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環境治理現狀

2022-08-14

第一篇:中國環境治理現狀

中國環境保護現狀

一、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歷程

我國環境保護事業自20世紀70年代起步,不斷取得新進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探索、逐步發展的過程,其歷程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3-1993年):點源治理、制度建設

這一階段,通過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和開展重點地區污染治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逐漸走上法制化軌道。

1973年8月,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轉了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通過的《環境保護工作匯報要點》。197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頒布,第一次從法律上要求各部門和各級政府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必須統籌考慮環境保護,為實現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吨腥A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1985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1988年1月)等環保單項法律法規相繼制定頒布。198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頒布實施。從此,環境保護法律開始成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保障,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強調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業污染,全面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許可證制、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等八項環境管理制度,并把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擺在了突出位置。

這一階段,我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領域取得顯著進展。1984年,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成立,環保參與國際合作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國與30多個國家簽署了環境合作協定,簽署15個核安全與輻射環境合作協定,參加了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東北亞環境合作等區域環境合作會議和行動。1992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成立,環境保護參與國際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國合會成為利用國際智力資源為我國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國際合作平臺,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在環境保護經驗方面的“雙向共享”。1992年6月,國務院總理李鵬應邀出席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首腦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同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了《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發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資源與發展白皮書》。1993年3月,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成立并提出“中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體系框架”,我國環境資源立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環境保護制度、機構和措施不斷發展完善,以環境保護是基本國策為核心的環境保護理論體系,以排污收費制度、“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主體的環保制度和以《環境保護法》為基礎的法制體系相繼建立,為下一階段大規模環境治理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1994—2004年):流域整治、強化執法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進入第一輪重化工時代,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生活型污染加劇,環境污染的結構型、復合型和壓縮型特征開始形成。伴隨經濟粗放式快速推進,工業污染和生態破壞總體呈加劇趨勢,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凸顯,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經制約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甚至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這一階段是強化執法、全面治理污染和保護生態的重要時期。在1992年開始正式編制全國環境保護年度工作計劃的基礎上,從“九五”時期正式開始編制國家環境保護五年規劃,將環境保護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環境保護由單純工業污染治理擴展到生活污染治理、生態保護、農村環境保護、核安全監管、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等各個重要領域,并逐步參與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決策中。1998年4月,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國家環保局升格為國家環??偩?。同年6月,國家核安全局并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內設機構為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司(國家核安全局),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成為環保部門重要職能。為了更好地協調有關部門共同推進環境保護,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牽頭,分別建立了相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2001年3月,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7月,國家環??偩纸⑷珖h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制度。2003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牽頭正式建立生物物種資源保護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在這一階段,國家提出污染防治抓重點流域區域,以重點帶全面,推進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思路。1994年6月,國家環保局、水利部和沿淮的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共同頒布我國大江大河水污染預防的第一個規章制度——《關于淮河流域防止河道突發性污染事故的決定(試行)》。1995年8月,國務院頒布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流域性法規——《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明確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在相關法律法規推動下,僅1996年,淮河全流域就有4000多家“十五小”企業被關閉。1996年開始實施的《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按照突出重點、技術經濟可行和發揮綜合效益的基本原則,對流域性水污染、區域性大氣污染實施分期綜合治理。到2010年,共實施項目1591個,投入資金1880億元。先后確定了“九五”期間全國污染防治的重點地區,即“三河”(淮河、遼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兩控區”(二氧化硫控制區和酸雨控制區)、“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集中力量重點解決影響群眾生活、危害身體健康、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問題。同時提出了“一控雙達標”的環保工作新思路,即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重點旅游城市的環境空氣、地面水環境質量,按功能分區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

20世紀90年代,我國污染治理從以末端治理為主向關注污染源頭治理轉變,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得到快速發展。1997年國家環保局發布了《關于推行清潔生產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環保部門將清潔生產納入已有環境管理政策。2002年6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清潔生產促進法》。此外,通過綜合運用環保規劃、推行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逐步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手段,環境管理全過程控制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

1998年11月,國務院印發《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啟動了一系列生態保護重大工程。1999年開展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試點,優先在生態敏感、生態安全地位重要區域開展退耕還林。2000年國家投資千億元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全面啟動,重點保護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和東北天然林資源。2000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2002年3月,國務院批復《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十五”計劃》。2003年5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進一步深化生態示范區建設。

21世紀初,我國部分流域水污染從局部河段向全流域蔓延,重大污染事件集中爆發,加強防范突發環境事件成為這一階段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2002年3月,國家環??偩珠_始組建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面對日益增多的突發環境事件,國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涉及重點流域敏感水域水環境、大氣環境、危險化學品(廢棄化學品)應急預案以及核與輻射應急方案等一系列相關環境應急預案。2005年,我國政府制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以及預警信息監控、信息發布等提出明確要求。

與此同時,我國環境保護投入迅速增加,環境保護投資占GDP比例不斷提高。“九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是“八五”期間的2.7倍,達到3516.4億元。1999年,環保投入占GDP比例首次突破1.0%。“十五”期間,環保投資占同期GDP比例1.19%。環保投資的增長,加快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率。隨著各級政府對污染防治工作重視程度的提高和環保投入不斷增加,污染防治工作開始由工業領域逐漸轉向城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第三階段(2005—至今):全防全控、優化增長

2005年以來,我國開始進入環境污染事故高發期,環境事件呈現頻度高、地域廣、影響大、涉及面寬的態勢,環境污染損害人體健康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呈加速上升趨勢。2005年至2009年,先后發生吉林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廣東北江鎘污染、江蘇無錫太湖藍藻暴發、云南陽宗海砷污染等一系列重大污染事件,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公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重大社會問題。

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確立了以人為本、環保為民的環保宗旨,成為指導我國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一五”規劃綱要針對我國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的形勢,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任務和具體措施。2006年4月,國務院召開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提出“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推進,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的“三個轉變”的戰略思想。從此我國環境保護進入了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全新階段。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把首次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目標明確下來。2009年,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提出了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2011年,國務院召開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印發《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為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十一五”時期我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績

(一)污染減排任務超額完成

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大亮點。國務院成立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層層分解落實減排任務,強化責任考核,加大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工作力度。2010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分別下降12.45%、14.29%,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十一五”期間,中央環保投資達1566億元,是“十五”投資的近3倍,帶動全社會環保投入達2.16萬億元,有力地推動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快車道。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832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25億噸,新增污水管網約6萬公里,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77%;累計建成5.78億千瓦燃煤脫硫機組,脫硫機組比例從12%提高到82.6%。全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7682.5萬千瓦,淘汰落后產能煉鐵1.2億噸、煉鋼7200萬噸、水泥3.7億噸。2010年,全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中I-III類水質斷面比例為51.9%,比2005年提高14.4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20.8%,比2005年下降6.6個百分點;全國城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的年均濃度分別下降26.3%和12%。

(二)環境保護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倒逼作用逐步顯現

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等文件,明確經濟建設必須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調整完善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取消對200余種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的出口退稅,對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項目不予新增貸款。完成環渤海、成渝等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評。從嚴控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對不符合要求的822個由國家審批項目的環保文件作出不予受理、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等決定,涉及投資3.18萬億元。深入推進重點工業行業污染防治,強化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和后督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三)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戰略全面推進

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實施情況考核暫行辦法,建立跨省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十一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項目完成率為87%,比“十五”提高22.8個百分點,累計完成投資1389億元。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重點城市供水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4.8%,解決2.15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推進海洋環境保護,實施《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組織開展12個重點湖庫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編制生態安全保障方案,初步建立湖庫生態安全管理技術體系。

(四)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逐步建立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有效保障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期間的環境質量。實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清潔能源重點工程,與2005年相比,新增清潔能源替代約1.1億噸標準煤。全面開展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鼓勵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全國集中供熱面積逾30億平方米。嚴格新車型環保標準控制,出臺補貼政策加快老舊車輛淘汰。2010年我國新車的單車排污量比2000年下降90%以上。

(五)集中整治重金屬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初見成效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重金屬防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以及相關政策措施。中央財政增設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2010年下達資金15億元,支持重點防控區綜合防治、新技術示范和推廣。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25億元支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帶動地方投資3000多億元,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2.4%,比“十五”期末提高20個百分點。加強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淘汰滴滴涕、氯丹等9種殺蟲劑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加強城市噪聲環境監督管理,努力解決噪聲擾民問題。鉻渣污染綜合整治投入資金20多億元,處置歷史堆存鉻渣330萬噸。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2009年以來,回收處理廢舊家電2900多萬臺。

(六)生態保護和農村環境保護進一步強化

國務院成立“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的通知》和《關于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務院批準發布《全國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累計建立各種自然保護區2588個,面積149.44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4.9%。中央財政安排40億元實施農村環境保護“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支持6600多個村鎮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范建設,帶動地方投入資金80多億元,2400多萬農村人口直接受益。全國有1000多個縣(市、區)開展生態縣(市、區)創建工作,11個縣(市)建成生態市、縣,18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國家有機食品基地數量達68個。

(七)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穩步推進

國務院頒布《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和《民用核安全設備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并制定一系列配套的行政法規和管理導則。“十一五”期間,我國大陸地區運行的核電機組安全業績良好,氣態和液態流出物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在建核電機組質量保證體系運轉有效,工程建造技術水平與國際保持同步;研究堆處于安全運行或安全停閉狀態。核燃料生產、加工、貯存和后處理設施保持安全運行。深化核技術利用監管,實施放射源全過程管控,開展輻照裝置防卡源專項整治,廢舊放射源得到及時回收,一批老舊輻照裝置完成退役,提升了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利用項目的固有安全水平,有效降低了輻射事故的發生率,促進了核技術利用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核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和無損檢驗活動全面納入核安全監管。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放射性污染防治力度。早期核設施退役和歷史遺留放射性廢物治理穩步推進;建成一批中、低放廢物處理設施;完成一批已關停鈾礦地質勘探、礦冶設施的退役及環境整治項目;國家廢放射源集中貯存庫及各省(區、市)放射性廢物暫存庫基本建成;建立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開展重點核設施周邊環境監督性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全國輻射環境質量良好,輻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漲落范圍;從業人員平均輻照劑量遠低于國家限值。

(八)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在《物權法》、《刑法修正案》及其它有關法律中也作出環境保護相關規定,開展水、大氣、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清潔生產等環保相關法律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國務院頒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8項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出臺脫硫電價、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等一系列政策,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及交易、生態補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試點。開展了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工作。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初步建立,現行標準超過1300項。

(九)環境執法監管和能力建設切實加強

每年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2006年以來共查處環境違法企業8萬多家次,取締關閉7294家,企業環境違法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十一五”時期累計下達環保預算資金100.34億元,是“十五”的4.71倍。全口徑中央環保投資達1564億元,是“十五”中央環保投資的近3倍。中央安排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70多億元,支持全國52%的縣區級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初步建成了環境監測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階段性成果。

(十)環境國際合作逐步深化

“十一五”期間,我國國際環境合作成效顯著。多邊環境公約談判進展順利,全面提升雙邊環境合作層次,與國際組織合作不斷加強。環境合作成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中日經濟高層對話等雙邊合作的重要內容,涵蓋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核安全等領域。先后與美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35個國家簽署雙邊環境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與歐盟、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在雙邊無償援助項目下開展多項環保領域合作。高度重視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的環境合作與交流,推動“南南”環境合作。積極參與區域合作機制化建設,先后主導并參與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機制、大湄公河次區域環境合作機制、東盟與中國(10+1)、東盟與中日韓(10+3)機制、亞歐環境部長會議機制、中歐環境政策部長級對話等合作。

三、“十二五”時期我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

(一)“十二五”環境保護主要目標

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比2010年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0年減少10%;城鄉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質大幅度提高,地表水國控斷面劣Ⅴ類水質比例控制在15%以內,七大水系國控斷面水質好于Ⅲ類的比例超過60%,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標準的比例達到80%以上;重金屬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顯;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扭轉;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明顯提高,核與輻射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環境監管體系得到健全。

(二)“十二五”時期環保工作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環境保護作為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把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和能力建設,深化污染減排,防范環境風險,改善環境質量,全面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資源環境效益多贏,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

(三)精心統籌四件大事

一是以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為實踐主體,豐富完善環境保護的理論體系。繼續深化對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讓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建設生態文明的認識,不斷深化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不斷加深對自然生態環境演替、污染綜合防治和生態環境管理規律的認識,夯實環境保護的理論基礎。

二是以修改環境保護法為龍頭,全面構建環境法律法規框架。配合全國人大修改好《環境保護法》,重點解決部分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不落實、司法保障支持不夠、一些制度不符合當前實際、與單項法律法規不銜接等問題,更加強化環境保護法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全面推進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和環境標準建設。

三是以出臺環境保護部組織條例為契機,理順健全環境保護職能和組織系統。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環境保護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職能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和督察體制機制,加強國家環境監察職能。實施生態環境保護人才發展規劃,加強環保隊伍建設。

四是以完成節能減排為主要任務,著力推進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污染減排指標由兩項擴大到四項,領域由工業和城鎮延伸到交通和農村,完成減排任務的難度和壓力更大,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要繼續強化三大減排措施,向結構減排要空間,向工程減排要潛力,向管理減排要效益,堅決完成總量削減任務,推動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四、2011年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

2011年國務院召開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印發《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為“十二五”環保事業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進一步強化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對14個省(區、市)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政策措施,有力推動地方轉方式調結構。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重點加強流域、水利水電等領域規劃環評,進一步提高建設項目環評全過程監管能力。2011年,環境保護部共批準項目環評文件291個,涉及投資達1.46萬億。對44個、總投資近2500億元涉及“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做退回報告書、不予批復或暫緩審批處理。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63項,推進行業污染防治水平升級及產業結構調整。嚴格開展制革、稀土、鋼鐵、檸檬酸、味精、酒精、淀粉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公布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名單公告,推動稀土行業發展方式轉變。通過組織開展稀土企業環保核查,促使稀土行業新增環保投入20多億元。嚴格開展上市環保核查和后督察。2011年,向環境保護部申請上市環保核查的88家公司核查時段內累計新增環保投入99.7億元,完成916個環保治理項目。

(二)主要污染物減排扎實推進

編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要求以改善空氣質量為目的,以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為手段,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扎實做好重點區域“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借鑒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的成功經驗,實施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措施,圓滿完成“綠色大運” 空氣質量保障任務。推進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組織實施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積極推進車用燃油低硫化,組織開展全國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自查活動,分六組赴九省進行現場督察。選取6大電力集團、16家試點電廠、共32臺燃煤機組首先開展燃煤電廠大氣汞污染防治試點工作。組織完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形成污染源排放數據庫,為確定“十二五”減排基數奠定了基礎。制定“十二五”各地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確定了各地總量控制指標,將減排任務細化分解并落實到具體項目上。山西、湖南等省將特征污染物列為減排約束性指標。在第七次環保大會上,受國務院委托,環境保護部與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有關中央企業簽訂了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繼續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三大措施。啟動污染減排績效管理試點工作。2011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續下降,但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

(三)重金屬污染等嚴重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的風險管理切實加強

國務院批復《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和《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確定5個重點防控行業和138個重點防控區。中央財政下達25億元支持26個省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將鉛蓄電池企業環境違法行為整治工作作為2011年環保專項行動的首要任務。深化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汞觸媒生產及廢汞觸媒回收利用等行業管理。實施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統計報表制度,初步建立POPs長效監管機制。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部署全國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專項檢查,建立了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和督察考核機制,對全國各省(區、市)危險廢物產生和利用處置單位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抽查和考核。全國持危險品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利用處置廢物超過900萬噸。全國回收處理廢舊家電達5300萬臺。部署全國化學品環境管理專項檢查工作,組織五次專項執法檢查。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全國共出動人員270萬余人次,檢查企業107萬余家,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萬余家,掛牌督辦環境違法案件2000余件。共排查重點行業重金屬排放企業12137家,采取最嚴厲的措施整治鉛蓄電池企業,80%以上被關閉或處于停產,整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效遏制了鉛蓄電池企業發生血鉛事件的高發態勢,推動了行業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四)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不斷深化

出臺《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評估800多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對存在突出問題的13個城市進行約談。組織編制《全國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對全國城市公共供水廠出廠水進行全部106項水質指標普查。對重點流域22個省(區、市)“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水污染防治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出臺《長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全國地表水水質繼續好轉。開展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出臺《工業清潔生產推行“十二五”規劃》,累計發布聚氯乙烯等27個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安排2.2億元支持33個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建設。編制《全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布60個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案例,在河北承德、山西朔州等12個地區開展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試點,確定首批33個城市(區)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督促指導中央企業做出表率,推進節能減排、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技術創新和推廣。

(五)農村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切實加強

新增9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區),安排40億元農村環保專項資金,其中36億元用于支持連片整治工作。截至2011年,共安排80億元農村環保專項資金,支持1.63萬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范建設,受益人口3729.06萬人。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廣節肥節藥技術,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場)達到2498個,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1億畝,累計減少不合理施肥580萬噸。“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正式更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李克強副總理擔任主席。啟動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認真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處,累計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35處。進一步規范生態建設示范區管理,新增27個生態市(縣),34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目前,全國已有15個省、1000多個地區開展生態省、市、縣創建工作。重點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11年,全國共審批水土保持方案約30萬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2010—2011年,共安排中央投資68.4億元,帶動地方和企業投入資金超過400億元,重點支持資源枯竭城市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天然林資源保護工作二期正式啟動,2011年全國共完成造林面積9207萬畝,同比增長3.9%,新增濕地保護面積495萬畝。

(六)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可控

2011年,在役核設施安全運行,在建核設施質量得到有效控制。運行核電廠、研究堆、核燃料循環設施、放射性廢物貯存、處理和處置設施以及放射性物品運輸活動均未發生二級及二級以上的安全事件或事故,運行和在建核設施的事件、不符合項得到了及時有效處理。2011年,全國核設施和核技術利用項目數量不斷增加,輻射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核設施、核技術利用項目周圍電離輻射總體未見明顯變化,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情況較好,電磁輻射設施周圍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未見明顯變化。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國家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密切跟蹤研判事故進展,積極開展全國范圍的輻射環境監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組織開展全國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全面修訂民用核設施營運單位場內核事故應急計劃及修訂說明。開展核技術應用、鈾礦冶和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檢查,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七)政策法制、科技監測和宣傳教育等工作繼續推進

頒布實施《太湖流域管理條例》和《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配合推進《環境保護法》修訂工作。更新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已有 500余種“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40余種環境友好工藝和10余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納入名錄。在北京、廣東等地燃煤電廠試行每度電加價0.8分錢的脫硝電價政策。首次開展全國范圍的環境污染與人群健康綜合調查。組建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和環境污染損害鑒定技術中心。推動試點地方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圓滿完成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首次開展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試點和生物多樣性試點監測。發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國家環境監測“十二五”規劃》和《2011年及“十二五”國家環境監測方案》,編制《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舉辦首次全國環境應急監測大演練和“十一五”環保成就展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

(八)環保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得到加強

核安全監管機構隊伍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生態環境保護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累計培訓干部和各類人才5.2萬人次。出版面向全國黨政領導干部的科學發展主題案例教材《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積極協調爭取財政部支持,中央財政增設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對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優質生態湖泊進行保護,2010—2011年累計安排9.5億元,支持梁子湖、洱海等8個湖泊保護。監測執法、環境監察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監測執法業務用房項目下達預算內基建投資近11億元,安排環境監察能力建設資金4.14億元,對930多個中西部縣(區)級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予以支持。

五、2012年環境保護重點工作

(一)扎實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

2012確定的年度污染減排任務是:與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2%,氨氮排放量減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為零增長。深入實施三大減排措施,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嚴格建設項目總量指標前置審核,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加快污染物治理、重點治污工程、煙氣脫硫脫硝、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機動車減排,開展農業和農村污染減排。嚴格監管,保證治污設施正常運行,挖掘治污潛力,提高治污效率。豐富和完善減排政策,進一步完善脫硫電價,用好脫硝電價,協調有關部門盡快出臺脫硝設施運行監管辦法,研究提出農業源和機動車減排財政激勵政策。研究污泥處置費用納入污水處理成本措施。出臺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指導意見。

(二)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大力推進戰略環評,突出抓好化工石化等高環境風險產業園區、流域梯級開發、重要航道建設等規劃環評,加大環保重點城市規劃環評試點力度,健全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的聯動機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新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加強對石化、鋼鐵等行業項目環評管理,建立健全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體系。完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管理政策。探索建立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單和責任狀制度,對于沒有認真兌現環評承諾,造成較大環境風險和環境影響的地區和企業集團,堅決實行限批措施。全面推進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繼續強化環評全過程監管,制定環境影響后評價辦法。

(三)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抓緊健全環境質量評價體系,經國務院同意,新修訂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已經向社會公布,今后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加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治理力度,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一是完善大氣聯防聯控機制,以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為重點,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加大產業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制定并實施火電、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二是切實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全面落實第四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加快淘汰“黃標車”,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加強機動車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在用車環保檢驗機構監管,全面提高機動車排放水平;三是建立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預報系統,實現風險信息研判和預警功能。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機制,指導群眾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此外,全力做好重金屬污染防治,嚴格化學品環境管理,繼續抓好危險廢物管理。

(四)繼續強化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污染防治

堅持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改善水環境質量。毫不松懈地抓好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和管理。加快實施《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研究出臺加強農村飲用水源保護的政策和措施。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完善考核機制。以聯合治污為突破口,改善渤海和長江、黃河、珠江等河口海域環境質量。強化湖泊保護工作,實施擇優保護和一湖一策,建立目標責任制和績效評價制度。加強城市惡臭、噪聲和餐飲油煙污染控制管理。強化企業環保核查和后督查。

(五)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

進一步深化“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政策。落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對試點省、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執行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和考核。推動農業環保監管制度建設。探索建立跨區域、跨行業機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試點。落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制定實施《外來入侵物種環境監督管理辦法》。加強對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六)切實加強環境執法和應急管理工作

繼續保持環境執法監管高壓態勢。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重金屬、化學品和危險廢物傾倒污染行為,堅決予以整治。開展環境執法績效評價試點,完善區域環境督查工作機制和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執行流域、區域、行業限批和掛牌督辦等督查制度。完善防范風險與應急管理工作機制。提高環境應急監測處置能力,妥善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嚴格執行信息報告制度,落實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全面排查企業環境風險,開展企業環境風險等級評估。

(七)不斷提高政策法規、科技標準、環境監測、核與輻射安全和宣傳教育工作水平

配合做好《環境保護法》修訂工作,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研究起草土壤環境保護、核安全等方面法規。抓好環保綜合名錄工作,完善綠色信貸信息交流機制,初步形成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能力。加大科技支撐及標準制定力度,加強環境監測。強化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和達標驗收,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I備召開第四次全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大會。以運行核設施為監管對象,強化對新建、擴建核設施的安全審查和評估,監督落實各項整改措施。加快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出版及報刊改革。普及核與輻射安全知識,深化環境宣傳教育,提升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大活動宣傳水平。繼續開展全民環境教育試點。

專欄一:歷次中國環境保護會議

1973年至今,中國共召開了七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歷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都有標志性成果,集中體現了中國環境保護事業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的發展歷程。1973年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提出“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環保工作32字方針。1983年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把環境保護確立為基本國策,制定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方針,明確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環境保護三大政策。1989年召開的第三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提出“向環境污染宣戰”,積極推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許可證制、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等八項環境管理制度。1996年召開的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提出保護環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保護環境的實質是保護生產力,把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的兩大重要舉措。2002年召開的第五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要求把環境保護工作擺上同發展生產力同樣重要的位置,按照經濟規律發展環保事業,走市場化和產業化的路子。2006年召開的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明確提出做好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關鍵在于加快實現“三個轉變”: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推進,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2011年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強調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專欄二:積極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

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源于我國環境保護30多年的實踐,是我國環保實踐的系統總結,是引領環保事業不斷前進的鮮明旗幟。在2008年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全國環保系統形成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共識,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工程院和環境保護部共同開展的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對其進行了理論上的提煉和概括。在2011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年會上,中外委員和與會專家對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的內涵和目標給予廣泛贊同。近年來,在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的引領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流域跨界考核、湖泊保護“一湖一策”、農村環保“以獎促治”、排污總量指標作為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區域行業環評限批、重點行業環保核查、燃煤電廠脫硫電價、排污權交易、綠色信貸等新舉措不斷出臺,成效明顯。

環保新道路的內涵是“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代價小”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以盡可能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效益好”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相統籌,尋求最佳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排放低”就是堅持污染預防與環境治理相結合,將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把經濟社會活動對環境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續”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長遠發展相融合,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探索環保新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大力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融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環境保護推動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先導、擴容、增效和倒逼作用,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布局,以環境管理優化產業結構,以環境成本優化增長方式,推動創新轉型和綠色發展。

探索環保新道路的核心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環保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集中力量優先解決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廢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關系民生的環境問題,嚴厲懲處環境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公眾的環境權益,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在優美宜居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探索環保新道路的目標是著力構建六大體系。一是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二是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三是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四是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準體系;五是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六是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專欄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解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人與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把建設生態文明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在要求,是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和攻堅方向。建設生態文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修正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既要補上工業文明的課,又要走好生態文明的路。加強生態環保不是放棄對發展的追求,而是要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和諧。必須用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眼光、戰略思維、戰略手段來謀劃解決我國突出的環境問題,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環境保護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貢獻。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為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統籌推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環境質量改善、環境風險防范和城鄉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培育壯大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社會生態文明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專欄四: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成為新時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我國環保事業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诽岢?,一要全面提高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水平。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繼續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強化環境執法監管,有效防范環境風險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二要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切實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嚴格化學品環境管理,確保核與輻射安全,深化重點領域污染綜合防治,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三要改革創新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繼續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不斷增強環境保護能力,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和考核。

《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措施。在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方面,《意見》提出嚴格落實燃煤電廠煙氣脫硫電價政策,制定脫硝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實行優先上網等政策支持。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對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非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和垃圾處理設施等鼓勵類企業實行政策優惠等要求;在環保責任追究方面,《意見》提出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即擅自開工建設、建設過程中擅自作出重大變更、未經環境保護驗收即擅自投產等違法行為,要依法追究管理部門、相關企業和人員的責任,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建立執法責任制等要求;在嚴格環境管理手段方面,《意見》提出必須嚴格履行環評程序,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實行行業排放總量控制,提高重點行業環境準入標準和排放標準,抓緊制定和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堅決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域新擴改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等要求;在發展環保產業方面,《意見》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擴大市場需求,鼓勵多渠道建立環保產業發展基金,拓寬環保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實施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技術裝備及示范工程,著重發展環境服務業,鼓勵使用綠色標志和環保認證等要求。

專欄五: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為推進“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科學發展,201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兑巹潯穼⑼晟骗h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作為一項重點任務,通過促進區域間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提高農村環境保護水平、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努力縮小區域、城鄉之間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和環境監測評估能力等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切實保障城鄉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使全體公民都能獲得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結果大致均等的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兑巹潯肥状螌⒓訌娭攸c領域環境風險防控、維護環境安全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旨在通過完善制度政策,健全防范、預警、應對、處置和恢復體系,著力解決工業化過程中環境安全保障問題。一是加強環境風險防控的基本制度建設。開展全國環境風險調查與評估,深化環境風險管理措施,強化環境風險管理基礎,完善全防全控保障體系。二是將重金屬、化學品等納入風險防控重點。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大有毒有害化學品淘汰力度,嚴格化學品環境監管,加強化學品風險防控。三是全面加強核與輻射安全工作。大力提升核與輻射安全水平,提高核能與核技術利用安全水平,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四是從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角度大力推進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全面推進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加大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

第二篇:中國環境現狀 觸目驚心

中國現狀 觸目驚心!!!

本文指向是自然生態,用數字說明。所有數字都有依據,絕大部份源自大陸官方文件、媒體、專著,少數采自海外信息。篇幅所限,基本不列出處。電腦時代,搜索即得原始出處。歡迎指謬、質疑、求證、補充。

近日大陸霧霾彌漫至143萬平方公里,北京六級重污染,世界驚呼“怎么這樣啊!”

自然生態的破壞是百年千年萬年事,許多是不可逆轉的,如海水污水倒灌,如渤海已成死海,黃河已死長江將亡等等。

無論什么宏詞大句、辯證說法、采取措施、立即馬上等等等等,說謊欺騙愚民都已是其次,只是自欺哀鳴的末世記錄了。不還政于國還權于民還道于自然,中國的生態環境浩劫就在眼前。這個周期是十年、二十年,抑或更長更短,只有天曉得!

空氣

略。參閱近期大陸霧霾報導。 土地

.全國森林覆蓋率16.5%,有說只有8%。芬蘭67%,日66%,韓64%,挪威60%,瑞典54%,加44%,德30%,美33%,法20%,印度23%。世界平均22%。

.1958年前四川省森林覆蓋率33%,1980年降為13.1%。全省193個縣,91個縣覆蓋率在10%以下,67個縣10-20%,23個縣20-30%,12個縣30%。

.1949年全國沙漠、沙化土地66.7萬方公里。1990年代初168.9萬方公里。2003年全國荒漠化土地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27.3%。

.由于森林濫伐,1950年代全國水土流失面積116萬方公里。1992年水土流失面積179.4萬方公里,占全國面積18.7%。2009年西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達282.59萬方公里。截止上世紀末,嚴重水土流失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38.2%。

.全國960萬平方里,減去荒漠化和冰川石山高寒荒漠土地約30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土地367萬平方公里,就只剩下約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了;人口則從1949年的4億擴大至13億,增大3倍多。 中華民族在六十年間的生存空間減少至五分之一,已退無可退,再退,也就是退到太平洋里了。

.保守估計全國約10%耕地受重金屬污染,其中鎘、砷污染比例分別占受污染耕地的40%。

.大陸市場大米四分之一含有鉛毒、鎘毒等重金屬污染,引致食者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精神錯亂、關節疼痛、結石、癌癥等病癥。(據大陸《新世紀》周刊總437期)。

.2005年全國廢污水排放量524億噸,比2000年增26%;2008年廢污水排放量758億噸。

水與其他

.黃河流域2004年廢污水排放量39.5億噸,中下游支流水質常年為劣五類,1.6億人受害。

.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1970年代末95億噸,1989年150億噸,20世紀初270億噸。

.1985年在長江口能觀測到126種底棲動物,1998年下降到56種,2002年52種。專家警告,十年內長江水系生態瀕臨崩潰。

.2006年全國7大水系5類和劣5類水質占26%,國家重點監控9個大湖整體水質為5類和劣5類水質7個。

滇池草海為劣5類水質,巢湖5類、劣5類水質各占一半,滇池外海為5類水質;太湖5類和劣5類水質比例達到60%。7大河中有一半的水資源是完全沒用的。將全國的水質重新恢復潔凈,達到正常標準,需要數百年時間。

.2008年,全國200條河流409個斷面中,1-3類、4-5類和劣5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55%、24.2%和20.8%。26個湖泊(水庫)中,呈富營養狀態的湖庫占46.2%。

.2009年,長江安徽段巢湖全湖水質平均5類;黃河支流渭河的渭南市、淮河支流穎河的周口市國控斷面全部為劣5類;海河、淮河流域干流和支流67個斷面水質全部為劣5類。

.淮河50%以上水質為劣5類。

.黃河支流延河監測斷面40%為劣5類水質。

.黃河三峽水庫庫區支流監測斷面57%為4類水質。

.黃河支流渭河每年接納廢水6億噸以上,接納化學需氧量27萬噸,是其環境容量的4倍。

.山西汾河的監測斷面66%劣5類水質,自太原以下的水體完全失去了生態功能。汾河每年流入黃河的水量在3億噸以上,其化學需氧量濃度超過國家3類水質標準的7.3倍,氨氮超標20倍。

.全國532條河流,有82%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約有7億人口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約有1.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

.2010年,廣西東蘭縣蘭木鄉弄臺村60-90歲老人每天往返12-24公里山間小路挑水飲用。

.2005年對全國74個農村調查,96%村莊沒有排水溝渠和污水處理系統,89%村莊將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邊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內外池塘,無人負責垃圾收集與處理。

.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約1.2億噸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量逾25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 .中國西部地區每年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500億元,占當地同期生產總值的13%。

.1990年至2009年,全國因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造成的損失占GDP的7%~20%。

.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

.2005年,因環境污染引發的沖突達5.1萬起。

.全國草原退化面積達10億畝,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萬畝退化速度在擴大。

.全國草原面積占國土41%,其中90%出現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為我國主要的沙塵源。

.青藏高原草地生產力由1960年代300公斤/畝下降到新世紀100公斤/畝以下;地下鼠量由8-10只/公頃增至30只/公頃;土地裸露率由不到10%增加到30%以上。

.全國濕地面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其中60%萎縮、消亡、退化嚴重。

.河北省五十年來濕地消失了90%。

.陜西關中30多個縣,幾十年來消失上萬個“澇池”。

.內蒙古阿拉善盟綠洲的水量由9億方減少到不足2億方,居延海干枯,數百處湖泊消失。

.全國紅樹林由歷史上最大面積25萬公頃減少到目前不足1.5萬公頃。

.數十年來大量發展人工純林。楊樹已經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嶺。整個大西北、華北平原,

甚至江南一些地區,也以楊樹為主。高密度、單一樹種的人工純林對國土生態貽害無窮。

.全國生態環境脆弱區占國土總面積60%以上。

.全國每年流失100億噸沃土,相當1千萬畝耕地30厘米耕作層土壤。自然形成1厘米耕作層土壤需1—400年,形成可耕作層規模需3000—12000年。

.黃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億噸。長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億噸。隨土壤流失的還有各種營養元素,僅黃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氮、磷、鉀3種元素總量約4000萬噸, 超出了2003年全國化肥需求量3990萬噸。

.據中國工程院、環保部報告:全國近50%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不符合標準,1.9億人飲用水中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全國地面沉降災害比較嚴重的城市超過50個。

全國25﹪的地下水體遭到污染,平原區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90﹪以上的城市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到污染,目前已呈由點到面的擴展趨勢。全國118個大中城市地下水已普遍遭到污染,其中嚴重污染城市占64﹪。

.地下水是全國城市唯一或重要水源,幾乎全部城市水源大幅度超采;超采水資源引起的沉降速率或幅度,較自然背景大數十倍至數百倍。

.全國669個城市中400個供水不足,110個嚴重缺水。32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14個沿海開放城市有9個嚴重缺水;近200個沿海城市地下水超采造成海水污水倒灌入侵的狀況已經不斷發生。

.北京市地下水開采程度超過100%。全市淺層地下水全部受到污染,大多不能作為飲用水的直接供水水源,通州區淺層地下水污染程度高達5級。因此造成北京地下水水位嚴重下降和大規模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量達722毫米。

.全國水資源量2.8萬億立方,人均水資源2.2千立方,是世界人均水資源的25%。

.北京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300方,是全國的1/8,世界的1/30。

.蘇州人年均水資源315方。江蘇省人均水資源全國排名第20以后。

.華北地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

.中國飲用水質標準是德國污水處理完畢可以排放到河海的水質標準。

.北京自來水廠供市民飲用的自來水遠不符合奧林匹克游泳池的水質標準。

.全國瀕危物種189種,瀕危、漸危高等植物4000-5000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總數的15-20%。長江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中國唯一內海渤海一年接受污毒水28億噸,水體水質污染全部超標,海底泥含重金屬超標2000倍。期自然循環為正常,須200年,前提是不能再傾瀉一滴污水。

.1949年以來,全國湖泊減少了1000多個,面積縮小約1.86萬平方公里,占現有面積的26.3%,湖泊蓄水量減少513億方,其中淡水量減少340億方。

.近五十年來,湖北省年均消失15個湖泊。湖北有面積百畝以上湖泊1332個,其中5千畝以上322個。2009年,湖北百畝以上湖泊僅剩574個。大部份湖泊水質在

3、

4、5類。

.新疆羅布泊湖面曾廣有1萬平方公里;1959年5350方公里;1962年為零,完全干枯。

.最大的水質最好的淡水湖鄱陽湖,1949年湖面積5340平方公里,2007年底湖面積曾不足50平方公里。2007年初3類水占6成、4類水占4成,當年底,注入長江的出湖水質已淪為屬于重度污染的5類水。

.洞庭湖1947年湖面積近4000平方公里,2007年12月湖面積僅310平方公里。2006年,其整體水質為5類。

.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前20名城市,中國占了16個。全國57%城市顆粒物超過國家限制值,48個城市的二氧化硫濃度超過國家2級排放標準,82%城市出現過酸雨。

.1950年代全國沙塵暴5次,1960年代8次,1980年代14次,1990年代23次。

.山西省680多家焦化企業僅65家辦理了環保審批手續,達標排放僅30多家,占5%。

.中國空氣與水源的污染總代價在中國GDP的3.5%到8%之間,平均指數5.75%。

.全國廢渣年產量超過5億噸。1988年全國積存量為66億噸,人均6噸廢渣。 .全國固體廢物堆存量累積已近80億噸,占用和損毀土地200萬畝以上。

.2008年全國城市餐廚垃圾逾6000萬噸,比十年前增加了100%。

.380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城市處在垃圾包圍之中。

.2006年全國食油銷量1410萬噸,返回餐桌上地溝油100—150萬噸。

.全國城市20%垃圾按環保方式處理,其余污染物直接進入河湖海,徹底破壞水體環境。

.全國化肥年使用量接近40噸/方公里,標準是22.5噸/方公里,嚴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全國農藥單位耕地面積用量比發達國家高出1倍以上,只有不到1/3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大部份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直接威脅人體健康。

.全國近百處煤、磷、銅、鋁礦濫開面積達82%,回采率20%,煤層6-7米,只采2-3米。

.1949年至今,全國建造了約87000座水庫,其中三分之一不安全,有隨時潰壩的危險。

.西南水系的岷江將建大壩100多座、大渡河24座、金沙江中下游12座、雅礱江21座、烏江12座、嘉陵江17座,裝機容量總計1.4億千瓦,接近8個三峽工程裝機規模。發達國家已經不建這種破壞生態的大壩水庫了。

.全國有近2000個核放射源丟失或失控,存在安全隱患。

一個經常發生大規模集體人吃人的民族,一個連人都不會愛護的民族,你還指望他們會愛護環境??? 你可以聯想一下其他類似的情況。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是很荒謬的。說穿了,就是皇帝的新裝罷了??植乐髁x再厲害始終無法抵擋時代前進的滾滾車輪,君不見那些殘暴者哪個不是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誰又真正的千秋萬代了?

空氣、水、土壤全被污染,道德呢?淪落至5000年未有之低谷。真乃5000年不遇之盛世!!!

第三篇:中國水污染現狀及治理

摘要:

分析目前我國水污染的現狀及成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以改善我國目前嚴峻的水污染形勢,促進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水污染 防治

一、 水污染的定義

水污染指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使水質和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造成水質惡化,降低水體的使用價值和功能,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二、我國水污染的主要來源

1、工業廢水

在工業生產中,熱交換、產品輸送、產品清洗、選礦、除渣、生產反應等過程均會產生大量廢水。產生工業廢水的主要企業有初級金屬加工、食品加工、紡織、造紙、開礦、冶煉、化學工業等。

2、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及城市徑流的污水。新鮮的城市污水漸漸陳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現厭氧降解反應,產生硫化氫、硫醇、吲哚和糞臭素,使水具有惡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為水,固體雜質不到1%,大多為無毒物質,另外還有各種洗滌劑和微量金屬;生活污水中還含有大量的雜菌,主要為大腸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較高,主要來源于商業污水、城市地面徑流和糞便、洗滌劑等。

3、 醫院污水

一般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結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如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致病原蟲、腸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蟲卵、鉤蟲、蛔蟲卵等。這些病原體在外環境中往往可生存較長時間。因此,醫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較長時間內通過飲水或食物途徑傳播疾病。此外,水體中貝類具有濃縮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體污染后,生食水中貝類有很大的危險。

4、農田水的徑流和滲透

我國廣大農村,習慣使用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尿液澆灌菜地和農田。過幾十年來,化肥、農藥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經施肥或使用農藥后,通過雨水或灌溉用水的沖刷及土壤的滲透作用,可使殘存的肥料及農藥通過農田的徑流,而進入地面水和地下水。農田徑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體、懸浮物、化肥、農藥及分解產物。農藥種類繁多,性質各異,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農藥無毒或基本無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變和致畸,有的對生殖和免疫機能有不良影響。

5、廢物的堆放,掩埋和傾倒

一些暫時堆放于露天的廢物可以因雨水淋濕或刮風等原因被帶入水體中,一些廢棄物人為傾倒進入水體,一些難于處置的廢棄物被人們掩埋在地下深層,但

如地下處置工程設置不當或不加任何處理填埋,會影響處置地區周圍的地質與環境,使被處置的污染物進入水體,引起水體污染。

三、我國水污染的現狀

我國水環境面臨著水體污染、水資源短缺和洪澇災害等多方面壓力。水體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短缺,水生態環境破壞促使洪澇災害頻發。目前我國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區的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且具有影響范圍廣,危害嚴重,治理難度大等特征。

從總體上看,我國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還比較緩慢,取得的成果十分脆弱。在實踐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充分說明,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流域水污染防治仍面臨嚴重挑戰。如:

黃河、長江流域水環境問題亟待解決。由于人類活動的作用力,使黃河的環境、長江問題日趨嚴重。目前,黃河水量少,自凈能力弱,水環境處于危機之中。在西部大開發中,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將進入較快增長時期。黃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資源短缺“雪上加霜”。長江上游沿岸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這一地區的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問題隨之加重,特別是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水質不斷惡化。

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和工業建設不協調,導致基礎設施長期超負荷承載。特別是城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僅僅在近幾年才開始興建。全國絕大多數城市的污水處理能力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要。隨著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產生量大幅度增長。但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地方財政因無力支付污水處理費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環境保護投資不能有效發揮環境效益。

大量的面源污染問題尚未找到解決途徑。城市污水處理正在逐步加快步伐,但是,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農藥、化肥、畜禽養殖污染量大面廣,有一定治理難度。而且由于農藥的大量流失,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全國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同時,作為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企業的發展也一直是困擾農村環境的一大難題。在全國主要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所控制的情況下,鄉鎮企業排污量卻在增長,這將對水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經濟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資金嚴重短缺。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環境已經不能奏效。但是,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環境保護投資體制難以形成。作為促進污染防治的重要經濟手段排污收費制度,目前還很不完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不協調,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四、我國水污染形式嚴峻的主要原因

1、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企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工業發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超過水環境容量。

2、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夠健全,執法不夠有力,干部群眾環保和守法意識不高。

3、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環境容量不相適應,也是造成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確定地區產業發展方向、地區生產力布局時,往往忽視區域環境容量。我國主要江河出現的嚴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與流域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關系。

4、自然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環境問題的惡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

的難度。我國北方地區氣候也明顯變暖,華北地區冬季氣溫上升,地表徑流減少,蒸發量增大,發生旱災的機會增多。由于河道徑流減少,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加劇了水環境惡化導致特大洪水災害的發生。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懸殊,水資源分布與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布局極不協調。這些因素也是導致水環境問題突出的重要方面。

五、水污染的防治對策

1、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在重點企業推進清潔生產,降低排放強度,減少工業污染,緩解環境壓力。工業污染防治是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首先要做到淘汰和關閉一批技術落后、污染嚴重、浪費資源的企業,其次要開展循環經濟實踐。實行清潔生產,在企業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使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

2、推廣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農田施用化肥和農藥的淋失,是造成農業污染源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應合理施肥,即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又不過量,并且實施節水灌溉,,減少化肥的流失,合理使用農藥,嚴格按照農藥用量施用,研發廣譜抗病、蟲、草害的農藥,倡導采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開發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等。

3、加快城市污水管網建設進度,全面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促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努力改善水環境。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收集管網建設應該做到規劃先行,合理確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布局和設計規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城鎮建設發展同步。

4、保護水環境,加大水源地保護,防止對水源地污染。在水源地保護區內嚴格限制各項開發活動。做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確保重點流域水污染物減排任務按期完成。

5、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堅決懲處各類違法排污行為。 繼續開展清理整頓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行動。

第四篇:中國海洋環境現狀及改善對策

中國海洋資源現狀報告

班級:軟件三班 姓名:李曉芳 學號:20132230

中國海洋環境現狀及改善對策

20132230 2013級軟件三班 李曉芳

摘要:我國是一個擁有近300平方公里的海域,3200公里長海岸線,其中大陸海岸線長1800多公里的海洋大國。中國海域海岸線漫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資源豐富、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多樣性。這是中國海洋的富饒,這是近年來我國提出“海洋大國戰略”、“走出深藍的中國海軍”等基本的立足點。保護好中國的海洋環境,就是在保護中國以后的資源供給,具有戰略性意義。要想了解中國海洋戰略,首先得了解中國的海洋環境現狀,以及改善的對策,才能真的實現“海洋大國戰略”。

關鍵詞:中國海洋環境現狀 改善方法 海洋大國 一.中國海洋環境現狀

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海洋環境污染一直比較嚴重。對于我國四海:渤海、黃海、南海、東海,的海水污染狀況研究表明,四個海域中,渤海、東海的海水污染較嚴重。二十世紀末以來,由于江河攜帶大量陸源污染物入海,我國近岸三分之二的重點海域受到營養鹽污染。在我國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诤S蛭廴境潭认鄬乐?,主要污染物質是無機氮、磷酸鹽、油類以及有機物和重金屬。近幾年的海洋沉積物質量監測結果表明,我國近海和遠海海域的海洋沉積物總體上保持良好,沉積物污染的潛在風險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積物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灣的沉積物污染較重。

海洋生物是海水環境和沉積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具有累積作用,其體內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環境的質量,可食用生物質量的好壞對人體健康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我國海洋生物質量狀況并不樂觀,主要表現為:海洋生物結構失衡,珍稀瀕危物種減少;主要經濟生物體內有害物質殘留量偏高;沿岸經濟貝類衛生狀況欠佳。

以上都是我國海洋環境的現狀。

或許是受近代著名的法學家,格勞修斯的“海洋是無邊無際,不可用竭”的思想,和近代科學技術大發展的影響,人類對海洋探索越來越熱,渴望從海洋中獲取那“用之不竭”的豐富資源。卻也因此,對海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海洋環境污染,尤其是國家近海領域的污染,給中國的海洋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

從我國對渤海黃海南海東海的海洋調查分析中,可明顯的看出,我國海洋環境主要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或者不健康狀態。海洋環境的日益惡化,有以下表現:某些海洋水產資源衰落,漁獲量減少,少數珍貴海產品受損,一些海洋水產資源質量受到影響;部分灘涂荒廢,濱海環境遭到損害;由于海水的富營養化和營養失衡,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得異常。尤其是我國石油資源的污染,是海洋油污染中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石油在海水表面形成油膜,阻止了還洋氣體的對流,是海水中溶解的氧減少,引起大面積的缺氧;而且油膜能黏住大量的魚卵和幼蟲,是魚卵、幼蟲,還能引起魚、貝的畸形,蓄積某些致癌物質,對使用這些魚、貝的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二.中國海洋環境現狀的改善方法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海洋生態問題嚴重,難以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海洋強國、大國戰略,我們需要加大對海洋環境的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環境現狀。

首先,從根本上說,我國公民的海洋保護意識不足,是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最大根源。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提高公民的海洋保護意識。

其次,從政治層面看,我國應該加強海洋立法的完善,執法的健全。比如,海洋監察手段落后和執行力不足。國家海洋局每年承擔常規海洋環境監測,以及兩次污染基線調查、陸源污染及重點排污調查、幾個海灣的海洋環境容量與總量控制調查,以對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控制。目前,海洋環境容量的大小和污染源的對應關系仍不清楚,還不能有針對性地控制污染物質的排放,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還有,涉海行政部門協調不夠。根據現行法規,海洋環境保護的管理工作由國家海洋局、國家環??偩?、交通部、農業部、海事等部門以及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各部門根據分工對不同類型的污染源實施監督治理。盡管法律明確規定了涉海各部門的職權范圍,但各部門職能交叉、機構重復設置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海洋部門不上岸,環保部門不下海,機構間和部門間缺少協作。環保、海洋、海事、漁政、軍隊環保部門共同參與海洋污染治理,互相扯皮的現象隨之產生,影響了海洋環境污染的治理效果?,F在由于釣魚島等一系列的島嶼和附近資源的歸屬問題,我們深刻意識到了,我國的海洋權益正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威脅,在《世界海洋公約》的指導下,加強我國的海洋立法,成為我國執政者的重要任務。我們應該多借鑒外國經驗,多聽取大眾意見,爭取做出最優的決策,還應該精簡機構,明確各個部門責任,以及獎懲措施。

第三、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首先是人口和資源對海洋的壓力。

再者,人類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的急劇增加,使資源的供求量相應增加。陸地資源的稀缺性,使人類不得不到海洋去獲取資源。解決人口、環境和資源三大問題,主要依靠海洋。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給海洋環境帶來了巨大挑戰和機遇: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海洋經濟得到了發展,但對海洋環境的污染也隨著沿海經濟的增長而上升,對海洋環境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經濟發展方面,不應僅僅追求GDP量的多少,而更應該加強環境的監管,對于污染較大的堅決取締,對于排放嚴加控制。

最后,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現代科技在軍事之中的應用引起的破壞。海洋污染除了由于大量工業三廢、生活垃圾、農藥、石油等所導致外,還有海洋放射性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通過生物體富集或食物鏈富集輻射整個海洋環境,危害人類或其他生物。比如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對我國的領海環境就造成了很大的損害。我們在利用科技的同時,也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要讓科技成為人類自殺的工具。對于在海洋中進行的實驗和科學技術的運用,我們應該有嚴格的“度量衡”,將科學技術污染降到最低,真正做到環保、綠色。

我衷心的希望,中國的海洋環境現狀不只是一份由中國海洋局出版的報告,而是我們心中共同關心的問題,就像我們對衣食住行的關注一樣;希望以后的中國,是一個擁有藍色領海的海洋大國、海洋強國;希望那片湛藍的海域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與收獲,帶給我們生存的資源······

參考文獻: 《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4)》中國海洋局、社科院等聯合撰寫 《海洋環境污染現狀及對漁業的影響》--張田號,王飛--《安徽農業科學》,2014年12期

《論中國的海洋環境與資源保護》--周衍慶--《人民論壇》,2014,(11)

《中國海洋權益保護路徑探索》——馬錦程——《法制與社會》,2014,(8)

第五篇:中國公司治理現狀的八大缺陷

[ 中國智庫2007年10月7日 ]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

一般認為,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對公司董事會席位的構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重偏低,絕大部分的國有股和法人股股票不能上市流通。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都是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而成,從集團公司分拆資產包裝上市。集團公司作為發起人控制了上市公司絕大部分股權,導致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一股獨大”現象。股權結構過于集中,決定了董事會的大部分席位由大股東或其代理人占據,代表中小股東利益的董事席位數量有限,所以很難發揮限制大股東權力的作用。

★董事的獨立性不強,與大股東之間的關系過于密切

在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董事會的獨立性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公司董事受制于大股東,上市公司缺乏保證董

事會有效運作的最起碼的獨立性,大股東和“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嚴重。在許多上市公司的董事會里,直接作為大股東代理人的董事和 “內部人”董事一般均超過半數,而獨立董事的數量不會超過三分之一,僅僅是為了滿足《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整個董事會都在大股東的控制之下。就算有極個別的董事站出來對公司決議發出不同的聲音,也會被大股東支持者的聲音所掩蓋,變得無足輕重。由于我國的公司法規定,董事會作出的決議,經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通過即可,所以大股東所控制的董事席位越多,就越有利于其對公司實行全面的控制,從而削弱上市公司的獨立性。目前,敢于與大股東“抗衡”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有,這些董事的最后結局也讓中小股東無奈。

★董事群體的專業構成不合理

從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的專業構成上看,法律類人才在公司董事群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這樣一種董事人群的專業構成狀況,極易造成董事會決策過程中對公司法律的忽視,從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法律問題。我們在研究中發現,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官司纏身,也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同時,董事會內法律類人才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市公司對在法律嚴格約束的框架內經營運作缺乏足夠的、清晰的意識,從而也成為大量上市公司財務信息造假、違規擔保、信息披露不及時、全面的原因之

一。

★獨立董事制度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獨立董事是抗衡大股東、保障上市公司董事會獨立性,進而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重要制度保證。盡管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但獨董制度所發揮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目前,相當一部分人同時兼任幾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因此很難有時間和精力來關心董事會的事務。而在當前上市公司內部董事占據董事會大部分席位的情況下,許多獨立董事甚至連參加正常的董事會會議都保證不了。中國的獨董制度,在面對上市公司不斷曝出違規行為的現實面前形同虛設。很多上市公司選擇知名的經濟學家、大學教授,或者社會名流和離任的政府官員做獨立董事,僅僅是為了借助名人效應來抬高公司聲譽。而這些名人在完善公司董事會治理方面卻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董事會的戰略決策職能有待加強

制度建設是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會議決議的“重頭戲”。我國市場經濟趨向的改革已經走過了十幾年,但作為我國最優秀的企業群體,上市公司卻仍舊停留在制度建設的層面上。在證券市

場發達的國家,對公司管理層的監督主要是依靠相對完善的股票市場和公司控制權市場來完成,董事會的職能更多地偏向于戰略決策。而我國的董事會承擔了過多的監督職能。同時,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主要由執行董事構成,使董事會更多地關注公司的經營問題而不是戰略問題。有關公司的戰略決策、發展計劃的會議實在太少了,導致董事會在某些關鍵的公司長遠問題上很少發揮作用,董事會的職能未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過多的無效率會議,不僅消耗掉了董事會的大部分時間,甚至會給董事會治理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最終會導致董事會的戰略決策能力的弱化。

★專門委員會制度沒有真正到位

公司董事會下設的專門委員會,在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委員會的建立與人員構成也是董事會獨立性的重要指標。從總體上看,有近半數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沒有下設專門委員會。即使設置專門委員會的上市公司董事會,在運作方面也很不完善,尚未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另外,由于獨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種種缺陷,專門委員會的委員人數較少,并且獨立董事在其中并沒有發揮主導作用,因此也就難以保證主要專門委員會的獨立性。完善上市公司董事會的專門委員會制度,是目前各個上市公司不容忽視的問題。

★董事的考核和評價體系沒有建立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普遍缺乏獨立、客觀的董事業績考核與評價體系。公司董事會的核心功能是戰略決策,而決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關系到公司的長期績效和發展。而我國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僅僅簡單披露了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業績考評制度,但缺乏獨立、客觀的對董事會和董事的業績評估。甚至連出席董事會會議這種最基本的問題,都沒能得到有效制約,就更不用說許多董事的責任感不強,對公司的經營理念、戰略計劃和業務規劃不夠了解這些更加具體且重要的問題了。由于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所以董事會必須根據自身狀況對每一個董事的績效進行定期、獨立、客觀的評估,為此應該建立科學的考核與評價體系。

★董事的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在絕大多數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上市公司通過建立由外部董事和獨立董事組成的薪酬委員會,來評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其他執行董事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的績效,并核定他們的激勵薪酬。經由董事會推薦并在公司的股東大會上獲得股東批準,同樣的程序也適合于對非執行董事的激勵薪酬。我們通過分析發現,我國

上市公司的董事利益與公司利益缺乏直接的關聯,董事激勵機制不健全,因此難以保證董事在決策過程中能夠充分考慮公司的長遠利益。股票期權等在國外行之有效的激勵方式,在我國運用得比較少。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必須建立在市場化的、動態的、長期的激勵機制基礎之上??偟膩碚f,當前對公司董事的激勵機制不能對公司董事起到應有的作用。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自管會工作計劃書下一篇:殯葬改革動員講話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