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

2023-09-20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第1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1年2月—2012年9月, 以該院收治的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2名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其中, 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男108例, 女51例, 年齡在45~76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 (57.34±16.36) 歲。102名健康體檢者, 男69例, 女33例, 年齡在42~72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 (47.31±13.51) 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尿液收集留取所有研究對象的中段尿 , 并且在樣本采取2 h內進行檢測 , 加樣前3000 r/min, 離心10 min。

1.2.2自動生化分析儀 (來源 :日本奧林巴斯公司 ;型號AU400) ;試劑 (來源:上海長征試劑公司) 。所有操作丶按照說明書嚴格執行, 且在室溫條件下24h檢測完畢。

1.2.3檢查標準1正常 : 尿微量白蛋白 (MA) <19ng/L;2陽性 :尿微量白蛋白 (MA) ≥19ng/L。

1.3統計方法

對上述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 計數資料采取率 (%) 表示, 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尿微量白蛋 白 (MA) 陽性率比較

經檢查結果顯示, 糖尿病患者的MA陽性率為49.07%, 健康體檢組則為0, 兩組間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詳見表1。

2.2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 蛋白 (MA) 陽性率與病 史的關系

在2型糖尿病中, 其病史與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之間的關系密切, 詳見表2。

2.3 2型糖尿病與性別的關系

在159例患者中, 男性MA陽性率為50.49% (53/108) , 女性MA陽性率為49.02% (25/51) , 兩組差異不大 (P>0.05) 。因此 , 糖尿病組尿尿微量白蛋白 (MA) 與性別無關。

3討論

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它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據相關報道稱, 如果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 蛋白尿患者的人數會以每年10%~20%的比例增加。隨著腎功能的不斷減退, 由于患者個體差異較大, 在后期20年中, 大概會有20%的患者會發展成尿毒癥。在該組研究中, 健康體檢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為0, 糖尿性患者則為49.07%。由此可見, 通過尿微量白蛋白 (MA) 的檢測結果, 可為糖尿病患者腎損害的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此外, 尿微量白蛋白 (MA) 與糖尿病病史之間關系密切, 患者的病史越長, 其出現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越高。從該組研究結果來看 , 隨著病史的不斷增加 , 患者發生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從27.71%上升到85.71%。而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與性別無關??傊? 糖尿病患者的尿尿微量白蛋白 (MA) 與病史呈正相關, 病史越長, 尿微量白蛋白 (MA) 的陽性度越高, 腎損傷越重。

近年來, 尿微量白蛋白 (MA) 的檢測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采用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結果準確可靠, 且操作方便快捷。通過檢測患者的尿尿微量白蛋白 (MA) , 可以為糖尿病腎病診斷、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

摘要:目的 探討尿微量蛋白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方法 該院檢驗科2011年2月—2012年9月對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2名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檢測分析。結果 健康體檢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為0, 糖尿性患者則為49.07%。而且, 隨著病史的不斷增加, 患者發生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從27.71%上升到85.71%。結論通過尿微量白蛋白 (MA) 的檢測結果, 可為糖尿病患者腎損害的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此外, 尿微量白蛋白 (MA) 與糖尿病病史之間關系密切, 患者的病史越長, 其出現尿微量白蛋白 (MA) 陽性率越高。

關鍵詞: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參考文獻

[1]關盼香, 張桂芹.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診斷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9, 4 (8) :121-122.

[2]黃江山.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意義的探討 (附130例分析) [J].福建醫藥, 2004, 4 (4) :143-144.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4 年10 月—2015 年10 月該院收治的90 例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組, 所有患者均符合WTO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2 型糖尿病;無其他疾病引起的腎臟疾病;其他重要器官無嚴重疾病;無嚴重的精神疾病, 能與人正常溝通;均自愿配合研究。 患者中男女比為51:39, 年齡36~75 歲, 平均年齡 (52.5±2.8) 歲。 患者病程2~11 年, 平均病程 (4.6±1.7) 歲. 將同時期醫院90 例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 均自愿配合研究。 對照組男女比為50:40, 年齡37~75 歲, 平均年齡 (53.2±3.1) 歲。 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以研究對象均空腹12 h, 均在晨起后收集尿液, 取中段尿液, 分裝于兩個試管, 各5 m L, 以4 000 r/min進行離心分離5 min, 取上清液進行檢驗。 使用HT-2000 尿液分析儀 (桂林華通醫用儀器公司) 及相關尿蛋白分析試紙檢測尿蛋白含量。 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尿微量白蛋白試劑盒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含量,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陽性狀況, 對比兩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與微量白蛋白陽性狀況之間的關系。

1.4 統計方法

上述觀察組和對照組人員所有數據結果均采入到SPSS18.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正態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 表示, 采用t檢驗。 正態計數資料采用率 (%) 表示, 采用 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含量陽性率、 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 詳見表1。

觀察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患者、尿蛋白陰性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與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且尿蛋白陽性患者明顯高于尿蛋白陰性患者, P<0.05。 詳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 易引起患者身體器官、組織發生損壞, 進而引起多種并發癥。 糖尿病腎病患者發病進程較緩, 早期臨床癥狀不顯著, 可持續多年微量蛋白尿, 當患者病癥加重, 出現明顯蛋白尿或水腫現象時才會引起患者注意。 患者常見臨床癥狀除大量蛋白尿及水腫外, 還易出現高血壓、貧血, 并伴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病變。 當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病變達到5 期時, 就被稱為終末期腎病[1]目前對終末期腎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是通過腎臟移植或血液凈化, 但長期治療過程對患者的身心均會造成極大影響。 因此臨床需加強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 及早發現病癥, 并控制疾病, 保證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 正常人體內蛋白較少, 難以檢測, 當蛋白含量較高時, 則可檢出。 尿蛋白是臨床檢查腎臟疾病的重要檢測指標, 但人體出現全身性疾病時也可能引起尿蛋白陽性[2]白蛋白屬于血液中常見蛋白, 其在正常人尿液中含量較少, 難以檢出。當腎臟發生病變時, 腎臟會異常滲漏白蛋白, 進而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 但微量白蛋白與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相關心血管疾病之間均存在聯系, 因此當檢測到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時并不能直接確定患者腎臟發生病變[3]。 該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尿蛋白陽性患者均表現為微量白蛋白陽性, 劉建華[4]的相關研究結果與之相符, 進一步說明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聯合應用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檢測效果。

綜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具備應用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從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組, 將同時期醫院90例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 所以研究對象均進行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對比兩組人員檢測結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觀察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患者、尿蛋白陰性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且尿蛋白陽性患者明顯高于尿蛋白陰性患者, 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具備應用意義。

關鍵詞: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病

參考文獻

[1] 何彥俐, 王振楠, 楊曉波, 等.糖尿病腎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檢驗結果分析[J].中外醫療, 2015, 9 (23) :70-71.

[2] 蘇勇.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 2015, 28 (31) :65-66.

[3] 劉克芳.吡格列酮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的影響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 2011, 20 (z3) :361-361.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第3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已確診糖尿病患者136例 (糖尿病組) , 其中男77例, 女59例, 平均年齡 (46.3±13.6) 歲;選擇血糖正常的體檢人員58例作為對照組。

1.2 檢測方法

采集患者的隨機尿液和空腹血液作為檢測標本, 尿微量白蛋白 (m-Alb) 采用免疫比濁法,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采用終點比色法, 試劑均由北京九強公司提供, 常規尿蛋白測定用尿十項分析儀 (長春迪瑞儀器廠, 型號H-100) 及配套試劑條。

1.3 檢測標準

尿微量白蛋白 (m-Alb)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含量正常參考上限為:m-Alb≤20 mg/L, NAG≤12.5 U/L, 測定結果高于參考上限者判斷為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各組間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糖尿病患者與正常對照組m-Alb及NAG含量比較, 見表1.

2.2 糖尿病患者m-Alb及NAG測定結果統計, 見表2.

2.3 將53例糖尿病m-Alb、NAG異?;颊叻譃?組, 一組為單項m-Alb或NAG異常;一組為m-Alb、NAG同時陽性者進行比較, 結果見表3.

3 討論

m-Alb是指尿中白蛋白排泄明顯高于正常, 但用常規檢查方法難以測出的一種病理現象。尿微量白蛋白對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意義十分重要,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紊亂性疾病, 尤其對中老年人, 糖尿病患者腎臟的改變十分復雜, 其主要表現有蛋白尿、高血壓、進行性腎功能衰竭, 其中白蛋白排泄增加是最早的臨床表現。開始可以是間歇性, 其尿蛋白的排泄率一般在20~200 mg/L水平, 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這個時期做腎活組織電鏡檢查, 可能發現不了腎臟組織有明顯的病理學改變, 以后蛋白尿逐漸加重變為持續性。尿微量白蛋白分子量為6.9 kDa, 帶負電荷, 在正常情況下, 由于濾過膜電荷選擇性屏障的靜電同性排斥作用, 絕大多數白蛋白不能通過濾過膜, 糖尿病患者腎小球處于高濾過狀態[2], 引起腎臟損害??梢妼τ谔悄虿』颊咴缙诎l現白蛋白的病理學變化, 對預防和預測終末期腎病的發生發展意義深遠。在我們測定的136例臨床標本中有30.1% (41/136) 出現m-Alb異常增高, 說明腎小球濾過膜, 電荷選擇性屏障受損, 使m-Alb在尿中排出增加。

NAG是一種高分子量的溶酶體水解酶, 又稱尿酶, 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中, 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含量特別豐富。正常情況下血清中NAG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從尿中排泄, 尿中NAG的升高是腎臟疾病的早期表現, 是腎小管損傷的敏感指標。上世紀80年代后期發現糖尿病腎病早期NAG的升高可早于m-Alb的增加, 提示糖尿病腎小管損害可早于腎小球損害。由表2可以看出NAG陽性率為29.4% (40/136) , 并且有8.8% (12/136) 的糖尿病患者在尿m-Alb未出現異常時, 即出現NAG異常, 提示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腎小球未發生損害之前就發生了腎小管損害;同時有13例糖尿病患者出現m-Alb異常, 而NAG正常, 說明部分糖尿病患者腎小球出現較重損傷時, 腎小管還未發生病變。

常規尿蛋白測定的敏感度較低, 往往不能滿足臨床早期診斷的需要, 我們檢測的136例標本中39% (53/136) 出現m-Alb和NAG異常, 而常規尿蛋白檢測陽性率僅為9.5% (13/136) 。這說明通常尿蛋白常規檢測陰性的糖尿病患者, 其中相當比例的患者已發生m-AIb或NAG的增高, 或者兩者同時出現, 這些潛在的腎損傷過去常因難以早期發現而錯過早期的治療機會, 發展為臨床蛋白尿, 以至于發展為不可逆的腎功能衰竭。本組研究結果表明:m-Alb聯合NAG測定可作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的敏感指標。同時希望糖尿病患者通過對尿中m-Alb或NAG的監測, 及時發現早期腎損傷, 使糖尿病患者得到積極的治療, 以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

摘要:目的 探討尿微量白蛋白 (m-Alb) 聯合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測定在糖尿病腎損害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我院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136例作為糖尿病組, 將血糖正常的體檢人員58例作為對照組, 比較2組m-Alb、NAG含量。結果 糖尿病組與對照組尿m-Alb及NAG檢測含量結果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0.05) 。結論 聯合檢測m-Alb、NAG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早期預防和改善預后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腎損害,尿微量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參考文獻

[1]葉山東.尿系列蛋白測定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04, 7 (1) :66-68.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第4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至2010年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的病歷資料, 男45例, 女30例, 年齡32~73歲。選擇在我院接收體檢健康者的檢測資料為對照組, 選擇的75例健康者均為無心血管、內分泌、泌尿系疾病。

1.2 儀器與試劑

采用北京康威公司i-CHROMATM Reader免疫熒光分析儀及其配套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試劑盒。

1.3 方法

受檢者留取隨機尿 (即早上第1次小便后) , 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進行, 在室溫下于2h內檢測完畢, 按該試劑設定的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為0~20mg/L) 為標準, 尿微量白蛋白>20mg/L者為陽性。

1.4 檢測結果

選擇的75例體檢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均為陰性;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1.2%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陽性, 糖尿病組和對照組相比, 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 (P<0.01) 。

2 討論

2 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 多在35~40歲之后發病, 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

2型糖尿病病友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并非完全喪失, 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 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 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可能處于一種相對缺乏的狀態??梢酝ㄟ^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Ⅰ型糖尿病那樣進行胰島素治療??傊? 2型糖尿病治療的短期目標是控制血糖, 長期目標是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其基礎治療方案主要由運動和飲食構成, 但是藥物治療和血糖監測往往也非常關鍵。

大量研究證實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腦血管事件及死亡、終末期腎病及死亡的危險因子, 而合并高血壓更加重了這種危險性。將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中, 尿白蛋白量為死亡的危險因子。隨著尿白蛋白濃度的增加, 患者存活率下降,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最早期的臨床證據。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發展為嚴重腎臟并發癥的高風險, 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發展為蛋白尿, 腎功能的進一步降低將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 進入血液透析過程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約只有2年。因此,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篩查是必要的, 因為這樣能盡早決定適當的治療措施以減緩這一進行性發展過程。2型糖尿病防止腎病進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壓,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滯劑已證明有明顯益處, 同時控制血糖, 低蛋白飲食?;?型糖尿病的現狀, 早期發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顯得尤為重要, 現有數據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 為此, 美國糖尿病學會推薦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斷時及以后每年檢查微量白蛋白尿, 2003年的報告中更強調糖尿病腎病的全過程都必須治療, 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壓, 微量白蛋白尿或臨床蛋白尿者推薦用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治療?,F在一些國內權威的腎病專家主張早期預防微量白蛋白尿要從青壯年開始[1], 隨著生活的富足, 腎病伴隨著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等并發癥越來越年輕化, 市場上也逐漸出現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檢測腎功能的診斷試劑。

胰島素是人體胰腺B細胞分泌的身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的吸收、轉化、利用發生了抵抗。臨床觀察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 高達90%左右。糖尿病可導致感染、心臟病變、腦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雙目失明、下肢壞疽等而成為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滲綜合癥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并發癥, 初始階段可表現為多尿、多飲、倦怠乏力、反應遲鈍等, 隨著機體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劇發展, 出現嗜睡、定向障礙、癲癇樣抽搐, 偏癱等類似腦卒中的癥狀, 甚至昏迷。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因此, 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 也是糖尿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目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腎活檢, 但由于該方法的創傷性與局限性不為患者接受, 而尿微量白蛋白是腎臟早期損傷的重要標志。檢測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尿微量白蛋白總陽性率為51.2%, 而相同人數體檢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均為陰性, 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可以認為,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是診斷糖尿病患者腎臟損傷的重要方法。糖尿病腎病早期若能被及時發現并積極給予干預治療, 其病情可發生根本性改變, 可延緩糖尿病病程進展, 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摘要:采用的免疫熒光分析法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操作簡便、快速、靈敏度高、結果準確可靠, 無損傷性, 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可作為糖尿病腎損傷的早期診斷指標。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參考文獻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第5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初發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腦梗死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42~76歲,平均(58.6±11.8)歲,合并高血壓35例,糖尿病29例,高脂血癥21例,吸煙史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3]中關于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病因分型均符合缺血性卒中分型標準[4]中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均為初次發病,且發病時間<72h,均經顱腦CT或MRI確定責任病灶,尿蛋白常規檢測陰性,血肌酐、尿素氮檢測正常。選擇同期在我院住院非急性腦卒中患者60例作為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年齡40~75歲,平均(56.8±10.9)歲,合并高血壓37例,糖尿病29例,高脂血癥19例,吸煙史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排除標準:①出血性腦血管疾病;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③心肝腎功能不全;④尿液中白蛋白檢測陽性;⑤代謝性疾病、嚴重感染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等;⑥急性腦梗死發生前即有嚴重神經功能缺損。⑦顱腦外傷、顱腦大血管畸形、血管炎等疾病導致腦梗死。所有入選研究對象均在知情同意基礎上簽訂協議書。

1.2 方法

1.2.1 實驗室檢查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進行血壓檢測,并于第1日夜間12點后禁食水,次日清晨留取第一次中段尿10m L,采用放射免疫比濁法進行MAU測定,以MAU<20mg/L為陰性,20~300mg為陽性。

1.2.2 病情程度及預后判定

入院后第2日采用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對患者評分,入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12個月采用改良Rankin評分量表(m RS)對所有患者病殘程度進行進行量化評估。

1.2.3 隨訪

出院后對所有患者隨訪24個月,隨訪期間如患者原有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神經缺損癥狀,并經影像學檢查(CT或MRI)發現新發梗死病灶判斷為腦梗死復發。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版本軟件分析所有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各實驗室檢測指標及各項評分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復發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MAU檢測陽性率比較

腦梗死組MAU檢測陽性28例,陰性32例,對照組MAU檢測陽性16例,陰性44例,腦梗死組MAU檢測陽性率46.7%高于對照組(χ2=5.168,P=0.0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腦梗死組不同MAU檢測結果患者NIHSS、GCS及m RS評分

腦梗死患者中MAU陽性組NIHSS評分高于MAU陰性組,GCS評分低于MAU陰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入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12個月MAU陽性亞組m RS評分均高于MAU陰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1。

表1 腦梗死組不同MAU檢測結果患者評分比較(±s,分)

2.3 隨訪情況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隨訪24個月,MAU陽性組7例復發(25.0%),其中復發1次6例,復發2次1例,MAU陰性組1例(8.6%)復發1次2例,無復發2次以上病例,MAU陽性組復發率高于MAU陰性組(χ2=4.436,P=0.0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MAU最初用于腎臟疾病早期診斷,是反應腎小球損傷敏感指標,生理狀態下,多數蛋白不能通過濾過膜,但腎臟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功能紊亂,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同時腎臟血流量降低,腎小球重吸收功能減退,導致MAU發生[5],但內皮細胞功能損害不僅存在腎臟血管,全身各個血管均存在,因此,MAU也是全身血管內皮細胞損害標志[2]。當患者脂代謝紊亂時,脂蛋白通過受損血管內皮,和其它大分子物質沉積于血管內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另外,在MAU作為多種急慢性疾病炎性刺激補體,在炎性反應中激活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最終通路促進了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脂蛋白通過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故MAU出現也是全身血管功能異常、動脈粥樣硬化早期表現[6]。國外有學者報道,腦梗死急性發病期患者MAU檢測陽性率可達到35.0%~48.2%[7],急性腦梗死患者MAU高陽性率除了其本身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外,還可能與機體氧化應激反應有一定關系[8]。本研究急性腦梗死組MAU檢測陽性率為47.3%,與既往文獻報導相符,且與治療組比較明顯增高(P<0.05),表明MAU陽性可能增加了急性腦梗死發病風險,是急性腦梗死發病重要危險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MAU陽性腦梗死患者NIHSS、GCS與MAU陰性患者存在差異,入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12個月時m RS評分也高于MAU陰性患者,MAU陽性組出院后24個月內腦梗死復發率也明顯較高,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MAU陽性與腦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預后情況及復發率密切相關。劉慧麗等[9]研究比較了不同腦梗死面積患者MAU水平,發現梗死面積越大,MAU檢測陽性率越高,提示MAU水平高低與腦梗死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疾病嚴重程度預測因子。Sander等[10]報道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房顫、冠心病、周圍血管疾病發病率更高,踝臂指數降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增加,這些均為腦梗死患者病情加重、預后不良和復發率較高重要因素,但腦梗死具體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是各種危險因素相互促進、共同參與過程,MAU與急性腦梗死關系尚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綜上所述,MAU不僅是急性腦梗死發病危險因素,還可作為病情判斷、預后評估重要指標,且MAU檢測簡便易行,基層醫院也可開展,在臨床工作中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進行MAU測定,對陽性患者及時干預,對于改善預后、減少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微量白蛋白尿(MAU)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意義。方法 :對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腦梗死組)和60例非急性腦卒中患者(對照組)進行MAU測定,比較兩組患者MAU檢測陽性率,并比較腦梗死組MAU陽性和陰性患者NIHSS、GCS及mRS評分,對腦梗死組患者隨訪24個月,比較比較腦梗死組MAU陽性和陰性患者復發率。結果 :腦梗死組MAU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χ2=5.168,P=0.023);腦梗死組60例患者中MAU檢測陽性28例,陰性32例,MAU陽性組NIHSS評分高于MAU陰性組(P<0.01),GCS評分低于MAU陰性組(P<0.01),入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12個月MAU陽性組mRS評分均高于MAU陰性組,(P<0.05,P<0.01);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隨訪24個月,MAU陽性亞組復發率高于陰性組(χ2=4.436,P=0.03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MAU不僅是急性腦梗死發病的危險因素,還可作為病情判斷、預后評估重要指標。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尿微量白蛋白,病情,預后

參考文獻

[1]Go AS,Mozaffarian D,Roger VL,et al.Executive summary: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0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 on,2013,127(1):143-152.

[2]鄭天衡,高建,朱鑫璞,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與卒中相關危險因素關系探討[J].中國卒中雜志,2014,9(5):399-403.

[3]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46-153.

[4]Filippo MD,Proietti S,Gaetani L,et al.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nd urodynamic dysfunction in clinicall isolated syndromes suggestive of multiple sclerosis[J].Eur J Neuro1,2014,21(4):648-653.

[5]金雅麗,張倩輝,郭藝芳.微量白蛋白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9,17(3):283-285.

[6]楊靜,李會強.健康體檢檢測微量白蛋白尿臨床意義[J].臨床薈萃,2012,27(3):241-242.

[7]Muhammad AF,Muhammad SA,Fayyaz AM,et al.Frequenc3of micro albuminiuria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Rawal Medical Journa1,2013,38(2):115-121.

[8]馮小芳,黃立宏,黃流清,等.尿中微量白蛋白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預后及復發關系[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4,21(5):277-279,293.

[9]劉慧麗,梁麗貞,李鵬,等.微量白蛋白尿與腦梗死面積關系探討[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1):48-50.

微量白蛋白尿范文第6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1.1 觀察組

隨機選擇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90例,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 (WHO) 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均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病程為2個月~25年;患者無其它內分泌疾病及腎臟毒性藥物應用史。其中男性49例, 女性41例, 年齡34~69歲。

1.1.2 正常對照組

健康體檢者45名, 均為我院體檢合格的健康成人, 年齡20~60歲, 排除糖尿病、腎臟疾病、高血壓病等疾患, 血和尿等相關檢查均無異常。

1.2 研究方法

1.2.1 儀器及試劑

用儀器OLYM-PUSAU 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北京利德曼生化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微量白蛋白試劑, 檢測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1.2.2 方法

用清潔容器取檢查者早晨中段尿于2h內送檢, 加樣前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0min, 吸取上層清液待檢;采用散射比濁法對MA進行全定量測定;標準參考:MA≤30mg/L正常, MA>30mg/L即呈陽性。

1.3 統計學方法

\"\"

檢測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結果用表示, 組內各時間點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MA檢出情況

對照組和觀察組相比, 前者未檢出尿MA陽性, 陽性率為0.00%, 觀察組中檢出尿MA51例, 其陽性率為56.67%, 其中觀察組MA檢出值為 (60.5±18.5) mg/L, 而對照組為 (13.5±5.2) mg/L, 二者檢測結果有顯著性差異 (P<0.05) 。見表1。

2.2 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尿MA檢出情況

按病程分析觀察組中90例患者的檢測結果, 發現病程較長者, 陽性檢出率高, 見表2, 不同病程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可以認為病程越久, 尿MA陽性率越高。

3 討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內分泌疾病。臨床上早期無癥狀, 久病者常伴發心腦血管、腎、眼及神經等病變。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 早期無典型癥狀和體征, 所以易被忽視, 從而延誤治療, 最終導致不可逆的末期腎衰 (尿毒癥期) , 使之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一個重要死因[1];因此, 早期發現并治療糖尿病腎病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是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2]。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中白蛋白的排泄率每分鐘超過20μg或24h超過30mg, 用常規方法無法檢出[3]。大量研究已證明尿微量白蛋白陽性是腎損傷尤其是腎小球損傷的早期標志, 其排出量的多少與腎小球基底膜損傷的程度呈正相關, 與糖尿病的預后有密切關系[4]。本文資料結果顯示, 90例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56.67%, 而對照組陽性率為00.0%, 二者檢測結果有顯著性差異 (P<0.05) 。由此可見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對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有重要意義, 尿微量白蛋白與糖尿病病史與年齡關系密切, 本研究發現病程越長, 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越高, 呈正相關。而與性別關系不大。目前公認, 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既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 也是判斷糖尿病腎病預后的重要指標[5]。微量白蛋白尿階段屬糖尿病腎病早期, 是可逆轉的, 一旦進展到臨床糖尿病腎病期病情不可逆轉, 最終發展為腎衰竭、尿毒癥??傊? 盡早發現糖尿病腎病, 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好血糖可延緩腎病的進展。因此,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水平的測定對于診斷、治療糖尿病腎病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uria, MA) 與早期糖尿病腎損害關系, 以便早期發現并提前進行預防和治療。方法 隨機選擇我院已確診的90例糖尿病患者, 用散射比濁法測定其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 (MA) 的水平, 與隨機的45例健康體檢者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 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人群, 差異有顯著 (P<0.05) , 且與病程及年齡有關, 而與性別無關。結論 尿微量白蛋白 (MA) 測定對于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尿微量白蛋白 (MA) ,早期腎損害,糖尿病

參考文獻

[1] Koulouridis E.Diabetic nephropath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itsconsequences in adults[J].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1, 14 (Supp15) :1367~1368.

[2] 何冰, 韓萍, 呂先科, 等.糖尿病患者急性時相蛋白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3, 19 (4) :260~262.

[3] 齊若梅, 陳仁涉.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中西醫雜志, 2004, 5 (13) :1227~1228.

[4] 程蘇琴, 朱美財.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腎損傷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05, 28 (7) :740~741.

上一篇:龍眼核范文下一篇:脫貧攻堅重要思想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