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

2024-02-04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內容摘要]在轉軌經濟中, 國家試圖通過對農村金融的管制,來汲取農村的金融資源,從而保證對國有經濟的金融資源供給。在國家對農村金融的管制之下,農村金融體系正常的金融功能被異化,這正是多年來的農村金融改革之所以沒有產生預期效果的要害。近年來, “三農”問題凸現,農村經濟發展迫在眉睫,而這需要農村金融體系正常金融功能的復歸。這種復歸要求國家放松對農村金融的管制。

[關鍵詞]轉軌經濟;農村金融;管制

作者:姚耀軍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企業是政府管制最主要的對象,對企業的管制是政企關系的一種形式。通過對政府與市場、企業關系的研究,分析了政府管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提出政府管制應在無損于社會價值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幫助和促進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政府管制;企業價值;市場經濟

政府管制,國內也有學者稱之為政府規制,它是一種復雜的具有政治與經濟雙重影響的行為。廣義的政府管制是在所有的微觀領域的政府干預,既包含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介入經濟主體的行為(稱為直接管制),也包含通過由民法、商法、反壟斷法等產生的對不公平競爭行為的制約(間接管制)。狹義的政府管制僅指微觀行政干預中的經濟性直接管制。中義的政府管制指直接管制。本文取中義理解,理由是:作為一個新的學科分支,管制經濟學不重復研究其他領域的行為。比如,多數國家已經制訂了成熟的民法、商法、反壟斷法等法律,為了將管制與法律區分開來,應將管制限定于那些由行政機構執行的施加于市場的一般性法規和特殊行為。對于一些嚴重阻礙市場機制發揮職能的行為,一般通過司法行為而不是行政行為進行干預。因此,政府管制是在微觀層面上的政府對企業、個人以及其他經濟主體的行政性干預行為,通常由立法機關為貫徹政策目標而設立的政府機構來執行。

一、市場經濟中政府、市場與企業的關系

政府的形成先于市場經濟的形成,但國家政治制度和政府職能的發展同市場和市場經濟制度有著密切聯系。在市場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起著重要的推動、引導或限制作用,而當市場形成以后,市場和與之相關的經濟結構、經濟制度也成為政府形態和職能演變的決定因素之一。政府在參與市場的時候有著一些與市場的其他參與者(企業和個人)明顯不同的特性,這些特性決定了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所承擔的職能。斯蒂格利茨(1998)認為,政府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具有兩大顯著特征:第一,政府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性的組織;第二,政府擁有其他經濟組織所不具備的強制力。此外,政府還有一個特點,即政府決策者的收益權和決策權嚴重偏離。政府的決策通常由少數人做出,而決策的受益者是全體民眾,由此就會產生類似于企業大股東的現金收益權和投票權不一致時的委托一代理問題,誘發尋租行為。而政府的收益權與決策權偏離的程度要遠遠大于企業,相關的尋租行為也可能更加嚴重。

二、政府管制理論的發展和政策的演變

關于政府與市場、企業關系的爭論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爭論的核心始終圍繞政府是否應該干預市場和企業的運作而展開。政府干預問題既是經濟學中一直爭論的理論問題,也是不同政治派別之間不斷爭執的現實政策問題之一。隨著經濟理論在主張政府干預和主張放任自流之間幾度輪回,各國的政策也隨之改變,進而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重商主義與貿易保護

重商主義出現于15世紀末的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早期重商主義認為政府應該把國內貨幣用儲蓄的方式積累起來,盡量積累貨幣財富來發展經濟;晚期重商主義則主張國家實行保護關稅的政策,扶植生產出口產品的手工業工廠,鼓勵出口。重商主義思想在資本主義早期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西方各國在重商主義的影響下采用了國家主義型政府經濟政策,強化政府作用,使商業資本空前活躍,推動了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2.古典經濟學與經濟自由主義

當資本主義社會的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重商主義所主張的政府干預和貿易保護政策已不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應運而生。亞當·斯密認為,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的努力會被一只看不見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原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最終會促進社會利益。個體間的自然交易將會創造出高效的資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收入。李嘉圖和法國經濟學家薩伊進一步發展了經濟自由主義理論。薩伊提出了“供給能夠主動創造出需求”的“薩伊定律”;李嘉圖提出的“比較成本”學說使自由貿易主張找到了理論依據。古典經濟學說很快在資本主義國家實踐中盛行,各國政府紛紛恪守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而運轉的信條,在經濟上奉行自由主義,承當為經濟發展、市場運轉和財富積累創造并保證良好外部環境的“守夜人”角色。

3.經濟自由主義的危機與進步運動

經濟自由主義在長達一百多年里占據了理論和實踐的主導地位,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但是,到了20世紀初,壟斷和外部經濟問題開始對完全自由競爭理論提出了挑戰。以美國為例,當時工人的勞動條件極差,礦難不斷發生,競爭無序,欺詐、腐敗等現象非常嚴重,一大批中小企業由于無法在壟斷企業的陰影下生存,紛紛破產倒閉,城市貧困人口大量增加。壟斷的形成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它在聚攏大量經濟資源的同時,也造成了尖銳的社會問題,損害了工人利益和社會公平,也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自由發展。羅斯??偨y任職后,吸收了“進步運動”的思想,美國政府開始對多家公司提起訴訟,反托拉斯的行動被正式納入到美國政府制度化的長久政策之中。與此同時,政府也開始干預勞資矛盾,一些州政府陸續出臺了旨在保護工人權益的法律條文,明確了工傷賠償標準和工人的勞動時間。

4.凱恩斯主義與國家干預

反壟斷和傭工管制等措施保證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持續了約二十年的進步運動隨著經濟的騰飛而結束,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力度也減弱了,自由市場經濟再次成為政府的信條。20世紀30年代,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這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徹底粉碎了市場自動均衡的理論,凱恩斯主義理論應運而生。凱恩斯主義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論。他認為爆發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心理上的消費傾向,心理上的靈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對資產未來收益之預期”這三個基本心理因素或基本心理規律及貨幣數量的多寡造成的。市場本身存在著缺陷和不足,其自動平衡功能是通過社會財富的浪費和經濟動蕩實現的,因此政府必須對經濟活動和經濟過程進行全面的干預和調節,促進經濟平衡發展。受經濟危機和隨后爆發的二戰的影響,許多國家接受了凱恩斯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而在二戰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凱恩斯主義更成為西方各國經濟理論的主流和制定政策的依據,公眾普遍承認政府具有調節經濟的權利和義務。

5.新自由主義與減少干預

新自由主義學派產生的時間要比它產生實質性影響的時間早得多。20世紀30年代,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耶克就開始批判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理論,他認為政府干預和計劃經濟會導致“集權主義”。隨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弗里德曼

等人強調市場機制和貨幣的作用,繼續批判公共干預。西方各國在20世紀70年代普遍出現了經濟衰退的局面,發生了過去沒有過的“滯脹”現象,而失業與通貨膨脹也在同時發生,著名的菲利普曲線失去了效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困境表明凱恩斯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思想盛行起來,以英國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各國開始高舉自由主義的大旗,減輕稅收、減少政府干預、實行大規模的私有化并嚴格控制通貨膨脹。

6.新凱恩斯主義與政府和市場的結合

經濟理論和實踐中實際上從來沒有過絕對的自由市場和絕對的否定市場。提倡自由競爭的斯密并沒有認為政府在經濟中完全沒有必要,主張政府干預的凱恩斯也反對壓制市場機制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從理論上把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完全融合則要歸功于新凱恩斯主義。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特征表現為不完全競爭、不完善市場、異質勞動和不對稱的信息。新凱恩斯主義認為,需求和供給的變動極其不平衡,經濟始終處于一種非均衡狀態,因此市場經濟總是存在顯著的周期性波動,要矯正或消滅這些市場協調失靈,實現經濟均衡發展,需要政府的干預和調節。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提出:“一般而言,如果沒有政府干預,就不能實現有效的市場配置”,這就是著名的非分散化定理。斯蒂格利茨還認為,只要信息是不完善的,或市場是不完全的——基本上往往如此,就達不到帕累托效率,這就為政府干預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新凱恩斯主義認為政府干預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浪費和無效率,產生公共失靈,因此把政府干預和市場調節機制結合起來,走一條既發揮政府調節的優勢,又發揮市場機制優勢的“第三條道路”。新凱恩斯主義與當代各國政府和市場、企業的實際關系也是基本一致的。

三、政府管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近幾十年來,作為一種政府對市場和企業在微觀層面的干預,政府管制在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出租車費率到工人最低薪酬,各種各樣的管制似乎無處不在。無論因什么樣的動機而產生,管制對企業價值的創造和分配都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企業價值的創造對于企業的生存、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研究企業的價值就必須考慮政府管制因素,而研究政府管制也必須考慮它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如果政府管制服從“公共利益論”假說,那么它的總體目標就是解決市場缺陷,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具體目標則應區分產業的特點和管制的性質來分析。針對自然壟斷產業的經濟性管制,其目的可能是限制壟斷帶來的不公平收益,會讓產業內的企業價值受損;而針對競爭性產業的經濟性管制,其目的可能是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產業內的多數企業應該因此受益。對于社會性管制,無論在什么產業,其目的是解決生產中的安全與健康問題、環境問題、產品質量問題等,等于強制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義務,一般在實行管制后的短期內會引起企業價值的下降,長期的價值影響則不確定。如果政府管制服從“管制俘虜論”,則管制機構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將被產業俘虜,受管制的產業將贏得有利的管制政策,企業價值會因此得到提升。如果政府管制服從“收費亭論”,則管制機構和官員是管制最大的受益者,受管制的產業很可能會因此受損。如果政府管制服從“政治工具論”,則管制就是政府用來替代稅收和補貼等行為的一種政治工具,企業可能會被要求向政府繳付一定的費用,或者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向特定的消費者提供產品,會對企業的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由此可見,政府管制動機的不同會給企業價值帶來不同的影響。但無論何種動機,政府管制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和資本成本,并最終對企業的價值產生巨大的影響。政府管制實際作用的對象不外乎市場、企業和消費者三類,政府管制影響企業價值的途徑也可以據此分為三類。

1.干預市場配置機制

最常見的干預市場配置機制的管制是價格管制。政府經常對某些商品進行行政性定價,通常發生在公共交通、自來水、電信、郵政等自然壟斷產業中。有時候政府出于防止通貨膨脹等目的,也會限定某些競爭性行業的商品價格。在價格受管制的產業中,管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可能比企業自身的生產效率更為重要。除了價格以外,企業的薪酬、收益率也可能成為管制對象。

通過改變市場配置機制而影響企業價值的另一個重要的管制途徑是政府對公司治理機制的影響。政府可以對公司的股權結構、上市交易條件等進行行政性干預,還可以限定公司的股利支付比率,以各種行政手段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這些因素都會對企業價值產生顯著的影響。

2.干預消費者選擇

有些管制是針對消費者的,而消費者的行為會通過市場機制影響企業的銷售,進而影響企業的價值創造。例如我國從2006年開始實施的商用車“計重收費”標準,使得產品為自重較大的汽車企業銷售額急劇下降;再如國內某些城市規定小于某一排量的乘用車限制上路,使得中大型轎車銷量上升而微型轎車銷量下降。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在國內擁有汽車生產企業的省市中,通常只有購買本地企業生產的汽車才能獲得出租車牌照。

3.干預企業決策

干預企業決策會對企業價值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法國的飛機制造企業在政府的壓力下投入巨資研制并生產了“協和號”,而2007年“協和號”徹底退出了航運市場,使企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罩锌蛙囋谶x擇新的生產基地時也由于政治的原因而違背成本最小的原則。當企業產權全部或部分歸國家所有時,干預企業決策的管制會因更便于執行而變得更加普遍,很多國有控股的企業被要求達到一定的銷售規模,招聘一定數量的員工,或者并購另一個常年虧損的企業,即使這樣做會使企業價值受到損害。

四、基于企業價值目標的政府管制實現路徑

現代意義上的政府管制大約在19世紀末的歐美發達國家開始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到20世紀70年代,管制的領域已經涵蓋了鐵路、電力、煤氣、電話等自然壟斷領域以及銀行、運輸、能源等基礎產業,管制范圍越來越廣,管制強度越來越高。管制的逐漸加強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包括被管制企業內部效率降低,管制成本居高不下,腐敗現象嚴重等。20世紀70年代以后,在石油危機的沖擊下,西方主要國家經濟陷入了停滯狀態,為了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促進經濟發展,各國開始了以放松管制(Deregulation)和實行激勵性管制(Incentive Regulation)為特征的管制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松管制指放松和取消諸多管制條款的一部分或全部,激勵性管制指給予企業提高內部效率的激勵的管制,二者都主要以經濟性管制為對象,主要以提高企業效率為目的,而企業效率和價值創造是一致的,所以放松管制和激勵性管制都可以納入企業價值目標管制的范圍。世界銀行在1997年年度報告中也指出,有效政府

的戰略包括提供更好的必要法規以培育市場,而在金融、公用事業、環境三個領域中是不能完全廢棄法規的。

在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之下,政府管制與企業價值的關系可用表1表示。

可以看出,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政府在一些情況下需要削弱管制,針對市場機制和企業經營的管制削弱就是放松管制;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需要設置新的管制或加強原有管制,針對企業經營的管制強化就是激勵性管制,而對市場機制的管制強化就是為培育市場機制的管制。

1.放松管制

20世紀7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起了一場以放松管制為主要內容的管制改革運動。放松管制的興起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西方國家自羅斯福新政以來,受凱恩斯主義的影響而對經濟的干預程度不斷加強,逐漸暴露出一些缺陷,如經濟活力缺乏,政府機構和開支龐大,腐敗現象嚴重等。在微觀領域,最嚴重的缺陷是受管制企業的低效率,這也是放松管制最重要的出發點。

放松管制在現代政府管制實踐中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在強化管制與放松管制的論戰中,問題的癥結在于如何運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避免其成為“閑不住的手”。因為政府和市場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很難簡單地判定是否應該放松管制。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始終在動態的矛盾、并存和調試變遷過程中向前發展。

從樊綱和王小魯對我國2003和2004年的進人管制、傭工管制和價格管制等三種主要的管制內容實證分析的結果來看,我國的政府管制對企業價值產生了負面影響,管制程度越高則企業價值越低,這表明政府對企業實施了過度的或不良的管制。過度的或不良的管制具體表現為政府把多元化的目標賦予企業,影響性管制在管制方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國家控股企業是主要的管制對象,承受著管制的不良價值后果??梢哉J為,我國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持續改革,但政企不分的現象仍然存在,并成為導致不良管制的主因。因此,放松管制的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乃至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個方面,管制的放松不能局限于具體的產業、管制機構或管制法規。如夏大慰和史東輝所說,我國政府放松管制并不是如一般理論和國際經驗所言的政府直接管制,而是自計劃經濟沿襲下來的政府對有關產業的計劃管理和行政控制。就此而言,所謂政府放松管制,實質上乃是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市場化改革進程的自然延續,放松管制必須首先認清其作為深化市場化改革必然舉措的根本性質,并將其置于有關產業政府管制改革的戰略框架之下。為此,我國政府放松管制的基本思路,應是在以國有企業改革為核心的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從根本上分離政府的政策制定權和國家股份所有權,結合相關制度保障和輔助政策,加強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和約束,取消制度性壁壘管制,通過稅收與社會保障等方式代替政治目標賦予管制。具體來看,可以采取的改革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通過建立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和公司治理機制,進一步分離政府的政策制定權和國家股份所有權。實踐證明,長期政企不分的經營體制導致了效率低下。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企不分的框架有了較大改變,但政府仍然掌握著對國有企業的人事任免權,并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產生著重要影響。只有實現真正的政企分離,企業才能形成市場主體所必需的經營機制,提高政府管制的效率。

(2)規范和清理部分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管制規章,建立公開透明的規定和制度,打破部門、地區之間依靠立法制定政策,維護部門利益的行為。目前,在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比較統一開放的全國性市場體系并沒有真正形成,而是被各級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條條”“塊塊”不同程度分割,企業受到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個地方政府的雙重限制,這些與進入壁壘相關的限制多數是基于管制者自身利益或地方保護主義而設立的,顯然不利于企業價值目標的實現。

(3)優化管制操作中的技術環節,達到放松管制的目的。如世界銀行2004年的企業經營報告指出,用負收入稅取代強制性的最低工資,這種稅收將促使人們從事一般性工作以進入勞動力市場,同時減輕了失業保險的負擔。放松管制的改革還可以從向未來的企業家提供全部必要的信息開始,這些信息包括企業登記程序的數量和順序,需要的時間和成本,這將使由于不了解登記程序而浪費的時間減少到最低,而且可以降低賄賂的可能性或者非官方的費用支出。

除此之外,擴大信息技術的使用也可以改進管制。技術的使用可以改善效率、增加信息,同時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對企業的制度性壁壘和官僚主義濫用權力的機會?,F代化技術使企業不用面對有關官員,政府官員就會失去索取賄賂的機會。

2.激勵性管制

激勵性管制具有較長的歷史,但是經濟學中,對于激勵性管制理論的研究興起卻并不久遠,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事。激勵性管制的大規模實踐和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放松管制在時間上幾乎一致,而在理論上也有著緊密的聯系。多數學者認為,激勵性管制和放松管制的出現基于相近的原因,即提高企業效率,并在經濟金融化的條件下表現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如周耀東指出,激勵性制度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企業的效率,即在許可的管制框架內,不影響普遍服務水平條件下,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夏大慰等認為,激勵性管制是有關國家政府針對政府管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所采取的一種較為溫和的改革措施,而放松管制則較為激進。

激勵性管制適用于存在市場失靈,而傳統的管制形式又會導致企業效率低下的領域。在傳統管制顯露出種種弊端的情況下,放松管制是激勵性管制的前提。西方國家迄今在理論模型和實際操作方面均較為成熟的激勵性管制措施主要有所謂的特許投標制(franchise bidding)、區域間競爭制度(yardstick competition)和社會契約制度(so-cial contract)。

和幾乎所有的政企關系形式一樣,中國的激勵性管制也有著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特點,表現在,一方面,西方國家激勵性管制主要用于公用事業和自然壟斷行業,但中國的管制具有影響性管制的特點,被管制的企業遠遠超出以上領域,而且大多存在著嚴重的國家控股和內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問題,因此中國的激勵性管制可能以不同的形式適用于多數的國家控股企業;另一方面,中國的壟斷行業具有“行政壟斷”的特征,許多產業在被納入管制之前還處于規模極小的初始階段,有的還是在被納入政府管制之后才逐步興起和成長起來的,以至于多數受管制產業內的資源配置格局可以說是政府一手安排的結果,各國有企業或是分支機構實質上仍然處于按照行政區劃設置的格局。對于這些“行政壟斷”行業,應該注重競爭機制的引入,而不能停留在激勵工具的設計上。

由于以上原因,我國政府激勵性管制應該區分公用事業、非公用事業、行政壟斷行業來進行。

(1)對于公用事業,首先,應該改變目前以成

本加成為主的價格管制,建立一個包含完善配套管制工具的激勵性管制制度安排體系;其次,激勵性行政合同在設計上需要考慮如何將被管制企業的成本相關信息在不同的制度環境中顯示出來,防止企業利用信息優勢采取對策,產生對策性低效率。

(2)對于非公用事業企業,應從改變政企關系人手,改善國家控股企業的公司治理機制,變影響性管制為規定性管制,明確現行法律沒有認定的政企雙方權利和義務,利用政企合約強化對企業經理人的激勵。對競爭性行業的激勵性管制還應該注意,要謹慎使用政府權力,防止激勵變成對市場機制和企業經營機制的阻礙。

(3)對于行政壟斷行業,對行業內的壟斷企業進行分拆重組可能是最簡單有效的激勵手段,幾年前在石油、電信和軍工等行業所進行的重組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了消除壟斷行業的非效率性,可以在部分行業采取引入民間投資主體,自由進入競爭性環節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應該尋求一定的權力以否決或者阻止特定代理機構代表壟斷利益集團所進行的活動。

在激勵性管制中,無論是傳遞激勵性管制信息的行政指導,還是實施激勵性管制方法的行政合同,對其制度化的規定都是必要的,這是實現激勵性管制目標的保證。

3.市場機制培育

關于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以弗里德曼、科斯和布坎南等新自由主義者為代表,認為資源的有效配置只能由市場來執行,任何市場以外的力量只能起破壞作用;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市場和政府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20世紀的后四十年,日本、亞洲四小龍和中國在經濟上的成功,證明政府的適度參與可以促進市場的發育。

世界銀行1997年的年度報告指出,市場需要保證以盡可能低的交易成本順暢運行機構和準則,那種認為發展戰略僅是在政府和市場之間進行選擇的思想是不明智的,這兩者之間應是緊密相連的。各國需要市場來促進增長,但也需要有能力的政府機構來發展市場,政府行動在為市場奠定機構基礎方面具有決定性意義。報告中把政府在市場中的職能劃分為兩個方面,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政府一方面是作為仲裁者,另一方面是作為參與者,通過培育和發展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在宏觀上實現經濟發展,在微觀上則有利于實現企業價值目標。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市場機制很不成熟,從價值的視角來看,與西方國家相比,其主要問題在于對財產權和經濟合同的保護不夠,經理人市場、企業產權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很不完善,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價值目標。在這樣的條件下,尤其需要政府對市場進行培育,促進各類市場的發展,縮短市場機制完善的時間。

(1)保護財產權。世界銀行的報告指明,在大多數國家,政府的干預是過度的,但是也有證據表明,政府在保護財產權方面做的很少。對企業財產權的保護可以直接提升企業價值;而對私人財產權的保護使人們離家尋找工作而不是停留在家守護自己的財產,從而增加就業率。

(2)維護企業信用和經濟合同。良好和公開的企業信用能夠減少交易中的甄別成本,擴大交易;而經濟合同的維護可以使企業經理從耗費時間和資源的經濟糾紛和訴訟中解脫出來,增加企業價值??梢钥紤]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企業信用信息的登記,使企業方便確認信用記錄和識別信貸欺詐。

(3)大力發展與公司治理機制相關的經理人市場和產權市場,健全與企業成本相關的勞動力市場。完善的經理人市場和產權市場可以強化對經理人的激勵與約束,減輕企業內部人控制問題。產權市場還可以給政府提供一種管制以外的收益途徑,減輕不利于企業價值目標的管制程度。完善的勞動力市場則有利于就業的擴大。世界銀行的建議是,實施短期補助規定,在市場需求不足的時候向勞動者提供工作安排,如果雇主在市場淡季不能向勞動者提供充足的收入,政府基金將在此時提供工資費用。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行政壟斷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而迄今尚未很好解決的經濟問題。政府管制很多時候也偏離了其原本的職能,維持著一種不公正、不公平的市場秩序。行政壟斷與政府管制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政府管制是導致行政壟斷的根源,主要表現在:政府管制越位現象嚴重,造成行政壟斷;政府管制演變為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手段,導致行政壟斷;政府管制的特殊性導致更為嚴重的行政壟斷。因此,反行政壟斷必須與改革政府管制有機統一:加快政府管制體制改革,有效破除行政壟斷;改革政府管制方式,提高管制行政壟斷企業效率;完善立法,實現依法控制行政壟斷。

關鍵詞:行政壟斷; 政府管制; 改革; 經濟; 轉型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距今已有20年有余,但比較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建設,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尚不完善。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建設的經驗之一就是必須反對行政壟斷。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結構、社會形態、經濟體制轉型時期,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必須反對壟斷,尤其是行政壟斷。我國行政壟斷肇始于改革開放初期,時間的推移以及體制改革的深入非但沒有使之銷聲匿跡,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勢。政府管制的主要職能在于維護公平、公正的秩序,對各壟斷性行業進行管理。但從我國目前的政府管制來看,政府管制很多時候是在維持著一種不公正、不公平甚至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市場秩序。在中國轉型時期,行政壟斷的治理和政府管制的改革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一、中國轉型時期的管制制度是行政壟斷主要根源

“我國當前仍然是一個經濟體制轉軌的國家,由于多年來計劃經濟的思想或者由于尚不成熟的市場條件,我國經濟生活中的限制競爭主要的仍然不是來自企業,而是來自舊體制下的行政權力?!盵6]由政府管制而導致行政壟斷的現象在市場經濟完善、法制健全、社會監督嚴格的發達國家尚且常見,那么在政府管制具有特殊性,且政府管制制度存在種種問題和缺陷的情況下,由政府管制而導致行政壟斷的現象就更為嚴重。

(一)政府管制越位現象嚴重,造成行政壟斷

我國政府管制制度的改革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政府越位現象依然很嚴重。目前的政府管制從一定意義上說是舊體制下政府管制制度的延續。政府力量的壟斷依然存在,因此該消除的管制沒有消除。政府職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管了一些不應該由政府管制的事以及政府干了一些不應該由其干的事,直接對一些純私人產品的供應生產進行包攬,而這些原本可以通過市場經濟自行解決,具體表現在:政府職能與市場功能不分;政府與企業不分;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不分;政府與事業組織不分。政府管制越位現象嚴重,不僅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也造成了行政壟斷。

中國轉型時期政府管制領域依舊寬廣的同時,政府過多的強調市場進入和競爭方面的管制,越位現象嚴重,這是導致行政壟斷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管制演變為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手段,導致行政壟斷

政府管制的目的偏離了正常方向,成為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管制是對市場缺陷的反映,其目的是彌補市場缺陷或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無論管制的具體效果如何,發達國家政府管制的理論基礎是市場失靈,是為了防止發生無效率的資源配置和確保社會公平。即便這樣依然會出現管制者被俘獲進而導致行政壟斷的現象。目前我國的政府沒有真正體現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而是保護了部分企業的利益、地方的利益。另外,政府管制應該主要調節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而我國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在我國目前的市場中處在一種壟斷的地位上,是強者。消費者相對與經營者則是弱者,因此政府管制應該以對經營性公司進行管制為主,進而通過管制壟斷性行業以及管制壟斷企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質量,從而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而在我國,各壟斷行業的管制立法都是主管部門的部門立法。行業主管部門利用立法權力保護本行業、本部門的利益、權力,使行業壟斷行為、部門保護行為合法化。受管制產業與部門在法律上受到政府的保護,某些政府機構運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權力維護本部門、本行業的利益,這不僅沒有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反而導致了行政壟斷。

另一方面,在政府管制下,許多投資項目是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的,管制往往蛻變成地方分割和地方封鎖。行業潛在進入者為早日得到進入許可,采取各種方式影響政府官員。已經得到利益的部分集團為了使自己已經得到的壟斷地位與經營特權不改變,不斷的游說政府有關部門,使政府維持其國有壟斷地位和經濟上專屬于國企的一些經營特權,以企圖阻止非國有性公司、企業進入市場以及參與市場競爭。政府管制者濫用手中的管制權力,謀求、維護和擴大個人、部門或地方的利益,成為角逐壟斷利潤的工具。理論上管制的目的與現實中管制的結果相悖,理論上管制是為了維護消費者利益,彌補市場缺陷,結果是滿足了管制者和壟斷者的利益,加劇了市場混亂,導致了行政壟斷。

(三) 政府管制的特殊性導致更為嚴重的行政壟斷

西方發達國家在市場經濟比較完善的情況下,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行政壟斷。而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在政府管制特殊的情況下,行政壟斷尤為明顯。政府管制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計劃經濟條件下制定的經濟性管制的法律、法規中,還有很多沒有因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而發生根本變化,依然保持著計劃經濟條件下行政壟斷特征。其二,在有些行業,依然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制方式。政府管制的特殊性導致更為嚴重的行政壟斷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 在發達國家,政府管制的前提是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之上,因而發達國家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制度非常健全,政府具有依法行政的傳統,另外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界限比較清楚,沒有政企不分的問題,民主、法治、平等、自由觀念深入人心。

第二、當前,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管制方式的延存,我國被管制的企業和實施管制的政府部門之間政企不分、界限不清。

二、反行政壟斷必須與改革政府管制有機統一

微觀市場的失靈是普遍存在的,這就引出政府對市場干預的必要性。行政壟斷正是迎合這種制度安排的產物之一,但是政府不是包辦一切的政府,也不是萬能的政府,政府管制同樣也會失靈,這就導致行政壟斷存在諸多問題。政府管制的主要職能在于維護公平、公正的秩序,對各壟斷性行業進行管理。但從我國目前的政府管制來看,政府管制很多時候是在維持著一種不公正、不公平甚至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市場秩序。本文認為政府管制是行政壟斷的根源,因此形成運作高效、公正的政府是解決行政壟斷的關鍵所在。

(一)加快政府管制體制改革,有效破除行政壟斷

在政府與企業分離的管理體制下,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再干預,放松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管制,從壟斷者經營者變為組織、管理者,其主要職能轉變為通過設立監管機構,以監督和規范企業和市場行為。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根據政府頒發的行政許可的有關條款,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進行經濟活動,進而實現企業機制的根本轉換。

(二) 改革政府管制方式,提高管制行政壟斷企業效率

為使管制的方式發揮最大效率,在管制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從體制上割斷管制者與被管制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確保管制者和被管制者各自的獨立性。只有當管制者是獨立的,與被管制者沒有任何的利益牽涉,管制者才有可能按照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則履行自己的管制職能,也只有這樣管制效率才有可能提高,行政壟斷也才可能有效被破除。2、應該將行政壟斷公司員工的福利、薪酬及其增幅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捌鋵嵾^高的薪資福利并不會改善公司員工的結構,反而會使員工結構的不合理性走向穩定。高工資、優待遇并不是公司效率改進的結果,而是壟斷的結果?!?/p>

(三) 完善立法,實現依法控制行政壟斷

法律法規是政府管制的有效手段,也是控制行政壟斷的主要手段。自行政壟斷產生時起,我國就一直在關注著行政壟斷的控制問題?!白?980年至今,我國現行有效控制行政壟斷有關的法律文件至少在20件以上。既有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也有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還有國務院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頒布的行政規章?!?/p>

但是我國現存的法律中關于行政壟斷的立法仍有些不足,主要表現在:行政壟斷法律體系不完整,內容有疏漏;行政壟斷責任流于形式,制裁力度不夠;沒有設立專門的反行政壟斷主管機構;法律救濟缺乏,救濟力度不夠。因此。我國必須加強立法,實現依法控制行政壟斷。

東歐、俄羅斯等體制轉軌國家,與中國一樣存在行政壟斷問題。這些國家解決行政壟斷問題的手段就是法律手段,主要是在競爭中對行政壟斷進行控制。要使政府管制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約束下進行就需要對現有法律的廢、改、立工作,實現依法管制。為使政府管制的方法、手段、程序、過程中都有法可依,從而打破行政壟斷,本文從以下兩方面提出對策:

第一、 加強憲法對行政壟斷的管制。

第二、完善《反壟斷法》,進一步控制行政壟斷。反壟斷法是經濟法律的核心,在西方有“經濟憲法”之稱。歐洲競爭法中國有企業和政府不得因為其擁有行政性而豁免反壟斷法的適用,甚至法律也是如此。我國也已經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里面對行政壟斷也做了一些規定,這雖然表明我國立法者對行政壟斷持堅決反對態度,但這些對行政壟斷的規定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一,我國《反壟斷法》中關于行政壟斷的管制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于,因為法律責任的不明確、不嚴厲,而行政主體和國有主體并無截然的界限和實質區別,因此國有主體和政府會得到適用豁免?!盀橛行У念A防和制止壟斷,必須規定實施行政壟斷行為的主體要承擔的具體的民事、刑事和行政責任,還要把組織責任與個人責任分開?!眹笠约捌浔澈蟮恼紤斚瘛斗磯艛喾ā方缍ǖ摹敖洜I者”一樣適用該法。其二,雖然我國的反壟斷法規定了反壟斷委員會,也規定了由國務院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將會形成現有幾家執法機構分頭執法的局面,這種情況毫無疑問的會影響反壟斷法的權威和效力。此外,“反壟斷法將反行政壟斷的主要任務交給了各級政府機構,而各級政府機構正是行政壟斷的主要實施者,處理問題難免要受到束縛?!币虼?,為避免這種情況,應當設立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專門的反行政壟斷的執法機構,要使其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約,從而確保其執法公正、公平,另外,執法機構還要實行垂直領導,使反行政壟斷的執法機構獨立于地方政府,并擁有獨立的對案件進行調查、取證、處罰和發布禁令的權力。(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江蘇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KYLX_1438)

參考文獻:

[1]鄭鵬程,《論行政壟斷的概念與特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39-43頁。

[2]張淑芳,《行政壟斷的成因分析及法律對策》,《法學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1-111頁。

[3]王俊豪、王建明,《中國壟斷性產業的行政壟斷及其管制政策》,《中國工業經濟》,2007年,第12期,第30-37頁。

[4]劉華濤,《激勵性管制下企業的策略性行為及其治理》,《經濟體制改革》,2013年,第3期,第121-131頁。

[5]鄭鵬程,行政壟斷的法律控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4—56頁。

[6]王曉曄,《行政壟斷問題的再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年,第4期,第49-58頁。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采用1990~2010年江蘇省的相關數據,通過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等方法對江蘇省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指出出口貿易的增長,污染物排放呈總體上升趨勢,同時深入研究出口產品結構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即工業制成品出口量的增加極大程度上加劇環境的污染。

關鍵詞:出口貿易;環境污染

1引言

多年以來,出口貿易一直是推動江蘇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江蘇的出口貿易總額逐年高速增長,對外貿易依存度顯著提高。其出口貿易總額從1990年的29.44億美元增長至2010年的2705.5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近29.05%。在實現對外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江蘇省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環境質量變化問題。工業廢氣排放量逐年上升,從1990年到2010年,廢氣排放總量從5047億m3上升到31212.9億m3。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也呈上升趨勢,從1990年的2234萬噸上升至2010年的9062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量則變化不太顯著,廢水排放量基本保持在20億噸以上。經濟的增長往往會帶來環境的惡化,然而,經濟的增長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江蘇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二者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如果出口貿易對環境污染有負面影響,那么出口貿易的產品結構是否會對環境污染也造成影響?這些都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

2文獻綜述

許多學者通過研究出口貿易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尋求解決出口貿易對環境污染問題的辦法。Copeland和Taylor實證認為貿易發展將會導致更多的污染排放。Grossman與Krueger(1991)最早將國際貿易的環境影響分解為規模效應、結構效應和技術效應三個方面,建立了貿易的環境效應分析的基本框架。Chichilnisky(1994)認為,在自然資源的產權界定和環境規制方面,南方國家比北方國家會更寬松,貿易自由化將導致南方國家更專業化于資源密集型產品,當產品規模擴大后,環境會進一步惡化。Esty和Geradin指出,經濟一體化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環境避難所,這是因為某些國家實施的低環境標準和松弛的環境管制措施對該國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能起到推進作用。vanBeers和vandenBergh(1996)側重于從方法論角度評論貿易和環境外部性之間的相互關系;Antweiler等人(2001)運用回歸方法進行了貿易的環境效應分析。此外,Ederington和Minier(2003)以及Winters(2004)等學者都各自對貿易和環境問題做了進一步的研究。

近年來,我國學者也對貿易對環境的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張梅認為經濟增長、自由貿易的進一步會擴大導致環境惡化。李慕菡等(2005)通過對相關產業進出口和污染情況的分析,得出了我國國際貿易中污染產品的環境轉移客觀存在的結論。葉繼革、余道先(2007)用統計性描述方法從更加微觀的層面上分析了具體行業出口量的擴大對環境污染的不利影響。黨玉婷、萬能(2007)等人對我國1994-2003年的對外貿易環境效應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的進出口易從總體上惡化了我國的生態環境。但是,也有學者并不認同貿易增長對環境污染造成負面影響。李秀香等分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出口增長與環境影響之間的關系,認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與出口增長沒有必然的正相關關系;張連眾等利用31個省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截面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表明貿易自由化有利于我國的環境保護。陳紅蕾、陳秋峰(2007)建立計量回歸模型,以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作為環境污染指標對我國貿易開放的環境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規模、結構和技術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可以減少污染排放量。

綜上所述,中外學者普遍認為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之間存在聯系?;诖?,在一個相對具體的區域內,在相對穩定的經濟和政策條件下,研究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的關系,更符合一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更有利于為一個地區的經濟良性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本文以江蘇省為例,選取了1990~2010年的相關數據,實證分析了江蘇省出口貿易及貿易結構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并得出若干有助于推進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結論。

3實證分析

3.1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江蘇1990-2010年江蘇出口總額(其中包括2000-2010年初級產品、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工業廢氣、工業廢水、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等數據構建計量模型,借助Eviews6軟件,運用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等方法實證分析江蘇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貿易結構與環境污染之間關系。

3.2指標選擇

根據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選取“三廢”即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固體廢氣排放物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3個指標度量環境污染程度。出口總額作為出口貿易指標,并且為了進一步研究需要,選取初級產品出口額、工業制成品出口額作為指標分析產品貿易結構對環境的影響。

3.3數據采集

本文所選數據來源于江蘇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數據庫、江蘇省環境狀況公報等。具體如表1、表2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一階差分以后的初級產品出口額及工業制成品出口額與環境污染存在相關關系,一階差分后,初級產品與環境污染存在負相關關系,工業制成品與環境污染存在正相關關系??梢哉J為貿易結構中,相較于初級產品,工業制成品的出口增加更能加劇了對環境的污染。

3.6格蘭杰因果檢驗

格蘭杰因果檢驗方法是分析時間序列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協整分析的結果反映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但是,這種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需要進一步驗證??紤]到經濟中通常出現的時滯效應,在對時間序列進行因果關系檢驗時,本文將對滯后各期的X與Y1、Y2之間關系進行檢驗,其檢驗結果列入表7內。

表7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表

原假設滯后階數F值P值結論Y1不是X的Granger原因29.555410.0024不拒絕X不是Y1的Granger原因20.426470.6610拒絕Y2不是X的Granger原因34.604310.0254不拒絕X不是Y2的Granger原因30.683350.5805不拒絕Y3不是X的Granger原因22.306510.1362不拒絕X不是Y3的Granger原因22.361070.1307不拒絕檢驗結果顯示,在滯后二期的情況下,拒絕X不是Y1的Granger原因,即X是Y1的格蘭杰原因。其余情況下,均接受原假設。這就說明,江蘇出口總額的變化是導致是工業廢氣排放量變化的原因,而出口總額變化不會導致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及工業廢水排放量的變化,究其原因,筆者猜測可能與所選分析數據較少,導致無法得出結論有關。

4結論

本文通過對江蘇省出口總額和工業廢氣、固體廢棄物、工業廢水排放指標分析,建立計量模型,進行協整分析與格蘭杰因果檢驗,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出口貿易的增長會加劇環境污染。以江蘇為例,隨著出口貿易的逐年增長,貿易規模的擴大,工業廢氣、固體廢棄物的排放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江蘇省的環境污染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因而,控制貿易的規模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一味地擴大貿易規模,意味著擴大生產,增加污染,因此企業須制定全年生產計劃,不能因盲目追求利潤而擴大生產規模。同時,政府也應發揮作用,指導企業安排生產,不能只關注GDP數量而忽視GDP質量。

第二,出口貿易結構會對環境污染產生影響。由于在初步的回歸分析中,雖然擬合程度高,但是系數的斜率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隨后進行一階差分,重新回歸分析,得出結論。在出口產品貿易結構中,初級產品出口額及工業制成品出口額都與環境污染存在相關關系,但是初級產品與環境污染存在負相關關系,工業制成品與環境污染存在正相關關系??梢钥闯?,我省出口產品貿易結構中,尤其是工業制成品更能影響我省環境質量。因此,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對于減輕我省環境污染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降低出口商品中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性商品的出口比例,加大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等附加值高,污染低的產品。積極促使生產高污染、高耗能產品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必要時,甚至可以關掉這些高污染企業。

第三,出口貿易是影響江蘇省環境污染的原因。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表明,出口總額的增長,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會導致各類環境污染排放(諸如工業廢氣排放量)有上升趨勢,加重了我省的環境污染。因此,加快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經濟有利于改善環境。綠色經濟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發展目標,以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和持續服務產業為基本內容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結構,通過發展綠色經濟,不僅能夠引導產業結構優勝劣汰,也能更好地提高自然環境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紅根,卞琪捐,王玉霞.中國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互動關系研究—基于廣義脈沖響應函數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8.

[2]葉繼革,余道先.我國出口貿易與環境污染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7.

[3]趙銀徳,李曉蕾.江蘇省環境污染與人均GDP出口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科技,2008.

[4]傅京燕.貿易與環境問題的研究動態與評述[J].國際貿易問題,2005.

[5]李慕菡等.我國國際貿易中污染產品的跨境轉移[J].國際貿易問題,2005.

[6]張連眾,朱坦,李慕菡等.貿易自由化對我國環境污染的影響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3.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國電信業行業內競爭與行業外競爭帶來挑戰,應當突破加強行政管制的傳統思路,針對電信服務業的現狀,最大程度實現“政企分離”。堅持鼓勵市場自主良性競爭與政府宏觀管制的導向,尋求適度管制與優化管制相結合的法律思路。

關鍵詞:電信業;惡性競爭;政府管制;法律

電信服務業是中國最早施行政府管制體制初步改革的基礎設施產業,它為中國政府管制理論的研究提供了許多實證資料。同時,中國電信服務業政府管制體制的改革實踐對其他基礎設施產業的改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示范意義??v觀中國電信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特別是電信市場因政府管制行為不當而存在的嚴重缺陷。為此,我們應當研究中國電信服務業政府管制行為,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研究縮小和彌補這種差距的對策,為中國電信服務業的體制改革和健康發展探路。

一、中國電信業立法現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電信業經過放松價格管制、打破獨家壟斷和管制機構改革并產業重組為內容的三階段改革,打破了原來政企合一、行政性獨家壟斷的體制框架,最終形成了目前國資委為出資者,工業和信息化部為行業管理部門,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競爭的格局。

盡管如此,中國電信業市場已形成的競爭體制還只是一個開端,市場監管與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還處于不健全階段。中國電信法律制度迄今為止,中國在信息產業領域已經頒布實施了若干項法律法規,這些制度對于調控市場、引導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截至目前,中國信息產業領域先后通過并發布了1部法律、5部行政法規、28項部門規章以及若干項規范性文件:法律:2000年12月29日,頒布《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行政法規:1993年9月11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2000年9月25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00年9月25日,頒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01年12月5日,頒布《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等。

這些立法在促進市場競爭、保護用戶利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電信服務業的初步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這一階段立法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具體表現為:(1)體系不完整。以電信管制法體系的完備程度來衡量,中國電信業管制立法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完善的立法體系和明確的立法目標。(2)效力等級低。目前電信服務業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效力等級較低的部門規章、地方規章,極少行政法規,迄今還沒有一部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電信管制基本法——《電信法》。(3)部門立法?,F行法規、規章都是由原郵電部或信息產業部系統制定,立法程序封閉,與其制定內部工作規程相差無幾。由于部門立法受部門利益所左右,同時缺乏公開聽證程序給管制相對人以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很難保證所制定法規、規章的公正性和中立性。

二、中國電信業競爭現狀

經過數輪整合與重組,在中國電信市場現存在原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家競爭者。通過整合,原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均獲得全業務經營牌照(原移動僅有移動業務牌照,原電信僅有固網業務牌照),加上原聯通,形成了三家全業務經營的電信運營企業。從國家戰略層面來看,是想營造出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通過對弱小運營商的政策扶持,最終形成三家實力相當、高速健康發展的世界級電信運營商。為此,在針對這三家運營商制定相關政策時國務院也頗費心思。除開在最近一次電信業重組時把原聯通經營的CDMA2000移動通信網絡劃歸中國電信經營、把中國鐵通整建制劃入中國移動外。更主要的是對新一代通信網絡,即3G網絡牌照的發放上區別對待:把商用程度最高、技術最先進、最成熟、使用最廣泛的WCDMA-3G制式牌照發放給三家運營商實力最弱小的中國聯通;把技術相對先進、有一定商用程度的CDMA2000-3G制式牌照發放給中國電信;把技術最不成熟,還沒有成熟商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的TD-SCDMA-3G制式牌照發放給中國移動。

從3G牌照的發放來看,國家決策層意志非常明顯:把最有利的WCDMA牌照發放給最弱小的中國聯通,無疑是想扶持中國聯通,通過3G發展實現中國聯通的做大做強;而把CDMA2000劃給電信,使其擁有移動牌照,使其成為全業務運營商,彌補其日益萎縮的固網業務;而對于中國移動,把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交其發展,更多是賦予了發展民族電信產業的使命。對于這一尚不成熟的技術標準,中國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發展,也只有中國移動有這個資金實力。從政府一系列宏觀管制的動作來看,出發點在于做強做大中國電信業,營造實力相當、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但在實際市場運行中,效果卻差強人意。一方面,由于管理體制、考核體系、經營導向、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原因。導致電信市場競爭環境惡化,出現了不計成本爭搶用戶規模、爭市場份額的行為。與此同時,由于缺乏電信市場具體的監管措施,造成了各運營商在營銷政策上的隨意性與經營行為上的不理性:不計成本地降價、校園市場高額的進場費、各種高額贈費、名目眾多的手機補貼,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在具體的經營行為中有的地區還出現互砍光纜、收購競爭對手的號卡和手機、營銷人員沖突打架等現象;另一方面,政府不能真正實現“政企分離”,頻頻插手企業內部管理事務,人員與機制上也沒有完全“去行政化”,三大電信企業負責人的任免,在保留行政級別的前提下,仍由國資委任免,并都是由前郵電部、前信息產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副部級官員調任。甚至在2004年11月,還出現了三大運營商管理人員對調的戲劇性場面,這在國際資本市場引起了激烈的爭議,這在注重商業秘密的國際大型同業競爭企業中,互換高管是完全不敢想象的。這些通信行業的競爭亂象與管理亂象,歸根結底是由于行業監管缺位,政府管理越位,政府沒有起到規范市場行為的作用。

三、中國電信服務業政府管制改革的法律對策

立足于中國電信業的發展現狀,不應當延續以強化行政管制為主的改革思路,應該嚴格實行“政企分開”。一方面對于電信企業具體的經營行業與措施,政府不應參與其中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改變企業的經營舉措;另一方面要著手制定電信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有效、公平的電信競爭秩序,規范經營行為。建立和完善市場監管機構。其具體對策有如下三方面:

(一)制定管制基本法

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改革電信管制體制,至今還沒有頒布規制電信管制的基本法——《電信法》。目前電信業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效力等級較低的規范性文件,如部門規章。由于部門立法受部門利益所左右,很難保證所制定法規的公正性和中立性,使電信管制體制改革缺乏一個明確的改革目標。

現在各方對于《電信法》的出臺均寄予厚望,但是必須看到,在電信改革的范圍和目標、電信資源的配置和管理、電信市場準入的門檻和方式等關鍵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草率通過一個部門立法色彩濃厚的《電信法》,不但不利于消除現有電信市場的結構性缺陷,而且可能使既得利益硬化、未來支付更昂貴的立法成本。因此,必須重新審視《電信法》的性質、立法宗旨、基本原則、管制內容、體系結構以及制定程序等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與安排?!峨娦欧ā返闹贫ㄅc出臺,必須是基于電信運營企業的“去國有企業管理”的改革。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中國現階段必然存在的產物,但我們要聚焦在如何去除國有企業的行政色彩,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上市公司的管理體制運行中國的電信企業。消除“行政化”、融入“市場化”。只有這樣,立法的最終效果才不會與立法的意圖和精神相悖離。

(二)建立健全市場監管機構

當前,電信業行業管理部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但由于部門利益及組織架構的因素,沒有起到對電信市場強有力的監管。中國電信市場應建立類似于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行業管理機構,參照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工作范圍及工作職責進行設置與管理。規范市場行為,促使電信市場公平、有序競爭。

近兩年來,為了確保利潤指標,提升資本市場的股東利益與其對中國電信業的信心。三大電信運營商中也有一些行業自律的行為產生,如在某些省、某些地市由三家運營商自發地成立了行業協會,定期召開溝通協調會,在具體的經營行業中強調競爭與合作,規避惡性競爭。這些自律的行為證明電信業自身亦在反省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但這些自律行為終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歸根結底,改變管理與考核體系,建立健全市場監管機構才是長遠之策。

(三)繼續深化國有電信企業體制改革

三家電信企業都為中央直管的國有大型企業,同時也都是上市公司。這就決定了這三家企業不僅要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任務,也要對資本市場負責,對中小股東負責。企業以盈利為目的。但目前的情況是整個電信運營行業在政府主導的管理與績效考核的體系下運行,對國有企業管理還存在嚴重的行政色彩。高管行政任命,考核偏重發展指標而弱化利潤指標與健康指數。這就造成企業高管在任期內更注重企業的規模擴張速度與用戶發展數量,在指標壓力大于利潤壓力的前提下,更加不注重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這與當前各地方政府的“GDP沖動”有極大相似之處。綜上所述,國有電信企業要真正做到有效發展,有序競爭,那么政府就應優化國有企業管理體制與考核評價體系,鼓勵企業自主經營。做到“行業監管要到位,政府管理不越位”。

行政管制人性化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業的全面開放,銀行同業競爭將日趨激烈,在傳統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的情況下,金融創新直接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從培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要從研究金融創新著手,通過比較國內外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水平和特點,分析當前制約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發展的因素,商業銀行應適應競爭環境,加強金融創新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金融創新;比較

文獻標識碼:B

一、引言

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我國金融業將在2006年11月全面開放。隨著時間的臨近,國內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也逐步升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在2004年底撰寫的《北京中外資商業銀行競爭力比較調研報告》,綜合競爭力排名的前12位中沒有一家中資銀行,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更是位列倒數后四位,渣打銀行的綜合競爭力評分竟是中國農業銀行的1.13倍。報告認為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是限制中資銀行競爭力提升的根本原因,而金融創新能力不足是其競爭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首次提出,是指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它是企業長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獨具的、并使企業在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獲得主動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可以支持企業向更有發展空間的新業務領域拓展。而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是指商業銀行在金融工具、金融業務、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的創造性變革和開發活動。商業銀行的發展實際上便是金融創新的過程,持續的金融創新引起商業銀行經營觀念、方法和制度的巨大變革,也促使商業銀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并逐漸拓展業務空間,可以說金融創新是培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全球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傳統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的情況下,金融創新直接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

我國的商業銀行如何適應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銀行及其監管部門極為關注的問題。筆者通過比較研究國內外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水平和特點,進而分析制約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發展的因素,最后提出商業銀行適應競爭環境、加強金融創新的路徑選擇。

二、國內外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比較分析

(一)國際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和動因

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美國和英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創新進入了一個大規模、全方位的發展時期,主要表現在新技術的采用,新市場的形成以及新業務和產品層出不窮。金融創新的浪潮不僅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業務活動和經營管理方式,模糊了各類金融機構的界限,加劇了金融業的競爭,而且重塑了金融運作機制,改變了金融總量和結構,并提高了金融在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有證據顯示,由于受到來自其他金融企業的激烈競爭,傳統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正在萎縮,無論是工商業貸款還是消費貸款,其傳統貸款業務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發展,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業不斷進行業務和功能上的調整,逐漸轉向自營和互助基金、抵押銀行業、交易服務等收費業務。目前,美國大多數地區的銀行和貨幣中心銀行的業務收入中一半以上來自于收費服務和自營業務。

由于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西方國家的金融創新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證券化。許多分析家和管理者認為證券化是20世紀90年代主要的銀行業創新,意味著信貸資金流從銀行貸款轉向有價債務證券。證券化體現在金融工具的廣泛應用以及銀行傳統資產日益增長的可交易性。第二,組織結構的創新。面對金融市場競爭的全球化,各金融機構為擺脫各種危機,增強自身實力,紛紛在組織結構上進行創新,表現為金融機構正在從傳統的單一經營結構向集團化、大型化方向發展。第三,通信電子技術的發展為金融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各種更為迅捷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降低了交易成本,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第四,商業銀行傳統的信用中介地位受到威脅。隨著各國金融融管制的放松和新技術在金融領域大面積的推廣和運用,金融市場直接融資成本大大降低,各種市場信息都能及時獲得,直接融資成本的下降和信息的公開使借款人對銀行的依賴性減弱,銀行作為信用中介的地位削弱。

從國際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可以看出,金融創新的動因主要是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逃避金融管制以及技術進步推動,從根本上說,其金融創新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求而做出的反應,表現出較強的市場推進性。

(二)國內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現狀和特點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不斷引進、開辦新業務,金融創新水平與改革開放前相比已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資產業務方面,我國商業銀行主要集中在貸款業務,近年來擴大了貸款對象的范圍,出現了抵押貸款、質押貸款、按揭貸款等品種,并開發了商業網點貸款、流動資金貸款、外匯貸款、票據貼現貸款、票據抵押貸款、個人抵押貸款等新型貸款業務。在負債業務方面,出現了三六九個月的定期存款、保值儲蓄存款、住房儲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種。在中間業務方面,商業銀行拓寬了各類型的匯兌和結算業務,新開發了諸如異地托收承付、代收代付、代客保管、個人信匯、電匯信用卡等業務。從金融工具創新來看,我國商業銀行主要推出了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債券、回購協議和大額可轉讓存單等貨幣市場工具以及長期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等資本市場工具。在組織機構創新上,我國最近出現了金融控股公司,模糊了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在競爭的過程中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平臺,但是與國外銀行的業務和技術創新能力相比,我國商業銀行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西方商業銀行主要是通過擴展表外業務而全面介入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即在保持銀行資產負債表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供金融中介服務增加手續費收入的方法,尋求業務領域的開拓和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則主要停留在淺層面的業務創新,缺乏增進資金流動性以及防范和降低金融風險的深層次創新,商業銀行創新意識較為薄弱,并且金融工具創新的原創型很少,以模仿為主,品種單一,電子化程度低。

三、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發展的制約因素

縱觀國外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整體情況,其發展得益于市場化的經營理念、寬松的金融環境、先進的技術支持以及健全的創新激勵機制等。隨著我國利率、匯率市場化的推進和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宏觀環境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在“十一五”金融改革路線描述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明確提出穩步試點綜合經營,鼓勵金融創新。但是,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現實環境中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金融創新的人才資源匱乏

商業銀行經營著、從業者的素質是增強金融創新供給能力的基礎。面對日趨激烈的銀行同業競爭,許多經營者在市場開拓、優化服務、技術進步以及業務創新上都顯得較為乏力,過分偏重于傳統業務和市場。這不僅是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往往囿于傳統行政管理,也是缺乏新業務和技能的培訓的結果。人才資源的匱乏延遲了創新的進程,難以適應新形勢下金融創新發展的需求。

(二)金融創新主體內在動因缺失

當前的商業銀行經營體制還存在著不利于開展金融創新的因素,由于國內商業銀行曾長期在市場化程度低、競爭不充分的環境下生存,因此銀行內部并不是以市場需要為標準對業務流程進行分工和協作,而是以智能或產品為中心進行分工,因此在銀行內部人為造成了資源流通不暢、協作困難的局面。同時,由于沒有專門負責業務創新的部門,或雖然有但卻未給予相應的權利,造成業務創新主體缺失。

(三)市場觀念薄弱

國有商業銀行在業務創新上更多的是依靠現有的網點和人員優勢而對科技,服務和市場等方面投入不多,業務的科技含量低,由于缺乏市場營銷的觀念,在一些新業務的設計,開發上,缺乏深入細致的市場調查,了解客戶的消費需求不充分,相應的服務和科技手段不配套,盲目開發,造成一些業務推出后市場反應平淡,收效不大。

(四)創新機制不完善

國內商業銀行尚處于不斷完善治理結構的改革過程中,一般沿用了計劃經濟時代的“行政層級”治理結構,因而普遍缺乏產品創新的內在激勵機制,并且缺少專業部門從事創新的設計、實施、監控和考核。

(五)外部金融環境尚不完善

雖然我國的金融管制同計劃金融體制相比已寬松許多,但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為嚴格的金融管制,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信用體系尚未形成,技術水平較為落后,風險監控的制度和技術還不成熟,難以做到有效監管,因此在金融管制的同時也使得金融創新的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

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路徑選擇

我國銀行業正處于轉軌時期,雖然已經擺脫了計劃體制的束縛,但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現代商業銀行。隨著金融市場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銀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經營風險凸現。同時,金融業監管水平日益提高,加之競爭加劇引起的經濟環境變化壓縮了商業銀行的生存空間。然而,商業銀行競爭的核心越來越表現為產品的競爭,金融創新使其脫離其他營銷領域的低層次競爭,實現長期性資源優化配置。

(一)以觀念創新為前提

我國商業銀行應轉變傳統經營思想,更新觀念,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才能切實、有效地開展創新。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而目前我國很多商業銀行的經營仍是以存款為中心,因此需要變革傳統觀念,堅持以效益為目標的集約化經營,以市場為出發點和歸宿點開展創新。

(二)根據客戶的不同偏好,實行差別化創新策略

金融服務始終是面對客戶的,商業銀行必須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靈活多樣、隨機應變的經營理念,把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以及市場的發展變化情況作為調整金融創新戰略的依據和方向,并且根據需求的內在規律性創造需求、引導需求。未來的商業銀行將根據消費者終身的最優消費/投資方案,提供相應的產品、交易策略以及有關的風險管理方案。

(三)在模仿的基礎上,堅持仿創、改創和獨創相結合

我國現階段金融市場不完善,商業銀行體制運作時間短,產品創新經驗少,客觀上不具備大規模獨創性創新的基礎和環境,但仿創、改創等吸納性創新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由于我國市場環境與發達國家的差異,在引進國外創新產品時,要結合我國的市場環境和現實需求特點進行研究和移植,對于不符合我國國情或傳統業務的產品,可根據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和技術進步提供新的改創。

(四)以技術主導型創新作為突破口

技術型創新代表著當前國際金融創新的主流和方向,通過引進和吸納國外技術型金融創新成果,可以發揮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保持金融技術上的高起點。另外,在我國當前金融管制較為嚴格的情況下,技術型金融創新不會監管機構的再管制,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選擇技術主導型創新作為近期產品創新的突破口,保持技術上的高起點。

(五)以金融制度創新作為支撐

從長遠來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需要寬松適宜的外部環境,只有以金融制度創新為基礎,在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等基礎上才會促進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當務之急是要進一步明晰商業銀行的產權關系,完善其治理結構,激活創新的內存動力。

(責任編輯:古巖)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傳統文化論文范文下一篇:趣味性教學初中物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