技條件:自然科學領域成就突出,人們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這為古代的唯物論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創造和夏商周文化發展的奠基作用。

二、孟子、荀子與儒家

1、孟子:①4個思想要點:仁政學說——思想核心;人性本善 ——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養浩然之氣和重義輕利的精神品格。②評價: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為“亞圣”;《孟子》一書在唐代被當作經典,在南宋被列為四書,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2、荀子:①4個思想要點:“明天人之分”與“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性惡論”;禮法并施與王霸兼用治國思想;民水君舟思想。②評價:綜合了儒家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戰國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長時期被視為儒家異端;對中國哲學具有深遠影響。

三.墨子和墨家

1、墨子的8點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尚力、上天、節用、節葬。

2、評價: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在戰國時期成為顯學;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學派廣泛吸取征引;戰國之后趨于沒落。

四.莊子和道家

1、3個思想要點:①哲學觀點:齊物(任何事物本質相同);②人生態度:逍遙(旁觀、超然,無所恃);③天人關系:不相勝(人必然順從自然)。

2、評價:①不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貢獻,在文學和美學方面也很有建樹;②他的寓言和散文蘊含哲理,具有神奇浪漫風格,對后世文風有深遠影響。

五.韓非和法家

1、5個思想要點:①法、術、勢相結合;②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③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今必勝古;④主張變法革新;⑤以法為本,主張法治。

2、影響:①韓非的主張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②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互為表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六.兵家

1、吳起:文德與武備兼重的戰略思想

2、孫臏:①強調把握戰爭規律,取得桂陵之戰勝利;②重視人的作用;③創造利己形勢;④著有《孫臏兵法》,軍事思想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七、“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

1、“百家爭鳴” 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有力的推動了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繁榮;

2、“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礎,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道家構成了傳統哲學的基礎,法家變革的精神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因而,百家爭鳴對當時和后來的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斷作用。

第3課漢代的思想大一統

課標要求

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落實課標

一、西漢初年的黃老之學

1、 原因:①西漢初年,社會經濟殘破,百廢待興,社會經濟需要恢復和發展;②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③黃老之學適應了當時的統治者的需要。

2、 內容:①是道家學說中黃帝和老子的學派,以早期道家理論為基礎,又兼采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包括治身和治國兩個主要內容;②既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③無為而治,與民休息。

3、 作用:使漢初政治寬松,社會迅速恢復發展。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 原因:

①漢朝面臨王國問題和匈奴威脅,道家無為思想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②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統治者要求加強中央集權,開拓大一統事業;③儒家學說經過調整,整合出了一套為中央集權服務的新的理論體系,宣揚“有為”而治、積極進取,適應了社會需要。

2、董仲舒的思想:

①以《公羊春秋》為骨干,融合陰陽、黃老、法家思想;②大一統思想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③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神化皇權,但人君要仿效天道實行仁政;④三綱五常學說;⑤針對土地兼并嚴重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現實,提出限田、薄賦、省役等主張

3、鞏固措施:

①漢武帝起用文學儒者數百人參政;②中央設太學、地方建立完備的教育系統,學習儒家經典,傳播儒家思想。

4、歷史影響:

①有利于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

一、打擊地方割據勢力,更有利于政治和精神上控制百姓;②其宣揚的“天人感應”也有限制君主權力過度膨脹的目的;③是中國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學從此在政治上占據正統地位,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③興辦學校,有利于教育的發展;④消極影響是禁錮了思想,扼殺了才智。

第4課宋明理學

課標要求

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

落實課標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晉南北朝:佛、道傳播,儒學出現危機;

2、唐朝:調和之風興盛,“三教合一”彌漫各個領域;

3、儒學豐富、更新深受佛道影響。

二、程朱理學

1、概念:理學是宋代出現的新儒學體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產物,完成了更為理論化、思辯化的過程,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服務于治理國家的學說,理或天理為其核心觀念。

2、代表:程顥、程頤、朱熹

3、主張:①世界觀:理,在世界是本原,在社會是儒家道德倫理,在個人是人性;②方法論:格物致知;

4、影響:①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元朝成為科舉考試內容;②明初程朱理學確定了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③流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地產生很大影響。

三、陸王心學

1、南宋陸九淵:

①世界觀:心是萬物淵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②方法論:發明本心以求理,內心反省。

2、明朝王守仁:

①學術流弊導致道德淪喪和社會動蕩,主張以心學代替理學;②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四、理學影響:

1、理學從哲學上發展了儒學,是宋明時期儒學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會教化方面影響深遠

2、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強調尊卑等級觀念,重男輕女,因循守舊,片面地重義輕利,壓制和扼殺人的自然欲求;

3、積極: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品德,講求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具有和諧意識、憂患意識、崇尚道德、強調力行,強調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其了積極作用。

第5課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

課標要求

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落實課標

一、歷史背景

1、政治: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強化,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封建社會漸趨衰落;

2、經濟:商品經濟迅猛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3、文化:程朱理學走向極端,八股科舉使思想界出現陳腐習氣,士人試圖跳出四書五經窠臼,沖破傳統儒學束縛。

二、李贄主張

1、有《焚書》和《藏書》等多種著作;

2、鞭韃程朱理學,批判綱常倫理,反對絕對權威,人人都有權做出自己的判斷;

3、認為人皆有私,追求物質享受,尊重個性解放;

4、萬物的本原是陰陽二氣,根本否定天理,搖撼了理學的理論基礎。

三、經世致用

1、背景:

①明王朝內外交困,危機四伏;②士大夫面對危局,尋求改革方案,提倡以史為鑒,提倡研究與現實結合,形成經世致用思想。

2、代表:顧炎武、黃宗羲、顧炎開

3、主張:①為學應求務實,關乎國計民生,致力社會變革,并身體力行;②提出拯救時弊主張;③主張工商皆本(黃宗羲)。

4、影響:

①實事求是、博學考據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據學術之風;

②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

四、批判君主專制

1、主張:

①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君主專制是社會許多弊端的根源(黃宗羲);②區分亡國與亡天下(顧炎武);③提出限制君權的設想:倡導言論自由、建立監督機構、保證清正廉潔等;

2、影響:

①對君主專制造成強烈沖擊;②對后世民主思想具有深刻的啟蒙和啟迪作用。

五、整體認識

1、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是商品經濟發展、封建制度衰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反映;

2、批判思想繼承批判了傳統儒家思想,批判君主專制,抨擊綱常倫理;

3、提倡經世致用,追求個性解放,構建起富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開啟了近代思想啟蒙的先河,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但在當時沒有形成主流,影響有限。

第6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與實踐

課標要求

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落實課標

一、天文學

1、天象觀測:

戰國《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天文還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

2、天體測量:

①秦漢:發明渾儀;②東漢:張衡發明水運渾象儀,證明渾天說,其地圓見解比歐洲早1000年,發明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③ 唐朝:僧一行與梁令瓚制黃道游儀,世界首次發現恒星位臵變動;實測子午線;制水運渾象儀;④元朝:郭守敬制簡儀;測定黃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學推崇。

3、歷法:郭守敬編制《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歷法。

4、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領先的原因:

①滿足農業生產“授農以時“的需要;②為封建王朝統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據,宣示政權統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③朝廷集中人力對天文歷法乾地觀測和研究,取得顯著的成就。

二、數學

1、計算方法:

①春秋出現九九乘法口訣;②春秋時發明度量;③春秋戰國出現算籌

2、數學專著:

東漢《九章算術》總結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有面積、容積、正負、數加減、一元二次方程等世界最先進的成就),標志著解決實際問題為內容、以算籌為工具、以十制位計算的數學體系形成。

3、圓周率:

三國劉徽精確到3.1416;南朝祖沖之精確到七位,領先世界1000余年。

4、數學思想:

明朱載育提出“理由數顯,數由理出”,以計算為基礎,構筑韻律體系。

三、農學----四大農書

1、《齊民要術》:南北朝賈思勰,介紹北方生產經驗,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

2、《農桑輯要》:由元代大司農司主編,最早官修農書;

3、《農書》:

元朝王禎,綜合南北經驗,涉及農林牧副漁,附有《農器圖譜》(有水排、木活字等記載)

4、《農政全書》:明代徐光啟總結歷代農業、手工業經驗,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創作,達到傳統農業科學頂峰。

四、醫學

1、《黃帝內經》:編于戰國,提出陰陽五行、臟象、經絡、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論,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

2、《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撰寫,論述“望、聞、問、切”四診法,是臨床經典,張仲景被稱為醫圣。

3、《神農本草經》:東漢出現,較早的藥物學著作。

4、《本草綱目》:明李時珍著,創立世界最先進的分類法,體現了生物進化的思想。

五、四大發明

1、造紙:

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魏晉成為主要書寫材料;

2、印刷:

最早有明確時間的印刷品是唐代《金剛經》;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13世紀中期傳到朝鮮,后從西域傳到歐洲。

3、火藥:

最早記載于唐孫思邈的《丹經》;唐末用于戰爭;五代和宋廣泛使用;14世紀阿拉伯人傳往歐洲。

4、指南針:

戰國司南;北宋航海;13世紀傳入西歐,促進地理大發現。

六、中國古代科技小結

1、主要特點:

①在內容上,實用性很強,對事物的發展規律探討不夠,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和學科體系;

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和經驗總結,具有較強的經驗性,缺少觀察實驗和歸納推理的研究方法;

③在應用上,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的需要,缺乏將科技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缺乏進一步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

2、 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于世界的原因:

①經濟:封建生產關系的確立,促進了農耕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②政治:國家統一,疆域遼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發展,統治者出于鞏固統治的需要,重視和支持科技發展; ③對外、民族:民族融合和對外開放促進了民族間、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吸取我國少數民族和外來的優秀文化;④古代教育的發展,為科技進步培養了大量人才;⑤人民:古代人民在與自然界長期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⑥科學家:古代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個人努力。

第五篇: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

(1)爭鳴的背景:社會大變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潰,戰爭頻繁,私學興起。

(2)爭論的問題:核心問題是如何治國(德治、仁政,法治,無為而治),還有人性問題、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等。

(3)爭鳴的影響: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2、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禮”和“德治”的主張。

教育上:創辦私學,總結出一些教育教學方法。

典籍上:編訂“六經”。

[附]孔子的重要言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張:人性善,民貴君輕,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張:人性惡,通過學“禮”來改變;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造福人類。

[附]荀子的重要言論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張: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另:三綱五常)

2、漢武帝的措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推廣儒學。

[目的:加強專制集權。影響:加強了專制集權,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三、宋明理學

1、程朱理學

(1)“二程”(理學的開創者)指程頤、程顥,其主要觀點有: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倫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觀點是:理氣論;存天理,滅人欲。

2、王陽明(守仁)的心學觀點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無物);致良知(加強道德修養,克服人欲,恢復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產生于心,要用良知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

四、明清之際的儒學

1、李贄“離經叛道”(反正統,異端)觀點:反對“圣人”;認為人的物質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指: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顧炎武(著《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有: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張經世致用。顧炎武還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學方面成就突出。

[言論:黃—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學校。顧—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

五、儒學的興衰歷程:見提綱

專題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一、科技成就

1、四大發明出現及完成:造紙—甘肅西漢墓出土了紙,東漢有“蔡侯紙”;指南針—戰國名“司南”,宋時用于航海;火藥—唐宋時用于軍事;印刷—隋唐出現雕版印刷,《金剛經》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

2、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造紙、印刷—文化發展、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火藥—資

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政權,指南針—新船路、世界市場====總之,使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二、漢字與書畫

1、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看書本識別各種字體),總趨勢由繁到簡。

2、中國書畫

(1)書法家:東晉王羲之(書圣,《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擅長楷書)等。

(2)中國畫的分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元明清時期文人畫成就突出。

三、文學成就

(1)詩經:收錄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詩,分風、雅、頌三部分,是現實主義的源頭、儒家經典。

(2)楚辭:屈原是代表人,《離騷》是代表作、浪漫主義源頭。(“風”“騷”并稱)

(3)漢賦:詞藻華麗,手法夸張,內容豐富,反映大一統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馬相如、張衡等。

(4)唐詩:社會繁榮、對外開放、科舉考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詞:有柳永、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婉約派,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代表人物有關漢卿、馬致遠。

(7)明清小說: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擴大,出現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等。

四、京劇的產生與發展: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后來徽劇與漢調融合,形成京劇。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發

1、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編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海國圖志》,成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與《海國圖志》: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的、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啟迪了人們的思想。

二、維新思想

1、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

(1)康有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借助孔子宣傳變法,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其思想特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儒家思想相結合。

(2)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主張興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反對因循守舊。

(3)嚴復:翻譯《天演論》,根據進化論宣傳變法。

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推動了變法運動的進行,促進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1)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宣傳“民主科學”(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發表《文學革命論》。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實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

(3)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倡導白話文。

(4)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把反封建與白話文結合起來。

(5)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言論:陳獨秀—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

2、新文化運動影響:思想解放,民眾覺醒,文化轉型,馬克思主義傳播。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五四前: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五四后: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宣傳;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2、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思想解放,工人運動,中共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

專題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1、舊三民主義

(1)基本內容: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即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社會革命,核定地價,革命后因社會進步所增地價歸國家所有,國民共享。

(2)歷史作用:指導了辛亥革命的進行,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

2、新三民主義

(1)“新”的表現(與舊三民主義的不同):明確提出反帝目標;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解決農民土地問題(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等。

(2)歷史作用: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的興起和北伐戰爭的勝利。

二、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的論著及思想主張

(1)關于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論著有:《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論著有:《新民主主義論》

(3)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論著有:《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2、毛澤東思想的影響: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展,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利于民主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取得了獨立,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三、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1、內容:

方法一:按重大活動的順序來掌握,它包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十二大的內容、南方談話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判斷實踐的標準是“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方法二:按“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核心問題來掌握。

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判斷實踐的標準是“三個有利于”: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

2、意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使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中國走上了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注意與毛澤東思想的意義相比較;理論的意義包括兩方面:實踐活動及活動效果)

專題五 現代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

(1)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蘇英法);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我國成為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俄美法日)。

(2)獲“兩彈一星功勛”的有:鄧稼先、錢學森。

2、載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楊利偉升上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升上太空。

3、雜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增產做出重大貢獻。

[注意幾項重大成就出現的先后順序]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羅塔戈拉: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價值。

2、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強調道德的重要性),認識你自己。

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談》(“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著《歌集》。

2、馬丁·路德的核心主張:信仰得救(或:因信稱義)。

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肯定人的價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三、啟蒙運動

1、啟蒙思想家的主要觀點

(1)孟德斯鳩:代表作《論法的精神》,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三權分立(核心是權力的制衡)。

(2)伏爾泰:代表作《哲學通信》,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3)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反對專制,提倡天賦人權,主張人民主權說、社會契約論。

(4)康德:倡導思想自由。

[附]重要言論:孟德斯鳩—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伏爾泰—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盧梭—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民眾有權以暴力推翻暴政??档?mdash;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2、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維護人的權利。

3、啟蒙運動的社會影響:促進了思想解放,影響了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聯邦政府的建立、中國的維新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

一、經典力學

1、伽利略、牛頓對經典力學的建立所作的貢獻

(1)伽利略:通過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開創了以實驗為根據并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后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牛頓:提出物體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經典力學體系形成。

2、經典力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對自然界的力學現象做出了系統、合理的說明,完成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茖W擺脫神學的束縛,近代科學進入全面繁榮時代。

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1)主要觀點: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的,進化的規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2)意義:促進了生物學的發展;打擊了神創說,促進了思想解放;“適者生存”成為殖民擴張的借口,也推動了中國維新運動的開展。

三、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氣技術的應用

(1)蒸汽機的發明: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富爾頓汽船、史蒂芬孫火車)。

(2)電氣技術的應用: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德國西門子發明發電機,格拉姆發明電動機,愛迪生發明了許多家用電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①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②資產階級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③社會生活(如:衣食住行娛)發生變化,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

三、相對論與量子論(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運動)

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其意義

(1)內容:狹義相對論認為,時間與空間隨著物質運動的速度變化而變化;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存在的現實空間是彎曲的。

(2)意義:提示了時間與空間的本質,繼承和發展了牛頓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2、量子論的提出與發展

(1)提出:德國普朗克。

(2)發展:愛因斯坦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后來量子力學建立。

四、現代信息技術

1、電子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1)電子計算機:1946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四個階段。

(2)網絡技術:20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互聯網(因特網),90年代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2、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引起了人類生產、生活和學習的革命,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但易于引發垃圾信息泛濫,網絡犯罪出現,青少年沉迷網絡等不利影響。

專題八 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一、文學的主要成就

1、19世紀的文學

(1)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個人情感。代表作有:法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2)現實主義文學:反映社會現實。代表作有:法國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社會百科全書),列夫·托爾斯泰(俄國革命的鏡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紀文學

(1)西方文學: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托夫》,美國海明威《老人與?!返?。

(2)蘇聯文學:“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高爾基所著的《母親》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

二、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1)浪漫主義:法國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

(2)現實主義:俄國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3)印象主義:法國莫奈《日出·印象》,荷蘭“撲向太陽的畫家”凡高是“現代繪畫之父”,繪有《向日葵》。

(4)現代主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格爾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國對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電影的出現:19世紀末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

2、電視的發明與發展:20世紀20年代電視在英國出現;后來出現彩色電視機和衛星傳播節目。

3、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板式家具的組裝技巧下一篇:部編版八下歷史反思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