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

2023-09-30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哲學是一種抽象的理論,要使哲學的理論能夠為廣大的群眾所掌握并轉化為他們認識和改造現實的思想工具,有必要進行哲學理論的普及宣傳和教育。然而在這種哲學普及宣傳運動的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簡單化、庸俗化的傾向。從哲學理論的高度來進行文化反思,無論對我們的哲學理論的研究還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哲學理論;學習運動;文化反思

[文獻標識碼]A

哲學的反思是哲學發展的前提。建國以來,我國曾多次開展全國性的哲學理論學習運動。這些運動一方面把抽象的哲學理論普及到廣大的干部和群眾中去,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貢獻,但另一方面由于這種普及運動中的簡單化、庸俗化、實用化和教條化等傾向,也給我國的哲學理論的研究及其發展造成了許多不良的負面影響。從哲學理論的高度來反思這些哲學學習運動,無論對我們的哲學理論的研究還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早在建國之初,為了適應由舊中國向新中國的轉變,毛澤東就明確提出了在全黨全國進行“關于辯證唯物論的通俗宣傳”和“使成百萬的不懂哲學的黨內外干部懂得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的要求,從而在全黨、全國掀起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熱潮。

按照毛澤東的想法,在馬克思主義所有理論中哲學理論是最基礎的東西,“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泵珴蓶|的意圖非常清楚,之所以要在全國的范圍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通俗宣傳”,就是要確立一個“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方法”,以此來統一全黨、全國的行動和思想。

特別是在50年代初,電影《武訓傳》的發行和《紅樓夢簡論》的發表,更使毛澤東感到一些知識分子存在著某種“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思想傾向,因而有必要對知識分子進行思想的改造和教育。在毛澤東的倡議下,1955年初,中共中央連續發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在干部和知識分子中組織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演講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關于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明確把對干部的教育同對知識分子的改造結合起來,并把它確定為黨在思想工作中的一項根本任務。

第二次全國性的哲學學習運動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進行的。這次學習運動是從社會主義的經濟問題開始的。毛澤東針對黨內和干部中間存在著的明顯的忽視商品經濟的傾向,明確強調“聯系實際研究經濟理論問題,目前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他于1958年兩次向中共中央建議,要讓廣大的黨員和干部學習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

然而在毛澤東看來,人們之所以會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除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外,一個更根本的原因還在于沒有能夠真正結合實際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方法。因此在1959年,他在再次建議各級的領導在認真閱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同時要認真學習《哲學小詞典》。要求他們逐步地學會使用辯證法這個科學的方法。

毛澤東十分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意義,他認為哲學實質上也就是認識論,也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他特別反對那種離開現實的實際問題只是在課堂上和書齋里對哲學理論的抽象研究,明確要求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中的尖銳武器”。

如果說毛澤東關于讀書的建議主要是針對黨內和各級領導干部而提出來的,那么正是這一關于哲學“解放”的號召,則將這場學習運動推廣到了全國各地和各個階層。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哲學理論工作者紛紛走出校門和研究室,深入到部隊、工廠和農村,面向廣大戰士、工人和農民進行哲學普及化的宣傳和教育;各種戰士、工人和貧下中農哲學學習小組猶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產生了出來,從而掀起了又一次全國性的哲學學習運動。

第三次大規模的全國哲學學習運動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進行的。毛澤東為了為他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尋找根據,同時也針對林彪和“四人幫…‘形而上學猖獗”所造成的全黨、全國的思想混亂,多次號召要認真學習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

同前兩次學習運動不同,毛澤東專門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性。他開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宣言》、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和《費爾巴哈論》、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等經典著作,要求全黨和各級干部認真地加以學習。盡管受到“左”的思想的影響和干擾,這次學習運動帶有十分濃厚的政治色彩,但這種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主要內容的系統學習,客觀上為清理“四人幫”的形而上學和教條主義創造了理論的基礎和條件。

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長期在我國流行的教條主義思維方式并沒有隨著“文革”的結束而消失,“兩個凡是”仍然極大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1978年,《光明日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表,又一次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為理論背景的大討論,從而開始了我國第四次全國性的哲學學習運動。

這次大討論是直接針對“兩個凡是”和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而進行的。鄧小平從一開始就十分關注這場理論的討論,強調必須完整正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他認為“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

與前幾次學習運動不同,這場由哲學爭論而引起的哲學學習熱潮雖然一開始就受到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但至少在形式上表現出某種自下而上的特征,因而可以說是一場較為自覺的哲學學習運動。這場大討論盡管只是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某些觀點也值得進一步探討與商榷,但其社會功能卻是十分巨大的。它打破了我國長期盛行的教條主義的思想束縛,由此導致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順利召開作好了理論準備。

第五次全國性哲學學習運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進行的。1989年政治風波結束以后,中央為了將全黨、全國、全軍的思想重新統一起來,再一次作出決定,要求全國縣團級以上的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這場學習運動同前幾次不同,它的范圍始終局限在領導干部的范圍內,而沒有擴展到一般的群眾中去。各種政治的和理論的甚至是一些非哲學的綜合性刊物紛紛刊登哲學文章,也造成了較為濃厚的全國性哲學學習的氣氛。

(二)

總結建國以來五次大規模的哲學學習運動可以看到,盡管這些學習運動掀起的歷史背景各不

相同,每一次學習的重點和內容也不盡一致,但它們卻也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共同特點。

第一,在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同時又帶有明顯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傾向

哲學是一種抽象的理論,要使哲學的理論能夠為廣大的群眾所掌握并轉化為他們認識和改造現實的思想工具,當然有必要進行哲學理論的普及宣傳和教育。

然而在這種哲學普及宣傳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簡單化、庸俗化的傾向。馬克思主義完整系統的哲學理論被確定為一些可以固定不變的原理和結構僵硬的體系,一切哲學的爭論都貫之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斗爭的形式,然后再用一些庸俗的所謂事例來加以注釋,以至于流行“石頭哲學”令人啼笑皆非的“哲學理論”。這種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得最為極端、最為突出。正是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宣傳,不僅沒有真正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普及開來,反而導致了人們對哲學的反感。

第二,在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同時帶有某種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

回顧這幾次大規模的哲學學習運動,可以發現它們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的現實問題而展開來的。馬克思主義本來就不是某種固定不變的教條,而是研究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具體地分析具體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然而,在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與哲學理論普及化中的簡單化、庸俗化相適應而產生出某種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傾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所倡導的“活學活用”,“立竿見影”,“帶著問題學”學習方式,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變成了一種可以任人隨意拿取并為我所用的工具箱。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用性理解和運用,極大地傷害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同現實實際的結合流于經驗化和形式化;而且由于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驗化和形式化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簡單化和庸俗化是結合在一起的,更是極大地增加了人們對哲學理論的厭惡。

第三,在服務于特定政治目標的同時帶有把哲學的理論爭論等同于政治斗爭的傾向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我國強調的理論聯系實際,差不多都是某種政治需要的實際,所謂理論聯系實際常常也就表現為哲學理論為政治服務。

然而,哲學畢竟不是政治,也決不能把哲學歸結為政治。而我國強調哲學為政治服務的過程中,卻流行著一種用政治來裁剪哲學和把哲學爭論歸結于政治斗爭的傾向。一些人很善于揣摩一定時期的政治傾向,習慣于把哲學的理論爭論同政治上的分歧和斗爭等同起來,統統貼上政治標簽而加以打擊和壓制。被固定化了的哲學“原理”和被肢解了經典“語錄”常常成為打人的“棍子”和壓人的“帽子”,甚至演變為攻擊性的運動。如果說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簡單化、庸俗化和經驗化、實用化所造成的還主要是人們對哲學的反感和厭惡的話,那么這種哲學的政治化傾向則導致了人們對哲學研究和哲學爭論的恐懼。這種恐懼使哲學理論工作者不敢進行創新性的理論探討,使我國的哲學理論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只是停留于對經典著作、領導人言論和現實政策的注解,從而直接影響了我國哲學理論本身的深入和發展。

第四,在統一思想的意識形態宣傳中的教條主義傾向

盡管每一次哲學的學習運動的具體目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統一全黨、全國和全軍的思想,因而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的性質。

然而,正是為了用馬克思主義來統一思想卻出現了某種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固定化和教條化的傾向。與注解政治的風氣相適應,人們習慣于把經典作家的論述和領導人的講話當作某種固定不變可以到處套用的教條,引用經典,成為哲學論證的一種最基本的手段和模式。這種教條主義極大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現實的精神完全被這種注經式的教條主義所取代,照背、照搬、照套、照抄不僅成為哲學學習的基本風氣,而且也成為專業的哲學工作者進行哲學研究的基本手段。

總結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反思建國以來我國的哲學學習和普及運動,我們又能得出些什么有益的結論呢?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化絕不意味著哲學理論的庸俗化和教條化

人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由于周圍環境的影響和自身經驗的積累和沉淀而形成對周圍事物相對穩定看法的,這就是所謂的世界觀。由于這種環境的影響和經驗的積累和沉淀是在一種潛移默化地過程中進行的,因而這種世界觀常常以不自覺的形式出現。學習哲學可以使人們比較自覺地將自己已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來同一種在理論上系統地闡述出來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進行對照和比較,從而增強自己思維和行動的自覺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在總結人類思維成果基礎上產生出來的理論形態的世界觀,它不可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自發的產生和形成,因此為了提高人們思維和行動的自覺性和增強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的能力,有必要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對整個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是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的。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币プ∈挛锏母?,就必須要有思維的抽象,通過哲學理論的系統教育而使人民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這才能真正使哲學的理論深入到群眾去,因而才能真正地體現出哲學的普及化。

其次。必須完整準確地認識理論和實際的關系

我們常常強調要堅持理論要聯系實際,強調理論必須與實際相結合,然而殊不知,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本來就應當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它一方向要求理論工作者要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另一方面也要求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必須把自己的實際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只是片面地要求理論去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忽視了實際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容易導致理論研究的經驗化和實用化。馬克思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币蚨?,“光是思想竭力體現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理論具有自己的內在邏輯,學習理論就應當而且必須了解和把握這個內在的邏輯,從理論的內在邏輯研究理論,這不是理論脫離實際,而恰恰是為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奠定理論的基礎。

哲學不是注解現實的工具,而是研究和探討現實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原則。一種真正能夠立足于世的哲學理論,不僅要能夠深入地研究現實和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而且還必須能夠通過對現實的研究而對現實未來的發展有所認識和探索,也就是說,一種真正徹底的理論必須具有某種超前或前瞻的性質。丟掉這種超前性或前瞻性,僅僅把哲學看作論證現實的工具,哲學就始終只能是一種永遠落后于現實發展的事后諸葛亮式的東西。

就哲學和政治的關系而言,哲學是世界觀,是更基礎的東西,而政治則是哲學世界觀在社會斗爭中的某種具體運用。盡管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哲學和政治是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把哲學歸結為政治在理論上實際上是本木倒置。如果說哲學確實應當為政治服務,那么這種服務也決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現實政策的后面作理論的注釋,而在于通過深入地研究現實而指出現實存在的根據和不足,并運用哲學理論自身的邏輯力量去探索現實發展的方向,從而為國家制定新的和不斷完善現實的各種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論準備。哲學在政治的外面,而決不應當放到政治中間去甚至成為政治的一個組成部分。過分強調哲學的政治功能無論對哲學的深入研究和發展還是對現實的政治本身都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訓可以說實在是太多也太深刻了。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栽體,對于強化育人功能、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著參與面不廣、規劃指導不夠、學生主體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這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創新機制,結合專業。依托基地,深化社會實踐I作,以期更好實現其育人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實踐 育人功能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袁金祥,浙江工商大學團委(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實現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效對接,促進青年學生知行統一、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幫助青年學生了解國情民生、接受教育、增長才干的生動課堂。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越來越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出臺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如火如荼、有聲有色,在實踐機制、內容和形式上等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社會實踐活動的項目化、規范化、陣地化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但筆者認為,以時代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相衡量,高校社會實踐活動在其實際運作過程中,尚存在育人功能上的偏失,藉此筆者提出并予以匡正。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格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大學生運用知識、施展才華、服務社會的主要平臺,社會實踐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實現大學生社會化、深化專業學習、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在當前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中,由于學生參與面不廣、缺乏面向全體的氛圍、學校對社會實踐規劃指導的不夠等諸多因素,導致大學生社會實踐主體意識、實踐成才的信心和動力的缺乏,造成了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

一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參與面不廣,缺乏面向全體的環境和氛圍。當前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模式主要有二,其一為集中組隊實踐,表現為以團隊形式,有組織地參加實踐。這類團隊由于有學校的重點支持,有帶隊教師的具體指導,有較為充足的經費保障,有評獎評優方面的政策傾向,因此實踐育人的功效體現得較為明顯,也很受學生的歡迎。但限于精力、財力,這類團隊的數量和規模往往不大,而且受諸如“出精品、樹典型、造聲勢”、“有利于實踐工作開展”之類思想的影響,在團隊成員的選擇上較為嚴格。實踐團隊往往是由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特長學生和社會經驗較為豐富的學生組成,普通同學參與這類團隊的機會較少,受教育面相對狹窄。其二為學生個體返鄉實踐,這是高校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普遍做法。主要表現為學生利用返鄉度假,就近就便地開展實踐。高校主要通過整體動員、自尋出路、集中評介的方式來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實踐如何面向全體”的壓力,但在實際運作中,由于高校普遍缺少對實踐個體有效的分類指導和過程監控,對普通學生個體通過實踐增長才智、鍛煉提高等方面考慮不多,措施很少或流于形式,因此,社會實踐作為教育載體對廣大普通學生的教育功能體現不明顯,普通學生參與熱情不高。面上工作的悄無聲息,不僅使得點上的工作成了無源之水,嚴重地影響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實際成效,而且也使得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缺乏群眾基礎,得不到學生的廣泛認同。

二是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劃指導不夠,缺乏長效發展的潛力和后勁。當前盡管不少高校都把社會實踐當作了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納入了學校育人工作全局,但無庸諱言,就整體而論,高校社會實踐仍缺乏整體規劃和實施細則,缺乏從教學大綱、師資配置、課時認定及產學研結合的一系列舉施。特別是對專業教師參與社會實踐指導重視不夠,措施落實不夠,直接影響到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含量”的提升與“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而且目前不少高校對社會實踐的價值取向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具體反映在動員布置、檢查督促、總結評比和表彰激勵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宣傳、重聲勢,而忽視實踐“育人”本意的傾向。拉橫幅、發傳單、上電視報紙等“轟動效應”多,深入田間地頭、城鎮鄉村實實在在地支農、支工、支醫、支教少;對擴大影響、評先爭優考慮多,對引導學生接受社會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拓展綜合素質考慮少;對社會實踐整體動員、宏觀指導多,對學生個體參與社會實踐中“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怎么做”這樣一些基本問題解答較少。所有這些,既直接關系到社會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也影響了其未來的走向。

三是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體意識不夠,缺乏實踐成才的信心和動力。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助于把時代的要求內化為他們的自我意識,主動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勇敢擔當促進社會發展的歷史責任。社會實踐的重要育人功能之一在于“讓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理性、自為、自由的人格主體參與教育活動以及相關社會情境之中,憑著自身的理智與激情去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自己的行為與承擔責任”。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和新變化,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缺乏主體意識,特別是對廣大普通同學而言,對社會實踐之于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夠,將社會實踐當作一項可有可無的學習任務來對待。而在行動上表現為走馬觀花、敷衍了事,沒能深入、扎實地實踐,臨近假期結束,往往是到實踐單位蓋個公章,寫份實踐報告就了事,甚至有的同學只是上網下載一份報告交差,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匡正

針對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高校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及時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營造全員參與的實踐育人環境;要以制度規范和引導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建立起科學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要體現和突出專業特色,鼓勵學生結合專業開展社會實踐,實現實踐環節上實現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有效銜接;要積極爭取社會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穩定的發展。

觀念轉變是先導。作為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社會實踐對于全體大學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從高校社會實踐組織者的角度而言,首先應在認識上恢復社會實踐作為教育手段的本來面目。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有教無類,要求做到教育公平。按照素質教育理念,只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學生,使他們

的基本素質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使他們的特長和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他們都能有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式,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實踐育人的目標。這就要求高校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一方面,要通過制定規劃,設置學分,配備師資,增加投入等促使社會實踐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補充;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反復、深入、細致的教育,使學生明白,社會實踐對于實現教育目標、拓展個人素質的重要意義,以期在校內形成一個面向全體的實踐育人環境。此外,作為教育主體,大學生也要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速其自身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強通過實踐成長成才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機制創新是保障。認識統一后,社會實踐要取得預期的效果,還需要我們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以制度來規范和指導工作。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機制主要應包括領導機制、目標機制、保障機制、評價激勵機制、督導機制。第一,要建立有效的領導機制,逐步形成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由共青團組織牽頭,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處)、科研處、各二級學院黨總支、學生會等職能部門和學生組織齊抓共管,實踐教育資源整合互動的領導管理機制。第二,要建立切實的目標機制。從學生作為實踐育人主體的角度著手,端正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態度,引導學生轉變做事嫌累怕臟,實踐走馬觀花的態度,進而樹立起在實踐中成長成才的正確實踐觀。第三,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機制。一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并使其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和必要的環節,從傳統的第二課堂轉入第一課堂,開設課程,設立學分,使之真正成為每位學生的必修課。二要加強社會實踐指導力量建設,對實踐指導老師進行適當的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指導能力,選派優秀的專業老師充實實踐指導隊伍,幫助實踐活動組織者選擇主題、確定項目、監控指導、科學考核。三要加大經費的投人。在學生自助解決的基礎上,設立社會實踐專項基金,增大學校的支助力度,為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證。第四,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對學生,要通過評獎評優,增強他們參與實踐的價值歸屬感和榮譽感,激發和釋放他們自覺成才的潛能。對老師,要將對社會實踐的幫教指導計入教學工作量,并把教師是否參與指導社會實踐、實際成效如何作為其職稱(務)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最后,要切實抓好督導機制建設,成立專門的督導小組,通過立項申報、實地訪查、網絡交流、信息報送等多種形式,從確定項目到組織實施再到總結,對學生開展社會實踐交流的全過程和每個環節都進行評估和指導,以此來保證整個社會實踐過程按既定目標實現,保證學生個體實踐的真實有效。

專業結合是關鍵。體現和突出專業特色,鼓勵學生結合專業開展社會實踐,這既保證了實踐環節上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有效銜接,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教育過程的連續性和整體性,也有利于推動學生在廣闊的社會課堂中激發專業興趣、鞏固專業思想、增強專業技能,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實踐“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價值追求。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結合專業開展社會實踐需要推動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有序聯動,需要找到學生、學校、社會“三方受益”的動態平衡點。在鼓勵、探索社會實踐與專業結合的過程中,一個可行的切入點是推行“帶課題下鄉”的社會實踐模式。在該模式下,學校每年要定期向全體學生公布社會實踐參考課題,由學生自由組隊、自籌經費、自行申報,學校負責評審立項,審核結題,獎懲激勵。參考課題的范圍既包括“兩課”教師提供的哲學社會科學類課題、專業學院和科技導師提供的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科研課題,也包括學校和實踐基地提供的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課題。學生既可以在學校提供的參考課題范圍內申報課題,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和方向申報課題。暑假期間,學生可帶課題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完成課題任務。課題經學校審核結題后,學校提供三方面的出路:一是轉化為校內外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的項目,二是發表論文,三是促進成果轉化、課題深化、繼續研究。從育人的角度而言,該模式的優點在于它能較好地激發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實踐的積極性。

基地建設是依托。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高校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重要陣地和穩定依托,只有組建起大批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才能走出暑期時段,長期穩定地開展下去,實踐育人的功能和成效也才能得到可持續、有保障的體現。因此,高校要積極爭取社會資源,按照“就近就便,優勢互補,雙向受益”原則,主動加強與地方的聯系,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需要出發,努力建好實踐基地。要積極創新實踐基地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社會實踐基地由單一功能向教學科研基地、勤工助學基地、擇業就業基地、創新創業基地等多種形式、多種功能的綜合實踐基地轉化,從而把實踐基地真正建設成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實踐平臺,建設成學生拓展素質、礪志成才的廣闊天地,建設成學生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園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E2004]16號.

[2]蔣國勇,應小麗.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原則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4,(3):72-73.

[3]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z].中青聯發[2005]3號.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服務理念;公共文化服務

摘要:公共圖書館如何革新服務理念,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是圖書館界必須關注的問題。文章以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為例,針對新時期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和社會責任進行研究,對促進公共圖書館革新服務理念、履行社會責任有參考與實踐應用價值。

1背景

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全民素質的提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惫矆D書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公益文化服務機構,在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服務理念等多方面的問題,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利用率并不高,在社會責任的承擔上明顯薄弱,急需革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體系,更好地履行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筆者以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為例,就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如何革新服務理念,承擔社會責任進行簡要的探討。

2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分析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與其所處的社會大環境有關系,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和拓展。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如何關注弱勢群體的信息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終身學習的條件與環境等問題,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社會責任。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保障公眾文化權利

公眾文化權利是社會公眾的基本權利之一。在2002年國際圖聯頒布的《格達斯哥宣言》中指出:“不受限制地獲取、傳遞信息是人類的基本權利,圖書館與信息服務機構應該為所有用戶提供平等服務?!惫参幕帐钦卜盏闹匾獌热?,以政府為主的公共部門必須提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21世紀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與信息是具有重要競爭價值的資源,公共圖書館則是文獻收藏與信息服務中心,公共圖書館必須幫助公民自由、平等地獲得各種知識與信息,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雖然圖書館并不是公眾獲取知識與信息的唯一途徑,但卻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公眾文化權利的實現與公共圖書館有著緊密關系,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不能忽視自身所應承擔的這一社會責任,而應將自己作為公共文化權利得以實現的重要載體,去保障每一個人自由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權利。

2.2為全民終身教育服務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終身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已經被全球所認可。終身教育理念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還是一種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黨和國家不斷強調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并將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對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極為重要。尤其在社會發展不斷加速的情況下,終身學習更是全面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整個社會和每個人都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終身接受教育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一項權利,國家應當為社會成員提供終身學習的場所,為社會公民提供終身學習的保障。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眾接受終身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有著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服務形式,是社會公眾的“終身學?!?,在為社會公眾終身教育提供服務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同時也是圖書館的責任,尤其在當前我國社會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更應當承擔起為全民終身學習服務的責任,認識到自身是一個社會化的教育機構,應當為任何愿意學習的人提供學習機會和服務。

2.3保障信息公平的責任

在信息社會,信息的公平性極為重要,信息的配置不合理是造成社會分化的重要原因。在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后,信息不平等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甚至對社會公正、民主進程、經濟發展都帶來不良影響。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公民信息平等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信息不公平,是指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人群之間,由于所掌握的信息不同而造成社會待遇、經濟地位之間的差異的現象。信息公平不僅是信息方面的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信息不平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公民權益,影響了和諧社會的構建。消除信息不平等現象,需要整個社會各個子系統共同努力。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應當在保障公民信息公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如: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發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指南》中就明確指出:“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消除信息富有和信息貧困之間的鴻溝,應當成為數字時代通向信息時代的電子渠道,提供安全網絡,以防止有人因疏離技術進步而被社會排斥在外,必須讓所有的居民都能獲取信息?!惫矆D書館應當承擔起保障社會信息公平,消除信息不平等現象的社會責任。

3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履行不足的因素分析

3.1公共圖書館發展不均衡

公共圖書館是為團體或區域公眾服務的圖書館,其服務對象主要為一般群眾,經費主要由政府資助。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中,由于地區經濟發展差異以及觀念的不同,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極為明顯,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和邊遠地區廣大群眾的文獻信息需求遠遠無法得到滿足,這直接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履行。即便是在一些發達地區,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投入也極為不足,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難以得到保障,造成公民文化權利的缺失。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共圖書館無論是在館藏資源數量還是在服務質量上都有著極大的差距,這種現象在中西部地區更為明顯,不少市屬城區還沒有區級圖書館,更不用說街道圖書館或鄉村圖書館。除了地區差異外,我國公共圖書館還存在館藏量不足、內容資源陳舊、現代化水平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對公共圖書館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帶來極大的影響。

胡海鷹: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與社會責任研究3.2管理不到位

公共文化建設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一直存在缺失。從政策法規來看,我國《公共圖書館法》的立法工作直至2008年才正式啟動,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運作、管理等很多問題都沒有政策法律依據,無法規范公共圖書館的法律地位,落實公共圖書館的責任、權利與義務。近年來,一些省市出臺了一些地方性圖書館法規、條例,用以規范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與運作,但還明顯缺乏具體實施細則,多數是一些籠統的綱領性文件。尤其是在公共圖書館的運作管理中,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公共圖書館多數著眼于館藏資源建設和內部管理上,在公共服務建設方面還明顯不足,大量資源由于公共服務建設的缺失未得到充分利用,削弱了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承擔能力,造成功能上的缺失。

3.3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模糊

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并未注意自我宣傳推廣問題,甚至形成自我封閉現象。公共圖書館一方面很少參與社會活動,另一方面又沒有加強公眾服務接口建設,使得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公眾脫節,很多社會公眾甚至根本不了解公共圖書館。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社會公眾,而是由于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模糊。公共圖書館雖然一直履行著服務于公眾的職能,但公共圖書館并未著力于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一職能,只是簡單地服務于讀者,而沒有思考如何更多地吸引讀者,造成圖書館資源利用率越來越低,社會公眾關注度越來越低的惡性循環局面。這種現象,尤其在當前各類媒介并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即便是作用越來越弱的傳統書店,也吸引了比公共圖書館更多的讀者資源。

3.4公眾缺乏圖書館利用意識

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社會職能的發揮,因此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必須培養社會公眾使用圖書館的意識與習慣,必須不斷壯大讀者隊伍。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社會公眾在有文獻信息需求時,往往首先選擇利用互聯網,忽視了圖書館的利用價值,圖書館讀者明顯減少。我國公眾圖書館利用意識的降低,已經成為制約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因素,使得公共圖書館缺乏生機與活力?;ヂ摼W并不能完全代替圖書館,尤其是圖書館的很多社會職能并不能利用互聯網來實現。圖書館利用意識是公眾在長期與圖書館的接觸中,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環境、設施等形成的一種依賴。即便是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公眾對圖書館的利用意識也極高,甚至已經將去圖書館看書、借書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我國公眾圖書館利用意識的降低,非常不利于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履行,甚至出現“有書沒人看”的尷尬局面。

4如何革新服務理念,履行社會責任

4.1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必須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與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意識淡化有關。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公共圖書館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明確認識到自身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公共圖書館不只是一個收藏文獻資源的場所,更是一個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承擔著保障公眾文化權利,為公眾終身學習服務,保障社會信息平等的責任。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公共圖書館才能將社會責任落實為內在需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如: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的開展,就是在強化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意識的情況下,在原有的服務內容基礎上進行拓展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公共圖書館只有明確了自身的社會責任,強化責任意識,才會變被動地等讀者前來借閱書籍為主動向社會公眾推廣、提供服務。

4.2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服務也應當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公共圖書館要尊重公眾、理解公眾,充分了解并滿足社會公眾對信息的合理需要。首先,公共圖書館應當以讀者為本,一切為了讀者,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去了解并滿足社會公眾的信息需要,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走進圖書館,有效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獲取所需信息。因此,公共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社會公眾為中心,以社會公眾的需要為出發點。其次,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需要通過服務來體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與館員的職業精神、服務能力、服務質量有關,公共圖書館還需要以館員為本,最大限度地調動館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在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中,充分圍繞社會公眾的需要,以社會公眾為本設計各類活動,并建立起了相應的機制來提升團隊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得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加,這都與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有著直接關系。

4.3全面拓展服務領域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主要集中于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借閱等活動之中,這種管理與服務模式是一種被動的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必須改變這種模式,全面拓展服務領域。如:在服務方式上應當多樣化發展,改變簡單的借閱服務,打造個性化服務、精品化服務;依托網絡資源,建立區域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拓展服務內容;或者讓圖書館的服務走出圖書館,進入社會、農村、學校等,拉近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距離,滿足不同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即是對服務方式和服務領域的拓展,一方面通過閱讀課活動,讓圖書館的服務走出圖書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與社會公眾零距離接觸,向社會公眾主動推送服務;另一方面通過閱讀課活動,為不同的讀者提供個性化、精品化的服務,使服務更具有針對性,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4.4通過宣傳提高圖書館知名度

在20世紀,我國公共圖書館還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漸漸成為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公共圖書館漸漸淡出社會公眾的視野。但互聯網并不是萬能的,同時互聯網上的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而公共圖書館具有大量優秀的館藏資源,同時還有著專業的信息建設與服務團隊,要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將這些資源服務于廣大群眾,必須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使社會公眾能正確認識公共圖書館的價值,幫助社會公眾建立起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和習慣。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既是在主動向社會公眾推送服務,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宣傳,在為公眾提供實效服務的同時又很好地提高了圖書館的知名度,幫助公眾建立起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和習慣,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此外,在實踐中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進行宣傳,如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采用多種方式來宣傳公共圖書館,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使公眾正確認識公共圖書館。

參考文獻:

[1]席濤.公共圖書館事業均衡發展中的政府責任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1).

[2]林敏.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及實現[J].圖書館學刊,2006(2).

[3]范并思.公共圖書館精神的時代辯護[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2).

(編校:崔萌)第36卷第5期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年5月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通過梳理城市發展理論,準確把握文化城市內涵。在此理論基礎上,提出發展城市文化產業完全符合建設文化城市的內在要求,發展城市文化產業是文化城市內涵的邏輯延伸。

【關鍵字】文化功能;文化城市;城市文化產業

一、城市發展理論下的文化城市內涵

城市文化產業戰略的研究離不開對文化城市概念及其內涵的把握,而對文化城市內涵的認識必須從城市發展的相關理論中汲取營養。

城市的發展歷程由來千載,早在古典經濟學理論專著中,就有關于城市發展的論述。亞當斯密早在《國富論》中闡述道:“工業的收益比農業多,商業的利益比工業多”,他認為這樣的分工導致勞動力流向城市?!恶R恩全集》中更加明確的指出“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馬克思和恩格斯從資本運動的角度,提出城市可以通過鐵路、公路、運河整合閑散資源,挑選更加熟練的工人,集中完成生產和交易,城市規模愈來愈大;同時馬克思也多次提到“工業迅速發展……工人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以難以相信的速度激增”,影射出城市的超負荷,這也是最早的關于城市發展過程中自身固有二重性的理論——城市吸引各種資源取得發展,又隨著規模擴大不堪承重面臨崩潰。早期的經典理論為我們呈現的是:城市為何興起以及城市發展中的固有悖論。

在此之后,美國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關于城市功能的理論闡述中,他把城市的功能概括為容器、磁體和文化,其中文化是最重要的功能,三者互為制約,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容器是指城市能夠聚集、容納包括人力、物力在內的各種社會資源并促進資源之間產生“化學反應”;磁體則包含磁力與磁場兩個含義,前者指城市對資源的吸引能力,后者指城市建立的壟斷優勢;而文化功能則是指城市文化的貯存、傳播交流和傳承。一方面,城市文化源于城市的容器、磁體功能,而城市容器的擴大及其磁體功能的增強又是以犧牲城市文化功能為代價的:盲目擴張的城市終將不堪重負,繼而引發空間惡化、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良性傳承及流動有利于其功能整合及長遠布局規劃,這些必將反哺城市的容器、磁體功能,使之更好發展??梢哉f,如何妥善處理城市文化功能同容器、磁體功能間的關系是解決城市發展二重性問題之關鍵所在。芒福德為我們清晰地指出了城市發展之固有疾病,并將重視城市文化功能作為醫治良方,提倡將“文化的傳承作為城市發展規劃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防止“現代城市被膚淺的急功近利的思潮所覆蓋”,其城市功能理論首開用精神文化活動界定和闡釋城市之思想先河。

20世紀以來,學者們沒有間斷過對城市發展問題的研究,誕生了一系列相關理論。在20世紀初,英國學者E·霍華德在“田園城市理論”中提出城市需要通過規劃來治理工業化的無序后果,呼吁關注人類生存的社會狀態;1933年的《雅典憲章》第一次提出功能城市的思想,同時也強調通過合理布局實現各功能間的有序發展;1977年的《馬丘比丘憲章》嵌入人本主義思想后,不再執著于城市的一系列功能實現,而強調把城市當作一個有機整體看待,因地制宜,突出不同的城市文化特點,謀求可持續發展;1999年的《北京憲章》則提出“美好的、可持續的、更加公平的人居環境”概念,反映出全世界對城市發展前景的憧憬;進入新世紀,我國學者單霽翔在研究中外城市發展規律后總結道:新世紀必然是城市發展的黃金時代,而轉型“文化城市”則是發展之必然選擇。百年中,伴隨科技發展,學術界還誕生過諸如知識城市、低碳城市、數字城市、柔性城市等城市規劃理論,它們都從某一特定視角,對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可能??v觀這些理論,我們可將城市發展的路徑的概括為:從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從離散到整合的動態過程。

近年來,從政要演說到學術研究,“文化城市”一詞愈發高頻的出現。2003年倫敦市長的演講中,將倫敦稱為“世界卓越的、創意的文化中心”,是“世界級文化城市”,并認為文化城市應通過卓越性、創建性、渠道性、經濟性四個維度呈現;2006年,李奎泰教授在分析首爾的文化城市建設時,把文化城市的定義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狹義針對音樂、電影、美術等城市文化藝術,廣義則包括了城市空間規劃以及市民物質、精神生活質量的全部。我國學者蔡紹洪(2006)在《大中城市從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則把文化城市定義成以宗教、藝術、科學、教育、文物古跡等文化機制為主要職能的城市,并將城市的文化能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部分研究,前者是指城市的文化資源數量及文化產業質量,后者則側重城市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綜上,文化城市作為一個多功能的整合體,其內涵應從動、靜兩個維度去理解:靜態維度著眼于城市的文化資源,包括城市居民、功能等諸多基礎設施條件,強調的是城市現有的文明程度;動態維度則著眼于以文化功能規劃城市,文化既是規劃的出發點亦為終極目的,用發展眼光整合、布局城市的各項資源,強調的是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城市與城市文化產業的關系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面對由于忽視城市的文化屬性而引起的各種問題,要求以城市特有的文化功能作為核心因素對一系列離散的城市功能進行重新整合、統一規劃的觀點逐漸成為理論界的共識。

文化部2012年8月將文化產業定義成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相應地,城市文化產業是面向城市全體人民提供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集合,是服務和促進城市的文化儲存、交流、傳承的產業。城市作為其特色文化的載體,大力發展城市文化產業對于充分發揮其文化功能有著重大意義,是提升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固有的二重性問題之關鍵。因此,發展城市文化產業不但能夠鞏固城市現有的文明基礎,更有利于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完全符合文化城市內涵的要求,是文化城市內涵的邏輯延伸。

城市文化產業對文化城市發展的促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定位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每一座城市自誕生到繁榮,聚集于此的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城市文化資源及文化環境,涵蓋了包括地緣、政治、宗教、歷史等在內的諸多因素。然而由于對城市文化的忽視,導致近年來城市發展存在嚴重的定位問題,表現為定位搖擺、脫離實際、產業同構等。發展城市文化產業首先要求根據城市的文化資源定位城市特色文化品牌,然后圍繞品牌規劃城市產業布局,最后依靠產業化經營使得文化品牌的價值得以實現,從而在強化該品牌的同時亦獲得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文化產業有助于定位城市文化品牌,喚起城市的自我意識,樹立城市精神,打造屬于城市特有的文化名片。

(二)產業創新實現文化價值,增強城市文化功能

從價值鏈角度看,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在于創意創新,即內容創意和技術創新兩方面。城市文化產業是服務于城市文化功能的產業,產業創新力的提升必將更大程度地實現城市文化價值,促進城市文化的儲存、傳播和傳承。體現在兩個層面:首先,文化內容的創新能夠不斷豐富城市文化的構成,保持該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其次,文化產業技術創新則使得已有文化內容能夠通過更先進更高效的途徑實現其展示、傳播與儲存。

(三)借助文化產業外部效應,治愈城市發展頑疾

文化產業具有極強的外部效應,通過發展城市文化產業,利用其正外部性特征,可以有效緩解城市發展中的固有頑疾。首先,文化產業包括文化教育內容,發展城市文化教育產業有助于提升當地人口的整體素質,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城市發展的前提;其次,城市文化產業有助于帶來當地綜合服務業的升級,帶動城市經濟增長方式的逐步轉型;再次,城市文化產業具有很強的產業集聚效應,在空間布局上必將帶來新的城市產業格局,使得資源優化配置,從而科學的產業布局將取代之前的盲目擴張;最后,城市文化產業通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優化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對外影響力,則可吸引更多優勢資源聚集于此,使城市獲得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這也是重視城市的文化功能必將反哺城市容器、磁體功能的體現。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第5篇

體育健身功能性社會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運用文獻綜述法、資料法對西寧市下崗職工的基本情況、體育鍛煉現狀進行研究和社會學分析。其研究的意義在于發揮體育的情感、調控、健身、娛樂等功能,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體育服務工程”支持,并為政府實施再就業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體育鍛煉;下崗職工;社會學分析

一、關注下崗職工的重要性

失業率是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之一,被稱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政府選擇正確的宏觀經濟目標和確定適宜經濟發展政策的主要依據?!跋聧徛毠ぁ弊鳛槭I的一部分,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新的“弱者”群體。收入是衡量社會群體分化和社會異質性的一重要指標,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和生活已成為全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這一問題涉及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下崗職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員)。下崗職工的生活問題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霸倬蜆I工程”作為解決下崗職工的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本文就西寧市企業下崗職工體育鍛煉現狀進行研究并進行社會學分析研究,從發揮體育的社會情感、控制、健身、消費功能提出相應對策,為各級政府、團體實施再就業工程提供可操作的工作途徑和方法,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二、下崗職工的基本情況

根據資料顯示,截止到2008年底,西寧市“除上年接轉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17.2萬人以外,年內又新增下崗職工12.3萬人”[1]。資料樣本數據顯示再就業率為25.3%。其中下崗職工年齡段集中在31~50歲,占89.5%,工齡段集中在10~30年,占87%,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含初中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占93.3%,基本反映西寧市下崗職工的年齡、工齡、文化結構情況。

(一)下崗職工體育鍛煉現狀

1.鍛煉內容的低層次選擇。鍛煉內容涉及跑步、散步、健身操、養生功、太極拳、跳舞、打牌、棋類、球類等。如將屬民族傳統項目劃分歸為一類計算,與全國城市居民體育鍛煉統計情況比較看[5],還屬于低層次選擇(所謂低層次界定為簡單的散步、跑步、打牌、街頭扭秧歌、練功、跳舞等消遣娛樂的混合方式)。

2.鍛煉形式反映出社區缺乏對下崗職工體育鍛煉的重視。根據資料顯示下崗職工鍛煉形式包括自練、與鄰友練、參加社區體育活動、參加輔導站體育活動、參加體協體育活動,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男自練77.1%,與鄰友練17%,參加社區體育活動2.7%;女自練72.3%,與鄰友練18.6%,參加社區育活動6.2%。其中男女前兩項合計為92.5%,說明下崗職工的體育鍛煉的社會意義沒有引起體育部門和社區組織的重視。

3.鍛煉地點反映了下崗職工體育活動遠離體育人群。下崗職工體育鍛煉地點范圍在家里、樓前院內、街道路旁、公園河畔、學校、體育場所等,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男家里35.6%、樓前院內18.1%、馬路道旁13.8;女家里43%、樓前院內15.7%、公園河畔15.3%。男女合計下崗職工體育鍛煉地點均遠離體育鍛煉的人群。一方面反映下崗職工的心態和活動范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經濟狀況,導致其對無消費健身場所的選擇。

4.鍛煉次數低于體育人口標準。體育人口是指“反映人們對體育的參與程度及親和程度。它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的一個標志”[2]。以每周3次,每次30~40min計算,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總體上看西寧市企業下崗職工體育人口數遠遠低于其它城市企業下崗職工體育人口數。

(二)與體育鍛煉相關的社會學因素分析

1.“健康投資”觀念的淡薄是影響下崗職工體育鍛煉的本因。在我國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和產業結構大調整的過程中,意味著人力資源的配置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皬膭趧泳蜆I體制方面看,原有的就業管理體制和就業機制由政府完全決定就業逐步轉變為由勞動力市場用工主體和就業主體雙方自由組合決定就業”[3],這就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身體健康素質則成為再就業重要的條件之一。下崗職工體育鍛煉所表現的種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應歸結于還沒有把健康投資與勞動就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叭肆Y本理論把勞動者用于后天的營養、鍛煉、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支出看作一種和投資于物質建設一樣的投資,即健康投資”[3]。下崗與再就業問題作為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要問題之一,必然要涉及對健康投資的認識,而這一點又恰恰被錯誤地理解為一種簡單的支出性的消費。事實上,健身作為人力資本的投資,可以改善下崗職工健康狀況,增強勞動能力,從而適應再就業人才市場的要求,這與人們花錢接受教育、訓練具有同樣的效果。因此,健康投資是一種最經濟、最實惠、最有效的投資,如何提高這種投資的觀念,除了全社會對下崗職工給予熱心關注以外,下崗職工自身也應該提高對健康投資的認識。

2.經濟收入是影響體育鍛煉的主要動因。調查表明下崗后收入與體育鍛煉的內容、地點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與鍛煉地點和鍛煉次數相關度高。體育消費是為了滿足人們特定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越優越,體育消費投入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不良心態是影響體育鍛煉的內因。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雖然政府和全社會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做了許多工作,但是在下崗的事實面前,職工心態比較復雜。部分下崗職工還有對企業留戀感、廝守感、失落感、不信任感等。這些不良的心態間接影響下崗職工的體育鍛煉,導致體育價值觀念混亂、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不良社會經濟循環,甚至出現體育暴力事件的發生。

三、對策與建議

(一)發揮體育強有力的社會功能,開展“體育服務工程”

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以體育作紐帶和橋梁促進再就業工程實施,吸引廣大下崗職工參與,以達到關心引導、交流情感、開闊渠道、穩定大局的目的?!绑w育服務工程”的內容包括:體育進萬家活動;與下崗職工聯手健身活動;多幫一、多帶一健身活動;健身廣場活動;健身小區活動;健身家庭活動;社區百戶體育競賽等多項健身活動。體育與現代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下崗職工由原來生產崗位下來后,生活消費、行為習慣、生活節奏、余暇時間、思想觀念等,都隨之發生了變化,開展“體育服務工程”對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創造融合的社會氛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有積極的作用,對促進再就業工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發揮體育的情感調節功能,做好情感解困工作

體育的社會情感功能是與人的社會心理穩定性直接有關的。所謂“心理穩定性”是指人的心理與社會相一致,或叫人的社會心理平衡。企業職工下崗后,產生種種失衡心態,是影響再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過體育服務工程進行情感解困工作,以調節失衡心理、變態心理,產生和形成與社會一致的心理。再就業是一場智力、體力、心理上的競爭,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挖掘潛能,面對機遇,迎接挑戰。

(三)發揮體育的健身作用,提高再就業勞動者素質

勞動者是生產力的首要的因素和能動因素,發展體育運動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體育鍛煉是下崗職工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從經濟學角度看,體育鍛煉要占用一定的時間,之所以強調體育健身的作用,是因為可以理解為體育是一種旨在追求未來效用的生產和消費活動。

參考文獻:

[1]99西寧市志[R].西寧:西寧出版社,1999.

[2]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3]梁進,靳英華,邵淑月,等.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經濟學研究與對策[J].體育科學,1999,(19).

[4]張發強.中國社會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R].體育科學,1999.

[5]田雨普,朱志強,陳德明,等.我國群眾體育的發展走向與對策[J].體育科學,1999,(04).

The sociology analysis of the sports exercise situation of the laid-off

worker in Xining city

JIANG Hai-yang

(Physical college,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g 810008,China)

Key words: sports exercise; laid-off worker; sociology analysis

上一篇: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房地產行業壟斷性分析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