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

2024-02-02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利用非結構化方法PR模型,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競爭度進行計算。首先利用面板回歸分別測算2006-2009年間我國財產險及人身險的競爭態勢,后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對財產險及人身險市場的逐年H統計值進行測算,認為:1.2006-2009年我國保險市場包括財產險和人身險市場從總體上均為壟斷競爭市場。2.從逐年H統計量的計算來看,自2007年起,財產險市場趨于完全競爭市場,而人身險市場的競爭程度仍較為穩定的處于壟斷競爭。

[關鍵詞]保險市場;競爭度;PR模型;H統計值

我國保險業的競爭結構從僅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完全壟斷階段(1979-1988)演變為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及平安保險公司主導的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1989-2000)。加入WTO后,我國保險業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外資、合資以及新興的中資保險公司不斷涌現,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保險集團控股公司共有8家,經營財產保險的中資保險公司34家、外資保險公司19家,經營人身保險的中資保險公司33家、外資保險公司28家,另外,再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保險中介公司也有所發展。探究近年來保險行業的競爭程度將有助于從總體上了解我國保險業外部治理的大環境,進而為保險企業和監管機構提供有利于制定提升企業競爭力和行業有效競爭程度政策的理論依據。

本文利用非結構化方法PR模型,分別對我國財產險市場和人身險市場2006-2009年的競爭度進行測算,以期得出我國保險市場當前的競爭態勢。

一、文獻綜述

度量競爭程度的方法分為結構化方法和非結構化方法。結構化方法一般指SCP范式框架及ES效率結構。非結構化方法通常指BL模型(Bresnahan[1]和Lau[2])和PR模型(Panzar and Rosse)[3],其通過估計市場價格的背離程度來衡量企業的競爭行為,并沒有應用到市場結構的信息,較于結構化方法,能更為準確的度量競爭行為。目前理論界常用的非結構化方法是PR模型。

國外學者已將PR模型用于衡量各國金融行業的競爭度,較為廣泛應用在銀行業中。最早采用PR模型測量銀行業壟斷性的是Shaffer(1982)[4],他認為在長期均衡中用壟斷或完全競爭來表現銀行業的競爭程度并不準確。隨后,壟斷性檢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比如Nathan,A. and Neave,E(1989)[5] 對1982-1984年加拿大的72家銀行的競爭行為進行分析,認為其競爭結構為壟斷競爭,Vesala,J(1995)[6]測算1985-1992年芬蘭銀行業的競爭度,結論為除兩年特殊情況,其他年份芬蘭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均為壟斷競爭。Hondroyiannis,G,lolos,S and Papapetrou,E(1999)[7]測算1993-1995年希臘銀行業的競爭度,Bikker,J.A. and Haaf,K(2000)[8]計算23個發達國家的銀行業的H統計值等等,其結論普遍為發達國家的銀行業競爭環境為壟斷競爭。隨后,學者運用PR模型對部分非洲國家(Buchs and Mathisen)[9]及拉美國家(Yeyati and Micco)[10]的銀行業的競爭結構進行測度,結果普遍為壟斷競爭。而PR模型在保險業中的應用則相對少見,Celik和Kaplan(2007)[11]測算了2002-2004年土耳其保險市場的H指數,認為土耳其保險市場為壟斷的市場結構等。

在我國,PR模型的應用還很有限,主要應用于銀行業,而保險業中十分少見。最早引入PR模型衡量我國銀行業壟斷程度的為葉欣、郭建偉和馮宗憲(2001)[12],認為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已初步具備壟斷競爭型市場結構的特點,但競爭程度仍很低。趙子銥、彭琦和鄒康(2005)[13]通過計算1993-2003年我國銀行業的H統計值,認為我國銀行業已處于壟斷競爭結構,但四大國有銀行間的競爭環境趨向完全競爭型等等。而在保險業中,邵全權(2008)[14]首次引進PR模型,樣本期為1999-2006,他認為我國財產市場當時為壟斷競爭結構,而人身險市場則屬于寡頭壟斷。

二、PR模型的主要思想

PR模型是由Panzar 和Rosse(1977[15],1982[3],1987[16])提出的非結構化分析方法,也稱H統計法。其通過分析企業總收益及投入成本的變動彈性來判斷行業的競爭狀況。

當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企業i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若需滿足市場上的均衡,則零利潤的約束條件為:

其中,*表示均衡值。市場的支配力量則通過單位投入價格所能引起的均衡收益的變化量來衡量,即:

H統計值對應的市場結構及競爭程度如表1:

表1:H指數的含義。資料來源:邵全權.保險競爭的經濟分析.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2):188[14]

三、 模型設計及數據來源

借鑒Celik和Kaplan(2007)[11]及邵全權(2008)[14]的研究思路,本文構建如下模型:

其中,R=(保費收入+投資收入)/總資產, W1為賠款支出/總資產,W2為傭金與手續費/總資產,W3為營業費用/總資產,W4為總資產,ε為隨機誤差,代表其他因素的影響及統計誤差。

本文選取的樣本期為2006-2009年,分別研究經營財產險和人身險的保險公司。由于保險行業經營周期存在特殊性即其盈利需要一定時期,并考慮各保險公司所占我國保險業的市場份額即其代表性,本文選擇以下保險公司為樣本。財產險方面,本文選擇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華泰財產、大眾、天安、中華聯合、華安、香港民安、永安、美亞、豐泰、皇家太陽、三井住友及美國聯邦上海(已更名為丘博)等15家財產險公司。在人身險方面,本文選擇國壽股份、平安壽險、太保人壽、新華、泰康、友邦、中宏、太平洋安泰、信誠、中華聯合、金盛、安聯大眾、中??德摷昂憧堤彀玻ㄒ迅麨樘彀踩藟郏┑?4家人身險公司。

本文數據均來源于《中國保險年鑒》(2007-2010)及各公司年報。

四、我國保險業H統計值的測算及分析

運用面板回歸,計算我國保險業2006-2009年財產險及人身險的競爭度指標如表2。

由表2可知,無論是財產險還是人身險的回歸方程,R2均很高,F統計量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檢驗,雖然有個別回歸系數的t值未能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檢驗,如財產險的的系數等,說明存在多重共線性,但通過相關系數的測算,發現變量間的相關系數很小,因此,兩個個回歸方程均為可靠的。

從總體上來說,我國人身險和財產險的H統計值均為0.48,即我國保險市場為壟斷競爭市場,且整體結構傾向于競爭結構。

就財產險而言,賠款支出指標相當顯著,傭金和手續費次之,營業費用最不顯著。從對H統計量的貢獻上,賠款支出最多,傭金和手續費次之,營業費用最少。這說明,2006-2009年,我國財產險市場上,賠款支出對于收入的價格彈性最大,大于傭金及手續費,也大于營業費用。

就人身險而言,傭金及手續費指標和營業費用指標均十分顯著,而賠款支出指標并不顯著。從對于H統計量的貢獻角度,傭金及手續費最多,營業費用次之,賠款支出最少。說明在人壽險市場上,傭金及手續費對收入的價格彈性最大。

五、2006-2009年我國保險業各年的H統計值

運用多元回歸的方法,分別對我國財產險和人壽險2006-2009年各年的H統計值進行測算,結果如下表:

(一)財產險逐年H統計值

(二)人身險逐年H統計值

由表3、表4可知,相對于人身險逐年的多元回歸結果,財產險07、08、09年的回歸結果無論從可絕系數,還是t檢驗、F檢驗的結果來看,方程的擬合優度都較好。而財產險2006年、人身險2006-2009年的回歸方程,均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盡管如此,多元回歸的結果仍能夠起到輔助分析的作用。

自2007 年起,財產險的H統計值便處于較高水平,說明我們財產險市場的競爭態勢趨于競爭性市場,而這三年對H值貢獻最大的指標由賠款支出轉變為營業費用。而人身險的H統計值更接近于壟斷競爭。

六、 結論

1.2006-2009年我國保險市場包括財產險和人身險市場從總體上均為壟斷競爭市場。

2.從逐年H統計量的計算來看,自2007年起,財產險市場的競爭態勢趨于完全競爭性市場,而人身險市場的競爭程度仍較為穩定的處于壟斷競爭。

參考文獻:

[1]T.Bresnahan. The Oligopoly Solution Concept is Identified [J].Economics Letters,1982,(10):87-92.

[2]L.Lau. On Identifying the Degree of Competitiveness from Industry Price and Output Data [J]. Economics Letters,1982,(10):93-99.

[3]Panzar, J.C. and Rosse, J. N..Structure, Conduct and Comparative Statistics[R]. Bell Laboratories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1982:248.

[4] Shaffer, S. .A Non-constructural Test for Competi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Proceeding of a Conference on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1982:225-243.

[5]Nathan, A. and Neave, E..Competition and Contestability in Canada’s Financial System: Empirical Results[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22):576-594.

[6]Vesala, J. Testing for Competition in Banking: Behavioral Evidence from Finland[J]. Bank of Finland Studies,Working Paper ,1995.

[7]Hondroyiannis, G., lolos, S. and Papaetrou, E.. Assessing Competitive Condition in the Greek Banking System[J].Journe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1999,9(4):377-391.

Assessing competitive conditions in the Greek banking system*1

[8]Bikker, J. A. and Haaf, K.. Competi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Research Series Supervision No.30.

[9]Buchs and Mathisen. Banking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in Ghana[M].IMF Working Paper,2005,January.

[10]Yeyati and Micco. Concentration and Foreign Penetration in Latin American Banking Sectors: Impact on Competition and Risk[R].IDB working paper,2003,No.417

[11]Celik, T. and Kaplan, M.. Competition in the Turkish Insurance Sector,2002-2004. Working paper.2007

[12]葉欣,郭建偉,馮宗憲.壟斷到競爭:中國商業銀行業市場結構的變遷[J].金融研究,2001,(11):79-85.

[13]趙子銥,彭琦,鄒康.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結構分析——基于Panzar-Rosse范式的考察[J].統計研究,2005,(6):69-73.

[14]邵全權.保險競爭的經濟分析[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2).

[15]Rosse,J.N.and Panzar,J.C..Chamberlin vs.Robinson: An empirical test for monopoly rents[R]. Bell Laboratories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s,1977:90.

[16]Panzar, J. C. and Rosse, J. N.. Testing for monopoly equilibrium[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7(25):443-456.

[17]黃雋,白冰心.銀行業的市場競爭度:基于韓國、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的比較分析[J].經濟管理與經濟理論,2007,(4):40-44.

[18]黃雋.韓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的實證分析[J].東北亞論壇,2007,16(3):102-106.

[19]朱雪華.1998-2006中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8,(3):53-56.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國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發展狀況對我國國民經濟有很大的影響?,F如今,我國國民對保險的需求劇增,如何提升保險行業的經營效率是保險業發展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保險業的市場集中度,建立保險市場價格競爭行為和產品創新競爭行為的博弈分析,并簡要說明反映市場績效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指標,探究我國保險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關鍵詞]市場集中度 博弈分析 保險深度 保險密度

一、前言

我國的保險業發展起步較晚,新中國成立之后才開始現代保險產業的發展進程。在發展初期只有一家保險公司一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后來經過幾十年的停滯狀態,到改革開放后政府才恢復保險業的發展,使我國保險業發展成為集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和再保險在內的門類齊全的行業。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保險機構比2014年新增9家,達到189家。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1.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隨著國內保險公司數量的增加以及外資保險公司的不斷涌進,我國保險市場集中度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完全壟斷局面已被打破,競爭程度不斷增加,再加上近兩年我國領導機構對保險發展的重視,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二、保險市場集中度

目前,在國內保險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和外資保險公司逐步進入的環境下,“有效競爭”和“可競爭理論”對于中國目前保險業的現實意義在于,保險業要保持適度的集中度。

衡量市場集中度(cR)的高低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絕對法,二是相對法。由于相對法的測算結果受樣本數量影響較大,而我國的保險企業大多成立時間不長,數據極不健全,因此,主要采用絕對法來測量市場集中度。

貝恩根據產業內前四位和前八位企業的絕對集中度指標和市場份額,對不同壟斷競爭程度產業的市場結構進行了分類。

由以上結果可知,總體上,我國保險市場CR4和CR8基本呈現出相同的下降趨勢,這表明保險市場處于競爭程度不斷增強的調整過程中。但是,雖然行業集中率逐年下降,市場壟斷程度在穩步降低,但是按照貝恩的市場結構分類標準,我國保險業仍屬于寡占Ⅲ型市場結構。

三、保險公司價格競爭行為

(一)價格競爭“囚徒困境”

價格競爭是市場運作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經濟規律,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機制。但是,由于保險產品的定價依據是損失概率或死亡率,把價格看成決定交易成敗的唯一因素,難免會造成惡性的價格競爭,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

近期了解過博弈論之后,認為博弈在保險市場的價格競爭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這里用保險市場的在位者——已經在保險市場具有絕對優勢的保險公司或集團,以及保險市場的進入者——新進入的保險公司來進行保險產品價格之間的博弈。

保險公司的最終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而新進入的保險公司為了迅速在市場站穩腳跟,往往會在前期先放棄對利潤的追求,以增加市場占有率和保費收入為前期目標。面對新進入保險公司的競爭,在位者可能采取的價格策略有兩種:降價和不降價。假設現在保險市場上只有兩家保險公司:新進入者和在位者。面對新進入者的威脅,在位者降價的目的是為了占有和擴大市場份額,并乘機即走小公司;而新進入者在資本實力、消費者偏好等方面都具有劣勢,降價是一種被動選擇??紤]在位者具有先動優勢先采取行動,進入者在觀察到在位者的行動后再選擇自己的策略,兩家公司在不同策略下的動態博弈:

在圖中,參數Q1,Q2分別表示在位者和進入者的保險銷售量,且Q1>Q2,參數P1,P2分別表示在位者和新進入者最初不采取降價措施的價格,而P1’,P2’是在位者和新進入者采取價格下調措施之后的保險產品價格,即P1’1。

根據序貫博弈的逆向歸納法,如果在位者選擇不降價,則新進入者同樣不降價時所獲得的收益為Q2P2,而如果在位者選擇降價時所獲得的收益為(Q2+M)P2’,因為保險產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所以,(Q2+M)P2’>Q2P2,所以新進入者應該選擇降價。如果在位者選擇降價,則新進入者同樣選擇降價時的收益是Q2P’,而新進入者選擇不降價的收益是(Q2-N)P2,由于e>1,所以新進入者選擇降價的收益要大于不降價時的收益,所以進入者應該仍然選擇降價。因此,降價是新進入者的占優策略。當在位者認識到新進入者的占優策略是降價時,在位者的最優策略也是降價,因為Q1P1’>(Q1-M)P1.因此,在位者和新進入者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是(降價,降價)。顯然,雙方不降價時帶來的收益更高,說明雙方因個人理性帶來的競爭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陷入了“囚徒困境”,最終導致保險行業的虧損。這就需要有關保險監管機構或行業協會出面進行干預或協調,通過制定價格協議或者締結和約的形式抑制住保險市場的不斷降價行為,使保險產品的價格步入合理的軌道。

(二)合作博弈的帕累托改進

如圖二所示,在圖中,保險公司雙方在締結和約或聯盟之前,雙方的收益水平可用無差異曲線U1表示,無差異曲線上的點代表總體收益在在位者和新進人者之間的分配,其中A點代表兩個公司在價格競爭中的實際分配。此時,新進入者的收益為a,在位者的收益為b。在經過第三方出面調解并簽訂合同之后,兩個保險公司的總體收益水平明顯提高,用無差異曲線U2表示總體收益在兩公司之間的分配。

在簽訂價格協議之后,使在位者的收益水平不下降的行動策略是必須在無差異曲線U2的B點之后,而使新進人者的收益水平不下降的行動策略是必須在無差異曲線的c點之前,所以,無差異曲線U2的BC段即為帕累托改進區域,處在這個區域內的任何一點都有利于改進保險公司雙方的收益狀況。

但是,實際上,在實際保險市場的經營運行中,引入第三方的干預并不一定會避免“囚徒困境”的發生。其主要障礙是可能存在道德風險,在保證合同的懲罰機制或者獎勵機制不充分的情況下或者單次博弈的情況下,雙方可能為了各自的利益違背合約,最終導致囚徒困境的再次發生。

因此,從長遠來看,價格競爭并不是完美戰略,保險公司應該從保險產品創新、保險服務優化和品牌差異化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如我國的平安保險的集團化發展,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服務質量,加強產品創新,培養企業文化和品牌,通過廣告宣傳提升品牌價值,借助第三方信用評級增強品牌信譽,建立產業鏈的一體化和多元化發展,在廣大群眾中形成了不錯的口碑。

四、互聯網金融影響下保險產品創新的博弈分析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走向潮流,余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逐漸走向全國,風靡大眾。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三大支柱之一,也經歷著產品的變革與創新,互聯網與保險業的融合一方面拓寬了保險營銷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由此產生了保險行業的新險種,即互聯網專屬保險產品。在現在愈演愈烈的競爭形勢下,保險企業是否應該進行互聯網產品創新呢?現在假定市場上只有兩個參與者:互聯網企業A和保險企業B,他們都是理性經濟人?;ヂ摼W企業有兩種策略:創新與不創新,設互聯網企業A進入金融業的概率為P,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保險業也有兩種策略,設B進行創新的概率為q。從而得到支付矩陣:

根據反應函數,畫出兩個企業的最優反應曲線:

五、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

我國保險業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在需求的推動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體現在保險資產規模、保費收入等方面的宏觀績效有了很大增長,在這里,我主要通過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指標來進行簡要說明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成果。

由近年來我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變化值可以看出,我國的保險發展水平在不斷增長,并且可以預測其增長將會持續下去。這反映了我國保險業的壯大與發展以及我國消費者對保險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與2015年世界平均保險密度水平662美元/人以及2015年世界平均保險深度水平6.2%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六、對我國保險業的思考

從我國保險業的整體水平來看,保險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看,這場改革遠還沒有結束。從國內的發展狀況看,保險業壟斷程度仍然較高,市場管制較嚴格,缺乏公平的競爭環境;從國際上看,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仍比較幼稚,國際競爭能力不足。中國做為一個人口大國,保險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分析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的現狀,包括運用結構、決策機制、監管體系、使用效果等,并指出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發行成本過高、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高效監管機制、部分地區存在挪用公益金現象。

關鍵詞:體育彩票;公益金;彩票發行

[收稿日期]2006-06

[作者簡介]李毳(1975-),女,吉林人,講師,管理學博士;歐陽昌民(1977-),男,江西人,管理學博士。

一、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的現狀分析

體育彩票公益金是經國務院批準,從體育彩票銷售總額中按比例提取的專項用于發展體育事業的資金。我國體育彩票從1994年開始全國發行,當年銷售額5億元,提取公益金1.5億元。到2004年,我國體育彩票銷售額累計達914.5億元,累計提取公益金303.4億元。詳見下表。

表1 1994-2002年我國體育彩票的銷售額與提取的公益金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歷年人民日報及中國體育報關于上年度體育彩票的發行公告。

(一)歷年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結構

截至2003年底,10年來我國體育彩票共籌集公益金248億元,大部分用于體育事業,具體運用結構為:92億元用于全民健身計劃,61億元用于奧運爭光計劃,95億元用來補充國家社會保障基金、建立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支持發展殘疾人事業、2008年奧運會的籌辦等。

2004年度,我國體育彩票發行額度為154.23億元,實際提取公益金54.02億元,其中23.34億元上繳中央財政安排,用于社會保障、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2008年北京奧運會、紅十字事業、殘疾人事業、農村醫療救助、城鎮醫療救助等公益事業,占公益金總收入的43.2%;各級體育系統安排使用30.68億元(包括利息及棄獎收入380萬元),占公益金總收入的56.8%。

2005年,體育彩票全年銷量達到302.54億元,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并提出了以質量、效益為核心,以長效管理為重點,“建、管”并重的原則。2005年的體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實施第九批“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和第五批“雪炭工程”。

(二)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的決策機制

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安排,有一套比較嚴格的程序。先由主管部門提出使用計劃,經財務部門審核,再上報由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經濟司、監察司、財務管理審計中心、辦公廳、競技體育司、主管總局領導、財政部主管業務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討論,提出修改建議,最后由國家體育總局辦公會議通過。

堅持以法管理,按程序辦事,是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管理工作規范化的一項要求。體育彩票公益金每一項資金的使用,基本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全民健身計劃、奧運爭光計劃中所占的比例都有規可依。

(三)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的監管體系

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體育彩票公益金管理辦法暫行規定》,明確規定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由各級體育彩票管理機構的財務部門設立專門賬戶統一管理,專項用于發展體育事業,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并須定期向社會公布其收入和使用情況,接受公眾監督。地方機構須建立完備的財務會計管理體系,財務從業人員須經專門培訓。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管理部門須對體育彩票的管理和銷售進行審計監督。

2001年,為加強監督管理,國務院要求彩票機構應在指定的國有商業銀行開設彩票銷售資金專戶,用于歸集彩票機構銷售彩票的全部資金,并按規定比例將發行經費和彩票公益金繳入財政專戶,按“收支兩條線”原則進行管理,??顚S?#65377;

2005年,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審計署聯合向全國發出了《關于加強體育彩票公益金審計監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和體育彩票中心要主動接受審計監督、實行收支兩條線、加強財政監督,對國家體育總局實施的工程,每年派員進行專項檢查,強化內部監督,對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四)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的效果評價

總體上看,體育彩票發行12年來籌集的公益金在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中的作用非常明顯。群眾體育健身設施的改善,活動場地的增多,活動項目的豐富,奧運健兒在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奧運訓練場館的修建和改建,均體現出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的作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實施的“雪炭工程”,為社會保障基金提供的資金,修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等,對扶貧濟困、援助三峽地區,對完善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增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都發揮了直接作用。公益金一系列行為,增強了社會親和力,對構建和諧的社會,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發行成本過高

體育彩票的銷售總額為體育彩票資金,由獎金、發行成本費和公益金三部分組成。具體分配比例為:

1.獎金。獎金是向取得中獎資格的體育彩票購買者支付的獎勵金。獎金占體育彩票資金的比例不低于45%。獎金的等級及金額由地方彩票管理與銷售機構自行安排,但最高獎金額不得超過人民幣十萬元。未兌付的獎金全部納入體育彩票公益金管理。體育彩票銷售管理機構應在兌獎期限結束后的一周內,將當期體育彩票中獎及兌付情況予以公告。

2.發行成本費。發行成本費是指用于體育彩票印制、發行、代銷及相關的設施和設備購置、租賃、維護等項目的支出。發行成本費占體育彩票資金的比例不得高于25%,其中體育彩票的印制費為4%,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的體育彩票發行費為1%,其余為地方機構發行和零售商代銷費。

3.公益金。體育彩票實際銷售總額減去上述獎金和發行成本費支出的凈收入,為體育彩票的公益金。公益金占體育彩票資金的比例不得低于30%。

目前,我國體育彩票發行成本高達20%,而日本彩票發行經營成本為10.1%,德國為16.3%,保加利亞為10%。發行成本過高,造成公益金比例較低,直接制約著我國體育彩票資金的運用效率。

(二)缺乏高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缺乏一個高效的監督管理體系。鑒于體育彩票的公益性,彩民的無償性,各國對體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一般都嚴格監管。為此,我國國家體育總局加強了監督管理,逐步形成了較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從1998年到2005年,我國體育總局及有關監管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對我國體育彩票資金管理和公益金運用進行規范;并且對每年體育彩票的收支狀況,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中心和各地體育彩票中心都會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

但在實踐中,仍有個別地方和機構違反國家規定,未按要求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對體育彩票的政策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尚不能實現對公益金使用的全程動態監管。加上監管本身的透明度不夠,某些操作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使得監管的成本較高,監管效率亟待提高。

(三)部分地區存在挪用公益金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國家體育總局和有關職能部門及社會各界,對體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都比較重視。在資金的使用上,要求科學安排,少花錢,多辦事,辦實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求加強對體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監督,盡量保證公益金用到公益事業。1998年9月1日,國家體育總局、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體育彩票公益金管理辦法暫行規定》,規定體育彩票的公益金主要用于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奧運爭光計劃綱要》中屬于以下范圍的開支:資助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彌補大型體育比賽經費不足、修整和增建提議設施、體育扶貧工程專項支出。公益金具體按以下原則分配:(1)凡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的1994-1995年度大型體育運動會的承辦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在本地區銷售體育彩票所得的公益金,由該地區全額留成,全部用作補充大型體育運動會的舉辦經費。(2)其他代理銷售體育彩票的地區所得的公益金,其多數(70%左右)須交給大型體育運動會的承辦省(區、市),用作補充大型體育運動會的舉辦經費。

從我國體育彩票發行12年來的情況看,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的運用總體上基本符合上述規定,但仍有少部分地區違反上述規定,存在挪用、濫用公益金的現象,個別地區甚至將公益金用于經營性盈利活動,造成體育彩票公益金非法體外循環使用。

三、優化運用我國體育彩票公益金的對策建議

體育彩票的發售屬于籌資性質,因此體育彩票是一種特殊的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場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同股票、債券、基金一樣,發行體育彩票可以持續、反復地籌措社會閑散資金。但與股票、債券、基金不一樣,體育彩票是不能交易或隨時贖回的;體育彩票不反映股權關系、債權關系或委托投資關系,只反映體育彩票購買人和體育彩票發行人之間潛在的可能的獎金分配關系;體育彩票對購票人的回報是建立在概率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經濟效益上,購買體育彩票可能一無所獲,也可能得到幾倍、幾十倍甚至更高的回報,從這個意義上說,體育彩票是一種“或然價證券”。

正是由于體育彩票的上述特性,其籌集的資金一般由政府或政府授權機構控制使用,支持體育公益事業發展。為提高體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公益事業的發展,筆者認為應嚴格按公共支出原則,體現體育彩票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根本宗旨,從存量和增量兩個層面調整優化我國體育彩票資金使用方向及結構,使籌資確實用于體育公益事業,并妥善解決其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降低發行成本

提高體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率的最直接辦法是提高公益金占體育彩票資金的比例。這就需要不斷降低發行成本。主要包括降低體育彩票印制成本、發行成本、代銷成本及降低相關設施和設備購置、租賃、維護等項目的支出。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加強管理和內部控制,在降低硬件支出的同時,努力降低經營成本,壓縮銷售網點傭金比例,提高融資效率。目前,有的省市已將銷售點傭金下調到4%-6%,彩票網點傭金能否普遍下降已引起各網點經營者的廣泛關注。

(二)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公益金使用情況的動態監測

加強對體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的動態監測,一是盡快頒布《彩票法》或《彩票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建立完善的彩票法規體系和有序的彩票市場,規范彩票公益金使用;二是可嘗試改變經費一次性投放的做法,實行先撥付項目啟動經費,然后對項目啟動后的實際狀況進行評估。達到要求后再逐步追加投入直至項目完成。具體做法是:第一,制度先行,嚴格規范使用制度,每一項體育彩票公益金使用計劃從立項到審批,均本著增強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嚴肅性的原則,成立由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在內的評審委員會進行立項論證,并對使用條件、使用內容和后續管理予以明確規定;第二,按照“建管并舉”的原則,加強調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體育彩票公益金使用計劃的指導管理和監督工作,對體育彩票公益金援建項目實施動態管理和長效管理。為保證建設項目的正常使用,國家體育總局要與省(區、市)體育局和項目所在單位簽訂責任書。

(三)加強檢查監督,加大懲戒力度,減少挪用公益金行為

針對少部分地區違規挪用、濫用公益金的問題,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檢查監督,包括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抽查和場外檢查;同時,加大懲戒力度,提高違法違規的成本,使挪用公益金的行為得不償失,盡量減少挪用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黃向平.論中國體育彩票經營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6).

[2]謝瓊桓.關于發行體育彩票的若干問題[J].體育科學,2000,(5).

[3]歐陽衛民,閔路浩.彩票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6.

[4]鄔燕紅等.論我國體育彩票市場的形成與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12).

[5]張玉超.我國體育彩票近十年發行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5).

(責任編輯:賈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無論是在我國國內還是在全球范圍內,這一問題都已十分嚴峻。經濟要持續發展,環境保護也要有效推進,兩者的內在聯系要求必須出臺相關的政策性法規予以保護,綠色保險對于解決環境問題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趯鴥染G色保險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深入探討了國內綠色保險現階段發展的困難及限制其發展的原因,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細致探討。

關鍵詞:綠色保險;現狀問題;未來發展;環境污染

1 關于綠色保險的界定

在一定范圍內,受保人因臟水、空氣或者土地等自然環境的污染導致身體或者其他受到損害而產生的商業賠償為綠色保險,也稱之為生態保險或“環境責任保險”。宏觀上,綠色保險還包含了農業及部分社會生產行業相關聯的,以改善自然環境,或協調不同生產行業為目的的新型保險模式。詳細的闡述指,為了最快的幫助因自然環境污染受到傷害的群眾,根據其購買的險種,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的投保費用,在發生事故時,對投保人進行合理的理賠。

現階段,保險行業衍生了綠色保險這一新險種,它是指使用保險手段進行風險管理,由環境污染引起的第三方人身傷害賠償責任轉嫁給保險人。 保險公司通過承保和再保險來集中并充分分解風險。在中國,參加生態保險業務的人越來越多,2008-2016年一直保持上升趨勢,2008年參加保險的公司為700家,投保費用為1200萬元,而2016年參加保險的公司已經上升至4000家,投保費用增長到28000萬元。然而,國內的公司數量太多,就整體數量而言,參加綠色保險的公司數量占比較小,公司對綠色保險投保的覺悟并不高。

2 我國綠色保險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綠色保險相關法律尚不完善

第一,意識薄弱,現階段國內的生態保險法制法規只限于推廣綠色保險業務階段,環境污染責任險沒有形成規范的法律制度。2013年,國務院的兩部委發布了《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重新進行試點,并于次年完善了《環保法》,第52條提到:“國家支持各個公司購買綠色保險”,然而,相關的法律法規太過模糊,沒有清晰的界定,實際操作起來很困難,以至于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支持各地方政府來推行環境污染責任險,同時,環境保護部門對落實該政策過于小心,執行力度不大。

第二,綠色保險法律制度難以實施,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環境法律責任制度不夠完善。在我國2012年《民事訴訟法》中增設了可對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進行投訴的條文,并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責任追查。然而,就實行結果,當地環保法院受理相關方面案例局指可數,而相反,實際情況是我國環境污染行為相當多,投訴數量和實際情況太不相符。在中國,不管是環境公益投訴還是私人訴訟都面臨著很多困難,比如:原告的確定,舉證責任的分擔,因果關系的判斷以及有效判決的執行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題。在環境責任保險這一方面,只為因環境污染事故對第三方造成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一方進行投保,假如通過訴訟依然不能確定賠償責任,環境污染責任險將無法落實到位。

2.2 綠色保險的實施以行政干預為主,市場化理念不足

在中國,國家一直干涉自然環境保護問題,我們經常能看到國家對制造污染的公司進行行政處罰或者下令強行關閉。綠色保險本身就是一種基于市場的風險管理和風險分擔機制,供需關系應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然而,在許多試點地區,主要是利用政府機關進行推廣綠色保險,甚至還有的城市將綠色保險工作移交給其他保險公司做,公司愿意投保都是被迫參與。將其業務轉移到保險公司,有利于參加綠色保險的單位減少財務支出,避免后期因環境污染給企業帶來財務損失,而保險公司在賺取的保險費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單位的業績,從外表上看,以為雙方都獲利了,其實質是保險公司為風險評判方,政府若干涉太多會導致風險價格變化大,將導致公司經營成本增大,還會使承銷機構面臨“反向選擇”和巨額賠償的風險。本質上可能導致雙方損失重大。

2.3 保險公司專業化程度低,相關技術不成熟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的專業化程度不足,保單的定制化程度較低,除外責任較多,賠付較難,導致產品沒有創新力,企業對此沒有絲毫興趣。環境責任保險是一個專業化較高的保險業務,應配備特殊的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保證達到客戶對保險的不同需求。但是,在我國,在實行綠色保險工作中,人員專業素質并不高,專業化水平也很低,產品不新穎,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另外,我國對環境責任風險的研究不深入,數據積累不足,導致風險識別能力弱,反過來又使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諸多隱患,以至于出現風險后得不到有效控制。環境責任保險所牽涉到的各行各業范圍很廣、技術很復雜,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商業營銷和承保索賠中匯集了大量的操作風險。另外,在承保索賠的情況下,因為理賠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無法掌握補償的范圍,后續的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現階段,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僅發布了《化工業風險評估指引》。缺乏特殊風險評估標準,損害量化標準和其他配套指標體系,使環境責任保險推廣困難。在保險公司方面,如今中國的主要保險公司為了配合國家政策,表面上都引入了綠色保險產品。然而,由于缺乏數據和劣質精算技術,他們傾向于縮小覆蓋范圍,排除過多的責任,增加保險收費等措施,從本質上并沒有落實國家的政策。

3 完善我國綠色保險的相關建議

3.1 對綠色保險相關法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首先,設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法律,中國的“環境保護法”規定了“鼓勵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保險”。我們認為,這一規定還應納入“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同類法規中,同時頒布《環境污染責任險實施條例》。明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實施條例。其次,要完善環境風險標準制度。根據行業和生產過程,將企業的環境污染等級進行分類,明確市場產品對環境的污染程度,給保險公司提供數據支持。第三,“綠色指標”應納入保險公司的監管規范。比如,監管機構應明確規范以下條例:保險公司不能接受污染大、耗能高的工程投保;對嚴重破壞自然環境的其他行業公司也不允許保險公司投入資金。

其次,法律機制本質上與企業社會責任相一致,它要求公司在運營時老板不應該只看重自己的收益,應該估計到所有的方面,如客戶、社區等所有人的權益。當前,生態環境責任已經是保險公司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聯合國于2012年6月頒布了“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原則”,從此保險公司履行生態環境責任有了一個大方向。第一,我們應該為可持續發展制定企業價值觀,并在股東大會及高管會議中討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第二,結合生態保護的原則設計相應的保險產品,例如,專門應對天氣變化而導致的環境風險的保險產品,專門應對自然環境而產生的環境風險的產品等。第三,做好環境保險售后服務工作,將環境保護納入保險主題的維修,更換和其他索賠服務,例如妥善處置車輛回收中產生的汞,汽油,金屬和其他殘留物質,以減少生態損害。

3.2 盡快依法建立強制性保險為主,任意性保險為輔的綠色保險制度

現階段,國內普遍對環保觀念認識不強,想要將環境責任保險落實到實處,必須建立強有力份法律規范,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立法制度。提倡我國明確綠色保險在國內的重要角色,在國家和省級環境法律法規中增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條例,同時在合適的時間頒布“環境責任保險”特別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及具體內容,如責任事故識別,損失評估標準,保險范圍和操作程序。這一方面,可以引入西方國家等成功案例,將環境責任保險強制化,輔以任意責任保險。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在石油,化工,采礦,水泥,造紙,核燃料生產以及有毒有害廢物的處置環境污染和危害最嚴重的行業實施。另外,擴大責任保險范圍,按照環保部門確定的被保險企業的污染危害等級(指標),采用不同的保險費率。

3.3 成立綠色保險公司,提高相關技術水平

首先,,我國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案例,設立專門的環境責任保險公司經營該保險業務,專門從事這類業務的保險公司會對重視環境責任工作,也能提升生態環境責任保險的專業化。其次,要設計科學合理的環境責任保險品種。承保綠色保險產品的風險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保險公司應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積累數據,提高精算水平,減少投保成本,使保險價格準確反映環境風險價格。第三,繼續觀察企業的環境風險,實施差別化的稅率,盡可能使風險定價科學化,防止價格偏差導致的“逆向選擇”。第四,不同類型的公司面臨的環境風險是不一樣的,應按不同類型制定相應的環境責任保險,鼓勵專業的保險中介機構,給不同公司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最快速的傳遞有效信息,減小信息差異化。

參考文獻

[1]鄭曉.我國綠色保險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J].上海保險,2017,(07):52-54.

[2]陳敬元.發展綠色保險的思路與對策[J].南方金融,2016,(09):14-17.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大經濟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使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困境。引發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監管導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全球性泛濫。我國經濟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高速發展后,如何加速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以迎合實體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如何又快又穩地發展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并少走彎路?金融危機從側面給我們提供了生動的經驗與教訓。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內衍生品發展;應時舉措

由次貸危機引發并從2008年開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如一場大規模的金融海嘯,瞬間吞噬了幾乎全球所有的大小經濟體。有人稱它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說它百年不遇亦不為過。在這場危機中,壘球金融業最發達的經濟體首當其沖。而始作俑者,恰恰是當代金融業最發達,金融創新最先進,金融衍生產品最多的美國。面對危機。我們一方面要設身處地考慮對策,積極應對;另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分析,從中汲取教訓,從而使我們在今后的金融改革創新中降低風險,少走彎路。

關于危機的根源,想必很多人都不再陌生。歸根到底,這場危機是美國的美元國際本位制和美國長期實行的“雙赤字”政策植下的禍根,而這場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索是次貸危機。更為確切地說,是次級抵押貸款衍生品危機。但是,即使次貸危機不爆發也會有別的金融衍生產品危機來引發美國金融危機。根據國際清算銀行保守估計,僅在2006年底,美國境內的股票、債券、外匯、大宗商品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約為400萬億美元,為美國12萬億美元GDP的30倍左右。金融衍生品是指從原生資產派生而來的金融工具。由于交易的不透明性,衍生品極易成為擴散風險的工具。長期以來,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實際上一直處于不受監管的自由狀態。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很多基金公司、投行不惜鋌而走險,借助極高的財務杠桿比率,瘋狂發展衍生品業務,遠遠超出了公司的實際風險承受能力。而錯綜復雜的衍生產品“關系網”,也將很多金融實體緊密連接到了一起,使它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危機中,眾多國際知名投行、基金公司紛紛落馬。即使像雷曼兄弟、貝爾斯登具有百年歷史的頂尖投行也不能幸免,著實讓人扼腕嘆息。脫離實體經濟基礎和過度杠桿化的衍生市場,已經成了一個危機四伏的市場。著名投資家巴菲特將其喻為“大規模殺傷性金融武器”。它的殺傷性之所以巨大,在于其能夠產生的連鎖反應。猶如氫彈,先引爆作為前級的裂變彈,造成足夠的溫度及壓力,之后的后級聚變才會開始。金融衍生品造就了人類金融業的空前繁榮,最終也釀成了世界金融史上的超級災難。

在這里,我不是想把危機也歸咎于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本身沒有錯,它是現代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同其他發明一樣,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的產生,在促進人類金融業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梢哉f沒有金融衍生品,也就沒有當代金融業的空前繁榮。在金融業發達的國家,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交易品種也日趨多樣。我國也早就認識到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必要性,但目前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產品結構簡單,品種單一。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初,曾一度推進發展期貨交易和外匯保證金交易等衍生品業務。但是由于當時監管制度還不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未能跟上,導致了該類市場過度的泛濫。國家不得不對其中某些業務進行整頓乃至叫?!,F在,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振興和完善期貨市場的政策法規,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期貨交易品種,以迎合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針對國內證券市場的股指期貨業務已經醞釀成熟,正在尋求合適的時機推出。資產證券化業務在我國也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由于次貸危機緣故,一些業務已經暫停)。今后,我國還將進一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還將有更多、更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問世,我國將在邁向經濟大國目標的同時實現金融強國的夢想。目前我國金融行業整體形勢穩定,發展態勢良好。但實際上,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已經滯后于經濟的發展,金融衍生品業務發展的不足更是成為制約金融發展的一大瓶頸。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金融衍生品發展還處在初學者的水平。國內一些較為先進的企業雖然意識到了金融衍生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無法對其進行很好的理解運用,加之風險意識不足,不少公司在購買了國外投行兜售的衍生產品后蒙受巨大損失。這些鮮活的案例,在給人以教訓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反襯了當前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現狀。

事實表明,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還要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而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已經使得這種發展變得甘益緊迫。一方面是國內經濟的迅速騰飛,中國將迅速躋身于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并在世界經濟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更多、更完善的與之相配套的金融衍生品服務體系。而經濟發展催生的日益龐大的資本市場,客觀上既需要多樣金融衍生品的推動,同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從長遠來看,也只不過是牛刀小試。從國際上看,國外發達經濟體的金融衍生品業務不斷推陣出新。且日趨復雜。其發展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國內某些領域。2006年8月28日,全球最大的金融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人民幣對美元、歐元及日元的期貨和期權交易,這很有可能會對人民幣匯率定價權造成深遠影響。今后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地發展,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如果我國不能在此之前發展完善好國內衍生品市場,未來經濟金融的深層發展難免會掣肘于人。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苯鹑谘苌肥袌鰬斒沁@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毋庸置疑,我們要大力發展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金融衍生品又是一把雙刃劍,不當的使用或者過度的濫用也會給金融產業帶來不必要的傷痛乃至重創。我們過去的經驗教訓和現在世界經濟金融的嚴酷現實告訴我們,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首要任務就是做好監管。自從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提到金融監管這一名詞。如果說美國自2001年以來的低利率貨幣政策是該危機的催生因素的話,那么美國相關機構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不力則是早已埋藏的隱患。次貸危機證明,單純依靠金融機構自身對衍生產品風險進行控制是遠遠不夠的。金融衍生產品監管制度和交易規則的缺陷,助長了衍生產品的過度投機,并最終引爆了危機。難怪美國證監會(sEC)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認為,“大量的沒有被監管的類似CDS的衍生品為此次金融

危機的頭號惡棍”。

做好監管。國家首先要加強與之相關的立法工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我國當前對衍生品的立法和監管僅限于期貨領域,國家和期貨行業協會已經出臺了較為完備的期貨法律法規以及交易規則。隨著衍生產品的不斷增加,我國的相關立法和監管也應不斷完善。我們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做法和經驗,同時,也要針對國內發展的實際,結合過去的經驗,推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措施并在實際中不斷加以完善,堅決杜絕制度上的漏洞。鑒于衍生品交易的特殊性,要將監管機構的行政監管與交易所的自律監管結合起來,并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逐步加強交易所的自律監管。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監管部門并不是萬能的。制度經濟學有一句名言:“交易先于制度”。不可能在市場產品交易之前就制定一個十全十美的制度,而要隨著市場和發展不斷地去完善監管的制度和手段。監管部門一定要注意緊跟形勢的發展,在日新月異的金融衍生品市場中不斷提高自身監管水平。此外,我們還應該高度重視對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教育、引導。投資者對金融衍生品的風險了解,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不少投資者一方面聽信一些推銷人員的片面宣傳,另一方面又高估了自己防范風險的能力,這是非常危險的,同時也給監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由此可見,監管部門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也是強化監管的一個方面。具體做法可以體現在開設專門課程、建立相關資格考試制度等。

在做好監管的前提下,金融衍生品的發展還要做到有序推進。所謂穩步,是要做到有選擇、有步驟地推出。要根據經濟發展的需求、監管的能力及其他條件成熟的程度,穩步培育市場,逐步推出產品,并依法、公正、適度地對金融衍生品市場進行監管。從世界范圍看,在推出衍生品的順序方面,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不盡相同,1996年對29個國家75個交易所的統計顯示。最普遍的衍生合同是指數型產品,然后是利率型產品,最后是農產品。其標的出現的順序依次是農產品、非貴金屬、貴金屬、貨幣、利率、股票、能源、指數和互換。美國的股票衍生品經歷了場外股票期根、交易所股票期權、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期權、股票互換和股票期貨的順序:1972年推出外匯期貨、1973年推出股票期貨、1975年推出抵押債券期貨和國庫券期貨、1977年推出長期政府債券期貨、1979年推出場外貨幣期權、1980年推出貨幣互換、1981年推出股票指數期貨、1983年推出外匯期貨期權和股票指數期貨期權、1985年推出歐洲美元期權和互換期權、1987年推出平均期權和復合期權、1989年推出利率互換期貨、1990年推出股票指數互換、1991年推出證券組合互換、1992年推出特種互換。這一過程和美國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過程有關系,每種產品的出現都體現了市場的需求。我國發展金融衍生品要根據經濟發展的需求、監管的能力及其他條件成熟的程度,穩步培育市場,逐步推出產品,在條件不成熟時不去硬推,要積極創造條件,而在條件基本成熟時則要及時推出。當前國內衍生品市場主要是期貨市場,而期貨市場交易品種多為商品期貨。金融期貨還處在試水階段。等到時機成熟,國家就會推出金融期貨。目前大家都普遍期待的股指期貨就是金融期貨。以后,我們還會有國債期貨、人民幣利率期貨、匯率期貨等等。有人說,只要有風險存在的地方就有金融衍生品。其實,反過來也一樣:有金融衍生品的地方就有風險。因此,我們推行金融衍生品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風險,避免一哄而上,而要選擇逐步推進。

要發展好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還需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內地金融業尤其是衍生品市場相對落后,從根本上說是國際金融人才的缺乏。我國現代金融業歷史短暫,沒有經歷過金融業的大風大浪的洗禮。金融從業人員的專業背景、資歷、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同國外同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衍生品領域,這種差距更為明顯。國內衍生品市場結構簡單,產品單一,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因素。這就是為什么國內的外資銀行往往先于我們推出眾多的國內金融衍生品業務的原因。此外,我國金融從業人員更多的是接受產品以及相關理論的教育,研究如何追求更多的利潤,風險意識還停留在一個較為模糊的階段。在人才策略上,我們要堅持培養引進相結合的方式。香港金融界集中了大批專業知識人才。內地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采取引進香港金融教育方面的培訓力量、培訓方式、培訓教材及考核方法;與香港合辦金融學校,或選派合格人才到香港有關金融培訓和實踐機構短期培訓或工作等方法,用各種渠道培養高級金融人才。同時,還要研究對高級人才的使用和待遇問題,加快實現內地金融人才的市場化和國際化,為我國金融衍生品行業的迅速崛起注入活力。

我國發展旅游保險市場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在逐漸升高。在計劃生育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養老金的缺口越來越大,如何使得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便成為時下熱門話題。長期護理保險的出現正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 人口老齡化 養老金缺口 長期護理保險

人們的平均壽命變長,使得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情況下發生了人口老齡化現象。養老金數額已經無法滿足未來長時間的支付,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使老年人在發生傷殘疾病時可以獲得補償變得非常必要。

一、發展長期護理保險的必要性

1.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勞動力不足。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在建國后不久就奉行計劃生育政策,每個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子女。使得出生率急速下降。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我國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斷翻番,人民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已經開始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隨著生活質量以及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居民的死亡率也大幅下降。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使得老齡化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斷攀升。我國屬于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過渡階段,現階段仍然注重勞動力成本,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又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這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2.家庭結構導致生活壓力大。由于計劃生育的實行,現今中國家庭結構大多為:四個老人,兩個年輕人,一個孩子。兩位年輕人不僅要擔負起撫養孩子的義務,還要起到贍養老人的責任。隨著生活成本的逐漸提高,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巨大,而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相應的就會出現離婚,盜竊等危害社會安定的情形發生。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使得老年人發生保險責任規定范圍內的保險事故時能夠得到保險公司的補償,這不但使老人的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還減輕了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有利于社會生活的和諧穩定。

3.養老金缺口不斷放大.我國規定從職工的工資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比例的工資放入養老金賬戶中,以作為職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我國的養老金只是滿足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擴大,養老金已經入不敷出,養老金賬戶數額已經無法滿足長時間的給付要求,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擴大,養老金缺口也會逐漸擴大。單純依靠養老金已經不足以維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在此關鍵時刻,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通過商業保險來彌補養老金的缺口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二、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現狀

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目前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我國以前解決類似問題通常采用政府財政支出的方式,所以對長期護理保險從未涉獵。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重,單單依靠財政支出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反觀德國和日本,早已建立起完善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我國必然會在總結外國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三、發展長期護理保險的對策

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高齡群眾的養老問題都是依靠國家財政解決,而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劇使得財政壓力越來越大。人民群眾對于國家財政補貼的依賴心理根深蒂固。只有政府主動減少財政補貼,并且大力宣傳長期護理保險,才能使人民群眾從心里真正接受保險,親自去購買保險產品。在解決了人民群眾對于保險產品的偏見之后,國家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僅僅依靠單方面的減少國家財政支持還不足以徹底解決養老問題。保險屬于類奢侈品,在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今天,只有人民群眾保證基本的生活水平不受影響之后才有閑散的資金去購買長期護理保險,所以國家應該在稅收政策上做出調整,主動減少人民群眾納稅金額,使得人民群眾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去購買保險產品。

2.設計具有特色的保險產品,采用浮動費率。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高齡群眾可以推出具有不同特點的長期護理保險,在保證長期護理保險主要保險責任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輔助性的保險責任。針對投保人年齡的不同也應該采用不同的保險費率,年齡越高投保時所需要繳納的保險費就越多,反之則越少。采用浮動費率可以使得具有投保長期護理保險需求的人群具有時間上的壓迫感,能夠增加其投保的積極性。

3.借鑒國外經驗,吸引專業人才。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發展時間短,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保險歷史源遠流長,在人口老齡化未到來之前就已經注意到了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必要性。德國、日本已經建立了完備的長期護理保險體系,我國在面臨相同情況時完全可以向德國和日本借鑒相關發展經驗,發展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在發展初級階段,保險產品的設計是關鍵。由于之前沒有發展經驗,沒有相關的人才儲備,只有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才能設計出符合我國國情的保險產品。

四、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前景展望

雖然我國為解決人口老齡化推出了“二孩政策”,希望以此來解決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家庭結構的改變以及長久以來生育觀念的改變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加之生活成本的逐漸加大,使得大部分家庭無力來撫養“二孩”?!岸⒄摺倍唐趦炔粫θ丝诶淆g化造成任何影響,只有購買長期護理保險才是明智之舉。老齡化比例加重,配合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具有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魏華林,何玉東. 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市場潛力研究[J].保險研究,2012.

[2]荊濤. 長期護理保險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

[3]余濤. 我國開展長期護理保險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

上一篇:小學德育課程改革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保險投資機制建立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