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

2023-09-23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第1篇

1 利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在化學實驗中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關系到學生能否自覺地、敏銳地、準確地從事觀察活動, 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1) 目標要明確。

觀察的目標越明確, 計劃性越強, 定向觀察越集中, 則感知的現象越深刻。在教學中, 首先要使學生明確所要觀察的內容和范圍, 明確通過觀察要獲得哪些資料, 解決哪些問題, 做到系統觀察中層次清晰、主次分明。例如, 鎂在空氣中的燃燒演示實驗, 發出強光雖是最明顯的刺激信號, 但最本質的現象是鎂燃燒時生成白色粉末和冒白煙。如僅注意到前者, 還只是一種膚淺的觀察, 教師應引導學生突出注意對后者的觀察。

(2) 觀察要科學。

在觀察過程中, 為迅速分清現象的主次, 捕捉隱蔽的或瞬間即逝的現象, 學生一定要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從順序上講, 對于物質的觀察一般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路線進行, 對于化學反應的觀察一般是按照“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后”的程序分段進行觀察。。例如, 對“乙烯制取”的實驗, 先觀察整套裝置的全貌, 再觀察各種儀器, 了解氣體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 而后觀察有關的反應物及反應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 最后觀察收集到的氣體, 在此基礎上綜合得到該實驗的整體印象。從內容上講, 觀察的內容包括在對儀器裝置進行整體觀察時迅速找到其中心的位置, 感知反應物、生成物的色、態、味等物理性質, 觀察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特征現象 (如顏色變化、發光發熱、沉淀、氣體等) , 同時迅速觀察那些隱蔽的或易消失的現象。

(3) 操作要規范。

教師的演示實驗無論是連接組裝, 還是操作都必須正確規范, 以便學生準確觀察。

(1) 儀器的連接組裝都必須面向學生。例如:演示制取氯氣的實驗, 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連接組裝儀器, 從左到右依次是氯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氯氣的處理吸收裝置。

(2) 教師操作必須盡量做到直觀規范, 盡量提高靈敏度、可見度。對某些現象不清或反應過快的實驗, 我采用襯屏對比、空白對比等方法擴大背景與現實的“反差”, 或設法予以改進。如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生成的Fe (OH) 2極易被溶液中的氧氣氧化而觀察不到白色沉淀。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將新配制的FeSO4溶液加熱后滴加煤油液封以隔絕氧氣, 待溶液冷卻后, 用長滴管吸取加熱驅氧后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中緩緩擠出, 即可得到較穩定的白色絮狀沉淀。

(4) 思維要積極。

在實驗過程中, 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強化觀察中的思維, 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對觀察的現象進行分析、綜合, 以獲得正確、全面的感性認識;同時, 通過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 幫助學生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

2 利用實物、模型、圖片和圖表,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實物、模型、圖片和圖表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中有著特殊直觀的作用。我在教學中, 盡量讓學生觀察有關的實物、模型、圖片和圖表等, 幫助學生了解有關物質的微粒結構, 增強空間的想象能力, 提供知識再現的思維表象, 為認識化學現象的本質提供了特征信息和感性基礎。

3 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 引導學生自學觀察化學現象,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在現代社會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 化學物質豐富, 如化纖、塑料、合成染料、合成食品、化肥、農藥、醫藥等。我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對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進行有意識地觀察, 從而培養在書本以外的更廣闊的范圍內隨時隨地進行觀察的習慣和能力。通過不斷地觀察、思考和學習, 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并使所學知識與實際密切聯系起來, 更進一步加深對化學的理解和運用。

觀察是人類主動知覺客觀事物的一種活動方法, 是人類有效地探索世界, 認識事物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心理素質。觀察能力的高低是人類素質高低的標準之一, 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中, 必須開辟課內外途徑, 為觀察創造更多時機,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過程中, 也必須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 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全面持久地指導和訓練。

摘要: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起點, 在化學教學中要通過開辟課內外途徑, 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更多的機會。

關鍵詞:化學,觀察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第2篇

摘   要:高職院?;瘜W學科教學改革活動中,受到社會人才需求的影響,開始關注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何在高職化學教學中制定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成為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本研究從高職院?;瘜W教學改革入手,針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加以研究,力求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為高職院校學生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教育保障。

關鍵詞:高職院校  創新能力  化學教學  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傳統化學教學一般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忽視學生職業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培養的人才難以與新時期市場人才需求相適應,也不利于學生自身實現個人理想,為社會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要注意綜合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需求,從多方面入手,對化學教學方法實施合理化的創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確保能為高職院?;瘜W教學改革的科學推進提供教育支撐。

1  高職院?;瘜W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力的主要改革方向

在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制定教學改革方案,為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有利條件。首先,要在教學改革活動中,改變傳統教學思路,鼓勵學生大膽猜測,主動發揮想象力和聯想力,把握直覺思維和靈感,在教學活動中探索創新力的培養,逐步提升高職院?;瘜W教學的綜合質量,借助培養想象力和聯想力提升創新力培養效果[1]。其次,要關注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可以主動思考,善于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變通性的針對相關化學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結合化學探究項目和化學實驗項目,提出多種差異化的方案和設想,能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問題的解決路徑,促進創新能力培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最后,教師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開發,從化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驗證性處理和研究性處理,得出相應的結果,在重點培養學生化學實驗探究能力、操作能力的基礎上,也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突出高職院?;瘜W實驗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保障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的綜合學習效果,各方面得到突破。

2  高職院?;瘜W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力的重要方法

在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切入點,能增強教學改革活動的有效性,突出教學活動的綜合質量,為學生實現職業發展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2]。

2.1 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創設教學方法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能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環節高度集中注意力針對相關化學問題進行系統的探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實施有效的培養,進而在潛移默化中確保學生始終保持思維的活躍度,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得到適當的培養。

例如,在針對“硅及化合物”部分化學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簡單實驗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和聯想能力進行多元設想的基礎上,突出高職院?;瘜W教學的整體質量。在具體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準備一些已經完成切割的多晶硅片,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硅片在水中進行實驗處理,并對實驗現象加以觀察[3]。學生在實驗學習環節能發現硅粉在水槽中會形成大量的氣泡,并且在一段時間后氣泡仍然不會停止。教師結合實驗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對涉及到的實驗現象進行系統的分析,猜想形成實驗現象的原因、并討論如何在硅粉實際應用方面對相關問題加以處理。在學生大膽猜想和驗證的過程中,自身實驗創新能力會得到明顯的增強,自身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能力也會顯著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在后期學習和探索活動中取得更為顯著的化學學習成果。

2.2 積極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組織活動中,良好、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對于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也會得到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起到促進作用,能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在良好教學氛圍的作用下,高職院校的學生能綜合分析化學教學中涉及到的具體問題,并在小組中進行主動的討論和探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對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進而促進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保障創新力培養整體效能。

如在關于“水的電離現象”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簡單地對水的電離現象進行理論表述,會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這部分化學知識點形成深入的理解,甚至還會降低教學有效性,制約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改革活動中,教師要突破思維定勢,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借助視頻展示的方式向學生講解水的電離現象涉及到的內容,使學生形成形象化的感知。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探究,發表自己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說一說自己對這一化學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凸顯教學指導活動的綜合效果。在教師深入推進教學改革的情況下,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化學知識和理解化學知識,并積極探索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能為在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改革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力創造便利[4]。

2.3 創設虛擬模擬實驗教學活動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對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改革活動進行改革創新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探究活動中,形成對化學知識的客觀理解和認識,在主動參與探究和驗證的基礎上,重點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創新力加以培養,還應該在教學改革活動中嘗試引入虛擬模擬實驗教學平臺,將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準確操作的實驗教學活動向虛擬電子平臺轉移,輔助學生完成對實驗知識的探究,進而對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能力加以培養,使學生能在實驗探究和驗證中不斷強化自身創新能力,使創新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的狀態,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如在“硫代硫酸鈉的制備”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按照物質轉變的關系獨立完成實驗的設計,并在虛擬模擬實驗平臺上完成對實驗活動的驗證,進而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嘗試得出硫代硫酸鈉的制備方法,并對具體的實驗方程式進行計算[5]。在此基礎上,由于虛擬模擬實驗平臺操作相對較為簡單,教師還可以基于培養學生創新力的要求,引導學生選取替代性的材料完成制備,并嘗試可以使用哪些不同的制備方法,會得出怎樣的結論等。如此經過學生的不斷探究,就能加深對化學實驗知識的認識,學生的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會明顯增強。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能切實突出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使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化學專業人才能與地區相關行業的發展需求相適應,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卞愛靜,劉峰.化學實驗在高職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J].化工設計通訊,2019,45(5):193,214.

[2] 沈達英.高職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J].科教導刊(下旬),2018(8):117-118.

[3] 陳曉霞.化學教育教學中科學素養與創新意識的培養[J].化工管理,2018(22):28-29.

[4] 阮航.論高職院校的化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2016(6):206.

[5] 尹瑞瑕. 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非化學專業知識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第3篇

摘  要:化學學科是高中階段重要的一門學科,且該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也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梢?,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強化師生間的交流,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提高?;诖?,該文將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論述,即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培養現狀、培養途徑。

關鍵詞:高中化學  中學生  創新能力  培養策略

高中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與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應高度關注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時強化探究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1]。但是從目前教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來看仍然有待加強,因此教師很有必要就這個問題進一步探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1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

創新能力指的是在掌握的理論與技能的基礎上靈活的應用這些理論提供的具有價值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單單是開展各項教育的基礎,同時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讓學生能更好地面對社會發展以及用人單位對新時代人才的需求。首先,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2]。且新課程改革也要求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再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提高。其次,學生有了更多自主學習與自主創新的時間,教師的工作壓力也不斷減輕,且學生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這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基本一致,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思想認知、學習觀等,實現了針對性的教學且優化了教學過程。

2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現狀

2.1 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由于教師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重視知識性的學習,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學生的思維受限。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關注傳授理論知識為主,不重視實踐探究,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討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長期下去也會對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產生不良的影響。

2.2 沒有完善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模式

目前我國高中化學教學沒有健全的創新培養模式,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課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思維與能力,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都存在應付的情況。教師盡可能減少實驗課,增加了理論課程的比例。由于課程安排存在較大的不合理性,因此學生也得不到充分鍛煉,這也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

3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3.1 激發學生創新動力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主動汲取前人的教學活動經驗,創新并積極探索,突破原有的思維進行創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以鼓勵的態度引導學生勇敢提出質疑,指出前輩們的不足并進行改正,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簡單且合理。同時,教師也要重視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時感受化學知識的獨特魅力從而體會成功的喜悅,促進其產生強烈的創新興趣[3]。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仍然存在創新思維,這也就需要教師把握好激發學生創新動機的機會,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實踐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時得到更多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诖?,在教學中筆者結合了教材內容科學設置探究活動,之后引導并鼓勵學生制訂探究方案,最后驗證這一方案的合理性。比如說以學習離子反應的內容為例,從教材內容可知離子反應指的是有離子參與的反應,但是教材上并沒有提到沒有離子參與但是生成物卻存在離子的反應。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列出了化學方程式之后進行探究,改正教材中的不足,之后得出了更加科學的結論。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探究并以自身探究的內容為基礎尋找了更加合理的結論,可以說是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

3.2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應明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當前我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思維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是發散性思維,另一種是符合性思維,二者都有自身的優勢。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結合兩種不同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促進其形成創新能力,以此為基礎優化教學策略。從創新思維來分析,其中思維的獨特性與靈活性都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更應科學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化學問題,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4]。比如說筆者引導同學們參與到設計化學試驗方案中,不斷調整實驗方案找到關鍵性的元素。比如說以鈉與水的反應實驗為例,筆者讓同學們思考這兩種物質的性質,思考兩者發生化學反應時可能會生成哪些氣體,之后結合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驗證并得出最終結果。在制備二氧化碳時筆者引導學生以自身掌握的實驗知識科學設計,學生討論后也會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如直接燃燒蠟燭或者是將碳酸氫銨分解。而在制取氯氣時教材中提到實驗過程中會產生雜質,因此增加了實驗的難度與成本。為此,在開展這個實驗前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并相出創新實驗方案的方法,如此也能強化學生對此次實驗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形成知果、知因的能力。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高,這不僅符合了素質教育的需求,而且也能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3.3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同時又是學生最容易形成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教材中的實驗基本上都是前輩們經過反復實驗之后總結出的科學結論。但是教材中基本上都是將實驗與相應的結論放在一起教學,學生沒有進行實驗就能知道實驗可能產生的結果,因此這種直接獲取知識的途徑并不利于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更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梢?,教師在教學中應以教材中的實驗為基礎適當改變,讓學生在“新”的實驗中自主探索真理。比如說我們在應用石蕊試劑以及酚酞試劑試別酸堿性時學生都知道在正常的情況下遇到酸性溶液蕊變紅,遇到酚酞試劑顏色不變。但是是不是所有能讓石蕊變紅的都是酸性溶液呢?這部分內容教材上并沒有進行說明,很多學生也摸不著頭腦。因此筆者引導同學們進行了新的實驗:把KHSO4溶液滴入石蕊試劑中,結果同學們意外的發現試劑也變紅了,因此學生也會從中思考為什么鹽也能讓石蕊試劑變紅,通過這個實驗學生也有了新的發現,即酸性溶液與酸溶液不同,這種實驗也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4  結語

綜上,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深入教材內容探尋創新的可能性,不斷改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汪玉芳.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4):26-27.

[2] 李輝,李兆云,王應升.淺談參與式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化工,2020,47(14):240,214.

[3] 徐德麗.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80-181.

[4] 滕曉煥.分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247.

[5] 穆文燁.高中歷史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魯東大學,2017.

[6] 劉云.高中數學教科書中探究內容的使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6.

[7] 彭努靜.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D].湖南師范大學,2019.

[8] 宋歌.科學教育中的跨學科素養測評框架建構及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9] 范媛媛.基于成功智力理論的物理教學設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10] 王圓圓.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主題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D].聊城大學,2019.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第4篇

【摘要】初中是學生初次學習化學知識的階段,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成為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本文對創新思維展開概述,提出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分析了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化學學科重視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以及思維方式。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學生要理解、掌握并靈活應用理論知識。目前,化學考試中考查的主要內容是合理應用各種知識點。準確的解題思路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出極高的要求。

一、創新思維的概述

創新思維主要是指學生可以自由進行思想活動。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討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充足的思想自由,使學生展開發散性思維訓練,讓學生形成自主思考與學習的能力?;瘜W是理科學科中的基礎科目,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化學的具體內容大多是低難度的基礎知識。初中階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促使學生逐漸養成創新思維能力,形成積極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為將來的化學學習打好基礎。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過程中的問題

1.傳統教學理念落后

我國的教育事業始終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在展開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動手為學生示范實驗,學生只是在一旁觀看,缺乏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機會,這些問題造成學生無法主動探索新知識,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教學模式的不合理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育部門加強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關注度,教師也開始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但因為不具備科學合理的理論體系,學校教學資源建設工作無法正常展開,造成教學模式中存在許多不合理的情況,這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產生直接影響,無法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三、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1.不斷創新教學模式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通過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化學元素的知識時,教師不但要帶領學生學習化學元素周期表,還應主動激勵學生探究不同化學元素之間的關聯,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以及自主提問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化學問題的思考,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化學知識,保證學生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問題進行驗證。通過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

2.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能否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化學知識教學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化學學習情況。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大部分的教育方法已發生了改變。其中,最明顯的是,轉變了傳統落后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采用教師指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課堂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所學化學知識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課堂伊始,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化學知識點,為學生介紹本節課的內容,這種課堂教學順序的轉變將會發揮良好的作用。此外,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進行提問,提高學生的提問頻率,展開引導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勇敢創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設置有效問題情境

教師要關注對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條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量展現出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間的關系,讓學生融入課堂中,引導學生面對問題時從多角度進行思考,根據以往所學的化學知識展開猜想,教師在提問中激發學生的靈感,逐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金屬的化學性質》這節課時,教師在講述鹽與金屬會發生反應時,可向學生提問:“可以利用鈉把硫酸銅溶液當中的銅置換出來嗎?”教師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更積極地驗證問題的答案,使學生始終處在不斷探索的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科學設計化學實驗

化學作為一門生活與科學緊密結合的重點科目,其教學以實驗為主要方式,讓學生經歷自主設計與實踐操作,綜合化學知識深入研究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內化化學知識點,讓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探索全新的實驗方向,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關注實驗教學,學校要投入資金為學生充分體驗實驗過程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針對條件允許的學校,化學實驗不能只局限在課本上,而是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方向展開實驗。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教案中充分體現實驗目標、方法以及注意要點等,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展開實驗,教師要帶領學生動手參與到實驗中,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操作行為,特別是存在危險的操作行為,并對展示創新意識的學生進行肯定。

5.開展創新展示活動

初中化學是一門科普性科目,在實際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驗及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學習化學知識的目標。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開展化學創新展示活動,這也同樣是有效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定期組織有關化學的科普展覽,收集化學家的創新研究成果,使師生從中汲取豐富的化學創新精神。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創新小組活動,即按照一個主題征集化學創新作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本文通過介紹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設置有效問題情境、科學設計化學實驗、開展創新展示活動的策略,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杜益華.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2):76.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第5篇

1 強化創新演示實驗的功能

1.1 引導學生學設計、找方法, 引發創造性思維

演示實驗中蘊含著化學思想和化學規律, 體現了化學的研究方法, 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典型教例。因此, 演示實驗不僅示范操作, 還要巧妙設疑, 演示如何觀察, 如何分析, 在常規演示實驗中圍繞“實驗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 在教學中提出“常規的系列設問”, 學生按常規思路去思維, 就有章可循, 良好的思維習慣就會養成, 從而引發創造性思維。

1.2 創新演示實驗,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1.2.1 教師要創新演示實驗

教師在演示實驗中要規范操作, 巧設問題, 更要創新演示實驗, 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1.2.2 引導學生創新演示實驗

化學課本中的演示實驗是經過反復驗證的, 但實際操作中仍存在著不足, 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其不足的方面加以改進, 使之更合理, 培養他們敢于創新的精神, 進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2 培養學生求異思維, 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習慣

思維的基礎是求異, 在探究性實驗中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是十分重要的。例如, 學習鈉與水反應時, 設問:將鈉投入到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有何現象?學生會想當然認為可置換出Cu, 讓學生動手做實驗, 結果出現氣體和藍色沉淀, 學生就會對原來的“想當然”產生疑問。再設問:如果將硫酸銅溶液反滴入盛有鈉的試管中會有什么現象?學生又會認為和上述實驗出現的現象一樣, 這時讓學生再次做實驗, 結果反應很劇烈, 壁上有紅色固體析出, 現象又不一樣, 這時學生又產生疑問, 經小組間討論, 在教師幫助排除錯誤見解后, 得出結論:硫酸銅溶液少時, 劇烈反應后產生的熱, 使Cu (OH) 2分解為Cu O, 又在H2的氛圍中Cu O被還原成Cu。因此, 創設不同的實驗情境, 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趣味性而又有鮮明現象的演示實驗, 對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起到積極的作用。

2.1 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中心環節。因此, 要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 多方開闊學生思路, 拓寬思維領域。在創造思維活動中, 發散式思維起主導作用。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將大大地激發學生思維的敏銳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1.1 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要教給他們一些多向思維的方法

在實驗中培養并發展多向思維, 可以從多角度、多方面看問題, 使發散思維更加靈活而有廣度。例如, 在鐵的氧化性教學中設置了“碘化鉀溶液與Fe C13溶液反應產物”的研究, 開始學生不以為然, 但是當不同課題小組所做的報告內容不同時, 學生就表現出興奮狀態, 然后讓學生通過創造性思維, 再分析歸納, 概括出結論。實踐證明, 這類專題研究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 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2 結合實驗習題, 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知識, 最終要達到舉一反三的境界。在習題教學中進行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的練習,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廣闊性。引導、鼓勵學生多問, 在教學中力求擺脫習慣性認識程序的束縛, 只要我們善于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創設不同的條件, 就能全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和能力。

2.2 開展實驗方案的設計創新, 強化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

化學實驗設計應是中學化學教學的最高目標, 實驗設計是對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測試。完成實驗設計的題目, 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 可使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合理地創造性安排實驗教學, 使學生通過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總結等一系列心理活動, 讓學生努力思考解決問題, 從而達到訓練思維能力, 培養創新精神的教學目的, 探索性實驗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既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又可點燃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學生所學知識都是前人已發現的或創造的經驗。這些真理或經驗若由學生本人像科學家那樣從未知開始研究, 也就是重復科學家的研究思路, 也是一種創造過程。學生通過對科學研究思路的模擬, 不僅親自獲取了新知, 而且也熟悉了創造發明的規律, 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中學化學主要以具體物質豐富的性質為基礎學科。具有實驗多, 實驗現象生動有趣, 知識本身易于理解的特點。在學習中將受到各種各樣的刺激, 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時期,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所以只要教師在課堂上調動起一切積極因素, 設計好課堂教學梯度, 就很大程度的刺激學生的思維發展,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瘜W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主要標志是以實驗為基礎, 在化學實驗中引起學生認知興趣的是實驗中產生的現象, 這些現象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 準確把握“以實驗為基礎”這一特點, 做好各種實驗, 以生動、新奇、鮮明的實驗現象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思維等產生影響, 是使化學課堂教學充滿創造性的關鍵。

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 科技發展的水平已是衡量一個國家強盛的標準。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 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問題已得到廣泛重視, 而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構成創造力重要因素。在基礎教育中, 創新教育應和學科相結合, 化學實驗教學是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根據在校中學生的現狀和教學實際, 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改變實驗教學方法, 改進創新演示實驗,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以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等途徑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Z].2008:1~2.

[2]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Z].2008, 4.

化學教學能力范文第6篇

一、打破課本實驗程序,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新教材上設計了很多實驗探究內容, 但在有些實驗的設計上, 步驟過程有些程序化, 不便于學生放開思維。有時為了使學生思維更活躍, 探究意味更濃, 我嘗試對有些實驗進行了改進, 探究效果更明顯了。例如在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課題中, 我事先將一些知識信息告知給學生, 讓學生收集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氣體, 并讓學生驗證“據說人呼吸時吸收了氧氣, 排出了二氧化碳”這一說法。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 擬出了如下實驗方案:

方案一:向裝空氣的瓶里伸入燃著的木條, 如木條能繼續燃燒, 證明吸入的氣體中含有氧氣, 從而說明人吸收了氧氣;向裝有呼出氣體的瓶子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如變渾濁, 證明人呼出了二氧化碳氣體。

方案二:先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呼出的氣體中石灰水變渾濁, 而空氣中石灰水沒變渾濁, 從而證明了人呼出了二氧化碳 (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是人體排出的, 因為空氣中很少) ;再向這兩瓶氣體中分別伸入燃著的木條, 裝空氣的瓶中木條能夠繼續燃燒, 而裝有呼出氣體的瓶中木條熄滅, 從而證明人呼吸是消耗了氧氣 (吸入的空氣中含有的氧氣, 在呼出的氣體中沒有了, 從而證明氧氣被消耗) 。

方案三:與方案二相反, 是先向兩瓶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 然后再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理由同上。

還有其它一些設計方案, 有的方案只是分別向兩瓶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 (沒考慮氮氣) , 有的方案是分別向兩瓶氣體中各放一只昆蟲或老鼠 (條件不許可) , 這些都簡單地給以排除。然后發揮學生討論各實驗方案:學生指出方案一存在明顯的不足, 一方面只能證明吸入的氣體中含有氧氣, 不能證明氧氣被人體吸收;另一方面只能證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 但不能證明它一定是人體排出的。在方案二和方案三的證明中, 不少學生認為都可行, 但有極少數學生否定了方案三的可行性, 認為如先向兩瓶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 雖然能證明人消耗了氧氣, 但木條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再倒澄清石灰水兩瓶都會變渾濁, 而方案二卻避免了這個問題。

學生在實驗中還得到:在向瓶中倒入石灰水的時候, 不能把玻片全部打開, 否則空氣會進入裝有呼出氣體的瓶中, 導致第二步伸入木條時, 木條仍能繼續燃燒, 實驗從而失敗。所以最好使用膠頭滴管, 使玻璃片開最小的狹縫, 最大限度地減少空氣的進入。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 就避免了按教材按部就班的操作、觀察記錄, 也避免了知識的獲得簡單、被動、程序化。改變方式后, 所有的步驟過程都由學生自己推導出來, 學生不僅知道為什么, 而且能注意到每一個細節問題,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提高課本實驗要求,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分析課本實驗產生的一些誤差的原因, 適當提高實驗要求, 通過實驗設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演示實驗時, 學生發現瓶內水面上升的體積小于空氣體積的1/5, 在討論完幾個可能的原因后, 給學生提出新的課題:“如何精確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學生們都十分有趣的討論設計, 并得出了多種方法, 然后交流。一種方法是先往瓶中裝滿水至膠塞位置, 然后倒入量筒測量這部分水的體積 (即瓶內空氣的體積) , 待紅磷燃燒后, 冷卻至室溫再測量一次進入瓶內的水的體積 (即O2的體積) , 從而可算出O2的含量。該方法原理上看正確, 但被別的同學評價有誤, 認為導管里還有一部分水, 該水的體積沒法測量, 改進的方法是直接用量筒盛水來代替燒杯盛水, 這樣通過兩次讀數之差可更精確地測出氧氣的體積, 因為它避免了導管中留有水而引起的誤差。還有的同學, 將橡皮塞上插入注射器和燃燒匙, 與廣口瓶配套使用。先向注射器針筒裝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點燃燃燒匙中的紅磷, 蓋緊膠塞, 則燃燒過程中, 隨氣壓的減小, 針筒中的水會逐漸流入瓶中, 且可直接讀出流入瓶中水的體積, 即瓶中原有氧氣的體積, 這種裝置避免了使用導管, 所以既避免了反應后導管中空氣進入瓶中引起的誤差, 又避免了導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的誤差, 能使測量更精確, 被認為設計最佳。通過這種教學設計, 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又注重了科學探究中的嚴密性與趣味性。

三、改進課本實驗裝置,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課本中的實驗裝置一般是成套的, 如某個部件發生損壞, 則整套裝置無法使用。所以在實驗室里經常使用的是簡易裝置。簡易裝置就是儀器的組裝問題, 學生只要理解了儀器使用的原理, 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實驗資源, 由學生自由選擇與組裝,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在制取氧氣的一道習題課上, 讓學生專門針對裝置的選擇進行了探究。有的學生用注射器裝過氧化氫溶液插在配套橡皮塞上;有的用分液漏斗控制流速;還有的用輸液瓶和輸液管的開關控制流速。又如在做氫氧爆鳴實驗的時候, 教師提出“怎樣做既安全又明顯”, 學生設計了很多好的方案, 有的用燃著的木條點充滿H2的肥皂泡, 有的用電解水的裝置加上洗滌劑, 點燃氣泡;有的用小塑料袋裝半袋空氣后收集H2再點燃等等, 效果非常明顯, 實驗又非常有趣。學生在收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來改進傳統實驗, 一方面節約了資源, 另一方面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創設閱讀資料情景,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只要善于挖掘教材, 我們要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造探究機會, 包括一些可由學生自學閱讀的情景材料, 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拉瓦錫是如何研究空氣的組成的時候, 如按照常規教學, 學生只需要知道它的大概過程和基本內容就行, 但我提出了兩個思考問題讓學生討論: (1) 拉瓦錫經過實驗得出了幾個結論? (2) 他的那些實驗事實是如何支持這幾個結論的?第一個問題學生易回答:一個結論是發現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另一個結論是發現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但在第二個問題上, 大部分學生的觀點是:拉瓦錫首先發現汞在空氣中加熱反應完全后, 剩余的氣體既不能供呼吸, 也不支持燃燒, 從而得出空氣中含有氮氣;然后拉瓦錫再把得到的紅色粉末加熱得到汞和氧氣, 從而得出空氣中含氧氣。這種觀點是否能成立呢?它很快被另一些同學否認了, 因為這兒氧氣是由紅色粉末反應得到的, 而不是來自于空氣, 這里存在科學性上的漏洞。于是有的同學加以補充, 說還有一個實驗事實是氧化汞分解得到的氧氣的體積恰好等于開始密閉容器里所減少的體積, 但其實仍然不夠, 還存在科學性上的紕漏。因為這里不能排除兩體積相等是一種偶然的結果。要完全支持那兩個結論, 必定離不開第四個實驗事實:除了體積相等, 拉瓦錫把得到的氧氣加到前一個容器剩下的4/5體積的氣體中, 結果發現所得氣體和原空氣的性質完全一樣。假如沒有這一個實驗, 拉瓦錫的兩點結論都是站不住腳的。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簡單探究, 培養了學生對實驗的科學探究能力, 注重了科學的嚴密性, 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 同時讓學生明白:平時看書時, 一些看似平常的知識結論, 實驗操作等背后, 其實蘊藏著深厚的科學道理, 值得去仔細探究。

五、開展社會實踐調查, 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新教材一個明顯的特征是把環境保護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 包含了保護空氣、愛護水資源、水的凈化,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多個課題。而這方面教材上的內容不是很全, 并且文字內容、插圖都淺顯易懂。所以, 教師在處理這方面內容時完全可以放開, 大膽進行探究學習設計, 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培養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 這里既可上網查閱, 又可實地調查, 這樣學生獲取的知識遠比教材廣泛得多, 并且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如在處理保護空氣時,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每小組選定一個課題進行研究, 如溫室效應、臭氧空調, 沙塵暴現象、厄爾尼諾現象、酸雨等多個課題。學生分組選題, 探究其危害, 形成原因, 涉及的反應原理, 防治方法及最新成果等幾方面, 然后交流, 達到資源共享。又如水的污染和防治, 我的一位朋友正好在環保局監測站任站長, 就讓學生到他那里了解了三期蓄水后水質的現狀及防治方法, 學生積極性大增, 非常貼近生活, 學生樂于探究。再如在講了硬水和軟水后, 一同學上網查閱了日常生活中用開水沖奶粉的知識, 通過郵件發送到了我的郵箱, 我看后感觸頗深。過去, 人們用自來水煮沸后沖奶粉飲用,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用礦泉水作飲用水。是否也需加熱煮沸再來沖奶粉呢?讓學生討論, 冷水沖奶粉不易擴散和溶解, 煮沸后有什么危害呢?學生經思考后找到了答案, 溶于水的礦物質會沉淀下來, 不利于人體吸收。那么應加熱到什么時候為止沖奶粉最好呢?打開飲水機加熱指示燈剛跳閘為綠色時, 溫度可達80℃左右為宜。通過這種探究式的活動, 學生很好的達到了學習目的, 不僅了解了更多的課外知識, 而且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 特別是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寫論文的能力, 這里面都包含有探究能力的因素。

上一篇:動物過冬范文下一篇:保健品銷售述職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