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

2023-09-17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電網公司是城市與國家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之一,因此,電網公司中財務往來款項的有效管理對電網公司的發展,甚至對城市與社會總體的建設都會產生重要影響。財務往來與公司運營相關的債務、資產等財務內容息息相關,隨著經濟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財務往來的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樣化的往來形式,需要我們深入研究與之對應的管理方法?;诖?,本文就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的管理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電網公司 財務 往來款項 管理

一、前言

公司財務中的往來款項的管理,涉及到一種對公司賬戶進行經濟往來核算的管理體系,在一般的款項來往管理過程當中,需要應收票據、收款明細、賬款等資料信息作為重要的管理憑據。目前,我國電網公司的財務中的款項管理工作,雖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管理人性化、操作便捷性及安全性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結合各電網公司的運行實際,提出具有有建設性、目標性的相關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完善建設。

二、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的管理現狀分析

(一)往來款項管理責任主體問題

往來款項的管理工作當中,往來公司或單位由于注銷、變更、虧損、交接人職位變更等眾多原因,導致往來款項未得到及時處理;還存在一些往來款項處于司法程序已經判決,但未得到及時處理;由于時間久遠,對賬不符,又無從查證,造成往來款項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此外,電網公司內部的款項經辦人職位變動等諸多因素,也是導致往來款項管理工作不能順利執行的重要原因。電網公司內部財務與業務部門工作人員對往來款項管理工作的不配合、不作為現象,限制了管理工作的順利執行,制約了電網公司的發展。

(二)往來款項管理機制不完善

電網公司的財務工作,未能明確來往款項與資產流動之間的密切關系,一味想辦法提升公司周轉能力和支配能力,卻未能認識到自身債權關系的有效維護,對企業資金周轉與支配的有利促進作用。債權關系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良好、有效的處理,通過后期催收等工作進行款項清理,很難達到往來款項管理的高效性要求。若形成公司壞賬,會對公司的發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雖然多數電網公司建立有相應的管理機制,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很少有公司能夠嚴格按照管理機制中的相應制度執行,依舊導致對賬不一致,為壞賬的形成埋下隱患,造成電網公司的經營風險。

三、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的管理改進措施

(一)完善公司往來款項管理機制

電網公司若想對財務中的往來款項進行有效、全面的管理,首先應該明確各往來款項的責任主體,為此,完善電網公司往來款項管理機制十分具有必要性。建立完善的往來款項管理機制,落實款項責任,協調、約束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合作關系,進行應收款項的跟蹤管理,及時催收,避免壞賬。對于應付款項,財務部門也應該設立專人按照流程進行對賬、申請、支付等。財務部門在進行往來款項的核算過程中,還應該嚴格分析款項科目的處理要求,以此為依據進行往來款項的周期性清理與評估工作,確保每一筆往來款項都能得到有效的處理,避免遺漏。電網公司財務管理中,若有人事變動,涉及到任何往來款項的責任人、經辦人,都應在離開崗位之前,將自己負責的款項內容、對方責任人、處理進度等進行全面交接,并留下準確、有效的聯系方式,方便日后工作中出現疑問時,能夠得到快速解決[1]。

(二)實行往來款項跟蹤管理

電網公司財務中的往來款項管理,對應收款項的處理工作,通過施行跟蹤管理模式,能夠達到顯著的管理效果。電網公司的業務部門以及財務部門,設立專人,對應收款項進行實時監督,做好對賬工作之后,及時催收款項;當一輪應收款項處理完畢之后,對客戶的重要信息進行整理,形成財務往來款項處理有效資料,并在每一次的合作處理當中動態更新,進行完善的客戶資料管理與應用。在進行客戶資料管理時,應著重注意在公司客戶群體當中,款項支付信用較低的,在后期的合作當中,要體現做好對賬工作,優先處理該客戶相關的往來款項,積極催收。最大限度縮短往來款項的收取周期,能夠有效保障電網公司資金流的良性循環,以跟蹤管理為核心,完善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管理機制,能夠確保電網公司的高效運轉。

(三)強化往來款項相關核算工作

對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的核算工作,應該從公司財務部門的核算與供應商的有效管理兩個方面展開。公司財務部門的核算工作,要確保往來款項管理工作的進行當中,資料、憑證、經辦手續等重要依據齊全、準確、有效;財務部門的會計核算工作,對雙方往來款項涉及到的價格與發生金額等,要做好詳細、精密的計算工作,通過制定定期檢查計劃,能夠幫助維持會計核算的準確性。避免虛假信息,有效確保核算工作的準確性,進而實現公司賬務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效果[2]。在供應商管理這一方面,需要對雙方往來款項的具體科目與處理情況做詳細記錄;由其在與供應商的第一次合作過程中,公司財務部門,應該對往來款項做好規范調整工作,通過準確計算、核實款項內容,及時做好掛賬清理工作,為雙方建立良性合作關系,打下堅實的信用基礎。

(四)構建詢證、臺賬管理體系

完善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管理機制,能夠對公司以后的往來款項管理,達到顯著的管理效果,但針對公司已經存在的、歷史遺留下來的未清理往來款項,需要應用科學手段,構建相應的詢證、臺賬管理體系,能夠達到比較顯著的處理效果。與此同時,詢證、臺賬管理體系的構建,能夠幫助財務部門對一次性客戶的往來款項進行嚴格的查詢;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的責任人員,應該制定周期性的對賬計劃,與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維持良性的賬務關系。此外,在進行應收款項的處理工作當中,對長時間拒絕付款的行為,應適當采取法律手段,進行此法程序回收,由此緩解電網公司的資金運轉壓力,促進公司運營的經濟效益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電網公司財務中往來款項的管理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提出幾點改進策略,對促進電網公司的經濟效益提升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電網公司中的往來款項涉及眾多客戶與供應商,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明確每一筆款項的責任人,進行跟蹤管理,能夠使公司往來款項的管理更加便捷、有效,降低電網公司的運營風險。

參考文獻

[1]林德標.新環境下電網公司財務管理對策研究[J].電力技術經濟,2005,01:9-15.

[2]于新花,師彪,戴尊紅.電網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8,12:40-41.

作者簡介:徐紅艷(1981-),女,安徽桐城人,國網巢湖市供電公司,本科學歷,會計師,主要研究公司財務會計;陶鳳霞(1972-),女,漢族,安徽蕪湖人,國網巢湖市供電公司,大專學歷,會計師,主要研究公司財務會計;許燕(1968-),女,安徽巢湖人,國網巢湖市供電公司,本科學歷,會計師,主要研究公司財務會計;羅紅艷(1975-),安徽合肥人;宗志薇(1990-),女,江西南昌人,國網巢湖市供電公司,碩士學歷,初級會計師,主要研究公司財務會計。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04年中國銀監會降低財務公司的進入門檻以來,企業集團爭相組建財務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或加盟,或與之發生交易,但境內股東看好,境外股東看壞,上市公司為此備受困擾?,F從上市公司角度,結合財務公司過往情況,探討財務公司的風險,并在全面風險管理原則下,按風險屬性,提出防范風險的建議,以期上市公司更好地維護自身的長遠利益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消除市場誤解。

關鍵詞:上市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風險

1987年5月,東風汽車集團組建東風汽車工業財務公司成立以來,財務公司走過了試點探索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分業整頓階段,2000年《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的出臺,標志著監管機構對財務公司的思路從發展中規范向規范中發展轉變。2004年《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的修訂放寬了財務公司組建條件,財務公司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階段。2010年末99家納入統計的財務公司總資產15 729億,是1987年7家財務公司的925倍。通過對相關上市公司公告和99家財務公司公開資料進行手工交叉統計,2010年末99家財務公司中88家由上市公司大股東直接控股,75家股東名冊里出現91家上市公司身影,16家財務公司由上市公司直接控股。

集團組建財務公司,上市公司可以獲得成本較低的資金,可以減少交易成本,也可以作為投資方分享財務公司金融牌照帶來的壟斷利潤,但是受監管政策限制、國有企業特質等因素影響,財務公司為上市公司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一些風險。鑒于上市公司大股東直接控股的財務公司(簡稱集團財務公司),所占比例較高,本文僅從上市公司角度,就該類財務公司的風險進行討論,不涉及上市公司直接控股的財務公司。

一、財務公司的定位

中國企業集團組建既有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主導的影子,成員單位除了集團母公司和旗下上市公司規模大,主業突出,現金流大,容易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以外,其余成員單位普遍規模小,經營上依附于集團核心企業,難以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集團財務公司作為內部銀行應運而生。二十五年來,對財務公司的定義從為集團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到為支持企業集團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及產品銷售、以中長期金融業務為主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再到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財務管理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目前,集團財務公司雖然可以從事接受成員單位的存款、協助成員單位實現交易款項的收付、辦理成員單位之間的委托貸款、對成員單位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以及成員單位產品的消費信貸、買方信貸、融資租賃等十六項業務,但基本定位是歸集成員單位資金,構建現金池,在集團內部調劑使用,做集團資金管理中心和結算中心,提供財務管理服務。財務公司,由利潤中心轉向整個集團的成本中心。

二、前車之鑒

2001年5月17日人民銀行宣布上海國際財務公司清盤以來,華誠財務公司、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財務公司撤銷,珠海珠光財務公司、中新財務公司、華北制藥財務公司、北方有色金屬工業財務公司、耀華玻璃財務公司、白云山財務公司、萬寶電器財務公司、永城煤電財務公司、中山財務公司等相繼重組。撤銷、清盤或重組的財務公司,究其原因或是違規經營,損失慘重,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法實現持續經營,或是集團母公司衰落,無所依,被迫重組。

上海國際財務公司申請清盤的誘因是廣信事件,根源是違規經營,突破存款業務制度限制,大量拆入資金投向風險高、利差高的項目,試圖通過銀團貸款分散風險,如同把雞蛋同時放在幾個劣質籃子里,風險照樣疊加,而不是降低。至于華誠財務公司,作為第一家被摘牌的財務公司,高息攬存,高額拆借,盲目投資,高利放貸,“四毒”俱全,先后連累岳陽恒立和華紡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堪稱問題財務公司之典范。

重汽財務公司是中國第二家財務公司,曾是不少財務公司范本。但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重汽集團走向衰落,重汽財務公司也江河日下。據2003年9月25日小鴨電器收購報告書披露,重汽財務公司在集團重組前,累積拆借資金未清償的余額高達20.41億。后來在山東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債務重組,2004年10月重新營業。

三、集團財務公司的風險

風險是什么?風險是各種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也是實際結果偏離期望值的不確定性。外來不確定性即系統風險,內生不確定性即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全局性風險,風險的監測與防范主要屬于監管機構的職責,監管機構需要在非系統風險與系統風險之間構造“防火墻”,防止非系統風險疊加,量變到質變,誘發系統風險。

財務公司吸納資金的渠道有限,面對的市場不是完全公開市場,金融資本的系統風險和產業資本的周期性風險一旦突破集團防線,將給財務公司帶來毀滅性打擊。據此,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把財務公司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結合起來分析,更具現實意義:

1.道德風險。財務公司道德風險分行業層面和集團層面。行業層面,財務公司作為金融機構需繳納存款準備金,但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卻不能獲得再貸款。因為再貸款宗旨是控制社會風險,而財務公司立足集團內部,影響面與商業銀行、集團外企業相比小得多。集團層面,集團母公司作為財務公司股東和集團當家人,對成員單位間交易一直采取支持和保護態度,但過度支持與保護削弱了成員單位風險自我防范意識和能力,也導致部分成員單位主觀上甘冒風險。1998年廣信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廣信作為廣東省窗口企業,債權人普遍把廣信債務視同主權債務。事實上,面對廣信資不抵債146.94億,廣東省政府選擇讓它依法破產,僅廣船國際一家上市公司損失就超過4億。

2.集團母公司風險。集團母公司通常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集團核心企業,行業景氣度、管理水平、競爭力除了影響自身以外,還左右集團內部以其主業為支撐的成員單位命運,并通過資本鏈條決定財務公司命運。有的集團母公司考慮到各種關系,經常為集團內外企業提供擔?;虺鼍叱兄Z,或有負債少則上億,多則幾十億,一旦風險暴露,損失巨大。集團是財務公司存在的前提,母公司陷入困境,難以自拔,其在財務公司章程中關于財務公司發生支付困難時的增資承諾必成泡影,財務公司往往也只有重組一條路。

3.財務公司定位。財務公司利潤與成員單位節約資金成本、降低財務費用相比,在集團層面上考慮,后者更有利。上市公司參股集團財務公司,可以通過了解財務公司的經營情況,掌握成員單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對財務管理有利,但是上市公司和財務公司同屬集團母公司控制,母公司對雙方均有控制權,上市公司影響不了財務公司日常運作,控制不了財務公司經營風險,財務公司卻可以通過集團母公司從集團層面影響上市公司的資金運作。再者,上市公司對外投資,若不以自身盈利為宗旨,卻把服務于以大股東為中心的整個集團當作目的,不符合公司的整體利益,更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4.利率市場化風險。財務公司金融牌照價值在于中國存貸款業務執行的還是政府指導下的存款利率固定和貸款利率上下限浮動制度。存貸款利差目前大致在2.5%~3%,是銀行和財務公司主要利潤來源。金融行業利潤高、業績穩定,上市公司投資財務公司,可以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實現收入多元化,但今后3%~5%的通貨膨脹率將變成常態,居民存款實際負利率的現象將不時出現,利率市場化勢在必行。利率市場化,利差將不斷縮小,財務公司坐賺利差的好日子不長了。

5.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金融機構特別是非銀行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是操作風險、利率波動風險、違規經營等內生性風險的最終體現。財務公司吸收存款上的制度性缺陷,決定了它一旦出現流動性不足,資金融通渠道少,難以通過變現資產、減少債務或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等手段來籌集資金。過往財務公司被清盤,直接誘因就是流動性風險,一旦集團母公司無力控制,旗下上市公司將很難獲得商業銀行信貸支持,財務公司流動性風險將演變成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6.合規性風險。從上市公司角度,合規性風險主要是獨立性風險和關聯交易問題。關聯交易問題的本質還是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獨立性的擔憂?!渡鲜泄局卫頊蕜t》規定,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應實行“五分開”,各自獨立核算、獨立承擔責任和風險。上市公司資金歸集到財務公司,通常會置于財務公司和母公司的雙重控制之下。有的集團甚至要求成員單位設置聯動賬戶,上市公司銀行賬戶資金在營業日工作時間終了前自動轉到在財務公司的賬戶,大額資金支出需事前獲得母公司同意,侵犯了上市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財產權。

7.聯動風險。一般情況下,集團內除集團母公司、上市公司以外的其他成員單位,管理水平較低,管理限制較少,相關行業或市場一旦發生變化,經營受挫,其財務風險通常通過財務公司這一資金鏈條傳遞給上市公司。

四、應對

風險通常是相互依存的,各層級風險責任方基于各自職責或利益,都就關注風險,防范風險。金融監管機構或行業協會側重金融機構系統性風險;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側重集團風險;集團母公司側重財務公司內生風險和外來風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除與其他成員單位一樣關注財務公司運營情況、兄弟單位經營成本以外,還有財務公司定位風險和合規性風險。

上市公司應考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發生影響程度的大小,采取適當措施,把來源于財務公司的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1.統一認識,實行全面風險管理。上市公司經營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維護公司整體利益。公司應融合生產思路、經營理念、風險意識、企業文化等,形成具有自身基因的風險管理文化;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制,形成縱向涵蓋實際控制人、集團母公司、上市公司、附屬公司,橫向涵蓋供應商、客戶、股東、債權人的風險管理體系。在防止風險暴露形成損失的傳統風險管理基礎上,關注盈利機會,實行全面風險管理,把風險控制在可以接納的范圍。

2.保留道德風險和利率市場化風險。七大風險中的道德風險、利率市場化風險,在上市公司控制范圍之外,屬于政府主導的政策性風險。道德風險是系統風險在企業層面的反應,企業不在其位,重任只能由監管機構來擔,且發生的可能性小。利率市場化風險既是市場主體公平性的體現,也是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這兩類風險,上市公司的選擇不多,基本上規避不了、降低不了、轉移不了,因為被動,只能選擇容忍和接受。

3.擇機規避財務公司定位風險。財務公司定位,政策導向性明顯,集團母公司主觀性強,基本上也在上市公司控制范圍之外,對此,上市公司可以少投資或不投資。若上市公司是企業集團的核心主業,經濟總量占集團經濟總量50%以上,或財務公司成立時就由上市公司控股,或財務公司成立后通過定向增資、股權轉讓等方式由上市公司控股,畢竟上市公司透明,可以較好維護公司整體利益。目前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直接控制財務公司,寶鋼股份、江西銅業就是例子。

4.完善治理結構,健全制度,降低源自集團母公司的風險。制度設計上,國內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和監事會分別從不同方面監督公司運作。但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集團母公司持股比例通常在50%甚至60%以上,影響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人選,加上傳統觀念的制約,獨立董事很少在董事會上以個人名義就涉及集團母公司的事項出具反對意見,制度運行沒有實現制度設計的目標。監事會與獨立董事個人相比,作為一個組織,面對集團母公司的高壓,耐受力更強,上市公司應持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監事會制度,降低源自集團母公司的風險。

5.適當轉移聯動風險和財務公司內生風險。從過往情況看,該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較大,雖然財務公司章程均規定在財務公司發生支付困難時,財務公司大股東即集團母公司應增加資本金,但這類風險仍屬重大風險??梢圆扇∏夷壳案魃鲜泄局饕扇〉拇胧阂皇潜3衷谪攧展镜馁J款大于在財務公司的存款,必要時行使貸款抵銷權;二是請集團母公司為上市公司在財務公司的存款提供擔保,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必要時代為支付。前者系《合同法》的規定,后者有天津港發展等上市公司為例。需要說明的是,公司向上轉移的這部分風險,反過來能夠促使集團母公司加強對成員單位的風險管理,從而提升整個集團的風險控制水平。

6.努力降低合規性風險。上市公司除了嚴格執行《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堅持“五分開”以外,還應保持獨立,減少依賴,把母公司視為經濟人,而非政治人和保護神。市場經濟下,一個經濟體不會對另一個經濟體單方面持續提供無償、無限制的支持。上市公司獨立性增強了,合規風險自然降低了。

參考文獻:

[1] 中國財務公司協會.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年鑒(2011)[K].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12.

[2] 王娜麗.財務公司熱中的風險監管之憂[J].新財富,2010,(3):110-115.

[3] 郭為中.中國首家外資財務公司清盤[EB/OL].http://www.donews.com(寫作社區→記者→郭為中→新聞記錄片),2001-05-24.

[4] 于聲濤.財務公司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8,(9):53-54.

[5] 趙健.改革重組十年:中國重汽成就斐然[N].經理日報,2010-12-10(A2).

[6]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破產案[J].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3,(3):27-29.

[7] 蔡愷.劉明康:利率市場化勢在必行[N].證券時報,2012-03-19(6).

[責任編輯 陳麗敏]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企業并購整合期間,公司財務整合會面臨許多難題。有些經營人員對財務整合缺乏正確的認知,公司內部的資本結構不合理,而影響公司的并購。企業要對財務整合的問題原因進行科學的研究,站在戰略層面上,來考慮對公司的各類資源進行統籌安排,制定科學的運營策略。在完成公司的并購之后,要建立新公司發展規劃,制定運營目標、戰略目標,為財務的整合制定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加快財務整合工作的推進。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整合;企業管理;問題及對策

一、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的概述

企業之間的并購目標是指收購方獲取目標企業的資產、股權和公司的運營控制權。公司要對目標企業內部的資產、人員進行系統的優化統籌,以保證公司的并購目標得以實現。通過并購整合可以快速地擴大公司的資產,增強公司運營實力,以保證公司在激烈的市場上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財務整合在公司并購之后,應用專業的財務控制手段,來對財務核算、財務報表、財務分析、資金管理、資產管理等各項財務活動進行合規的統籌安排,以提高新企業財務運作效率,也能夠保證收購方與目標企業各項財務工作相互協調,財務整合對于并購后企業運營發展也有較大促進作用,可以對現有的財務體系進行優化,加強收購企業對目標公司財務的控制。

二、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的問題分析

(一)戰略目標不明晰

企業通過推動并購活動開展,來迅速地擴大公司的經營實力,然而在并購整合期間,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果公司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導向,就容易使經營人員在并購期間對目標公司缺乏細致的研判,而造成并購活動失敗。也有些公司能夠根據單位實際資金狀況和公司的戰略目標來制定并購方案,有些公司制定的并購目標,只是單純的滿足業務方面的發展,公司的戰略目標會經常隨著外界市場環境變化,而隨意地調整戰略目標,目標不明晰也會給后期財務計劃制定和財務管理措施的推行帶來較大的影響。有些公司在實際的運營發展期間,很難去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構思,編制可行的并購方案,而致使后期財務整合期間出現較大的盲目性。在短期內,無法達到并購目的,為公司后期的運營發展埋下許多隱患。

(二)財務整合與其他整合不夠統一

通常情況下,在公司并購整合中,會出現財務整合分離的問題,財務整合的分離不僅僅是財務分離,還包含了公司財務整合與其并購行為的分離,公司內部財務工作的分離。財務整合是伴隨著公司并購而形成,在并購期間,并購方要在前期的并購整合階段中,做好充足的財務調查,對目標公司內部的財務數據進行深度的研判,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以便制定并購方案。在整合期間,一些公司會忽略財務整合和其他業務整合的關系,而造成財務整合孤立,使并購方案推行較難。

(三)對財務整合風險重視度不足

對于企業來講,要想實現并購,提高公司的整體經營規模,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有些公司在并購中急于求成,想在短時間內達成并購目的,然而并沒有制定比較完善可行的并購計劃,就推動并購整合重組,導致后期并購活動出現大量財務問題。有些公司制定的整合計劃不完善,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其運營成本也會進一步增加,使新企業的經營利潤變低,而造成公司出現大量的經營管理問題,加大了公司的財務風險。有些公司在整合中比較關注短期的利潤,當利潤升高以后,公司的整體經營規模有了一定的下降。

三、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對于并購后的公司,要梳理公司的發展使命、發展目標,并制定未來長期的戰略規劃,明確公司的戰略定位,重構公司的戰略管理體系,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優勢。創新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使公司的經營戰略得以落地實施,通過圍繞公司核心競爭力,來使公司的業務進行重新的組合,優化資源資產,來進行重組。通常情況下,企業在完成并購之后,會與新公司形成相互互補的關系,互補關系是橫向、縱向,而且新企業會提高市場的占有率,生產能力也會得以迅速的提升。在運營發展中,公司并購一旦實現目標,就要重新優化設計未來的發展規劃,以長期的戰略視角,以最快的速度去對公司已經占領的資源、市場進行高效整合,結合公司實際的運營狀況,來對公司未來的戰略進行優化調整。

(二)增強企業財務整合的重視度

當公司完成并購之后,并不能夠表示公司并購活動的成功,公司并購活動成功與否直接取決于企業后期運營是否達到相應并購目標。因而,在公司運營中,企業要增強對并購后新公司財務的整合,公司對財務目標、人才組織、會計政策核算機制、制度體系、資產予以評估,進行一系列的整合。規范公司的法人治理體系,明確不同人員的財務控制權力,增強集團總部對子公司的財務控制權。由集團總部給并購的企業委派財務負責人,以監督并購企業經營狀況、資金使用狀況,建立財務審批權限,制定考核機制、預算制度,制定動態風險防控機制。公司戰略人員站在整體的經營角度上,統一不同公司的經營思想、經營理念,來合理地分配企業內部的資源資金,以避免公司財務狀況問題的發生。

(三)增強企業并購產業的整合

在企業運營發展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保證公司生存和發展關鍵,因而,在企業并購之后,財務整合更多的是圍繞公司的優勢資源、核心競爭力、競爭優勢來打造。評估新公司業務組合,并分析公司的業務經營實力、核心競爭力,以為公司發展規劃、戰略規劃的制定而提供依據。明確公司產業整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實現點對點的控制。公司要在業務運行、產品研發、生產制造、技術研究等方面,實現協同,并購公司也要大力創新,積極地研發新產品,改變公司現有的運營停滯不前的現狀,對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安排。將公司的經營重心轉向經營利潤增長較好的業務上,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平穩高效發展。

(四)企業人力資源與文化整合

公司在并購整合之后,要系統思考財務工作整合帶來的各類影響,通過調查分析研究,為未來的經營計劃編制和經營戰略的落地實施提供支持。并購方可移植公司的經營方式,并吸收雙方的優秀管理理念思想和運營經驗。融合不同企業的財務管理機制,推動公司內部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并組建并購小組,來推動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變革,委派經營人員去到被并購企業內部任職,優化梳理公司的績效考核機制,建立長期的激勵機制。引導被并購企業按照公司戰略規劃目標來開展工作,確保戰略執行順利推動。對于公司存在的文化差異,要重新建立企業文化體系,找到公司的經營障礙點、文化沖突矛盾之處,來將公司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文化體系、價值觀、經營理念中。

公司也要給內部的經營人員、財務人員開展管理培訓,優化梳理公司的集團管控體系,制定公司的集團管控模式。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導向,來確定戰略型管控、財務型管控和運行管控模式,針對不同業務板塊制定不同的戰略控制方式,并合理地優化梳理公司總部與子公司之間在財務管理、人事任命等方面運營控制權限。在企業并購的初期,要加強集團總部對于子公司業務運行管控、財務管控、人事控制。當子公司運營成熟之后,逐步地放開權限,使公司變得更加市場化,給子公司制定年度的經營考核目標,去引導子公司向著集團總部的戰略目標推進。

四、結束語

公司在上市重組整合期間,通過整合財務資源、人力資源,以及企業文化,對公司內部的資源進行系統的安排,使并購后的企業可以按照公司戰略目標來運行。公司并購活動的成敗會直接取決于公司并購整合工作開展質量,財務整合對于并購后企業的運營發展有較大的影響作用。財務資源的整合是整個公司并購活動的核心內容,因而,公司要加大對企業財務資產整合力度,采用合適的方式來統籌安排,增強公司的財務風險防范,以最大化的程度去降低財務整合問題的發生概率,提高公司并購成功率,推動公司穩定經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華.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的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3):67.

[2]范思遠.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效應的實現路徑[J].管理觀察,2018,000(008):22-24.

[3]李哲莉.企業并購后財務整合實踐及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601(17):130-132.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內部控制是企業公司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財務活動的影響因素是十分復雜、多變的,因此,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保險公司作為特殊的金融行業之一,需要面對政府監管、各種風險,因此必須重視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與實施。

關鍵詞:保險公司;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一、引言

一內部控制的基本含義

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階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營運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標的達成,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內部控制是一項流程,應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業務改變而進行相應的修改?!吨袊詴嫀煪毩徲嫓蕜t》給出了如下定義:“本準則所稱內部控制,是指被審計單位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

二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的基本內容

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保險公司保持穩定經營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防范保險業風險的第一道防線和成功實施償付能力監管的基礎。保險公司內部控制要素也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但由于保險公司經營業務的特殊性,因此對其主要的經營活動需要實施特殊的控制活動,具體來說,包括承??刂?、銷售控制、理賠控制、投資控制、資產接觸控制、償付能力控制、會計控制、客戶服務控制、再保險和其他風險管理工具控制、信息系統控制等。

二、保險公司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內控制度設計與實施的意義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保險市場只有一家公司經營,全部保費收入只有4.6億元,2005年達到4927億元,2006年全國保費收入達到564億元,到2007年,實現保費收入7000多億元。中國保監會深圳辦公室2002年末曾對深圳四家外資保險公司調研后指出,外資保險公司的內控制度,主要特點表現在業務包括承保、理賠管理和財務管理兩個方面。據此也可以看出,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于防范保險公司經營風險、提高經營質量、實現經營目標有極大的作用。建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其可能性,也有其現實意義。

一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的根本出發點在于實現企業財務目標

保險公司財務學從屬于管理學的范疇,它以制度管理為主要特征,從財務制度上解決保險公司管理中的各行為主體的激勵與約束不對稱問題,協調并指導各部門、單位的財務活動去實現企業總體目標。內部財務控制的任務就是通過調節、溝通和合作,使個別、分散的財務行動整合起來共同追求保險公司的財務目標。所以,將內部財務控制作為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體系的核心,對決策層出資者和執行層經營者都是可行的??v觀世界各國,許多成功的企業都將內部財務控制看作血液對生命那樣重要,將強化內部財務控制作為公司成功的秘密武器。也有些保險公司卻由于忽視內部財務控制,造成巨大損失乃至破產。如著名的澳大利亞I保險公司,由于沒有嚴格制定和遵守內部控制制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管理層不顧企業風險評估與集體決策,惡意擴大再保險范圍,違反財務制度進行報表粉飾,也沒有相應的披露與監管制度,不僅存在的問題沒有暴露,反而不停的進行擴張和收購,直到它的資產和未來債務有了如此之大的缺口,因此于200年被政府強制要求清算。

二保險公司內部控制是企業財務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目的是促使保險公司財務戰略與計劃的實現。要保證保險公司財務戰略與計劃的實現,就必須對保險公司財務戰略與計劃的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調節。同時,保險公司財務戰略與計劃是在財務活動開展前做出的,由于財務活動的影響因素十分復雜、多變,因此,保險公司財務戰略與計劃很難做到天衣無縫,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而這一切,往往要在財務活動的控制過程中才能發現,要通過對財務活動的控制,才能得到調整。因而,加強保險公司內部財務控制,是保險公司財務戰略與計劃積極、可靠的重要保證。

另一方面,內部財務控制是實現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關鍵環節。財務管理中,如果僅限于確定合理的決策、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預算,而對實施預算的行動不加控制,預定的財務目標是難以實現的。從一定意義上說,財務預測、決策和預算是為財務控制指明方向、提供依據和規劃措施,而財務控制則是對這些規劃加以落實。沒有控制,任何預測、決策和預算都是徒勞無益的。

三內部控制是保險公司適應政府監管的基礎性工作

2000年月,證監會發布《公開發行證券公司消息披露編報規則》,要求公開發行證券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說明書中專設一部分用于說明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要求注冊會計師對其內部控制制度及風險管理系統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說明,提出改進建議,并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2006年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了《壽險公司內部控制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價辦法》?!对u價辦法》采用公司自我評估與監管部門抽查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為全面建設內部控制和準確評價內部控制狀況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和有效的評估方法。它被認為是保險機構內部控制監管邁開實質性步伐的標志之一,體現出中國保險監管部門已將關注的重點從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本身轉移到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及監管上來。比較而言,財產保險行業的內部控制建設水平則較低。但關于財產保險公司類似的分類監管辦法也將在不久出臺。

三、 當前我國保險公司建立內部控制的現狀淺析

一保險公司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上存在問題

不少保險公司的管理層與員工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尚停留在內部財務控制制度階段或認為內部財務控制即是財務監督?;蛘哒J為內部財務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冊、文件和制度或認為內部財務控制就是內部會計控制等,或者僅僅制定這些制度或措施只是為了應付上市或者監管的要求。這些認識對于內部控制都是很片面的。

二雖然建立了財務集中體系,但仍存在監控上的難度

目前國內多家上市保險公司都實行了省級財務集中的管理模式,目的在于進一步強化省級公司的管理職能,逐步實現省級公司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集中統一處理,加大財務垂直控制力度,減少管理層次,增強公司防范和管控經營風險的能力,提高公司集約化經營管理水平。具體集中的內容有:賬務處理及管理、報表、稅務、資產、費用、資金、檔案、業績信息管理、收付費等。保險公司財務管理架構是市、省、總三級核算、逐級授權。地市以地市財務中心為依托,下屬營銷部實行報賬制;省、地市財務經理實行委派制。這種架構的缺點是復雜、層級過多。由于管理縱向范圍太長,經過層層傳遞、修飾、“過濾,上級管理者對于下級、下下級的信息真實性難以判斷,異常情況也很難有顯著的表現。

三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各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水平參差不齊,壽險公司較產險公司整體水平更好,大型保險公司較中小型保險公司更好。雖然比較而言,中國整個壽險行業的內部控制水平高于財產保險行業,但各壽險公司之間的差距仍然明顯。大體情況是,大型的壽險公司內部控制建設平均水平要高于中小型壽險公司。一些小型的中資壽險公司在內部控制上則有比較大的差距。小型壽險公司規模較小,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上無法滿足其管理的需要,是其內部控制水平較低的原因。

四、建設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內控體系措施探討

一結合保險企業實際設計內部控制體系

建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既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從基礎入手,以《會計法》、《保險法》、《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指導原則》和其他相關法律制度為依據,以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為中心,針對會計工作和經濟管理中最為薄弱的環節,研究制定便于操作和監督檢查的、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內部控制體系,結合目前的省級集中財務核算體制,企業管理者要注意真實情況與異常情況的收集與發現,這要求企業管理者一方面需要設置更為敏感的評價指標來反饋異常信息,同時盡量縮短信息流動環節,同時要提高對虛假信息提供者的“造假成本。 例如,美亞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每個季度向香港總部報送的各類財務報表達60多張,且每張報表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關系,有效地防止了虛假報表行為,從而從源頭上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二將內部控制納入公司風險管理體系

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是企業的兩大風險,而經營風險往往直接或間接由經營風險所造成。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來完善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就需要將內部控制體系作為風險控制體系的一部分。如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公司設有首席風險官和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而臺灣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則由專門業務部門負責特定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雖然模式有所不同,但兩者都對公司面臨的內部和外部風險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并將內部控制納入到各自的風險管理體系之內。

三強調權力和責任間的制衡性,各環節要做好權限劃分

根據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企業需要對部分崗位進行權限分配與不相容崗位相分離,以避免舞弊的可能性。保險公司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權限管理,包括核保權、核賠權、核單權、查詢權、報賬權、法人授權等。對于這些權限,尤其是承保、理賠的權限應進行嚴格控制,根據相關人員的級別分級授權,并嚴格業務流程,將業務流程細化到每一個險種。從制度上將流程和權限寫入操作系統,實現系統控制的權限管理。分支公司的雙核崗位在行政上屬于分支機構管理,在業務上屬于上一級機構的雙核崗位管理,避免分支機構由于考核壓力,降低業務品質。

四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體系

包括設置審計委員會,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體系,轉化內部審計職能,建立風險控制聯系會議制度,重視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等。注意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要切實提高審計的地位,對于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置應該高于其他職能部門,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在中國,由于歷史性的原因,形成了國有控股股份制保險公司、中資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外合資股份制保險公司三種不同的組織形式的保險公司。由于股東背景和發展基礎不同,其股權結構和經營管理上存在較大差別。在內部控制建設問題上,考慮應當有所不同。尤其是國有保險公司,常常會接受社會審計上市公司披露要求、國資委、保監、集團內部審計、集團同級機構交叉審計等模式。但由于國有保險公司由于種種原因,或多或少地還存在著傳統的管理觀念,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還沒有提高到相應程度,這需要保險公司各級管理與從業人員轉變觀念,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正確對待內部監督。

五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內部控制工作

一方面,在當今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要利用暢通的信息渠道,及時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信息。如美國友邦保險深圳分公司自999年0月成立以來,以信息化管理作為業務開展的先導,通過建立業務、管理、電腦、培訓系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公司自行開發設計了“業務管理資訊系統,建立起了面向公眾、公司內部和業務員的三個網站,還有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手機短信等先進科技手段的應用,在公司、營銷員和客戶之間建立一條快速的信息傳遞通道,為及時有效地管理業務、分析市場、監控風險提供保證。到2004年,美國友邦保險深圳分公司保費收入已躍居深圳壽險業的第三位。

另一方面,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真實性。如香港民安保險深圳分公司的數據庫直接設在香港總部,美國友邦保險深圳分公司數據中心設在上海和香港,并實現聯網,既保證了信息安全,也防止了所有數據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 梁子君.論保險公司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J].經濟論壇,20068).

[2] 朱榮恩,賀欣.內部控制框架的新發展——企業風險管理框架—COO委員會新報告[J].審計研究,20036).[3] 張君.論我國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J].保險研究,20032.

作者單位: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首先對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的概念進行剖析,提出現代財務的本質是財權流,在此基礎上根據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初步框架,并提出完善外部治理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的內容。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經理;財務治理

文獻標識碼:A

1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的實質

財務治理的實質就是一種財務權限劃分、從而形成相互制衡關系的財務管理機制。概括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從財務治理的產生來看,它是企業財產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分離發展到公司制這一時期的產物。其次,從財權的內容和財權分配對象的角度來分析,財務治理應是一種財權在企業有關掌管方之間劃分的制度規范。財權主要包括財務收支管理權、財務剩余索取權和財務監督權。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各方如何劃分財務收支管理權財務剩余索取權和財務監督權,依據誰對財產最終承擔責任而定。但是,不同層次經營管理者和所有者各自擁有多少剩余索取權、不同層次的財務監督者或監督機構各自掌管何種或多少監督權,事先必須用明確的契約或制度來規范。第三,財務治理應是有關各方及企業內部各層次之間,在財產分配、財產使用和財產處置等財務活動、財務行為方面各自擁有權限的劃分及運行管理制度。企業的財務活動每天都在進行,所有者不可能事必躬親,只有交給經營管理者運營,但如何確定框架讓其不違背所有者的意志,就必須建立一種制度,事先規定經營管理者的財務活動權,以便在日常財務活動中有章可循,財務治理就是這樣一種財務活動權限的劃分制度。

2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的現狀

2.1法人治理結構極不完善

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能夠互相監督、制約。比如在國美集團的股權結構中,外部力量對公司干涉極弱,而黃光裕也正是利用了這種經營自主權的擴大而大行違背經濟規律甚至違法亂紀之道。ST猴王和其第一大股東猴王集團更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二者的董事長、總經理、甚至黨委書記都是由同一個人擔任,集團和公司的人、財、物都是攪在一起的,使得猴王集團可以輕而易舉地從股份公司拿錢,或者以股份公司名義貸款,或者要求股份公司為其提供擔保貸款。據查,猴王集團用這三種形式從股份公司提走了近10億元資金。

2.2財務治理權配置不當

財務治理權是對公司資金進行計劃、調配、使用、監督和控制的權力。從職能上包括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和財務監督權。上市公司只有擁有這三種權力才能說明其是獨立的理財主體,有理財主體資格,而同時為了保證公司組織目標的實現及公司治理結構的完整完善,財務治理權必須依照一定原則從靜態、動態兩方面進行配置。首先要在股東會、董事會、經理、財務經理、監事會之間進行縱向靜態分配。其次要在公司與債權人之間進行橫向動態分配,也就是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公司治理,但由于股權高度集中,使得第一大股東利用控股地位幾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進而完全掌握了公司的財務決策執行及監督的權力,這種缺乏外部約束的財權高度集中是公司管理理念混亂、經營方針失誤和決策隨意的主要原因。

2.3缺乏激勵與約束相容的業績評價機制

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財務治理權的配置必然導致代理成本上升,委托人欲實現自身目標的最大化,只能采取各種方式對代理人的行為進行激勵和監督,降低代理成本。有效激勵和監督的前提是正確合理地業績評價。比如某ST上市公司為激勵職工,以銷售收入為指標,完成指標者為副總,可以自配小車,結果各網點為完成指標不惜購銷價格倒掛,商品大量高價低出,最終關門歇業,留下4億多元未收賬款。由此可見,激勵和約束彼此相關,光有激勵,沒有約束,是行不通的。

3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的措施

3.1優化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結構

解決國有股財務主體缺位、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問題,即國有股剩余財務控制權和剩余財務索取權不對應,不外乎有兩條途徑,一是改變國有股股東行使剩余財權的機制,即改變現有的國有資產的委托代理機制,二是減小國有股股東所有擁有的剩余財權比例,即減少國有股比例。實踐證明,無論是以前的“二級代理機制”還使其后的“三級代理機制”,都不能從根本上彌補這種財務治理結構上的缺陷。因此,減持國有股,是完善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必經之路。但是如何減小其比例,避免對我國證券市場有過大的沖擊,筆者認為應該從量上減小國有股比例的方式要多樣化同時鑒于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不成熟,公司股票大部分不能流通,且股票價格過高,不宜采用增量減持的方式,應該分行業區別對待:(1)行業成熟,且經營狀況良好,擁有大量的現金流的公司,例如我國的電力、電信、煙草等行業,應該以適當的方式回購國有股。這種方法的優勢是既避免了該類公司經營者“多角化經營”,盲目投資,又提高了每股盈余,改善了財務結構。(2)行業不成熟,或行業成熟,但經營狀況不好的公司,應該“整體引資”,協議出售國有股,這能使國有資產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值,而且能夠引進外部投資者,增進董事會的獨立性。

3.2提高中小股東在財務治理結構中的作用

(1)累計投票權制度:所謂累計投票權制度就是指在選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董事時,股東所持的每一股份都擁有與應選舉產生董事的總人數相等的投票權,股東可以集中投票權選舉一人,也可以分散選舉多人。這種制度有利于中小股東影響董事選舉,間接參與公司財務治理。我國上市公司中采取資本多數表決原則,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大股東或代表大股東利益的董事會利用其所擁有剩余財務控制權損害小股東財務利益。例如,關聯交易、虛假重組、“圈錢”行為等。因此,為實現股東財務平等原則,在《公司法》中引進累計投票制度對董事選舉規則做出改進,是在財務治理結構中提高中小股東地位最好的辦法。(2)獨立董事。完善獨立董事制度,提高董事會獨立性,保護包括股東在內的相關利益者的財務利益。完善獨立董事制度首先還是要減小國有股比例,其次單單從完善獨立董事制度來說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獨立董事的財務監督權分配。鑒于我國監事會監督能力較弱,應該取消其財務監督權,完全賦予獨立董事。獨立董事的選聘機制。如何使聘任的獨立董事既可以從專家的角度評價企業重大決策的可行性,又可以獨立的監督公司的經營者,保護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并未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認為,應該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原則,以公開招聘為主,推薦為補,實現獨立董事法律地位和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獨立董事的薪金制度。由于獨立董事功能和職責的特殊性,其報酬大多數與工作時間有關。但為了有更好的激勵作用,還應該考慮獨立董事任職期間公司價值的提升,即給予其一部分股票期權。

3.3完善對經營者的財務激勵約束機制

對經營者的財務激勵約束機制是經營者剩余財權配置機制和行使機制的核心,有效的制約了公司剩余財務索取權和剩余財務控制權的對應。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對個人激勵的手段一般可分為在職升遷、報酬激勵,其中財務報酬激勵包括崗位工資、獎金、年終獎、期股、期權?,F代公司經營者內部控制的普遍性,使得股東對經營者實施有效的財務監控日趨困難。因此,如何和經營者簽訂一套“激勵相容”的有效財務報酬契約,使經營者和股東的利益一致,致關重要。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經理人才市場等外部市場不完善,在財務激勵約束體制改革中應該注意以下兩點:經營者應該是市場選擇的人才。公司財務激勵約束體制是為了調動經營者的工作熱情,把優秀的人才同公司長期的利益結合起來。而我國上市公司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經營者是行政任命的,他們對公司作用有限,不是激勵的對象。年終獎和股票期權是兩個主要的長期激勵手段,但是股票期權作用有限,不要過度依賴。

公司財務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財務治理從屬于公司治理,是理順各種相關利益主體的正式和非正式關系的組織結構、制衡機制,目的是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鑒于股權結構對財務治理的影響,本文將財務治理模式分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及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并分析這兩種財務治理的結構、機制和行為。

關鍵詞:財務治理 股權結構 國有控股 非國有控股

一、財務治理與財務治理模式概述

(一)財務治理財務治理最早是由我國學者提出,伍中信(1998)、張敦力(2002)和程宏偉(2002)強調“財權配置核心內容”,認為財務治理的核心問題——財權配置對公司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影響;楊淑娥(2002)和姚曉民(2003)強調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利益相關者是一個龐大群體,該理論并沒有明確界定利益相關者的具體范圍,同時也沒有考慮到利益相關者發生利益沖突時,是如何保證公司治理效率的;黃菊波(2002)強調“公司財務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子系統”,公司的財務治理從屬并取決于公司治理結構的根本性質,是公司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和財務監督權的劃分與配置;馮巧根(2000)強調“財務契約安排”,財務治理結構是這樣一種契約制度,其通過一定的財務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以形成科學的自我約束機制和相互制衡機制,目的是協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和權責關系;李心合(2001)強調“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治理結構是以財、會、審分離為基礎,完善總會計師制度為保證,通過增設財務委員會,理順上下級財務部門關系的一種制度安排。上述對財務治理定義的描述側重點雖然不同,但存在一個共同點,即認為財務治理根本目的是通過財務治理達到各利益主體之間的權、責、利的相互制衡,優化公司治理過程,提高效率、兼顧公平,來保證公司制定和執行科學的財務決策。筆者認為,財務治理是指基于公司當前股權結構,通過一定的治理結構、機制和行為方式,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權、財務控制權,形成科學的財務決策、約束機制,目的是協調利益相關者之間權責利關系,保證公司財務執行的科學性和效率性,創造公司最大價值。我國學者雖較早提出“財務治理”的概念,對財務治理理論體系進行了初步探索,但對“財務治理”的認識還停留在治理結構層面,本文將在此基礎上對財務治理的結構、機制與行為作進一步研究。

(二)財務治理模式財務治理模式是通過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關者能夠參與企業財務收益的分配,以實現其產權利益;能夠參與企業財務控制權的分配,以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保護其權益免遭侵害,從而達到長期合作的目的。財務治理模式作為公司治理中財務方面的具體體現,是財務治理結構、財務治理機制、財務治理行為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系統。其中財務治理結構是指財務決策權、財務執行權及財務監督權在公司內部不同管理層次中的合理配置,包括對財務職能和財務人員的安排,從而形成治理主體在不同財務活動中權責利相互制衡關系。財務治理機制是在財務治理結構的基礎上,形成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包括財務管理部門)之間財權配置的分層分權的財務決策、監督機制,使其合理、有效分享財權,實現其在公司財務治理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制衡,使各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財務治理行為是在財務治理過程中產生的,財務治理結構各層次之間的財務活動及財務決策、監督機制的執行過程。財務治理結構是財務治理的運行基礎,是財務治理機制的載體,同時也是財務治理行為的客觀依托。財務治理機制是財務治理的內在調節裝置,對治理領域內財務活動進行全面調節和控制。財務治理行為是依據財務治理結構,并在財務治理機制的引導下,對財務治理主體行為進行約束和修正,進而提高財務治理效率。財務治理結構、財務治理機制與財務治理行為緊密相聯,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財務治理模式。

二、股權結構對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的影響

(一)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特點股權結構包含股權屬性和股權集中度。股權屬性是指股權所有人的身份,我國上市公司大多由原有的國有企業和經濟良好的民營企業改制而來,公司上市后,企業性質發生很大變化的同時,股權屬性也較為復雜,可以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在滬深兩市上市的A股公司中,國有股占38.26%,法人股占44.23%。集中度是指全部股東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股權集中還是分散的數量化指標,是衡量公司的股權分布狀態的主要指標,也是衡量公司穩定性強弱的重要指標(蘇康武,2003)。截止2007年9月,我國1341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最高達到83.83%,持股比例超過80%的有6家,持股比例在70%~80%之間的是10家,持股比例在60%~70%之間的有67家,持股比例在50%~60%之間的有179家,持股比例在30%~50~之間的有487家,此外有571家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在10%~30%之間,21家持股比例在10%以下。不同股權集中度會產生不同的治理效果,當股權集中度較高時,會導致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偏高;股權集中度偏低時,公司股東與經營層之間的代理成本偏高。

(二)股權結構對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的作用

股權結構是決定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因為股權結構不僅決定了公司控制權的分布狀況,而且決定了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的性質。所以從~定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決定公司財務治理結構,與公司財務治理的內部監控機制直接發生作用,并影響公司財務治理行為,最后決定了財務治理模式對公司治理績效的作用。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權及財務控制權是保證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科學有效的關鍵,因此財權配置作為財務治理的核心直接關系到治理結構的調整、治理機制的發揮和治理行為的規范。在我國上市公司中,財權分配的總體布局大致相同,股東大會、經理層擁有財務決策權,董事會、經理層掌握財務執行權,股東大會、監事會掌握財務監督權,如(圖1)所示。不同的股權結構會影響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成員構成,會導致公司財權配置產生不同的表現形式。股權結構的確定決定了股東的構成及其決策方式,從而對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成員和其財務治理效率發生直接影響,進而作用于經理層的財務日常決策和執行,這些相互作用和影響在公司經營業績、資金運營狀況、相關財務指標上得到充分體現。股權結構關系到公司財務治理監督機制是否有效發揮作用,關系到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是否實現相互制衡,其對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在財務治理方面的影響如下:一是股權結構對股東大會的影響。對于股份公司而言,一旦確立了一定的股權結構,就等于確立了公司的財務決策機制,并隨之確立了剩余索取權的匹配,大股東便有動力去向經理層施加壓力,促使其為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而努力;而對于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財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不相匹配,控股股東手中掌握的只是投票權,其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去實施監控,因此往往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去謀求私利。二是股權結構對董事會、監事會的影響。對于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股

權結構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董事會人選,此時由股東大會決定的董事會就能夠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而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情況往往不同,由于某些控股股東擁有超越其股權比例的控制權,因而就有可能壟斷董事人選的決定權,從而實現其對董事會的控制,而其他股東的利益卻無法得到實現。另一方面,由控股股東決定的人選基本上與其產權特征相一致,即由兩權相一致的控股股東所決定的董事,應該是具有一定的能力和動力的;而由兩權不相匹配的控股股東所決定的董事會的人選,只會是產權殘缺、激勵不足的。三是股權結構對經理層的影響。主要體現是在代理權的競爭,一般認為,在股權分散的股權結構條件下,小股東“搭便車”的動機使經理層掌握對企業的實際控制權,代理權競爭機制無法發揮監督作用;而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經理層的任命易于為大股東所控制,從而也削弱了代理權的競爭性。相對而言,相對控股股東的存在比較有利于經理層在完全競爭條件下進行更換?;谏鲜龇治?,在不同的股權結構下分配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剩余索取權、財務決策權、財務收支分配權、財務監督權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財務治理模式,對公司治理的影響也各不相同。按照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是否為國有股股東,及其股權集中度的分析,對財務治理模式進行分類,可劃分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前者主要體現在主要控股股東為國資委或其授權公司的上市公司,而后者則主要體現在股權較為集中的民營上市公司。

三、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分析

 (一)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

從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情況來看,截至到2007年12月1日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中國有股占37.18%,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占總上市公司的6905%,可見其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股權是指由國資委或由國資委授權的國有控股公司作為P2享有的、附著在國有股份(或出資比例)上的權利,即對公司經營所得利潤的分配,以及根據法律或公司章程規定的規則和程序參與公司重大決策和選擇公司管理者等公司事務的權利。同一公司中相同類型的股份應該同股同利、同股同權,但特殊類型股份的股權除外。按我國2003年頒發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規定,除了國有法人持有、充當法人股東之外,其余的國有股份,不論來源如何,都由國資委和地方政府持有,充當國有股東(即國有資產出資人)。國有控股是指由國家或代表國家持股的機構持有公司多數股份而居于控股地位的股權結構。國有控股使公司受到國家的多元化利益目標的影響而偏離利潤最大化目標,造成“政企不分”;但另一方面也使這類公司得到政府的保護和享受優惠政策,不但減弱了公司的競爭壓力,也抑制了公司進取的動力,從而影響公司效率,而且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本文所指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主要體現在公司的主要控股股東為國資委或其授權公司的上市公司,其財務治理模式如(圖2)所示。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結構來看,主要的財務治理層次分股東大會、董事會、高級管理層、財務部,其特殊之處在于國資委在財務治理組織結構中擔任的雙重身份,即國有控股公司的股東和國有資產的授權者。作為前者,國有股往往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大股東,掌握了國有股權,就控制了股份所在的公司,盡管這種控制要依據法定規則和程序、通過公司董事會等環節進行,而不是對公司經營的直接控制。國資委依據其所占股份份額的多少和其他相關原則向國有控股公司派遣產權代表,成為股東大會的代表,可以被推薦為董事、監事的候選^或直接指派出任董事、董事長。在財務治理過程中,董事會主要負責財務戰略、財務體制及重大財務活動的決策;監事會作為股東會代表來監督董事會執行財務決策權利;財務部主要負責公司日常的財務管理并協助董事會的財務工作。從整個公司治理結構來看,政府行政色彩較為濃厚。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決策機制是通過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分層分權后實現的,由于國資委掌握國有控股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但沒有真正掌握剩余索取權,國家作為出資人對公司財務決策的干預是通過政府部門實施的,在財務決策過程中難免出現行政手段越位,有較濃的行政決策色彩。在財務治理監督機制方面,由于國家及其代理人。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使得這種監督也不可避免的帶有行政色彩,導致對企業過多的干預,同時由于國資委不直接分享投資決策帶來財富效應,因而缺乏足夠的經濟利益驅動去有效監督和評價經營者,從而使經營者能夠利用政府在產權上的弱控制,形成事實上的內部控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行為受其股東身份的影響較為明顯,由于其董事會、監事會的組或人員是由代表國家行使所有者權利的政府主管部門任命或委派的,公司的財務治理行為受國家干預和影響較多。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社會公眾股的比重有限,而且分布的相當分散,其表決權無法作用于公司的財務治理決策、監督過程中,在股東大會上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一般也無法進入董事會和監事會,不能有效地參與到公司財務治理過程中??偟膩碇v,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行為一般是由政府主管部門任免的公司領導人執行的,其負責考核公司財務管理業績、監督財務機制的制定和執行。

(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以民營企業為主,股權高度集中在以家族人員為代表的關聯股東手中。在股份公司興起之時普遍存在著家族和個人控股公司,隨著股份制的發展和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家族或個人控股公司大量減少,根據La Pona等學者的研究顯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很多國家還大量存在著這種類型的公司。近年來世界范圍內機構投資者的迅速發展,其大量持有公司股票,由于最終所有者為個人投資者,因此由機構持股者擁有多數股權的公司也歸于這種類型。我國民營企業的所有權均值為31.95%,列東亞地區第二,如果以民營家族上市公司為主的中小企業板塊作為統計樣本,那么其中第一大股東的控股比例的均值為35.22%,為東亞之首。同時,這些公司不但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并且相當一部份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東并不獨立,相互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而家族民營企業憑借其靈活的經營機制,以較低的代理成本實現了較高的規模經濟效益,使得以家族企業為主導的民營經濟得到了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也從1989年的0.57%,7上升到了2005的49%。

如上所述,在我國非國有上市公司中家族或個人控股比例較高,相當部分為絕對控股?;诖?,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如下:股權高度集中在以血緣、姻緣和地緣為紐帶組成的家族成員手中;以親友為主體,以親情為紐帶的治理結構,所有者、財務決策者、和財務管理者三位一體,財務決策權與財務治理權兩權合一;企業財務決策程序按家族程序進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非國有上市公司財務治理結構中,股東大會絕大部分為董事長或家族控股,大股東的結構較為單一,造成個人或家族的絕對控股地位。由于股權過于集中,在整體公司治理過程中,不利于董事會和管理層在更大范圍內接受多元化產權主體的監

督和約束,在財務治理過程也需要形成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機構內部自我約束。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機制中,由于股權集中于家族成員手中,公司的財務治理決策機制上一般是基于個體決策和家庭決策程序有利于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作用,增強了凝聚力,提高了穩定性、加快了決策速度,但任人為親也可能帶來財務管理上的風險;在非國有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監督機制上,市場監控力度小,監控主要來自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部分家族制上市公司即使改制成為上市公司,由于家族擁有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往往只是形式,而沒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財務治理機制。在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行為過程中,治理結構的每一層級都同時扮演三個角色:上一層級的決策執行者、本層級的決策者、以及下一層級的監督者。我國目前的民營企業系上市公司多采用金字塔結構方式來實現用較少的投資控制較多的企業股份,加劇其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和所有權的分離,這對上市公司績效的負面影響很大。

(三)財務治理模式比較

由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權結構方面,無論在股權屬性上,還是股權集中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兩種財務治理模式都有各自優缺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模式中,往往會出現過多的政府行政手段,其財務決策機制、監督機制都有較濃的行政色彩;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模式,由于其家族控股比例高,形成民營大股東“一股獨大”的現象,在財務治理決策過程中相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模式有更大的靈活性,而財務治理監督力度較小。二者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一是財務治理結構不同。由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屬性的差異,最終導致二者的財務治理結構的不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同于非國有上市公司,國資委因持有的國有股份而成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最終控制人,其財務治理結構中行政管理色彩較濃。二是財務治理機制不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機制中存在著嚴重的代理問題,外部監督機制不健全;而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廣泛存在的家族控制和家長式決策,導致公司相對缺乏有效的內部風險控制,加大了公司的決策風險和經營管理風險。三是財務治理行為的不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行為受國家行政管理影響較重,而非國有上市公司的財務治理行為由于其最終控制權與所有權的分離,對企業績效產生負面影響。

(編輯 劉姍)

上一篇:實踐美學論文范文下一篇:生物學博士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