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

2024-05-03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利用非結構化方法PR模型,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競爭度進行計算。首先利用面板回歸分別測算2006-2009年間我國財產險及人身險的競爭態勢,后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對財產險及人身險市場的逐年H統計值進行測算,認為:1.2006-2009年我國保險市場包括財產險和人身險市場從總體上均為壟斷競爭市場。2.從逐年H統計量的計算來看,自2007年起,財產險市場趨于完全競爭市場,而人身險市場的競爭程度仍較為穩定的處于壟斷競爭。

[關鍵詞]保險市場;競爭度;PR模型;H統計值

我國保險業的競爭結構從僅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完全壟斷階段(1979-1988)演變為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及平安保險公司主導的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1989-2000)。加入WTO后,我國保險業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外資、合資以及新興的中資保險公司不斷涌現,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保險集團控股公司共有8家,經營財產保險的中資保險公司34家、外資保險公司19家,經營人身保險的中資保險公司33家、外資保險公司28家,另外,再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保險中介公司也有所發展。探究近年來保險行業的競爭程度將有助于從總體上了解我國保險業外部治理的大環境,進而為保險企業和監管機構提供有利于制定提升企業競爭力和行業有效競爭程度政策的理論依據。

本文利用非結構化方法PR模型,分別對我國財產險市場和人身險市場2006-2009年的競爭度進行測算,以期得出我國保險市場當前的競爭態勢。

一、文獻綜述

度量競爭程度的方法分為結構化方法和非結構化方法。結構化方法一般指SCP范式框架及ES效率結構。非結構化方法通常指BL模型(Bresnahan[1]和Lau[2])和PR模型(Panzar and Rosse)[3],其通過估計市場價格的背離程度來衡量企業的競爭行為,并沒有應用到市場結構的信息,較于結構化方法,能更為準確的度量競爭行為。目前理論界常用的非結構化方法是PR模型。

國外學者已將PR模型用于衡量各國金融行業的競爭度,較為廣泛應用在銀行業中。最早采用PR模型測量銀行業壟斷性的是Shaffer(1982)[4],他認為在長期均衡中用壟斷或完全競爭來表現銀行業的競爭程度并不準確。隨后,壟斷性檢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比如Nathan,A. and Neave,E(1989)[5] 對1982-1984年加拿大的72家銀行的競爭行為進行分析,認為其競爭結構為壟斷競爭,Vesala,J(1995)[6]測算1985-1992年芬蘭銀行業的競爭度,結論為除兩年特殊情況,其他年份芬蘭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均為壟斷競爭。Hondroyiannis,G,lolos,S and Papapetrou,E(1999)[7]測算1993-1995年希臘銀行業的競爭度,Bikker,J.A. and Haaf,K(2000)[8]計算23個發達國家的銀行業的H統計值等等,其結論普遍為發達國家的銀行業競爭環境為壟斷競爭。隨后,學者運用PR模型對部分非洲國家(Buchs and Mathisen)[9]及拉美國家(Yeyati and Micco)[10]的銀行業的競爭結構進行測度,結果普遍為壟斷競爭。而PR模型在保險業中的應用則相對少見,Celik和Kaplan(2007)[11]測算了2002-2004年土耳其保險市場的H指數,認為土耳其保險市場為壟斷的市場結構等。

在我國,PR模型的應用還很有限,主要應用于銀行業,而保險業中十分少見。最早引入PR模型衡量我國銀行業壟斷程度的為葉欣、郭建偉和馮宗憲(2001)[12],認為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已初步具備壟斷競爭型市場結構的特點,但競爭程度仍很低。趙子銥、彭琦和鄒康(2005)[13]通過計算1993-2003年我國銀行業的H統計值,認為我國銀行業已處于壟斷競爭結構,但四大國有銀行間的競爭環境趨向完全競爭型等等。而在保險業中,邵全權(2008)[14]首次引進PR模型,樣本期為1999-2006,他認為我國財產市場當時為壟斷競爭結構,而人身險市場則屬于寡頭壟斷。

二、PR模型的主要思想

PR模型是由Panzar 和Rosse(1977[15],1982[3],1987[16])提出的非結構化分析方法,也稱H統計法。其通過分析企業總收益及投入成本的變動彈性來判斷行業的競爭狀況。

當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企業i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若需滿足市場上的均衡,則零利潤的約束條件為:

其中,*表示均衡值。市場的支配力量則通過單位投入價格所能引起的均衡收益的變化量來衡量,即:

H統計值對應的市場結構及競爭程度如表1:

表1:H指數的含義。資料來源:邵全權.保險競爭的經濟分析.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2):188[14]

三、 模型設計及數據來源

借鑒Celik和Kaplan(2007)[11]及邵全權(2008)[14]的研究思路,本文構建如下模型:

其中,R=(保費收入+投資收入)/總資產, W1為賠款支出/總資產,W2為傭金與手續費/總資產,W3為營業費用/總資產,W4為總資產,ε為隨機誤差,代表其他因素的影響及統計誤差。

本文選取的樣本期為2006-2009年,分別研究經營財產險和人身險的保險公司。由于保險行業經營周期存在特殊性即其盈利需要一定時期,并考慮各保險公司所占我國保險業的市場份額即其代表性,本文選擇以下保險公司為樣本。財產險方面,本文選擇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華泰財產、大眾、天安、中華聯合、華安、香港民安、永安、美亞、豐泰、皇家太陽、三井住友及美國聯邦上海(已更名為丘博)等15家財產險公司。在人身險方面,本文選擇國壽股份、平安壽險、太保人壽、新華、泰康、友邦、中宏、太平洋安泰、信誠、中華聯合、金盛、安聯大眾、中??德摷昂憧堤彀玻ㄒ迅麨樘彀踩藟郏┑?4家人身險公司。

本文數據均來源于《中國保險年鑒》(2007-2010)及各公司年報。

四、我國保險業H統計值的測算及分析

運用面板回歸,計算我國保險業2006-2009年財產險及人身險的競爭度指標如表2。

由表2可知,無論是財產險還是人身險的回歸方程,R2均很高,F統計量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檢驗,雖然有個別回歸系數的t值未能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檢驗,如財產險的的系數等,說明存在多重共線性,但通過相關系數的測算,發現變量間的相關系數很小,因此,兩個個回歸方程均為可靠的。

從總體上來說,我國人身險和財產險的H統計值均為0.48,即我國保險市場為壟斷競爭市場,且整體結構傾向于競爭結構。

就財產險而言,賠款支出指標相當顯著,傭金和手續費次之,營業費用最不顯著。從對H統計量的貢獻上,賠款支出最多,傭金和手續費次之,營業費用最少。這說明,2006-2009年,我國財產險市場上,賠款支出對于收入的價格彈性最大,大于傭金及手續費,也大于營業費用。

就人身險而言,傭金及手續費指標和營業費用指標均十分顯著,而賠款支出指標并不顯著。從對于H統計量的貢獻角度,傭金及手續費最多,營業費用次之,賠款支出最少。說明在人壽險市場上,傭金及手續費對收入的價格彈性最大。

五、2006-2009年我國保險業各年的H統計值

運用多元回歸的方法,分別對我國財產險和人壽險2006-2009年各年的H統計值進行測算,結果如下表:

(一)財產險逐年H統計值

(二)人身險逐年H統計值

由表3、表4可知,相對于人身險逐年的多元回歸結果,財產險07、08、09年的回歸結果無論從可絕系數,還是t檢驗、F檢驗的結果來看,方程的擬合優度都較好。而財產險2006年、人身險2006-2009年的回歸方程,均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盡管如此,多元回歸的結果仍能夠起到輔助分析的作用。

自2007 年起,財產險的H統計值便處于較高水平,說明我們財產險市場的競爭態勢趨于競爭性市場,而這三年對H值貢獻最大的指標由賠款支出轉變為營業費用。而人身險的H統計值更接近于壟斷競爭。

六、 結論

1.2006-2009年我國保險市場包括財產險和人身險市場從總體上均為壟斷競爭市場。

2.從逐年H統計量的計算來看,自2007年起,財產險市場的競爭態勢趨于完全競爭性市場,而人身險市場的競爭程度仍較為穩定的處于壟斷競爭。

參考文獻:

[1]T.Bresnahan. The Oligopoly Solution Concept is Identified [J].Economics Letters,1982,(10):87-92.

[2]L.Lau. On Identifying the Degree of Competitiveness from Industry Price and Output Data [J]. Economics Letters,1982,(10):93-99.

[3]Panzar, J.C. and Rosse, J. N..Structure, Conduct and Comparative Statistics[R]. Bell Laboratories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1982:248.

[4] Shaffer, S. .A Non-constructural Test for Competi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Proceeding of a Conference on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1982:225-243.

[5]Nathan, A. and Neave, E..Competition and Contestability in Canada’s Financial System: Empirical Results[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22):576-594.

[6]Vesala, J. Testing for Competition in Banking: Behavioral Evidence from Finland[J]. Bank of Finland Studies,Working Paper ,1995.

[7]Hondroyiannis, G., lolos, S. and Papaetrou, E.. Assessing Competitive Condition in the Greek Banking System[J].Journe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1999,9(4):377-391.

Assessing competitive conditions in the Greek banking system*1

[8]Bikker, J. A. and Haaf, K.. Competi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Research Series Supervision No.30.

[9]Buchs and Mathisen. Banking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in Ghana[M].IMF Working Paper,2005,January.

[10]Yeyati and Micco. Concentration and Foreign Penetration in Latin American Banking Sectors: Impact on Competition and Risk[R].IDB working paper,2003,No.417

[11]Celik, T. and Kaplan, M.. Competition in the Turkish Insurance Sector,2002-2004. Working paper.2007

[12]葉欣,郭建偉,馮宗憲.壟斷到競爭:中國商業銀行業市場結構的變遷[J].金融研究,2001,(11):79-85.

[13]趙子銥,彭琦,鄒康.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結構分析——基于Panzar-Rosse范式的考察[J].統計研究,2005,(6):69-73.

[14]邵全權.保險競爭的經濟分析[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2).

[15]Rosse,J.N.and Panzar,J.C..Chamberlin vs.Robinson: An empirical test for monopoly rents[R]. Bell Laboratories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s,1977:90.

[16]Panzar, J. C. and Rosse, J. N.. Testing for monopoly equilibrium[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7(25):443-456.

[17]黃雋,白冰心.銀行業的市場競爭度:基于韓國、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的比較分析[J].經濟管理與經濟理論,2007,(4):40-44.

[18]黃雋.韓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的實證分析[J].東北亞論壇,2007,16(3):102-106.

[19]朱雪華.1998-2006中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8,(3):53-56.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國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發展狀況對我國國民經濟有很大的影響?,F如今,我國國民對保險的需求劇增,如何提升保險行業的經營效率是保險業發展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保險業的市場集中度,建立保險市場價格競爭行為和產品創新競爭行為的博弈分析,并簡要說明反映市場績效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指標,探究我國保險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關鍵詞]市場集中度 博弈分析 保險深度 保險密度

一、前言

我國的保險業發展起步較晚,新中國成立之后才開始現代保險產業的發展進程。在發展初期只有一家保險公司一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后來經過幾十年的停滯狀態,到改革開放后政府才恢復保險業的發展,使我國保險業發展成為集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和再保險在內的門類齊全的行業。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保險機構比2014年新增9家,達到189家。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1.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隨著國內保險公司數量的增加以及外資保險公司的不斷涌進,我國保險市場集中度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完全壟斷局面已被打破,競爭程度不斷增加,再加上近兩年我國領導機構對保險發展的重視,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二、保險市場集中度

目前,在國內保險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和外資保險公司逐步進入的環境下,“有效競爭”和“可競爭理論”對于中國目前保險業的現實意義在于,保險業要保持適度的集中度。

衡量市場集中度(cR)的高低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絕對法,二是相對法。由于相對法的測算結果受樣本數量影響較大,而我國的保險企業大多成立時間不長,數據極不健全,因此,主要采用絕對法來測量市場集中度。

貝恩根據產業內前四位和前八位企業的絕對集中度指標和市場份額,對不同壟斷競爭程度產業的市場結構進行了分類。

由以上結果可知,總體上,我國保險市場CR4和CR8基本呈現出相同的下降趨勢,這表明保險市場處于競爭程度不斷增強的調整過程中。但是,雖然行業集中率逐年下降,市場壟斷程度在穩步降低,但是按照貝恩的市場結構分類標準,我國保險業仍屬于寡占Ⅲ型市場結構。

三、保險公司價格競爭行為

(一)價格競爭“囚徒困境”

價格競爭是市場運作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經濟規律,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機制。但是,由于保險產品的定價依據是損失概率或死亡率,把價格看成決定交易成敗的唯一因素,難免會造成惡性的價格競爭,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

近期了解過博弈論之后,認為博弈在保險市場的價格競爭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這里用保險市場的在位者——已經在保險市場具有絕對優勢的保險公司或集團,以及保險市場的進入者——新進入的保險公司來進行保險產品價格之間的博弈。

保險公司的最終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而新進入的保險公司為了迅速在市場站穩腳跟,往往會在前期先放棄對利潤的追求,以增加市場占有率和保費收入為前期目標。面對新進入保險公司的競爭,在位者可能采取的價格策略有兩種:降價和不降價。假設現在保險市場上只有兩家保險公司:新進入者和在位者。面對新進入者的威脅,在位者降價的目的是為了占有和擴大市場份額,并乘機即走小公司;而新進入者在資本實力、消費者偏好等方面都具有劣勢,降價是一種被動選擇??紤]在位者具有先動優勢先采取行動,進入者在觀察到在位者的行動后再選擇自己的策略,兩家公司在不同策略下的動態博弈:

在圖中,參數Q1,Q2分別表示在位者和進入者的保險銷售量,且Q1>Q2,參數P1,P2分別表示在位者和新進入者最初不采取降價措施的價格,而P1’,P2’是在位者和新進入者采取價格下調措施之后的保險產品價格,即P1’1。

根據序貫博弈的逆向歸納法,如果在位者選擇不降價,則新進入者同樣不降價時所獲得的收益為Q2P2,而如果在位者選擇降價時所獲得的收益為(Q2+M)P2’,因為保險產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所以,(Q2+M)P2’>Q2P2,所以新進入者應該選擇降價。如果在位者選擇降價,則新進入者同樣選擇降價時的收益是Q2P’,而新進入者選擇不降價的收益是(Q2-N)P2,由于e>1,所以新進入者選擇降價的收益要大于不降價時的收益,所以進入者應該仍然選擇降價。因此,降價是新進入者的占優策略。當在位者認識到新進入者的占優策略是降價時,在位者的最優策略也是降價,因為Q1P1’>(Q1-M)P1.因此,在位者和新進入者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是(降價,降價)。顯然,雙方不降價時帶來的收益更高,說明雙方因個人理性帶來的競爭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陷入了“囚徒困境”,最終導致保險行業的虧損。這就需要有關保險監管機構或行業協會出面進行干預或協調,通過制定價格協議或者締結和約的形式抑制住保險市場的不斷降價行為,使保險產品的價格步入合理的軌道。

(二)合作博弈的帕累托改進

如圖二所示,在圖中,保險公司雙方在締結和約或聯盟之前,雙方的收益水平可用無差異曲線U1表示,無差異曲線上的點代表總體收益在在位者和新進人者之間的分配,其中A點代表兩個公司在價格競爭中的實際分配。此時,新進入者的收益為a,在位者的收益為b。在經過第三方出面調解并簽訂合同之后,兩個保險公司的總體收益水平明顯提高,用無差異曲線U2表示總體收益在兩公司之間的分配。

在簽訂價格協議之后,使在位者的收益水平不下降的行動策略是必須在無差異曲線U2的B點之后,而使新進人者的收益水平不下降的行動策略是必須在無差異曲線的c點之前,所以,無差異曲線U2的BC段即為帕累托改進區域,處在這個區域內的任何一點都有利于改進保險公司雙方的收益狀況。

但是,實際上,在實際保險市場的經營運行中,引入第三方的干預并不一定會避免“囚徒困境”的發生。其主要障礙是可能存在道德風險,在保證合同的懲罰機制或者獎勵機制不充分的情況下或者單次博弈的情況下,雙方可能為了各自的利益違背合約,最終導致囚徒困境的再次發生。

因此,從長遠來看,價格競爭并不是完美戰略,保險公司應該從保險產品創新、保險服務優化和品牌差異化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如我國的平安保險的集團化發展,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服務質量,加強產品創新,培養企業文化和品牌,通過廣告宣傳提升品牌價值,借助第三方信用評級增強品牌信譽,建立產業鏈的一體化和多元化發展,在廣大群眾中形成了不錯的口碑。

四、互聯網金融影響下保險產品創新的博弈分析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走向潮流,余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逐漸走向全國,風靡大眾。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三大支柱之一,也經歷著產品的變革與創新,互聯網與保險業的融合一方面拓寬了保險營銷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由此產生了保險行業的新險種,即互聯網專屬保險產品。在現在愈演愈烈的競爭形勢下,保險企業是否應該進行互聯網產品創新呢?現在假定市場上只有兩個參與者:互聯網企業A和保險企業B,他們都是理性經濟人?;ヂ摼W企業有兩種策略:創新與不創新,設互聯網企業A進入金融業的概率為P,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保險業也有兩種策略,設B進行創新的概率為q。從而得到支付矩陣:

根據反應函數,畫出兩個企業的最優反應曲線:

五、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

我國保險業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在需求的推動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體現在保險資產規模、保費收入等方面的宏觀績效有了很大增長,在這里,我主要通過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指標來進行簡要說明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成果。

由近年來我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變化值可以看出,我國的保險發展水平在不斷增長,并且可以預測其增長將會持續下去。這反映了我國保險業的壯大與發展以及我國消費者對保險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與2015年世界平均保險密度水平662美元/人以及2015年世界平均保險深度水平6.2%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六、對我國保險業的思考

從我國保險業的整體水平來看,保險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看,這場改革遠還沒有結束。從國內的發展狀況看,保險業壟斷程度仍然較高,市場管制較嚴格,缺乏公平的競爭環境;從國際上看,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仍比較幼稚,國際競爭能力不足。中國做為一個人口大國,保險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在逐漸升高。在計劃生育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養老金的缺口越來越大,如何使得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便成為時下熱門話題。長期護理保險的出現正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 養老金缺口 長期護理保險

人們的平均壽命變長,使得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情況下發生了人口老齡化現象。養老金數額已經無法滿足未來長時間的支付,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使老年人在發生傷殘疾病時可以獲得補償變得非常必要。

一、發展長期護理保險的必要性

1.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勞動力不足。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在建國后不久就奉行計劃生育政策,每個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子女。使得出生率急速下降。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我國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斷翻番,人民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已經開始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隨著生活質量以及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居民的死亡率也大幅下降。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使得老齡化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斷攀升。我國屬于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過渡階段,現階段仍然注重勞動力成本,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又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這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2.家庭結構導致生活壓力大。由于計劃生育的實行,現今中國家庭結構大多為:四個老人,兩個年輕人,一個孩子。兩位年輕人不僅要擔負起撫養孩子的義務,還要起到贍養老人的責任。隨著生活成本的逐漸提高,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巨大,而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相應的就會出現離婚,盜竊等危害社會安定的情形發生。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使得老年人發生保險責任規定范圍內的保險事故時能夠得到保險公司的補償,這不但使老人的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還減輕了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有利于社會生活的和諧穩定。

3.養老金缺口不斷放大.我國規定從職工的工資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比例的工資放入養老金賬戶中,以作為職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我國的養老金只是滿足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擴大,養老金已經入不敷出,養老金賬戶數額已經無法滿足長時間的給付要求,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擴大,養老金缺口也會逐漸擴大。單純依靠養老金已經不足以維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在此關鍵時刻,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通過商業保險來彌補養老金的缺口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二、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現狀

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目前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我國以前解決類似問題通常采用政府財政支出的方式,所以對長期護理保險從未涉獵。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重,單單依靠財政支出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反觀德國和日本,早已建立起完善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我國必然會在總結外國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三、發展長期護理保險的對策

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高齡群眾的養老問題都是依靠國家財政解決,而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劇使得財政壓力越來越大。人民群眾對于國家財政補貼的依賴心理根深蒂固。只有政府主動減少財政補貼,并且大力宣傳長期護理保險,才能使人民群眾從心里真正接受保險,親自去購買保險產品。在解決了人民群眾對于保險產品的偏見之后,國家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僅僅依靠單方面的減少國家財政支持還不足以徹底解決養老問題。保險屬于類奢侈品,在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今天,只有人民群眾保證基本的生活水平不受影響之后才有閑散的資金去購買長期護理保險,所以國家應該在稅收政策上做出調整,主動減少人民群眾納稅金額,使得人民群眾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去購買保險產品。

2.設計具有特色的保險產品,采用浮動費率。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高齡群眾可以推出具有不同特點的長期護理保險,在保證長期護理保險主要保險責任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輔助性的保險責任。針對投保人年齡的不同也應該采用不同的保險費率,年齡越高投保時所需要繳納的保險費就越多,反之則越少。采用浮動費率可以使得具有投保長期護理保險需求的人群具有時間上的壓迫感,能夠增加其投保的積極性。

3.借鑒國外經驗,吸引專業人才。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發展時間短,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保險歷史源遠流長,在人口老齡化未到來之前就已經注意到了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必要性。德國、日本已經建立了完備的長期護理保險體系,我國在面臨相同情況時完全可以向德國和日本借鑒相關發展經驗,發展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在發展初級階段,保險產品的設計是關鍵。由于之前沒有發展經驗,沒有相關的人才儲備,只有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才能設計出符合我國國情的保險產品。

四、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前景展望

雖然我國為解決人口老齡化推出了“二孩政策”,希望以此來解決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家庭結構的改變以及長久以來生育觀念的改變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加之生活成本的逐漸加大,使得大部分家庭無力來撫養“二孩”?!岸⒄摺倍唐趦炔粫θ丝诶淆g化造成任何影響,只有購買長期護理保險才是明智之舉。老齡化比例加重,配合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具有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魏華林,何玉東. 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市場潛力研究[J].保險研究,2012.

[2]荊濤. 長期護理保險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

[3]余濤. 我國開展長期護理保險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許多發達國家,保險已經進入成熟階段,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國保險業無論是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保險業發展的水平相比,還是與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內在需要相比,總體上仍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的起步階段。其原因主要在于國民的保險意識問題、經營方式問題等。因此,促進保險市場的更快發展,提高保險意識、改革經營方式尤為重要。

[關鍵詞]保險發展;保險意識;經營方式

[作者簡介]趙麗婭,廊坊師范學院經濟學院金融系,河北廊坊,065000

隨著我國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保險混業經營格局的逐步確立以及金融混業經營步伐的加快,我國保險經營主體進一步增多,保險中介機構快速增加,市場競爭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多元化、多層面、多角度的競爭,保險的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但是,無論是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保險業發展的水平相比,還是與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內在需要相比,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仍顯滯后,總體上仍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的起步階段。因此,促進保險市場的更快發展,必須分析我國保險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一、 我國保險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保險意識問題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保險意識是人類對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的客觀存在的一種反映,是人腦認識到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的一種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是人類能動地反映風險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是人類主動性的表現,而人的這種主動性即保險意識的能動性對保險市場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經濟貿易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日益復雜化,相互之間的依賴性加強,風險性也大大增加,因而各種各樣的保險形式應運而生。在現代經濟發達國家,保險種類繁多,對象廣泛,從財產物質到人,從物質損失到責任賠償,幾乎無所不“?!?。保險已經深入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成為第三產業的一個重要部門。第三產業是服務行業,而服務行業的發展關鍵取決于人們的意識程度。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歷程很好地見證了我國政府、居民保險意識從無到有、由淺入深,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一個過程。

我國的保險事業,由于種種原因,幾經周折。解放前,我國的保險市場基本上被洋商保險公司所壟斷。1885年,“仁濟和”保險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民族保險事業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在接收官僚買辦保險機構和改造民族資本保險公司的基礎上,建立了國有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經營國內外保險業務。但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期間,國內保險業務基本上停辦了,僅保留一些國外保險業務。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在“砸爛保險”的口號下,全國保險公司只剩下十幾個機構,500多名職工。1980年以后,才陸續恢復了以前停辦的保險業務,保險事業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1年12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已有更多外國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成立獨資或合資保險公司。2005年前9個月,全國保費收入2968億元,截至9月底,保險業銀行存款達3832億元,同比增長42.8%;各類投資合計3547億元,同比增長53.6%,保險的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 2006年,保險公司境內上市全面啟動。三年前,中國保險業最具實力的3家保險公司在境外上市,這3個按照發行價累計增長200%~500%的中國保險業龍頭企業的股票經歷了國際資本市場嚴格和挑剔的考驗。

通過我國保險事業從無到有的坎坷發展歷程,可以分析得出關鍵因素在于人的意識。意識指導人的行為,保險意識促使一系列保險政策、保險方案等保險行為的產生,而這些保險行為正是保險意識的體現。從中可以分析得出,沒有保險意識就沒有保險業的產生,而這些保險行為正是保險意識的體現。從中可以分析得出,沒有保險意識就沒有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保險意識是保險市場發展的根本和關鍵之所在。

(二)保險展業問題

保險展業,實際上就是保險推銷。是推銷人員(保險公司的員工和保險代理人)通過幫助或說明等手段,促使顧客采取購買行為的活動過程。開展保險展業具有必要性:大數法則需要保險經營必須具有承保風險的大量性;保險商品具有特殊性,即人們對保險消費需求心理滯后于保險經營所需要的時間程序,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保險人必須大力進行保險展業;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心理等因素都影響和制約著保險的需要;保險企業大量招攬業務,可以使保費收入增加,積累雄厚的保險基金,在保險市場上增強其競爭能力。

展業方式有直接展業和間接展業。直接展業是指由保險企業依靠自身的業務人員開展業務,辦理承保手續。間接展業是指保險公司通過保險代理人和經紀人開展保險業務。開展保險展業的主要途徑為保險企業展業、保險代理人展業、保險經紀人展業。在我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在全國各地都設立了分支機構,這為直接展業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國城市的企財險一般都采用直接展業方式,各分支機構都設有營業部門,直接承辦各種保險業務。此外,有些保險公司還直接通過郵寄、傳媒廣告、電話、互聯網或其他通訊工具與顧客取得聯系來招攬業務。 保險代理人展業是根據保險人的委托,在保險代理協議規定的范圍內代保險人辦理保險業務,這種展業方式稱為保險代理人展業。在我國,保險代理人分為專業保險代理人、兼業保險代理人和個人保險代理人。三種代理人的代理權限不完全相同。保險經紀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并依法收取傭金的單位。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保險經紀人只能以保險經紀公司的形式出現,這一點與保險代理人中有個人代理人形式不一樣。保險經紀人展業是指保險公司利用保險經紀人招攬保險業務。

到2007年初,全國處于經營狀態的保險代理機構(保險專業代理公司)1563家,占中介機構的74%;全國有保險營銷員 155.8089萬人,同比增加9.0207萬人,增長6.15% 。其中,壽險營銷員 137.5956萬人,同比增長3.57%;產險營銷員 18.2133萬人,同比增長30.74% 。2005年,保險營銷員實現保費收入 2128.59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43.2%,同比增長 6.75個百分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 1263.26億元,同比增長5%,占總保費收入的25.64%,下降 2.2個百分點。通過以上數據顯示并分析,我國保險業的發展速度與展業代理方式的發展速度存在一定差距。我國保險展業方式存在一些問題:保險代理人地位不明確、人員素質低、激勵措施不當等。

二、 我國保險業發展對策研究

(一)從“識”入手,深入人“意”

保險是為了應付特定的災害事故或意外事件,通過訂立合同實現經濟補償或給付的一種經濟形式。對保險及其特點的理解和認識,是促進保險發展的第一步。所謂“識”就是讓老百姓認識并了解保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這些都存在于老百姓的潛意識里,開發潛保險意識首先就是讓老百姓認識并了解保險。

1.利用銀保合作途徑加強保險意識并促進保險發展。通過銀行保險雙方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和溝通,共同建立銀行保險多層次的營銷網絡,并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制定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服務戰略,形成一套體現競爭優勢的差異化服務體系。同時,加強客戶關系管理,積累長期客戶群,對客戶群體進行細分,研究不同目標客戶群體的真正需求,做到知彼知己;對重點客戶進行滲透式營銷,對其他潛在客戶嘗試開展客戶經理營銷、 “捆綁式”銷售以及信函賬單、電話服務和信用卡服務等簡單易行的新型銷售方式,使客戶獲得方便、快捷、準確的“一站式”服務。

2.進一步利用網絡加強保險意識并促進保險發展。我國擁有廣闊而優良的潛在市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稱,我國2006年年底互聯網用戶為1.32億人。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網民增長速度很快,網民逐步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的特征,并且平均收入水平較高。這些網民觀念新,樂意選擇優秀的保險品種,有利于網絡保險業務的開展。另外,從保費收入與居民儲蓄余額的對比來看,發展中國家整個保險業的保費收入占儲蓄余額的比重一般為7%,發達國家一般為15%。我國保費收入僅占居民儲蓄的2.3%。通過開展網絡保險可以擴大保險產品在網上的宣傳,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更加便利,雙方的信息對稱和容量擴大,能夠推動我國保險潛在市場變成現實市場。

3.利用保險公司的上市進一步開發保險意識。2006年底,保險公司境內上市工作全面啟動。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在2007年初以媲美任何一只大盤股的實力在中國股市隆重亮相。其后,平安保險等優質保險公司的股票也在上海和深圳的證券交易所掛牌流通,近3億的中國保險消費者和保單持有人可以通過投資保險公司股票分享中國保險業高速成長的收益。保險公司在境內上市,除了投資者可以分享成長的收益之外,保險公司的上市會減小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并且通過上市更能使老百姓認識和了解保險,激活老百姓潛在的保險意識,促進保險業的發展。

4.改善消費環境是保險意識得到進一步開發的重要前提。伴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的理財意識也日益增強。在社會眾多的理財項目中,百姓的錢究竟往哪里放?股市,風險太大;銀行,利息太低;基金,方興未艾;國債,經常買不到。引導居民轉變消費觀念,倡導科學、合理的消費方式,實行正確的消費政策,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改善消費環境是保險意識得到進一步開發的重要前提。

5.構筑和諧保險理賠文化深入人“意”。理賠是保險公司與客戶互動的最為重要的業務環節,保險公司能否成功地培養和維持客戶對公司的忠誠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保險公司理賠工作質量的好壞。在構筑我國和諧保險理賠文化方面,現階段的重點應當是完善與落實并重,一方面要將客戶服務和反欺詐的理念引入到理賠制度的建設中去;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各項保險理賠規章制度的貫徹和執行工作。

(二)保險展業經營需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改革

直接展業可以充分利用保險公司的良好聲譽,直接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可有效避免一些違規行為發生。但由于支付一定的薪酬,固定成本、管理成本較高。世界各國采用直接展業與間接展業相結合的經營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經濟運作模式的發展,企業經營方式也應有所改變。

1.因地制宜,經濟環境不同經營方式應有所不同。美國是當今世界保險代理人制度發展最為完善的國家之一,其保險業發展的成就以及保險大國地位的取得與它完善的保險代理制度密不可分。美國的保險代理制度可以分為總代理人制度、分公司制度和直接報告制度三種??偞砣酥贫仁侵副kU人與總代理人簽訂代理合同,在合同授權范圍內,總代理人可以自己招攬保險業務,也可以招聘保險代理人進行保險營銷,保險人根據業務量向總代理人支付代理手續費。 分公司制度是指保險人通過在各地設置分支機構來完成總代理人所擔負的各項任務,從而更有效地控制保險風險的一種保險代理人制度。分公司的經理一般由總公司直接委派,分公司的一切費用開支均由總公司負責。直接報告制度是指保險人只通過專屬代理人向保險消費者提供保險的代理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保險人所支付的代理手續費較低,因為保險人自己承擔了一些業務費用。通常規定較小的保險公司采用這種制度。我國的經濟體制與經濟發展背景與美國不同,所以完全采用與美國相同的展業模式發展我國保險其效果長遠看并不理想。

2.保險展業應“以人為本”。我國保險的代理展業方式給老百姓的切身感觸就是直銷,給人一種欺騙感。究其原因就是代理人僅僅以自己的業績為中心,怎樣獲得多得傭金就怎樣營銷,雖然實現了短期效益,但是無形中給老百姓造成一種欺騙的直銷印象,長遠看對保險業的發展起到了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代理方式應有所改變。代理人應認真做到“以人為本”,而不是“以傭金為本”。

3.利用網絡保險進行直接展業。IT技術在保險業應得到迅速應用。目前我國電腦和網絡發展非常迅速,相應地,網絡在保險業的運用也將較為廣泛,主要表現在公司的管理和銷售方面。在網上銷售方面表現尤為突出,現在無論是壽險還是機動車輛保險,在部分地區均已出現網上交易。但基于國民保險意識和網絡的發展狀況,網絡銷售近期發展將較為緩慢?,F在IT技術主要應用在人壽保險和部分財產保險險種;然而,從長期來看,網上交易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4.完善對保險代理人員的制約體系。監管部門應盡快建立代理人的信息發布和查詢系統。同時,行業自律組織也要發揮相應的作用,行業內部要通過自律組織加強協作力度,充分實現信息共享,完善行業對違規違紀人員公示,改善保險業展業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而且嚴重的還要將其驅逐出保險業,并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此外,需要建立行業統一的信用評級標準,從正面引導代理人樹立誠信意識、規范行業行為。

隨著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國保險業進入了新時期,呈現出一些新趨勢和特點,包括:保險經營從粗放經營向集約化轉變;保險市場從局部開放到全面開放轉變;保險服務從單一功能向多重功能轉變。擁有將近14億人口的我國保險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保險市場的開放度將進一步加大。因此,促進保險市場的更快發展,提高保險意識、完善保險展業經營方式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推動銀保合作,加強風險監管[N].金融時報,2006-03-31.

[2]郝演蘇.2006保險市場十大亮點[N].中國保險報,2006.

[3]成劍鳴.網絡金融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楊心明,紀振永.我國保險代理人的法律監管制度研究[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6,(2).

[5]施玉梅.對保險代理人誠信缺失風險的防范[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6,(6).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一、目前我國保險業的現狀

(一) 發展穩中有進

保險業目前的發展穩中有進, 這就是說明目前保險業的發展市場是非常平穩的, 并且其業務發展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在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面前, 近幾年來有了一定的突破。比如說, 保險發展的環境的政策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 通過這幾年的綜合治理, 我國的壽險誤導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車險的賠付情況有了明顯的提高??偟膩碚f, 這幾年我國保險業務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 發展進中有憂

進中有憂是指我國的保險業的發展現在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 保險的回升基礎還不是很穩定, 基礎比較薄弱, 總的發展趨勢也不太穩定。第二, 保險的風險隱患很突出, 雖然, 目前我國的保險運營比較安全, 但是其中存在不少的安全隱患, 保險行業的競爭壓力也非常大。近幾年來業務增長的速度也非??? 因此, 資金的支出超額的現象也非常嚴重, 導致公司的資金周轉經常出現問題。有一些小公司在戰略上存在一定的風險, 隨著市場的集中化, 許多小保險公司面臨著業務增長緩慢的困境, 且公司的資金水平也不高, 同時公司也缺乏一定的專業化的人才對公司適應專業化的管理, 這就直接導致了這些保險公司業務能力低的現象時常發生。第三, 保險公司市場秩序不規范, 直接導致保險公司的內部數據不真實, 業務收取的費用越來越高, 從而導致理賠環節的利益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三) 發展憂中有底

發展憂中有底是指雖然現在我國保險公司面臨的情況非常嚴峻, 在未來的發展中有一定的挑戰, 但是, 未來的幾十年中, 仍然是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的一個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中, 且發展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 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不斷提高, 對保險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也對其越來越重視。同時, 保險行業的發展也一直保持著穩定發展的狀態, 雖然目前有如此多的困境影響著它發展, 但對其發展并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我國保險業改革與發展的方向

(一) 建立市場化的資金運用機制

目前保險行業的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市場化程度較低, 首先, 保險業的投資收益效率比較低, 這就表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并沒有影響到保險行業的發展, 從而使得保險產品不具備應有的吸引力。其次, 保險公司的財產錯配情況嚴重, 這無疑給保險公司的運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第三, 保險公司的投資波動比較大, 導致保險公司的虧損較嚴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保險公司就需要建立一個市場化的資金運用機制。首先, 相關保險公司要對內部的管理權利進一步簡化, 比如, 可以重新對本公司的資產做進一步整合, 改變一些不適應市場需求的政策, 根據不同的投資風險對不同的業務進行投資, 使保險行業的發展能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 公司應該加大創新力度, 尤其是要加強中小型企業的改革。并且要不斷創新投資方式, 使投資方式更加靈活多變, 結合實際發展的需要探尋新的發展方式, 建立一個能長期發展的市場。最后, 要加強對改革的監管力度, 加大保險公司的償付力度, 加強對內部信息保護工作。對工作的環境進行嚴格的檢查, 避免不正當交易的發生。一旦發現有違規情況的發生, 要對當事人進行嚴肅的處理。

(二) 處理好大眾化與專業化的關系

在當今社會中, 出現在大眾眼中的保險產品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 就會發現, 這些產品往往都是大同小異, 所占有的銷售市場也并沒有因為其種類繁多而擴大。所以, 當前應該做的工作就是對保險產品進行實質性的創新。要做到這一點, 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保險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做具體的分析, 然后利用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創新。比如說, 在對食品風險進行創新的時候, 工作人員一定要對食品風險的因素了然于心, 并能清楚地知道其發生的概率。然后再對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進行實質性的分析, 根據不同的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 制定出不同的保險內容。除此以外, 還需要對保險公司的基礎數據進行收集與積累, 因為要想創新一個產品, 必須要對它的全部數據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只有這樣才能研究出更好的產品。但是, 我國目前的保險行業發展得還是有些慢, 這些數據總結下來也不是很多, 許多數據庫也還沒有建立完全,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創新產品沒有科學依據, 從而影響了產品的創新進程。

(三) 創新保險運營渠道

在保險業進行改革的道路上, 一定要對它的運營渠道有所創新, 比如說, 可以將保險銷售的形式逐步向個人代理的方向轉變, 這樣就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科學的信息, 這樣客戶就會轉變自身的關注方向, 更有利于保險業的發展。相關保險行業一定要注重銷售人員素質的提高, 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極進行探索。在進行保險新渠道的創新的時候, 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要增加營銷的深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 人們對保險的種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如果能給顧客提供一個多方面的服務, 那么就能在市場是占有絕對優勢的位置。當前的保險行業的服務形式主要是一站式的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 前臺負責產品銷售, 中間對其提供支持, 后臺為整個保險服務提供一個完整的數據, 這樣就為顧客提供一個更全面的服務。第二, 為顧客提供一個網絡化的保險,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 網絡化的保險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銷售渠道。

(四) 不斷拓寬保險服務領域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人們對保險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 保險業在民生的建設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相關企業應該拓寬保險服務的領域, 在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和老年保險的同時也要將保險業發展到其他領域。在這個過程中, 要充分利用市場資源, 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這樣才能從分拓寬保險的業務范圍。除此以外, 相關企業一定要加強保險知識的普及, 積極向大眾傳播保險知識, 這樣能有利于推進保險業的業務范圍的擴大。

(五) 加強保險償付能力建設

在進行保險創新的時候, 加強保險支付能力建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相關保險公司一定要推進該體系的建設, 在保障資金充足的情況下, 加強對保險業務的監督, 這樣就能夠減少保險公司所面臨的風險。同時, 在進行監管的時候要對其建立一個明確的約束力, 因為保險業的基礎比較薄弱, 這就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有一個更高的要求。相關監督部門對那些償付能力達不到要求的公司, 一定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 強制要求他們進行整頓。

三、結語

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 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 同時, 對保險業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保險業在本來就薄弱的基礎下, 要想在未來發展得更好, 就一定要進行改革, 并且要不斷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 將其結合到我國的保險業中來, 這樣經過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 我國的保險業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我國的保險業的改革工作會進行得非常徹底, 保險業也將會迎來發展的新天地。

摘要:目前, 我國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國的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要想使保險業發展得更快, 就需要對其進行改革。本文根據當前的形勢, 分析了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現狀以及未來我國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希望對保險業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保險,改革與發展,思考

參考文獻

[1] 項俊波.對當前我國保險改革與發展問題的思考[J].保險研究, 2013 (8) .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上?!皟蓚€中心”建設已經成為了一項國家戰略,而保險業在其中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針對上海航運保險市場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對上海航運保險市場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航運保險 保險公司 保賠保險 保賠協會

引言

航運保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險種。傳統的航運保險主要包括貨運保險、船舶保險、海事責任保險和海上石油開發保險。相對國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航運險整體處于較落后狀態。目前在全球海上保險市場,英、日、德、美是傳統的四個海上保險大國,占據全球海上保險市場60%的份額。其中英國倫敦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3%,全球67%船東保賠協會的保費都集中于倫敦。隨著上海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航運業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但與航運業的發展需求相比,航運保險的發展存在較大缺口,亟須在保險理念、體制建設、人才培養、法律服務等軟環境建設方面找到突破口。

上海航運保險市場現有優勢

1、集約化市場初具規模

目前,上海運營航運保險的公司有39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300多家,擁有3家“航保中心”;另外,還有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船舶保險公估的公司——上海船舶保險公估有限責任公司。

2、保費收入穩步增長

上海保監局10日披露,一季度上海船舶險保費實現14.44億元,同比增長10.41%,占全國船舶險的55.5%。貨運險同比增長12.09%,占全國貨運險的14.94%。至此,上海航運保險保費收入已占全國的一半左右。

3、初步成為離岸保險的集散地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在2010年雙雙躍居世界第一位。從圖1和圖2可見,連年增長的巨大市場空間吸引了全世界的航運企業及航運保險中介搶灘上海。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已全部入駐上海,我國最大的3家國際海運企業——中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中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外運集裝箱有限公司總部也已遷至上海。上海航運保險資源的豐富程度可見一斑。

上海航運保險市場存在問題

從2009年到2012年,在國際航運業和航運保險業低迷的大背景下,上海實現了航運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并成為航運保險的集聚地。然而,與紐約、倫敦、東京、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先進航運中心相比,上海航運保險無論是在市場規模、保險產品還是在全球服務網絡、人才積累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與這些國際先進航運中心相比,上海航運保險市場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保險險種創新性產品缺乏,部分新興風險不能覆蓋

我國航運保險的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產品同質化現象仍較為嚴重。從表2可以看出,三大主要航運保險運營中心的經營范圍雷同,市場上貨運險業務等準入較低的險種較多,而承運人責任險等對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險種,除了美亞等外資公司,鮮有保險公司參與。

2、保賠保險發展滯后

在船舶險和貨運險之外,保賠保險承擔了商業保險所不包括的內容,它由船東自發組成的保賠協會來運作,是船東對第三者責任的保險。目前全世界有13家主要的保賠協會,大部分位于倫敦,在日本、美國、德國等地也有分布。隨著航運業的風險越來越大,國際上最大的13家保賠協會組成了一個國際保賠協會集團,如果賠付額達到500萬美元以上,就要報到這個國際保賠集團處理,“相當于再保險”。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是國內保賠險的代表,從2003年開始就一直在努力加入國際保賠協會集團,但始終未能如愿。據統計,即便是中遠、中海運輸集團的船只,其80%的保賠保險都投保在國外。上海急需成立船東互保協會,促進保賠保險市場的發展。

3、保險領域的稅率較高

根據表2的圖示,可見我國與香港或者倫敦保險市場相比,目前無論對航運保險企業還是個人征稅偏高,不利于航運保險企業在上海地區的集聚,不利于吸引人才。

4、保險費率低下

當前我國航運保險的費率仍處于惡性競爭階段。一方面,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型產品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大型航運企業的船舶融資、船舶保險逐步移向外資機構,導致我國航運險市場出現了無序的費率競爭,市場上運輸險的費率僅為國際市場的一半左右。

5、復合性人才缺乏

與其他險種相比,航運保險人才門檻較高,需要海事與保險雙重知識。也就是說,從事航運保險的人員首先必須對航運有所了解;其次要掌握船舶保險、貨運保險、保障賠償責任保險、保險實務與法規、資產評估與船舶估價、海損鑒定與理賠、海事法、英語口語、英語函電等方方面面的知識。而我國保險人才的知識結構過于單一。

6、缺少專門保險立法

目前,貨運險在我國可以參照的法律只有《海商法》和《保險法》,國內船舶保險條款已經滯后,不適應航運業的發展和市場的要求。而英國倫敦作為國際航運中心,與健全的法律體系密不可分。

上海航運保險市場發展政策建議

目前上海的航運保險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總體來說仍處于起步階段,上海海上保險保費收入僅占全球的1%,與倫敦、新加坡等國際公認的航運中心相比有較大差距。如何縮小差距,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從航運保險運作模式上借鑒倫敦勞合社的成功典范,提高市場占有率

英國的倫敦是歷史悠久的航運中心,同時也是保險中心,也是世界的保險定價市場。海上保險約占全球的近1/4市場份額。英國保險業在國際金融市場有著較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其中勞合社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險市場,是許多大型再保險業務的主要承保者,同時也是許多保險市場的再保險首席承保人。再保險在其業績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其利潤的重要來源。勞合社通過資本積聚以及再保險業的大力發展,利用規模經濟擴大其業務范圍和覆蓋率,加強其抗風險能力。我國保險公司應該學習這種優秀的運作模式,加強承保范圍和保險產品的創新動力,使得保險業進入良性循環,進一步促進保險行業的發展壯大。

2、完善法律法規

我國應借鑒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保險立法以及最新的海上保險的理論研究成果, 對于海上保險所涉及的重要原理, 諸如最大誠信、保證、代位追償、賠償的計算等問題進行修訂, 建立穩定的、具體的指導海上保險實踐的法律。

3、給予航運企業和保險公司稅收優惠

采取稅收優惠措施,鼓勵上海海上貨運險本地投保,并且適當降低銀行船舶貸款業務、保險公司海上保險業務的營業稅;對注冊在洋山保稅區內的航運企業從事國際航運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擴大航運保險免營業稅的稅種范圍。

4、加速專業人才的培養

國際航運保險中心在倫敦,我們接手的遠洋船隊,指定理算人、評估人都必須是國際公認的,而且在國際公海上發生的國際碰撞,更是只承認倫敦海事裁判,上海至今沒有話語權。這更需要保險人才的支撐。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目前僅有大連海事大學與上海海事大學等極少數大學培養航運保險人才,建議由保險監管機構、保險協會牽頭建立航運保險人才的統一培養和認證機制。

5、打造一流航運保險信息交流平臺

倫敦、新加坡之所以是國際航運金融中心,除了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優惠的政策和杰出的人才,一個優秀的信息交流平臺也是它們成為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的必備條件,上海目前的航運信息平臺還不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建議上海應在打造中國乃至世界范圍的重要航運信息交互平臺方面發揮領先作用。

目前全球的海上保險市場規模約250億美元,包括英日德美在內的海上保險大國占據約60%的份額。在國際航運中心東移的情況下,中國航運保險市場的增長前景十分可觀。衷心期待通過各方的努力,能夠在2020年把上海建成國際航運中心,并且船舶融資規模和航運保險保費規模亦能超過5%。

(作者單位:上海海事大學高等技術學院、韓國國立海洋大學)

上一篇:農田水利特點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人文關懷下的特殊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