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

2024-01-02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內容提要: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流動人口呈快速增加趨勢。流動人口屬于非技術性移民,具有低收入、受歧視、高風險、高流動性等特征,保障能力較弱。在家庭保障和社區保障不足以使他們抵御工業化帶來的風險(如工傷、失業和老齡等),政府應該承擔他們社會保障的責任以化解工業化和城市化中的社會風險。根據流動人口的實際需要,在進一步完善現有政策的基礎上,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解決他們在工傷和大病醫療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是構建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

關鍵詞:流動人口;問題;社會保障

流動人口一般指那些在一定時期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在另一行政區域暫時居住的暫住人口,尤其是以營利謀生為目的、自發在社會經濟部門從事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城市暫住人口。事實上,人們經常把在某個地方生活、工作、居住,但沒有居住地正式戶口的人,都納入了“流動人口”這一范疇[1]。目前,農民工或稱為“農村外出就業者”是我國流動人口的主流(占70%以上),他們在城市工作、生活、居住,從職業角度講,他們是工人;從身份、戶籍上講,他們是農民,且絕大部分處于流動不定的狀態。據統計,2003年農民工數量已有1.14億人,而流動人口已達1.4億。隨著近幾年城鎮化率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也在加快,流動人口呈快速增長之勢。但通過調查卻發現,我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狀況令人擔憂,社會保障制度嚴重滯后,已成為影響人口流動和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制約瓶頸。

1.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

1.1 醫療保障滯后、流動人口的身心健康狀況呈惡化趨勢

我國目前醫療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十分有限,絕大多數流動人口沒有醫療保障。有調查表明,在外出期間,有36.4%的農民工生過病,他們生病后有59.3%的人沒有花錢看病而是依仗年輕、體質好硬挺過來的;另外40.7%的人不得不看病而絕大部分是自費,用人單位為他們支付的費用不足花費的1/12。這就又帶來了一系列的隱患甚至災難,如流動人群因私人接生造成大出血、感染、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他們的新生兒計劃免疫接種率普遍低,政府的公共衛生服務如傳染病監測、預防、健康教育等難以享受。流動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及生活條件差, 他們往往是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當流動人口得了傳染性疾病時, 他們由于沒有醫療保障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從而導致疾病的迅速擴散[2]。在2003年的“非典”肆虐期間,發生大批流動人口返鄉現象,甚至包括已查出有“非典”癥狀的,這就是缺乏醫療保障導致的極端現象。

多數流動人口尤其是農民工受生活條件所限,不潔凈的飲食使他們成為肝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是影響他們健康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工作壓力大,社會地位低,文化生活匱乏,疲憊的身心無處釋放,多數農民工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比較多見。此外,流動人口往往是受教育比較少,文化程度低,進入城市往往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技術含量低的流水作業,這些工作很多是充滿了危險和職業危害,需要在上崗前進行培訓,但現在大部分用工單位都不重視甚至有意忽略和回避,使他們成為職業傷害和職業病的高發人群;偏重體力付出,而且多是超時、低報酬的臟、累、險、差、高溫、高空、有毒有害的工種崗位,缺少必要的安全衛生保護。這些工作特點直接造成了他們的身體過度消耗和傷害。長期處于慢性疲勞狀態,勞累的工作導致農民工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膽、肝、腎結石、高血壓等疾病。

1.2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對流動人口的覆蓋率很低

經過十幾年的改革,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救助和住房保障等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但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基本上是以城鎮人口為基礎的,對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基本上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絕大部分流動的勞動力沒有養老、工傷、醫療、失業等基本社會保障[3]。從社會保障的主體養老保險看,只有北京等幾個城市實行了面向流動人口的社會養老保險。各城市的制度推行情況看,制度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存在參保率低、退保率高的現象。作為流動人口主體的農民工因流動性較強而成為社會保障的一大難題,舒迪等所作的《農民工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主要力量》調查顯示,我國流動人口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女職工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分別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流動人口的企業補充保險、職工互助合作保險、商業保險的參保率就更低,分別只有2.9%、3.1%和5.6%。如此低的社會各種保險的參保率,反映出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越來越突出,給當前和未來的流動人口的生活、社會穩定都留下了較大的隱患。盡管我國已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對象擴大到了靈活就業人員,但是仍然是主要針對城鎮職工,對流動人口缺乏針對性,特別是社會保險的統籌層次過低還不能適應這一群體流動性強、就業方式多樣、收入不穩定等特征。

1.3 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流動人口的諸多權力無法得到保障

2004年的中央1號文件第一次把農民工作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提出。從我國工業化與現代史進程中看,這是一項重大進步,但在農民工是不是城市居民這一問題上,現有的政策仍是不明確的、模糊的和回避的。與流入地的居民相比,他們的教育水平、勞動技能、生活水平、保健意識等各方面都處于劣勢地位[4]?,F實中,這一社會群體社會地位低下、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無法獲得公平待遇。他們作為城市中現實的弱勢群體,所遇到的困難涉及就業、勞動權益、公共衛生、社區關系、居住權、文化生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把農民工僅看成是一種勞動力,“經濟上吸納,社會上排斥”,將流動人口與城市的關系,簡化為純粹的一次性勞務關系,與社會單位相聯系的各種權利、責任等都被簡化。各種肆意侮辱踐踏農民工的基本人格和尊嚴的行為時有發生,難以進入城市各類保障體系,合法權益得不到較好的保護,“強資本弱勞工”現象嚴重一些企業將侵犯農民工權益作為一種生存策略或贏利手段。近幾年不斷增長的流動人口工傷事件和理論學術界將流動人口視為社會弱勢群體的事實,反映了流動人口缺乏基本保障的事實和他們對社會保障的訴求。

1.4 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流動人口子女的健康及受教育的權利

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后出現的舉家遷移,流動兒童呈快速上升趨勢。而據不完全調研發現,流動兒童在健康保健方面與常住兒童的服務和待遇有一定差距。由于許多部門對流動人口問題認識落后、政策法規滯后、管理和服務滯后、衛生保健滯后。流動人口的建卡率、產前檢查率、住院分娩率及產后訪視率均低于常住人口,流動兒童的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問題;流動少年兒童的義務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大量流動兒童的涌入給流入地的基礎教育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壓力,雖然各地政府已出臺相關政策取消借讀費,實行平等收費。但在教育資源不足的城市,仍以捐資助學費等名目向學生收取費用,成為流動兒童進入公立學校的經濟門檻。隨著流動兒童初中入學和畢業人數的快速增長,他們的升學去向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部分地方的高考政策致使很多初中階段的學生較早放棄了學業進入打工行列,導致流動兒童少年無法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2.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后的原因

2.1 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和執法不力

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是城市流動人口社會保障權缺失的根本原因。根據穆懷中(1997年)的研究,城市社會保障水平超出適度上限6%~8%,農村低于適度下限5%~6%,二者的差別是很大的。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社會保障的改革思路還是以戶籍為基礎的,于是造成了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不在城市而農村又無能力解決他們的社會保障的困境。其次是執法方面的原因。許多城市管理部門對流動人口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如以政府文件形式規定某些工作不能向流動人口開放。這些政策規定不同程度地損害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同時一些維護城市流動人口的法律、法規得不到很好貫徹執行,或是在具體操作時出現偏差。我國《失業保險條例》、《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對勞動者權益、勞動關系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但許多單位并不執行。導致用人單位不參?;虿唤o流動人口買社會保險,不與流動人口簽訂勞動合同、擅自延長工作時間,不提供職業安全防護措施,同工不同酬、甚至惡意克扣工資等。而地方政府為保證經濟增長,對企業侵犯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并沒有采取真正的有效措施,結果損害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包括社會保障權益。

2.2 高度流動性是建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最大操作障礙

流動性強、地區之間社會保障制度差異使得短期內難以建立統一、完善的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4年明確要求各地勞動保障部門把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納入醫療保險范圍。但調查發現,農民工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特征,目前的醫療保障體制難以將農民工納入統一保障體系。具體存在的主要障礙有:第一,戶籍障礙,就每一個流動人口來講,成為哪個城市的居民,是否長期定居在某一個城市,還是一個未知數;第二,執法障礙,對不為農民工辦理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部門缺乏強有力的手段加以糾正;第三,管理障礙,管理手段跟不上,網絡體系不健全;第四,社會保險基金沒有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區域統籌,與農民工跨省流動就業存在矛盾,加上城鎮保險不能和農村保險實現有效對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工參保。此外,醫療保險還有一個突出問題是,在異地就診手續繁瑣,非常不便。

2.3 流動人口與用人單位參保意識較差

流動人口普遍較為年輕,他們一方面認為自己年輕無病,沒有必要參加醫療保險。在社會保障費用由用工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情況下,更不愿意繳納參加醫療保險的費用。多數農民工面對社會保障,都會陷入要“飯碗”還是要保障的困境。他們認為,要求加入保險而被老板解雇則損失更大;也有人認為:工作的流動性比較大,加入保險還不如每月增加100元的工資實惠;許多用工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對流動人口的歧視,忽視他們的社會保障權益,故意違反國家政策,將他們長期排斥在社會保障之外。企業則認為農民工辦醫療保險,意味著人力成本要增加8%左右,流動人口的低成本優勢就打折扣了。所以,有些地區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辦法未覆蓋流動人口,在當前企業用工還不規范的環境下,在用工企業和單位作為流動人口醫保制度執行的關鍵方面,用人單位為降低用工成本會盡量逃避為流動人口繳納醫療保險費的義務,即使政府有辦法強制用人單位參保,目前政策的吸引力還不足以吸引流動人口主動參保,在飯碗與保障的權衡中取舍中,流動人口更多地選擇飯碗而放棄了保障。

2.4 流動人口收入水平低以及地方財力薄弱

總體上看,流動人口的收入水平是偏低的。在許多用工企業了解到,農民工工資水平一般只有五六百元,他們作為社會的困難群體,收入水平低、經濟條件有限。在以自我保障為主、政府財政支持為輔的世界性社會保障改革趨勢下,保障制度的建設及保障能力均與參保人員的支付能力有密切關系,收入水平也就成了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后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流動人口收入水平不高和地方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必然決定了目前無法建立城鄉一體化、統籌層次較高的社會保障體系。

3.建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的政策建議

3.1 通過立法和強化執法力度保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

現代社會保障作為一種以解除國民生存危機和保障國民基本生活為本源職責的制度安排,應該使所有公民享有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基本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保障等公共服務,流動人口和城鎮常住人口應該是平等的。但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并沒有完全覆蓋流動人口。所以,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流動人口保障機制,是“以人為本”精神和社會公正的最好體現。個別省市先后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上海出臺的《流動人口衛生防疫管理暫行規定》等),對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立法研究和實踐都很具借鑒意義。

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的制度化、法制化,有助于保障流動人口基本權益。政府應加強用人單位合同監管,督促用人單位嚴格按合同和國家法規,履行出資辦理醫療保險的義務。依法參加醫療保險是勞動合同中重要條款之一,也是用工單位應盡的義務,農民工應該享受的權利之一。但是目前用工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簽訂“霸王合同”、“生死合同”的現象比較普遍,不讓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的行為比比皆是;應逐步消除戶籍管理制度仍存在的城市和農村戶口的二元化管理,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中的許多問題與現有的戶籍制度密切相關。對現行憲法進行修改時,恢復關于公民享有遷徙自由的內容,消減戶口的利益分配功能,以恢復戶籍的本來面目,努力實現公民遷徙自由,配套進行農村的土地制度、城市的勞動就業制度、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面向所有公民的平等的勞動就業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

3.2 積極探索和建立適用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

對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現在的關鍵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首先應該解決他們在工傷和大病醫療方面的突出問題,然后研究養老等問題。

首先,確立強制性工傷保險制度并將受職業病危害的人員納入工傷保險范圍。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了《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農民工同樣享受200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的保障。凡是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他們辦理參加工傷保險的手續;其次是醫療保險。應充分考慮農民工所從事的行業特點和就業方式,分階段制定出符合農民工利益的特殊的社會保險政策,逐步解決農民工的基本醫療保障問題。農民工醫療保障具有特殊性,對于該低收入群體,完全依靠其自身的積累比較困難,需要有特殊的政策措施來引導和激勵。對在城市就業、生活的,應以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為宜,以保證他們與城鎮職工享受平等的醫療保險權利。而對收入低或自愿選擇的,也可以讓他們以靈活就業的方式選擇低繳費低待遇的辦法,同時也為回鄉參加當地農村合作醫療提供方便;最后,建立流動人口大病醫療保障是當務之急。大病往往會使其喪失基本的勞動能力,失去收入來源,因病返貧通常影響到農村一個家庭的生存,應該為不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建立大病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農民工雙方負擔,最終推進城鄉協調的社會保險制度,實現農村社會保險與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制度的接軌和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

逐步建立與流動性相適應的個人賬戶式養老保險制度。流動人口社會保險體系應該適合流動人口特點,將他們交納的社會保險金以個人賬戶的形式存在。這些個人賬戶基金在必要時可以與城市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基金統籌使用,但一旦個人需要流動時,個人賬戶應該跟隨他一起流動,帶到另外的城市,如果他永久性地回到尚未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原籍地時,可以一次性地提取現金。我們可將其稱之為流動人口“個人賬戶”的邊際做實制度,該制度可以解決因流動人口的高度流動性所帶來的困難,因而從操作的角度來看,在實現養老保險更高層次統籌、建立一個全國性支撐網絡的基礎上,建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可行的。

3.3 通過建立完善長效融資機制保障流動人口的基本權利

從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與發展看,政府始終起著決定性作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尤其如此。因為在這些國家,權力中心提供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愿望是決定制度變遷的主導因素(盧現祥,2003)。我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及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的提高及政府直接投資職能逐步弱化,為政府履行公共財政職能、建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提供了財力基礎。

首先,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將流動人口衛生服務的提供與管理納入到城市衛生服務的管理體系中,政府要重點投入公共衛生領域,對婦幼保健領域實施補償機制,要在有限的資源中,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當前要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是,提高流動人口的計劃免疫接種率和擴大重點人群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重點傳染病的診治率;其次,設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基金。對流動人口突發的疾病和特困人口的危重疾病予以救助資助。建立流動人口大病貧困醫療救助制度,為貧困流動人口提供全面或部分醫療費用的補償或減免,也是一個不可少的環節,這一點對貧困流動人口患重點傳染病的醫療救助特別重要,可防止他們因經濟困難不去就醫而導致產生傳染病的擴散和流行。

最后,增加政府投入并通過合理的用工制度保障流動人口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流動人口的素質將成為我國發展制造業基地、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的關鍵。如果他們的基本福利和社會保障得不到保證,就很難將他們培養為有更高追求、更符合現代化企業要求的產業工人。因此,完善流動人口的用工制度并加強監督管理,真正將《勞動法》落實并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利,還包括流動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權。在當前教育資源有限、大部分地區無能力接受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的情況下,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教育的投資,合理調配教育資源,保證流動人口子女都能接受教育。流入地政府應當承擔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對于財政負擔較重的地區,采取省和中央財政分擔的辦法來解決。

3.4 建立與完善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的定位要合理?;谖覈洕Y構和社會結構的現實和社會轉型的需要,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應該具有過渡性,不可能一步到位使所有人都獲得充分的社會保障。保障制度應該保障流動人口基本生活,通過為工業傷害者提供傷害補償、失業者和老年人提供收入補償、患病者提供醫療保障而達到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目標。

其次,社會保障水平要適度。企業是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主體,企業繳納社會保障費用,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和產品競爭力。企業必須在控制企業成本、保持競爭優勢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尋求平衡。根據日本經濟學家武川正午2003年對社會福利費增加后日本企業可能采取的19種行動進行調查后發現,在社會保障費率適度、容易被企業吸收時,不會對企業成本構成壓力,如果社會保障項目包攬過多、社會保障費率過高勢必造成成本過高、影響產品競爭力,甚至導致失業水平上升,就違背了建立制度的初衷。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既要提高他們的穩定性和素質,又不能將社會保障水平定位太高,以免降低了流動人口和我國制造業對就業崗位的競爭力。

再次,建立針對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考慮流動人口與城鎮居民的不同特點和流動人口本身的具體情況采取分類措施。如對于養老保險,則可以先對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流動人口進行適當分類,對達到規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對固定住所或單位的流動人口,正式納入當地的養老保險體系;對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流動人口,則有必要根據制度多元化的原則來設計相關方案供其選擇,并作為全國性政策出臺[5]。

最后,從現實和可操作性出發,探索和建立適用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馬斯洛在《人類動機》中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對安全感的需求是建立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盡管對社會保障的需求是一種最基本的安全需求,流動人口對社會保障的需求不如對就業需求強烈,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能損害就業。根據流動人口流動性強、非正規就業者多并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特征,對社會保障分類分層,提高其可操作性。對在城市有穩定收入和穩定居所的流動人口,應逐步地接納到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里來。其突破口在首先確立強制性工傷保險制度并將受職業病危害的人員納入工傷保險范圍;其次是醫療保險(重點是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機制);第三,對農民工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最后逐步建立養老保險和住房保障等項目。

基金項目:本文是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融資制度研究(項目編號05BJZ1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陳岱孫.中國經濟百科全書(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1655.

[2] 陳愛云.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政策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6,(4):8.

[3][4]符堅,吳紅宇.流動人口的特征、現存問題和公共政策思考[J].廣東經濟,2006,(3):35.

[5]陳建華.社會弱勢群體社會保障探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3):31.

[作者簡介]程昶志(1967-),男,經濟學博士,長期從事應用經濟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收稿日期]2007-10-20(責任編輯:啟方)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內容摘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老年人口數量日益增長。在社會老齡化的背景下,適老化設計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社區健身器材在老年人健身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適老化設計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將適老化設計理念應用到社區健身器材設計上,提出了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原則,為老年人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參考。

關鍵詞    老齡化;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數量日益增長。隨著老年人健康意識的增強,老年人健身需求迅猛增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參加到體育鍛煉中來。相比于居家健身、健身房等形式,室外健身更受老年群體的歡迎,逐漸成為老年人日常健身活動的主要方式。數據調查顯示,定期的健身活動可以增強老年人身體素質,使身心愉悅。

老年人作為社區健身器材使用頻率最高的群體,社區健身器材在保障老年人健康,增強體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有的社區健身器材設計缺乏針對性,適老化程度不足,忽視了老年人的特殊性。產品的適老化設計能夠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環境,對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同時,老齡化問題加劇,也為老年人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針對老年群體的產品適老化設計,將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

1  適老化設計概述

適老化,顧名思義就是適合老年人使用。適老化設計是指在產品、建筑及公共設施中,綜合考慮老年人身體機能、心理特征、認知能力、行為方式、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而進行的針對性設計,旨在通過產品的適老化改造,使產品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適老化設計的本質是對現有產品的適老化改造。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加速了老年產業的發展,適老化設計將成為未來老年人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

適老化設計作為一種理念,要求設計者遵從以“老年人為中心”的設計方法,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將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作為依據,盡可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使產品更加適合老年人使用操作。

2  社區健身器材現狀

目前,社區健身器材已經成為老年人提高身體健康、增強體質、休閑娛樂的最基礎、最有效的工具。社區健身器材種類多樣,按照功能、訓練形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4類,即伸展類健身器材,力量型健身器材,扭腰類健身器材,有氧類健身器材。常見的社區健身器材有漫步機,健騎機,太極揉推器,上肢牽引器,扭腰器等。但受空間限制,社區內一般很難具備所有類型的健身器材,且現有的社區健身器材在設計上存在諸多問題:(a).現有的社區健身器材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設計專屬性缺失。目前我國社區安置的健身器材主要為全民型健身器材,健身器材種類雖多,但缺少設計的針對性,設施適老化不足。(b).老年人身體狀況存在差異,對健身活動需求不同,結構單一,訓練強度、模式不能調節,無法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健身需求。(c).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社交性考慮不足,器材設計主要從功能性角度出發,忽視了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訓練過程枯燥乏味,趣味性、互動性差,易增加老年人運動的疲勞感,消減鍛煉的積極性。

3  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意義

傳統的社區健身器材主要面向大眾,缺少對老年人的設計

思考。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身服務,豐富健身活動形式,關懷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將得到有效地滿足。推進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是當下非常有必要且有意義的。產品的適老化將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多的關懷與溫度。對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也將進一步推動適老化設計理念在社區健身器材的研究發展,為老年人社區健身器材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4   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原則

4.1  安全防護性

安全防護性是指老年人在參加健身活動的過程中,確保產品的安全操作,達到預期的鍛煉目的。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是進行社區公共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的首要因素。老年人參加健身活動的目的是強健體魄,減緩老年疾病的發生。在健身過程中,如果不能確保老年人的安全性,將極大降低老年人活動健身的積極性。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生理特征發生變化,身體機能下降明顯,在進行健身活動中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對于老年人而言,由于運動能力的下降和身體條件的限制,對社區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首先要注重造型的適老化,產品造型是用戶獲取的最直觀感受,要通過造型傳遞給用戶安全穩定的形態語義信息,去除不必要的裝飾,簡化造型、結構,如可以使用三角形結構傳遞穩固安全的信號。老年人身體穩定性、協調性下降,在使用器材過程中容易摔倒,應該增加一些輔助設施,保障老年人健身的安全性。調查發現,使用健身器材鍛煉的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但目前社區健身器材仍然主要沿用全民型健身器材,產品尺寸無法適應老年人生理特征的變化,將增大老年人受傷的概率,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因此,針對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應該考慮老年人身體尺寸的變化,保障其健身安全。同時,可以對老年人握持處進行表面工藝處理,在握持處增加磨砂或突起處理,增大摩擦,提升老年人握持的穩定性,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受年齡影響,老年人肢體控制能力及活動范圍受限,應該在現有健身器材上增加限位卡槽結構,保證訓練強度和活動范圍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避免運動損傷。

4.2  社交互動性

退休后,老年人社會角色轉變,接觸社會的機會減少,社會參與感降低,長期的缺乏社交和互動,容易使老年人性格上變得孤僻、自卑,情緒低落。因此,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除了滿足老年人身體鍛煉的需求,還應滿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承擔起老年人社會交往的重要功能。老年人生活孤寂、苦悶,需要與同齡人的溝通、交流,排解不良情緒,給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保持身心健康。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應該注重提升老年用戶的社會融入感,增加與外界的接觸,擴大社交圈層。在健身過程中,增加互動性,有助于老年人走出封閉狀態。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過程中,不

僅需要增強人與產品的互動關系,同時應該關注到老年人之間的交流互動行為,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社交性方面設計不足,在適老化設計改造時,應該考慮更多成員參與的情況。通過設計,讓更多老年人參與到健身過程中,增加與其他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社區健身器材的互動性,滿足老年人的社交功能需求。同時,在互動交流的過程,能夠轉移老年人注意力,在無意識狀態下增加老年人鍛煉時長。

4.3  舒適便捷性

舒適性是衡量一個產品好壞的重要標準。老年人作為一類特殊群體,在產品設計的舒適性方面應該更加關注,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老年人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舒適的感受。在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改造過程中,應該注意老年人因年齡增長而造成的身體尺寸的變化,確保產品人機尺寸的合理性,使老年人訓練過程中能夠保持姿勢的舒展自然。同時,社區健身器材的設計應該注重提高產品的易操作性,盡可能地按照老年人的生活習慣進行改造,使產品更加符合老年人使用的規律和經驗,降低老年用戶群體的學習成本,使產品更便于操作,進而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真正達到適老的要求。

在色彩設計上,可以通過顏色對各功能區加以區分,增加健身器材的引導性,幫助老年人更快、更規范地使用健身器材。在使用顏色上,要注意色彩的情感屬性,盡可能地使用符合老年人色彩感知的顏色,采用冷暖色彩的搭配方式,控制使用顏色的種類、數量,避免使用飽和度、明度過高的色彩,這類顏色容易增加老年人的緊張情緒,造成老年人的視覺不適感。材質的選擇上,應該注重老年人的觸覺體驗的舒適性。目前,常見的社區健身器材整體采用鋼鐵材質。金屬材質容易受到溫度

的影響,尤其在室外環境中,冬冷夏熱,給老年用戶使用上帶來諸多不便??梢圆捎貌煌馁|混搭的方式,在原有材質的基礎上,在與老年人發生接觸行為的部分,增加或改用其他材質,如在器材的抓握位置使用橡膠或其他類膚材質包裹,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健身活動中的不適感。同時,注意采用不同色彩、不同材質的設計,增加產品視覺引導,更易于引起老年人關注,增強社區健身器材的易用性。

5  結語

本文研究了適老化設計相關概念,并結合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的安全防護性、社交互動性、舒適便捷性原則,指導設計實踐。希望通過對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提升產品適老性,使其能夠更好的為老年群體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曉林.家用醫療產品的人性化設計[D].齊魯工業大學,2013.

[2] 石園,吳海平,張智勇,梁廣文,趙俊.人因工程下不同養老模式的適老化設計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04):987-991.

[3] 王振翔.基于老年人行為特征的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4] 章業成.基于行為特征的老年社區健身器材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

[5] 劉永強.中國社區健身設施的適老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4):6145-6149.

[6] 周友成,王艷艷.老齡化背景下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室外健身設施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9(04):148-149.

[7] 鄭柳楊.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適老化設計研究[J].福建建設科技,2019(05):13-15.

[8] 劉宇軒,沈杰.面向老年人的社區健身設施社交化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20(02):91-92.

[作者簡介:闞志剛、李超,長春理工大學。]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2、小學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3、我國延遲退休政策可行性分析

4、政府行動下某養老院管理體制研究

5、鄉村治理體系構建面臨的現實困境及其化解

6、新形勢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對策研究

7、云南少數民族老年婦女經濟保障的結構性脆弱

8、法制化視域下江門市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9、淺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保障體系

10、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現狀、特征及解決對策淺析

11、中國農村轉型發展研究的進展與趨勢

12、城市大氣污染現狀思考及對策研究

1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

14、建筑電氣安裝中電氣節能現狀及其對策

15、民辦養老機構定價影響因素研究

16、淺談高等學校與社會養老服務的對接

17、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

18、云南省小學“撤點并?!睂嵤┣闆r研究

19、國內老年教育研究及可視化分析

20、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典型模式及優化策略

21、當前企業市場營銷中的問題與策略

22、日本“購物難民”的產生、影響及啟示

23、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與對策

24、發達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及對我國的啟示

25、2012~2013年中國人口學研究的回顧與評述

26、基于馬爾薩斯人口理論下對我國人口問題的分析

27、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及其國際比較

28、大數據環境下的智慧社區建設研究

29、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精神養老方式的實證研究

30、上海區域蔬菜供應鏈安全溯源問題現狀調查分析

31、基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

32、農村老齡人口養老問題研究

33、論人口快速增長阻礙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

34、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綜述

35、淺析事業單位管理現狀與對策

36、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發展現狀及優化對策

37、社區失能老人居家照護現狀淺析

38、基于三級醫院及基層醫療機構健康檔案大數據對慢性病管理研究

39、當前我國環境工程建設中的難點與對策

40、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

41、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督管理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42、加強財政經濟分析預測工作的幾點認識

43、京津冀魯豫陜老年健康產業問題初探

44、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問題及對策研究

45、醫藥管理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及措施探討

46、簡答題的題型及其解題技巧

47、接受教育水平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分析

48、一個時代與兩代人的生命歷程:中國獨生子女研究40年(1980—2019)

49、淺談當今人口發展趨勢對中國經濟的重要影響及對策研究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1 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1.1 人口老齡化的含義

老齡化隱含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人口結構的老年化狀態, 即以60歲為界, 有一定的比率值, 如果超過60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這個比率值, 一般情況下則可認為人口結構呈現出了老齡化狀態, 社會步入老齡化社會;二是人口結構中, 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的動態過程, 也就是處于老年結構的人口占總人口結構的比例增長。人口老齡化內涵的兩個方面雖然存在一定差異, 但是從學術研究角度, 其研究內涵存在互補, 因此一般意義上認為的人口老齡化包括人口結構的老齡化。

1.2 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目前我國已經屬于人口老年型國家, 人口數量日益增多的年老人口、明顯加快的老齡化速度、越來越顯現出來的高齡趨勢以及持續時間過長是我國目前老齡化人口存在的基本問題, 也是當前需要緊急著手解決的問題。從中國人口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 預測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 我們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只有加快的可能性。在21世紀的前五十年時間里, 人口結構發展趨于老齡化的現象將對社會和經濟產生阻礙, 因此只有解決好2050年之前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 使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相互適應, 才能為我國步入小康社會的行列打下基礎。

1.2.1 人口老齡化的城鄉倒置。

人口老齡化的“城鄉倒置”是目前呈現出來的一種人口變化狀態, 是指在一個國家或者某一地區的發展過程中, 與城鎮相比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但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農村卻高于城鎮。

城鄉人口老齡化的倒置, 大致出現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 我國的戶籍制度相對嚴格并采取的是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 因此人口流動不多, 城鄉人口結構相當。但在1978年之后, 放寬了戶籍制度, 經濟對外開放越來越頻繁, 大量的年輕勞動力紛紛走向城市尋找更好的發展空間, 人口的頻繁流動使得老齡化速度加快, 隨之而來的還有城鄉倒置的人口老齡化, 它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日益凸顯出來。一般來說, 經濟不發達地區老齡化程度要低于發達地區。但在我國的現實狀況卻并非如此, 人口老齡化在經濟落后的農村卻比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的程度要明顯。導致城鄉人口倒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許多人口分析專家表明解決好農村這一根本問題最行之有效的途徑是發展好農村經濟, 政府提高農村醫療衛生的費用支出, 完善醫療設施。

1.2.2 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大、素質低、受教育程度低。

我國農村老年人的特征也是有規律可尋的, 在與其他年齡結構的人口相比之下, 它具有以下特征:1.從文化水平上來看, 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從接受教育程度上來看, 農村老年人接受的教育是最低層次的, 與其他結構的人群沒有可比性, 與城市人口相比那就更相差甚遠了。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出生于我國經濟政治轉型時期, 社會動蕩不安難以安心學習, 在他們應當接受教育的時候卻因為當時的特殊情況而錯過了學習的機會。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就促成了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受教育低的現狀。2.從職業上來看, 他們基本上都是農業勞動者。農村的老年人口由于接受知識的洗禮不高, 思想頑固保守, 不能緊跟時代潮流, 因此他們只能從事從小就接觸的農業生產活動, 再加上對農村土地經營是分散的、農業生產的脆弱性以及生產受季節氣候地理位置的局限性, 盡管看起來農民自主權比較大, 但實際經濟收入并沒有想象的多。3.從勞動的時間年限上來看, 農村老年人屬于一生為農業付出的勞動者人數居多。因為在當時城市和農村制度不一樣, 導致農村和城市居民不能享有同樣的社會保障, 農民的基本權利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因此只能把擁有使用權的土地成為農民手中的保障。對于農民而言, 土地是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 是手中唯一值錢的東西, 這也就從另一方面造成了我國農民把終身都獻給了農業生產。

1.2.3 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 高齡化明顯。

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雖然與其他國家相比起步較晚, 但增長速度較快。例如長治市農村老年人口由1980年的4.5%上升到2000年的6.9%用了約20年的時間。由此可見, 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還是不慢的。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質量的改善, 在農村老年人口中80歲以上的老人將持續增長, 高齡人口在老齡化人口比重也明顯增加。

1.2.4 三化現象并存。

“三化現象”是指農村老齡化中“少子化”、“高齡化”、“空巢化”三種現象共同存在, 三化現象勢必將帶來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其他國家出現的人口老齡化, 不一定出現“少子化”, 但是在中國21世紀8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控制了剛出生嬰兒人口使其數量大量減少。

“三化”疊加的農村老齡化, 帶來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傳統的養兒防老的思想正淡出人們的觀念。農村一些老人甚至發出這樣的感慨:誰都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會是怎樣, 只能隨遇而安憑運氣活一天算一天。

在農村, 養老方式主要還是以家庭養老來完成。針對這種狀況, 學者們普遍認為:在人口老齡化進程速度加快的同時, 這種傳統的農村養老制度很難繼續長期存在下去, 農村年輕人口養老的壓力大增強, 比城鎮情況更為嚴峻, 如果不做好隨時迎戰的準備, 社會前進將受到很大阻礙, 社會和諧穩定也很難繼續向前實現。所以在三化現象共同存在的情況下, 要積極尋找措施, 例如不斷對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來進行合理完善等來緩解這一情況。

2 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原因

2.1 長期以來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的低生育率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在中國國情和政策的影響下, 人口迅速增長, 給社會各界都造成了嚴重的壓力。為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局面、把人口控制到一定的合適范圍內、緩解人口過快增長對社會造成的壓力, 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全社會的嬰兒出生數量減少。但凡事都有正反兩面, 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 另一問題又出現了, 即人口老齡化。據統計, 1970年的33.5%下降到2011年的10.5%。而死亡率1970年為7.7%, 2010年為6.42%, 死亡率的變動并不明顯。顯而易見, 出生率的降低對促成中國老齡化加重的影響是很大的。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科學技術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條件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新突破, 許多人的壽命比以前大大延長。

2.2 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的轉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 農村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更主要的體現在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上, 不再追求多子多福, 更主要的看重生活質量, 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生率。與此同時, 人們也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和養身。所以農村老齡人口逐漸增多。

2.3 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

農村人口由于受自然條件, 地理位置條件等方面的限制,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在農村干一些體力活,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樂意走出大山在城市中尋找那份立足之地。在這樣一種情況下, 村里留下的大多數是兒童和老人, 老齡人口為了子孫后代, 他們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大量的農村勞動人口流動使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以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勞動適齡人口的減少, 老年人口的增多,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3 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及建議

3.1 降低農村勞動力生產成本

降低農村勞動力的生產成本可以起到緩解老齡化的作用。這一技術我國受到日本的啟發, 在日本建立了從國家至村一級的比較完善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NACF的經營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 它通過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 科技人員把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農村生產實踐的諸多環節, 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農村勞動力成本, 為其他方面的投資做了基礎。利用日本的這種組織模式來發展我國的農業生產也是可取的。我國應該培養相關的農業技術人員來指導農民的生產農業的各個環節, 提高這些技術人員的文化素質水平, 并給與相應的資金獎勵, 讓他們為農村農業的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支持。利用這種辦法來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 從而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2 調整農村生育政策, 緩解老齡問題

適當對農村的生育政策進行調整, 可以有效的緩解老齡化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 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在那段關鍵時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人口數量得到了一定意義上的控制, 所以這種政策將不再對當前的人口發展起到作用反而加劇了老齡化的發展速度。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國家對人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人口質量與和人才的開發利用, 我國目前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只對先前的特殊時期有控制作用, 對當前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我國所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 因此改變原有的計劃生育政策極為迫切,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 人口也一樣, 也需要根據人口自身發展規律遵循來尋找有效的能夠適用社會發展的途徑。所以, 應當適當的調整我國的生育政策, 使人口結構能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由于時代不同, 追求不同, 要跟隨社會的發展規律來制定相應的政策使得人口結構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得益彰。導致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低生育率, 低死亡率低是主要原因, 因此把控制低生育率的政策應該跟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來變化, 而不應該情況出現之時再進行修改相關政策。特別是在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的農村, 勞動力更是匱乏, 更應適當實行寬松的生育政策, 以解決農村勞動力匱乏的問題。

3.3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政府的支持和主導是農民養老保障有秩序實行的關鍵。如果沒有政府的積極參與和高度重視, 制定有利的政策及資金的支持, 養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就很難進行下去。尤其是農民他們收入普遍較低他們在經濟生產的最底層, 各國政府必須積極發揮其主導作用。近幾年, 各地區的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確保農民利益為我國農村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例如長治市農民在政府的主導下, 對農村高齡人口給與了經濟上的補貼和基本的制度保障。在政府的支持下, 一些地區也搞起了老年服務業, 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等為老年人提供交流的場所正日漸成長起來, 豐富了老齡化人口的精神世界, 改變了他們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

3.4 健全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險機制

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在我國農村逐步開展起來的, 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家庭壓力。農村老年醫療保障制度的高效運行, 是保護老年人醫療需求的關鍵因素, 也是保障農村老年人健康的途徑之一。由于農村經濟落后, 國家出臺的一些對農村有利的機制很難施行, 例如對醫療保險機制的運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國幅員遼闊, 地理環境也千差萬別, 經濟發展水平更是各不相同, 各地區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經濟水平來保障農村醫療保險的實施, 制定適合自己地區實際情況的養老保險制度, 把資金落實到實處,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公開透明并定期進行公示。只有這樣, 農村的老齡人口才能真正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 才能爭取一定意義上的享樂, 才能做一個與時俱進的老年人。

摘要:人口老齡化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進步必然會顯現的一種現象, 在世界各國的人口結構比例中, 人口老齡化已是普遍現象也是國家將面臨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重重挑戰。在我國, 尤其是農村人口存在很大的問題, 具有起步較晚但規模較大、增長速度快等特點, 同時在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下, 年輕人為了養家糊口維持基本的生活都前往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打工掙錢, 留下一些勞作能力較弱的老人在村里進行簡單的土地勞作, 這一現象在貧窮落后的地方更為明顯。

關鍵詞:農村人口老齡化,農村勞動力,農村養老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金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過程、方法[M].人民出版社, 2004.

[2] 鄔滄萍.杜鵬.中國人口老齡化:變化與挑戰[M].中國人口出版社, 2006.

[3] 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年鑒一2003[M].中國統計出版社.

[4]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中國人口年鑒[M].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4.

[5] 陳佳貴.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 (1997—2001) [M].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1.

[6] 史柏年.社會保障概論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商務印書館, 2000.

[8] 劉豪興.農村社會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9] 李海鳴, 詹明.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農村基層社會穩定[J].求實, 2006.10:93.

[10] 劉文娟.和諧社會構建中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J].大連干部學刊, 2007.8.

[11] 劉從龍.探索中的中國農村養老保險[N].南方周末.

[12] 楊軍昌、余顯亞.論我國農村老年貧困人口與“溫飽型老齡化”問題[J].西北人口, 2007.1:47.

[13] 景琳.農村合作醫療實用手冊[M].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8.

[14] 鄭功成.農村社會保障的誤區與政策取向[J].理論與實踐, 2003.9:20—21.

[15] 鄔滄萍.杜鵬.中國人口老齡化:變化與挑戰[M].中國人口出版社, 2006.

[16] 閻坤.中國養老保障制度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17] 王勝今.中國人口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M].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

[18] 李迎生.社會保障與社會結構轉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19] French, W.Between Silences:A Voice from China[N].Atlantic Weekly, 1992 (33) .

[20] Gill, R.Mastering English knowledge.London:Macmillan, 1985:42-45.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金融抑制是影響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結合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和金融供給的現狀,分析了我國農村金融供給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農村金融體系、增加農村金融供給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金融體系; 金融供給

[[

About the Rural Financial Supply in China

Lin Hongcheng

(Huna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15)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upply

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重要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叭r”問題的解決,客觀上要求農村金融體系給予有效的支撐,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業科技的進步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①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所固有的缺陷,抑制了農村金融的發展,也影響了農村金融的有效供給。優化農村金融的宏觀環境,改革和完善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迫在眉睫。

一、現行農村金融供給概述

農村金融體系,是決定農村金融供給的關鍵。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由國有商業銀行、農村合作組織、政策性金融機構、郵政儲蓄、農業保險機構、民間金融等共同構成。從這些金融供給主體來看,呈現出以下特征。(1)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金融供給中的作用趨于弱化。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根據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開始收縮、撤并縣級及縣級以下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單一化的特征越來越突出,農村資金流向城市的趨勢越來越顯著。(2)農村合作金融供給無法滿足農民增收的需要。在金額和期限上,合作金融所提供的小額信貸無法滿足種養大戶大額、長期的資金需求,無法有效地服務于農業龍頭企業;在服務功能上,農村合作金融所提供的單一存貸服務,無法滿足投資理財等綜合性的金融服務需求;在服務能力上,由于專業金融人才的缺乏,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和能力亟待改進。②(3)政策性金融支農范圍狹窄。服務農村的政策性銀行包括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的支農作用實際上僅限于糧、棉、油的收購,國家開發銀行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也沒有完全展開。(4)郵政儲蓄對農村資金抽血。郵政儲蓄網點遍布城鄉,只存不貸,成為農村經濟的“抽血機”,而其“輸血”作用卻沒有得到充分發揮。(5)農業保險業務萎縮。農戶資金盈余有限,保險意識不強,在農村保費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同時,農業保險的險種也不斷減少,金融機構無法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風險分擔服務機制。③(6)民間金融缺失。目前的民間金融形式多樣,包括民間借貸、私人錢莊、農村扶貧社等,但普遍規模偏小、實力有限,抗風險能力差。④

現有農村金融體系結構,決定了我國農村金融供給的特征:農村金融供給不足。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地區存、貸款分別占全國的28.2%、19.6%。而城市存、貸款分別占全國的71.8%、80.4%。商業銀行的大部分機構集中在東部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而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的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的問題尤其突出。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自由流動,必然是流向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的領域,由于我國東、中、西部之間,以及城鄉之間在經濟基礎上的差距,投資回報率差別顯著,信貸資金的逐利性,決定了資金資源傾向于流向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和城市,而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對金融資源的誘導能力不強,來源于農村的存款,源源不斷地被轉移到城市,農村金融供求缺口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由于金融機構位于農村的營業網點長期處于虧損狀態,這些網點被紛紛撤離,造成農村金融服務明顯不足。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尤其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業資金需求銳增:農業科技研發、農業科技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普遍實施,農業企業化建設,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社保體系的構建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有專家預言,實現我國農業的全面工業化目標,大約需要100萬億左右的資金投入,而2008年我國農業國內生產總值約合12萬億元,如果按20%左右進行投資,在不考慮GDP增長的情況下,需要40多年才能滿足全面工業化的資金需求。在目前的情況下,農民手中有限的資金,用于維持簡單再生產尚有困難,用于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的資金更加有限??梢?農業金融供給不足,是約束我國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根本因素。

二、我國農村金融供給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國農村金融供給存在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金融制度方面的問題。在過去“農業反哺工業,農村支援城市”戰略思路的指導下,我國金融體系(包括農村金融體系)主要服務于城市工業化,金融機構所吸收的大部分資金流向了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以后,金融機構考慮到涉農貸款的高風險性,以及農業貸款管理的復雜性,傾向于將有限的資金轉移到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工業領域,致使農村資金總體表現為供不應求,農村金融有效供給不足。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農村金融需求總量不斷增加、結構日趨復雜,盡管政府傾向于支持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但受傳統金融制度的約束,農村金融供給并沒有相應地大幅度增加,在一些地區甚至呈萎縮趨勢,無論從總量還是從結構來分析,農村金融供給都是不完善的,農村資金的“非農化”傾向的結果必然是“劫貧濟富”。⑤因此,改革傳統的政策性金融制度、商業性金融制度、保險制度、民間金融制度等,刻不容緩。

二是農村金融市場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貸款抵押問題。由于農戶資金實力有限,能夠提供的抵押品(如房產、企業設施等)不多,且估價不高,難以成為銀行有效的抵押品。其次是農業信貸的高風險性問題。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存在,金融機構很難完全掌握農業活動中的各種風險(包括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等)。如果銀行付出巨大的信息搜索成本,相對于農戶單筆貸款本金額度較低而言,貸款成本將會高到無法直接用利率提高的方法去彌補風險的溢價,形成了對農業信貸發展的抑制。再次是非生產性借貸問題。在小額的農戶借貸中,相當一部分被農戶用于日常生活開支(如疾病、婚喪嫁娶等),這與正規金融機構信貸的生產性用途是相悖的,因而很難得到正規金融機構的支持,客觀上要求民間金融的存在??傊?由于農村金融機構及其制度安排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農村金融機構的存在意義主要是攬儲,而不是放貸,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由此產生。

三是政府金融扶持政策方面的問題。為了支持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政府于1994年組建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其中的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出發點在于支持廣大農村地區和經濟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政策性銀行的組建,在成立初期,有效地促進了農村信貸規模的迅速增長,但受亞洲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這種增長速度并沒有長期持續下去。隨著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調整,目前的業務僅剩下糧、棉、油等主要農產品的收購,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糧食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的支農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基本結論及對策建議

解決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改革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應該結合農村金融供給主體及其金融供給的特征來進行。具體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論述。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農村商業性金融。商業性金融以國有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的農村分支機構,以及在農村信用社基礎上改造而成的農業商業銀行為主。改革和完善農村商業性金融體系,關鍵是要強化商業性金融在支農中的作用,推動涉農信貸業務的發展。具體來講,首先,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改造農業銀行,以改造后的農業銀行為主體,通過并購重組等措施,整合商業性金融機構農村分支機構的布局;其次,要明確商業性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服務中的地位、作用和責任;再次,要在加大政策和法律引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商業性金融的支農作用,推動農村金融供給和農村金融機構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農村合作性金融。農村合作性金融的主體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合作銀行,以及農村小額信貸互助組織,作為社區性金融供給主體,農村合作性金融組織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農村中小企業,以及數量眾多的農戶家庭。改革和完善農村合作性金融體系,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功能強大的、機構布局合理的組織體系。⑥具體的措施包括:立足農村和農業現狀,在因地制宜和分類指導的基礎上,改造現有的農村信用社,恢復和強化農村信用社的合作制特征;全面推行小額信貸制度,積極調整農村信貸結構,強化農村信貸的風險管理,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支農功能。

三是要改革和完善農村政策性金融。作為服務農村和經濟落后地區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是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必要補充。農村政策性金融目前的主要功能定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糧、棉等種養產業,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和科教文衛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改革和完善農村政策性金融體系,首先,要拓展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金融支農作用,明確國家開發銀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定位,充分發揮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其次,要制定農村金融扶持的穩定政策和長效機制,加大對農村政策性金融的財政支持力度,轉變按機構劃定業務的發展模式,建立按機構劃定業務及業務招投標并存的發展模式;再次,要積極探索建立地域性開發銀行和中小企業促進銀行,以推動農村區域經濟和農村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要改革和完善農村郵政儲蓄系統。郵政儲蓄是我國營業網點最廣的金融機構之一,其目標是致力于組建資本金充足、內部控制嚴密、運營管理安全的現代金融機構,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居民家庭和中小企業。改革和完善郵政儲蓄金融體系,主要是要在建立農村資金回流制度的基礎上,強化信貸支農作用。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在定位為社區銀行的基礎上,按商業化的經營原則,充分依托郵政網絡優勢,打造功能強大的郵政儲存銀行。(2)建立資金回流機制,強化郵政儲蓄對農村的“輸血”功能。主要的途徑包括:與農村信用社簽訂存款協議,通過農村信用社將資金投入農村;通過中央銀行,將資金間接貸放給農村信用社;購買國債或金融債券,尤其是農業發展銀行的金融債券等,將資金注入農村。(3)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利用郵政儲蓄的網絡優勢,探索開辦個人信貸業務、保險業務及其它中間業務(如擔保業務等),以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⑦。

五是要建立和完善農業保險體系。農業的高風險性,決定了農業保險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改革和完善農村保險體系,目的在于鞏固農業的基礎性地位,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保險事業的發展,應該在政策扶持的基礎上,堅持商業化運作的原則。改革和完善農業保險體系,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優化農業保險的宏觀法律環境,建立有法可依、執法嚴格的農業保險體系。(2)健全農業保險的組織機構。農業保險公司成立的前期投入高、建設周期長,需要政府扶持。因此,建立“政府扶持、商業運作”的農業保險機構,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3)構建多元化的、資金剛性供給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主要是建立政府、企業、農戶共同投資,政府引導、支持、補貼,農戶和企業積極參與的保險資金投入機制。(4)強化農業保險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在財政上給予農業保險公司保費補貼;在稅收上給予農業保險公司稅收優惠;建立巨災保險基金,以及為農業保險提供再保險支持等。⑧

六是要建立健全農村民間金融體系。建立一個形式多樣、合法有序的金融互助組織,對解決農村金融不足的問題尤其重要。具體的措施包括:首先,改革現行的法律體系,允許民間金融合法、公開地存在,并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其次,要積極培育形式多樣的民間金融組織,如民營銀行、互助合作銀行或合作基金等;再次,為了強化對民間金融的監管,應建立靈活的民間金融監管體制和破產保護制度,完善存款保險制度、擔保補償制度及市場退出制度,為民間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注釋:

①張運書. 《新農村建設中發展農村合作金融的法律保障》,載于《經濟問題探索》,2009年第6期,第168至173頁。

②王瑞華. 《增強農村金融供給的路徑》,載于《統計與決策》,2007年第13期,第128至129頁。

③賀培. 《農村支付體系建設中的郵政金融》,載于《農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7期,第44至45頁。

④張文明. 《農村金融供給的制約因素及對策》,載于《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5年第11期,第24至25頁。

⑤王慧穎. 《芻議基于“需求追隨型”理論的農業保險》,載于《保險研究》,2007年第10期,第71至75頁。

⑥李喜梅. 《以市場化為目標實施中國農村金融改革》,載于《農村經濟》,2008年第2期,第48至50頁。

⑦張健. 《農村金融供給多元化與金融需求》,載于《農村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第31至34頁。

⑧高曉燕. 《基于供給視角的農村金融改革》,載于《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第11期,第59至63頁。

[責任編輯:梁小楠]

我國人口問題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1.1 商業風險的定義

商業銀行風險就是在它的信用活動中, 由于各種事先無法確定的因素使銀行資金的安全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或者是銀行的實際經營收益和當初預設的收益標準有所出入, 從而導致這些商業銀行出現資金虧損或是收益缺乏穩定。

1.2 商業銀行風險的特點

商業銀行的風險與一般工商企業內涵有別;商業銀行經營的性質決定風險具有雙重性;商業銀行的風險影響面大。

1.3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概念

我國各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實際上是指各公司或各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貸款與存款, 其商業銀行會實施有效的控制措施, 通過風險識別, 用最低的成本付出來實現風險最小化的管理舉措。所以, 所謂的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實際上是指, 我們要保證盈利同等的情況下, 把銀行的風險率降到最低;從另一方面來說, 我們保持風險程度一致, 就要把銀行的盈利提高到極致點, 這一“安全”與“盈利”平衡發展是盈利性最大化的重要保證。

2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問題

2.1 銀行風險意識淡薄

我國現今的商業銀行并沒有根除過往的陳舊經營理念, 這一轉變也是換湯不換藥。我國仍然遵循守舊的信用風險管理, 而沒有改革創新的實際行動, 所以, 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管理過程中仍然是豪無用武之地。

2.2 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

我國在實行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的層面上來看, 這一垂直領導型的構造有很多的不足與弊端, 這一體制在行政獎勵方面的特色與官本位意識使企業管理往往只講究最終的結果, 卻忽略了管理的實際過程, 這樣的一種視距短的行為不僅會導致大量的資金虧損, 還會嚴重抑制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信用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缺乏約束, 擺脫懲罰的權利和責任。

2.3 在風險管理上缺乏創新

在最近的這些年, 我國的創新科技日新月變, 在每一個行業或是每一個行業都是新品層出。在這個社會整體市場中就要保持金融行業這一核心保持平穩向上發展, 創新是一個行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3 關于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問題的建議及對策

3.1 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組織結構

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構建適合自己的創新式的特色風險管理體系, 制定明確的內部管理機制, 還要擴大風險管理范疇, 做到嚴謹細致, 把我國的風險管理落實到各商業銀行的總部以及各地分支部門, 創建必要性的風險管理機構 (委員會) , 通過研究委員會, 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3.2 建立全方位風險監控系統

(1) 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指標體系 (2) 建立內部評級制度, 保證內部評級過程的完整性。 (3) 將非信貸資本放入囚系范疇, 按期對非信貸資產舉行風險評級。

3.3 加強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技術

我國在對各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面仍然固守陳規, 在管理技術方面缺乏創新。因此, 我們需要引進一些國外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 不再墨守成規, 對這一管理采用取長補短的辦法來實施銀行的風險管理技術的不斷創新改革。我們可以對原來的風險管理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 汲取有用可行的優點與新社會、新形勢的特點進行創新融合, 這樣做可以把繁冗的管理工作更加簡潔化、高效化。我們還要把風險管理與風險預測與控制進行有效融合, 實現風險管理的全面科學化、技能化。

3.4 加強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創新

我國在創新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 我們要對其進行全面、具體的強化與創新, 我們可以構建一套完善、新穎的風險管理體系, 可以具體落實到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形式上來預防未知的風險。再者, 我國商業銀行應該發揮帶頭作用, 要重視自己的戰略眼光和長遠發展, 不能鼠目寸光, 要使自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摘要: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自由化金融的深入, 增大了商業銀行本身經營的不穩定性, 致使銀行業風險向著多樣化、復雜化的趨勢發展。因此, 為了應對國際銀行業的激烈競爭, 中國的銀行業必須從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借鑒。此篇文章首先介紹了商業銀行風險的定義、特點和該發展過程中風險管理的概念與實際意義, 并就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探究, 從而研究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和解決辦法。

上一篇:課前預習語文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竣工檢測水利工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