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

2023-10-04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課程思政的本質是育人,是教師回歸教書育人本分的表現。本研究基于國家一流專業的建設,從完善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闡述了通過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開展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思路的實踐探索,以期為新時代動物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動物醫學;人文教育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加強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層面來認識?!?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已經進入提高質量、內涵發展的新階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務。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和基礎平臺。2018年,教育部發布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首次明確了我國本科各專業類的內涵、學科基礎、人才培養方案等內容。

動物醫學作為醫學的一個分支,是現代生命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農業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健康”的理念下,運用專業知識對食品動物、農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野生動物以及外來動物等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疾病檢查、診斷與治療。動物醫學不僅關乎動物疾病的檢疫和防控,還關乎人類身體健康和疾病的防控。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必須直面的問題。所以,各高校在做好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要兼顧通識教育,做到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本研究基于動物醫學專業特點,探討了把相關的文、史、哲等知識融入課程中,探索動物醫學專業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新模式,開展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拔尖創新型和復合應用型農林人才。

一、完善現有專業核心課內容,增加課程發展的歷史人文內容

每個專業都有其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及核心課程體系,核心課程體系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秶鴺恕分忻鞔_提出各高校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將專業核心知識領域的內容組合成核心課程,并適當增加本校研究或應用特色內容,形成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每個學科、每個課程在形成自己獨立體系的過程中,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特有的歷史,每段歷史都有其獨特的人文故事。為促進動物醫學專業教學中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融合,教師可完善、改革現有的專業核心課內容,增加課程發展歷史中的人文內容。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分。教育中,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學習中,學的是知識,習的是探索知識、體驗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和學是對專業知識來說的,育和習是對歷史人文來說的,教育和學習需要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融合。在動物生理學這門課程中,教師可通過以機體系統為軸線分章節教學。這樣以一個章節、一個系統、一個人物、一個故事的“四個一”開篇帶著學生走進歷史,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比如,在介紹體液調節這個章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問題:哪位科學家第一個發現了激素?他是怎么發現的激素?他為什么能突破以前的認知開辟了內分泌調節的新篇章?通過這些問題啟發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質疑精神并形成自己獨立的想法。通過故事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開拓創新的求知欲,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過此種方法可以聚點成線、以線成面地把一門課程系統化;通過各門課程類似的改革,可以聚面成體地把一個課程體系立體化地豐富起來,形成歷史和現實相連接的四維空間,使學生在學習時能置身于歷史,立足于現在,著眼于未來。

二、開設醫學文化類相關新課程

在國家級一流專業的建設中,高??梢愿鶕貐^發展和行業發展的要求、自身辦學條件及專業屬性,選定符合學校的人才培養類型,自主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體現出高校的特色、專業的特色。為此,在實施動物醫學專業的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學??砷_設一些動物醫學文化類相關新課程促進學科交叉與應用。

(一)醫學哲學課程

自古以來,醫學家在某種程度上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某種哲學觀點來指導自己的醫學研究和醫療實踐,總結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梢哉f,醫學哲學思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西方的現代醫學哲學是在20世紀下半葉形成的,經歷了較長的過程。作為一門在學術上被公認的學科,醫學哲學是從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

現代醫學是一門很復雜的學科,對其既要有科學的分析,又要有哲學的概括。從事醫學的人員要學哲學,須學會用正確的思維去分析、研究治療疾病的途徑和方法。醫學哲學是醫學與哲學的結合,它既涉及醫學模式和醫學目的、中醫學現代化與中西醫結合、基因技術的意義及基因決定論等問題,又涉及臨床決策、循證醫學、合理用藥、放棄治療、適宜治療與過度治療等臨床問題。學習醫學哲學的歷史與概念、醫學本體論、醫學觀、醫學認識論、醫學方法論、醫學價值論、醫學倫理學、衛生保健政策等這些哲學問題既能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關注醫學社會熱點,啟迪其科學思維,又能提供學生學習方法思路,從而推動醫學模式的轉變。

國內外有專門側重醫學哲學的權威期刊。國內醫學哲學類的期刊有《醫學與哲學》《中國醫學倫理學》等,國外醫學哲學類的期刊有《醫學倫理》(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哲學與公共事務》(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科學中的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等。這些期刊一方面就醫學認識論、臨床思維方法進行探索和總結,另一方面對醫學的倫理、法律、社會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

分析以上期刊的文獻發現,醫學哲學期刊的論文中,哲學參考文獻的比例逐年增加,醫學參考文獻的比例逐漸減少。哲學在醫學哲學中地位的提高,是醫學哲學現階段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醫學哲學日益成熟的表現。醫學中的哲學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事醫學哲學研究的科研人員也逐漸發現了哲學的啟迪作用。隨著哲學思想逐漸融入醫學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哲學可能在日后醫學哲學的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開設醫學哲學課程有助于幫助學生探究新時代下人、動物、自然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及前景展望。

(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和故事課程

諾貝爾獎目前共設有6個獎項,1901年首次頒發,分別頒給在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和貢獻的人士或組織。1969年,諾貝爾獎新增了經濟學獎(Economic Sciences)。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過110次,共有219位科學家獲此殊榮,其中39位科學家單獨一人獲獎,2位科學家同時獲獎的有33次,3位科學家同時獲獎的有38次。

自設立和頒發以來,諾貝爾獎對人類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頒獎領域內的最重要獎項。許多國家不僅把諾貝爾獎看作對科學家的一種獎勵,更把它視為一個國家是否占有科學高峰的象征和具有知識創新能力的標志。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科研成果、科研歷程及其獲獎史就是一部科學史,是科學發展的深刻反映,為科學哲學研究提供了翔實生動的案例和分析素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國外已經有學者開始籌建相關機構,專門研究和宣傳諾貝爾獎。

在動物醫學專業的教學中,各課程教師可以把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相關事跡介紹給學生,同時鼓勵學生查閱資料,整理感興趣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內容,并介紹給其他人。學生互相討論分析,交流心得和體會。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歷史和故事課程的開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前世和今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建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科學理念,激發其創新思維。

學生通過選修這些課程,既把多年來學習的動物醫學知識上升到觀點、精神、方法、思想的層面上,又從文化和哲學的角度反觀動物醫學發展中的規律和問題;既學習了歷史上的重大醫學事件,又學習了科學家的情感、品德和價值觀;既了解了醫學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又了解了社會科學技術發展對醫學的推動作用。借助動物醫學哲學課程、諾貝爾獎歷史和故事課程的開設以及其他類似課程的開設,豐富動物醫學專業的歷史人文科學知識,以點帶面,從線到面,逐步形成特色的歷史人文課程體系。

三、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

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的改革既要包括課程的完善、新課程的開設等課程體系的改革,還要有配套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促使學生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改變和調整。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為主甚至是“滿堂灌”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發揮講座、實踐、調查研究等多種教學方式的價值與效用,從而實現由重知識傳授轉為重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建立融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教師組織、學生演講、課堂討論等多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學的考核方式既關乎教學效果的評價,又關乎教學的導向作用,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做好教學考核方式改革也是實施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融合的一個關鍵環節。

傳統課程的考評一般是作為檢查教學和區分學習成績的手段,上述交叉學科課程的考核需要轉變以往的考核方式。此類課程教學的考核可采取讀書報告、專題報告、心得體會等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可圍繞與專業相關的人文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或主題,進行資料的收集、信息的分析,通過對資料的歸納整理,寫成讀書報告,并在課堂上分組、分批進行專題報告。學生之間相互提問、相互啟發,交流個人的心得體會?;谶@些方式,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觀念,主動去尋找知識、分析知識,使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基于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推動本科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通過以上原有專業課程的完善和新的專業歷史人文課程的開設,構建富含歷史人文內容和精神的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新體系,實現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達到融素質教育于課程教學之中的效果。開展動物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師要做到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全面提高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條件保障度、質保有效度和結果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顏曉峰,孫蘭英,欒淳鈺,等.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

[2]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8(15/16).

[3]吳巖.《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有關情況介紹[J].重慶與世界,2018(4).

[4]韓軒,蘇振興.古希臘醫學哲學及其啟示[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

[5]王攀攀,吳希宇,孔令東,等.醫學哲學通識課教學探索[J].醫學與哲學,2019(24).

[6]何裕民.醫學哲學:應向生命哲學及生活哲學適度延伸[J].醫學與哲學,2016(11).

[7]劉長青,薛洪寶,李文戈,等.諾貝爾獎在醫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9(4).

[8]溫銘杰,趙文明,王煒,等.結合諾貝爾獎進行醫學免疫學教學的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5(6).

[9]顧沛.南開大學的數學文化課程十年來的探索與實踐——兼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國高教研究,2011(9).

責編:桃 子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9SJGLX22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大項目(編號:2019SJGLX006Y);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編號:教高廳函〔2020〕20號,序號69)

作者簡介:朱河水(1975— ),男,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動物生理學;陳宇(1983— ),女,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通訊作者)魏戰勇(1975— ),男,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動物免疫學。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1 培養和保持醫學生對醫學教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毛澤東同志指出:“內因是變化的根據,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 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就學習本身而言是學生自己的事情, 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 那么就很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醫學教育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但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學生靠記憶才能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眾所周知, 大學生由于進入成人階段或剛進入成人階段。思想、愛好、興趣都有很大的變化而且進入到一種固定的模式當中, 一旦他們的思想、愛好、興趣步入歧途, 就會帶來無法挽回的境界, 因此培養和保持醫學生對醫學教育的興趣是保證醫學生教育的關鍵。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只要學生自愿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 始終處于一種師生合作, 從而共同完成教與學的過程。

培養他們的興趣, 筆者認為應該把握以下幾點要點: (1) 每一位任課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 認真觀察, 聽取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想法、做法和對醫學知識的理解。 (2) 由于大學課堂的特殊性, 使得學生很少有自己的發言權和主動權, 上課過程中以授課老師為主導思想, 采用一種較為古老的授課方法, 即老師只教而不知道學生的學, 所以倡導授課老師應該把學生的思想、想法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 即做到教師盡量適應大多學生而不是讓每一位學生來適應授課的老師。 (3) 任課教師應該樹立為人師表的形象, 以尊師重教的態度, 積極面對醫學科學的發展, 將前沿知識、新內容, 通過各種渠道獲取, 同時以一種嶄新的姿態面授給學生以及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想法, 以問題式的方法將有待解決的問題留給學生以利他們今后的研究。 (4) 由于大學生的年齡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 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 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相對較弱, 故而使得他們有一個正確的引導方向至關重要。讓學生在學會獨立生活的條件下在體驗生活吸取文化知識包括醫學知識的條件下, 很好地完成他們對以往知識興趣愛好向醫學知識興趣的轉換。

總之, 教師在醫學教育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應該以“母親”的“和藹”、“父親”的“慈祥”、“姐姐”的“溺愛”來感化和培養他們對醫學知識的興趣, 讓每一位同學真正的成為一個真誠的“愿學者”。

2 培養醫學生始終保持一種主動“去學”和探究問題的目標

學習應該不是一個由教師傳授知識, 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它應該是一個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 包括對原有的舊知識的改造、重組和對新興知識的建構, 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因為只有在學生主動去學的基礎上才能完成對所學知識的建構。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 (1) 讓每位學生常將教科書作為課外讀物, 引導學生學會在書本上批注疑難問題, 增加書本中未有的現在以公認的事實即補充新知識。 (2) 培養學生比較、觀察、假設、轉化等學習方法為重點, 從自己的身邊事做起。由于醫學教育中許多問題還不很清楚或不明了, 這就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 觀察比較出對于自己適應并被大多數學者采納的觀點和見解, 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這一切都需要學生要“會學”, 同時需要積極主動向上的態度。 (3)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強固化, 從而使得我們在教學中成為一個頑疾。正如一位法國學者在分析我國教育狀況時指出:“長期以來我們只注重對蘇聯教育模式的學習和發展, 忽視了對世界其他國家教育研究與發展成果的全面了解與借鑒, 從而導致我國的教育學只在一種模式下謀求發展, 人們只是在一種世界里構造著承襲了‘凱洛夫’基因的中國教育學[1]。”因此必須改革教育中的這種通病, 最終達到教育全方位的改造。要保證學生“能學”就必須改造傳統教育模式, 從“教教科書”轉換到“用教科書教”上來。因為原有的傳統教育中課程被理解為規范性的教學內容, 而這種規范性的教學內容是按學科編制, 教材是教師之所教、學生之所學的客觀對象, 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教科書、就是以系統的講解敘述、演示和釋疑為教學方法, 闡釋、傳遞課程內容[2]。教師應該做一個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 是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 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借鑒已有知識, 生活的方法及經驗探索學習的內容, 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 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適應現代的醫學教育

就其醫學教育來說, 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筆者認為采用多方面多點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很好的培育模式: (1) 問題教學法, 以問題為中心展開醫學中某些教學活動, 有助于學生產生興趣、集中注意力和明確目的, 最終得出學生自己的觀點。然后, 教師再給予釋義, 從而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快捷, 把握這些環節時, 教師應該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見解給予肯定, 不應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2) 過程教學法, 醫學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和實踐性是一脈相承的, 在注重結論的同時須注意過程的推導和歸納, 從而使得學生感知知識都是有源之本、有本之木。 (3) 知識簡化法, 醫學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而許多知識可簡單化、通俗化, 落腳點是實踐應用。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基礎文化的程度深入淺出, 簡潔生動, 并且充分應用現代教學手段, 將知識系統化、簡潔化, 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4 提高教師素質是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關鍵

醫學教學過程中, 有許多問題現在不明或難以確定, 同時醫學又屬于生物學的范疇, 故而發展迅速、進展很快, 所以在教科書中出現的不明問題可能在你授課時已經闡明, 故而, 教師應該養成天天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4]。緊跟時代的步伐, 適應現代醫學科學的領域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和綜合能力, 才能為現代教育教學服務。

總之, 現代醫學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嚴肅的、認真的, 同時又是一個連貫的、系統的、實踐的教學領域。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應該著重培養學生會學、能學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 更加應該加強對教師隊伍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和要求, 通過更新觀念, 改革創新, 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性、主動性和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醫學教育邁入一個嶄新的水平。

摘要:為適應21世紀醫學科學發展, 培養能扎根基層, 為人民服務的現代復合性醫學人才, 需要在醫學教育中培養醫學生對醫學教育的興趣, 培養醫學生主動“去學”、“能學”、“會學”的目標, 因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適應現代的醫學教育和提高教師素質是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醫學教育,興趣,目標,質量,素質

參考文獻

[1] 劉慶忠, 李華忠.教學理念與研究性教學.中國教育與經濟論壇[J].2004, 3:39~40.

[2] 段作章.課程改革呼喚教學理念的更新.教育理論與實踐[J].2004, 24 (2) :31~33.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1.1 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倫理規范的確立為醫療體系提供科學的行為準則, 對醫療衛生信息化起到規范作用

在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 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也開始逐步向市場化方向運作。醫院與患者之間信息的不吻合,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價值觀市場化的轉變, 醫療行業商業化的經營, 使患者在診療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這也引發了醫療衛生體系的失范行為及醫療腐敗、以藥養醫、醫患關系緊張、行業信任危機等問題的出現, 導致不少醫院忽視對醫務人員倫理道德的培養, 而只是單純的注重利用自身的醫療條件、知識與技術的優勢謀取經濟利益。目前, 部分醫療機構的行為失范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 所以醫療就需要能起導向作用的行業規范來指導。醫療體系科學的行為準則的制定與實施, 不僅可以加強醫務工作者的倫理道德修養, 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還能激發其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對規范醫療衛生行業有著重要作用。

1.2 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倫理規范確立為現代醫學保健政策提供倫理學依據, 是傳承傳統醫學道德的精華所在

醫務工作者作為醫療機構的主要工作人員, 在工作與診療過程中所確立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倫理道德觀對建立科學和諧的醫患關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醫療的質量是由諸多要素構成, 而最重要的是衛生技術人員的素質, 包括技術水平與醫德修養。醫務工作者對醫學倫理道德、醫德信念與行為的認識, 是傳承傳統醫學道德的精華所在。近年來, 我國的醫療行業倫理問題頻發, 醫德失范行為不斷增多。為了改變這種情況, 加強醫患之間、社會與醫療機構之間的相互信任度,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就需要確立科學合理的倫理規范, 為現代醫學保健政策提供倫理學依據。

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倫理規范確立使醫學信息技術與醫學倫理相結合, 促進現代醫學的進步發展。

醫學的質量主要取決于醫療技術和設備、醫學管理水平、醫務工作者專業知識與倫理道德修養。確立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倫理規范, 一方面是對現代醫學技術與質量的提升, 推動了醫學的進步??茖W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 可以加強對技術的運用與管理, 摒棄不良價值觀的誘惑, 使技術的發展在一個良好的倫理道德基礎上進行。此外, 正確協調好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 醫院與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也是醫學信息技術中倫理規范的表現。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 提高診療現代醫學質量。另一方面, 醫務人員倫理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的確立, 在使醫學信息技術與醫學倫理相輔相成的同時, 還可有效促進醫療體系的改革, 真正促進現代醫學的進步發展。

2 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倫理規范確立的主要理論依據

關于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倫理規范的確立, 主要借鑒國內外相關的倫理規范。如《醫家“五戒十要”》、《國際護士道德守則》, 以及我國現行與醫學倫理審查有關的法規或原則如《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等, 主要表現為有利原則、尊重原則、不傷害原則、最優化原則等。其主要理論依據則為倫理學中的倫理精神的文化生態、倫理-經濟的人文力生態、倫理-社會生態整合的價值原理。

醫學信息技術應用的倫理問題并不為廣大群眾所關注, 但它始終是潛在的醫學問題。其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 醫學倫理的基本原則被打破, 這是醫學倫理問題產生的現實根源。2) 傳統的倫理價值觀被“功利主義”所取代, 激化了醫患矛盾, 這是醫學倫理學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3) 醫學倫理的價值與現實中的非道德主義行為產生沖突, 這是醫學倫理問題產生的心理根源。醫學信息技術應用的倫理問題在當今信息化大發展和醫療業大需求的背景下, 醫務工作者受利益與需求的驅動而產生的。因此這需要相應的倫理規范來約束醫務工作者的行為, 以利于醫學今后的發展并做到真正的服務于人。

3 醫學信息技術應用中倫理規范的原則

醫學倫理的基本原則是:“在醫療衛生工作中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 以及醫務人員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 是貫穿整個醫德規范體系的一條主線, 是衡量醫務人員品行的基本道德準則。它為醫務人員確立道醫德念、指導醫德行為、進行醫德評價和加強醫德修養指明了方向。”醫院醫療工作倫理道德手冊中所規定的醫學倫理的基本原則主要有:有利原則、不傷害原則、知情同意原則、尊重原則、公正原則、最優化原則、保密守信原則、協同一致原則。

1) 有利原則:有利原則主要是指將病人健康與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倫理原則, 也是最高的醫學倫理原則。醫務人員在為患者診療過程中要以患者的健康為核心, 關心和照料患者, 為其提供最優化的服務, 緩解患者的疼痛與不適, 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通過科學先進的診療手段與方式,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會將患者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合理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與社會需求, 并積極做些公益事業, 預防疾病的發生。

2) 不傷害原則:不傷害原則主要是指在醫療服務中不使病人受到本不應有的傷害, 有利也包括不傷害, 因此這也是有利原則基本要求與體現, 屬于有利原則的低層次要求。在新的醫療信息的應用診療過程中, 很多診療過程是直接通過信息系統以及醫療器械來完成的, 醫務人員在使用這些醫療器械與醫療信息系統時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做到恪盡職守, 在診療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

當遇到對患者的病情診療做出選擇的時候, 一定要綜合考慮各項利弊, 做出準確科學的利弊評估, 選擇最佳診療方案, 盡最大努力將對患者造成的可能性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并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與照顧。

3) 知情同意原則:知情同意原則也稱為知情承諾原則, 是臨床工作中處理醫患關系的基本倫理原則之一。知情同意原則主要是臨床醫師在為患者做出診療方案后, 必須向患者提供關于患者的診斷結論、診療決策、病情預后及診療費用等各方面的真實情況, 尤其是診療方案的性質、作用、依據、損傷、風險以及不可預測的意外等情況, 綜合解說診療方案的各種利弊評估, 使患者及患者家屬在充分了解診療方案詳細信息的基礎上再做出意愿與承諾。待患方明確一切應該了解的信息和做出選擇后, 臨床醫師方可確定最終診療和實施的具體方案。

4) 尊重原則:尊重原則主要是指醫務工作者與患者之間的交往與相互尊重, 尤其是醫務工作者要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人格尊嚴, 尊重患者的自主選擇權?;颊哂袡嗬灾鬟x擇醫生與服務, 有權利對自己的病情進行詳細了解, 有權利自己做出接受或者不接受某項診療方案的權利等等。尤其是醫療系統的市場化運作與醫療技術信息化普及, 使醫患關系數字化現象嚴重、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極大降低的情況下, 醫務工作者更應該把握時機扭轉醫患之間的矛盾。在診療過程中, 醫務人員應主動向患者提供適宜的環境與必要的條件供其選擇, 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自主選擇權與知情同意權。此外, 臨床醫生還應正確合理的運用自己的醫療干涉權, 充分尊重患者,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5) 公正原則:公正原則主要是指醫務工作者在工作與診療的過程中公平、正直的對待每一位患者。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 患者與醫務工作者在社會地位與人格尊嚴方面都是相互平等的;其二, 患者雖然各不相同, 但人人都平等的享有生命健康與醫療保健的權利;其三, 在醫患關系的雙方中, 患者處于弱勢地位, 應該得到醫務工作者公平、公正的對待, 以及熱情的幫助與服務。在診療過程中, 醫務工作者應該做到在具有同樣醫療需要以及同等社會貢獻的患者面前, 都能做到為患者提供同樣的醫療待遇。不同的患者可能會分別享有差異化的醫療待遇, 但在基本的醫療保健需求上醫務工作者要對患者做到相對的公正。此外, 公正原則還表現在醫療資源分配的公正上, 要真正做到優化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 如對分配床位、手術機會及貴重稀缺醫療資源的公正分配。

6) 最優化原則:最優化原則也通常被稱作最佳診療方案原則, 是指在選擇醫療診療方案的時候, 采取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效益的決策原則。要求醫務工作者在技術知識以及條件環境允許的范圍內選擇費用最少、痛苦最小的診療方式。信息技術在醫療中的普遍應用, 醫學診療的方案策略逐漸增多, 為醫務工作者與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在具體操作過程中, 醫務工作者要在保證診療效果的情況下, 選擇最優方案, 達到最佳療效, 將患者痛苦減少到最小。同時, 還應充分考慮到現代信息技術診療作用的雙重性, 盡最大的可能選擇安全可靠、傷害最小的診療方案。以及還要充分考慮到患者的經濟狀況與社會醫藥資源的消耗, 以最少的費用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7) 保密守信原則:保密守信原則主要是指醫務工作者應該為患者保守秘密, 在診療過程中實行保護性醫療, 不泄露患者隱私與秘密的醫德規范原則。首先, 醫務工作者在為患者診療的過程中會了解到患者的一些隱私, 如患者的生理缺陷、遺傳病史、不幸家庭等, 醫務工作者有義務為患者的這些隱私保密。其次, 醫務工作者還有義務向一些預后不良的患者采取保密措施, 以防給患者帶來惡性刺激, 導致患者病情的加劇甚至喪失治療的信心和勇氣, 造成嚴重后果。再次, 醫務工作者還應為醫院以及同事保密, 醫務工作者不能將醫療單位或其他醫務工作者的個人隱私、微小失誤或過錯向患者泄露。這不僅會影響到醫務工作者之間的關系, 還會給患者帶來精神負擔, 不利于患者的診療, 同時也會給醫療單位帶來負面影響。

8) 協同一致原則:協同一致原則主要是指在診療過程中, 醫務人員之間、專業相互之間和科室相互之間的有關各科室、各類醫務人員應協作配合, 團結一致, 共同為患者的診療與康復而努力。在現代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與信息診療技術的廣泛應用中, 科室專業劃分的越來越細, 患者的診療過程幾乎不可能在單獨科室內全部完成, 這便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與協調。避免和防止科室之間、醫務人員之間因為缺乏交流而影響到患者的診療質量與效果, 更加不能出現各科室、各醫務工作者之間的相互推諉現象, 以免給患者的診療帶來困難。

參考文獻

[1] 郭照江, 楊放, 甘華剛.現代醫學倫理學[M].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7.

[2] 樊浩.倫理精神的價值生態[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1 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所謂人文素質, 是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展為人才的內在品質, 包括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處理與自然、社會、他人的關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會屬性方面的問題。它通過觀念意識、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價值取向和文化修養而展示個人。”[1]中國醫科院院長劉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醫學的核心, 醫學的使命就是對人從生到死的全過程的關愛和尊重[2]。反思我國現行的醫學教育, 更多的注重專才教育, 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從而造成醫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這不僅偏離了醫學的本質要求和醫學教育的根本目的, 也與時代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因此, 轉變醫學教育理念, 改革傳統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努力構建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深刻認識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意義, 是培養新世紀合格醫學人才的必然要求[3]。

1.1 我國現行醫學教育模式不利于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現代醫學科學的進步, 傳統醫學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首先, 現行的醫學教育受制于呆板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其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中, 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 忽視人文知識的教育, 忽視對學生實踐教育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和熏陶。在課程設置中, 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門類偏少、學時比重偏低。其次, 由于教學觀念相對滯后, 傳統的以課堂傳授知識為基本形式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在培養醫科學生整體醫德素質方面還存在著不夠系統、不夠全面、不夠深入的問題。另外, 人文素質與專業教育相脫節, 就醫學院校而言, 沒有將人文知識整合到醫學實踐中, 人文教育沒有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全過程而僅僅只是點綴, 只是為醫學增加了“文化外衣”。

1.2 醫學人文素質是醫學人才必備的素質

醫學承接的對象是人的健康和生命, 醫學在治病救人, 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奧秘的同時, 必然包含著對生命的認識, 對患者的情感, 對人類命運的責任等至關重要的人文態度?,F代社會對一個醫學人才的評價, 不再是以業務水準為第一標評, 一個人文素質欠缺、缺乏愛心、醫患溝通能力差的醫生, 給人類、社會和病人帶來的不是財富, 而是災難。如果沒有人文素質教育的引導, 單純的追求科學技術, 不可能具有持續發展的創造力, 人將淪為技術的奴隸。醫學與人文的不解之緣, 勢必形成對醫學人才的特殊要求, 醫學人才的人文素質在醫學人才成長過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內容。實踐證明:優秀的醫學人才不僅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 更需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未來社會的競爭, 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 而人才的基本素質主要是由自然科學技術素質和人文社會科學素質構成, 兩者相互影響, 相互促進。因此, 高等醫學教育培養醫學人才, 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應該擺在第一位。

1.3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

現代高等教育重新提出了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把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與自然科學教育擺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認識。社會對醫學發展要求的變化和醫學內涵的不斷拓展, 必然提高對醫學人才培養的要求, 引起醫學教育目標的調整, 醫學道德和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呈現。教育的國際化已經滲透到大學的教育觀念、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課程設置等各個方面。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 加強人文教育已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在美國, 凡是醫學院學生畢業前, 都必須根據醫德《誓言》寫一篇自己在畢業后從事醫學工作時在道德觀念、人道主義方面的誓言, 才能跨出校門。1999年成立的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 (IIME) , 制定了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 該要求強調指出“敬業精神和倫理行為”是醫療實踐的核心, 應把“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同“醫學知識”、“臨床技能”一樣作為保證其畢業生具備“基本要求”所規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質之一。此外, 韓國、日本、英國和德國以及國際教育組織等都對人文教育給予了極大關注和高度重視。由此可見, 重視人文素質教育, 重視對醫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已經伴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而逐漸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大趨勢, 成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流。

2 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已成為時代的標志和潮流。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 是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創新能力是指懷疑、批判和調查能力, 是運用知識和理論, 不斷提供新思想、新觀點、新技能和新發明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創新意識、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完成能力。在醫學教育界, 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 培養創新能力的緊迫性普遍得到關注。

2.1 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社會的發展迫切需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新型醫學人才。21世紀的人才必須是有開拓進取精神, 必須具有立足于本職工作基礎上的創造思維與創造力。人才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低, 高等醫學教育作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體系的基礎, 其責任就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醫療人才, 將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到醫學院校教育的全過程, 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社會發展的需要。

2.2 創新能力培養是醫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

目前, 我們醫學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是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存在的誤區是認為醫學仍然是“死記硬背”的學科, 應試教育目前仍在醫學高等教育占據主流, 雖然我國培養的醫學生基礎理論和基本訓練較好, 但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方面的培訓不足, 長此下去, 醫學生將被訓練成為機械的、被動的答題機器, 變成缺乏獨立思維能力、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庸才。在這種教育體制下, 很多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不能脫穎而生, 人才的發展失去其個性特征, 使醫學高等教育失去了新的活力。因此, 高校必須改變教學理念, 深化教學改革, 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把醫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突出出來。

2.3 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是造就新型醫學人才的根本保證

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除給予醫學生基本醫療知識, 概念與技術的學習, 最主要是加強訓練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創新性學習方法及思考模式,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應改變傳統僵化的醫學教育思想和模式, 教導學生學會自我學習,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整合知識的綜合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獲得知識的必備能力, 有了這種能力, 大學生才能把握所學知識的精髓, 靈活地將知識運用到醫療實踐中。所以, 醫學教學中要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培養出新型的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3 人文素質教育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關系

一個優秀的思維應包含兩個基本點:一是正確, 一是能有原始性創新能力??茖W思維主要是嚴密的邏輯思維, 這是正確思維的基礎。同人文文化有關的思維主要是開放的形象思維, 直覺、頓悟、靈感, 這是原始性創新思維的主要源泉, 兩者不可缺一。人的思維分為邏輯思維 (科學思維) 和形象思維 (藝術思維) 兩大類, 邏輯思維側重于左腦, 主要從事同科技活動有關的活動, 而形象思維側重于右腦, 主要從事同文藝有關的活動, 只有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 才能形成高質量、高素質的創造性思維, 激發人的創造力, 使人的認知更加理性與自由。只重視其中一種, 則是不健全的思維, 將會制約一個人的全面發展[4]。

(1) 較高的人文素質有利于形成開放性思維。對非人文學科專業的學生, 人文素質的增強會明顯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能突破狹窄的專業領域, 獲得更加寬厚的創新思維平臺。加上文學、藝術、歷史等學科本身具有的發散性、自由性、活躍性特點, 可以使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活躍程度大大提高。

(2) 較高的人文素質能提高辯證性思維和判斷分析能力。人文學科領域如哲學、邏輯學、歷史學等, 很多重要成果和文化遺產本身就是辯證思維的結晶, 充滿著辯證思維的光輝, 富有很強的啟迪心智的作用。

(3) 較高的人文素質可促進創造建樹能力。人文學科以批判為手段, 以建設和創造為目的。尤其是文學藝術, 其構思、立意、選材、內容、形式、方法諸多方面的創新性建設成果, 能夠給學生的思維活動帶來有力的刺激和啟發。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過:“科學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 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 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只有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 才能形成高質量、高素質的創造性思維, 激發人的創造力, 使人的認知更加理性與自由, 同時人也獲得全面發展[5]。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就必須做到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統一, 對于醫學教育來說, 就是要引導醫學生在批判地繼承前人留下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 敢于提出問題, 勇于探索新知, 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 有所創新。為此, 學校要充分尊重醫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醫學生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和自控能力, 培養對新問題、新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欲, 養成獨立思考的質疑態度和批評精神。應對醫學生少一些嚴厲和指責, 少一些約束, 為他們創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環境, 使他們能充分施展聰明才智, 去超越、突破和創新;應提高教師的素質, 鼓勵高水平教師上講臺, 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 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摘要: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培養一名優秀的醫學生, 除了給他傳授醫學理論知識、培養實踐操作能力, 還應突出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本文主要論述了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并深刻剖析了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 胡立江, 強亮生, 徐崇泉.美國高校WWW-CAI化學教學系統[J].大學化學, 1998 (4) :62~64.

[2] 劉德培, 陸莉娜.必須全方位多層次地弘揚醫學人文精神[J].醫學與哲學, 2003, 24 (3) :5~6.

[3] 曲波.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新世紀合格醫學人才[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07, 23 (2) .

[4] 宮麗華.高校要著力營造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生態環境[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7, 27 (3) :48~50.

[5] 傅義強.醫學院校的藝術教育與醫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J].醫學與哲學, 2005 (9) .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一、在醫學職業教育“3+2”專本銜接當中存有的問題

1、擁有不完善的銜接教育的規章制度

現如今, 在實際的實施銜接教育工作的過程中, 不完善的規章制度依然存有, 事實上在執行銜接教育的過程中, 雙方都應該執行完善的規章制度, 這是為了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F在大部分都是通過教育的主要管理部門設立的規則去實施, 這離達到雙方實現銜接教育的目標還差得很遠。一小部分情況大概就是主管的領導之間做的沒有法律規定的口頭許諾, 這對設立完善的規章制度也是非常不利的。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 在管理與約定制度方面設立的規章制度還是很不達標的, 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方面,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也是因為缺少可以思考和模仿的相關制度。除了這個方面, 還有著分發相關畢業證書和資格證書的部門模糊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2、在執行銜接教育工作中缺少專業的雙方銜接部門

在執行銜接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 銜接的雙方中間需設立一個部門去專門的負責雙方之間的交流溝通問題。“3+2”專本銜接的工作早就已經是包含在國家職業教育系統當中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在各大高職高專院校中應該專門的設立一個辦公室, 以一對一的專門解決在銜接教育工作當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但是在很多學校并沒有執行這種規則, 大部分的職責還都是被學校里面的教學的管理部門所負責, 這對于銜接雙方之間的交流溝通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使用這種方式很有可能會因為不了解相關知識的工作人員而帶來麻煩, 更嚴重的是影響了受培養的學生, 這就得不償失了。

二、在醫學職業教育“3+2”專本銜接工作中可解決問題的策略

1、必須在銜接教育工作的雙方中間設立有效的規章制度

必須設立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去制約銜接教育雙方對學生們的教育職責, 與此同時這也是為了在工作過程中留有切實有效的工作證據, 以確保培養人才的整體質量。針對在不同的分段階段所包含的不同的高校, 設立出針對這類學生所不同的管理章程, 并且要對專升本的考試嚴格的把控, 我們不僅要使有需要的學生們可以繼續學習深造, 還要確保通過專升本考試學生的素質, 以保證寧缺毋濫, 更要加強學生們不同的項目考核考試的強度。

2、需在銜接教育雙方中間設立專門的溝通部門

為何要設立這種專門溝通的部門呢, 是因為此部門不僅僅只承擔銜接教育雙方在工作過程中的溝通交流的責任, 此部門還要整理學生們在上學期間的管理方面的相關文件, 并對這些文件進行歸檔入庫, 在這個專門的溝通部門應該雇傭專業的工作人員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政策, 以確保銜接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 該部門應做好溝通交流的工作, 這對于發展醫學職業教育的銜接教育工作也是十分有利的。

3、銜接雙方貫徹相同的教學計劃

在銜接教育工作的實施過程當中, 銜接的雙方需設計出擁有一樣目標的人才的培育計劃。因為這種人才培育計劃對學生的培養非常重要, 在醫學職業教育當中, 分段式的培養目的也必須維持一致, 銜接的雙方學校所擁護的文化可以有較大的差異, 擁有不同的分段培養的計劃也可以理解, 但是共同研究的人才的培育計劃必須保持一致。因此, 需要銜接雙方在進行銜接教育的工作中共同商討, 替換原來就存在的固有的人才培育計劃或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 仔細的審查培養方案, 減少雙方在方案內容上的重復, 使學生們在瀏覽方案時更好地銜接相關的知識內容, 避免出現同一知識學兩遍的問題, 減少學生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使其進行正常的學習過程。

4、銜接的教育雙方學習相同的課程

應該保證在銜接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 課程系統必須由高職高專與本科的學校一起開發, 并且還要符合我國職業教育系統當中設立的要求, 完美的課程系統是學生們在專本銜接考試中通過的基礎。因此銜接的雙方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相對完善的課程系統, 使得學生們能夠好好的學習, 進而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在高職高專的院校里面, 學生們用的書和教材都是按照高職高專學生們的階層編寫的教材, 這些教材的特點是有較強的實用性, 但是在本科的院校里面, 學生們使用的教材都是按照本科學生們的知識層次編寫的教材, 高職高專的學生們肯定會摸不透教材, 這就需要銜接雙方針對學生的情況編寫更合適的教材, 保證課程系統的連貫性與一致性。

三、結語

在現存的教育系統當中, “3+2”專本銜接是我國在教育的嚴峻局勢之下, 新研究出的可以使職業教育模式發生改變和進步的新型教育模式之一, 只有完全懂得這種教育模式中存有的根深蒂固的問題, 并且針對這些問題, 研究出有用并且可以良好實施的措施, 才能夠好好地開展這種教育形式。

摘要:在現如今職業整個教育系統當中, 我們國家為了使專本的銜接工作得到完全的改善, 早就已經在2015年就展開了高職高專和本科大學之間的專本銜接教育的工作, 當然在實施過程中, 肯定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比如在“3+2”專本銜接教育工作中, 就有著不完善的規章制度, 或者是教育教學的方法有所差異等一系列的問題, 本文主要針對提出的問題研究出解決措施, 只有這樣, 才能夠讓“3+2”專本的銜接教育工作完美的開展起來, 以獲得共同的進步。

關鍵詞:醫學職業教育,“3+2”專本銜接,問題,對策

參考文獻

服務教育與醫學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1 醫學學科建設的獨特性

吉首大學醫學院自2000年9月在原湘西自治州衛生學?;A上成立以來, 以學科建設為龍頭, 以專業建設為基礎, 設置了臨床醫學、護理學、針灸推拿等三個專業, 歷經了中專—大專—本科三個辦學層次, 目前正在鞏固本科專業的教學, 并著手向碩士點沖刺, 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起點較低, 基礎較差, 辦學難度也較大。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圖書館資料建設諸方面距離綜合性大學辦學條件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因此, 加強醫學學科建設本身就內含著圖書資料建設, 如何處理好醫學學科建設與文獻情報有效服務的關系, 則不僅是醫學學科建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也是吉首大學這樣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本文側重從后者的角度探討這個問題。

要做好醫學學科建設的文獻情報有效服務, 必須首先了解醫學學科門類的特點, 了解醫學學科培養人才要求的特點以及醫學學科專業建設 (含課程建設) 的諸多特點。只有對我們為之服務的學科對象的性質和特點了如指掌, 才能提高文獻情報有效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有效性。

1.1 醫學學科門類的特點

醫學作為一大學科門類, 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最為突出的特點是二、三級學科繁多。例如, 支撐吉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二級學科有: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外科學、內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11個。在這些二級學科中又可孽發出更多的三級學科。

1.2 醫學學科人才的特點

醫學院培養出來的是醫護人員, 醫學學科人才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一是知識與技能一體, 二是傳統與現代結合, 三是中醫與西醫互補, 四是道德與醫術并重。由于醫學從業人員是跟人的生老病死打交道的, 其要求是相當高的。

1.3 學科—專業建設的醫學特點

一般地說,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呈互為支撐的格局。專業建設不能離開學科屬性及指導, 同時, 它又是學科建設的具體表現。特殊地說, 醫學作為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其二、三級學科繁多, 這就為醫學專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其發展潛力大;醫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僅重知識傳授, 而且重技能臨床實踐;不僅重傳統經驗的繼承, 而且重現代高科技的醫學運用;不僅重西醫, 而且重中、西醫結合;不僅重醫術, 而且重醫德, 由此課程設置不僅類型多, 而且開課課程數量多。據我們調查, 吉大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必修課中, 其中公共課17門共948學時, 學科基礎課18門共779學時, 專業課17門721學時;專業選修課16門, 其中學科選修課3門74學時, 專業限選課4門70學時, 專業任選課4門36學時;專業實驗課28門740學時。正是由于醫學學科、專業的特殊要求, 醫學專業的學歷年限較其他學科專業要長, ???年, 本科5年。盡管如此, 醫學院的學生在校期間特別緊張, 沒有文學專業的學生那么瀟灑。

2 做好醫學文獻情報有效服務的理論與實踐

實踐證明, 醫學文獻信息服務必須依據醫學學科的獨特性, 才能走出一條投入較少、信息量較大、師生讀者滿意的有效服務模式。

吉首大學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 實行圖書館——院系資料室兩級管理和服務模式, 每個學院都有獨立的資料室并配備1名資料員??紤]到醫學院分設兩處 (大田灣校區和石家沖校區) 和醫學學科繁多、專業發展潛力大、課程設置多等特殊性, 決定在兩校區分別設立讀者服, 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藏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 在人財物的投入上給予更多的關注。具體的理性思考和實際做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準確判斷信息價值, 提高有效信息

學科建設離不開信息支撐。沒有有效信息和準確情報的提供, 學科建設不可能走向前沿。信息具有廣泛性, 也存在有效性。情報具有針對性和競爭性, 存在預定的獲勝的競爭目標。信息和情報可能內容相同, 但是分析價值不同。從醫學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 首先需要獲取有效信息, 而后從中提取具有競爭性的情報。所謂有效就是對信息的價值判斷。如何判斷信息價值?一是看信息的存在率, 即是在何種載體上存在, 信息源的存在形式。為此, 明確獲取的方式和途徑, 獲取的難易程度。二是看信息的適用率, 獲取的信息與學科建設所需信息的吻合度。三是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性質、加工深度, 對學科建設需求的可靠性和支持性。通過對有效信息的收集, 從中判斷對于學科建設的適用程度、吻合程度和支持程度。在收集有效信息的基礎上再作出情報價值判斷。所謂情報價值判斷, 就是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 在信息價值的吻合率和可靠性基礎上, 篩選出具有針對性強的信息, 挖掘其中的具有能夠達成目標的競爭性價值。這個競爭性就是具有一定機密程度, 因此構成情報價值。

在實際舉措上, 一是實行館、院溝通, 掌握醫學院學科建設相關有效信息。根據醫學院“十一·五”學科——專業建設發展規劃, 我們了解到, 該院學科建設瞄準的目標是學科前沿, 力求趕上國內發展水平, 建成具有民族特點、區域特色和國際接軌的高水平的醫學學科。優化學科結構, 強化基礎醫學學科和臨床醫學主干學科。加速發展藥學和針灸推拿學科, 初步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外科學等主干學科確立為院級重點學科;重點發展與湖南西部及湘鄂渝黔四省 (市) 邊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和人才緊缺的學科專業, 在辦好臨床醫學專業 (校、院重點專業) 和護理專業的基礎上拓展藥學和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建設。二是有的放矢, 為醫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提供有效信息。例如, 學校圖書館主動地為醫學院學術科研提供有效信息服務, 近五年來, 已有各級科研課題38項, 并實現了國家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和省自科聯合基金項目零的突破。其中, 繼承和發展苗族和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知識 (特別是苗醫苗藥) , 并與現代醫藥知識相互融合的研究課題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好評。而學校圖書館的民族地方文獻中心和自建的苗族數據庫及信息部的二、三級文獻加工為該院的學術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信息。

2.2 完善支撐體系, 形成戰略力量

信息支撐需要完善支撐體系。一是紙質文本信息的獲取機制、手段、途徑和方法;二是非紙質信息的獲取機制、手段、途徑方法;三是有效信息價值判斷機制、方法;四是信息和情報有有效傳遞方法、途徑、手段和機制。從這四個方面來看, 都必須圍繞醫學學科建設運轉。只有完善這樣一種支撐體系才能形成戰略力量, 才能完成圖書館為學科建設提供信息支撐的戰略任務。

現代圖書館建設已經脫離傳統圖書館建設概念, 必須按照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要求來建設圖書館, 完善其信息提供的支撐體系。

創辦醫學院, 發展醫學, 這既是很有光明前景的事業, 又是投資很大的事業。鑒于歷史的原因, 吉大醫學院目前除了訂購了200余種醫學期刊外, 其醫學藏書和外文資料尚不令人滿意。為了完善信息支撐體系, 形成學科戰略力量, 更好地為醫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提供信息保障, 吉大圖書館克服各種困難, 在實際舉措上, 實行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相結合, 通過資源聯合購買、網上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等方式來提高圖書館的文獻保障率, 2004年與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建立文獻網上傳遞服務協議;2006年加入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 實現了電子資源聯合購買和資源共享;近兩年又分別與CALIS館際互借湖南中心、中山大學建立了聯系, 有效地利用他館資源為我校教學科研服務。目前, 圖書館擁有清華同方、萬方、維普等8個重要數據庫, 共享中經網、Springer LINK等11個中外數據庫, 自建苗族全文數據庫等4個數據庫, 開展了文獻深度開發和特色數據庫服務。近三年, 學校師生充分利用圖書館的特色館藏, 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科研立項、學術專著、教學改革成果中涉及到民族性、地方性的成果占總成果的近六成。如前所述, 醫學院也不例外。

2.3 提高人員素質, 確保有效服務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章程》中明文規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這說明,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 其屬性有二, 一是服務性, 二是學術性。服務重在學術, 學術是為了服務?,F代高校圖書館要為學科建設提供有效服務, 圖書館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 就是必須按照現代社會競爭條件下的信息情報人員的素質進行塑造。其業務素質, 一是具有深厚的現代信息情報理論素養。二是具有獲取紙質和非紙質文獻信息的能力。三是具有有效信息價值判斷能力和情報價值的挖掘能力。四是對于有效信息和情報的敏感。五是有效信息情報的及時傳遞價值的判斷能力和傳遞能力, 六是信息情報獲取和傳遞的勇氣和智慧。圖書館人員只有具有上述業務素質要求, 才能勝任工作。

在實際舉措上, 吉大圖書館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思想, 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練好內功。通過館內業務培訓、進修高訪、科研立項、職稱申報、學術交流 (已成立信息資源研究所, 定期開展學術活動) 等方式, 努力錘煉人員的業務素質, 確保信息有效服務。全館78名員工中, 有教授、研究館員4人, 副研究館員24人, 館員40人, 已形成較強的學術隊伍。以科研課題立項為突破口, 自2002年以來, 共獲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立項5項, 省級社科基金課題10項, 撰寫學術論文366余篇, 其中核心期刊近50篇, 出版學術專著4部。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科研成果嚌身國內圖書館學界前列, 民族性、地方性、綜合性的館藏特色鮮明。為了更好地為醫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提供有效服務, 我館安排的醫學讀者服務部工作人員時, 盡可能挑戰原醫學專業畢業又從事圖書館工作的人員, 這樣的“兩棲”人員, 既懂醫學, 又懂圖書情報學, 最受讀者歡迎。也有原本不是學醫的, 但因是長期從事醫學學科的文獻信息服務, 其服務的有效性也是有保證的。

摘要:論述了依據醫學學科建設的獨特性, 如何從理論和實踐上實現為醫學學科專業建設提供有效服務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醫學,學科建設,文獻情報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雙.新信息環境下醫院圖書館 (室) 的發展策略[J].醫學情報工作, 2002 (1) :31~33.

[2] 李華明.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J].山東圖書季刊, 2003 (2) :60~61.

[3] 吳臨軍.再造醫學圖書館業務流程服務醫院學科建設[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 2006 (3) :165~166.

上一篇:基礎教育與高校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音樂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