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化學中考總結范文

2023-04-13

化學中考總結范文第1篇

一、發揮學生在復習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充分發揮學生在復習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操作。一是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啟動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考試復習的主人。二是引導學生頭腦清楚地站在掌握化學知識體系網絡的高度領會化學科考試說明,心中有本“考點”帳,不當題海中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題“奴隸”。三是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準出發來確定復習訓練的標尺。四是教師不以自己的主觀設置教學方案,要以學生反映出來的實際難點為復習的主攻目標,借助基礎知識為載體,側重能力訓練??傊?,整個教學的部署,從學生的所需、所求為基本出發點,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為主體作用的發揮,突出學生在復習教學中的“主角”地位。

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他們能否充當復習活動的“主角”。我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如下的做法。首先,給學生騰出自學課本的時間,堅持每章復習之前,發給學生閱讀思考題為共導讀,用思考題激發學生邊讀邊思考,上復習課時,再提醒學生注意課文中的重點,以及看似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實內涵深厚的段落文字進行精讀。其次,每當復習到知識難點和思考坡度大的典型問題時,設計若干階梯式的思考題,指引學生自己分析解題思路,展開討論,力求學生自己搞懂。

二、激勵學生在學習思考時發揮主動精神

激勵學生在復習中發揚主動精神,我在實踐中感到以下做法比較成功。

1. 在基礎復習的階段,穿插若干啟迪思維的“踮腳題”,鼓勵學生對這些在化學之樹上結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腳、跳一跳把它摘下來,不要膽怯,更不要自棄自暴。開始時多數學生無所適從,我作適當提示,激勵他們挖掘潛能,開辟思路。漸漸的,多數人習慣了,發展到后來,一般學生提高了興趣和信心,面對能力題躍躍欲試。

2. 要提高學生的信心和興趣,教師就要堅持做到訓練精選,每練必評,評講時借助一些典型題目練習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類比、抽象等科學思維的方法既強調學生對化學現象進行形象思維,又引導學生學會抽象思維,不斷強化思維品質。日積月累,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就會得到提高。

3. 綜合復習階段,除了注意化學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還要側重于組織學生廣泛接觸不同角度的新題型,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首先應自己明確,進而告誡學生,不應抱有希望通過大量做題,碰運氣撞到現成中考題的僥幸心理,而應立足于自己解題能力提高,面對一道看似面目全新的考題,先不要怕它,靜下心來讀懂題意,理出頭緒,運用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積極求解,這即所謂以不變應萬變。

三、把握復習內容,形成“三點”構織網絡式化學知識體系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緊扣考點,關注熱點,突出難點,形成“三點”的化學知識體系。

1. 緊扣考點。

所謂“考點”,指的是《中招化學考試說明》所規定的范圍。復習伊始,我就將復習計劃發給學生,計劃確定首輪基礎知識復習的安排,以考綱規定的化學基礎知識“五大塊”為綱目,統絡上下各冊課本,把各章分別納入包容它的大塊之中,形成知識構架編排復習體系,但仍以課本為依托,按章復習。每章教材復習之初,又將考綱對該章內容規定的考點編織成教學目標發給學生,使其成為貫穿全章復習始終的脈絡。

2. 關注熱點。

所謂“熱點”,指的是歷屆化學中考反復測試的知識要點,例如物質的變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環境的污染及保護,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燃燒條件與滅火,金屬銹蝕與保護,等等,幾乎是每年必考的熱點問題。為了突出熱點,每章復習之初,除了向學生說明考點外,教師還應編織以熱點為知識體系表,圍繞熱點展開自學思考題來引導學生,這些思考問題能成為教師課堂歸納知識要點的提綱。

3. 突出難點。

所謂“難點”,指的是學生在明確考點、掌握熱點過程中所遇到的知識障礙??荚噺土暼萘看?,內容廣時間緊,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能,又不可取。因此,教師應注意從學生認知的實際出發,舍得在熱點里的難點問題上花時間,下功夫,以保證學生腦海里構建的知識體系脈絡暢通,啟動靈活,運用自如。

四、講究復習策略

在化學總復習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三種關系。

1. 正確處理好落實知識訓練能力的關系。

在復習訓練中,如何針對考題的特點處理好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的關系?我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顧互相滲透,不同階段,有所側重”。在基礎復習階段,我把復習重點放在雙基知識的落實上,每當要求學生系統地鉆研課本時,注意指導學生怎樣自學;每當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和知識規律時,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每當要求學生掌握實驗知識時,強調學生對許多實驗儀器,藥品、操作的特點進行再認識。到了綜合復習階段,重點轉移到能力練時,我沒有忽視組織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系統復查;每當分析一道能力題時,都不忘提示學生注意解題時借助哪些基本知識,把這些知識要點再次進行強化。

2. 正確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分層指導的關系。

化學中招的考綱與考卷,對于每個考生要求都是統一的,然而學生的化學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考試復習不能一刀切。對此,我采取的策略是“整體要求,分層指導,抓住兩頭,帶動中間”。在每個復習階段,對每章我都提出教學目標,從中等程度學生的水準出發,安排復習時間和內容,規定練題量,統一要求每位學生都用考綱來規范和檢查自己,努力爭取達到復習目標。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其達標程度和練量不作統一的規定;個別輔導時,側重于抓強、弱兩個層次。

3. 正確處理好廣集信息與限量用題的關系。

信息、資料的采集和使用,對于中招考試復習的掌握有著重大的影響,我采取的策略是“廣集信息,限量用題,選題求精,重在落實”,通過多種渠道,廣集信息資料。面對各種信息資料,教師務必克服隨意被動性,不能大略地瀏覽,憑大概印象就決定取舍,而應該認真做一遍,將那些內涵深刻、啟發性強、起點高卻落點低的典題挑出來自己組合。在訓練量上,切莫用“題海”淹沒學生,而必須做到精選精練,限量用題,這樣做既能保證學生對精彩試題能認真消化,促進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控制時間,不影響各學科的平衡發展。

化學中考總結范文第2篇

內江:人生需要____

株洲:新

廣州:出錯

蘭州:我的____夢

紹興:慢下來的時光

衢州:材料作文“讓雨衣”

嘉興:歌聲嘹亮

菏澤:寫好人生每一頁

東莞:那兒„„

鹽城:放慢腳步

淄博:“我的座右銘”或“給xxx的一封信”徐州:總有一次驚喜

泰州:這樣多美麗

濰坊:種樹的農夫

寧德:以“我_______,我快樂”

寧德:以“初三生活是首歌”

佛山:穿過烏云的陽光更加絢麗

長沙:我不相信眼淚、另一角度

聊城:提醒

雅安:留下

宜賓:成長的滋味和續寫

湘潭:____的夢想

崇仁:帶著____出發

泰安:朋友

江西:帶著____出發

南通: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

舟山:海,藍給自己看

杭州:懂得分享

湛江:活著需要什么

湖州:認真

鞍山:話題作文“溫暖”

德州:窗外有藍天

揚州:漸至佳境

南充:以“陽光”為話題的作文

邵陽:以綠為題作文和我要說給**聽湘潭:____的夢想

無錫:從腳下出發

泰安:朋友

化學中考總結范文第3篇

(2012天津)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鈉,某同學為測定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他取該純堿樣品11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150.7g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19.7g沉淀(不考慮過程中物質質量的損失).請計算: (1)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所加氯化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到0.1%)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2013天津中考)現有含雜質的氯化鎂樣品10g(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117g質量分數為10%的溶液.求: (1)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

(2)所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014天津)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鈣和氯化鈣,取該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質量的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產生2.2g氣體。(假設氣體全部逸出)。計算:

(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 (2)所加稀鹽酸的質量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015天津)某碳酸鈉樣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鈉,取一定質量的該樣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將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質量分數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質量是195.6g,將溶液蒸干,得到15.6g硫酸鈉。 計算:

(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原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016天津)取硫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271.7濾液(不考慮實驗過程中質量的損失).計算:

(1)該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反應后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017天津)現有碳酸鈉和氯化鈉的固體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將該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質量的稀 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37g氯化鈉溶液。計算: (l)原固體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至0.1%); (2)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至0.1%)。

(2010天津)將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此時燒杯內各物質的總質量為64.9g。試計算: (1)原混合物中鐵粉的質量分數;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配制上述反應中所用稀鹽酸需要質量分數為38%的濃鹽酸(密度為1.19g/cm3)的體積。(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009天津中考)向盛有9g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含氯化鈉的氫氧化鈉固體混合物1g,使之全部溶解后,向燒杯中滴加右圖所示的稀鹽酸,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為10g。試計算:

⑴原固體混合物中氫氧化鈉的質量; ⑵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2008天津中考)將銅和氧化銅固體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燒杯中,當加入稀硫酸100g時,氧化銅與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8g(不考慮過濾過程中溶液的質量損失)。

(1)混合物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計算結果保留到0.1%)。 (2)求稀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化學中考總結范文第4篇

一、選擇題

1.(10福建省福州8.)英國科技人員研制出自動滅火陶瓷磚,磚里壓入了一定量的氦氣和二氧化碳。這種磚砌成的房屋發生火災時,在高溫烘燒下,磚會裂開并噴出氦氣和二氧化碳,從而抑制和撲滅火焰。自動滅火陶瓷磚的滅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

C.降低燃燒物的著火點

D.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2.(10福建省晉江11.)在實驗室中常將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白磷的著火點 B.防止白磷與空氣接觸 C.使白磷與水結合成穩定的物質 D.將白磷溶解不易著火

3.(10,婁底13)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燃燒反應的歷史。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10南昌市)12.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只有在點燃或加熱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B.只要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可燃物就能燃燒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質才能燃燒

D.只要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就能滅火 5.(2010·遼寧鞍山,7)廚房炒青菜時,油鍋過熱著火,下列滅火措施適宜的是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

C.倒人大量菜

D.撒上沙子

6..(10無錫3)下列屬于禁止煙火標志的是C

7.(10泰安)12.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此話的意思是說,做人必須腳踏實地,事業才能有成;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從燃燒條件看,“火要虛”的實質是 A.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B.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D.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8.(2010·遼寧鞍山,7)廚房炒青菜時,油鍋過熱著火,下列滅火措施適宜的是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

C.倒人大量菜

D.撒上沙子

9.(2010·甘肅蘭州,7)學習化學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為化學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學知

第 1 頁 共 4 頁

識去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從化學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夜晚發現液化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

B.人們每天的飲食中都應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補充蛋白質

C.撲滅電器、圖書檔案等火災最適宜的滅火器是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D.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立即加水滅火

10.(10年云南玉溪9)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開挖隔離帶,其目的是隔絕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隊員用水撲滅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C.汽油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是因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燈帽蓋滅酒精燈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11.(10株洲)5.下列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或與燃燒爆炸有關的圖標中,表示錯誤的是

A.劇毒品

B.爆炸品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吸煙 12.(10株洲)16.下圖是一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對比實驗,對有關實驗現象和結論的判斷錯誤的是

A.實驗1中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白磷

B.實驗2中自磷燃燒,說明實驗2中的熱水溫度高于實驗1

C.實驗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氣,燃著的白磷會熄滅

D.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并達到著火點

13.(10哈爾濱2).下列圖標中屬于消防安全標志的是(

)

② ③ ④

A.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

14.(10龍巖市6).燃燒反應是指一種物質快速結合氧氣生產一種或多種氧化物的反

第 2 頁 共 4 頁

應。下列關于燃燒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些燃燒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有些燃燒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有些燃燒反應屬于分解 D.有些燃燒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15.(10天津市11).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

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

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

16.【10湖北十堰】9.根據化學實驗常識,判斷下列事故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B.家用電器著火時,立即用水澆滅 C.高層住房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

D.發現煤氣泄露時,立即打開排風扇電源開關

17.【10新疆】9.根據右圖所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現象①③說明白磷的著火點高于紅磷的著火點 B.現象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溫度一定要達到著火點 C.現象②③說明白磷與紅磷的著火點均高于80℃

D.現象①②③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同時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二、填空簡答題題

1.(10邵陽24)某校五樓寢室,學生熄燈就寢后,一同學違規點蠟燭看書,不小心引燃蚊帳,導致火災。就此事件回答下列問題:

(1)從物質燃燒的條件看,蚊帳是_________。

(2)該同學慌忙打開房門,致使火勢迅速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寢室同學驚醒后,一邊撥打“119”,一邊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

B.跳樓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噴水將大火撲滅,水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1)可燃物

(2)開門使室內空氣形成對流,使室內氧氣更充足

(3) A (4)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2.(10貴港17)(5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用相關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鄰居由于吸煙,亂扔煙頭,不慎引燃被子而發生火災,則煙頭在引發火災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其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Al(OH)3,用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第 3 頁 共 4 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___反應。

(1)使可燃物達到著火點

(2)將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3)Al(OH)3+3HCl=AlCl3+3H2O

3.(10大連52).冬季可用煤爐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現象中的原理。 ⑴生煤爐時,需先引燃木材。

⑵開始時煤燃燒較弱,過一會變得劇烈。 ⑶煤層上方有時會出現藍色火焰。 ⑷用扇子扇爐火,越扇越旺。

答案:⑴提供熱量使煤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⑵燃燒放熱增多,大于了散熱使更多的煤溫度高于著火點,燃燒旺盛 ⑶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被熱的碳還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 ⑷增加空氣量,助燃

三、探究題

1.(10寧夏19).某學?;瘜W學習小組設計出右圖所示裝置,并進行白磷燃燒實驗。

(1)當燒杯內的水受熱,溫度計顯示30℃時,打開活塞,在盛有水的試管中有氣泡均勻逸出,白磷未燃燒,關閉活塞。錐形瓶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未燃燒的原因是 。

(2)隨著水溫升高,溫度計顯示45℃時,再次打開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燒。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滅火的原因是 。而本實驗中白磷在水里還能夠燃燒的原因是 。

(3)本實驗裝置的A部分還可以用于制取的氣體是 ,收集方法是 ;也可用于制取 氣體,化學方程式是 。 答案:(1)2H2O22H2O+O2↑(1分);溫度未達到白磷的著火點(1分); (2)可以使可燃物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和隔絕氧氣(寫出一條即可得分)(1分);溫度達到著火點,同時又與氧氣充分接觸(1分); (3)二氧化碳(1分);向上排空氣法(1分);

氫氣(1分);Zn+H2SO4=ZnSO4+H2↑(1分); (本小題填寫內容前后關系合理即得分)

化學中考總結范文第5篇

一、認真把握中考化學命題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中考試題命題的指導思想是有利于全面和準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在化學學習目標方面所達到的水平;有利于引導學校改變教學方式, 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擇優錄取學生, 實現普通高中的均衡發展。

研究近幾年的中考題, 可以看出考查的基本原則是:創設情景, 注重探究, 聯系實際, 發展潛能。在重視考查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注重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 關注學生化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突出能力立意, 加強對以實驗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度重視題目的探究價值, 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狀況, 關注化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 適當體現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二、中考化學復習步驟

第一輪:夯實基礎, 提升能力。

在總復習一開始, 我們通常組織學生訓練近兩年的中考試題, 了解中考試題的基本題型, 把握難度及學習層次, 同時指導學生歸納出十幾個中考熱點, 如: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分類, 實驗基本操作, 原子結構, 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與社會, 化學與健康, 化學用語, 物質的鑒別、除雜、分離、推斷, 金屬活動性, 圖表與圖像應用, 化學式計算, 溶液計算, 綜合計算等, 使學生對今后的復習有了明確的方向與目標及重難點, 做到心中有數。

復習中我們按教材編排順序, 指明每節的考點及復習目標, 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 力求細、透, 做到“薄書讀厚”, 同時重視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編織好知識網。在復習的時候, 我們立足于課本而超出課本, 鼓勵學生多想幾個“如果”, 多提幾個“為什么”。能將某知識塊的結構圖延伸出去, 將每個知識點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每個問題的難點是什么, 自己的薄弱點在哪里。同學之間相互討論, 不放過自己的任何一個新思想。待學生的知識拓寬豐富之后, 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

在本階段復習中, 我們還做了多個知識點的小結, 如:常見的化學用語的考查, 化合價與化學式的關系, 歸納各類反應的一般規律, 歸納典型裝置的多種用途, 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溶解與乳化, 飽和溶液和溶解度, 分子、原子、離子的比較等。再如我們曾做的如下的總結, 學生感到很有收獲:檢驗下列離子或物質常用的試劑:

(1) H+:紫色石蕊試液或pH試紙; (2) OH-:無色酚酞試液或pH試紙; (3) COundefined: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4) SOundefined:Ba (NO3) 2溶液和稀硝酸; (5) Cl-:AgNO3溶液和稀硝酸; (6) NH+4:可溶性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7) H2O:白色的無水CuSO4粉末; (8) CO2:澄清的石灰水; (9) O2:帶火星的木條。

通過對知識及時對比、總結歸納, 可以使知識系統化, 將分散的知識集中起來, 便于形成知識網絡加深記憶。把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 基本的方法和價值觀, 以及對化學、社會和技術相互關系的理解, 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作為重點。

在第一輪復習訓練時, 重點在于主干知識的聯系上, 訓練的內容盡量“全面”, 而題型主要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比較合適。

第二輪:專題歸納, 熱點突破。

針對新教材知識不成體系的弱點, 改變以教材單元為模塊的復習方式, 及時展開以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為模塊的專題復習, 以利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建成網絡。我們進行的專題復習主要以中考的重點和熱點為主, 專題的設計和內容力爭新穎, 使學生具有新鮮感;課堂上可多采用質疑式、討論式等形式, 教師多采用“導”的方式, 讓學生參與到講的過程中去, 引導學生去想、去說、去做, 多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得出結論或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我們通常進行的專題復習有:重要氣體的制取與檢驗、除雜與凈化,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判斷與應用, 置換反應的規律, 復分解反應的規律及應用, 酸、堿、鹽的鑒別、鑒定和推斷, 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有關溶液的計算, 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

第二輪復習時的訓練, 重點放在實驗題和常錯題的訓練上, 以提高學生化學學科知識的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 適當綜合并聯系實際。

第三輪:查缺補漏, 考前輔導。

該輪復習, 我們重點針對中考進行適應性模擬訓練, 提高學生答題規范化的能力, 使學生能從知識、能力、心理上做好應試準備, 全面適應中考。

“講評”是中考復習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講評”就是結合學生的練習試卷, “評做題方法和思路”, “評一題多解”, “評思路拓展”。在進行習題講評的過程中, 決不能一味地教師講, 學生聽, 不論什么題型都有各自的規律, 要引導學生對題目學會反思, 并進行舉一反三, 總結規律, 使學生在考試中遇到新情景時能有方法可循, 能夠找到解題的關鍵, 不至于手腳忙亂, 要會站在出題教師的角度分析題目所要考查的知識點, 深化對問題的理解, 優化思維過程, 溝通新舊知識的同化和遷移,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考前模擬訓練, 對知識進行整合, 同時進行考前輔導、答疑, 幫助學生在知識點上查漏補缺。介紹答題技巧, 強調審題的重要性, 重視化學用語以及書面語言的準確規范, 同時調整好中考心理狀態, 確保每位考生能以最佳狀態迎接中考。

摘要:介紹了中考化學命題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夯實基礎, 提升能力;專題歸納, 熱點突破;查缺補漏, 考前輔導的三輪復習方法。

上一篇:化學知識總結下一篇:化學實驗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