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

2024-03-12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第1篇

所謂都市農業,顧名思義是發生在都市的農業。其實都市農業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一些發達國家,都市農業已經成為現實。此次調研中信息化技術在都市農業中的應用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武漢市家事易公司利用新一代傳感技術、物聯網和無線通信技術發展蔬菜網上銷售的新模式,推出了“電子菜箱”。所謂“電子菜箱”就是網上訂菜,商家將菜送到訂戶樓下的智能生鮮柜里的便捷模式。這種直供模式立足于家庭生鮮農產品供應,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以現代化的農產品流通供應鏈,實現農產品產銷直接對接,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質。由于減少了經營場所和經營環節的費用,網上菜價比超市至少便宜20%,趕上促銷、團購等活動,價格還會更低。目前武漢市設立“電子菜箱”的小區突破600個,每天有5萬多戶家庭上網訂購,服務區域基本覆蓋武漢主城區的各大社區?!半娮硬讼洹辈粌H具有流通成本低、購物便利、減少城市垃圾等諸多優點,還憑借低廉的價格、放心的品質、方便的支付方式受到城市白領、家庭主婦甚至中老年人的青睞。

在合肥市廬陽區大楊鎮,農業部門則從保障食品安全角度出發,創建了“小螞蟻市民菜園”,實現“蔬菜產地可溯源”。即將互聯網和郊區蔬菜種植結合起來,會員通過網絡監測地里的蔬菜生長情況,從種植、采摘到配送均實現網絡監測,工作人員定期送菜,確保市民吃到無公害、口感新鮮的本地蔬菜。此外,公司還將應季的蔬菜信息都上傳到公司網站,市民可根據網上看到的蔬菜信息選擇不同品種,網上訂購,由公司配送。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第2篇

當今的廈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鄉村越來越少,交通擁擠,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在鬧市區的居民很希望利用節假日時間到農村去欣賞自然山水風光、體驗淳樸農漁家生活、回歸和親近大自然。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雙休日制度的實施、私家車家庭擁有量的上升,廈門的都市休閑農業逐漸成為廈門旅游市場的又一大亮點。

因此,如何將廈門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廈門農業從傳統農業向休閑農業轉型,推動和發展觀光休閑農業,這已成為當今擺在廈門農業發展面前的一項新課題。

廈門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的優勢

閩南地區經濟活躍,人民生活條件較高。2005年廈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30元,泉州、漳州、福州等周邊城市也相繼邁入中等小康行列,早已超過上述標準,人均年收入水平已經可以滿足普通市民開展都市休閑農業項目的消費需要。隨著汽車價格的逐步走低,日益增多的家庭轎車和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都為人們到廈門進行都市農業的休閑觀光提供了方便。

地理位置的優勢。都市休閑農業的目標市場在城市,福州、泉州、漳州、廈門有城市人口近2000萬,而臨近的臺灣地區人口近2270萬人,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廈門是臺灣游客進出大陸、大陸居民進出臺灣最近的一個重點商貿旅游城市和商貿旅游口岸,與臺灣有五緣的優勢。目前,每年經過廈門口岸前往全國各地的臺胞有20多萬人次,其中在廈過夜的臺胞有近15萬人次,平均在廈逗留天數為3.44天。廈門位于大陸的東南沿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多雨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熱水資源充足,絕大部分土地適宜耕,淡海水產資源豐富,特別適合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

都市休閑農業初露端倪。廈門的都市休閑農業已進入萌動期,萬寶山觀光果園、竹壩農場民俗村、天竺山莊等正含苞待放,龍眼、芒果、荔枝采果期,種植園漸成旅游熱點,游客可以到菜地、果園、茶場,農業科技園和花卉種植園、養殖漁排參觀游覽,親手采摘,品嘗鮮果,到海邊的魚塘蝦池和灘涂觀看魚蝦的養殖和捕撈,還可到海邊撿貝挖蠣,捕撈垂釣,廈門這些獨有讓游客上山下海,參觀體驗的農事活動,全年都可開展,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

發展都市休閑農業外部環境好。廈門市的環境質量在中國的城市中名列前茅,有“最溫馨的城市”之譽。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佳人居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成功申辦2006年奧林匹克國際合唱節和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摘取“聯合國人居獎”桂冠。2005年廈門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712.8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30.93億元,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9444萬人次、旅游創匯552億美元,空港客運量突破500萬人次。

此外,根據廈門“十一五”規劃,預期2010年基本形成城市半小時交通圈,與漳、泉等周邊地區形成一小時交通圈、建成東南沿海重要鐵路樞紐、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民航將形成15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基本建成國際航運樞紐港??梢灶A見,廈門大交通的建設發展為本市及周邊城市的居民來廈開展都市休閑農業旅游將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廈門市都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廈門的都市休閑農業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廈門部分農民就開始發揮地緣優勢,以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自行開發了一些都市休閑農業點,吸引附近城市居民前來旅游觀光體驗農家生活和品嘗農家美食。

在集美區,部分先知先覺的農民利用以往經營的山地果園自發地建起休閑觀光果園吸引城市居民,數量有10個左右,占地200—1000畝不等,配套比較完善的大約有2—3個,納入廈門旅游行業管理的有l家,就是位于灌口萬寶山觀光果園。

在海滄區,發展規模較大的主要有兩家,一是天竺山莊。經營內容有觀光果園,果樹品種有龍眼、荔枝、番石榴等。蔬菜基地,除了日常的品種外,還種植了稀有國外品種辣木,并提供餐飲服務,以及垂釣等休閑設施,總面積500畝。二是青龍寨觀光果園。占地面積約400多畝,主要以觀光果園為主,提供餐飲服務。這兩個觀光果園,位于規劃建設中的天竺山森林公園附近,可以成為森林公園休閑旅游項目的補充。

島內的思明區、湖里區,也有許多位于環島路上的草莓自摘休閑點,東坪山自駕車體驗大自然的都市休閑農業游,也漸漸成為島內都市休閑農業旅游的一大亮點。

同安竹壩華僑農場,長期以來一直以發展農業為主,現在已經形成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和獨具農業特色都市休閑農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打歸僑牌,挖掘東南亞的美食文化,吸引城市游客,在廈門都市休閑農業行業中也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

此外,游釣是廈門人傳統的休閑方式之一。翔安區的鱷魚嶼附近的海上田園休閑漁排,是廈門第一個帶有都市休閑性質的休閑漁業項目,開通了從廈門本島五通快艇接送游客的線路,給廈門都市休閑農業旅游增加了新的亮點。但可以為市民增加一個休閑好去處,而且有利于海上漁排養殖的健康轉型,對改善海面景觀和漁民增收都有很大好處。

廈門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迅速發展起來的廈門都市休閑農業,使旅游休閑市場著實火了一把。但是,從政府到企業,從交通部門到旅游服務業,許多部門似乎還準備不足,在都市休閑農業逐漸成為亮點的背后,也暴露出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

農村道路交通發展滯后。城市居民開展都市休閑農業旅游交通不便,表現在道路建設滯后和工交服務配套跟不上,自發式的建設以及資金投入的不足,使得道路交通等基礎配套不夠完善。

飲食以次充好。很多從都市來的游客,都希望能夠品嘗到正宗地道的農家菜,如土雞、非養殖的海鮮等。然而,有的經營戶只顧眼前的利益,以次充好,更有甚者,有的經營戶為了吸引顧客,非法經營保護的野生動物。

對都市休閑農業認識不清,都市休閑農業特色不突出。只注重飲食服務,輕休閑服務,把都市休閑農業辦成酒店食堂,存在有盲目發展的問題。經營者素質相對不高,管理亦不夠規范。項目比較粗糙,缺乏文化、教育內涵,設施及活動過于人工商業化。另一方面,有些市民對農業缺乏了解,亂摘亂采,踐踏、破壞農作物。

都市休閑農業總體規模小。缺乏規劃設計,停車場、洗手間、休息室及其它必要的公共設施過于簡陋,園區雜亂無章,使得游客逗留的時間亦短。從經營效果上看,農園規模過小,水果成熟期集中,而節假日游客過多,又給管理帶來困難。因此,受自然氣候條件、農事季節性的影響,都市農業淡旺季的差異較為明顯,經營期短,游客的季節性強。

休閑漁業旅游還不成氣候。目前廈門除了在水庫、杏林灣內、同安灣口、九龍江口等水域和濱海岸邊有垂釣愛好者活動外,有規模上檔次的休閑漁業項目很少,不能滿足市民

休閑需要。

政府重視不夠。廈門都市休閑農業長期以來屬自發行為,政府對該行業在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方面,在輿論宣傳方面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得廈門都市休閑農業規模較小,上檔次成規模的都市休閑農業點較少,都市休閑農業尚未納入全市旅游資源發展的總體布局中,制約了廈門都市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

加快廈門都市休閑農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隨著廈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城市人休閑方式走勢定是往農村、山區、海上休閑度假,廈門都市農業發展處于萌芽期,應積極加以規范和引導,使之健康順利地發展。

規劃廈門都市休閑農業一日游線路。都市休閑農業一日游應該是廈門一日游的特色和主打產品,建議有關部門能對旅游線路進行重新規劃,將各地自發的都市休閑農業項目納入其中。

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都市休閑農業是一種商品農業,要有推銷商品的意識,要通過各種農事活動吸引游客,要把都市休閑農業旅游信息納入市旅游政府部門網站,市旅游局、農業局要組織都市休閑農業園區開展多種類型的推介活動,擴大都市休閑農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成立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協會。政府通過協會開展的一系列交流、培訓、考察等活動,以實現都市休閑農業行業的完善和自律。建議開展“一區一都市休閑農業示范區”建設,建立示范區,積極引導鼓勵被征地農民集資入股發展都市休閑農業項目。

政府要制定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的中長期計劃,要把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納入“十一五”規劃,使之成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應制定都市休閑農業經營審批制度,政府協調相關部門要制定促進都市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為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開展廈門市都市休閑農業現狀調查,了解和掌握廈門觀光農業的基本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對策,使這一產業的發展更加符合市場需求,要不斷加大對發展都市休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

加強兩岸在都市休閑農業的交流與合作,提高都市休閑農業的管理和經營水平。臺灣的都市休閑農業起步較早,積累了一些值得借鑒的經驗,可以通過廈門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協會,有計劃地邀請兩岸有關的專家學者及業者組團互訪,對兩地的都市休閑農業園區進行實地交流研討,推動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建立一批新的臺灣優良水果種苗引繁基地,加快先進農業技術的引進,提高都市休閑農業的科技含量。

要突出特色。在規劃設置都市休閑農業時,應以不得妨礙農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為前提;應充分合理利用農業景觀資源,與閩南的文史資源,民俗藝術,如歌仔戲、閩南風俗、古跡史話、傳說結合起來,來提升都市休閑農業的品位。結合農產品收獲期,將農業特產如龍眼、荔枝、香蕉、鳳梨,融入一年四季的都市休閑農業中,結合漁業舉辦垂釣節,推動休閑漁業發展,使之成為都市休閑農業的重要補充。(作者單位:廈門大學廈門國投公司)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第3篇

作者簡介:崔永和(1942- ),男,河南清豐人,河南師范大學教授,吉首大學哲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唯物史觀、生態哲學與環境倫理學。

摘 要:長期以來,消滅城鄉差別就是中國人的理想目標,但是,城鄉差別和城鄉二元社會結構依然存在。在揚棄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轉型期,堅持城鄉同步發展將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二元;均衡;生態;城鄉

哲學對于現實生活的關切與反思,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人的合理性存在提供辯護;另一方面,為人的不合理性存在提出批判性反思,并創設理想的“彼岸世界”。工業文明以來,生態危機日益加劇,人的不合理性存在日益遮蔽人的合理性存在,哲學的反思批判功能日益凸顯,生態哲學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環境的審視,集中體現了哲學對實踐的批判功能。反觀和審視中國近些年來城市與鄉村的現狀與變化趨勢,呼吁城鄉的均衡發展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話題。

一、中國城鄉二元社會結構

在歷史上,中國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由來已久。為數不多的城市,其成因多半與人口的相對集中密切相關,而人口的集中又與政治中心及商業中心相關聯,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國都大都兼具商埠特色。于是,城市又往往是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在生存方式上,城市居民較廣大分散的農村居民要開放得多,他們擁有較高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質量。

與城市不同,中國廣大的農村則是另一番景象。農村居民世世代代生活于固定而狹小的地域,沿襲著穩定單一的生活方式,然而,他們卻擁有自己獨特的舒心與樂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就是農村寧靜生活的寫照。費孝通先生曾經對中國鄉土社會的特點作出如下概括:“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不但是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在這種不分秦漢,代代如是的環境里,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經驗。一個在鄉土社會里種田的老農所遇著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一年一度,周而復始。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盡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保?]

城鄉差別主要表現在:城市遠離土地和自然風貌,而農村則重土地且親近自然;城市生活富有開放變動性,而農村生活則傾向于封閉保守;城市生活有賴于商品交換和社會產品的互通有無,而農民則滿足于自己生產和消費自己的產品,自給自足;城市居民享有較充分的教育、醫療、體育、文化等公共資源,而農村的教育、醫療、體育、文化等公共設施欠缺,公共資源匱乏。在城市,與現代化生活方式相伴隨的是生態環境質量的普遍下降,而具有草根文化傳統的農村則自然資源豐厚,生態環境質量優于城市。鑒于城鄉的上述差別,籠統地認為城市優于農村、城市生活優于農村生活,從而用城市化導向完全消解或同化農村的思想和做法,難免包含偏頗甚至會引發農村生態環境的退變。

城鄉居民各自的生存方式和價值選擇是歷史上城鄉差異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果,其生活的幸福指數與習慣風俗密切相連,很難說孰優孰劣。但是,近些年的國際經濟一體化潮流迫使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離開了自己的文化圈,從而導致城鄉差別的擴大和人生意義的失落,當今中國的“城鄉差別”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城市居民收入雖然高于農民,但是,生活質量卻因受到多種社會矛盾和環境因素的困擾而呈下滑趨勢:空氣污濁、交通擁擠、噪聲超標、人際冷漠、房價飛漲、消費畸形膨脹、“富裕中的貧困”現象滋生、現代城市病頻發……最近媒體披露,在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中,由于普遍采取“外延式”發展模式,忽視“內涵式”發展,因而出現了嚴重脫離實際的“貴族化”傾向?!耙恍┏鞘袩嶂杂诒砻娣睒s、豪華的發展模式,忽視對百姓的服務功能,大樓越來越高,設施越來越洋,可普通百姓卻感到生活不便、生存空間狹小?!薄俺鞘行蜗筮^度求新、求大、求洋,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在推土機的轟鳴中,許多并未達到使用壽命的建筑紛紛倒地,代之以更為壯觀的摩天大樓和廣場。這樣大拆大建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還時常發生野蠻拆遷、侵犯群眾利益的事情?!逼渲饕?,一是利益因素及其背后根深蒂固的GDP崇拜。中國城市國際協會會長羅亞蒙認為,城市化中大規模的新城建設、農村流轉土地的開發背后都有房地產和工業開發的身影。通過迅速開發土地,能夠為地方政府換來可觀的土地收益。二是和現行的政績考核體系不無關系。地方政府要展現城市化的成績,除了統計數據上的城市化,最直觀的展示方式就是建新城,而且城市之間出現攀比。[2]

城市建設中“貴族化”傾向背后的深層失誤是嚴重忽視中國農業大國的基本國情,無視農村歷史積淀的親近土地、熱愛自然的生存方式和傳統文化,根本沒有顧及到農村的土地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長期以來,在一些決策者的心目中,中國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是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和象征,因而是必須加以徹底根除的歷史贅瘤,必須用理想的“單一城市化的一元社會結構”取而代之。

二、中國城鄉同步發展勢在必行

工業文明以來,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業人口城市化,城市工業化,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城市的發展日趨功利化和非自然化,城市變得越來越脫離自然;由于人口的集中和工業的發展而導致的各種社會矛盾及生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當前,許多城市不從實際出發、求大求洋的城市化建設把農村擠壓得奄奄一息。尤其是每年大量流失的耕地轉化為市場開發的商品,在擴大城市地盤、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益的同時,透支了多代人的生存基礎和土地資源,不僅給城市百姓帶來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和生態困境,而且也嚴重蠶食了農民的生存空間。其結果,城市發展泡沫化與農村發展萎縮化同比加劇。

據專家預料,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前后,中國各大城市在目前嚴重缺氧、缺水的基礎上,將陸續進入“缺魚”、“無魚”的時代——日益嚴重的陸地水系污染和海洋水體污染使魚類將難以存活,即使有些魚還能勉強生存,也將是根本不宜食用的“高污染魚”或攜帶“放射性元素”的“變態魚”。相比之下,偏遠農村的環境優勢日益顯現,那里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生態質量明顯優于城市。因此,尊重城鄉差異,保留城鄉差別的形式,改變城鄉差別的內容,促使城鄉建設同步發展,將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碍h境質量相對較好的中國廣大農村,不一定在所有方面一律都要‘向城市看齊’,不一定非要走‘農村城鎮化’的道路不可?!保?]226-227

在中國,城市建設與農村建設同時并舉的發展戰略長期得不到落實,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存在著熱衷于城市發展的情結,忽視農村發展。比如:前些年的教科書上就這樣寫道:“人口城市化是指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農村人口逐漸轉變為城市人口,鄉村逐漸轉變為城市的過程。人口城市化是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經濟日益發展的結果,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保?]如此用城市化作為社會進步的標志,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至于它是否有度的限定、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很少有人作出進一步的思索和深究。

針對許多城市采取不切實際的“外延式”發展的嚴重弊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說:“在城市化過程中,建設新城、改善城市面貌無可厚非,但如果把城市化簡單地理解為蓋房子、建廣場,片面追求華麗的外表,就會帶來很多弊端?!薄耙鶕鄶等说男枰峁┏鞘泄卜?,大多數公共服務應該是開放式、公平、平等。應根據不同類型人群的需要,確定不同的公共服務內容,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保?]與城市建設中普遍出現的“貴族化”傾向相伴隨,大批農村的地盤步步緊縮;隨著大量耕地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失地農民與日俱增。針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日益增加,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10》指出,進城農民不應該是身份上屬于農民,職業上屬于工人,也不應該是地域上屬于城鎮,職業上還是農民,更不應該是大規模、長期化、一代接一代的流動就業。在一些城市,對農民轉化而來的“半市民”更是缺少足夠的關懷和保障。隨著城市化的潮流,每年有1000-1200萬農民從農村進入城市,他們生活在城市里,被統計在城市人口中,但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庭并沒有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福利。而“城市化的完整含義應該是農業人口轉為非農人口,讓進城就業的農民在城市定居,并享有城市居民享有的一切”[2]。

其實,城市人口的增加與農村人口的減少都有一個過程,其比例和限度需要科學論證,不可顧了城市而忘了農村,顧了工業而忘了農業。一方面,現代化城市離開了從農村進城的農民工不行;另一方面,農村沒有足夠的農民也不行。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發展農業始終是基礎,始終需要適度合格勞動力的主體支撐,否則,農業的發展必然難以為繼,甚至將遭受難以避免的挫折、創傷,以至于產業鏈斷裂,使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發生紊亂?,F今的許多農村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外,能夠勝任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所剩無幾。13億人口之巨的大國所賴以生存的農業,究竟由多少人去支撐才算合適,這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卻被普遍的“城市熱”完全遮蔽了。1958年,大量農業勞動力被抽調去從事“大煉鋼鐵”等非農業勞動,由此而大傷農業元氣的沉痛教訓值得永遠汲取。城市需要發展,農村也需要發展;工商企業需要發展,農業更需要發展。任何“單打一”式的對未來的憧憬,在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都是難以實現的。

三、以生態化建設引領中國城鄉同步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平等、均衡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而不平等、不均衡則是絕對的、永恒存在的。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不平等或差異現象都是消極的和需要消除的,有些差異或不平等,比如人的能力、思維差異和價值追求的多樣化差異,等等,多半都是推動社會進步和人自身發展的積極動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人力資源,鼓勵發展“能人經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走共同富裕之路,其實質就是“差異趨同”的發展道路,是用積極高效的差異觀代替消極低效的平等觀。當今中國,不能用“刮風的辦法”完全抹平城市建設和農村建設的一切差別,不能再用“大鍋飯”的辦法在農村發展“懶漢經濟”,而是要在尊重人的能力差異、從而承認勞動收入適度差別的背景下,促進“經濟-社會-人的發展-生態環境”的同步協調發展,運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利益驅動原則,實現城市建設和農村建設的同步發展。

鑒于時代特點和中國國情,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農村建設,都必須遵循生態化原則,實行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兼顧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如果企圖用城市建設吃掉農村建設,為一時的經濟效益而賭上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那么,城市化難免成為海市蜃樓,經濟效益也難免成為“一利萬本”的負價值?!鞍殡S人類社會沿著生態環境發展路徑前進的歷史推進,當今農民工進城打工的人口流動趨向,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可能會要發生‘逆轉’,即發生城市人口向農村的流動、城里人到農村去打工的趨勢。這種人口流動的逆轉趨勢,取決于農業生產的多樣化發展與城市生產的普遍不足、人口畸形膨脹的同時并存??傊?,中國作為東方農業大國,其發展遠景與發展道路,決不會、也不應該走所謂的‘城鎮化道路’,決不會被其他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所嚴格框定?!保?]228

沿著超越工業文明的生態化道路建設城市與鄉村,我們不僅用不著為中國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而煩惱,而且需要逐步懂得保留城鄉差別的形式、改變城鄉差別的內容對于走中國社會發展的特殊道路的重要性。傳統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的弊端在于,城市與鄉村各自封閉,在經濟、文化、信息、人才等方面基本沒有相互流動、交流互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極端做法是指斥進城的農民為“棄農經商”的資本主義勢力,是與社會主義的方向水火不容的。如今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城鄉之間有了經濟、文化、信息和人才的交流互補,進城務工人員日益增多,這是值得肯定的社會進步現象。但是,取代傳統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的并非單質一元的同質社會,而是多元多維的異質社會:不僅城市與農村存在不同的發展模式,而且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農業區域各有自己的發展模式,即使是同一個城市或同一個農業區域,也會有自己內部的多業并舉和多樣化選擇??傊?,用多元多維的異質社會取代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是適合時代特點和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

長期以來,“消滅三大差別”、改變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曾經是中國人普遍認同的理想目標。通過走農村城鎮化道路,逐步消滅“城鄉差別”,不僅是我們多年來的理論導向,同時,在實踐中也涌現出了類似于“中國十大名村”的范例。在許多中國人的心目中涌動著一種強烈的“城市化期盼”:有朝一日,全中國都將建設成彼此無差別的都市化城鎮,廣大的農村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城市群落的大中國將拔地而起。這一導向的積極意義在于,期望中國廣大農村發生徹底擺脫貧窮落后的根本性變化,促使農業經濟獲得明顯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為逐步消除城里人對農村人的人格、經濟、政治、文化、倫理歧視創造條件;對于促進城鄉信息交流、經濟互補、文化交流發揮積極作用。然而,這一導向的消極意義在于,用城市化一元社會結構取代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既脫離中國農業大國的國情,有失中國農業保護物種多樣性的生態化傳統,又違背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同力量競爭、多元經濟互補的原則。事實上,無論城鄉差別的內涵發生怎樣的變化,城鄉差別的形式將是永遠存在的。

在新形勢下,中國的城市建設需要以“內涵式”發展取代“外延式”發展,逐步優化城市的內在功能。完善城市的現代功能,提升城市的環境質量,盡量為農村建設留出更多的空間。首先,要在城市進一步提倡節水節能、立體綠化、保護環境、廢品回收利用,等等。其中,特別需要盡快改造現有城市的地下管道設施,利用先進技術集中回收城市居民的糞便排泄物,實施沼氣加工,并為農業提供有機肥料,使人們取之于大地的能源再還給土地。與此同時,中國的農村建設急需保護耕地資源,盡力保證現有耕地資源不再流失。其次,需要認真實施農業發展的生態化戰略,用有機農業取代無機農業,用農家有機肥料取代化肥,用天然消滅病蟲害的方法取代大量使用農藥的方法,積極發展無公害的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再次,積極培育生態農業所需要的農村精英和技術人才,盡快扭轉農業勞動力嚴重缺乏的被動局面。最后,需要依據農村特點和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探索建設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的生態化道路?,F在看來,農村一律建城鎮化高樓的做法,既不經濟,也不適用,又不環保。以上就是學術界近年來所極力呼吁的中國要走的“后現代農業道路”。

為有助于說明問題,本文謹在此引用澳大利亞國家級工程“綠色澳洲項目”主任、著名后現代農學家大衛•弗羅伊登博格的相關研究結果和建議:“雖然現代農業暫時解決了養活65億人的問題。但是,現代農業沒有解決土壤侵蝕、土壤鹽化以及農村貧困問題。更有甚者,現代農業雖然支撐著現代城市和經濟,它卻依賴礦物能源(煤,氣和油),因此其基礎搖搖欲墜?!y道中國真的渴求發展與澳大利亞和美國相同的‘現代’農業嗎?如果真的那樣,那么,中國充分‘現代化’的農業只需要一千三百萬農民(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一)。充分‘現代化的’農業工業會讓大約8億人繼續向業已擁擠的大城市大規模地遷移。這一遷移會迫使中國再建80個像北京上海那樣能容納1000萬人的城市。正如人們所見,這在美國、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它是全球最城市化的大陸)是可行的。然而,中國需要80個巨型城市嗎?或者說,是否存在著一種適于中國的后現代的未來?就像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樣,對于澳大利亞的很多地方來說,要挽回局面已為時太晚。森林已經消失,剩下的是貧瘠的土地和遭罪的農民。我目前在‘綠化澳大利亞’組織的工作就是幫助農民重新種植澳大利亞森林,以保持當地野生動物,恢復土壤肥力,改變河水質量。這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新的思維和新的農業方法?,F代農業不可能為澳大利亞提供將來。我們認為,中國別無選擇,惟有發展一種獨特的后現代農業?,F代農業完全依賴礦物燃料,隨后又要釋放二氧化碳。它需要太多太多的人離開農村的家園,遷居到本就人滿為患、遭到污染的大城市?,F代農業是靠過去100年的發明創造發展起來的,它不可能以它現在的形式再持續100年了,更不消說1000年。必須發明一種后現代農業?!彼麛嗟刈鞒鼋Y論:“對于中國來說,挑戰在于,要從自己過去和當前的那些高度污染能源和侵蝕土地的非持續性做法中吸取教訓。挑戰還在于,應創造一種后現代的‘務農文化’,其中有數百萬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富裕農民參加。而不應該是由少數人依靠礦物燃料、肥力枯竭的土地和大量的資金來經營一種‘務農商業’。要發展一種后現代的‘務農文化’,關鍵在于創造在社會方面公正、在生態方面健康的種種成套的方法,它們將把農場和城市、城市和農村人的需要緊密地結合起來。一個后現代社會是否可能,這取決于一種后現代農業?!保?]這些分析和建議都十分認真、嚴肅而貼近中國實際。

后現代農業是后工業時代的農業發展形態,它的首要目的是為人類提供綠色、安全、健康的食品和愉悅的服務?!熬哂兄袊厣摹畠尚汀r村建設和后現代農業選擇,在一方面是對西式現代無機農業進行反思和超越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兩型’農村建設必然是高于西式農村建設的后現代文明形式;后現代農業是揚棄工業化農業的生態農業。按照農村經濟社會和農業生產同步推進的發展戰略,我們將會逐步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民尊重型、社區繁榮型、審美欣賞型的后現代新農村,走出一條既符合世界生態化潮流、又適合中國國情的新農村建設和‘后現代農業’之路?!保?]只有走后現代農業道路,才可能實現中國城市建設與農村建設的同步發展?!?/p>

參考文獻:

[1]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50-51.

[2]王煒.城市化不能“貴族化”——中國城市化觀察:下[N].人民日報,2011-02-21.

[3]崔永和.思維差異與社會和諧[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洪如林.人口科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8.

[5]弗羅伊登博格.中國應走后現代農業之路[J].現代哲學,2009(1):68-71.

[6]崔永和.走向后現代的環境倫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4-245.

責任編輯:戴群英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現階段我國農村體育文化還屬于低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的文化產品,但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來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應在凸顯“社會性效益”的同時兼顧其商業性價值,關注農村體育文化市場培育。目前我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表現為:以和諧為主題的核心價值訴求;以培養新型農民為根本的人本價值訴求;以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為目標的發展價值訴求;以建立農村體育良性發展機制為內核的生態體育價值訴求等方面。如今全面開展的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以改革開放30年巨大的經濟成就和深刻的社會制度變革為歷史背景,以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開放巨大經濟和社會建設成果為理念。它集中地體現我國政府建設和諧、公正、民主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體現我國體育行政由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的深刻轉變,搭建全社會多極利益主體通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實現互利、合作與共贏的平臺。

關鍵詞: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價值

早在1983年下發的《國務院批轉國家體委、文化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全國農村體育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農村體育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系8億農民身心健康的大事?!贝撕鬄楸WC農村體育的快速健康發展,于1986年成立了“中國農民體育協會”,并陸續出臺了《國家體委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縣級體育事業的意見》《農村體育工作暫行規定》《關于在全國開展‘體育三下鄉’活動的通知》《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可見,我國政府及體育行政部門歷來重視農村體育工作,對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深刻的社會價值和潛在的經濟價值持高度的認同態度,但是,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過程、狀態、目標的統一體,農村體育硬件環境的建設僅僅是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開端。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加強農村體育文化建設都將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研究對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內涵的探討旨在闡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物質建設、組織保障和服務提供的統一體,這一工作不僅要“見物”,更要“重人”。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反映了不同利益主體的內在驅動力,這是推動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根本力量。

1 農村體育文化的內涵與價值特性辨析

1.1農村體育文化的內涵

在我國農村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經濟概念和社區概念,因為我國農村不僅具有區域性的生態特征,同時也表現出了第一生產比重大、經濟活動分散的經濟特征,以及注重血緣、地緣關系,傳統倫理與民俗的影響力大等地域性文化特征。體育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或者說社會實踐活動,其發展歷程表明,它與社會的經濟、文化、教育、管理體制等都具有緊密的聯系。

關于文化內涵的研究指出,廣義文化包括: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4個層次。也有學者將其劃分為物質和精神2個層次,也有人將其分為物質、制度、精神3個層次,但是,結合體育“以身體活動為手段”這一基本特征,基于大文化的研究視角出發,本研究認為村體育文化是包含物質、制度、精神和行為文化4個層次的,生活在農村區域的人群以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全面發展并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為目的的身體運動及其相關文化體系的總和。其中地理環境是農村體育文化形成的文化生態基礎,物質生產方式和農村社會人文因素是農村體育文化形成的決定性因素?;谂c城市體育文化相比較的立場,農村體育文化則表現出了封閉性、邊緣性、落后性的特點。

從體育事業的具體領域來說,農村體育文化的外延涵蓋了農村學校體育文化、農村群眾體育文化和農村競技體育文化3個領域。從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內容來看,它包括體育文化產品開發、體育文化活動開展、體育文化隊伍建設、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再從文化分層角度來看,農村體育文化的外延則可具體分為農村體育物質文化、農村體育制度文化、農村體育行為文化和農村體育精神文化4個層次。具體內容則涉及體育場地設施、管理隊伍、工作計劃、體育組織、民族民俗體育、體育態度意識等。

1.2農村體育文化商業性價值與社會性價值的辨析

有研究基于經濟和社會2大因素的考量出發,將公共文化產品的價值分為高商業價值低社會價值文化產品、高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文化產品、低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文化產品、低商業價值低社會價值文化產品4種類型。高商業價值低社會價值的大眾文化主要指網絡游戲這樣的文化產品,目前主要采取市場化的運行方式。此類公共文化需要國家的正確引導,以便在確保商業性價值的基礎上提高社會性價值。對于低商業價值、低社會價值的文化產品,即無市場空間又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其生存空間極為有限。低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社會公共文化產品雖然不太盈利,但卻具有較好的社會導向功能,有利于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弘揚科學健康的社會生活方式;因此,世界各國的政府都會通過政策扶持等手段引導公共資金對此類社會公共文化產品進行投資,以滿足全社會的需要。高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文化產品是最理想的一種文化形態,也是大眾文化應追求的最高境界。

按照不同農村公共產品滿足農民的不同需求層次,可將其分為生存滿足型和發展滿足型2種農村公共產品,生存滿足型公共產品,包括水利設施、道路、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等;發展滿足型的公共產品,包括民主參與政治、義務教育、公共文化設施等。由此可見,農村公共體育產品屬于發展滿足型公共產品,側重體現其社會性價值。結合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看,農村公共體育產品由于農村的生產活動關系尚不緊密,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作用不顯著,至少目前是這樣的,因此,其具有低商業價值的特點;但是,加強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對于培育新型農民,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又具有高社會價值。所以,農村體育產品在目前的農村屬于低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的文化產品。

但是,從發展的視角來看,農村體育的發展也必然走向產業化的道路。早在1993年,《國家體委關于深化體育改革的意見》中就提出要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發展體育事業的需求,要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1996年,第8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4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進一步明確指出:“體育要走社會化、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睘榇?,國家體育總局也制定了《1995年至2010年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綱要》,我國的體育事業正式由原有的事業福利型向產業公益型轉變。由此來看,農村體育文化的建設在優先保證社會性價值的前提下,應當兼顧商業性價值,因此,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在滿足廣大農民體育文化需求的同時要兼顧培育農村體育文化市場,為發揮農村體育文化的商業性價值鋪路。也就是說,我國目前的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肩負

著“培育農村體育文化市場”的歷史重任。

2 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

2.1以和諧為主題的核心價值訴求: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促進農村體育事業與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及體育事業自身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曾指出:“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文化建設的高潮”。此后,毛澤東還多次強調將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相提并論。鄧小平也曾強調:“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苯瓭擅裨?998年指出:農村工作要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我們黨領導農村工作的一條基本方針。必須大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只有兩個文明都搞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進入21世紀,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資源配置要向基層、特別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傾斜”。不僅如此,溫家寶總理還專門指出要“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中華民族不僅能夠創造經濟奇跡,也一定能夠創造新的文化輝煌”。

從以上這些指示精神中不難看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國家領導人都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表現出了明顯的連續性、持續性特征。尤其在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后,黨和政府更是將農村文化建設擺在了突出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視。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不容忽視,就是歷屆領導人在談到文化建設時,都是將其與經濟建設相提并論,這指明了文化建設的核心命題——和諧。而和諧的根本是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和諧發展,是城市與農村的協調發展,是全社會成員共享改革開放偉大成果的和諧,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當文化建設的命題具體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時,依然要在立足于和諧這一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來認識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具體價值體現,同時要深刻認識到近年來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即是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果的歷史要求,同時也是進一步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保障力量。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在推進我國經濟社會與文化、體育的協調發展及城鄉間經濟、文化、體育的協調發展上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

推進農村體育文化建設需要在正確評估農村體育現有發展水平、軟硬件條件、經濟力量、文化習俗等要素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如下2個方面的協調發展。1)農村體育文化與經濟、社會諸要素之間的協調發展。這體現在: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與農村文化傳統、民俗的協調;體育文化功能與農村固有價值體系的和諧;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與不同地域農村地理、氣候特征的和諧;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和諧;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與經濟生產活動之間的和諧等。2)要關注體育事業自身發展規律,體現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內部及其相關體育事業的和諧價值。這表現在: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與傳統休閑方式之間的和諧;農村體育硬件建設與民間、民俗體育的和諧;農村體育的組織與節日慶典之間的和諧;農村群眾體育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的協調等方面;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與小城鎮體育、城市體育及我國體育事業全局發展的和諧。

2.2以培養新型農民為根本的人本價值訴求: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樹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提高農民文化素養和生活質量的基本途徑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rI“,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把改善農村的著力點從關注農民的物質利益擴展到促進和實現農民的全面發展。切實提出了改善農民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環境,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民主政治素質的歷史性舉措。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具體要求。其中有文化是對新型農民的首要要求。從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來看,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核心和本位,農民的生存與發展是新農村建設最高的價值目標。因為,農民是農村的主人,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村傳統習俗與文化的承載者,是新農村的推進者,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社會結構性失調,使得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日益凸顯。目前,我國農村人口素質明顯落后于城市人口素質,表現在: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農民平均收入低于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于城市人口,身體健康水平低于城市人口,對社會公共文化資源的占有率低于城市人口等方面。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的數據顯示,我國農業從業人員文化程度構成中文盲占9.5%,小學文化程度占41.1%,初中文化程度占45.1%,高中文化程度占4.1%,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2%。

盡管我國農民在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相對于城市人口處于弱勢地位,但是,經歷了深刻、全面、巨大的社會轉型,在此過程中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農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具有“過渡性”特征的現代性,如對現代科學、文明既有學習、接受的欲望與能力,同時又頑固守舊;既渴望并接受著城市現代文明又留戀鄉土文化;既延續著傳統審美習慣的慣性同時又在對現代審美價值觀進行重組;既能夠參與現代工業生產又缺乏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既表現出價值行為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同時又提出了長遠利益的價值訴求等,因此,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必須要以培養新型農民為根本,體現以人為本的建設和發展理念,切實有效地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一個可以看見的潛在的有利條件是當代農民的“過渡性”特征,這將使得農村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成為農民自身的需求。

“在一個社會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人的現代化,現代制度是不可能很好運行的”,“任何社會和社會變遷中,人都是一個基本因素”?;诖?,我們認為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根本理念是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建設成果、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和體育事業發展成果。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人本價值追求就是要實現農民的全面發展,提升農民的體育科學文化素養,不斷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要,切實保障農民體育文化權益和共享公共體育文化資源的權益,改善農民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身體健康水平和生活質

量,承載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重任。

2.3以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為目標的發展價值訴求: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將為新時期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并成為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有研究認為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看,其“新”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產業發展要形成“新格局”;農村生產水平要實現“新提高”;文化事業要倡導“新風尚”;農村面貌要呈現“新變化”;農村治理要健全“新機制”。從中可以看出,“新農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發展。前文談到了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以和諧為主題的價值訴求,并且其和諧的根本是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和諧。這表明了文化建設、經濟建設的辯證關系。文化建設要服務于經濟建設,經濟建設要為文化建設提供物質保障。再從新型農民的培養上來看,人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同樣是辨證統一的關系,提升農民素質是經濟建設的基礎環節,為經濟發展上臺階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而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成果最終服務于人的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的成績,農民素質的提升都關系到潛在經濟發展空間實現的可能性。

在2005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目前,農村文化建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不相適應,因此,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基本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農村文化新格局。

2002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體育事業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薄兑庖姟愤€特別強調要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使之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王鈞也曾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體育產業迅速成長,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朝陽產業,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廣闊”。這表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不僅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體育文化的建設不僅為農村經濟建設保駕護航,同時也是經濟建設的內容之一。

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3個方面。

1)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內在和諧是經濟發展水平上臺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部分區域相對滯后的農村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文化建設上不去,其經濟結構、生產方式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2)通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提升農民素質,從而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目前,我國農民的身體形態、素質、技能等大部分指標低于科技人員、行政人員、工人等人群,因此,通過在新農村建設中推進體育文化建設,增強農民的健身意識,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廣大農民的身體素質,促進農村勞動生產力的發展。

3)通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發展農村體育產業,帶動農村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目前正在悄悄興起的自駕游、自助游、徒步游等已成為人們新的旅游方式。如果我國農村地區抓住這些機遇,把豐富的農村體育文化資源轉化為農村體育文化資本,在大力建設和發展農村體育文化產業的同時,帶動與之相關產業的發展,既充分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又使農村廣大肥沃的體育文化資源得以利用,這必將極大地提升新農村的經濟實力?!绑w育搭臺、經濟唱戲”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努力打造“鄉村一都市體育圈”“山水體育旅游”,使農村體育文化產業成為具有“自我造血”機能的新型農村文化產業成為可能。

2.4以建立農村體育良性發展機制為內核的生態體育價值訴求: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體育產業向農村拓展的基本保障,是農村體育實現自主發展和多元融資的前提條件

從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基本呈現出東“高”西“低”,城“優”鄉“劣”的發展格局,但就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而言,“第5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統計,我國現有體育場地85萬多個,其中僅有8.18%分布在鄉(鎮)村。隨著近幾年“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施,農村體育場地設施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村的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城鄉體育發展的差異依然存在。

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要促進城鄉體育的協調發展當然是其追求的價值目標,但是還需認識到只有建立了農村體育的良性發展機制,才是保障城鄉體育協調發展的基礎;因此,從體育事業自身發展的視角來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必然要以建立農村體育良性發展機制為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可持續性,并保證其“和諧價值”、“人文價值”和“發展價值”的實現。

通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促進農村體育良性發展機制的建立,要本著“第一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促進第一產業”的原則,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轉型,努力實現農村體育文化發展的產業化、集約化、服務化和生態化。以建立農村體育良性發展機制為內核的生態體育價值訴求,必須以發展生態化的農村體育產業為其核心目標。盡管我國體育產業化已經又過了近20年的道路,在農村也已不是新鮮事物,但是,目前有限的農村體育產業是過度依附城市體育和旅游而發展的。在農村社會范圍內其不成規模,不成體系,尚不具備自我造血的發展潛能。

通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促進農村體育產業鏈的形成,使其具備自我造血的發展能力,需要做好如下4個方面的基礎工作。

1)要通過保護民間體育傳承人,來保護和挖掘民族體育和民俗體育,保護民間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維系業已薄弱的農村體育、藝術生態體系,并力求維持其“原生態”。這將成為體育產業在農村扎根的文化基礎,是爭取政府資金投入及吸引社會資本發展農村體育產業的基本前提,也是擺脫農村體育產業對城市體育產業過度依附的前提。

2)要立足于保護農村自然生態的基礎上,科學、合理、高效地開發和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和空間資源。充分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鄉村文化,依托農村山地、湖泊、林區等建設一批生態型種植、養殖基地和觀光、度假、旅游休閑農莊,推廣“農業生態游”“農村徒步游”“戶外拓展訓練”“定向運動”“極限運動”等。

3)培養和建設一支懂專業、會管理、善開發、強經營的農村體育產業人才隊伍。目前大多農村文體干部只是在節日配合開展些文體活動,致使農村體育工作中心長期定位于服務,而很少考慮體育的自主發展問題。其主要原因是農村體育工作者中很少有人懂得體育經營和管理,嚴重缺乏相對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因此,努力培育一批素質高、業務強的體育產業經營和體育事業指導隊伍是建立農村體育文化良性發展機制的人力資源保證。

4)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和爭取政府投入,建立多級利益主體謀求合理、有效利益的保障機制,為農村體育文化產業的生態體系建設提供政策保障。關于吸引社會資本和政府投入發展農村體育產業的問題,也就是農村體育產

業的融資體制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完善我國體育產業立法這一嚴肅的課題。其具體問題包括:制定體育行業的開業標準和從業條件,明晰進入體育產業的主體;規定營利行為的范圍,明確營利行為合法與違法的界限,避免非法謀利,保障體育產業有序運行;明確政府的管理范圍,以及通過什么手段進行管理等。應該說有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才能有效吸引社會資本和政府對農村體育文化產業的投入,進而保證各級利益主體合理、合法利益的實現。

3 農村體育文化價值訴求的深層意蘊

3.1體育行政由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的深刻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后進行了8次政府機構改革。一系列的改革體現了我國政府革除行政管理體制痼疾,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構建民主社會的決心。政府的歷次改革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在我國政府行政效率提升的同時,也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的公平和凸顯了公共行政的社會價值。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的體育行政部門同樣也在追求效率與民主的價值和諧,但是,我國體育事業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在發展的不同時期側重不同。從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全局來看,曾一度將體育事業的效率作為體育行政部門的最高目標,強化效率在體育行政目標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從而宣揚了一種工具理性,忽視了價值理性。隨著奧運會后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環境、條件的轉變,在農村體育文化建設進程中應當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體育事業發展的價值理性,推進我國群眾體育事業整體良性發展。

相對于我國一度對競技體育的重點投入和優先發展所帶有的泛政治化、工具理性和超越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如今轟轟烈烈的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則表明國家政府對體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考量由泛政治化、工具理性向追求社會公正、提供社會服務轉變。由超越經濟發展水平轉變為適應經濟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適應體育事業內在發展機制、規律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表明了我國政府及體育行政部門對體育事業核心價值的轉變,我國政府開始關注體育事業的社會公平,關注并積極回應和參與廣大農民的體育需求,體現了積極作為的社會責任感。

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其本質上是社會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因此,其本身就體現了當前我國政府對“社會性效率”的要求,如公共利益、個人價值與發展、農民平等權利的體現等。尤其是近年來一系列關于農村體育政策、制度的出臺更彰顯了我國體育行政的民主責任與政治義務。我國在體育事業發展總體要求已從追求效率向追求民主轉變。

3.2全社會多極利益主體的互利、合作與共贏

上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從國家政府的立場和宏觀社會發展視角出發必然要以實現社會的和諧為根本主題,從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出發要實現農民主體利益的最大化,基于縣、鄉(鎮)、村等地方政府主體利益的立場出發必須實現政府責任、義務、投入和政績效益的最優化,從體育職能部門和社會資本主體的利益出發則要以建立農村體育自主發展的良性發展機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為價值訴求,可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將實現國家政府、地方政府、體育職能部門、社會資本持有者和農民群體多極利益主體的價值追求。

當然,不同利益主體的價值訴求可能會在局部的層面形成沖突。從博弈論的學科視角來看,在農村體育文化建設進程中,不同的利益主體有著不同的利益要求,表現為不同的要求和行動,這就有可能造成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利益博弈。例如,將其都作為“理性經濟人”,國家政府、地方政府、體育行政部門以及農民在體育場地設施上投入的資金分配比例上會出現博弈行為,都會選擇以最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為代價,獲取最高的效率和回報。而更為重要的是在農村體育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各級政府在追求社會性效率、塑造新型農民和“培育農村體育文化市場”等方面的價值追求是一致的。同時文化市場的培育又成為社會資本主體培育和發展農村體育產業,發展鄉村山水體育旅游的基礎性工作和前提條件。由此來看,政府與社會資本主體同樣在所追求的長遠、整體價值上具有極高的一致性,因而,不同利益主體的博弈行為是整體目標一致前提下的局部利益博弈行為,他們存在著很大的合作空間,完全可以在互惠利他的基礎上開展合作,自覺規劃和調節集體共同利益,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和諧合作的體育利益共同體。

4 結語

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被隆重推上社會歷史舞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根據文化的分層理論認為農村體育文化包含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4個層次。如今在體育的物質文化層面已取得顯著成效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為今后全方位的開展農村體育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依據我國現階段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農村體育文化屬于低商業價值高社會價值的文化產品,因此,現階段發展農村體育文化應以凸顯“社會性效益”為主導,但是從文化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因在凸顯“社會性效益”的同時兼顧其商業性價值,關注農村體育文化市場培育。

當前我國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表現在如下方面:

1)以和諧為主題的核心價值訴求,表現為促進農村體育事業與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及體育事業自身和諧發展;

2)以培養新型農民為根本的人本價值訴求,表現為幫助農民樹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農民文化素養和生活質量;

3)以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為目標的發展價值訴求,表現在為新時期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并成為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4)以建立農村體育良性發展機制為內核的生態體育價值訴求,表現為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是體育產業向農村拓展的基本保障,是農村體育實現自主發展和多元融資的前提條件。

如今在我國全面開展的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以改革開放30年巨大的經濟成就和深刻的社會制度變革為歷史背景,以讓廣大農村共享改革開放的巨大經濟成果和社會建設成果為理念。它集中地體現了我國政府建設和諧、公正、民主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體現了我國體育行政由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的深刻轉變,搭建了全社會多極利益主體通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實現互利、合作與共贏的平臺。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第5篇

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財稅政策及其效果

(一)優化財政投入方式,通過以獎代補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近年來,國家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投入逐漸加大,為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財政專項中以獎代補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普遍應用的模式。2005年,我國政府啟動了十大節能工程。2007年8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財政對十大重點節能工程范圍內的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采用“以獎代補”模式,獎勵金額按項目技術改造完成后實際取得的節能量和規定的標準確定。具體辦法是對工程中的節能量超過1萬噸標準煤的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給予獎勵,獎勵標準為項目改造后每形成1噸標煤節約能力,東部地區獎勵200元,中西部地區獎勵250元。對符合獎勵條件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為調動企業積極性,按企業報告節能量先預撥60%的獎勵資金,等項目完成后,再根據審計的節能量進行清算。

(二)利用資源價格走低,引導產業結構調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政府積極應對,利用當時資源產品價格走低的時機,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通過資金引導,促進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節能減排。2008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頒布了《緊急落實新增中央投資工作方案》,在新增的中央投資中,“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重點流域工業污染治理工程”共安排25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涉及468個項目。這些項目基本上都是企業投資項目,國家只給予一定的引導資金。通過實施上述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帶動企業和社會投資約370億元。此外,中央財政第二批和第三批分別下達以1300億元和700億元財政資金。據統計,2006年-2008年,我國政府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36億元、中央財政資金505億元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主要用于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節能環保的能力建設。這些措施使全國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149萬噸,新增燃煤脫硫機組容量9712萬千瓦。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9%,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4.42%和5.95%。

(三)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推動社會資源綜合利用

除了工業領域的節能工程之外,居民生活的日常消費用品也是大量產生廢棄物的領域,尤其是家用電器和汽車這兩個領域。中央政府通過節能惠民工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和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現資源化和再利用。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了70億元資金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和福州、長沙等地,開展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等5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試點。對交售補貼范圍內舊家電并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原則上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分品種確定最高補貼額度;對回收補貼范圍內舊家電并送到拆解處理企業的運輸費用,給予定額補貼。

(四)通過稅率調整,加快企業節能減排

為鼓勵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在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和關稅等領域進行全面推進,鼓勵企業使用廢舊資源進行生產,尤其是高耗能行業高污染行業三廢資源的再利用。

2005年,調整了部分應稅品目資源稅的標準,調高了河南、山東、福建、云南等15個省市(區、縣)煤炭資源稅稅額標準;在全國范圍普遍調高了油氣田企業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稅額標準;并陸續提高了錳礦石、鉬礦石、鐵礦石、有色金屬等應稅品目稅稅額標準。自2006年4月10日起,將精煉銅及銅合金的出口暫定稅率由5%調至10%,銅材的出口稅率由0調至10%。2008年底,全面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通知》,對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作了分類整合,通過增值稅免征、即征即退,以及先征后退以所得稅、關稅的減免等措施,從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多個環節等領域引導和激勵企業節能減排。

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009年上半年,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節能減排給我國的帶來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從宏觀指標來看,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在一季度下降2.89%的基礎上,累計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個百分點。

全國單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3年累計下降10.1%,節能約2.9億噸標準煤。全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不斷降低,2007年分別下降4.66%和3.14%,2008年分別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三年累計分別下降8.95%和6.61%。

與此同時,實現了環保、經濟、社會多重效益。以舊換新帶動汽車家電消費,可以促進汽車、家電生產、營銷、物流、售后服務行業的發展,安置大量回收拆解企業人員就業。據估算,2009年可帶動以舊換新汽車100萬輛以上、家電500萬臺,直接拉動市場消費1000-1200億元;節能160萬噸標煤,回收利用各種資源近230萬噸,其中,廢鋼鐵150萬噸,廢有色金屬17萬噸,廢塑料25萬噸,廢橡膠近20萬噸;穩定和擴大就業近5萬人;此外,對家電的財政補貼還帶動了市場銷售的上升。自2009年6月1日實施以來,能效等級2級以上的高效節能空調銷售比重由5%左右一躍上升到15%左右。

循環經濟財稅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深層次制約因素

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少排放,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央共下達財政資金3800億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優化產業結構,通過提高對于兩高一資行業的資本金比例,提高準入門檻,改善投資結構。存在的問題:一是地方政府財力有限,配套資金不到位,制約了項目的進展;二是中央財政資金閑置,或被挪用;三是政府資金的投入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據調查,2006年-2007年41戶被調查企業共投入168.89億元用于節能減排,其中,企業自籌165.83億元,財政及國債投入3.06億元??梢?,財政資金只是企業節能減排資金的一小部分。另據統計,2009年,中央財政支出450億元用于節能減排,但這些資金分散到地方之后,投入強度不足的問題就明顯的顯露出來。例如,2007年上半年,湖南列入“國家千家節能企業”共有28家,技術改造項目150多個,需要資金上百億元,但大部分資金沒有到位。

與此同時,資源稅對于節約資源和降低污染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提高?,F行資源稅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征收主要在開采環節上,企業可轉嫁到生產企業,并最終由消費者承擔。因此,企業對于資源開采缺乏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二是征收范圍過窄,不能對所有的資源形成有效的保護。三是從量計征的資源稅稅率太低,難于反映企業對于資源與環境的使用成本。

制約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是:

(一)高增長高消耗與生態環境矛盾長期存在,且短期內有激化的趨勢

自2003年我國進入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期以來,以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為主的高耗能工業加快發展。這使得發展循環經濟所帶來的正面效應不斷被抵消。同時,我國對于能源利用的技術發展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通過技術進步降低能源消耗也是不現實的。因此,由于發展階段的約束,目前的一些節能減排措施不僅實施難度較大,而且效果大打折扣。

(二)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效益最大化與社會公民責任的矛盾,需要政府支付改革成本

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環境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但是,發展循環經濟不僅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需要對于現有的產業組織形態的變革。這需要企業增加投入,購買環保設施,實施技術改造。一些地方和企業也由此出現了產品成本上升的問題,即所謂“循環不經濟”的現象。在管理上,對于循環經濟缺乏一個系統的政策、實施和績效管理機制。一些地方對于循環經濟發展大多停留在行政推動的基礎上,如建立循環經濟發展基金,通過各級財政補貼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引導。

(三)分稅制條件下財力分配中地方與中央的利益博弈導致了政策執行軟硬有別

分稅制之后,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依賴于地方企業,而地方企業中短期效益最高的是能源性行業,即所謂的“兩高一資型”工業。在利益驅動下,各地大力發展鋼鐵、煤炭、鋁、電力等資源性產業,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對于環境保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此,地方利益與中央利益的偏差導致發展循環經濟有可能成為一廂情愿。同時,通過財稅政策增加財政專項和減免稅收,是對地方和企業的一種貨幣補貼,但從目前的管理制度來看,能獲得這些補貼的企業大多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很難享有。

進一步完善發展循環經濟財稅政策的建議

(一)加強財稅引導,建立和完善資源與環境補償機制

隨著建設財政向公共財政的改革,政府的工作重心也會由項目建設逐步轉向公共服務領域,資源與環境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一些地區還成立了循環經濟專項基金扶持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但對于如何修復企業污染導致的環境損害,特別是跨區域的環境損害補償機制,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下一步改革需要建立中央的縱向轉移支付和與地方橫向轉移支付共同作用,建立超越行政地域的財政補償機制。

(二)深化資源稅與環境稅改革,建立全面協調的財稅調節機制

一是進一步深化資源稅改革,在目前擴大征收范圍的基礎上,深化征收方式,針對資源產品的不同特性分別實施從量和從價征收,如對于價格彈性低的準公共產品石油、天然氣和水資源等,可以采取從量征收;而對于完全市場化的,如礦產資源等,改為從價征收。二是在目前費改稅的基礎上,取消排污費,代之以環境稅,并將碳稅作為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三是平衡現有稅種之間的關系,可按照國外發達國家一些作法,開征碳稅與其他稅種,減少或抵扣企業所得稅等,減少企業負擔,激勵企業保護環境,充分發揮稅收工具的調節作用。

(三)進一步拓展財稅政策作用的廣度和深度,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機制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模式論文范文第6篇

具體來說, 經濟的不斷高速發展使我國取得了萬眾矚目的成就, 也造就了中國特有的發展模式“中國模式”, 這種模式有利也有弊, 開始我們看到的是生產力的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我國也因此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然而, 這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緊接著, 一些弊端逐漸顯現, 物價在不時地上漲, 一些地區的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 環境問題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新的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 國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的政策及法律越來越多、越來越嚴, 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如果不能及時轉變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模式, 產生的問題會更多, 后果也將難以估量。

因此, 針對以上問題, 我認為為了更好的實現我國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應當對高速發展的經濟模式做出以下幾方面的完善:

一、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 放緩經濟發展的速度。

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資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加, 伴隨著的是資源與環境承載力的下降, 由此導致了自然資源承載力負荷不了如此高速的發展速度, 如果繼續以這樣的或者更高速的速度發展下去, 將會給安全生產、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甚至和諧社會的建設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壓力。再加上經濟總量持續加大可能導致的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較慢, 這都給資源和環境施加了更沉重的壓力。除此之外, 環境污染越來越呈現的全球化現象也將給環境保護帶來難題?;谝陨锨闆r, 想要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進而保障環境安全是十分困難的。

二、需要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的發展來面對碳排放面臨的巨大國際壓力。眾所周知, 我國高能耗產品產量已經過高, 而這些產品的大量生產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提倡低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時代,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利益增長是不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無論是從我國承擔的國際減排責任還是從我國逐步推進的綠色轉型道路考慮, 都必須加大碳減排的力度。

三、制定指標體系, 積極推進發展模式的轉變。

一方面, 將環保指標納入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 新施行的環保法規定了環境保護問責制, 對負有環保監管職責的官員實行更嚴厲的問責。另一方面, 加大政務公開力度, 明確公民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如新環保法新增專章規定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3]要求政府及時向全社會發布違法企業名單, 并把相關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 此外, 還鼓勵公民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必要時可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四、重視政府體制改革, 加快我國從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模式向市場主導型發展模式轉變。在經濟學中, 政府和市場都有各自的邊界, 如果政府干預過多, 超過了邊界, 不但會導致自身效率低下, 還會影響市場經濟的順利進行, 更會產生各種尋租現象。因此, 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改變為一個真正的服務型政府, 從直接干預轉變為更多的提供公務服務和法律保障, 更多的強調市場的主導作用和地位。

五、結論。

改革開放后, 我國推行市場經濟改革引起了貧富差距、腐敗、低效能等副作用, 而這次三中全會被外媒稱為我國繼續深化改革的風向標, 以放緩經濟發展的速度為前提, 對別國羨慕的高速發展進行一次大手術, 以此來整合國內資源,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解決部分遺留問題, 讓老百姓能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有接受優質和平等的教育機會, 有透明、負責任的政府來為其服務。我相信如果調整好經濟發展的速度與符合我國國情的經濟增長模式, 以上的目標都會實現。

摘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 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經濟的高速發展是一個好現象, 它可以提高生產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進而提升中國綜合國力, 但長期這樣發展下去, 必然會產生一些副作用, 過快的發展會使貧富差距拉的很大, 也許會成為金融危機的誘因, 而其帶來的環境問題更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為了我國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我國應該放緩經濟發展速度, 對經濟模式做出一些改變。

關鍵詞:經濟模式,放緩,改變

參考文獻

[1] 世界解讀三中全會公報.感嘆中國改革決心[N].環球時報, 2013-11-13.

[2] 徐云, 曹鳳中.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應該減緩[J].中國環境管理, 2011 (2) .

上一篇:農業生產環境成本試析論文范文下一篇:農牧業經濟與旅游產業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