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

2023-09-16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以2001—2010年中國969個城市為研究對象,用2006—2010年數據探討環境管制是否有效抑制外資進入與污染排放。結果發現:(1)FDI能帶給中國經濟成長的同時,也帶來環境污染,“污染避難所假說”成立。(2)人均GDP與環境污染存在倒U型的“庫茲涅茨曲線”。(3)產業結構會加劇污染的產生。(4)當地工業總產值過高,使得污染嚴重,會使得外資轉移到西部與中部低GDP區繼續去污染。環境管制雖抑制了FDI進入投資,卻無法使污染達到減少的效果。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經濟增長;環境污染;環境管制;三階段最小平方法

摘要:以2001—2010年中國969個城市為研究對象,用2006—2010年數據探討環境管制是否有效抑制外資進入與污染排放。結果發現:(1)FDI能帶給中國經濟成長的同時,也帶來環境污染,“污染避難所假說”成立。(2)人均GDP與環境污染存在倒U型的“庫茲涅茨曲線”。(3)產業結構會加劇污染的產生。(4)當地工業總產值過高,使得污染嚴重,會使得外資轉移到西部與中部低GDP區繼續去污染。環境管制雖抑制了FDI進入投資,卻無法使污染達到減少的效果。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經濟增長;環境污染;環境管制;三階段最小平方法

一、導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FDI也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增長背后的基礎性驅動因素。在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的同時,中國的環境質量也在急劇惡化,大部分進出口行業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和固體廢物產生量不斷增加。FDI和環境污染之間究竟存在何種聯系,FDI是否是導致我國環境狀況惡化的主要原因等問題,引起了眾多學者的廣泛關注。

在已有文獻中,存在大量關于經濟增長與環境關系的研究。Grossman和Krueger(1995)借助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所采集到的城市大氣質量數據,通過構建四類環境污染指數,在此基礎上經驗分析了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被稱之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1]。何禹霆、王嶺(2012)利用省際面板數據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資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結果表明城市化與工業廢水排放量之間存在顯著的正U型關系,且拐點為62.05%[2]。謝申祥(2012)以2003—2009年我國省際面板數據,分析了我國經濟增長、FDI投資方式與二氧化硫排放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經濟增長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在我國的確存在,同時FDI的“污染避難所”假說在樣本期內不成立[3]。

也有學者研究否定了庫茲涅茨曲線的存在。李達等(2007)研究了大氣污染物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認為它們不符合EKC關系[4]。易艷春、宋德勇(2011)研究經濟發展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關系,檢驗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是否適用于中國。線性和倒U模型的系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我國EKC模型是倒U型的假設被拒絕了[5]。

現有文獻中關于外商直接投資對環境污染影響盛行的一個觀點是“污染避難所”假說。其中一些學者的研究為“污染避難所”假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認為FDI惡化了區域環境質量(Zarsky,1999)[6]。Wang(2002)認為由于FDI具有從高規制向低規制國家流動的利益驅動,因此對于欠發達國家或地區而言,FDI的流入會惡化當地環境,使之成為發達國家的“污染避難所”[7]。Wagner and Timmins(2004)運用OECD和部分非OECD成員國1995—2002年的數據,證實了“污染避難所”假說在大多數污染密集型行業成立[8]。蘇振東、周瑋慶(2010)采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實證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環境的影響及其區域差異,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確實對我國環境具有明顯的負面作用,“污染避難所”假說在我國成立[9]。

另一些學者的研究則認為FDI的進駐不但沒有惡化東道國的環境質量,反而有利于改善區域環境污染。Prakash和Potoski(2007)認為從環境保護效率高國家流出的FDI更能提高東道國環境保護效率,增強東道國環境管制標準[10]。方鳴等(2010)以中國大陸27個省市的面板數據為基礎,研究結果表明:“污染避難所”假說在中國的經驗驗證中可能并不成立,FDI的流入不僅帶來了資金,同樣也帶來了技術,FDI的技術效應對于中國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11]。包群、陳媛媛(2012)研究發現外資進入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治污技術,內資企業的治污技術學習效應都有利于抑制東道國污染排放[12]。

總體來看,由于研究的對象、思路和方法的差異,各國學者關于FDI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研究沒有得到一致的結論。關于經濟增長、FDI與污染物排放之間的關系仍然值得作深入而細致的探討。本文嘗試采用較新的數據,考慮環境管制水平因素,進一步討論我國經濟增長、外商投資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

二、基本模型構建

(一)研究假設

為了系統分析外資、環境污染及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關系,建構了一個3SLS模型,然后引入環境管制水平觀察三者之間的關系。為此提出以下假設:

研究假設1: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環境污染有顯著影響。

1-1:工業總產值對東道國環境污染有顯著影響。

1-2:環境管制保護對東道國環境有顯著影響。

研究假設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對其污染存在倒U情形有顯著影響。

2-1: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對東道國會帶給更高的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2-2:工業總產值對東道國會帶給更高的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2-3:污染源對東道國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2-4:人口密度對東道國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2-5:土地對東道國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的影響。

研究假設3:產業結構對東道國污染有顯著影響。

研究假設4:工業總產值加重是否會對外商直接投資轉移別的地方有顯著的效果。

4-1:國內生產總值對外商直接投資會有顯著的影響。

4-2:土地對外商直接投資有顯著影響。

4-3:內資企業對外商直接投資排擠效果有顯著影響。

研究假設5:環境管制水平介入對外商直接投資有顯著抑制效果。

(二)研究對象及數據源

本文采用2001—2010年中國大陸城市,扣除資料不齊和缺陷的,十年共969個城市作為研究對象。以兩大污染源,廢氣污染排放量以及廢水污染排放量作為本研究的數據源。為了更深入分析,本文將中國劃分為二大地帶,即:東部、中西部,另細分以東部、中西部為界線,又分高低GDP四大類,即東部高GDP、中部與西部高GDP、東部低GDP以及中部與西部低GDP。

東部地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11個省市,包括510個相關城市。中部地帶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個省。西部地帶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12個省、市、自治區,包括459相關城市。

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外商直接投資、土地(行政區域)面積、人口密度、產業結構(第二產業占GDP)、內資企業數據來自中國城市年鑒(2001—2010年)。

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總產值數據來自中國環境年鑒(2001—2010年)。

環境管制水平(廢氣+廢水為治理設施運行費用)數據來自中國環境年鑒(2006—2010年)。

(三)研究模型

本研究以STATA10軟件進行實證分析。首先以敘述統計分析對樣本研究變量做敘述性統計,然后再進行共線性檢定,以避免自變量間產生高度線性重合,最后再以3SLS驗證研究假設。

本文從環境管制的角度,建構一個同時包含經濟增增長、環境污染以及外商直接投資的聯立方程模型,分別探討2001—2010年及2006—2010年由環境管制下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其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Yit代表污染排放量;FSit代表工業廢水排放量;FQit代表工業廢氣排放量;FDIit代表外商直接投資;PDPit代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it代表國內生產總值;ENPVCit代表環境管制水平;INDOVit代表工業總產值;DOMENit代表內資企業;INDSTit代表產業結構(第二產業GDP占GDP比例);POPit代表人口密度;LANDit代表土地(行政區域)面積;下標i代表第i個地區;下標t代表第t的年份。

三、實證分析

(一)敘述統計分析

針對所搜集的樣本數據,進行敘述統計分析如下(見表1、表2):

(二)共線性檢定

共線性是兩個以上的自變量間具有高度相關性。當共線性存在時,會降低解釋變量能力,而影響回歸模式的有效性。在進行回歸分析前,應先注意自變量間是否存在共線性。本研究以VIF值來檢定是否存在共線性問題。由表3中可知,各項自變數的VIF值均小于10及TOL都大于0.1,表示本研究中的三階段最小平方法模式無共線性的問題存在,因此不會影響到回歸模型中母數估計值的正確性及穩定性。

(三)研究假設驗證

見表4~11。

(四)實證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討五個假說:污染避難所假說、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環境競次假說、污染轉移效應,環境管制保護等變量與污染、經濟增長、外商直接投資間的關系。通過敘述統計、共線性假定與三階段最小平方法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假說驗證。研究結論匯總于表12。

本研究共有5個最主要假說,10個附屬假說。其中3個主要假說成立,5個附屬假說成立,另2個主要假說和5個附屬假說,因探討的方式不同亦有不同的看法。

1. 環境污染三個方程式估計結果顯示:(1)FDI在1%顯著水平下,對廢水排放量及廢氣排放都有促進作用,因此假說1外商直接投資進入會加劇東道國的環境污染,驗證了“污染避難所假說”成立(如表4)。

(2)在不同的污染排放下,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對其污染存在倒U情形有顯著影響,假說2成立,即存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如表4)。

(3)在產業結構1%顯著水平下,使得環境污染顯得更嚴重(如表4),為了加快經濟結構的轉變,導致產業結構成為影響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實證結果發現,東部、中西部只要是較高的GDP,產業結構都會惡化,西部較低GDP區,廢水污染沒有這類情況。不同的結果取決不同的地理環境,因此“環境競次理論”在中西部較低GDP區有發揮空間(如表11)。

(4)較高的GDP區,當工業總產值過高時,FDI是不會想來投資的(見表8)。

2. 經濟增長三個方程式估計結果顯示:(1)“外商直接投資”在1%的顯著水平下,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如表4~11)。

(2)“兩種污染源”,廢水污染排放量以及廢氣污染排放量均在1%的顯著水平下,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顯著,所以不能一味追求經濟利益而盲目犧牲環境利益。

(3)“人口”在1%的顯著水平下,對中國的GDP是會減少的可能(表4),反而在1%東部較低GDP的人口,會使GDP上升(見表8),說明中國面臨地區和城鄉巨大差異。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以及資源環境瓶頸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矛盾。

(4)“土地面積”在1%的顯著水平下,對中國的GDP有促進作用(見表4)。

3. FDI三個方程式估計結果顯示:(1)“國內生產總值”在1%的顯著水平下,FDI更樂于投資,良好的經濟基礎、投資環境、開放政策及發達的交通運輸條件,有利于外資進入(見表4~11)。

(2)“土地”在10%顯著水平下,FDI較不易進來投資,有可能考慮的原因是運輸距離,土地越大,距離市區越遠,成本越高,因此外商直接投資會選擇土地面積較小的城市或鄉村的地帶(見表4~11)。

(3)“內資企業”在10%顯著的水平下,與FDI具有擠出效應(見表4),當一個市場開始飽和時,就會有人轉移到別的地方投資,我們可以從表8看出,在低GDP的東部區,外資內資就不具有排擠效果,落后之地競爭壓力較小,會產生合作效應。

(4)“環境管制水平”在1%顯著水平下,對外商直接投資會有抑制的效果(見表5),對于FDI而言,當成本高過于利益,這時FDI是會打退堂鼓的。

(5)環境管制水平對于中國的污染排放量依舊無法改善,甚至(見表5)在環境管制水平1%顯著水平下,產生正向的顯著性,意指中國正處于發展中的階段,政府并未通過降低環境管制標準來吸引FDI。

四、結論

本文通過環境管制對外商投資、環境污染的影響,剖析了環境污染、經濟增長與外商投資間的相互關系,發現外商直接投資確實能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但“污染避難所假說”存在的事實無可否認,檢定證明存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呈現倒U情形。環境管制對污染有了出入性的差異,但是對外商卻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使得往后會看到“污染轉移效應”產生。

我國應堅持合理的環境準入制度,有選擇地利用外資。在引進外資的同時,更要積極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環境標準,加快實現結構轉型和技術升級,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促進環境保護措施的有力實施。

參考文獻:

[1]Grossman G M,Kru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2):353 -377.

[2]何禹霆,王嶺.城市化、外商直接投資對環境污染的影響[J].經濟體制改革,2012,(3).

[3]謝申祥,王孝松,黃保亮.經濟增長、外商直接投資方式與我國的二氧化硫排放[J].世界經濟研究,2012,(4).

[4]李達,王春曉.我國經濟增長與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關系[J].財經科學,2007,(2).

[5]易艷春,宋德勇.經濟增長與我國碳排放:基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1,(3).

[6]Zarsky L. Havens,Halos and Spaghetti. Untangling the Evidence abou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Environment[C]. OECD Conference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nvironment,The Hague,1999.

[7]Wang H,Jin Y. Industrial Ownership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2.

[8]Wagner,U. J,Timmins,C. 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FDI and 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4,2(2):231-256.

[9]蘇振東,周瑋慶.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環境的影響與區域差異[J].世界經濟研究,2010,(6).

[10]Prakash,A.,Potoski,M. Investing up:FDI and the cross-country diffusion of ISO 14001 management syste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2007:723-744.

[11]方鳴,應瑞瑤,劉美玲.FDI和環境污染的關系分析——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12]包群,陳媛媛.外商投資、污染產業轉移與東道國環境質量[J].產業經濟研究,2012,(6).

責任編輯、校對:高鐘庭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第2篇

環境教育通過提升人們的環境意識,豐富其環境保護知識與技能,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與態度,進而積極投身于解決當前環境問題、防止新的環境問題產生的活動中,引導人們從根本上關心人類長久的生存與幸福,走向“環境—人—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氣候變化、環境惡化、能源危機、資源浪費等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在這種背景下,環境教育應運而生。歷經四十多年的發展,人類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等問題有了科學的認識。環境教育的關注點由單純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轉向對現代工業文明的理性審視、對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深度反思以及對當代人和后代生存方式的深層次思考。

一、對環境教育的典型理解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環境教育在全球的廣泛開展,學者們對其內涵、本質進行了不懈探索。綜觀國內外對環境教育的典型理解,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觀點。

1.作為過程的環境教育

197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美國內華達州召開了題為“學校課程中的環境教育”的會議,會議認為:環境教育是“人們為了解和認識人類、文化與環境的相互關系而必須接受的技能和認識方面的教育”,是“一項確認價值和澄清概念的過程,旨在發展態度和技能,并能了解和欣賞人與其文化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類似地,美國1970年通過的《環境教育法》也將環境教育定義為一種教育過程:“它要使學生環繞著人類周圍的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同人類的關系,認識人口、污染、資源的分配與枯竭、自然保護,以及運輸、技術、城鄉的開發計劃等等,對于人類環境有著怎樣的關系和影響”。

這是一種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對環境教育的理解,主要是從自然環境保護的角度來闡釋環境教育的概念,代表了20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對環境教育概念的理解。把環境教育理解為一種過程,描述了環境教育的演進歷程,但對環境的理解仍然是靜態的、孤立的,沒有揭示環境教育中人與環境的動態生成關系,也就難以揭示環境教育的內涵。

2.作為手段的環境教育

《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認為,環境教育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們認識環境,了解環境問題,獲得治理環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環境問題產生的知識和技能,并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上樹立正確的態度,以便通過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保護人類環境”[1]。1974年,芬蘭國家委員會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召開環境教育研討會,將環境教育定義為“環境教育是達到環境保護目的的一種途徑”。[2]

這種理解比較清晰地表明了環境教育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即認識、治理環境問題與保護自然環境,這無疑是環境教育的主旨之一,也容易使人們理解和接受。但是,作為手段的環境教育仍然秉持“人類中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將人與環境的關系對立起來,無法回答環境教育的宗旨,難以揭示環境教育的本質。

3.作為學科的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是“運用廣泛的教育手段將環境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廣大的受教育者,使之改變傳統的有害于環境的價值觀,牢固樹立起可持續發展觀,并掌握有效參與的技能,從而采取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行動的新興教育學科”[3]?;蛘哒f,環境教育是“以跨學科活動為特征,以喚起受教育者的環境意識,使他們理解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發展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的一門教育科學”[4]。

這種理解從環境教育的學科屬性出發,把“環境教育”看作是一門教育學科。但是,作為一門學科,必須回答構成該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環境教育顯然還不能回答這些問題,還有賴于“環境教育學”的發展。

4.作為活動的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是“關于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及其相互關系和作用的一種教育活動”[5]。就其外延而論,它包含環境意識和觀點的培養,研究環境發展與社會、經濟以及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傳授生態平衡、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環境污染治理方法的知識和相應的實踐技能等多項內容。

環境教育是“一種旨在提高人處理其與環境關系的能力的教育活動”[6]。具體而言,環境教育以人與環境的關系為著眼點,通過喚起受教育者的環境意識,培養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和技能,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與倫理觀,為實現“環境—人—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人才、精神支持。

環境教育是“以生物物理環境中的持續體驗以及改進人類/自然體驗中的社會和文化方面為基礎,通過學習必要的技能并產生與環境相關的行為和行為變化,最終創造出健康環境的活動”[7]。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基于活動的角度闡釋環境教育的內涵,體現了環境教育的本質,即環境教育首先是一種教育活動。環境教育通過提升人們的環境意識,豐富其環境保護知識與技能,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與態度,進而積極投身于解決當前環境問題、防止新的環境問題產生的活動中,引導人們從根本上關心人類長久的生存與幸福,走向“環境—人—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環境教育不是一個靜態的、絕對的概念,而是一個不斷發展、逐步完善的動態性、開放性的概念。這反映了環境教育的復雜性、整體性和全球性,也反映出人們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與理解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二、環境教育的種種迷思

上述對環境教育的典型理解為深入理解環境教育的內涵與本質提供了多維視角,有利于深化對環境教育的認識。但是,在環境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環保教育”“環境生態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生態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綠色教育”等與“環境教育”相似或交叉的概念相繼出現,導致人們對環境教育的認識存在著以下種種迷思。

1.環境教育即環保教育

在對環境教育的理解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簡單化、片面化的認識:環境教育僅僅被理解為環境保護教育,注重與環境相關的科學知識、問題和技術;而環境保護也僅僅被理解為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等的治理或再利用?;谶@種認識,環境教育被認為是:普及環境科學的基礎知識,培育學生的環境意識、環境道德觀,以及利用、改造、調控、美化和優化環境能力的教育。

環境教育的研究也主要偏向環保教育研究,以環境污染、環境保護和環境改善為主題的研究較多。而學校環境教育大多也以環境維度為主要內容,對于環境教育的文化和社會維度,如環境公正和平等、環境保護的社會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等,則關注較少。

關于環境教育的實踐,《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指出問題所在:“過于注重環境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相應的價值觀與技能的培養,在培養未來公民正確的環境倫理觀和社會責任感,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尤顯薄弱”。

2.環境教育即可持續發展教育

隨著世界范圍內環境教育的廣泛開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環境教育逐漸結合起來。環境教育必須考慮與環境問題密切相關的人口、資源、經濟、社會等諸多要素,必須面向可持續發展,進而出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

美國北伊利諾斯大學環境教育學教授Bora Simmons認為,“可持續發展教育是試圖明確和實現一種特殊視野的環境教育”,因此主張沒有必要再提出可持續發展教育。[8]日本的一些學者也認為,可持續發展教育只是環境教育在新時代的代稱。

這些觀點,大多基于這樣的認識:環境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環境科學知識、環境法律法規知識和環境道德倫理知識,而這也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主要內容。

3.環境教育即生態教育

隨著人們對生態危機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不斷深入,環境教育不再僅僅停留在對人類周圍環境的認識、保護與改善層面。環境教育必須以生態哲學觀為基礎,把人培養成為自覺、主動、富有創新精神的批判者,使其能夠承擔起個性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責任,并積極融入社會、政治改革之中。[9]

基于上述認識,國外有學者認為,環境教育應建立在生態哲學基礎之上,以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為目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是我們的世界觀進行根本變革。[10]國內有學者也認為,環境教育亦稱生態教育,是指“將生態學知識、生態環境的知識引入到教育活動中來,使其成為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并且通過加強對生態學、生態環境知識的學習和教育,培育起學生正確的環境觀念,并樹立起較好的環境保護意識”[11]。

上述對環境教育認識的種種迷思,反映了人們在環境教育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環境教育內涵的不懈探索,試圖科學把握環境教育的本質。隨著新的環境問題不斷涌現,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日益深入,環境教育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大。為進一步豐富環境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深入推進環境教育實踐,有必要基于環境科學、教育科學等多學科的視野,對環境教育的種種迷思進行理性廓清。

三、環境教育的理性廓清

隨著環境教育的發展,其內涵和外延已有了新的拓展。環境教育既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促進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又促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即尊重其天性,順應其發展規律,激發其創造性。質言之,環境教育應該也可以涵蓋環保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生態教育的基本內涵或要旨。為此,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的基本要義

從環境教育的起源可以看出,環境教育旨在解決由資源耗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引發的環境問題。追溯國際環境教育的發展軌跡,國際社會掀起了兩次著名的環境保護運動,分別以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的著作《寂靜的春天》出版,以及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正式發表為標志,引發各國紛紛關注并加入環境保護的行列。綜觀中國環境教育的發展歷程,環境保護意識、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保護法規等方面的宣傳教育貫穿始終,而且經歷了環境保護部門主導、新聞媒體參與、公眾參與三種形式的環境宣傳教育。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針對人類周圍環境的認識、保護、改善而進行的教育活動,并且始終把環境保護教育作為首要任務。在開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要求基于自然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政治系統等四個維度,達成《第比利斯宣言》所提出的環境教育的五項目標,即:意識(幫助社會群體與個人獲取關于整個人類環境及其相關問題的意識與敏感性)、知識(幫助社會群體與個人獲取與環境及環境問題相關的直接經驗與基本知識)、態度(幫助社會群體與個人獲取針對環境的系列態度與感情,學會關切環境,并培養積極參與保護和改善環境的態度)、技能(幫助社會群體與個人獲取發現與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和參與(幫助社會群體與個人獲取在不同層面積極參與解決環境問題的機會)。

2.可持續發展: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

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指出,“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也是培養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與倫理意識、價值觀、態度、技能和行為的關鍵”。

1994年,《為了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行動議程》頒布,提出了“為了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這一概念,強調“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猶如人權和社會公正之于可持續發展一樣重要”。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的塞薩洛尼召開了“環境與社會國際會議”,會議發表的《塞薩洛尼宣言》指出環境教育是“為了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自此,為了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教育是環境教育的一部分,環境教育應該“更加努力地確保環境教育中融合并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12];可持續發展教育是陳述和實施環境教育的一種手段,環境教育是一個更大、更廣泛的概念,而可持續發展教育是環境教育在可持續發展思想之下的一個新的組成部分。[13]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引導下,環境教育不僅關注環境層面和經濟層面,更加關注環境保護的社會參與、環境公平、環境公正、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文化和社會層面。因此,可持續發展是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

3.生態公民培養:環境教育的終極旨歸

隨著環境教育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教育在提供必要的知識和實用技術的同時,還應“鼓勵形成構成自我約束基礎并與保護和改善環境相協調的那些道德的、經濟的和美學的價值觀念”[14]。這些價值觀念是環境教育要著力培育的核心價值觀,即生態意識、生態道德與生態審美。[15]換言之,環境教育必須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態道德規范,成為全面發展的審美的人,達成真、善、美的統一。

基于此,環境教育是“幫助公民成為具有環境知識、擁有技能、具有獻身精神的公民。這樣的公民,無論是個人或集體,都志愿為獲得維持生活質量與環境質量的動態平衡而努力工作”[16]。我國《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也明確指出:“環境教育旨在引導人們關注家庭、社區、國家和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正確認識個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幫助人們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養成有益于環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鼓勵人們積極參與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決策與行動,成為有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的公民?!睆倪@個意義上講,環境教育的終極旨歸是培養具有環境人權意識、良好美德和責任意識、世界主義理念以及生態意識的公民。[17]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環境科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184.

[2]冉圣宏,文宏為,田良.環境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3.

[3]鈕琦壁.環境教育理論初探[A].環境教育:21世紀之展望[C].廣州:國際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94:8.

[4]徐輝,祝懷新.國際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

[5]柳若芍,劉世峰.環境教育:當前我國課程改革的重大課題[J].教育研究,1995(7):37-42.

[6]閆守軒.環境教育:涵義、緣起與演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16-20.

[7]Joe E.Heimlich.重新定義環境教育[J].環境教育,2016(9):78-79.

[8]王民.可持續發展教育概論[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15.

[9]Fien,J.Advancing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Issu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2,15(3):143-152.

[10]Pivnick,J.Against the Current:Ecological Education in a Modern World[D].Canada:University of Calgary,2001.

[11]黃宇,田青,郭玉峰.學校中的環境教育——計劃與實施[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8.

[12]王民,蔚東英,霍志玲.論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31-135.

[13]McKeown,R.&Hopkins,C.EE and ESD:Two Paradigms,One Crucial Goal[J].Appl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Communication,2005,4(3):221-224.

[14]曹秋平.第比利斯國際環境教育大會——簡況及大會建議[J].外國教育資料,1980(2):35-44.

[15]周笑冰.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18-122.

[16]Palmer,J.A.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 Century:Theory,Practice,Progress and Promise[M].London:Routledge,1998:40-41.

[17]楊通進.生態公民:生態文明的主體基礎[N].光明日報,2008-11-11(11).

【田友誼,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何 蕊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室內設計應運而生,其是建筑設計的拓展和延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息息相關。在建筑設計中,應從整體角度出發對室內設計進行把握,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從而更好地滿足現代人的實際需求。文章主要對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設計的關系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建筑行業;室內設計;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空調設備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142

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nterior environment design

Huang Zuru

(Jingc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gmen, Hubei Province,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當前我國的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發展尤為迅速,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因素及手法均被應用其中,但關于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設計之間關系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但關于生態系統與建筑設計的理論基礎和時代背景研究已趨近完善。將自然與建筑進行有效結合,也逐漸成為我國建筑設計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1 國內建筑室內環境設計現狀分析

20世紀以來,隨著室內空調設備和多層建筑的層出不窮,室外自然環境與室內空間逐漸有了聯系。城市中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節奏,疏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距離?,F代建筑材料常以玻璃、混凝土、鋼鐵為主,雖展現了現代文明的冷靜與干練,但卻缺乏與人類的情感交流。據相關調查表明,兒童長時間居住在高樓內,將嚴重脫離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同時也會對其智力發展和身體素質造成影響,而這也是現代建筑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另外,在現代建筑中,很少有住戶會考慮在住宅中設置自然景觀空間,大多數均被封閉陽臺所替代,使得居住環境嚴重脫離的自然景觀,而這對于住戶的身體健康而言,無疑會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在封閉式建筑中,由于通風不暢所引發的問題,目前已在國際建筑界和醫學界引起強烈關注。

2 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設計的關系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人類均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而生存,即便是置身于人工環境中,但依然無法忽視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和改變。人類在打造室內環境的過程中,始終是處于一個自然環境中,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其影響。關于兩者之間的關系表述如下:在室內環境設計中,主動融入自然環境因素;即便人們在主觀上能夠忽視自然環境因素的應用,但其仍然可被動的應用其中;過渡使用自然環境因素,也會對其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是人們在今后需要反思的問題。

2.1 在室內環境視覺藝術中應用自然環境要素

動物、水體、山石、植物等自然要素,與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視覺藝術息息相關。例如,人們常喜歡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使用一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其可為單調的空間增加一絲色彩和神秘,并帶給人身心愉悅的感受。隨著四季的不斷更迭,室內植物也會隨之而改變,此時,其不僅可帶給人空間上的直觀感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發人們對自然和時間的感悟,從視覺藝術出發凈化人的心靈,屬于一種自然而豐富的自然要素[1]。

在室內環境設計中,設計師通過各種自然環境要素的巧妙應用,可讓人在自然環境和室內環境的過渡中,產生心理和視覺上的連續性感受,使兩者之間的銜接更加自然,不會產生“突變”感受。從視覺的角度來看,自然環境會對建筑物產生一定影響,進而對室內環境的形態進行改變,此時的室內環境也會借助建筑物構成的影響,反作用于室外的自然環境景觀。由此可見,自然環境和室內環境實則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诖?,人們在今后設計室內環境的過程中,首要問題便是考慮視覺的過渡性。例如,當人們在室內環境中并接受內部的視覺感受時,通過玻璃墻、窗戶以及門等界面,也會同時接受室外環境所帶給自己的一切,而通過室內環境設計,能夠使這些感官達到和諧發展、相互融合的境界,不會使人們產生突兀感??偠灾?,建筑物和外部自然環境和室內環境進行聯系的重要媒介,在研究室內環境視覺藝術中室外自然環境要素的應用時,一般可從自然光環境、自然景觀布置以及自然景觀等進行全面考慮。

2.2 在室內環境生態技術中應用自然環境要素

在室內環境視覺藝術中,雖然自然環境要素的應用目前已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但正因如此,也引發了一系列人們過分強調視覺享受而產生的生態問題?;谏鲜銮闆r,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需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基本理念,注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此同時,還應在室內環境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融入“生態平衡”基本原則,而這也逐漸成為我國室內設計和環境藝術領域應重點研究的深刻話題。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生態設計屬于一個全新的學科,但其也為室內環境設計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契機[2]。

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學會科學、合理地應用自然環境要素,并以此為基礎,為人們打造出能夠實現生態平衡發展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這一問題具有十分關鍵的現實意義。例如,能源系統優化,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中目前已明確提出,生態小區的總能耗中,10%均應由地熱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新興的綠色能源來提供,而生態住宅室內環境中的熱水供給、空調以及采暖等等,也應盡可能地通過可再生性資源來提供。

3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

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很多設計師便開始圍繞生態保護和環境等課題進行設計探究,在此情況下,“可持續發展”理念應運而生,推動了設計領域的重大變革,且引起了全社會對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的深刻反思。該理念主要是針對傳統設計中的缺陷和不足而提出的一種全新想法,即包含資源再生設計、再利用設計以及少量設計等基本原則,而這種設計目前也成了當代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方向。

通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用,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緩解人們現階段的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環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可激發人員的設計靈感,為人們提供了綠色、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具體途徑分析如下:

3.1 設計理念

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以往的定式思維發出了挑戰,并強調即便是微小的改變,也可能會使最終的設計效果產生巨大變化,而這一目標,往往需要人們變革傳統思想來實現。

3.2 材料

即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選用那些少量使用自然資源的建筑=材料,且建材均應采用無污染生產技術和低能耗的制造工藝,以此實現環境的有效保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3]。

3.3 結構

部件化結構的應用,可大幅度的節約現場作業時間,同時也方便后續的移動和拆卸,提升了室內空間的靈動性,與此同時,還可有效延長建筑結構的應用時間,加快了綠色裝修的實現,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際需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的日益深入,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疏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距離,而該問題也逐漸延伸到了室內環境設計領域。而通過自然環境與室內環境的和諧共存,不僅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在改善生態環境問題方面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國峰.高等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理論教學研究——評《室內色彩設計學習》[J].教育發展研究,2017,37(03):85.

[2]汪麗媛.淺談新型地板鋪裝輔助材料——椰殼活性炭在家居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4,26(03):222-223.

[3]鄭宏飛,張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思考——以重慶地區為例[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4,12(04):35-37.

[4]張超. 當代西方環境審美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收稿日期:2017-11-22

作者簡介:黃族儒(1995-),男,本科,在讀于荊楚理工學院。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生態環境工程專業以期培養生態保護應用型“新工科”人才。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是生態環境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目前存在著課程建設起步晚、配套教學材料不全、課程內容體系龐大、學時有限等問題。本文研究總結了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各高校在不同層次開展環境、生態監測課程教學建設及改革的情況,為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建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畢業生培養質量積累經驗。

【關鍵詞】新工科  環境生態工程  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  課程教學研究體系

【基金項目】北京高等教育學會2021年立項一般課題“生態工程專業的生態文明高等教育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YB202108);北京建筑大學課程思政重大培育項目“環境監測”(ZDSZ202105);北京建筑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環境生態工程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北京高校優秀創新育人團隊“創新實踐型環境工程專業育人團隊”(04080821002)。

2017年教育部推動了就新工科建設的一系列討論,相繼形成“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提出新工科建設應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為主要途徑,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高校要么新增新興工科專業,如人工智能、環境生態工程;要么對現有的工科專業進行改造升級優化課程結構,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的社會人才需求。并且隨著生態文明思想的持續深入,民眾對健康環境和優美生態的迫切需求與日俱增,國家和地方對生態環境保護類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順應社會和時代需求,北京建筑大學于2019年通過教育部審批開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本文簡單歸納了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的基本現狀,并研究總結了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在不同層次開展課程教學建設及改革的情況,為環境生態工程新專業建設、畢業生培養質量積累經驗。

一、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基本現狀

(一)學科建設起步晚,課程特色不鮮明

環境生態工程是教育部于 2012 年設立的新工科專業,截至2021年2月,教育部累計審批通過72所高校設立環境生態工程專業[2]。環境生態工程專業設立不足十年,學科建設處于起步探索發展的階段,缺乏普遍的有規律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設計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這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方案時,往往簡單延伸環境工程專業中環境監測課程的教學內容,照搬生態工程專業的教學設計,沒有形成鮮明的課程特色。

(二)課程配套不全

作為環境生態工程的主干課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目前配套使用的教材主要是2011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可供教學直接參考的資料非常少。教研論文大多是關于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整體建設的探討,對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建設與教學方面的研究極少。目前高校在此課程教學設計時,主要依靠高校自己去尋求已經開設這門課程的高校進行交流,缺乏頂層指導。

(三)課程內容體系龐大,學時有限

作為典型的交叉學科,環境生態工程內涵和外延非常廣泛,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環境科學、地質工程等眾多的學科和專業都與之相關,導致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知識體系龐大,內容繁雜。而一般本科教學中理論和實踐教學學時都較為有限,以至于老師課堂教授內容與知識點有限,某些知識點無法詳細講解,影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消化吸收。

二、新工科背景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建設研究

在新工科背景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整合環境工程基礎知識與生態學基本理論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創新和團隊協作等能力,為學生就業后從事環境生態工程的設計、研究與評估相關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改革是新工科理念落地的抓手[3]。因此,構建具有鮮明專業特點且達畢業要求的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課程教學體系,應充分因材施教定制教學方案,打造創新型實踐平臺,有效進行課程與教學評價改革。 筆者參考其他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對生態監測與評價課程、環境監測課程等課程的教學改革經驗,從四個不同層次提出對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優化整合教學內容,融入思政元素賦靈魂

教材內容更新速度明顯滯后于學科發展。在課程理論教學中,教師應緊跟科學技術的發展,聚焦新時代政策標準變化,優化教材內容并整合互聯網上的優質資源,讓學生既能掌握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手段,又能第一時間、直觀地了解其最新動向。例如教材中第三章只介紹了河流、湖泊、濕地、森林四類宏觀生態系統監測方法和生態評價方法,而最新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明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治理。為此,需在課程中增加相應的板塊,始終保持教學內容的時代同步性。在實踐教學中,根據實驗室建設發展,增強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內容,在目前設計的實驗基礎上,增加相應的監測項目[4]。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僅要求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更要求教學過程中達到“入心入腦”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將立德樹人理念內化在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讓學生系統理解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榜樣力量”等思政要素,引導學生養成“求真務實”的態度,樹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

(二)多種教學方法聯用,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1)連線結面式教學法

課程之間的知識點之間往往相互聯系。學生若能對比和總結,將知識點連線結面,則學習內容會更加清晰化、系統化。如在課程伊始,針對環境監測、生態監測、生態環境監測這三個易混淆的概念,引導學生自行查閱資料對其進行分析比較,加深對生態環境監測內涵的理解,對后續課程有很大幫助。

(2)科研導向式教學法

一般教學過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探究知識的工程性意義。若教師以自身承擔的科研項目為依托,讓學生結合所學理論獨立思考設計監測與評價方案,則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實踐欲,有效實現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的教學目標。

(3)自學-討論式教學法

教學不僅要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要兼顧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開發,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學-討論式教學法以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為切入點,促使學生主動從課本或文獻資料中尋找答案。

(三)合理應用多元化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趣味性

教學內容的優化與教學手段的創新相依相托。通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BOPPPS(Bridge?in、Objec?tive/Outcom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 Post?Assessment、Summary)、隨堂互動、APP(雨課堂、學習通等)、虛擬仿真技術等多個手段和環節針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課程內容繁雜、學時有限的問題提升教學效果,實現翻轉課堂,并對其進行效果考核。如僅靠在黑板和PPT上解釋抽象的大氣基本模型和圖形是遠遠不夠的,若使用虛擬仿真技術手段將模型動態化、音擬化,就能讓學生形象直觀地學習,極具趣味性。

(四)科學設置考核方式,增強教學過程管理

加大對過程性考核比例,多種考核方式齊用。課程的成績評定可由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和實驗課成績構成。期末考試為閉卷考試;平時成績,包括學生課堂參與討論、平時作業、考勤情況;實驗課成績為平時報告成績加權,并且實驗操作規范情況和團結協作情況納入實踐課成績評價體系。命題依據本大綱和各教學單元的教學要求編制,試題考慮知識點的覆蓋面、重難點突出,難易適當,份量適中。

三、結語

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的基礎,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因此,高校和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總結教學經驗,共同推進本課程的體系創新,促進學科的進步,以適應教育和社會需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教育部公布2013—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

[3]劉鑫橋,王庚,吳津蕊.新工科的研究現狀、實踐進展與未來趨勢[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63-70.

[4]張勝花,曹艷敏,陳英明.民族院?!渡鷳B環境監測與評價》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267-268.

[5]嚴麗麗,胡婷莛,饒品華等.一流本科教育引領下的環境監測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廣東化工,2021,48(7):286-287.

作者簡介:

張君枝(1979年-),女,漢族,河南焦作人,工學博士,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生態質量保障技術研究。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林業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現狀;保護對策

引言

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采日益嚴重,出現了全球變暖、森林退化等多種生態危機,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這些問題被逐漸凸顯出來,也逐漸引起了人們重視,產生了生態文明觀念。在所有的自然資源中,水資源的重要性尤為重要,但其受到的污染也非常嚴重。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持續惡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水資源的相關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一、林業發展建設中生態保護現狀

1、隨意引進外來樹種

眾所周知,開發森林資源時,所引入的樹種應當適合當地的生態環境,要經過相關的生態試驗,這樣才可以保障樹種的正常生長。但是,部分地區在森林資源開發或者是打造人工林時,會出現不經過生態試驗驗證,便隨意引入外來樹種的情況,這也導致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無法獲得保障,進而影響著整體的生態環境保護效果。

2、森林撫育會影響到生態環境

在實際開展森林撫育工作時,會將林下灌木以及枝杈進行修剪,然后噴灑一些化學藥劑,從而實現殺蟲、除草、防病的效果。但是此種做法有利有弊,且弊大于利,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比如,清除枝杈時會減少森林的郁閉度,直接對生物賴以生存的場所造成破壞,對整體的生物鏈造成影響。而除草會對水土保持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讓土地對水分的需求無法滿足。另外,各種藥劑的大量噴施,雖然能夠將害蟲、病害殺滅,但是也會影響到生態系統的運行。

3、大樹移植影響到生態環境

最近幾年,我國十分流行大樹移植,且在林業發展建設的過程中也時常會用到大樹移植。大樹移植不但在技術上較為復雜,投入的建設資金也比較多,在生態保護的視角上看,更是制約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大樹移植通常要將枝杈修剪,并且把大量的樹木根系切除。但是,一些林木因為水土不服的情況,且樹木年齡偏大,所以完成移植工作后其生長較慢,很難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更起不到較好的生態保護作用。

4、森林資源短缺

對于森林資源短缺這一現象,并不是突然存在的,而是多年時間積累而來的,這也與森林管理不合格、林業建設不夠積極、缺乏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息息相關。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直接對生態環境的平衡、和諧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3]。

5、林業發展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尚未完善

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使得大家逐漸重視起環境保護這一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但是在實際行動上仍然有些遲緩。并且,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尚未完善,使得林業發展建設過程中缺失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支持。另外,由于政策的不完善,使得林木砍伐行為無法全面遏制,最終影響到森林資源的合理應用,形成嚴重的資源浪費情況。

二、林業發展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1、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對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在這其中森林資源的保護尤為關鍵。森林中涵蓋著多種類型的動植物資源,這也使得人們的生活、生存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支持。加強保護森林生態環境,不僅可以加快地區經濟發展,還會為群眾生存提供良好條件。對此,應完善、健全相關執法部門的制度體系,以此保障生態環境系統獲得良好保障,讓林業發展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一同進步。另外,還要積極展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完成區域之內的生態環境治理。此外,在開展這一工作時,還要全面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防止隨意采伐樹木的情況,最終讓生態環境獲得更為有效的保護。

2、強化對于天然林的保護

對于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而言,區內森林主要是人工林,占全區森林總面積的70%,主要樹種為山楊、樺樹、落葉松、油松等。而天然林數量少之又少,比較珍稀。天然林中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資源以及木材資源,所以要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工作。開展天然林保護工作,不但會讓珍稀木材獲得良好保護,同時也會讓動植物在穩定的環境中生存。積極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作,會切實改變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加快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堅持保護和自然恢復的原則

在林業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保護和自然恢復的原則,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大對林業的保護力度,對于亂砍濫伐的現象進行嚴厲懲處和治理,避免過度使用林木。另外,要使林木能夠自然恢復,就要充分了解它們的生長規律,避免過度干預。堅持這一原則是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措施,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應該對其重視起來,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將人工干預和自然結合起來,適當進行改善,從而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4、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

在林業發展建設中,應當加大對人才的引進力度,掌握人才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從而促進林業的發展。在一些較為艱苦的地區,比如說新疆,當地政府應該提升該地人員的福利政策,給他們提供安家費等,并且給他們的子女提供更多的福利,從而使得他們能夠留在新疆。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可以為林業發展建設提供一定的技術保障,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5、進行完善相關法規

當前,法律制度是最有效的維護生態的方式。為了促進我國的林業發展,當地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法規,對于那些破壞林業環境的人員,一經查處必須給予嚴懲。當地政府應當設置林業保護部門,這一部門的人員應該定期對林業發展建設的具體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如果發現了違法違規行為,應該立即進行整治。對于所設立的林業保護部門,應該完善其責任制度及相應的獎懲制度,促進他們的積極性。

6、維護經濟與生態效益的均衡

林業發展建設會產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各種效益之間也處于相互依存的聯系。對此,在實際展開工作時,需要按照實際的經濟發展狀態,讓地區經濟發展擁有較好的環境,體現出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均衡性。千萬不可以單一的創建生態環境,而忽視了林業經濟的增長。在強而有力的經濟支持之下,生態環境保護會更加便捷。所以,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將生態經濟效益均衡發展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使得林業建設的經濟結果獲得調整。另外,還需要把市場需求當作導向,開發出各種類型的新產品,以此加速當地森林旅游業的發展,利用林業資源獲取經濟效益。最后,在優化、調整林產品結構時,應積極展開木材商品的開發,讓森林產業鏈越來越完整,最終使得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之中可以站住腳跟,形成全新的產業發展形勢,促進林業發展與建設。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地大物博,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在良好的生態條件下,一定要做好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而對于一些地區,其森林覆蓋率低、森林資源有待開發,這時要強化林業建設工作,解決森林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的情況。對此,有關部門要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識,強化對生態的保護,把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進而加速地區的林業建設速度。

參考文獻

[1]趙濤,劉宏.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關系探析[J].現代園藝,2020,43(24):171-172.

[2]王軍,高志文.基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的林業經濟發展淺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0(10):145-146.

[3]徐滿紅.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途徑[J].鄉村科技,2020,11(30):87-88.

環境與環境保護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國際環境法是現代國際法為應對人類環境問題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與傳統的國際法及其各個部門相比,國際環境法具有公益性、科技性、綜合性、早期性、超前性和區域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反映了現代國際法在國際環境保護領域的最新發展。

關鍵詞:國際法;環境保護;國際環境法;發展

國際環境法指國際法主體(主要是國家)在因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環境而發生的國際交往中形成的,體現它們之間由其社會經濟結構決定的,在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面的協調意志的,調整國際環境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1](P54)。它是現代國際法的一個分支,也是國際法為了應對人類環境問題對其提出的挑戰而逐漸發展起來的。與傳統國際法特別是國際法的傳統部門相比,國際環境法具有公益性、科技性、綜合性、早期性、超前性和區域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也反映了現代國際法在國際環境保護領域的最新發展。

一、國際環境法的公益性

國際環境法的產生,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嚴重危害了全人類共同的生存和發展基礎——生態環境。也就是說,國際環境法的產生前提是人同自然之間發生了沖突和矛盾。這個前提決定了國際環境法的宗旨是保護地球環境,保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使人類社會得以在與自然的和諧中持續發展??梢?,國際環境法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它服務于造福人類、惠及子孫后代根本利益的國際環境保護事業。

國際環境法的公益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保護利益范圍的全球性。這是指,國際環境法所保護的不是某個國家或區域的局部利益,而是整個地球的全局利益。第二,保護對象的共有性。這是指,國際環境法所保護的對象除了國家所有或多國共享的環境與資源外,國家管轄范圍之外的環境與資源應當屬于全人類所有,無論其是“人類共同財產”、“人類共同遺產”還是“人類共同關切之事項”,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不會因國家疆界而受影響。第三,保護宗旨的公眾性。這是指,國際環境法所保護的利益就其歸屬和分配而言,應具有公平性,而非獨享性,它是屬于地球上所有國家和全人類的,而不是少數國家及其國民的。也就是說,各國及其人民,無論在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經濟發展社會水平和自然稟賦等方面存在多大的差異,都可以平等地從中獲得惠益。事實上,諸如水和空氣的質量提高、自然資源得到保存和恢復等環境利益也不可能為個別國家所獨享。第四,實現手段的共享性。即各國在處理有關的環境問題時會采取相同或相似的措施和方法,國際環境保護的實現特別有賴于各國之間本著“新的全球伙伴精神”進行信息交流、資料共享、資金援助、技術轉讓等全球環境合作的誠意、內容、形式和程度。國際環境法的公益性應是上述四個方面的有機統一。

國際環境法的公益性自其產生伊始就在有關的國際法律文件中得到了體現。早在1946年,《國際捕鯨管制公約》的前言中就已經承認:“為了后代

保護以鯨這個物種為代表的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世界各民族的利益?!?972年《人類環境宣言》所宣布的“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是關系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幸福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國政府的責任”的共同認識,實質上就是對國際環境法這一特點的深刻揭示。此后,幾乎所有重要的國際環境條約,如《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都在其前言部分中強調這一點。

國際環境法公益性的凸顯,標志著國際社會奏響了新的基調,展示了新的轉向。國際社會的中心發生了從成員的個體利益到集體利益的革命性轉變。對此,有西方學者認為:“國際法不再圍繞國家主權概念,人類共同利益成為國際法律制度真正的核心?!盵2](P16)筆者認為,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也確實反映了國際環境法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趨勢,昭示著國際法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國際環境法的科學技術性

國際環境法的宗旨是保護地球環境,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而自然界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客觀規律發展的,不以國家或人的意志為轉移。盡管國際環境法的產生和發展要受社會經濟規律的制約,但在根本上它主要還是受自然規律特別是生態規律的制約。因此,國際環境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依靠科學技術才能實現它的目的。所以,國際環境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技術性。具體說來,國際環境法的科技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國際環境法以自然規律為基礎。國際環境法要想解決各種環境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就必須將自然規律作為其立法的指導原理。國際環境法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利用和依賴專門的科學技術知識,需要自然科學與法學之間緊密的結合。[JP2]

其次,國際環境法通過調整國際法主體之間的國際關系來達到協調人與環境關系的目的。因此,它就必須把體現自然規律要求的大量的技術規范、操作規程、環境標準等吸收到國際環境立法之中。許多國際環境條約本身就包括諸多具有法律效力的技術規范,有的環境條約還通過制定議定書和(或)附件的方式專門規定技術規范,有的國際法律文件是同時采用這兩種吸收方式。這樣就使國際環境法成為國際法中一個技術性極強的法律部門。

第三,國際環境法的科學技術性還體現在它對科學技術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茖W技術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要環節,幾乎所有的國際環境法律文件中都有關于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推動“環境友好技術”(英文為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ology,或稱“有利于環境的科學技術”)的開發、研制、運用和轉讓等的規定;同時,環境友好技術也是國際環境合作的基礎和主要內容。所有這些,都極大地推動著環境友好技術的發展,從而有利于人類環境問題的解決和全球環境質量的改善和提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環境法中,所謂的“科學技術”不僅需要現有已知的知識及其建議,還需要在科學的不確定性范圍內預測和評價風險的方法。由于與環境相關問題的“解決”可能轉而引發新的問題,所以關注后者才至關重要①。這也就是國際環境法中特別提倡“風險預防”原則的原因。

三、國際環境法的綜合性

國際環境法所調整的國際環境關系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的廣泛性,國際環境關系牽涉到國際社會的各個方面,并與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與資源的廣泛社會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與之相適應,國際環境法保護的方法也具有多樣性,這就決定了國際環境法是一個具有明顯綜合性的國際法部門;而與其他相關法律部門的交叉和相關學科的融合與滲透,更是為這種綜合性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國際環境法的綜合性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國際環境法保護的范圍和對象,比現有的任何國際法部門都要廣泛,這就決定國際環境問題不可能只依賴于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的一種或幾種手段就可以解決,國際環境法宗旨的實現必須借助于來自多方面、各個環節的綜合力量。所以,國際環境法原則、制度和措施的具體內容一般都體現為政治、經濟、法律、科學技術、宣傳教育等多方面手段和方法的交叉與綜合。

其次,國際環境法與國際法和國內法的其他法律部門相互滲透、互相交叉。國際環境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中既有公法關系,又有私法關系;既有國際關系,也涉及一定的國內關系。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要求有不同的法律規范來加以調整。調整國際法主體在有關的環境保護領域形成的關系,需要借助于國際條約法、海洋法、空間法、外交法等部門法的公法規范甚至國際法的基本原則;調整國家間的自然人、法人因跨界污染等原因產生的法律關系需要國際私法的規范;國際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的密切相關性更是使國際環境法與國際經濟法的關系密不可分。同時,國際環境法所涉及的國內關系的調整使得國際環境法與民法、刑法、行政法、特別是環境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第三,以國際環境法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國際環境法學也因為國際環境法的綜合性而具有突出的邊緣學科的特點。國際環境法學與環境科學、經濟學、倫理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很多情況下,其他學科的知識或被國際環境法學視為本學科的前提和基礎,或被借鑒為進行學科研究和發展的方法,更或被直接吸收為國際環境法學的一部分。

四、國際環境法的早期性

國際環境法的早期性是指國際環境法仍然處在它的早期發展階段,與國際法其他部門(如海洋法、外交法等)相比,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有待加強與完善。

首先,國際環境法尚未形成一個有機、協調的體系。由于種種原因,國際社會缺乏一個類似于國內法上的環境基本法那樣的能夠規定各國的基本環境權利與義務、對現有國際環境法的各種規范具有提綱挈領作用的綱領性國際法律文件,使得現有的國際環境條約彼此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有的甚至還有相互抵觸、矛盾之處。此外,國際環境法在許多重要的領域如跨界環境損害賠償責任與機制、環保資金與技術轉讓等方面發展緩慢,存在較大的空白;即使在發展較快的領域,國際環境法也有很多薄弱之處,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與完善。

其次,國際環境法律規范發展不足,特別是一些對國際環境法的發展有著根本重要性的基本戰略和核心原則,如可持續發展、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目前還只表現為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軟法”,還沒有在國際條約中獲得普遍承認,更沒有得到具有強制效力的國際習慣法的支持。

再次,由于經濟困難、科學技術落后、情報信息不足和缺乏專門人才等原因,發展中國家往往不能夠真正平等地、充分地和有效地參與到國際環境立法之中。這極大地影響了國際環境法的實施及其效果,成為制約國際環境法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還有,國際環境法難以實施。實施難是現代國際法的一個通病,國際環境法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由于各國在愿望和實際能力間的差異各有不同,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不足,發達國家又缺乏轉讓資金和技術的誠意,再加上缺少強有力的國際環境組織以及條約監督機制不健全,國際環境法的實施困難頗大,在很多情況下只能依靠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的道德機制加以保障。

五、國際環境法的超前性

國際環境法的超前性,是指國際環境法中的某些法律規范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在確立之前,國際社會為了達到保護全球環境的目的,通過科學預測,提前制定了調整未來可能出現的國際關系的國際法律文件或法律規范[3](P246)。這是國際環境法與傳統國際法“滯后性”立法形成鮮明對比的特點。

國際環境法的超前性是由環境問題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環境問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可變性很大,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又有一種緩發性和潛在性,囿于科學技術發展的局限,人類對損害環境的活動造成的長遠影響和最終后果往往難以及時發現和認識。但問題在于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一旦發生,往往難以消除或恢復,甚至具有不可逆轉性。因此,在宏觀上,就有必要預先制定有關的國際法以避免環境惡化之可能性;在微觀方面,應在國際立法中采取防范措施,以制止或阻礙環境損害的發生。國際社會為防止氣候變暖而制定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就是國際環境法超前性的具體體現。

國際環境法的超前性特點對國際環境法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超前性是國際環境法以成文法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重要原因。傳統國際法以國際習慣為主要淵源,而國際習慣的形成多具有“滯后性”;它在時間上往往需要有較長的延續性,因此不能滿足國際環境保護的客觀需要。國際環境問題的緊迫性要求國際社會必須在一旦發現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并不一定要有科學上的確定證據或已經出現嚴重后果)就應當立即制定相關的國際立法,而這種立法,一般采取成文的國際環境條約的形式。在國際環境保護領域,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覆蓋面上,國際條約都取代了國際習慣而成為國際環境法的首要淵源。其次,超前立法促成了國際環境法中“框架公約模式”的產生及廣泛應用。由于是超前立法,環境條約不可能一次就對所調整的國際關系中各方的權利義務規定得全面而又具體。因此,一般先以“框架公約”的形式作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將各方具體的權利義務及其他具體的事項留待對有關環境問題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后,由締約國以議定書和附件的形式加以規定。這種“框架公約+議定書+附件”的環境條約形式在國際環境保護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六、國際環境法的區域性

與國際環境法的超前性相聯系的是國際環境法的區域性。國際環境法的區域性是指在國際環境法的體系中,區域性國際環境法律文件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具體內容上,都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區域國際環境法推動著全球性國際環境法的發展與完善。

環境問題既有全球的共性,也有地區的個性;就是在一國以內,不同的區域之間也有差異。這是因為每一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組合,構成獨特的區域環境整體和生態系統。地球這一龐大的生態系統包含無數個“中”、“小”生態系統,而地球環境的整體保護有賴于各地區區域環境的保護。由于各地區環境問題的特點并不完全一樣,人類活動對其影響又有深淺之別,因此各地區環境資源保護的目標、要求、措施自然迥異。由于分布在同一地區的各國面臨大致相同的環境問題,對該地區環境資源采取保護措施也因為各國在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相互聯系而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語言,協調彼此的意志。于是采取區域性的合作方式簽訂國際協定便成為重要的途徑,區域性多邊的或雙邊的環境協定當然構成國際環境法的重要部分。而且,這樣的協定往往較全球性的環境協定更易于有效地執行?;谶@一認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后,特別重視區域性的國際環境立法活動。在環境規劃署的倡導下,建立了一些區域性的環境保護國際組織,也簽訂了不少區域性的環境保護協定,其中關于海洋環境的區域性協定最多。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區域海洋行動項目》,截至1997年底,已經有地中海、波斯灣、中西非、東南太平洋、南太平洋、紅海、亞丁灣、加勒比海、東非和黑海等九個遭受到嚴重污染的區域性海域制訂了區域性公約[4]。另外,東亞海域、南亞海域以及西北太平洋也已通過了行動計劃,走出了簽署公約的最初一步,西南大西洋的行動計劃也正在討論當中。

應當注意的是,國際環境法的這些特點,是與國際法其他部門相比較而言的,并非指其他部門法絕對沒有這些特點,而是說國際環境法更為明顯,或者在具體內容上有所不同。如就公益性而言,國際人權法的公益性體現在對世界上所有人的基本權利的尊重與保障,而國際環境法則是對全人類共同的生存與發展基礎的保護,二者的內容有很大差異。就科學技術性而言,國際航空法中也有技術性規范,但其技術性規范無論是地位還是數量都無法與國際環境法中的技術性規范相提并論。

參考文獻:

[1]王曦.國際環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 [法]亞歷山大•基斯.國際環境法[M].張若思編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 毛慶國.論國際環境立法的超前性[A].蔡守秋,王曦.當代環境法[C].香港:中華科技出版社,1992.

[4] UNEP.UNEP Environmental Law Training ManuaL[Z]. Nairobi, 1997.

注釋:

① [ZK(]A. Kiss, D. Shelton. Manual of European Environmental Law[Z].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7-8. 轉引汪勁著:《中國環境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頁。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QIN Tian-bao

(School of Law,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development(責任編輯:周振新)

上一篇:計算機專業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中職職稱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