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

2023-09-23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第1篇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高校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 能夠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的理解, 養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存在的問題

如今, 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 尤其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雖然有些高校致力于將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但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現狀不容樂觀, 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 一些高校的觀念較為落后, 將學校工作的重心放在擴大學校規模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之中, 忽視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工作, 對網絡平臺的作用沒有確切的認知, 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其次, 大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更加開放化, 接受新事物更容易, 喜歡抵觸權威、追求個性, 甚至出現偏激并漸漸偏離主流的情況[1]。許多大學生經常使用網絡打游戲, 沒有使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意識。最后, 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素質較低, 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教學需要。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不僅不會制作網絡教學視頻, 甚至有些教師連多媒體都不會使用, 在課堂上完全按照板書和教材進行授課, 對學生沒有吸引力。

三、如何發揮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作用

(一) 提高高校平臺重視程度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 互聯網正在逐漸實現普及, 被應用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為社會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良好思想政治觀念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高校應摒棄傳統的觀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網絡平臺, 發揮網絡平臺的強大作用。首先, 高校應加緊網絡平臺的構建工作, 將平臺構建作為教學目標來執行, 確立具體的執行方法, 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平臺的有機結合, 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提供方便。因為課堂的教育并不能涵蓋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而且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 網絡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 可以對課堂教育中缺失的內容進行補充, 因為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較強, 在網絡平臺上學習能夠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大學階段的必修課, 也是國家明確規定的課程, 所以高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同等看待, 合理分配教學資源, 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廣闊的發展空間, 讓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出教育作用[2]。高校應將網絡平臺作為學生課余時間學習的主要陣地, 將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合理規劃, 避免學生因自制力不足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促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最后, 高校應完善內部的基礎設施, 提高網絡的運行速度, 將網線遍布學校的各個角落, 使學生不管是在圖書館、教師還是寢室, 都能使用互聯網, 為網絡平臺的良好使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建立網絡平臺學習系統

網絡平臺學習系統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所以學校要將網絡平臺的建立工作提到日程上來, 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因為網絡平臺的建立對高校的網絡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高??梢哉衅笇I的網絡工作人員, 對應聘者的資質進行審查, 選擇其中具有豐富的網絡知識和網絡經驗的工作人員, 為網絡平臺的建立保駕護航。在網絡平臺建立完畢后, 學生可以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通過本人的學號和密碼進行登錄, 能夠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隨時隨地學習平臺上的內容。

網絡工作人員應做到對網絡平臺的理念進行更新, 功能設計要多, 平臺包括信息的發布、共享、查詢、互動等基本功能, 也包括非常規的、個性化的服務功能, 在潛移默化中起到思想引領作用[3]。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廣泛, 所以應對其劃分出不同的文件夾, 每一章作為一個文件夾, 將屬于這一章內容的課程放置到對應的文件夾中, 能夠方便學生查找。平臺中還有快捷查找的選項, 當學生需要指定的課程時, 可以進行搜索, 提高學生的使用體驗。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 為了增加學生的觀看率, 可以使用網絡進行推送, 提醒學生觀看。當學生在觀看課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時, 可以在討論組內提出, 其他的學生能夠針對這一問題在討論組內討論, 最終由教師給出詳細的解答, 實現問題的及時解決, 防止出現問題堆積過多的情況, 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不利影響。

(三) 制定網絡平臺管理制度

在平臺建立完畢后, 對平臺進行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 由于網絡平臺的構建能夠加快教學目標的實現, 所以為了保障平臺能夠落實并正常運行, 高校應制定網絡平臺管理制度。高校的領導者應發揮指導作用, 擔任平臺管理的首要負責人, 召集高校的各個教育部門開會, 商討制度的制定事宜, 在制度中對部門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規定, 確定部門的負責人, 再由負責人分配部門內人員的職責, 加強部門間的聯合, 能夠促進管理制度有效落實。在出現管理問題時, 可以根據制度的內容, 明確承擔責任的部門和人員, 防止責任推諉現象的發生, 有利于在第一時間找出責任人。

在平臺構建前期, 高校應在全校范圍內加大平臺的推廣和宣傳力度, 使學生對平臺的內容有所了解, 掌握平臺的使用方法, 能夠快速提高平臺的使用率。高校應建立平臺反饋機制, 學生能夠在使用后對平臺發表自己的意見, 高校應將意見進行整理, 針對其中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并改進平臺中存在的問題, 使其可以提高平臺的綜合質量, 促使平臺滿足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

(四) 防止網絡平臺遭受侵襲

在互聯網興起的過程中, 計算機病毒和黑客應運而生, 能夠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帶來影響, 破壞其中存在的課程數據, 給學生的使用帶來了不便, 高校應提高網絡安全意識, 防止網絡平臺遭受病毒和黑客的侵襲。計算機病毒主要蘊含于應用程序之中, 網絡工作人員在安裝應用程序之前應使用殺毒軟件對應用程序進行掃描, 如果殺毒軟件告知此應用程序存在風險不能安裝, 工作人員應立刻停止安裝。網絡工作人員應定期對計算機中的數據信息進行掃描, 在發現病毒時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防止對網絡平臺造成影響。高校應加大資金投入, 設置等級較高的系統防火墻, 能夠將黑客與網絡平臺隔絕。

高校應指派網絡平臺維護人員對平臺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 在出現平臺運行異常的情況時, 可以第一時間采取措施, 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高校應規范網絡平臺工作人員的行為, 禁止使用學校計算機下載沒有安全防護的軟件和隨意瀏覽網站, 能夠降低網絡平臺遭受侵襲的概率。當工作人員因違規操作對網絡平臺帶來影響時, 高校應對相應的工作人員予以懲罰。為了防止平臺受到侵襲后而導致課程數據破壞, 高??梢詫⑵脚_內的內容進行復制, 能夠減少病毒和黑客對網絡平臺的影響。

(五) 開展教師網絡培訓活動

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對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能力, 還應具備一定的互聯網運用水平。網絡平臺課程的質量是決定學生能否收獲到良好知識內容的關鍵, 所以教師應制作出精良的網絡教學視頻以供學生學習使用。學校應聘用具有較高思想政治觀念, 對互聯網的應用方法了如指掌的教師擔任網絡平臺教師, 負責制作教學視頻, 能夠提高視頻的質量, 為學生良好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帶來積極作用。因為高校內的許多思想政治教師對網絡平臺的操作方法知之甚少, 為了能夠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學校應開設網絡技術培訓班, 用于對思想政治教師進行培訓, 講解網絡平臺的使用方法, 使其能夠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 有利于為高校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 提升高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促進高校的長遠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 通過提高高校平臺重視程度、建立網絡平臺學習系統、制定網絡平臺管理制度、防止網絡平臺遭受侵襲、開展教師網絡培訓活動等措施, 能夠提高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應用能力。

摘要:在大學階段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人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要介紹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存在的問題, 重點闡述了如何發揮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作用, 希望能夠擴大網絡平臺在高校的使用范圍。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作用發揮

參考文獻

[1] 殷成志.現代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理論觀察, 2015 (10) :137-138.

[2] 蔡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與作用發揮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9, 38 (2) :102-104.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網絡教育資源在共享和重用中存在資源非標準化建設和數字資源版權歸屬問題。文章提出以學習對象為基礎的教育資源版權管理模型,將學習對象的數字版權管理整合到e-Learning系統中,構建了一個標準化的、安全的網絡資源共享環境。最后,結合具體的視頻教學資源案例分析,探討基于對象的網絡教育資源版權保護的具體執行方法,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使用。

【關鍵詞】網絡教育資源;學習對象;數字版權管理;內容打包

【論文編號】1009-8097(2013)02-0099-05

一 引言

版權問題是數字化教學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是近年研究的一個熱點領域。它涉及法律機制、技術保護措施、標準化等相關問題,引起了法律學、信息科學、圖書情報學、教育技術學等學科學者的研究興趣和廣泛關注。版權控制的核心在于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如何平衡版權人和公眾利益,支持用戶對數字內容的合理使用,是當前版權保護的難點問題。

教育資源的構建缺乏統一的協議和規范,使得資源問的交換缺乏一定的版權保護及權利管理機制。眾多的資源庫擁有者不愿意進行無償地數據共享和交換,造成資源整合和共享嚴重受阻。目前,國內有關資源的權利描述和數字版權管理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國外也正在大力開展權利描述語言和數字版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澳大利亞的CLOIS項目。數字版權管理在教育資源的權利描述、內容模型建立、權利執行機制和安全的訪問控制協議和算法等方面的相關研究甚少,而這又是推動網絡教育沿著縱深方向應用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教育資源的數字版權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教育資源數字版權管理系統架構的研究。安全體系架構主要體現在對教育資源的訪問控制協議和使用控制協議的研究。但是,我國目前在標準化的學習資源數字版權管理體系方面開展的研究不夠深入。

(2)沒有教育資源權利描述以及對應的應用策略。在一定教育意義上的可重用學習對象技術及教育資源內容權利描述策略很少,缺乏相關學習對象元數據和內容包裝等規范的研究。

(3)缺少教育資源可信任執行環境及執行策略。我們對權利可執行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重要方面:教育資源的許可證模型、控制接口和權利執行策略。

(4)缺少對標準化教育資源的權利保護實際應用案例和方案方面的研究。

目前關于教育資源有兩類保護方法:一類是基于開放共享許可的開放教育資源的版權保護。如: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C)倡導靈活的“部分權利保留”的著作權利用模式。這種模式在保護資源版權的同時,讓開放的教育資源得到更多更好的利用。另一類是基于數字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以下簡稱DRM)技術的數字內容的版權保護。該模式主要依靠加解密和數字水印等技術來控制數字化教育資源在授權范圍的合理使用,從而保護教育資源的版權。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學習對象的教育資源的版權管理模型。首先分析學習對象的相關技術,并提出以學習對象為基礎的版權管理模型:然后對具體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論述;最后通過一個案例來驗證該模型的可用性,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

二 相關研究

1 國外教育資源的版權保護研究現狀

教育資源的DRM主要涉及資源、權利描述和信息的安全性等問題。目前,DRM系統的使用依然處于早期階段。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較為突出的DRM解決方案。例如:微軟的WMRM(Windows Media Management System)、IBM的EMMS(Electronix Media Management System)、InterTrust的Rights System以及Real Networks的RMCS(RealSystems Media Commerce Suite)等。但是,這些解決方案總是與一定的商業模式結合,并主要針對某類媒體資源和具體應用環境。

ARIADNE(Alliance of Remote Instructional Authoring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Europe)是歐盟資助的遠程教育編輯和分發網絡協會。在共享和重用的ARIADNE情景中,提供了大量的數字版權存儲信息。學習對象及其元數據被存儲在分布式的知識庫系統中。當需要資源時,可以通過本地服務器或者個人管理獲取資源。

加拿大的EduSource項目設計并執行了分布式數字權利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權利描述語言與學習資源標準相結合,不僅設計了一套軟件應用產品,而且還為其國家學習基礎框架提供了標準化的工具、系統、實踐內容和相關協議。

2 學習對象技術&版權保護

學習對象是一種可重用的教學資源構件,它是指可以在技術支持的學習中使用、重用或引用的數字化或非數字化的實體(LOM,2000)。學習對象不僅包括教學資源,還包括教學資源必要的描述信息、組織信息,它是在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一個概念。

IEEE采用學習對象元數據(Learning Object Metadata,LOM)來表示學習對象信息的規范,其目的是提供比查看學習資源本身更多的有用信息。LOM標準采用可擴展的樹形結構定義學習對象屬性的通用概念數據模型,并提供了一種描述學習對象屬性的語義模型,用于支持信息的交換。其基本框架主要有9個類別組成,分別是:通用(General)、生存期(Lifecycle)、元-元數據(Meta-MataData)、技術(Technical)、教育(Educational)、權利(Rights)、關系(Relation)、評注(Annotation)和分類(Classification),這9個類別相互獨立,各自有明確的語義。

數字版權管理是對數字內容在生產、傳播、銷售和使用過程中所涉及的權益進行保護的一系列軟硬件技術。DRM技術融合了數字簽名技術、加解密技術、密鑰管理技術等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技術。Open DRM根據超級分發模式將一個典型的數字版權保護系統分成三個部分:內容服務器、許可證服務器以及客戶端控制組件。

三 網絡教育資源的數字版權管理模型

1 教育資源DRM系統模型

教育資源版權保護系統功能包括三個方面:權利創建、權利和學習對象的管理、學習對象的使用。其中,信息創建模塊負責管理權利信息,創建數字內容的使用權利,并指定權利的相關使用規則。信息管理模塊分為內容存儲和權利交易,包括將數字內容和內容的元數據信息存入管理系統,處理數字內容的使用權利交易等等。信息使用模塊的功能是對許可證進行管理并控制數字內容的使用?;谝陨戏治?,提出針對教育資源的版權管理模型,如圖1。它由內容服務器、許可證服務器和客戶端三個部分組成。

內容服務器包括存儲學習對象庫、學習對象的標識信息庫以及對學習對象進行安全處理的打包工具。該組件主要實現對學習對象的存儲、加密等功能。我們首先將內容處理結果以及生成的學習對象標識元數據等信息進行打包處理,從而形成可分發的受保護內容,在傳輸中保證了這部分信息的安全性。除了保障傳輸過程的安全性,打包過程還負責為學習對象創建默認使用權限。最后,將加密密鑰信息和權限信息一起發送給許可證服務器組件。

許可證服務器包括四個主要部分:密鑰庫、權限庫、用戶身份標識庫以及DRM許可證產生器。該組件主要對客戶端身份可靠性進行認證,并可以根據客戶端請求生成并發放內容許可證,在有必要時會產生相關的電子交易過程。

客戶端主要由DRM控制器以及內容瀏覽器等工具組成。該部分不僅能夠收集用戶身份標識等信息,組件中的DRM控制器還負責申請許可證并對內容的使用進行控制。它能夠嚴格按照許可證中的權限和條件來控制執行相應的操作,是DRM系統實現授權使用控制的關鍵。

圖1中,學習對象保護和執行的基本流程如下:

(1)使用DRM打包工具對學習對象進行加密,并封裝成安全的文件包。

(2)將打包封裝好的學習對象通過超級分發或其他方式傳給客戶端。

(3)客戶端對收到的加密包進行完整性驗證。

(4)用戶向許可證服務器申請學習對象的使用許可證。

(5)播放程序依據許可證中的信息執行權力,并記錄相關使用信息。

2 DRMS信息架構模型

(1)內容加密和包裝

內容(CP)包裝不限定資源的具體內容和格式,而把重點放在內容結構上,并提出實現這種結構的系統方法。它為不同的學習管理系統和開發工具之間交換數字化學習資源提供了一個規范,在把學習內容包裝成統一的數據格式的基礎上綁定足夠的支持信息,以更好地滿足學習者的需要。

內容包裝是數字版權保護執行的前提,其核心功能是對內容進行加密。采用學習對象技術描述的教育資源能夠在不同的層次上被整合繼承并重復使用,實現不同學習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目前在教育領域比較統一的內容包裝標準是基于LOM和CP的相關規范,本文結合這兩個標準構造出內容包裝模型,如圖2。

(2)權利描述

在DRM系統中,數字內容的使用權利用權力描述語言進行描述。權利描述語言框架模型由資源、主體、權利、義務、約束組成其中,主體指權利的發布者和權利獲得者;資源指受保護的學習對象;權利指主體對資源所擁有的操作;義務指主體在行使一定權利時需要承擔的責任;約束指主體對資源使用相應權利時應滿足的條件。

目前,發展最完善的是Content Guard公司的XrML和ODRL組織提交的ODRL。這兩種權利描述語言已經被有關標準組織采納使用。本文考慮到ODRL的簡單、開放和易用性,以及它與教育的本質相結合的特性,推薦采用ODRL對學習對象的權利進行描述。研究中,具體的權利描述通過許可證的形式來實現。

(3)許可證結構

許可證結構模型由主體(Principal)、權利(Rights)、資源(Resource)和條件(Condition)四個基本元素和它們的關系構成,如圖3。

許可證文件,即許可證集,由主體(Principal)、權利(Rights)、資源(Resource)和條件(Condition)四個基本元素以及它們的關系構成。四個基本元素的關系定義在“授權”中,它們的關系可以表述為以下過程:權利發布給特定的主體;權利與資源相關聯,為主體使用相關資源的權限;主體對特定資源執行權利時必須滿足特定的條件。Issure模塊包含了發布者信息和簽名信息。

本文中的許可證模型是由N(N大于等于1)個許可證組成,在許可證集中,每個許可證都是唯一標識LicenseID。為了保證DRM系統的可靠性,許可證在發放和傳輸過程中必須進行數字簽名以識別身份,必須加密處理以防止數據竊取。同時,客戶端需要建立安全容器來存儲和管理許可證。

(4)客戶端使用控件模型

客戶端的主要功能是負責收集用戶身份標識和用戶機器信息,向許可證服務器申請授權,以及存儲和管理許可證,控制學習資源的使用??蛻舳私M件是執行版權保護的核心模塊,也是實現教育資源數字版權管理功能的關鍵。

3 DRMS與e-Learning系統的結合

網絡教育資源的數字版權管理應該是e-Learning系統的一部分,可以將其與系統的其他現有模塊整合在一起。如圖4展示的是以學習內容管理系統為中心的、包含數字版權管理功能的在線學習系統的多層體系結構模型。

DRM系統與LCMS系統整合的體系結構被劃分為三層:數據層、應用層和用戶層。

數據層主要是標準化的學習對象庫,它用來對可重用學習對象進行標識和存儲。參照LOM模型和CP模型,將網絡上現有的和正在建設中的數字資源對象(Digital Assets)以及可共享內容對象(SCO),通過內容制作工具轉化成標準的學習對象。

應用層包括學習內容管理系統(LCMS)、數字版權管理系統(DRMS)、學習管理系統(LMS)、內容管理系統(CMS)。LCMS負責建設和管理學習對象,通過內容制作工具將各類教育資源組織成學習對象,儲存到內容對象庫。由于學習對象受DRM系統保護,用戶通過LMS訪問學習對象時,需要向DRM系統申請授權,當獲得相應的許可之后才能使用。

LCMS負責建設和管理學習對象,它通過內容制作工具將網上的各類教育資源組織成學習對象,并儲存到內容對象庫。學習對象庫中的內容受到DRM系統的保護,通過資源管理系統發布的學習對象受到DRM系統的保護。這些可重用的學習對象還可以在不同的LMS之間共享和檢索。由于這些學習對象是受DRM系統保護的,當用戶通過LMS訪問某個學習對象時,需要向DRM系統申請授權,當獲得相應的許可之后才能使用。

用戶層包括瀏覽器以及播放器在內的客戶端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可與DRM系統交互,并將學習對象呈現給用戶。

四 教育資源版權保護應用案例研究

教育資源版權管理模型及其系統已應用到國家發改委下一代互聯網的相關項目中。下面以一個視頻教學資源為例,探討教育資源的版權保護的具體執行方法。

1 視頻教學資源內容安全包裝

打開已安裝好的客戶端打包工具,如圖5所示。

將已創建好的視頻教學資源,通過內容打包工具對資源進行打包封裝。打包工具首先創建關于這個資源的LOM描述信息,手動填寫:資源名稱,關鍵字,資源描述,資源的授權地址,版權屬性以及默認使用權限。然后,選擇開始打包,系統將根據資源打包者填寫的相關信息,生成XML格式的文件頭。然后一起封裝成.drm格式的文件,并將加密信息自動上傳到服務器。打包后的視頻文件不能直接打開,選擇以記事本格式打開,可看到以XML格式描述的文件頭,其他信息是不可讀的密文,如圖6所示。在文件頭中只能看到剛才手動輸入的資源名稱,關鍵字,資源描述,資源的授權地址,版權屬性等信息,其他信息為不能識別的密文。

2 版權保護下資源播放許可及使用

用戶從學習內容管理系統下載到該視頻資源后,不能直接打開播放。在第一次使用時需要連接登錄到DRM服務器請求許可證。圖7為播放器中嵌入的請求許可證界面。

成功獲取許可證之后,才能在指定的機器上觀看該視頻資源。同時,客戶端播放器組件會自動讀取本地許可證,提取出視頻文件的加密密鑰,然后解密并在播放器中呈現給用戶。此時,播放器組件會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及時更新許可證信息。

五 結束語

本文在分析網絡教育資源特點的基礎上,對網絡教育資源的版權管理模型進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種適合教育資源的數字版權管理模型。模型中,采用LOM標準對資源進行描述,基于內容包裝模型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加密保護,通過許可證授權對資源的使用進行控制。實踐表明,該模型能較好的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版權保護。后續工作將是對教育資源數字版權管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并積極開發出可推廣使用的產品,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編輯:李婷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演進與發展,網絡犯罪、侵犯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等不道德現象日益泛濫,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中美兩國都先后開展了網絡倫理教育。通過對中美網絡倫理教育在教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等方面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比較、辯證地吸收,借鑒美國經驗,提出我國加強網絡倫理教育的建議:一是立足民族、借鑒國外,加強網絡倫理教育理論性、針對性、實用性研究;二是重視學校網絡倫理教育,不斷拓寬學校教育渠道與方法;三是重視圖書館、網站等社會資源的開發,提升全民信息素養和網絡倫理素質;四是重視網絡倫理課程,使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提升教育的有效性;五是完善網絡倫理規范、健全網絡立法,加強過濾與監管技術,合理保護未成年。

關鍵詞:中美;網絡倫理;教育;比較

作者簡介:奚冬梅(1979-),女,江蘇徐州人,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3)隋學深(1974-),男,遼寧東溝人,審計署科研所,助理研究員。(北京100086)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人數達到了4.85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6.2%?;ヂ摼W在帶給人們交流、工作協作、商務交易、娛樂、教育等巨大便利的同時,網絡倫理失范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何加強網絡倫理教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美國作為互聯網技術和使用的誕生地,在網絡倫理教育方面開展較早,有許多有益經驗值得借鑒,有些不足也需要我們引以為鑒。因此,立足國際視野,探索我國網絡倫理教育的內容與方法,提高網絡倫理教育的有效性是筆者撰寫本文的目的。

一、中美網絡倫理教育的相同點

1.重視網絡倫理教育,總體目標趨同

中美兩國對社會快速信息化進程中產生的大量倫理道德問題十分關注,出臺了一些標準、綱要等,提出網絡倫理道德的教育目標是教育學生在正確理解認識技術的基礎上遵守公德與法律,負責任地使用技術,希望從制度之外尋求發揮道德教育的功能。

2.重視網絡倫理道德規范和法律的約束作用

在教育內容上,中美兩國都就網絡活動中一些基本倫理問題做了原則上或者規范上的規定。如美國計算機倫理協會制定了“計算機倫理十戒”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制定的“網絡倫理聲明”,指出了網絡不道德行為類型。我國對網絡倫理教育內容最為集中和專門的一次表述是在教育部等部委聯合于2001年11月22日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里,要求學生遵守網絡道德規范、誠實友好交流等。

3.信息技術類課程主要承擔網絡倫理教育內容

從教育途徑與方式來看,中美兩國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來實現網絡倫理教育的。在中小學,美國各州的網絡倫理教育主要是通過名稱各異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來進行的。同時,許多大學開設了網絡倫理教育相關課程。如杜克大學正式開設了“倫理學與國際互聯網絡”課程;長島大學開設了“信息倫理學”課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設了“因特網倫理學”;麻省理工大學開設了“電子前沿的倫理與法律”等。[1]我國中小學生在學校里接受的網絡倫理教育主要是來自“信息技術教育”這門課程。與網絡倫理相關的道德教育也已經走進了北京的高校,如2001年初北方交通大學就編寫了名為《網絡道德》的教科書,作為該校思想品德課配套的參考教材。[2]華中科技大學也從信息技術的角度編寫了《計算機倫理與法律》一書,并開設了相應的本科生課程。[3]

二、中美網絡倫理教育的不同點

1.價值觀基礎不同

美國是倡導個人主義價值取向的國家,它強調個人的能動性、獨立、行動和利益。因此,網絡倫理教育從目標到內容再到途徑,更多地從個體的角度和立場上,根據個體的個性特點和需求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網絡倫理教育,以激勵、敏感、紀律、忠告、察覺等具有個性化的網絡道德規范教育學生。教育內容上,美國體現了地方分權的管理模式特色,各州大中小學制定的教育內容都更具個性,更加豐富多樣、細致實用、比較具體。

我國是倡導集體主義價值取向的國家,自古以來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上更強調整體價值,在其倫理思想體系中,重視整體的要求多于重視個體的發展,要求個人要服從和服務于整體和社會價值。反映在網絡倫理教育中,要求網民始終要把國家和公眾利益放在首位,堅持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目標比較宏大。

2.研究的理論基礎不同

網絡倫理研究最早開始于美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至今有70多年的歷史。從倫理理論基礎看,美國社會倫理理論流派眾多,歸納起來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以羅爾斯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倫理理論。1971年羅爾斯發表了《正義論》,重開西方現代規范倫理學探究新風。他圍繞正義這一核心范疇,提出了正義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原則:個人自由和人人平等的“自由原則”;機會均等和惠顧最少數不利者的“差異原則”。[4]二是以麥金太爾為代表的共同體主義倫理理論。麥金太爾以歷史文化、哲學的視角,批評新自由主義倫理學沒有找到建立正義倫理的內在德性基礎,因而使正義倫理失去了道德主體的依托。他認同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社會“人是異化的、片面”的人的觀點,認為在現代社會,人被異化,為外物所奴役,只知道機械服從外在的道德規范,而內心缺乏一個完整的自我,必須的美德資源,因此他提出“美德倫理”。三是以哈貝馬斯為代表的交談倫理理論。他將新自由主義倫理學的正當性規范倫理與共同體主義倫理學的共同善德性倫理主張結合起來,主張立足于交往行動的社會實踐基礎,建立一種能夠用“理想語言”進行“對話”、“交談”的“理想的言談境況”或“倫理情景”,達到相互的對話、理解和認同,最終形成一種可普遍化的倫理規范體系。[5]

美國各派理論的爭鳴深刻反映了美國社會多元價值與道德觀念,盡管各派理論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沒有統一的理論指導,但各派理論之間相互批判、吸收、交流,使其理論正在朝著整合的方向發展。

我國倫理理論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中國傳統儒、道、墨、法等倫理理論。我國古代社會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在治理國家、維持社會秩序、規范國民行為中的作用,如儒家倡導“仁愛”、“誠信”;墨家倡導“兼愛”、“尚賢”、“節用”;道家倡導“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倡導“廢私立公” 等。中國傳統倫理注重個體心性美德和理想人格信仰規范,如自省、慎獨精神的培養,這對于今天構建網絡倫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二是馬克思主義倫理理論。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道德作為調節人們行為的規范,是社會關系的產物,特別是經濟關系的產物。人們在從事物質生產的過程中,必然會形成各種社會關系,產生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利益上的矛盾或沖突,為解決這些矛盾或沖突,調節社會關系,就逐漸產生了一些行為準則和觀念,這就是道德。道德歸根到底是人們物質生產和交換關系的產物。馬克思主義倫理理論是在批判借鑒黑格爾、費爾巴哈等西方哲學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歷史唯物哲學的倫理觀點,具有科學性。

盡管我國有著深厚的倫理理論基礎,但對其開掘還不夠,網絡倫理理論還停留在對國外網絡倫理理論的認識和發掘階段,還沒有與我國深厚的傳統倫理、馬克思倫理及我國信息化進程的現狀結合,因此也沒有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倫理體系。

3.實踐的途徑與方法不同

從教育途徑看,除了課堂教育以外,美國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網絡倫理教育:如以地區大學為中心,面向社區居民開展網絡倫理教育;如馬里蘭州大學設置了“網絡倫理”項目,主要目的是對學校和社區進行倫理和法律教育,教育的對象包括各系教員、管理和工作人員、政府工作人員、非盈利組織的成員及社區居民等。[6]同時,以圖書館為資源中心開展網絡倫理教育,如詹金法律圖書館面向大眾開設了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進行的網絡倫理課程。[7]在教育方法上,美國反對灌輸,強調隱性、生活化方式,通過討論法、呈現情景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方式進行滲透。

我國網絡倫理教育由于起步較晚,網絡倫理教育從途徑和方法來看還相對比較單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中小學網絡倫理教育主要以信息技術課來進行,其他途徑,如與道德教育、語文、數學、計算機等課程的結合還有待加強;二是主要通過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網絡倫理主題教育。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四所著名高校的學生會向全國大學生發出了“大學生做文明網民”的倡議,高校發放并張貼5000張海報等;三是僅有少數高校開設了“計算機倫理與法律”、“網絡道德”課程,多數高校沒有明確這部分教育內容應如何發展和建設。從教育方法上看,我國網絡倫理教育以顯性教育為主,內容相對寬泛,缺乏針對性,網絡倫理教育的形式單一、呆板,教育有效性差。對于網絡倫理教育的基本內容、實踐途徑、教育方法,尚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操作性強的理論指導。

三、經驗啟示及加強網絡倫理教育的建議

1.立足民族,借鑒國外,加強理論性、針對性和實用性研究

通過中美網絡倫理理論的比較可以看出,美國理論研究更注重理論與現實的結合,無論是規范倫理還是美德倫理等都是在分析歷史與現實的基礎上提出原理主張,而且通過不斷地爭論、交流、探討,正在朝向整合的方向發展,理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我國網絡倫理理論從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上看,與美國相比還有差距,尤其在理論的針對性、現實性、實用性研究方面明顯不足。在網絡倫理教育的研究中還沒有超越經驗層面,上升到理論高度。鑒于上述情況,一些國內研究者對于美國的理論采取全盤接受與認可的態度,想直接將美國的網絡倫理教育嫁接到中國,也是不妥當的。只有立足國內,充分從本土民族文化中挖掘有利于網絡倫理生成的合理因素,同時批判地吸收借鑒美國的經驗與教訓,針對實際問題,加強理論研究與現實的結合,才能找到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網絡倫理教育發展之路。

2.加強學校網絡倫理教育,不斷拓寬教育渠道與方法

網絡上的倫理問題幾乎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同步發展起來。及早研究這些問題以便人們在這些問題剛有所表現時就加以重視,這是保證未來電子信息網絡朝健康正確方向發展的前提之一。[8]而學校作為網絡道德與文明教育的主要陣地和場所,應當充分重視信息社會網絡倫理道德素質的培養。網絡倫理教育從中小學到大學應當分層次、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培養,體現教育的系統性、連貫性。不僅在信息技術課上加強倫理規范的教育,同時,在德育課中也要將網絡倫理道德作為正式內容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通過多學科不同角度的滲透,達到學生對網絡正確而理性使用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方法上,應當由關注知識傳遞向關注主體學習過程轉變,改變過去單純以教師為主體的顯性教育過程,不斷探索、增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強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采取引導、滲透的方法提高學生道德判斷、評價、選擇的能力。

3.重視圖書館、網站等社會資源的開發,提升全民信息素養和網絡倫理道德素質

應當立足大學,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社會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開發網絡倫理教育的課件,實現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能夠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意識,合理、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同時,利用網站、社會圖書館等資源,通過培訓、網上教育等多種途徑,實現信息素質和網絡倫理道德素質的普及性教育,引導網民能理性地利用網絡。此外,對于技術使用和設計者也要加強網絡倫理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意識,在設計時能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倫理問題,或者在發現此類問題時及時彌補,從而大大減輕網絡功能異化造成的負面影響。

4.重視網絡倫理課程學校與家庭教育的結合,提升學生的道德自律意識

未來社會是信息社會,培養學生信息甄別、分析、判斷能力是今后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學生形成自身競爭能力、適應社會生活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對待互聯網,學校與家庭教育應當采取審慎的方式,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上網現象,實現學校與家庭的互補。以立足培養學生信息綜合能力為目標,一方面要加強引導,充分尊重學生在網上學習中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使其掌握正確的使用和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另一方面,要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其能理性運用精神力量生活。

5.完善網絡倫理規范,健全網絡立法,加強過濾與監管技術,合理保護未成年

在加強對網絡道德主體自律教育的基礎上,也要與“他律”相結合,重視并完善網絡倫理規范。美國針對社會職業、大中小學都制定了不同層次的網絡倫理規范,操作性和針對性強,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目前,我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對象包含了社會青年和在校大中小學生,內容過于宏觀,微觀、具體、有層次性的規范還沒有根據需要建立起來,亟待加強。

從技術角度,網絡功能設計還應考慮對不道德的網上交際如何進行監控和管理。從制度化建設入手,將倫理道德方面的考慮融入網絡功能設計的技術評估之中,限制一些能夠產生異化現象的網絡功能,或者發展一些能夠抑制異化現象的網絡功能。[9]由于網絡立法滯后于網絡發展,一些人受到利益的驅使不惜在網絡上犯罪、欺詐、傳播色情信息等,網絡立法需要跟進和加強。同時,要專門對兒童和青少年上網形成法律上及技術上的保護,避免兒童在缺乏判斷的情況下受到誤導。

參考文獻:

[1]楊紹蘭.信息倫理學研究綜述[J].情報科學,2004,(4):390-394.

[2]沙勇忠.信息倫理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3]黃寰.網絡倫理危機及對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羅爾斯.正義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萬俊人.美國當代社會倫理學的新發展[J].中國社會科學,1995,(3).

[6]李衛東.網絡道德與社會倫理沖突瑣議[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81-88.

[7]何廣壽.中外大學生網絡倫理教育比較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6).

[8]陸俊,嚴耕.國外網絡倫理問題研究綜述[J].國外社會科學,1997,(2):14-18.

[9]王前,劉文宇,李良敏.網絡功能設計的倫理學反思[J].道德與文明,2005,(6):66-69.

(責任編輯:王祝萍)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化對高校學生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多元化的文化內容開始滲透到高校,信息化時代的網絡文化具有公開、自由、平等、快速的特性,這也就導致網絡文化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顯得非常重要。該文將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力的現狀、重要性以及提升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傳播力  提升策略

目前,雖然網絡的發展很快,信息化技術教學模式也在學校廣泛開展,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并不是很強,覆蓋面也不是很廣。在高校利用網絡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基本是微信、微博、APP、論壇等網絡平臺,但是由于體系不完善、平臺管理松散等原因,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  高校思想政治網絡傳播力的現狀

1.1 覆蓋范圍狹窄

高校作為培養國家復合型人才的院校,十分注重各種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習者繼續深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技術教學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并不完善,無論是從知識的覆蓋面還是地域的覆蓋觀察,我們會發現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還存在很多問題。很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都是嵌入在學校官網,內容相對平淡,沒有高質量的思想政治內容,基本是一些老生常談的理論知識;內容更新相對滯后,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學習者應該隨時關注國家的時事政治、社會熱點、法律法規等常識,但是現實是很多高校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習者的思想政治進行教育,教學內容與實際嚴重脫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

1.2 管理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都創設了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但是在人員的配備和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有些高校為了節約成本,在人員的選擇上,并沒有從工作的需求進行選擇,甚至有些學校利用學習者資源對網站進行管理。學習者由于對社會經驗的嚴重缺乏,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信息的敏感度偏低,在內容的把控上也并不是很好。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相關工作人員管理也比較松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較差,網站的內容更新不及時,更新的時間也不固定。對于網站內容的更新,更多的時候是取決于有沒有相關領導來檢查,有時候為了應付檢查,相關工作人員會在一周之內更新無數條內容,而平時有可能半個月都不會更新一次。直接導致網絡平臺形同虛設,沒有達到組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真正目的。

1.3 開放性較弱

現階段,很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都是封閉的,并沒有對外開放。因此很多高校建立這個平臺,是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并不是以教育學習者為目的。因此,在建立之初,對于平臺內容的構建以及開放性并沒有進行充分策劃。

校與校之間的聯系也不夠緊密,各個學校之間都是閉門造車,導致平臺的一些思想政治內容較弱。而且學校為了規避一定的風險,在對網站平臺開放時,并不是完全開放的狀態,這也就使學習者無法正常掌握相關的信息和內容,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

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力的意義

2.1 凈化學生的心靈

由于網絡平臺公開、自由的特性,導致網絡文化形形色色、差次不齊。有的網絡平臺為了吸引大眾眼球,置職業道德操守于外,故意在網絡發布各種不健康的文化內容。如今,很多商家為了贏取利益,在設計軟件時,故意設置了很多隱蔽的功能,當我們打開電腦時,會時常彈跳出各種信息,而這一些信息大多是不健康的,不利于人們的心理健康成長。而高校的學習者由于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對于誘惑的抵抗力相對比較差,出于好奇心的心理狀態,學習者會下意識地去了解這些不健康的網絡文化,久而久之,這些不健康的網絡文化一點一點吞噬學習者的心靈,導致學習者的心理處于一種扭曲的狀態。因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不斷提高人們在思想政治、道德觀念、人格等各方面的認知能力,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學校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讓學習者對網絡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在面對不利誘惑時,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2.2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高強度的社會環境下,高校的學習者無論在生活、學習還是即將面臨的工作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壓力。很多學習者為了逃避這種精神壓力,開始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今的網絡游戲對學習者的影響力尤其巨大,很多學習者在遇到壓力時,會通過打游戲的方式緩解自己的情緒。由于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很容易讓人產生錯局。因為在虛擬的網絡游戲世界中,他們能夠找到自我,尤其是在游戲勝利的那一刻,他們有一種自我的滿足和成就,以至于很多學習者不愿意面對現實生活,終日沉迷于網絡游戲,對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不斷更新的網絡文化對于充滿好奇心的高校學習者而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能夠讓學習者隨時隨地了解思想政治內容,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面對困難的決心;在思想發生偏差時,能得到及時的糾正。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力提升的方法

3.1 組建專業的管理和傳播人員

信息化時代,無論是科技還是網絡文化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者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首先,學校需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夠付諸實施。在組建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傳播工作者時,要選擇思想政治過硬,具有較強工作責任心的人員,建立一支素質過硬、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其次,對于管理者和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以及信息化技術的培訓,以此保證能通過最新的傳播技術將最新的思想政治內容傳遞給每一位學習者。最后,要加強校與校之間的聯系,通過彼此之間的學習交流,分享經驗,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

3.2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建設

在高校學習者對網絡文化極具興趣的今天,打造一個有特色、有個性、有內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尤為重要的,不僅有利于推動其的傳播力度,也能極大地吸引學習者的專注力。平臺的打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根據學校學習者的個性,打造符合實際的平臺內容以及風格;平臺的內容應該精致有內涵,每一個版塊的名稱和內容需要對應,不能華而不實,版塊盡量精細化,不能過于籠統,不利于學習者查找相關內容;同時需要定期對內容進行清理更新,對于陳舊的內容,應該進行及時清理,要摒棄糟粕取其精華,例如,在召開全國兩會期間,學校就需要每天上傳相關的信息內容,讓學習者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家的時事政治;對于學校的優秀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也需要及時進行上傳,讓學習者通過學習優秀的成果,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養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3 增強互動性

輸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不利于信息的傳播,也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習者思的思想動態,因此,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交互模式,增強教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例如,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開設一對一的溝通平臺,當學習者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平臺和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則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到學習者的情況,進行適當的開解和引導。在不斷的交流和溝通中,教師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到學習者的實際情況,不僅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經驗,也能提升學習者的思想政治境界。教師根據學習者所反應的情況,可以認識到學習者的需求以及想法,并將其反應給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相關工作者,為他們創新平臺提供相應的素材。只有符合學習者的教育平臺才是真正的教育平臺。加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夠讓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吸取其他同學優秀的地方,以此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

3.4 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

高??梢岳镁W絡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這樣有利于思想政治內容的傳播和提高學習者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通過網絡在全校開展思想調查活動,這有利于學校準確了解學習者的思想動態,并做出相應的教育措施;可以就某一個問題,發起網絡討論,讓學習者們各抒己見,鼓勵學習者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還可以通過開展有獎知識競賽的活動,讓學習者了解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和最新的思想政治內容,采用有獎的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在高校中,有些學習者比較內向,有很多問題不愿意別太多的人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學??梢蚤_設專門的輔導渠道,方便相關工作人員及時與學習者進行溝通,為他們排憂解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3.5 通過線下推動線上

雖然網絡的覆蓋面很廣、很及時,但是很多時候,由于高校學習者緊張的學習生活,容易忽略相關的信息內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采用線下活動的方式推動線上的傳播力度??梢栽趯W校開展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賽活動,通過線上拉票、線下實戰的方式,讓學習者了解、認識、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4  結語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傳播力度,是目前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構建出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傳播方式,以此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率,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希.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137-138.

[2] 鳳啟龍,劉瞡潔.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1,21(7):92-95.

[3] 賀軍生.運用新媒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傳媒,2017(5):80-82.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實施終身教育;成人教育具有社會性和正規性等特性;成人教育的類別和形式是多元的;成人教育的前景是光輝燦爛的。

[關鍵詞] 成人教育 終身教育 發展前景 中國 探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教育也出現了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將“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成人教育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成人教育發展迅猛,碩果累累,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文將從成人教育的基本概念、特性、形式、現狀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揭示中國成人教育壯觀燦爛的前景。

一、終身教育與成人教育

終身教育與成人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終身教育,是貫穿個體生命全過程的教育。其組織包括學齡前教育、學齡期青少年的各級學校教育、大學后繼續教育及各種類型的成人教育。而成人教育則是終身教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通過業余、脫產或半脫產的途徑對成人進行教育。終身教育的目的在于:維持和改善個體的發展與社會生活質量,以適應社會急劇變化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卻在于:實施終身教育。成人教育更偏重于獲取學歷文憑,以滿足社會及個人的需要??梢哉f:終身教育是教育觀念和思想意識的問題,這是世界潮流;而成人教育則是具體教育環節和教育方式問題,是被國際公認的“頂點教育”。

二、成人教育的特性

成人的年齡、心理及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因素,決定了成人教育的特性。

(一)成人教育具有“社會性”和“非正規性”。這是成人教育最主要的特性。

成人教育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質的教育活動。是一種非官方的、社會的、民間的教育。它的學習對象最多,并能滿足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及成人學習者教育的需求,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成人教育又是一種非傳統的教育方式。在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上有較強的靈活性。它能夠滿足社會及成人學習者的需要。

(二)成人教育體現成人學習者的“自主性”和“自覺性”。成人學習者由于工作和自身條件的不同,自主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以滿足生活及實際工作的需要。成人學習以自學為主,雖然有面授和答疑的機會,但畢竟有限,因而靠學習者自覺地學習。因此,成人學習者必須具有高度的自覺性。

(三)成人教育體現成人學習者的“功利性”和“實用性”。成人教育有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之分。但當前成人選擇學習的方式,一方面是為了自身工作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取得學歷文憑。更多的成人學習者由于學歷不達標而不能從事更理想的工作,也有一部分成人學習者則是由于工作的實際壓力所迫而不得不再學習以增長知識,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四)成人教育體現成人學習者的“創造性”和“成就感”。由于年齡、生活閱歷和工作經驗等因素,決定了成人獨特的思維能力。因此,成人教育應該體現成人的“創造性”和“成就感”,讓成人學習者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及對問題的分析研究以獲得獨特的見解,突出其獨特性。同時成人教育學校還應該提供一定的平臺,讓學習者有機會把自己的創造成果展現出來,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

(五)成人教育體現“時代性”和“變革性”。成人教育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習者從思想上更新觀念,明白今天投身于成人學習是時代的潮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同理,成人教育更要從成人學習者的實際出發,對教材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成人學習者樂于學習、勤于學習而又學有所獲。

三、成人教育的類型和形式

成人教育的類型是多元的。成人教育的類型按其功能可概括為:補償教育、繼續教育、成人職業教育和社會化生活教育。

補償教育包括掃盲教育、文化基礎教育、學歷教育。其目的就是使那些因各種原因失去教育機會或未完成正規基礎教育的人提供第二次教育的機會。

繼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為那些已完成正規學歷教育的人繼續提供學習新知識,提高專業水平能力的教育。繼續教育是當今成人教育的主流。也是成人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

成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成人就業或從業的能力。它能擴大成人就業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在職人員的職業能力。

社會文化生活教育的目的是滿足社會成員個人的教育需要。這是非學歷的、非功利的、最自由的一種素質教育方式。

成人教育的形式也是多元的。目前我國成人高校類別繁多,其形式包括:廣播電視大學、夜大、職工高等學校、民辦高等學校、管理干部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現代遠程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獨立設置的函授學院、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教育、衛星電視教育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成人教育、成人中專學校、成人中學、成人技術培訓學校、農民文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中專自學考試等成人中、初等教育。此外還有網絡大學及各種進修、培訓輔導性質的函授、面授學校。有的學者還將“視聽學習”“業余學習”“脫產學習”等方式視為成人教育的形式。

四、成人選擇再學習的目的和心理

(一)學習目的

讀書使人充實,讀書使人快樂。離退休的老年人,或有一種孤獨感和寂寞感;或還感受到精力充沛,尚可發揮一點余熱;或想為子孫后代做點表率——因而選擇了上老年大學再學習的方式。他們通過學習,既可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又找到了樂趣,還充實了自己;既可關注社會和國家大事,又思考了人生,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還保持了大腦生機,延緩了衰老,促進了健康。

為學歷達標,減輕工作壓力。成年人讀書,除老年學習者外,多數人學習的目的都在于獲取學歷文憑。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錯過了正式的普通高校的學習機會。因學歷不達標而不能進入更理想的部門工作,也正由于未能達到一定的文化程度,原有的知識適應不了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再學習以獲得更高的學歷文憑,從而適應更理想的工作需要。

為履職晉級,獲得更好待遇。成人學習者為獲得文憑,豐富知識,充實自己外,有相當一部分人則因為學歷不達標而職稱上不去,因而只有再選擇學習,以滿足晉升職稱的需要。

(二)學習心理

成人選擇不同教育形式的心理,由其年齡、工作性質等因素決定。

1.成人選擇自考是由于自考不設門檻,沒有入學考試,又不受年齡、性別、職業及原有學歷的限制。同時,考試過關一科在幾年內都有效。正由于入學容易,且靈活,故而自考人數多。

2.成人選擇電視大學是因為電大招生形式靈活多樣。成人??粕赫惺拯h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及廣大社會青年,參加全國統一成人考試,上線錄取,并按學習形式(脫產、業余)修完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課程,成績合格就可以頒發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證書。

普通??粕赫惺掌胀ǜ咝d浫【€下考生,經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后按新規定的電大錄取分數線錄取。學習形式一般為全脫產,修完規定課程成績合格,頒發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證書。

注冊視聽生:招收高中畢業學歷或相當于高中畢業學歷的在職人員和社會青年,實行免試入學。學習形式一般以業余自學為主。學習成績合格后頒發中央電視大學??飘厴I證書。

第二學歷:凡持有國民教育系列??飘厴I證書,選擇第二專業學習者,可免試入學。學習形式與成人??葡嗤?。

開放教育生:凡具有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埔陨蠈W歷,均可報讀開放教育本科相同或相近的專業。實行免試入學,寬進嚴出。修完規定課程,達到畢業最低學分要求,頒發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高等職業教育生:招收中等專業學校、職高、技校等相關畢業生或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在職人員和社會青年,參加全國統一考試。

電視大學發展迅猛而且形式靈活多樣,為成人考生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因而報考人數較為可觀。當今遠程教育已實現教育的全球化。

3.成人選擇函授大學,是因為與自考和電大相比,函授大學是以有計劃、有組織、有指導的自學為主。函授雖然要參加全國統一升學考試,但取分線并不高;每學期所學課程都由任課老師事先擬出計劃,學員可在面授前按老師的要求自學并完成作業;考試過關率較高。所以成人也較喜歡這種方式學習。

成人除選擇以上幾種方式外,還選擇夜大學、視聽學習、業余學習、脫產學習輔導等非學歷教育學習。成人通過非學歷教育培訓,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加之非學歷教育的學習方式較靈活,因此成人也較喜歡參加非學歷教育培訓。

五、成人教育現狀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國家的富強離不開教育。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的成人教育在發展中前進,在前進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教育統計:

1978年——1998年:全國掃盲7693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粕?92.21萬人。

1992年:全國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81.43萬人;成人中等學校在校生91.47萬人;成人初等學校在校生828.89萬人;農村接受各種實用技術培訓農民達4400萬人次;城市接受各種崗位培訓的職工達4000多萬人次。

1998年:成人初、中、高等學校在校生規模分別達到538.55萬人、67122.77萬人、282.22萬人。

2001年——2007年:全國掃盲1200萬人;全國開展實用技術培訓4.13億人次;

2005——2007年: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6億人次;

2006年:參加各類培訓和學歷教育的企事業職工共計9174萬人次;

1999年——2007年:電大系統開放教育累計招生458萬人,畢業學生達238萬人,在校生200余萬人,電大培養的高等學歷畢業生突破600萬人,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超過4000萬人次。

近年來,農村成人學校均規模已達到7000萬人次。

目前,我國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有962所,教職工20.39萬人,興辦函授、夜大學歷教育高等學校1311所,各類成人中等學校40余萬所,成人初等學校18萬所。

我國成人教育取得的成績是卓著的。然而,面對激烈變動的社會環境和日益迅猛的社會發展,面對社會競爭、潮流和變化的威脅和挑戰,我國的成人教育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在:1.人們對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還缺乏一定的思想高度。2、政府對成人教育的經費投入尚不足,許多成人學校在設施等多方面的條件都還很落后,難于適應快速發展的網絡教育的需要。3、成人教育培養計劃滯后于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4、成人教育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還不夠完善;5、一些成人學校辦學宗旨出現變異。成人教育的宗旨在于發展成人高教事業,為那些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而未能獲取高一級學歷文憑的各方面成人提供條件,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目前一些成人大學辦學思想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只重數量不重質量。6、管理監督機制尚不健全,辦學網絡尚不完善。一些成人學校在教學和管理方面都不嚴,授課教師的隨意性很強,而且教考還不甚分明。這就容易讓一些平時不上課而又善于投機的學員鉆空子。7、大多數成人教育學校還主要使用普通教育的教材,顯現不出成人教育的特點;8、成人教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還很落后,還不能很好地調動學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成人教育是多元化、終身化、彈性化、動態化的??v然成人教育當前還存在諸多方面的困難和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體制、規范管理,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網絡,有待于進一步革新教材,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有待于進一步建立開放靈活的成人教育體系。然而成人教育的發展是健康的,前景是光輝燦爛的。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終身學習的大環境下,成人教育將以其獨特的教育類型和多元的教育形式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培養出各種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的專門人才,為建立學習型社會,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為中國的繁榮和強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新世紀的挑戰與課題》(華東師大,鐘啟泉教授)出處:《中國成人教育》(濟南)原期刊號200001,頁號:21—22,分類號:G5.

[2]行家站臺:終身學習與成長平臺(顏淑女博士)出處:htt://www.hon.com.my/Article-Show.asp?ArticleID=657.

[3]國際遠程開放教育是怎樣發展下來的?出處:htt://www.cpdd.cp.cn/jjy/ZSJD-4.html.

[4]成人高校有哪幾種主要學習形式?出處:htt://www.baidu.com.

作者簡介:

常業安, 男,1957年生, 云南昭通人 ,高級講師 ,文學學士。主要從事語言文學教學及管理研究。

網絡與教育探討論文范文第6篇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山東省中學生網絡接觸行為、對媒介信息的認知和判斷、對網絡的需求、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的調查和分析,總結了青少年網絡接觸行為的特點,闡釋了目前青少年在網絡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相關原因,提出了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及對中學網絡素養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網絡接觸;中學生;網絡素養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互聯網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學習和使用網絡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網絡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著深刻影響。為準確了解中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信息時代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課題組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對山東省中學生的網絡接觸情況做了認真詳細的調查。

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的統計資料,截至2004年底,山東省共有省級規范化普通高中294所,占全省普通高中總數的35%,省級規范化普通初中300所,約占全省普通初中總數的10%。抽取樣本時,初中和高中各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和非規范化學校的比例分開進行隨機抽樣。從全省中學中選取了36個自然班,2070名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過程開始于2005年3月,截止于2005年6月。在調查過程中,發出學生問卷2070份,回收2070份,有效問卷2056份。在對學生做問卷調查的同時,我們還做了針對家長和教師的輔助調查及大量個案訪談。樣本學生的家庭住址包含農村、城鎮、中小城市和發達城市,分布情況是省會城市占8.9%、地級市占19.6%、縣級市和縣城占16.9%、鄉鎮駐地占13.3%、農村占41.5%。調查對象的各項特征與全省中學生的分布情況基本一致,所以樣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調查結果能夠反映出全省中學生接觸和使用網絡媒介的真實狀況。因為全國中學生有很強的同質性,所以調查結果也能反映出全國中學生網絡接觸的大致情況。

一、中學生使用網絡的情況

1、是否會上網(見表一)

調查表明,有72.6%的學生會上網,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上網的一般技術。這是由于學校信息技術課的開設,使很多學生從課堂上學會了網絡技術;另一方面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的電腦擁有率不斷提高,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網絡。不會上網的學生一般分布于農村和偏遠山村的中學,27.4%的比例已經不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數據。根據傳播學中的“知溝”理論,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會”與“不會”兩者間的差距會加大。

2、平均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見表二)

調查表明,有37.5%的學生平時根本不接觸網絡,41.1%的學生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少于30分鐘,每天使用網絡時間超過1小時的學生不到學生總數的9%。我們在訪談中了解到,大多數中學生普遍感到學習負擔較重,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少,而且上網受到老師、家長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大多數學生接觸網絡的時間比較短。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不會上網,而且初中生和高中生也有很大的差異。但在這9%的每天上網時間超過1個小時的中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網癮”患者,有的甚至逃課去上網。

3、中學生的上網地點(見表三)

表中缺失數為不會上網學生數。調查表明,學生上網最多的地點是在學校,占26.3%,學生在學校上網一般有老師的指導和監督,能更多地從事有助于學習的活動。其次是在自己家中,占22.1%,家庭環境一般比較自由寬松,學生所受約束相對較少,大多出于滿足休閑娛樂的需求。第三是在網吧,占17.7%,雖然排在第三位,但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數據,因為網吧的環境一般比較雜亂,人員構成也比較復雜,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在訪談中老師和同學反映有些學生經常到網吧上網,以至于學校不得不采取一些強制措施予以制止。

4、中學生獲得網絡知識的渠道(見表四)

表中缺失數為不會上網學生數。數據表明,在學生獲得網絡知識的渠道中,學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徑,占會上網學生總數的39.9%,但這說明學校教育的作用發揮得還不是很充分,因為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其次是自學,占23.5%。第三是同伴交流,占22.9%,自學和同伴交流的總和是46.4%,這說明學生對網絡知識的學習欲望是比較強烈的。第四是傳播媒介,僅占8.3%,說明大眾傳媒的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排在第五位的是父母,僅占3.8%。學生的課余時間大部分是在家中度過的,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指導非常有限。從對家長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很多家長在網絡技術方面不如自己的孩子,他們表示自己沒有能力指導自己的孩子。

5、中學生與家長對使用網絡的看法是否存在分歧的情況(見表五)

調查數據表明,關于網絡的使用,有27.1%的學生與家長沒有分歧。有63.6%的學生在不同方面與家長有分歧,分歧最大的表現在對媒介利弊的判斷方面,它占學生總數的24%,其次是使用時間的長短,占12.6%,問卷調查結果與訪談中所了解的情況基本一致。

6、中學生對是否充分利用網絡的看法(見表六)

調查表明,只有19.4%的學生認為自己充分利用了網絡,有32.1%的學生認為沒有充分利用網絡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另外兩個影響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經濟條件和師長不允許,各占學生總數的16.6%和17.2%。

二、中學生的網絡素養情況

1、中學生獲取網絡信息的依據(見表七)

調查表明53%的學生是依據自己的愛好獲取網絡信息,23.5%的學生依據學校的統一安排獲取網絡信息,其他

調查表明,學生使用網絡的目的比較分散和多樣,其中獲取與學習有關的信息所占比例最大,是45.1%,其次是聽音樂,占42.6%,聊天、玩游戲、瀏覽新聞等也占相當大的比例。對于在校的中學生而言,聽音樂、聊天、玩游戲占這么大的比例應足以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多數進入聊天室聊天的中學生大都沒有固定的話題,這種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響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注意力;計算機網絡同時也擠占了中學生讀書和思考的時間。有些中學生由于過度迷戀、依賴甚至沉湎于網絡之中,正常學習、生活秩序遭受破壞,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有的甚至厭學、逃學、輟學。

3、中學生關于個人對網絡信息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判斷(見表九)

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比較客觀的判斷,有61%的學生認為自己對網絡信息有的能理解分析,有的則不能。

4、中學生對訪問色情網站或閱讀色情信息的看法(見表十)

調查表明,54%的學生認為訪問色情網站是道德品質不良的表現,有19.5%的學生認為這只是一種好奇心理,還

有11.1%的學生說不清,難以做出明確的判斷。

5、中學生對病毒郵件的做法(見表十一)

調查表明,有38.3%的學生會刪除病毒郵件并警告其他網友,直接刪除和與別人共享殺毒辦法的各占約20%,也有極少數的學生選擇報復性地大范圍轉發,雖然僅占1.5%,但這種傾向值得教育者和家長注意。

6、中學生對與網友見面的看法(見表十二)

調查發現,54.6%的學生對與網友見面比較慎重,有25.1%的學生認為根本不應該見面。有9.5%的學生認為當然可以見面。調查表明,在會上網的學生中間,有11.7%的學生與網友見過面,雖然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現實中出現的大量通過網絡交友犯罪和受騙受害的現象說明,教育者應該在教育、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

7、中學生對網上交友的看法(見表十三)

調查表明,對于網上交友的看法,有6.9%的學生持認可和信任的態度,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懷疑和排斥,其中59.7%的學生認為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16.4%的學生認為網上交友是無聊者的游戲。在“其他”這一項中,有些學生說只與認識的人通過網絡聯系和交流。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都有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心理。

8、中學生對利用高水平的技術制造和散發病毒、侵犯別人隱私等破壞和惡作劇的行為的看法(見表十四)

調查表明,有48.5%的學生能夠辨證地看待利用高水平的技術制造和散發病毒、侵犯別人隱私等破壞和惡作劇的行為,認為他們雖然技術水平高,但行為是不可取的。有45.8%的學生從情感上對這種行為反映比較強烈,認為應該嚴懲。也有1.9%的學生只看到這種行為體現的技術水平,不分析行為的性質,盲目崇拜。還有1.8%的學生把這樣的行為看作游戲。對后兩種學生,雖然人數較少,但應注意加強教育引導。

9、中學生對網上的不文明語言甚至漫罵的看法(見表十五)

調查表明,對于網上的不文明語言甚至漫罵,有54.2%的學生認為這是不道德、沒修養的表現,有28%的學生認為這種行為應該制止,也有13%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發泄,還有4.4%的學生認為無所謂,持后兩種觀點的學生自己在上網時使用不文明語言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同時表明了對網絡語言進行規范的必要性。

10、中學生對在網絡中上當受騙者的看法(見表十六)

調查表明,學生對在網絡中上當受騙者的看法比較多樣,有37.2%的學生認為“吃一塹,才能長一智”,他們從上當受騙者身上找原因,而不去考慮網絡騙子的不道德甚至犯罪行為;30.5%的學生認為上當受騙者應該得到大家的關懷和幫助;認為在網絡中上當受騙者值得同情和不值得同情的學生也各占不小的比例,這反映了中學生行為判斷標準和思想觀念的多樣化。

三、關于中學生網絡接觸行為的思考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山東省中學生的網絡接觸行為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網絡已經成為中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中學生對網絡有所接觸,并掌握了一定的網絡知識和技術。這不僅表現在他們的接觸時間和頻度上,而且表現在他們對網絡的認知方面。大多數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網絡道德意識和責任感,對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和不文明行為能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

2、學生對網絡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實際上對網絡的使用情況與他們對網絡的需求相差甚遠。只有19.4%的學生認為自己充分利用了網絡,其他學生由于沒有時間或沒經濟條件或師長不允許或沒有興趣或不會用等原因而沒有充分利用網絡。雖然大部分中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網絡知識和技術,但他們對自己已有的網絡相關知識并不滿足,調查發現,有近90%的學生希望了解關于利用媒介獲取與傳播信息方面的知識。同時,他們已經從學校教育、父母交流、傳播媒介、同伴交流、自學等多種渠道獲得相關的知識。

3、中學生對自己的判斷與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判斷有很大差別。多數中學生認為自己具備了一定的網絡信息的認知能力,能比較客觀地理解、分析和判斷信息,也能對不同媒介信息的可信性程度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而對家長和教師的調查發現,他們對中學生的網絡信息的理解和判斷能力非常擔憂,所以不得不采取一些強制措施限制中學生上網。因此,大部分學生反映在使用網絡時與家長和老師存在分歧,希望網絡信息的獲取主要根據自己的愛好決定,他們在網絡使用中表現出較強的主體意識。

4、中學生的網絡使用動機比較多樣,學習與娛樂消遣不相上下。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很多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聊天和游戲,他們也常常深深地自責和懊悔,但又欲罷不能??梢钥闯?,網絡對青少年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很難把握自己的網絡行為,這已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而且他們使用網絡的時間越多,對學習的負面影響越大。以致有不少家長盡管說不出網絡有什么不好,但把孩子上網看作是做了錯事一樣。所以,有必要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進行系統的指導。

5、有一小部分中學生的網絡知識技術比較欠缺,少數中學生在網絡使用動機和網絡道德等方面存在問題,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導,對學生個人的發展和社會安定都可能帶來不良后果。

四、對中學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的建議

1、學校積極開展網絡素養教育。中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一定的網絡知識和網絡技術,但多為剛剛入門,對網絡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因而學校對他們應進一步普及網絡使用知識和技術,培養自主使用網絡的能力,增強他們的網絡道德觀和責任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不僅要把劍術教給學生,更應該教給他們如何用好,趨利避害。信息時代,網絡是各種信息交流的平臺,良好的網絡素養是保障青少年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致迷航的基礎。學校教育要充分重視中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尤其要把網絡技術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鑒別分析能力,使他們更好地利用網絡幫助自己成長。資料表明,我國網絡犯罪人數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其中多數為青少年。在本次調查中,也有部分學生崇拜電腦黑客,不同情網絡受害者,認為網絡中的不文明語言和行為無所謂,對這些學生如果不加以引導,他們很可能會誤入歧途。對此,學校應該給學生多提供機會,加強引導,讓學生在網絡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2、加強學校的硬件資源建設,為學生提高網絡素養積極創造條件。調查表明,學生上網的地點主要是學校和網吧。有的學?;緵]有網絡資源,學生難以在學校接觸到網絡;有的學校有網絡資源,但只是應付上級檢查,學生根本沒有接觸的機會;有的學校有很好的網絡資源,但只有上計算機課的時候才能開放。所以,很多學生選擇了網吧。網吧是贏利性的社會場所,而且目前的管理很不規范,不良風氣和娛樂的環境很容易對學生產生誘惑,甚至使學生受到意

想不到的傷害。所以,應加強學校的網絡資源建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在學校上網的機會,并對學生上網的時間和內容適當限制,再配合老師的監督指導,使學校成為學生上網的主要場所。

3、學校、家庭密切溝通,為學生的發展形成教育合力。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當前大部分學校都積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的網絡使用能力,各學科老師也把一些網絡知識滲透到自己的學科教學中。但是,僅有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回到家里,相應的教育就相對欠缺。調查結果表明,只有28%的家長與孩子在使用網絡時意見一致,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在網絡內容的選擇、對媒介利弊的判斷、使用時間長短等方面有較大的分歧。在存在分歧的情況下,卻有31%的家長從來沒有與孩子討論溝通網絡信息,有44.5%的家長只是與孩子偶爾進行討論。調查還表明,有43.2%的家長的網絡技術遠不如自己的孩子,還有23.8%的家長根本不懂網絡。有43%的家長認為孩子基本沒有能力避免網上有害信息的影響。有許多父母在問卷中表示,他們省吃儉用,為孩子買了電腦,結果孩子只顧玩游戲,甚至因為瀏覽黃色網站出現了種種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多數家長對孩子使用網絡的態度有兩種:一是嚴格控制,這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壓抑或逆反;二是在自己不懂的情況下放任自流。事實證明,這兩種態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調查表明,有90%的家長都很關心媒介對孩子影響的話題,只是自己無能為力。因而,必須加強學校與家長聯系溝通,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和建議,有條件的學??梢耘e辦一些家長培訓班,就網絡技術和教育策略等進行系統培訓。家長也應該放下架子,與孩子一同學習,一起成長,為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導和監督,從而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幫助孩子用好網絡,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4、建立積極健康的青少年專用網站?,F在青少年網站很多,但質量高的相對太少。建立青少年網站要真正從青少年的角度選擇內容,用他們的眼睛觀察世界、體驗生活。這樣的網站可以是社會性的,如上海市紅領巾理事會與上海最大的政府網——東方網推出的“東方少年”頻道,也可以是學校自己建立的校園網站。目前,有很多學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絡。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參與網站建設解除對網絡的好奇神秘心理,深入了解網絡的運行規律,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素養。校園網站可以由學生和老師共同搜集、制作,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如科技、生活保健、心理保健、學習方法和與具體的學科學習相關的一些課外知識等,學習登錄這樣的網站,既可以安全休閑,也可以得到教益。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信息時代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編號:ECA030415)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郵編:250014

上一篇:幼兒教師幼兒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管理理論思想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