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社會保障體系論文范文

2024-01-10

社會保障體系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體系檔案管理是全國檔案事業中的重要內容,但整體分析國內專業檔案工作運行實況,發現其和各項業務工作相比較,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特征。鑒于此以上情況,應盡量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持續創新專業檔案工作。文章在分析專業檔案工作原則的基礎上,對其囊括的內容與運行策略作出探究。

關鍵詞: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體系;專業檔案;管理現狀;措施探究

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體系被定義為勞動部門、民政部門社保經辦部門及有關企事業單位在管理勞動就業、辦理社會保險、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過程中形成的專業檔案。為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積極拓展就業、盡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有效措施。當下我國專業檔案管理現狀并不樂觀,這是令相關部門及有關人員堪憂的,創新管理措施方法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作出相關研究分析。

1.專業檔案管理應遵照的原則

1.1集中統一管理

這是專業檔案管理工作所遵照的基本原則,也是提升工作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部門設有多種模式,檔案來源體現出繁雜化特征,應在管理規范中明確設定該部門的綜合性檔案管理機構,針對檔位檔案實施統一管理措施,并對單位運行模式予以督導。統一管理措施的落實,一方面能有效規避不同類型檔案間出現分離情況,另一方面也能為專業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便利性。

1.2服務廣大群眾

從某種程度上分析,勞動就業及社會保障部門和普通大眾密切相關,在管理專業檔案全過程中應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己任,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將服務的重點轉移至廣大群眾?!秳趧颖U媳O察條例》[1]中明確指出,建設用人單位與勞動保障有關的內容,也有益于更有效的就業并協助職工維護合法權益。所以,在管理專業檔案過程中,應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性,引導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為社會提供全面的檔案信息。

1.3開拓創新管理

專業檔案管理是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部門檔案工作的重要構成,在國家相關部門頒發與歸檔相關規范后,下屬部門在工作進程中也積極響應、落實,主動作出改革、創新。在現實工作中,專業檔案數量龐大,這勢必會增加管理工作壓力。若相關部門依照現有規范開展該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并不可觀。鑒于以上情況,要求相關人員應具備長遠的目光,以最新理念與技術為支撐開展檔案管理工作,促進歸檔材料范疇的文種化、動態化,最大限度的提升檔案管理效率,促進其現代化發展進程。

2.專業檔案管理內容及措施

2.1勞動就業專業檔案

勞動就業專業檔案被定義為勞動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就業管理、維護勞動者權益過程中,而形成的專業檔案。主要涵蓋企業職員、勞動監察、勞動爭等。對全國勞動就業整體狀況分析,不難發現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持續推進。從就業人數上看,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107萬人,同比增加1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3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36萬人,同比均增加3萬人。三季度末,全國登記失業率為3.82%,同比下降0.13個百分點,降至多年來低位[2]。在以上過程中,企業職工檔案在保證職員切身利益、記錄職工勞動狀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從全國狀況分析,盡管國有企業職工檔案管理較為規范,但在很多已破產、民營企業及外資產企業中,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隨意性顯著,暴露出諸多問題,已管理分散、監督體制不健全、基礎設施較差、檔案內容嚴重缺失等為主。為應對以上情況,有省市基于建設勞動力資源、信息檔案資料庫服務再就業為工作目標,從產業結構、經濟種類、行業、學歷、技術專長等方面,科學調配了就業供需狀況,最大限度的滿足供需兩方的需求。

2.2社會保險專業檔案

社會保險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其涵蓋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及生育保險。社會保險專業檔案為社會保障部門經辦社會保險業務過程中形成的專業檔案。類型。結合相關統計,2018年我國社會保險覆蓋范疇將進一步拓展。截至2018上半年,我國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25億人、12億人、1.91億人、2.3億人、2.27億人、1.97億人;五項基金總收入3.7萬億元,總支出2.93萬億元;全民參保登記信息庫已基本建設成型,截至6月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1.5億人[3]。為應對社保部門形成的文件材料數目龐大且管理失衡的現狀,有社保局印發相關文件,對本省所有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推行目標規范管理考評制度,協助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提高管理服務標準水平、經辦程序規范性、人員隊伍專業性、信息網絡科學性。

2.3社會救助專業檔案

社會救助體系涵蓋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內容,其專業檔案為民政部門經辦各項業務期間形成的專業檔案。在該體系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為規范化、制度化程度最高的工作項目之一。結合2017年社會救助統計資料,發現國內城市低保標準上調至52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上調至350元/月。城市低保累計保障77.48萬人,累計支出2.25億元,農村低保累計保障107.2萬人,累計支出為1.94億元。 當下,重慶、天津、云南等地區民政部門與相關部門聯合頒發了城市低保檔案管理規范,將城市最低保障檔案設定為城鎮街道辦事處、居

委會處理低保待遇申請、審批、發放及管理等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存儲價值的歷史記錄,并構建了城市低保檔案、規范管理與歸屬流向的形式,以提升城市低保檔案歸檔與管理工作效率。

1、結束語

現階段,國家專業主管機關針對專業檔案管理工作尚未制定、頒發有關規定。只有國家專業主管機關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形成合力作用,立足于專業檔案管理實況盡快擬定、下達與專業檔案管理相關的規定,方能促進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專業檔案工作規范、科學、有效推進。

參考文獻:

[1]武曉燕.勞動保障檔案數字化管理研究[J].蘭臺內外,2019,17(33):21-22.

[2]張楚兒.基層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四川勞動保障,2019,47(09):29-30.

[3]姚金玉.社會保險檔案管理規范化開展路徑的相關思考[J].勞動保障世界,2018,14(32):60-61.

作者簡介:馬愛俠(1978年6月),女,漢族,山東省魚臺縣人,職務/職稱:助理館員,學歷:大學???, 研究方向:檔案管理,單位:魚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單位所在省、市:山東省濟寧市,單位郵編272300。                                                                   郵寄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經濟開發區眾創空間一樓大廳,收件人姓名:閆位位,聯系電話15563499114

社會保障體系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生活關系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和基礎,而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促進經濟關系的和諧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社會信用體系; 和諧社會; 構建; 作用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生活關系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和基礎,而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促進經濟關系的和諧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重要制度

經濟學意義上的信用制度,是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形成的。100多年前,歐、美等西方國家就已經開始使用各種措施制約失信行為,20世紀中葉以后,又紛紛建立社會信用制度。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社會信用制度,并形成了完整的運作體系。

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市場經濟越發展,越需要信用關系納入制度化管理。這是因為,日益擴展的市場聯系,使交易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愈發突出。失信行為對經濟秩序的損害和對經濟發展的破壞急劇放大。因此,建立社會信用制度并構成完善的運作體系,通過依法征信及信息披露起到鼓勵誠信、懲戒失信的作用,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過程中,人們的信用意識逐漸淡化,失信行為已成為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破壞社會和諧的“毒瘤”。據前幾年專家估計,我國一年因信用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800多億元。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也對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挑戰。因此,要盡快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2001年,黨中央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提出了“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方針,其中治本的措施就是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就是為構建和諧的經濟關系提供制度支撐。從經濟作用看,有利于依托良好的信用基礎,促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形成;更有效地配置市場資源,促進資本的流動和企業重組;優化我國的投資和貿易環境,擴大對外開放,降低社會交易成本;防范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各類交易風險,放心地發展信用交易,有效地擴大國內消費。而從社會意義上看,則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誠信意識,營造和諧相處的社會氛圍。

二、社會信用體系是改進政府市場管理的有效方式

加強市場監管是確保經濟活動和諧有序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開展市場監管主要運用法律和行政的辦法,但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發生的變化和管理對象出現的新特點,這種管理模式的效率在下降,成本在上升,必須與時俱進,在方式上加以創新。

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可以通過建立信用信息的記錄和依法傳播機制,鼓勵守信、懲戒失信,對失信者實行社會聯防。在這種機制下,誠實守信的人可以獲得更多的交往機會、良好的商業信任和交易條件,而失信者則要付出“一朝失信,處處受阻”的沉重代價。這就使得人們為了自身利益愿意遵守誠信規范,大量減少經濟活動中的失信行為,同時也減少了市場監管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信用的收集查詢體系建成之后,不僅可用于經濟領域,也可以對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改進社會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對于流動人口的信用狀況和基本情況可以隨時隨處查詢。當然,社會信用體系主要作用還是事前防范,它必須同行政執法、刑事司法這些國家強制性手段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提高市場監管水平,推動社會經濟生活走向和諧。

三、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促進誠信文化和精神文明

建設誠信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為了建設誠信文化,一方面要加強誠信道德教育,積極倡導“八榮八恥”的是非觀,另一方面,也要把誠信文化建設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把道德建設作為我國社會信用制度的支撐。這幾年,各地區各部門開展的誠信教育活動,不少都是與信用制度的建設緊密結合的,例如“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就通過大量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宣傳,對廣大經營者接受“守信光榮獲益,失信可恥受罰”的觀念起到了好的作用。建立誠信理念,除了宣傳教育,也需要管理制度上的配合,對人們的社會行為進行引導和約束?,F在,我國稅務、海關、質檢、工商等部門都建立了面向企業和個人的誠信檔案,對管理相對人在納稅、進出口、產品質量、履行合同等方面的狀況進行記錄,對守合同講信用的企業給予免檢、快速通關等便利,對違規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對嚴重失信者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銀行則建立了企業和個人信貸征信系統。這些制度安排不僅改善了管理,也使管理相對人的誠信意識明顯增強。

由此可見,“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把道德教育與信用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自律與他律的結合,才是一種有效的制度設計,從而推進誠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

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必須發揮政府的統籌、引導和服務作用。

中國的信用制度建設剛剛起步,包括法律制度,信用信息的采集、公開、技術傳播手段等都不健全,市場發育不完善,市場主體的信用意識還相當薄弱,征信行業也剛剛起步。在這種情況下,要在較短時間內建設信息通暢、服務高效、應用廣泛、約束有力的信用體系,必須及早發揮政府的統籌、引導和服務作用,從法律制度設計、公共信息共享、信用服務業的培育等方面積極作為,創造環境、系統推進。

(二)加快實現公共信用信息的公開與共享。

我國信用方面的信息有80%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中,因此,首先要抓緊落實政府信用信息的依法公開,使之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法定內容。目前,某些政府部門對自己掌握的信用信息只用于本職監管,不向其他部門和社會開放,嚴重影響了信息的歸集、共享和利用,成為制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瓶頸。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都明確要求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和共享,其中也就包括了政府掌握的信用信息。如果公共信用信息真正做到了公開共享,不僅政府各部門的監管效率會因“合力”而提高,我國商業化的征信服務也將成為“有源的活水”,得到快速發展。

(三)按照完善法規、特許經營、商業運作、專業服務的方向,加快建立健全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服務體系。

落實這項要求,一是加強信用方面的綜合監管和公共服務,并推動諸如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區域聯動機制。二是政府不能利用掌握的信息資源直接或委托他人從事商業經營,也不能搞某個領域的征信壟斷。三是加強對信用服務業的管理,嚴格市場準入和誠信監督,特許經營必須保持征信行業的適度競爭,嚴防并嚴處信用服務企業造假謀利的行為。四是為了培育商業化的征信市場,政府除了要開放公共信用信息,還要帶頭使用信用產品,在項目招投標、財稅扶持項目、公務員錄用以及市場監管中積極使用信用報告,同時引導市場主體在經濟交往中使用信用產品,防范信用風險。

(四)及早制定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和相關技術標準,避免建設中的浪費。

信用標準不同于信用建設規劃和信用服務,后面兩項工作地方可以先行先試;而信用標準如果各地各搞一套,必然給將來建設全國統一、互聯互通的信用技術平臺帶來極大障礙,并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所以,信用標準一定要先行,做到全國統一。有關部門要盡快統一信用建設中的標準,包括數據采集標準、數據處理流程、技術接口、評價標準和操作規程等,實現信用體系建設的標準化。

(本文作者: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長)

責任編輯史小今

社會保障體系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各高校也做出了一系列舉措促進大學生創業,然而結果并不理想。大學生創業消極受到創業資金、創業政策、創業培訓、資金保障、社會保險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為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就需構建起對大學生的創業保障體系。

【關鍵詞】社會保障  創業  培訓

一、大學生創業環境現狀簡析

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來推進全國的創新創業活動,各省各高校全面貫徹這一文件精神,不斷采取措施來促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不斷完善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培訓教育體系,不斷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各高校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降低對大學生的準入門檻;搭建了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創業指導體系,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專業化、規范化、個性化、系統化的創業服務和指導;組建了創新創業培訓隊伍,對大學生創業者進行技能和知識培訓;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創新創業專項活動,促進大學生創業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此外,政府財政和金融機構對大學生新創辦或者在成長中的企業也提供了經濟支持。然而,在現實中,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意愿并不高,真正參與創業實踐的大學生人數很少。

二、大學生創業消極原因分析

從創業資金上來看,由于大學生的創業資金籌集渠道比較單一、資金管理模式不夠成熟,使得大學生創業時資金缺乏。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資金,大多數來源于自籌或者是合伙人的儲蓄金,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借貸和風險投資。這樣的創業資金面臨的問題很多,首先,自籌資金的數額非常有限;其次,借貸的資金都有著非常明確的時間期限,負擔利息的壓力也比較大;再者,風投很難以取得投資者的信任,管理困難,風險也比較大,因此,大學生的創業資金難以滿足創業公司長期發展的需要。

從創業政策上來看,雖然各級政府均出臺了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具體實施過程中,很難以落實到位,無法解決大學生創業者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

從創業培訓上來看,培訓的形式以講座、社團活動為主,課程化的創業培訓較少,負責培訓的老師往往本身就缺乏創業實踐,給大學生培訓時,只能傳授一些創業的理論知識,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講授,這樣的培訓與社會需求是脫節的,也無法將創業的精神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雖然經過了培訓與學習,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準確的認識到創業的實質是什么,沒有領悟到創業的精神與意志,缺乏實施創業的技能,因此很難形成創業的積極性,將創業的想法轉變為行動。

從資金保障上來看,國家財政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持,面臨著一些壓力,目前我國財政支出在保障大學生創業方面水平較低,無法滿足較高水平的需求;此外財政支出保障大學生創業還存在資金的管理問題,資金管理模式不夠成熟,資金運用不夠有效,造成社會保障機構與財政機構之間的銜接不暢,難以發揮國家財政就業保障的作用。

從社會保險上來看,一般情況下,參與社會保險能減少生病、失業、養老等等的不確定因素給大學生帶來的生活壓力,社會保險有助于創業的大學生謀求生存,提供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失業保險會平滑大學生創業失敗后的風險。然而,由于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有限,創業人員沒有被全覆蓋,他們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對創業的輔助,尤其是失業保險。

三、構建大學生創業保障體系的建議

以創業帶動解決就業問題是我國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過程中,大學生作為創業的主體缺乏創業意識與精神、缺乏創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在校時創業教育培訓與社會實踐不同步、創業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等等原因導致大學生創業熱情不高、創業質量不好。為改善大學生的創業環境,就必須要完善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適應我國“雙創”的發展趨勢。

高校應注重對大學生的“雙創型”教育和培訓,鼓勵產學研合作和培養,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獨立創業、自主創業。高校還應逐步完善培訓體系,提升培訓質量,提高培訓師資授課水平,通過一些案例分析、知名企業家的匯報演講以及學生親身實踐觀摩等形式,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綜合能力。政府財政上也應給予創業的大學生更多的資金支持,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此外,還需要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尤其是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應該進行合理的設置和監測,擴大失業保險的覆蓋范圍,將大學生創業者納入進來。

參考文獻:

[1]周廣肅,李力行.《養老保險是否促進了農村創業》,世界經濟,2016年11月

作者簡介:

楊慧敏(1990-),女,山西忻州人,華中師范大學2015社會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社會保障體系論文范文第4篇

內容提要:把循環經濟的資金需求特點與具體融資方法結合起來,把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與金融的融資優勢結合起來,把資金融通與體制創新結合起來,通過融資推動市場建設、信用建設、制度建設,以主動市場建設方式彌補市場自身的失靈、缺失與空白,打通融資瓶頸,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領域,有效解決循環經濟發展的資金不足問題。

關鍵詞: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投融資保障體系

2009年12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國函[2009]150號),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并進一步強調推進甘肅省和青海柴達木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示范試點。

甘肅循環經濟示范區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家批復的甘肅域區域循環經濟示范區。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既是甘肅發揮資源優勢、實現快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緩解資源緊張、探索資源型省份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國家生態保護、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涉及面較廣,體制性約束多,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大。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更要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要綜合運用規劃、投資、產業、價格、財稅、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面向市場、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投融資支持體系,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形成多元化、市場化的融資格局,有效解決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保障問題。

針對甘肅循環經濟示范區第一階段建設中投融資方面表現出的問題,結合當前循環經濟投融資方面的主要體制性障礙,按照即解決當前難題,又著眼長期持續發展的思路,以關鍵環節切入,瓶頸領域突破、整體體制推進的原則,從如下三個方面對甘肅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投融資保障體系做一初步分析。

一、突出政府引導。強化體制保障

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中的許多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涉及的部門和環節多、程序復雜、項目短期甚至中期收益不明確的特點,項目的外部性特征比較明顯。各級政府必須強化調控職能,采取鼓勵、支持措施,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

(一)加強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

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循環經濟發展領導協調小組,負責研究國家和上級政府部門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制定本級政府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根據《總體規劃》的要求和精神,編制本級“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及各專項規劃,指導園區、企業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確定本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主要任務、關鍵環節、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為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發展指明方向。

(二)健全促進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產業政策

首先,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爭取國家層面的循環經濟重大產業項目、引進技術項目、重點科技公關項目、自主創新項目在甘肅優先布局,在重大關鍵技術和設備引進上向甘肅傾斜。其次,爭取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示范城市、“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餐廚廢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再制造示范企業、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示范推廣平臺。最后,支持鋼鐵有色、石化、煤電化、清潔能源、建材、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生產體系,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循環經濟產業鏈上關鍵補鏈企業和項目在做好環境評價的基礎上,適當降低或放寬產業準入限制。

(三)加大對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財政投入

一是積極爭取國家循環經濟專項資金、清潔生產專項資金、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淘汰落后產能、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替代產業、資源綜合利用和擴大就業及國債項目財政貼息等專項資金項目落戶甘肅循環經濟示范區。

二是優化省內各級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預算內資金投入,加大直接投資、資金補助和財政貼息的投資力度。逐步增加甘肅省循環經濟、工業強省、工業技改、節能減排、農業產業化、環保等專項資金的額度,并在資金使用上優先支持循環經濟企業和項目。

三是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銀行或其他機構和個人予以一定額度的獎勵。

(四)完善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價格稅費政策

一是實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價格和非居民超定額用水加價制度試點,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水平;實施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制度,完善有利于節約用電的電價體系;適當調高垃圾處理費、排污費收費標準。實行階梯式排污收費制度,對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污染物種類、數量征收超標排污費。

二是爭取“擴大資源稅改革試點”權,將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征收范圍在目前石油天然氣的基礎上擴展到煤炭、金屬等其他資源產品;爭取開征環境稅試點權,將目前的有關環境稅費進行規范,以統一的環境稅的形式征收;積極推動資源價格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統籌考慮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排污費及污染超標罰沒收入、污水和垃圾處理費收入、資源稅收入??顚S弥贫?;加快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爭取國家的碳排放交易試點權。

二、創新金融服務,夯實金融支撐

(一)加大信貸對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支持力度

首先,信貸金融機構明確信貸支持重點領域,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要進一步加大對甘肅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產能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探索商業信貸支持重大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項目的可行方式;要把36個省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1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32家省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企業和68戶重點用能企業作為重點信貸對象,積極落實評級授信政策,爭取擴大授信額度,優先滿足符合“3R”原則的項目,對甘肅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園區和循環經濟產業鏈上的關鍵補鏈企業和項目適當放寬信貸標準;要對甘肅試點示范市(州)、縣(區)、園區的循環經濟基礎設施、相關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和運營予以信貸支持。

其次,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提高金融服務的有效性。利用國家大力支持循環經濟發展和甘肅省建設首個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發展機遇,銀行業等信貸金融機構要通過動態監測、循環授信等具體方式,開發與循環經濟有關的信貸產品,通過把節能降耗、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標納入貸款、投資的風險評估體系,設計開發專門用于支持推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以及能源和資源再利用的綠色環保信貸產品,通過推動應收賬款、倉單、訂單、收費權、排污權以及專有知識技術、許可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探索循

環經濟集群企業聯保貸款等方式拓寬抵押擔保范圍,通過積極為企業和重點項目提供短期融資券承銷、中期票據主承銷、信托計劃、融資租賃、貴金屬庫存融資等多種金融服務,豐富融資產品。

再次,加快覆蓋甘肅的信貸金融機構體系建設,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支持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交通、招商、中信、浦發、浙商等股份制銀行擴大在甘規模,延伸服務范圍。鼓勵和支持國有商業銀行健全和完善縣域支行布局,股份制銀行加快向蘭州以外的市、縣兩級延伸分支機構;推動蘭州銀行加快市州機構和縣域網點建設,支持敦煌銀行加快發展,擴張規模,深化甘肅農村信用社改革,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組建農村商業銀行;鼓勵和規范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引導它們積極支持農村循環經濟發展;積極引進華夏、興業、廣發、深發等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在甘設立分支機構。

最后,拓寬信貸渠道,爭取國外貸款支持甘肅的循環經濟發展。積極爭取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的優惠貸款,優先安排高效生態農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保護和循環經濟基礎設施項目;加強循環經濟企業和項目對外宣介力度,吸引國外商業銀行的貸款。

(二)大力拓展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直接融資渠道

一是完善企業上市聯合工作機制,按照“首發上市一批、改制輔導一批、培育儲備一批”的工作思路,制定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梯度培育計劃,廣泛開展多層次的企業上市培育輔導工作,有效對接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重點推進一批具備較大資產規模和技術力量、運作規范、符合條件的優質龍頭骨干企業,在主板或境外市場上市融資。積極引導有一定資產實力、企業治理機構和機制比較完善的中小企業在中小板上市。推動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成長性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或資源再生利用類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進行再融資。鼓勵和支持省內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上市公司,實現借殼上市。

二是重點開拓債券融資渠道。及時掌握國家債券融資最新動態,建立健全償債保障機制、完善債券承銷中介服務,通過發行企業(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票據)等直接融資工具,努力拓展債券融資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渠道,實現甘肅債券市場發展質的跨越;重點扶持具有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鋼鐵有色、石化、煤電化、清潔能源、建材、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加工等循環經濟主導產業集群,積極創造條件滿足債券發行要求,根據不同債券市場(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司債)的要求,分層次進行輔導,做好培育和協調工作;由政府主導,建立中小集合債券(票據)發行試點的組織體系和推進機制,開展面向甘肅中小企業的宣傳、培訓和發動工作,積極鼓勵專業機構參與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票據)發行,運用招標等科學評估方式精選優質專業機構,發揮其專業優勢,合理設計和優化發行方案,保障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票據)成功發行;抓住國家“十二五”期間將推出市政債的機遇,做好發行市政債的前期準備工作,隨時關注國家放行市政債的動態,積極爭取發行市政債的試點;探索發行生態金融債券的可能性,支持蘭州銀行、敦煌銀行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發行生態金融債券,為循環經濟發展籌集低成本資金。

三是積極拓展產權交易市場。抓住國家“擴大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加快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有利時機,積極拓展產權交易市場,鼓勵循環經濟企業通過場外產權轉讓融資;支持甘肅產權交易所加快發展,鼓勵其在各市州設立分支機構。加強省內產權交易市場與外省產權交易機構的戰略合作,擴大產權交易信息在全國的輻射面。規范省內產權交易市場的運行機制,引導各類國有資產和非國有企業進入產權交易市場進行交易;抓住國家擴大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的機會,做好前期研究、準備工作,力爭甘肅有1-2個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園區進人“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

四是充分發揮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的資本支持作用。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金通過共同出資組建各種類型的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投資基金(企業)等方式,投資于甘肅循環經濟產業和企業;以省級和市州財政出資為初始資本,吸引社會資本,設立甘肅省循環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投資基金,專門投資于甘肅的循環經濟企業和項目;鼓勵省內民間資本依法組建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或引入省外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增大各級政府政策性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通過參股或跟進投資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設立主要投資于循環經濟類企業和項目的創業投資基金(企業)。推動循環經濟相關技術產業化。

(三)積極利用其他金融機構支持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

支持甘肅省信托投資公司加快發展,引入省外信托投資公司,依托循環經濟優勢產業和項目設立信托產品,由信托投資公司向投資者發售和籌集資金,以貸款、投資、出租、出售等多種方式管理資產和融通資金;發展和引進租賃公司,積極開展回租、委托租賃、轉租賃、合成租賃、風險租賃等多種形式的租賃融資;引導保險公司以債券的方式投資于符合準入條件的循環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強制與激勵并舉,調動企業和保險公司實施污染責任保險的積極性;鼓勵和引導證券交易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規范化發展,建立健全市場監管制度,維護行業秩序,不斷提高金融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

三、規范融資平臺,提升融資能力

甘肅省內投融資平臺存在著融資渠道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少,策劃、培育大項目的動力不足,有效整合優勢資源的資本運作能力弱,治理機制不健全,還貸準備金不足,市場融資規模有限,貸款風險集聚,融資功能萎縮等一系列問題。為了在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中更好地發揮政府投融資平臺籌集長期建設資金的有效功能、必須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10]19號)的文件精神,健全甘肅投融資平臺體系,規范其運營機制和投融資行為,提升其投融資能力,促進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一)健全政府投融資平臺體系

首先,要提升壯大省級投融資平臺。支持省國有資產投資集團公司、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等現有省級投融資平臺進一步發展,加快組建并逐步壯大省工業交通投資公司、省工業礦業投資公司等新的省級政府產業投融資平臺,積極對接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重點重點園區、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謀劃一批牽動力強、發展潛力大、前景廣闊的大項目,加強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其次,規范發展市縣級投融資平臺。按照國家和省加強政府融資平臺管理的要求,規范發展市縣區等

各級政府投融資平臺。支持蘭州、金昌、嘉峪關等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城市新建專業政府投融資平臺,推動部分綜合實力比較弱的市縣精簡和整合政府投融資平臺。引導市縣融資平臺投資于當地的循環經濟企業和項目。

最后,著力打造重點園區投融資平臺。根據省級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園區建設的需要,立足各園區基礎和特點,采取新設、重組、擴容等方式,著力打造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園區融資平臺。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實做大園區融資平臺,增強其對園區基礎設施、重點企業和項目的投融資能力。

(二)完善投融資平臺法人治理結構

一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成立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會,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和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行為的市場化。

二是在治理結構改善的基礎上,引入戰略投資者。在充實融資平臺的資本實力時,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機制,形成多元化投資主體結構.實現資金內流,以緩解經濟區資金短缺問題。特別是在基礎設施等外部性較強的領域,政府部門可把現有融資平臺轉換為公私合伙式伙伴關系,引入部分外來資本,形成市場化融資和財政補貼的合作型融資模式,從而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各自優勢,減輕政府的投融資負擔,降低其投融資風險。

三是建立專業的經營管理隊伍,加強管理層的專業化建設,形成有競爭力的經營管理隊伍,有勢防范投資經營風險。

(三)鼓勵投融資平臺創新融資模式

一是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通過整合政府資產、注入經營性資源等形式,多方增加平臺資產,增強投融資平臺的造血能力和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打造成為吸引民間投資等社會資金的“洼地”,形成政府投入為引導,銀行、社會資金、民間資本、外資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和股東結構。

二是鼓勵投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券,或創造條件申請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運用市場化方式經營各類建設或投資項目,運用多種融資手段,拓寬融資平臺資本金來源,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新型投融資體制,增強投融資平臺的綜合實力。

(四)強化政府投融資平臺的風險控制

一是建立投融資平臺風險內控機制。建立籌資、投資等財務活動的科學決策程序,發揮專家智慧和科學決策程序的監督作用。建立企業財務風險跟蹤機制和預警體系,實行全程跟蹤、識別、評價、預測和監控。對每項財務活動實行責任制。利用合同條款約束,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

二是強化對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監管。規范平臺公司運作模式,對出資不實,以及治理架構、內部控制、風險控制、資金管理運用制度不健全的平臺公司,進行整頓治理。建立平臺公司授信信息通報制度,加強銀行與政府、同業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和通報制度,實現平臺公司授信情況信息共享,避免多頭授信問題。建立地方政府負債能力評價機制,對地方財力及償債能力進行定期披露和評價,及時摸清地方政府債、對外集資、對外投資及其他隱形負債情況,全面真實地反映政府償債能力,科學測算地方財政的承載力。

[作者簡介]姜安印(1961-),男,甘肅會寧人,經濟學博士,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發展能力研究。

[收稿日期]2011-09-10

責編:啟方;校對;正融

社會保障體系論文范文第5篇

今天,我們談及如何戰勝消費疲軟,首當其沖的是先把當下的經濟和營銷環境、消費者分布及其行為特征分析清楚。正如毛澤東早期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整個毛澤東思想奠定了基礎一樣,企業只有把環境分析透徹了,才有可能找到營銷的破局之道。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1月~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8434億元,同比下降2.4%。2012年5月,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909億元,比2011年同期同比下降5.3%。

消費疲軟的根源

這組數據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當下,經濟下行壓力漸趨加大,已經引起中央的重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指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國家將出臺一系列措施,如保持合理的融資規模、鼓勵民資參建鐵路、電信等經濟策略,確保經濟增長。

消費為何疲軟?實際上,當下的經濟下行趨勢更多的是中國經濟中多年來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階段性表現。

經濟學認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是“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多年來,依靠出口和投資,中國經濟獲得了多年的繁榮和發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里茨將其稱之為“中國之謎”。中國經濟多年來始終有一個問題不容回避,那就是內需始終是“三駕馬車”之中最弱的一極。那么,中國人是不是真的不消費呢,為什么不消費?

恰恰相反,從消費絕對數值上看,中國人消費增長的速度實際上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速度。近年,消費增長速度都保持了兩位數,消費增速已經超過GDP增速。

考慮到被低估的子女教育、購房、養老等方面的消費,中國人消費額所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并不低。那么,除了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善和公眾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外,究竟還有什么限制了內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懸殊的貧富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值了內需。這是因為,高收入階層所占總人口的比例很小,但卻擁有全國大部分財富,這類消費群體通常是奢侈品的擁躉,但這部分消費群體熱衷于高端消費(國內尚缺乏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和國外消費(這等于拉動了外國的內需),相比之下,另外一極——低收入消費群體主要購買生活必需品,而本應當作為消費中流砥柱的中等收入階層卻在中國深深“塌陷”。

M型社會提前到來

人們曾經認為,一個穩定的社會,中等收入階層應當占總人群的比例最大。直到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他通過對日本社會進行了超過20年的研究后發現:只有極少數人能躋身高收入階層,其他大多數人將淪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階層,原本的中等收入階層凹陷下去,變得很??;于是,社會像個被拉開的“M”字。他將這種社會形態稱之為“M型社會”。

在中國現有的經濟環境之下,中等收入階層始終未能成為主流,M型社會很可能提前到來。

在一個M型社會中,當消費疲軟到來時,對企業營銷有怎樣的影響呢:品牌定位處于高端的以及處于低端的品牌受到的影響都不大,受到沖擊最大的中間型品牌。相比之下,經濟疲軟和通脹對高端消費群體的購買力影響不大,而低端消費群體購買的多是生活必需品,一般是剛性需求,且他們購買產品的價格彈性相對較小,因此,即使通脹或收入縮水也不會阻止他們消費。

以乘用車市場為例,2011年市場在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捷豹和路虎在中國銷量卻創出新高——全年銷量42063輛,同比增長61%;當年前10個月,進口量前15位品牌中,有6個品牌同比增速超過50%,分別為奧迪、路虎、沃爾沃、雷諾、保時捷和凱迪拉克,其中5個為豪華品牌。2012年1月1日至今,豪華車銷量增速依然保持了30%以上(數據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相比之下,定位中低端的車則普遍受到沖擊 。

中間型品牌的營銷困局

消費疲軟時期,受到沖擊最大的是“中間型”品牌。這些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本應當是社會的中等收入階層。實際上,筆者認為,中間型企業的目標消費群是搖擺不定的(比如李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始終沒有形成真正的穩定的中等收入階層。

在今天的中國市場,最高端品牌的位置通常為那些世界500強榜單上的跨國公司所把持,比如運動服裝行業,高端品牌是阿迪達斯、耐克,而李寧、安踏屬于中端。在手機行業,蘋果、三星為高端品牌,國產手機同樣是中低端定位。

令中間型品牌困惑的是,中國沒有穩定的中等收入階層,遑論這一階層有穩定的品牌偏好抑或消費習慣,這為企業定位和營銷增長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實際上,中國的中等收入階層的消費行為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當經濟上行時,中等收入消費者對未來預期較好,因此,其消費水平通常比其收入水平而言通常高一個檔次,即所謂的“跳高消費”。

當經濟下行時,中等收入者的品牌意識和忠誠度會大打折扣,甚至加入中低消費群體之列,完成了從品牌消費者到務實型消費者的轉變。

中國現有的社會階層分布對營銷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中低層消費者有消費意愿,卻無消費能力;高端消費群體有消費能力,在國內卻往往找不到符合其審美偏好的產品;而中間型品牌往往找不準目標消費群。內需市場的悲哀,恰在于此。

那么,如何才能拉動內需呢?有人認為,內需不足就是因為收入不足,政府發放的代金券可以解決這種狀況。事實上,這種方式非但不會提升消費,反倒會加劇通脹,使得人們手中的貨幣更加不值錢,從而進一步令可支配收入縮水。

今天,在人民幣升值、三大紅利(貨幣紅利、出口紅利、成本紅利)逐漸消弭的背景下我們該怎么辦?繼續依靠追加投資嗎,這不啻為飲鴆止渴,單純增加投資不的“擠出效應”不僅會擠壓私人投資、內需無法提振,還勢必造成過程產能,庫存積壓,令企業現金流枯竭。所以,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必須同步實現的。

供給方:營銷創新時不我待

我們不妨將目光投向市場除需求另外一個方向——供給方。在當下經濟環境下,一味強調擴大內需是有益無害的,如前文所述,內需升級必須和產業升級同步,對企業而言,在勞動力成本重新估值的背景之下,基于消費需求重新考慮自身的產品研發、品牌定位、營銷策略才是走出經濟危機,也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二法門,企業考慮如何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組合和價值創造,實際上就是營銷創新。

從單點突破到價值鏈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今天談營銷創新,已經不只是過去的渠道、傳播等層面的創新。中國營銷的問題依靠單點突破已經很難有大的進步,我們今天更多需要從整個價值鏈條上創新。而要想在價值鏈上創新,必須化繁為簡,回歸營銷的基本面,從產品創新開始。

營銷創新肇始于產品,毋庸置疑,我國是一個世界性的工業生產大國,制造業的產出規模已占世界制造業產出總量的6%左右,但制造業研發投入僅占世界制造業研發投入的0.3%。在中國,像華為這樣的按照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的企業幾乎僅此一家。當然,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需求政府企業多方合力,方能實現。

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企業應當借此機會,對外千方百計保持增長,對內實現結構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因為,矛盾往往意味著機會,而經濟疲軟本身也是一個調整經濟結構的過程。消費疲軟固然給中國企業帶來許多困難,但壓力也是動力,它將推動中國企業真正實現營銷創新和產業升級。消費疲軟呼喚中國企業營銷創新!

中低層消費者有消費意愿,卻無消費能力;高端消費群體有消費能力,在國內卻往往找不到符合其審美偏好的產品;而中間型品牌往往找不準目標消費群。這正是內需市場疲軟的根源。

上一篇:保險需求論文下一篇:養老保險制度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