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精神論文范文

2024-04-10

大學精神論文范文第1篇

現代高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模式直接影響現代大學校園的規劃布局和建筑形態, 使其表現出日漸濃厚的人文趨向。通常校園建筑的構成主要包括建筑空間、建筑形態和建筑的文脈。

1.1 建筑空間

建筑的空間通常以其內部私密性為核心按層次排列, 這種“私密性層次在所有的文化狀態中都以某種形式存在著”。大學校園建筑空間的構成應該和大學人的交往需求相符合, 是校園建筑空間設計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大學校園建筑空間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建筑外部的聚集空間, 如校園的廣場、公共草坪;建筑內部的聚集空間, 如教學樓、宿舍樓、實驗樓、圖書館的建筑內部;以及建筑內外交接處的空間如門廳、走廊等。

1.2 校園建筑形態

傳統校園建筑群體往往講究布局規整, 過分強調軸線和對稱布置, 形狀也比較刻板, 再加上建筑較為封閉, 室內外難以交融, 這樣的環境很難滿足學生充滿朝氣的心理需求和現代教育強調雙向互動的要求?,F代校園的布局講究構圖的藝術性和形式美, 它是各種功能有規律的合理組合。這種張弛有致, 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的構圖變化帶來了空間效果的改變, 使空間更加豐富多彩, 而這往往能更多地誘發學生思想靈感和智能的火花。學校有高于社會的文明格調。景觀布置、建筑設施、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給人以美的欣賞與陶冶, 它們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共同組成高品位的育人環境。

1.3 校園建筑文脈的延續

建筑的文脈是指建筑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即人與建筑, 建筑與所在環境, 整體的環境和文化背景之間的聯系。校園建筑也需要對校園文化和文脈的承襲, 這是由一定的行為準則、心理素質、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審美趣味決定的。

大學的發展在于繼承過去、開創未來, 對歷史傳統的繼承, 對自然環境的尊重, 對大學所在地域特征的體現, 以及對悠久校園傳統的延續。大學校園文脈是通過校園肌理 (包括現有建筑風格、材質、色彩、空間布局方式等) 、傳統文化、歷史事件中獲得意義的, 體現的是大學獨有的社會文化價值。大學建筑的設計是以熟悉高等教育規律, 熟悉學校發展的歷史為基礎的, 大學建筑應該用合適的符號和語言來表達深沉的校園文化底蘊。

2 校園建筑中人文精神的特征

現代大學作為傳播知識和文化、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殿堂, 除具有了一般意義上的人文環境和人文精神外, 還有特定的人文環境和人文精神, 有其內在的氣質和根本價值追求。特定的人文環境和人文精神體現了大學的價值取向、審美趣味, 其實質是文化傳承、科學精神、求善唯美。

2.1 文化傳承

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所有大學的精氣所在。人文精神作為人文文化有機的一部分, 是社會性的遺產, 也同文化一樣代代相傳, 從而形成人文精神的歷史。

一所個性鮮明、富有影響力的大學, 肯定會有自己的歷史積淀和文化砌構, 以及穩定的價值觀和理想。

對大學的要求和大學本身的性質也決定了大學最重要的精神是求真的精神, 即科學精神。大學培養人才, 一方面應該是傳授知識, 使學生接受和承認真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是使學生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

2.2 求善唯美

求善唯美不僅體現在追求外表的漂亮, 更體現在追求外表與內在的統一, 即追求完美。完美的精神既是一種藝術的精神, 也是一種科學的精神。而藝術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精神。藝術的本質是在科學找出世界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規律后表現世界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規律, 只有真實的才是美好的。要表現真實, 唯一的辦法是認真、嚴謹、實事求是,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因此藝術的精神是對大學的要求和由大學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3 人文精神和校園建筑的關系

建筑的人文精神是指建筑文化要以人為中心, 以人為本, 尊重人, 體現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以人為萬物之本, 為萬物的原型, 以人自身的特點出發去衡量萬物的價值。建筑作為人的創造成果反映了人類的思想變化, 而人文精神作為人類思想的一部分在建筑中得以體現。

3.1 建筑體現人的生命價值

建筑是為了滿足人的活動所需要的場所而設計的, 當人的這些使用目的得到實現時候, 他們會產生精神上的滿足感, 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尊嚴。當建筑的設計更加舒適化、細致化的時候, 這種滿足的程度就隨之加深, 人文精神在建筑中的體現就得到了進一步地深化。

從建筑這個角度來說, 體現對人的生命的重視和維護, 體現人的尊嚴價值的最重要的方式就創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間。人性化的建筑空間的創造要從符合人的需求, 而人對建筑的需求最原始的是使用的需求, 然后發展到了精神的需求, 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質需求的基礎上的, 當物質需求沒有建立時, 精神需求就失去了它所依托的基礎。

3.2 建筑人文是文化的一種形式

文化與建筑本身是不能等同的, 文化的覆蓋面是很廣泛的, 所面對的是極廣的人類現象, 而建筑的類型不管豐富到什么程度, 它永遠只能屬于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 建筑是物質, 是能為人所見、所觸摸的形式;而文化是抽象的概念, 它只是以定義的形式存在, 人們只能從它的作用、表現和產物中才能看到。所以建筑的文化性, 應該是人為加入的因素, 是人的思想觀念認識發生改變之后在建筑中產生的影響。

3.3 建筑是人文精神的一種載體

大學的發展在于繼承過去、開創未來。對歷史的尊重和重視, 對悠久的校園傳統的延續, 體現了校園文化性的本質特征。大學校園文脈是通過校園肌理 (包括現有建筑風格、材質、色彩、空間布局方式等) 、傳統文化、歷史事件中獲得意義的, 體現的是大學獨有的社會文化價值。每個大學都有充滿回憶和個性化的歷史, 大學校園歷史、場所、文脈、精神是大學寶貴的財富, 它能帶給大學生情感上的歸宿和文化認同。

4 結語

大學作為社會領域中學術和文化層次最高的教育機構, 擔負著培養高層次人才和發展創新科技文化的任務, 是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理性、智慧、思想的航向標。所以大學校園有著承載過去、開拓未來的文化的任務, 人文精神作為人類文化的精神必須在大學校園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而大學建筑作為大學校園物質文化的一部份, 應當全方位地體現當代人文的精華。在校園建筑的規劃與設計中, 如何實現歷史傳統與時代精神的有機融合、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創新精神的和諧統一, 將是校園建筑研究的新課題。

摘要:大學校園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 不僅體現在與城市的共生, 還表現在對校園文化的營造。作為校園文化物質形態的校園建筑, 蘊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的作用是巨大的, 校園建筑中人、建筑與環境的認識整合作用是相輔相成的, 美好的校園建筑有助于使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正確的價值觀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大學校園,校園建筑,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1] 陳金陵.我國新世紀大學校園建筑環境與人文精神關系的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 2005.

大學精神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對廣東省1000名在校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感進行調查,分析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感現狀。通過研究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培育機理,遵循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的內化接受規律,提出新時代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教育路徑。

關鍵詞: 新時代    工匠精神    認同教育

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致力于創造發明,精益求精,成為中國工匠的楷模,今天中國呼喚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呼喚新時代各行各業的“魯班”。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四方面內容。其中,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是核心,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是要義,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是靈魂[1]。新時代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是當前德育的重要課題,也是高校培育的應有之義。

一、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感現狀分析

本文對廣東省1000名在校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39份,通過調查了解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感現狀。

(一)大部分學生把握新時代工匠精神內涵特征。

“你認為什么是工匠精神的精髓”?87.97%的學生認為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澳阏J為哪些詞是工匠精神必備的特征?”(不定項多選),“耐心、專注、堅持、嚴謹”(92.44%)位居第一,“專業、敬業(88.29%)”位居第二,“注重細節,精益求精(84.56%)”位居第三。反映大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內涵特征,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度較高。

(二)大部分學生對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自覺自信。

關于是否知道工匠精神,65.18%的學生知道工匠精神,32.37%的學生聽說過,但不大清楚沒聽說過工匠精神的占2.45%,94.25%的認為當今社會需要工匠精神。81.79%的學生認為學校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工匠精神教育,76.25%的學生認為應具備工匠精神,71.78%的學生表示通過努力有可能成為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新時代大學生對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的現狀認識清楚,并對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有高度的認同感,具有成為新時代工匠精神優秀工匠的自信。

(三)學校著力工匠精神培育得到認可。

調研發現,大部分學校管理者和專任教師對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開展工匠精神培育基本達成共識?!霸诖髮W期間,您覺得哪些方面對培育工匠精神起到了作用?(不定項多選)”,“實訓實習”(82.75%)位居第一,“專業課學習”位居第二(75.32%),“優秀工匠進校園交流”(69.93%)位居第三。81.26%的學生所學的專業開展了職業技能大賽,79.46%的學校實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工匠精神。學校在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尤其是學校層面借助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將工匠精神培育深入教育教學骨髓,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工匠精神培育渠道多樣化,學校缺乏系統指導。

“你是從哪些渠道了解到工匠精神的”?“互聯網”(81.68%)位居第一,“報紙、廣播、電視(77.21%)”位居第二,“學校課堂(57.61%)”位居第三,可見學校在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方面相比其他渠道力度不夠?!霸谂囵B工匠精神中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你認為自身可以做到的是”?88.07%的學生選擇“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創新實踐活動”。91.91%的學生認為在校學習期間應該通過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掌握扎實專業技能培養工匠精神,85.62%的學生認為工匠精神培養應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83.6%的學生認為工匠精神培養應包含對工作執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培育,80.4%的學生認為工匠精神培育必須加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94.25%的學生認為要“從點滴做起,樹立職業思想”,培養工匠精神中的職業道德素質。當前大學生肯定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意識到從自身做起的必要性,更希望借助學校平臺,然而一些學校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面臨理論脫離實際、夸夸其談、應付了事,一些教師認識不夠等現實問題,缺乏系統性指導。

二、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培育機理分析

認同是指個人與他人、群體或被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2]。社會學意義上的認同是一種同化與內化的社會心理過程,將他人或群體的價值、標準、期望與社會角色,內化于個人的行為和自我概念之中[3]。工匠精神認同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認同,是價值主體通過自身價值結構內化自身價值取向并轉化為價值行為的過程。價值內化接受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認同過程,即“認知認同(感性認同、理性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的遞進式連續動態過程。

(一)認知認同是前提。

認知認同發展理念認為青少年在世界概念化和推理方式方面的變化,會影響他們的認同系統并產生變化和發展。因此,要讓大學生形成對工匠精神的認知認同,首當其沖的就是讓大學生既完整又精準地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及本質,這是大學生進行工匠精神價值判斷和選擇的前提,也是大學生接收信息時,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一系列心理活動對教育信息進行篩選和加工的過程,并依據主客觀評價標準,按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教育信息進行比較、篩選、分析和判斷,并整合新的信息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

感性認同是認知認同的橋梁,感性認同處在認同的表面和初級階段,主要具備表面性、直接性和不全面性等特點,更多的是在認知認同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肯定和向往的態度,有待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理性認同是認知認同的關鍵,實現認知認同從感性認同轉化為理性認同是大學生對工匠精神認同教育的關鍵性問題。

(二)情感認同是催化。

情感認同階段不僅包括認知認同,還包括價值評價和選擇,是理性思維和價值選擇的結果。大學生工匠精神情感認同,是大學生在深刻認識工匠精神的基礎上,對自己或他人行為是否符合工匠精神要求進行評價和選擇時產生的滿意、肯定、喜愛等主觀體驗。大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情感認知伴隨對工匠精神內涵的認知而產生發展,大學生工匠精神的情感認同一旦形成,便會對工匠精神認同認知起到引導和深化的作用,并對踐行工匠精神有顯著的催化和強化作用,由認知認同發展到情感認同是一個“認知——評價——選擇”的過程。

(三)行為認同是目的。

行為認同是在認知認同、感性認同、理性認同和情感認同折基礎上,在實踐中自覺踐行的過程。因此,在對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教育過程中,只有使大學生自覺踐行工匠精神內涵為自己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規范,并轉化為持久良好的行為習慣,產生行為認同,才能說工匠精神深入大學生的內心世界。行為認同一旦產生,就會反哺認知認同、感性認同、理性認同和情感認同,加強和強化這些認同。此外,從心理學角度可知,人的行為方式通過實踐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后,容易在新情境中發生遷移,將會主動和自動按習慣行為方式行動,因此,實現大學生工匠精神的行為認同是認同教育的終極目標。

三、大學生工匠精神認同教育路徑

(一)發揮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認同。

一是整合和優化課堂教學內容,突出專業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工匠精神認同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應該充分發揮和利用好這一渠道幫助學生明確工匠精神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把工匠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如果只是泛泛而談,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課堂教學要依托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從方法論和實踐論兩個方面闡釋工匠精神內涵,讓學生明白最終實踐將統一工匠精神的技術和價值兩方面,工匠精神的專業性在于技術上精益求精和價值上的專注、細致的專業精神,另外追求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對真善美的倫理追求,關注技術專業性符合社會發展的倫理價值問題,喚起學生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本能向往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從而強化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認同。

二是講究教育教學方式,彰顯人文性。隨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充斥大量工匠精神的內容,大學生獲得相關信息的途徑和手段越來越快和越來越豐富。工匠精神的內涵理解看似簡單,但要讓學生深刻領會和把握其內涵,單靠傳統單一的思想政治教學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需求。當前教育者在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教學的必然要求下,不僅要熟練掌握多種網絡教學技術和駕馭大量教育信息,使其為學生所接受,而且要落實人文性培育。思政課程除了傳統思辨方式教學外,更要思考技術問題的人文性問題,尊重學生主體,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尋找人的主體性在技術理性和價值理性中的平衡性和可靠性,讓學生參與教育活動,關注、理解和認同教師傳播的內容。

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輔導活動,體現豐富性。如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輔導報告,包括聘請校外專家和工匠精神杰出代表分析工匠精神內涵,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開展紅色文化活動,選取不同載體的紅色文化和表現形式,如井岡山精神、雷鋒精神、海爾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申奧精神等,拓寬學生的眼界,通過對紅色文化的深入理解,明晰工匠精神內涵和本質特征。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大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情感認同。

一是充分發揮校園文化載體的作用。以工匠精神認同教育培養為導向,精心策劃組織以工匠精神認同培育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生動有藝術魅力和富有教育意義的多彩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深刻體驗工匠精神的科學內涵,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耳濡目染的熏陶,校園文化互動成為傳播工匠精神文化、培養工匠精神的生動課堂。

二是積極拓展校園文化載體。校園文化載體應豐富多樣,要借助多樣化的文化載體傳播工匠精神,比如第二課堂,通過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強化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情感認同,可以從活動空間拓展到網絡空間,比如通過組織觀看《大國工匠》等觀影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工匠精神。此外,校園文化載體還要從校園向學生公寓和社區拓展,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生活、娛樂和學習的另一個空間開展工匠精神教育,使工匠精神教育融入課外生活空間,達到課堂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

三是加強學生日常行為引導。通過校園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校內BBS論壇和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向學生及時傳播和報道有關工匠精神的優秀案例,由此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包括加強職業意識和習慣養成教育,從日常生活、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上培養工匠精神中專注、耐心和精益求精等品質,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實實在在踐行工匠精神。

(三)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大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行為認同。

一是校企合作培育大學生工匠精神。高校雖然擁有仿真的條件設備,但難以達到真實企業的要求,畢竟虛擬的運營只是短期效應,缺乏企業文化,未能體現企業的真實環境。學??梢酝ㄟ^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聯合培育工匠精神行為認同教育的途徑,如通過企業文化熏染學生,或者通過設置質量優秀獎激勵學生,學校和企業定期對學生進行抽檢和評價服務技能,使學生認識到對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

二是強化實習實訓活動。學校要抓住學生企業實習的重要黃金時間點,將工匠精神行為認同教育延伸到實習企業,如實行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導師的雙指導教師制,分別從理論和技術方面實現對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無縫對接,尤其注重指導教師自身工匠精神素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榜樣示范作用。此外,學校還要及時掌握實習學生的生活學習動態,注重引導工匠精神培養,并在實習鑒定表中增設工匠精神評分細則,重點考查學生工匠精神踐行情況。

三是引導學生明確實踐處理問題的重要性。要使學生明確在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處理問題,才能少走彎路,順利完成各項任務,也是正確認識事物的源泉,需要我們反復實踐。如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勞動才能樹立勞動光榮和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理念,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體會到為他人和社會奉獻的快樂。因此,只有通過參加有關工匠精神活動,才能體會到精益求精、專業、吃虧耐勞等工匠精神品質。只有通過實踐活動,大學生才能深刻體會教育者發出的工匠精神教育信息,才能自覺將工匠精神認同與個人發展緊密聯系,并最終自覺內化為自身的工匠精神認同結構。

參考文獻:

[1]什么是新時代的“工匠精神”[EB/OL].http://theory.gmw.cn/2018-08/30/content_30873399.htm,2018.

[2]萬明鋼.多元文化視野:價值觀與民族認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

[3]Theodorson G. A. and Theodorson A. G.. 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M]. New York: Crowell,1969:85.

[4]李小魯.對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淺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讀[J].當代職業教育,2016(5):4-5.

大學精神論文范文第3篇

當前,大學生對“工匠精神”認識不清,了解不透,難度較大,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1 理想信念不堅定

當前,大學生正處于理想信念培養階段,存在不明確的現象,甚至有動搖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對理想信念是照亮人生的燈塔和指引做人的根本缺乏足夠認識。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讓自己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偉大,在挫折中充滿信心,在失敗中堅信成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能指引著一個人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反之,就會受到挫折甚至帶來負能量的事情。一些大學生多在校園內外經商、泡網吧玩游戲,并視能賺到眼前的蠅頭小利為理想信念??梢?部分大學生不清楚什么是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不知該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

1.2 奮斗目標不明確

當今,在高校有一部分大學生“工匠精神”的缺失雖然原因多樣但更多的原因還得從自身去尋找??梢院敛豢鋸埖卣f,導致一些大學生進取心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創新創業鉆勁不足等突出問題跟自己奮斗目標不明確有很大關系。

1.3 個人努力不夠

“工匠精神”并非只能用在工業上,而是各行各業都可以用得上的詞語。對于大學生來說“工匠精神”就是要培養一個具有專注、認真、堅定的人才。高中三年時間大家在埋頭苦讀,只為高考那兩天;成績出來后可能只用三天不到的時間匆匆填了幾個自己對它們幾乎是一無所知的專業。太多的學生,在最好的大學時光里茫然地度過,看似忙忙碌碌,實則碌碌無為,四年大學時間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學些什么。也可以說,大學生:一沒有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二雖然發現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或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時,但沒有做到專注、認真和堅定地去追求它、實現它。

2 對引導大學生“工匠精神”養成路徑的思考

2.1 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其筑牢個人夢想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論述,形象地說明了理想信念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決定性作用。當前,各行各業迫切需要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需要理想信念來支撐。因為理想信念是所有人精神的支柱,它能點燃一個人生命的希望和熱情,能催動一個人奮起戰斗的勇氣和決心,能激揚一個人克服各種困難,鼓舞一個人百折不撓,永不放棄,為追求個人夢想的實現而堅決地干下去。

2.2 明確大學生奮斗目標,引導其樹立追求之志

大學生是祖國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大學生只有樹立遠大的目標,明確自己奮斗的目標,努力才有方向,前進才有動力,追求才能無往不勝。列寧說過,要向大目標走去,必須要從小目標開始。目標有了,就要有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要培養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隊伍,必須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學生黨員、培養對象、入黨積極分子首先樹立對學習、對工作任務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目標追求鍥而不舍的情懷,從而影響和帶動一大批身邊的同學去追求、去奮斗。

2.3 提高大學生學業水平、職業素質與能力,引導其服務社會本領

習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要靠實干,社會主義也是干出來的。對于大學生來說,提高學業水平、職業素質與能力也要靠實干。眾所周知,21世紀是人才競爭,人才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個人和組織在學習力上的競爭。人的文化與職業素質的提升主要靠自己去學習、去實踐得來的。為此大學生需要做到:一要加強理論學習。如對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網絡技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學習等。二要加強實踐。如參加名師工作室、“三下鄉”、BIM專業項目化教學實踐、職業資格培考等,在實踐中學習提升服務社會的本領。不論采取何種形式去學習,但關鍵要靠自覺。只要把多方面的學習搞上去了,就能提升了思想業務素質,增強了組織、協調、溝通、服務能力,這樣可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較好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優秀分子,大學生一定要樹立一種對學習執著、對所做的事情以及以后的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堅守“初心”、一切“走心”,深入培養個人的“工匠精神”,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摘要:在分析“工匠精神”科學內涵基礎上,指出當前培養大學生個體“工匠精神”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引導大學生“工匠精神”養成的路徑。

大學精神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一個國家的創新水平是和本國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密不可分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本文針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存在的問題、培養模式等提出了一些探討意見,對該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一些相關措施,以期對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具有實際意義。

關鍵詞:過控專業;創新精神;科研能力;培養體系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以下簡稱“過控專業”)的前身是“化工機械專業”,這是在化工部化工機械教學指導委員會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前提下,教育部于1998年3月正式批準更名的。在此后的十幾年內,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規模迅速擴大,人數需求逐年增長。本校過控專業前景較好,于2008年將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由2個班增至4個班。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企業對于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尤為注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畢竟,只有不斷地創新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過控專業在以后的人才培養中更應注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擁有科研能力和持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就是巨大的寶藏。而過控專業相對而言是一個比較新興的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是創新能力不強,整體素質不高。由于過控專業有其特殊的學科特點,人們往往重視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而忽視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不能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所以,對過控專業大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有意義的,可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增強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過控專業大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要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積極主動融入科研能力、創新力等方面的素質教育。在課程的設置上加強實踐環節教學,突出創新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科研實踐培養,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新一代的大學生不僅有專業工程基礎和一定的人文素養,還具備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創造力及與他人協作能力。

一、過控專業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現狀

就過控專業而言,目前大學生的自主科研和創新能力較差。本專業強調的是培養強基礎、寬專業、高素質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使之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的專業設計與創新能力;但是真正要達到這樣的專業培養目標還需要全方位的分析和多方面的努力。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創新觀念、創新欲望和創新毅力。雖然有部分大學生也能認識到毅力在創新活動中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往往虎頭蛇尾,見異思遷,目標不明確。第二,多數的大學生興趣往往隨著時間、環境、心情經常變化,不夠專注,逐步喪失了創新的興趣。此外還有部分大學生雖然不滿足于現狀,但往往只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缺乏實際的行動。

二、過控專業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1.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由于過控專業的特殊性,它有著廣泛的學科交叉、融合。但設置的課程過于冗余,不能夠鮮明地體現出過控專業的特色,畢業生沒有突出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2.實驗設備不完備。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脫離實踐的理論永遠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由于資金等原因的限制,實驗設備不完備,學生通常不能完整的進行實驗研究,因此不能很好地把理論應用于實踐。

3.缺少科研創新氛圍?,F在的高校利益化過于嚴重,學術氛圍比較浮躁,學生很難靜下心來做研究。而且由于缺少專門的場地和指導老師,一般的學生自主組織的科研活動難以進行下去。

4.評價機制缺乏針對性。評價機制不能過針對性地反應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樣就導致教學難以因材施教,難以改進教學工作;不能及時的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創新水平狀況,分析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難以進行自我調節和改進。

三、過控專業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

1.建設合理專業課程體系。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過控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機械制圖、工程熱力學、過程工程原理、流體力學、固體力學、機械設計及計算機控制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應以當前和未來該專業人才培養前途為突破口,以提高過控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根本導向,合理建設專業課程,提高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2.加強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是專業大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校內平臺,應積極發揮其對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作用。逐步加強和完善過控專業課程實驗室建設,同時調整、改革專業課程實驗內容,開發和增加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的比重,以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從科學知識型向實用技能型的轉化,這是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和增強對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

3.科研創新氛圍。創新基地的建設,可以使學生將創新思維轉換為創新成果。舉辦創新思維訓練班,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骨干。創新網站建設,建立以創新教育為目的的大學生創新網。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為學生的科技創新由理論變為實踐提供物質保障。創新組織科研活動,調動學生科研創新的積極性。

4.評價機制創新。建立大學生科研創新人才評價體系,形成定期抽樣測評和網絡自測自評相結合的大學生創新素質測評機制;引導和鼓勵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科研能力。

四、過控專業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展望

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是社會發展、創新人才短缺之需,是社會對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呼喚;是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創新能力發展的需要,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也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明智選擇,還是高校廣大教師實現教學專業化的重要途徑。實施和推進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將會遇到多方面的壓力,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因此,要在正確的政策導向下,以人為本,改變觀念,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習為本,才能樹立新的人才觀、學生觀、教學質量觀。

1.教學方面的創新:首先結合本校實際,借鑒國外先進教學方法,引入到課程教學之中;其次將教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引入課堂教學;第三,將企業員工培訓的方法引進到專業課程教學中,結合卓越計劃目標要求將課堂教學和實踐相結合。

2.通過協同創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是高校創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務;目的是為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改變人才培養的狀況,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是人才培養體制和科技開發體制的一種突破。通過協同創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符合教育規律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3.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一項系統工程,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既要學習借鑒國內其他高校和兄弟學院的實踐經驗,更應根據應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基本要求,結合本??陀^實際,靈活自主地制定人才培養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卓越計劃”人才培養的目標實現。根據市場和企業需求,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和培養標準,進行教學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確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標準,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和專業培養標準并進行模塊化處理,完善過控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4.改革壓抑教師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的管理制度和教學制度。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創新教育的實施者,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及創新性思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師資力量建設,教師教學激勵機制完善,教師的教學自主權,教學過程中的民主、平等、自由,動態的對話師生關系,這些因素的和諧統一方能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提高大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這項系統工程,目前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大學生的科研創新活動雖然已經出現可喜局面,正在走向良性發展,但是發展極不平衡,各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另外,此項工程與實踐相結合,接受實踐的考驗也需要一個過程。對此我們不能操之過急,而應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廣大師生的齊心協力下,確保大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在不久的未來能得到一個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麗蓉.美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及其對深圳教育的啟示[J].特區實踐與理論,2012,(8):30-33.

[2]陳曉華,崔琳.培養大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本科教學質量[J].教育探索,2010,(3):94-96.

[3]唐景莉,萬玉鳳.中外大學校長縱論高教“變革的力量”[N].中國教育報,2010-05-06.

[4]周濟.育人為本協同創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1):1-3.

[5]李楊帆,朱曉東.科研訓練計劃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11,(4):24-25.

[6]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N].2010.7.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2jyxm203,2012jyxm219),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發展能力提升計劃,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校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

作者簡介:周毅鈞(1973-),男,安徽來安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高校教學和研究工作。

大學精神論文范文第5篇

2、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研究:現有基礎和未來進路

3、新時代加強大學生偉大建黨精神教育的路徑探究

4、百年榮光,我是中國新力量

5、論八一精神與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

6、紅色旅游資源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7、高職高專學生民族精神培育途徑探討

8、紅色文化認同對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研究

9、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涉農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的思考

10、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實意義與實現路徑

11、構建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的現實意義、內在要求與實現路徑

12、簡析“紅船精神”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發

13、新媒體時代高校紅色精神和紅色基因傳承方法探究

14、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支部“三會一課”融入紅色資源的實踐探索

15、“課程思政”背景下徽州禮俗文化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應用

16、運用紅色文化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7、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的滲透分析

18、論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

1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角下的高校輔導員育人實踐工作

20、革命文化“精神密碼”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意蘊、耦合與路徑

2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2、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探析

23、浙西南革命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途徑初探

24、延安精神進校園與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5、新時代強化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探賾

26、試析紅色基因的育人功能及其實現路徑

27、紅色文化引領文明實踐

28、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9、廣州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現路徑探析

30、用紅色資源培養新時代責任與擔當意識的實踐研究

31、太行精神融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32、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及提升路徑

33、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探析

34、紅色文化在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中的融入與踐行

35、東北抗聯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6、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內涵意蘊與價值賡續

37、瓜州縣紅西路軍遺址遺存保護利用現狀與開發對策建議

38、新時代紅色美術文化融入美術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39、用好紅色資源,推進僑鄉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

40、“四個講清楚”與大學生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41、新時代勞模精神引領青年學生的時代價值

42、八一精神在職業院校文化傳承中的價值意蘊

43、黨史學習教育對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價值及其實現路徑探索

44、全媒體視域下高校紅色文化傳播研究

45、紅色研學對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影響研究

46、用井岡山精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47、將“紅船精神”浸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48、踐行沂蒙精神,實現我的“中國夢”

49、抗疫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的三重向度

上一篇:大學理念論文下一篇:大學德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