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2023-06-04

第一篇: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在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劉延東講話

在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頒獎大會上的講話

共青團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劉延東同志 在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頒獎大會上重要講話的通知

共青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全國鐵道團委,全國民航團委,中直機關團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中央金融團工委,中央企業團工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委:

8月20日,在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發表了重要講話。劉延東同志在講話中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有生力量。劉延東同志在講話中希望廣大青少年胸懷科學理想,強化責任擔當,讓青春在為祖國和人民的竭誠奉獻中煥發光彩,做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者;按照“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認真學習科學知識,自覺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恪守尊重規律、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積極投身科學實踐,勇攀科技高峰,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參與者。

各級共青團、青聯、學聯、少先隊組織要把認真學習領會劉延東同志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推進青少年創新創業創優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青少年發奮學習、勇于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團中央

2014年9月8日

在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頒獎大會上的講話 (2014年8月20日)

劉延東

親愛的同學們、同志們: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隆重舉行了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切緬懷鄧小平同志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勛,全面總結了他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的卓越貢獻,高度評價了他為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崇高風范和偉大思想。在舉國上下深切緬懷鄧小平同志的特殊時刻,我們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對于繼承和發揚鄧小平同志倡導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向獲得科技創新獎勵的同學們,向獲得授牌的中小學校和有關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

鄧小平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他16歲就遠渡重洋勤工儉學,尋求救國救民真理,從此矢志不渝地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了70多年,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都作出了偉大貢獻。他的貢獻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而且改變了世界的歷史進程。鄧小平同志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的輝煌人生和不朽功勛,將永遠書寫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之上,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更加深切地懷念他為中國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傾注的大量心血和作出的偉大貢獻。1978年,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他創造性地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指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確立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針,指出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是科技體制改革的中心任務,強調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親自推動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工程,而且自告奮勇擔當科技工作的“后勤部長”,推動了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鄧小平同志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非常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他強調“寧可在其他方面犧牲一點速度,也要把教育搞上去”,確立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他的決策下,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1億3千萬人接受高等教育,改變了億萬青年的命運;他明確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為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鄧小平同志這些科學論斷和寶貴思想,在新中國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產生了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十年前,在鄧小平同志百年誕辰之際,根據鄧小平同志遺愿,經中央批準,鄧小平同志親屬捐獻出他生前的全部稿費,委托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共同設立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用以獎勵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較大潛力的大、中、小學生,旨在激勵引導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追求科學的理想、參與科技創新的實踐,努力成長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才。我們欣喜地看到,十年來,在共青團中央等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的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工作項目不斷拓展,工作內涵不斷深化,形成了覆蓋大、中、小學生群體的完整體系,注重將培養青少年基本科學素養與遴選拔尖創新人才相結合,為培養后備科技人才、弘揚崇尚創新的精神、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目前,作為基金主體項目的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已評選9屆,共有900名學生獲得了這項榮譽獎勵,其中有不少人已成長為國內學術研究和重大科技項目的中堅力量。我相信,這些都是對鄧小平同志最好的紀念和告慰。借此機會,我向鄧小平同志的親屬表示崇高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青少年科技創新事業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同志們!

經過新中國65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開辟新的歷史、實現新的目標的偉大時代,全國各族人民都在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在這一偉大征程中,廣大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光榮使命和責任擔當??倳浿赋?,“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剛才,四位獲獎者代表做了很好的發言,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當代青少年身上的蓬勃朝氣和對科技創新事業的無限熱愛,聽后很受鼓舞,倍感振奮。借此機會,我對廣大青少年提三點希望,與大家分享。

第一,希望廣大青少年胸懷科學夢想,爭做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者。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著許多困難與挑戰。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這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確立了“五位一體”的總體格局和“四化同步”的發展路徑??梢哉f,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實現中國夢,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發明創造的民族,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新的時代為青少年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開辟了更加廣闊的舞臺,提供了更多夢想成真的機會、人生出彩的機會、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的機會。希望廣大青少年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將青春夢、科學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胸懷科學理想,銳意開拓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讓個人夢想在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的竭誠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第二,希望廣大青少年恪守科學精神,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的精神支柱和行動向導,是推動民族進步和國家發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而青少年作為引領風氣之先的重要群體,你們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倳浗衲?ldquo;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參加活動時,對廣大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廣大青少年要牢記囑托,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小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成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奉獻精神的人。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牢牢把握正確的人生航向,按照“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秉承尊重規律、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在德智體美相互促進、有機融合中實現全面發展,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希望廣大青少年投身科學實踐,爭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參與者。黨的十八大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啟了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新征程,這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共同為之奮斗。“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科技創新的有生力量,歷史上很多重要的科技創新都產生于青年階段。比如,著名科學家霍金31歲時便提出了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在我國載人飛船、嫦娥工程等研制隊伍中,“80后”已成為骨干力量??茖W素養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青少年時期就下大力氣、下苦功夫,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獲獎的同學中有很多是中小學生,希望你們以此為起點,熱愛科學、積極實踐,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個實驗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習慣,為今后從事更復雜的科學研究、取得更大的創新成果打下堅實基礎。希望廣大青少年把握好科技創新的黃金期,面向現代化建設主戰場,充分利用國家提供的良好科研環境和條件,敢于超越前人,不斷突破自己,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同志們,青少年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大力支持,共同營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教育部門要把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與創新實踐能力作為重要導向,完善教育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萍疾块T要加強制度設計和資源統籌,建立共享交流機制,創新科普活動方式,大力弘揚創新文化,為青少年科技創新搭建更多更好的平臺。共青團組織要認真總結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過去十年的工作經驗,鞏固已有項目,拓展基金內涵,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助力中國青少年的科學夢展翅高飛!

同學們,同志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我們的事業偉大而艱巨,我們的前程光明而美好。今天,我們對鄧小平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繼往開來、勇往直前,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2014年9月11日印發)

第二篇:第29屆寧夏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14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

第29屆寧夏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14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寧夏賽區)競賽在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會展中心舉辦2014年4月12日由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科技廳和自治區環保廳主辦,平羅縣人民政府和寧夏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承辦的第29屆寧夏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14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寧夏賽區)競賽將于2014年4月12日--13日在平羅縣文化展覽中心舉辦。本屆創新大賽以“創新 體驗 成長”為主題,經過選拔,將有1469項優秀作品參加終審展示。通過評審推薦出56個一等獎項目參加第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14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寧夏賽區)競賽以“在探索中快樂成長”為主題,全區350余支代表隊近千名師生參與包括虛擬機器人在內共七類競賽項目,通過競賽,單項冠軍隊將有資格代表寧夏參加第14屆

寧夏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競賽活動致力于為喜愛創新研究和實踐活動的青少年提供展示和交流科技成果的舞臺,倡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青春夢”,托起“科學夢”,實現“中國夢”,為提升我區青少年科學素質發揮了積極作用。石嘴山市第七小學派出四支代表隊參加比賽;普及賽一組、創意賽兩組、虛擬3D蘿卜圈機器人一組、工參加學生8人,老師兩名。

普及賽采用的是中鳴機器人采用的是起始和終點站的方式進行的比賽:我們采用的程序是圖形化的:兩次檢測到黑線折返,不采用掉頭的方式,總共有六種跑法,鑒于速度的問題我們采用了保守的方法,我們采用的機器類型是:兩個灰度傳感器;兩個馬達;三個輪子;一個主控器;m1和m2是兩個馬達。

創意一:用的是中明的采用的是太陽能輪椅,霍金車的改裝版:一個主控器,三個輪子,一塊太陽板、兩個觸碰按鈕、兩個彩燈,原理是最簡單的:按下左邊按鈕向左轉、按下右邊的按鈕向右轉、同時按下停住;太陽板電池提供清潔能源,轉換按鈕一個,有電的情況下使用電池提供動力,沒電的情況下使用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力。

創意二:愛心犬幫助老人遞水,采用的是博思威龍的機器人原件搭建的,四個輪子,兩塊基板,馬達三塊,伺服器一個;碰撞和巡線的原理,在家里機器人可以按照主人規定好的路線把主人的奶茶遞給主人,首先從基地出發,到主人規定好的地方拿起奶茶,按照軌跡到主人面前給主人。

虛擬機器人:自己搭建機器人,編程序,然后在情景圖里面經行。

祝本次科技創新大賽圓滿舉辦完成。

張利利

2014-4-12

第三篇:浙江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規則-浙江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

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章程(試行)

第一章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概述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簡稱:創新大賽)是面向全省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全省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創新大賽的英文名稱為: ZheJiang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英文縮寫:ZASTIC)。

一、宗旨

為浙江省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搭建一個科技創新活動成果展示交流的平臺,通過活動,培養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的科學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科技廳、共青團浙江省委。創新大賽辦公室設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三、舉辦時間和地點

創新大賽每年舉辦一屆,終評決賽時間為每年4月。

創新大賽的舉辦地點由各市、縣(市、區)相關機構申請,經主辦單位考察確定。

四、活動內容

創新大賽分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兩個活動板塊,活動內容包括競賽活動和展示活動兩個系列。

競賽活動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推薦和電腦機器人創意設計競賽。

展示活動包括優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青少年優秀科技實踐活動比

賽等。

第二章 創新大賽的組織辦法

一、市級競賽

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全省比賽的基礎,市級比賽應參照全省比賽的競賽規則舉行,按照分配名額擇優推薦項目參加全省比賽。推薦參加全省比賽的項目必須符合全省比賽的要求。

全省比賽按各市組成代表隊,統一組織申報、參賽。

二、名額分配

創新大賽主辦單位辦公室每年隨通知公布各市參加全省比賽的名額分配,各市必須按分配名額及有關比例申報,超過分配數量的不予受理。

各市申報的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中,個人項目、高中項目須占50%以上。 浙江省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獲獎項目按分配名額申報參賽。

三、申報

各市在申報紙質材料的同時,必須組織完成網上申報工作,內容必須與紙質材料完全一致。逾期未完成網上申報或紙質和網上申報不一致的將視為放棄。材料以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

四、經費

創新大賽組織經費由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負責籌集。

各市代表隊自行解決本代表隊領隊的全部費用,以及參賽的學生和科技教師從當地到決賽地點的往返交通費、布展費用等其他費用。

第三章 競賽規則

第二十四條 根據創新大賽活動內容,制訂各項競賽規則,包括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規則、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比賽規則。

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

一、項目分類

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按申報者人數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按研究領域分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技術與設計,行為與社會科學等5個領域。

二、研究領域分類

1. 物質科學(MS)——研究物質基本結構、運動規律、相互作用及其變化,主要包括物理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如:物質的狀態及變化,力的作用和運動,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轉換,守恒等。

2. 生命科學(LS)——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和發生、發展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包括生命的起源、進化、構造、發育、功能、行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等。如:生物的分類和生物多樣性(動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動和生命周期),人體和健康等。

3. 地球與空間科學(ES)——研究地球系統 (包括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 和宇宙空間的物理、天文、化學和生命活動等自然現象與變化過程及其相互作用規律。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礦物學、空間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等。如:地球與太陽系,自然資源與資源再生,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自然環境保護等。

4. 技術與設計(TD)——直接將科學原理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實踐,把計劃、規劃、設想通過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產工具、設施、裝備、語言、數字數據、信息記錄等)實現,是科學實踐的重要方面。包括土木、機械、航空、化學、交通運輸、環境、電子、電氣、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等領域的綜合設計與制作,以解決實際問題。

5. 行為與社會科學(SO)——指通過觀察和實驗來研究人和動物行為與反應,人類社會中的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包括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考古學、教育學、動物行為學、人種學、語言學、城市問題等。

6.電腦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指以各種智能機器人套裝器材或學生自行開發制作的機器人的控制部件為核心,包含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傳感器及機械結構等外圍部件的一系列完整的工程設計、制作。學生們可以利用智能機器人控制部件可編程控制及對聲音、溫度、光線等環境因素能感應、判斷并動作的特點,對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事物等進行模擬、優化和改進,并加入自己的創意設計和動手制作,使其成為一件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獨立完成特定任務的工程設計、制作。

三、申報者和申報項目

1. 小學生項目申報者為:現就讀于六年制(或五年制)小學(或九年制學校1-6年級)的在校學生。

2. 每名學生在一屆大賽上,只能申報一項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包括集體項目)。

3. 申報者所申報的項目必須是從當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過兩年時間內完成的。

4. 對集體項目的要求:

(1)集體項目的申報者不得超過3人,并且必須是同一地區(指同一城市或縣域)的小學生合作項目。

(2)集體項目不能轉為個人項目,新成員不能在研究及參賽半途中加入到一個集體項目中。每名成員都須全面參與項目,熟悉項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終研究成果應該反映出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

(3)每個集體項目應確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為署名作者。在項目申報時,所有成員的信息資料均應在申報表中填寫。

5. 連續多年的研究項目,如曾經參加過以往的創新大賽,再次以同一選題申報參賽時,本次參賽的研究工作需持續一年以上,申報材料必須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報的項目:

(1)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項目。 (2)涉及食品技術、藥品類的項目。

(3)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不接收針對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發疹傷寒等的病原體、真菌、寄生蟲)、所有的人體或動物離體組織,包括器官、未消毒的牙齒、血液和其他體液進行研究的項目。

(4)不符合申報要求的項目。

7. 每個項目最多只能申報三名輔導教師。

四、申報材料

1. 申報書:申報者需按照競賽有關要求,認真填寫申報書。申報書必須是大賽主辦單位提供的當年的標準申報書,并且申報書不能與研究報告等其他申報材料裝訂在一起。

2. 查新報告:所有參賽項目應提供查新報告。選手必須自行或在輔導教師指導下對類似項目進行檢索,并說明自己的項目與他人的項目相比有哪些創新之處。

3. 項目研究報告及附件資料:除填寫申報書外,還應提交完整的項目研究報告,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復印件即可。

4. 證明材料:項目涉及下列內容的還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1)醫療保健用品,由省級以上相關醫療科研部門開具臨床使用鑒定。 (2)動物、植物新品種,由省級以上農科部門開具證明,證明確為培育和發現的新品種。

(3)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由省級以上林業部門開具證明,證明項目在研究過程沒有對動、植物造成損害。

五、申報辦法

1. 郵寄申報:由市級組織機構統一郵寄申報。申報需郵寄申報書原件一份、申報書復印件兩份、研究報告八份、查新報告原件一份,用一個檔案袋封裝,并將申報書第一頁復印后張貼在檔案袋正面,申報書與項目材料不能裝訂在一起。

2. 網上申報:由市級組織機構向申報者提供申報序列號,申報者按照相關要求在網上進行申報。網上申報的內容必須與郵寄的紙質材料內容相同。網上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查新報告、項目研究報告及附件資料。網上申報資料必須控制在系要求的大小范圍內,否則無法上傳。

六、評 審

1. 評審標準:“三自”和“三性”原則

(1)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的。

(2)自己設計和研究: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的。主要論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寫:作者本人必須參與作品的制作。項目研究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

(4)科學性:包括選題與成果的科學技術意義、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確性、科學理論的可靠性。

(5)創新性:包括新穎程度、先進程度與技術水平。新穎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在申報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成果公開發表過,沒有公開使用過,該項研究課題及論文的選題有創意;先進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同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有顯著的進步;技術水平指課題研究及論文的研究結論所具有的科學價值和學術水平。

(6)實用性: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效果以及課題研究的影響范圍、應用意義與推廣前景。

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在依據“三自”和“三性”原則的同時,充分考慮小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特點和水平,需要從項目涉及的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科學技術對社會的作用四個方面進行評審。重點考查項目的科學探究方法和技能,從科學探究的五個要素進行評審:提出和聚焦問題;設計研究方案;收集和獲取證據;整理信息、分析數據、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2. 初評:于每年的3月進行,以審閱申報材料為主,對項目進行資格審查和科學性審查。在對所有項目申報進行全面審閱的基礎上,選拔一定比例的項目入圍參加終評決賽。

3. 終評:于每年4月進行,除審閱材料外,評委要對參賽學生進行項目問辯,結合技能測試和素質測評成績,確定項目所獲獎項。

七、參加終評決賽

1. 終評決賽包括公開展示、項目問辯等活動。獲獎等級將根據參賽學生在上述活動中的綜合成績確定。

2.參加終評決賽的學生必須是經初評入圍決賽的項目作者,入圍決賽的項目作者如不能參加終評,將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3. 終評展示按市進行布展。

4.參賽學生負責所需參賽材料的攜帶、布展、保管和維修,有義務參加大賽組織的各項活動,有義務為參觀公眾對本人項目進行講解。

5.每個參賽項目應制作項目展板一塊。展板尺寸為高120CM、寬90CM。組委會負責提供場地、展板、展臺、電源和照明,其它用品和必要的防護設備均需自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不得在展位展出;用電電壓不得超過220伏;參展物品體積不宜過大,長、寬均不得超過1.5米,高不得超過2米,重量不超過100公斤。項目展示必須選手根據展示的內容和形式發揮想象和創意自行設計、現場動手制作,禁止整版噴繪或將已經提前做好的直接帶進會場展示,對不符合規定的將影響參賽成績或取消參賽資格。展示內容中不得出現指導教師、媒體報道、申請或已獲專利、專家評價、以往獲獎及其他未經授權的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內容等,否則將不能參加終評。

6.終評決賽時,有實物的項目,必須將實物作品帶到現場展示,并在項目問辯時向評委介紹。

八、表彰和獎勵

大賽評審委員會對入圍項目按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根據不同的研究領域對參賽項目進行評選,根據評審標準,最終確定

一、

二、三等獎。各獎項的獲獎比例約為:一等獎15%、二等獎35%、三等獎50%,并根據全國分配的小學生名額,擇優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電腦機器人創意項目將列入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創新項目中進行評選,優秀項目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電腦機器人大賽。

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

一、項目分類

中學生項目按項目申報者人數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按年齡段分為初中項目和高中項目;按研究學科分為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工程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醫藥與健康學、化學、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等13個學科。

二、學科分類及學科認定

(一)學科分類

1.數學(MA)——指形式邏輯或各種數字及代數計算的開發,以及這些原理的應用,包括微積分、幾何、抽象代數、數論、統計學、復數分析、概率論等。

2.計算機科學(CS)——指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工程設計與開發,包括互聯網技術及通信、計算機制圖技術(包括人性化界面),仿真/虛擬現實技術,計算科學(包括數據結構、加密技術、編碼及信息理論)等。

3.物理學(PH)——指能量及其與物質作用的原理、理論和定律,包括固態物理、光學、聲學、粒子、原子物理、原子能、等離子體、超導體、流體和氣體動力學、熱力學、半導體物理學、磁學、量子物理學、力學、生物物理學等。

4.地球與空間科學(ES)——包括地質學、礦物學、地貌學、海洋學、氣象學、氣候學、天文學、洞穴學、地震學、地理學等。

5.工程學(EN)——指直接將科學原理應用于生產及實際應用的項目,包括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航空工程、化學工程、電氣工程、攝影工程、音響工程、汽車工程、船舶工程、制熱與制冷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環境工程等。

6.動物學(ZO)——指對動物的研究,包括動物遺傳學、鳥類學、魚類學、爬蟲學、昆蟲學、動物生態學、古生物學、細胞生理學、生理節律學、畜牧學、細胞學、組織學、動物生理學、無脊椎動物神經生理學、無脊椎動物研究等。

7.植物學(BO)——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括農業科學、農業經濟學、園藝學、林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植物遺傳學、植物溶液培養、海藻等。

8.微生物學(MI)——指有關微生物的生物學,包括細菌學、病毒學、原生動物學、真菌學、微生物遺傳學等。

9.醫學與健康學(ME)——指對于人類及動物的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包括牙科學、藥理學、病理學、眼科學、營養學、公共衛生學、兒科學、皮膚學、過

敏反應、語言與聽力等。

10.化學(CH)——指對物質性質和組成以及其所依從的規律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學、有機化學(不含生物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材料化學、塑料、燃料化學、殺蟲劑、冶金學、土壤化學等。

11.生物化學(BI)——指生命活動進程中的化學,包括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光合作用、血液化學、蛋白質化學、食物化學、激素等。

12.環境科學(EV)——指對于空氣、水及土地資等源污染源及其控制的研究、生態學等。

13.行為與社會科學(SO)——指通過觀察和實驗來研究人和動物行為與反應,人類社會中的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包括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考古學、教育學、動物行為學、人種學、語言學、城市問題等。

14.電腦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指以各種智能機器人套裝器材或學生自行開發制作的機器人的控制部件為核心,包含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傳感器及機械結構等外圍部件的一系列完整的工程設計、制作。學生們可以利用智能機器人控制部件可編程控制及對聲音、溫度、光線等環境因素能感應、判斷并動作的特點,對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事物等進行模擬、優化和改進,并加入自己的創意設計和動手制作,使其成為一件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獨立完成特定任務的工程設計、制作。

(二)學科認定

1.涉及制作和設計的項目:項目的主要內容是設計和制作,項目應屬于工程學;項目雖是設計和制作,但目的是用其收集獲得了數據,并進行了分析,則該項目應屬于所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學科。

2.涉及動植物生活環境的項目:項目研究的是河流或池塘中的動植物生活環境,則不屬動植物學而應屬環境科學。

3.涉及動植物化石的項目:項目研究的是史前植物化石,應屬植物學;項目研究的是史前動物化石,應屬動物學;項目研究的是地質年代,應屬地球與空間科學;項目研究的是貝殼化石的化學組成,應屬化學。

4.涉及火箭及飛行器的項目:如項目研究的是火箭及飛行器燃料,應屬化學;項目研究的是使用火箭及飛行器作為氣象儀器的運載工具,應屬地球與空間科學;項目研究是計算火箭及飛行器的軌道,應屬物理學;項目研究的是火箭及

飛行器加速度對小鼠的影響,應屬醫學與健康學。

5.涉及遺傳學的項目:如項目研究的是DNA,應屬生物化學;項目研究的是植物雜交遺傳,應屬植物學;項目研究的是大腸桿菌的遺傳學,應屬微生物學。

6.涉及維生素的項目:如項目研究的是機體對維生素如何處理,應屬生物化學;項目研究的是有關維生素的分析,應屬化學;項目研究的是維生素缺乏的影響,應屬醫學與健康學。

7.涉及晶體學的項目:如項目研究的是晶體的組成,應屬化學;項目研究的是晶體的對稱性,應屬數學;項目研究的是晶格的結構,應屬物理學。

8.涉及語言和聽力的項目:如項目研究的是閱讀障礙,應屬社會科學;項目研究的是助聽器,應屬工程學;項目研究的是失語癥應屬醫學與健康學;項目研究的是語音,應屬物理學;項目研究的是耳的結構應屬動物學。

9.涉及放射能的項目:項目研究的是使用同位素跟蹤,可以是生物化學、植物學、醫學與健康學以及動物學;項目研究的是對放射能進行測量,可以是地球與空間科學或物理學;項目研究的是放射能監測儀器的設計和制作,應屬工程學。

10.涉及空間科學的項目:很多的項目涉及空間科學但并不歸屬與地球與空間科學。如失重對植物的影響,應屬植物學;失重對人的影響,應屬醫學與健康學;開發一種封閉環境的太空艙系統應屬工程學。

11.涉及計算機的項目:如果計算機只作為工具使用,項目應屬于其研究的學科領域;如使用計算機計算火箭軌道,應屬物理學;計算某一無機化學反應的產熱,應屬化學;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使用,應屬行為與社會科學。

三、申報者和申報項目

1.中學生項目申報者為:現就讀于三年制(或四年制)(或九年制學校7-9年級)初中、高中(包括中等師范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等)的學生。

2. 每名學生在一屆大賽上,只能申報一項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包括集體項目)。

3. 申報者所申報的項目必須是從當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過兩年時間內完成的。

4. 對集體項目的要求:

(1)集體項目的申報者不得超過3人,并且必須是同一地區(指同一城市或縣域)、同一學歷段(初中或高中)的學生合作項目。

(2)集體項目不能轉為個人項目,新成員不能在研究及參賽半途中加入到一個集體項目中。每名成員都須全面參與項目,熟悉項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終研究成果應該反映出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

(3)每個集體項目應確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為署名作者。在項目申報時,所有成員的信息資料均應在申報表中填寫。

5. 連續多年的研究項目,如曾經參加過以往的創新大賽,再次以同一選題申報參賽時,必須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報的項目:

(1)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項目。 (2)涉及食品技術、藥品類的項目。 (3)不符合申報要求的項目。

7. 每個項目最多只能申報三名輔導教師。

四、申報材料

1. 申報書:申報者需按照競賽有關要求,認真填寫申報書。申報書必須是大賽主辦單位提供的當年的標準申報書,并且申報書不能與研究報告等其他申報材料裝訂在一起。

2. 查新報告:所有參賽項目應提供查新報告。選手必須自行或在輔導教師指導下對類似論文或項目進行檢索,并說明自己的項目與他人的論文或項目相比有哪些創新之處。

3. 研究論文及附件資料:除填寫申報書外,還應提交完整的研究論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復印件即可。

4. 證明材料:項目涉及下列內容的還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1)醫療保健用品,由省級以上相關醫療科研部門開具臨床使用鑒定。 (2)動物、植物新品種,由省級以上農科部門開具證明,證明確為培育和發現的新品種。

(3)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由省級以上林業部門開具證明,證明項目在研究過程沒有對動、植物造成損害。

五、申報辦法

1. 郵寄申報:由市級組織機構統一郵寄申報。申報需郵寄申報書原件一份、

申報書復印件兩份、研究報告八份、查新報告原件一份,用一個檔案袋封裝,并將申報書第一頁復印后張貼在檔案袋正面,申報書與項目材料不能裝訂在一起。

2. 網上申報:由市級組織機構向申報者提供申報序列號,申報者按照相關要求在網上進行申報。網上申報的內容必須與郵寄的紙質材料內容相同。網上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查新報告、研究論文及附件資料。網上申報資料必須控制在系統要求的大小范圍內,否則無法上傳。

六、評審

1. 評審標準:“三自”和“三性”原則

(1)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的。

(2)自己設計和研究: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的。主要論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寫:作者本人必須參與作品的制作。項目研究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

(4)科學性:包括選題與成果的科學技術意義、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確性、科學理論的可靠性。

(5)創新性:包括新穎程度、先進程度與技術水平。新穎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在申報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成果公開發表過,沒有公開使用過,該項研究課題及論文的選題有創意;先進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同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有顯著的進步;技術水平指課題研究及論文的研究結論所具有的科學價值和學術水平。

(6)實用性: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效果以及課題研究的影響范圍、應用意義與推廣前景。

2. 初評:于每年的3月進行,以審閱申報材料為主,對項目進行資格審查和科學性審查。在對所有申報項目進行全面審閱的基礎上,選拔約50%的項目入圍參加終評決賽。

3. 終評:于每年4月進行,除審閱材料外,評委要對參賽學生進行項目問辯,結合技能測試和素質測評成績,確定項目所獲獎項。

七、參加終評展示

1. 終評決賽包括公開展示、項目問辯等活動。獲獎等級將根據參賽學生在上述活動中的綜合成績確定。

2.參加終評決賽的學生必須是經初評入圍決賽的項目作者,入圍決賽的項

目作者如不能參加終評,將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3. 終評展示按市進行布展。

4.參賽學生負責所需參賽材料的攜帶、布展、保管和維修,有義務參加大賽組織的各項活動,有義務為參觀公眾對本人項目進行講解。

5.每個參賽項目應制作項目展板一塊。展板尺寸為高120CM、寬90CM。組委會負責提供場地、展板、展臺、電源和照明,其它用品和必要的防護設備均需自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不得在展位展出;用電電壓不得超過220伏;參展物品體積不宜過大,長、寬均不得超過1.5米,高不得超過2米,重量不超過100公斤。項目展示必須選手根據展示的內容和形式發揮想象和創意自行設計、現場動手制作,禁止整版噴繪或將已經提前做好的直接帶進會場展示,對不符合規定的將影響參賽成績或取消參賽資格。展示內容中不得出現指導教師、媒體報道、申請或已獲專利、專家評價、以往獲獎及其他未經授權的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內容等,否則將不能參加終評。

6.終評展示時,有實物的項目,必須將實物作品帶到現場展示,并在項目問辯時向評委介紹。

八、表彰和獎勵

大賽評審委員會對入圍項目按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根據不同的研究領域對參賽項目進行評選,根據評審標準,最終確定

一、

二、三等獎。各獎項的獲獎比例約為:一等獎15%、二等獎35%、三等獎50%,并根據全國分配的初、高中名額,擇優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電腦機器人創意項目將列入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創新項目中進行評選,優秀項目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

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推薦標準

一、項目分類

科技輔導員項目按項目類型分為科技發明類、科教制作類、科技教育方案類。 科技發明類:分為發明項目、實用新型項目、外觀設計項目三種。 科教制作類: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其它類共五種教學類科教制作項目。

科技教育方案類:分為科技教育教學類項目(科學課等)和科技教育活動類項目。

二、申報者和申報項目

1.科技輔導員項目的申報者為:中小學??萍驾o導員(含科學教師),各級教育科學研究所(室)、各級校外科技教育活動場所的專兼職科技教育工作者及從事科技教育工作的社會人士等。

2. 每個申報項目只能有一名申報者,不接受集體項目申報。 3. 每名申報者在一屆大賽上,只能申報一項參賽項目。

4. 申報者所申報的項目必須是從當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過兩年時間內完成。

5. 連續多年的研究項目,如曾經參加過以往的創新大賽,再次以同一選題申報參賽時,必須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 不接受申報的項目

(1)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項目; (2)涉及食品技術、藥品類的項目。 (3)不符合申報要求的項目。

三、申報材料

1. 申報書:申報者需按照競賽有關要求,認真填寫申報書。申報書必須是大賽主辦單位提供的當年標準申報書,并且申報書不能與研究報告等其他申報材料裝訂在一起。

2.項目報告:參賽項目應根據項目類別提供項目報告。

科技發明類、科教制作類項目需提交與項目相關的項目原理、用途、改進點等的材料和項目實物照片。

科技教育方案類項目需提交由科技輔導員本人設計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方案。

科技教育方案的基本要素包括: (1)方案的名稱

(2)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與目標 (3)方案所涉及的對象、人數 (4)方案的主體部分:

a.活動內容

b.難點、重點、創新點

c.利用的各類科技教育資源(場所、資料、器材等) d.活動過程和步驟

e.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預案 f.預期效果與呈現方式 g.效果評價標準與方式

h.對青少年“益智、養德”等方面的作用

3. 證明材料:項目涉及下列內容的還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1)醫療保健用品,由省級以上相關醫療科研部門開具臨床使用鑒定。 (2)動物、植物新品種,由省級以上農科部門開具證明,證明確為培育和發現的新品種。

(3)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由省級以上林業部門開具證明,證明項目在研究過程沒有對動、植物造成損害。

4. 查新報告:科技發明類項目應提供由專業部門出具的專利查新報告。

四、申報辦法

1. 郵寄申報:由市級組織機構統一郵寄申報??萍驾o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申報時需郵寄申報書原件一份、申報書復印件兩份、研究報告三份、查新報告原件一份,用一個檔案袋封裝,并將申報書第一頁復印后張貼在檔案袋正面,申報書與項目材料不能裝訂在一起。

2. 網上申報:由市級組織機構向申報者提供申報序列號,申報者可按照相關要求在網上進行申報。網上申報的內容必須與郵寄的紙質材料內容相同。網上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項目報告、查新報告及其他附件材料。網上申報的資料必須控制在系統要求的大小范圍內,否則無法上傳。

五、評審原則

1. 科技發明類項目評審原則

(1)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的。

(2)自己設計和研究:發明項目中主要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項目的主要依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親自獲得。

(3)自己制作:發明的實物或制作的模型,作者本人必須參與力所能及的實際操作。

(4)科學性:項目的科學理論依據可靠、技術方案合理。

(5)創新性:項目在申報日之前,沒有同樣的成果在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沒有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它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由他人申請專利并記載于相應的專利申請文件中;項目與現有的成品、技術相比,有突出、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6)實用性:指該項發明能夠制造、使用,具有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2. 科教制作類項目評審原則

(1)自己選題:制作選題必須為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的。 (2)自己設計:實質性的改進部分應由本人設計。 (3)自己制作:本人應參與力所能及的全部制作。

(4)科學性:該項制作克服了現有成品的某些缺陷或不足,比現有成品更趨合理。

(5)先進性:該項制作與現有成品相比,在材料、工藝、手段等方面,有顯著的進步。

(6)實用性:該項制作與現有成品相比,在制造、成本、使用效果等方面,有實質性的改進,在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教育方面,有顯著進步。

3. 科技教育方案類項目評審原則

(1)教育性。符合科技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青少年有較大的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空間,能啟迪青少年主動學習,能經歷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有利于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掌握,有利于青少年對科技發展與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相互關系的思考,有利于青少年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與方法、創新能力的養成。

(2)創新性。內容、過程或方法的設計有創意;整個教學或活動的構思新穎、巧妙;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3)可行性。符合方案設計對象的知識、能力和認知水平;具備方案實施的必備條件;便于在科技教育教學活動中實施;不增加青少年的負擔。

(4)示范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體現當代科技發展方向和教育理念;著重解決青少年所面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便于推廣普及。

(5)完整性?;顒舆^程完整;實施步驟清晰、具體。

六、推薦辦法

主辦單位將聘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審人員,根據上述標準辦法擇優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七、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推薦 1.申報條件

(1)申報者必須有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參加本次大賽。

(2)申報者必須具有指導學生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經歷并取得優異成績、具備一定科學教育和科技活動經驗。

(3)申報者對青少年科技活動有正確的理念和認識。 2.申報程序及申報材料

(1)項目作者在申報參賽項目的同時,可自愿申請參加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

(2)申報者所在學校應審核申報書中所填內容。確認同意推薦其參加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活動。

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規則

科學幻想繪畫是指少年兒童通過對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和展望,利用繪畫形式表現出未來的人類生產、生活的情景。

一、申報者

省創新大賽舉辦當年4月1日之前,凡年齡為5-14周歲的少年兒童,獨立完成相應科幻畫作品,均可向當地競賽組織機構申報參賽。

二、參賽作品

1. 參賽作品的藝術形式包括: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繪畫風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繪畫類的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

2. 參賽作品一律在規格為4開的紙質或是其它材料上繪制。作品要求干凈、整潔。

3. 所有作品繪制完成后,均需按要求拍攝成電子版照片,并保存好原始作品。

4. 參賽作品限個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獨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體作品參賽。

5. 參賽作品不得抄襲他人作品,違者一經發現,將被取消資格。 6.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參賽: (1)出現科學性錯誤的; (2)畫幅尺寸不符合規定的; (3)把科學和神話混淆的; (4)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內容的。

三、申報材料

1.申報書:必須是大賽辦公室提供的當年的標準申報書。

2.參賽作品:對原始作品拍攝的電子版照片,照片文件格式一律要求為jpg格式,文件大小一律在2MB之內,否則會影響評審效果,超過2MB將無法進行申報。

四、申報方法

各市根據有關標準和名額分配,按市級評選的排序向省創新大賽辦公室進行申報。

1.實行網上申報,申報者須憑下發的授權號在“浙江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申報,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申報。

2.進行網上申報的同時,需郵寄紙質材料至省創新大賽辦公室,包括科幻畫原始作品以及申報書二份,并且需將申報書復印后張貼在科幻畫的背面

3.獲得終評參展資格的優秀作品需按相關要求郵寄原始作品至組委會

五、評審 1.評審標準

(1)想象力:選題、創意和新穎程度。 (2)科學性:科學依據、邏輯思維。

(3)繪畫水平:畫面設計、色彩處理、繪畫技巧。

2.所有作品全部實行網上評審,即評審網上申報的電子版作品。并對郵寄的申報書進行資格審核。

3. 經評委會評審,評出在參加省創新大賽期間參加展示的優秀作品。

六、優秀作品展示

經評委會評審,獲得在全省比賽期間參展資格的優秀作品在大賽期間進行公開展示。展示作品由大賽組委會統一布展。

七、表彰和獎勵

評委會評選出

一、

二、三等獎,各獎項的獲獎比例約為一等獎15%,二等獎35%,三等獎50%,獲得一等獎的科幻畫將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比賽規則

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是青少年以小組、班級或學校、校外教育機構等組織名義,圍繞某一主題在課外活動、研究性學習或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義的綜合性、群體性科技實踐活動。

一、活動學科分類

1. 物質科學(MS)——研究物質基本結構、運動規律、相互作用及其變化,主要包括物理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如:物質的狀態及變化,力的作用和運動,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轉換,守恒等。

2. 生命科學(LS)——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和發生、發展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包括生命的起源、進化、構造、發育、功能、行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等。如:生物的分類和生物多樣性(動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動和生命周期),人體和健康等。

3. 地球與空間科學(ES)——研究地球系統 (包括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 和宇宙空間的物理、天文、化學和生命活動等自然現象與變化過程及其相互作用規律。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礦物學、空間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等。如:地球與太陽系,自然資源與資源再生,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自然環境保護等。

4. 技術與設計(TD)——直接將科學原理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實踐,把計劃、規劃、設想通過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產工具、設施、裝備、語言、數字數據、信息記錄等)實現,是科學實踐的重要方面。包括土木、機械、航空、化學、交通運輸、環境、電子、電氣、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等領域的綜合設計與制作,以解決實際問題。

5. 行為與社會科學(SO)——指通過觀察和實驗來研究人和動物行為與反應,人類社會中的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包括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考古學、教育學、動物行為學、人種學、語言學、城市問題等。

6.其他(OT)——不屬于上述五類學科的其他活動。

二、申報者

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的在校小學、中學(包括中等師范學校、專業學校、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的學生群體,形成科技實踐活動成果者,均可以實施群體或小組的名義,向當地競賽組織機構申報優秀科技實踐活動。指導老師或指導機構不

得以申報者的身份出現。

三、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必須具備的條件

1. 明確的選題目的。所設計的活動,主題應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過活動學習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對當地教育、生產、經濟和科學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有一定的意義。

2. 完整的實施過程?;顒釉趯嵤r,有系統完整的活動計劃、進度安排、組織方法、實施步驟和總結評價。

3. 完整的活動內容。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參加人數)、活動照片、新聞報道等。

4. 確切的實施結果。由活動負責人(或主要參與者)以文字的形式,將活動結果敘述清楚。文字應簡練,可根據實際情況輔以必要的圖片加以說明。在上報之前,各地應對該結果的可靠性加以確認。對于學校以上的實施單位,參加活動的學生應占學生總數的30%以上。

5. 實際收獲和體會。包括青少年參加活動的體會、活動的宣傳教育覆蓋面,活動體現的社會效益,對今后有關工作的建議等。

四、申報材料

(1)申報書:必須是大賽辦公室提供的當年的標準申報書。 (2)活動報告:50頁以內,大小在2MB以內。 (3)其他附件:大小在2MB以內。

五、申報辦法:

各市根據有關標準和名額分配,按市級評選的排序向創新大賽組委會進行申報。

(1)實行網上申報,申報者須憑下發的授權號在“浙江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申報,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申報。

(2)進行網上申報的同時,需按要求郵寄紙質材料四份,包括(活動報告、活動照片、活動記錄等原始紙質材料)、申報書二份至省創新大賽辦公室。

六、評審 1. 評審標準

(1)真實性?;顒臃蠀⑴c者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符合當地的客觀條件,有完整的實施過程和活動內容,有真實的活動記錄和客觀的活動總結等。

(2)示范性?;顒泳哂絮r明的時代特征,體現當代科技發展方向,圍繞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顒釉O計和組織形式科學、有新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廣普及,能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能為其他地區開展活動提供借鑒和參考的經驗。

(3)教育性?;顒臃辖逃幝?,能夠對參與者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能力和情感的培養、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參與者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

(4)完整性?;顒右呀浲瓿苫螂A段完成?;顒舆^程清晰,有明確的活動目標、系統周密的活動計劃、實施步驟和活動結果。

七、優秀活動展示

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展示,以市為單位展示。每項活動一塊展板,展板尺寸為:寬95cm,高150cm。

八、表彰和獎勵

評委會從各市推薦的優秀科技實踐活動中評選出

一、

二、三等獎,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獲獎證書,各獎項的獲獎比例約為一等獎15%,二等獎35%,三等獎50%,并擇優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

第四章 附 則

一、參賽者向主辦單位提交作品即表示其完全按照本章程參加浙江省創新大賽的活動,其所有的參賽行為都受本章程的約束。參賽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及學校、家長等必須服從評審委員會的決議,否則將取消有關獲獎資格。

二、知識產權保護: 1.參賽者申報的項目不得侵犯其他第三方的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名譽權或其他任何合法權益。

2.參賽者申報的項目所包含的任何文字、圖片、圖形、音頻或視頻資料,均受版權、商標權和其它所有權的法律保護,未經參賽者同意,上述資料不得公開發布、播放。

3大賽主辦單位有權對參賽項目進行作品匯編的出版、發行使用等。

三、免責聲明: 1. 對于因不可抗力或不能控制的原因影響到浙江省創新大賽的舉辦,主辦單位不承擔任何責任,但將盡力減少因此而給參賽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2. 因參加浙江省創新大賽而產生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侵犯第三人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等)由參賽者承擔,主辦單位對此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四、本章程由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辦公室負責制定、修訂和解釋,并在“浙江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zhejiang.xiaoxiaotong.org)上發布,于發布之日起實施。

第四篇: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評選公示

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自10月份評選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廣大青少年的積極參與。評選經18個省轄市團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科協、青聯、學聯、少工委和各直屬單位、各省管高校團委審核上報及社會推薦,共有307名青少年參評,涉及青年組、大學組、中學組、小學組4個組別。

12月6日,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終審會在鄭州召開。終審會在初審會的基礎上,按照優中選優、確保質量的原則,對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4個組別46名候選人進行了終審。根據候選人的綜合評分,最終評選出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獎者30名?,F予以公示,公示期5天(12月7日至11日),如有異議,可向組委會辦公室反映,電話:0371-659048

15、65901948。

附件: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名單

2012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評選組委會辦公室

2012年12月6日

(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青年組(10名)

王 飛(女)河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計財處企業科科長

劉朝輝

新鄉市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江智勇

河南大學有機化學學科黃河學者

李 原

鄭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情報分析科主任

李玉林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慧玲(女)河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

吳劉記(女)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師

苗 雨

河南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教學秘書

趙光遠

鄭州輕工業學院教研室副主任

常 欽

河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師

二、大學組(10名)

王飛躍

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學生

王蒙蒙(女)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學生

朱競雅(女)鄭州大學教育系學生

齊 萌

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學生

李小云(女)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生

張幸博

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生

張俊強

河南理工大學測繪學院學生

路朝陽

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學生

潘驥平

河南工業大學國際學院學生

薛載坤

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生

三、中學組(5名)

王曉雷

靈寶市第二高級中學學生

閆繪如(女)濟源市第一中學學生

沈潤澤

濮陽市油田第十七中學學生

張又嘉(女)平頂山市第一中學學生

郭文文

濮陽市油田第一中學學生

四、小學組(5名)

劉笑言(女)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學生

李旻甫

開封市第二師范附屬小學學生

李宗欽

濮陽市油田第六小學學生

張浥塵

開封市第二師范附屬小學學生

曹欣惠(女)鄭州市經三路小學學生

第五篇: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標語

臥龍區2010年“環保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展評儀式

前言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全國參與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最多的一項具有較強示范性、導向性和群眾性的科技創新活動。目的在于讓廣大青少年在參與活動、參與實踐中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體驗,從而使他們領會科學、感受科學、走近科學,進一步增強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這幾年,在這方面我區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僅去年,我區就有2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的近萬名師生、家長參與了這項活動,區大賽活動辦公室收到各類優秀作品700多件,經過區級公開、公正的評審,共評出一等獎作品142件參加市賽,另評出

二、三等獎410件。經過省市評審,我區榮獲省、市優秀組織獎5個,個人獎項169個,獲獎數量名列全市前茅。

今年我區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從區委、政府到區直部門都給予高度重視,尤其是區科協、區教體局,組織得力,廣大教師、學生積極參與,本次大賽收到參賽作品500余幅。參加展評的作品都凝結著我們的老師、學生及家長的心血和汗水。這些作品,代表了我區青少年科技創新水平,也可以說,代表著我區科技發展的未來。祝愿我們的青少年在參與

活動中,煉出真本領,賽出新水平,讓我們的成果、讓我們的青少年,走出臥龍、走出南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區科協、區教體局、區科技局、區城建環保局

橫幅2個:5米。熱烈歡迎各級領導、家長蒞臨參觀 領會科學、感受科學、走進科學

門口:臥龍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展

主辦單位:區科協、區教體局、區科技局、區城建環保局

協辦單位:河南移動公司南陽分公司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聯通客戶聯系名錄下一篇:整改落實情況工作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