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

2024-01-03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第1篇

姓名: 時間: 導師:

摘要

言 .............................................................................................................................................. 4

一、研究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 1

(一)網絡輿情的現狀 ........................................................................................................... 1

(二)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意義 ........................................................................................... 3

1、加強網絡輿情預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 3

2、加強網絡輿情預警,是當前發展形勢的需要 ......................................................... 4

3、加強網絡輿情預警,是防范“西化”、“分化”圖謀的需要 ................................. 5

二、 網絡輿情的基本內涵、本質、特點和形成規律 ........................................................... 6

(一)網絡輿情的內涵 ........................................................................................................... 6

(二)網絡輿情的特點 ........................................................................................................... 7

1、突發性與隱匿性 ......................................................................................................... 7

2、規模大、傳播廣 ......................................................................................................... 8

3、危害嚴重 ..................................................................................................................... 9

(三)網絡輿情的形成規律 ................................................................................................. 10

1、網絡滲透破壞活動制造的網絡輿情。 ................................................................... 10

2、社會熱點、敏感問題和群體性事件觸發的網絡輿情。 ....................................... 11

3、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發的網絡輿情。 ............................................................... 12

三、網絡輿情的預警 ..................................................................................................................... 14

(一)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預警機制,及時掌握輿情動態 ................................................. 14

(二)把握網絡輿論的主導權,有效引導網上輿論 ......................................................... 15

(三)制定周密的應對網絡輿情的預案,做到常備不懈 ................................................. 16

(四)開發和應用高科技產品,提升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有效性 ................................. 17 參 考 文 獻 ................................................................................................................................... 19 致

謝 ............................................................................................................................................ 21

摘要

網絡輿情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公眾在互聯網上公開表達的對某種社會現象或流行的社會問題的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傾向性的共同意見,反映的是社情民意,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具有較強影響力、傾向性。及時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是黨和政府正確決策、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重要前提。所以,加強網絡輿情的研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本文就網絡輿情的現狀和預警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對網絡輿情的含義、本質、特點和形成規律進行了闡述,初步探索了網絡輿情預警的措施。

【關鍵詞】和諧社會;網絡輿情;預警對策;

前言

“網絡輿情是以網絡為載體,以事件為核心,廣大網民情感、態度、意見、觀點的表達、傳播與互動,以及后續影響力的集合。”

隨著以即時、互動為主要特點的互聯風傳播方式的飛速發展,為公眾表達輿情、參與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平臺。網絡輿論對國家事務、公共事務的影響力日益加大,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做出的《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強調:“建立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暢通神情民意反映渠道。”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指出:“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制度。”因此,加強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網絡輿情預警工作研究意義重大。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一、研究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一)網絡輿情的現狀

我國關于網絡輿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處于一個相對熱門的狀態。對于網絡輿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網絡輿情的基礎理論、外部性特征、管理與引導以及依托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建構監測、分析、研判、預警系統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基礎理論研究較為集中,這中間必然涉及網絡輿情的概念分析。

從1994年我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風,10多年來互聯網迅速普及,無論從用戶規模,還是業務應用、技術實現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據中國互聯網中心統計的數據,截至2007年12月31日,網民數已增至2 1億人。目前中國的網民人數略低于美國的2 15億,位于世界第二位,為網絡輿論的形成提供了龐大的參與人群。網絡輿論的影響力已為世人所矚目。

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孫志剛被毀致死案中,網上輿論的壓力推動了《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廢除。對“劉涌”案的熱烈討論,間接促使中國最高人民法院50多年來第一次提審地方普通刑事案,推翻了沈陽高院的判決,改判劉涌死刑,立即執行。這些情況使人們切身感受到網絡輿論形成的沖擊力量。

當然,網絡輿論的引導具有兩面性,引導好了,可發揮不可替代

1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的建設性作用;而引導不好,情緒失控,失去理智,也可能帶來巨大的破壞性。特別是一些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引導不好,極易形成網上輿論焦點和熱點,如果人們感覺通過網絡已經不能發泄情緒時,就會集結起來,用游行、示威、靜坐請愿來表達輿情,從而引發突發事件,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

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的5枚導彈襲擊,館舍被毀,20多人受傷,3名新聞工作者遇難。這一令世人震驚的消息在互聯網迅速傳播。人們利用網絡表達義憤,發出怒吼,并走上街頭,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美游行,在游行中發生了沖擊美國使館的過激行為。2005年,由于歷史教科書問題、“日本入常”問題,在互聯網上掀起了大規模的反對“日本入常”和抵制日貨的網絡簽名活動,隨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爆發了示威活動,并且蔓延到全國許多地區。

“7·5”事件前夕,一些敵對分子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在“清風網”等網頁上發表極具煽動性和蠱惑性的反動言論,對事件的發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其實,在“7·5”事件之前的很長時間,一些充滿分裂意識的言論就在“維吾爾在線”等網頁上大肆泛濫,毒化著青少年的思想意識,一些赤裸裸的分離主義言論時不時地在網絡上大行其道,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最終,網絡成為造謠滋事,煽動仇恨的工具。血淋淋的事實說明,過去我們對網絡輿情作用估計不足,采取的措施不力。

2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顯然,互聯網已演化成一個龐大的虛擬社會,加上其本身的虛擬性、隱蔽性、發散性、滲透性和隨意性等特點,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通過它來表達自身真實的想法。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網絡輿論的力量已經顯現在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時加強網絡輿情監管,建立網絡輿情預警機制,對網絡輿情進行安全分析和技術研究,**發生時當機立斷采取切實有效的網絡控制措施,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網絡輿情預警不僅關系到社會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設,而且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意義

1、加強網絡輿情預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正確的思想輿論導向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加強對互聯風等的應用和管理,理順管理體制,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使各類新興媒體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陣地。”這是中國共產黨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由經濟、政治、文化的“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四位一體”。輿情作為較多群眾對現實社會中各種現象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的總和,自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目前,網絡已經成了輿情匯集的新通道,能夠快速反映社會動態、熱點民意、網民心聲,比較真實地顯現了民眾對現實的情緒和態

3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度。我國高層也開始關注網絡論壇所傳遞的信息,希望盡可能多、盡可能快地了解來自各個方面的重要信息、社會動態和社情民意,以便迅速、準確地把握社會脈搏的跳動,及時化解各種矛盾,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在這種背景下,加強網絡輿情預警工作,無疑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加強網絡輿情預警,是當前發展形勢的需要

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預計將達到3000美元,這就意味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關鍵階段。從世界各國的發展歷程看,這個階段既是經濟社會“發展機遇期”,又是“矛盾凸顯期”。一般來說,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這個階段,各國都會進入到不協調因素的活躍期、社會矛盾的多發期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社會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風險期。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加強網絡輿情管理和控制,預防網絡輿情引發的突發事件,關系到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穩定的大局。

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和隨意性,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迅捷的信息交換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BBS論壇、留言版或者自建站點上匿名發布言論,發布者往往只是將網絡看成感情發泄和情感交流的工具,而不

4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會考慮發布言論的真實性及其社會影響。在互聯網時代,輿論導向不等于輿論管制,想以監管報刊雜志、電臺和電視臺的傳統方式管理互聯網,在技術上并不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所以,網絡輿情調控作為一種軟性權力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網絡輿情預警是為了促進輿情調控,改善輿情預警對于有效調節社會輿論內容,把握社會輿論力量,對于實現黨政機關與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對于促進社會融洽和諧,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網情是社情的反映,要把握網情,除搜集網上前瞻性信息外,更要從網下抓網上。

3、加強網絡輿情預警,是防范“西化”、“分化”圖謀的需要

長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一直沒有放棄對我國的“西化”、“分化”戰略。他們利用網絡對我國進行滲透和顛覆。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就曾毫不掩飾地說:“中國不會拒絕網絡,拒絕網絡就是拒絕現代化。只要中國不拒絕網絡,我們就有武器。”西方國家想要通過互聯網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企圖,昭然若揭。所以,加強網絡輿情預警,能夠及時發現西方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滲透、顛覆的圖謀,維護我國的安全和穩定。

當前,我國發展處于轉型期和換擋期,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到了經濟爬坡過坎、改革攻堅闖關的緊要關口。要應對新形勢、完成新任務,面臨的最大歷史考驗是:在發展中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改革中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凡事預則立,不患難而患無備。只要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5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正視困難,直面挑戰,緊緊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打好攻堅克難的主動仗,就能有效防止落入“兩個陷阱”,譜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

二、 網絡輿情的基本內涵、本質、特點和形成規律

(一)網絡輿情的內涵

所謂輿情,是指由個人以及各種社會群體構成的公眾,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空間內,對自己關心或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各種公共事務所持有的多種情緒、意愿、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輿情應運而生,它是通過互聯網表達和傳播的各種不同情緒、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網絡輿情也源于現實,只是人們將表達和傳播輿情的場所或渠道拓展到了互聯網上。

網絡輿情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公眾在互聯網上公開表達的對某種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的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傾向性的共同意見。它主要通過新聞跟帖、網絡論壇(BBS)、聊天室(Chat Room)、博客(Blog)、維基(Wiki)、聚合新聞(RSS)和即時通訊(QQ和MSN等)實現并加以強化。從本質上講網絡輿情就是一種社會輿論。如果對網絡輿論缺乏預警,一旦事態發展成突發事件,很容易手足無措;處理不好,很容易加重與群眾的對抗情緒,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

6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傷害人民群眾的感情,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加強網絡輿情預警就是防范突發事件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網絡輿情的特點

1、突發性與隱匿性

在網絡環境下,輿情的傳播和表達具有了較高的時效性。一些重大事件、突發事件通過網絡媒體迅捷報道;網民在獲知新聞事件的第一時間內就可以在網上發表議論,交換想法。有時一個熱點事件的報道加上一種情緒化的意見,就可以成為點燃一片輿論的“導火索”,在網上迅速蔓延。所以說,從形成時間的短暫性上看,網絡輿論具有突發性。

網絡教育輿情的主體是模糊的,這是由網絡的匿名性決定的。匿名性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行為者對自身是否被他人所知覺情況的感知,具體指在網絡環境下,網絡使用者可以利用虛擬代號隱去現實生活中的身份和特征。隱匿性有利于網絡使用者擺脫現實社會的壓力,真實地反映內隱的情緒、態度,在網絡的海洋里暢所欲言。與此同時,隱匿性也會讓網絡使用者產生一種錯覺,即“在網絡世界里,‘我’是以某種虛擬的形象和身份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網絡上的交往活動不再像一般社會行動那樣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實體和時空位置。因此,‘我’可以盡情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而不必去考慮后果”。由于這種心理的作用,一些網絡使用者缺乏理性的思考,把互聯網當成情緒的發泄地,任意發布一些情緒化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言論。

7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美國《紐約人》雜志在1993年曾刊登過畫家斯坦納的一幅漫畫:兩只狗坐在電腦前上網,意思是說“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幅漫畫充分體現了網絡的隱匿性特點。正是網絡的隱匿性,網絡容易成為一些網民發泄情緒的空間。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對社會問題片面認識等等,都會利用網絡得以宣泄。

2、規模大、傳播廣

網絡的迅速發展,網民數量急劇增加,遍布不同領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地地域。同時,互聯網應用服務日趨多樣,為信息在網上傳播提供了更多途徑。網上的每一條信息,都可能迅速蔓延擴散,并在傳播過程中引起共鳴,出現一呼百應的情形。

互聯網傳播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時間、地域、人際對傳統媒體的限制,各種信息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互聯網上,并通過最便捷的方式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web2.0時代的互聯網方便普通使用者隨時隨地把身邊發生的事件、問題發布到網上,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如震驚國內的福建南平小學血案,犯罪嫌疑人闖進福建南平市一家小學砍死砍傷多名學生,造成了8死5傷的慘劇。事件發生在2010年3月23日上午7時20分左右,到上午8時30分,已經有目擊群眾通過互聯網發布這起慘案的實時報道,立即有上千用戶發表評論,全國各地的網絡使用者幾乎能夠即時了解事件的進展。

與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不同,網絡是一種交互式的、互動性很強的信息傳播,正如保羅,薩福等學者的觀點,“同其他人發生聯系”、

8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進行跨越時空的互動交往,是網絡傳播方式的本質特征。每個網絡使用者都有機會參與討論話題,發表觀點,擴展影響,通過bbs、帖吧、博客等工具實現與信息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網絡使用者之間針對某些話題的互動、網絡使用者與網絡媒體之間的互動、網絡使用者與行政單位的互動。由于傳播的互動性,網絡使用者在這種互動交流中彼此影響,少數觀點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對事件、現象表現出“一邊倒”的輿論傾向,更易使網絡輿情向輿論轉化。

3、危害嚴重

隨著互聯網逐步深入社會生活,網上呈現出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相互交織,境內和境外相互滲透,政治、經濟、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局面;一旦出現適當的“導火索”,就很可能形成網上熱點、焦點輿論高潮。由于互聯網互通、信息傳播迅速等特點,各種矛盾在網上傳播、蔓延和聚集、放大,在眾多網民的參與下,必然反作用于社會生活,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甚至引發一連串的社會危機,嚴重影響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

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輿論在大眾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民眾可以通過網絡參與到很多重大事件的討論中來,進而形成對該事件的網絡輿論,但網絡輿論是把雙刃劍,其影響力既有正面積極的因素,也有負面的因素,大量的網絡輿論也充斥著非理性的聲音, 使人們失去對事件的正確的判斷。

9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三)網絡輿情的形成規律

1、網絡滲透破壞活動制造的網絡輿情。

網絡輿論主要由網絡中的媒體言論與論壇及新聞跟帖共同反映與形成的一種輿論形式。如在人民網的論壇、新華網的論壇、天涯論壇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網站的新聞跟帖中,網民們每天都會對最近的熱點事件或重大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進而形成一定的輿論影響。由于網絡輿論開放性,互動性的特征,使得很多不為傳統媒體所關注的事件浮出水面,進而對事態的進一步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很多來自各網站的媒體言論與論壇及新聞跟帖中的具有建設性的看法和觀點,也會對政府部門的決策產生影響。但在網絡輿論顯示出其正面影響的同時,大量的網絡輿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將網絡言論蔓延到現實生活中,甚至外國媒體將中國的網民冠之于暴民,這也不能不讓我們正視網絡輿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也為西方敵對勢力滲透活動大開方便之門。他們利用互聯網大肆進行反動宣傳滲透,造謠惑眾,惡意炒作和蓄意煽動制造**等。尤其是境外一些網站,利用編造假新聞、捏造事實的伎倆,鼓動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導致不明真相的群眾產生消極輿情,引發社會動蕩,達到其破壞國家安全與穩定、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翻黨的領導的企圖和陰謀。

10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2、社會熱點、敏感問題和群體性事件觸發的網絡輿情。

社會熱點、敏感問題和群體性事件具有極強的時間性、震撼性、負面性和不可預料性,能夠迅速成為社會高輿論的焦點和熱點。在網上,通過發貼、跟貼形成動式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就會形成規模較大的網絡輿論,不滿和失望的情緒便會通過互聯網集中表現出來。這種消極的網絡輿情最易引發突發事件。

當前最容易引發民眾關注并形成聲勢浩大的網絡輿情的事件通常有三類:一類是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件,如工資、房價、物價、公共安全等;第二類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如社會正義、社會公平、反腐敗等;第三類是愛國和民族問題,如中日關系、臺灣問題等。

我國目前反映民意的渠道主要有傳統媒體的批評性的輿論監督,如《焦點訪談》節目,媒體所寫的內參,政府上報的材料及信訪辦等機構, 這些途徑有一個共同點,即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傳達方式,官與民的互動性較差,很多百姓的想法、呼聲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但伴隨著網絡輿論的出現與形成,其開放式、低門檻的傳播方式,為百姓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反映民意的通道。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事件被大眾關注,主要源自于網友持續不斷在有影響力的網站留言和發文,引起其他網民關注與參與,形成觀點化、總結化的網絡輿論。之后,敏感的傳統媒體開始介入其中進行采訪與深度報道,于是很快形成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網友評論的交互作用,馬上會提升出更代表民意的觀點與呼聲。這個過程大致如此: 網絡媒體傳播事件---網友留言---初步形成網絡民意---大范圍的網絡輿論的形成---網絡媒體與平面

11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媒體互動作用---影響政府決策。如山西黑磚窯事件的曝光最初來源于網絡。那些不幸的孩子們被賣到黑磚窯做苦工, 他們的家人們傾家蕩產,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潛入大山深處尋找孩子。兩個月來, 他們先后營救出40余人,從中得到一些寶貴線索,可當他們找到有關部門遇到的卻是互相推諉,400多位絕望的父親于是在網上聯名發出求救信。這篇帖子6月5日發在河南的大河論壇上,起了強烈的反響,截至6月12日,大河網上該帖點擊率超過31萬。6月7日,這篇帖子被轉帖到天涯雜談后,短短6天時間,該帖更是獲得了高達58萬的點擊率和3000多篇回帖。正是這篇由受困孩子親人發出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參與討論,所造成的輿論影響最終引起了許多傳統媒體對該事件的深度報道,并促使政府部門對問題的解決,而網絡輿論在這一事件正是起到了傳達民意的作用。

3、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發的網絡輿情。

在互聯網上存在一些虛假或不良信息,這些虛假信息一旦被網民采信,在評論和傳播過程中,就會被歪曲和放大,給社會造成極大危害。特別是有關境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群體性事件、公共衛生事件、安全事件和自然災害等方面的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很容易使民眾產生恐慌和畏懼心理,引發社會動蕩。

由于網絡是個開放性的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國許多網絡論壇和網絡博客都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不管是網站自身管理缺位也好,還是管理者為增加點擊率而置之不理也好,網民在論壇或個人博客中

12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所發布或轉載的信息讓人很難辨別其真實性。網絡論壇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不同利益背景的人聚集在網絡公共話語空間,任何人注冊ID成為論壇網民或擁有個人博客后,都可以隨時發布和轉載相關信息,這也為虛假信息和謠言提供了可趁之機。在網絡論壇,的確有很多高水平的理智型的探討,這種爭論讓人長見識,人們通過爭論能從中受益。但更多的是一些非理性的,憑自身經驗所描繪的瑣碎的爭論,更有一些人參與網絡爭論并不是為了通過討論明辨事理,促成問題的解決,完全是為了爭論而爭論,他們一旦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后,就不打算修正自己的觀點,而且也沒有系統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即使是理屈詞窮,他們也不甘心。這種氛圍使一些網民在爭論的過程中容易走路極端,當他們在理性探討中不能說服對方,甚至有可能被對方駁倒時,就采取詭辯、謾罵、人身體攻擊或無休止糾纏等極端的做法,從而使爭論變成了無聊的爭吵,這與輿論引導本身的功能相背離。網絡公共空間假信息、謠言的傳播者當中,既有懷著個人目的制造假信息、謠言的,也有無事生非搞惡作劇的,還有不明真相以訛傳訛的。虛假信息和謠言出現在網絡論壇后,往往能產生為主的效應,可以催生某種惡意的網絡輿論的產生,而這種基于虛假信息和謠言產生的網絡輿論,進而又在更廣的范圍導致信息誤導,有時更能在現實中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如網上流傳著一個“最毒后媽把女兒打得狂吐鮮血”的帖子,帖子稱江西鄱陽縣一名六歲女童遭后媽毒打,口吐鮮血,六塊脊椎斷裂、尿失禁,生命垂危。在事實未明的情況下, 很多網友對事件當事人進行謾罵,指責,并以最惡毒

13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后媽把女兒打得狂吐鮮血罪推定式標題傳播此事,給當事人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盡管后來隨著眾多傳統媒體的介入,事實的真相被揭示出來,但此事件所折射出來的無疑就是關于網絡的沖動及不負責任的弊端等。

三、網絡輿情的預警

(一)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預警機制,及時掌握輿情動態

網絡輿情引發的突發事件的出現,原因是復雜的,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網絡輿情監測預警機制,就能夠及時地對網絡輿情的發展進行監測分析和正確引導,避免事件向消極的方向發展,使網絡輿情危機的處理從即時處置型向事前預警型轉變。為了及時有效地掌握網絡輿情動態,應該成立專門的工作隊伍,建立網絡輿情監測平臺,以便及時掌握網民的思想狀況,了解群體的傾向和意愿,發現網上突發事件的苗頭性動態,及時封堵各類有害信息,處置各種突發情況。

網絡輿情作為社會公眾意見表達的渠道,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應對網絡輿情,我們需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網絡輿情信息采集和反饋機制,力爭及時發現問題,把問題扼殺與萌芽、化解危機于搖籃期。同時,在輿情處置過程中,應切實關注公眾反映的問題,對于不合理的要求或暫時無法解決的合理要求,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引導工作,及時向公眾反饋事件最新進展信息。

14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二)把握網絡輿論的主導權,有效引導網上輿論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的重要陣地。”所以,針對網上熱點和焦點問題,主流媒體不能喪失話語權和輿論引導權,對熱點話題要分析研判,準確把握,積極介入,快速應對。首先,在處置網絡輿情危機時,要發揮新聞網站的“先發優勢”,權威披露,說清事實,以正視聽。其次,針對熱點話題,梳理情況,對癥下藥,解疑釋惑,通過權威訪談、專家訪談、網上調查、網上座談、論壇討論等形式,努力做到讓積極、健康的聲音引領網上輿論。第三,針對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要批駁謠言,反擊錯誤議論,糾正認識偏差,積極引導網上的輿論導向。、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社交類媒介應用崛起,其輿情傳播形式更加豐富,傳播過程更具隱蔽性和聚合性,網上出現的一條不經意的不良信息都可能會產生無法想象的負面影響。因此,應對網絡輿情,應需要網絡輿情進行客觀、全面、科學的監測、分析與甄別,掌握我們關系的網絡輿情發展趨勢。通過輿情監測系統的實時跟蹤監測,保證所有網上傳播信息能夠準確實現“追根溯源”,從而準確把握與我相關的整體網絡輿情動態,敏銳捕捉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群體性問題,提高輿情應對預見性。

由于網絡輿情環境本身的復雜性,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是難以避免的。因為這種不可控性,強化網絡輿情預警機制就顯得極為必要。利用輿情監測系統強化輿情預警機制,能夠及時對網上輿情傳播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負面或疑似負面,就會第一時

15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間通知監測人員,以期在“黃金4小時”內化解輿情危機,避免事態向消極的方向發展。

(三)制定周密的應對網絡輿情的預案,做到常備不懈

制訂預案是爭取防范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可以使我們從容地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制定預案要加強針對性、實戰性和嚴密性,要具有規范性、可操作性和體現高效性,并組織演練,從中發現問題,反復修改。預案的最后落實,主要體現在現場處置上;因此,現場組織指揮機構、通訊聯絡方法、現場處置小組任務分工、職責、權限、范圍等都要詳細、周密,做到常備不懈,防患于未然。

網絡輿情的發生、傳播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做好網絡輿情因對需要建立完整的網絡輿情應急聯動機制。建立網絡輿情處置指揮中心,平時負責網絡輿情監測,遇到輿情事件時,轉成網絡輿情應對指揮中心,復雜協調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應對策略指導。從而提高輿情應對響應時間,及時消除影響,減輕危害。同時,制定網絡輿情應急預案,遇有突發事件及時采取相應手段壓縮負面信息的傳播,消除復負面影響。

健全應對網絡輿情事件的體制機制。突發事件處置和網上輿情引導工作,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制定一個操作性強的規定和配套的應急管理辦法。首先是各級政府要組建成立網絡輿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明確工作流程和職責分工。在此基礎上,設立相應的輿

16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情管理部門和網絡輿情相關工作崗位,建立網上輿情監測技術平臺,實行專人負責監測預警;建立外宣、國安、應急、維穩等部門參與的網絡輿情研判會商機制;建立包括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在內的突發事件內外宣傳聯動處置機制,制定敏感熱點問題對外宣傳口徑庫等一系列工作機制,做到網絡輿情事件“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爭取時間,爭取主動。同時也要警惕“技術決定論”的自我安慰,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制度建設和落實上,堅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四)開發和應用高科技產品,提升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有效性

網絡輿情監測的核心是及時有效地實現輿情反饋,包括定期反饋和隨時反饋。面對著網絡輿情的海量信息,除了依靠輿情工作人員來完成這些工作外,還應該積極開發和應用高科技產品,通過軟件來進行輿情的采集、存儲、分析和處理,從而更有效地做好網絡輿情危機的監管和引導工作,極大地提高網絡輿情預警的效率。

強力推進網絡新聞宣傳工作,多途徑多方位正面提升南長形象。一是借力網媒,重大主題宣傳活動效果突出。主動積極為南長又好又快發展鼓勁造勢,邀請多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先后進行多次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宣傳力度大、覆蓋面廣,有效鼓舞發展信心。二是創新舉措,加大推進網絡外宣力度。重點宣傳我區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總結的先進經驗,涌現的典型事跡;突出宣傳三區三帶九街區,提升南長對外形象;大力宣傳建設幸福南長過程中的典型做法。三是主動作為,重點培養網絡新聞宣傳載體。積極培育網絡新聞宣傳載體,

17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廣泛開展群眾活動,充分發掘新聞宣傳亮點。

全力加強網絡宣傳隊伍建設,多形式多渠道促進網絡新聞宣傳和突發事件應對水平提高。一是加強培訓。廣泛開展新聞宣傳與網絡突發事件應對學習培訓,采取集中輪訓、交流研討、專題輔導和外出考察等多種形式,切實提高新聞宣傳工作水平。二是廣泛交流。建立通訊員、信息員、網評員定期交流機制,通過組織互動,加強溝通,提高網絡宣傳和輿情應對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推進“請進來”工程,加強和主流網絡媒體的溝通和聯系,完善對外新聞發布機制,堅持做好開展不同形式的溝通活動。三是快速應對。完善新聞通報會議制度,加強網上輿論的宣傳和引導,加強網上安全監督、凈化和優化網上環境。除此以外,還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通過正面信息的及時發布,減少負面信息的影響,取得了明顯成效,確保我區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在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中正常開展。

18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參 考 文 獻

[1]網絡思想政治 研究 [M] 張再興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9 年第一版

[2]加強高校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 [J] 王懷民 中國 報 2009 (02)。

[3]網絡輿情研究概論 [M] 劉毅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版。 [4]關于提高新形勢下網絡輿論引導能力的調查與思考 [J] 馬美莉 《臺州社會科學》 J006 號。

[5]周如俊,王天琪 網絡輿情:現代思想政治 的新領域 思想理論 2005(11):12-15 [6]劉毅 網絡輿情與政府治理范式的轉變 前沿,2006(10):140-143 [7]徐曉日 網絡輿情事件的應急處理研究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89-93 [8]紀紅,馬小潔 論網絡輿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導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04-107 [9]王來華 論網絡輿情與輿論的轉換及其影響 天津社會科學,2008(4):66-69 [10]畢宏音 網民的網絡輿情主體特征研究 廣西社會科學,2008(7):166-169 [11]張勇鋒 對《旅游新報》事件的網絡輿情解析 今傳媒,2008(9):44-46

19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12]姜勝洪 網絡輿情熱點的形成與發展、現狀及輿論引導 理論月刊,2008(4):34-36 [13]劉毅 略論網絡輿情的概念、特點、表達與傳播 理論界,2007(1):11-12 [14]郭樂天 互聯網虛假信息的控制與網絡輿情的引導 新聞記者,2005(2):23-26 [15]王麗平,劉大鵬 開展互聯網上輿情控制的方針、對策 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1):109-112 [16]斯進 從互聯網輿情形成的特點談創建立體化網絡輿情監控機制 信息網絡安全,2008(8):59-61 [17]李子德 論和諧社會視野中不良網絡輿情的預警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37-39 [18]吳紹忠,李淑華 互聯網絡輿情預警機制研究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8-42 [19]陶建杰 完善網絡輿情聯動應急機制 黨政論壇,2007(9):28-30 [20]廖揚平 網絡輿情視域中的思想政治 功能 政工研究動態,2007(21):23-24 [21]湯力峰,趙昕麗 網絡輿情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應對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4):64-65 [22]鄭恒毅,王健卉,李學靜 高校網絡輿情安全硬件保障體系研究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20-224

20

淺談網絡輿情預警的重要性

致 謝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我終于完成了論文。在這里,我首先要由衷地感謝我的老師。從選題的確定、提綱的擬定、文獻的收集、到論文的撰寫、最終的修改,都凝結了導師的心血。正是在他的指導幫助下,我的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

在此向老師,及幫助過我的朋友,同事致以誠摯的謝意。 最后要感謝我的父母親人,是他們在背后一直默默的支持我。 謹以此文獻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近年來中國網民數量眾多而網絡給予了眾多網民言論自由,因此網絡輿情越來越被關注,對網絡輿情的預警也越來越迫切。該文采用了五個指標對“廈門PX事件”、“昆明PX事件”和“寧波PX事件”進行量化描述,通過Matlab建立BP神經網絡識別模型中進行學習,然后再對“寧波PX事件”進行預警識別。模型具有較好的識別能力,預警結果的準確率達到了90%以上。

關鍵詞:網絡輿情;BP神經網絡;預警

互聯網這些年來在我國的快速的發展,我國網民人數較之前有了大幅的提升。網絡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讓其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而近兩三年網絡輿情引發的事件激增,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網絡儼然已成為政府部門了解民意的又一理想窗口。顯然,能夠直觀表達網絡輿情的光定性的解讀遠遠不夠,對于決策者更希望得到一個輿論事件過程中所處的量化等級。由于輿情危機產生具有模糊性和隨機性是非線性的,因此通過建立預警指標,再利用容錯能力高,通過學習復雜數據發現規律進行識別的人工神經網絡是不二選擇。故本文的核心在于BP神經網絡[1]。

1 網絡輿情危機預警指標體系

網絡輿情危機的發生,受到多種隨機因素的影響,而且每個因素對結果所起的效果大小也是不一樣的。因此網絡輿情危機預警的關鍵是建立科學、系統的預警指標體系。依據近些年來網絡輿情方面專家的調查匯總和政府機構對輿情監督部門的考察,并結合網絡輿情與危機預警機制方面的資料,經過多次地調試整理匯總制定出,對網絡輿情信息從五個具體的指標構建了網絡輿情危機預警指標體系[2]。

1.1 輿情預警指標

1.1.1 輿情信息的敏感度

網絡上有各式各樣的信息,而這些各式各樣的信息其敏感度也是不同的,對于可能造成社會動蕩的網絡信息則是政府最為關注的。顯然各條信息所引起的社會敏感度是不同的,敏感度越高說明產生輿論危機的可能性就越高。這種指標的量化標準采用專家打分的方法得到。得分設定的范圍為[0,1],0、0.5、0.7、1表示的意義依次為“具有敏感性”、“敏感”、“很敏感”、“相當敏感”。

1.1.2 輿情信息的流通量

輿情信息的流通量反映出輿情信息在網絡上傳播情況和討論熱度。而這些網絡上的流通信息會被搜索引擎例如Google、百度等抓取。因此通過限定時間段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得到的搜索量可以作為流通量使用。

1.2.3 輿情觀點傾向度

輿情觀點傾向度主要量化網民對于某個輿論信息觀點傾向度。分別由1,0,-1表示正面、中立、反面觀點,用[f(x)][f(x)]表示各個觀點面傾向度,n表示發表觀點的總觀點數,此指標用[μ]表示:

其實就是求各個觀點總和的均值,其取值范圍在(-1,1)。這部分則是通過統計事件討論最熱的貼吧的跟帖信息或者微博評論進行打分得到的。

1.2.4 輿情影響范圍

輿情影響范圍是指在某一時刻或時間段內,輿情信息所影響的區域性范圍。對于這部分的評分依照我國的行政地域劃分進行評分。即村\社區、鄉\鎮\街道、縣\區、市、省、國家。其取值范圍為[0,1]。這部分的取值則是通過新聞報道中時間的發展態勢進行取值。地域對應的取值見下表:

1.2.5 網絡輿情媒體曝光度

網絡輿情信息被媒體曝光之后則將網絡信息的討論引到現實社會中,而現實中媒體的報道是有著比網絡更為嚴格的審查制度。媒體的報道無疑對網絡輿情有著更為影響力的宣傳進而推動著輿論的發展。而這部分的數據則采用Google news中通過對時間段的設定搜索關鍵詞得到相應的搜索到的新聞條數進行量化評價媒體的曝光度。

1.2.6 輿情指標

而結果評級依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將預警等級設為四個等級:特別嚴重、嚴重、較重和一般。而根據網絡輿情危機的嚴重程度、經濟程度、可控性等方面將預警設為5個等級:安全、輕警、中警、重警、急警[7]。

2 數據獲取與處理

2.1 事件的選取和回顧

在實證分析中以“寧波PX事件”為預警模型的最終目標,而選擇了“廈門PX事件”和“昆明PX事件”為學習樣本進行學習。這一連串關于PX事件其危害的對象不僅僅是政府形象更是對整個社會和諧穩定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寧波PX事件中,甚至出現了不理智的因受謠言的蠱惑沖擊政府機關掀翻執勤警車的情況。倘若能及時且準確地對此類事件進行預警并作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就能對事件進行有效的控制。

2.2 指標數據的獲取

對于所建立的模型而言其關鍵不僅僅在于預警模型的指標的建立和神經網絡的識別。其數據的獲取亦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根據各個數據的特點,整理各個指標數據獲取方式如下。

將廈門PX事件和昆明PX事件作為一個學習樣本,其數據清單如表3所示。

同樣將模型的預警目標——“寧波PX事件”作為目標數據,其數據清單如表4所示。

2.3 輸入數據的標準化處理

網絡輿情危機預警指標體系中有5個預警指標,其中存在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大類,并且對各個指標的數據進行了量化處理,然而各個指標的單位的量綱是不同的,為了能夠對各個指標進行對比評分 ,需要將它們進行標準化得到[0,1]無量綱指標。

量化的指標均有正負方向均有正負方向之分,自然這些數據的標注化方法均有不同:

1)正向指標處理:正向指標表示值越大越安全,危機等級越小無量綱化以最小值為基準,正向無量綱化處理方程:

2) 負向指標處理:負向指標在文章中表示指標值越小越安全,危機等級越小。無量綱化以最大值為基準,負向的無量綱化處理方程:

其中,X 表示量化后的指標值, [xmin]表示指標的最小值, [xi] 表示指標的實際值, [xmax]表示指標的最大值。

3 輿情預警模型的建立及結果

3.1 模型的建立

神經網絡模型是一個典型的“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輸入是采集到的指標的實際值,輸出是模型識別的結果,即預警的敏感度,而中間過稱則采用BP神經網絡模型進行學習計算,這部分相當于“黑匣子”。在處理的時候,該文采用三層BP網絡(一個輸入層、一個隱含層、一個輸出層)的網絡結構,那么輸入、輸出節點數分別是5和1[8]。

在設置完參數之后用第四章所講述的利用Matlab軟件完成模型的建立。

3.2 結果及檢驗

通過搜集得到的數據匯編成的學習樣本,并將其中的70%作為樣本,30%作為檢驗樣本進行。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該表,從該表中容易得到,學習過程中準確率達到了91.76%。并在測過程中抽取了5項進行預測,得到的準確率為92.31%,其較高的準確率。因此有理由認為該模型在未來的預測過程中其準確率應該達到90%以上。

4 研究結論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基于輿情量化指標的BP神經網絡能夠對網絡輿情信息進行較為準確的預警,無論是學習還是最后實踐的識別準確率都達到了80%以上。這種預警方法通過輿情信息的預警指標利用量化評價方法可以降低人為的主管臆斷,而實驗結果也表明了其擁有較高的識別準確率。并且利用Matlab進行編程得到的預警模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使用價值。模型可以為政府提供網絡輿情的預警,也為企業的網絡聲譽進行預警為企業的公關提供預警參考。

參考文獻:

[1] 薛圈圈.基于BP神經網絡的網絡輿情危機預警研究[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10:25-30.

[2] 戴媛.我國網絡輿情安全評估指標體系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08:13-22.

[3] 袁越.廈門PX時間[OL].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7/165713986641.shtml.

[4] 王秀娟.昆明PX事件[N].中國石油石化,2013.

[5] 大公網.鎮海PX項目引發群體性事件[OL].http://www.takungpao.com/mainland/node_13226.htm.

[6] 周子健.基于網絡搜索量的上海世博會國際影響力研究[J].藝海,2011(5):80-82.

[7] 王新輝.基于BP神經網絡的國際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預警模型研究[D].沈陽:沈陽工業大學,2008:7-14.

[8] 楊淑娥,黃禮.基于BP神經網絡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J].2005(1):21-26.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網絡輿情的發展,大學生骨干對高校網絡輿情的引導成為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一部分??偨Y了大學生骨干和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提出了構建大學生骨干參與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基礎,分析了大學生骨干輿情監測與預測、建言、輿情向導、輿情知識庫構建的四種作用。認為大學生骨干在高校網絡輿情引導中具有獨特的作用,高校應著力發掘大學生骨干輿情引導的潛力。這有助于促進高校網絡輿情管理體系的完善。

關鍵詞:大學生骨干;網絡輿情;輿情引導;作用機制;高校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得網民規模正逐年擴大,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為5.9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4.1%,學生群體是網民中規模最大的職業群體,占比為26.8%。[1]網絡輿情作為社會輿情的一種,其正逐漸被人們所關注,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成為高校學生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網絡輿情引導成為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一部分。作為高校教育者、管理者與廣大學生的中介橋梁,大學生骨干可以成為輿情管理隊伍中的一員,在高校輿情引導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研究現狀

1.國內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研究現狀

目前關于高校網絡輿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參與群體特征、涉及內容、成因與現狀、管理對策等方面。[2]周建勝等人在分析了高校網絡輿情的成因后,提出了新聞發布、論壇、隊伍、預警、信息收集和處置機制。[3]

在研究高校網絡輿情引導中,有學者提出在隊伍建設時吸納優秀大學生骨干加入。游佳琳等人在構建校園網絡輿情監測與引導長效機制時,提出構建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將學生骨干培養成為網絡輿情中的“意見領袖”以引導輿情走向。[4]王海建在討論高校網絡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時也提到了學生干部對網絡輿情的引導作用。[5]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沒有全面深入地探索大學生骨干在高校網絡輿情引導中的作用機制。

2.國外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研究現狀

國外輿情研究始于19世紀,主要是西方的民意研究。而高校輿情管理作為高校危機管理的一個重要分支始于20世紀60年代。[6]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網絡輿情引起了政府的重視,高校網絡輿情也成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國外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主要關注技術與實際操作層面的研究,表現為:立法規范輿情內容、鼓勵網絡媒體與用戶自律、技術手段控制和過濾、增強網絡使用人的責任意識。

二、大學生骨干與高校網絡輿情引導

1.高校網絡輿情與大學生骨干

網絡輿情是由于各種事件的刺激而產生的通過互聯網傳播的人們對于該事件的所有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集合。[7]而高校網絡輿情是高校師生通過互聯網對校園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校園管理以及其所關注的其他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所表達的情緒、意愿、態度和意見的總和。[8]在高校網絡輿情中,學生因其自身的特點往往會成為輿情的主要參與者,因此在輿情引導工作中,大學生骨干可以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成為高校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橋梁。

高校網絡輿情中的大學生骨干根據其來源分為“線上”骨干和“線下”骨干?!熬€上”學生骨干來自網絡,是學校官方網站、校園論壇或者班級網絡平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號召力的網絡“意見領袖”。他們主要通過論壇帖子、博文、評論等來表達學生觀點,成為一大批學生信服并追隨的對象。[5]“線下”學生骨干是傳統的學生干部,包括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校院級學生組織社團干部、宿舍長、輔導員助理等。[9]其長期從事學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學生管理理論與實踐經驗,可以有效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2.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意義和困難

(1)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意義。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是指深刻理解黨和國家政策方針,廣泛了解大學生輿情現狀及成因、動態和趨勢,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大學生群體整體思想認識、情感態度等趨于理性并與學校教育目標相一致。[10]

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對于學生來說,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可以幫助學生理性且全面地思考社會或校園問題,做到不盲從,不隨波逐流,有助于學生心智健康發展;其次,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有助于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維護學生與校園安全,避免消極、非主流的思想侵害學生,破壞校園和諧;最后,及時有效地引導高校網絡輿情,消除不和諧因素,調動積極因素,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高校網絡輿情引導面臨的困難。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高校網絡輿情問題,但是高校網絡輿情的引導仍然面臨很大的困難。

一是高校網絡輿情自身的特點導致輿情引導困難。高校網絡輿情內容復雜、涉及面廣泛,并且其突發性強,傳播迅速。高校管理者往往很難預測、監控輿情的發展,即便深入了解掌握了高校網絡輿情的具體內容,也經常是為時已晚,其已經形成潰堤之勢。只有在高校網絡輿情形成之前,高校管理者及時感知,才有助于后期輿情的引導。

二是輿情主體的特點導致輿情引導困難。大學生群體作為高校網絡輿情的主體,相對于普通人群其文化水平較高,思維活躍,生活空間較為集中,群體的價值觀相似,同時具有很強的目標性。因此大學生群體是積極的輿情傳播者,任何言論都極易被發展為輿情。同時,由于大學生群體缺乏社會經歷,思考問題不夠全面,且從眾心理嚴重,極易被別有居心者利用,從而導致輿情往負面、消極的方向發展。

三是輿情管理技術不成熟導致輿情引導困難。雖然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網絡輿情管理方面依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網絡輿情參與的匿名性使得管理者不能準確確定輿情的來源;網絡及其應用的復雜性使得對網絡輿情的信息挖掘不易實現。網絡輿情信息監測是從海量、交互、動態的網絡信息中及時識別、發現輿情。它既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密切相關,也與信息組織和信息分析技術相聯系,其受限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11]目前的網絡輿情監測軟件在內容挖掘方面還有待提高。

三、大學生骨干在校園網絡輿情引導中的作用機制

雖然形成高校網絡輿情需要大量的參與者,但根據中國輿情網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校園BBS論壇上的活動中,那些“參與討論,表達意見”的學生人數要遠遠低于“只瀏覽文章”的學生人數。換句話說,其實在校園網絡論壇中,大部分學生并不參與討論,高校的網絡輿情一般是由少數人引起的,而這些人一般都是“意見領袖”。[8]因此可以發揮大學生骨干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大學生骨干為主體,以少數帶動多數的方式來引導高校網絡輿情往正確方向發展。

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根本上屬于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范疇,其核心是高校師生價值體系建設。大學生骨干參與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核心是促進大學生價值體系的建設,其主要目的是清理紛繁復雜的網絡言論中不利于大學生健康發展的言論,或者將這部分負面言論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防止高校網絡輿情激化、歪曲、失控。

1.大學生骨干參與校園網絡輿情引導的基礎建設

大學生骨干參與校園網絡輿情引導的基礎建設示意圖如圖1所示。大學生骨干參與校園網絡輿情引導的基礎建設主要涉及高校兩大機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構與高校大學生骨干管理機構。

高校輿情管理機構主要為學生建立利益訴求渠道,并為大學生骨干提供與普通學生的交互機制和工作平臺基礎。高校網絡輿情的成因之一是大學生表達自身利益訴求途徑不暢通,因此,高校輿情管理機構通過設置學生利益訴求渠道,以便學生主動參與校園管理。同時,這也為大學生骨干收集學生意愿、發現和預測校園網絡輿情提供途徑;交互機制的構建便于學生骨干與普通學生、高校管理者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也為大學生骨干第一時間處理突發輿情提供保證;高校網絡輿情一般發生于校園內的論壇、社交網絡等網絡平臺,這是大學生骨干發揮作用的主要平臺。高校輿情管理機構為大學生骨干提供了相關工作網站、網絡輿情檢測軟件、即時通訊系統等硬件及軟件保障。

高校大學生骨干管理機構主要負責管理大學生骨干。高校網絡輿情下的大學生骨干必須在思想上深刻意識到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網絡輿情的特點、分類及成因和可能造成的影響,從思維上跳出狹隘的認知,并適時把網絡輿情與自身的政治敏感度、法律意識、主人翁意識緊密聯系起來。除負責大學生骨干的培養工作之外,學生骨干管理機構還應該建立相應的保障和考核機制,激勵和約束大學生骨干,以保證大學生骨干在高校網絡輿情中的引導作用。

2.大學生骨干引導高校網絡輿情的作用機制

(1)輿情監測與預測作用。大學生骨干來自于大學生群體,其獨特的身份有助于高校學生輿情的捕捉與預測,使輿情監測更具真實性,輿情預測更具準確性。大學生骨干通過線上活動,利用網絡搜索引擎、網絡調查、Web信息采集等技術,從人人網、朋友網、校園論壇、校園官方網頁、博客、即時通訊等大學生經常使用的網絡工具搜集網絡輿情信息,并協助校園網絡系統的維護、網絡安全及保密管理等工作;通過線下與學生群體互動交流,充分掌握學生動態,真切了解他們的需求,理解他們的想法,及時分析、歸納、總結,并進一步向學校輿情管理部門匯報。通過線上與線下的密切配合,大學生骨干在校園網絡輿情方面鋪設了一張信息捕捉網,一旦發現可能形成網絡輿情的網絡信息,便可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2)建言作用。大學生骨干作為學生群體的一份子,較之高校管理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和領悟學生的需求。大學生骨干通過學生訪談、學生輿情問卷調查、以輿情為主題的辯論賽、學生意見聽證會等方式搜集學生意見,同時讓學生群體及時了解到輿情動態及學校的相關政策。在對校園網絡輿情總結、歸納、修正之后向學校輿情主管部門匯報,同時以學生利益需求表達者和學校輿情管理參與者的視角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這樣不僅做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同時也對輿情進行了深刻剖析,調動學生群體全面、理性地認識網絡輿情。

(3)輿情導向作用。大學生骨干在感知輿情動態后,及時修正輿情中不正確的價值觀,摒除阻礙主流思想發展的因素。從校園論壇、學校官網、即時通訊與社交網絡三種不同的網絡平臺來看大學生骨干的輿情導向作用:在校園論壇上,大學生骨干通過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主動提出正面的網絡議題,積極發表客觀的評論,轉載分享健康的內容,引導學生跟隨;在學校官網上,學校給予大學生骨干一定的管理權限,作為學生新聞發言人發布學校相關政策信息,減少學生對學校的“自覺對立”;即時通訊與社交網絡不同于非官方的論壇和官方的學校網站,大學生骨干通過轉發學校政策信息、社會或校園的討論熱點,并對此發表評議,引起學生群體關注、討論,甚至發起線下活動,擴大主流思想的影響。

(4)輿情引導知識庫的構建作用。大學生骨干在校園網絡輿情演化的各個階段發揮著作用。在校園網絡輿情的產生時期,大學生骨干主要起到輿情監測與預測作用;在輿情的成長期,主要起到建言與導向作用;而在輿情的消退期,主要起到輿情引導知識庫構建的作用。部分輿情在消退期可能衍生出新的輿情,大學生骨干在新的輿情生命周期中起到同樣的作用。

四、總結

總之,無論是從大學生骨干獨特的身份,還是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機制,或是從高校網絡輿情的產生與發展的特點來說,大學生骨干在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工作中都具有獨一無二的作用。在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的構建中,高校應重視大學生骨干的培養工作,充分挖掘大學生骨干在網絡輿情處理工作中的潛在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3.

[2]鐘漲寶,聶建亮.我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管理,2011(5):68-71.

[3]周建勝,范志軒.高校網絡輿情成因及引導處置機制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8):71-74.

[4]游佳琳,唐華,顧鋒.新媒體時代高校校園網絡輿情監測與引導機制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2):11-13,21.

[5]王海建.高校網絡學生干部培養研究[J].教育探究,2011,(3):68-71.

[6]邊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1.

[7]曾潤喜,王國華,徐曉林.高校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11):79-82.

[8]章忠平,陳焱,曾萍,等.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策略性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1,31(6):21-23.

[9]肖輝.高校學生骨干作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4):135-136.

[10]周禮春.高校校園網宣傳中的輿情引導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1,(21):49-50.

[11]陳憶金,曹樹金,陳少馳,等.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知識,2011,(6):41-49.

(責任編輯:孫晴)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微時代”到來,各式信息網絡技術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載體,對于高職院校在校學生而言,其校園輿情呈現方式也更加網絡化,學生網絡輿情表現更加多樣化、復雜化;同時,校園新媒體發展也使得學生更加突出自己主體意識,無論是在學校里還是在社會中,學生之間交流更加社會化,主人翁意識更加明顯。因此,立足于網絡時代新媒體發展現狀和學生校園輿情引導新特點,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完善制度建設,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向。

【關鍵詞】微時代;輿情引導;教育載體;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4-0207-01

一、“微時代”下校園新媒體在輿情引導中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認識判斷能力

輿情引導首先要注重認識主體主觀判斷能力。中國社會目前正處于轉型期,多種價值觀沖擊并豐富著日益翻新多元結構社會形態。大學生作為有獨立意識、對先進科技最為敏銳一代,他們具備運用網絡信息能力。然而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不同,網絡世界監管約束機制不夠靈敏有效,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們雖有一定理論知識儲備,受自身閱歷局限,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且做事易沖動,因此有必要提高學生們網絡世界認知能力,防范各種激進思潮侵入,識別網絡陷阱,從而將網絡負面影響侵害風險降到最低。

(二)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輿情

網絡輿情關系高校每位學生,對于管理決策者而言,關系著戰略思想與意圖實現,因此輿情引導需要學校黨委、學生廣泛參與,同時要加強部門之間聯動,充分利用并發揮現有資源作用,調動各部門協同作戰②。在加強對學生教育同時,要走進學生群體中去,深入了解政治、社會尤其對心理等因素對學生思想影響,并引導學生向追求更高層次精神生活。加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提高高職學校學生責任感。

(三)促進輿情良性運行

促進高職院校輿情的良性運行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理念,從學生利益出發,尊重他們,相信他們,激發學生參與熱情。高職院校學生雖在學習上主動性不夠,但是他們對校園事務和社會事件參與意識強,領悟力高,因此學校決策者們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將學生主動拉入校園民意民測中,促進學生群體價值和社會價值和諧統一,促進學生尊嚴和個性發展兩者實現。校園輿情良性互動也體現了中共中央以人為本理念。

二、“微時代”下校園新媒體建設與發展方向

(一)健全輿情工作機制,穩固校園新媒體建設基礎

穩定的校園文化是校園新媒體建設基本保障,要求高校管理人員首先要健全輿情工作監管機制?,F如今網絡輿情信息呈現出信息量大、內容復雜特點,學校要及時關注學生信息動態和變化趨向,追蹤這些信息來源。對外來網站以及任意散布網絡謠言個人博客、微博進行堵截或禁止。其次健全網絡輿情的應急機制。高校應指定行之有效應急預案,設立輿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指揮下各部門職責分工,從而建立聯動有效應急體系。在突發性事件爆發時,比如在今年年初爆發全球網絡勒索軟件,輿情工作小組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定應對措施,控制危機發展態勢,同時在危機化解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為新網絡危機事件發生做準備。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新媒體工作內涵

為了使高校網絡輿情工作能夠在學生群體中順利開展,高校應建立由校黨委領導班子為總指揮,各分管部門相互協調配合聯動機制。在校黨委集體領導下,學校宣傳、文化、信息等部門成立輿情領導小組,常用辦公機構可設在宣傳部門或網絡信息部門,配備專職人員來開展日常工作,為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提供充分組織保證③。高校信息部門負責網絡信息篩查,安全文化部門作為網絡輿情的重要職能部門,負責將輿論文化向健康積極方向引導,學生工作部門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其中也包括網絡生活。比如學生群體中熱門跟帖,以及對新聞事件態度等。安保部門負責在必要時出動人力物力對相關事件進行制止,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各部門職責所有不同,但是需要部門共同協作,才能營造健康向上網絡輿情環境。

(三)立足新媒體特色,合理選用新媒體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管理者應緊跟校園文化數字化步伐,構建符合大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軟件平臺和教學資源中心,并及時更新發布新圖書、微課教學等相關信息與視頻,方便學生閱讀和學習。高校教師也要應相應數字化需求,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交流軟件,與學生加強線上溝通與交流,不斷完善自身課堂教學設計。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也可與數字化結合,開展諸如拍客大賽、PPT創作大賽、網絡文化節等活動。

教育本質是人主體性發展,教育能夠喚醒人主體意識,提升人主體能力,決定著人主體性發展方向,使其向著積極、向上方向發展。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形成自己認知能力、辨析能力以及主體能力;在探究知?R過程中,利用院校所提供學術研究場所激發自己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熱情,增強自己創造性和創新性,始終保持青年人所特有活躍思維和無限熱情。

注釋:

①崔智慧,莫麗娜.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管理體系強化措施探究[J].職業技術,2017,16(05):49-50.

②張君第.自媒體時代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09):61-62.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輿情信息,分析研判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日益受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的關注,相關部門積極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監測管理工作[1,2]。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涉及到信息獲取、輿情分析、研判響應等多個環節[3]。通過監測獲得的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僅僅是輿情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對網絡輿情信息進行客觀分析和科學研判、為應對輿情危機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性建議,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管理的重要環節。本文擬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與研判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以期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1 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組織

為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信息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充分發揮輿情信息的價值和作用,在獲得輿情信息后,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及技術人員進行科學咨詢、分析研究,認真核實問題,對輿情走勢和影響程度作出客觀評估和科學研判,提出提請關注(預警)級別以及正確回應、引導輿情的科學口徑和應對措施建議??陀^科學地分析研判輿情信息,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專業的隊伍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1.1 基本要求

關于如何處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官方至今尚無明確的規定。2011年3月,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食品安全輿情處置指導意見》第九條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輿情處置專家咨詢組織,在輿情發生后,科學分析研判輿情,及時對信息發布的時機、形式、主體、內容口徑,以及正確引導輿情的措施等提出建議”[4]。一般情況下,論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時所說的“農產品”更多指的是“食用農產品”,因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指導意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處置也是非常適用的。根據這一“指導意見”,分析研判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首先應當建立輿情處置專家咨詢組織;其次,在分析研判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時要做到“及時、準確、科學、客觀”;再次,要對響應信息發布的時機、形式、主體、內容口徑,以及正確引導輿情的措施等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

1.2 工作組織

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要做到科學、及時、準確,排除主觀臆斷,必須設置專門的輿情分析研判專家咨詢組織,建立健全高效的分析研判制度和機制保障。輿情分析研判是一項權威性、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員不僅具備豐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業知識,還要了解新聞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熟悉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靈活掌握媒體應對技巧。一般來說,應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問題事件涉及的專家學者、突發事件處置經驗豐富的官員和媒體人士等組成的輿情分析研判專家組對輿情開展深入的集體分析研判。農業部已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和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也成立了貫通部省地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驗監測機構,應該充分發揮這些專家和管理者的作用,聯合資深的媒體人士,組建一個全方位的輿情分析研判專家組,及時分析研判有關輿情。

2 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的類型、關注程度的分級及發展階段研判

對輿情信息進行科學的分類、分級和分期,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各類信息的不同作用、不同價值及不同應對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工作[5]。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的分析研判中,做好對輿情信息的分類、分級和分期,有利于明確重急輕緩,有的放矢,科學應對。

2.1 輿情信息的分類

網絡中反映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可以分為以下5類。

2.1.1 政府公信力類 黨和國家以及各級各部門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法律法規、制度措施、標準制修訂等出臺前后,中央、有關部委及地方領導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重要活動、重要指示和講話,突發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及處置情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評估和認證等部門及行政執法人員職責履行情況,以及一些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社會難點熱點問題,都會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網民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情緒,發表各種言論、訴求及建議。這類輿情信息可以側面反映政府公信力的強弱大小,可歸為政府公信力類。

2.1.2 質量問題事件類 質量問題事件類網絡輿情信息主要是反映農產品生產、加工、貯存、運輸及銷售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或因這些問題導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輿情,主要集中的是網民對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動植物疫病,農產品生產、加工、貯存運輸及銷售過程中的污染、農獸漁藥使用及其殘留情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質的使用情況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問題和突發事件的各種意見、態度、看法甚至行動傾向。

2.1.3 科學缺陷類 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在不斷深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農產品生產、加工、貯存保鮮、質量檢驗檢測的標準、技術、設備設施等也在不斷翻新,加之農產品的種類繁多,問題隱患復雜,網民對有關標準的全面性、新穎性、科學性及與國際接軌情況,對安全生產技術、設施設備的先進性、安全性,對貯存保鮮技術措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對檢測檢驗技術的可靠性、權威性,以及由此帶來的一些問題事件會有不同的態度、看法和觀點,這類輿情信息歸于科學缺陷類。

2.1.4 消費指導類 有的網民、媒體記者在爆料、跟帖評論時,明顯暴露其農業科學知識素養的缺陷,比如2012年曝光的“注水西瓜”、“打針葡萄”,以及“化肥農藥催熟早稻”等,比如毒蘑菇、河豚、扁豆等一些涉農產品,本身含有天然毒素不能食用或需要一定程序加工后才能食用,偏有人食用或不按要求加工就食用,食用后出現中毒癥狀,但這些爆料往往還有不少的“網絡水軍”在其后沖鋒陷陣。諸如此類的輿情信息暴露出消費者及媒體記者的知識缺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消費指導缺乏,歸于消費指導類。

2.1.5 惡意攻訐類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有那么一些人不走正道,采取非正常手段惡意攻擊競爭對手,穿上“馬甲”在網絡媒體發帖、跟帖“爆料”,通過網絡散布謠言,迷惑不知情的網友,給對手造成被動和傷害以從中漁利。這類輿情信息屬于惡意攻訐類。

2.2 輿情信息關注程度的分級

在分析研判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過程中,還需要對輿情信息,尤其是突發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輿情信息進行關注程度分級,從而為下一步的輿情應對提供參考。綜觀國內外有關突發事件輿情分級方法,分為3級、4級、5級的都有。美國國家威脅預警系統將危害程度分為5級,分別用紅、橙、黃、藍、綠5種顏色代表從高到低的5級危險程度[6]。2007年8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將我國的突發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4級[7]。清華大學薛瀾教授等[8]提出以應對能力為主,兼顧事件的客觀屬性的“能力本位”分類標準,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特別嚴重(Ⅰ級)、嚴重(Ⅱ級)、較嚴重(Ⅲ級)和一般嚴重(Ⅳ級)4級,依次用紅、橙、黃、藍4種顏色進行預警和分級管理。

考慮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事件的復雜性尤其是農產品的“信用品”特性,結合我們的輿情監測分析研究實踐,我們認為,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分析研判時應主要依據問題事件(尤其是負面輿情)的客觀屬性(產生原因、影響范圍和損失后果等)將推薦關注(預警)程度分為特別關注(5星級)、高度關注(4星級)、重點關注(3星級)、密切關注(2星級)和需要關注(1星級)5級:(1)特別關注指具有全國性影響并已經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產生實質性危害或對產業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危害,需要動用全省力量甚至需要中央政府援助才能控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2)高度關注指發生在一個市(縣)域內或波及兩個市(縣)以上,具有普遍影響并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產生了一定危害或影響產業健康發展,省級有關部門力量可以控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3)重點關注指發生在一個縣(鄉)以內或波及兩個縣(鄉)以上,消費者關心的熱點問題、暫時沒有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產生明顯危害但已經引起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熱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4)密切關注指其影響局限在鄉(鎮)、社區范圍內,尚未成為社會關注熱點但可能引起廣泛關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5)需要關注指局部性的一般性問題,但有可能繼續發展成為安全隱患,需要引起相關部門關注、開展科學普及與消費指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正面輿情信息推薦關注程度可以視其影響范圍、程度與上述級別相對應。

2.3 輿情信息發展階段研判

一般來說,社會公共事件輿情的發生發展通常遵循一個特定的生命周期或演化路徑[7-10]。準確研判網絡輿情發展的周期,可以為有關方面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提供依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研究認為,一般社會熱點網絡輿情事件基本可以分為輿情發生期、輿情發酵期、輿情發展期、輿情高漲期、輿情回落期和輿情反饋期6個階段[10]。

我們的研究證明,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的發生發展也基本上經歷這幾個階段。輿情發生期表現為問題事件原創主帖見諸網絡媒體后,網民開始有零星的反應,在有知情網民提供更多的真相材料、圖片佐證之后,更多的網民、網站轉帖轉發、評論、跟帖討論,逐漸成為輿情熱點,是輿情研判最重要的考察環節之一。隨后一些傳統媒體甚至國家級媒體網站出現有關報道,與網絡媒體形成呼應,從而使輿情發展到發酵期。輿情發生期和輿情發酵期相隔時間有時候非常短暫,網絡媒體爆料常常不到3h就出現在當天的早報、晚報上。此時有關方面輿情響應過慢或失當,負面輿情就會聚合成負面輿論,猜測、質疑、謠言四起,大量網民圍觀、拍磚、灌水,事態進一步擴大。輿情發展期則是在官方相關部門出手后,如果應對得當,負面情緒雖未完全控制但逐漸走穩,傳統媒體出現調查求證報道、科普及消費指導和評論員文章,輿情提前走向回落期。如果應對失當,有關方面不能及時調查處置、問責,不及時發布有關信息,應對出現不同口徑甚或失言等,矛盾再度激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乘機興風作浪,輿情出現強勁反彈,輿情進入高漲期。在輿情高漲期,驚動了高層領導,“跨級”響應出臺。在高層的介入下,投入實質性重大應對方案,輿情出現拐點,逐漸進入回落期。隨著行政問責、司法介入和善后賠償工作的開展,媒體報道和圍觀網友逐漸散去,有關方面開始總結經驗教訓,消除負面影響,輿情進入反饋期。輿情反饋期要注意問題事件的處置結果或當事人的不當言論或有網民新爆料導致的輿情復燃。我們在分析研判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時應該準確判斷輿情發展的周期,盡可能把輿情化解在輿情發酵初期,防范于未然。

3 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輿情分析研判方法一般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兩個方面[5,10]。網絡輿情分析研判工作要做到全面準確,既要對輿情信息進行性質認定和價值判斷,又要對其影響范圍、傳播情況以及不同受眾的觀點傾向性等進行數量上的研究,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認識輿情的整體輪廓和發展脈絡,掌握輿情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律,才能為輿情應對工作提出科學準確的建議。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同樣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方面。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不可截然分開。

3.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對所得輿情信息的定性判斷。首先要甄別輿情信息的真實性。真實性判斷方法包括確定媒體來源的可靠性;關鍵詞搜索有無類似新聞和消息,弄清是舊聞還是新聞;用常識判斷其可信度;打電話到當地有關部門或派員到事發地了解核實調研等。一般來說,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原因等新聞基本要素嚴重缺乏的、沒有真實當事人而動不動用“知情人士”、“業內人士”說話的、內容明顯出現常識性錯誤等新聞都很可疑。真實性確定后,便要對輿情信息中網民的態度、意見和觀點進行分析、提煉和歸納,整理分析網民的代表性言論,對報道、轉載媒體的代表性進行宏觀分析,對轉載媒體的數量進行粗略統計,對輿情信息反映的問題性質、原因、危害程度及波及范圍,以及時間敏感性、網民關注程度及社會關聯度等作出分析研判,宏觀判斷輿情性質特征、媒體報道及網絡言論傾向性,以及輿情類型、關注程度和輿情所處的發展階段等。

3.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對獲得的輿情信息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包括人工統計分析和計算機軟件分析。定量分析目前常用的是Excel表格以及具有目標功能的專用軟件平臺進行統計分析。人工分析有賴于輿情分析工作者對輿情樣本中的態度、意見和觀點分布的人工統計、歸納和提煉,人工制作圖表,費工耗時,也可能無法囊括所有輿情信息源中的全部數據,不能滿足時效性要求,最省時有效的方法還是借助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軟件系統的智能分析。定量分析軟件系統的功能設計要滿足盡量準確統計主帖數量及地域分布、主帖點擊率、同主題報道媒體權重、轉載媒體量、媒體及網友評論跟帖回復總量、觀點數量、觀點分布、代表性言論等。媒體人士、網友和意見領袖等的觀點言論是輿情分析的主要內容,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部門、生產經營者和網民的言行是輿情分析的主要對象。定時段的數量統計分析可以考察輿情走勢,以及輿情走勢與輿情應對之間的關系,準確跟蹤輿情發展軌跡,量化判斷輿情發展階段及重要節點,以為輿情應對提供參考。

4 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工作機制及條件保障

4.1 分析研判工作的組織協調

輿情分析研判專家組成立以后,針對不同輿情信息,邀約不同的專家組成員,用電話會商或組織輿情分析會商會的形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開展及時的專題分析研判。這其中涉及到一個牽頭及組織協調的問題。一般地,涉及一個省份的,應由該省(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管理部門組織;涉及全國性的或涉及兩個及以上省份,或雖發生在一個省份但帶有普遍性、問題嚴重、需要在國家層面處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應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牽頭;涉及多個環節、重大的綜合性且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相關的網絡輿情信息,應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和農業部協同組織專家會商研判。

4.2 分析研判工作的模式

一般的輿情分析實務是“三結合”的工作模式,即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人工分析與軟件應用相結合、輿情信息分析專業人員基礎工作與輿情分析專家委員會輿情研判相結合[10],這是輿情分析研判的基本工作模式。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也應遵照這一模式進行,即在獲得初步的輿情信息后,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專業技術人員首先要進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軟件系統定量分析,根據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果撰寫基礎性輿情信息報告材料,再組織輿情信息分研判專家組有關成員對輿情信息開展深入的分析研判及響應對策研究。3個環節各負其責又緊密配合,尤其是電腦軟件和人工分析相輔相成,才能確保輿情分析研判工作的科學高效。需要強調的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復雜多變,要根據輿情信息分類、分級與分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專家組成員開展分析研判工作。

4.3 制度和條件保障

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的分析研判工作,和其輿情信息監測一樣,除了有其相對穩定的分析研判專家組織之外,還需要有其相應的制度和條件支持。為了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工作的正?;?、科學化,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設。應建立健全日常性的輿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聯席會制度、重大輿情專題分析會商制度、輿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情況反饋制度、人員培訓制度、考核獎勵資助制度等,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研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抓好組織建設。要有明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主管部門,明確職責分工,落實領導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和指導管理,確保輿情分析研判工作的穩定開展和長效運作。此外,不管是定性分析還是定量分析,性能優越的計算機及分析軟件系統、高速暢通的網絡系統及日常辦公用電話、傳真、復印等設備耗材必不可少;分析會商、輿情調研、業務培訓、獎勵扶持等也需要必要的財力和物力投入。必要的財政支持是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的物質保障。

作者簡介:李祥洲(1965-),男,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資源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1] 郭林字,李祥洲,戚亞梅.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監測與管理研究 [J].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1,5:53-56.

[2] 李祥洲,郭林宇,戚亞梅,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探討 [J].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2,5:17-21.

[3] 郭林宇,戚亞梅,李艷,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幾點思考 [J]. 中國食物與營養,2012,18(12):5-7.

[4]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文件.關于印發《食品安全輿情處置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 [Z]. 食安辦(2011)7號.

[5] 中共中央宣傳部輿情信息局.輿情信息工作概論 [M]. 北京:學習出版社,2006:10.

[6] 郭濟主編.政府應急管理實務 [M].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Z]. 2007-8-30.

[8] 薛瀾,鐘開斌.突發公共事件分類、分級與分期:應急體制的管理基礎 [J]. 中國行政管理,2005:2:102-107.

[9] 王國華,曾潤喜,方付建.解碼網絡輿情 [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9.

[10]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如何應對網絡輿情:網絡輿情分析師手冊 [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11:11.

作者: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李祥洲 郭林宇 戚亞梅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李艷 廉亞麗 來源:

網絡輿情預警范文第6篇

信息收集、處置、引導辦法

第一條 總則

為提高我鄉網絡輿情信息收集、處置、引導水平,及時、準確發布有關信息,澄清事實,引導輿論,最大程度避免、縮小和消除因網絡媒體報道可能對我鄉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維護百宜對外形象,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工作原則

1、及時主動,準確把握。重大網絡輿情發生后,鄉黨委、政府要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向區委、政府主要領導報送準確信息,以便及時了解情況,隨時進行研判,穩定公眾情緒,掌控輿論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2、強化引導,注重效果。提高正確引導輿論的意識和工作水平,使網絡輿情的宣傳報道有利于我鄉的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處置。

3、明確職責,嚴格制度。按照分工協作、集中應對的原則,由鄉文化服務中心統一協調指導,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具有較大影響的特別重大網絡輿情的處置工作,由鄉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協調并及時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4、突出導向,分類處理。網絡輿情發生時,新聞宣傳工作服從現場處置工作。涉及重大政治性、群體性事件,危害國家安全、損害我鄉形象的事件,由鄉文化服務中心牽頭

負責,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形成準確報道。

第三條 組織領導

設立網絡輿情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

1、及時落實主要領導關于網絡輿情的批示要求;

2、對涉及百宜的網絡輿情采取有效措施,協調和處理與媒體的相關事宜;

3、根據需要確定網絡輿情突發事件;

4、收集、研判、處置網絡輿情信息,及時向區委宣傳部領導匯報情況,并向有關部門通報輿情進展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指導相關部門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

5、向區委宣傳部及時上報輿情信息處理進展情況。

第四條 輿情收集

收集整理互聯網絡輿情匯集、研判、處置工作方案的信息、報道、簡報、圖片等相關資料。并明確一名專職網絡輿情評論員,網評員每天上網瀏覽有關百宜的相關信息,及時收集輿情危機事件及其苗頭動向,分析評估態勢趨向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對發現的輿情,須第一時間向領導小組匯報,并提出輿情處置建議,同時采用“及時處理、組織跟帖、公布事實”等辦法,有條不紊地開展網絡輿情處置工作,控制輿情升級、擴散和蔓延。

第五條 輿情處置

按照“早發現、早處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時了

解輿情出處,對引發該輿情的不實之處進行澄清。同時組織輿情工作領導小組和評論員,以普通群眾的身份、從普通網民的角度出發,對負面質疑進行反駁,引導輿情的正面發展。當負面影響增大時,領導小組應有意識地選擇重要信息在主流媒體發布,維護百宜的良好形象。

第六條 輿情引導

突發輿情發生后,要按照“快速反應、確認事實、正面回應、妥善處理”的總體要求,在第一時間啟動響應機制。當網上出現涉及百宜的負面報道后,應堅持積極正面引導,進行有針對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視聽。有重大影響的輿情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及時作出相關報道,引領社會輿論。

上一篇:完善監督機制范文下一篇:網球比賽規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