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cfo的現狀與未來

2023-06-23

第一篇:中國cfo的現狀與未來

中國就業的現狀與未來

中國勞動力供需正在發生逆轉:

2013年開始,中國勞動力供給開始減少,2014年開始,每年減少規模超過100萬,2020年以后每年減少超過400萬。

勞動力需求穩定增長。在GDP增速6.5%的假設下,非農就業需求每年增加超過1000萬。耕地面積所能吸納的就業人口為1.2-1.4億,這一規??赡茌^長時間內保持穩定。

城鎮就業和農村就業、非農就業與農業就業:

2010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3.5億,其中3.1億為非農就業,0.4億從事農業;鄉村就業人員4.1億,其中1.7億為非農就業,2.4億從事農業。從另一個維度看,2010年中國非農就業4.8億,其中3.1億為城鎮居民,1.7億來自農村;農業就業共2.8億,其中0.4億來自城鎮,2.4億為農村居民。

農村居民中只有0.8-1.0億從事農業的“有效勞動”,另外的1.4-1.6億勞動力“被就業”,這部分剩余勞動力仍有待轉移到城鎮。

2000年以來,中國城鎮人口以年均2110萬的規模增長,包括:自然增長年均70萬,城市化人口(農業戶口轉為非農)年均增加1250萬,進城農民工平均每年790萬。

“就業紅線”不存在:

每年新轉入城鎮的農村勞動力約1379萬,人口轉移規模受客觀因素限制難以更大,每年新增非農就業需求接近或超過1379萬的水平。因此,雖然農村還有較多剩余勞動人口,城鎮就業持續處于緊平衡狀態。

即便經濟緩慢減速在6.5%左右,人們所擔心的“就業紅線”可能并不存在。按照當前的人口速度,中國農村“被就業”的1.4-1.6億農民將在2020年前后被吸收殆盡。屆時,中國經濟將完全跨入一元經濟時代。

第二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與未來

曾珠

內容提要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黨的報告

,是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

,是我們黨發展理念的理論升華。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體系的基礎

,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離不開生態文明。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是生態文明的一個突出特征。生態文明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種和諧必須以維護人類經濟利益為前提。生態文明的建設不能離開人類經濟的發展

,而人類經濟的發展在現階段必須實行人的生態化轉向。具體我們可以從硬約束和軟約束兩方面著手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關鍵詞 :生態文明建設十七大

中國近 30年的改革開放成就輝煌 ,令世界矚目,但另一方面卻導致自然資源過度消耗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2007年 5月份發生的太湖大規模藍藻事件,正是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所導致的。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教訓 ,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人們開始思考 ,如何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博弈中尋求平衡。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研究和實踐活動也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進而成為全球性的時代潮流。這預示著人類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文明時代 ,即生態文明建設時代。

一、提出的背景 “生態文明”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聯合國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國際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形成的文件《 21世紀議程》 ,是開啟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兩個突出標志 ①。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1987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 ,是人類建構生態文明的綱領性文件。該報告用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總結并統一了人們在環境與發展問題上所取得的認識成果 ,使它們構成了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有機整體 ,從而把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且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論述了 20世紀人類面臨的三大主題 (和平、發展、環境 )之間的內在聯系 ,并把它們當作一個更大課題 (可持續發展 )的內在目標來追求 ,從而為人類指出了一條擺脫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徑。這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是人類建構生態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僅使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最廣泛和最高級別的承諾 ,而且還使可持續發展思想由理論變成了各國人民的行動綱領和行動計劃 ,為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約會議”精神的鼓舞下 20世紀 90年代我國政府開始關注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問題相繼通過了一系列相關重要文件 ,如《中國 21世紀議程—— (1994—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白皮書》 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 (2000年)、《可持續發展科技綱要》 (2000年)等。 1995年 9月,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莊重地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 “九五”和 2010年中長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明確提出 “必須把社會全面發展放在重要戰略地位 ,實現經濟 與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是在我國黨的文獻中第一次使用“可持續發展”概念。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多次強調 ,在現代化建設中 ,必須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 ,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實現良性循環。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 ;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主張。胡錦濤同志最近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可持續發展 ,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大 ,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黨的報告 ,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之一 :“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生態文明觀念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提出建設生態文明 ,是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轉變 ,是我們黨發展理念的理論升華。

二、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意義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 ,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 ,它是相對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它包括生態環境、生態意識和生態制度。生態文明與當前我們黨和國家所倡導的三個文明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態文明創造的生態環境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態基礎 ,反過來三個文明又分別體現著生態文明的物質、精神、制度成果。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 ,三個文明中 ,無論哪一個都不能包容生態文明的全部內涵。特別是生態文明的價值取向與三個文明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 ,生態文明完全可以與三個文明相提并論 ,四位一體共同支撐起我國文明建設體系的大廈。除“生態文明”外,十七大將“和諧世界、和諧文化”的主張也首次寫入了黨代會的報告之中 ,這在 “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主題中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歷史必然性??梢哉f ,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

,和諧社會的發展又能進一步推動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者相輔相成 ,相得益彰。在此,我們僅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分析如下 : 首先 ,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支撐點。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環境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 ,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 ,保證一代接一代永續發展。生態文明 ,關系到人類繁衍生息的根本問題 ,是和諧社會與文明建設的支撐點 ,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 ,關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 ,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 ,關系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其次 ,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的載體是商品 ,商品來自自然資源的轉化和再生 ,而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就會使人們自覺維護生態平衡 ,有意識地去改造、利用和保護自然 ,走生態經濟型發展道路,以扭轉全國生態狀況整體上仍在惡化的趨勢 ,促進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繁榮。

再者 ,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諧社會應是人、社會、自然三者的統一。沒有生態文明 ,人們將會不斷遭受自然災害、瘟疫等的襲擊 ,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將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由此必然引發社會的動蕩不安。因此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只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四個文明”一起抓 ,并發揮其內在有機聯系效應 ,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中國的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作為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 ,中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卻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以 2004年為例,中國消耗的各類國內資源和進口資源在 50億噸左右 ;中國已成為煤炭、鋼鐵、銅的世界第一消費大國,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電力消費大國。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和水泥的消耗量 ,分別約為世界消耗量的 7.4%、31%、30%、27%、25%和

40%,而創造的 GDP僅相當于世界總量的 4%。中國許多行業和地區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大。高消耗換來的增長 ,導致廢棄物排放多、環境污染嚴重 ,因此 ,中國單位 GDP的廢水、固體廢棄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發達國家 ,即單位產值的消耗強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需求量隨之增加 ,中國面臨的資源和生態安全壓力還會持續加大。據有關方面預測 ,中國 45種主要礦產的現有儲量,到 2010年能夠保證需要的只有 24種,到

2020年能夠保證需要的僅有 6種。依靠大量消耗資源支撐經濟增長 ,不僅使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也制約了 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提高。有關數據顯示 ,2006年中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一 ,遠遠超過環境容量 ;全國七大水系監測斷面中 62%受到污染 ,流經城市的河段 90%受到污染 。因為長期以來 ,GDP增長率是評價地方官員政績的一個不成文標準 ,導致一些地方為追求一時的經濟發展速度 ,不惜違背經濟規律 ,其結果是 ,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成果” ,生態環境卻遭到嚴重破壞,可持續發展受到損害。事實證明 ,單純的 GDP增長指標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問題 ,它沒有體現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環境損失和資源消耗成本。所以 ,以犧牲能源消耗、環境資源為代價 ,換取某種經濟增長 ,帶來一時的經濟數字的增高 ,卻留下了長遠的隱患。我們只有把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以及人的全面展結合起來 ,才能對生產要素產生最科學的集聚效應 ,并營造出源源不斷的發展后勁。

四、對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生態文明”理念的

若干經濟學思考當前有些人把科學發展觀等同于一種單純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 ,甚至把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降低到一個技術層面 ,這是非常片面的??茖W發展觀追求的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變革 ,而生態文明正是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的最新補充。與長期以來所提倡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清潔生產等概念相比 ,生態文明概念具有更深刻、更豐富的內涵 ,對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重塑具有更鮮明、更廣泛的導向性。通過變革經濟領域的生產、消費、貿易方式 ,轉變精神領域人的世界觀、價值觀 ,創新政治領域權力運作方式 ,生態文明將多層次、多角度地指引中國實現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這必將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中國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時間不長 ,研究的學者也不多。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及其矛盾運動發展規律的學科 ,是生態學和經濟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它的內涵和基本主張始終沒有離開經濟發展的主線 它的理論闡述只是為了人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所以,學者們應該密切注意與實踐的經濟學結合 ,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 ,使生態文明建設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生態文明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種和諧必須以維護人類經濟利益為前提。從某種意義上說 ,它與我們倡導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是一致的。和諧社會應該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三個方面的內容。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只有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才會有物質的前提。而人與自然的和諧又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人類的經濟發展應當是衡量一切事物發展的標準 ,生態文明的發展建設也不能離開這個標準。生態文明的建設不能離開人類經濟的發展,而 人類經濟的發展在現階段必須實行人的生態化轉向。所謂人的生態化 ,是指人類的經濟發展必須朝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和諧的方向發展。它包括人的個性、素質和精神世界的充分發展。人的生態化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現實手段和最佳途徑。這里所講的生態化是一個從經濟學層面上規定的具有經濟意義的概念 蘊涵有人類經濟發展的 意義。人的生態化實現要納入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體系中來 ,以人類經濟發展為基礎 ,將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基礎上的人的生態發展和建立在人與人和諧基礎上的人類社會發展結合起來 ,構建一個人的生態化發展的立體模式。生態文明主張人與自然和諧 ,這就為人的生態化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持 ,我們必須用好這個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持 ,使人的生態化發展目標能夠實現。大力發展生產力 ,變革和調整生產關系 ,創造高度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 ,這是實現人的生態化的 3個重要方法。特別是生態文明的創造與和諧生態倫理的觀念完全吻合。生態文明的建立 ,不僅僅是自然生態優美 社會生態和諧 更是經濟生態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 ,維護和保持自然生態的平衡 ,走出全球生態危機的困境 ,人們提出了許多的對策 ,它們的共同不足在于 ,沒有考慮人類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發展的一致性 ,不知道生態文明的建立最終是促進物質文明的發展。和諧生態倫理主張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相符性 ,這應該成為人的生態化發展與和諧社會目標實現的有力方法之一。

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離不開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動,更需要政府出臺必要的政策、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硬約束。我國現已啟動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生態草場等建設項目,大規模生態建設正同大規模經濟建設同步進行、協調發展。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必將迎來穩步發展的新時期。從近年常說的改善生態環境到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說明黨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全黨理論的高度,這實際上是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升華,不僅對中國自身有著深遠影響,而且也是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環境生態問題所做出的莊嚴承諾。中國經濟在全球總量中比例迅速上升,在環保中擔任的角色也越來越受到各國關注。在此情況下,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將對全球性污染和氣候問題的解決產生推動作用。

五、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建議

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生態文明”概念,可以看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發展。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是生態文明的一個突出特征。我們應選擇一條可持續的資源發展戰略,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增加自然資本的儲備及其在國民財富中的構成比例。生態文明所蘊涵的公平是一種廣義的公平,包括人與自然之間的公平、當代人之間的公平、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公平。而其核心是當代人之間的公平,因為當代人之間的不公平既阻礙人與自然之間的公平的實現 ,使當代人之間難以就全球環保合作達成共識,也是影響代際公平的因素。同時,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必須堅持整體原則。在建設生態文明時,我們應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范圍內采取協調行動,共同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挑戰。具體我們可以從硬約束和軟約束兩方面著手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就硬約束而言,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和權力機關出臺必要的政策、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強制規范人們的生產、消費行為?,F有的單項的自然資源法在指導思想上沒有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主要的立法目標,對自然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缺乏具體規定,因此有必要對我國現有法律進行修改和完善,把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寫入憲法,并制訂一個統一的“自然資源保護法”,使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體而切實的保障,還要在各種經濟立法中突出生態環保型經濟的內涵,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在經濟法中得到充分體現。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抓緊調整生態建設的政策導向,千方百計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政策性傾斜。就軟約束而言,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對人們進行長期的引導、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標準加以規范。要在人們心目中樹起崇尚自然、熱愛生態的道德情操,喚起關愛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 ,從生態倫理出發,保護好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任何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權。最近人們對華南虎是否存在一事的普遍關注,反映了中國人在新時期對生態文明的重視,這是一個好的信號。同時,我們還需要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避免盲目追求高消費給有限的自然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偠灾?當今中國只有依靠科學技術,通過結構的調整,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發展道路,才能建成一個真正的生態文明社會。 ————

參考文獻:

1.徐菲菲、薛景華:《生態文明意識與經濟發展》,《商場現代化》2007年第 2期。

2.王學淵、李忠健 :《市場經濟生態觀之淺見》,《特區經濟》2007年第 1期。

3.鐘世洪、謝輝:《循環經濟與生態經濟的比較研究》,《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7年第 1期。

4.劉建偉

:《生態工業園構建模式及其推進機制研究》,《現代經濟探討》2007年第 3期。

第三篇:淺析中國京劇文化產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摘要:京劇,從徽班進京以來,已有二百年的歷史了,在這二百年中經過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們的努力,使京劇藝術變成了有深厚文化底蘊,有深厚實踐積累,有深厚群眾基礎的藝術瑰寶,不但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得到世界專家的注意。

一、京劇的歷史背景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余勝

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后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劇音樂屬于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昆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于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折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旦、凈、丑四大行。

京劇形成以來,涌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余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云甫、李多奎等;凈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

三、楊鳴玉(原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京劇角色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后歸為生、

二、京劇的現狀及問題

第一、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信息化的開始標志著快餐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在城市,時間變成一種奢侈品,很緊迫。很多的儀式都變得從簡,生活不動聲色的單調化、緊湊化。

所以,現在很多朝九晚五忙著工作的人們開始沒有閑情逸致去抽空欣賞這樣悠長的藝術了。京劇里悠長的聲線、京胡抑揚頓挫的配樂、演員們緩和的舞臺動作„„這一切都讓時間緊張的現代都市人覺得悶,接受不了。

第二、當前各種音樂流派的沖擊在選京劇課之前,我對于京劇也知之甚少,興趣也不濃厚??傆X得那是老人們為紀念過去的時光而津津樂道的古老的劇種。

跟所有被當下繁雜的音樂風格和流派沖擊著的年輕人一樣,覺得京劇有著強烈神秘感而不敢接近。同樣,與同齡人交流,也許流行和通俗,甚至歌劇與芭蕾更容易讓彼此的交談沒有距離。也許正是因為國門敞開后,人們對音樂藝術的選擇范圍更大了,使得人們在不經意間冷落了京劇這門傳統藝術第

三、官方的高定位國家把京劇定義到“國粹”的高度,這個高度是其它任何劇種都所不能夠企及的。

國際文化交流中作為中國的代表項目、民族文化的圖騰„„京劇早已脫離了單純的戲曲的意義,它代表了一種文化一個國家。這讓它背負了太多的榮譽以及責任。而逐漸變得神秘且孤獨。

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民族歷史文化,有很多都是從京劇開始。擴大了海外的影響力,本國卻沒有掀起太大的浪潮。這不得不值得人們深思。

我想,也許正因為如此,京劇才脫離了主流群體,變得曲高和寡,成為大眾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樓閣了吧。

第四、社會大眾品味的導向在很多的大型演出中,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有京劇節目,多是熱鬧的武打場面,且多以其精彩紛呈的高難度動作博得觀眾們的掌聲。

這樣的場面,究竟是京劇的輝煌還是不幸?如同買櫝還珠的故事。我們能否怪罪于大眾的品味?看一場演出、一場劇。各方面的表現都應該成為衡量它是否精彩的標準??陀^來說,個人覺得,文戲比武戲更考一個演員的表演功底。而現在出現的文戲與武戲比重失調,嚴重的制約了京劇的發展。這樣的現象使得京劇發展方向潛移默化的發生了偏轉,變得越來越淺顯和單薄。

第五、新舊觀念的沖突對京劇的熱愛,更多是老人們的專利。

老人們到一定的年紀,思想開始沉淀希望安靜下來,喜歡一種恬淡的生活,喜歡回憶。因為特殊的年代的熏陶,京劇是回憶里不可磨滅的記號。再者,老年人離退休后,有充足的時間來喜愛這門陶冶情操的藝術,可以細細品味演員們的表演。而且在這個年齡段存在著一大批志同道合者,京劇使得老人們之間得到交流,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

而年輕人生活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思想比較活躍。每一天都接受著新鮮事物和新思想,熱衷于創新和冒險,所有很多傳統的觀念在他們的思維中都會被壓縮。

兩種思想的碰撞、沖突,有時會使得雙方的觀念朝著自己更極端的方向發展。

三、京劇的未來發展

第一、京劇的傳承與創新問題

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只有通過新劇目創作,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繼承。直到近幾年,這樣的狀況才有所變化。京劇作為傳統表演藝術的精華,最集中地體現在了那些將舞臺表演手法運用于充滿戲劇性情境的經典劇目中。擁有特殊表演技藝的演員和演奏者,更是值得珍惜。我們當然不能忽視市場化的環境里普通觀眾求新求變的趣味,但是從文化發展和遺產保護的長遠眼光看,政府以及文化人、包括戲劇理論家們自當超越一時一地的考慮,超越普通欣賞者的立場,以更開闊的視野,呼吁并推動京劇傳統的完整繼承。

我們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創新和發展其實是可以由市場來解決的,可是保護和傳承卻需要有文化關懷的人才能做。尤其在市場失靈的地方,需要公共資源有所投入。也就是說,政府應該把更多的資源用到繼承和保護上。至于創新和發展,應該交給演出市場、劇團自身去解決。

繼承和發展確實很難,步子太大不像京劇,一成不變也不行。京劇的本質,體現在表演的形態上,如唱念做打、四功五法、西皮二黃的基本唱腔等,不能隨意丟掉。京劇的特征,在于程式化和寫意化。京劇的舞臺是虛擬的,所以有人說,布景就在演員身上。從演員的身段、姿態、神色,觀眾可以看到千軍萬馬和千山萬水??梢哉f,追求氣韻生動的寫意,就是古典審美的本質。拿掉這些,自然不像京劇。

當然,吸收其他藝術也很重要。周信芳當時就吸收了一些話劇的東西,但是他融合得很好。比如《打魚殺家》,他自己在生活中觀察漁民撒網的動作,再把動作提煉到京劇中。但這不是將日常動作直接照搬,而是經過了舞蹈化和京劇化。

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京劇現代戲的藝術探索,我以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難解決的,還是在于京劇藝術固有的舞臺程式化表演與塑造現代人物之間難相融合的矛盾。如何吸取優秀京劇傳統劇目和

現代劇目中的藝術營養,學習前輩藝術家在藝術實踐中取得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尋求京劇程式與現代之間藝術創造的最佳切合點,應該是京劇藝術發展道路上,作為現代戲在今后長期探索中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第二、京劇的“走出去”問題

中國京劇院院長吳江認為,讓中國文化走出去,這是一種好的方式,至少外國人不會帶著有色眼光去看這個戲。“用外國人的嘴去介紹我們,對一個中國內容的作品打開澳洲市場是有利的。并且兩國藝術家的合作最后抹平了很多成見性的東西、文化偏見等,文化上達到了真正交流,不是我演你看、你演我看這種簡單的模式,而是我們共同演給不同國家的人去看。”

真正的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藝術,藝術含量高,歷史積淀厚,文化底蘊深。在中國京劇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僅造就了大批的藝術家,而且成為中國藝術寶庫里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京劇為何能在異國走紅?首先在于它是精美的藝術。只要是藝術就會超越國界,就會受到異國觀眾的青睞。中國京劇院這次在英倫的演出活動,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為了讓英國觀眾了解中國的京劇藝術,中國京劇院進行了先期的鋪墊工作。之前請英國媒體記者來華觀看京劇演出,讓他們先了解京劇,喜歡京劇,然后回國進行宣傳,做到了未雨綢繆。輿論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由于宣傳工作做得好,前期鋪墊工作做得充分,使中國京劇院一到達英國,很快就拓展了市場。首場演出上座率為80%,以后場場爆滿,一票難求。以致后來提前一個月才能買上戲票,看一場京劇成為一些英國觀眾的一種奢望。凡是看過演出的英國觀眾,無不被中國京劇藝術所征服。不少英國觀眾在談到自己的感想時說,中國京劇服裝華麗,表演精彩,真稱得上是美輪美奐的藝術。中國京劇一時成為英國觀眾街談巷議的話題。

關于中國文化走出去,現在更重要的是要考慮一種思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在文化走出去的問題上應該說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思路和定位,所做的事情是隨意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不是對世界各國的情況進行了很細致的分析之后來做的。如果我們能早一些做這種細致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這種盲目的去做,那么我們這方面的成就應該是非常明顯的。所以說,我這幾年所做僅僅是一種嘗試,這條路還要走很長。

總之,我們想把京劇這個文化包裝成一個產品來振興來推廣,我們就要始終堅持京劇的振興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就是要爭取觀眾,拓展市場。我們必須堅持國內外兩條腿走路,全面激發京劇藝術的活力,京劇的振興也就指日可待了。

京劇是我國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藝術之一,但今天面臨著傳承與發展的緊迫問題。近日,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京劇傳承與發展(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李嘉珊。

記者:北京京劇院自2011年起將“京劇”的英文譯名從“Peking

Opera”改為“Jingju”,為什么要這么改?國際上會認可和接受這樣的改變嗎?

李嘉珊:Peking Opera的譯法出現在“五四”時期,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并不強,在語言文化領域更是如此,所以借用英語中廣為人知的Opera進行翻譯。Peking Opera并不能準確地表達出京劇的文化內涵。Opera

是歌劇,從音樂、語言到服裝、動作都與京劇存在很大差異。改名不僅僅是中國地位提升的表現,也是京劇實質的回歸,應恢復本來面目,展現自身本色。

當然京劇英譯改名也遇到諸如名稱變更的成本、其它戲劇的翻譯、對旅游等其它行業的影響、國際相關組織機構的認同等許多問題,但我們可以逐漸提升京劇改名的熱度,讓更多的領域關注京劇名稱的問題,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改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像“北京”的翻譯由Peking改為Beijing一樣,從開始的改變到以后的習慣接受需要一個過程,這其中為釋義、推廣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可避免的。

記者:在京劇票友中青年人的比例很小,很多年輕人寧愿去聽一場演唱會也不愛進劇場聽京劇,這不能不讓人擔心京劇的未來。您如何看待京劇傳承與發展的現狀?

李嘉珊:的確,像許多傳統戲曲一樣,如今的京劇已不再彰顯往日的輝煌,經典劇目大量失傳、優秀演員不斷流失、劇場經營難以為繼,這一系列問題都導致了京劇的現狀不容樂觀。最主要的原因是京劇這種藝術形式與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間的沖突,這一點在年輕群體中尤為明顯。例如開展多年的“京劇進校園”活動,原本是青年學生了解京劇、了解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但實際情況卻是學生們的熱情很快就被升學壓力和其他流行文化所擠占,真正能夠通過“京劇進校園”活動而喚起對這門藝術熱愛的人少之又少。

單純依靠面對面的形式傳播京劇藝術,會受到很多時間和場所上的限制,在活動之外也難以對人產生持續的吸引力。我覺得,京劇藝術應該適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優勢,使之成為京劇藝術傳承過程的重要載體。記者:北京市提出打造京劇作為城市的文化名片,還提出要推動京劇藝術“走出去”,如何實現這兩個目標?

李嘉珊:“京劇”是最濃郁、最純正、最具典型的國粹。今天被公認的世界城市中,紐約的文化名片非百老匯莫屬,倫敦最富象征意義的文化名片自然是倫敦西區音樂劇。北京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京劇”理所當然應被確立為北京獨有的文化名片。

當然京劇藝術要想走出去,為世界所熟知,還有大量艱苦的工作要做。首先要加強京劇的創新力度,京劇的核心是“內容”,京劇的情節很富有故事性,但要提高京劇藝術的市場競爭力,有效傳播京劇藝術,還要研究用什么形式講好故事,在創作上下功夫,能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才能實現京劇在創新中的傳承與發展。

加強外國觀眾近距離的觸摸和體驗京劇藝術,讓外國觀眾了解京劇的藝術特點和欣賞方式,這是推廣京劇的重要基礎。要積極發揮海外文化中心、孔子學院、唐人街的作用,探索漢語教學和京劇傳播相結合的模式。劇院要

利用文化交流時積累的國外演出營銷資源,積極主動溝通,聯合國外演出商共同投資制作適合國外演藝市場的京劇產品與服務。

京劇與相關產業的融合跨界發展,也是京劇發展的強大引擎和推動力,京劇完全可以和雜技、音樂、影視、互聯網、動漫、旅游等結合起來,使京劇走出傳統的狹小的內循環體系,與市場共舞,實現京劇發展的市場化、規?;?。

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國粹”京劇的表演和創作,面臨著被西方文化“標準化”、“統一化”、“同質化”的危險。京劇背離其傳統“歌、舞、詩”的形式美,轉而去模仿復制話劇的現實主義表達方式。為獲得西方審美的認同,部分京劇不斷“改”掉、“革”掉民族特質,使得中國的傳統戲劇文化出現了危機。京劇藝術如何在世界戲劇文化豐富多元的勢頭面前保持其獨有價值與個性,早已成為學界討論的核心話題。

第四篇:中國路燈現狀與未來發展分析

一、目前全國公路的分布與建設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09年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數據統計,2009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386.08萬公里,按公路技術等級分,各等級公路里程分別為:高速公路6.51萬公里,一級公路5.95萬公里,二級公路30.07萬公里,三級公路37.90萬公里,四級公路225.20萬公里,等外公路80.46萬公里。

公路橋梁、隧道總量繼續增加。2009年底,全國公路橋梁達62.19萬座、2726.06萬米,全國公路隧道為6139處、394.20萬米,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國家。

二、我國公路未來5年的發展

1、 公路公路建設方面

我國現在在二級以上的公路建設(不包括高速公路)投入發展規劃,每年約以12萬公里的速度遞增,未來5年將增加60萬公里的公路交通樞紐。

2、高速公路建設方面

關于高速公路的網點建設方面,《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已經國務院審議通過,規劃的出臺標志著中國高速公路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據中國交通部部長張春賢表示,中國國家高速公路規劃網絡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未來30年靜態

投資兩萬億元人民幣,這個投資的力度隨計劃建設的進度而變化。2010年前,每年的年均投資大約在1400到1500億元人民幣,每年增加3000公里左右。2010年以后到2020年之間,年均投資大約在1000億元人民幣,每年增加2000公里左右。至2015年,我國高速公路將增加1萬公里,總長度預計達到7.51萬公里。

3、 隧道建設方面

隨著公路網點的建設,我國未來五年在隧道建設方面預計將會增加300公里。

三、我國路燈的分布與發展

中國在2006年具有1500萬盞路燈,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也就是每年新增的路燈數也有300萬盞。至2010年,中國路燈的現存數量已經達到2700萬盞。

在橋梁、隧道燈方面,按照《公路隧道設計規范》的設計標準,隧道照明每10米按裝一盞照明燈具(兩邊共2盞),目前我國現存隧道燈數量達到624萬盞。

在未來5年的道路建設發展規劃和發展速度計算,我國將新增道路照明燈具共1500萬盞(按照年增加300萬盞計算),隧道燈將增加6萬盞(按照總長增加300公里計算)。

四、關于路燈方面節能減排的發展思路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城市道路照明、

景觀亮化燈行業近年來得以迅速發展。路燈照明耗電量占全國照明總耗電量的30%。

在能源日趨緊張、電力供應持續緊張的今天,全國數千萬盞路燈的節電問題已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低效、高耗的傳統城市照明已成為節能降耗的重要領域。為此,建設部和發改委明確提出城市道路照明要向“高效、節能、環保、健康”的“綠色照明”方向發展。

作為城市照明行業的新寵,具有環保、節能優勢的新一代光源—低頻無極燈應用于路燈照明方面,已經在國內一些城市開始推廣使用。

以環保、節能等優勢的低頻無極燈路燈,市場發展潛力大,社會效益巨大。在節能方面,通過比較分析,一套400瓦的常規路燈(實際功率450W)一年耗電超過1970度(按12小時/天,365天/年計算),相當于消耗標準煤800多公斤。若用一套照明效果相當的210瓦低頻無極燈路燈替換常規路燈,一年可節電1050度,節約標準煤達400多公斤。

五.低頻無極燈取代傳統照明光源產生的影響 低頻無極燈以50%以上的節能效果,閃躍于國內路燈的環保、節能的改造大軍中,其引發的節能低碳經濟無疑是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按照我國現存路燈的數量與未來5年的路燈增加數量測算,假設全部換成低頻無極

燈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節能效益,社會效益將會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

表一:現存我國路燈年能耗總量

普通公路高功率與低功率的路燈比例按照50%:50%;高速公路高功率與低功率的路燈比例按照75%:25%;橋梁隧道高功率與低功率的路燈比例按照25%:75%。

表二:現存我國路燈更換無極燈后年能耗總量

250W傳統路燈用125W低頻無極燈予以更換。

表三:現存我國路燈更換無極燈后年能耗減少總量

表四:未來5年我國將增加路燈預測年能耗總量

表五:未來5年我國將增加路燈采用低頻無極燈預測年能耗總量

250W傳統路燈用125W低頻無極燈予以更換。

表六:未來新增路燈更換無極燈后年能耗減少總量

由以上表一至表六可以看到,我國目前現存的路燈、橋梁、隧道燈等全部改換成低頻無極燈作為照明光源后,每年可以減少用電260億度,折合標準煤1041萬噸;如果從2010年起,我國新增公路、橋梁、隧道等均采用低頻無極燈作為照明光源,則比采用傳統光源年節省用電121億度,折合484萬噸標準煤。

第五篇:歷史、現狀與未來: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發展分析

【內容提要】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經過十幾年的恢復發展之后,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為此,我們需要對中國行政管理教育過去的發展歷程、現今的實際狀況和未來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有清晰而深刻的認知。文章正是適應這一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尤其是互聯網調查方式,收集到這方面諸多最新資料,對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的發展問題進行了初步但較為系統的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國行政管理教育向多模式、高層次、專業化和現代化等方向順利發展。

【關 鍵 詞】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發展/中國

【 正 文】

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現代行政管理教育,經過50-70年代的歷史曲折之后,終于在80年代獲得恢復和重建。在過去的20年間,它的發展與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進程緊密相關。如今中國又要進入改革開放的一個新階段,行政管理教育也正迫切地需要一個更大的發展。要實現這一任務,我們就需要對中國現代行政管理教育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以弄清其來龍去脈,理清其未來發展的思路。

為此,我們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了42所普通高等學校(注:具體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深圳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甘肅政法學院、蘇州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云南大學、鄭州大學、湖北大學、青島大學、貴州大學、汕頭大學、南昌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青海民族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大學、湘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機械工業學院、中國紡織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武漢冶金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西大學等。資料截止時間為2000年5月。)和一些專門行政學院的相關資料,尤其是通過互聯網方便快捷地獲取了有關普通高等學校的大量最新資料。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專門的行政學院主要從事的是公務員在職培訓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往往更為規范和系統,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雖然有時會涉及有關行政學院的教育問題,但主要探討的則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碩士層級的行政管理教育問題。

一、歷史的回顧

中國自戰國時代起就有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的古訓,它強調要肩負國家管理大任需從個性修養開始,并從治理好一個家庭入手。后來(隋唐至清末期間)由于科舉考試在中國很是盛行,中國便更重視“治國平天下”(國家管理)方面的教育,甚至各種教育都以此為核心。應當說,中國古代傳統的國家管理教育確實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可資借鑒的東西,但它們畢竟都是為以“家天下”為特征的封建皇權服務的,崇尚集權專制、追求特權地位,因而必然與崇尚民主、公正、自由等精神的現代行政管理教育相去甚遠。

在中國,現代意義上的行政管理教育基本上是從本世紀30年代才開始的。30年代,國民黨統治區的一些高等院校就開始設立行政學課程(黃達強、劉怡昌,1988年,第17頁)。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曾在革命根據地延安建立過行政學院,應革命根據地政權建設的需要開設過行政學課程。但是總體上看,當時的行政學教育僅僅處于初始階段(郭濟,2000年,第3頁)。

建國以后,我國的許多院校,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都曾有行政學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然而從1952年院校及學科調整以后的20多年間,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致使行政學和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一樣未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被保留下來(注:60年代個別院校也曾經給予政治學等學科院系以短暫的恢復。如北京大學曾于1960-1963年間,恢復了政治學系,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組建的國際政治系,成為下屬的一個教研室。參見“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系況概覽·歷史沿革”,http:///academic/xzglx/xkgl.htm。中山大學曾在60年代初在哲學系設政治學專業。參見http:///pol/xjj.htm。)。這20多年的空白對我國的行政學及其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直至1979年后,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鄧小平,1994年,第180-181頁),這些學科包括行政學在內才得以重見天日,逐漸獲得恢復和發展。行政管理教育從此經歷了醞釀、恢復、壯大以及現今的轉型等四個階段。

1.醞釀階段(1982-1985)

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推進,行政體制的弊端日益顯露,行政改革便被提上議事日程,1982年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后的首次政府機構改革;同時加強對行政學的研究和教育也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國開始醞釀開展行政管理教育。

醞釀階段的特點主要有兩個:其一,先培訓骨干教師,再推廣行政學研究和教育。1982年中國政治學會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了全國行政學講習班,1983年又在濟南舉辦了政治學和行政學講座(劉怡昌等,1996年,第3頁)。這兩次骨干教師的培訓對于我國行政學研究和教育的恢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此,許多高等學校相繼開設了行政學方面的專門課程。例如北京大學于1984年就開始向本科生講授行政管理學課程(鮑靜、左然,1996年,第27頁)。

其二,以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推動國內行政學研究和教育的開展。1983年,中國勞動人事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承辦了“聯合國:文官制度改革國際研討會”,由中國和20多個國家的學者和政府官員參加。這次會議對我國后來公務員制度和行政管理專業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啟蒙影響作用。198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和原勞動人事部在吉林省吉林市舉辦了全國“行政科學研討會”,會議論證了開展行政科學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建議成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和籌建國家行政學院(劉怡昌等人,1996年,第3頁)。此后,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便開始了籌備過程,旨在推動行政學研究和教育交流的《中國行政管理》雜志于1985年7月得以創刊。這些活動對全國恢復和重建行政學研究和教育起到了更為直接的推動作用。

2.恢復階段(1986-1992)

經過幾年的準備后,從1986年開始,我國行政學的專業化教育終于得以恢復和重建,其間有兩大特點:

其一,主要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行政學類系所中恢復了本??茖哟蔚男姓芾斫逃?,而后逐步興辦了行政學碩士教育。早在1985年,湖北大學就創建了專門的行政管理系,但并未開招本科生。1986年,國家教委首先在普通高等學校中批準了武漢大學和鄭州大學興辦行政管理四年制本科專業。同年,武漢大學還在已有的政治學碩士點中開招行政管理方向碩士生。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兩校的政治學系得以恢復,中國人民大學的行政管理研究所也得以創建。1987年,南京大學開招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中山大學恢復行政管理專業的招生。蘇州大學則先行建立起行政管理??茖I,并于第2年開始招生。1988年,北京大學政治學系得以恢復,并定名為“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在原來政治學專業的基礎上,另開設行政管理專業。中山大學也正式恢復原來的政治學系,并改稱“政治學與行政學系”。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首次正式開招行政學專業碩士生。同年,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在北京成立。1990年后,一些學校(如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等)的政治學系學習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的模式,紛紛改名為政治學與行政學(或政治與行政管理)系。這些院系名稱的變化本身就表明這一時期行政管理專業得以逐步恢復或重建,并在政治學學科教育中占有二級學科教育的獨立地位。

其二,初步建立起中國的行政管理教育體系。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三大”確定了將在我國建立公務員制度。這無疑給中國剛剛恢復重建的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但是由于1989年**的沖擊,原定公務員制度的推行計劃被推遲,從而使得1990-1992年間的行政管理學教育受到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是發展速度明顯放慢。然而無論如何,經過6年多的發展,到了1992年時,中國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經初成體系。不僅如前所述形成了???、本科、碩士研究生三個縱向的教育層次,而且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與各類成人教育(函授、自學考試、夜大、刊授、電大等)共存的行政管理學專業橫向教育體系,還有一批專門的地方行政學院得以組建。如廣東(1985)、北京(注:北京行政學院最早建于1949年,時稱“北京市行政干部學校”,“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86年得以恢復,更名為“北京市行政管理干部培訓中心”,1993年正式定為現名。)和上海(1986)、河北(1987)、浙江和沈陽(1988)、深圳和吉林(1989)、黑龍江(1990)、安徽和青海(1991)、江蘇(1992)等省市先后組建地方行政學院,開展新時期的公務員培訓和一些成人類的學歷教育(詳見鮑靜、左然,1996年,第9-25頁)。

3.壯大階段(1993-1999)

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中共“十四大”確定中國要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都要求中國必須進行政府職能的重大調整,繼續進行政府機構改革,并盡快建立已被拖延幾年的公務員制度。1993年3月的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進行改革開放后第三次較大規模的中央政府機構改革;同年8月14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這些都為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從此,中國行政管理教育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壯大階段。

首先,這一時期又有一些學校加入到行政管理教育大潮中來。如1993年的蘇州大學、蘭州大學、東北大學等,1994年的華東理工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1995年的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1996-1997的中國對外貿易大學、南昌大學(注:其中僅南昌大學將政治學專業調整為行政管理專業,其他學校直接擁有(見《中國高等教育》1997-5,第50-55頁。)等紛紛擁有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辦學權。清華大學從1998年起則直接獲準興辦行政管理碩士教育。

其次,一批較早開展行政管理教育的學校對本身的行政管理教育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為了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管理對人才培養(如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嶄新需要,為了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和辦學資源的共享,也為了提高培養質量,它們大多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教育改革和提高工作:(1)改變了過去單一的系和專業設置,實行院系合并,組建了不少多學科共存的學院性教育機構(詳見后面的分析)。(2)改變了過去僅僅重視培養數量的數量型模式,奉行注重人才質量的質量型教育模式。在80年代末,先期興辦行政管理教育的院校往往招生數量較大,本科年招生數量多達60名,加上各種類型的成人教育,年招生數量就更為可觀。但是由于機構改革,政府人員精簡的影響,畢業生難分配,所以這些老學校不得不減少各類行政管理教育的招生數量,加強課程體系的改造,以培養高質量的行政管理人才。(3)這些學校還利用已有的優勢,紛紛重視高層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培養,重視開展碩士及碩士以上層面的各類教育。如武漢大學、鄭州大學、蘇州大學、北京行政學院等在這一時期先后獲得碩士學位的授予權。90年代后期,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和復旦大學率先獲得中國行政管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

第三,專門的行政學院得以繼續壯大。1994年9月21日,經過多年精心籌備的國家行政學院終于正式成立。1993年以后又有一些省、自治區先后成立地方行政學院。同時,一些地市級行政學院也紛紛建立,這就基本形成了我國龐大的公務員培訓網絡。

4.轉型階段(1999-)

目前,我國的行政管理教育正面臨市場經濟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和知識經濟、網絡經濟以及全球化經濟等新時代經濟等諸多方面的巨大挑戰,同時也面臨向多學科模式轉型和開展MpA(公共管理專業碩士)教育等一系列難得的全新機遇。從此,中國行政管理教育開始步入轉型和發展的新階段(詳見后面的分析)。為了應付這些挑戰,抓住發展良機,有必要對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的現實狀況進行專門的考查。

二、現狀的調查

對于目前到底有多少家普通高等學校擁有行政管理專業的教育權,我國有關部門缺乏統計數據。我們近期通過網上和其他調查方法所做的不完全調查證實,目前全國從事行政管理專業本科以上教育的普通高校至少為40多家。目前,全國已有副省級以上地方行政學院46所(郭濟,2000年,第5頁)。其中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教育主體的機構建制、教師狀況、學生狀況和課程設置狀況如下:

1.教學機構的建制

我們所了解到的42所高等院校普遍擁有至少本科層級的行政管理專業辦學權。通過網上調查到其中近39家院校在院系建制方面的最新狀況。結果顯示如下幾個特征:

(1)從學校類別來看,綜合性大學要多于專門性院校。前者(27所)幾乎是后者(15所)的2倍。不過后者能興辦行政管理教育本身,既說明他們正在向綜合性大學方向發展。

(2)在學校內部,學院數大大多于系所數。前者幾乎是后者的3倍(參見表1)。這突出地反映了我國1993年以后院系合并浪潮對行政管理教育的影響很大。在31家學院當中,數量和比例居第一位的為管理類學院(含行政學院)。這雖然說明管理學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經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并不等于說,法學或政治學類學院的影響已經很小。實際上我們將政法類和文法類合起來所占的數量和比例與管理類一樣大,何況管理類還有至少4家政治學取向很強的學院,因為它們原本就主要靠政治學發展起來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人文類與文法類加起來的比例竟然高達29%,與政法類旗鼓相當。這說明我們已有一些行政管理教育正在受到人文科學更多的影響。需要指出的是,經濟學院興辦行政管理教育的比例太小,經濟學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是非常稀缺的。這在后面論及的課程體系分析中還可以得到進一步的證明。此外,由研究所直接興辦行政管理教育的主體也很少。

(3)在系一級的建制上,政治學取向的直接教育主體占居明顯的主導地位。如果說從學科眾多的學院建制中還不太容易看清我國目前行政管理教育的學科取向的話,通過對獨立的系所和學院主要承擔行政管理專業教育的系級組織的分類分析,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表2顯示,單純的政治學系(含國際政治系)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如果把政治學色彩濃厚的政治學與行政學系和單純的行政學系也加進來,那么其數量就有23家,比例高達54.7%,而公共管理學與管理學兩類加起來的數量僅僅11家,占26.2%,其他(含國際文化和人文社科)類的就更少了。

表1 39所高校舉辦行管教育的院系類別

分類學校(31個,占73.8%)系所(11個,占26.2%) 總計

小類 管理類政法類文法類人文類經濟類系所

數量138451101

42比例% 41.925.812.916.13.290.99.

1100%

備注 經濟管理 政法、法學 文法學院 文學院 僅為經濟學院

行政管理

注:本表主要根據互聯網上各高校行政管理教育院系設置的最新資料統計而成;39所高校不含前述42所高校中的北京機械工業學院、中國紡織大學和武漢冶金科技大學;同時浙江大學有3家辦學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有2家辦學單位,因而這里的總數仍為42。

表2 39所高校從事行政管理學教育的具體主體類型

分類政治學 政治學與行政學 行政學 公共管理 管理學 國際文化 人文社科 總計

數量49106526

42比例%9.521.423.814.311.94.814.3100

包含類型 含國際政治體育管理、公共政策國際關系 社科教育

注:同表1

表3 7所普通高等學校行政管理教育院系目前的師資力量情況(人)

類別專業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博士碩士全職

數量教師教授 副教 比例% 數量 比例% 數量 比例% 數量 比例% 兼職 兼職

高校院系教授 之比

北京大學政治學 33111681.8618.21545.51339.

4與行政管理系

中國人民大學197878.9210.5315.8

行政管理學系16 1∶0.84

南京大學政治3981866.7923.

1與行政管理學系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39149591128.2615.417 1∶0.44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 541731.53564.8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50617462244

北京師范大學法政所 34915 70.61029.41029.48 1∶0.24

注:本表全部根據7所高校網上資料統計而成;表格空白處均為情況不詳。

2.教師隊伍

據統計,我國從事行政學教學和研究的人員有1000多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的有近千人,高級職稱的人數為200多人(郭濟,2000年)。不過,至今仍然沒有有關專門從事行政學教育的教師的具體統計分析。我們通過網上調查獲得7所院?,F從事行政管理教育的教師(注:由于很難搜集有關直接從事行政管理專業課教學的教師的資料,所以這里的數據涉及的是這些興辦行政管理教育的院系的專業教師,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并非直接從事行政管理專業課教學的教師的數據。)的部分資料(見表3)。表中關于各教學單位職稱結構方向的資料較全,而學歷結構方面的資料不全,專業背景方面的資料完全沒有。各高校教師其他方面的資料更是缺乏。這里我們僅就這些辦學單位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兼職狀況加以分析。

(1)關于職稱結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高校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在專業教師中的比重已經達到30%以上。同時講師職稱所占的比例大多為50%以下。其中,發展較早的院系的副高職以上教師比例通常超過50%,最高者為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達81.8%。這些院校已經逐漸改變過去流行的正金字塔形結構模式(職稱越高,比例越低),而呈現倒金字塔形結構(職稱越高,比例越高);發展較晚的院系副高職以上的比例則一般低于50%。

(2)關于學歷結構。我們僅搜集到7所院系中5所院系的資料。5所院系中有1所(深圳大學管理學院)的資料未分博士與碩士,有4所的資料明確顯示博士學歷狀況。這4所院系的博士占專業教師的比例處于15.4-45.5%之間。它說明這些院系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都還不高,都有待大大提高。

(3)關于外聘兼職教師狀況。我們得到了其中3所院系的資料。其中從數量上看,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的數量最多,達16個。從外聘兼職教師的背景來看,人民大學也很有特色,其中絕大部分為政府官員。其他院系一般以教師及研究人員為主。例如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的兼職教授達17名,其中全屬教學及研究型。

從總體上看,各院系教師在職稱結構方面正在趨于合理,但在學歷結構方面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師結構方面還要打破傳統的只有全職教師的模式,走廣泛外聯的道路,擴大兼職或客座教授的比例。

3.學生狀況

關于本科生狀況。因為院系建制較為流行,許多院系對于學生狀況的網上介紹往往不分專業,所以我們很難了解到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數量的最新情況。有幸的是,我們通過中國高校就業網了解到2000年14所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數。今年畢業生數最多的是東北大學(62人),最少的為南開大學(11人),平均每校畢業生數為33人(注:資料源自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http://,2000年4月12日。)。這個數字顯然大大低于國家教委(1999年)規定的一般為60人的標準。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近幾年行政管理專業不像剛恢復時那樣易于招生和分配所致。通過這一數據我們可以推知該專業各高校年招生數應該在35名左右(畢業數通常會少于招生數),若以40所院校推算,全國年招生數應該能達到1400名左右,年在校人數應在56OO名左右。至于這些本科生畢業以后的去向,我們缺乏統計數據,但據我們的一般了解,他們通常去機關、企業和高校的比例大體各占1/3左右。

表4 國家教委規定的行政管理學本科專業主干課程在11所高校的開設情況統計

學科課程開設的 占調查學課程課程相近數

學校數 校的比率(%) 一致數

行 行政學原理11100110

行政組織學763.661∶組織與管理

市政學981.890

政 國家公務員制度概論436.440

行政案例分析545.550

領導科學654.533∶行政領導學

學 公共政策11100110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1090.946∶人事管理學

行政公文寫作1090.991∶秘書學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其應用 654.560

管 政府公共關系學763.607∶公共關系學

理 管理學原理1090.991∶現代管理方法

學 信息管理概論218.220

管理心理學763.643∶組織行為學

政 政治學原理11100110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763.643∶中國政治制度;中國政府與政治

治 比較政治制度1090.9100

政府經濟學545.550

學 地方政府學436.440

政治學和行政學文獻選讀 218.220

法 法學導論763.643∶法學基礎理論

學 行政法學981.890

社 社會調查與統計654.551∶統計學

會 社會學概論763.661∶政治社會學

注:11所高校分別為: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鄭州大學、蘇州大學等;資料大多來自于它們的網上資料。

關于碩士生的狀況。我們也很難查到現成的統計資料。不過據我們的了解,北大、清華等院校行政管理專業計劃類脫產碩士生年招生量能達到10名左右,其他一些院校一般年招生數為5名左右,平均每所院校年招生量應該為7名左右。目前全國行政學碩士點的數量為21家(參見徐中奇等,2000年)。依此計算,我國行政管理專業計劃內碩士生的年招生量估計應在150名左右,年在校生應該在400名左右。若再加上計劃外自費生和委托培養生,總數應該大大高于這一數字。

4.課程的設置

關于本科教育的課程體系。首先,因為國家教委有統一的專業規范,所以各高校的課程設置大同小異,尤其在公共必修課方面更是如此。在專業課程方面,主干課程差距不大,但在非主干課程或選修課程方面差距較大。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曾對能搜集到資料的11所院系開設國家教委規定的行政管理本科專業25門主干課程的情況進行了統計(見表4)。其中有3門(行政學原理、公共政策和政治學原理)開課普及率為100%,有15門普及率為50-91%,6門普及率為50%以下。也就是說有18門課(占24門主干課程的75%)在大多數院系都得以開設。這說明行政管理本科課程設置的共同性確實較大。其次,各高校都沒有完全遵循國家規定的主干課程體系,都表現了一定的自主性。當然,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高校對一些重要課程的認識有偏頗。比如像政府經濟學、行政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文獻選讀、信息管理概論和國家公務員概論等課程應該說都很重要,而且其中一些課程還會越來越重要,但由于大多數院系對它們的重要性一直認識不足,致使它們在這些院校中的普及率均沒有超過50%。再者,一些課程雖然普及率較高,但是實際課程仍然是傳統型的,如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普及率雖然達到90.9%,但其中名稱完全一致的僅占40%,60%的院系開設的則是傳統的人事管理學;政府公共關系的普及率能達到63.6%,但開設的全是籠統的公共關系學。此外,分析還發現課程設置具有強烈的政治學取向性。就我國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總體課程體系來看,盡管的確有一些院校力圖根據自己的特點走各不相同的取向道路,如西南政法大學管理學系興辦的歷來是行政法取向的行政管理本科專業,但是由于過去行政管理學歸屬政治學,許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是從政治學學科中發展而來的,因而大都明顯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學取向性。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政治學類的課程比重過大,經濟類、管理類和一些方法性技術類課程都很少。這在我國規定的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24門主干課程(表4)要求上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關于行政管理碩士專業課程體系,全國并沒有像本科教育那樣的統一規范,各個學校所開設的課程狀況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總之,我國行政管理本科與碩士課程的設置總體上是以政治學取向為主,其中純管理類、經濟學類、定量分析方法類課程在兩個層次上的比例都較低;培養偏重學術性,而對應用性重視不足,其突出的表現是不重視案例教學,不重視實踐環節等;很少有學校在課程體系中設置行政倫理方面的內容;碩士課程與本科課程差距不大,等等(另參見王樂夫等人,1998)。

三、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行政管理教育恢復重建10幾年后,我們迎來了一個新的千年和新的世紀,我們更迎來了一個以經濟的網絡化、知識化和全球化等為主要特征的“新經濟”時代。同時我們自身正面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并持續、快速和穩定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為此,我們的政府管理必須適應新時代特征和任務的需要,向高效、民主和廉潔等方向發展。這自然為中國行政管理教育既提出了許多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為它提供了一些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1.嚴峻的挑戰

首先,挑戰來自于我們本身經濟社會轉型與發展新階段的需要。在這一階段,向市場經濟過渡和向更高水平的社會發展的任務都更加艱巨,尤其是各種社會矛盾的積聚效應更加突出。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各類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公共管理職能,來化解社會沖突,保障社會平穩、協調、有序地轉型和發展。這一時期,我們還面臨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政治民主化、行政程序民主等重大歷史課題。完成這些任務,不僅需要我們的公共管理人員掌握和具備更多的現代經濟、政治及文化知識與理念,而且需要他們要有更強烈的時代緊迫感、責任感和創新意識。否則,他們就根本不能跟上這個世界飛速發展和變化的節拍,也不能適應我們中國社會轉型和發展新階段的需要。無疑這就從未來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上對我國現有的行政管理教育提出了十分嚴峻的挑戰。

其次,挑戰直接來自新時期中國政府機構職能轉換和機構改革本身。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和九屆全國人大都明確指出,中國要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根據精簡、統

一、高效的原則,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專業化隊伍這一目標的提出是對政府管理工作及政府工作人員的內涵在認識上的新突破。建設這樣一支隊伍既是我國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新的機構建立之后,政府職能是否能真正轉變,“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能否真正建立并持久下去的重要組織保證。

第三,這種挑戰也來自于新時代經濟及社會的一些新特征。具體表現:①信息技術的革命和發展不僅促成了網絡經濟的出現,還促成了網絡政府、電子民主、電子政府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出現。為此,政府管理的方法與程序都要進行巨大的變革。為這種現實需要服務的行政管理教育或公共管理教育都必須迅速轉換教育模式,在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創新。否則,我們的行政管理教育就不能培養出迅速適應網絡時代政府管理需要的全新公共管理人才來。②知識經濟的發展,為政府對整個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公務員隊伍本身的資源開發與利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身在政府的公務員本身更應該是知識素養高、各方面素質優良的公共管理者。這決定了我國的行政管理教育必須主要為公務員隊伍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服務。③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即將加入WTO對我們的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教育也有相當大的沖擊。它要求我們的各級政府官員在未來的管理中都必須有國際眼光,熟悉國際游戲規則,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要求我們對這方面的公共管理教育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2.難得的機遇

面對這一系列的挑戰,原本發展歷史就不長的中國行政管理教育勢必更顯得力不從心和困難重重。但是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這些新時代的特征和需要既是對我們傳統的行政管理教育的嚴峻挑戰,同時也會給它的充分、快速和健康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廣闊市場和強大推動力。也就是說,它們無疑為中國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多模式發展。就行政管理教育的模式來看,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做出諸多劃分。在此我們只是主要涉及學科取向模式的問題。如前所述,無論是從過去的學科歸屬,還是從現有的系所建制、課程體系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國現有行政管理教育模式的最大問題就是模式單一,其表現是突出的政治學取向性。盡管依托政治學發展行政管理學教育的確有一些優勢,而且這種取向模式還可以繼續發展下去,但單純或主要是這種取向將會很成問題。因為行政管理本身是一種必須由多學科(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等)高度復合支撐的交叉領域,因而行政管理教育應體現出多學科取向以及與它們的復合取向的共存性。就目前來說,我們面臨的最大機遇是借國家學科調整的東風,盡快實現行政管理教育的多模式發展。除了繼續辦好已有的政治學取向模式外,還應該發展管理學取向模式(羅自剛,1998年)、經濟學取向模式,以及公共管理學科取向模式(陳振明,1999年)等等。

此外,在教育模式上,我國還要注意學習國外大學學院型與專門培訓機構型、理論知識型與實際應用型、學歷型與公職資格型等多種教育模式并存的經驗(薛瀾、彭宗超,2000年)。各類教學主體均可以參照他國他校的成功經驗并根據自己的優勢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②高層次專業化發展。面對上述諸多嶄新的挑戰,行政管理教育必然要向高層次和專業化方向發展。這種高層次專業化除了要重視擴大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管理碩士學位教育和博士學位教育外,目前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必須注重以在職公共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的教育。政府公務員以前的專業背景往往復雜多樣,進入公共管理部門后就需要進行這方面的統合訓揀。特別是目前中國公務員隊伍龐大但學歷層次普遍偏低,很難適應上述未來發展的需要。1997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達530.7萬人,中專及其以下學歷的為297.9萬人,占總數的56.1%,具有大專學歷的為232.7萬人,占總數的43.9%,其中大專學歷的178.2萬人,占總數的33.58%,具有本科學歷的52.65萬人,占總數的9.92%,具有碩士學歷的僅1.88萬人,占總數的 0.35%(季明明, 1999年)。為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已決定在我國開展公共管理碩士學業學位的教育。這對于我國公共管理教育無疑又是一次絕好的發展機遇。

③現代化發展。信息革命所導致的網絡社會的出現能給我國行政管理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行政管理教育中可以更多地采用多媒體、遠程教學等現代化手段。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我國體制轉型與社會發展的最新進程,更能促使傳統行政管理學理論范式與方法體系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進而帶動整個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的現代化和跨越式發展。

面對挑戰與機遇,我們必須實現公共管理理論研究與專業教育有機的結合,必須根據現實及未來需要在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手段等方面不斷創新,同時更要特別關注師資隊伍建設,大力提高師資的學歷水平,優化他們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等。只有這樣,中國的行政管理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歷史的飛躍。我們相信,只要認真總結國內外尤其是我們自身行政管理教育發展的經驗與教訓,面對挑戰,把握好機遇,勇于改革和創新,我們就一定能擁有行政管理教育事業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劉怡昌、許又惠、徐理明主編。行政科學發展[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6。

[2]郭濟.中國行政管理學的建設及其發展[J].中國行政管理,2000,(1)。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8-184。

[4]鮑靜、左然總策劃.中國行政科學研究和教學機構通覽[R].北京: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社/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聯絡部,1996。

[5]黃達強、劉怡昌主編.行政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6]1996/1997經國家教委批準設置或備案的普通學校本科專業名單[J],中國高等教育,1997,(5)。

[7]國家教委.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1999年頒布)[E],第二章第5條第1款。

[8]徐中奇.為中國行政學長遠發展培養復合型行政學碩士[J].中國行政管理,2000,(3)。徐中奇、吳瑞堅.報考行政管理學碩士研究生問答[J].中國行政管理,2000,(6).[9]羅自剛.對行政學學科歸屬問題的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8,(4)。

[10]陳振明.從公共行政學、新公共行政學到公共管理學[J].政治學研究,1999,(1)。

[11]季明明.國家公務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一個途徑——論我國建設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中國行政管理,1999,(3)。

[12]王樂夫、郭小聰、馬駿.中西方公共行政學專業課程體系比較——兼談中國公共行政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突破點[J].中國行政管理,1998,(7)。

[13]各高校的網上資料等。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最美的風景作文800字下一篇:致裁判員加油稿200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