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aha基礎生命支持培訓

2023-06-19

第一篇:aha基礎生命支持培訓

2018AHA高級生命支持指南更新

2015年,國際復蘇聯絡委員會(ILCOR)開始采用持續證據評估(CEE)流程。此流程用于快速分析同行評審的已發表的復蘇研究以及心肺復蘇(CPR)和心血管急救(ECC)科學與治療建議(CoSTR)聲明的國際共識的發展。持續證據評估旨在縮短復蘇證據公布與轉化成ILCOR成員(如美國心臟協會(AHA))所提供指南建議之間的間隔時間?;谶@些年度ILCORCoSTR總結陳述,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委員會將出版關于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的年度指南重點更新。這些摘要總結了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及兒科高級生命支持(PALS)編寫小組所出版的2018美國心臟協會指南重點更新中的變更。

進行ILCOR系統性審查,以回答ILCOR專家成員優先選擇的特定復蘇問題。今年針對審查優先選擇的問題提出了在心臟驟停期間或之后不久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電擊難以糾正的室顫(VF)或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pVT)。ILCOR高級生命支持及兒科人員隨后分析、討論并辯論系統性審查專家確定并分析的研究。這些人員制定了將在ILCOR網站()公眾評論區線上發布的CoSTR草擬陳述,最終ILCOR CoSTR聯合總結同時會在Circulation和Resuscitation中發布。

鑒于院外和院內復蘇系統的結構和資源以及使用美國心臟協會指南的非專業施救者和醫護人員的資源和培訓,美國心臟協會ACLS和PALS編寫小組仔細考慮了ILCOR共識建議,以確定合適的建議。每個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臨床策略、干預、治療或測試建議均與采用AHA和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批準的最新語言所編寫的建議級別(級別)和證據水平(LOE)關聯。標準和語言如下所示。

建議級別(強度) 益處>>>風險 1級(強)

撰寫指南建議時推薦采用的表述: ■是推薦的

■是有效的/有用的/有效的/有益的

■應實施/執行/其他相對有效性的表述十: o推薦/需要使用治療方案/策略A而不是治療方案B o優先選擇治療方案A而非治療方案B

2a級(中) 益處>>風險 撰寫指南建議時推薦采用的表述: ■是合理的

■可能是有用的/有效的/有益的 ■相對有效性的表述十:

o可能推薦/需要使用治療方案/策略A而不是治療方案B o優先選擇治療方案A而不是治療方案B是合理的

2b級(弱) 益處≥風險

撰寫指南建議時推薦采用的表述: ■可能/或許是合理的

■可能/或許可以考慮使用的

■有用性/有效性尚未知/不明確/不確定或未獲公認

3級:無益(中)(通常只用于LOE A或B) 益處=風險

撰寫指南建議時推薦采用的表述: ■不建議

■是無效的/無用的/無益的 ■不應實施/執行/其他

3級:有害(強) 風險>益處 撰寫指南建議時推薦采用的表述: ■可能有害導致危害 ■與發病率/死亡率增加相關 ■不應實施/執行/其他

證據水平(質量)≠ A級

■來自一項以上的RCT的高質量證據≠ ■高質量RCT的元分析

■一項或以上由高質量注冊研究證實的RCT B-R級(隨機)

■來自一項或以上的RCT的中等質量證據≠ ■中等質量RCT的元分析 B-NR級(非隨機)

■來自一項或以上設計良好、執行良好的非隨機研究、觀察性研究或注冊研究的中等質量證據≠

■這類研究的元分析 C-LD級(有限數據)

■設計或執行有局限的隨機或非隨機觀察性或注冊研究 ■這類研究的元分析

■對人類受試者的生理或機理研究

C-E0級

(專家意見) 基于臨床經驗的專家共識

COR與LOE是獨立確定的(COR和LOE可隨意匹配)。

如果某建議的證據等級為LOE C,并不代表其為弱建議。本指南中提到的許多重要臨床問題缺乏臨床試驗支持。盡管沒有RCT,但可能存在非常明確的臨床共識,認為某一特定檢查或治療是有用的或有效的。

*干預措施的結果或效果應該具體明確(臨床效果改善或診斷精度提高或預后信息增加)。

對于相對有效性建議(CORI和2a;僅LOE A和B),支持使用比較動詞的研究應該對所評估的幾項治療或策略進行了直接比較。

評價質量的方法在發生演變,包括對標準化的、廣泛使用的、經過驗證的證據評級工具的運用;以及在系統性審查中,有了證據審查委員會的參與。

COR指建議級別;EO,專家意見;LD,有限數據;LOE,證據水平;NR,非隨機;R,隨機;RCT,隨機對照試驗。 向系統性審查專家詢問以下問題:

對于任何環境(院內或院外)下心肺復蘇期間或自主循環恢復(ROSC)后不久的任何時間心臟驟停及有可電擊心律(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成人和兒童,是否有證據證明,相比心肺復蘇期間或自主循環恢復(ROSC)后不久(1小時內)施用任何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或安慰劑或不施用藥物的情況,在心肺復蘇期間或自主循環恢復(ROSC)后不久(1小時內)施用(靜脈注射或骨內推注)抗心律失常藥物會影響預后?這些預后包括伴有良好神經功能的存活出院率及存活出院率;自主循環恢復被評為一個重要的結果。對于自主循環恢復后1小時內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使用,再次驟停也作為一個重要的結果進行評估。已更新包含在本系統性審查中的文獻檢索,并包含至2017年8月15日的所有已確認出版物。

臨床醫生務必注意,此審查不檢驗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的心臟驟停中高級生命支持干預的最優排序,如施用血管加壓藥或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理想時間或與心肺復蘇或給予電擊相關的給藥時間。最佳排序尚未知。此外,建議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及兒童高級生命支持干預的時間應考慮個人患者和護理環境。

以下內容總結了2018美國心臟協會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及兒童高級生命支持指南重點更新中包含的更新建議和流程圖。

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

在成人因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心臟驟停的復蘇期間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建議

2018(更新):可能考慮將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用于治療對除顫無反應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這些藥物對于有人目擊的患者特別有效,對于這些患者,施用藥物的時間可能更短(2b級、LOE B-R)。

2015(舊):可能考慮將胺碘酮用于治療對心肺復蘇、除顫和血管加壓藥治療無反應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2b級、LOE B-R) 可能考慮將利多卡因作為胺碘酮的替代藥用于治療對心肺復蘇、除顫和血管加壓藥治療無反應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2b級、LOEC-LD)。

理由:2018CoSTR總結和系統性審查考慮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治療至少1次電擊后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的心臟驟停。編寫小組評估將基于Captisol的胺碘酮劑型與利多卡因或安慰劑在用于治療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患者方面進行對比的新型大型院外隨機對照實驗。雖然可用研究未表明增加與任一藥物相關的存活出院率(或神經功能完好存活出院率),但相比使用安慰劑,接受利多卡因的患者的自主循環恢復率更高,且使用任一藥物的24小時存活率比使用安慰劑要高。因此,現在建議將利多卡因用作胺碘酮的替代藥,并已將其加入ACLS心臟驟停流程圖來治療電擊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參見圖2和ACLS心臟驟停流程圖更新部分)。

鎂劑建議

2018(更新):不建議在成人患者的心臟驟停治療中常規使用鎂劑(3級:無益,LOE C-LD)。

可能將鎂劑考慮用于治療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即與長QT間隔相關的多形性室速)(2b級、LOE C-LD)。本建議的措辭與AHA的2010ACLS指南一致。

2015(舊):不建議在成人患者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治療中常規使用鎂劑(3級:無益、LOE B-R)。

2010(舊):當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的心臟驟停與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相關時,醫護人員可用以10mL D5W稀釋的I至2g劑量施用硫酸鎂IV/IO推注(2b級、LOE C)。

理由:2018 CoSTR總結和系統性審查考慮在心臟驟停復蘇期間使用鎂劑。沒有針對此主題審查的新研究,在過去的審查中僅發現了少量小型非隨機研究。當前建議重申,鎂劑不可常規用于治療心臟驟停,并提出可考慮將鎂劑用于治療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即與長QT間隔相關的多形性室速)。

在成人心臟驟停后自主循環恢復后立即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β- 受體阻滯劑建議

2018(更新):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自主循環恢復后β- 受體阻滯劑的盡早(最初一小時內)常規使用。

2015(舊):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心臟驟停后β-受體阻滯劑的常規使用。但是因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心臟驟停而入院后,可以考慮盡早開始或繼續口服或靜脈注射β-受體阻滯劑(2b級、LOEC-LD)。

理由:2018 CoSTR總結和系統性審查考慮在自主循環恢復后立即(最初一小時內)使用預防性抗心律失常藥物。雖然沒有針對此主題審查的新研究,詳細的文獻評估簡化了建議。未列出級別或LOE,因為編寫小組一致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用于作出任何建議。

利多卡因建議

2018(更新):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或反對自主循環恢復后利多卡因的盡早(最初一小時內)常規使用。

如無禁忌,在證明治療復發性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具有挑戰性時,可能考慮在特定情況(如急救醫療服務轉移期間)下預防性使用利多卡因(2b級、LOEC-LD)。

2015(舊):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心臟驟停后利多卡因的常規使用。但若是因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心臟驟停,恢復自主循環后,可以考慮立即開始或繼續給予利多卡因(2b級、LOE C-LD) 。

理由:2018 CoSTR 總結和系統性審查考慮在自主循環恢復后立即(最初一小時內)使用預防性抗心律失常藥物。雖然沒有針對此主題審查的新研究,編寫小組承認,雖然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利多卡因的常規使用,仍存在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的復發管理資源支持,上具有挑戰性的情況(如急救醫療服務轉移期間);在此類情況下,可能考慮施用利多卡因。

●用力快速按壓,按壓深度至少

5cm,速率為每分鐘100-120次,并確保胸廓完全回彈。

●盡量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避免過度通氣。

●每2分鐘更換一次按壓者,如感覺疲勞可提早更換。 ●如果未建立高級氣道,按壓一通氣比率為30:2。 ●定量二氧化碳波形圖

-如果PETCO2<10mmHg,應設法改進心肺復蘇質量。

●動脈內血壓監測

-如果舒張期血壓(舒張壓)<20mmHg,應設法改進心肺復蘇質量。 除顫的電擊能量

●雙相波除顫器:制造商推薦能量(例如,初始能量為

120-200J);如果未知,請使用可

用的最高能量。第二次和隨后的能量應相當,而且可考慮使用更高能量。

●單相:360J

藥物治療

●腎上腺素靜脈/骨內注射劑量:每3-5分鐘1mg。

●胺碘酮靜脈/骨內注射劑量:第一劑:300mg推注。第二劑:150mg。

-或-

利多卡因靜脈/骨內注射劑量:第一劑:1-1.5mg/kg。第二劑:0.5-0.75mg/kg。

高級氣道

●氣管內插管或聲門上高級氣道

●通過二氧化碳波形圖或二氧化碳測定確認及監測氣管內插管的放置

●建立高級氣道后,每6秒給予1次呼吸(10次呼吸/分鐘),同時持續胸外按壓

心臟驟停后自主循環恢復(ROSC) ●脈搏和血壓

●PETCO2突然持續升高(通常≥40mmHg) ●動脈內監測到自主動脈壓波形

可逆性病因

低血容量、缺氧、氫離子(酸中毒)、低/高鉀血癥、低體溫癥、張力性氣胸、心包填塞、毒素、肺栓塞、冠狀動脈血栓

已更新ACLS成人心臟驟停流程圖和ACLS成人心臟驟停環形流程圖,將利多卡因作為胺碘酮的替代抗心律失常藥物來治療電擊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利多卡因劑量已添加到流程圖的藥物治療框中,將對心肺復蘇質量框作出小修改,如接下來部分所詳述。

成人心臟驟停流程圖變更 一2018更新。在流程圖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分支中,將利多卡因添加在框8中作為胺碘酮的替代藥。在流程圖的心肺復蘇質量框中,第四條項目符號文本從“每2分鐘輪換按壓員一次,或若疲勞則提高頻率”更改為“每2分鐘更換按壓員一次,或若疲勞則提高頻率”。在流程圖的藥物治療框內,將利多卡因劑量添加在第二條項目符號文本中作為胺碘酮的替代藥。

成人心臟驟停環形流程圖變更一-2018 更新(圖3)。在圓圈內的“藥物治療”下,將最后一種藥物從“用于治療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的胺碘酮”更改為“用于治療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的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在流程圖的心肺復蘇質量框中,第四條項目符號文本從“每2分鐘輪換按壓員一次,或若疲勞則提高頻率”更改為“每2分鐘更換按壓員一次,或若疲勞則提高頻率”。在流程圖的藥物治療框內,將利多卡因劑量添加在第二條項目符號文本中作為胺碘酮的替代藥。

心肺復蘇質量

●用力(深度至少5cm)并快速(速度100-120次/分鐘)按壓,并讓胸廓完全回彈。 ●盡量減少按壓的中斷。避免過度通氣。

●每2分鐘更換一次按壓員,如出現疲勞,可更早更換。如果未建立高級氣道,按壓一通氣比率為30:2。

●定量二氧化碳波形圖

如果舒張期血壓<20mmHg,應設法改進心肺復蘇質量。

除顫電擊能量

●雙相波除顫器:制造商推薦能量(例如,初始劑量為120-200J);如果未知,請使用可用的最高能量。第二次和隨后的能量應與初始能量相當,可考慮使用更高能量。

●單相波除顫器:360J

藥物治療

●靜脈/骨內腎上腺素給藥劑量:每3-5分鐘1mg

●靜脈/骨內胺碘酮給藥劑量:第一劑:300mg推注。第二劑:150mg。

或者

●利多卡因靜脈/骨內注射劑量:第一劑:1-1.5mg/kg。第二劑:0.5-0.75mg/kg。 高級氣道

●氣管內插管或聲門上高級氣道

●通過二氧化碳波形描記或二氧化碳檢查儀確認及監測氣管內插管的位置 ●建立高級氣道后,每

6秒給予1次呼吸(10次呼吸/分),進行持續胸外按壓

心臟驟停后自主循環恢復(ROSC) ●脈搏和血壓

●PETCO2,突然持續升高(通常≥40mmHg)。動脈內血壓監測到自主動脈壓波形

可逆性病因

低血容量、缺氧、氫離子(酸中毒)、低/高鉀血癥、低體溫癥、張力性氣胸、心包填塞、毒素、肺栓塞、冠狀動脈血栓

兒科高級生命支持

在從兒童因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的心臟驟停復蘇期間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建議

2018(保持不變):對電擊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2b級、LOE C-LD)。

2015(舊):對電擊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可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2b級、LOEC-LD)。

理由:2018 CoSTR 摘要和系統性審查考慮對于電擊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與先前的審查不同,2018僅考慮兒科特定的研究。未發現有研究提出心臟驟停復蘇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僅發現一項復蘇期間施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注冊研究。此研究比較心臟驟停院內復蘇期間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相關的結果;研究發現,接受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的患者存活出院率無顯著差異。

兒科高級生命支持心臟驟停流程圖更新

PALS兒童心臟驟停流程圖在順序和治療描述中保持與2015更新的流程圖版本一致。小修改如下所與2015更新的流程圖版本一致。 兒童心臟驟停環形流程圖變更通氣比。

●若沒有高級氣道,則采用

用于除顫的能量

第一次電擊2J/kg,第二次電擊4J/kg,后續電擊≥4J/kg,最高10J/kg或成人劑量

藥物治療

●腎上腺素IO/IV劑量:

0.01mg/kg(0.1mg/mL濃度下0.1mL/kg)。每3-5分鐘重復給藥一次。若無法使用10/IV,可通過氣管給藥:0.1mg/kg(1mg/mL濃度下0.1mL/kg)。

●胺碘酮IO/IV劑量:

心臟驟停期間5mg/kg推注。對于難以糾正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可重復最多2次。

-或- 利多卡因IO/IV劑量:

初始:1mg/kg負荷劑量。

維持:20-50μg/kg每分鐘輸注(如果首劑推注治療后,開始持續輸注時間>15分鐘,則重復提供推注劑量)。

高級氣道

●氣管插管或聲門,上高級氣道

●二氧化碳波形圖檢測或二氧化碳測定術用于確定和監控●已有高級氣道后,每

ET管的放置

6秒給予1次呼吸(10次呼吸/分鐘),持續胸外按壓。

自主循環恢復(ROSC) ●脈搏和血壓

●動脈內血壓監測出現自主動脈壓波形

可逆性病因

血容量減少、缺氧癥、氫離子(酸中毒)、低血糖癥、低鉀血癥/高鉀血癥、低體溫癥、張力性氣胸、心壓塞、毒素、肺動脈血栓形成、冠狀動脈血栓形成

心電圖表現 竇性心律

房性心動過速

室上性心動過速

心房顫動

心房撲動

竇性心動過緩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

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完全心臟傳導阻滯)

室性心動過速多形性

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心室顫動

心搏停止

無脈性電活動(PEA)

第二篇: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

(一)目的

以徒手操作來恢復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環、自主呼吸和意識,搶救發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實施要點 1.評估患者: (1)判斷患者意識:呼叫患者、輕拍患者肩部。確認患者意識喪失, 立即呼救,尋求他人幫助。

(2)判斷患者呼吸:通過看、聽、感覺(看:胸部有無起伏;聽:有無呼吸音;感覺:有無氣流逸出。)三步驟來完成,判斷時間為10 秒鐘,無反應表示呼吸停止,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

(3)判斷患者頸動脈搏動:術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觸及患者氣管正

中部(相當于喉結的部位),旁開兩指,至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判斷時間為10 秒鐘。如無頸動脈搏動,應立即進行胸外按壓。 2.操作要點: (1)開放氣道: ?將床放平,如果是軟床,胸下需墊胸外按壓板,將患者放置于仰臥位。 如有明確呼吸道分泌物,應當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動義齒。 開放氣道,采用仰頭抬頦法。 (2)人工呼吸: ?口對口人工呼吸:送氣時捏住患者鼻子,呼氣時松開,送氣時間為1 秒,見胸廓抬起即可。

應用簡易呼吸器:將簡易呼吸器連接氧氣,氧流量8-10 升/分,

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擠壓簡易呼吸器,每次送氣400—600 毫升,頻率10—12 次/分。 (3)胸外按壓:

?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 處。

按壓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壓部位,另一手平行重疊于此手 背上,手指并攏,只以掌根部接觸按壓部位,雙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

按壓幅度:使胸骨下陷4-5 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復進行。 按壓時間:放松時間=1:1。 按壓頻率:100 次/分。 胸外按壓:人工呼吸=30:2。

操作5 個循環后再次判斷頸動脈搏動及人工呼吸10秒鐘,如

已恢復,進行進一步生命支持;如頸動脈搏動及人工呼吸未恢復,繼續上述操作5 個循環后再次判斷,直至高級生命支持人員及儀器設備的到達。 (三)注意事項

1.人工呼吸時送氣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脹氣。 2. 胸外按壓時要確保足夠的頻率及深度,盡可能不中斷胸外按

壓,每次胸外按壓后要讓胸廓充分的回彈,以保證心臟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壓時肩、肘、腕在一條直線上,并與患者身體長軸垂直。按壓時,手掌掌根不能離開胸壁。

第三篇:重點基礎研究主要支持課題

附件:

重點基礎研究主要支持課題

2014年擬在綜合交叉學科、農業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健康科學、材料科學、生物農業、民生科技、生物醫藥、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布局重點基礎研究項目。

一、綜合交叉學科

(一)城市水系統創新

進行城市水系統創新領域研究,并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城市水系統、提出新的理論與技術:1.城市水系統的能與水的關系;2.綠色城市水系統設計與低沖擊開發理論;3.基于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4.基于水循環理論的城市熱環境調控理論與技術;5.城市水的再生與循環理論與技術;6.城市水生態理論與技術。

(二)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中的學科交叉研究

重點圍繞新型核酸測序技術的研發和相關測序產品的研制,開展基于DNA納米球及模式化納米陣列技術的測序芯片制造相關核心技術攻關,進行新型測序芯片的研發與大規模工程制造,促進我國核酸測序領域的產業發展,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核酸測序技術的產業建設提供工程技術支撐。

研究目標:建立測序反應芯片的微加工技術和突破生產工藝等關鍵技術,為新型核酸測序儀的開發奠定基礎,促進相關行業技術進步和發展。

(三)食物、藥材對微生物菌群穩態影響的機制研究

研究食物、藥材對于人類腸道菌群穩態的影響機制,針對不同的食物、藥材,分別研究其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最終建立食物、藥材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聯關系。

(四)智能仿生系統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將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相融合,實現人與機器的雙向交互、相互適應

- 1 -

及協同工作。擬通過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相互融合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究,建立產學研創新聯盟,實現未來推動工業加速發展。

(五)下一代虛擬現實建模理論與可交互智能模型研究

展開以下內容研究:1.研究對象語義和結構信息的數據獲取、特征提取及其一體化的緊湊表示理論;2.研究模型的信息交換協議、多維屬性的矢量化表示及其對自由交互的自主感知理論;3.研究海量數字化模型的數據活化、多源數據的個性化信息提取、基于特征子空間最優匹配的個性化建模及其測度理論。

研究目標:1.拓展網格、隱函數、點云等傳統的建模表示理論,建立融合幾何結構、物理特性和語義功能的新一代模型表示理論;2.拓展以額外施加通用的自由變形模型、物理模型或參數化模型為主的靜態模型驅動理論,建立具有智能特性的可交互建模理論;3.突破以手工或半手工方法為主的低效建模方法,建立大數據驅動的可信個性化建模理論。

(六)超低功耗、非易失性計算存儲器件及集成電路

展開如下研究:1.可用于計算存儲的新型自旋電子器件并通過電場驅動狀態翻轉方式從而實現低功耗;2.通過調整器件結構及材料構成調控信息計算速度及非易失性存儲時間,研究用于計算存儲的最佳方式;3.嵌入非易失性自旋信息的集成電路設計方法、模擬方式并研發出1Mb小型測試片。

預期目標: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出有自主產權的新型超低功耗、非易失性計算存儲器件及集成電路。實現電場對自旋存儲狀態翻轉因而單位寫入功耗為fJ級別,通過調節器件構架及材料構成,使計算速度可以超過Ghz并保持一定時間的非易失性。小型測試片的成功將為我國企業在當前信息產業轉型過程中在計算存儲領域取得先機提供基礎研究及方法。

(七)蛋白質纖維在體內形成及其結構功能原理研究

對以蛋白質纖維在體內的形成及其結構功能原理的研究出發,融合生命科學,健康科學,運動科學,材料科學,納米研究,生物材料科學,蛋白質科學,纖維和紡織科學和技術等的方法和理論來建立全新的體系。主- 2 -

要包括:1.生物體內蛋白質纖維及其多級結構形成過程、條件及機理:蛋白質的分泌及其大分子自組裝,細胞外基質及環境的作用。運動的作用(牽伸作用),類似于紡絲過程。膠原蛋白從三螺旋到纖維的形成;2.蛋白質纖維結構體的功能:如交織結構的功能及原理,神經交織網絡信號傳遞及對智能的影響;生物體纖維的智能現象、主要功能、作用原理。對蜘蛛絲的研究知道,蛋白質纖維有很好的形狀記憶特性。人體纖維一定有其他的智能特性(溫度、電磁響應)有待研究;3.生物纖維材料(自體纖維&再生生物材料纖維)在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皮膚保健的作用及細胞學意義上的作用機理的研究;4.由上述產生的仿生學原理、技術及如何模擬體內讓纖維形成、作用的條件。

(八)高性能蓄熱技術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研究如下內容:1.相變材料的熱力學及傳熱性能控制及強化機理;2.蓄熱裝置的構型理論優化方法;3.蓄熱系統的優化理論與方法。

(九)現代生物新技術

重點發展生物質能、微生物再造、生物化工產品、新型酶制劑等生物制造技術,發展農作物基因組學、轉基因農作物、生物農藥、綠色農用生物制品生產技術和海洋生物煉油等生物農業技術和海洋生物技術,發展城市垃圾生物處理、污水處理、生態修復等生物環保技術,推動生物制造、生物農業、海洋生物、生物環保產業的發展壯大。

二、農業科學

(一)重要農作物和家畜的高通量分子標記技術研究

開展如下研究:1.建立高通量分子標記技術,高通量地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標記,且能在大量個體中進行相應標記的高效鑒定;2.研發針對包括重要農作物和家畜在內的多種物種進行分子標記的快速開發技術,并在開發得到的大量標記中選擇出最優標記組合,適用于大規模的標記鑒定同時也保證對整個基因組的代表性;3.同時對開發的分子標記方法進行鑒定,實現快速、高效的標記鑒定,以滿足在育種過程中所需要的大規模的鑒定工作。

- 3 -

研究目標:高通量的分子標記技術將進一步提高基于分子標記的選擇育種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從而提高育種的效率,最終將為快速高效的物種改良提供基礎。

(二)生物農業

開展如下研究:荔枝、龍眼果肉重要活性物質的化學生物學表征及作用機制。

研究目標:全面解析荔枝龍眼果肉中酚類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化學結構,表征荔枝龍眼果肉不同活性多糖級分的一級和高級結構特征,明確加工條件對酚類和多糖類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活性的影響規律;從肝細胞線粒體結構和功能完整性角度,探討主要酚類單體對線粒體膜電位、凋亡基因bcl-2和caspase-3表達水平和DNA降解等的影響,探明其基于線粒體保護的護肝作用分子機制;以巨噬細胞作用受體類型及其胞內信號通路為切入點,分析荔枝多糖主活性級分對細胞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IL-

2、TNF-α等細胞因子表達的調控作用,揭示其免疫調節作用的構效關系與分子機制。

三、能源科學

(一)高效柔性薄膜熱電發電器的基礎研究

開展以下研究內容:1.研究柔性襯底上熱電薄膜多尺度局域效應及其協同作用對薄膜電子、聲子輸運影響的理論機制;2.研究在柔性襯底上對熱電薄膜進行微結構調控的技術,開發高性能的P型和N型熱電薄膜材料;3.研究柔性薄膜熱電發電器的界面動力學、熱阻效應等微觀物理機制與電極、密封等關鍵材料膜層宏觀性能的演變規律;4.研究柔性薄膜熱電發電器組件與環境穩定性的關聯機制,探究高溫環境下組件的穩定性、電輸出特性、使用壽命等關鍵指標,優化設計以提高柔性薄膜熱電發電器組件長期使用的可靠性和壽命。

研究目標:

1.實現規?;苽涓咝实娜嵝员∧犭姲l電器及其組件;2.建立典型的柔性薄膜熱電發電器體系及示范系統。

- 4 -

(二)高容量鋰空氣電池涉及的重大科學問題

針對高容量鋰空氣電池涉及的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具有電化學性能穩定的電解液和電極材料;闡明電池充放電過程的反應機理;構建集離子、電子、質量傳輸與電化學反應于一體的耦合理論模型,揭示電池系統中耦合傳輸的相互作用機理;優化電極結構,增強離子、電子、質量三相的協同傳輸;優化電池系統設計,開發具有超高容量和良好循環性能的鋰空氣電池系統。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 系統研究各種材料的組成、結構,及其對電化學活性和導電性能的影響,合成電化學性能穩定的電解液和電極材料;2.深入研究充放電過程中產物在多孔電極上的沉積、分解、遷移機制,明確電池充放電過程的反應機理;3.研究電池系統中三相傳輸與電化學反應的耦合過程與相互作用機制,構建相應的耦合理論框架;4.研究不同電極結構對三相傳輸與電化學反應過程的影響,優化電池系統參數,提升電池性能。

研究目標:1.面向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重大需求,研發具有超高容量和良好循環性能的鋰空氣電池。具體包括合成電化學性能穩定的關鍵材料;2.明晰充放電過程的反應機理;3.建立三相傳輸與電化學反應耦合的理論框架,以及最優的電極結構和電池系統設計。

四、信息科學

(一)面向數字文化資源的智能信息處理技術

開展以下研究:1.基于視覺、聽覺、及文本信息處理的數字文化內容的自動識別、分類和美學評價技術;2.智能高效的數字文化內容生成與輔助制作技術;3.海量文化數據自動整理、挖掘、索引和檢索技術;4.數字文化遺產的整理、恢復與重現技術;5.開發面向創意文化的智能信息處理技術。

研究目標:1.開發文化信息分析、感知、挖掘、生成和檢索技術,建立數字文化的智能處理平臺;2.開發數字文化遺產分析,編輯和再現技術,建立網絡數字文化保護與瀏覽平臺;3.開發網絡數字化時代文化傳播和影

- 5 -

響模型。4.在頂級刊物和會議如PAMI,IJCV,CVPR,ICCV,ECCV,ACM-MM上發表論文40篇以上。對政府開展文化建設提供技術手段,為文化創意產業輸送技術源動力。

(二)穿戴式三維人機自然直觀交互智能移動終端

研究適合長期穿戴的三維人體動作檢測傳感技術。長期穿戴必須考慮使用者的舒適性,其中非接觸式的傳感技術最能減低對使用者的影響。雖然目前的非接觸式三維人體動作檢測技術已初見成果,如kinect、leap motion等,但他們的應用方式都是將傳感器固定在某一位置,并不適用于配合移動終端的使用。

研究目標是把合適長期穿戴的三維人體動作檢測傳感器結合穿戴式移動終端如Google Glass的使用,形成擁有高度人機融合的人機界面的智能移動終端。

(三)高鐵移動通信超高頻寬帶接入系統

開展以下研究內容:1.超高頻率無線寬帶通信機;2.高速移動寬帶通信的超軟切換技術;3.寬帶無線通信機的主動糾偏技術;4.超高頻無線寬帶通信天饋系統 ;5.車載移動通信基站及光分布系統 ;6.車地之間通信協議。

研究目標:研制強兼容性、強抗干擾性、超大帶寬、高精準、最低電磁波污染的高鐵移動通信超高頻寬帶接入系統。

(四)微流控彩色視頻電子紙顯示技術

開展微流控彩色視頻電子紙顯示技術的電潤濕驅動與界面浸潤增強/調控機制研究。以多種超疏水含氟聚合物設計與合成為基礎,結合高分子改性修飾、表面分子組裝、表層涂覆、表面微納結構制造等新興技術工藝,研究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流控彩色視頻電子紙核心技術——電潤濕-微流控驅動與界面浸潤增強/調控技術。在此基礎上,對這類材料應用于電潤濕微流控顯示器件的特性進行全面地測試和評估,建立電潤濕微流控界面的表面浸潤特性與驅動電場的關系;探尋界面涂層的表面微觀結構對微流體電潤濕驅動的影響;探尋電介表面涂層的物理特性與電解質微- 6 -

流體體積、形態等關系,并確定電潤濕微流控界面與電潤濕驅動關聯關系,從而指導電潤濕微流控器件的設計,為電潤濕新型平板顯示器的產業化解決核心問題、奠定理論基礎。

五、健康科學

(一)淋巴瘤和白血病發生發展機制和新穎抗癌分子研究

以源自B和T細胞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為對象,通過發現基因突變,蛋白表達、修飾變化,和信號通路網絡功能異常,研究癌細胞發生發展過程中所依賴的關鍵信號節點,提出新的治療機制,發展新的靶向抗癌藥物分子。

(二)負鏈RNA病毒制病機制的研究

研究負鏈RNA病毒的核衣殼蛋白如何幫助RNA聚合酶去識別包裹在核衣殼內確定的RNA序列;通過研究突變核衣殼蛋白晶體結構來研究負鏈RNA病毒結構變化對其轉錄的影響。

研究目標:深入理解負鏈RNA病毒轉錄對結構的要求及負鏈RNA病毒結構變化對其轉錄的影響。同時,對L和P蛋白組成的RNA聚和酶進行反應機理和結構的深入研究;對各病毒蛋白在病毒組裝,和宿主細胞侵入的功能,及與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方面深入研究;另外,系統研究宿主蛋白對負鏈RNA病毒復制所起到的抑制作用。

(三)新型無標記成像與傳感原理

面向無損與微創醫學技術的重大臨床需求,充分利用激光、光纖、納米等領域的原理、技術與產業發展基礎,研究新型無標記成像與傳感原理,發展適合于針對特定病、癥的在體、多參數靈敏檢測與診斷方法,并形成低成本、個性化在體精準檢測與診斷新方法、技術與儀器。

研究內容包括:1.基于偏振光散射的無損、多參數成像與傳感方法:以穆勒矩陣為基礎,研究準確、快速表征偏振態和樣品偏振光學特征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新型偏振態測量和信息提取技術基礎;研究偏振光在各向異性介質中的散射和傳播過程,尋找對不同微觀結構敏感的特異性偏振指標,建立新型無標記、無損成像與傳感方法。2.發展高靈敏功能化納米材

- 7 -

料特異性靶向探針和檢測器件, 發展在體的、無損(未創)的重大疾病早期診斷預警技術;另外,結合低豐度疾病標志物的富集研究,發展體外的基于納米結構的超靈敏高可靠性檢測技術。3.發展基于表面等離子體激發的無標記、超靈敏傳感技術,發展基于快速定位與導航算法的實用儀器,開展臨床應用研究。

(四)重大疾病相關藥物研發的新思路、新靶點研究

研究RA的炎癥對IL-37表達的調節機制,闡述IL-37對RA炎癥反應的免疫調節機制及信號傳導通路;研究IL-37的主要藥效評價、一般藥理、毒理學藥代動力學、穩定劑型、質量標準控制、免疫原性和局部刺激性。

研究目標:明確RA對IL-37表達的影響及調節機制;闡明IL-37對RA炎癥反應和細胞炎癥、趨化和粘附因子表達的免疫調節;明確IL-37 對誘導RA 免疫抑制調節的信號傳導通路;為 IL-37,一個體內自然產生的細胞免疫抑制因子,作為 RA的臨床藥物治療提供理論依據;明確IL-37對RA患者炎性因子的調節機制,及與臨床的相關性,為申請IL-37 作為RA炎癥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提供實驗依據,并為申請臨床試驗批件號提供依據。

(五)重大疾病基礎研究

以浸潤和非浸潤、初發和復發、原發和轉移膀胱癌為研究對象,探討膀胱癌發生、發展、復發和轉移的分子基礎,找出膀胱癌基因表達、蛋白組學、代謝等方面的差異。明確膀胱癌發生、發展、復發、轉移和預后的關鍵的分子靶點并闡明靶點之間的相互調節機制。建立膀胱癌預警診斷和療效預后判斷的分子預警體系,為個體化治療、膀胱癌治療新策略的建立提供分子基礎和科學依據。

(六)重要罕見遺傳病的分子機制和治療研究

開展以下研究:1.針對兒童早發的遺傳異質性強罕見遺傳病,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和多組學技術進行基因組、基因表達、蛋白表達和代謝小分子的變化機理研究,通過系統生物學方法定位罕見疾病的致病基因以及探索相關分子機制,指導這類兒童罕見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早期篩查技術;2.結合干細胞模型建立藥物篩選新模式,結合靶向基因操作技術探索疾病治- 8 - 療新方法。

研究目標:為減少和控制幾類罕見病提供科學基礎和臨床方法。

(七)循環miRNA生物學功能及臨床應用(C類)

收集大量心力衰竭患者臨床表型信息明確的血液樣本,采用高通量測序及質譜分析等“組學”技術,大規模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與該疾病相關的miRNA及其它基因或大/小分子在心力衰竭的發生及發展中的分子機制,揭示其與心力衰竭的關系,為發展早期分子診斷新技術以及治療的新策略、新方法提供指導。

(八)重要兒童傳染病基礎研究

開展以下研究:以每年都有爆發的兒童感染手足口病為出發點,研究手足口病的致病機制。通過對手足口病患糞便、血清等樣本的快速高通量核酸測序技術以及蛋白質譜分析技術,對病原綜合全面鑒定,結合個體免疫、轉錄表達、免疫因子分布情況,全面闡釋手足口病人患病的原因和具體病原的致病機制。

研究目標:揭示重復病毒感染,疾病反復發作的原因,探索個體免疫差異情況下病毒種類、病毒復制與病毒拮抗宿主免疫清除應答、炎癥反應及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研究腸道病毒感染后腸道菌群的變化是否是病人由輕癥轉化為重癥的原因,以及重癥治療的有效干預。

(九)重大骨代謝性疾病的早期診療和新機制

開展以下研究:1.骨質疏松的宏基因組學研究、診斷新標準、傳統和生物藥物療效評估與治療研究;2.骨質疏松診斷和骨折風險評估新標準;3.中藥防治骨質疏松藥物研發的現代化和國際化;4.原發性骨關節炎發生過程中的miRNA動態分子信號網絡研究;5.新型抗炎通路在原發性骨關節炎發病及治療中的作用機理研究;6.激素性股骨頭壞死骨塌陷的機理及干預研究;7.骨折修復中的成體干細胞及炎癥細胞的作用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1.建立起骨質疏松的一整套的診療標準。根據宏基因組學結論尋找到若干該病早期診斷及治療的生物學標記物;2.揭示miRNA網絡系統在OA發病中的作用,尋找到潛在的治療靶標;3.通過流行病學尋找到

- 9 -

若干激素性骨壞死的血管內和外相關基因,研發針對骨壞死發生機制的性傳統和生物藥物以及活性生物材料的療效驗證。

(十)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機理、診斷、治療和預防

開展以下研究:1.肌腱韌帶慢性損傷的力學和生物學機理研究;2.肌腱韌帶疲勞與恢復機理的研究;3.診斷肌腱韌帶慢性損傷程度的分子影像學研究;4.治療肌腱韌帶損傷新方法的研究;5.促進肌腱韌帶骨止點重建的新方法的研究;6.研究防治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后組織粘連的方法;7.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康復訓練的研究。

研究目標:1.揭示肌腱韌帶等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和促進愈合的力學和生物學機理;2.為預防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提供指導;3.為臨床治療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提供指導和治療方法。

(十一)伽瑪氨基丁酸相關疾患共病的系統生物學研究

采用遺傳影像學、神經生物學、神經藥理學、受體分子結構生物學及藥物設計、高通量測序技術、生物信息學及系統生物學的多學科交叉方式,從遺傳學及表觀遺傳學變異與微進化、伽瑪氨基丁酸神經遞質的傳統中樞表達及外周組織器官的“異位”表達、伽瑪氨基丁酸介導的抑制性神經環路調控及其與其他神經遞質系統的相互關系、生物學系統模塊調控網絡等多級水平,研究伽瑪氨基丁酸系統在重大神經精神疾患及其他常見復雜疾病發生中的共性機理。從而為相關復雜疾病及其共病問題的有效診治,提供理論指導。

(十二)干細胞再生人工微環境

以皮膚尤其是毛囊的再生為模型,研究其再生所需要的微環境。內容包括:發現皮膚再生所需要的理想的大分子支持材料(包括合成材料如自組裝多肽形成的水凝膠);找出誘導和支持皮膚附屬器官再生的關鍵分子及信號通路;構建毛囊等皮膚結構再生的微環境;理清完全皮膚再生所需要的干細胞成分。研究目標是建立皮膚及其附屬器官再生的人工微環境,實現人工毛囊的再生,為其它更為復雜的器官的再生奠定基礎。

(十三)干細胞定向分化機理研究

- 10 -

研究多能干細胞向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定向分化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變化與表觀遺傳調控;研究細胞定向分化中重要基因之間、表觀遺傳修飾類型之間以及基因和表觀之間的交互作用;尋找細胞定向分化關鍵調控元件和轉錄因子,建立干細胞定向分化高效體系。

(十四)腦科學研究

開展以下研究:1.光控大腦技術研發和應用,包括微米尺度的光電極修飾、加工;神經環路標記;光調控的電生理等;2.腦疾病動物模型的建立,包括精神分裂癥,癲癇,自閉癥,腦中風等;3.應用光控大腦技術研究精神分裂癥、自閉癥等神經環路層面的發生機制和治理機制;4.結合神經信息處理技術,研發臨床腦疾病神經調控的技術和器件,用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干預。

六、材料科學

(一)3D打印材料

開展以下研究:1.多種屬3D打印材料(高分子、金屬、陶瓷、復合材料等)快速固化成型的物理或化學原理及工藝需求,包括基于熱量擴散的物理熔融-冷卻成型、受激化學反應和低溫化學交聯成型等;2.從分子合成和原子層級對3D打印材料宏-微觀結構和屬性的調控及控制,打印材料屬性-工藝需求-構件性能三者關系;3.3D打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特性以及制備生產中的環保、能源利用等。

研究目標:1.拓展3D打印材料的種屬選擇、性能及應用范圍;2.建立3D打印材料物性-快速成型工藝需求-目標構件性能調控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3.解決3D打印材料在環境、健康、安全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問題。

(二)石墨烯-高性能聚合物纖維及復合材料

開展以下研究:1.研發適用于纖維制備的優質石墨烯宏量、可控制備方法;2.研究石墨烯氧化物和石墨烯在纖維加工成型中的作用;3.制備石墨烯與高分子材料共混的均勻穩定分散體系;4.表征石墨烯與高分子材料共混體系流變特性;5.構建石墨烯拉曼光譜學和纖維力學性能分析模型;6.探索石墨烯與高分子復合纖維成型原理和互傳網絡機制;7.揭示石墨烯

- 11 -

復合纖維材料在力學,生物學,光學,熱力學等方面的功能特性機理。

研究目標:1.揭示石墨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機制、流變特性、界面作用等;2.發展拉曼光譜原位監測纖維力學傳遞和破壞機制;3.闡述石墨烯復合纖維材料一系列功能特性機制;4.發展幾類可以工業化生產的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石墨烯高聚物纖維和復合材料體系。

(三)環境響應型光/熱調控液晶高分子涂覆材料及其應用

研究以環境響應型液晶高分子材料為核心,重點研究材料性能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和可調控性,以期充分利用材料自身對外界環境中光/熱條件的自主性調適來實現對不同日光的選擇性反射、折射或透射,有望達到對室內光照和溫度的實時調控,從而大大減少建筑內部最主要的空調、照明等能耗需求。在此基礎上,利用液晶高分子易于加工和成膜的特性研制新型智能光/熱調控建筑涂覆材料,包括貼膜、涂料、以及具有集光陷光和光電轉換功能的表層裝飾器件等多種產品形態,同時開發出相應的智能化調控技術、涂覆技術及薄膜或器件加工技術,為智能化建筑材料的開發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工藝基礎。

(四)動力電池“超容量”納米復合“磷酸鐵鋰類”材料的可控制備及機理研究

開展“超容量”納米復合“磷酸鐵鋰類”材料的1.設計與模擬計算:通過建立材料微觀電子結構理論模型和計算方法、及表面界面的微觀結構與非平衡態動力學,研究該“低維復合”材料的儲鋰“超容量”的機理;2.納米尺度的可控制備與原子尺度的界面調控:液相法納米晶體的可控制備與溶液體系、摻雜、溫控、成核等相關因素研究,碳的“點”與2維(石墨烯)包覆和原子層沉積(ALD)技術在原子尺度對界面調控和表面修飾的研究,及產業化的關鍵問題研究;3.材料的微觀表征和電池性能的測量:原子和納米尺度上評測結構和性能的相關性,開展納米電化學研究,為設計與模擬計算及可控制備提供相關的數據,不斷完善材料設計模型和可控制備。

(五)納米材料的結構設計、制備及其在電子封裝領域的應用基礎研- 12 - 究

開展以下研究:1.面向電子封裝功能性納米材料的結構設計和可控制備;2.聚合物納米復合導電/介電材料的制備與電性能研究;3.新型納米復合導熱材料的設計與動力學行為研究;4.超薄基板基礎材料的開發及其力學性能研究;5.材料-結構-器件一體化的設計、仿真新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國家對高端電子封裝材料的需求,瞄準“新一代電子封裝技術”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對直接應用于電子封裝技術中的新材料、納米材料進行結構設計和可控制備;研究有機無機復合材料的表、界面、滲透和失效分析等問題,運用材料-結構-仿真相結合的方式,力求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關鍵電子封裝材料的開發和提高我國IC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七、生物農業

(一)第三代雜交水稻新品種培育

利用水稻智能不育技術體系,開展以下研究:1.建立智能不育功能元件的分子標記;2.轉育智能不育功能元件;3.聚合優質高產抗病等重要農藝性狀;4.選育新型優質不育系的;5.利用選育的新型不育系,培育優質高產抗病水稻雜交品種。

(二)水稻分子設計育種實踐創新

將利用水稻中秈粳間顯著的雜種優勢現象,構建水稻9311/日本晴重組自交系,并與不育系配組形成雙列雜交,收集雜交種中株型產量米質等表型的差異。利用自主開發的全球首套高通量水稻SNP芯片對此雜交組合進行基因型鑒定,構建分子標記連鎖圖譜,發掘水稻株型產量米質等性狀的雜種優勢關聯位點,同時建立水稻雜交種優勢表型的預測模型,為水稻雜交種的分子設計育種提供理論基礎和有效技術手段。

八、民生科技

(一)海灣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開展海灣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生態修復則是通過創造適合于各類生物生存的生境條件,形成各種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強大、系統

- 13 -

穩定的城市海灣良性水生態系統,重建受損海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針對深圳市海灣現狀,提出生態修復的技術和方法。

(二)雪卡毒素的毒性定量研究

開展雪卡毒素的毒性定量研究,雪卡毒素屬于神經毒素,無色無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熱,不易被胃酸破壞,主要存在于珊瑚魚的內臟、肌肉中,尤以內臟中的含量最高。通過研究理清雪卡毒素毒性機理,對保障生命健康有重要意義。

(三)水底高清成像技術及設備研究

開展水底高清成像技術及設備研究,鑒于對深海資源開發、海洋科研以及水下工程作業、考古和救援的迫切需求,使得水下光電成像技術研究和裝備研制成為當前國內外重點研究方向之一。介紹了掃描激光、偏振成像、結構光成像、光一聲混合成像以及水下圖像處理等水下光電成像技術,分析了部分技術應用情況,并討論了其技術特點。論文對于發展海洋資源開發、水下勘探與研究、水下救援以及國防等所需的水下光電成像技術和裝置具有意義。

(四)利用生物技術治理藍綠藻的研究

研究藍綠藻的生長和產毒,受光照、溫度、氮磷、微量元素、溶解氧、葉綠素含量等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機理。

(五)海波能量利用研究

開展海波能量利用研究,提高海波能量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海洋能。

(六)深圳珊瑚魚的研究

開展深圳珊瑚魚的研究,研究珊瑚魚的種群特征。

九、生物醫藥

(一)腫瘤早期診斷與分型

開展腫瘤無創檢測技術、腫瘤干細胞生物標記篩選技術、腫瘤基因檢測及數據解讀技術研究。

(二)腫瘤個性化治療

研究腫瘤細胞治療技術和腫瘤疫苗臨床應用。

- 14 -

(三)腫瘤創新藥

進行腫瘤多靶點創新藥開發。

(四)腫瘤干細胞分化 進行腫瘤干細胞分化機理探索。

(五)中藥組方產業化開發 進行臨床中藥制劑的產業化開發。

(六)小分子調控干細胞技術

開展應用小分子化合物調控干細胞去分化技術研究。

(七)糖尿病及代謝疾病研究

開展糖尿病、肥胖癥機理研究及相關技術開發。

(八)生物醫學材料

開展個體化組織工程軟骨治療關節軟骨缺損的關鍵技術及相關產品研發。

(九)基因篩查技術

開展基因篩查技術用于優生優育、骨創傷康復治療、抗衰老醫學等研究。

(十)老年病及老年保健產品

開展老年癡呆早期診斷技術及藥物開發等研究。

(十一)航天醫學

開展極端條件下人體醫學研究。

十、生命健康

(一)生命信息

支持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研究。重點支持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以及高通量檢測、生命信息大數據挖掘、海量生物信息存儲基礎研究。

(二)高端醫療

1.個體化治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生物治療臨床轉化、遺傳病個體化基礎研究,以及針對長期服藥高發病、疑難病、慢性病人群的合理化治療模式研究。

- 15 -

2.第三方醫學檢測:重點支持生殖孕育、重大疾病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分子分型技術、特殊化學檢測基礎研究。

(三)健康管理

1.個性化健康管理:肥胖、高發慢病、亞健康、精神疾病等的預防、篩查、監測、干預研究以及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研究。

2.數字化健康管理:連續式無創檢測、健康數據在線挖掘、多模態健康數據融合、公共衛生大數據分析研究。

(四)養生保健

1.中醫養生:中醫診療、中醫藥養生保健基礎研究。 2.醫療美容:皮膚健康、細胞抗衰老基礎研究。

(五)健身管理

支持以運動療法、營養療法為主要手段,針對肥胖、脊椎病、慢性病、亞健康、運動創傷等重大健康問題的綜合解決方案研究。

十一、海洋

(一)海洋生物育種

開展以重要水產經濟動物及其基因調控為中心的良種引進擴繁、生長發育調節方面的研究。

(二)海洋生物制品

海洋功能性活性物質,海洋生物酶,海洋生物獸藥、疫苗、飼料等海洋生物制品方面的研究。

(三)海洋生物醫用材料

利用海洋生物資源,通過材料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法,對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的創傷修復機制進行探究,對海洋生物資源作為醫用材料進行原理性探索。主要包括海洋活性骨材料、硼酸鹽植入材料、海洋創傷修復材料、海洋天然產物的抗體偶聯藥物、海洋藥物發現及分子機制研究、海洋免疫調節作用藥物研究、海洋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等。

(四)海洋生物深加工

對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進行原理性探索實驗,基于基因組學、蛋白- 16 -

組學、代謝組學、系統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等前沿科學研究;開展基于海洋活性物質的化妝品、保健食品、醫藥產品的等方面研究。

(五)海洋環保

海洋環境污染物的檢測監測技術及環境行為研究;海洋污染物通量的時空分布及時域變化特征研究;納米材料在海洋油污處理與凈化、海洋石油污染物高效生物處理研究;深圳海域生態保護與海洋環境生物研究;深圳近岸生態遙感應用研究,探索高適應性石油烴高效降解菌劑及海洋產品重金屬污染快速檢測方法等。

(六)海洋資源利用

海洋藻類生產燃料酒精、生物柴油、航空煤油等原理性研究,研究通過遺傳改良手段選育高產生物活性產品,實現海洋能源多元化、高值化發展;可燃冰開采技術研究,對其形成的可能的成因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分布特征等。

(七)海洋碳匯

深港海域生態環境評價、生態風險預警模型;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和經典生物泵等模型的海洋碳匯生態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十二、航空航天

(一)航空電子

1.關鍵機載電子設備系統集成、地空通信、人機智能交互、基礎元器件材料及工藝和適航取證等核心技術。

2.地空和機間通信產品、影音娛樂等機載設備和航空體育裝備。 3.陀螺儀、航空航天用微電機系統、高集成度一體化封裝電路板、集成電路(IC)封裝載板等核心零組件。

4.飛行通信、導航、座艙環境控制、語音控制、飛行管理、電氣等關鍵機載電子設備系統;綜合指揮調度、大范圍防雷系統等機場電子設備系統。

(二)無人機

無人機設計測試總裝集成、一體化數字航空飛行控制系統、無人機用

- 17 -

發動機控制系統、高精度飛行姿態控制系統、通用地面操控平臺系統、無人機載荷系統、數據鏈通信及導航系統、機間信息共享控制系統和人機交互系統等關鍵技術。

(三)衛星導航

1.衛星導航芯片、兼容多模多頻高精度天線模組、高性能導航基帶、射頻芯片、精確定位、高動態定位、應用集成等核心技術。

2.北斗地基增強、北斗位置服務與管理等地面系統。

3.各類移動(星載、機載、車載、便攜)導航終端設備及其制造工藝,以及導航地圖、深度信息點、動態交通信息等基礎數據產品,形成智能終端和授時同步產品等集成應用系統解決方案。

(四)航空航天材料

1.特殊電磁性能超材料、芳綸 IV、高性能聚酰亞胺薄膜、高密度電子封裝材料等核心技術。

2.高性能增強纖維、先進樹脂基復合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復合材料、功能涂層材料、無機鋁硅酸鹽航空透明件材料等高性能復合材料,以及高溫合金材料、高端輕質高強度金屬材料等先進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技術,及其設備制造技術。

(五)精密制造技術及裝備

核心零部件、高端極限工具、復雜精密零件復合3D 打印等精密制造核心技術;提升精密機械加工制造工藝;高端精密制造裝備,研制精密軸承、大型成型模具、數控、焊接以及航空配套和專用機床等設備裝備工藝。

(六)微小衛星

數據接收處理、高集成度星載綜合電子系統、衛星結構設計、飛行控制、航天設備地面測試、產品空間環境適應性等關鍵技術;基于成熟工業技術產品的航天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片、星載計算機和通信設備;衛星遙感技術在信息增值服務、基礎地理空間信息產品等技術。

(七)航天生態控制與健康監測

1.特殊環境大氣調控、基于水電解的可再生能源、水質安全與深度凈- 18 -

化等環境控制技術,密閉環境動植物高效生產、生物質固廢處理與利用等生態技術,以及穿戴式健康監測、微流控體液檢測、個體化健康預警等健康監測技術。

2.研發(大氣、水、食物)再生系統、模塊化大氣綜合調控、水質凈化、生物質固廢轉化等載人航天和民用裝備,以及個體化健康管理系統。

- 19 -

第四篇:辦公自動化基礎支持總結

第一章:辦公自動化的基本概念

1.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 簡稱OA)

2.辦公自動化分為三個層次:a.事務處理型b.管理控制型 該層次的OA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統(MIS)c.輔助決策型 它是OA最上層的應用 該層次的OA主要是決策支持系統(DSS)

3.(簡)辦公自動化的意義:1.實現辦公活動的高效率、高質量2.實現辦公信息處理的大容量、高速度3.實現辦公活動的智能化

4. 辦公自動化技術設備的使用經歷了單機、局部網絡、大規模計算機網絡、世界性計算機網絡四個階段。

5. (簡)辦公自動化的發展趨勢:a.辦公環境網絡化b.辦公操作無紙化c.辦公服務無人化d.辦公業務集成化e.辦公設備移動化f.辦公思想協同化g.辦公信息多媒體化h.辦公管理知識化i.辦公系統智能化

6. 辦公信息系統的含義(OIS):辦公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地理空間科學、行為科學和網絡通信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以提高專項和綜合業務管理水平和輔助決策效果為目的的綜合性人——機信息系統。

7. 辦公信息系統的四個要素:辦公人員 辦公信息 辦公流程 辦公設備

8.(簡)辦公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1)建立內部通信平臺(2)建立信息發布平臺(3)實現工作流程自動化(4)實現文檔管理自動化(5)實現輔助辦公自動化(6)促進業務信息集成(7)實現分布式辦公

9.保證辦公自動化系統安全的對策:(1)安全監視技術 (2)“防火墻”技術(3)終端識別(4)計算機安全加權 (5)計算機反病毒技術

10.計算機病毒是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計算機程序,它能夠影響和破壞正常程序的執行和數據的安全,具有傳染性 寄生性 潛伏性 可觸發性等特點,具有廣泛的破壞性。目前的反病毒技術主要為殺毒軟件和硬件防病毒產品兩法類。

11. 用戶認證技術是一種有計算機回答身份是否合法的保密技術:(1)利用用戶專有信息(2)利用用戶專有用品(3)利用保密算法

(4)利用用戶的生理特征

第二章:辦公中的簡單文字處理

1. 文字處理工作流程:(1)文字錄入(2)文本編輯(3)格式排版(4)頁面設置(5)打印預覽(6)打印輸出

2.輸入法切換:Ctrl+Space組合鍵,在英文輸入方法和默認的中文輸入方法之間切換, Ctrl+Shift組合鍵,可以在各種漢字輸入方法之間切換。

3.頁碼的設置:插入選項中有頁碼選項,通過設置頁碼進行。

4.(簡)文檔內容的編輯:a光標定位b 選定文本c 修改文本技巧 d復制、移動、刪除文本e “選擇性”粘貼的作用f 撤消和恢復操作

5.單詞拼寫錯誤:紅色波浪線 ,語法錯誤:綠色波浪線

6. 設置紙張大小和方向:“紙張”選項卡主要包括紙張大小和紙張來源,其中“紙張大小”列表列出了默認打印機支持的紙張的型號、尺寸,它的下面表示了相應紙的寬度和高度;如果在列表中選擇“自定義大小”,就可以通過設置寬度和高度來定義紙張的大小。“紙張來源”一般選擇默認設置即可。

7. 調整頁邊距:頁邊距是指可編輯區域與紙張邊界的距離,根據不同紙張定義不同的頁邊距,可以使打印出來的文檔更加美觀。“頁邊距”選項卡,在其中可以選擇文本距紙邊的上、下、左、右的距離,以及裝訂線的位置和寬度,紙張的打印方向等。對于這些設置,在預覽框中可以看到效果。

8. 打印頁碼選擇的規則:在文件打印選項卡中的打印范圍中不連續頁之間用英文狀態的“,”號,連續頁之間用英文狀態的“-”,例如輸入1,3,6,8-11,表示打印

1、

3、

6、

8、

9、

10、11頁的內容。

9. 公文從外觀結構看,一般由文頭、正文、文尾三部分組成。

10.(簡)什么是word的模板:word的文檔都是以模板為基礎的,模板決定文檔的基本結構和文檔設置,遇字體、樣式、自動圖文集、詞條。

11.(簡)什么是word的樣式:是應用與文檔中的文本、表格和列表的一套格式特征。它是只一組已

經命名的字符和段落的格式。

12.(簡)什么是word的主題:是一套統一的設計元素和顏色方案,利用主題可以非常容易創建具有專業水準精美的文檔。

13.(簡)如何設置文字的字體、效果:選中要設置的文字,單擊字體,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

第三章:辦公中的電子表格設計

1. 表格中單元格的拆分與合并:在Word中專門有“合并單元格”和“拆分單元格”的專門按鈕或命令。

2.Excel表格的輸入內容類型:正文、數字、日期、時間、公式、函數

3.相對地址、絕對地址($A$6)的含義:在驚醒公式的復制或移動時,相對地址會產生相應的變化,絕對地址不變。

第四章:辦公中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1.(簡)設置數據的有效性(1)選定需要設置數據有效性的單元格區域(2)選擇“數據”|“有效性”命令(3)選擇“設置”選項卡,在“允許”下拉列表中,選擇“序列”項。(4)在隨之出現“來源”文本框中輸入“通俗,民族,美聲”自定義序列(5)根據需要,可以對其余選項卡進行適當設置。

2.VLOOKUP函數作用:在表格或首列查找指定的數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數組當前行中指定列處的數值。用法: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3.(簡)跨工作簿的單元格引用:[工作簿名]工作表名!單元格地址

4.RANK函數:RANK函數是專門進行排名次的函數,用來返回一個數值在一組數值中的排位。用法:語法格式為: RANK(number,ref,order),共包括三個參數,其中:

Number為需要找到排位的數字;Ref 為包含一組數字的數組或引用; Order為一數字,指明排位的方式,為 0 或省略,按降序排列排位,不為零,按升序排列進行排位。

5.利用IF函數避免 “#N/A”錯。

6.錯誤類型:(1)#### 輸入到單元格中的數值太長或公式產生的結果太長,單元格容納不下。 (2)#N/A當在函數或公式中沒有可用的數值時,將產生錯誤值#N/A。(3 )#NULL!當試圖為兩個并不相交的區域指定交叉點時,將產生以上錯誤。(4)#REF!當單元格引用無效時,將產生該錯誤信息。

7.數據篩選有兩種操作方法:自動篩選與高級篩。

第五章:辦公中的其他對象處理

1. 圖像分辨率:圖像分辨率即圖像中每單位打印長度顯示的像素數目,通常用像素/英寸(DPI)表示。

2. 圖像的分類:計算機中的圖像可以分為位圖圖像和矢量圖形兩大類。

3. 圖像大?。簣D像大小即位圖圖像高度和寬度的像素數目。

4. 顏色深度:顏色深度是指圖像中可用的顏色數量。

5.(簡)常見圖像格式:圖像文件由不同的格式,常見格式有BMP、PCX、GIF、 JPEG、TIFF、PSD等。

6.(簡)圖形、圖像處理系統的功能:輸入、存儲、處理、圖與數據的轉換、傳輸、輸出。

7.利用word提供的Microsoft公式3.0,可實現各類復雜公式的編排。

8. 啟動公式編輯器:單擊“插入”/“對象”命令,在打開對話框的“對象類型”列表中選擇“Microsoft公式3.0”選項,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9.(簡)辦公文檔中流程圖的制作1》.繪制圖框2》.輸入文字3》.框圖的分布4》.繪制線條5》.輸入“是”、“否”分支文字6》.填充效果7》.對象組合

第六章:辦公中的演示文稿制作

1.Microsoft office辦公套裝軟件中的PowerPoint是一款演示文稿制作軟件。

2.演示文稿:PowerPoint文件,默認擴展名為.ppt,所以有時也稱之為PPT文檔。

3.母版:母版包含著每個頁面上所需要顯示的對象。

4.旁白是演示文稿設計者用話筒錄制的講解聲音。

5.錄制旁白的步驟:a、選擇要添加旁白的幻燈片,選擇單擊“幻燈片放映”/“錄制旁白”命令b、單擊“設置話筒級別”,在彈出的“話筒檢查”對話框中,檢查話筒的錄音效果,然后單擊“確定”按鈕。C、在“錄制旁白”對話框中,單擊“更改質量”按鈕,彈出“選擇聲音”對話框,從中設置聲音的各項指標,單擊“確定”按鈕。d、單擊“錄制旁白”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開始在放映幻燈片的過程中錄制旁白。e、確定保存。

6.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設計原則a內容重點要突出b格式設置要簡潔c表現形式要直觀d導航設計要清晰e顏色搭配要合理f聲音效果要適當

7.母版是用來定義演示文稿格式的,它可以使一個演示文稿中每張幻燈片都包含某些相同的文本特征、背景顏色、項目符號、圖片、文本占位符和頁腳占位符等。每一份演示文稿都有四種母版:幻燈片母版、講義母版、備注母版和標題母版。

8.放映方式的設置 :幻燈片的放映方式有三種a演講者放映(全屏幕)b觀眾自行瀏覽(窗口)c在展臺瀏覽(全屏幕)

9.在幻燈片播放之前,可以先進行排練計時,進行切換效果的設計。

10.動畫效果設置可以通過“動畫方案”和“自定義動畫”兩種方式進行設置。

11.ppt中提供的五種視圖方式:(1)幻燈片視圖(2)大綱視圖(3)幻燈片瀏覽視圖(4)幻燈片放映視圖(5)備注頁視圖

第七章:辦公中的桌面信息管理

1.在“郵箱清除”對話框中單機“清除”可將“已刪除的郵件”文件夾中的所有郵件徹底刪除。

第八章:辦公局域網的組建與運用

1.計算機網絡是由各種通信設備和傳輸介質將處于不同位置的多臺獨立計算機連接起來,并在相應網絡軟件的管理下實現多臺計算機之間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的系統。

2.按照網絡規模和覆蓋范圍,可將計算機網絡分為局域網、廣域網和城域網。

3.(簡)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總線型、星型、環型、樹型

4.網絡設備包括:網卡、網線、中繼器、網橋、集線器和交換機、網關、路由器

5.網線包括光纜、同軸電纜和雙絞線。

6.(簡)組建星形網需要購買如下一些硬件設備:a.為每臺入網的計算機購買一塊網卡。b.集線器c.五類雙絞線若干條d.RJ-45接頭

7.(簡)安裝網卡和鋪設網線:安裝網卡、給每根雙絞線兩端加裝RJ-45接頭 、架設網絡.

8.(簡)安裝和設置軟件:安裝網卡驅動程序、配置TCP/IP協議、設置計算機的網絡標識。

9.TCP/IP協議:為網絡數據交換而制定的規則、約定和標準統稱網絡協議,它是計算機之間通信的語言規范。

第九章:現代辦公中的互聯網應用

1.二進制IP地址為32位:四個八位二進制數。

2.域名格式:主機服務類型.單位或機構名.單位類型名.國家或地區代碼。

3.DNS服務器提供了DNS地址和IP地址之間的翻譯和轉換。

4.(簡)互聯網在現代辦公中的應用:信息瀏覽(WWW)、 電子郵件(E-mail)、新聞組(News Group)、文件傳輸( File Transfer Protocol,縮寫為FTP)、 遠程登錄(Telnet)、電子公告板(Bulletin Board System,縮寫為BBS)、 數據處理與查詢、 其它應用。

5.超文本文件就是用超文本語言(HyperText Marked Language,縮寫為HTML)編寫的文件。

6.WWW用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縮寫為URL)來描述Web頁的地址和訪問它時所用的協議。

7.URL的一般格式為:服務類型協議://域名或IP地址/路徑/文件名。

8.主頁:所謂主頁就是指訪問WWW站點的起始頁。

設置步驟:(1) 選擇“工具”/“Internet選項”命令(2) 在“常規”選項卡中的“主頁”區的“地址”

文本框中輸入希望更改的主頁網址(3) 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設置。

9.搜索引擎按工作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全文檢索搜索引擎和目錄索引搜索引擎。

10.(簡)確定關鍵詞的常用策略:盡可能搜索范圍限制在特定的領域里、使用更特定的詞匯、注意細節、限制查詢范圍、句子檢索法可有效提高文本件準率、文件檢索法利于快速查找文件目標、“拋磚引玉”法利于快速查找相關信息、直接到信息源查找、點擊搜索結果前先思考、細化查找

11.(簡)關鍵詞選擇中的常見錯誤:錯誤1( 錯別字)錯誤2(關鍵詞太少)錯誤3(多義詞)錯誤4(不會輸入關鍵詞,想要什么就輸什么)錯誤5(語法或邏輯關系錯誤)

12.

互聯網上軟件及其資料的下載方法:利用HTTP協議直接下載軟件(所謂直接下載就是指不借助下載工具,而直接利用WWW下載所需的資源。)、利用FTP協議直接下載。

第十章:網絡視頻會議及其實現

1.什么是網絡視頻會議:網絡視頻會議實質上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2.網絡視頻會議系統是一種可多人對多人溝通的軟件系統。

3.(簡)網絡視頻會議的典型應用:政府行政會議、遠程教育應用

、遠程協同辦公、遠程醫療、商業會議、個人應用

4.NetMeeting軟件可以輕松實現網絡視頻會議。

第十一章:辦公自動化設備使用與維護

1.(簡)打印機的分類

(1)按工作方式分類---針式、噴墨打印機和激光。

(2)按與計算機的接口方式---并行接口和USB接口。

(3)按照用途----包括通用、專用、商用、家用、便攜、網絡打印機等

2.打印分辨率指在單位長度內能實現的可分辨出的點數,單位為每英寸打印點數(Dots Per Inch,簡稱DPI),它是決定打印質量的主要指標,決定了打印出的字符清晰度和美觀程度。

3.復印機的原理可分為模擬復印機和數碼復印機。

4.(簡)掃描儀的工作原理 :它對原稿進行光學掃描,然后將光學圖像傳送到光電轉換器中變為模擬電信號,又將模擬電信號變換成為數字電信號,最后通過計算機接口送至計算機中。

5.OCR是字符識別軟件的簡稱。

6.數字照相機中的晶體管就是電荷耦合設備CCD,將光轉換成電脈沖,光線越強,電荷量越大。

7.CD-ROM光盤的分類:(1)只讀光盤(CD-ROM光盤)

(2)只寫一次光盤(CD-R即CD-Recordable光盤)

(3)可讀寫光盤(CD-RW即CD-Rewritable光盤)

8.(簡)刻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刻錄過程是一個精密的過程,刻錄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 要使用電壓穩定的電源,并保證不能斷電,否則會導致刻錄過程中斷。

(2) 要注意盡量避免多任務操作,即使軟件和硬件允許并支持該功能。已經運行的其他應用軟件也應先關閉掉。

(3) 要注意電腦自身的運行穩定性,否則會出現“非法操作”等錯誤

(4) 要盡量避免連續長時間使用刻錄機,否則會導致刻錄機工作不穩定。

(5) 要避免在刻錄時產生振動,否則會導致刻錄失敗。

9.按產品的接口類型分為:USB1.1,最大速度是12MB/S、USB2.0,支持高達480 MB/S的峰值速率、IEEE1394,接口的速度是400 MB/S

10.閃盤也叫閃存,它利用Flash閃存芯片為存儲介質,容量從幾兆到數百兆不等。

第五篇:生命支持類、急救類醫學裝備安全監測與報告制度

生命支持類、急救類醫學裝備臨床使用

安全監測及報告制度

1、使用科室每天必須對生命支持類、急救類醫學裝備進行檢查,使之保持狀態良好,時刻處于應急狀態。 2、使用科室發現故障及時通知維修人員檢修。

3、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設備的有關程序規范操作,不得隨意添加或刪減步驟。

4、設備物資供應科每周必須對生命支持類、急救類醫學裝備進行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保障裝備的良好狀態。

5、遇重要節假日或長假,科室必須提前進行醫生命支持類、急救類學裝備的安全檢查工作。

6、對于發現隱患及時上報,避免傷害或傷害擴大的人員和科室,醫院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表揚和獎勵。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800字大學生職業規劃下一篇:愛國讀后感400字大全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