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流管理辦法范文

2023-05-06

物流管理辦法范文第1篇

任務一:物流的含義

“物流”的來源

我國在2001年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有機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 18354—2001)。

課堂互動環節(互動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物流現象:食堂每天的豆漿的配送、包裹的送達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任務二:物流的分類

(一)主要的物流分類方法 1) 宏觀物流和微觀物流。宏觀物流是指從社會再生產總體角度認識和研究的物流活動。微觀物流是指消費者、生產者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在整個物流活動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在一個小地域空間發生的具體的物流活動,針對某一種具體產品所進行的物流活動都是屬于微觀物流。

(引導學生舉例)

2) 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社會物流是指企業外部物流活動的總稱,即國民經濟部門與部門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為實現商品流動的各種經濟活動,包括企業向社會的分銷物流、購進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流等。企業物流是指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為實現物質實體流動的各種活動,是以企業經營為核心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

(引導學生舉例)

3) 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國際物流是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物流。區域物流是指某一行政區域或經濟區域的內部物流。(引導學生舉例)

4) 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著眼點在于研究物流的一般規律,建立普遍適用的物流標準化系統,研究物流的共同功能要素,研究物流與其他系統的結合、銜接,研究物流信息系統及管理體制等。特殊物流是指在專門范圍、專門領域、特殊行業,在遵循一般物流規律基礎上,帶有特殊制約因素、特殊應用領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勞動對象、特殊機械裝備特點的物流。(引導學生舉例)

5) 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定義為:“物流渠道中的專業化物流中間人,以簽訂契約的方式,在一定時期內,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業務服務。”物流經營方不參與商品的買賣,只是提供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專門的物流服務,諸如商品運輸、存儲配送以及增值性物流服務。

(舉例——宅急送)

6) 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集成商,它調集和管理組織可以通過整個供應鏈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第四方物流不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務,而且對整個物流過程提出策劃方案,并通過電子商務將這個過程集成起來。因此,第四方物流成功的關鍵在于為顧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務,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服務等。

(二)企業物流的分類

1) 企業供應物流。指為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或消費者購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過程,即商品生產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間的物流。

2) 企業生產物流。指從工廠的原材料購進入庫起,直到工廠產品庫的產品發送為止的全過程。

3) 企業銷售物流。指企業為保證自身的經營利益,伴隨銷售活動將產品所有權轉給用戶的物流活動。

4) 企業分銷物流。專業批發業務的物流作業具有大進大出和快進快出的特點,它強調的是批量采購、大量儲存以及大量運輸的能力,大型分銷商需要大型的倉儲和運輸設施。另外,分銷商屬于中間商,需要與上游和下游進行頻繁的信息交換,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接口和高效的信息網絡。

5) 企業回收物流。企業在生產、供應以及銷售活動中總會產生各種邊角余料和廢料,這些東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隨物流活動的。

6) 企業廢棄物物流。指對企業排放的無用物進行運輸、裝卸和處理的物流活動。

物流管理辦法范文第2篇

摘要:通過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追蹤調查,探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崗位適應性問題,提出對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改革,以更加切合社會需求,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從而提高畢業生就業的總體競爭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物流管理;課程設置;學生就業;崗位適應性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高職教育規模近年來急劇擴大。高校擴招后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凸顯,一方面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畢業生不適合行業的職業要求。高職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為目標,信息產業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制造業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服務業以培養職業型人才為主。我國物流人才存在很大缺口,但隨著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增多,就業競爭也將加劇。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較早設立了物流管理專業,從2006年開始有畢業生,人數達300多人。我們從2006年底開始分階段對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追蹤調查,并輔之以企業調查、物流專家訪談等方式收集資料,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探討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崗位適應性的內在聯系,對課程設置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

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面談、電話訪談、電子郵件交流等方式方法。調查問卷共有45題,分為三大部分:就業、專業(課程)與工作的關系、就業評價。發放問卷120份,收回96份。以其他方式展開調查共90多人次。最后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整理與分析。

(一)就業方向

關于工作崗位學生初次就業時以在物流、生產企業的居多,占83.87%;目前在物流企業者增加了16.91%,在制造業者減少了21.47%,幅度較大。與專業相關崗位占83.87%,“專業完全不對口”的占16.13%,大部分工作與專業主干課程相關。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分布較廣。從表1數據看,與專業相關度不太高的崗位變動不大,在物流相關崗位中,“貨代”、“報關、跟單”增加較多,“運輸”有增加,“倉儲”則減少。崗位變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崗位需求的變化,為專業課程設置與改革提供了參考方向。

關于就業渠道有效渠道:“招聘會”占64.52%,“網絡”占67.74%;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的因素:“創建教學實訓基地”占45.16%,“邀請用人單位交流”占35.48%,“走訪人才市場”占29.03%。說明校外招聘、企業交流與人才市場信息占較大比重。

(二)課程設置

對就業幫助最大的環節選“專業課程”(占63.33%)與“教學實踐”(占66.7%)的最多,這些因素構成主要的就業優勢,這與學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度較高有關。圖1是對專業課程與目前工作相關度的評價結果,專業主干課程與學生就業崗位內容相關性較高。

對專業基礎課程與目前工作相關度的評價(見圖2):“計算機應用能力”占比重最大,其次為“商務談判與禮儀”、“會計學基礎”、“管理學”等。

從工作經歷看需加強的專業知識:“貨代類”占37.93%,“運輸類”占31.03%,“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類”、“成本管理類”均占27.59%,“供應鏈管理”占17.24%、“倉儲配送類”占13.79%。

(三)能力需求

工作勝任情況:選“完全勝任”(占48.48%)和“基本勝任”(占45.45%)的高達93.93%;這一方面說明學生的適應能力較強,另一方面與其目前所從事的物流相關崗位工作水平要求不太高也有關系。這是目前“珠三角”中小物流企業的物流運作、管理水平還不高這一現狀的反映。

“人際交往能力”(占58.06%)、“專業基礎知識”(占38.71%)、“實驗和操作能力”(占32.26%)在職業適應中占比例較大;目前,工作壓力來源選“人際關系難處理”(占46.67%)居首位,選“工作業務能力不強”者占40.00%;“希望彌補不足”而選“社交能力”的占64.52%。工作后能否順利發展職業生涯,人際交往能力排在首位,在校期間除專業能力的培養外需加強情商培養,可結合相應課程教育及第二課堂來開展。

招聘時注重的能力素質:“綜合能力”占54.84%,“外語能力”、“計算機水平”均占35.48%,選“實驗操作水平”的占32.26%。注重綜合能力,基本的信息管理與計算機應用能力屬必需能力;外語要求是經濟全球化的一種反映,進出口貿易、國際物流管理能力的需求增加是其內在要求。

(四)后續發展

如未找到理想工作:選“從低層次做起逐步向目標奮斗”的占76.67%,選“自己創業”的僅占6.67%,學生在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方面存在較大欠缺;我院畢業生有較大差距的:選“外語能力”的占60.00%,“實踐、動手能力”占42.86%,“專業知識”占28.57%。

對工作環境滿意方面選“單位有發展潛力”(占38.71%)居首;更換工作的原因:選“為全面了解企業、獲取經驗、規劃職業發展”的占50.00%,選“為更高收入和福利”的占46.67%。這說明大部分學生注重職業發展機會,但也注重經濟收入因素。選“個人創業”的僅占3.33%。

(五)就業與教育評價

就業后獲鍛煉最多的能力:選“認識社會與自我”的占77.42%,選“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占32.26%,選“組織和協調能力”的占25.81%。

對“結合就業和職業發展實際評價母校的教育工作”,選擇“很好”與“較好”的較多。具體為:選“良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的占64.51%,選“知識面拓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的占63.33%,選“專業知識廣度和深度”的占54.84%。比例較低的是:“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能力的培養”(占25.8%),“實驗技能”(占26.66%)。

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學校在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職業知識和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方面尚有較大差距;在人際協調能力、實驗技能、動手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也有待加強。

關于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崗位適應性的討論

本課題針對企業需求及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確定培養核心職業能力所需的知識和理論基礎,使課程設置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及職業發展需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邊研究邊實踐,探討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崗位適應性的關系,深化專業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建設與畢業生就業。

(一)就業崗位適應性

經濟和科技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直接影響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而職業技術人才結構隨產業結構的調整而變化。知識經濟使生產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轉變,直接影響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的變化,“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作為支撐。

物流運營管理人才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項目策劃和運作管理,需較強的戰略判斷力和操作能力。這個層次的人才需求主要由高職或本科教育承擔。在“珠三角”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背景下,本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人才培養的專業方向和課程設置,根據就業崗位最新要求調整培養方案,推行產學結合,增強崗位適應能力的培養。面對“珠三角”物流人才需求,注重培養在工商企業、物流企業從事基層物流經營管理的專業人才。

其一,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本院建校歷史較長,與當地一些物流園區及企業建立了良好關系,可通過建立實訓基地乃至聯合辦學等方式,使人才培養更切合企業需求。

其二,教材建設方面??烧掀髽I專業力量參與教材編寫,提高實訓、實踐教材的崗位適應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其三,實踐課程方面。目前主要是軟件模擬實訓,應在原有運輸、倉儲與貨代軟件模擬實訓的基礎上加強國際貿易、第三方物流等實訓內容,以適應相應崗位的需求;加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學生到企業進行生產實習、畢業實習,進一步強化職業技能培養。

其四,加強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聯系,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物流相關職業證書考試內容,使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二)人才知識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物流人才必須適應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的需要,只有終身學習才能終身就業。人才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提高的連續過程,短短的三年在校學習時間,并不能讓學生學到所有有關知識,所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非常重要。應適應高職學生的特點,以職業素質訓導為核心,借鑒和引進先進的物流教育方法,以知識、能力、素質形成綜合競爭力。本項目調查顯示,在課程設計上要注重為學生提供繼續學習的接口,在側重物流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通過設立公共選修課和專業提升類課程,為學生的日后發展進行前期引導,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創業能力的培養

開展創業教育是世界教育與就業的重要趨勢,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據預測,未來10年將有12億青年進入勞動力市場,但世界范圍最多只能新增3億個就業崗位,就業問題突出。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我國提高國民的創業能力是實現充分就業的重要保證。據調查,2005年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不到1%,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數字為20%~30%。在本項目調查中,畢業生創業比例相當低。大學生就業是當前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在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不僅有助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更是適應知識經濟發展、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需要。

開展創業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素質。將創業能力培養滲透到職業能力培養的整個過程,可在學院、系、專業層面開設不同層次的相應課程,開設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職業規劃、創業課程,且增強專業針對性,在課程教學中設立創業教育目標;普及創業知識,引導學生把在校學習活動與未來職業有機結合;引導成立與創業有關的學生社團,在素質教育拓展項目中增設創業類項目;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創業設計競賽等,培養學生創新及團隊合作精神,在實踐中增強求職能力和創業能力。

(四)課程設置

課程是聯系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職業教育要求采用職業分析方法制定課程方案和標準,市場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隨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快速變化,高職課程就要突出職業技術與技能的先進性。要培養具有良好綜合素質,能在工商企業和物流企業從事物流經營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決定了學生在基本素質、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專業必修課應以大多數學生能接受為準,爭取在實行全面學分制的基礎上開設各種選修課。

課程任務要注重引進先進科技、管理方法、服務理念和操作技能,促使學生知識、能力的增長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保持同步。該項目根據調查企業物流崗位情況,同步進行教學改革,課程設置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內容,增強崗位適應性。例如,增設采購管理課程,購買第三方物流管理軟件包進行模擬實訓;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管理課程增設軟件模擬操作實訓;加強貨代實訓與ERP實訓等。應注重開發與企業實際、技術應用密切聯系的綜合性和案例性課程和教材,建立具有特色的課程和教材體系。

此外,還應發揮地緣優勢,加強與周邊制造、物流企業及物流園區的合作,加強校外物流實訓基地建設,通過綜合實訓、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環節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加強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聯系,在教學中融入助理物流師、報關員、報檢員、貨代員、助理營銷師等職業證書考試內容,引入實用職業技能,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考,多做從業技能儲備,提高就業競爭力。

通過畢業生追蹤及企業調查,進一步細分專業培養方向以增強針對性。物流人才的培養方向可分為制造業物流、商業物流、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物流、國際物流等等。結合實際情況,本院物流管理專業方向宜以滿足工商企業物流管理及第三方物流管理的需求為主。企業物流管理方向,課程設置上應加強生產運作管理(注重行業特色)、采購與供應鏈管理、ERP、MIS、電子商務等知識的學習,并從企業實習、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實訓等方面加強訓練;第三方物流管理方向應加強物流專業英語、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物流法律法規、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物流規劃、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商務談判、電子商務、團隊管理等知識的學習,并從物流企業實習、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國際貨代等方面加強實訓環節的訓練。

課程設置上應強調人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就業及其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課程結構采用彈性化單元模塊式課程,保持人文和科學素養結構均衡。公共選修課可增設藝術欣賞類、心理學類、社交類、公共關系類、法律類、職業規劃類、創業教育類課程,對管理類學生可考慮開設商務英語、計算機應用、管理溝通、統計學、經濟學、投資理財等課程,并注重學生情商的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擇業、創業能力。

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及第三方物流需求水平的提高,在人才培養上既要切合當前需求,又要高于當前需求水平,同時為人才的日后發展、提升奠定基礎。

高職課程必須關注人的全面發展,以提高全面職業能力為核心,培養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要的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人才。本課題通過對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等方式探討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就業崗位適應性的問題,改革專業課程設置,從課程體系、人才知識結構方面促進專業建設,提高崗位適應能力,從而提高畢業生就業的總體競爭力,促進專業品牌的建立。該項目可為同類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提供參考和借鑒,以增強人才培養的職業適應性,為物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石濱.就業導向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J].職教論壇,2005,(10下):5-6.

[2]黎紅.面向職業需求的地方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探討[J].中國儲運,2007,(1):91-93.

[3]李家華.創業教育與生涯發展[EB/OL].(2008-02-27)http://edu.qq.com/a/20080227/000270.htm.

作者簡介:

黎紅(1967—),女,碩士,廣東科貿職業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陳曉利(1979—),女,碩士,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公式、注解等請以PDF格式閱讀”

物流管理辦法范文第3篇

根據國家頒布實施的《企業物流成不構成與計算》, 該標準將物流成本定義為企業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包括在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環節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及與存貨有關的成本。

二、物流成本的分類

在微觀的角度看待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時, 一般將其分為: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包裝成本、配送成本、裝卸搬運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

三、物流成本的特征

(一) 具有不明顯性

在企業成本統計中, 對外部的運輸成本及向倉庫支付費用等成本顯而易見, 此類成本較為直觀, 但是物流企業發生的費用大部分卻是一些隱形成本。例如:企業內的人員費、設備費用、資金占用等費用。

(二) 具有系統性

物流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物流活動中, 不光在企業內部存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成本而且在企業外部也存在多種成本, 這些成本相互關聯且此消彼長。因此必須將各個成本之間進行優化, 達到總成本最優。

(三) 具有乘數效益

例如, 企業的營業額為100元, 物流成本為10元, 其物流成本每節約1元就相當于其營業額間接增加10元。這就是物流成本減少的乘數效益。

(四) 具有難控性

由于在物流系統中難以揭示的成本有很多, 比如過量的生產及過量的供貨等, 這就使得對其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難度。其次, 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與控制通常是在兩個不同部門之間進行, 這更加劇了成本控制的難度。

四、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

(一) 物流的運作方式

目前我國企業物流方式大致三種, 全部自營、部分自營部分外包、全部外包。據調查我國50%的企業都有意愿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企業需根據自身的企業戰略合理選擇物流運作方式。

(二) 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建設是現代物流企業生產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工作, 其直接關乎企業能否在未來的市場贏得一席之地。信息化程度越高, 使得供應鏈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越高。在不同的階段建立快速的相應機制, 讓各部門協調發揮各自的職能進而使資源更合理的分配。

(三) 物流的有效性程度

在物流系統的各個環節之中, 合理規劃每個階段, 使其成本達到最低的條件下服務相對最好即物流的有效性。此時的成不與服務之間存在效益背反現象, 因此追求物流的有效性是企業的根本目標。

(四) 物流成本的計算方式

物流成本的計算方式與前三個因素不同, 其不會真實的影響物流成本。只是在統計的結果上, 采用不同的計算成本的標準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因此亟需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制定統一口徑的物流成本計算規則。

五、物流成本管理

(一) 物流成本管理的含義

微觀的講, 是指對物流成本進行計劃、實施、分析、比較、控制及優化的一個動態過程, 進而達到控制成本的目標。

(二) 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

首先, 應對上一物流周期的物流成本進行計算, 再綜合本期的情況對成本進行預測。其次, 通過合理的分析進行物流成本決策。再次, 在對各階段物流成本進行計劃和控制。最后, 將結果與決策進行比對, 分析誤差原因總結經驗與不足。

(三)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

其一, 物流成本的降低是現代物流企業獲得利潤的最有效途徑。其二, 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六、各階段物流成本優化的手段

(一) 運輸階段物流成本優化

1) 合理的配置, 提高載貨率。充分發揮載貨工具的載貨量, 合理的配置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拼裝整車運輸與解體運輸、組織輕重裝配等。2) 合理選擇運輸工具。根據距離長短的實行鐵路、公路分流。實行聯合運輸。3) 分區域銷售合理運輸。4) 實行直達運輸和直撥運輸。5) 通過物流深加工使運輸合理化。

(二) 倉儲階段物流成本優化

1) 提高倉儲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倉儲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加強會大大提高倉儲的效率, 這一點可以借鑒日本企業在倉儲方面的管理經驗。2) 提高倉儲的信息化程度, 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各種現代化的倉儲管理系統。這將大大提高倉儲利用率。3) 合理原則倉儲設備, 根據貨物特點合理分配倉儲設備提高周轉速度。

(三) 包裝階段的成本優化

1) 優化包裝設計方案是在源頭上降低包裝成本的措施。在滿足包裝質量要求的條件下, 選取數量最少, 材質最經濟的方案。2) 包裝規格的標準化, 不僅是提高產品質量的保證而且是各個物流園與企業間無縫對接的基礎。3) 盡量發展機械化包裝, 這樣有助于提高勞動效率進而降低成本。

(四) 配送階段的成本優化

1) 加強配送計劃性。在配送過程中, 一些臨時和緊急的配送往往都會大幅增加物流成本。緊急的配送往往只注重時效性, 路線中基本存在載貨率低且返空等情況。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因此配送計劃的合理制定很有必要。2) 配送路線的合理規劃, 路線的選擇對物流的成本、速度和效益都影響巨大。運用數學的模型及數據庫的資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 裝卸搬運階段的成本優化

1) 盡可能消除無效裝卸。2) 裝卸搬運安排的合理化。對各資源的參數進行匹配, 提高機械化、標準化程度都能大幅地降低裝卸成本。3) 盡量做到組合話搬運。針對不同類型的物料, 進行散裝處理和集裝處理。

(六) 流通加工階段的成本優化

1) 加強加工和配送的結合, 建立高效加工中心并完善配套設施。2) 進行多階段、多層次的加工, 避免單一組織。

摘要:隨著現代物流業的不斷發展, 物流業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此常態下, 企業的盈利空間逐漸縮小。這必然要求物流企業在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環節中的成本管理更為精細。

關鍵詞: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優化

參考文獻

[1]劉芄.企業物流成本核算與管理問題探析[J].中國外資, 2011.

[2]潘虹.基于供應鏈視角探究物流成本控制問題[J].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2.

[3]劉明菲, 王槐林.物流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

[4]角井亮一.物流管理[M].北京:東方出版社, 2013.

物流管理辦法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受到了沖擊,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改革物流專業人才的發展方向勢在必行。文章圍繞大數據時代下的特點對物流專業人才發展的方向進行調查研究,對目前物流專業教育模式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對物流專業人才發展方向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廣大物流專業的老師以及學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物流人才;人才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1125

1大數據時代下物流專業人才發展背景

世界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曾經在一篇報道中指出大數據已經滲透社會生活中每一個行業和領域,其潛在價值是不可小覷的。對于海量數據的應用預示著人們生產力與消費水平都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隨著“大數據”概念的提出其應用也會越來越廣,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數據的價值,為數據分析行業人才發展指明了道路。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尤其在物流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有650萬之多,其中專業性物流管理人才缺口50萬左右。為響應國家對“大數據”物流的號召,現代物流行業對于專業化、技術化、數據化的綜合性專業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在調查中發現我國各大高校對于物流專業的學生的教育過于片面化,例如本科院校缺乏大量的操作能力,實戰性低下;專業院校恰好相反缺乏大量的理論基礎。為了大數據時代下的新時代綜合性物流人才,各大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尚需改革與創新。

2大數據時代對物流專業人才發展的影響

大數據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務,數據服務人類,人類提供數據,物流業作為一個傳統的服務行業通過對這些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并將其引入物流業態中,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利信息,為人才培養方向提供第一手的資料?,F如今大數據已經滲透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對于物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同時為物流專業的人才發展也指明了方向。

隨著大數據對各領域的滲透,對于我國物流專業人才的發展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思考,現如今我國缺的不是知識型的物流人才,而是信息型、綜合型的全能型人才,我們應抓住時代的特點,順應時代的發展,以潮流為背景然后再加強知識基礎建設。

3大數據時代下物流專業人才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下,正如古登堡發明的印刷機改變世界一樣,大數據的趨勢也促使商業和社會結構發生變化?,F代物流作為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物流行業人才發展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31宏觀層面

(1)領域針對性不強。目前我國物流專業人才教育缺乏針對性,課堂教育落后,嚴重與社會脫節,在智能化數據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很多課本上的知識缺乏先進性,時代性不強過于落后導致很多學生學無致用,初級和本科生或研究生都必須具備自己的核心能力。

(2)缺乏綜合型物流人才。我國在物流教育方面,很多時候只注重單一的技能訓練,在智能化數據化的時代并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在大數據時代下物流的實時評估能力正在逐步提高,自身的表現能力也隨之調整,這其中包括了對顧客的管理要求,對產品的需求以及庫存量的要求,為滿足整個物流供應鏈的發展,數據分析和信息技術整合是這些協調工作的命脈。所以這對新時代物流人才也提出了高要求,培養物流綜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32微觀層面

(1)物流教材陳舊落后。物流行業是我國的朝陽產業,尚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因此物流人才的教育應緊跟時代步伐,但是根據調查顯示我國物流教材缺乏新穎性,很多內容都是傳統物流的產物,涉及時代當下尖端物流的發展少之又少,這便會導致教育滯后現象,陳舊的教材一方面不利于物流專業人才的發展,另外也阻礙了老師知識視野的開闊。

(2)課程設置缺乏實踐。學校相對于社會來說,處于一個比較封閉的狀態,與企業缺乏來往和溝通,這將會導致學校不能及時接收社會人才需求信息,不能很好地依據市場需求特征來對教育教學課程進行設置,學校給予的并不是企業所需求的,企業還得進行二次培訓,浪費了時間與精力,對此學校應加強實踐教學,減少理論教學尤其是在大數據盛行的當下,加強學生數據分析能力、應用實踐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4大數據時代下物流專業人才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41加強物流人才教育,實現物流信息化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來實現物流的信息化,從而大幅度減少工人操作失誤,提高揀選配送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在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社會上所需要的不是一批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是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實現物流業的信息化、自動化、人工智能化的可造型人才。所以在現代物流教學中,我們應摒棄書本上陳舊知識的束縛,減少理論教學,加強信息化物流教育,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42加強師資力量建設,為學生發展提供保障

據調查顯示,我國的物流師資力量單薄,很多物流專業教師都是從其他專業轉移過來的,物流業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前途是不可小覷的。然而師資力量跟不上,不僅會影響物流產業的穩步發展,更會影響一大批物流學生人才的損失,使其發展受阻。我國政府應對此做出政策上的調整,并給予支持。加強我國物流師資力量的建設,從而才能為祖國培養出優秀的物流人才。

43加強政府管理職能,完善硬件建設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在物流人才的發展上,我國政府部門應該實施政策指導、檢查監督以及制定和修訂指導物流人才發展的所需要的各項政策與規章制度,在政策上促進我國物流人才的教育培養。我國各財政部門應考慮加大我國物流人才發展的投入,來運用到各大高校的物流專業學科建設,加強物流專業硬件建設,為廣大物流學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4加強校企合作,注重物流發展的實操性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我們要學以致用,知道企業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明確以后發展的方向。對于物流企業而言,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擁抱大數據只是時間問題,企業所需要的正是能夠利用智能篩選分析技術挖掘出隱藏在海量數據中的信息價值的物流人才,從而完成業務模式的創新。所以我們注重學生的實操技能,深入企業調查,加強校企合作,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45加強學生“大數據”理念,培養創新意識

“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就是服務,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抓住一切“新”的東西,去挖掘其潛在價值。學校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大膽想象,充分利用物流業的大數據,為不同的人提供最及時、最必要的服務。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為客戶量身打造符合其自身特點的個性化服務,從而改變現有的制造業和商業模式。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抓住了數據就等于抓住了機遇。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打造物流數據應用平臺。通過建立數據倉庫來篩選有效的客戶信息,對其進行充分發掘與利用,從而實現物流大數據的創新。

5大數據時代下物流專業人才發展總結

物流人才發展應該放到一個戰略高度,尤其是在大數據盛行的當今社會,物流業在我國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在一切技術還尚未成熟之際,此時人才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順應大數據潮流,將大數據的理念合理運用到教學中去,加強學生信息化技術化建設,培養綜合型物流人才。

總之,結合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發展大數據時代下的綜合型物流人才是大勢所趨,也是物流業態經濟發展的必然。通過信息技術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同時大數據也會推動物流業的變革,我們需要轉換一下我們的思維角度,在大數據的浪潮下,開展大規模的整合與改革。對于在改革的新時代中所涌現出來的機會,物流學子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去抓住機會,提高自身競爭力,來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爭取與時代共贏。

參考文獻:

[1]魏繼華大數據應用對物流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研究[J].商貿流通,2014(22).

[2]馮雪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物流基層管理能力評價[J].物流技術,2013(1).

[3]張旺,杜亞麗,丁薇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實反思與當代創新[J].教育研究,2015(1).

[4]楊紅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調研[J].中國高教研究,2014(10).

[5]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作者簡介]張潔,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趙靜,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物流管理辦法范文第5篇

一、公司物流現狀分析

貨物在港時間亟待縮短。從表1可以看出, 大宗原燃料進廠費用在整個物流費用中, 占據著重要比例。其中, 港口費、港建費、港口代理費為17214萬元, 為進口原燃料費用的23.96%, 這部分費用需要合理地積載貨物, 爭取及時作業, 以縮短貨物在港時間。

(單位:萬元)

1. 內部資源亟待優化

從進廠的原燃料運輸中看出, 費用發生不均衡, 汽車運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相比之下, 出廠物流費用發生較少, 其中鋼材移庫、倉儲費用為453萬元, 需要實施有效的流動和儲存規劃, 以進一步整合內部資源, 優化倉儲能力。

2. 物流成本明細內容亟待細分

物流成本構成的復雜性以及其核算實際操作難度大, 難以對企業物流活動發生的全部費用做出準確的統計、分析和控制。在財務會計報表中需要細化物流成本項目, 使物流成本從制造成本和其他費用的相關科目中分離出來, 全面掌握物流成本的構成。

總之, 公司物流在規模、效益、物流技術和管理水平等雖然已經有了大幅提升, 但同國內物流企業相比, 仍存在著效率相對低下, 功能還不夠完善, 不能適應鋼鐵生產和鋼材貿易發展的需要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而改變物流管理在規模和發展速度上的滯后局面。

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

1. 加強物流成本的核算管理, 定期進行成本分析

制定物流成本核算管理細則, 將全面預算管理融入到物流成本管理中, 加強成本責任制考核, 進一步完善財務考核指標體系。物流成本計算的難點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數據, 物流成本數據很難從財務數據中剝離出來。

首先, 按照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管理的要求, 設置相應的會計科目、憑證和賬簿, 在原財務核算系統成本、費用相關科目下, 增設物流成本科目, 統一核算口徑, 由成本核算人員進行賬務處理。根據物流成本的核算特點設置適合本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報表, 編制其物流成本會計報表, 提供本企業的物流成本信息。

其次, 定期進行成本分析。做好基礎數據的整理工作, 建立統一的物流成本統計口徑, 根據各個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管理目標, 制定本部門的運行規劃, 對物流成本進行分解核算。加強物流費用分析, 隨時掌握成本變化情況, 深度剖析總結, 尋找問題發生的根源, 針對性地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性辦法。

2. 提高鐵路運輸比例減少外委運輸, 系統降低運輸成本

隨著晉煤南運通道的開通及磁萊線電氣化改造, 公司外部鐵路運輸的瓶頸制約將得到解決。目前, 公司擁有30臺大功率內燃機車, 92公里延伸至各廠區的鐵路線路, 充分調用鐵路運輸, 可以實現整合內部資源, 提高自有資產運營效率, 提高抗外部風險能力, 降低資產負債率, 系統降低內部成本。由此可見, 應擴大鐵路運輸規模, 減少運輸及外圍運輸環節、合理選擇運輸工具是降低運輸費用的最有效途徑。在目前多種運輸工具并存的情況下, 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及物流時效的要求, 做出合理選擇, 優先使用自有運輸設施, 減少二次運輸、外委運輸。汽車運輸具有靈活性特點, 適合短途運輸;鐵路運輸具有運量大、成本低、能耗低、環境污染小的優勢;在公司大宗原燃料的進廠運輸應以鐵路運輸為主汽車運輸為輔。

3. 采取全程供應鏈管理模式, 降低大宗原燃料運費

一是協調與供應鏈內部其他單位以及客戶之間的關系, 包括煉鋼系統、煉鐵系統、銷售系統和原料部門, 與供應商、銷售渠道保持緊密的協作關系, 及時掌握企業生產規模, 了解生產需求, 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進貨批量模型, 減少港口占用時間, 大力降低到港費用, 加強各個環節的協同, 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成本最小化。

二是制定最優運輸計劃組織。通過物流中心平臺, 發揮協同作業優勢, 實現優化運輸組織。采用零擔湊整、集裝箱、捎腳回空運輸等方法, 擴大每次運輸批量, 減少運輸次數, 消除相向運輸、迂回運輸等不合理現象。

三是提高倉儲能力, 降低倉儲成本。根據生產作業特點及產品類別, 實現優化倉儲布局, 不斷擴容倉儲容量, 規范儲運管理, 把過去零星的庫存集中起來進行管理。在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和配送成本的綜合角度來考慮倉庫費用, 優化倉庫布局, 減少庫存點, 削減不必要的固定費用。減少外委及短途倒運費用, 使總的物流成本達到最低。

三、加強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與啟示

通過系統有效的物流成本優化, 實現港口布局優化, 充分發揮了黃島港和日照港的低成本優勢, 全年發運量占發運總量的94.19%, 較上年提高了5.87個百分點, 其中鐵路運輸比例較上年提高了6.39個百分點, 全年綜合物流費用較上年降低7.87元/噸。強化物流管理, 降低物流成本非朝夕之間的事宜, 需要我們繼續細化管理流程, 實現成本的可持續有效降低。

一是要樹立良好的物流成本管理理念。從流通全過程的視點來降低物流成本, 整合各項物流活動以實現物流總成本最小化。對企業來講, 不能片面的追求本企業物流的效率化, 而應該考慮從原材料供應、產品制成、資源整合的利用到最終用戶的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的降低。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 結合企業自身實際, 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點。

二是提高的物流成本管理意識。牢固樹立物流成本管理意識, 提高廣大員工增強物流成本管理的共識, 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管理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 并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各流程節點中, 進行物流成本管理, 形成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

三是細化考核目標, 完善管理體系。根據物流系統成本控制與績效考核的需要, 科學合理分解到各個部門、各物流成本項目, 并在日常的成本核算過程中分別實施這些形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以有利于比較物流成本預算與實際物流成本發生額之間的差異, 達到預算管理目的。

上一篇:車輛管理辦法下一篇:公章管理辦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