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

2023-11-05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第1篇

2017年市分行組織帶領下,進行集中案防培訓學習,此次金融案例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金融案例進行了主要的案防培訓:

(一)現金類案例;

(二)挪用客戶存款類案例;

(三)信貸類案例;

(四)盜竊類案例;

(五)挪用代理業務類資金案例;

(六)盜竊類案例;

(七)搶劫、破壞類案例;

(八)非法集資、民間借貸類案例;

(九)同業類案件(如信貸類案件、票據業務類案件、信用卡類案件、中間業務類案件)。

縱觀金融案件的發生,形式各異,但究其原因,主要有制度流程不健全,執行能力不足,監督檢查不深入,不能有效揭示風險,思想認識不充分,部分員工行為失范,案件防控措施不到位,員工行為排查不到位,未能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對作案人員思想“蛻變”和異常情況沒能及時發現并引起重視,致使作案人有機可乘,部份網點安全防控設施存在較大的隱患,防范意識淡薄等等。這些都會導致給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譽和社會形象帶來了不利影響,同時制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

在學習中,我發現以上幾種案例類型,主要風險表現為:

(一)流程風險(制度流程缺失、不合理等),例如在案例7中某支行出納員私刻公章,偽造對賬單,多次將收取的儲蓄營業款虛報,據為己有;

(二)人員風險(操作失誤、違法行為、越權行為等),

1 例如員工監守自盜、挪用金庫或者客戶資金、超權限持有工號;

(三)系統風險(系統失靈、軟硬件故障、系統漏洞等);

(四)外部事件風險(外部欺詐、外部突發事件、外部經營環境的不利等)。

通過此次案防培訓加強防范、制止案件的發生,保護我行和客戶資金以及財產權益不被侵犯,促進我行健康、平穩的發展,保護員工切身利益,必須要嚴格防范案件風險,避免將操作風險演化為案件風險信息,進而演化為案件。通過這次金融案例的學習,聯系到相關規章制度和平時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對案件防控意識有了較大的認識,為此針對這次案培訓會議總結出幾點的心得。

首先,嚴格落實、執行案件治理的重點,其中包括: 十三條意見:“重視規章制度建設、切實加強稽核建設、加強對基層行的合規性監督。嚴肅追究責任等”;

六個領域:“重要空白憑證、印鑒密押、查詢對賬、柜員授權、金庫尾箱、輪崗休假”;

二各環節:“監控錄像、槍支彈藥”;

四項制度:“干部交流和離任審計制度、重要崗位輪換制度、強制休假和離崗審計制度、親屬回避制度”;

九種人:要嚴格關注“涉黃賭毒行為的人、大額資金炒股的人、有不良記錄或犯罪前科的人等等”;

我個人認為,要做好案防工作,關鍵是人。因此,還要落實

2 四防建設,重視人防,樹立人本觀念。深入開展“輪、符、查、改”加強“技防”。加強科技信息系統的風險功能。完善機制防,加強對案防機制的建設以及完善,貫徹落實案防機制。加強“文化防”,加強對全體員工的案防教育活動,提高全體員工的案件防控意識。

此外,作為銀行的員工,要嚴格遵守法規行規,熟爛于心,嚴實于行。樹立審慎理念、增強責任意識。將“法規是塊鋼,誰碰誰受傷;合規是底線,誰破誰流淚”的合規理念作為一名銀行人的行為準則。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金融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比較緊密,對金融學、會計原理等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要求較高,且有一定的難度。本文通過分析金融會計的課程定位,闡述金融會計課程目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來解讀如何提升金融會計的教學效果。文章提出,應當專門進行基礎知識的強化,分行業抓重點的提升對會計處理原理的理解,以及通過綜合案例教學與計算機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就金融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做了分析。

關鍵詞:金融會計;課程教學;綜合案例;模擬實驗

財務會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具體到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如制造型、服務型和金融型企業,其具體的財務會計處理要點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對于金融專業財務會計課程,應當重視金融企業會計處理的特別之處,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理解這門課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金融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比較緊密,必須清楚地理解基礎理論,否則就無法充分掌握其實踐部分的內容。在修讀該課程之前,學生需要先學習會計學原理、基礎會計和金融學等課程,學生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本課程難度不在于掌握公式,而是充分理解金融企業的業務實際,使其財務會計處理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通過財務報表記錄企業的經營成果。為此,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已經提煉出了一套比較可行的教學方法,用于教學實踐。

一、金融會計課程定位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金融學專業主要研究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整個金融經濟的運動法律,其具體研究內容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論與實務,也包括關于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務。在整個金融專業中,財務會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會計具有核算和經營管理兩項主要職能,一方面直接負責財務管理、損益計算和經濟核算;另一方面通過反映情況、提供信息和分析預測來實現計劃管理、資金管理,對整個銀行、證券或保險業務經營進行控制和調節?,F代企業尤其是金融企業,要求高層管理人員必須理解財務會計,懂得財務分析。只有理解金融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和實務,理解財務報表如何記錄公司的業務與運營,才能做好業務規劃、財務預算,才能真正對企業的發展方向有所掌控。因此,金融會計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

二、金融會計課程教學現狀

雖然該課程的重要性已經得到普遍認可,但是實踐中,教學效果遠遠達不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1.基礎知識內容的掌握達不到要求。學生必須在掌握會計學原理、基礎會計、金融學等課程以后才能更好地理解金融業務的本質以及會計處理的原理,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金融保險業務與一般行業的差異理解不夠,對于一些特定的概念如準備金的含義理解不清晰,再加上對會計原理的掌握不夠扎實,學習本門課程的難度就會較大。

2.重視實際操作忽視會計原理。大部分的學生在本課程的學習中存在重操作、輕原理的錯誤認識,認為自己只要能學會會計處理就行了,至于會計處理的原理是制定會計準則的內容,與自己的關聯度不高,導致學習會計處理的過程中不能主動理解其背后的含義,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3.綜合性的案例教學內容不足。傳統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能記住操作過程或者公式,會做簡單的題目,但是不能解決綜合性的問題,出現會學不會用的狀況。

三、提升金融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

對于上述問題,必須結合課程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課程建設,以提升教學效果。

1.基礎知識的強化?;A知識對于學習本課程非常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應當對上述課程的基本理論作總結性回顧與提升。會計學課程中的會計假設、確認基礎與會計原則的部分要做到徹底理解,同時關于會計循環與會計等式要作為專題進行補充。金融學中的金融市場、貸款金融票據等特定的概念內容需要充分掌握,同時對于金融衍生品和準備金等專門的內容和難點需要單獨總結。這部分回顧的內容應當以理論與辨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完善金融會計的基礎知識教學。

2.分行業抓重點提升對會計處理原理的理解。金融業企業也有具體的差異,可以將金融企業主要分為銀行、證券和保險三種類型的行業,針對性的金融會計處理就會各有差異。

在實踐教學中,應當分行業分別就其難點和重點內容進行專題分析,以提升學生對會計處理原理的理解。例如,作為銀行會計,其固定資產、存貸款、支付核算等普通業務的處理不是難點,應當將重點放在外匯與套期保值等重點內容的理解上;作為政券公司會計,其核心的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內容相對容易理解,但是關于受托資產管理和資金拆借業務的處理是難點;對于保險公司會計,其經營中的賠款支出、營業費用、固定資產等內容與常規企業差異不大,重點是對責任準備金以及首日費用遞延內容的理解。在實踐教學中,必須做到重點突出、專項訓練、辨析與闡述相結合,提升學生對原理的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從課程中學習到金融企業會計的獨特之處。

3.重視綜合案例教學。如前所述,金融會計課程只靠學習一些基本的會計原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充分理解金融企業的實際。因此,在本門課授課的后期,需要學生逐漸開始解讀上市金融企業的財務報表,尤其是其附注部分內容。其實,讓學生直接練習解讀財務報表是比較高的要求,但是企業真實的財務報表遠比教材上的復雜,只有通過這些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才能真正讀懂、理解編制財務報表的目的。所以,我們就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入手,加強感性認識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對財務報表的構成、數據來源以及勾稽關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這里要特別強調附注部分的重要意義,財務報表附注是為了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的內容而對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由于部分會計科目的處理有多種合理的方法可作為選擇,報表附注給我們提供了更清楚的認識,便于理解數字背后的含義。本課程的教師應在上述分行業重點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綜合案例教學予以鞏固,就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可以選擇目前經濟生活中比較流行的熱點話題,作為綜合案例教學的素材,請同學們從財務報表分析中尋找答案。例如前段時間的銀行錢荒問題,可以請學生分析,哪些會計處理的內容會與銀行的流動性直接相關,哪種會計處理方式會導致問題得到掩蓋,無法真實反映客觀的經營情況。對于社會爭議較多的交強險盈利虧損問題,可以作為啟發式教學案例,如何從保險公司的財報與信息披露報告中解讀其財務核算虧損的合理性,這樣才能對其重點的準備金處理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與掌握。

4.加強計算機模擬教學。案例綜合教學更多的是強調如何分析現有的金融企業財務報表,如何理解金融會計的財務處理原理。實際上,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能起到更好的輔助效果。由于大量的金融企業業務和財務處理通過電算化來實現,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教學的手段來提升同學們對于金融企業實際運營和會計的理解與掌握。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教學的方式,對金融企業的經營行為進行會計處理的模擬實驗,目前常用的平臺有用友、金蝶等財務軟件,也可以在EXCEL上實現簡化的財務電算化系統模擬。通過模擬教學,使學生不但能分析現有報表來理解會計原理,還可以自己編制財務報表,使其對金融會計的理解更上一個臺階。另外,除了常見的多媒體教學,老師還可以在網上建立互動平臺,學生隨時能夠和老師溝通,解決遇到的問題,老師也可以把一些任務或者重要的學習資料掛在網上供學生使用。如果我們把握好以上的每一個環節,金融會計課程的教學一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文平.金融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李昕.財務報表分析[M].長春: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3]喬宏,等.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1,(19).

作者簡介:歐陽越秀,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碩士,副教授。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專業設置決定了人才培養方向。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只有專業設置的方向正確,才能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合格人才。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一些中職學校不可避免地會向高職院校轉型,金融專業作為為金融行業培養一線業務操作和管理人員的專業,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對其專業設置進行研究,不但是必要之舉,也是進一步解決金融人才需求供給矛盾、提升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高職院校;金融專業設置

職業院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作為參與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能否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需要,推動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給國家和人民創造財富,和專業設置有著很強的關系。做好中職學校向高職院校的專業銜接工作,不但關系到職業生的未來發展,也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發展,須臾不可忽視。

一、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差異

對金融專業進行合理設置和規劃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使職業技能人才更能適應未來的發展,所以,基于中職學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設置,有必要先對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區別進一步明晰,這是確保金融專業設置科學合理的重要步驟。一般來說,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能夠熟練從事崗位工作的崗位技能型人才,對操作原理以及理論知識的要求不高。而高職院校是培養具有高新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級技術管理和操作人才,也就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管理、服務、技術等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顯然二者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這就要求金融專業的設置一定要從技能向管理,從實踐到理論,從眼前到長遠上進一步提升授課比重,才能做好二者的銜接工作。

二、基于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設置策略

(一)注重從長遠出發進行專業設置

基于中職學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設置,務必要從中職學校的狹小培養目標中脫離出來。既要從實際出發,結合社會、學校、學生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突出地方特色、學校特色、學生特色,又要立足長遠,力求金融專業人才能夠為本地區的金融部門和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的同時,也要能夠站在全國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和直轄市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特點上審視當前的金融專業設置,以需定培,確保人才能夠走出地區,在更好的地區和發展環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乃至走出國門,向國際勞動力市場進軍。金融既是一門實踐學科,又是一門理論學科,在從長遠出發進行專業設置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提升理論知識的教學比重,這也是必要之舉。

對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設置考量,中職院校以及中職教師應當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對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專業素質能力進行高度培養與訓練,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培養,為學生制定出適合終身發展的專業方向,滿足學生的職業生涯需求。就學校而言,應當主動為學生提供多種課程教學資源的保障,使學生不僅滿足于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能夠在日常的學習中加以實踐,加強學習效果與體驗。從中職院校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差異來看,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要求更具綜合性,學生不僅要從日常的理論教學中汲取專業經驗與知識,還應當擁有一定的教學輔助手段進行實踐與運用,明確本專業的崗位技能操作原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根據這項要求教師和學校應當積極為學生提供多種層面的教學資源,比如輔助性教學資料、教學習題、相關案例資料以及相關的教學設備等,為學生提供工作情境式的教學體驗,讓學生能夠在體驗中有效認知崗位的工作原理與職責,提前獲取相關的直接性工作經驗。除此之外,學校應當從長遠角度考慮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硬件教學設施,營造良好的職業性教學氛圍,脫離中職院校模式的教學模式,對金融專業的相關職業技能與崗位職責進行實地體驗學習。比如,可以根據金融專業的職業崗位設置相關的仿真校內實驗室,健全相關的仿真校外實訓基地。這樣教師在進行專業理論知識講解時可以擁有優越的條件讓學生加以實踐運用,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模擬仿真教學體驗,加強學習效果與職業責任感,滿足學生的長遠發展需求。

(二)注重從實用出發進行專業設置

金融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隨著金融經濟的發展,具有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往往更能嶄露頭角。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的金融專業設置雖然一直從實用角度出發開展,但是由于對金融產業發展的現實認識比較模糊,加之具有一線金融實踐經驗的教師不多,使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金融專業人才往往和社會需求脫節。有鑒于此,基于中職學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一定要進一步從實用出發進行設置,既不能過時,又不能脫離我國的金融產業特點和發展現實,離現實太遠。根據這一系列的綜合教學現狀,學校應當為之提供相關的應對策略,將金融專業設置從中職院校模式向高職院校模式推進,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從中職院校中一線金融實踐經驗教師較少的現象來看,學校應當健全師資隊伍的保障機制,構建一個具有綜合教學實力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利用他們已有的工作經驗以及綜合性的專業素養幫助金融專業進行更好的轉型,使金融專業的專業設置更具實用性,提升院校學生的綜合實力。院校教師應當明確金融教育課程的側重點,明確教育課程開展的重點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實踐知識以及專業實踐技能的高素質人才,而并非清一色的機械化人才。學校的金融專業轉型應當廣納人才,從兩個方面進行金融專業教師的選拔,滿足學生理論與實踐綜合性學習的需求。(1)承認教師的設置。學校應當全面考量專任教師的執教能力以及業務能力,還要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教學培訓,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廣闊的眼光以及專業教學素養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培養。(2)學校要積極引進一些兼職教師來幫助學生獲得實踐學習經驗。比如,學??梢云刚堃恍┢髽I的一線人員定期到校內召開專業講座,或者是作為兼職教師每周定期開課為學生進行經驗的分享和有專業技能的培養,從專業的角度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根據常任教師以及兼職教師的不同教學目標的教師選拔,學校便可以組織成一個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學輔導與建議,滿足金融專業課程的實用性需要,促進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的積極轉型。

無論是金融案例還是金融知識,都要著眼于金融發達地區在金融活動中出現的金融現象、金融問題、金融實踐經驗等進行設置。另外,由于金融行業是高薪行業,吸引了很多學生的求學,導致供大于求的現實長期得不到解決,這也間接導致職業院校在金融專業設置上過于浮躁,急功近利。而金融實用人才的培養非一日之功,必須踏踏實實,穩扎穩打才行,這也需要中職學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設置,要進一步以實用性為主要方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根據這樣的教學現狀,學??梢詾閷W生積極營造“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明確本專業職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提升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理論+實踐”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實現本專業由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的有效轉型。學校應當積極為學生提供一些深入一線企業實習與實踐的機會,在這樣的教學實踐中學生能夠脫離中職院校的淺層教學效果,更加明確金融專業的專業原理以及專業知識的實用性,加強學習實踐,提升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在多種實踐機遇中,學生還可以得到企業行業專家的直接教學指導,根據行業專家的多年金融實踐經驗獲取相關的專業性知識以及實踐操作技能,對學生來說,這也是日常課堂教學中無法獲得的專業優勢資源??偠灾?,在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的轉型中,金融專業設置應當保證本專業的實踐操作實用性,讓學生理解專業操作原理,明確自身專業職責,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與實踐能力為目標進行相關課程的指定以及實踐活動的安排,以此滿足學生綜合職業素養以及技能的發展需要,實現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全面轉型。

(三)注重從質量出發進行專業設置

教學質量是職業院校的生命線,對高職院校來說更是如此?;谥新殞W校向高職院校轉型的金融專業設置,務必要在教學質量上有很大的改觀,徹底解決中職學校在金融專業設置上出現的專業名稱五花八門、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評估體系落后、教師實踐素養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在引進和培養金融專業教師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嚴格把關,大力培訓,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的教學工作,用豐富的實踐培訓課程加強教師的金融技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到真東西,養成好習慣,在將來就業和未來發展中有后勁,有潛力,從而為我國現代化金融人才的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根據這樣的教學需求以及教學目標的暢想,學校在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的金融專業課程轉型中應當滿足學生的這種綜合性專業需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讓學生能夠學到有關金融專業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的真材實料,為國家提供全能的應用型人才。首先就金融課程專業來講,其中涉及較多的股票、基金以及債券等綜合性的證券知識,除此之外,也包括宏觀與微觀經濟學、銀行等相關理論性知識,同時在細分的專業課程設置上也包括貿易、營銷與管理等學科,這樣復雜而交融的專業課程設置呈現多元化。所以從教學質量出發,學校進行金融專業的專業設置應當呈現教學方式與評價多樣化,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需求,加強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首先教師要分析專業課程中不同教學科目之間的區別,抓住每個教學內容的重點進行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積極應用一些例如案例教學、情境教學、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改變金融課程枯燥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在專業性理論知識講解中教師要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引發學生對金融專業問題的深入思考。在由中職院校向高職院校的金融專業轉型中教師為了避免培養目標的不明確性,還應當根據金融專業的涵蓋范圍以及知識點的交融性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實踐培訓課程,讓學生通過實踐體會不同金融教學課程的分別以及專業技能的不同,提升學生對金融綜合課程的全面性理解,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三、結束語

在中職學校向高職院校的轉型中,專業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關系到學校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的未來前途。金融專業作為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專業之一,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上一定要在尊重金融專業教學特點的基礎上,以就業為先導,以市場為方向,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保障金融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廣申,梁濤.高職院校金融類專業設置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8):16-18.

[2]覃偉霞.金融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探討[J].商,2013(22):105.

◎編輯 王 敏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我國軟件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解決軟件企業用人需求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之間的錯位問題是高職院校軟件專業辦學的迫切任務。對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校內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必要性、作用等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校內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思路和目標。

關鍵詞:CDIO;高職院校;軟件專業;仿真實訓平臺

作者簡介:朱作付(1968-),男,江蘇徐州人,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軟件工程等。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2010立項研究課題“軟件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實訓平臺建設研究”(編號:jzw59011070)前期成果。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職業教育質量,教育部先后頒發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等文件。這些文件的先后頒發,反映了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認識的變化,反映了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變化。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我國職業教育仍然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理論知識為課程內容主體;按學科分類劃分課程門類;以理論知識為學習起點;按知識本身的邏輯組織課程內容以課堂學習為主要的學習形式;以書面形式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等幾個方面。這種狀況有悖于職教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違反職教規律并嚴重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構建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模式和實踐實訓體系已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所認同,但實訓、實踐安排難,實訓基地建設條件欠缺已成為制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軟肋”,而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類專業表現尤為突出。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實驗中探尋知識,通過個人獨立開展項目設計、資料查詢、實驗探索、最后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因此構建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仿真實訓平臺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校內仿真實訓平臺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一)軟件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的矛盾迫使高職院校必須加強校內實訓平臺建設。根據科爾尼咨詢公司的《大連軟件產業調查》報告顯示,28%的軟件企業因找不到相應的人才而出現職位空缺,73%的軟件企業因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而放棄了相應的市場。另一方面,2006-2007年,國家35所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只有33%。軟件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脫節現象非常明顯,高職院校培養的軟件人才并不能盡如人意,企業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強、能夠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并有發展后勁的高技能人才,而高職院校仍然沿用以學科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缺少必要的具備真實企業氛圍的實踐實訓平臺,培養的人才沒有準確的職業崗位定位,缺乏就業能力。而軟件專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我們無法像傳統產業那樣在企業開展開展專業技能的實踐,所以建設基于CDIO理念的“做中學”校內實訓平臺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我國軟件行業的發展現狀促使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基于CDIO理念的校內實訓平臺的建設。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軟件產業作為知識密集、智力密集、資金密集的快速發展的朝陽產業,受到國內外投資資本的青睞,特別是從事軟件服務外包、嵌入式軟件、網絡游戲軟件和行業應用軟件的軟件企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在市場。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軟件行業大力拓展國內市場,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產業規模繼續擴大,結構和布局不斷調整,行業應用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在推動工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我國軟件產業2009年完成軟件業務收入9513億元,同比增長25.6%,預計2010年我國軟件產業增速保持25%左右。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軟件發展空加大,增速快,能夠吸納大量的軟件從業人員,這將對軟件專業的發展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也為軟件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平臺。另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是,盡管我國的軟件企業發展迅速,但大多規模較小,民營企業多,因此無法為眾多的高職院校提供良好的實習、實訓的條件。從企業自身發展來說,軟件類企業需要使用人才去完成產品開發設計,而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上。所以,不斷改善實訓、實習條件,積極探索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新途徑,不斷提高學校教學和企業需求的耦合度,提高軟件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是高職院校軟件專業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建設基于CDIO理念的“做中學”校內實訓平臺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將來進入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按照CDIO的理念,“做中學”并非一定要到工廠才能完成,而且軟件產業自身的特點也不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引入工程職場環境,并不意味著把工廠搬到學校里來。工程職場環境不是指它的物理環境,而是強調它的特征,它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說建立校內仿真工廠需要提供給學生這樣的真實環境:給市場提供完整的產品服務;持續創新和改進;著重問題的解決;團隊合作;有效溝通;利用現有資源和條件把事情做成。這與我們學校的文化特征對比實際上是有很大區別的。

所以,建設基于CDIO理念的校內實訓平臺重點在于營造環境、引進工程項目,引入真實的職場環境。只有結合工程實踐,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二、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作用分析

(一)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途徑。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校內軟件仿真實訓平臺,能夠在企業和學校間構建起一個平臺。軟件仿真實訓平臺是營造一種校內的職業環境和職業氛圍,也是“學校+企業模式”的共生載體,它的建立是按照工作崗位、職業特點設置,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工作任務為切入點,在校內呈現一種“真實存在”和“現場實踐”的狀態。讓學生通過“做中學”,了解具體工作任務和運作流程,從而實現專業技能的沉淀和職業修養素質的培養。

(二)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立能夠培養學生的工作意識和創新意識。由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點決定了軟件仿真實訓平臺是一個仿真的軟件工廠,由于其工作環境的建設要按照符合軟件開的要求進行,對場地的要求,辦公室的布置,機房的裝修等等要結合軟件開發過程的工作方式,使學生感覺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學習,其行為就有別于原來單純的課堂教學,有助于通過行為形成意識,通過意識轉變思想,通過思想體現價值理念。讓學生在學校就明白工作是什么,什么是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同時掌握一個崗位群的技術,勝任至少1-2個崗位的要求和職責,為學生提供快速成長的平臺。

(三)在軟件設計開發仿真實訓項目的引導下,實現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CDIO標準要求之一是集成化課程體系建設。在能力大綱確定以后,要把課程設計做集成化的設計,一體化課程體系是CDIO的模式,這和左邊我們傳統模式的學科導向,是完全不一樣的理念。在高職院校,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的開發和建設,就是要把職場的工作梳理出典型工作過程,然后把學科穿插進來做關聯,形成課程和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所以,通過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立全面帶動軟件技術專業群實現“工學交替”、“學做合一”、“邊工邊學”教學模式。全面引領專業課程開展“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和“案例教學”等教學模式。以項目帶動教學、以項目檢驗教學,整體上提高專業教學水平。

CDIO標準9是教師的CDIO能力的培養。我們的老師大多都很封閉,從學校門到學校門,高學歷、高學位,大多數沒有在產業界做過一天工程師,而他們卻肩負著培養工程師的責任。要改變老師的這種素質,我們必須加強對教師教學法的訓練。

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建成后,專業群學生能夠進行真實仿真環境下的軟件設計開發和軟件測試實訓,使學生的軟件設計開發與測試能力得到較大提高,為頂崗實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形成“工學交替”、“學做合一”、“邊工邊學”,實現學校與用人單位的“零距離”對接。此外,教師在完成教學、實訓任務的同時,又能通過開展一些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可以面向企業積極開展應用性的橫向課題研究,師生共同完成科研項目或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從而增強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三、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思路

在CDIO的12條標準中,工程實踐場所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實踐場所和其他學習環境怎樣支持學生動手和直接經驗的學習?學生有多大機會在現代工程軟件和實驗室內發展其從事產品開發?如何實現在過程和系統建構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實踐場所是否以學生為中心、方便、易進入并易于交流?等等問題是我們傳統實驗室無法解決的。

(一)硬件技術平臺建設。校內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應本著力行節約、夠用為度、真實有效的原則,在現有的軟件技術專業實訓條件基礎上,通過添置必要的設備,按照軟件企業的生產管理要求,設立“軟件設計實訓中心”、“軟件開發實訓中心”、“網絡管理中心”、“多媒體實訓中心”、“軟件測試中心”及“軟件工程中心”,形成軟件實訓平臺的合理布局。硬件平臺建設的基本原則可以采用當前流行的配置標準,不追求過高的配置。

在軟件開發時,以8人為一開發小組,每臺計算機使用網線連接一層交換機,用于日常的程序版本控制和數據備份。一個項日開發完成之后,將數據庫系統、所有的源碼和文檔備份到臺式服務器中。配備的3臺2層交換機用于日常的教學實驗。

(二)軟件技術平臺配置。軟件技術平臺的投入要立足于目前的主流開發平臺,使學生在開發過程中掌握主流軟件開發平臺的使用方法,為今后走向相關工作崗位打好基礎。一般應具有如下軟件平臺:

1.操作系統軟件:Microsoft Vista, Microsoft WindowsSP2, Microsoft WindowsServer2003;

2.網絡數據庫系統軟件: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3.程序設計軟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8;

4.開發工具軟件:IBM Rational Rose Developer

5.測試實驗工具軟件:Rational Test Manager,Rational Robot;

6.J2EE應用服務器軟件:IBM Web Sphere應用服務器高級版;

7.程序設計軟件:Jbuilder2006/Jbuilder X, Eclipse3.2.1,J2EESDKI.4, J2SE1.6。

(三)工作環境的建立。軟件仿真實訓平臺必須建立企業管理機制,選定項目經理,發布任務,按照企業工作流程來實施,讓學生完成個人的角色轉換。工作環境的建立要達到如下目的:

1.提高學生對崗位的感性認識。

2.讓學生參與項目過程,實現由淺入深的工作層次。

3.讓學生熟悉企業工作規范與管理制度,了解企業過程與考核流程。

四、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目標

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是在現有的軟件技術專業實訓條件基礎上,將課程中開設的實訓整合為突出單元能力和技能培養的實訓項目,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的學做耦合,緊密圍繞實訓體系的綜合改革,通過建設軟件仿真實訓平臺構建校內真實仿真型生產實訓及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實訓教學體系。積極引進軟件企業的真實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學生仿真實訓、頂崗實習;師資校企合作、崗位互換的產學結合運行機制,建成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考核、軟件設計開發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軟件生產型實訓基地。

五、結束語

在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的大環境中,結合軟件行業本身的特點,基于CDIO理念的軟件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能夠在校內實現軟件技術專業辦學的真環境、真項目、真產品、低成本和高效益的目標。實訓平臺的建設能夠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實習場所,并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模擬工作崗位,讓學生在畢業前充分了解軟件企業的業務流程,并通過實訓平臺的實踐真正認識自己,為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方式奠定基礎。建設基于CDIO理念的校內軟件仿真實訓平臺是軟件技術專業改變辦學模式,貼近市場,貼近企業,貼近生產,辦出專業特色的有效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軟件行業分析報告[Z].2010(2).

[2]周凱,潘毅.基于工學結合的校內軟件仿真實訓工廠建設[J].硅谷,2009(4).

[3]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2006(12).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整體戰略及“做中學”的CDIO模式,第五屆電子電氣課程報告論壇上的報告[Z].2010(05).

責任編輯 顏小兵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第5篇

1.對金融自由化的界定

所謂的金融自由化, 就是逐步放松對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管制, 減少政府干預, 增加市場化和自由競爭的成分, 其內容相當豐富, 在綜合查閱到的文獻資料后, 本文中將要討論的金融自由化包涵四層意思: (1) 價格自由化。即取消利率、匯率的限制, 讓市場發揮調節金融商品的價格的作用; (2) 業務自由化。即允許各類金融機構交叉業務, 公平競爭; (3) 市場自由化。即降低各類金融機構進入金融市場的門檻, 完善金融市場的融資工具和技術; (4) 資本流動自由化。即放寬外國資本、外國金融機構進入本國市場的限制。

2.金融自由化理論的提出及其內容

“金融自由化”理論最初由麥金農和肖于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 當時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金融市場不完全、資本市場嚴重扭曲和政府對金融的“干預綜合癥”等狀況。由發展中國家的形勢他們看到了“金融壓抑”的危害, 提出“金融深化”理論, 其核心思想是, 放松政府部門對金融體系的管制, 尤其是對利率的管制, 使實際利率提高, 以充分反映資金的供求狀況。這樣, 投資者就無法忽視融資成本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從而必須在充分權衡投資成本和預期收益的條件下, 使資金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另外, 高利率鼓勵人們儲蓄, 從而提供更為充足的資金來源。

3.金融自由化理論的發展

金融自由化理論也遭到了一些經濟學家的批評。后凱恩斯主義學派主要以有效需求的理論進行了反駁。該學派提出, 一旦實行金融自由化, 原本人為壓低的利率就會反彈回升, 極易導致實際利率過高而抑制投資, 從而抑制儲蓄。投資的減少通過乘數作用進一步降低經濟增長率。

麥金農和肖金融深化理論中所存在的不足, 后來得到了一些經濟學家的完善。比如,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卡普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馬西森的卡普—馬西森模型、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弗萊的開放經濟金融發展模型和加爾比斯的兩部門模型等, 將麥金農和肖的靜態分析發展成為動態分析, 深化了金融自由化思想。

??二、金融自由化的風險

無論金融自由化理論如何完美, 真正運用到改革實踐中時, 都有引發金融脆弱性甚至金融動蕩和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監管制度和法律體系還未完善、金融部門人員素質沒有明顯提高、制度設計尚存在不少缺陷的情況下, 更是難以避免。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實質是放松利率”, 本文嘗試單從金融自由化的價格自由化——利率自由化——角度來分析金融自由化改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1.利率變化具有不確定性

利率本就多變, 再加上市場參與者預期的不穩定性, 其變化更具不確定性。此外, 利率自由化后, 隨著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行浮動匯率, 匯率也會不斷變化, 而且匯率的變動幅度更為劇烈, 而匯率的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國內利率水平的變化。如此互為影響后就更加大了利率、匯率等變量的變化幅度, 從而更加劇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而這將引起的劇烈變動對于長期處于管制狀態下的金融結構往往是難以應對的, 依然脆弱的金融市場就極易陷入震蕩和混亂之中。

2.導致信貸膨脹, 信用風險增加

利率自由化后, 政府取消了信貸控制, 金融機構的信貸自主權相應擴大, 加上政府取消各商業銀行的高額準備金, 銀行吸收的儲蓄大量增加, 國外資本也隨著金融自由化而大量流入。為了搶占利率自由化后的市場份額, 各金融機構相互間形成激勵競爭, 競爭的結果便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信貸膨脹。資料顯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在實行金融自由化后資本大量內流時期, 國內信貸增長率是每年GDP增長率的1.5倍以上。

信貸膨脹的速度越快, 規模越大, 就越需要銀行大量的人力和技術以評估借款人的信用、項目的風險。而顯然, 以金融自由化初期銀行的能力, 根本難以承擔如此艱巨的任務, 因而其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必然增大。而隨著信貸膨脹, 貸款覆蓋面擴大, 金融機構無可避免地會將貸款對象更多地擴展到那些還債能力易受經濟沖擊影響的部門和企業, 從而使金融機構的資金回收更易受經濟沖擊影響, 金融機構自身抵抗經濟動蕩的能力必然減弱。

3.利率過高會破壞宏觀經濟良性循環

利率自由化后, 若利率提高到高于資本產出率的水平, 那么居民的儲蓄意愿將高于其消費意愿, 消費傾向下降, 市場總需求減少, 以致經濟的活力減少, 經濟增長速度也隨之放慢。另外, 過高的利率會提高貸款支出而增加投資活動的成本, 直至超過資金的投資收益, 從而對社會的投資需求形成抑制作用, 減緩社會資本形成, 不利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果國內實際利率水平高于國際水平, 那么在實行金融自由化、允許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 必將吸引大量熱錢涌入國內資本和金融市場, 參與投機活動, 極易在國內金融市場引起泡沫, 破壞金融市場的穩定。

??三、部分國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經歷

1.馬來西亞的金融自由化

從1971年開始, 馬來西亞部分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便由銀行依據市場供求自由決定。1973年8月1日, 金融公司 (主要以消費信貸和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 的存款利率也可自由決定。1978年10月馬來西亞貨幣當局完全放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但當存款利率由于商業銀行自由決定而上升時, 貸款利率也會隨著提高, 而存款利率下降時, 已提高的貸款利率水平卻并不隨之下降或只小幅降低。因此, 1981年 11月, 馬來西亞貨幣當局開始采用新的利率決定機制, 由當局規定適用于商業銀行和金融公司的基準放款利率, 實際的放款利率圍繞其波動。

2.智利的金融自由化

智利是從1974年開始金融改革的, 改革進程異常迅速, 1976年完成銀行私有, 1977年完全實現利率自由決定, 1979年6月以后除短期資本流入外, 資本賬戶開放, 至此國內金融自由化改革幾乎全部完成。改革后頭三年, 改革前景良好, 經濟增速加快, 通貨膨脹大幅降低 (從1973年的超過600%降至1978年的37.2%) , 財政赤字也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利率自由化后金融監管機制不健全, 而且銀行改制時制度設計存在缺陷 (銀行資本由產業資本控制) , 智利出現了一個超高利率時期, 1976-1982年期間年平均實際利率達到32% (Diaz-Alegandro, 1985, P16) 。

智利的改革沒有實現動員儲蓄、增加投資、促進增長的目的。據統計, 從1974年至1982年, 平均凈投資只有5.5% (格里芬, 1992, P73) 。改革反而引起了外資的過度流入和比索升值, 從1979年6月至1982年二季度, 外資流入兩年中翻了兩番, 比索約升值25% (Edwards, 1986, P537) 。因為國際收支賬戶的惡化, 外資流入自1981年后期大量減少, 加之公眾對政府政策效果信心喪失, 比索貶值已成普遍預期。智利政府于1982年6月, 不得不宣布比索貶值, 自此比索持續貶值, 到1983年, 比索已貶值達99%。由于銀行放貸資金大量來自所借外債, 在此情形下, 智利銀行體系陷入了破產危機, 政府不得不出面挽救而重新將銀行收歸政府賬下, 利率也因此就被重新管制了。

3.簡要評價

亞洲的利率自由化改革由于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改革的效果和措施受到質疑, 尤其是對于印尼違反"正常改革順序"的做法, 被認為是資本賬戶開放過早而引發了匯率波動, 最終釀成金融危機的。但不可否認他們的改革經驗對其他國家有及其重要的價值。

智利是發展中國家進行金融自由化早期的典型, 在其金融自由化改革過程中, 出現了實際利率的巨幅波動, 而且當該國遭受利率超調的沖擊后, 由于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及時消除其負面影響, 結果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隱患, 并在其它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爆發了金融危機。盡管改革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作為典型案例, 卻給其他國家的改革帶來大量經驗, 發人深省。

??四、金融自由化改革未能有效防范風險的原因

1.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方式選擇不當

選擇過于激進的改革方式, 以“大爆炸”的形式進行體制突變, 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次性快速、全面地推進自由化改革, 國內金融市場沒有任何緩沖過程而遭到徹底顛覆, 易于對社會經濟形成大沖擊;另外, 無可避免的政策和制度設計上的缺陷難以在“大爆炸”式的激進改革下得到逐步修正和彌補, 從而在之后的金融和經濟發展中留下無窮的后患。之前提到的智利自由化改革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改革道理曲折反復, 留下了一些痛苦的經歷。這樣的激進改革的例子還包括土耳其和菲律賓等國。

2.在宏觀經濟無法適應的背景下推進金融自由化

在宏觀經濟不穩定、經濟發展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 以被動的姿態, 不得不推進金融自由化改革, 意圖扭轉不利局面, 這樣的改革由于國內尚未形成及時有效的監管機制、制度設計尚存在不少缺陷而引發一系列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問題, 金融自由化引起的利率和匯率波動帶來的不良后果往往難以估量。比如智利和烏拉圭改革中出現的超高利率, 阿根廷改革出現的外匯過度流入或流出, 以及匯率劇烈波動, 通貨膨脹難以有效遏制等等, 這些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原本就不穩定的宏觀經濟, 為觸發危機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3.監管體系缺失, 短期設計的制度和結構變革的缺陷暴露無疑

放松管制后, 金融機構會將大量資金轉向短期內可獲豐厚利潤的投資領域, 以短期的投機行為來獲利, 雖會帶來經濟短期內的繁榮, 但會形成“泡沫”經濟。而當“泡沫”膨脹到一定的程度, 必定會爆破、消失, 危機也就到來了。而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 就是為了防止出現銀行之間無序競爭而進行大量投機操作引發經濟“泡沫”和金融市場混亂的情況, 緩和短時期內由于改革釋放出的巨大沖擊波。缺少了健全的監管體系, 就無法彌補制度設計和政府政策方面的缺陷, 難以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

4.現實情況與理論假說存在差距

實踐過程中, 金融自由化非但未能實現聚集儲蓄資金、建立有效配置資本的金融市場、使社會資源的浪費達到最小以提高國民經濟效率的目的, 反而強化了非競爭性的業務, 即寡頭壟斷業務依然保存了下來并且由于金融自由化而得到強化。金融中介機構不去為那些真正需要資本以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的生產者提供幫助, 而是更樂于與那些通常位于富裕的城市和地區的大公司打交道。這種金融自由化催生出的資源配置方式卻是促進了非生產性活動的增長。例如, 在改革后的一段時間內, 孟加拉國超過70%的銀行可用資金量被分配給1%的借款者。剩下95%的借款者只得到可用資金總量的七分之一。在厄瓜多爾, 1987年到1999年間, 銀行體系發放貸款的34%最終流入商業和服務業, 另外還有28%用于消費。

??五、金融自由化實踐經驗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借鑒意義

由以上分析, 我們對金融自由化改革有了一系列客觀的了解, 金融自由化改革是存在風險的, 自由化改革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必須在滿足一定的改革條件的情況下、對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嚴格防范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發揮, 所以對于中國的自由化改革, 本文在此要強調幾點:

首先, 中國的改革已拉開帷幕, 但在不斷放松政府管制之時, 還未能制定出一套足以矯正市場失靈、抑制私人投機行為的、精確有效的監管程序, 這樣缺乏適當控制的體系改革不僅阻礙金融機構效率提高, 而且容易誘發各種金融危機。因此, 必須在改革開始之初, 就著手建立有效監管體系, 發揮政府的再分配功能, 促進金融市場的改革和實物部門的發展。

其次, 在中國, 同樣存在著金融機構的貸款過分集中的情況, 僅有相對極少數的金融資產被用于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 貸款成本高、償還期限短以及一系列對融資資格的限制都使中小企業獲得更多必需的資金的途徑受到限制。而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難題的重要途徑, 中國必須重視中小企業的問題, 用適當的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的資金資源更多地流向中小企業, 為其增加活力。

最后, 金融自由化的改革過程極易產生偏差。改革主要定位于實現利率、資本賬戶自由化, 削弱或分解現存的規則和限制, 將注意力放在短期, 改革過程被國內外的一些私人精英分子所控制, 結果導致大量以單純的利潤為目的的壟斷企業出現。此類偏差會使經濟低效, 產生社會經濟甚至政治的動蕩, 且加大社會矛盾。

自由化改革存在著大量危險的風險因素和不確定因素, 絕不是簡單地放任不管, 而應該是在了解經濟發展的成熟程度和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的基礎之上, 對自由化的政策措施做成合理的時序安排, 分階段地進行有指導有秩序的金融改革。因此, 中國應當在放松管制的同時, 好好把握一個“度”, 同時借鑒吸收自由化改革先驅們的經驗教訓, 以更好地利用相關的金融自由化理論服務于我國的改革過程, 提高金融市場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 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

摘要:金融自由化理論自20世紀70年代首次由麥金農和肖提出, 各個國家和地區根據該理論進行金融自由化的實踐, 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 收到效果也各有不同, 但期間發生的多次危機卻使這波改革浪潮受到質疑, 也以事實證明自由化改革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本文在金融自由化理論基礎上, 回顧幾個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實踐的案例, 嘗試分析金融改革過程中可能的風險, 試圖以此為中國的金融改革實踐提供一定的警醒和參考。

案例教學法金融風險論文范文第6篇

1.1 目前中學生教育的“考上大學就一切輕松”的錯誤觀點已經在大多數同學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剛入大學新生中, 90%以上的人都承認, 他們竭盡全力應戰高考的大部分動力來自于中學時老師和家長對大學生活的“完美”描繪———所有的財物可以獨立管理、充足的業余時間可以自由分配、輕松的課業60分萬歲。“早戀”一詞也從大學生字典中徹底消退。如此的描繪的確會讓那些奮戰于書海的莘莘學子們甘愿付出一時辛苦, 換得至少四年的“幸福”, 但如此的描繪也給大學管理帶來了一些難度。盡管從他們一入校, 學校就強調學習對于一名學生的重要性, 但對于某些學生來說, “放松”就是圓了當初奮筆疾書時的那個夢。甚至有人天真的表示, 大一好好玩一年, 大二就開始認真學習, 但當“放松”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 重新“緊張”起來又何其容易。

1.2 過分強調自我意識和個人愛好, 對專業有偏見

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后, 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專業, 過分強調自我意識和個人愛好, 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和心理狀態, 導致學習不安心、成績不理想, 甚至出現厭學現象。這不但影響他個人的大學四年乃至一生, 也容易對周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這種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看似微小, 但絕對是學風建設上的阻礙, 因為任何人的任何情緒都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 至少會影響與他生活在同一寢室的幾個人。

1.3 學習動力不足, 目的不明確

現在的大學生, 有的僅是為了換一張文憑, 有的則是僅把學習成績與今后的工作待遇相聯系, 還有的同學對待學習很茫然, 完全機械的應付以圖考試過關。他們沒有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 忽視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

1.4 學術氛圍的缺乏使學生仍處于初入大

學的迷惑狀態, 找不到“感覺”, 與中學時期相似的學習風格不但無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反而易產生抵觸

一名平時表現優秀的學生在她所交的“學期總結”中有這樣寫道:“專業課現在一門都沒開, 對專業以后的形式不太了解, 很有點迷茫。”這種想法不是個例, 而是學生普遍感覺, 他們現在的學習狀態與高中時沒有太大分別, 他們對自己的專業前景知之甚少, 很渴望那種“似懂非懂”的學術感覺。

2 加強學風建設的幾項措施

對于以上提出的關于一年級學生的學風方面存在幾點問題, 我們應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盡量使問題化為最小。具體措施如下:

2.1 重視與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的溝通

每一名學生都必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的學習態度、方法也不盡相同, 對學習環境等諸多方面的不適應、認識的不到位使得大部分學生不知為何學習、從何而學, 這就需要我們———輔導員老師的悉心教導和耐心指引。我們要盡早了解學生心態, 重視每次與他們交流, 強調知識的重要性, 主動糾正其以往錯誤觀點。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也是必要的, 尤其使特殊學生, 如貧困生、有心理困惑的學生、有專業情緒的學生等。只有做到了雙管齊下, 才能最大限度的解決問題, 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業。此外, 與任課老師溝通也不容忽視, 我們可以在溝通中了解學生的上課情況, 了解任課老師的看法, 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2.2 通過文明寢室的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寢室生活和學習氛圍, 從而促進班級、學院的學風建設

寢室是大學生活中最小的細胞、重要的組成部分, 也是學風建設的重點, 同寢室幾個人間的相互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們要通過對寢室的衛生檢查、成績評比等引導學生以寢室為家, 以寢為榮??梢栽诿總€班級發掘一個相對優秀的寢室, 重點指導和鼓勵, 使其帶動班級甚至整個學院的學風。對于個別學習能力差或學習動力不足學生的指導, 也應當充分利用其所在的寢室, 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間互相幫助的精神。

2.3 注意培養大一學生的專業意識, 增加實踐教育環節

大一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是比較朦朧, 因此, 除了應當不厭其煩的為學生安排專業教師交流外, 還應適當安排學生進行與自身專業有關系的實踐活動, 使學生在學習中尋找成就感, 真正做到肯學、愛學。

3 加強學風建設的其他建議

3.1 適當緊湊安排低年級學生的課程

剛從高考的繁重壓力中解脫出來的學生需要逐漸適應相對輕松的大學生活, 而我們大一的課程設置屬實過于輕松, 這很容易使部分自制能力差的學生不知如何打發時間, 養成看小說、打網絡游戲等壞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 改起來就比較困難, 我想這也是導致當初的佼佼者, 上了大學以后變成差生的原因之一。

對此, 在對學生進行深入調查 (如填寫調查文卷、開座談會) 后, 可以對大學四年的課程設置進行調整, 適當加大低年級的學習任務, 將高年級的學習重點向實踐方向轉變。

3.2 樹立正面典型, 重視對先進團體的表彰

這樣做, 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團體意識, 更有利于良好學風的營造。畢竟學風的好壞不是看個人, 而是看學生整個群體。此外, 可以繼續推廣軍訓時期的團體心里訓練, 讓同學們在玩的過程中體味成長, 增進友誼, 增強班級體的凝聚力。

3.3 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我們要鼓勵學生參加校園的各類文體活動和社團活動, 充分利用宣傳媒介, , 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 全面建設健康向上、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只有激發出了他們對大學校園的激情, 他們對學習才更有動力。

結束語

學風建設是大學教育永恒的話題, 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學風建設使學生之間形成競爭的氛圍, 避免他們使用水平較低的“參照物”而產生一種盲目的自我滿足感。學風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僅僅在于校方考慮的是否到位、所作的工作是否全面, 而是要看效果、看學生之間是否形成了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學習勁頭, 真正把知識的汲取當成一種習慣。只有在觀念和意識上增強后, 學生才能自主參與和自身發展有關的各項學習活動, 真正把自身的發展當成是一種責任, 其自知、自控、自主能力也將進一步加強, 學生能自覺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整個學校自然就能形成良好的學風。

摘要:學風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 是學生在校園中經過長期教育和逐步影響形成的學習風尚, 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人才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是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剛剛入校的大一學生對校園的一切都感到陌生, 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各種習慣都在此時開始養成, 我們應當把握好學風教育的黃金時期, 對他們加以引導, 使之將學習知識、力爭上游當作一種習慣, 形成想學、愛學的主體意識。一年級學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早操、早讀、上課、自習、考試、宿舍紀律和校園文化活動等, 此外, 實踐教學、學術氣氛也不容忽視。目前, 一年級學生在學風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如目前不明確、方法不得當、存在專業情緒或偏見等, 需要輔導員老師給予正確地引導和適當的幫助, 與此同時, 社會、家長、學生本人, 以及學校教學部門的重視和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大一,學風建設,管理,建議

參考文獻

[1]張天寶.試論主體性教育的目的的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 1999 (6) .

[2]章永生.教育心理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1.

[3]王嘉毅.教學質量及其保障與監控[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1) .

[4]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 2001.

上一篇:教學情境下音樂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開放式物理化學實驗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