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范文

2023-09-08

體育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會體育;體育改革;發展策略

現階段,人民群眾參與健身運動的熱情不斷提高,“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當前,我國社會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據報道,我國人均活動的體育場地還未達到1.5m2。社會體育融合了娛樂、健身隊等多樣化活動,涵蓋多個領域。我國高校體育建設發展較好,不僅有健全的體育運動設施,還有專業的指導教師和濃厚的體育氛圍,但是目前高校體育格局還不夠健全。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有必要使將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接軌,結合彼此的優點,從而提高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使其樹立正確的終身體育意識。

一、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現階段,我國民眾的腦力勞動逐漸增多。所以,人們亟須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提高生命質量。如今,我國民眾的體育意識在不斷增強,人們業余時間的增多,為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運動提供了支持,推動了社會體育的健康發展。在21世紀,世界的競爭不僅是知識的競爭,還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各國由以往的物質投資逐漸轉為人力投資。增強體質和延長壽命是人力投資的重要內容,所以,各國高度重視社會體育,將其列為提高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投資形式[1]。

(一)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可以促進社會體育發展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使人們對健康產生了更多需求?,F如今我國大部分鄉鎮居民缺乏體育運動意識,參與體育運動的比例偏低,城市居民受到工作時間、工作壓力和運動場地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許多居民在公園或廣場鍛煉,大部分中老年人缺乏專業的體育鍛煉技能,主要通過廣場舞的形式進行體育鍛煉。高校體育課程是學習體育技能的重要環節,許多人均在學校的體育課上學習運動技能并養成運動習慣,各個高校配置的運動設施和專業教師可以為體育運動提供支持。高校體育可以為社會體育發展奠定基礎,有利于推動民眾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相結合可以改善場地不足、群眾運動意識淡薄等問題,能有效推動社會體育的發展。

(二)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可以推動高校與社會接軌

對于學生而言,合理開放高校體育,可以使學生和社會接軌,不僅可以改善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合理開放高校體育還可以改善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情況,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增加了學生的運動機會。對于體育教育者而言,將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相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師資浪費,教師可以對其他民眾進行指導,發揮其專業技術的優勢;還可以使高校體育與時俱進,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有利于加速體育社會化進程[2]。

(三)促進群眾終身鍛煉意識

體育在高校中作為一門考試科目而存在,若想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高??梢詮囊韵聝煞矫嫒胧郑旱谝?,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陣地,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加強鍛煉,提高運動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第二,高校應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全面發展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切實培養全民體育鍛煉的意識。將社會體育與高校體育有效結合,可以以點帶面,有效影響學校周圍的居民,通過有效互動,加強學生和其他民眾的終身體育意識。

(四)推動高校體育教育多元化發展

體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F階段,我國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體育教學內容單薄,使高校體育教育發展受到限制。社會體育的內容資源比較豐富,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從不同維度選擇運動項目,將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相結合,可以對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有效改善當下傳統體育教育結構,豐富教學內容,有助于推動體育教育多元化[3]。

二、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高校體育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

通過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高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當前部分高校體育的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當下高校體育工作主要圍繞兩方面內容展開工作:一方面,要保證學生的健康,此問題雖然較為重要,但不是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舉行比賽、藝術展示等多樣化的活動,以豐富學生生活需求,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社會體育具有的娛樂性、多樣性特點符合該教育目標,可以充實高校體育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滿足體育考試需求,其實,體育考試只是一種督促受教育者進行體育鍛煉的手段,不能將體育考試結果作為衡量標準。如果長時間將應對考試作為重點,會導致高校體育教育偏離本質,最終導致高校學生畢業后難以融入社會體育鍛煉隊伍。

(二)高校與社會體育場館缺乏互補利用

現階段,部分地方的社會體育設施建設不夠充分,不能滿足民眾的運動需求。高校體育設施相對完善,但是這些設施在沒有課程時,并不向社會全面開放,導致高校內部運動設施未得到充分利用。這種情況阻礙了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有效結合,如果不能予以解決,會限制體育結構長效化發展[4]。

(三)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結構內容差異

目前,部分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內容不同步、目標不一致,導致二者出現結構性差異。一方面,高校體育重視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是強化運動意識的一種途徑;對于社會體育實踐來說,其主要通過體育互動的形式改善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情況。兩者目標的不同使二者銜接較為困難。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育時間較短,力求通過多元化教育體系在短期內獲得最好的教育成果;社會體育主要是通過組織社會活動的方式提高人民群眾的體育素質。二者內容上的不同導致資源整合困難。

(四)開放校內場地會干擾高校體育教學

為了減輕社會健身資源緊張的問題,許多居民希望各個高校開放體育場館,但是若完全開放體育場館,會影響到校園體育教學的正常工作?,F下可行的方案是聯合高校組織體育活動。但是社會體育沒有健全的組織機制,使二者有機結合出現困難[5]。

(五)向社會過度開放存在一定風險

社會人員具有復雜性,過度開放校園內部場地,可能會對學校管理造成一定壓力。高校出于確保學生安全、維護設施等目的,必然會考慮開放體育設施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比如對社會開放足球場后,若在球場出現矛盾沖突,校方缺少對社會人員的處置能力,沒有對社會人員處置的權限;還會造成設施損壞,提高了高校對體育設施的投入成本。

(六)高校體育資源有限

高校一旦實行全面開放,其資源會受到影響。所以,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融合不能僅靠高?,F有的體育資源,還應進行額外開發。但高校宣傳和推廣能力有限,僅僅由高校師生對社會人員進行指導不夠現實。

三、基于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社會體育接軌發展策略分析

(一)增強高校體育的多元性

高??梢赃\用興趣教育的手段展開教育。高校體育應更新教育內容,不斷進行優化,創建出符合高校學生需求的優質體育課程體系,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優勢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比如可以將輪滑、瑜伽等項目納入高校體育運動項目之中,以豐富當下教育資源。此外,高校還可以引進社會體育的演出、比賽等實踐活動,以豐富高校體育教育內容。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從高校內部引導學生盡快適應社會體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融合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6]。

(二)建立并完善體育實踐互通機制

為有效發揮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優勢,可以建立并完善互通機制?;ネC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二者的體育結構?;ネC制也是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對教師而言,其可以通過此平臺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對于學生而言,其可以通過此平臺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學習,進而獲得社會體育的實踐機會;對民眾來說,其可以通過此平臺獲取教學資源,提高自身鍛煉能力,有效促進社會體育建設專業化發展。

(三)創新高校體育教育合作模式

商業合作模式符合社會發展趨勢。以往的高校教育往往基于政府經濟扶持開展相關教育活動。體育教育應該抓住時代機遇,采用合作模式,發揮高校體育教育的專業化優勢,開展校企合作,從而獲得企業長期的資金支持。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高校內部體育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還可以使高校體育內容更加多元化,高校學生可以通過此途徑鍛煉自我,為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奠定堅實基礎[7]。

(四)適度開放高校場地

各個高??梢岳霉澕偃盏葧r間,在確保自身正常運轉和學生充分參與的前提下,向社會適度開放運動場館和體育設施。高校室外場地可在確保學生有效使用的基礎上免費開放,足球場等比較緊缺的資源可通過租賃的形式對外開放,同時,高校應派設專門的管理人員監管場地,最大程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組建體育管理部門

高校體育工作者和社會體育管理者可以共同組建體育管理部門,包括體育指導站、運動損傷恢復室等。高校體育教師可以擔任體育指導員的職責,社會體育管理者可以擔任組織者職責,雙方共同協調體育活動。此外,體育場館的使用和開放應遵循相關規定,需要政府部門在其中發揮權威性作用,解決高校無法處理的問題。

(六)積極開展體育活動

高??梢詫⑿<壔顒油卣沟街車纳鐓^,比如,高校舉辦羽毛球聯賽,周圍社區也可以舉辦羽毛球聯賽。高校羽毛球隊可以與社區羽毛球隊展開比賽,這種形式不僅可以加深體育實踐的影響,還可以擴大活動的社會影響。高校還應開展趣味性體育活動,比如拔河、馬拉松等比賽,以吸引社會人員的參與,通過組織全民健身運動,在活動中實現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有效結合[8]。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體育和社會體育都肩負著為現代化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使命。二者接軌是一個雙贏策略,不僅有利于推動高校體育教育長效化發展,還可以有效促進“全民健身”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軍萍. 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推進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的研究[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01):116-118.

[2] 郭玉. 從終身體育視角探討北京市普通高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7.

[3] 李鑫,王恩斌,胡彪,等. 探究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結合的意義及途徑[J]. 當代體育科技,2018,8(25):178-179.

[4] 馬月平,邱云濤,張志哲. 小康社會進程中黑龍江省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途徑探討[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29(06):62-66.

[5] 蔣玲. 社會體育理論與實踐在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中的應用研究[J]. 體育與科學,2005(03):57-59.

[6] 袁紅. 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推動高校體育改革的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3):163-164.

[7] 王欣,尹斯年,陳杰,等. 加強社會體育與高校體育接軌進一步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9(06):162-165.

[8] 盧偉基,盧澎濤. 社會體育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改革研究[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1):119-122.

(薦稿人:鐘晨,陜西理工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

體育范文第2篇

一、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育人為目標,深化素質教育。積極響應“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認真組織開展以“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為主題的陽光體育運動。培養學生拼搏向上、公平競爭、追求發展的精神,促進學生養成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明禮儀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推動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組織領導

為全面有序地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并使活動能有計劃、有組織、有部署且落到實處地展開,學校成立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以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腳踏實地地開展活動,爭取學生喜歡積極參加。

組 長: 曹正(校長) 副組長:代朝生(分管副校長)

成 員: 陳煥明、李朝忠、涂云峰、張宗友 職責和分工:

校長:組織制定計劃和工作指導。定期召開工作研究。 副校長:組織具體實施、督促檢查和協調指導。 成員:

1、后勤保障

2、教導處和大隊部,帶領班主任和相關老師,開展 “學生陽光體育運動”。

三、活動主題: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快樂每一天

四、活動目標

1、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充分認識體育對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壯美人生,以及培養團結、合作、堅強、獻身和友愛精神,弘揚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含義,堅持“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切實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培養學生學習和運動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讓每個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形成良好的鍛煉意識,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2、陽光體育運動與體育課教學相結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確保開足開齊體育課程,保證學生每天有一節體育課或體育活動課,確保每個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從增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著手,通過體育教學活動,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學校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做到100%的學生能每天鍛煉一小時,95%的學生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及以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

3、學校堅持依法治教,規范辦學行為,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體育課時的規定,開足上好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將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教學計劃,每月一次“小小運動會”,以小型多樣學生喜歡的體育活動吸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鍛煉。并在體育教師、相關老師的指導協助下,認真組織開展好各項活動,努力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濃厚班級集體的意識。

4、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宣傳圖貼、廣播、校園網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陽光體育運動”的益處,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口號深入人心。建立評比表彰制度,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并取得優異成績的班級給予表彰,以喚起全體老師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廣泛關注,支持“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5、建立學校體育活動的長效機制,營造人人參與、個個爭先的氛圍,形成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育人環境。通過學校有效的體育活動,保證每名學生至少掌握兩項日常體育鍛煉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五、活動措施

1、開足體育課,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各年級每周安排3節體育課、1節體育活動課。確保學生每天有一節體育課或一節體育活動課。體育課由專職的體育教師授課;體育活動課由體育教師制定活動內容并進行巡視指導,班主任老師組織協助;領導小組不定期的聽課和學生座談。

2、確保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兩操活動由體育老師,班主任老師全面參與組織和管理。領導小組檢查指導。

3、課間為學生提供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器具,由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在固定的地方拿取和放回,并督促學生有序地開展活動。確保每個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不少于70分鐘。

4、每學期召開一次全校性的陽光體育運動會,讓學生展示班級風貌,展示運動才華。并積極選拔和參加區、市級的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

5、建立健全評比制度,每月開展一次“小小運動會”,以小型多樣的體育比賽、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吸引更多學生關注體育,參與運動,提高運動技能。

六、活動保障

1、進一步明確校長是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運動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對本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負全責,學校各部門及廣大教師要關心和支持陽光體育活動。學校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要有計劃有步驟有實效地實施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立足校園,深開展學生喜歡的體育活動。

2、增加學校體育工作的經費投入,保證經費按一定比例投放于學校體育專項項目。

3、按規定配足配齊體育器材。體育老師和后勤部門要隨時注意器材的良好和維護,充分利用場地及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確保學生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4、為了使活動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能夠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學校制訂具體可行的措施方案,就具體時間、活動項目、活動次序、安全防范等事宜做出周密的安排。領導小組每學期都要和體育老師一起制訂學校學生陽光體育活動計劃,對活動有要求,有記錄,有檢查,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把握發展方向,年末進行總結,保證陽光體育教育教學工作有組織、有目標、高效率地實施。

5、嚴格考核評比,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情況納入學生體育課程、綜合素質多元評價的重要內容,把班級組織體育活動作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把上好體育課,指導學生科學鍛煉作為體育教師工作實績的重要考核內容。以此推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有效開展、深入發展。

中峰小學

體育范文第3篇

摘  要:“教會、勤練、常賽”是新時代對學校體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當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積極貫徹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總要求,需要從“教、練、賽”三個方面重點發力。本文以小學中高年級籃球教學為例,闡述了在小學籃球教學過程中融入“教會、勤練、常賽”理念的實施策略,為構建科學有效的教學新模式,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會、勤練、常賽”;籃球教學;實踐探究

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強化‘教會、勤練、常賽’,構建科學、有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新模式?!盵1]同時,《綱要》還提出了“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改革目標。這是對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廣大體育教師面臨的新任務和新挑戰。

基于此,筆者從“教會、勤練、常賽”核心內涵出發,通過深入分析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結合小學籃球教學實際,提出了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實施策略,以切實提升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教會、勤練、常賽”內涵解析

(一)“教會”是基礎

“教會”是指教師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一定的健康知識,掌握動作要領、把握動作要點、突破動作難點,從而習得運動技能并能夠靈活運用到學習生活之中。它是一節體育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學校各類體育活動的重要前提。只有教會了學生掌握相應的身心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學生才有可能運用所學到的體育知識和掌握的運動技能,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和參加體育競賽。相反,如果學生不能了解相應的身心健康知識,學會一些基礎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那么勤練和常賽也就無法正常開展,體育教學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二)“勤練”是手段

“勤練”是指通過適宜的運動次數和運動強度的刺激,將新學的運動技術轉化為個人運動技能的過程[2]。任何體育運動技能的形成,都是勤奮刻苦練習的成果。一個技術動作從生疏到熟練、從卡頓到連貫,都必須經過大量反復的動作練習,才能讓身體形成一定的動作記憶。只有通過不斷刻苦的練習,才能更加熟練地掌握技術動作,鞏固和提高運動效果,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因此,“勤練”是幫助學生習得運動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必經之路。

(三)“常賽”是拓展

“常賽”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過緊張刺激的比賽,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實戰技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時,在比賽過程中,教師能夠更直觀地觀察到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后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工作。另一方面,“常賽”也承載著體育特殊的育人價值,在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和責任擔當、團結協作的個人品德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會、勤練、常賽”的內在聯系

“教會、勤練、常賽”是對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等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和評價標準[3]?!敖虝笔恰扒诰殹焙汀俺Y悺钡幕A,“勤練”是“教會”的主要手段和“常賽”的必經之路,“常賽”是“教會”和“勤練”的延伸拓展,三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依存,構建了科學、有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新模式,共同推動形成體育改革實效。

二、“教會、勤練、常賽”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優化內容,“教會”關鍵在課堂

1.知識與技能并重

在傳統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籃球技術動作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而忽視了對籃球基本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意識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情況下,學生往往只學會了籃球的技術動作,卻不了解實際的籃球比賽規則和技術動作的應用場景,從而不能將學到的技能靈活地運用到實際比賽當中。因此,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技能,同時還要將如何運用籃球技能、籃球比賽的規則以及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等傳授給學生。

如在室內體育課教學時,組織學生觀看各類籃球賽事視頻,使學生對籃球比賽規則有清晰的認識;并通過慢鏡頭播放,介紹籃球技術動作在比賽中的應用場景,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不同技術動作應用的作用和目的。對于籃球基礎較好的學生,可拓展講解籃球技戰術相關知識,以增強學生的籃球實戰能力。在進行室外體育課時,教師通過示范講解引導學生學習運球、傳接球、投籃等技術動作,帶領學生進行動作練習,并組織小范圍的實戰演練,讓學生充當“小小裁判員”,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學習的籃球知識與籃球技能。

2.基礎與個性并舉

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全體學生通過努力都能達到的一般目標。在保證全體學生掌握籃球基礎技術動作的前提下,著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鼓勵學生向更高水平發起挑戰。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發育、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為不同水平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和學習目標,讓每一名學生的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都能得到切實的提高。

如在進行《左右手交替運球》教學時,教師首先通過情境導入法引導學生建立左右手交替運球的運動表象,了解動作構成及身體各部位的協調發力,然后通過動作分解、完整示范幫助學生掌握左右手交替運球的動作要領,明確運球時的擊球部位、手腳之間的配合以及身體重心的轉換,最后通過練習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左右手交替進行運球。在學習目標的設置上,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他們能夠在原地進行左右手交替運球;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要求他們能夠左右手交替進行直線運球;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能夠靈活運用左右手交替運球通過障礙物。

(二)創新設計,“勤練”實施在日常

1.巧設練習內容

“精講多練”是體育教學的顯著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通過設置不同密度和強度的練習內容,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但枯燥的練習內容往往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練習的參與度不夠、練習質量不高。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練習環節,由難度較低、容易完成的單項練習入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提升到具有一定難度的組合練習,促進學生技能和體能的同步提升。

如在進行《行進間三步上籃》教學時,先組織學生在籃下找好打板位置,進行打板投籃單項練習,以便幫助學生養成找到三步上籃的起跳位置、合球后順勢起球的動作以及單手高手上籃的習慣。然后利用標志盤做好邁步、起跳點標記,引導學生從原地進行三步上籃,此時需強調出腳的順序和起跳的時機。再將原地運球與三步上籃進行結合,在籃框兩側交替進行原地運球三次后三步上籃組合動作練習。最后進行行進間運球+三步上籃組合動作練習,突出動作的實用性。從分解動作練習到完整動作練習再到組合動作練習,三個練習層層遞進,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三步上籃的動作要領,學會三步上籃的技術動作。

2.豐富練習形式

在體育課堂練習環節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仍以“教師教、學生學”的集體練習方式為主,練習形式較為單一;且只注重學生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而沒有考慮到學生對交流合作、共促學習的情感需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喪失了體育學習的興趣,體育教學的目標也難以達成。因此,在設計練習環節時,教師要在精選練習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多種練習方式進行教學練習,既要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又要引導學生去探索更多的練習方式。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的同時,營造出互相啟發、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

如在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時,教師首先講解并示范動作要領,明確傳接球時手部技術動作、身體發力順序、重心轉換等動作要點,學生根據教師口令分步驟進行集體動作練習。接下來組織學生利用墻面進行自主傳接球練習,體會傳球時蹬地發力、重心前移、伸臂撥指的動作。然后兩人一組進行原地傳接球、單次運球接傳接球練習,待學生基本都掌握了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之后,增加更高難度的練習,由兩人側向滑步走傳接球練習,再過渡到雙人行進間跑動傳接球練習。最后引導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其他有效傳接球的方式方法,并進行自主練習。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教師需密切注意學生的練習情況,適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和保護。該練習環節的設計運用了集體練習、自主練習、合作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傳接球的技術動作,實現了這節課的目標。

3.拓展練習場景

有限的體育課堂時間對于實現當前背景下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目標是遠遠不夠的,“勤練”理念必須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如開展陽光大課間、體育社團活動、體育家庭作業等。因此,除了對體育課堂練習的把控之外,教師也要加強對大課間、體育社團和體育家庭作業的重視,不斷拓展體育練習的場景,積極探索家校聯動的體育教學模式,補充課堂練習的不足,真正實現發展技能、增強體能的目的。

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在課堂上主要進行傳接球、運球、三步上籃等基本技術動作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能。同時創編籃球操,與班主任、體育委員協同組織在大課間進行跑步+創意籃球操的組合練習,在增強籃球練習的趣味性的同時,加大體能訓練的強度。在體育社團訓練時,增加體前變向運球、擊地傳球、行進間低手上籃等具有一定難度的教學練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在每天體育課后布置體育作業,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籃球技能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更多的籃球實戰技巧和鍛煉方法,并進行居家實踐鍛煉,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有效實施,“常賽”核心在全員

1.體育課堂課課賽

體育課堂是學生習得體育知識與技能,參與體育活動的主陣地。因此,在學生基本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且通過練習能夠熟練地做出所教學的技術動作之后,教師要結合課堂重點教學內容,設計富有趣味性與競爭性的比賽,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鍛煉興趣,鞏固且提高學生在學練環節的成果。同時,在比賽中教師更容易發現學生在技術動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利于后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和指導。

如在進行《行進間運球》一課的教學中,設計“陣地爭奪戰”個人游戲競賽。學生兩兩之間進行比拼,每兩名學生各持一球,間隔一個大標志桶、兩個小標志桶,面對面進行運球準備,聽到教師口令后拿起小標志桶后退運球,踩到邊線后加速運球到中間位置,率先將小標志桶扣在大標志桶上即為獲勝。這種比賽形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加速運球能力,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此外,也可設計“種樹砍樹”小組游戲競賽,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圍繞若干個標志桶進行高低運球接力。聽到教師口令后,第一名學生運球從起點出發,將標志桶原地放倒視為“砍樹”,踩到對面邊線后轉身,將標志桶原地立起視為“種樹”,返回與下一名學生擊掌,下一名學生出發,小組四人率先完成接力并返回起點即為獲勝。該比賽將行進間運球與高低運球有效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實戰運球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相互激勵、團結合作的良好品德。

2.精品社團周周賽

除課堂教學之外,學校開設的各類體育社團也是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因此,體育教師也需要將“常賽”這一理念落實到體育社團的日?;顒赢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與體育課堂面向全體學生不同,體育社團的主要活動對象是對某一項體育運動有興趣或有特長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組織體育社團比賽時,更加注重該環節的靈活性與實戰性,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賽中提高運動技能的運用能力和實戰水平,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如在進行籃球社團訓練時,教師應每周組織至少一次籃球比賽。在社團訓練初期以個人對抗和小團體比賽為主,比賽形式多為1v1籃球挑戰賽、2v2趣味籃球賽等,通過修改比賽規則、限制某一項籃球技術的運用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如在進行1v1籃球挑戰賽時,兩人在直徑2米的圈內各持一球,聽到教師口令后各自開始在圈內運球,在保證自己不間斷運球的同時,試圖讓對方運球出界或搶走對方手中的球,任何一方運球中斷、出界或者球被搶走即判定為輸。這種比賽形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與人對抗中的運球控球能力,促進籃球競技意識的培養。隨著籃球知識和技術水平的提升,訓練中后期應將非正式比賽逐漸過渡為正式比賽,每周組織1~2次的3v3籃球賽或5v5籃球賽,通過團隊之間的技戰術配合,培養學生對于各項籃球技術的運用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籃球實戰水平。

3.競技選拔年年賽

近年來,隨著籃球特色學校等的興起和實施,各類校園籃球、校際籃球比賽也逐漸豐富起來。因此,為了滿足特色學校發展的需要,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交流提升,學校需建立良好的選拔和競爭機制,面向全體學生選拔出一批優秀運動員作為學校代表參加各類比賽。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在實戰中突破自我、不斷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形成“人人爭先、為校爭光”的良好氛圍。

如開展一年一度的校內年級籃球比賽,為有籃球特長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實戰中檢驗自己的籃球水平,不斷磨煉自己,提升自己的籃球競技能力與團隊配合能力。除了校內籃球賽之外,體育教師也要組織一批籃球水平較高的學生成立學校代表隊,積極參與校際籃球聯賽,加強學校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競技交流,以點帶面、校際聯動,促進整體學校教育工作的水平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會、勤練、常賽”是一個有機整體,三者缺一不可。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廣大體育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改進優化教學內容,積極創新教學過程,深刻把握“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系統性教學思路與方式,構建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推動學校育人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S],2021.

[2]梁龍旭.體育課“學、練、賽、評”的有效設計[J].體育教學,2021,41(04).

[3]段瑞莉.改進體育課堂教學落實“教會、勤練、常賽”[J].體育教學,2021,41(02).

體育范文第4篇

摘要:體育繪圖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廣大體育工作者的喜愛。田徑運動源遠流長,內容豐富,跑跳投都是人的基本運動技能,并在此上演化了眾多的運動項目。體育繪圖與田徑相結合,對于提高田徑教學及訓練的質量,開展科研創新,有一定的價值和現實意義。把田徑教學與體育繪圖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關鍵詞:體育繪圖;田徑教學

體育繪圖即古老又現代,我國的體育繪圖最早可以追溯至《八段錦》等,而它在現代的運用的也很多。田徑是在各個學校開展最多的體育活動,而隨著“全民健身”的口號而來的是小升初,初升高的壓力,田徑活動也是最便捷有效的檢測學生身體素質的手段,而學生往往很難掌握動作的難點,這時我們就把體育繪圖引入到田徑教學之中,幫助學生掌握田徑動作,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思考能力。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成都體育學院2014級,體育教育學生。成都體育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田徑專選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學校圖書館以及中國知網上查閱圖書資料,收集、整理、篩選與該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

2.問卷調查法。

設計《體育繪圖在田徑教學中的輔助研究問卷》,該問卷共發放200份學生調查問卷,回收172份?;厥章?6%其中有效問卷165份,有效率95%。

3.數據統計法。

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常規的歸類統計和分析處理,得出相應的數據。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體育繪圖在田徑教學中的必要程度調查分析。

總體說來大部分學生體育繪圖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還是認為很有必要的,僅僅一小部分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

(二)學生對體育繪圖在田徑教學中開展的喜愛程度。

據表二的數據顯示,體育系學生對體育繪圖在田徑教學中開展的喜愛程度還是很高的,也就說明他們對于體育繪圖的接受程度還是很高,并且認為體育繪圖對于他們的田徑動作的掌握還是有幫助。

三、體育繪圖在田徑教學中的輔助研究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活動的強有力的動機之一,興趣的主要功能就是引起思維的活動性和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人們對于感興趣的活動都是積極主動的,而田徑運動作為需要反復練習才能正確掌握運動技術,但反復大量的練習往往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而體育繪圖里面流暢的線條;優美的繪圖;完整的構圖,在給予學生視覺上的沖擊就很能激發他們對田徑技術的興趣,讓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動作在躍然于紙上,他們就會感到很有趣,從而積極的加入到技術練習之中,量的積累最終都會導致質的變化,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提升自己的技術動作的水平。

(二)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

在田徑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掌握的動作要領不正確時,一般都是采用講解法以及示范法來糾正。但這講解法不夠直觀,需要學生在文字和具體的動作之間轉換,且教師的語言不夠準確,精煉的話往往會給學生錯誤的指導。示范法觀察細節,教師做示范的時候不可能就某一個細節停在哪兒演示,往往技術動作的難點都并不是由一個難得技術動作構成的,需要很多之前和之后的細節才能把動作做好。這時教師就可以畫出正確的動作圖來與之錯誤的來做對比,加之以教師的講解法輔助給予學生視覺以及聽覺上的沖擊,通過兩種圖的對比能夠找出自己的錯誤并給與修正。體育繪圖能夠給學生直觀,全面的動作要領,幫組他們正確的掌握一些技術動作。

(三)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在田徑教學中中,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個教學手段,但往往受到示范場地,天氣和示范者的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有些田徑動作轉瞬即逝也不好專門示范中間的某一環節。這樣就可能使學生對動作的概念模糊,難以體會動作中的細節。而體育繪圖并配合講解,就可以彌補示范講解的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動作要點和掌握技術難點??梢詭訉W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及體會內化為自己的動作定型。

(四)幫助學生對體育美學的理解。

體育繪圖構圖簡潔明了,線條優美流暢,是人體美和運動美的結合。首先田徑運動優美的動作作為體育繪圖的素材很廣泛,既有相對靜止的姿態,如起跑的技術,又有騰空翻越的空中造型,如跳高及撐桿跳;其次通過美妙的繪圖技術,讓學生感覺到形態美、運動美、姿態美的熏陶,讓學生體會“力”與“美”中的和諧;提升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最后通過自己繪圖培養學生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更使學生不拘泥于田徑方面的美的追求,對以后的生活工作也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五)便于教師編寫教案。

教案對于教師是備課環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份成功的教案應簡明扼要。而體育教案因其特殊的性質而應該減少繁雜的文字敘述來表述動作。同樣的動作文字要寫一大段,這就導致教師不容易抓住本節課的重難點,而且容易看花,這就讓學生難以在理解與熟記。繪圖就是簡單的圖形就勾畫出來一個或幾個;分解或完整;集體或個人;技術動作或動作軌跡。這即減少了教師編寫的時間,并且讓重難點一目了然,也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六)有助于個別輔導。

“對的動作都是一樣的,而錯的確有各自錯的不同”人是具有差異性的,這就決定了學生在學習標準動作的時候會犯不一樣的錯誤,以背越式跳高過桿技術為例:一是要犯含胸錯誤;二是沒有挺髖,三是收腿遲緩。這三個錯誤最常見,但是每個學生的具體錯誤總也有各自的特征,比如含胸的程度,挺髖的幅度,收腿的快慢等都是具體的錯誤,而體育繪圖就可以在一個大圖上找出各自的不足的點,每個人在給予單獨的講解,或者是單獨給學生繪制一幅他們各自的技術動作圖,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體育范文第5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下的體育教育是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和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下,學生對課堂學習缺乏興趣,由于疲勞而降低了課堂參與的熱情,而應試教育中對文化教學的過分重視使體育教育變得簡單化,沒有發揮真正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創新策略;模式探究

小學階段下,教師需要能夠靈活地改變教學模式的選擇,創新體育課程的方式,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指導小學生在各種體育活動中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并敢于嘗試各種體育活動。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變化,體驗體育鍛煉的快樂,提高基礎體育教育水平。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常常有一部分教師錯誤的認為,體育方面的鍛煉只需要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培養學生堅毅的心態就可以了。但是,在實際的體育課程中,由于來自學業方面的壓力和時間上的緊迫,小學階段下的學生就算有意識地進行鍛煉,但是體育活動引起的體力消耗導致體育鍛煉難以受到實際上的重視。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改變現有的教學思路,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以提高體育教學的績效。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針對學生在現階段下的能力水平來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教學規劃與設計,促進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例如,當天氣惡劣且無法進行戶外運動課時,體育老師可以和學生們一起觀看有關體育方面的動畫片或電影,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讓學生能夠了解相關的體育運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由于天氣原因體育課程在室內開展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學生的情緒也是非常低落的。因此,教師可以挑選了一個有關籃球主題《熱血籃球》的動畫片,并與學生們一起觀看。令人興奮的比賽過程非常有趣。學生在小學階段下的理解能力不足,所以教師可以時常停下來向學生解釋與漫畫有關的各種情況。專業的籃球知識使學生可以邊觀看動漫知識邊學習,并且使用多媒體信息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二、創設體育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造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和諧舒適的教育氛圍中學習,可以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有效地執行教育任務,讓學生能夠對于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學習。在發布正式的教育內容之前,體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體育熱身游戲,有效地調節體育課堂氣氛,激發出學生自身的興趣,并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小學生處于充滿活力和動力的年齡,課前游戲非常適合他們的現階段下的發展,使他們更愿意接受體育教育。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小學階段下的體育課程時,教師需要能夠針對學生自身在現階段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考量,為學生構建出相應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體育課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個趣味傳球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對于體育知識進行學習,并進行相關的鍛煉,讓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實現自身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且模仿這個動物的叫聲,每當學生模仿的動物叫時,就把球傳給這個學生,這樣趣味化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程內容的學習當中,實現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發展與進步。

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充分發掘學生潛力

學生是課程的主要受眾,是整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認真觀察每個學生,并根據不同的性格、心理素質、身體狀況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對他們的學習過程感興趣。大多數小學生沒有接受專業運動訓練,所以在身體健康方面具有很多挖掘潛力。許多的學生在課程開展中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在學習跑步時并沒有調整自己的姿勢,但是如果教師能夠進行有效的指導,不久之后學生跑步速度又快又穩定。因此,體育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他們的潛能,在遇到不熟悉的運動時耐心地指導學生,并鼓勵學生,以便他們對自己的運動建立信心。同時教師必須能夠深入到體育課程的本質當中,在體育課程的開展中,學生不僅學習了各種運動技能,還通過探索自己的技能并發現了他們最初并不了解的項目,對體育活動產生了熱情。

例如,學生每一個個體由于自身成長環境的不同,所以在身體素質以及接受能力愛好方面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差異。教師在課程的開展中,需要教師能夠尊重這些差異,以此對學生開展全面有效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實現自身能力水平的發展與進步。這樣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實現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下,教師需要能夠靈活地改變教學模式的選擇,創新體育課程的方式,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程中實現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成周.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新課程·小學,2016,(3):349.

[2]陳飛.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202.

上一篇:中學物理下一篇:教育教學理論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