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近代史綱要大作業

2023-06-04

第一篇:中國近代史綱要大作業

《中國近代史綱要》作業

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諸多艱辛的探索。例如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新中國成立等。各階段探索及其結果如下:

1、太平天國運動——農民階級的救國方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正式宣告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建立。太平天國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腐的統治根基。太平天國運動以失敗而告終。

2、洋務運動——封建地主的救國方案:19世紀60年代初興起的,主張學習西方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興辦洋務。主要的官員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因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對外國具有依賴性.企業的管理也具有腐朽性。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

3、維新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改革派的救國方案: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人采用:向皇帝上書。1895 年“公車上書” 著書立說。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 宣布開始變法。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但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戊戌維新運動也遭遇了失敗。

4、辛亥革命與建立中華民國——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救國方案: 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清政府已徹底放棄了抵抗外國侵略者的念頭。1905年孫中山和黃興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它的成立標志著張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立了湖北軍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封建帝制覆滅。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并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觀念開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

5、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的失敗,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進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國。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并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也失敗了。

6、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活動失敗,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7、國民大革命:

8、抗日戰爭:

7、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隨著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復興。

8、新中國成立: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

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最終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二、在經歷一番艱苦卓絕的探索之后,歷史和人民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第二篇:中國近代史綱要實踐作業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社會實踐方案(草案)

一、社會實踐的性質、形式和主要目的

本實踐教學環節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必修教學內容。社會實踐采用參觀考察、社會調查的形式,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20%。

通過社會調查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充分理解近代以來黨在不同時期探索、革命、建設的奮斗歷程,使學生在實踐基礎上對加深對“三個選擇”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走訪調查、人際交往、撰寫報告等方面的能力。

二、社會實踐的基本要求

1、利用假期或周末時間,深入我省的紅色旅游景點或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考察、調研,并按要求完成本次調查報告。

2、原則上以學院的行政班為單位分組進行,自由組合、分工之后以小組(5—6人)方式單獨進行,但每個實踐小組的學生人數不得超過7人。

3、實踐選題以任課教師給定題目為主,也可以圍繞本課程課堂教學內容自選題目,原則上應該具有可操作性,報經任課老師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

三、調研報告的基本要求:

1、調查報告(參觀心得)統一使用學校的作業紙,手寫稿,字數3000字左右;在每學期第十一周以班級為單位隨堂上交給任課教師,逾期拒收。

2、調查報告必須同時提交參加實踐的原始材料(活動相片、訪談記錄等),如無上述證明材料、抄襲或胡編亂造者,社會實踐成績視為“0”分。

附件1:社會實踐報告格式 附件2:統一的實踐作業封面

附件1:調查(考察)報告格式

一、標題要求:

關于××××的調查(考察)報告

二、列出調查(考察)的主要內容,格式如下:

調查(考察)時間:

調查(考察)地點:

調查(考察)對象:

調查方法:

調查(考察)人: 調查(考察)分工:(以小組形式調查的要求)

三、報告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

寫明調查(考察)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考察)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 2.主體

詳述調查研究(考察)的基本情況、具體做法、主要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主要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

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經驗、感受等,進一步深化本次調查(考察)主題。

四、附原始材料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社會實踐作業

報告名稱:

年級專業:

學生姓名:

學 號:

評閱教師:

楊麗 提交時間: 2012—2013 學年 第2學期

第三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核作業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代碼:03708)

綜合測試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近代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起來是在( )

A.第一次鴉片戰爭以 B.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 C.甲午戰爭以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后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是( )

A.魏源 B.林則徐 C.嚴復 D.鄧廷楨 3.1853年冬,太平天國頒布的以分配土地為核心的社會改革綱領是( )

A.《中國土地法大綱》 B.《興國土地法》 C.《天朝田畝制度》 D.《資政新篇》4.最早對興辦洋務的指導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馮桂芬 B.馬建忠 C.王韜 D.鄭觀應 5.武昌起義前夕,在保路運動中規模最大.斗爭最激烈的省份是( ) A.湖南 B.湖北 C.廣東 D.四川 6.民國初年兩次帝制復辟失敗的共同原因是( ) A.資產階級力量強大 B.孫中山高舉反復辟旗幟

C.北洋軍閥內部矛盾激化 D.經過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7.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于( )

A.上海 B.北京 C.武漢 D.長沙 8.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

A.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學口號的提出 C.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D.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

9.遵義會議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團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其成員是( ) A.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B.毛澤東、朱德、王稼祥 C.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 D.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 10.1935年12月,中國共產黨確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會議是( ) A.遵義會議 B.瓦窯堡會議 C.洛川會議 D.晉綏干部會議 11.1939年1月,國民黨確定“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的會議是( ) A.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 B.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 C.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 D.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 12.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

A.遵義會議 B.瓦窯堡會議 C.中共七大 D.洛川會議 13.1945年4月,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中國代表團中的解放區代表是( ) A.周恩來 B.劉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飛

14.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雙方通過重慶談判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的時間是 ( )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15.1947年,臺灣省人民為反對國民黨當局的暴政舉行了( )

A.一二一運動 B.二二八起義 C.黑旗軍起義 D.黃花崗起義 16.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途徑是( )

A.和平贖買 B.國家資本主義 C.利用、限制、改造 D.團結、批評、改造 17.“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是 ( ) A.吳晗發表《海瑞罷官》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發表 C.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 D.《評新編歷史劇 < 海瑞罷官 > 》發表 18.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的會議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9.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 C.計劃為主、市場為輔的經濟體制 D.市場為主、計劃為輔的經濟體制 20.( )正式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A.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 B.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

二、名詞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領事裁判權

2.《天朝田畝制度》

3.百日維新

4.一二九運動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有哪些?

2.簡述維新派和守舊派論戰的內容、實質和影響。

3.簡述《共同綱領》的主要內容及其性質。

四、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2.論述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3 山東財經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強化實踐能力考核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代碼:03708)

綜合測試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把我國領土臺灣割讓日本的不平等條約是( )

A.《馬關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2.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A.林則徐 B.魏源 C.鄭觀應 D.康有為 3.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

A.康有為第一次上書 B.公車上書 C.“南學會”創立 D.《孔子改制考》發表 4.戊戌維新時期,維新派在上海創辦的影響較大的報刊是( )

A.《時務報》 B.《國聞報》 C.《湘報》 D.《萬國公報》 5.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是( ) A.《中華民國憲法》 B.《欽定憲法大綱》 C.《中華民國約法》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6.武昌起義爆發后,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權的是( )

A.革命黨人 B.北洋軍閥和舊官僚 C.袁世凱的親信 D.立憲派和舊官僚 7.中共一大確定的黨的中心任務是( )

A.實現共產主義 B.加強無產階級國際團結 C.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 D.推翻資產階級政權 8.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是( ) A.南昌起義 B.八七會議 C.秋收起義 D.廣州起義

9.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

一、

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于( ) A.陜北保安地區 B.陜北洛川地區 C.陜北瓦窯堡地區 D.甘肅會寧、靜寧地區 10.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最關鍵的階段是( )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相持階段 C.戰略反攻階段 D.戰略決戰階段 11.在抗日戰爭的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勝利的戰役是( ) A.臺兒莊戰役 B.桂南戰役 C.棗宜戰役 D.中條山戰役 12.延安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 )

A.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B.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C.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D.反對官僚主義以整頓作風 13.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的口號是( ) A和平、民主、團結 B向北發展、向南防御 C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D將革命進行到底 14.中共八大堅持的經濟建設方針是 ( ) A. 綜合發展 B.平衡發展 C.重點發展重工業 D.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15.曾有報刊不切實際地宣傳“某人民公社小麥畝產10 萬公斤,一棵白菜250 公斤”這種宣傳應出現在( )

A.土地革命時期 B.三大改造時期 C.大躍進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16.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 )時期完成的

A.大躍進時期 B.文革時期 C.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D.社會主義改造時期

17 . “九一三事件”指的是 ( ) 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B.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C.中央“文革”小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職能 D.四人幫集團被粉碎

4 18.毛澤東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鄧小平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兩者最重要的共同點在于( )

A.實事求是,從中國國情出發 B.堅持走群眾路線 C.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D.借鑒蘇聯的經驗

19.被稱為開創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新時期的宣言書,并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了思想準備的重要文獻是( )

A.《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C.《南方談話》 D.《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開幕詞》 20.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

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B.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 C.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D.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

二、名詞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資政新篇》

2.清末新政

3.過渡時期總路線

4.四項基本原則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2.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原因與條件有哪些?

3.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

5

四、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及基本經驗。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十大成就。

山東財經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強化實踐能力考核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代碼:03708)

綜合測試題三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指揮清軍在中越邊境前線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的是( )

A.馮子才 B.鄧廷楨 C.林則徐 D.李鴻章 2.下列哪個條約允許外國公使常駐北京(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望廈條約》 D.《天津條約》 3.太平天國之所以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為( ) A.其規模和延續時間均屬空前 B.建立了與清政府對立的政權 C.制定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 D.對封建王朝的打擊空前沉重 4.1898年發表《勸學篇》一文,對抗維新變法的洋務派官僚是( ) A.李鴻章 B.左宗棠 C.張之洞 D.劉坤一 5.為反對袁世凱刺殺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孫中山在1913年領導革命黨人發動了( ) A.二次革命 B.護國戰爭 C.護法戰爭 D.北伐戰爭 6.武昌起義成功后,革命黨人建立的政權是( ) A.湖北軍政府 B.湖北咨議局 C.中華民國政府 D.南京臨時政府 7.中國共產黨開創的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

A.晉察冀根據地 B.井岡山根據地 C.湘鄂西根據地 D.鄂豫皖根據地 8.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最主要的依據是( )

A.提出徹底地反帝反封建口號 B.十月革命影響與馬克思主義傳播 C.青年學生領導并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D.無產階級成為運動主力

9.1930年1月,毛澤東進一步從理論上闡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文章是 ( )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岡山的斗爭》 D.《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10.國民黨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性質是( ) A.私人壟斷資本主義 B.封建的買辦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C.私人資本主義 D.國家資本主義 11.中華民族進入全民族抗戰是在( ) A.九一八事變后 B.一二八事變后 C.華北事變后 D.盧溝橋事變后 12.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第二次反共高潮達到頂點的標志是( ) A.鄂西事變 B.隴東事變 C.皖南事變 D.平江慘案 13.標志著中國民主同盟站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立場來的會議是( )

A.民盟一屆一中全會 B.民盟一屆二中全會 C.民盟一屆三中全會 D.民盟一屆四中全會 14.1949年6月,毛澤東發表的系統論述中國共產黨建國主張的著作是( ) A.《新民主主義論》 B.《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C.《論聯合政府》 D.《論人民民主專政》 15.標志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的是( )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勝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6.“芝麻賽玉米,玉米比人大”。這句出現于20 世紀50 年代的打油詩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農業合作社的優越性 C.“一五”計劃的建設成就 D.“大躍進”時的浮夸風

17.“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是在第(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來的

7 A.五 B.四

C.三 D.二

18.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農村率先推行經濟體制改革,在土地經營上實行( ) A.互助合作制度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產業化經營制度 D.機械化耕作制度 19.根據“一國兩制”的構想,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是在( )

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日 C.1999年7月1日 D.2000年7月1日 20.根據中共十五大的部署,從1998年末開始,中央決定開展“三講”教育的內容是( ) A.講穩定、講政治、講學習 B.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C.講學習、講政治、講和諧 D.講穩定、講大局、講正氣

二、名詞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廣學會

2.保路風潮

3.七千人大會

4.十一屆三中全會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2.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3.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內容及其意義。

四、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特點及其歷史意義。

8

2.為什么說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四篇:作業1: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體會

附:關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網絡課程學習通知和注意事項

一、學習過程

1、本課程為網絡學習,采用點播或者下載的形式進行學習。

2、對本門課程進行點播或者下載學習,學習系統會自動記錄學習情況。

二、成績考核

1、按照10%考勤成績+20%學習體會+70%課程論文成績進行考核。不進行書面考試。

2、考勤在網上進行,按照點播時間和下載次數記錄考勤,最高分數為15分。

3、任課老師:闕天舒,redwater123@163.com

4、請在2010年11月30日以前完成兩次作業

中國近現代史就是一部外國侵略,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史詩;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在中國不斷獲得割地,賠款,通商,傳教,建廠,投資等特權,中國的封建自然經濟遭受破壞,國家主權喪失殆盡;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中國的各個社會階層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封建地主階級的先進分子先后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口號,開展了洋務運動,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使其只能在甲午戰爭中走向失敗;

農民階級先后舉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但由于階級局限性也先后歸于失敗;

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戊戌變法由于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保證也走向失敗;

資產階級立憲派的立憲愿望也隨著清廷“皇族內閣”的出臺而破產;

資產階級革命派由于自身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加之內部的不不牢固性,最重要的是不敢發動群眾進行革命,導致其一系列革命的失敗;

無產階級由于是先進的階級成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方法和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最終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百年反帝反封建斗爭最終勝利;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體育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和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勝利說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到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

自一八四二年八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以來,中國這個有著大片國土、物產豐富的古老國家成為了西方列強仸意分割的“美味蛋糕”。從而使中國成為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直至新中國成立。

《南京條約》是由于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處于戰敗國而被迫簽訂的?!赌暇l約》中有一條是割香港島給英國,盡管條件很苛刻,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將香港島拱手交給英國。另外香港島周圍地區大都成了英租地。其租期為九十九年,對于這九十九年,是何等的漫長啊!可悲的是清政府認為,其租期為九十九年總比租期為一百年讓人掛得住面子。就這樣,香港島在英國人的統治下走過了漫長的一百年,盡管英國將香港島變得更加富有,卻無法讓香港島有一個真正的主權,一個中國領土的主權。盡管孫中山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清朝滅亡,但那些不平等條約卻仍然保留,致使香港島走過了近百年受殖民者統治的道路。終于,在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日,香港這匹在外奔跑多年的駿馬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香港的失而復得不得不讓每一個中國人沉思,為什么一個土地遼闊的中國,會被西方列強輕易割分呢?這不僅僅因為清政府的迂腐,還因為中國人民自身(

18、19世紀)沒有文化,不能用科學來捍衛自己的祖國,致使中國“病入膏肓”。

戰爭是人類的一種最愚蠢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殘酷血腥的戰爭,普通民眾是最大的受害者。特別是世界大戰,是人類一種自我的毀滅,是人類的一種劫難,是某些人的瘋狂。戰爭所留給人們是廢墟.蒼涼.仇恨.痛苦.絕望。人類應從戰爭中吸取教訓。如今天的日本國,不僅沒有沒有誠懇反省二戰中的戰爭罪責,卻還在否認美化侵略歷史;其官員公開參拜供有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樣的國家,愛好和平的人民應警惕!這樣的不敢承認歷史錯誤的國家民族人民也是沒有前途的。

可戰爭的悲劇仍在21世紀今天的中東.非洲地區上演。美國仍在愚蠢的在利用戰爭維護自己的霸權,在其“反恐”.”先發制人”的戰爭理論的指導下,先后發動了”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制造了大量的人類災難,戰爭浪費了人類的大量的財富,為什么不用這筆財富去發展科技,救助那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呢?

為了人類美好的明天,這個世界應多些理解合作,少些對抗維護世界和平。人類應用智慧解決存在的問題矛盾避免戰爭。

1919年4月底,中國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會并未帶來預想中的“公理”,郁積已久的亡國之憂、救國之情驟然化作海嘯山鳴的五四運動,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成為洪流中的先鋒。這是我們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壓制的政治活動。從對外來說,全國一致的不許簽字對日本讓步的和約,并引起美國國會的不批準和約,以至于最后日本不能不將青島與膠濟路退還于我們。對內呢,全國學生有了一致的聯合,青年學子們打破了一切官廳教職員的尊嚴,文字上與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而文學革命思想革命的潮流,也排山倒海的跟著來了。

在五四運動中,愛國主義是最深厚的精神底蘊。88年前“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怒吼已然淡去,但“振興中華”的青春壯歌卻一脈相傳,回響不絕。88年來,“愛國、進步、科學、民主”,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將五四鑄成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時代潮頭的中國青年胸前。

今天,我們仍要為德先生和賽先生吶喊。五四運動已成為歷史,她的偉大之處就是一年一度地敲打一下我們的神經,就是借她的生日來強化我們崇尚科學和爭取民主的信念。

至今我們仍然紀念、學習五四運動,目的在于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就是要樹立理想,立志報國;要勤奮學習,勇于實踐;要在實踐中鍛煉品格,磨練意志,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學習做人;要守時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著眼于現實,從身邊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獻,盡管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不再需要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抙頭顱,灑熱血,但“我為人人”的奉獻精神,仍應得到弘揚。在大學,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失去自我。因為誘惑太多。所以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是誰,我在干什么?”在做仸何事情以前,應該先定定方向。這就好象航海遠行的人,必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才能有達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隨風飄轉,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即使碰巧能夠達到了,也是偶然的機會??恐既粰C會所得的成功,畢竟沒有多大的價值。

撫今追昔,我們更應該發揚光大“五四”精神,深刻反省“五四”歷程。繼往開來,依然仸重道遠。這應該是當代青年學子的使命.

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推翻了三千年來的封建勢力,一百多年來的帝國主義勢力,二十多年來的官僚資本主義勢力這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同時這個勝利,使中國人民結束了被壓迫被奴役的悲慘命運,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舊中國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結束了,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是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中國革命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它使占世界l/4的人口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同時也激勵著許多類似中國這樣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剝削壓迫的亞非拉美國家的人民。增強了他們民族解放斗爭的勝利信心。

中國人民在以毛澤東為偉大領袖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世界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新中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發展和不斷完善,大大加強了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

新中國同蘇聯、歐洲亞洲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起,在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革命的勝利,在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打開了一個很大的缺口,大大鼓舞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世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爭,使帝國主義推行的殖民主義制度遭到致命的打擊極大地改變了國際政治力量的對比和世界的面貌。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只有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人的發展與經濟文化的發展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才能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就是一個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結合的目標。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求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的。實現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群眾過上殷實的小康生活;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仸何時候都必須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著眼點,始終圍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搞建設、謀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這是我們黨正確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質的結果。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就會更加積極地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全社會的積極性創造性就會得到充分發揮。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人民對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強烈。要使12億多人都過上更加殷實的小康生活,仸務十分艱巨。我們必須心里裝著人民群眾,時刻關心人民群眾,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造幸福生活。

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需要正確處理經濟、政治、文化的關系,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關系和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必須正確處理各方面的關系,既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仸務抓緊抓好,也不忽視其他各項建設,從而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通過改革,不斷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部分,不斷調整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部分,實現制度創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革和發展要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改革、發展、穩定這三者構成關乎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關系,它貫穿于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十六大報告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這是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準則。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得到一些在現在社會學中學習、工作、生活、為人處世的道理。作為一個民族,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必要知道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作為中國人,我們有義務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們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就是,我們從歷史中一無所獲”。的確,既然有了一戰的血腥屠殺,為什么還有二戰的干戈不止?既然有了拿破侖滑鐵盧的失敗,為什么還有希特勒的遠征?既然有了王朝更替的教訓,為什么還有舉不勝舉的“揭竿而起”?猶太教這個命運多舛的民族,在戰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卻在和平到來之際失去了他們愛戴的拉賓總理,難道那些猶太極端分子從歷史中學到的就只有仇恨與復仇嗎?

歷史正如一片葉子,有人因一葉而障目,有人因一葉而知秋。學歷歷史還要記住歷史,還原歷史的真相。

歷史……落上了厚厚的塵土,似乎已經被遺棄在角落,但確實需要我們慢慢品味,品味它的奧妙、它的精華。

第五篇: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實踐部分考核作業

1、 簡述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300字左右)

答: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毛澤東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 第一,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堅持和發展革命的政治基礎。統一戰線中存在著兩個聯盟:一個是勞動者的聯盟,主要是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只是基本的、主要的;一個是勞動者與非勞動者的聯盟,主要是勞動者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有時還包括與一部分大資產階級的暫時的聯盟,這是輔助的、同時又是重要的。必須堅決依靠第一聯盟,爭取建立和擴大第二聯盟。 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斗爭作為主要形式。中國的武裝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中國共產黨必須深入農村,發動和武裝農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才能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勝利。 第三,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在工人階級人數很少而戰斗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中國,建設一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黨,是極其艱巨的任務。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創建,標志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危機獨立、人民解放這個歷史任務基本完成,這就是中華民族集中力量進行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2、 閱讀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第二卷第二十八章,摘抄其對“文化大革命”歷史教訓的總結。(500字左右)

答: “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歷史教訓是多方面的。在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時期里,值得我們從多方面不斷地進行深刻的反思和總結。

(一)必須科學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準確把握中國基本國情,從實際出發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文化大革命”是在我們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發生的嚴重失誤。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后,在中國這樣一個生產力落后、經濟基礎薄弱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十分艱巨而復雜的

歷史課題,需要在實踐中認真加以探索。對此,我們黨做過有益和成功的探索,但是,由于客觀歷史條件的局限和主觀認識上、理論上的錯誤,在一個時期里對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復雜性缺乏認識,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完全搞清楚。曾經把離開生產力發展抽象談論社會主義的思想和做法,當作“社會主義原則”加以固守;把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一些認識和做法,當作“修正主義”或“資本主義”加以反對;把已經不屬于階級斗爭的問題仍然看作階級斗爭,照搬大規模急風暴雨式群眾性斗爭的舊方法和舊經驗,從而導致階級斗爭的嚴重擴大化。這些脫離現實生活的主觀主義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設想和論點加以誤解或教條化,反而顯得有“理論依據”。

“文化大革命”是在捍衛馬克思列寧主義純潔性的口號下發生的。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中犯嚴重錯誤的時候,還多次要求全黨認真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還始終認為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是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所必需的。但是,“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表明,“文化大革命”被說成是同“修正主義路線”或“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是根本沒有事實根據的,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混淆了是非和敵我。“文化大革命”中所打倒的“走資派”,是黨和國家各級組織中的領導干部,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骨干力量。“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修正主義”或“資本主義”批判的許多東西,實際上正是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社會主義原則,其中很多是毛澤東自己過去提出或支持過的。“文化大革命”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后17年大量正確的方針政策和成就,實際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的和比較正確的認識。

“文化大革命”從反面告訴我們,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指出了方向,但是不能代替我們去思考和解決中國社會主義進程中的具體問題。在黨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只有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從經濟文化落后的實際出發,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復雜性,不斷對社會主義實踐做出新的、科學的理論概括,深化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再認識,才能逐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找到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二)必須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而不能“以階級斗爭為綱”。“文化大革命”的發動不僅是理論上對社會主義認識失誤的結果,更是對階級斗爭形勢以及黨和

國家政治狀況作出錯誤判斷的產物,是錯誤理論指導下的錯誤實踐。作為“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思想,“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在十年內亂中被反復地宣傳過,并且寫入了黨的九大、十大通過的政治報告和黨章,寫入了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這一理論的基本錯誤是,認為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還存在著整個社會范圍內的階級對抗,并且把它看作是社會中的主要矛盾,因此還要進行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革命,而這個應被推翻的“資產階級”竟“在黨內”。發動“文化大革命”,并把斗爭矛頭始終對著所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就是這種“繼續革命”的最重要的方式。十年內亂的歷史已經判明,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并且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條件下,還要進行“文化大革命”這種政治大革命,既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政治基礎,而只能造成嚴重的混亂、破壞和倒退。

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里,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方面,是決定政權鞏固至關重要的基礎。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建立以后,特別是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消滅以后,發展生產力,正確地領導經濟建設,是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中心任務。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種種矛盾,包括毛澤東希望消除的“陰暗面”,也只有在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逐步解決。作為執政黨,必須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一社會的基本矛盾,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階級斗爭上。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雄厚的物質基礎,國家就不能實現繁榮富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就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不能充分顯現出來。當然,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會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可能激化,但是,這種階級斗爭的存在范圍、表現形式以及斗爭方法已同過去根本不同。打擊各種敵對勢力在各方面進行的敵對活動,應在黨的領導下,主要依靠國家法律來進行,而不能把這種斗爭簡單地等同于全國范圍的階級斗爭,更不能將此引申為要進行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全面的奪權斗爭,搞大規模的政治運動。動搖或偏離了經濟建設這個根本任務,以“階級斗爭為綱”和以群眾運動的方法去搞上層建筑領域的“革命”,只能給黨和國家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三)必須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和個人專斷。對于“文化大革命”這一嚴重的、全局性的錯誤,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不能不負有主

要責任。黨的權力過分集中于個人,毛澤東的“左”傾錯誤的個人領導實際上取代了黨中央的集體領導,對他的個人崇拜被鼓吹到狂熱的程度,這就使黨和國家難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和發展。但是,“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夠發生并持續十年,也不能完全歸結于個人因素。當“文化大革命”發動的時候,黨內外大多數人包括一些老革命家、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老共產黨員,雖然對運動“很不理解,很不認真,很不得力”,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也一再表示要努力檢查自己,爭取跟上毛澤東的“偉大的戰略部署”。正是在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被削弱,個人崇拜現象狂熱化的情況下,林彪、江青之流打著“高舉”、“緊跟”的旗號推波助瀾,為非作歹,致使領袖個人的重大決策失誤導致了全局性的大災難。

黨內形成個人崇拜和個人專斷的現象,有著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中國是一個封建歷史很長的國家,我們黨對封建主義特別是對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階級進行了最堅決最徹底的斗爭。但是,長期封建專制主義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遺毒不是很容易肅清的。我們黨對肅清封建遺毒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這種遺毒在黨內長期存在著,并從多方面腐蝕著黨的肌體。同時,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由于沒有正確解決領袖和黨的關系問題而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偏差,也對我們黨產生了消極影響。由于種種歷史原因,黨和國家的民主集中制的領導體制、組織制度很不健全,使黨的權力過分集中于個人。這樣,在階級斗爭擴大化錯誤發展的過程中,黨就很難抵制“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和持續。為了避免“文化大革命”一類歷史悲劇重演,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從組織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專斷,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

(四)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制,而不能實行“大民主”和“造**有理”。“文化大革命”以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政權,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但是,在日益繁重的各項建設中,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不斷被打斷,以至到“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本來就比較薄弱的民主法制建設遭到空前的破壞。由于提倡“造**有理”、實行所謂“大民主”,全國出現了任意批判、揪斗、體罰、打砸的混亂現象,憲法和各項法律法令成了一紙具文,司法和執法機關被當作“黑機關”遭到砸爛,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甚至國家主席都遭到揪斗、關押和迫害,公民的基本

權利和人身安全失去了保障。在整個國家“無法無天”的混亂中,許多干部群眾逐漸認識到個人專斷和“大民主”對社會產生的破壞性作用。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要求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強烈呼聲。雖然這種呼聲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難以實現,但是卻鮮明地代表了現代社會發展必然的規律和要求。

“文化大革命”的內亂表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作為執政黨,必須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是我們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必須使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權威,使全體公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任何一級黨組織和它的領導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的權力。在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緊密結合,才能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與現代化建設相互協調,全面發展。

(五)必須制定正確的黨的建設的方針和政策,不斷加強執政黨的建設,而不能把階級斗爭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法。在“文化大革命”中,對黨組織進行整頓和“重建”曾被作為這場運動的目標之一;克服黨和國家肌體中存在的陰暗面,克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和脫離群眾的現象,也在“文化大革命”中加以強調。對于黨和國家肌體中確實存在的陰暗面和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需要作出恰當的估計,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嚴肅黨的紀律、采取符合憲法和法律的正確措施加以解決。但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必須是實事求是地分析和估計黨內狀況和黨內矛盾,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制定出加強黨組織建設的正確方針政策,而不能把黨組織存在的這些問題簡單地看成是階級斗爭在黨內的反映,更不能用階級斗爭的方法“重建”黨組織,采取“天下大亂”的手段去沖擊黨和國家政權。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在把“應能領導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于階級敵人進行戰斗”作為“整黨建黨的政治方向”的情況下,被當作“無產階級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的許多人是造**派和有野心的幫派分子,而許多干部和黨員卻被扣以各種政治帽子,直至錯誤地被開除出黨,使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受到一次大破壞,造成了黨組織的嚴重不純。

“文化大革命”的實踐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加強執政黨的建設,如何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如何使黨的干部和黨員不脫離人民群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些問題的解決,要求黨

根據新的歷史條件,制定出正確的加強黨的建設的方針、政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仍然把“對于階級敵人進行戰斗”作為建黨的宗旨和加強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法,不但不能解決黨組織存在的問題,不能消滅官僚主義和社會陰暗面,反而會使執政黨的建設目標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要求嚴重脫節,使一些野心分子和幫派分子乘機進入黨內,同時,激化和造成無數嚴重的社會矛盾,形成巨大的混亂和破壞。

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它根本不是“亂了敵人”,而只是亂了自己,因而始終沒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二十年的經驗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告訴我們,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政策不行。”[1]“文化大革命”是一種“左”的和極左的思想理論的產物,它同時又在一種極端的狀態中暴露了這種思想理論的荒謬性。在經歷了一系列曲折和嚴重挫折后,我們黨最終依靠自己的力量結束了這場內亂,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義無反顧地走上社會主義改革之路。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對人民負責任的黨;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行正確的路線和政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才能保證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才能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鄧小平說:“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我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應該說‘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2]這說明,只要正確地總結“文化大革命”的嚴重教訓,它同樣能成為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寶貴精神財富。

3、 為什么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300字左右)

答: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這個偉大轉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第一,全會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是各方面撥亂反正的前提和先導。全會沖破了黨的指導思想上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批評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原則。第二,全會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傳統。全會討論并著重提出了健

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全會決定根據黨的歷史經驗,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法,嚴肅黨紀。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義法制。

4、 概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500字左右)

答:1,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代化建設事業穩步前進,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并不斷完善,各項改革事業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正在形成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一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3,全方位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中國經濟增長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03年到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13.8%. 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基層民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開始形成.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

設成效顯著.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努力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取得一大批研

究成果.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認真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極支持個少數民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 7,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8,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根據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構想,中國政府先后恢復了對香港和澳門的主權,這是實現祖國統一邁出的歷史性步伐,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9,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 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局勢,中國政府堅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全方位地開展對外工作.10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5、 以“我的家鄉”或“我的家庭”為題,寫一篇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家鄉或家庭發生巨大變化的短文。(600字左右)

歌曲《春天的故事》燴炙人口、廣為傳唱,它真實地反映了改革開放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天翻地覆、舉世矚目的巨大變化,唱響了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聲。我國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最重大、最壯觀、最令人矚目的事件之一。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再到科學發展觀,執政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但究竟什么才是“科學發展觀”呢?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之所以把“以人為本”放 8

在第一位,顧名思義,它才應該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對于黨來說,“以人為本”就應該是以百姓為本,這符合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方針。

十七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把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落實到百姓的生活起居當中,真正做到了為百姓謀福利、謀發展。在我的家鄉,當地政府就認真的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的相關精神,現在科學發展觀帶來的變化可以從百姓生活變化中看出來,科學發展體現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收入水平、教育文化、居住條件、交通通訊、生態環境等方方面面的變化歷程中看出來,可以說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我將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來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的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

衣:改革開放前,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差,買布靠布票,穿著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那一句農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當年的真實寫照。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家庭條件好了,市場商品的逐漸豐富,人們開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費模式,穿著更加講求舒適大方,服裝變得豐富多彩,并日趨成衣化。人們穿得好了,夏天穿著美麗的中褲,漂亮的裙子,冬天穿著時髦的棉襖,春秋穿著好看的襯衫各種皮鞋、旅游鞋、休閑鞋等不但式樣新穎,而且穿著舒適,普遍為農民所接受。

食:相信糧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會陌生,吃飯必須靠這個去換。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消費水平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消費水平逐步提高,農村居民的食品消費逐步從追求數量滿足為主轉入了以追求質量為主的階段,人們開始在吃上講科學、講精細、求營養、高質量。每天吃魚吃肉,早上一杯牛奶,一兩只雞蛋,還要幾片面包,休息時,有水果,什么蘋果、梨、西瓜„„真是應有盡有。市場上豐富的肉、蛋、魚、鮮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買什么。主食細糧化,且逐漸豐富多樣,副食品消費從以追求數量滿足逐漸轉入講究質量。

?。郝牋敔斦f,改革前的家鄉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記憶中的家鄉只是一座小小的縣城。街道很窄,街道旁搭建著許多臨時的住房和店鋪,許許多多的房子只是土木混合而成的泥瓦房。一到晚上,街上的行人就很少,昏黃的路燈將人影拉長,更顯得大街的寂靜與蕭條。一到晚上,人們早早的入睡了,遠遠沒有今天的繁華,更談不上什么“夜生活”。家鄉那條美麗的小溪,曾經淤滿泥沙,長滿雜草,一到雨季,泛濫的洪水

就會漫過堤壩,沖過大街,涌入人家。1981年的大洪水還給家鄉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許多人的心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幾乎家家戶戶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時候,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后來用磚磚瓦瓦建了個土磚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F如今,一踏進村莊,一幢幢

二、三層高的新樓房,展現在眼前。每戶人家一塊

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 四面用宅溝圍起來,溝水清澈,魚翔淺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后,還種上了花果林木,綠樹成陰、鮮花爭妍,家家住的是個鳥語花香、環境優美的“農民別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鄉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助下,家家接通了水、電,既可飲上潔凈的自來水,又能用上電燈、電話,還可上網、看電視,過上了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時,戶戶添了三件“寶”:一是修了個潔凈廚房,用上了燃氣灶、電冰箱、微波爐;二是建了衛生廁所;三是造了沼氣池,把糞便、垃圾統統灌到沼氣池里,經發酵后制成沼氣,供廚房作為清潔能源使用、其殘渣又是農田需要的有機肥料。這樣,既節省了燃料支出,又保護了農村環境,還提供了有機肥料。這在城市里是無法做到的。

行:過去,從鄉里到縣城不足40公里,農民卻要坐車顛簸整整2個小時,終于進城了,灰頭土臉的還不好意思見人。由于路況不好,公交車不愿意開辟線路,城鄉道路上跑的數量稀少的出租車,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舊車輛,中途趴窩、超員超載現象時有發生。這種長期制我縣農村發展的“行路難”問題,現在有了根本改觀。近年來,圍繞新農村建設,我縣依托國家政策扶持,累計投人資金9000多萬元,大力實施城鄉道路暢通工程,新修鄉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48公里,一條條緞帶式的瀝青路從縣城向鄉村延伸,全縣公路通鄉率達到100%,通村率達到50%。通過招商,縣上先后引進兩家運輸公司落戶,新穎、舒適、快捷的公交車不僅到了全縣所有鄉,還開到了部分鄉村,許多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坐車,直接進城。更大的收益是,過去由于交通閉塞、銷售困難的農副產品,也隨著道路的暢通進軍國內外市場,為農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人。 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抵擋到高檔、從單一向全面的發展過程。改革開放前農村居民耐用品消費始終是低水平的。曾幾何時,人們為了買一臺彩電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儉用好幾年;如今,農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迅速向“新六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組合音響、照相機) 10

和電腦、小洋樓、摩托車、空調、移動電話、小汽車等轉化,生活已經從“基本生存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

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改革開放使我那原本貧窮落后的家鄉煥然一新。是改革開放給我親愛的老鄉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其實,不只是衣、食、住、行、用發生了根本變化,人們的醫療還有養老問題也得到了切實保障。

農村合作醫療:作為生長在農村的自己,從小便知道了農村人看病的真正難處。城里人得病有醫療報銷,可是農村人往往因為沒有任何醫療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時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錢去看而導致最后病情惡化轉成比較嚴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必須去醫院看的時候,醫院動輒幾萬元的治療費用令農村大多數農民望而卻步,因此,在農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數農民都表示出無奈的表情。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中國的經濟水平迅速發展,黨中央和國務院在近年來在全國推出了農村合作醫療優惠政策,使全國農民朋友興奮異常,農民看病終于可以有醫療保障制度了。作為自己也是受益者,我的大伯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身體非常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最近幾年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從06年開始便由于高血壓的原因導致連續兩年出現了腦血栓的病情,截止到現在,家里共計花費了幾萬元的醫療費用,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可以說是花費頗大,但是大伯填報了農村合作醫療,看病的時候能報銷百分之五十,這樣一來,就能報銷花費藥費的一半,使家里損失大大減少??粗鴪箐N回來的醫藥費,看著大伯日益漸好的身體,我們全家感謝黨和國家的好的惠民政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老無所養,意思就是城里人年紀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國家的退休金來保障,而農民待到年齡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兒女來養活,不但給兒女造成了不小的負擔而且生活質量也急劇下降?,F在好了,黨和國家在全國農村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滿60周歲的老人每個月都將領到國家發給的200元養老金,200元錢對于沒有什么花消的農民來說基本可以維持日常生活了??粗謇锬隄M60周歲的長輩們從村委會領到錢后的喜悅表情、看著他們在議論著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為我們晚輩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開放三十年了,農村的各方面建設和發展日新月異、發展迅猛,但是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農民百姓心的政策。

是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風吹綠了神州大地,喚醒了我美麗富饒的家鄉,讓她煥發出了無限的青春與活力。我們應該堅信:只要始終不渝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任何艱難險阻、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阻擋緊密團結的中華各族兒女創造幸福生活的堅定步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必將越來越燦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古典詩歌意境賞析下一篇:中國古代史下復習資料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