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

2024-02-04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第1篇

我們召開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2015年以來的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表彰雜志通聯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交流各地好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如何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

一、2015年以來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2015年以來,國家農發辦始終把宣傳工作放在農業綜合開發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主動謀劃、全面推進。各級農發機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信息宣傳和新聞宣傳有機結合,把對內宣傳和對外宣傳有機結合,把對上宣傳和對下宣傳有機結合,把日常宣傳和重點宣傳有機結合,全面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唱響了農業綜合開發主旋律,展現了農業綜合開發新風采。

(一)信息報送成效顯著,贏得了各級領導的關注

國家農發辦高度重視重要信息報送、《簡報》和《情況反映》編報等工作,加大向部黨組、部內相關司局及中辦、國辦的信息宣傳力度。通過財政部《上報信息》向中辦、國辦報送工作亮點,及時反映農發工作成效。在財政部內外網平臺發布信息300余條,財政部門戶網站主頁轉發100多條,在部微信平臺發布60余條,基本實現了“每日有動態、每周有聲音、每月有亮點”。

(二)對外宣傳亮點突出,擴大了農業綜合開發的影響力

各級農發機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文件精神,加強與中央主流媒體的對接聯系,《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流媒體和網站都對農發工作進行了報道。認真做好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的宣傳和貫徹工作。在“新部令”出臺之后,以答記者問、部令政策解讀、編發修訂說明等形式,在相關報紙、網站、刊物上集中宣傳報道,迅速在農發系統內形成了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新部令”的熱潮,也增進了社會各界對農業綜合開發重大方針政策的了解。

(三)在財政系統內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促進了政策執行和業務工作

把宣傳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加大系統內宣傳交流力度。將《中國財經報》作為系統內外宣傳的主陣地,今年以來《中國財經報》累計刊登農業綜合開發政策解讀、宣傳文章和新聞報道等近百篇?!吨袊斦贰懂敶r村財經》和《預算管理與會計》等部內刊物也都向國家農發辦約稿,闡釋農發政策,反映農發成效。河北省農發辦在《河北財政》開設固定專欄,年度刊發宣傳文章40篇以上;內蒙古、貴州、陜西等地充分利用財政刊物和網站開展宣傳,展現了工作業績。

(四)雜志質量顯著提升,政策園地和宣傳平臺作用更好發揮

《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雜志承載著政策解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和宣傳平臺的重要作用。國家農發辦高度重視雜志編發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提升辦刊定位,充實人員力量,給予支持保障,推動辦刊水平顯著提升。編輯部通過選題策劃、向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約稿、撰寫編輯部文章、摘選權威解讀等方式,加大“三農”政策解讀和課題研究類文稿的刊發力度。本著服務中心、促進工作的原則,對雜志欄目做了優化調整,開設了“卷首語”,從文風、組稿、版式和美編等各方面對雜志進行優化設計,對重點欄目和稿件配發圖片,使雜志圖文并茂、煥然一新,政策性、指導性和可讀性顯著提升。2015年以來,各級農發機構在通聯人員培訓、考核獎勵、組稿投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山東、河南、內蒙古、廣西、新疆等地對業務骨干進行了集中培訓。

(五)宣傳形式豐富多彩,彰顯了農業綜合開發良好形象

除廣泛運用簡報、媒體、網絡進行宣傳外,各級農發機構還開展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宣傳活動。為便于開展對外宣傳,國家農發辦精心設計印制了《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畫冊,圖文并茂地展現了農業綜合開發的輝煌歷程和豐碩成果,成為展示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靚麗名片。國家農發辦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宣傳農發、展示農發。2015年以來,盧貴敏主任累計刊發署名文章或接受訪談文章20余篇,還利用座談會、研討會等渠道宣傳展示農發成果,提升農發在業內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以農發雜志為平臺,先后對陜西、重慶、河北、黑龍江等省市進行了專題報道,全景式、寬視角、深層次展示了當地農發工作風采。

二、當前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一)準確把握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一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新態勢。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糧食產量連年高位增產,農民收入連年快速增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村改革全面深化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農村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將其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將農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黨中央、國務院立足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在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方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財政支農力度不斷加大,以脫貧攻堅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的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深入實施,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渠道、扶持重點、支持方式和引領方向都在改革調整。這些宏觀政策和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對農業綜合開發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二是農業綜合開發工作邁出新步伐。突出扶持重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產業扶持”的理念,立足各地實際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啟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圍繞現代農業實施產業引領,把土地治理和產業化發展兩類項目緊密結合,形成項目建設合力。創新投入方式,增加農發整體投入規模。實施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試點,在部分省份已取得初步進展,在“財金融合”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積極探索“股權投資基金”“股權引導基金”“貸款擔?;稹钡韧度敕绞?,充分放大財政資金的杠桿和引領作用。完善管理機制,發布實施“新部令”。適應農業綜合開發形勢變化和發展需求,研究修訂《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并以第84號部令形式審議通過?!靶虏苛睢绷⒆銓嶋H,著眼長遠,在多個方面對農業綜合開發方針政策制度做了實質性修訂,進一步明確了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主要任務,突出農業綜合開發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線等。推進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將所有項目的評審、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農發機構,進一步簡化項目管理流程,降低項目立項門檻,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實施創新。通過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新試點,打開了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新局面。

三是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提出了新要求。在2016年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立足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農業綜合開發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線,進一步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加強管理,不斷提升農業綜合開發水平和效益。會議提出農業綜合開發要抓住“五個著力點”,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藏糧于地;著力補齊農業產業鏈短板,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著力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等等。

四是媒體傳播和新聞輿論進入新時代。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并加速前行。在信息技術浪潮的引領下,媒體宣傳的渠道、方式和手段日新月異,在傳統媒介發展演變的同時,以電子媒介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迅猛,互聯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以手機網站、微信平臺為代表的新媒體成為日常信息傳遞、新聞傳播和數據交換的主角。身處網絡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處處都是傳聲筒,每個人都是信息發布和傳遞的主角,對外宣傳無處不在、無時不能,宣傳的時空概念無限放大,在新聞輿論即時便捷、廣泛覆蓋的同時,也隱含著更大的危機和風險,這些都帶來了信息宣傳內涵和外延的全新變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媒體傳播和新聞輿論工作,近期國務院專門印發文件,對各部委回應輿論關切提出了明確要求。財政部門作為重要宏觀經濟部門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做好信息發布和輿論回應工作尤為重要,財政部黨組也對做好輿論回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些都對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提出了新命題和新要求。

(二)充分認識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是充分展示農業綜合開發成果、擴大農業綜合開發社會影響力的客觀需要。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的改革創新和巨大成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項目單位、項目區群眾和相關方面對于廣泛了解和深入參與農發的需求日益增加。

二是彰顯農業綜合開發獨特優勢、贏得競爭主動和良好外部環境的必要途徑。隨著國家財政支農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扶持渠道和方式呈現多元化特征,相關涉農部門支農措施呈現同質化競爭態勢,財政支農資金統籌整合大力推進。要把農業綜合開發的職能任務、政策目標、改革舉措、成效亮點等充分宣傳展示出去,使社會各界能夠更深了解、更多理解、更好支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

三是主動推進信息公開、防范消除資金項目管理風險的有效手段。隨著社會外部監督的加強,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項目管理實施也面臨著一定風險和壓力,要在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嚴格政策制度執行的同時,做好政策業務宣講,從而贏得社會廣泛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四是培育農業綜合開發文化、凝心聚力推動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必然要求。全國農發系統有2萬余名干部職工,農發人貼近基層,服務群眾,形成了為民服務、腳踏實地、勤奮奉獻、開拓創新的鮮明品格和精神風貌,涌現出一批扎根一線、拼搏進取、默默奉獻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在新時期,大力弘揚這些先進人物事跡所蘊含的崇高品質和可貴精神,有利于促進在全系統營造創先爭優、奮發有為的比學趕超氛圍,培育打造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精湛、干事創業、實績突出的干部隊伍。

(三)當前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是形勢任務宣傳。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及財政部黨組對“三農”和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有關要求和指示精神。

二是政策業務宣傳。要聚焦農業綜合開發核心職能,以第84號部令為核心,廣泛宣傳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項目管理政策、制度規定、扶持重點、工作流程等,重點跟蹤關注“新部令”在各地貫徹實施的情況,著力宣傳農業綜合開發新理念、新政策在實踐中的新成效。

三是改革創新宣傳。重點宣傳農業綜合開發在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強化管理方面的重大舉措和顯著成效。

四是典型事跡宣傳。集中宣傳各地農發戰線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大力宣揚農業綜合開發被譽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的精神內涵,注重發掘和大力弘揚廣大農發干部“服務大局、心系‘三農’、求真務實、拼搏進取”的優秀品質,塑造提升農業綜合開發的良好形象。

三、提升認識,加強領導,做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要求,緊緊圍繞農業綜合開發中心工作,突出宣傳重點,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方式,增強宣傳效果,努力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激發農發干部隊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為推動農業綜合開發事業更好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一)圍繞中心,充分運用主流媒體進行對外宣傳

圍繞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工作和改革創新取得的成效,突出農業綜合開發獨特優勢、開發成效和管理亮點,加強與《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流媒體的溝通聯系和專題策劃,力爭播出一批有分量的節目,刊發一批有分量的稿件。要突出重點,圍繞國家農發辦謀劃提出的新思路、新舉措開展宣傳,全面宣傳《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部令第84號)的指導思想、政策導向、制度規定和引領方向,廣泛發布項目申報指南和創新試點政策,提升社會各界對農業綜合開發的認知度。各地農發機構要與中央媒體及《中國財經報》《中國財政》等系統內媒體加強聯系,爭取實現業務宣傳常態化。

(二)上下聯動,組織開展集中宣傳活動

各地要把宣傳工作與業務工作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把握關鍵宣傳節點,中央和地方聯動,在國家和省級主流媒體,圍繞農發工作重要領域,統一策劃組織,分時段開展集中宣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和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后,圍繞農業綜合開發如何貫徹中央精神開展集中宣傳。在全國“兩會”或全國春耕生產會議前后,圍繞農業綜合開發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高標準農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開展集中宣傳。積極組織專題調研、現場會、研討會、筆會或征文、攝影展等形式,不定期開展聯動宣傳活動。策劃組織開展農業綜合開發30年紀念系列活動,提升農業綜合開發社會影響力。

(三)把握規律,提升新媒體運用和輿論引導能力

一是搭建和運用好新媒體宣傳平臺。各級農發機構要注重發揮網站、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加強政務門戶網站管理,主動發布農業綜合開發政策制度、業務知識和項目申報信息。有條件的地區要爭取建立微信推送平臺和微博發布體系,提升信息宣傳的即時性、實效性。二是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增強輿論引導能力。各級農發機構要增強新聞宣傳線索意識,密切跟蹤分析輿情,主動了解項目區群眾和項目單位的所盼所需,針對社會公眾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開展特定精準的宣傳。三是強化危機意識,正確處置負面輿論事件。要進一步增強危機防范意識,在出現輿論苗頭時及時跟進,解疑釋惑,闡述政策,正面引導。面對相關負面報道,要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主動發聲,用政策和事實說話,始終把握輿論宣傳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四)打造精品,全面提升雜志辦刊水平

緊緊圍繞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中心,本著“立足農發、面向‘三農’、聚焦工作、服務基層”的辦刊宗旨,在稿件來源上堅持高層、基層和外部資源相結合,在稿件內容上堅持理論性、政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在題材風格上堅持業務性和可讀性相統一,進一步擴大雜志內容的涉獵面和受眾群體,使雜志成為連接上下、溝通內外、面向“三農”、服務農發的政策園地和宣傳平臺。各級農發機構要立足本地“三農”工作實際,積極探尋新聞線索,深入挖掘鮮活素材,全面總結經驗亮點,聯系雜志編輯部開展策劃宣傳,力爭推出一批層次高、思路新、時效強、經驗好的主題宣傳成果。編輯部要加強上下交流互動,廣泛征求讀者意見建議,把稿件組稿向基層傾斜,形成雜志編發合力。要繼續做好雜志征訂發行工作,以省級通聯站為單位統一征訂,統一上繳征訂費用,穩定發行量,擴大覆蓋面。

(五)加強領導,保障宣傳工作更好開展

各級農發機構負責人要進一步加強對宣傳工作的領導,充實宣傳力量,保障宣傳工作經費,為宣傳人員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切實發揮好簡報、情況反映、雜志等平臺作用,將各地信息宣傳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工作質量因素納入對各省的工作考評。綜合處室要切實發揮好牽頭組織作用,主動超前謀劃,加強與外部媒體的對接和聯系,策劃組織好重點宣傳活動。各業務處室要及時總結工作,挖掘業務亮點,提供素材資料,更多參與宣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通過集中培訓、會議研討、采風筆會、調研采訪等形式,提升宣傳隊伍能力水平,努力推動農業綜合開發宣傳工作再上新臺階。F

(作者系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評審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第2篇

***2014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0.5萬畝高 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今年3月份獲得上級批復,市農發辦完成了項目公示、項目工程招投標、工程中標通知公告、與施工單位、監理簽定施工和監理合同等一系列項目前期工作,道路、渠道、滴灌系統工程于4月30日開工建設,計劃11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項目建設總投資67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5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8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中自治區配套144萬元、地區配套18萬元、縣級配套18萬元)、項目區群眾自籌資金(投工投勞)45萬元。

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實施加壓滴灌2860畝(其中自動化滴灌系統975畝)、滴灌改造1478畝,架設高低壓線路250米、維修斗渠1.6公里、新建斗渠0.4公里;修建柏油路2公里、改造砂石路2.39公里,改良土壤2860畝;補植防護林146畝;科技培訓1000人次,購置儀器設備6臺,推廣測土配方施肥4000畝、推廣滴灌肥2000畝。

項目建設主要做法:一高標準平整土地,去埂還田,有利于推廣機械化作業。二大力推廣自動化滴灌系統,減輕農民勞動強度。三實施大面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使用液

態滴灌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四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推廣先進技術的應用。五高標準建設柏油路和機耕路,方便人民的生產生活。

項目建成后的目標效益:

社會效益:項目實施后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將起到導向、示范和輻射帶動的作用。

經濟效益:項目區有耕地4484畝,在項目區實施滴灌技術保證滴灌用水,再加上實用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項目達產年,每年可新增棉花產量12.6萬公斤,新增玉米11.38萬公斤。項目區種植業新增總產值104.12萬元。

生態效益:項目區設計水平年作物需水量146.38萬立方米,較現狀年滴灌需水量減少48.94萬立方米。農田林網化的建設,改變了生態環境,抗御了風沙災害,控制了水土流失,為農業持續穩定增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第3篇

xxxxxx土地項目Ⅰ標段

施工管理總結報告

xxxxxxxxx

二 零一二年七月

一、 工程概況

2011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xxxxxx標段,項目區位于xx經由余灣村、xxx、xx、xx等自然村,擬年新增收入107萬元,新增灌溉面積0.9萬畝,增加節水面積0.5萬畝。合同造價xxx萬元;合同內容包括:

(1) 新建電灌站3座,維修修復完善配套電灌站1座。

(2) 機耕橋5座,拆除機耕1座。

(3) 新建人行橋(橋閘)5座,拆除人行橋3座。

(4) 排灌節制閘4座,設備4臺套。

(5) 改造滾水壩1座。

(6) U型渠槽14371米。

(7) 排灌兩用渠(清淤修坡)

1、

3、5共計6598米

(8) 排灌兩用渠(清淤護砌)

2、

4、

6、7共計3272米

(9) 維修一支渠 3600米,維修加固農渠1800米。

(10) 倒 虹吸過路涵92處

(11) 分水口95處

(12) 機耕路8974米

(13) 植樹4535株。

二、施工過程控制簡介

我公司對該工程非常重視,制定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組織施工。開工前編制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經我單位技術主管部門審定并報監理批準后組織實施。在施工中嚴格執行強制性條文,嚴把進場材料質量關,對進場的材料檢驗試驗合格,向監理報驗并同意后才準予使用。每個分項工程開工前,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重點做好過程控制,認真落實“三檢”制度。對于隱蔽工程及時向監理報驗,形成文字記錄后,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在質量驗收時,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進行驗收,根據制定的檢驗批劃分原則和計劃,對每個檢驗批進行驗收,在檢驗批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

分項工程驗收,進而進行子分部工程的驗收。

三、見證取樣、材料報驗

各類材料進場后,由材料員通知質檢員共同對進場材料進行觀感驗收,驗收內容為:所送材料是否同項目部技術負責所報材料計劃表型號、規格、數量是否符合要求;向廠家索要出廠合格證,校對出廠日期及出廠批號是否與原材料包裝相同; 并認真對照材料有關驗收規范進行觀感檢查、尺量檢查、游標卡尺檢查是否符合有關要求。驗收合格后通知監理、取樣員對有關材料進行見證取樣后送檢測部門進行相應的復試檢驗。

四、質量控制資料檢查情況

我們本著“認真負責、真實有效”的原則,嚴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的規定,對質量控制資料、安全和功能檢測資料核查、整理、裝訂,使各項資料齊全真實、完整有效。

五、社會效益

該工程于年月日經項目管理單位組織各方預檢驗收后投入使用至今發揮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新增灌溉面積0.9萬畝,增加節水面積0.5萬畝。使農民年總增收107萬元左右,廣大人民群眾在享受黨的惠民工程使我們黨和人民之間關系更加和諧。

六、項目資金

本工程自驗收后在x年x月x號按合同已收到撥付工程xxxxx萬元。

xxxxxxxxxxxxxxxxx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第4篇

調查與思考

曹縣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之一。經過20多年的開發實踐,特別是土地治理項目建設的長期積累,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大量生機與活力。在即將開始的“十二五”規劃建設期,如何進一步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使之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更大貢獻,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取得的成效

曹縣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省農業大縣、糧食主產縣之一。1988至2009年底共改造中低產田41.7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1萬畝,完成投資16496萬元。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9406噸,新增棉花生產能力1731.5噸,新增果品生產能力600噸,新增油料生產能力160噸,新增蔬菜生產能力120噸,新增其他農產品生產能力384噸。治理后的項目區,田成方、林成網、溝渠相通、路相連,地下節水管道縱橫交錯,橋涵井配套完善。實踐證明,農業綜合開發有效的改善了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二、土地治理項目建設的治理模式

曹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實 1

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根據上級業務部門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標準,結合我縣實際有針對性制定治理措施。

曹縣為黃泛區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南部高,北部低,自南向北微傾斜。土壤質地分為砂壤、中壤、重壤三種。水資源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引黃客水三方面組成。地下水資源豐富,淺層地下水開采條件較好。在治理過程中,我們采取“以井保豐、引黃補源”的灌溉方式,以新打機井和維修舊井為主,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同時搞好開挖疏浚溝渠以及道路、渠系建筑物的建設,發展方田林網,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同時,發展棉、油、蘆筍、蔬菜等高效農業種植。

三、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分析

曹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

時,項目實施與管理也還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田間道路占用矛盾大

農業綜合開發強調集中開發,連片治理,使項目區建設成為

基礎設施完善的高標準農田。然而,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縣作為農業大縣、人口大縣耕地緊缺的程度就更加突出。在項目區框架建設中,由于修建田間道路有時會調整占用耕地,若遇到順茬地則可能占用同一農戶很多甚至是全部耕地,這種“一家受損,全村得利”的情況尤其不好處理,個別行動過激的農民甚

至阻撓工程施工。根據我國農村現行土地政策,重新調整耕地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項目村也沒有機動耕地,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又不允許支付占地補償,這種使部分農民切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不僅給項目建設帶來難度,往往影響到干群關系,引起上訪使農業綜合開發這一惠民政策在少數農民心中打了折扣。

(二)農民籌資投勞落實難

農業綜合開發農民籌資投勞執行“一事一議”政策,但議事

容易,落實困難,特別是在經濟比較落后和基層班子軟弱的村更顯突出。雖然土地治理項目自籌資金只占中央財政資金的20%,但我縣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還不夠發達,農民收入相對較低,自籌資金和以物折資難度非常大。此外,目前農村青壯年勞力大多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多是老弱婦孺,出義務工也很難得到響應。隨著工程招標制的推行和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標準的提高,項目工程大部分由專業隊伍施工,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工程建設的機會不多,即使參與了,效果也不佳。比如,同樣是開挖地下節水管道溝,由農戶自行開挖不但寬度深度難以統一,而且溝的走向不直,而用專業的挖溝機施工,不但標準質量高,效率更是人工的好幾倍。因此,農民籌資投勞不僅執行難度大,在一定程度上還助長了弄虛作假的風氣,不利于農業綜合開發健康發展。

(三)工程運行管護難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建成資產移交后,一些鄉鎮雖然也制定了管護制度,并層層簽訂了工程管護責任書,但管護工作不到

位,保存率和完好率偏低的狀況還是存在。在部分項目區,建成3年-4年后的樹木存活率不到70%,田間道路、節水管道出水口等工程的損壞程度也比較嚴重,并且受損工程不能得到及時維修。究其原因:一是工程產權和管護主體呈多樣性,難以統一管理。有的產權歸集體所有,有的歸個人或法人,由于產權歸屬不同,造成管護主體各異。例如,有些機井、田間道路、節水管道等工程為農民集體財產,由村集體進行管護,而林木大多數隨地走,確認為農戶所有并負責管護,管護主體分散,難以管理;二是重建輕管,管護意識差,群眾對與己無關的工程不加愛護,常使部分工程受損;三是管護追償難以實現,對損壞現象的調查取證困難,對損壞行為不能實行有力的懲治;四是管護隊伍和管護機制不完善。大部分項目區缺少穩定的管護隊伍,管護人員的誤工補貼或報酬難以落實,工程的日常維護不能正常進行,當出現較大損壞時再進行維修,必然增大費用支出。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努力化解田間道路占地矛盾

農路建設占用農民耕地的問題是比較棘手的,應從兩個方面綜合加以解決。一是國家應逐步完善土地治理項目的相關政策,與其他行業項目接軌,制定占地補償政策,提出具體的和適宜的補償標準;二是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妥善解決農路占地問題,并耐心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盡最大努力取得項目區農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切實解決農民籌資投勞落實難問題

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民籌資投勞落實難的問題,建議國家進一

步降低土地治理項目中農民籌資投勞比例。我們在調研中感到,項目區農民對籌資投勞比例偏高的反映較為強烈,盡管目前自籌資金的比例只占中央投資的20%,但隨著土地治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標準的提高,自籌資金的絕對數量沒有減少。因此,建議將自籌資金比例降到占中央財政資金的10%以下。但是,降低自籌資金比例仍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徹底解決的辦法是取消農民籌資投勞比例在政策上的硬性規定,我們可根據具體項目和項目區實際情況自行組織縣以下自籌或農民籌資投勞,自籌資金多少可作為項目競爭立項的條件之一,積極性高的鄉鎮可優先立項。

(三)完善機制切實做好工程管護工作

建立健全管護制度,是做好工程管護工作的前提與基礎,而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第5篇

根據縣委、縣政府三級干部大會的安排部署,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即抓好本職業務工作,還全力服務于全縣中心工作,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為農民增收,農業調產奠定了基礎。

全縣種植小雜糧3.3萬畝,完成任務100%;種植中藥材1.5萬畝,其中改造野生撫育5千畝,中藥材種植戶已發展到1千余戶。

二、中藥材產業加快發展

今年,我縣中藥材產業開發比較穩定的一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完成1.5萬畝。其中,大田種植1萬畝,改造野生撫育5千畝。呈現出了三大亮點:一是基地分布區域有了新擴展。今年部分農民把增收重點放在了效益較為穩定的中藥材產業的開發上,全縣中藥材產業覆蓋面有所擴展,王陶、王和等北部鄉鎮的中藥材種植面積也呈迅速擴大態勢。二是產業發展骨干力量有了新壯大。我們以中藥材野生撫育為主要模式之一,把中藥材種植大戶的發展和培養作為保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支骨干力量,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以來,在政策引導、典型示范和效益驅使的多重作用下,全縣承包“四荒”發展藥材種植的大戶數量明顯增多,面積千畝以上的專業合作社(公司)1戶,如承包8000余畝荒山荒坡70年,發展中藥材的“山西省福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王陶鄉針紅霞,已發展藥材種植丹皮 600多畝。三是林改政策為藥材產業振興展現了新希望。正在全縣推行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我縣中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先期完成的試點村中,都把中藥材種植當成充分利用山地資源的首選項目,并付諸了行動。中峪鄉西王勇村郭眾寶,在綠色中心及林業部門支持下,今年已高標準實施了500 畝山地種植連翹項目。法中鄉柏木村王天祥,把200多畝立地條件較差的荒山,全部改造后種植了連翹。部分分山到戶的農民,已著手對當地的黨參、甘草等野生藥材資源進行開發利用。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全縣農村的推廣,我縣中藥材產業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更快的發展期。

1、鞏固試驗示范成果中藥材基地建設項目。我縣交口鄉南洪林村新開發了棄耕地藥材種植500畝,今春新種苦參100畝,承擔了全縣中藥材種植試驗示范的任務。以林藥間作、大田種植、荒山種藥為主要模式,采取了統一規劃設計,統一供應種子種苗,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組織管理等措施,保證了項目如期實施。

2、承包荒坡荒山千畝山地種藥項目。該項目是2011年我中心重點扶持和服務的重點項目之一,受資金、春旱缺雨影響、原定項目區調整等因素影響,今年實施壓力加大。我們抓住春季黃金季節,落實項目主體,充分調動其承包人的開發積極性,及時供應苗木,加快了項目實施進度,已完成山地丹皮種植面積600畝、知母300畝,苦參100畝。

3、5000畝野生連翹種植基地建設項目。建設高標準千畝連翹種植基地,是保證以點帶面在全縣推廣連翹基地工程,也是我縣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充分利用荒山資源,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景觀效益同步提高的重要舉措。

通過以上重點項目的建設,為全縣中藥材產業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效應。

三、引資上項、服務三農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單位由綠色產品開發中心更名為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隸屬于縣財政局管理,這樣我們有了上級對口部門,我們接到更名改制通知后在縣財政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走出去到平順、屯留等地學習考察,隨后進長治跑太原,申請省級項目開發縣,在我們的努力下,在縣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成功申請成為2011年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縣。并確定了生態農業小流域綜合治理1120萬元財政項目開發資金。

我辦在縣財政局的直接管理下,在縣農委等有關涉農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對全縣十四個鄉鎮農業綜合開發和莊園經濟進行了實地考察,切合實際的篩選了項目實施區域,并由省農科院專家進一步實地考察,制定了省立項農業綜合開發三年規劃,確定了法中鄉上灣村、石板廟村;中峪鄉龍頭村、東王勇村;沁河鎮閆寨村和南石村為生態農業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開發區。

本次項目總體規劃布局是根據XX縣農業總體發展規劃、XX縣農業綜合開發“十二五”規劃及XX縣《關于強力打造生態莊園特色名縣的實施方案》的要求,在省立項的農業綜合開發生態綜合治理的基礎上統籌安排,連片開發。以控制水土流失為切入點,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溝道為載體,以增加植被覆蓋為主要內容,進行生態綜合治理。

總治理面積12300畝,其中改良土壤6050畝,構筑機耕路13.8km,營造水保林5450畝,經濟林800畝,防護林69畝。

內容:(1)水利措施:建設谷坊22座,平板橋2座,排洪渠1.2km,渠系建筑物39座。(2)農業措施:通過增施有機肥、玉米秸稈還田和深耕改良土壤6050畝;新修機耕路13.8km,排水溝2.9km。(3)林業措施:營造水保林5450畝,經濟林800畝,防護林69畝。(4)科技措施:示范推廣優良品種2700畝,培訓農民3600人次。

四、黨的建設得到加強

一年來,我辦在縣委、縣政府以及農委系統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并提出 “創先爭優謀發展,服務三農新作為”為活動載體。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狠抓學習教育、狠抓主題活動、狠抓制度建設,努力提高機關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為進一步推進單位工作再上新臺階提供了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一是狠抓學習教育,著力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二是狠抓主題活動,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是狠抓制度建設,推進機關黨建工作形成新的氛圍。

五、社會秩序穩定和諧,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穩定工作事關大局,可以說,穩定壓倒一切,我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敏銳性,積極維護縣委XX縣政府的決策和社會穩定工作。一是狠抓信訪穩定工作,二是強化宣傳教育工作,三是鞏固綜治資源力量整合成果,確保一方平安。

六、存在的問題及明年工作打算

一年來,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剛剛起步,與上級的要求相比仍有不足之處,單位缺少技術人員,工作沒有經驗,項目進展緩慢,同時,工作中面臨的許多問題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因此,在2012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中,我們將振奮精神,勇于開拓,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農業綜合開發的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六化”發展戰略和建設有實力、有活力、有魅力社會主義和諧新沁源的奮斗目標,緊扣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把農業綜合開發這項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做實、做好。

明年工作重點:

一是以生態農業綜合治理項目建設為核心,結合莊園經濟建設,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得力措施,高標準、高質量、按時完成2012年度項目建設任務。

二是立足產業化項目建設,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過積極爭取,做好產業化和中低產田改造的立項、審批等工作。

三是認真做好2012年度產業化和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篩選申報、立項、組織實施等工作。

四是加強中期檢查力度,切實抓好項目管理工作對在建項目,檢查項目工程進度、施工質量及資金到位情況。

五是加強調查研究,提高工作質量。經常深入項目區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多走、多問、多看”,努力掌握第一手資料,針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調研,掌握實情,寫出有情況、有問題、有數據、有結論的調研材料,為今后改進工作方法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據。

六是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農發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送信息,反映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情況。二是強化培訓,提高農業綜合開發隊伍整體素質,保證農業綜合開發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加速轉型跨越、優先富民惠民、全面建設宜居幸福新沁源”的工作思路,全辦干部職工齊心協力,認真按時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F將上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1、開展實施土地治理項目工程,為農民增收夯實基礎。

由于去年我縣申請為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縣時間較晚,2011年小流域治理項目工程推遲到今年年初開始實施,該項目區位于沁河鎮南石村和法中鄉石板廟村,項目總投資280萬元,小流域治理面積3100畝,其中:土壤改良1650畝,新增水保林1150畝,新增經濟林300畝,新建機耕路13km 。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們加班加點加人工,到目前為止,水保林的1150畝的種植工作已經完成;修建機耕路13 km,其中硬化完成9 km;農業技術培訓600人次,發放玉米、馬鈴薯種植資料600余份。項目完成后,項目區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將明顯增加。年新增玉米61.50噸,畝增產140kg;新增馬鈴薯487.5噸,畝增產300kg。項目區新增種植業總產值109.49萬元;項目區農民新增純收入總額90.75萬元,農民人均增收982元。

2、積極主動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為富農惠民出實招。

在去年全縣經濟工作暨2011年度勞模表彰大會上,我辦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極大的鼓舞了我辦對招商引資這項工作的熱情。今年年初,我辦成功引進了山西農科院現代農業研究中心及山西好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有機無公害夏季草莓高科技生產基地的產業化項目。好樂草莓莊園是全省首個夏季草莓種植基地,該項目擬占地500畝,投資2350萬元,3年內建設大棚300個。將引進國外最新草莓優質鮮食品種,大量采用富含有機質的草炭、牛糞等有機肥料改良土壤,種植過程采用有機方式結合日本自然農法進行,水、肥全部由電腦配置、通過滴管系統直接作用于根苗。草莓采摘后,將通過冷鏈配送系統銷往各大都市。這是全省首個夏季草莓種植基地,也是首家365天草莓供應商。同時還將在此基礎上建立我省第一個涉外農業研究所——中歐草莓研究所,填補了全省農業發展的一項空白。

從 4月5日至今,公司已投資1000萬元,建設大棚84個,完成一期工程,目前已掛果上市。據公司總經理杜笑白介紹,每棚可產3000斤,每市斤批發價20 元,84個棚今年就可收獲25萬斤,收入500萬元。同時解決了項目所在地剩余勞動力200余人,實現當地農民“有事干、有錢賺”,成為一項真正的科技富農項目。

3、扎實做好項目規劃設計,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

圍繞我辦小流域治理三年規劃,按照農業綜合開發“求突破、出特色、顯亮點、見實效”的要求,上半年,我縣農發辦委托XX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對2012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進行了實地踏勘和規劃設計。按照計劃,XX縣2012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分為中峪鄉東王勇、龍頭2個行政村,計劃土地治理面積0.47萬畝,總投資420萬元。目前,項目規劃設計已經完成,省市農發辦已經批復,計劃在下半年開始項目工程實施工作。

4、大力開展扶貧包村工作,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今年4月份,我辦按照省委對“包村增收”活動的具體要求和市委關于下鄉住村“六個一”活動的安排部署,在縣委縣政府號召開展干部下鄉住村包村增收活動之際,第一時間深入到所包的中峪鄉龍頭村,與當地農民們座談交流,向他們介紹了龍頭村即將開工建設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同時,我辦還為村里特困戶農民提供了一萬元化肥農用物資,并為村民發放了化肥合理使用方法宣傳單,使特困戶農民也可以按時開始春耕工作,從干部住村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實惠。

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

上半年來,我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積極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狠抓學習教育、狠抓主題活動、狠抓制度建設,努力提高機關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為進一步推進單位工作再上新臺階提供了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證。一是狠抓學習教育,著力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二是狠抓主題活動,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是狠抓制度建設,推進機關黨建工作形成新的氛圍。

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得到鞏固

今年以來,我們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納入本行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為精神文明建設創造必要的條件,做到機構健全、人員到位、經費落實。不斷完善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做到精神文明建設與業務工作同時部署、同時落實、同時檢查、同時考核。

四、全面落實治安綜合治理、維持社會穩定各項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領導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對綜治及平安建設工作的領導,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扎實推進綜治維穩工作;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矛盾摸排調處工作機制,及時妥善處理和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特別要處理好容易引發集體事件的各種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三是加大綜治維穩的宣傳工作力度,在本單位范圍內繼續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綜治維穩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重點

1、充分做好迎接省市農發辦項目考評工作。今年是我辦第一次完成土地治理項目,為順利通過驗收,我們將進一步對工程建設進行完善和提高,做好迎接省市考評的各項準備工作。

2、精心實施好2011年農業開發項目。為圓滿完成2011年項目建設任務,按照項目建設計劃和實施方案抓好項目實施。實行項目法人制、工程監理制,明確項目責任人,定期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督促,確保項目建設達到高質量、高標準。同時加強資金管理,規范資金使用,對開發資金全部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

3、搞好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我辦將繼續把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組織開展好,努力完成好各階段工作任務,制定長效機制,使活動切實收到良好效果,從而不斷推動我縣農業開發工作科學發展。

4、切實加強機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農業開發工作質量和水平。在農業開發工作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將黨的惠農政策落實在每個具體項目建設上,切實為農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環境。

一、堅持科學發展,狠抓造林綠化

全縣春季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啟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的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穩步推進,進展有序,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各項造林任務圓滿完成

截至目前,全縣完成造林綠化24761畝,任務完成率100%,其中兩山造林工程13161畝,兩林富民工程3600畝,兩區增綠工程8000畝;完成園林村建設26個。工程特點主要為:一是以通道、河流為主線,構建“兩網”綠色走廊。完成汾屯線南段、南XX縣道路綠化提檔30公里,沁河主干流河道灘涂綠化 20公里,重點在交口鄉正中村、沁河鎮丁家灣村、中峪鄉龍頭村建設沁河灘速生豐產林2000畝;二是以縣城輻射鄉村,推進城鄉“兩山”綠化。實施縣城東西兩山綠化2000畝,人工喬木林4700畝,封山育林7000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薪炭林1461畝,礦區綠化4000畝,中央補貼造林2000畝;三是以核桃、紅棗干果經濟林和連翹、沙棘等鄉土特色經濟林為重點,依托生態莊園,認真落實“一企綠一山、一企幫一村、一企辦一園”的煤炭反哺林業政策措施,加快“兩林”富民工程。分區域完成干果經濟林和鄉土特色經濟林建設3600畝。僅沁新公司投資350萬元,扶持賢友村經濟林1000畝。四是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亮點,對交通沿線重點村莊實施全面增綠。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李元鎮馬森村、賢友村,沁河鎮四元村等生態示范村26個;五是以全民義務植樹為動力,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全縣建設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基地1900畝;六是以保障苗木供應為起點,積極發展規?;?、鄉土化苗木產業。以沁河苑生態園、沁新綠澤苑和XX縣南石農林牧綜合發展有限公司為重點建設規?;缒旧a基地3個,全縣完成優質苗木基地5000畝。

(二)重點工程(作)順利通過檢查驗收

一是于5月中旬,國家林業局華東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核查驗收組重點對我縣2004年度退耕地生態林進行了階段核查驗收,對我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二是于6月上旬,省林業廳林權制度改革驗收小組一行四人,對我縣林改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驗收。在對我縣三個鄉鎮,九個行政村進行緊張的外業復勘,資料查閱,系統驗收后,驗收組對我縣的林改工作進行了打分、評級,我縣以總分98分,等級為“優”的成績通過了此次驗收;三是于6月中旬,省林業廳設計院對我縣林地資源保護工作進行了初步驗收,驗收組對我縣提前保質保量完成村地邊界落實、林地保護等級劃分及方案編制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修改意見。

二、立足依法治林,發揮職能作用

林業局作為縣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不僅擔負著植樹造林的重任,而且還肩負著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檢疫防治和監測工作以及森林資源管理等多種業務職能。今春以來,我們在狠抓造林綠化的同時,抓緊抓好森林防火、防蟲、防盜工作,重拳出擊,強化管理。

(一)強化防火舉措,確保森林安全

去冬今春,防火形勢異常嚴峻,林業局超前謀劃,提前準備,強化宣傳教育,深入排查隱患,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和日常值班,確保了全縣前半年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

一是高位推動,落實責任。從3月27日至4月 10日,縣委、縣政府組織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為期2周的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活動,嚴格落實了行政首長負責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隱患排查周期間,要求縣直各包鄉包村單位堅持吃住在一線,鄉村督查組全天進行督查; “兩辦”和組織紀檢監察部門抽調專人組成督查組,對縣直各包保單位、森林防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鄉鎮、各行政村、各自然村進行明察暗訪,對包村駐點應付差事、隱患整改敷衍塞責、防火制度執行不力等行為,進行了及時通報,不留情面。

二是擴大宣傳,營造氛圍。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重點與全面相結合、多角度、全方位開展護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進入防火特險期,全縣共印發帶有防火虎威威標識的森林防火宣傳材料4000份、防火彩旗3000面、防火圍裙20000個、防火撲克20000副;在每個重點林區村刷新護林防火宣傳標語1000余條;宣傳車經常深入山莊窩鋪宣傳防火要求,簽定防火公約;沁源電視臺頻繁播放森林防火標語,使森林防火知識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同時,扎實開展森林防火大督查,四大班子領導親自帶隊督查,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分鄉包片督查,縣防火辦成員劃分森林防火督查責任區,通過三種督查形式,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在全縣形成了人人關心森林防火、人人參與森林防火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嚴查重罰,杜絕火源。清明、五一期間,面對嚴峻的防火形式,全縣各森林防火檢查站、了望臺工作人員全員上崗,24小時值班,嚴查野外違法用火行為的發生;縣防火辦堅持發送防火短信,及時發布火險等級預報,組織全縣各級各部門加強領導,高度戒備,狠抓防范,并逐鄉逐村落實了干部包村聯系督察制度,嚴防死守;落實了對重點高危人群的防范監控。對全縣1500名牛羊工統一發放了統一服裝;同時對野外火源管理不力的鄉鎮啟動了事前責任追究機制,有效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生。對特險期間因上墳燒紙引發火情的、野外用火造成險患的及時處理,先后共行政拘留14人,做到懲處一個,警示一片,穩定一方。

四是抓好隊伍,加大投入??h林業局積極申請縣財政投入充實森林消防專業隊裝備建設,并為各鄉鎮及時更換對講機,為鄉鎮、村級半專業隊伍發放鐵鍬等工具,為專職護林員發放巡查服,切實把專業力量與社會力量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了群防群治的森防目的。

(二)強化檢疫監測,推行生物預防

森林病蟲害是無煙的火災,我們歷來重視,局森防站測報中心和三個測報點堅持常年監測記錄,發現蟲情及時防治。為了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我們還將森防工作同天保工作結合起來,要求托管戶把觀察病蟲害也列入了托管戶的巡山內容,做到“三防”即“防火、防盜、防蟲”一旦發現蟲情,及時報告,基本上形成了縣、鄉、村一線;站、點、人一體的群防群治格局,為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奠定了牢固的組織力量基礎。同時,在重點預防區出入口、重點工程領域和大型工程建設工地,加強對木制品及各類苗木的調運檢疫、復檢,確保半年沒有發生大的森防疫情。

(三)強化資源管理,加大保護力度

我國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第6篇

調查與思考

曹縣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之一。經過20多年的開發實踐,特別是土地治理項目建設的長期積累,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大量生機與活力。在即將開始的“十二五”規劃建設期,如何進一步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使之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更大貢獻,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取得的成效

曹縣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省農業大縣、糧食主產縣之一。1988至2009年底共改造中低產田41.7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1萬畝,完成投資16496萬元。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9406噸,新增棉花生產能力1731.5噸,新增果品生產能力600噸,新增油料生產能力160噸,新增蔬菜生產能力120噸,新增其他農產品生產能力384噸。治理后的項目區,田成方、林成網、溝渠相通、路相連,地下節水管道縱橫交錯,橋涵井配套完善。實踐證明,農業綜合開發有效的改善了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二、土地治理項目建設的治理模式

曹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實 1

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根據上級業務部門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標準,結合我縣實際有針對性制定治理措施。

曹縣為黃泛區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南部高,北部低,自南向北微傾斜。土壤質地分為砂壤、中壤、重壤三種。水資源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引黃客水三方面組成。地下水資源豐富,淺層地下水開采條件較好。在治理過程中,我們采取“以井保豐、引黃補源”的灌溉方式,以新打機井和維修舊井為主,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同時搞好開挖疏浚溝渠以及道路、渠系建筑物的建設,發展方田林網,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同時,發展棉、油、蘆筍、蔬菜等高效農業種植。

三、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分析

曹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

時,項目實施與管理也還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田間道路占用矛盾大

農業綜合開發強調集中開發,連片治理,使項目區建設成為

基礎設施完善的高標準農田。然而,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縣作為農業大縣、人口大縣耕地緊缺的程度就更加突出。在項目區框架建設中,由于修建田間道路有時會調整占用耕地,若遇到順茬地則可能占用同一農戶很多甚至是全部耕地,這種“一家受損,全村得利”的情況尤其不好處理,個別行動過激的農民甚

至阻撓工程施工。根據我國農村現行土地政策,重新調整耕地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項目村也沒有機動耕地,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又不允許支付占地補償,這種使部分農民切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不僅給項目建設帶來難度,往往影響到干群關系,引起上訪使農業綜合開發這一惠民政策在少數農民心中打了折扣。

(二)農民籌資投勞落實難

農業綜合開發農民籌資投勞執行“一事一議”政策,但議事

容易,落實困難,特別是在經濟比較落后和基層班子軟弱的村更顯突出。雖然土地治理項目自籌資金只占中央財政資金的20%,但我縣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還不夠發達,農民收入相對較低,自籌資金和以物折資難度非常大。此外,目前農村青壯年勞力大多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多是老弱婦孺,出義務工也很難得到響應。隨著工程招標制的推行和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標準的提高,項目工程大部分由專業隊伍施工,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工程建設的機會不多,即使參與了,效果也不佳。比如,同樣是開挖地下節水管道溝,由農戶自行開挖不但寬度深度難以統一,而且溝的走向不直,而用專業的挖溝機施工,不但標準質量高,效率更是人工的好幾倍。因此,農民籌資投勞不僅執行難度大,在一定程度上還助長了弄虛作假的風氣,不利于農業綜合開發健康發展。

(三)工程運行管護難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建成資產移交后,一些鄉鎮雖然也制定了管護制度,并層層簽訂了工程管護責任書,但管護工作不到

位,保存率和完好率偏低的狀況還是存在。在部分項目區,建成3年-4年后的樹木存活率不到70%,田間道路、節水管道出水口等工程的損壞程度也比較嚴重,并且受損工程不能得到及時維修。究其原因:一是工程產權和管護主體呈多樣性,難以統一管理。有的產權歸集體所有,有的歸個人或法人,由于產權歸屬不同,造成管護主體各異。例如,有些機井、田間道路、節水管道等工程為農民集體財產,由村集體進行管護,而林木大多數隨地走,確認為農戶所有并負責管護,管護主體分散,難以管理;二是重建輕管,管護意識差,群眾對與己無關的工程不加愛護,常使部分工程受損;三是管護追償難以實現,對損壞現象的調查取證困難,對損壞行為不能實行有力的懲治;四是管護隊伍和管護機制不完善。大部分項目區缺少穩定的管護隊伍,管護人員的誤工補貼或報酬難以落實,工程的日常維護不能正常進行,當出現較大損壞時再進行維修,必然增大費用支出。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努力化解田間道路占地矛盾

農路建設占用農民耕地的問題是比較棘手的,應從兩個方面綜合加以解決。一是國家應逐步完善土地治理項目的相關政策,與其他行業項目接軌,制定占地補償政策,提出具體的和適宜的補償標準;二是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妥善解決農路占地問題,并耐心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盡最大努力取得項目區農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切實解決農民籌資投勞落實難問題

為了更好地解決農民籌資投勞落實難的問題,建議國家進一

步降低土地治理項目中農民籌資投勞比例。我們在調研中感到,項目區農民對籌資投勞比例偏高的反映較為強烈,盡管目前自籌資金的比例只占中央投資的20%,但隨著土地治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標準的提高,自籌資金的絕對數量沒有減少。因此,建議將自籌資金比例降到占中央財政資金的10%以下。但是,降低自籌資金比例仍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徹底解決的辦法是取消農民籌資投勞比例在政策上的硬性規定,我們可根據具體項目和項目區實際情況自行組織縣以下自籌或農民籌資投勞,自籌資金多少可作為項目競爭立項的條件之一,積極性高的鄉鎮可優先立項。

(三)完善機制切實做好工程管護工作

建立健全管護制度,是做好工程管護工作的前提與基礎,而

上一篇:房屋施工建筑節能論文范文下一篇:培養幼兒品德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