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與經濟論文范文

2023-03-05

環境與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環境成本環境支出資本化當期損益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針對企業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標準將日益增多,同時,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綠色消費的盛行,都要求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觀,重視產品和服務的環境影響,按照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并重的原則調整未來的發展戰略。環境活動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環境成本會計信息也將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經營、業績評價和投資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的重要信息。建立和實施環境成本會計,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可持續發展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境成本會計的研究能夠使企業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從而降低企業在生產過程和產品消費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損害。目前,由于未實行環境成本核算制度,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存在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和負作用,對資源的破壞和使用過度等問題,而這些破壞或損害由于沒有在經濟核算體系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和反映,就使得造成損害的企業免除了本應承擔的部分或全部經濟責任,從而無法引起企業對環境問題的真正關心,經營者也很難從環境保護角度去考慮企業的發展。

1 企業會計人員對環境成本會計認識不足

鑒于企業環境成本的重要意義,筆者曾經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和鄂爾多斯地區就企業財會人員對企業環境成本的認識作了調查,從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企業環境成本支出的內容中,原有設備的改造和重置的環保支出、新投資項目的環保設施支出和臨時性或突發性環保支出這四個項目是企業最常發生的環境保護支出項目;在已經發生的環境成本支出中,單獨立賬的企業比例偏低,大部分企業對排污費單獨設賬,其余雖有的單獨設賬,比例都沒有超過50%。這說明,企業環境成本受環境法規因素的影響較大,強制性要大一些;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要求,企業財會人員反映企業環境成本的主動性不強,重視不夠;環境成本中資本性環境支出大于收益性環境支出,環境成本支出對企業的財務影響顯現出長期性。這個結果不只在內蒙古存在,從全國實務操作來看,也反映了這樣的特征,多數企業對于發生的環境成本支出的賬務處理目前都作為常規的業務進行的,沒有單獨設立賬務處理,沒有體現出對發生的環境成本的特別關注。

對內蒙古地區和全國普遍實務操作的調查,發現我國現行企業會計對環境問題的忽視,原因主要是:①現有的環境法規和監管方式考慮的是政府和環保機構對環境信息的需要,沒有考慮企業內部管理當局和企業外部利益關系人對企業環境成本會計信息的需求,致使企業環境成本會計信息處理缺乏法律依據;②會計法規和制度不健全,沒有關于企業環境成本會計實務操作方面的具體準則,國際上也不存在一個現成可以借鑒的模式,以至于財務人員無從下手;③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缺乏主動性和自愿性,政府、企業和會計界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在環境成本會計方面研究的滯后。

2 企業環境成本的主要內容

(1)環境管理費用,指企業專門的環境管理機構和人員經費支出及其他環境管理費用;(2)環境監測支出;(3)排污收費,包括政府對正常排污和超標排污征收的排污費,政府對生產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損害的產品和勞務征收的專項治理費用,政府對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裝物的收費;(4)罰款和賠付,包括超標排污或污染事故罰款,對他人污染造成的人身和經濟損害賠付;(5)污染清理支出,包括已經發生的污染現場清理支出和目前計提的預計將要發生的污染清理支出;(6)恢復支出,即已污染破壞的環境恢復支出,特別是礦井填埋及礦山占用土地復墾田支出;(7)停工損失,即污染嚴重被政府環境管理機關勒令停產限期治理的生產經營損失;(8)無污染替代增支,即為減少和控制污染而使用新型無污染替代材料的增支;(9)現有資產價值減損的損失;(10)政府對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裝物收取的押金;(11)降低污染和改善環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12)為進行清潔生產和申請綠色標志而專門發生的費用;(13)對現有機器設備及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造,購置污染治理設備;(14)政府或民間集中治理污染而建造污染物處理設施和機構的支出。上面所列的這些支出,會影響到當期或多個會計期間的損益,影響到報表上所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企業必須將這些支出列入成本會計的核算系統。

3 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

資本化的企業環境成本,指為了減少或防止潛在的污染,從而保護未來環境而發生的成本,或是出于企業安全或環境原因發生的成本,在未來能夠給企業帶來持續的經濟利益。它一般在利益實現時計入當期損益。資本化的環境成本形成了企業的資產,但在環境成本資本化時有一些特殊的情況:

(1)當一項可以確認為資產的環境成本與另一項資產有關,它應當作為其他資產的組成部分無須單獨確認。

(2)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資本化的環境成本都與另一項資本資產有關,這些環境成本本身并不帶來特定的或單獨的未來收益,其未來收益存在于企業經營中使用的另一項生產性資產中。例如,清除建筑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質,這項工作本身并不產生未來經濟利益或環境收益,受益的是建筑物以及使用建筑物的人群,而將這種清理成本作為資產單獨確認就不合適。同樣,一臺能清除大氣或水污染的機器,它是能夠產生特定或未來的收益的,將其單獨確認為資產是合適的。

(3)與環境成本有關的資產發生減值時,其確認的原則與其他資產相同,但因環境因素的不確定性更大,特別是環境污染對有關資產所產生的減值影響,不容忽視,必須予以考慮:當一項環境成本作為另一資產的價值的一部分,應對這一資產進行評估,看其有無減值,如有減值,要采用會計上計提準備金的方式將其價值減計至可收回金額。

除上述可以資本化的環境成本外,企業發生的許多環境成本并不會在未來帶來經濟利益,或者與未來利益沒有足夠的關系,因而不能將其資本化。這些成本包括:廢物處理成本、與本期經營活動有關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動引起的損害、持續的環境管理和環境審計成本等。因不遵守環境法規導致的罰款,以及因為環境損害而給予第三方的賠償等,均視為環境相關成本,這些成本不產生未來收益,因而應作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參考文獻

[1] 孟凡利.環境會計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2] 肖序.環境成本論[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 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題[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4]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環境成本和負債的會計與財務報告[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5] 王立彥.環境成本核算與環境會計體[J].經濟科學,1998,6.

[3] 肖序,毛洪濤.對企業環境成本應用的一些探討[J].會計研究,2000,6.

環境與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即使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可是人均園林占有率卻特別低,這主要是由于過度重視城市的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城市園林綠化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針對這種狀況,論文首先介紹了城市園林綠化的含義,并且在此前提上,從城市環境與城市發展等方面剖析了城市園林綠化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關鍵詞:城市園林  綠化保護  生態環境

前言:伴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城市污染問題也逐漸嚴重,威脅著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為了有效解決城市污染等問題,就需要增強城市綠化創建??墒?,從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城市園林綠化創建較慢,無法有效滿足社會發展對城市創建的要求,所以針對城市建設部門和環保部門來講,有必要認清城市園林綠化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增快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進程。

一、城市園林綠化的含義

城市綠化的創建過程且目的與功能要求等方面與園林存在一定的差異,可是都隸屬于生產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綠化屬于對環境資本的投入,他的經濟回報具有多樣性、豐厚性等特征。針對園林來講,城市能夠把其作為基礎設備,也能夠將其作為休閑設備,然而針對城市園林綠化來講,主要是在傳統園林與現代園林的前提上,結合城市發展,按照城市建設與人們的所需,把整個城市的轄區作為主體,對城市園林展開建成,其目標在于“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空氣清新,人居和諧”。其重要特征就是“城中有鄉,郊區有鎮,鎮中有森林”。

二、城市園林綠化保護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性

(1)美化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第一,美化環境重要性。對于城市園林綠化,有助于提升環境質量,美化城市環境。通過城市園林綠化,增強生態環境保護,能夠有效提高城市美化度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環境情況,進而推動環境舒適度提高,在城市園林綠化布局、規劃當中,合理運用花草樹木,不單單能夠提升生態保護效果,還能夠提高城市美感。通過城市園林綠化,人們能夠感受悠然、輕松感受,在學習工作之外,我們在城市綠化帶,可以養生與散步,讓人們身心健康創造一個良好的城市環境。所以,城市園林綠化具有美化環境的價值。第二,增強城市園林綠化,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是人與自然長遠性、可持續性發展的主要作用力。伴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工業水平持續提升,水土與大氣污染問題逐漸嚴重,你們生活質量慢慢降低,身心健康受到亞種威脅。然而,增強城市園林綠化,增強生態保護環境,有助于改善環境污染問題,提升人們生活質量,是人與自然長遠性、持續性發展的主要作用力,社會各界需要高度注重[1]。

(2)有助于人民身心健康

伴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發展步伐逐漸增快,人們學習壓力、工作壓力也隨之遞增。人們位于快節奏時代,休息、放松機會較少。對城市園林綠化,增強生態環境保護,能夠改善空氣質量,提高城市美化度,從舒緩人們視覺疲憊、精神緊張度,使人們在工作之余時間,能夠呼吸新鮮空氣,通過綠意感受,緩解神經緊張。通過城市環境優化,向人們輸送新鮮空氣,有助于消除疲勞與放松身心,針對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病癥預防,具備明顯性效果,還能夠改善煩躁與焦慮情緒,從改善人體身體健康[2]。

(3)改善氣候,凈化空氣,防塵污染

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增強生態環境保護,能夠有效改善氣候條件,起到提供氧氣與凈化空氣的效果,有助于提升水土保護程度,減少城市噪音。因此,立足生態層面,增強城市園林綠化,保護生態環境特別關鍵。第一,改善氣候。由于樹木根部有99.8%水汽蒸發,其他0.2%學分受到光合作用。因此,森林空氣濕度顯著優于城市空氣濕度,大概高出39%。城市綠化帶空氣濕度比非綠化帶空氣濕度顯著更高,大概高出15%至24%。因此,通過城市園林綠化可能耗費一定的太陽能輻射,促使太陽熱能蒸散。在夏天時,能夠使炎熱溫度有所下降,高溫持續時間有所減短,抵擋太陽輻射與地面反射熱。第二,凈化空氣。人類在自然界生存,必須依靠空氣,人類在呼吸空氣過程當中,假如CO2還略為0.05%,會影響人體呼吸順暢度。假如CO2濃度為0.2%,會致使高血壓、耳鳴等負面癥狀。通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使CO2化成氧氣。因此,城市園林綠化,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起到凈化空氣的效果。伴隨著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慢慢增快,城市人口急劇遞增,CO2濃度持續升高,氧氣被大量耗費。通過城市園林綠化,促進CO2釋放新鮮氧氣,實現釋放氧氣與凈化空氣目的。除此之外,由于綠葉植物吸附性較強,能夠有效吸附有害物質,促進灰塵粉塵、熱度與輻射降低,主導風力與污染物流動,能夠顯著改善環境質量。最后,防塵污染。通過城市園林綠化,針對空氣浮沉灰塵、顆粒物和塵埃,具備一定阻擋作用,對空氣塵埃具有吸附、過濾作用,阻止空氣異物進入肺部,引發肺病、氣管炎等病癥出現,使呼吸道病癥出現率有所人少。由于草坪、樹木對空氣粉塵具有過濾與吸附作用,能夠使塵埃污染率降低。因此,擴建城市綠化面積,能夠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凈化率[3]。

結語:以上,伴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現代化建設步伐持續增快,城市建設與發展,與園林綠化生態環境保護已無法脫離。因此,增強城市園林綠化,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有助于美化環境,改善人體身體健康,促使城市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作用。與此同時,園林綠化有助于改善氣候,凈化空氣,塵埃污染,降低噪音污染與保持水土,具有重要生態作用。所以,在城市發展進程當中,增強園林綠化與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蔣雪琴. 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發展[J]. 現代園藝, 2020(2).

[2] 張宇琦.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環境[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9, No.433(15):54-55.

[3] 張瀟月. 園林綠化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分析[J].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9, 000(003):10,14.

環境與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環境污染的治理關乎人類生存與健康,自黨的十九大會議以來,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簡要闡述了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分析了環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并分別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打造綠色環保的發展體系、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全民生態保護意識以及積極建設生態工程,推廣綠色生態技術等方面,提出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關鍵詞:環境污染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工業廢水、汽車尾氣和生活垃圾等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1]。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環境污染治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環境治理主體單一,排污處理不到位等等,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環境治理刻不容緩。

一、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生態環境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環境,還關系到民生利益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和過去相比,雖然國內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生態環境的保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態環境保護是必然趨勢。環境保護與人類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環境保護工作不單單是政府部門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特別是在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生態環境危機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每一個公民都應主動加入到環境保護事業當中,推動環境治理的現代化發展。第二,環境保護應當順應時代的潮流。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不能忽視環境惡化帶給國家發展的負面影響,世界各國均已注意到環境惡化帶來的沖擊,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探索更有效的環保治理手段,轉變過去那種犧牲生態環境追求經濟利益的模式,嚴格遵循科學發展觀進行生態治理,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我們應當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第三,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是社會的共同期盼。生態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近些年國內外各種環境問題的出現,社會輿論越來越多,人們愈發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為了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幸福感,必須要做好環境治理工作[2]。

二、環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治理主體單一

環境污染的治理并不是某部門或某主體的責任,而是全社會的責任,環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事業,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污染治理問題,但是站在大局上來看,公眾自主參與環境治理的意識不高,同時缺乏公眾參與的渠道,未能形成社會多方共同配合進行環境污染治理的格局。

(二)排污處理不到位

近些年,政府部門針對企業的排污處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有的企業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未能全面落實,無法達到政策或方案的預期效果,大大增加了后期治理的難度。在多元的污染類型當中,最為嚴重的污染形式為水污染,為此需要把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當作環境治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尤其是工業廢水,里面會夾雜一些重金屬或其他化學物質,產出量較高,如果處理不到位便會嚴重危害生態環境,甚至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3]。

三、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打造綠色環保的發展體系

生態環境的保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但是如果單靠自我約束是很難取到理想效果的,也就是說有關部門應當盡快健全法制結構,制定一個系統的綠色發展體系。第一步,需要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的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規與體系,適當地調整和補充既有的法規。第二,要不斷健全生態投入的政策,有關部門應適當加大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資金支持,在爭取國家專業補助的同時鼓勵中小企業加入到環境保護事業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第三,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環境補償政策。政府部門可以對那些容易產生環境污染的行業提供一定的補貼,幫助企業實現技術改造,責令污染處理不達標的企業推出市場,大力推行綠色能源和綠色技術,適當地調整污水處理與生活垃圾處理的費用標準,利用制度有效控制,確保綠色環保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全民生態保護意識

國內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全體公民的參與,提高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這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治理環境。有關部門要定期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動員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垃圾分類和資源節約,提高公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4]。

首先,要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教育。當下,公眾的環保意識不夠高,主要是因為大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了解不多,為此需要想辦法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中小學教育中,從小培養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進而增強整個社會的憂患意識,發自內心地保護環境。其次,積極開展技術宣傳與推廣活動。目前,科學技術發展速度飛快,信息傳播越來越便捷,可以借助科學技術加大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宣傳,利用廣播、電視、書籍和報刊等形式向人們傳遞循環經濟的概念,同時宣傳綠色技術。最后,有關部門要定期開展可持續發展的培訓,通過培訓活動鼓勵全體公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發揮領導干部的榜樣帶頭作用,營造良好的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氛圍。

(三)積極建設生態工程,推廣綠色生態技術

生態環境的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從身邊的小時入手,堅持不懈,落實好環境保護工作。要想恢復良好的生態環境,需要大力建設生態工程,比如綠地、公園、花草、樹木、水資源等等,這些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環境的改善需要采取新設備、新技術來推廣生態文明,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環境。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的環境治理技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以杭州為例,該城市是我國節能減排的模范城市,在城市里積極推廣綠色技術,降低了對城市環境的污染,同時還節約了資源,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與此同時,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到了變廢為寶,對資源進行二次利用,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通過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刺激消費。我們可以充分借鑒杭州的發展模式,創新生態環境保護方法,讓綠色生態技術造福人類[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與人類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針對環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可以充分參考上述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體系,引入綠色技術和工藝,節約環境治理的成本,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針對性,保證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明玉. 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策略研究[J]. 皮革制作與環??萍?,2020,02(05):40-41.

[2] 劉昭弟,張春麗,羅芳林.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污染問題與治理策略研究[J]. 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3):89-90.

[3] 蘇麗,馬景順. 河北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對策研究[J]. 石家莊學院學報,2020,23(01):17-22.

[4] 李華. 生態環境視角下環境污染治理對策解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20(10):32-33.

[5] 王傳貴.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污染問題與治理策略[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6):121.

環境與經濟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基于耦合模型對上饒市2001—2012年的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程度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01—2012年間,上饒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耦合度經歷了從低水平耦合到高水平耦合的過程,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二者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耦合關系。其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趨勢,但目前二者的狀態未達到最優,系統要素間還未到高度耦合協調。未來上饒市旅游產品在繼續保持原真性和生態型的基礎上,應著力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由觀光型旅游模式向休閑度假型旅游模式轉變。

關鍵詞:旅游經濟;生態環境;耦合;上饒

引言

旅游產業是典型的資源依托型和環境依托型產業,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反過來,旅游業的改革發展,對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有重要意義。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游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注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國內外學者對如何實現旅游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國外研究起步較早,涵蓋的領域廣泛,具體包括旅游環境容量、旅游承載力測算、旅游生態足跡的評估、旅游經濟發展對目的地環境影響及可持續發展、旅游生態保護等[1]。國內有關旅游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宋進喜(2002)[2]以西安市為例,探討旅游經濟開發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效應。王輝和姜斌(2006)[3]以大連市為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沿海城市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協調發展問題。崔峰(2008)[4]對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發現上海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度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屬中度到良好的協調發展類,這與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還不相稱。

一、研究模型的運用

系統發展過程中各變量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弱程度一般用耦合度來描述。協調度是度量系統或要素之間協調狀況好壞程度的定量指標。本文借助物理學中的耦合協調度模型[5],將旅游經濟、生態環境兩個子系統通過各自的要素產生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程度定義為旅游生態系統耦合度。

比對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耦合程度的大小,將上饒市生態環境系統與旅游經濟系統分為4大類10個亞類,具體如下:(1)高度協調:優質耦合協調類(0.85~1);良好耦合協調類(0.75~0.85);中級耦合協調類(0.7~0.75)。(2)基本協調:初級耦合協調類(0.6~0.69);勉強調和協調類(0.5~0.59)。(3)過渡類型:瀕臨失調衰退類(0.4~0.49);輕度失調衰退類(0.3~0.39)。(4)失調衰退:中度失調衰退類(0.2~0.29);嚴重失調衰退類(0.1~0.19);極度失調衰退類(0~0.09)。

二、上饒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

(一)評價指標體系與指標權重的計算

本文選取了14個有針對性的指標(其中旅游經濟指標4個、生態環境10個,見下頁表1)以此來進行上饒市生態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水平的測算。本文選取2001—2012年上饒市的指標數據。本文數據來源于2002—2013年《江西省統計年鑒》、上饒市2001—2012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上饒市2001—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江西省統計局、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網站。

為避免主觀賦權所帶來的偏差性,本文采用變異系數法[6]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得出各指標的權重(見下頁表1)。

(二)耦合協調測算結果

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帶入具體數據,得到上饒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耦合度、協調度、以及兩者之間的對比關系以及耦合協調度的類型判別,結果(見下頁表2)。

三、評價結果分析

(一)上饒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水平

通過上頁表2的計算結果和下圖的走勢圖可以看出,上饒市在2001—2012這十二年間的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旅游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從2001年的0.005上升到2012年的0.484。但值得注意的是,上饒旅游經濟發展在這一時間區間內出現了一次衰退,即旅游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從2002年的0.008跌至2003年的0.002,究其原因是2003年國內的“非典”事件對旅游經濟和整個旅游產業造成了較為明顯的破壞和抑制作用。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上饒旅游經濟從2009年開始有了較大的飛躍,增長速度保持在年均25%左右。這與上饒旅游發展的一系列成就不無關系。2008年7月,三清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江西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2012年9月,三清山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自2007年起,婺源縣開始組建婺源旅游集團,并在央視等主流媒體進行宣傳推廣。

從生態環境方面來看,上饒市這十二年間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相對保持平穩的狀態,生態環境沒有較大破壞但也沒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底,隨著國家戰略工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成功批復,上饒從2009年開始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近兩年的生態環境水平又有所下降,反映出經濟結構轉型和調整背景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與新型經濟發展方式之間的嬗變與博弈比較突出,顯然如何讓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達到良好的耦合協調水平還有一個相對長的過程。

從耦合度(C)來分析,可以看到上饒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的耦合度經歷了從低水平(0.332)耦合到高水平耦合(0.881)的過程,耦合度水平自2005年起保持相對平穩的態勢,之后的八年間上饒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度均保持在0.8以上,這反映出上饒市旅游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越來越緊密。

(二)上饒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度評價

從上頁表2數據反映出,上饒市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趨勢,協調等級由失調衰退向基本協調轉變,表明上饒市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之間的耦合關系強烈,生態環境改善與旅游經濟增長形成良好共振效應。

結論

以往有案例實證的結果通常是反映出目的地城市前期旅游經濟發展先滯后、生態環境先良好,中后期階段旅游經濟發展提速、生態環境卻惡化的常規結果,而以上饒市這一典型區域做實證研究發現,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可以呈螺旋式上升發展的態勢,兩個子系統可以相互共振,促進系統由無序向有序發展。來自協同理論的耦合協調度模型恰恰提供這樣一個重要的定量研究工具。上饒市旅游經濟發展有與其他旅游目的地城市發展的共性,有存在自身發展的特殊性。隨著江西旅游強省建設和上饒旅游強市的建設的推進,未來上饒市旅游產品應該在繼續保持原真性和生態型的基礎上,由觀光型旅游模式向休閑度假型旅游模式轉變,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是未來上饒市旅游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倪紹祥.我國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162.

[2]  宋進喜,王伯鐸,李懷恩.西安市旅游開發的環境效應及環境整治建設[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6):683-686.

[3]  王輝,林建國,姜斌.大連市旅游與環境協調發展度分析[J].海洋環境科學,2006,(1):84-87.

[4]  崔峰.上海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5):64-69.

[5]  吳大進,曹力,陳立華.協同學原理和應用[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92-93.

[6]  索曉波,門寶輝.變異系數權重TOPSIS法在水資源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3,(2):129-130.

環境與經濟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室內設計應運而生,其是建筑設計的拓展和延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息息相關。在建筑設計中,應從整體角度出發對室內設計進行把握,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從而更好地滿足現代人的實際需求。文章主要對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設計的關系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建筑行業;室內設計;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空調設備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142

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nterior environment design

Huang Zuru

(Jingc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gmen, Hubei Province,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當前我國的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發展尤為迅速,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因素及手法均被應用其中,但關于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設計之間關系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但關于生態系統與建筑設計的理論基礎和時代背景研究已趨近完善。將自然與建筑進行有效結合,也逐漸成為我國建筑設計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1 國內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現狀分析

20世紀以來,隨著室內空調設備和多層建筑的層出不窮,室外自然環境與室內空間逐漸有了聯系。城市中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節奏,疏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距離?,F代建筑材料常以玻璃、混凝土、鋼鐵為主,雖展現了現代文明的冷靜與干練,但卻缺乏與人類的情感交流。據相關調查表明,兒童長時間居住在高樓內,將嚴重脫離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同時也會對其智力發展和身體素質造成影響,而這也是現代建筑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另外,在現代建筑中,很少有住戶會考慮在住宅中設置自然景觀空間,大多數均被封閉陽臺所替代,使得居住環境嚴重脫離的自然景觀,而這對于住戶的身體健康而言,無疑會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在封閉式建筑中,由于通風不暢所引發的問題,目前已在國際建筑界和醫學界引起強烈關注。

2 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設計的關系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人類均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而生存,即便是置身于人工環境中,但依然無法忽視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和改變。人類在打造室內環境的過程中,始終是處于一個自然環境中,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其影響。關于兩者之間的關系表述如下:在室內環境設計中,主動融入自然環境因素;即便人們在主觀上能夠忽視自然環境因素的應用,但其仍然可被動的應用其中;過渡使用自然環境因素,也會對其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是人們在今后需要反思的問題。

2.1 在室內環境視覺藝術中應用自然環境要素

動物、水體、山石、植物等自然要素,與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視覺藝術息息相關。例如,人們常喜歡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使用一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其可為單調的空間增加一絲色彩和神秘,并帶給人身心愉悅的感受。隨著四季的不斷更迭,室內植物也會隨之而改變,此時,其不僅可帶給人空間上的直觀感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發人們對自然和時間的感悟,從視覺藝術出發凈化人的心靈,屬于一種自然而豐富的自然要素[1]。

在室內環境設計中,設計師通過各種自然環境要素的巧妙應用,可讓人在自然環境和室內環境的過渡中,產生心理和視覺上的連續性感受,使兩者之間的銜接更加自然,不會產生“突變”感受。從視覺的角度來看,自然環境會對建筑物產生一定影響,進而對室內環境的形態進行改變,此時的室內環境也會借助建筑物構成的影響,反作用于室外的自然環境景觀。由此可見,自然環境和室內環境實則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诖?,人們在今后設計室內環境的過程中,首要問題便是考慮視覺的過渡性。例如,當人們在室內環境中并接受內部的視覺感受時,通過玻璃墻、窗戶以及門等界面,也會同時接受室外環境所帶給自己的一切,而通過室內環境設計,能夠使這些感官達到和諧發展、相互融合的境界,不會使人們產生突兀感??偠灾?,建筑物和外部自然環境和室內環境進行聯系的重要媒介,在研究室內環境視覺藝術中室外自然環境要素的應用時,一般可從自然光環境、自然景觀布置以及自然景觀等進行全面考慮。

2.2 在室內環境生態技術中應用自然環境要素

在室內環境視覺藝術中,雖然自然環境要素的應用目前已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但正因如此,也引發了一系列人們過分強調視覺享受而產生的生態問題?;谏鲜銮闆r,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需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基本理念,注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此同時,還應在室內環境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融入“生態平衡”基本原則,而這也逐漸成為我國室內設計和環境藝術領域應重點研究的深刻話題。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生態設計屬于一個全新的學科,但其也為室內環境設計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契機[2]。

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學會科學、合理地應用自然環境要素,并以此為基礎,為人們打造出能夠實現生態平衡發展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這一問題具有十分關鍵的現實意義。例如,能源系統優化,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中目前已明確提出,生態小區的總能耗中,10%均應由地熱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新興的綠色能源來提供,而生態住宅室內環境中的熱水供給、空調以及采暖等等,也應盡可能地通過可再生性資源來提供。

3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

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很多設計師便開始圍繞生態保護和環境等課題進行設計探究,在此情況下,“可持續發展”理念應運而生,推動了設計領域的重大變革,且引起了全社會對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的深刻反思。該理念主要是針對傳統設計中的缺陷和不足而提出的一種全新想法,即包含資源再生設計、再利用設計以及少量設計等基本原則,而這種設計目前也成了當代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方向。

通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用,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緩解人們現階段的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環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可激發人員的設計靈感,為人們提供了綠色、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具體途徑分析如下:

3.1 設計理念

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以往的定式思維發出了挑戰,并強調即便是微小的改變,也可能會使最終的設計效果產生巨大變化,而這一目標,往往需要人們變革傳統思想來實現。

3.2 材料

即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選用那些少量使用自然資源的建筑=材料,且建材均應采用無污染生產技術和低能耗的制造工藝,以此實現環境的有效保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3]。

3.3 結構

部件化結構的應用,可大幅度的節約現場作業時間,同時也方便后續的移動和拆卸,提升了室內空間的靈動性,與此同時,還可有效延長建筑結構的應用時間,加快了綠色裝修的實現,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際需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的日益深入,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疏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距離,而該問題也逐漸延伸到了室內環境設計領域。而通過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的和諧共存,不僅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在改善生態環境問題方面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國峰.高等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理論教學研究——評《室內色彩設計學習》[J].教育發展研究,2017,37(03):85.

[2]汪麗媛.淺談新型地板鋪裝輔助材料——椰殼活性炭在家居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4,26(03):222-223.

[3]鄭宏飛,張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思考——以重慶地區為例[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4,12(04):35-37.

[4]張超. 當代西方環境審美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收稿日期:2017-11-22

作者簡介:黃族儒(1995-),男,本科,在讀于荊楚理工學院。

上一篇:機會成本的論文下一篇:宏觀經濟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