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

2023-09-23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第1篇

盡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已經召開,但很多人還是對“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實,“低碳”就在我們身邊。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在 “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竅門。

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一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你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

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聽說在網上轉賬,不僅能避免在銀行排隊,還能減少紙質單據在運輸過程中消耗的能源,于是我便開始向朋友學習在網上購物、交水電費、交電話費等,非常省時省力。

我不僅在家中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在單位也是如此。比如,盡可能少用打印紙,用過的打印紙反面再打印一次,能通過網絡傳閱的材料、文件,都用電子郵件發給領導和同事。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低碳,意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節水、節電、節油、節氣,這是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改變過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為代價的“面子消費”。

告訴你怎樣計算“碳”消耗量,生活中的減碳常識有哪些?

家庭“碳”排放量如何計算

每家每戶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你知道每天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嗎?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試。

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電度數乘以0.785。也就是說,你用了100度電,等于你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

出行時,如果開小轎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公升數乘以2.7。

家用天然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氣使用度數乘以“碳強度系數”0.19。

家用自來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來水使用度數乘以0.91。

生活中,我們一方面要鼓勵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過一定碳抵消措施,來達到平衡。種樹就是“碳中和”的一種方式,需種植的樹木數(棵)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18.3。

這些金點子中,涉及到洗衣機節水、食物儲藏、烹飪、廚房節水、廚房去污、居住節電節水、汽車出行、

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節電?,F在,這些金點子已經被整理好收入低碳生活指導手冊中。

如,同樣長的洗滌周期,“柔化”模式比“標準”模式葉輪換向次數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7倍,“標準洗”更省電;

如果每個汽車司機都注意給輪胎及時適當充氣,車輛能效就能提高6%,每輛車每年就可以減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第2篇

經濟增速的變化源于已經持續數年的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外部經濟環境。比如對北京,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曾分析認為,由于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調整,分別導致北京市的GDP增長下降0. 7%和1%,加之首鋼搬遷等因素影響,導致北京經濟增幅下降2個百分點。

經過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之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1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曾強調,要實現“有質量的增長”。他所列舉的“有質量的增長”的三個方面是: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增長,著力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有科技支撐和高科技含量的增長;低碳、綠色和環保的增長等等。這些也正是目前中國經濟變化的主要方面。

在此背景下,《望東方周刊》邀請十位來自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等學術機構的經濟學家對今后中國經濟的走勢進行了預測。這次小規模調查的內容還包括房價、股市、出口形勢等焦點問題。

從調查結果來看,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2012年GDP將保持在8%左右。GDP小幅波動屬于正常范圍,雖有主觀調控因素,但在世界范圍仍是很高的增幅。也有學者認為,關注短期GDP走勢意義不大,如何保持經濟長遠增長的活力才是關鍵。

相比經濟增速,2012年的通脹形勢可能較為嚴峻。多位經濟學家認為,要完成4%的全年通脹控制目標,仍需更大努力。

對于社會關注的房價問題,以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為代表的多數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在堅持目前調控勢頭的情況下,“穩中有降”較為現實,但不可能出現大幅下跌。

經濟學家們對2012年出口形勢看法不一。一種觀點是,目前出口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作用正逐步下降,應因勢利導開拓國內市場。

對于2012年股市走勢,經濟學家們的看法比較一致。他們認為,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股市難以出現較大反彈。

提西部也要保東部

根據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原所長張卓元預測,2012年中國GDP將維持在8%左右。他在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認為,受國際形勢影響,一季度出口增速回落。就國內環境而言,4萬億元投資進入收官階段,民眾消費需求擴展有限,所以2012年經濟增速較2011年會略有下滑。

張卓元進一步分析說,二季度經濟數據仍會走低,但在下半年國家可能會出臺“小的經濟刺激政策”,“全年保8沒問題,當然,也不排除8以下的可能。但這種GDP增速在全世界來講仍是很高的”。

就全國形勢而言,受訪經濟學家均認為,不應對GDP走勢的下行存在過多憂慮和炒作。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黃國雄在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認為,中國經濟正轉向追求效益、注重市場價值的階段,無論7%、8%都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總體上不需要擔憂,屬于正常發展速度和軌跡。我認為達到8%沒問題,高速的經濟發展軌跡不可能一下子降下來。”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梁小民對《望東方周刊》說,目前沒有明顯的刺激因素顯現,因此二季度GDP增幅可能會繼續下降,保增長的努力可能要到三季度才能見效。

相對全國GDP在8%的門檻上徘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正在“破8”。目前披露數據的21個省級行政區中,僅有3個增速超2011年同期。

如北京市,一季度GDP增速僅為7%,低于2011年全年8. 1%的經濟增速。

截至4月24日,北京GDP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第一。經濟強省廣東雖略強于北京,其一季度7. 2%的經濟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 3個百分點,回落程度甚于北京。

廣東省統計局在分析這一現象時認為,雖然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但全省經濟總體走勢更為穩健,且出現探底回升的跡象。他們預計,廣東的全年經濟走勢前低后穩,有望實現增長8. 5%的預期目標。

而深圳一季度經濟增速為5. 8%,低于2008年年末、2009年年初國際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陳秀山,對于這一“以往從沒有出現過的”情況表示關注。

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出口受到擠壓,廣東又處于傳統產業向內地轉移、新產業沒有跟上的真空時期。

不過總體而言,地方經濟發展總體上延續了2011年中部突起、西高東低的趨勢。目前東部地區最快的是天津,達到14. 7%。

陳秀山認為,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緩慢,未見實質性恢復,二季度會慣性下降,直至觸底。

相比東部發達地區的下降,中西部地區依然保持平均11%的增速。比如貴州、重慶、四川達到15%、14. 4%、13. 1%。

不過,一些中西部地區與2011年同期相比經濟增速也有所下滑。比如四川比2011年同期增速回落了1. 9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對《望東方周刊》分析說,近年來中西部經濟增長相對較快,基數較小是一個重要原因。而且,正是由于基數較小,其對全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并不明顯。比如,湖北一季度增速超過12%,而其GDP還不到廣東的一半。

政府態度主導房價前景

在一季度GDP下降至8. 1%的同時,3月份CPI反彈至3. 6%,有些人擔憂是否出現了滯脹態勢。

對此,幾位經濟學家認為不應過分解讀。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牛鳳瑞在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CPI也是一個被炒得過度的概念。通貨膨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此過程中理順價格體制顯得更為重要。”

黃國雄也認為,不要以計劃經濟的眼光看待CPI波動,“因CPI大幅波動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一般1%至3%是低度通脹,屬正常的波動現象;4%至6%屬于中度通脹,政府應當警惕,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7%至9%為高速通脹,將導致不少企業關門,政府應當采取重大措施”。

他預測,三四季度伴隨著農產品收成,價格應會回落。“從流通領域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年保持12%的增幅沒問題,市場總體來看穩步發展,不會遭受大的沖擊。但也不排除某些地區部分商品的大幅上漲”。

張卓元預測說,受2011年翹尾因素影響,2012年CPI有可能超過4%。“如果沒有特殊情況,5月除豬肉不會漲價外,水及天然氣等資源產品的價格都可能上漲。下半年,食品價格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漲幅,保持全年CPI在4%以下壓力較大”。

作為國家價格指導委員會委員,梁小民認為,CPI增長因受偶然因素左右,最難預測,“比如夏糧收成如何,伊朗局勢影響石油價格等等。寬松的貨幣政策對經濟會有積極促進,但對通貨膨脹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對于價格問題中城市居民敏感的房價問題,多位經濟學家的基本判斷是不會出現大幅下降。但也有受訪者認為,出于土地稀缺性等因素判斷,房價在“穩中有降”之外,也可能出現結構性的小幅上漲。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上海社科院城市與房地產中心原主任張泓銘對《望東方周刊》分析說,土地稀缺性導致房地產的發展趨勢是上漲,開發商也不會輕易選擇降價。但在國家二套房首付提升、降貸等調控政策影響下,房價也不可能大幅上漲。

持這一觀點的還有首都經貿大學土地資源與房地產管理系主任趙秀池:“關于2012年的房價走勢,我認為是基本穩定,可能小幅上升或小幅下降。尤其是對一線城市來講,大量的住房剛性需求還是存在的。”

在曾出現多次“降價鬧事”事件的北京市通州區,三四月成交量均超過600套,達到本輪調控以來的最高值。此外在大興區,自2011年6月以來,再次出現了連續兩月成交量突破1000套的情況。

4月,北京市住建委發布《北京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提到經適房不再適用資金監管。同時,擬允許地產商在建設過程中,提取預付款增加2個節點。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開發商在建設環節上的資金壓力。

陳國強判斷說,2012年全年房價的一個基本特征將是“穩中有降”。“在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基調下,不同的城市可能有不同的表現。一些一線熱點城市的房價將有所下跌,而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價漲幅趨緩”。

在房價不會大跌的基本判斷下,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房價前景仍主要取決于政府態度。

股市改觀、反彈乏力

對于在中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出口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張小濟研究員在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分析說:“從一季度數據來看,進出口增速都有所回落,不過外貿應當能夠保持10%的增速。2011年年底大家比較悲觀。最近這一兩月,國際經濟形勢有所改觀,美國的經濟復蘇勢頭在抬頭和加快,歐元區的消息也不都壞,還有一點正面消息,所以對市場預期有影響”。

張卓元認為,商務部確定的外貿增長10%是有可能實現的。他也表示,美國經濟的復蘇以及歐元區形勢并未惡化,是保持中國外貿樂觀數字的主要因素。

此外,張泓銘認為,沿海地區來自“金磚四國”的采購商數量正在上升。所以一季度將成為低點,二三季度出口形勢會有所恢復。

雖然中國經濟在近年來仍然保持了較為強勁的勢頭,但是被稱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卻表現不佳。在經濟增幅趨緩的背景下,經濟學家們對股市保持了謹慎態度。

梁小民的預測屬于樂觀的:“會略有上升,突破2500點,但不會太高。因為宏觀經濟環境不是很好,股市反彈很難。”

他分析說,雖然社會對股市信心不足,但養老基金、社?;鹑胧卸际抢孟?。此外,由于下半年將有重要政治會議,“想必股市不會大跌”。

其實2012年滬深股市開局不錯。上證指數以2212點開盤,下沉至2132. 63點就一路上漲,2月底已經最高摸到2478. 38點。但是此后,滬市大幅回調,最終報收2262. 79點。就一季度而言,上證指數上漲63. 37點,但振幅達到15. 72%。

深證成指一季度報收9410. 26點,同樣小漲幅、大振幅度:只上漲了5. 51%,振幅卻達到22. 9%。

張泓銘同樣認為,股市較2011年將有改觀,但不能過于樂觀。

牛鳳瑞則警告說“入市應謹慎”。“中國的股市交易規則還是令人擔憂。股市與經濟形勢總體趨勢相反,出乎不少人的預料。”

肖金成也認為,股市在一季度探底,“市場不活躍必然在股市上提前反映,股民日趨理性,對投資股市信心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房地產股逆市而行,領漲領跌,一改調控以來頹勢。

就調查總體結果而言,經濟學家們判斷,一季度將是中國經濟中多個數據和領域的“探底”時期。最遲到三四季度,各項數據都將有一定反彈。

當然,以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和經驗來看,數字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此频兔缘慕y計數據背后,是對于經濟結構調整的努力和壓力。

期待2012年成為中國經濟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年頭。

經濟學家調查結果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第3篇

與低碳世博遙相呼應,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一天,在北京朝陽公園,一場以“綠行天下,綠動生活”為主題的環保健步走活動吸引了數千首都市民的參與,作為活動參與者之一,中國移動北京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上海世博會的全球合作伙伴,中國移動將一貫堅持的“綠色理念”融入到了世博會的保障和服務。而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心,處處可以踐行低碳。北京公司希望借助這次活動,將“綠色理念”與更多人分享,并致力于依托先進技術,讓低碳帶來的不僅是能源的節約,更是便捷、健康的生活方式。

從世博會到剛剛結束的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高新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實現低碳經濟的助推器。世界自然基金會在最近一份關于信息通信技術與中國低碳發展的研究報告中表示,“信息通信技術對中國低碳發展有重要潛力,并已經幫助全社會做出了巨大的二氧化碳減排貢獻”。該報告預計,未來幾十年信息通信技術將為中國社會帶來超過10億噸的二氧化碳減排潛力。這個數字是否有據可依?不妨讓我們看看當下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情況。以中國移動北京公司提供的業務為例,從個人客戶每天能接觸到的手機報、手機閱讀、電子賬單,到企業大量應用的遠程辦公、無線監控。再到城市管理中早已應用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智能路燈系統,先進的移動信息技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低碳生活方式帶到了我們身邊。

除了通過技術應用助力低碳發展,業務辦理方式變革也是電信行業助推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在中國移動北京公司提供的各類業務中,超過90%可通過電子渠道辦理,辦理成功率達到99%,在為廣大客戶帶來便捷的同時,極大地減少了用戶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對能源、人力、紙張的消耗。據統計,通過建設“綠色網絡”、推廣“綠色服務”、打造“綠色企業”等多項舉措。北京公司2009年單位業務量能耗較2005年下降49%,節電3.58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32萬噸。在基站載頻增加、話務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2089年單位業務量能耗較2008年下降了23.6%。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教育是對人格的塑造,而語文教育更是打下學生整個人文素養基礎的學科。中職語文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考慮到中職教育的職業性與實用性,在進行中職語文教育時,應做好人文與實用的平衡,進而培養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的學生。

關鍵詞:中職語文;人文教育;實用性;教學

一、中職語文人文與實用的意義

中職教育是培養適應社會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在中職教育中實用性是擺在第一位的。實用性實際上就是意味著教學內容的現實性,特別是在語文教育中,這門充滿人文氣息與素養的學科應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建立健全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社會性是中職語文教育的重點,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思想動態變化、時代精神變化融入中職語文教育中來,以達到中職語文教育中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標準。如《石縫間的生命》這篇課文正是為學生指出了奮斗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奮斗,而奮斗的意義,則在于頑強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論環境條件如何惡劣。作為中職學生,起點已經比別人低,更要具備強大的信心與行動力才能在社會上求得一席之地。良好的精神風貌,執著的性格特征都可以在中職語文中逐漸培養出來。

實用性的中職語文教育應培養學生務實的做事做人態度,而人文性的中職語文教育則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操守與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質。把握人文與實用的平衡,才能真正做好中職語文教育。這也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中職語文教育時,善于發現社會的變化,善于體察學生的思想變化,善于在教學中春風化雨地滲透正確的思想觀與價值觀。聯系社會熱點,整合時代變遷,讓學生能跟上時代,適應時代。如當下時代所提倡的環保低碳生活,如社會所倡導的和諧穩定,這些都是語文教育的參考點。讓學生了解社會熱點要點,貼近現實去思考問題,思考自身與社會的聯系,進而正確定位自我,展示自我,不卑不亢地融入社會,實現自我,這才是中職語文教育的核心。

二、中職語文教育的特點

如果說中職教育中不同的專業學科都代表著不同的技能,那么語文教育則意味著學生的大腦,是一切教育的最終匯集地。對于社會的理解、人生觀的樹立、職業的定位都來自于潛移默化的語文教育。從語文作為必修課的地位上來看,也能明白語文對于學生的意義。但從目前來看,中職語文教育主要有以下特點:

1.過于實用化

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對語文的定位不夠明確,在進行教育教學中,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照本宣科,把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全面復述。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年齡已經到了具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的階段,其過于機械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而接近機械重復與灌輸的教學方式也只會讓學生心生厭倦,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另一種是過于跳脫,把中職語文教育作為進入職業的門檻,在教學中以實用化的教學為主,會為學生引申相關的工作技能與工作思路,把中職語文教育片面地理解為職業教育,而沒有考慮到語文的深刻人文價值。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學到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文本與寫作方法,也能通過社會熱點學到這個社會的生存規則,但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學生學到的是“術”。這樣的教學無法培養出人格健全、具有高尚情操的學生,更遑論培養學生文學涵養與人文素質。

2.過于空中樓閣

在中職語文教育中,考慮到學生進入中職院校的目的性。學生本身對于中職教育的期待度并不高,所以在學習動力上會把精力主要投入到自身的技能學習上。由于語文學科本身難度不大,學生應付起來壓力不大,所以學生在中職語文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甚至會出現學生對英語科目的時間投入還大于語文學科的時間投入,這是由于學生認為英語學好是一門優勢,而語文已經有基礎,不需要過多投入精力。這樣的思想基礎上,部分教師為了突顯語文學科的特色,在教學中過于重視語文學科的文學性,過于強調語文的人文精神,把大量時間與精力花在培養學生文學欣賞水平上。而實際上,中職教育有其自身的定位,學生在中職語文教育中應學到的是一種對于文學的興趣,教師應培養的也是學生對于語文這一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過于空中樓閣的教學只能讓中職語文教育成為少數文學愛好者的天堂,卻枉顧了中職教學的普遍性。

三、如何平衡中職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性與實用性

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筆者所使用的教材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教材的編寫合理科學,因此,筆者把精力主要投放在對學生的理解與對教材的研讀上,平衡中職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性與實用性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利用好文學作品

教材中所選用的文學作品都是經典名家之作,而文學教育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對于學生的人格培養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教學中,考慮到學生所處的時代與文學作品發表的年代已經有了一定的時間間隔。但一切經典的文學作品其文學價值都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如,在教學《藏羚羊跪拜》時,“那只將母愛濃縮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睂τ谥新殞W生來說,雖沒有見過藏羚羊,而母愛卻是共通的。筆者在上課時,利用視頻與圖片為學生認識藏羚羊打下基礎,再對藏羚羊的生活習性、遷徙特征作初步了解。在當地人民看來,獵殺是不可逃避的生存選擇,但動物卻都有人性,文章的矛盾點正在于此。筆者為了更方便學生理解,便用學生身邊的故事進行情緒渲染,如家中的寵物,新聞報道中的義犬,“狗肉節”等報導,激起學生的討論興趣。接下來,筆者再引用名家名篇中對于環境與人類,動物與社會的描寫,如為了保護腹中子女,進油鍋活炸卻依然弓起腹部,頭尾被炸熟的黃鱔等。正如文章中被藏羚羊一跪產生惻隱之心,最終內疚到終身不再獵殺的老獵戶一樣,在教學中,老師也要用具有人文情懷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共情作用,用雋永的句子提高學生的語文積累,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目的。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為避免機械地講解與灌輸,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查閱近似的文學作品,給學生作對比閱讀,并有意識地節選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內容讓學生重點學習閱讀。

2.全面優化教學方式

中職語文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的人文關懷上。很多教師把人文關懷片面地理解為對教材中美文佳句的賞析,實際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人文關懷的意義更為深遠。如,在學習《一碗清湯蕎麥面》這篇課文時,筆者在上課前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承諾”。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談一談承諾的重量。然后,讓學生代入課文,一碗清湯蕎麥面,節省至極的生活只為償還掉債務。讓學生自己想一想,如果文中的主人公是自己,丈夫死于交通事故,家里拿到的撫恤金還不夠償還債務,自己會如何選擇,會不會一直堅守著承諾,掙錢攢錢努力去還債?讓學生自己回想自己的人生里,哪些是自己做出的選擇,在互動交流與平等溝通的基礎上,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更深,潛意識里得到了一次人文關懷與人生觀的洗禮。一碗清湯蕎麥面三個人吃,這樣窘迫的生活里,文章中母子三人堅守承諾不由讓人敬重與佩服。在教學時,老師把教學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詮釋一篇文章的意義,讓學生去討論,化作課文中的人物去體驗文章中的情節。如教材中對社會的理解、對親情的理解、對承諾的堅守等都可以放開讓學生去自主討論。只有了解了學生所想,才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

另外,筆者在教學中還會把課堂進行延伸,如創建教學QQ群,創建微信群,定期為學生推送課堂預習內容、復習內容以及相關的閱讀鏈接與社會熱點話題。讓學生在一個平等的交流環境中用自己的思維去觀察社會。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提出教學建議,提出自己想學習的語文內容,如范文、公文的寫法等。筆者再總結學生意見并把這些納入教學內容,在保證中職語文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在進行中職語文教育時應強調時代性,強調貼近學生,做好人文與實用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觀察,才能逐漸把語文教育中的人文素養滲透進去。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中職語文的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為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習慣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福元.中職語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實施[J].科技資訊,2013(28).

[2]郭訓湖.中職語文教育實用性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09).

[3]杜慶華.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探析[J].文學教育:中,2013(05).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第5篇

五.一班劉子銘

班時將飲水機關掉下、停車等人時將車熄火……這些節能減排的細節,往往為人們所忽視,無形中既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小論文范文第6篇

林秋琴

以‚世界末日?為背景的好萊塢大片《2012》,講述2012年12月21日,全人類經歷了災難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動物在‚諾亞方舟?上活下來的故事,由此掀起了一股討論‚災難與地球末日?的狂潮。 ‚末日?的場景越觸目驚心,人們對‚拯救?的期望就越高。

從電影《2012》的地球末日預言,到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從我國西南百年一遇的大旱到橫掃大半個中國的沙塵暴,都給人類敲響拯救地球的警鐘。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氣候變化,全球災難性氣候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甚至極大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公眾只有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護地球,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了‚地球一小時?環?;顒?,首次活動于2007年3月31日晚間8:30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展開,當晚,悉尼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事后統計,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臺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更多參與的市民反映,當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時多了幾倍。“地球一小時”活動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今年是3月26日,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短短5年時間,吸引了全球6000多個城市、超過10億人參與,一股旨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低碳?潮流已經開始席卷全球。

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低碳經濟與低碳生活這一問題,主要是了解四個問題:一是低碳經濟興起的時代背景;二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各國實踐;三是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之路;四是積極踐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經濟興起的時代背景

低碳經濟這一概念,首先是英國人提出來的。2003年,英國發表了《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

1 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導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盡量減少‚碳?排放,是節能減排在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方面的具體化。

對低碳的內涵,有三種解讀。

一是絕對低碳,即零碳或無碳。能源供給來源于碳中型的生物燃料和無碳的核能、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在當前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零碳或無碳目標顯然是理想的,但是實現起來比較困難。

第二是滿足一定目標的低碳。例如,發達國家實現《京都議定書》減排目標,即可視為低碳。如果我們在2020年相對于200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就是低碳的。

第三是相對低碳。如果某企業單位增加值的碳排放低于同行業世界先進水平或平均水平,這個企業可以稱為是低碳的。參照值還可以某一基年照常排放水平,或其他方式。對于發展中國家,低碳應該是相對的,不應該成為約束發展的因子。

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

發展低碳經濟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社會轉型;其本質在于要求低碳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激勵制度的創新,推動世界走向低碳社會。

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具有共性,強調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態平衡,但也有區別。

循環經濟強調的是物質的循環利用、清潔生產、能源的盡量利用、廢物減量,從而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生態經濟與循環經濟的概念較為類似,強調生產過程的生態化設計和管理,從而減少外界的物質與能量輸入,實現自我良性循環,避免對外界的不利影響;

綠色經濟強調環境友善,污染得到控制,環境得到修復,空氣清新,

2 水源潔凈,生活環境綠色。

低碳經濟強調的是碳的約束,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要求削減碳排放。無碳的活動,不受約束。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一)導致氣候變化的原因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氣候系統是構成地球系統的重要一環。在地球的漫漫歷史中,氣候總在不斷變化,究其原因可概括為自然的氣候波動和人為因素兩大類。

科學研究認為,太陽輻射的變化、地球軌道的變化、火山活動、大氣與海洋環流的變化等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因素。

而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是造成目前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類生產、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8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成立,任務是評估氣候變化狀況及其影響。

IPCC于2007年發表的第四份評估報告指出,全球氣溫上升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可能性超過90%。

這份由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500名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報告指出,自1750年以來,全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由于人類活動而顯著上升,現在已遠遠超過工業化時代之前數十萬年間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65萬年以來的最高點。

報告在詳細計算了各種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后認為,可以肯定,進入工業時代以來,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凈影響是氣溫升高。

北極熊為何要偽裝成大熊貓?

氣候變暖啦,北極熊移民來到了中國,所以偽裝成大熊貓了。

3 1.人口爆炸。氣候變暖關鍵在人口爆炸。占世界7%人口的富國制造了全世界50%的溫室氣體,而最貧窮的50%人口僅僅制造了7%的溫室氣體。

2.化石能源大量使用?;茉吹氖褂眠^程中會新增大量溫室氣體CO2。大量的歷史數據表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溫的罪魁禍首。通過燃燒化石燃料,我們已經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由工業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現在的387ppm。

因此,全球變暖的形勢比原先預計的更加緊迫,目前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危險值,臨界點:350ppm(百萬分比濃度),應采取必要行動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3.伐木毀林。由于能通過光合作用固化二氧化碳的樹木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大大升高。

4.破壞水循環。原油泄漏或破壞海洋生態等情況,改變了全球水循環和洋流走向,最終導致氣候變化。

(二)氣候變暖的影響

20世紀的100年,是過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過去的50年,又是過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氣溫變化過程證實著全球變暖的殘酷事實。在全球普遍進入工業化的近100年來,地球平均地表氣溫升高了0.74℃。

據IPCC第四次報告說,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全球溫度將有可能上升攝氏二度到六度。一般來說,氣溫只要上升2攝氏度,全球GDP的1/5將灰飛煙滅,就會對于全球環境造成傷害,除了冰帽融化,生物滅絕,上升的海平面更會淹沒許多島國或者臨海土地,讓無數個家庭無家可歸。

‚冰川都化了,我們站在哪兒??(企鵝) 1.海平面上升 眾島國被淹。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會升高1米以上。 威尼斯—‚水正在成為‘水城’最大的敵人。?倒計時:40年 印度洋上平均海拔只有約1.5米的馬爾代夫將徹底消失。這個島國上的人們將淪為氣候難民,舉國搬遷。倒計時:90年

2. 冰川融化 ,淡水資源流失。通過筑壩等水利工程,人類目前已成

4 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達海洋,成為時澇時枯的季節河。水資源匱乏已開始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全球性問題。

3.眾多生物物種滅絕。2009年底,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顯示,其評估的44838個物種中,有16928種達到了瀕臨滅絕的狀態,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鳥類、五分之一的哺乳動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兩棲類動物。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指數評估結果也同樣讓人痛心:1686種脊椎動物的種群數量,僅在從1970年到2005年這30多年間就下滑了30%。

2009年底,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顯示,其評估的44838個物種中,有16928種達到了瀕臨滅絕的狀態,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鳥類、五分之一的哺乳動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兩棲類動物。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指數評估結果也同樣讓人痛心:1686種脊椎動物的種群數量,僅在從1970年到2005年這30多年間就下滑了30%。

從2006年起,歐盟生物多樣性辦公室和重慶市環保局等單位一起,開展了全面的重慶物種調查,目前第一階段調查已經結束。調查認為,虎、狼、藏原羚這3種珍稀野獸,以及斑背潛鴨、黑海番鴨、黑鸛、禿鸛這4種珍稀鳥類,在重慶已經處于絕滅狀態。

4.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近期中國災難性氣候頻頻發生:

(1)西南大旱——去年入秋以來,我國西南大部分地區發生嚴重干旱,對部分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統計數字顯示,罕見旱情已導致中國西南地區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5省份1800多萬人飲水困難,農作物絕收面積110多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36.6億元。

(2)強沙塵暴—3月19日開始的沙塵天氣,是今年入春以來北方地區遭受的強度最強、影響范圍最大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不僅對我國北方地區造成影響,還給江蘇、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區帶來揚沙或浮塵天氣。16個省份約2.7億人遭受沙塵侵擾。

科學研究表明,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

5 的形成與地球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中,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是沙塵暴頻發的重要原因。

漫天飛舞的黃沙,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無休止掠奪的抗議,就是對那種不計資源、能源和成本的經濟增長模式的懲戒。

(3)內蒙古9800萬畝草原遭鼠害。進入5月份以來,氣溫回升,氣候變化異常,內蒙古全區爆發大面積鼠害。在鼠害嚴重地區,一公頃土地上能有1400多只老鼠。草原上滿地的鼠洞,讓駿馬難再奔馳。剛剛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讓牧民們撓頭不已。綠色的草原正在變成黃褐色的荒漠。

(4)南方水災。6月27日8時-28日8時,廣東西部、廣西東部西部、貴州西南部、云南東北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局地降了大暴雨。最大點雨量為廣西藤縣249毫米,廣東陽東235毫米。受降雨影響,轄區內大部分河流超過警戒水位0.25米。6月28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分析,今年以來全國洪澇災害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災害損失偏重。二是山洪災害致人員死亡比例高。山洪爆發、山體滑坡、泥石流及其引發的房屋倒塌致死人數占洪澇災害總死亡人數近九成。三是受災區域集中損失重,局地重復受災。6月13日以來,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浙江、重慶、四川、湖北、貴州等10省區市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93億元,死亡215人。廣西、江西、廣東等省部分地區多次重復受災。

5.農作物減產 ,饑民更多。受環境問題影響,全球已有2500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這一數字將在50年內增加到2億。全球變暖對非洲產生了重大影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已經有數百萬人因氣候變化淪為背井離鄉的“環境難民”。

6.危害人體健康。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進一步惡化。特別是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地震、洪澇和強風暴,以及多次蔓延全球的各種傳染性疾病疫情等災害,導致許多國家和地區遭受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

二、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探索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國際社會為減少“碳足跡”也簽訂了不少公約。

(一)發展低碳經濟的國際制度

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1992年5月22日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公約,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上通過?!稓夂蚬s》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公約確立了 “共同而區別”的原則,要求發達國家應率先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2.《京都議定書》。根據《氣候公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的授權,締約國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東京簽署了《京都議定書》,確定《氣候公約》發達國家(工業化國家)在2008—2012年的減排指標,工業化國家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礎上減排5.2%。同時,確立了三個實現減排的靈活機制。即:聯合履行(JI)、排放貿易(ET)和清潔發展機制(CDM)。

3.巴厘島路線圖。2007年12月,第13次締約方大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會議著重討論‚后京都?問題,即《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該“路線圖”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減排25%至40%。“巴厘島路線圖”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4.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和《哥本哈根協議》。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召開峰會,商討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但事與愿違,

7 由于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態度變得消極,在量化減排、資金支持和技術轉讓等問題上缺乏誠意,有關各方分歧進一步拉大,最終各方代表最終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規定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上升幅度應控制在2攝氏度內,發達國家設立強制減排指標,發展中國家展開自主減排行動。

盡管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的最終不盡人意,但會后各國都會從發展低碳經濟入手,盡量減少和控制碳排放。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由于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技術處于領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低碳經濟方面進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經濟的技術領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導全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進行新經濟的變革。

二、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歐美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先機和產業制高點。

1.英國:發展低碳經濟 促進經濟復蘇。英國政府不久前出臺了《英國低碳過渡計劃》以及《英國低碳工業戰略》、《可再生能源戰略》及《低碳交通計劃》三個配套文件,目標是要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排溫室氣體34%。該計劃標志著英國正式確定了將低碳經濟作為促進經濟復蘇突破口的戰略,擬通過搶占低碳經濟發展先機,從根本上提升英國國家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英國經濟在21世紀的可持續發展。2009年5月,英國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右二)與車手亨德森、文寧和威爾敦合影。3名車手將騎著高科技太陽能動力自行車環游世界,全程約1.9萬公里,以此向世界宣傳太陽能的潛力。

2.美國:出臺《低碳經濟法案》。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總量排放國之一和最大的人均排放國。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奧巴馬政府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17%的目標,

8 被廣泛認為太過小氣,與其超級大國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不符。

3.冰島:計劃到2050年成為不使用石油的國家。

4.丹麥:找不到垃圾的丹麥小島。丹麥珊姆索島所有的能源都是環保的,來自沒有污染的土地,又回歸于這片凈土,永久性地循環下去,因此沒有真正的垃圾。

5.挪威:擬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質摩天大樓。挪威宣布將打造世界最高的木制摩天大樓。這一新建筑可望成為北半球高緯度地區集多種風格與知識進步象征意義的標志,以及可持續發展建筑和碳排放平衡的典范。(挪威木結構大廈效果圖.) 6.以色列:六十年不放松 全球應對水危機的領袖。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第五屆國際水技術與環境控制展覽會展會上,展示的海水淡化裝臵和集水裝臵。

7.德國:目標是最終建立起零垃圾的循環經濟系統。德國是國際上公認的垃圾資源化做得較好、垃圾管理體系較為先進的國家之一。德國克爾海姆縣垃圾堆肥廠

8.日本:從世界最臟到環保第一。日本在進入發達國家之列的同時,同時也擁有著工業大國中最高的森林覆蓋率,最發達的環保產業,最完善的環境法規體系以及最顯著的污染治理成果。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高的國家。

三、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之路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和挑戰并存?,F階段,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長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我國通過發展經濟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化解能源危機,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有賴于國家的政策倡導、企業的低碳生產以及公民個人的低碳生活三個層面的互動。

(一)基本理念和目標

2006年底,科技部、中國氣象局、發改委、國家環??偩值攘课?/p>

9 合發布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2007年6月,中國正式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2007年1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著重提出能源多元化發展,并將可再生能源發展正式列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為主。

2007年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5次領導人會議上,本著對人類、對未來的高度負責態度,鄭重提出了四項建議,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研發和推廣“低碳能源技術”、“增加碳匯”、“促進碳吸收技術發展”。

他還提出:“開展全民氣候變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節能減排意識,讓每個公民自覺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努力。”這也是對全國人民發出了號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中國政府首度宣布中國的低碳目標。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這一承諾作為約束性指標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

2010年3月5日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

(二)具體行動 1.政府舉措

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這些舉措主要包括5個方面: 一是制訂并實施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

二是著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采取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和行動,鼓勵和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根據4月6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國近期要通過嚴格市場準入、強化經濟和法律手段、加大執法處

10 罰力度,淘汰煤炭、焦炭、鋼鐵、有色金屬等九大行業的落后產能。

三是將單位GDP能耗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一五”規劃,并建立了地方、企業節能減排責任制,逐級進行考核。

四是通過加大政策引導和企業參與、資金投入,大力發展水能、核能、太陽能、農村沼氣等低碳能源。

五是深化能源資源領域價格和財稅體制改革。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2.行業政策

可再生能源: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訂案通過,確定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電網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在立法上強制性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上網。

資料圖片:風電近年來在中國呈現爆發式的發展,年均裝機增速都在100%以上。這是位于甘肅省酒泉市境內的一處風力發電場。

建筑:通過政策大力推動建筑節能。2008年10月1日開始施行《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到2009年底,全國新建建筑物施工階段執行強制性標準的比例達到90%以上。

汽車: 2009年3月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對采購新能源汽車實行了優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步伐。(新能源汽車圖) (三)未來展望

2010年3月5日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政策措施:

——在“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指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

——在“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中,指出“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

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增加森林碳匯,新增造林面積不低于8880萬畝。

11 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

——在“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中,指出“前瞻部署氣候變化等領域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

——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中,指出“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進資源稅改革”、“鼓勵外資投向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

——在外交工作中,指出新的一年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對外工作,在妥善解決熱點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這些指明了今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方向和重點

上海世博會中的低碳元素

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會,圍繞著這樣的理念,上海世博園區內的低碳元素比比皆是。

圖為世博園區有幾百輛零排放的燃料電池汽車向游客提供服務。 圖為印度館內竹制的世界最大穹頂,這個竹制穹頂上方是小型風力發電裝臵和太陽能電池板,為整個場館提供綠色清潔能源。

圖為瑞士館用大豆纖維制成的紅色幕帷,能發電,可天然降解。 圖為世界氣象館墻體外層如人的皮膚,防風、防雨、透氣。 圖為由回收的可樂瓶制成的環保包。

圖為世博倫敦零碳館內由廢舊輪胎、水管、瓶子組成的“零碳酒吧”。 圖為游客在丹麥館內享受自行車帶來的樂趣。 圖為西班牙館外墻是用藤條材料組成,既環保又傳統。 圖為世博倫敦零碳館內由廢舊紙箱做成的沙發。

四、積極踐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關愛自己也關愛地球

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那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崇尚低碳生活,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減少

12 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追求健康生活,不僅要低脂、低鹽、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環境更優美,開銷更少,不僅減輕自身的壓力,也減輕了地球的壓力。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就是簡約的生活方式。

“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

據中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

(二)減少碳足跡

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 ”(產生、使用和消費這些東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衣、食、住、用、行都可體現低碳生活。

1.碳足跡:是表示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碳足跡?就大,導致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反之‚碳足跡?就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跡?,它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來計算。這個概念以形象的‚足跡?為比喻,說明了我們每個人都在天空不斷增多的溫室氣體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2.‚碳足跡?估算公式: 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耗電度數×0.785 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油耗公升數×0.785 短途飛機旅行(200公里以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公里數×0.275 中途飛機旅行(2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55+0.105×(公里數-200) 長途飛機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公里數×0.139

13 (三)行動起來—此時、此地、此身

1.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有人認為低碳經濟是好東西,但太遙遠。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低碳經濟是點點滴滴匯集起來的,任何節能、防治污染、環境友善的行為,都是對低碳經濟的貢獻。

低碳消費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臵,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不僅取決于國家的經濟戰略、技術創新能力以及相應的政策與制度環境,更取決于每一位公民的低碳理念。在二氧化碳減排的過程中,普通民眾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我們的衣、食、住、用、行都可體現低碳生活。

作為生產者,企業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關閉小火電、小水泥等落后產能,是對低碳經濟的貢獻;作為消費者,我們隨手關水龍頭、關燈,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用太陽能熱水器,這都是在向低碳化邁進。以節能燈為例,曾有專家測算,到2010年,預計全國2.7萬億度用電量中照明用電量將超過3000億度,如果全國有1/3的白熾燈換成LED節能燈,每年能省下一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

所以低碳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生活、生產和消費中。低碳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從點滴做起,把減少二氧化的行動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

小學生們在展示獲贈的環保袋和省水閥

2.過快樂時尚的低碳生活。由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主辦的全國“低碳家庭·時尚生活”主題活動啟動儀式2010年3月24日在北京召開?;顒又荚趶V大婦女和家庭中推行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低代價的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家庭為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貢獻力量。我國有3.7億個家庭,如果全國所有的家庭每節約1千瓦時電,就將減少2.9億公斤碳排放,每節約1噸水就將減少0.72億公斤碳排放,

14 每少使用一個塑料袋就將減少37噸碳排放?;顒釉谌珖?1個省區市同步啟動。主題活動提出了“家庭低碳計劃十五件事”:

(1)使用節能燈,隨手關燈、拔插頭; (2)少用空調多開窗;

(3)使用節水型潔具,循環用水; (4)溫水洗衣自然晾曬;

(5)隨身自備飲水杯,不用一次性紙杯; (6)少喝瓶裝飲料,多喝白開水; (7)外出用餐自備筷、勺等便攜餐具; (8)購物使用布袋子,盡量不用塑料袋; (9)電梯少乘幾層,樓梯多爬幾層; (10)每周少開兩天車,多坐地鐵和公交車; (11)每周上班走路或騎自行車一到兩次; (12)多在戶外運動鍛煉,少去健身房; (13)提倡減少葷食,合理健康飲食; (14)家里多養花種草,綠化居室環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檔案,核算每月家庭減少的碳排放量。 廣西“低碳家庭”科普傳播進社區活動3月24日啟動 3.此時、此地、此身,開始低碳生活!

2009年6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湖南大學時對廣大學子提出六字希望——此時、此地、此身。這雖然是對大學生提出的希望,但我認為,對于我們每個公民來說都是適用的。

此時,就是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來,不要拖延到以后; 此地,就是從你所處的崗位做起,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不要等到別的地方;

此身,就是自己應該而且能夠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擔,不要推給別人。

面對氣候變暖的威脅,我們應牢記總理的寄語,努力承擔起社會責任,

15 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全球變暖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時、此地、此身,開始低碳生活!

上海復旦大學的學生用自制道具在校園內進行低碳生活方式宣傳 公民的低碳生活應當從衣、食、住、用、行做起:

(1)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少穿化纖衣服,多穿棉質衣服。衣服洗凈后,掛在衣繩上自然晾干。解下領帶,應季穿衣。

(2)食:科學營養,合理搭配 。提倡多吃綠色食品。少吃葷,多吃素;少喝酒,不抽煙。杜絕浪費糧食的現象。

(3)?。荷顝U棄物分類處理,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凈化室內空氣;及時關掉電器的電源。注意安全。

(4)用:節約用水、用電、用紙 。選用節能電器。少用一次性水杯、筷子等餐具、少用塑料袋,少飲用瓶裝水。

(5)行:多乘公交車,少乘出租車 ;多爬樓梯;少乘電梯;多爬山運動,注意鍛煉身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行為,大改變。 “低碳”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意識,是一種責任。中國有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嚴峻的形勢催促著我們,重大的使命激勵著我們。為了國家的永續發展,為了生活的和諧美好,為了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碧,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珍惜一粒糧、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等小事入手,做踐行低碳生活的引領者,以低碳生活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名詞解析

1.碳中和:是現代人為減緩全球變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這種環保方式,人們計算自己日?;顒又苯踊蜷g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1997年問世以來,‚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漸走紅,實現了從‚前衛?到‚大眾?的轉變。

4.低碳技術:是指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

16 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6.森林碳匯(Forest Carbon 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在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獨特作用。擴大森林覆蓋面積是未來30—50年經濟可行、成本較低的重要減緩措施。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積極利用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

7.碳關稅:是指對高耗能的產品進口征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主要針對進口產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如鋁、鋼鐵、水泥、玻璃制品等產品而進行的關稅征收。這完全可以視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再度延伸。‚碳關稅?不僅違反了WTO的基本規則,也違背了《京都議定書》確定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以環境保護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8.綠色保護主義:是指一種以保護資源、環境和人民健康的名義,對來自于國外的進口商品加以限制的手段和措施。其中以低碳名義征收的“碳關稅”尤其值得警惕。按照《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的條款,如果美國沒有加入相關國際多邊協議,自2020年起,美國總統將獲權對來自未采取措施減排溫室氣體國家的鋼鐵、水泥、玻璃、紙張等進口產品采取“邊境調節”措施,即可以對這些產品征收關稅。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碳排放稅多是國家內部征收,其目的是督促本國企業和民眾節能減排。一些專家認為,將碳排放稅變成“碳關稅”,用于對外貿易,實質是保護本國企業競爭力,說到底這是一種新的貿易壁壘。

聯合履約機制(JI)就是指某一發達國家通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在另一發達國家實施的減排項目,該兩國均需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

排放權貿易(ET)是指一個發達國家,將其超額完成的減排義務指標,

17 以貿易的方式轉讓給另外一個未能完成減排義務的發達國家,并同時從轉讓方的允許排放限額上扣減相應的轉讓額度。即俗稱為碳貿易。目前,在北歐電力交易所已形成歐盟內部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每日掛牌交易。

清潔發展機制是指發達國家把幫助發展中國家削減的排放量算作本國的削減量,只有CDM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

(四)低碳經濟發展呼喚低碳人才

根據聯合國勞工署的統計,綠領人才到2030年將增加約2千萬個工作機會,美國甚至每四個工作機會中就有一位為綠領,歐盟在綠色建筑產業工作機會也將增加350萬人,約為目前職缺的三倍,顯然,綠色產業相關人才正逆勢成長,“綠領產業”方興未艾。

據專家保守預測,2010年我國綠色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與之相關的從業人員將超過1000萬人。

隨著邁向“低碳時代”步伐的不斷加快,許多企業紛紛進軍低碳產業,環保型“綠色人才”成為進場企業的熱招對象。隨著產業的深入發展,人才短缺的問題凸現,一些企業人士直言: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跟不上產業發展步伐。

教育部網站2010年2月發出“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說,為了加大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力度,有關高校從本科教育入手,積極申報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相關的新專業。

通知指,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及的領域包括:①新能源產業??稍偕茉醇夹g、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核能技術,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新能源汽車等。②信息網絡產業。傳感網、物聯網技術。③新材料產業。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④農業和醫藥產業。轉基因育種技術。創新藥物和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⑤空

18 間海洋和地球探索與資源開發利用。

上一篇:關于中庸的論文范文下一篇:關于酒店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