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重癥護理論文范文

2023-05-15

重癥護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對呼吸內科的重癥病患,研究對其開展重癥監護的措施,并對所取得的護理效果加以觀察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間收治的80例呼吸內科重癥病患,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化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重癥監護的護理措施,對兩個小組的護理效果進行實時對比與分析。結果在本次觀察中,觀察組中的40例重癥患者,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為92.5%,明顯比對照組的80.0%高。結論推行一系列重癥監護的措施對于呼吸內科重癥病患治愈率的提高意義重大,有助于病患病情的穩定,進而為病患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關鍵詞】吸內科;重癥監護;護理效果;重癥病患;臨床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絕大部分呼吸內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較長、易復發、死亡率高的醫學特征,病患總會發生煩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負面情緒,嚴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狀態較差等狀況。針對重癥病患而言,只予以藥物治療所起到的臨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會有病情惡化、緊接著轉入高危狀態,引發死亡[1]。所以說,除對呼吸內科重癥病患按時、有效地治療外,還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護理任務,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實降低重癥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間收治的80例呼吸內科重癥病患,隨機地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重癥監護的護理手段,并對兩組的護理效果及時對比與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間收治的呼吸內科重癥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19歲,平均年齡為(43.8±2.4歲。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構成如下:慢性支氣管炎癥21例,支氣管擴張11例,支氣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隨機地將80例患者劃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小組在性別、病情、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重癥監護的護理方法對照組行常規化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行重癥監護的護理措施,重點從下列幾方面開展[2]。

1.2.1運用藥物加以治療護理對病患的藥物治療需護理員工立足于患者的實際年齡、病情發展以及癥狀等多項要素科學規定藥物劑量。在此期間,護理員工在用藥時需牢記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藥之前,護理員工還應系統了解各位患者有無藥物的過敏史,在用藥過程中需嚴控注射的速度,用藥之后也要密切觀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藥性,若患者有不良反應則要第一時間科學采取護理舉措[3]。

1.2.2心理健康的護理措施因受重癥疾病的層層困擾,病患不可避免地發生失眠、抑郁、心慌、憂慮、煩惱、情緒不穩、過度擔心等不良癥狀,所以說,在重癥監護護理中,護理員工要經得起考驗,結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對病患開展適當地心理護理。護理員工在護理中,態度應表現為最佳,時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對于個別反應遲緩、話語較多的病患,護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說話時插話,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態,平日里應多與病患聊天,并時刻替患者著想、以患者為本。在進入重癥病房時,護理員工也要面帶微笑、態度和藹,多與患者溝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對重癥病房及醫院的陌生感,增強歸屬感與信任感。護理人員可通過自編一些小幽默調劑病房氛圍,促使患者養成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平時護理時,還要注重穩定病患的心理,當病患們對護理與疾病的治療有所疑惑,護理員工要周密地講解。

1.2.3對病情的實時監測護理護理員工需仔細觀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頻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體征等,查看患者有無并發疾病及潛在要素,并精確記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則要立馬給患者吸氧,必要時可用鼻導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務,假若吸氧時用鼻導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維持在2L至4L,盡量間隔20min探視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鐘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證患者用氧安全。當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氧氣的實際流量進行有規律的調整,進一步對相關儀器開展消毒工作。

1.2.4就醫環境的護理相較于其他疾病,呼吸內科病癥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給就醫環境提出了新要求。實踐表明,舒適、清潔的就醫環境不僅給重癥病患帶來積極的情緒,還會有利于患者的恢復與痊愈,更能顯著地減少重癥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創建一流的就醫環境,就要從病房的通風、溫濕度的調節、按時消毒、空氣的清潔等諸方面進行,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4]。

1.3護理效果的觀察指標對兩個小組病患的疾病恢復狀況開展科學地統計與探析。

1.4統計學分析把獲取的數據置入計算機中構建數據庫,兩組的對比采用SPSS11.0系統軟件加以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P<0.05表明差距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對上述80例患者開展及時、科學、精確的治療與全方位的護理,在80例呼吸內科重癥病患中,有效的病患總計為69例,所占比例為86.3%。其中,在觀察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為92.5%;對照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為80.0%,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呼吸內科重癥病患進行科學地重癥監護,對于病患全方位的護理及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兩組詳細的病情結果數據,見表1。差異的結果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3.1對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時護理在實際治療時,要依據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發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藥物科學選擇抗生素。輕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為減輕患者的癥狀,處于急性發作階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療時,需用鎮咳、祛痰等藥物輔助治療。針對一些年老體衰或體內痰量比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為主、幫助排痰為輔,確保呼吸通道的順暢,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癥,阻止病情的惡性發展[5]。假若痰液無法順利排出也可運用氣霧治療法。在常規療法方面,除運用護理對策外,還要在實踐中探索全新的科學護理方法。

3.2重癥監護下,呼吸重癥病患恢復好轉的護理對策重癥呼吸系統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轉階段,要鼓勵患者適度加強有氧呼吸鍛煉,適量從事有氧運動,切實提高免疫能力。這時期的患者必須嚴禁煙酒,維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統機能的恢復。天氣變化時要適當增減衣物,遇到天氣變冷時,要特別避免感冒。搞好周邊居住的衛生,杜絕粉塵、煙霧等惡性刺激氣體侵入呼吸道。

3.3及時應對護理中的安全風險呼吸內科重癥病患大都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動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難、運動能力減弱、反應遲鈍等癥狀,因此,要避免患者飲食起居中所發生的意外狀況,所以,在室外、衛生間地面和病房內均應一直保持干燥、無任何不良廢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設置護欄,外出散步、下樓或從事戶外鍛煉時均要有醫務人員協同并攙扶。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食用纖維素含量較高的水果、蔬菜。保證患者所居環境周邊無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護理員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脈搏與呼吸的節律和頻率,所排痰的色澤及性質變化。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重癥病患因自身病癥的獨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會輕易誘發,因此,重癥監護對重癥病患的護理極為重要[6]。在護理時,從業人員要密切監視患者病情的發展及變化,促進各項護理辦法的落實,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防治并發疾病的出現,盡快促使患者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胡其秀.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3(16:23-28.

[2]劉精霞.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2(17:100-101.

[3]韓海霞,李娜,亓霞,商麗.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0,6(11:29-32.

[4]葉慶云.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J].當代醫學,2011,2(33:3-5.

[5]張淑麗,徐淑杰.呼吸內科吸氧患者的指導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紅,倪惠紅.11例危急重癥患者腎臟替代療法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1,10(03:40-42.

重癥護理論文范文第2篇

一、 一般資料 科別:重癥醫學科監護室 床號:9病案號:201408275姓名:李文波性別: 男年齡:73 職業:退(離)休人員民族: 漢籍貫: 河北省保定市婚姻狀況: 已婚 文化程度:高中入院日期: 2014-01-07 13:42入院方式:平車

主管醫生: 李新華責任護士: 王曉靜 醫療診斷: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2.肺部感染3.II型呼吸衰竭4.肺性腦病5.呼吸性酸中毒6.人工晶體植入狀態。

二、 患者的健康狀況

1、 入院原因及經過:

患者于2天前自覺“感冒”,咳嗽、咳痰加重,無發熱、無胸痛等癥狀,患者于當地診所輸液(具體不詳),咳嗽減輕,入院前5小時患者出現意思不清,呼喚睜眼,不能配合查體,不能言語,于當地縣醫院就診,考慮患者病情危重,轉我院治療,患者入心內科,考慮患者為呼吸衰竭,病情危重,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腦病”收入我科治療。

2、 現在身體狀況(主訴及自理程度):

患者來院查體T36.5℃ ,P81次/分,R26次/分,BP114/55mmHg,昏迷,雙側瞳孔等大正圓,對光反射遲鈍,口唇紫紺,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散在干濕性啰音。心率81次/分,心律齊,未聞及雜音。腹平軟,腸鳴音可,四肢無活動,雙側病理征陰性。

3、 既往身體狀況(女性包括月經、孕、產史)

既往史:白內障手術史3月。

家族史:家族中否認遺傳性及傳染性疾病病史。

過敏史:無食物,藥物過敏史。

4、 輔助檢查(注明日期):

胸部CT: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兩肺感染,左肺下葉肺炎(較前好轉),兩肺間質纖維化伴兩側胸膜粘連增厚,左下肺多發肺大泡。兩側少量胸腔積液。2014.01.07

頭顱CT:兩側側腦室旁腔梗;兩側額部硬膜下積液。2014.01.07

血氣分析:PH7.17

7、PCO2 121mmHg、PO2 62.3mmHg、BE7.9mmol/L2014.01.07 血常規:WBC 3.63*109/L、NEUT% 80.4%、HB 77g/L、PLT 57*109/L。2014.01.07

血生化:ALB 30.4g/L2014.01.07

三、 主要治療

1. 給予特技護理,重癥監測,病危通知;

2. 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抗感染,緩解氣道痙攣,營養支持,化痰,抗凝,抑酸等治療

四、 護理記錄(重要情況和病情變化)

1月7日下午在我科行抗感染、平喘、調節免疫、營養支持等治療,血氣監測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癥存在

1月7日15:00行中心靜脈穿刺術。

1月7日18:15患者呼吸困難加重,氧和下降,復查血氣分析:PH7.1

55、PCO2 120mmHg、PO2 119mmHg,給予行氣管插管術,予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自氣管導管內吸出較多白色粘液。

1月7日18:30出現血壓下降,立即給予補液升壓治療,煩躁,給予鎮靜。

五、 護理診斷和診斷依據

1.氣體交換受損:與氣道阻塞,通氣不足有關

2.清理呼吸道無效:與痰液粘稠,咳痰無力有關

3.有感染的危險:與免疫力下降有關

4.活動無耐力:與心肺功能減退有關

5.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長期臥床有關

6.知識缺乏:與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有關

六、 護理措施

1. 嚴密監測病情對患者的呼吸深度,頻率,心率,心律進行檢測?;颊卟扇∽换蛘甙肱P位;氧療的護理,當患者出現缺氧癥狀時,及時通知醫生,采取措施。

2. 機械輔助通氣護理 針對病情非常嚴重的患者,必須及時為患者停工機械通氣,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實時監護,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呼吸機進行功能設定,再次必須注意的是,呼吸機應當與患者的呼吸保持一致,若患者對呼吸機出現抵抗和煩躁狀況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控制。在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情況的發生,引發患者病情加重。

3. 保持呼吸道通暢 按時扣背,按需吸痰。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施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促進排痰。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扣背,使患者能夠將痰液排出體外;若患者的痰液呈現出粘稠的現象,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提供霧化吸入,將痰液稀釋后再排出體外,使患者的通氣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呼吸人員還必須注意患者的身體情況,注意對患者進行液體的補充,避免由于呼吸不順暢時的患者體內的電解質出現紊亂情況;藥物治療,根據醫生的醫囑為患者提供激素類和支氣管舒緩劑藥物,幫助患者的氣道炎癥進行改善,不斷減輕支氣管痙攣現象,使患者呼吸困難情況得到有效控制。

4. 糾正水電解質平衡 由于支氣管哮喘患者會出現哮喘持續發作、呼吸困難以及高熱方面情況,這些均會對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造成影響,使

其出現紊亂的情況,因此護理人員必須根據患者的需要為其提供補液。

七、 護理體會(護理風險因素評估與管理)

重癥護理論文范文第3篇

一 失血性休克

1.妥善固定患肢,就地搶救,避免過多搬運或遠距離轉移。

2.體位 頭腿各抬高30度,增加回心血量。

3.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吸氧。

4.開放兩條靜脈通路,及時補充血容量和晶體溶液。輸液途中密切觀察輸液反應及速度。

5.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特別是血壓和心率變化。

6.止血 表淺傷口出血或四肢出血,先壓迫止血或止血帶止血,休克糾正后進行根本止血。

7.采集血標本以備輸血。

8.保留尿管,記錄每小時出入量。

9.鎮痛,保暖。

二 肺栓塞或脂肪栓塞

1.保持病房舒適、安靜,空氣新鮮。

2.絕對臥床休息 防止活動促使脫落,發生再次肺栓塞。

3.注意保暖。

4.止痛 輕,能夠耐受,可不處理;但對胸痛較重、影響呼吸的患者,應給予止痛處理,以免劇烈胸痛影響患者的呼吸運動。

5.吸氧。

6.監測重要生命體征:如呼吸、血壓、心率、心律及體溫等。

7.定期復查動脈血氣及心電圖。

8.觀察用藥反應。

三 擠壓綜合征

1。擴容抗休克 。

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足背動脈波動的情況,注意保暖,觀察皮溫、皮色末梢血液循環。

3.保護腎功能,及時留置導尿,觀察尿量及顏色的變化。當出現腎衰時,嚴格控制液量與滴速。

4.傷肢制動并妥善固定,密切觀察皮膚色澤、彈性及創面滲出壞死等情況。

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

5.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室,定期進行床上及空氣消毒,預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6.高熱期間及時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做好口腔護理和呼吸道管理,做好飲食指導,增強機體抵抗力。

四 大血管損傷

1.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若出現休克癥狀時及時給予抗休克護理。

2. 密切觀察患肢遠端血液循環、感覺、運動、足背動脈及脛后動脈搏動情況,嚴密觀察肢

端有無劇烈疼痛、腫脹、麻木感,皮膚有無溫度降低、蒼白或青紫。

3. 及時留置導尿,觀察尿量及顏色變化。

4. 妥善固定患肢,不要隨意搬動病人及更換體位。

重癥護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重點探討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對新生兒疼痛的護理干預效應和滿意度影響。將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入住NICU新生兒80例。根據隨機排號法,將其分為比較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比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疼痛護理。觀察兩組新生兒疼痛改善情況以及家長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疼痛抑制時間和NICU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N-PASS評價明顯降低且分數也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研究組對新生兒家長的評價更高(P<0.05)。對照組的有效率為百分之九十五,相比組的七十,研究組略高(P<0.05)。由此得出結論,對剛進入NICU的新生兒進行疼痛護理,可減輕其疼痛感,減少新生兒在NICU的停留時間,提高新生兒家長滿意度。

關鍵詞: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護理干預;新生兒疼痛

引言: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在受到外界疼痛刺激時,極易引發全身性的反應。入住NICU的新生兒,需要接受各個方面的治療。治療所引起的疼痛,分為急操作性疼痛、慢性劇痛和急性持續性劇痛三個類別。NICU為無陪護病房,新生兒家長不能對其實施監護。所以,護理人員作為嬰幼兒的直接陪護者,就必須進一步提高疼痛護理意識與服務能力,對嬰幼兒疼痛實施護理干預。為對NICU新生兒的疼痛護理對策與療效做出更深入分析,研究人員對近八十例新生兒進行了分類比較。得出以下對新生兒疼痛護理干預的有效措施。

一、對新生兒疼痛護理干預的有效措施

1、對NICU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對新生兒疼痛的護理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與專業水平。

2、做好對NICU的密切監視工作,并做好對新生兒的保護工作,避免發生意外,對新生兒的安全造成威脅。適當地對新生兒進行心理安慰等,利用各種肢體接觸的心理安慰,促進B﹣型內啡肽的釋放,從而改善自身迷走性神經的緊張感,發揮出5﹣羥色胺的價值,以滿足新生兒情感需要,有效安撫新生兒的身體以及心理。

3、通過對新生兒哭鬧、面部微表情以及肢體動作等進行的觀察,對新生兒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劃分出疼痛等級,以此作為護理方案制定的標準。

4、為新生兒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溫度和濕度調節到舒適程度。要注意保證房間燈光柔和,盡量避免噪聲對新生兒的影響。在室內播放適合新生兒的音樂,促進新生兒的良好睡眠,使其保持充足的休息。

5、采取鳥巢式的護理辦法,對新生兒加以包裹,通過模擬新生兒熟悉的母體環境來緩解其緊張、不適的感受,以此來緩解新生兒的疼痛。

6、多對新生兒進行觸摸和按摩,使其感受肌膚接觸時的溫度,滿足生理和心理需要,增加舒適感。

7、給予新生兒安慰奶嘴,引導其進行非營養性吮吸。通過增加口腔運動,促進唾液分泌,刺激腦垂體運動,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也可以使新生兒保持一段時間的安靜,減少體力消耗。

8、盡量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利用母乳中的營養物質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其提高對致痛性操作的耐受度。

9、給新生兒喂食蔗糖水,通過對感官進行刺激,產生甜味,起到鎮痛作用。

10、不斷調節在重癥監護室新生兒的體位,以保證新生兒處于一種相對適宜的情狀態下。

二、新生兒感知疼痛的特點

首先,盡管新生兒具有與成年人一樣的感知痛覺,但由于其自身神經并未充分發育,所以,對于新生兒的疼痛過敏反應相比于成年人來說會更加強烈。其次,由于嬰幼兒本身也對痛感的刺激會產生較強烈的反應,且時間也較長。護理中錯誤或錯誤所產生的重復疼痛會使得新生兒疼痛敏感性的程度越來越明顯,給其本身的應激調節系統發育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從而使得新生兒逐漸出現了疼痛的敏感性情況,甚至有可能會造成新生兒出現疼痛過敏情況的發生。同時重復疼痛刺激也會給新生兒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應激調控系統同時受到很大的影響,使得其本身的大腦神經等神經結構同時受到影響,甚至出現了原發性痛覺過敏等情況,給其神經結構的正常功能發育與重建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三、重癥監護室新生兒的疼痛感的來源

1、新生兒自身所具有的病癥以及產傷。通過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產傷屬于新生兒出現疼痛感中的一種重要因素。另外,在重癥監護室新生兒通常具有身體骨骼、支氣管等的一些病變,所以,他們自身也會不停產生疼痛感。

2、在開展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侵入性操作以及致痛性操作。在開展護理過程中,如吸痰等一些動作會為新生兒產生疼痛影響,同時醫護工作人員的護理措施不良、撕拉粘膠布,以及體位不正確等均可以形成疼痛影響。在開展治療中,足底采血等一些侵入性動作也會引起新生兒出現劇烈的疼痛應激反應。

3、外部環境的刺激。新生兒及重癥監護室也可能造成較多的噪聲影響,且光線比較強烈。嬰幼兒重癥監護室噪音必須限制在不大于四十五分貝的范圍,這樣的條件對嬰幼兒而言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條件。另外,明亮的燈光也可能增加疼痛刺激,對新生兒產生不利影響。

護理人員要根據其臉部表情及肢體動作等加以仔細觀察,評估新生兒的疼痛程度。保持治療環境舒適,并避免光線和噪音對新生兒的刺激,可降低新生兒緊張、不安等情緒,保證新生兒休息和睡眠質量,使其保持體力的充足,緩解其疼痛感。同時,需要給予新生兒舒適的體位,通過研究發現,給予新生兒舒適的體位可以有效減輕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兒配合各項操作的程度。護理人員也可以將手置于新生兒的頭頂和腳部上,讓身體形成屈曲體位,因為這個體位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兒的疼痛感。采用鳥巢式護理以及撫摸和接觸護理,可為新生兒提供熟悉的環境,使其保持情緒穩定,可緩解疼痛引發的應激反應。而引導新生兒進行非營養性吮吸,可以刺激口腔運動,分散疼痛注意力,使新生兒保持安靜。

四、總結

根據上文所描述的內容,對入住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新生兒實施相關疼痛護理,可以有效地緩解新生兒地疼痛感,提高新生兒的配合度進而增加新生兒父母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許巍.歐洲18國NICU住院新生兒持續疼痛的評估情況[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7,44(8):534-534.

[2]戴桂鳳.NICU新生兒疼痛管理和護理干預進展[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4):175-179.

[3]王亞靜,李楊,孫靜,等,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患兒操作性疼痛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9,34(11):20-23.

重癥護理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急診;重癥監護室;心理護理

由于我國的社會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都在逐漸提升,然而人們對疾病的治療以及護理的需要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人們的心理情緒對疾病的恢復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急診重癥患者對在治療期間通常都會出現焦慮或抑郁等不良情緒,這對患者的愈后效果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本院提出了心理護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治療期間所產生的不好情緒?,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取的110例腦血管意外的以及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組患者均為55例,其中臨床對照組男性患者有30例,而女性患者為25例,最大的年齡為78歲,最小的年齡為25歲,其平均的年齡為(47.25±2.57)歲;實驗組男性患者有31例,而女性患者為24例,最大的年齡為79歲,最小的年齡為26歲,其平均的年齡為(47.79±2.65)歲。2組患者之間無數據差異,可以對比。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臨床的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微笑服務,護送患者到病房內,并且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確保病房安靜,溫度適中,主動的向患者介紹病房內的設施,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1]。由于是急診重癥監護室,每天只允許探視一次。

觀察組:在急診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需要主動的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鼓勵患者正確的面對手術治療,減少患者的恐懼感,耐心向患者本人講述該手術的基本方案,并且向患者介紹其他的成功案例,以此讓患者的情緒保持穩定,樹立良好的信心[2]。在患者住院治療的期間,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并且向患者講述醫院內部整體的環境,減少患者對醫院的恐懼感?;颊咭驗樽陨硎艿搅思膊〉挠绊?,在臨床中很容易出現一些焦慮的情況,這對患者的康復會產生一些影響[3]。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減少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最后提升患者對醫院治療的信心,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勇氣。在患者治療的時候,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適當的講有關疾病的預防知識,讓患者掌握醫治的重要性,根據患者的發病因素,讓患者能夠清楚明白醫治的好處。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護理人員要耐心的回答,幫助患者盡可能的解決心理問題。

1.3觀察指標

仔細分析2組患者之間的心理情況評分以及護理的滿意度[2]。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的SPSS13.0軟件進行整體的記載,計量和計數指標分別為平均數±標準差( )、例數/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檢驗方法分別為t和卡方,P<0.05,則表示組間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 分析2組患者之間的護理效果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要低于觀察組,差異顯著,詳情見表1。

2.2 對照組和觀察組之間的焦慮和抑郁分析

2組患者在護理之前評分效果基本相同,但護理后,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顯示P小于0.05,詳情見下面的表格。

3討論

心理護理是目前臨床中屬于一門由心理學和護理學融合的學科,同時也是指采用心理學的知識以及方法分析研究解決護理工作當中所遇到的情況,是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相融合的運行措施[3]。在日常中,人們的心理情況是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一些影響,但在身體出現疾病的情況,患者的心理動態會直接影響到疾病的變化。急診重癥監護室患者通常都是病情比較嚴重的,因此,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整體情緒都不是特別的穩定,甚至還有可能會傳來一些負面情緒。在臨床中熟悉護理操作可以在患者面前取得良好的信任,之后應用心理學的知識針對患者以及家屬的心理實施認真的安慰和講解該疾病的整體預防過程,促使患者的內心負擔或是負面情緒能夠減少[4]。

綜上得知,針對臨床急診重癥監護室的患者,給予及時的治療處理,同時也要增加心理護理,對患者的滿意度和心理情緒都會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聞秀琴. 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3):134-134.

[2]周曉華. ICU危重癥患者的心理反應及護理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7,32(11):174-174.

[3]郝玉芳.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診胸痛患者搶救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社區醫師,2017,33(7):136-137.

[4]邱少聰. 急診危重監護室呼吸機對急性腦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J]. 當代醫學,2017,23(23):132-133.

上一篇:糖尿病護理論文下一篇:乳腺護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