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化學與人類課程論文范文

2023-03-11

化學與人類課程論文范文第1篇

概要說來,葉先生的《社生與協發》一書,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新思想與新啟迪。

其一,認為人類社會是在合理的社會生態系統中生存和發展的。從古至今,人類都是結社成群地生存著和發展著。這些功能結構不同和進化層次迥異的人類社群系統,也就是各式各樣的社會生態系統。它們通常由社會生產群體(農民、工人、商人、軍警、知識分子等),社會管理群體(土地主、工礦主、管理者、企業家、公務員等),社會敗壞群體(腐敗分子、貪污分子、破壞分子、社會蛀蟲、社會渣滓等),生存環境條件(無機環境、有機環境、人文社會環境等)四個子系統即要素所組成。為了闡明人類社會這種高度復雜的社會生態系統,作者又分別用“人類社會的生態系統分析”“社會·生態·經濟復合系統”“社會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優化”等章節,對它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討論。

其二,社會生態系統是人類社會大系統生存與發展的根基。常言道,經濟是基礎,意即社會經濟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這從政治經濟學來說是完全正確的?,F在,社會生態研究揭示出:社會經濟卻又以社會生態為最根本的基礎即根基。這是因為,社會實踐業已證明:社會經濟是由人類這個社會生態的主體與其環境客體所構成的,社會生態系統的整體結構和功能狀態直接決定的。正因如此,所以社會經濟的兩大基本環節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它們統統都有賴于社會生態系統的支撐和運轉,才能夠發生與發展起來。前者(生產)依賴生態環境(無機環境、有機環境和社會環境)不斷供應其資源和能源,才能夠制造或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各類產品;而后者(消費)則完全依賴生態社群(經營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將這些產品及時地經銷與消費了以后,才能夠確保并推動社會生產乃至整個經濟系統持續不斷地運營下去。由此可見,沒有社會生態根基的社會經濟,那就無異于是無源之水或無本之木!很顯然,社會生態根基論是對社會經濟基礎論的進一步豐富與深化,也是經濟基礎原理自身的與時俱進和時代創新。

其三,為要解決人類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就必須從社會生態的根基上著手?,F在就以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社會對立等重大的社會矛盾和問題為例來說吧。這些社會矛盾和問題的根源,實質上統統都是社會生態失衡與紊亂所造成的。當少數社會既得利益者給自己分配亦即拿走了過多的生態資源及其產品之后,社會最廣大的民眾就只能分得極少甚至全無生態資源及其產品了;對于此類分配不公不予及時調控或者調控不力,必然就會發展成為貧富懸殊以至兩極分化。同時,社會管理者中只要有人以權謀私、腐敗貪鄙,他們將會貪得巨量的生態資產(包括實物、金融、資產、職權等),由此也必然導致貪腐成風,倫理頹喪,社會對立!很顯然,要真正解決上述社會矛盾和問題,以便保持整個社會的均衡發展亦即社會生態平衡,就必須也只能從社會生態的根基上著手解決,方能夠實現分配公平公正,貧富相宜相濟,貪污腐敗絕跡,從而確保社會和諧安定。

其四,社會平等和人權保障,必然以社會生態平等和社會生態權的保障為根基?!渡缟c協發》一書強調,如果廣大的社會成員就連社會生態平等都沒有,亦或他們的社會生態權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話,那么,民眾所渴求和社會所標榜的“社會平等”與“人權保障”,就只能是“望梅止渴”,或者“畫餅充饑”了!

其五,人類社會的和諧建構與科學發展,必須以社會生態平衡與優化為根基。作者在該書中深刻地闡明了人類社會只有達到與保持了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優化,方能維持社會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與循環,從而也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奠定堅實的社會生態根基。

馬克思曾經指出:人類“社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本主義”辯證統一體,也是“自然化人”與“人化自然”已經“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體系。當前,從社會生態的視角看來,亦即站在社會生態學的前沿來思考,馬克思所定義的“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亦或“自然化人”同“人化自然”的辯證統一體系,不就是為了達到與符合社會生態平衡及優化的最佳社會生態系統嗎?同時,就是讓人們不再“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因而也就不會發生“自然界都報復”人類(恩格斯語)這種人天和諧依存的良性社會生態系統嗎。不言而喻,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是“自然化人”與“人化自然”所“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體系的基本原理,同當代最佳或良性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優化的規律和理論,竟然如此地貫通、相融與吻合,真可謂是異曲同工。無疑,它們必將成為當今時代構建和諧社會,實施科學發展與建設生態文明不可或缺的理論先導和科學基礎。

應當強調指出的是,《社生與協發》一書最為重要的貢獻,或者最大信息量的輸出,當是創立與建構了社會生態學這門新興、交叉與綜合性學科,提出與論證了協同發展論這一全新的社會發展戰略。為此,該書先是對社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研究任務、目的與意義,基本概念與范疇,基本原理與規律,學科體系的建構,以及歷史回顧,研究現狀與前瞻等,作了全面而系統的論述。接著又對協同發展論為什么會應運而生,及其與可持續發展、人天相依存、社會生態學、科學發展觀等的相關與互動等,都逐一進行了實證性地研究和分析探討,并且還提出了許多獨到的學術見解與理論雛型。例如,關于社會生態學的學科體系問題,該書首次建構起包括社會生態工程(工程技術層次)、社會生態論(技術科學層次)、社會生態學(基礎科學層次)、人天觀(學科哲學層次)等,這樣幾個互相關聯的科學理論所組成的社會生態學學科體系結構。又如,關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社生與協發》一書基于當代系統科學的協同理論,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人群)系統、生態(環境)系統、經濟(生產經營)系統協調同步發展,亦即社會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的戰略理論構想。

關于社會生態學的哲學問題,該書也設立了專門的章節對其展開了一些初步地學術探討與理論思考:(一)人類社會生態系統是由社會(人群)與其環境所建構起來的各類人天依存系統,所以關于人天關系的哲學思考即人天觀,自然成為社會生態學科的哲學理論觀念;(二)社會生態研究是“生態系人”對于社會生態系統不斷實踐與認識的思維過程,所以生態系人和社會生態系統即是社會生態認識論的一對基本范疇,并且始終遵循社會生態實踐-社會生態認識-社會生態實踐-社會生態認識循環往復這樣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前進的;(三)由人類社群與其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組成的社會生態系統,形象地展現了人與自然的運動發展、人與社會的運動發展和社群思維運動與發展的辯證過程,由此也就在人類社會的生態實踐活動中,真實生動地表現和證實了唯物辯證法的確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恩格斯語);(四)社會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即自我組織與自己運動的辯證發展進程,為“辯證法就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抑或內部矛盾“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列寧語)這一基本原理,提供了客觀現實的根據和現代科學的證明;(五)社會生態學正在豐富、深化與發展歷史唯物論和辯證唯物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重要思想:一是生態環境論豐富與深化了傳統的地理環境論;二是社會生態系統論豐富與深化了傳統的社會結構論;三是生態生產力論深化與發展了社會生產力論,因為真正的“生產力=生態生產力+社會生產力”;四是生態中心論發展并變革了“人類中心論”;五是生態倫理學深化與發展了社會倫理學;六是社會生態根基論深化與發展了社會經濟基礎論,因為任何類型的社會經濟的運行與發展,都直接根源于社會生態的哺育和制約。

誠然,《社生與協發》一書中的這些研究與分析探討,可以說只是作者的管窺之見,或僅是一家之言。然而,它畢竟是該書作者對于一門嶄新的復雜性學科——社會生態學和一個全新的社會發展理念——協同發展論,所做出的開創性的不懈探索和質樸貢獻。當然,無論是社會生態學還是協同發展論,都有許多的問題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因此,該書作者認為自己只是開了個頭,尚未來得及進一步展開。即使如此,我認為該書的出版,對于社會生態學的建構與發展,對于協同發展論的首創與論證所起到的奠基作用,還是很值得贊許的。此外,在我看來,該書也為我國學術理論界在生態學、經濟學、哲學、科學學、社會學、倫理學、文化學、發展論等方面的進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維空間和很有價值的信息。該書所初創的社會生態學和協同發展論,確實值得學術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學者們去進一步深入研究。

化學與人類課程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昆蟲與人類;教學方法

昆蟲是地球上最繁盛的類群,種類最多、數量最大。昆蟲與人類是黑龍江大學的一門全校通識選修課,內容涉及昆蟲外部形態學、生物學、系統學、生理學及昆蟲與人類的關系等基礎知識[1]。選修這門課的學生來自于全校不同專業,既有來自于生命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電子工程學院這樣的理工類學生,又有西語學院、文學院、法學院、經管學院的文科學生。與其他通識選修課相比,這門課專業性不很強,甚至有些內容偏向科普類。選課初期,大部分學生僅僅把這門課程作為修學分的必備,認為只是簡單了解些基礎昆蟲學知識就行。通過對本門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學生不僅僅停留在了解昆蟲知識方面,還要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觀引入課堂,使學生對這門課感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2]。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課堂討論,并理論聯系實踐,發揮學生的參與性,結合網絡教學綜合平臺等增強教學效果。

一、昆蟲與人類課程的特點

昆蟲與人類這門課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日常生活中學生經??梢钥吹礁黝惱ハx。當提問大家見過的種類時,一般都能說出二三十種。常見的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蝴蝶、蟑螂、甲蟲等都是學生所熟悉的。但也會有學生提出蜈蚣、蝎子、蜘蛛、螨蟲等是昆蟲的問題。此時學生對于昆蟲的概念僅僅停留在常識上,究竟何謂昆蟲,很多學生也說不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高清圖片,將不同種類的昆蟲圖片逐一展示給學生看,最終歸納出昆蟲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成蟲期具有六足這個特點。這樣一下子就把蝎子、蜘蛛、螨蟲(八足),蜈蚣(多足)和昆蟲(六足)區分開。但這些非昆蟲的確也是昆蟲的“親戚”,它們都屬于節肢動物門的不同綱。

二、昆蟲與人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策略

(一)結合實例,激發興趣

在第一次課就提出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有翅能飛的類群,如何運用昆蟲運動機理為實踐服務是最近研究的熱點問題。昆蟲早在3.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存在,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各器官都進化到最優態,以最合理的控制形式進行運動。通常,學生也會舉出一些例子。比如,飛機在高速飛行時,會引起劇烈的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事故。蜻蜓卻依靠翅上的翅痣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通過仿效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問題。再如,模仿蝴蝶翅面上的鱗片隨陽光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原理,成功實現對人造衛星由于位置不斷變化而引起溫度驟然變化的控制的例子。當前,微型飛行器(MAV:Micro Aerial Vehicle)在軍事及民用方面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如用于偵察和干擾敵人雷達;用于進入核或生化污染區進行檢測;用于在地震倒塌現場尋找幸存者和遇難者等方面。通過對昆蟲運動仿生的研究,使微型飛行器達到人類的特殊要求[3]。

課上要充分引發學生的興趣,可以采用美劇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犯罪現場調查)的案例引入昆蟲的應用和功能。此外,Discovery昆蟲系列視頻及BBC紀錄片都是很好的教學材料。教學上采用上千張昆蟲的高清圖片,可加深直觀認識。課堂上,向學生介紹哈爾濱市科技館、東北林業大學森林博物館、哈爾濱現代農業示范區、黑龍江大學呼蘭校區都可以作為實踐基地。在國內,還有很多大型博物館等可供學習參觀。例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動物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昆蟲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昆蟲博物館、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昆蟲博物館、臺灣木生昆蟲博物館等。雖然學生沒有親自去過這些地方,采用圖片和視頻向學生展示館內的陳列標本和模型,進一步加深其對昆蟲的印象。

(二)抓住主線,展開課堂討論

課程主線是昆蟲與人類的關系,具體又分為益、害兩方面。圍繞這兩大部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梢詫W生分組辯論益、害關系,教師提問、點評,歸納重點。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加入到課堂中,期末成績評定也有相應的依據標準(30%平時成績)。

在對昆蟲與人類的益、害關系分析中,引入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觀進課堂,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人類的任務是使對自然的自覺改造與其規律相符合,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發展為目的。昆蟲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資源,在充分了解這類資源的基礎上,趨利避害,發揮其重要作用。有益方面,比如資源昆蟲,在藥用、食用、飼用、天敵、觀賞娛樂、環境監測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害方面,人的傳染性疾病約2/3是以昆蟲為媒介傳播的,如何消滅害蟲,保護人類健康,是目前全世界面臨的問題[4]。蚊子是大家所熟知的昆蟲,但蚊子每次叮咬吸吮的血液量,沒有人能準確說出。通過查閱專業文獻告訴大家,蚊子每次吸血大約1/5000 ml,量雖不多,但某些種類(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能傳播疾病(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積水是蚊子滋生最有利的溫床,因此消除積水是對付蚊子的妙方之一[5]。

在教學過程中,舉些例子反映出益、害關系是相對的,要辯證看待昆蟲與人類的利害關系問題。以大家熟悉的蒼蠅為例,一只蒼蠅的爪子上可攜帶幾百萬個細菌,它們在食物上邊吃、邊吐、邊排便的習性,一向是骯臟又會傳播疾病的代表?,F在,蒼蠅卻棄惡從良,在飼料、仿生學和法醫昆蟲等方面有了新的應用。例如以家畜(禽)養殖場為基礎,利用糞便生產蠅蛆,既能有效地利用糞便,蠅蛆又可以作為飼養家畜(禽)的飼料或飼料添加劑,形成良性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茖W家們發現蒼蠅的后翅退化成一對平衡棒。當飛行時,平衡棒以一定的頻率進行機械振動,可以調節翅的運動方向保持身體平衡。根據蒼蠅平衡棒的導航原理, 研制成了一代新導航儀器——振動陀螺儀,用于高速飛行的火箭和飛機上, 保證了飛行的穩定性。蒼蠅在法醫昆蟲學方面是研究和實際應用最多的昆蟲。人死后, 往往雙翅目昆蟲最先到達現場, 在尸體上不斷繁衍。其中麗蠅科是最早出現在腐敗尸體、尸塊上的主要蠅類。故法醫昆蟲學根據麗蠅科的生活特性,可以較準確地推斷出腐敗尸體、尸塊的時間[6]。

(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教學內容探索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例如,在講授昆蟲資源的利用這部分時,可以把學生分組做專題,將資源昆蟲分為幾個方面:藥用昆蟲、食用昆蟲、觀賞昆蟲、天敵昆蟲、法醫昆蟲、環境指示昆蟲、工業原料昆蟲等部分。布置了分組的專題后,讓大家集思廣益,搜集視頻和圖片等相關內容。做好專題后,學生上臺給大家講解。然后教師點評,歸納重點,將大家迷惑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由于每個學生都充分加入到教學內容的搜集和組織中,課堂氣氛活躍,知識點在討論中加深理解,期末復習起來也省時省力。在以往的實踐過程中,有一組學生選擇了天敵昆蟲的內容。他們展示CCTV-9《國家地理頻道》一段《子宮日記》的視頻來說明天敵昆蟲的作用。視頻中講述了一種絨繭蜂(膜翅目)寄生于菜粉蝶幼蟲(鱗翅目幼蟲俗稱為毛蟲)的過程,看過之后,很多學生都感到不可思議。這種“以蟲治蟲”的過程,即寄生蜂成蟲先挑選合適的寄主(毛蟲),在它身上產卵,而孵化出的幼蟲繼續以毛蟲為食,毛蟲甚至會保護寄生蜂幼蟲化蛹直至孵化出來??催^視頻后,學生對天敵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和保持生態平衡方面的作用更加深了解。

(四)運用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及網絡媒介等與學生進行多角度溝通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如中國昆蟲網http://www.cnkcw.net/,北京昆蟲網http://www.bjbug.com/index/,昆蟲愛好者論壇http://www.insect-fans.com/bbs/,昆蟲視界雜志http://www.yellowman.cn/mag/,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網www.shinsect.com/。

在黑龍江大學教學在線上的網絡教學綜合平臺,每位教師都有賬號和密碼。只要是選課學生均可以通過學號上網與教師進行聯系,共享學習資料(圖片或視頻資料)及答疑討論十分方便。另外,課下成立昆蟲方面的QQ群,即使課程結束后,學生依然可以與教師聯系咨詢相關問題。

通過對這門課的改革,學生上課積極性增加,課下不時與教師探討相關問題,課堂氣氛活躍。選課人數穩定,還有很多旁聽的學生。今后應加強實踐方面,如能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大自然或去一些博物館,增強感性認識,教學效果會更好[7]。

參考文獻:

[1]彩萬志等.普通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1-21.

[2]鄭桂玲,李長友.開設公共選修課“昆蟲與人類”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S5).

[3]伍一軍,陳瑞,李薇.昆蟲仿生[J].昆蟲知識,2005,(1).

[4]白耀宇.資源昆蟲及其利用[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29-237.

[5]丁釘.蚊子[J].生物學教學,2011,(2).

[6]王浜琴等.尸源性昆蟲的法醫學研究進展[J].法醫學雜志,2008,(3).

[7]樊東,韓嵐嵐,周長梅.植物保護專業昆蟲學教學實習規范化考核體系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12).

化學與人類課程論文范文第3篇

一、能源化學與人類生活

從最早的鉆木取火,到現在的無鉛汽油,甲醇,電能,核能的使用這一切都離不開化學工業的發展。人們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不是最原始的存在,而是經過一定的化學方法,即將原油分餾、裂化、重整、精制加工后得到的一系列產物中的一部分。在這,能源化學便起著處理的作用。在能源的供需矛盾日趨緊張的今天,石油等傳統能源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于是各種各樣的新能源便被人們發現并利用起來。進入電氣時代后,電能便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傳統的水力等發電手段已不堪重負,就在這時,人類開始運用核能。核能可由原子核衰變、裂變和聚變產生,而人類核能發電利用的則是核裂變產生的核能。核能的利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類的能源危機,這也讓人們意識到了能源化學的重要性。

二、化學對人類生活環境的重要性

(1)環境化學與人類生活環境。面對當今種種的環境問題,人體希望通過研究天然物質、生物物質和合成化學物質在環境介質中的存在、化學特性、行為和效應,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其控制的化學原理和方法,以尋求有效的治理辦法,于是環境化學便應運而生了。

(2)綠色化學與人類生活環境。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出現,人們開始反思傳統化學工業的不足,在治理環境問題的同時,也注重了環境問題的預防,于是人們發展出了綠色化學。綠色化學旨在提高生產效率或優化產品效果的同時,能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輕污染程度,改善環境質量。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或清潔化學,是指化學反應和過程以“原子經濟性”為基本原則, 即在獲取新物質的化學反應中充分利用參與反應的每個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實現污染預防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門從源頭阻止污染的化學。綠色化學不同于環境保護,綠色化學不是被動地治理環境污染,而是主動的防止化學污染,從而在根本上切斷污染源,所以綠色化學是更高層次的環境友好化學。綠色化學在環境保護方面那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合成化學與社會發展

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合成化學是化學學科的核心,是未來化學家改造世界,創造社會財富的最有力的手段。創造新的合成反應一直是化學界的熱點??梢哉f,世界上所有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合成制備化學,合成制備化學提供并保證了它們的物質基礎。200年來化學家不僅發現和合成了眾多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同時也人工創造了大量非天然的化合物。使得人類社會所有的化合物已達2230萬種(至1999年12月)。且其增加的速度從20世紀90年代前每年60多萬種到今天幾個月100萬種。隨著21世紀的到來和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越來越要求合成化學家能夠更多地提供新型結構和新型功能的化合物,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和組裝各種功能的分子聚集體,如分子開關、分子芯片等等。同時也迫切要求化學家能從根本上更專一、更高效、更經濟和環境友好地合成出現今應用的各種化學品。

另外材料科學的進步首先必然是新材料的合成與制備。如釔鋇銅氧化陶瓷的制備引起了高溫超導的革命和飛躍;神奇的導電聚合物(其特點是:質量輕、柔韌好、價格低、導電能力強)將使可折疊的電視機、穿在身上的計算機、發光墻紙、薄膜太陽能電池等的出現,將會改變我們的世界。

四、藥物化學與人類健康

藥物化學 (Medicinal Chemistry) 是建立在化學和生物學基礎上,對藥物結構和活性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早期的藥物化學以化學學科為主導,包括天然和合成藥物的性質、制備方法和質量檢測等內容?,F代藥物化學是化學和生物學科相互滲透的綜合性學科。主要任務是創制新藥、發現具有進一步研究開發前景的先導物。因此隨著化學和生物學的不斷發展,藥物化學也有了質的飛躍,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五、化學與農業發展

化學工業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由于化學工業提供了大量的化肥、農藥、塑料薄膜、排灌膠管和植物生長刺激素等產品, 在農業增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二十年,我國農業增產有40%是依靠化肥的作用。據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總結, 氮肥的增產效果大干磷肥, 磷肥的增產效果大于鉀肥。要選擇好化肥的適宜用量和氮磷鉀比例, 才能取得農業增產的最佳效果。在施用磷肥的基礎上, 畝施氮肥 (以純氮計) 8—24斤, 每斤氮素增產稻谷8.2斤, 小麥10.4斤, 玉米11.6斤, 谷子4.2斤, 青稞18.1斤, 皮棉O.8斤, 大豆4.5斤, 油菜籽4.3斤。石油化工的發展, 還可以節省大面積的耕地。例如, 生產一萬噸合成纖維, 相當于30萬畝棉田所產的棉花, 而且合成纖維較棉纖維耐穿得多。建設一萬噸人造葦罨工廠, 相當于250萬只羊一年所產的羊毛。而放牧這些羊群需要牧草地一億多畝。生產一, 萬噸合成橡膠, 相當于25萬畝橡膠園所產的天然橡膠。因此正是由于化學的發展才帶動農業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化學與人類課程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 通過闡述自然規律性法則和農民的知識水平結構兩部分內容,分析了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從而揭示出人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尊重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性,對于當今農業向著良性、和諧方向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人類活動;自然環境;自然規律;農村教育;農業

Key words Human activities;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law; Rural education; Agriculture

農業發展距今已有一萬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還是鐵犁牛耕的傳統農業,乃至以高科技為主的現代農業,無一不是遵循自然環境規律發展農業生產的,而農業發展作為人類生存的首要條件,它的每一次歷史變遷都體現出人類社會的進步。

自然環境包含了環繞在人類活動周圍的自然因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總稱,通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類的日?;顒?。我國農業發展強調的“尊重自然環境”,是指農民的生產生活要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的本性,尊重事物變化的規律,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而西方社會則更多地強調征服自然,但在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大自然報復之后,西方國家也涌現了環境保護的思潮。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最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一,他曾在著作《新工具》中闡述了要如何處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缎鹿ぞ摺分饕桥喔懻撗芯糠椒▎栴}的,他認為只有建立新的方法和科學體系,才能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在他看來,這種新的方法就在于使哲學和環境科學相結合,使理性與經驗相結合,這也是《新工具》一書的亮點內容。

培根的《新工具》的根本出發點是承認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這一唯物主義原理。在他看來,科學的任務主要是認識客觀存在的自然界,他在《新工具》第一卷開首就明確提出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問題。他這樣說道:“人類知識和人類權力歸于統一,因為凡不知道原因時即不能產生結果?!盵1]培根認為,人類之所以會遭受無窮的痛苦和折磨,都是因為人類缺乏知識造成的,致使人類活動不能充分掌握自然環境的規律,在實踐中軟弱無力。人們要想取得預期的效果,就必須把握事物因果關系,只有服從自然環境,才能支配自然環境;人們要獲得功效,就要綜合分析自然環境物體,因為自然界是根據自己的規律而運行的。

農業是一個對自然環境具有極大依賴性的產業,農業發展實質上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人類只是一味索取,一旦超過自然界的負荷,脆弱的自然資源必定會被毀滅,最終危及人類的生存,所以人類進行農業生產的前提就是在尊重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充分掌握理論知識,遵循自然界規律。

1 人類活動對農業環境的影響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環境問題,從廣義上說,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類的活動使環境質量下降或生態系統失調,對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健康和生命產生有害影響的現象[2];從狹義上來說,是指由于人類在生產過程中的疏忽造成的農業破壞現象,既污染了農業環境,又威脅了人類健康。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實踐能力不斷提高,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拓展,在探討農業環境問題時,不能僅僅局限在滿足人類生存需要方面,應從生存理性的高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這充分表明在人類活動與農業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不僅要把握人與農業社會的關系,更要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

首先,培根在《新工具》開首就明確提出了人類生產活動需要尊重自然規律的觀點。他認為,人作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釋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實中或思想中對自然環境進程所已觀察到的那樣多,也僅僅那樣多:在此之外,他是既無所知,亦不能有所作為[1]。人作為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脫離自然而獨自生存,也不能否認自然環境的規律性。同時,培根還強調“要支配自然環境就必須服從自然環境,而凡在思辨中為原因者在動作中則為法則”[1]。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們要想改造自然的前提,首先要服從自然,這意味著要尋找自然環境的真正原因——人類實踐中的規律性法則。所以人類進行農業生產時必須要遵循自然規律。人類活動都要以自然界的規律性法則為前提,比如農業生產應當遵循因地種植,不誤農時等自然規律。

另一方面,培根也在《新工具》中強調了知識的重要性。他認為從因果關系上來看,只有當人認識到自然環境的原因時,才能在行動中產生結果,而人們對于原因的認識便是人類的知識,在實踐中產生的結果則是人類權力的證明[3]?;诖?,后人將培根的這一思想概括成了一句經典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用培根的思想來看待今天由于人類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群知識水平欠缺,理論基礎薄弱,盲目開采利用,所以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時產生的沖突越發明顯。人類要想早日擺脫這種尷尬的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獲取知識。人們進行田間勞作的時候,應該充分掌握自然變化規律,把觀察的結果與經驗結合起來,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把復雜的自然環境現象加以解析和研究,應用到農業生產和耕作方面。人類一旦找到了自然環境變化的內在原因,擁有了豐富的農學知識,就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使其服務于人類活動,滿足人類社會的需求。

2 人類活動的演變過程需要遵循自然環境規律

人類為了生存,對自然界進行實踐活動的改造,于是產生了農業。農業經濟活動是人類的一項重要活動,要遵循經濟增長的普遍規律。一切經濟規律就其最終的物質根源來說,就是自然環境規律。追溯農業發展史可以發現,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經過了早期的恐懼和膜拜、中期的利用和改造、后期的征服與戰勝這3個演變過程,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也逐漸從統一走向對抗。

2.1 “天人合一”的農業生態思想

自從進入原始農業時期,人與自然環境的界線就非常模糊,人類主要是利用而不是改造自然界。自然界主宰人類的命運,表現為人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和敬畏,人類只能被動地順應自然變化以求獲得生存;表現在農業生產生活層面,意味著人們在強大的自然力量面前,處于服從與被支配的地位。比如在古代,農業生產時特別強調“不違農時”,即尊重農作物的生長規律,要根據土質、氣候、地域等因素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古代培養土壤肥力的技術主要依靠施農家肥和作物輪作,采用以草制草、以蟲治蟲的辦法,而間、復、套種這些耕作方式,其作用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照、空氣流通,有效積溫和對土壤肥力的不同需求,在利用自然條件方面,以充分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力求產量最優化[4]。

由于早期人們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人類為了獲取自然界現成的資源,主要依靠徒手與自然環境抗爭,加上人類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如風、雨、雷、電的認識水平有限,所以原始階段人們只能盲目地適應自然環境,被動地受自然環境支配,因為產生了對自然環境的敬畏心理。這時期農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處于一種初級的和諧共生狀態,矛盾尚不突出。

2.2 “順天時、量地力”的耕作制度

伴隨原始社會的發展和解體,人類社會逐漸從采集狩獵的原始社會過渡到以精耕細作為主要耕作方式的農業時代。傳統農業時期,社會生產力有所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廣度也都有所增加,于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開始分化,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開始有了明確的界限,但人類依然依附于自然界,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在人類活動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始終保持著相對統一的狀態。人類基于自己對自然的最初感知,學會運用培根思想中的歸納法,通過觀察和經驗不斷積累知識,找尋自然環境的真正規律,對自然采取一些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態度。

由于人類活動能力的不斷增強,人們開始懂得根據自然變化的規律選擇適宜的耕作制度,同時使用的農具也從原始的刀耕火種過渡到鐵犁牛耕,人們學會了農耕和養殖,人口大量增加,特別是進入農業文明時期以后,人們開辟了大片的荒山草地,將其轉為農田,這為農業的豐收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其中“順天時、量地力”就是傳統農業耕作制度的一大特點。順天時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按照時令、氣候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農業生產,量地力是根據水分和養分條件的基質選擇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地方。在農業生產領域,人們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農作物的播種時間,并由此產生了指導農事的特色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這充分說明人們已經開始積極主動地掌握自然規律性法則,對“天時”、“地力”進行有機調控,促進優良品種的培育,既提高農業生產率,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然而,在精耕細作的農耕制度背后,人與自然環境的矛盾也凸顯出來。隨著人口數量的激增,人們需要通過不斷擴大農業規模來增加食物產量,于是砍伐森林、焚毀草原等破壞環境的現象隨之而生。雖然農業產量得到了提高,食物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水土流失、荒漠化、耕地退化等不和諧的現象也隨之出現。這就是早期的環境問題。遺憾的是,人們尚未意識到這是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報復,導致人與自然的關系呈現階段性的不和諧。

2.3 “人定勝天”的錯誤指引

到了現代農業時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干預越來越多。人類按照自己的意圖創造自然界,試圖通過自身日益增長的科技知識來掌控自然,突出人在自然界的權威性,提出了“人定勝天”的口號,這必然導致一系列環境問題:水質和土地污染、生物多樣性破壞、濫伐森林、資源減少、水土流失等,致使農業在面臨自然災害時變得脆弱不堪。然而人們并沒有清醒地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依然堅定地跟隨“人定勝天”的錯誤指導思想,這讓人們飽嘗了各種污染、破壞和災難帶來的痛苦。比如我國在1958 年開始的“大躍進”,充分表現出人類似乎無所不能、無往不勝,為了實現農業的高產,在“改天換地”、“人定勝天”的錯誤口號下,人們狂熱地、不自覺地投入了大規模破壞自然、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產活動中[5]。實踐結果證明,“人定勝天”思想是在人們忽視自然規律、缺乏科學精神的前提下盲目提出的,人們把自然界當作無形的敵人,妄圖在這場爭斗中戰勝自然,統治自然,結果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從培根的《新工具》思想來分析,在對待農業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時,人類被利欲蒙蔽雙眼,盲目追求經濟效益最大、農業產量最高,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班門弄斧,做無謂的掙扎,結果遭到了自然的報復,給自己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3 農民的知識水平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業環境

荷蘭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盡管農業資源貧乏,但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比如荷蘭溫室農業、花卉種植、畜牧業都一直居世界領先位置,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荷蘭擁有一批懂經營、有文化的高素質農民。

在荷蘭,農民的教育問題被看作是一項重要的事業。體現在行動上,早在1901年,荷蘭政府就實行了義務教育;體現在高投入上,2004年該國教育和研究的經費占國家總預算的19%;體現在完整的農業教育體系上,荷蘭的農業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學4個層次[6]。4個不同的培訓層次保證了農民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從最初的職業技能培訓到中期的農業經營,到后期的互聯網應用,荷蘭的培訓系統幾乎覆蓋了全部農村。當地農民在培訓之余,還會自發組織經驗交流活動,通過互聯網了解農業信息,把握農業市場變化動態。正是這種完備的教育體系,使得荷蘭農民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主動根據農業發展動態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調整生產方向,使得荷蘭農業的發展一直遙遙領先。

日本勞動力老齡化是日本農業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由此導致大量耕地無人耕種,農產品無法完全自給自足。為了協調經濟的平衡發展,穩定農村秩序,提升農業的商品價值,日本政府始終把發展農業教育,大力培養職業農民作為振興農村和農業、挽回農業經濟地位下降局面的根本措施[7]。

日本政府為普及農業教育,專門設立政策研究室,負責制訂務農者的培養方針,指導農民培訓工作的規劃。目前,日本的農業教育分為5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培養對象都有所不同,分別是專門務農的人群、從其他崗位轉到農業生產的人群、從事農產品經銷的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城市失業人員。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普通教育中也開展農業教育,就是說不管以后是否從事農業,日本國民均要接受一定的農業基本常識教育,并把它看作是國民是否具有教養的一部分[8]。此外,日本在農民教育方面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要培養能夠志愿務農、掌握農業知識、對市場變化敏感、適應現代化節奏的高素質農業經營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無償舉辦講師面授課程,主要培訓農業種植技術、海洋水產養殖技術、市場調查與分析技能等,另外還定期組織去國內外考察交流,拓展視野。

相比之下,中國的農村勞動力知識水平普遍偏低,以小學和初中水平為主,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2010年我國農村勞動力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占農村勞動力人口的76.8%,高中程度為12.1%,中專及大專大學程度僅占5.3%[11],與發達國家農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都相差甚遠。目前,城市教育在日益提升和完善,農村教育卻在不斷邊緣化,教育體制落后、教育資金匱乏、失學輟學現象嚴重等諸多的現實問題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另外,中國還面臨著由于人口老齡化而導致數十年后無人耕地的困境,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受到城市的吸引,紛紛進城務工,而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就成為了主要的勞動力,多數老年人經營農業已是力不從心,更加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的機械化發展。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人類的生存之本,而農民的知識結構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發展。為此,黨中央曾多次提到要通過培養農業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素養來滿足現代農業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這一方面有利于農民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推廣農業耕作技術,另一方面能夠及時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生產方向。另外,農民的教育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環境保護,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臟、亂、差的環境問題,其中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完善農村教育,提高環保意識。目前,我國因為農民缺乏環保意識導致過量施用化肥農藥、焚燒秸稈的環境污染問題比比皆是。農民盲目擴大耕地面積,片面追求產量最大化,單純看重農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卻忽略了農業本身的生態效益,所以在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時,提高農村教育和農民文化水平是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

4 結論

漫長的農業發展過程中,人類從最初對自然環境的敬畏到適應自然環境,按照自然規律進行農業生產,再到改造環境、征服自然。歷史表明,人的能動性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體現,但這種能動性是有一定限制性的,即必須以尊重自然規律性法則為前提?,F如今,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這并不意味著人類已經戰勝了自然,相反地,人類要想在自然界永久地生存下去,必須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摒棄征服自然的錯誤觀念。

培根《新工具》思想表明,自然的更替有其客觀必然性,無論在任何時代,人類活動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人們無需回到原始時期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的境地,但在自然面前要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科學合理地改造自然,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另外,也應當通過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的思想,深刻認識到農村教育和農民的知識水平對于當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知識教育不僅可以直接改變人們的思維觀念,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同時也可以間接推動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提高農業產量,改善農村環境。

所以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應當以遵循自然規律為前提,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經驗,培養職業性農民,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實現資源與環境系統的保護和持續利用,使自然環境朝有利于人類生存的方向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8.

[2] 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 李蜀人.弗蘭西斯·培根及其《新工具》1620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 蘇靖雨.對我國傳統文化中尊重自然的闡釋——以技術哲學的視角[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0(5):297-299.

[5] 羅見今.對“人定勝天”的歷史反思[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5):68-73.

[6] 張艷莉,王雅文.荷蘭農民教育經驗對我國提高農民素質教育的啟示[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7(2):94-95.

[7] 楊慧粉.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日韓經驗及對我國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12(4):94-95.

[8] 倪慧,萬寶方.龔春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國際經驗及中國實踐研究[J].世界農業,2013(3):134-137.

[9] 周應恒.新型職業農民現狀及培育途徑[J].農民科技培訓,2012(5):15.

化學與人類課程論文范文第5篇

2、大學生如何提升身體素質(1)

3、醫療健康產業 發展正當時

4、公共健康問題的倫理思考

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背景下的中學生物學健康教育

6、紅肉、加工肉攝入與人類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

7、試論新時期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趨勢

8、目標、價值與能量:全面小康與全民健康的耦合機理探析

9、構建基于體質評定的健康評價體系和信息服務平臺

10、人民至上的國家治理觀初探

11、對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干預體系和實施策略的思考:以天津為例

12、從我校學生健康現狀看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

13、生態文明的三個關鍵問題

14、體育鍛煉對亞健康的改善作用

15、習近平關于人民健康重要論述探析

16、生態人類學、牧區生態與社會經濟發展

17、營養治療在慢性腎臟病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

18、蔬菜營養與人類健康應用研究

19、淺論體育生活方式與健康

20、人類文明發展及生命科學的發展

21、試論健康中國與美麗中國的關系

22、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3、習近平關于人民健康重要論述的三重邏輯

24、學科課程目標如何體現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

25、盧梭的人性發展論及其教育學意蘊

26、社區初退休人員健康教育專項課程的開發

27、智能化家養寵物遠程互動玩具設計

28、自媒體時代人民健康傳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

29、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健康意識教育的研究

30、論增強體質為導向的學校體育教育改革與實踐

31、手工藝與民族文化復興

32、公共人類學的興起及其在中國的理論與實踐

33、王道立偉業 雁行致祥和

34、EONPS減肥工程對單純性超重與肥胖女學生形態、機能及生化實驗的研究

35、關于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建議

36、生活方式決定人類未來

37、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時代背景及價值

38、“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與生命法學之證成

39、遵循體能發展原理 創新開展體能教學

40、高校教師亞健康狀態測評與預防的分析研究

41、論加強和完備社區科普的原因和舉措

42、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生活化

43、“非常時期”中小學家校協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構

44、淺析體育與健康課程與勞動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45、衰敗論:中國環境史的誤判及其評析

46、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47、體育運動對亞健康群體干預的途徑與方法

48、諾獎得主論道“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

49、論信息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轉型

上一篇:高工論文下一篇:化學與人類生活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